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翅膀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作文翅膀(共13篇)

初中作文翅膀 篇1

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两旁除了荆棘,还有鲜花的方向,每一次冲破险阻的屏障,请你给予我赞赏,不仅是为了满足我小小的虚荣,更为了我在那条通往远方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为了我的自信自强,要知道,你的一句赞赏会羽化为我新生的翅膀,伴我飞翔。

拥有的太少,就是失去的太多,而你就可以给予我缺失的部分,是什么呢?是慰藉,是支持,是赞赏。无论是三者中的哪一种,只要你真诚地给予我,那么我一定会欣喜地去接受,接受你送的翅膀,握紧你的双手,感受你传递的力量,让我在这片湛蓝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初中作文翅膀 篇2

一段时间之后, 我们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却久练无长进。为什么写了那么多, 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没有进步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反思一下我们的常规教学, 往往是教师出题 (一相情愿) ——学生写作 (被动应付) ——教师批阅 (愚公移山) ——教师评讲 (孤掌难鸣) , 这就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如此低效的循环往复, 学生被动应付, 谈“写”色变;教师也疲于奔命, 成为拼命移“山”的愚公, 然而今天移走明天又来, 学生对教师的付出大多不屑一顾, 结果“两败俱累”, 收效甚微。

其实, 真正有效的作文教学不仅在于学生的练, 而更在于写后的批和改。

传统的作文评改是这样的:教师布置作文任务, 学生写好后上交, 教师逐篇进行批改, 然后把作文发给学生, 教师进行讲评, 学生进行修改 (实际上学生除了关注一下自己的分数外, 就马上将作文束之抽屉, 能够进行修改的是极少数的几个学生) 。这种以教师为本位的批改方式当然有它的可取之处, 但它是低效的。为什么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会成为低效劳动呢?首先是这种方式偏重“注入”, 教师多从传统的、约定俗成的认识出发来评判学生的作文, 而不是一种互动式的信息传递。其次是抑制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更多是指出毛病, 而不是寻找闪光点, 因此学生的写作动力难以形成或持久。二是教师所谓的评语对学生修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相当有限的。因为教师与学生们的理解是不同的, 再者这些评语又相当“简洁” (因为时间的原因, 教师不可能长篇大论地写评语) , 这给学生准确理解并进行修改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自然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慢慢消失了。

所以在作文教学实践中, 一改以往教师“自言自语”的评价方式, 采取“软磨硬泡”、“千磨万击”雕琢原稿的策略, 让学生自主参与到作文的批改活动中。这一模式虽施行不久, 但学生的改稿意识明显得到增强, 阅读习惯也有了很大改善。

每篇作文在完成第一次写作之后, 均进行两次批改。批改人是学生, 批改对象就是自己的作文, 而教师在其中扮演的是宏观指导的角色。两次批改的标准分别是“主题、结构”、“选材、构思”和“语言表达”。每一次的修改均由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重新品读自己的文章, 用所给的标准评判文中的不足, 并加以适当的修饰。所有的学生一律用红笔在原稿上依次注明“I稿”、“II稿”等, 以直观显示锤炼的痕迹, 让学生见证自己的作品蜕变的历程, 从而在对比中感受进步的喜悦。

“自主批改”方法推行以来, 学生们由最初的茫然无从下手到逐渐予以较为中肯的评价并作合理改动, 甚至有部分学生 (初三) 能运用一些专业术语来评点文章的立意或章法。

一、教师指引, 学生自改

案例一

在题为《感动, 就在我身边》的一篇记叙文的批改课上, 从学生文章中选择一篇立意、构思、语言表达相对规范的进行范读, 要求学生们听后提出修改建议。这篇作文在选材上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记叙暑假在潍坊街道上遇到一位老人急急追赶风中的塑料袋, 令作者迷惑不解, 待明白真相后方知出于环保目的。这件小事折射出的是公民的道德意识, 主题鲜明, 文笔也很简练。作为评讲范文, 在范读之后, 我让学生对其“吹毛求疵”, 提出修改建议。经过前两次的修改训练, 学生在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明显的改善。

有一处内容的增删引发了学生间的激烈争论。有一女生认为在情节的开端应插入一段关于潍坊市容的环境描写, 这样再写老人追赶塑料袋, 就显得很自然, 而且能以整洁的环境衬托人物的高尚情操。该生能注意到细节描写在叙述情节与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已经是可喜的进步了。但另外一名学生立即予以反驳, 认为不必添加这一段文字, 理由是为了增强情节的“可读性”, 设置悬念。如果开篇即渲染市容之洁净, 必然会让读者一目了然, 立即联想到公民环保意识这一主题, 这样从开头即能望到结尾的文章, 会显得过于“直露”, 冲淡了文章的内涵, 不符合“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审美要求。

在平时的文学作品鉴赏中, 虽然一再强调要抓住细节与环境来分析人物形象与情节设计, 但学生大多不以为然, 或者也可以说是这类知识对他们而言只是抽象的解题思路, 而从未想过将之运用到个人写作实践中去。像这样细致而深刻的赏析, 在以前的批改教学中是未曾出现的, 被动接受他人的建议与主动探究从而发现问题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两者的积极性也存在明显差距。可见, 一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 我们的教学行为将出现出人意料的奇妙效果。

学生自主评改, 教师巡视指导, 修改完成后, 作文重新上交, 教师进行细致阅读, 着重找出写得好的和改得好的或有进步的地方, 当然也不能放过典型的问题, 把这些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

二、教师指引, 小组互改

案例二

同是《感动, 就在我身边》这篇作文, 在第二次批改课上, 换了一种形式, 由第一次独立批改变为小组内互换批阅。每四人一小组, 两两合作, 互换阅读, 读后专提对方作文中的缺点, 并提出修改意见。至于错字词和病句, 则采用组内循环传阅的方式, 一篇作文起码由三人阅读, 发现问题即予以圈点指正。这种小范围集体活动的形式较之前的个体行为又有了一定的趣味性, 在生与生的对话交流中往往也能诞生许多奇思妙想。

有一篇作文写的是因妹妹生病入院, 在医院中目睹医患之间互助互爱的感人画面。第一稿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那年夏天, 爸爸带我和妹妹去乡下走亲戚。乡下的这个几姑那个几爷对我们好的不得了, 要吃什么, 买;要玩什么, 买;要用什么, 买。几个星期下来, 我和妹妹都长胖了不少。爸爸无奈地说:‘本来想带你们体验民间疾苦来, 现在倒好, 成了来度假的了……’可是乐极生悲, 东西吃多了, 肚子受不了, 妹妹大叫‘肚子疼’。两天不见好, 无奈, 爸爸带妹妹去医院挂吊水。”

经过小组合作批阅, 改后的作文开头明显“瘦身”了, 变成了短短的几句话:

“那年夏天, 爸爸带我和妹妹去乡下走走亲戚。不知怎么的, 妹妹发起了高烧, 两天都不见好, 爸爸便带妹妹去医院输液。”

这次修改是成功的。从文章主题的表现来看, 第一稿的开头叙述过于啰唆, 所选材料与主题关系不明显, 仅仅作为事件的引线而言, 赘语过多。而改后的开头, 寥寥几笔, 就涵盖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起因, 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在与该生的交流中, 了解到正因为有小组成员在阅读后给他提出了“给开头缩缩水”这一建议, 才使他注意到自己的作文开头。而在语言表达上讲究句式的变化及修辞运用的他, 也同时给组内其他成员提供了修改意见。小组内互动的活动方式, 使学生在对话中增进了彼此的团队意识, 而热烈的讨论氛围让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个性纷呈的评价方式也让学生发现了自身的潜在能力, 乐于参与这一展示自我的学习活动。作文中五花八门的错字、别字、病句, 往往令教师目不暇接, 疲于应付, 而小组循环批阅则较有成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学生在帮他人指出错误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规范表达的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核心, 如何让学生不再产生写作畏难情绪,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探求的重要问题。反复琢磨, 一改再改, 独立品读, 互助评析……运用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程对语文教学教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谨以自身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为例, 希冀能为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一点批评的佐证, 以尽个人绵薄之力。

【反思】

1. 学生自主评改有一个过程。

教师必须正确对待这一过程, 比如在开始进行自主评改时, 学生会有认识上的问题, 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评改作文是教师的事情, 现在让我们来评改, 是教师在偷懒, 因此开始时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转变观念, 引起重视, 并且在评改实践中以鼓励为主,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比如, 开始时学生没有掌握自主评改的方法, 此时教师要给学生设计“评改导引”这根拐杖, 让学生慢慢学会“走路”。评改实践也证明,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学生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此时可以撤走这根“拐杖”。

2. 教师究竟以怎样的角色参与呢?

这是一个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既然是学生自主评改, 教师就不能像以前那样由自己包办一切, 但又不能让学生在自主评改中, 放任自流, 使评改变得没有实效。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自主评改中对角色的把握, 但随着个人实践的深入, 我认为教师必须做好几点:

(1)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开放空间, 巧设情境。

学生的生活圈子比较小, 这是造成中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 平时, 教师要充分利用、合理开发身边一切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开放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语言积累。

(2)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引发兴趣, 迎合需要。

写作是一项有趣的活动。要让学生觉得写作不再是负担, 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一种自我的实现。学生的写作园地, 永远是桃红柳绿的春天, 永远是纯真情怀的归宿。因为符合学生的需要, 才会激起自主作文的欲望。

(3)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成功激励, 多元评价。

文学心理学指出, 批改阶段是作者写作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阶段。如果他的文章被认为是有价值的, 达到了预期结果, 那么他将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成功之处, 也能增强他的写作自信心, 提高他在写作上的自我效能感, 激起他在写作上“更上一层楼”的志趣。

3. 让学生自主评改作文, 会不会使学生的写作与评改肤浅化?

这也是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评改后, 确实,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有进步, 但在评改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于是我进行了一次以“我在作文评改中遇到的困难”为主题的调查 (班级总人数为40人) , 调查的结果是这样的:

(1) 认为“错别字、语病改不出来, 有时觉得语句有问题, 比如用词, 但就是找不到更好的词, 或觉得有问题但就是说不出理由”的学生有30人;

(2) 认为“旁批、总评写不好, 不是忘了这一条就是掉了那一条”的学生有22人;

(3) 认为“只会找别人的缺点, 找不出别人的优点”的学生有9人;

(4) 认为“不知道他的文章能打多少分或哪个等级。比如脱题了、字数达不到要求、文章是抄来的等该怎样给出分数或给出等级”的学生有11人;

(5) 认为“不能确切指出文章的优点与缺点, 不知哪里写的不好, 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写作特色”的学生有8人;

(6) 认为“评改中, 两人发生了分歧, 而我说服不了他”的学生有11人;

(7) 认为“对自己没有信心, 下不了手去改, 再说他是我的同学, 不好意思全指出来, 怕被别人说”的学生有13人。

这些问题表现得相当突出, 其实静下心来思考, 这也是正常的, 因为这些问题作为教师在批改中也大量存在, 有时候也是一样的表现突出, 更何况是处在学习阶段的学生呢?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 使作文自主评改能够更加有效地深入下去, 我采取了以下策略:一是教师或学生在作文完成后去广泛地收集优秀的同题或同话题的例文, 在评改之前先认真研读, 拓展视野, 领略优秀文章的风采, 获得好或坏的感性标准;二是给学生印发班级中优秀的评改文章或报刊上的典型评改文章, 作为示范, 让学生学会评改;三是教师选取班级中典型的评改文章进行讲评, 最好是分专题, 比如旁批写得精彩或不好的、总评写得好或不好的等等;四是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和教师的引领作用。

为初中音乐课堂插上快乐的翅膀 篇3

在周而复始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大多数音乐教师不注重此类教学方法的研究。他们总是沿袭多年的陈旧教学方法,即:发声、识谱、视唱、教歌、听音、练耳、节奏、齐唱。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早已程式化、呆板化,学生早已厌烦,如不改进,音乐教学怎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激发学生兴趣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器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我校的器乐教学已有十几年了,它的出现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在课堂上我每次都给同学们布置一些常见的练习曲,如“闪烁的小星星”、“我的名字叫中国”、“小白菜”、“小河”等,这些小曲生活气氛浓郁,同学们吹起来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此外我还及时购进了一些小型打击乐器,如“手鼓”、“串铃”、“响板”、“沙锤”、“三角铁”、“钹”、“撞钟”等,每次上课总利用几分钟进行节奏训练,有吹有打,使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

另外,在学唱“黄水谣”、“采茶舞曲”、“梁祝”时,我让同学们亲自将这些小曲吹奏一遍,通过这种练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演奏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内涵的领悟。尤其当他们演奏成功获得教师的夸赞时,他们更是喜出望外,从而拥有了有一种成功感、胜利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此外,我还带一些其他乐器进行演示,使他们在实际示范中懂得更多的器乐知识。如我在讲中国戏曲时,我向大家介绍了京胡、板胡、二胡、唢呐等乐器,并亲自演奏、演唱给他们听,让他们在具体的环境中体会什么叫“西皮”?什么叫“二黄”?各反映了剧中什么人物?什么^***格?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自然而然的掌握枯燥的音乐知识。

二、因材施教、化难为易。过去的音乐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和解决识谱能力。堂课上,老师们要用去多半的精力去解决识谱问题,在师生都筋疲力尽后才接触到音乐作品。这种教法不但没有使学生体验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反而让学生感到音乐课枯燥无味,最终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尤其在教五线谱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让学生在五线谱上标出唱名,结果使得学生到初中毕业也不识五线谱,成了名副其实的“音盲”。

为了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在唱歌教学中,我打破那种“节奏练习--读谱--唱词”的教学顺序,用先学唱歌曲,后学认歌谱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模仿力很强,只要多听几遍范唱,一首新歌不到十分钟就学会了。有了歌曲的旋律记忆,再学歌谱就比较顺利,歌谱中的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这些难点节奏都不攻自破。有关这些节奏的概念,我尽量讲得浅显易懂,并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巩固这些概念。如“X。X”节奏,让学生边打“XX|”节奏,边模仿知了的叫声:三连音节奏,让学生听着他们所熟悉的“国歌”前奏部分,打2/4拍节奏,或按2/4拍指挥图示指挥:我把“XXX|”节奏变为“XXXX|XX”两小节,让学生按“咚达达|咚达|”的维族舞蹈节奏读谱,然后让学生以铅笔盒当手鼓,敲出这个节奏句,并请能歌善舞的同学到前面表演舞蹈,电视上再播放一些新疆人生活的画面,真是人人参与,各显神通。这些趣味的教法不仅降低了课堂难度,增加了趣味,而且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同时也体验到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三、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一课时,我先设置了几个小问题让同学在欣赏中找出答案,如:为什么歌中唱到“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月圆之夜人不归”?为什么“花香之地无和平”?我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时我还把几个小题分到几个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大批前面来讲,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此时教师再及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同学真正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宝贵时光努力学习,立志成为将来对祖国的有用之才。

在教唱“黄水谣”时,我运用前后对比方法告诫同学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自强不息,因为只有强大的民族才能不受欺负,落后就要挨打,由此激发了学生长大后建设祖国、保卫祖國的决心和信心。

四、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也是趣味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创造都来源于生活实践,实践是产生一切创新的基础。所以在音乐课中应该让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看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学生在学完一首维族民歌后,让学生根据曲目的节奏特点自己编创几个小节的节奏,例:2/4(XXXXX|XXXXX)|然后再填上旋律,当一次小作曲家,这既是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梭探,也是对其潜能的挖掘及创造思维的培养。

又如让学生为歌曲《采茶舞》创编几个舞蹈动作,我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当一回老师,带领其他学生一起来为歌曲出谋划策,比一比哪个组的活动既能体现歌曲的风格又新颖。这样使整个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了创新的灵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趣味教学法是培养一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应从实践角度出发,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参与,在趣味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愿音乐之花孕育学生心中,让音乐之声撒满人间。

梦想的翅膀初中作文 篇4

我和伙伴儿们在草地上放风筝,我们在地面扯着线快乐地奔跑,风筝在天空中迎风飘荡,那都是我们放飞的理想。

哈!你看,一个有着赤橙黄绿青蓝紫颜色的.调色板形状的风筝,飞得有高又远,那是我的风筝,因为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做一名画家,蔚蓝的天空像似一块大画布,我可以在上面尽情的画出我的作品,红彤彤的太阳,轻飘飘的云朵,闪闪发光的小星星,温柔美丽的月亮姐姐坐着月亮船对着我微笑,五彩缤纷的热气球在天空中升起,小鸟在空中展翅高飞,我想画得东西可真多呢!

一只栩栩如生的白鸽在空中翱翔,这是宋河森的和平之鸽,他将来要做一名和平大使,希望全世界的人民都生活在和平的环境当中。

许翰林的风筝是一颗长着两只翅膀的红心,那代表着他要将爱心传递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地球的每个角落,让全世界都充满爱心。

一只黑白相间的足球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像在足球场上来回的传动,那是爱运动的杜卓亭的风筝,他长大后要当一名足球健将,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为国争光,那时候我们一定会去赛场上为他加油。

翅膀_初三作文_初中作文 篇5

我想我需要一双翅膀,一双可以让我穿越一切的翅膀,一双可以给我幸福的翅膀。为了找到它,我毅然地离开了家,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找。

我来到了白茫茫的冰川中,寒冰似乎渗透了我的肌肤,让我全身不停地哆嗦,心脏似乎都快要被冰雪冻结住不能再跳动了,我一步步慢慢地走着,找寻着,翅膀啊翅膀,你在哪儿啊?突然觉得很温暖,是翅膀吗?我飞快的过头,那千年的冰川不知何时已经融化了,露出了肥沃的土地,温暖的阳光洒在上面,可是,我的翅膀在哪呢?

我走在长长的路上,却发现脚步越来越沉重,已经有好久没有吃东西了,空虚的肚子已不能支持我漫长的寻找,饥饿像一支针管,一点点地抽空了我全身的力气,我慢慢的向前爬,为了翅膀我不能放弃,不能放弃。我用尽全身的力气将一块石头拨到我的嘴前,交了上去,本应该坚硬的石头却像最爱的蛋糕一样,柔软而香甜,似乎已经饱餐一顿。我慢慢的站起来。茫然的张望,路已不再漫长。可是我的翅膀在那儿呢?

我背后的隐形翅膀初中作文 篇6

我有一双翅膀,带我飞过了广阔的海洋,风吹雨打都有他们来扛,给我力量陪我闯荡,受过的苦与累他们从来都不讲,和我一起超越了太多的梦想,时光匆忙,不曾遗忘,有天可以回头看那些时光,一直有你们在我身旁。这双翅膀就是我的父母,我的爸爸妈妈。

从小爸爸妈妈就对我说,面对人生的挫折,要学会坚强,如果你是对的,你就可以站的比别人稳,说话比别人大声,但是我永远知道我做什么事,爸爸和妈妈都会偷偷的帮助我,我知道他们是不放心我,记得我12岁生日那年,我大声的对爸爸妈妈还有姐姐说,我长大了,我是大孩子了,那一次看见爸爸的眼睛红了,妈妈感动的哭了。

忘不了,深夜为我点燃的第一盏灯,多少次送我离开红红的眼睛多少年,好多年,有些话在嘴边从来都没说清,你们总说我腼腆,这一次我要用心大声的告诉全世界,我想我一定可以;

初中作文翅膀 篇7

●思想政治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农村中学的实施现状

1.农村中学教师受“考试”、“分数”的制约, 认为在政治课中引入信息技术只不过是“花拳绣腿”, 中看不中用, 教学中更多使用的仍是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 教师认为这样大密度的课堂教学, 既省劲儿又使教学成绩好。因此, 绝大部分思想政治课堂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 全凭嘴上硬功夫。

2.受信息技术硬件落后的制约, 农村中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观念和水平有限, 信息技术应用到政治课教学中的次数少, 因而信息技术对于中学政治课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信息技术的优点还没有得到充分认可。至今, 计算机教室的配备尚不理想, 多媒体教室还只有部分学校装备, 大部分学校的校园网则还在远期规划之中。有条件的学校当然可以尝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教学, 条件差的学校的教师也只能望“机”兴叹。

3.受学校信息技术条件和农村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的制约, 学生家庭很少购置电脑, 学生接触信息技术设备、学习信息技术的条件受限, 这也使得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低, 对信息技术的认可程度也低, 上网查询资料有很大困难,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有较大的影响。

●思想政治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尽管农村中学的条件有制约, 我们还是克服困难, 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中学的各个学科中, 思想政治课是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的课程, 尽管政治课的教材时常更新, 可读性大大增强, 也缩小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但始终跟不上纷繁复杂的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节奏。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一直是动摇学生信念的重要原因, 也是学生抗拒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因素。我们运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 从内容上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 从形式上也可丰富学生的视听, 较快和较稳固地吸引学生;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 并可能创造新知识, 为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 提高学习效率和认知能力, 让每一次政治课的学习都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 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 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目标固定后, 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 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网络环境 (尤其互联网) 正为这种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政治课与网络信息的结合, 更加能体现这一特点。现代信息技术给了学生接受信息的多方位渠道, 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很多对于相同问题的不同认识, 而政治学科必须利用这一特点, 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下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 既要让学生在个别化学习中能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又要能在协作学习中形成共同的科学的规律性的认识。

●政治课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过程构想与尝试

1.情景导入。

运用动画、声音、视频等手段, 设置情景或利用设问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学生则感受情境, 对学习引起目标注意和感兴趣。

2.自主学习。

通过教师提供的演示平台为载体, 以教师提供的简单资料或直接从网上获取资料为依托, 以教材大纲内容为根本研究范围, 教师进行简单而必要的提示帮助和设问引导为辅助, 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互动的学习和探讨。例如, 初二思想政治课中“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学习。首先, 让学生从网上查找国家机关干部收受、索取巨额贿赂、贪污等有关材料, 让学生根据所查材料展开讨论, 使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我发展的过程, 使教学内容深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性格品质, 既掌握了知识又从中受到了教育。

3.学生练习和交流。

让学生对有关经济、哲学、政治学观点针对有关事例型资料 (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或直接从网上获取) 谈自己的看法, 并发动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从旁作方向性疏导, 让学生通过这种练习, 达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例如, 八年级思想政治有关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部分的练习, 就可以这样进行:先从网上找到有关社会最新新闻报道、有关这部分内容的正反面报道让学生阅读, 并在设定的虚拟社区里贴帖子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也可以以社区一员的身份发表观点。

虽然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在农村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还处于萌芽状态, 但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 一种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模式, 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为初中语文教学插上德育的翅膀 篇8

【关键词】德育 阅读 写作 课外活动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德育则被古今中外的教育家视为最高的教育目标。初中语文作为一门传授汉语知识和传统文化的课程,以语言为本,以文学立人,在培养初中生德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却又不同于其他学科,尤其不同于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有时一个普通的字词、一个人物形象,可能就蕴含有深刻的德育内容。为了阐述初中语文学科中如何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说明。

一、于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中的“语”是指“语言、汉语言”,“文”是指“文学、文章”。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载体主要就是教材,教材则以语言形式呈现,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语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感和思想,都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天然资源。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是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文质兼美,是对初中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好作品,而其所蕴含的情感,又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文心雕龙》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只有立足于教材文本,才能使情感有着落,要努力帮助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多指导学生用心揣摩文本的语言及所蕴含的情感,指导学生探讨和品味,获得思想道德上的教育。

如笔者在教授《芦花荡》一文时,让学生分析“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是天上。”中的“钻”能否替换成“长”,师生之间经过探讨后,明确不能更换,原因是“钻”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芦苇的生长状态,并有突破重围、积极向上的意思,结合该文创造的时代背景,则暗含有中国人民在国家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所表现出的顽强、奋勇和抗争的生存状态,也是主人公“老头子”的真实写照。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恶之情被点燃,对“老头子”的钦佩之情被激发,爱憎分明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思想品德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二、于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十分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尤其是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阅读教学重在帮助学生明确德育内容,体验道德情感,而写作教学的过程则是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落实为文字的过程,是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积极将道德观念转变为道德实践的重要环节。因此,写作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我们的写作教学应为学生的表达提供广阔的空间,尊重学生自由化、个性化地表达,让学生能够抒发真情,让学生的写作充满人文关怀,并于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第一,要在审题环节教会学生正确立意,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观念,要符合主流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第二,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鼓励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有了积累和感受,才能写出真实、生动的作文。如笔者曾将大家热议的话题“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厉行节俭节约”引入课堂,让学生联想身边存在着哪些浪费现象,思考并辩论如何传承勤俭节约这一中国传统美德,最后再把自己的观点写成作文。“引导、观察、思考、辩论、书写”等一连串的动作,不仅是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更是培养学生优良品格和实现德育教育的恰当路径。

最后,教师要于作文教学中教导学生说真话,写真情,只有用真情浇灌的作文才有鲜活的生命力,千万不能为了写作文而说假话,写虚情。写作教学时应尽量让学生敢于“真实、自由、个性”地表达情感,引导学生放开心灵,激励学生表现自我。

三、于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并非德育工作的全部,我们还可以借助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弥补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不足,进一步巩固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成果。组织辩论赛、征文比赛、普通话比赛、书法比赛、国旗下的演讲,布置语文角,开展语文课外兴趣阅读活动,开展这些语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都可以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在布置语文角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多准备一些蕴含德育内容的课外读本,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德育教育;在组织朗诵、演讲比赛时,可以多选一些励志故事或讲述古代崇高人物的故事,从而使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上的启发和教育,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变革。笔者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十分愿意探索语文教育中的规律,愿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教育事业上的最高追求,努力使自己的言行起到示范作用,使学生不仅成才,还要成人。

【参考文献】

[1] 刘永康. 语文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刘双龙.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浅析[J]. 文学教育,2011(05).

[3] 尹晓强. 知人论世,见贤思齐——浅谈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J]. 中学教学参考,2011(28).

[4] 张德善.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四字诀”[J]. 中学教学参考,2015(15).

初中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了翅膀 篇9

假如我有了翅膀

一天,一位小朋友来到花园里,看到公园里就像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花儿都开放了,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几只蝴蝶和蜻蜓围绕着美丽的花儿跳起欢快的舞蹈,鸟儿在一旁唱着动听的歌儿。

他 想,假如我有了翅膀,我要飞到桂林,去看看桂林山水的秀丽;我要飞到月亮湾,去听听采茶姑娘的欢笑;飞到鸟岛,去看看鸟岛上热闹的情景;我要飞到台湾的蝴 蝶谷,去数数蝴蝶的种类。我要飞到西双版纳,去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欢乐。我要飞到石林风景区,去欣赏石林的奇特和状观。我要飞上蓝天,去尝尝那洁白云朵的味 道。我要飞向大海,去看看大海的辽阔。

初中作文翅膀 篇10

小的时候她会买好多东西给我吃。在我生气,心情不好时。她也会细心开导我,逗我开心。渐渐的我长大了,上小学一年级了,可是我十分淘气。我知道身为一个女孩不应该这么淘气,我的成绩自然地也是一塌糊涂,可是她从来不会说我笨,也不会对我失望。她总对我说:“没关系,你现在才刚刚起步,时间还很多,慢慢来你会成功的。”当时的我脾气也十分的暴燥,每当她给我讲这些时,我总是不耐烦,生气的对她说:“你唠叨够没,我听着真烦,讨厌死了。”可她同样不会生我的气。我不懂的事情,问题、东西,她也很耐心的给我说,讲解、介绍。从不厌烦。

我上六年级了。记得有一次我跟她一起去逛街,在街上我看见了一件好漂亮的衣服,我真的好想好想买它,可是太贵了,我根本买不起。我目不转睛的望着这件衣服,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问:“你很喜欢那件衣服吗?”我说:“对呀,可是太贵了,我买不起。”她说:“没关系的,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可以买给你。”说完她立刻就去买了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思想越来越成熟、独立,甚至可以说是叛逆。她给我安排什么事情,或者是干涉我什么事情,我总是大发雷霆的说:“我的事情不需要你管,你不能干涉我。”但是不管我怎么骂她,她都不会生气,发火。总爱给我讲道理,我有时想我这样会不会很对不起她,毕竟她是我……

有一天,我推开了她的手说:“让我去飞吧!我会独立的。”可是她却不肯放开我,总说:“还不是时候。这一天她放开了我,把我独自留在黑暗之中,我哭泣,我恐慌了。我时她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抓住她的手,可她却推开了我的手,指着我的身后,我惊讶的发现我长了一双飞翔的翅膀。

初中作文翅膀 篇11

一、教师引导

初中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显著的差别,特别对于新知探究,需要教师的适度引导,通过引导为学生的互动交流奠定基础。一般教师的引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课堂学习目标的呈现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纲挈领地展示出课堂学习的新目标,其中包括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以及达到的能力目标。从课堂所要达到的目标中,学生能够感知到本节课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特别对于能力目标来说,通过对目标呈现,学生要在互动中,通过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灵活表达的能力。

2.提出具体的互动要求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积极互动,鼓励学生充分调动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同时需要挖掘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潜能,特别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互动要求,以便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创设主体互动、情境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二、学生自主探索

在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中,离不开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索过程,以自主探索活动为前提,获得必备的互动交流素材,为积极互动做好准备。因此,要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活动中更好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学生个体就应在课前进行自主探究。

当然,学生的自主探索一般以对学生的适度引导为基础,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导学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自主探索情况,做一做简单的判断或问答练习题;复习与新课知识相关的知识,从而找到新知与已学习过知识的结合点,以便实现学习迁移。学生要根据自主探究的情况整理、归纳所学习到的新知和不理解的问题,以便为小组互动准备好素材。因此,自主探索是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小组活动的必要准备。

三、小组合作交流

初中英语教学中,生生互动一般采取小组的形式,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体现主体互动、人境互动,从而达到预期的互动目标。一般来说,教师应依据基本均等的原则组建小组。小组每组成员均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通过自主探索获得的经验与感受与他人分享交流,提出自己在预习中尚未理解的问题,供大家研讨;其次,组内成员就某种观点或见解的正确性展开讨论,提出质疑。比如,对于英语对话交流,教师不妨放手让他们自己分角色表演,对于不能表述的词汇与句型,教师可以适当做出引导。教师一方面要巡视各组讨论情况,重点参与一两个小组活动,了解各组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并将疑难问题记录下来,最后做出必要的补充解释。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初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它也为下一步组际交流创造了条件。

四、组际互动交流

组际互动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培养学生言语技能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重要环节。在组际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进一步组织组际交流发言,为学生信息交流、思维撞击、协同研讨提供平台。在具体实践时,教师可以指定讨论较成熟的两个小组发言,汇报本组成员总结归纳的成果,并提出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时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采用组际竞赛的形式,教师提出一组问题,或听一段录音后,各小组抢答。比如在进行自主阅读教学时,通过对“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阅读后,可用竞赛的形式检查学生对食物有关英语名称的掌握情况,并以healthy food 和unhealthy food让学生加以归类,在互动过程中掌握有关的词汇等知识。

五、教师给出合理总结与评价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既要表扬小组互动学习活动或组际交流中表现良好的成员,也要指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所研讨交流的知识做出归纳与总结,检查课堂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对于总结与评价,教师可以采用复述课文,完形填空或利用情景创造对话,角色表演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从不同的角度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积极采用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既遵循英语学科学习的特点,又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初中作文翅膀 篇12

一、英语单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单词教学的要求是:

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运用词汇描述实物、行为、特征, 说明概念。不少学生有许多困惑:单词难记, 学了却不会运用, 表达能力差等。特别是乡村中学的学生, 他们接触英语的机会较少, 学了又没有较好的语言环境去运用, 因此单词学了很容易就忘掉。慢慢地, 学生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记单词也成了学生最头疼的事情。

2. 英语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新课程标准》中, 教学目标之一是:开发智力, 培养观察、想象与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理解、思考、归纳和总结单词的规律。但是现在的单词教学还是老师讲解单词、学生背单词。这种单一、被动的教与学,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3. 按部就班地教单词。

在课堂教学中只教课本出现的单词, 很少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恰当地扩展一些课外的相关内容, 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改进英语单词教学方式

1. 创设语境, 注重单词音、形、义三位一体教学

注重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单词的过渡。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初中入学前期的英语知识程度, 注意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英语单词衔接教学。开学除了复习26个字母外, 还要进行音标教学。单词由音、形、义构成, 三者相辅相成, 音在模仿, 形在书写, 义在思考。对于入门者而言, 音、形、义要结合起来记忆。音标教学还要注意技巧。我们可以把学生小学学过的单词, 再次用音标学习的方式来复习。让学生轻松学习音标, 自己体会, 自己模仿。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总结拼读拼写规则, 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音标就像中国的汉语拼音, 拼音会了就会拼读生词。学会了音标, 我们就要尽快让学生改变思维方式。以前小学式的朗读记忆已经行不通了, 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用音节和发音来记单词。另外, 在语音教学中, 不少学生喜欢把中文的汉字发音与英语发音联系起来, 形成一种中文式的英语发音。如:friend (福连得) , 若这种习惯不及时纠正, 会导致后面的中文式思维定势。所以, 一开始我们就要纠正学生的发音, 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同时要鼓励学生把学了的单词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教师讲了“My classroom”一课后, 同学之间就可以用英语说出教室的物品并进行简单的对话。这样学过的单词就不容易忘记了, 口头表达能力也能有所提高, 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学英语的乐趣和成就感。

2. 寓“愉快教育”于单词教学中,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主动记单词

首先我们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图片和实物进行生动有趣地单词教学。这样, 节约时间的同时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 我们可在游戏中学单词。英语游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辅助方法, 是实现趣味性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方式。做游戏可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掌握一些较难的单词。例如:在学习了身体部位名称后, 可做Polly says的游戏。用学过的句子给学生下指令, 请学生表演。并每次从句子中补充新单词。教师边说边做, 让学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然后, 教师再发出新的指令让学生表演。经过几次反复的练习后, 学生就可以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会新单词了。另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语境教单词。单词教学不能脱离句和文, 孤立地让学生读、译、背单词表。《新课程标准》主张在语境中解释英语, 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 力求生动形象, 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我们还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学习单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用英语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运用中记单词。例如:在学习了餐具后, 让学生小组讨论, 补充内容。What do you need to cook meals?I need a plate, a knife, a fork and chopsticks.To make coffee?I need......这样可以使学生用已知的常识来解决问题。再者, 我们要利用写作来巩固学生所学的单词。尽管口头进行了大量练习, 但没有笔头练习是很难巩固的。我们在阅卷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单词拼写错误多, 且都是常用词。我们可以补充默写单词、中英互译、听写等形式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几个关键词, 自由发挥, 编写故事。

3. 鼓励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单词

“源于教本, 超越教本”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 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方式学习单词。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单词的教学, 注意单词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使他们能在英语的世界里展翅翱翔。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2]梁仪主编.《初中英语教学论》, 教育科技出版社, 1997.

初中作文翅膀 篇13

隐形的翅膀的观后心得感想初中范文1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我笑了,监考老师有点紧张,他没见过一个男生笑得花枝乱颤的样子。

我感到有点搞笑,竟然差点猜到了题目。我本来押了一道《给北大校长的一封信》,因为那位刚刚退下的北大校长,曾带着对学生们的理解和爱,对他的学生们唱起《隐形的翅膀》,一夜之间成为青春期男女生的偶像。他老人家,在学生的心里插上了一双翅膀。

我明白出题老师的一片好心,他们是想说,只要你努力,所有的丑小鸭都会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去实现你小心灵里满载着的梦想。只是这样励志的题目,给我们北京的考生有些可惜了。

我从来都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从上小学起,我就知道我会上北京大学,因为我就住在它的隔壁。老师们都非常爱我,我去了好多博物馆,还看了很多儿童剧。我那时候就知道有不少小学生还在农村,我给他们捐过钱,还把我用过的文具送给他们。因为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毫不意外地上了一个好中学,而没有“翅膀”的学生们,听说有不少当了放羊娃,也有的当了打工仔,他们还是未成年人。

我和高中同学一块去奥体中心踢球,一块去颐和园春游,我们也为外地人的遭遇担忧,为农民工、为小摊贩、为孙志刚、为邓玉娇的命运叹息,我们知道我们肩负的使命,但我们并不为此感到不堪重负,因为从小开始,我们就是天生的赢家胜者。

说到现在,您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外地的孩子经常因异地高考被查获,北京从来没有;外地的孩子上北大要分数惊人,北京的孩子还没考已平添很多分……

这是因为,作为北京的孩子,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而他们没有,我不必用力展翅就能在天空飞翔。但为什么我一点都不感到骄傲?有一本书说过,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这“有些动物”,就是有一双隐形翅膀的人?

隐形的翅膀的观后心得感想初中范文2

看完电影《隐形的翅膀》后,我的内心掀起一波澎湃的浪花。黑暗中,我仿佛看到一双隐形的翅膀,这双翅膀是由坚强、梦想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编织而成的。

上帝怎么如此不公,怎么如此残酷地对待一个纯真的少女!辽阔无垠的大草原上,年轻而美丽的志华考上了重点中学,这本该是件高兴的事。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她和朋友一起放风筝庆祝时,意外发生了,风筝落在了高压电箱上。志华想用木棍取回风筝,却不幸被高压电击中了双臂。从此志华失去了双手。没有手的日子让志华一度陷入了痛苦和绝望。她的脾气变得暴躁了,她认为自己是废人了,她甚至想到了死。绝望中她走向了池塘,幸好被及时赶来的父母救回。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却打开了一扇窗。”在父母的安慰和鼓励下,她开始慢慢振作起来,开始学着用脚去代替手做事情。她练习用脚去写字,刚开始时字写得不好,又很慢,脚趾也磨烂了,但她没有放弃,而是刻苦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学会了写字,而且和用手写得一样好。我佩服她,在她的字里我看出了她的坚持不懈,回想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真的值得去反思啊!

志华靠着自己的那颗永不言败之心和那股顽强的意志,终于重返了校园。可不幸再次降临了,妈妈受不了女儿失去双手的打击,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志华的家境更加贫寒了。幸运的是志华被省游泳队教练看中。经过夜以继日的艰苦训练,志华终于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站在了冠军的领奖台上。志华也因此被体育大学破格录取。这一刻所有的泪水和汗水都化作了一脸笑容,隐藏在志华生命中的一双翅膀在慢慢的展开。那双隐形的翅膀将带着她在以后的道路上越飞越高。

“世界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只要用坚强、汗水、梦想来浇灌,它就会带着我们遨游生命的天空。

隐形的翅膀的观后心得感想初中范文3

“每一次,都在徘徊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会闪泪光……”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就会想起刚看的的电影《隐形的翅膀》。

这是一部真实的电影,电影中的主人公——志华,她那顽强不屈的精神总是一次又一次深深地打动着我。志华十五岁那年因放风筝,不幸被高压电击中,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她却永远失去了双臂。她的妈妈因受不住打击,得了精神分裂症。但是,志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击垮,顽强地与生活争斗,靠着顽强的精神不仅获得了全国游泳锦标赛的冠军,还考上了大学。看到最后,志华如愿以偿,拿到大学入取通知书,站在辽阔的大草原上,高喊:“妈!我考上大学啦!妈!你听到了吗?妈……”我的眼泪顿时流下来了。跟志华相比,我比志华幸福多了,我不仅有个疼我爱我的妈妈,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志华呢?没有手就只能用一双脚,却做到了生活自理。跟她比,我显得那么渺小。有一句话说得好:“上帝给你关上了一道门,却为你开了一扇窗。”

成功的道路不仅只有一条,就看我们有没有抓住机会好好的去努力。我们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相信,只要努力,信念还在,理想还在,我们也一定会成功的!

隐形的翅膀的观后心得感想初中范文4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我相信,如果你是女生,一定知道这些歌词出于《隐形的翅膀》。

今天中午,老师带我们去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正巧也叫《隐形的翅膀》。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叫志华,是一位女高中生。在假期里,因去拿飘落到电箱上的风筝时,双手被高压电击中而不得不被锯掉。从此,一位拥有着美好梦想的高中生便成了一位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她一开始接受不了,投河自尽,几次都被父母亲救了回来,后来她慢慢学着用脚来写字、吃饭、穿衣服、扎头发等一些常人眼中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她为了能考上大学,在练习游泳的休息过程中还不忘复习功课。后来,她的妈妈精经神分裂疯掉了。志华一面上课,一面练游泳,一面帮爸爸做风筝赚钱养家,还要去照顾妈妈,非常辛苦。

我看到这儿,鼻子酸溜溜的,心里想:平时我在家里就像个小公主,家务活只在假期里偶尔做做,而志华虽然是个残疾人,平时不仅要学习,还要练游泳,帮爸爸做风筝赚钱,还要照顾妈妈。如果我是她,又该会是怎样呢?我连自己都不能照顾好,更别说要照顾别人了,想想真是难受,觉得我们应该向志华学习,她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志力,战胜了生活中的“拦路虎”,最终在残疾人游泳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同时还被大学录取了。正如歌中所唱“不去想,他们都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们要学习志华自强不息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战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

隐形的翅膀的观后心得感想初中范文5

《隐形的翅膀》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青年励志影片,讲述了一个残疾女孩自强不息,奋力闯出自己一片天空的故事。这部青春片,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拉开了主人公让观众“触目惊心”的成长之痛:15岁的花季少女智华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学们高兴地去放风筝,不幸被高压电击中。经医院抢救,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双臂。失学和生活无法自理的双重打击让她一度想自杀了结一切,是爸爸妈妈的爱唤醒了她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

为了重返校园,智华在家刻苦练习,脚趾磨烂了,结出厚厚的血痂,终于学会了用脚流利地写字。因为需要住校,她又不得不用脚学会了洗脸、漱口、穿衣、做饭、打电脑、练书法,甚至能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一次意外让妈妈差点淹死,智华毅然又选择了学习游泳。最终智华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因此取得了进军残奥会的资格。但此时她的妈妈已不在人世。

电影以叙事、写实的手法再现了主人公志华意外致残后给自身及家庭带来一系列变故的故事,通过对“志华”这个典型人物全方位的刻画,为观众清晰地勾勒出主人公怎样由“万念俱灰”向“自强不息”转变的心路历程,鲜明昭示了生命在历经磨难后顽强、无畏的精神,同时影片的感官刺激所产生强烈的震撼力不断冲击着观众的心灵,使每个人对生命的思考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刷新,并努力去捕捉更丰富的启迪信息。

因此,我总结了两点:

第一,要自强。志华的不幸是所有残疾人的不幸,志华的呐喊是所有残疾人的呐喊,无论如何解释这是“现实中的梦境”还 是“梦境中的现实”的问题已经不重要了,即使象志华那样要慢慢溶化于莫测的水湾也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后的终结,居然是另一场噩梦的开始。现实,这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你不得不信的现实,你不得不服的现实!

志华在痛苦中的挣扎中终于找到了光明的火种——要“一切从零开始”而不是“一切都归于零”。在志华最后的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强不息、战胜自我才是拨开迷雾、走出困境、奔向光明、赢得胜利的法宝。

第二,要帮助别人自强。志华的成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的成功是以父亲的期望、母亲的慈爱、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为支撑点的,可见亲情、友情的力量是如此的珍贵,如此的伟大!

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遭到“恶魔突袭”。在风雨吹来时,请不要慌张,不要消极,更不能沉沦,张开你的心灵之伞,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圣洁天使”总会出现在你面前。朋友们,请不要畏惧困难,一帆风顺的人生永远是平淡的,是无力的;风雨飘摇,会使我们成为参天大树。

美丽的梦想其实并不遥远,张开隐形的翅膀,在绝望中寻觅,在寻觅中坚强,在坚强中前进!飞吧!宽阔的苍穹永远属于搏击长空的“雄鹰”!

上一篇:驾驶员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服务指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