引入企业文化元素(精选8篇)
浙江省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方勤舟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中初级技能人才。但很多学生在就业或在实习期间,学生角色不能很快转变为企业员工角色,面对全新的与校园氛围差异很大的企业氛围,心理准备明显不足,显得无所适从,不能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感觉到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相脱节,不习惯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企业也普遍为学生缺乏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而感到失望。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或者没能很好地引入企业文化理念,没有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与对接。
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近距离或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符合企业的需要,学校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整个学校教育规划,营造富有企业气息的校园氛围。
在精神文化上,要吸取先进企业文化的理念,把企业所推崇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和创业、敬业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办学理念中去,把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产生共鸣,使中职学校精神富有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色。譬如海尔公司“创新”的核心价值观、“敬业爱国,追求卓越”的精神,“快速反应,马上行动”的作风;又如“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认真做事,诚信做人”的企业文化等,都可以渗透到学校精神文化中来。
在制度文化上,学校要吸取企业文化中所倡导的优秀职业道德、严明职业纪律等制度和规范,把企业生产、管理的各环节规章制度融入到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之中。譬如,可以把海尔的“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和“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的严明制度渗透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中去,建立“目标→日清→激励”三级管理体系。同时,在制度执行中我们也向现代优秀企业学习,规范管理,注重激励,奖惩分明,严字当头,雷厉风行,对出色完成任务的及时予以奖励,对没有完成任务或完成任务打折扣的进行批评和相应处罚。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练就优良的职业作风、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
在物质文化上,要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说“行业话”,说“企业话”,体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把企业成功人士的照片、资料、企业用人的最新要求等与职业息息相关的内容,张贴公布在校园的显眼位置,以便能让学生感受到行业的日新月异,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动力。在实训工场、教室、寝室的布置方面要凸显企业特色,在教室布置上可以把一些知名企业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内容上墙,如会计专业班级可以将算盘、铜钱挂上墙头,汽修专业可以把各种汽车标志挂上墙。把学校的实训教室包装成企业“车间”,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工人”,统一穿上实训服、带上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同时加强对“准员工”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不得迟到早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营造一种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
在活动文化上,围绕“高技能”、“高素质”开展一系列职业实践活动、科技作品制作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等。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模拟岗位练兵、艺术作品展示;在学校运动会上增设技能趣味项目。譬如,汽修专业的滚轮胎比赛、餐饮专业的持托盘(内放盛满水的酒瓶和酒杯)竞走比赛,在文艺比赛中增设歌颂工人阶级伟大的大合唱节目等。让这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能促进学生技艺和技能提高的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在班级文化上,有一部分班级以企业的名称命名,以企业的组织模式竞选班干部职位,以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总经理负责制”管理,按照企业的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和公约,以项目招标的方式组织班级活动,借鉴先进的企业文化,设计富有特色的班会,让学生在虚拟的企业环境中体会到企业的存在,感受企业文化的气息,加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良好纪律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教学内容上,开设相关课程展现企业文化内容,感受到企业和社会需求的气息,使企业文化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及时吸纳企业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将最新的职业道德、职业文化等纳入教学内容的整个体系之中。改革教学方法,引进模块教学、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法,以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训练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和职业习惯,使学生在课堂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的熏陶,接受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领悟到企业的严格管理和文化内涵,在平时的学习之中就能按企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第二,“请进来”、“走出去”双管齐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企业文化
举办“职业素养”讲座。学校每月都邀请行业、企业的领导、专家、业务骨干和优秀毕业生进学校,为在校学生作讲座,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讲座的内容涉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前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理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毕业生的工作感受与反思等,让学生亲耳听到行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初步认识并了解到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等,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安排教师下企业。为了让教师的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贴合企业与社会的实际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安排专业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教师到企业中进行生产实践锻炼。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在教学中,就能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更好地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有时,我们还从一线生产单位直接调入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学校实训教学,帮助教师和学生尽快适应。
安排学生走进企业进行课程实习。职业素养、实用技能、创新能力只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安排在校学生到企业一线进行多次课程实习,将课堂所学知识融入到生产和社会实践,同时把工作体验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使之更能切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进入企业一线,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才标准,什么是竞争,什么是管理,什么是吃苦耐劳,什么是一丝不苟和团结协作;通过解决生产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处理与企业领导、职工交往过程中发生的误会与矛盾,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找准就业定位,看到自己的差距,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以学习促进工作、以工作推进学习的良性循环。通过实践与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受挫、抗挫品格得到了发展,组织纪律观念得以加强。
总之,通过感知企业文化理念,亲身参与企业实践,学生就能充分认识企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也才能自觉地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相应的职业道德习惯,在日后的工作中站稳脚跟,稳步发展。
高职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
[编者按]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五周年纪念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校党委书记、校长刘洪一应邀出席大会并以《误区与路径——高职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为题作了主题报告。在报告中,刘洪一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入手,分析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方法。本文为作者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近年来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增幅超过了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但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高就业率”和“高离职率”并存的现象。显然,离职率较高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中的长远竞争力不够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是什么?就深层原因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虽然拥有“双证书”,解决了眼前的就业上岗问题,但是他们在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欠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文化素质”底蕴的缺乏对其从业的影响乃至一生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特别在一些先行的高职院校,通过院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作了非常有益的探讨,取得很好的成效。但就整体而言,此项工作开展的还很不够,如何从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的需求及其特点出发,卓有成效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仍有大量问题亟待深入探索。深入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误区。
技能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对立冲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些高职教育工作者把技能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认为技能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应用能力强的人才,如果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再搞文化素质教育,必然会削弱技能教育,这种线性的二元对立的简单化思维,实际上走入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认识的误区。
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思想。一直以来,高职教育所确立的评价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应该说,这是符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对促进高职教育整体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某些片面的理解,也导致了一些高职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忽视。
将企业文化与高校教育文化混为一谈。这些年高职院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必须重视将企业文化融入进来。可以说,没有企业元素,高职文化就不完全。但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特征必须是“教育性”,而不是“企业性”;企业文化渗入高职教育活动,并不等于要替代其“高等教育文化”,将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混为一谈是一种严重的误区。
忽略高职教育特点,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课程。一些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时候,对文化素质教育做了片面的理解:有的开设了几门人文课程,就认为是实施了文化素质教育;有的只是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点缀,用一些运动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代替文化素质教育。
与上述“四个误区”相对应,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有三个方面的缺乏:一是缺乏对于高职院校核心文化的锻造;二是缺乏正确的高职院校学生观;三是缺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划和指导。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存在着上述各种问题,从而导致了从根本上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制约。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素质包含了人在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素养,是人类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也是学习并有效运用其他专业技能所必不可少的基础。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并促进其专业技能的提高无疑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实现科学发展、适应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要求。作为占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必须在落实科学发展、适应社会转型上做出积极的行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高职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从全社会的角度而言,如果优良的文化价值体系遭到了破坏,就会导致社会诚信缺乏;从教育系统来说,如果过于急功近利,文化素质教育必然弱化,人才培养就会出现“畸形”。另一方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也是发挥高职教育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的时代,处在一个从投资推动向创新推动迈进的时代。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但要以创新的意识将来自上游岗位的创新设想加以实现,而且要充分发挥创新的精神对待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和工程工艺。高职教育只有通过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主体意识。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在当代发展的逻辑要求。我国高职教育主要是从中职教育发展起来的,从中职教育到高职的发展反映的不但是对生产者技能提高的要求,还蕴含着对人才培养目标更全面的要求,尤其是对文化素质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而且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来看,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概念不断地扩大,从而突破单纯实际技能培训的狭窄范围,在重视对学生实际技能培养的同时,必须强化对学生全面工作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代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的逻辑要求。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先进国家高职教育的共同实践。目前,美国以社区学院为主体的高职院校开设的历史、艺术、心理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到基础课学分的50%以上,但更多的是采取正规课程计划之外的各种职业活动、劳动文化宣传及人际关系等隐性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作风等产生教育影响。从欧洲来看,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实践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而且要求学生了解本行业及本专业所涉及到的社会关系、运作方式和企业文化等。从亚洲来看,韩国的高职教育虽然以技能教育为主,但根据其教育人力资源部法律规定,各大专院校的学习应包括文科教育课程,其中有国文、文化史等基本科目。
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
我国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当前要在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上,从育人理念入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探索有效路径和方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高职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之路。
1、重塑高职教育的育“人”理念,培养“三并”人才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必须确立“育人”为先的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为重心和目标。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会操作机器的“工具”,而是要培育既具有实践技能,又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和运用人文、艺术和科学知识的“全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探索,提出了“三并人才”的育人理念,即培养“德业并进、学思并举、脑手并用”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中,“德业并进”就是讲政治、品德要过硬,技能、专业也要过硬,两者要相辅相成、相互促动;“学思并举”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教育思想的精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举,才可以举一反三,才能培养创新能力;“脑手并用”强调了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而要培养出真正能适应实际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就要求不仅能动手,同时更要能动脑,所谓“心灵才能手巧”。这一“三并人才”理念,是我们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指导方针。
2、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突出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特色
如何在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有效地契合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特征去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这里,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除了要强化传统的人文素养、科技素养和艺术审美素养的培育外,要特别将“做人”的问题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以人文、科技、审美素质的培养为基础,以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培养为特色,以此作为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使得专业技能培养与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有效、有机地联接和融合,并能实现相互促进。在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和职场素养的同时,团队精神、协作意识、使命意识等也都是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契合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构建开放性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
高职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多样化和开放性特征。由于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之间的联动机制,使得我国的高职教育形成了既有别于国外高职院校,又有别于国内一般学科型大学的具有独特内涵的多元化和开放性特征,这就为构建开放性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提供了条件。“政府主导”是这个开放性文化素质教育平台的基础,政府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政策制定、宏观指导和规划、经费投入等;学校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体,发挥着整合和具体实施的作用;企业的参与是重要的支持力量,不仅为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场所,更重要的是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文化素质乃至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合作培养人才中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职业素养作出重要的检验;行业协会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明晰职业和职场素养的要求,适度参与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和课程计划的制定等。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四方,在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定位、作用不一,但可以合作推进,共同构建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开放平台。
4、融通校企文化,打造专业文化,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院校文化
院校文化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和载体。在高职院校文化的建构中,应努力实现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之间的合理融合与有效对接。合理融合,是指学校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吸纳企业文化的优质要素,如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务实诚信、效率意识等。当然不能简单照搬移植,更不能将院校文化庸俗化、功利化。有效对接,是指要多方面创设条件,使“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为学校营造多样化的企业文化情景。
5、适应文化素质教育需求,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文化素质教育具有弥散性特征,文化素质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复合过程。因此首先必须树立整体化推进的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不是把它作为一项孤立、个别的单项工作来进行。其次,要构建富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传统的人文课程要嵌入一定的专业技术、区域文化特点,不仅实施了文化素质教育,也与专业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通。再者,要根据高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特点,把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学生的实训中心不仅是一个真实的工作平台,还应是一个充塞着相应的职场文化的情景,包括职场规范、职场的制度文化等。
6、加强探索指导,建立示范基地,提升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水平
高职教育规模宏大,目前院校数达1215所,在校生900多万,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而且在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宏伟事业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鉴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相对薄弱的现状,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有必要加大探索,加大专家指导的力度。也可借鉴本科院校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经验,选择若干有条件、做得好的院校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和示范基地,以推动和辐射我国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企业文化的基石—职业素养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一个企业有企业文化未必会成功,一个企业没有企业文化一定不会成功,一个企业有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一定会成功。
对于企业文化的基石这一定义,有人认为是核心价值观,有人认为是基本意识,有人认为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其实对于这个概念我认为是见仁见智的,就我而言我认为企业文化的基石是职业素养。下面我想谈一下华锡集团的企业文化的职业素养的五大内容。
一、爱岗敬业
所谓“做一行,爱一行”就是说要爱岗敬业,假如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他能为企业做贡献、去奋斗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员工只会是企业的蛀虫。企业要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增强职工的企业荣辱观,这样企业文化才能在生生不息。
二、高效执行
一个再好的理念,如果没有人去执行,那也只是个空想,或者没有有效的去执行,那也会变成一个失败的决策。执行就是按质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务。高效的执行力度可以让企业发展的更强大,反之,企业将走向低迷,甚至被市场所淘汰。也许我们不知道,电脑在刚刚出世的时候,并不像我们现在所用的那么简捷方便,我们要打开一个文档往往要输入一大堆的程序命令才能打开,有一家公司在1981年就设计出来了电脑图形界面、图标、菜单程序和鼠标,但是因为缺乏执行力而没有推向市场,被苹果公司利用参观的机会山寨优化使用在自己的电脑中,并高效执行推向市场,使苹果大获其利。可见有效的执行力对于一个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三、团队至上
世界上一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他们十分注重团队协作精神,推崇团队至上的理念。因此我认为,要创建一种好的企业文化,并让其被广大员工接受,那就需要建立一支极富凝聚战斗力的职工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团队精神很大程度上有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实现状况。激发员工团队精神,铸企业文化之魂。
四、廉洁节俭
廉洁使企业健康,节约使企业灵活。在一个廉洁节约的环境中,某些人会因为私用公司的几张纸、浪费几滴水而感到忏愧;在这样一个廉洁节约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企业才能屹立不倒。
五、持续上升
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每位员工的持续学习和提高,如果员工不思进取、安于现状,那企业的发展也就止步于此。俗语说“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能把员工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提高,那将使企业上升到更高一层次的空间。
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常会发现, 无论自己怎么尽心竭力、绞尽脑汁地来策划、设计课程内容, 怎么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还是百无聊赖、提不起兴趣。他们羞于开口或懒于开口所造成的沉闷课堂气氛使教学互动陷入益发单调死板的恶性循环中;然而一下课, 学生马上就兴奋活跃起来, 兴高采烈地讨论着他们喜爱的欧美明星和音乐专辑, 兴趣盎然地谈论着最新的或是经典的英文影片, 或者津津有味地听着随身所带的mp3里的英文歌曲, 有的学生甚至可以大段大段地背诵他们所喜爱的英文歌词和电影对白;在课堂上对指定话题说得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甚至无话可说的学生, 在课下却出人意料地较为流利地说出他们所关注的话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我们抱怨学生词汇量小、记不住课本上出现的常用短语和习惯表达法时, 却又发现他们津津乐道于流行的美语口语、俚语或趣味性的英语术语, 乐此不疲地传抄、背诵着一些特殊、有趣的语言点和词汇短语;有的学生在俚语俗语方面的积累甚至还超过了老师。
事实上, 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令人费解。在开放式的社会环境中, 当今的年轻一代、尤其是高职生早已普遍接受、甚至狂热地喜欢上了英语流行文化。从好莱坞琳琅满目的经典片、大片到时下最为热播的电视剧Prison Break和Veronica Mars, 从欧美经典怀旧金曲到好莱坞影视歌曲、葛莱美流行歌曲, 英语流行文化全面渗透进了高职生的娱乐生活中, 也为他们提供了比课堂学习更为频繁、更为广泛、更有趣味性也更亲切自然地接触日常实用交际英语的机会。当这样的现象成为勿庸置疑的事实之后, 我们就应该考虑到英语流行文化在高职生学习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探索如何在我们的高职课堂教学中引入英语流行文化元素的这个问题了。
二、英语流行文化元素引入高职课堂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现象的描述不难发现, 学生对时下流行的英语文化, 尤其是英语娱乐文化十分感兴趣。所谓兴趣, 就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 (1) , 个人兴趣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的不同:当一个人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 他会为之废寝忘食而不觉苦累;反之, 如果他不得不去做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事, 那他一定会怨天尤人、叫苦不迭。高职英语虽然历经几次改革, 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惯性思维和要通过固定考试的教学任务在客观上决定了高职英语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方向。具体说来, 就是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 实行“满堂灌”、“填鸭式”的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 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句型结构、段落框架, 写作要求也总是保守、不易出错的三段式。学生大多情况下, 总是坐在那里被动地接受这些语言或知识信息, 为了学习而学习。这对于身处信息时代、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来说, 早就失去了吸引力, 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针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除了要明确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树立在教学方式上要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实行自主教育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等等这些理念之外, 更主要的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由于现在的高职生普遍都对英语流行文化比较喜欢, 所以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改进就需要考虑进这方面的因素。既然学生把唱英文歌曲、看好莱坞大片当作他们的时尚娱乐, 把讨论欧美明星、英文电影和流行口语、网络术语作为他们的日常话题, 那么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穿插播放一些旋律动听、脍炙人口的英文歌曲, 或者画面优美情节曲折的英文经典影片或流行热播大片, 给学生介绍一些新颖且实用的流行美语, 这些内容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虽然这样的内容和形式容易堕入“玩”的误区, 但是如果通过教师的合理安排、认真引导, 比如在播放完歌曲和电影之后鼓励学生或研究或模仿朗诵歌词和影片对白, 通过网络或者英文报刊杂志搜集这些流行文化的相关英文资料, 然后在课堂上加以讲解讨论, 这样就还原了英语只是作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一种工具性的价值, 由此改变了学生为学英语而学英语的情形, 实现了“寓教于乐”这样一种理想的教学目的。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这样的教育理念, 孔子就曾说过:“学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地引入一些英语流行文化, 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英文歌曲、英文影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语言知识, 这样既娱乐了也学习了, 更重要的是, 在这种情景中学生纯粹出于兴趣喜好而获得的知识是真正深入心灵、难以忘怀的。此外, 由于英语流行文化的引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 充分地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因此课堂气氛必定会融洽而热烈, 师生关系也会借此而拉近, 这便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学互动, 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容易地展开, 也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英语流行文化元素引入高职课堂写作教学的可行性
基于以上论述, 我们看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英语流行文化是情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那么这种引入是不是切实可行的呢?下面就主要以英文歌曲和英文影片为例, 来说明英语流行文化与课堂写作教学结合的可操作性。
现在高职英语的写作训练主要都是以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的形式为标准来进行的, 这种机械地按照所给提纲写成三段或四段的八股文式的写作模式, 使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最令人头痛的艰巨任务;当然, 针对考试所做的“规范性”写作有训练的必要, 但这不是写作的上乘, 也使写作成了枯燥无味的被动的事情。而如果我们将英文歌曲、英文影片引入进了写作课中, 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可能就会发生极大的转变。事实上, 把英文歌曲、尤其是英文电影作为训练学生写作的材料, 如果运用得当, 是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的。具体说来, 观看完一部电影, 学生总能够对故事的情节内容、人物的性格命运、影片的价值倾向有感而发, 而且还可以借助影片对白中的词汇短语、表达方法来写出自己的感想和观点。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个丰富的语言原材料库, 学生可以从中汲取到不少的语言知识, 而写作对他们知识的吸取就是一个最好的整理、完善和检测的过程。这样的写作既充满了情趣, 又使学生学习、巩固了语言知识, 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增强了信心。
需要指出一点的是, 这样的写作是建立在学生熟悉歌曲内容、影片情节以及相关的背景材料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最好是顺接着前面所讲的听说和阅读的教程来进行;至于具体的写作任务、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 而且还应该根据学生各自的水平高低来设置不同的写作要求。比如在学生观看完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肖申克的救赎》) 之后, 可以让学生写对整部影片的观后感, 也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的某些经典台词, 如get busy living…or get busy dying作出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当然这种写作任务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的, 有些学生的英语水平还不足以做到抽象思维的陈述, 那么就可以让那部分学生写出故事的内容大意, 或者就电影中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发表感想, 这样就能做到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有感而发、言之成文, 让一部电影“物尽其用”。
至于在翻译教程中引入英文歌曲和影片, 同样也是简单易行且收效甚好的。比如英文歌曲的歌词往往都是一些语言优美、音韵和谐的诗歌, 因此可以尝试着让学生把这些歌词翻译成中文诗歌。例如我在一次翻译课时就给学生播放了一首名为Windflowers的歌曲, 歌词如下:
Windflowers, my father told me not to go near them.
He said he feared them always,
and he told me that they carried him away.
Windflowers, Beautiful windflowers,
I couldn't wait to touch them,
to smell them, I held them closely,
and now I cannot break away.
Their sweet bouquet disappears
like the vapor in the desert.
So take a warning, son.
Windflowers, ancient windflowers,
their beauty captures every young dreamer who lingers near them.
But ancient windflowers, I love you.
这首歌词意义简单明了, 对学生来说应该不会存在很大的语言障碍, 关键是如何翻译出音韵美的和谐一致和文学美的韵味来。因此在学生翻译时应当提醒他们注意压韵, 以及适当地调整语言作词句上的文学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在歌词、即诗歌翻译时, 要教给学生如何在保持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增译、减译、补译、转译等翻译方法进行适当的文学处理、如何兼顾诗句的意思与诗行之间压韵、对仗的关系。因此通过这个过程, 既可以教会学生翻译理念和各种翻译技巧, 具体说来就是如何进行诗歌翻译、文学翻译, 又提高了他们中英文文学的审美情趣。
电影的剧本节选或对白片断同样可以作为翻译的材料。与歌词不同的是, 影视剧本或对白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化的语言, 因此以这些材料来作为翻译文本主要就是训练学生对口语化语言的处理和把握, 增强他们的语感。
无论是歌词翻译还是电影剧本或对白翻译, 这种翻译的教学内容比传统的对句子文章的翻译练习要生动有趣得多。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翻译技巧和方法、提高了翻译水平, 也让他们在音乐、诗歌的熏陶中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美, 还掌握到更多的口语化语言的使用。
结语
英语流行文化是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社会、人文背景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英文歌曲、影片不仅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的水平都有所提高, 而且还能提供给学生欧美国家政治、经济、国情、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丰富的人文知识。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外在形式、一种重要的载体, 因此英语教学就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 而重要的是语言背后的文化;所以英语教学中必须要含有文化知识的元素, 要扩高职生的视野, 使他们了解更多的异域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面对当今高职生对英语流行文化、尤其是英文歌曲和影视的喜爱, 我们不妨光明正大地在课堂上对一些优秀的影音作品加以研究、讨论, 以结合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操作为具体手段, 以对社会文化的追根溯源为根本目的, 把娱乐材料变为学习材料,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了解欧美国家的社会人文背景, 使学生在模拟真实的英语环境中以轻松的心情、发自内心自觉自愿地去学习英语。
摘要:针对当今五年制高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习被动, 却普遍喜爱英语流行文化的现状, 英语教师应尝试将英语流行文化元素引入课堂教学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并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而有效地运用这些文化元素, 寓教于乐。本文从高职英语的教学现状, 英语流行文化元素引入课堂写作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论述笔者对该问题的思考和教学探索。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英语流行文化,英文歌曲,英文影片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7.169.
[2]应惠兰.新编高职英语[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177-200.
[3]蔡东东.当代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0.
[4]项海波.英美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6 (04) .
[5]贺艳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01) .
[6]赵俊.浅谈学生在英汉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08) .
[7]孙文敏.高级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资讯, 2007 (23) .
[8]李菲.跨文化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31) .
【关键词】休闲文化元素 技工院校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8-02
育竞赛之外的运动项目,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没有任何一门与游戏有关的课程,“玩”是人类活动的根本需求,要玩的有文化,玩的有技术,玩的有水平。“休闲体育”主要是指通过身体的运动,来谋求个体自身的全面发展,集竞技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社会体育运动,可以让人们身心放轻松、体验到活动的乐趣,不断充实社会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在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应该秉承“体育快乐化、终身化和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怀揣着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将休闲文化元素引入体育教学中,不断改善和完善体育教学,促进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将音乐元素引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
音乐是一门感性的艺术,它是人们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框架结构与体育运动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有些体育运动就是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展现出体育的内在美和运动员的内在情感。有的体育运动,通过音乐伴奏,运动员可以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将体育运动项目完美的呈现出来,运动员也可以通过运动的速度、力度、节奏来展现出音乐的内在美。在技工院校将音乐元素引入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魅力和趣味性,还能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例如,现在学校里面所采用的广播体操、健美操等体育运动项目,将音乐与体育运动的动作进行完美的融合,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就是一种体育艺术,在体育教学中融入音乐,不仅可以调整师生的呼吸节奏,还能缓解师生紧张的体育运动心态,缓解精神疲劳,获得更好地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二、将舞蹈元素引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
舞蹈是艺术与体育的完美融合,与体育的发展密切相关。例如,啦啦操、健身舞蹈等运动项目,既包含了舞蹈的艺术性,又展现出体育健身的目的,在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引入舞蹈元素,可以丰富体育课堂教学语言,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诸如,迪斯科和街舞,每逢节假日,在公众娱乐场所就会看到年轻人在迪厅蹦迪,或者是在校园街头看到年轻人“斗舞”,广受人们的喜爱,将迪斯科和街舞引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还能训练学生自编自创的能力,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个性发展去理解,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还有一些经典舞蹈,如华尔兹、探戈、恰恰舞、牛仔舞等等,每种舞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教学基础。
三、将民俗元素引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
中国的民俗体育多数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有关联,将民俗元素引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每年春节期间需要舞狮子、叠罗汉等;在端午节期间,要赛龙舟等,这些民俗活动都与体育项目有关联,此外,还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学生都喜欢蹦蹦跳跳的游戏,比如,滚铁圈、甩陀螺等,这些小游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还有一些民间的武术,也可以引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对传统中国文化的欣赏。
四、将旅游元素引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时尚运动项目。技工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结合旅游的相关知识和项目,展开相关性的体育运动,可以结合学校周边的各种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健身娱乐、体育竞赛等活动。例如,徒步长走、登山攀岩、野外生存等旅游项目,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旅游元素的引入中,要注重向学生传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追求自然、环保、健康的运动理念,做到回归自然,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体育教学。
五、将时尚元素引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
时尚元素是比较切合人们从众心理发展需求的,也是可以实现人们个性化发展的一种体育运动。比如,交谊舞、滑旱冰、野外生存、探险、街舞等等,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运动项目。时尚元素既是大众文化的一种形式,又是一种具有个性的发展的社会文化,可以开阔学生的体育视野,还能促进现代体育的发展。
在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将音乐元素、舞蹈元素、民俗元素、旅游元素等休闲文化元素引入体育教学中,可以不断丰富体育文化教学的内涵,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在引入休闲文化元素时,要根据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休闲文化元素,不断增强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在台湾考察期间,福建旅游业者发现,为使本地乡村旅游项目成功经营,台湾各地业者都会结合当地特有的自然景观、农林渔牧等产业,融合文化要素来发展自身特色。“地方文化入菜香。”谈及金都餐厅制作佳肴秘诀时,林素贞如是说。梅子酒庄开发出的酒制品除了传承信义当地传统佳酿技术与风味外,酒类产品的命名以居民生活故事作为主轴,例如:“忘记回家”、“梅子跳舞”、“山猪迷路”等活泼的命名,让农特产品不再只简单的土产,而是将生活文化与土产结合在一起,购买者感受到的也不只是单一的商品,还能透过商品了解产地的生活故事。在头城农场,文化元素是卓妈妈藏酒屋一大特色。主人十分注重对酒的形象展示,有的酒有独特的外包装设计,将个人照片印在瓶身上,赋予每瓶酒以个性;在酒的陈设上注重与农场自身特点相结合,将形态各异的陶制动物形象或农家器具与酒品搭配,打造出一副别样的农家酒庄风味。
此外,在伴手礼的打造上,也凸显主题文化元素。比如姜麻园,以生姜为主题,游客可体验生产过程、品尝姜汁养生茶、购买姜饼等伴手礼,成为独特的生姜文化体验园。
很多福建业者接受记者采访时反映,福建乡村旅游的产品更新换代比较缓慢,本地文化挖掘明显不足,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摘 要:技工院校语文教育迫切需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抓住其根本――?Z文教材。构建一套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特点的语文校本教材,将平顶山本土传统文化引入语文校本教学,是平顶山地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在需求。本文从弘扬本土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三个方面论述将平顶山本土传统文化引入平顶山技师学院语文校本教学的意义,并对如何将本土传统文化引入语文校本教材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平顶山 本土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2010年《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注重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从训练延伸到运用。”就我校而言,而要想真正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将平顶山本土传统文化引入校本教材,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一、将平顶山本土传统文化引入语文校本教材的意义
(一)弘扬本土传统文化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文化根基。平顶山地区自古以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所属的?砣晡幕?源远流长,博大辉煌。其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周应国文化;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方城之外’文化;第三阶段是汉魏汝颖文化;第四个阶段是唐宋汝州文化;第五阶段是明清?砣晡幕?。”此外,平顶山地区自古以来涌现的杰出人物不胜枚举,如尧之裔孙刘累、叶公沈诸梁、墨子、汉代张良、韩安国、冯异、唐代诗人刘希夷和祖咏、名列唐代四大贤相的姚崇、两宋之际著名抗金将领牛皋、清代《歧路灯》作者李绿园、武术家心意拳大师买壮图等,另外,平顶山名胜古迹也很多,如尧山、墨子故里、郏县三苏坟、北宋汝官窑遗址、紫云书院、叶县县衙、马街书会等。所以,应充分利用平顶山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平顶山本土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弘扬本土传统文化,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学生来说,将本土传统文化引入语文教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直观、感性地接受传统文化。技工院校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语文素养较低下,通过最直观、最感性的本土传统文化的接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诗经》中开篇《关雎》,这首诗描写一位青年痴心男子对心中所爱女子的思念之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河之洲”的这条河到底在哪里呢?追溯历史考证,故事就发生在今天平顶山舞钢市十三里河。学生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立即来了学习兴趣。老师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了解这首诗。在比如《诗经》中的《汝坟》,汝是指汝水,坟是指汝水提岸。汝河很多学生都知道,有的还在里面游过泳。通过古诗中这些贴近学生的事物,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
将平顶山本土传统文化引入平顶山技师学院语文校本教材,促进了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教师通过引入本土传统文化,必然会引起其知识结构的重建。本土传统文化的引入,使教师享有了专业的自主权,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平顶山传统文化有所熟悉,掌握其中的文化底蕴。因而,语文教师在研究平顶山传统文化,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语文专业知识得到了很大的应用和提升。教师由此获得深层次上成长的机会,促进其专业发展。教师通过从事平顶山本土传统文化的开发研究,接受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培训,自己确定搜集和整合信息,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育质量,增强教师从事研究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激发其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使得教师在参与平顶山本土传统文化开发的角色定位上升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如何将平顶山本土传统文化引入语文教学
本土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民风、民俗、社会意识、科学文化等。将学生生活传统的本土文化,作为教育学生的教学资源,将学生引进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情境中去,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使其轻松地建构知识,促进其语文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熟悉的知识背景调动了学生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大大增强,这就改变了技工院校学生消极学习语文的方式,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变疲于动手为主动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笔者以平顶山郏县三苏坟为例,将“感悟苏轼”专题引入语文校本教材。
三苏坟位于河南省平顶山郏县茨芭镇苏坟村的东南角,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坟墓。三苏是四川眉山人,在文学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苏辙于公元1094年出知汝州,在这期间,苏轼从定州南迁至英州,便来到汝地与弟弟相会。苏辙就领着哥哥苏轼游观汝州的名胜古迹。那时郏城县属于汝州管辖,自古以来就号称“龙凤宝地”,尤其是黄帝钧天台更是名胜一时。苏轼、苏辙兄弟两人便登上钧天台,北望莲花山,看到莲花山余脉下延,状若列眉,很像他们的家乡――四川峨眉山,于是兄弟二人就议定此地作为他们的归宿之地。公元1101年,苏轼在常州去世,留下遗嘱将自己葬在汝州郏城县钧台乡。第二年,其子苏过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公元1112年,苏辙在颍昌离世,其子将苏辙与苏轼葬在一处,时称“二苏坟”。苏洵本来葬在四川眉州眉山。公元1350年冬,郏城县尹杨允将苏洵衣冠冢建于苏轼、苏辙两公冢之间。于是,二苏坟从此也就成了三苏坟。
由于三苏坟位于平顶山郏县,不少学生都去过。结合此种情况,将苏轼的6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1篇赋《前赤壁赋》和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以及周国平《诗人的执着与超脱》等研究苏东坡的文章引入语文教学,开设《感悟苏轼》专题。这样通过老师的专题讲解,学生的阅读会更充分,感悟也会更时深刻。
三苏祠大门的楹联乃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写,“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这两句诗既肯定了三苏父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又说明了三苏祠的重要意义。进入大门后,在祠堂的正殿门前还有一副对联闻名全国:“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这副对联中,“三词客”是指苏洵、苏轼、苏辙三苏父子,“四大家”还将苏轼的小儿子苏过包括其中。由此还可将“对联”专题引入语文校本教材。
此外,平顶山的马街书会、叶县县衙、应国古城等也是很好的引入语文教学的资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优秀文化的积极利用,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其意义则是不言而喻的。本土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和鲜活的表现形式存在于广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是极富魅力的语文课程资源,亟待更为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潘民中、李瑞、杨晓宇.平顶山名胜古迹[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7.[2]薛海文.海文文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3]薛海文.诗花词语赋春馨[M].北京: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5.[4]侯光复主编.儒家道家经典诠释之诗经卷[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5]潘民中.古?砣晡幕?简论[J].平顶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1(4).注释
摘要: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保护和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活态文化的重要体现,构建地域性特色音乐教学,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中是实现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本土;非遗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学
音乐类非遗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并传承至今的一个特定文化艺术形式。但是现今许多高等院校,甚至是专业音乐院校或是开设了音乐专业的高校在音乐教学中,对于非遗音乐教学的引入,特别是对本土非遗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融入音乐教学中的教学课程设置很欠缺。很多高校的公选课中有开设与音乐相关的一些课程,但是开设与本地区、本民族相联系的音乐类非遗课程的公选课却少之又少。高校对本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责任与作用。因此这种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地方非遗音乐教育的开展,正好顺应了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在提倡的重视创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与运用。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观念
从上个世纪初,西方列强进入中国开始,西方的习俗、文化、宗教、音乐等传入中国,中国在音乐教育教学上受其影响已近一个世纪之久。许多高校开设的音乐课程都是借鉴在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中国本民族的音乐元素在这些课程中国除了极少的音乐理论内容外,基本上就是音乐赏析课,更别说融入本土音乐类非遗内容,甚至许多专业院校的大学毕业生都不具备演绎本地区本民族音乐的能力。当前许多高校在音乐教育方面也尝试了许多改革与创新,包括专业音乐院校在内,都提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但是至今成效甚微。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今许多国内的家长在培养子女学习乐器时都大多倾向于选择钢琴或是小提琴这类西方乐器,从而使得很多民族乐器特别是地方的民族乐器的演奏逐渐失传。虽然现在许多的传统音乐的老艺术家们正试图积极的改变这一现象,但在现今的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仍处于较薄弱的环节,大多数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很少,更难使他们从事相关行业,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传承和发展。
(二)课程设置
现在许多音乐教育家都非常提倡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在借鉴和学习西方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本民族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现在大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师都是从我国各大音乐专业院校毕业的毕业生,有的甚至是从西方音乐院校学习归来的毕业生。但是在目前的中国专业音乐院校的建立上看,还是建立在以西方教育模式为主的一套体系上的,在他们的课程设置上也基本上是以西方音乐院校的音乐体系作为基础而设立的,所以在各大综合类院校的音乐教师也大都是在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主的教育中学成毕业的。虽然在国内许多专业院校中也开设了一部分与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相关的课程,但是在这些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对中国几千年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音乐的学习都是粗略概括,而不是全面的系统的学习。更别说开设本土非遗音乐类课程了。在这样的音乐教育体系下学成的毕业生再到全国各个高校甚至是中小学任教,他们没有经过民族音乐专业的系统学习,想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传承和发展相信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二、创新教学,突出地域性特点
现在有许多高校开设了相关的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然而这样的课程的学习讲解都较为广泛,没有针对性。对于在高校开设非遗音乐文化相关课程并对其进行研究、发展和传承,就必须激发大学生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和学习热情。因此突出地域的特殊性,让大学生从认识自己家乡、就读学校所在地的音乐文化开始,将地方本土的非遗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学过程中,是实现民族音乐创新教学模式的一个良好开端。音乐赏析类课程是大多高校在音乐类公修课中常见的一门课程,但是在许多高校中对于开设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鉴赏及相关理论课程的却少之又少,包括设有音乐专业的的高等院校。其次开设关于该区域非遗民歌的合唱课也是让大学生对该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展、传承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开设这类型的合唱课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合唱课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类课程,相对理论类课程来说就相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而将本地区的民间歌曲作为学唱内容,让学生用当地方言演唱作品,这更能激起大学生们的歌唱兴趣。此外,设有音乐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中,突出地域优势开展实地采风进行音乐创作,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深入民间挖掘和提炼该地的非遗音乐文化,并以尊重传统、保持原貌为指导思想,让学生们在对该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感知、了解、研究后主动进行分析和音乐创作,让它们得以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态。再次还可将采风收集的各类音乐资料,通过教师的研究、分析、讨论、创作后将内容编入学生的声乐、钢琴、视唱练耳、合唱等多门专业课程中。
三、加强高校融入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教育的意义
多姿多彩、魅力无限的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与灵魂的体现;是历史的活态文化写照。祖辈留给我们这些辉煌灿烂的活态文化遗产是支持中华民族思想、经济、社会、文化、科学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促使在高校融入非遗音乐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传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音乐中体现文化,文化中包含音乐”这是音乐家洛秦先生的一句话。一个地方的音乐是该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该地方人民的审美情趣、精神气质、人文情怀以及文化积淀与内涵。一个地方的音乐文化是基于本土居民祖祖辈辈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中不断挖掘、实践、创造和孕育出来的,它是这个地方活态文化的重要体现。自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文化的引入,逐渐渗透着人们的音乐生活,尤其是年轻人,再加之国内各地音乐专业教育体系对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的传播与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国民接受甚至崇尚西方音乐,逐渐缺乏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深入,外来音乐文化、网络音乐、流行音乐等诸多方面的不断冲击和影响,给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所以高校挖掘、研究、发扬和继承地方非遗音乐文化也是对中国本民族音乐发展、传承的一份责任与义务。因为只有当地人民了解了自己的民族音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祖国和民族文化的情感。其次,重视民族本位,加强民族凝聚力。大学生对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学习与研究后,毕业去往国家不同城市与地区,甚至是国外学习深造或是就业,通过这种流动形式加强了音乐文化的流动性,增强了国民的民族凝聚力,也达到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再次,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人才。既可从事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等事业,又能力从事区域文化艺术工作和实践的高素质特色人才。教育部发布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校办学要特色鲜明。各大高校无疑可以通立足各地区域文化,突出当地特色,在各地高校特别是音乐专业开设关于本区域非遗音乐类的课程,将区域特色文化艺术引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让高校能够承担发展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任务,并做出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史贝,李阳.音乐类人才在高校非遗教育实践中的培养[J].大舞台,,(12).
[2]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
“6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安全(SECURITY)、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六个项目,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许多企业已将其中的精髓引入到各自的企业文化中,丰富和充实了企业文化。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强调安全操作,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对职校来说,校企合作一直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3处提到“校企合作”,可见职校和企业是密不可分的,职校校园文化应该和也必须与企业文化紧密接轨,在这样的文化中成长的职校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我们职业类学校培养的主要是现代企业的技术工人,为其打好一定的技能基础,所以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如何尽快地接受企业理念,是尤为重要的,而作为校方来说,营造一个与企业文化氛围相近的校园文化环境,促使学生能更好、更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见习和熏陶应是一个必须开展的课题。
1 6S管理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
进入千禧年后,大量8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已成为职业类学校的主要生源,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实际教育制度的客观原因,这类入校学生大多成绩一般,经历了中、高考的失落,对学习缺乏明确的目的和良好的习惯,甚至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沾染了一些不良的习气,自律性较差,生活上由于家庭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缺乏集体生活的经历,缺乏锻炼,自理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安排学习和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六成以上学生在家不参与洗衣、做饭等家务,八成以上学生对家庭的状况不够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没有目的,对自己的生活不会安排。这些因素无疑会影响今后的工作,成为拖累学生个体发展的绊脚石。
不同于普高学生,职校内的中职类学生毕业后面临直接的社会就业,年龄一般为十八、九岁,不少人的心理年龄更是不够成熟,需要较长时间适应社会,但现实不会给他们几个月甚至一年的适应期,谁能在越短的时间内适应,谁就在职业生涯的起跑线上领先,企业对职校学生的要求不能算高,但也总有不少学生无法适应,遭到企业弃用。而高职乃至相当一部分普专的学生处境也很尴尬,主观上存在的眼高手低现象、传统的就业观念与现代企业客观的择人标准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事实上不少企业都会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宣扬企业文化。为了能使我们的学生在最短时间里能更好的融入企业,在校期间对企业文化的感知、感受是非常有必要的,而6S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文化中的重要构成尤其显得重要。
2 6S管理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表面来看,6S管理似乎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如何与校园文化联系起来了?其实我们分析6S管理的内容、原则、目的后不难发现:其正是符合了实践归纳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真理。6S管理注重培养员工的素养,强调工序的严谨,倡导团队的合作等等,这些理念和做法一旦形成,无异就是一种文化,故而6S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强调纪律性的文化,不怕困难,想到做到,做到做好,作为基础性的6S工作落实,能为其他管理活动提供优质的管理平台。如同其他所有的文化一样,必须是一定规则基础上形成的特色才会沉淀为文化。前面我们提到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6S管理可以说是一种制度,又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制度,它是一种来源于物质,形成于制度,升华为精神的文化理念。在我们校园中有各种具体的文化活动,也有详细的各类制度,引入6S管理的目的是要将其升华,形成真正的文化。例如:我们的一些主题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本身,而就事论事,应该尝试将其形成具有延续性、长远性的常规活动项目,并且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知更深一层的意义,分享参与和融入的喜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如今我们的孩子欠缺沟通的技能,习惯于独享,不善于合作,与过去相比就如同公寓楼和农家场院的区别一样,对周围的事件显得冷漠和“坦然”。这就需要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关注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因为在6S管理中,团队合作正是其精髓所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引入6S管理,对于构建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3 6S管理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尝试
一种文化,必然会经历萌芽、发展、积累、沉淀、萃取、升华……才能真正得以确立和成型。
3.1 用6S管理的方法来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作为职业类学校,相比普通院校,要更多的营造企业氛围,模拟企业文化。我校在加强各类常规检查的同时,突出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企业文化的熏陶,例如:在校园内各个场所悬挂宣传横幅,定期更换,通过多种渠道宣传6S管理的内容、目的、意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感受文化。又如:我们每一个教室、工场、试验室的门口、室内都挂了相关企业的图片、介绍,让每个学生去感知企业文化,其实类似的还有很多,总的来说就是从物质条件上让每一个学生了解6S管理,感受与以往学校不尽相同的带有企业色彩的校园文化,最终融入其中。
3.2 用6S管理的方式来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对于6S管理来说,制度的存在是保障,也是一种标准,没有制度的保障,文化必然是脆弱和单薄的。例如,我校对入学的新生必须通过仪容仪表检查后方可报到,这其实就是让学生一进入校门就感受了校园制度文化的存在;学生在校如同企业员工一样佩戴胸卡更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当然学校毕竟不同于企业,必须是以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能力,故而在我校常规管理的主力军就是学生会的学生,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常规管理、参与一些制度的修订,这就更有利于学生去理解这样一种制度文化,也能使相关的制度更切合学生实际。
3.3 用6S管理的理念来升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近几年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孩子原有的勤奋谦虚、刻苦耐劳等纯朴品格已经非常“珍稀”,这就更显得学校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迫切。在6S管理中强调素养,包括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等各种素养,说得通俗点,其实就是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对于我们职校学生来说,也许文化素养比不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的学生,但面对注重团队协作的现代企业来说,某种程度上劳动素养、职业道德等基本职业素养也许更为根本,所以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是当务之急,在我们校园文化体系中,这样的精神文化氛围是保证学生能尽快融入企业的真谛。我校定期开展的校园招聘会,也就是基于让企业了解学生、让学生走近企业的一种思考。学校架设一座桥梁、搭建一个舞台,让学生真实的感受身边的企业,与企业的人事干部面对面的接触和了解,要比课堂上教师的宣教更直接、更真实也更客观。我们不求活动能解决多少就业实习,而更关注在校学生能否抓住此次机会,来真实的感知企业的文化和需求,调整就业心态,为今后更快的适应社会和企业增加磨练。
3.4 用6S管理的精髓来锤炼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在一定的基础上,完全有可能也有必要形成自己学校的文化特色。例如,我校的普专和五年制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个体活动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组织参与各类活动的能力和视野有了提高和拓展。我们完全可以加以引导,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智慧来组织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教师的工作不再是全部负责,而只是在关键部位加以引导和督促。这一类活动往往是因为来自学生自己的思考,更容易被全体学生接受,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之高。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会很好的体会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清洁、素养这6S的真实和重要。例如:我校学生自己创意、策划的校园文化节,各部门各司其责,协调沟通已经让我们很好地感受了不同于以往校方布置、教师负责、学生参与的传统活动形式。而6S的精髓也正是让参与者由被动参加发展到主动参与,随着经验的积累,在此基础上锤炼出来的特色校园文化一定是适合企业的文化,经历锻炼的学生也一定是企业需要的人才。
也许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家长要真正理解6S的内涵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也会有失败和教训,但教育作为就业的上游“产业”,必定要尊重企业这位“顾客”的需求。了解6S,适应6S,我们的职业学校应构建6S这艘成功通向企业的方舟;理解6S,参与6S,我们的职校生应驾驭6S这艘成功通向企业的方舟。
摘要:本文从潜在背景、实际意义和具体尝试三个方面,对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引入6S管理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着重从“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升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锤炼校园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我校对“引入‘6S’管理,构建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校园文化”所进行的尝试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6S管理,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1427页
[1]陆君伟.制造业6S管理实务.
[2]姜日领.加强6S管理塑造优秀企业.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21).
[3]李少京“.6S”管理的基本概念[N].航天长征报,2005-03-07(2).
[4]杜寿兴.6S管理的切入点.施工企业管理.
源远流长的
欧氏几何渗透至绘画
当我们认为绘画中引入几何元素是在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在立体主义创立以后,我们才发现,古代的伊斯兰、希腊和中国等,都从不同民族文化的角度将欧几里得几何元素引入了美术创作之中。要么图案装饰、要么花边衣纹、要么直线透视,都有着不同几何元素的渗透。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完成了《几何原本》的撰写,建立了欧几里得几何学体系,该体系到19世纪初一直影响着科学与艺术的方方面面,其描述的对象是人类创造或发现的简单标准形态,如三角形、正方形或椭圆的星球、正六边形的蜂巢等,以及具有定量的数学性质,可用点、线、面等形式表达。
到了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叶,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各类点透视方法(后来也称为射影几何)被意大利与德国的艺术家们引入绘画,发展出在二维画布上描绘现实主义的三维图景,就连17世纪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也是建立在欧几里得几何的基础之上。
非欧几何与
立体主义画派的创生
到了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发现了一种非欧几里得几何,也被称为罗巴切夫斯基几何或双曲几何,这是两千多年以来人类首次发现的不同于欧氏几何的伟大成果。近30年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了另一种非欧形式(黎曼几何或椭圆几何)和多维空间的观点。20世纪初,它直接成了助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创立的数学工具。这两种几何与欧氏几何具有不同的空间性质,举例来说,在欧氏几何中,线是直的,两条相异线平行,则永远不相交。双曲几何中双曲平行线不断彼此靠近,但永远不相交,被称作渐近线。而椭圆几何没有平行线,因为每两条椭圆线都会相交。
伴随着几何学的突破,引入几何元素后的绘画艺术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塞尚去世的第二年(1907年),毕加索创作了标志立体主义画派诞生的《亚威农少女》。他在二维画布上彻头彻尾地引入了立体几何元素,使得原来在欧氏几何平面的表现上不能看见的东西出现在了画布上,以至于有些学者拿它在空间上的表现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
毕加索艺术上的伟大突破是为了实现科学、数学、技术和艺术之间的一种联系。他摒弃了已有的常规,转向一个崭新的思想框架,以科学作模型,以数学作指导。这样,他才找到了勇气,在立体主义绘画中以其独特的几何语言创造了崭新的视觉表达方法。难怪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教授阿瑟·I·米勒写下了《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一书(本篇文章之延伸读物),专门讨论了20世纪初这两位科学与艺术领域的巨匠是如何运用几何学,分别创造物理学和绘画艺术之美的。
新几何学与
花样繁多的绘画流派
爱因斯坦在1922年的一次演讲中说道:“不借助几何学描述物理学定律,就像不用语言描述我们的想法一样。”信奉几何元素可以给绘画带来事物和谐关系的画家们也可以说,不借助几何描绘自然和社会图景,就像不用语言描述我们的思想一样。
19世纪到20世纪,特别是在世纪之交的几十年,新几何学与花样繁多的绘画流派的创立可谓风起云涌。但似乎绘画引入几何元素总比几何学的创新要慢些。倒不是绘画创作一定要有意识地引进数学家们的几何学发现,反倒是,许多创造力很强的画家都不一定清楚新几何学的原理,但人类文明的进化与发展就是这么奇妙且互相促进着。
荷兰“风格派”画家代表人蒙德里安多年发展的抽象主义作品,用绘画寻求有关几何形状的真相,最后他认为答案是直线,是直线构成了所有形状,据说他画这些直线条时完全没用直尺。
同样,在以几何抽象艺术为特征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杜斯伯格的《玩牌者》中,我们可以看到,具象和写实的表现方法已被杜斯伯格变化为用三角形、方形、直线和弧线或圆形来表达,这些创作将原来实体的形象进行了提炼和抛弃,是采用最基本的几何形态所表现的结构单位,被他称为“元素”,但这种元素只是本文所述几何元素概念中的一种—— 欧几里得几何元素。
杜斯伯格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是平面作品中大量使用了几何形态,使他的作品有了一种数学式的缜密。而这些,也是他对科学和艺术关系的理解以及将二者之间的矛盾进行合理调解后的产物。杜斯伯格对几何形态在抽象艺术中的运用和对元素概念的提出与贯彻,使得现代派绘画艺术能够更好地发展和被人们理解。
更新奇的绘画跟随
着更新奇的几何学
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更新奇的几何学——拓扑几何学与分形几何学先后问世。拓扑与分形也都是非欧几何,拓扑几何学的催化发展和引导是由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对“哥尼斯堡桥问题”的解答形成的,它不涉及尺度量化计算,只牵涉到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首先用到的“位置几何”,因此它研究的是几何图形在连续变形下位置保持不变的性质。而分形几何学则是描述大自然创造的复杂实体,它与拓扑学一样不考虑特征长度,一般以分数维数表达,也可以用正整数表达,它表示的是自相似的随机形状和现象。直到1975年,“分形”这一术语才由美国科学家芒德布罗特定名。
在画界主流群体中,没有多少人让这些新奇的几何元素很快地进入画面,埃舍尔是其中之一,他是荷兰“科学思维”的版画大师,20世纪画坛中独树一帜的人物。说实话,他对拓扑和分形几何了解多少,无人细说,但他确实创造出了多种表现拓扑与分形几何的绘画方法,就连科学家们也较为喜欢。
笔者就是一个对埃舍尔十分推崇的人,在个人的创作中,力图遵循并发展他的风格,不但自觉地引入最先进的几何学理念,同时更想让多种几何元素融会贯通于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引入企业文化元素】推荐阅读:
引入企业文化理念07-10
企业党建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汇报材料10-22
新课引入方法07-10
浅谈新课引入的方法06-24
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规律的引入11-09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教学反思09-24
工科院校物理实验课程物理学史的引入09-21
试论幼儿园引入英语学习的必要性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