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4.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精选10篇)

4.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篇1

编写:夏茂胜审核:廖肃清日期:

班级:姓名:组别:组号:

一、【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认识总体小康建设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正确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同学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活动中去。

【学习重难点】区分总体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二、【自学案】 ————把握基础,夯实基础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表现:

⑴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明显提高。从此得到解决。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度到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

⑵从宏观上看,国家的大大增强。

2、总体小康的特点: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的小康。实行全面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

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们享有更加充分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二、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更加完善。能力显著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1

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

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特点:是一种的发展过程

三、【探究案】————理解运用,探究提高

探究1:2006年2月11日,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自豪的向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汇报:“对

照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去年年底苏州已经基本完成各项考核任务。”苏州

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做法是,在目标定位上,“快中求好,好中求优”;在路径选择上,“扬长避短,整体推进”;在工作方法上,“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在组织保障上,“全市一

盘棋,凝成一股劲”。

到2005年底,苏州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已经达到54143元,比省均目标高1.3倍。

城市化水平达到6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比省均目标值低1.7%;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

到16276元,比省均目标值高2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93元,比省目标值高11%;人民

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2.5%,比省目标值高2.5%.(1)总体小康的特征和表现是什么?

特征: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表现: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实力大大

增强。

(2)全面小康的目标是怎么样的?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是什么?

三大区别:(1)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特别

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

(3)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四、【达标训练案】————勤学苦练,游刃有余

《诗经.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

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B、惠及 十几亿人口的小康

C、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D、殷实的小康社会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③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区别有()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②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④总体小康是我们的近期目标,而全面小康则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C、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认识错误的是()

A、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差距

C、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我国现阶段要建立的全面小康社会()

A、只是一个经济发展目标,主要是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是一种远大理想,还需要几代人的长期努力

C、是“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后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

D、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7、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①是中华民 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③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④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

8、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标志是()

①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的目标

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③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④人民的衣食住行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跨越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在经济方面要求有()。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B.覆盖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C.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D.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五、【知识总结】————构建体系,由厚到薄

(一)知识结构:总体小康的成就

全面总体小康的特点

建设全面小康的目标

小康社会

经济指方面的目标

标经济建设的目标工业和经济体制目标

缩小三大差别目标

人民生命方面的目标

六、【学后反思】————冥思苦想,自我升华

4.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篇2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呼吁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加强

农村建设一直落后于城市的建设,这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条件的制约。市场经济的特征、属性是主要因素,同时政府对农村方面的经济管理职能的“缺位”也加速了农村的落后。农村要发展就要求进一步强化其经济管理职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1.1 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途径,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谐社会是要求社会中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和谐相处的社会,提出不管城市居民还是农村群众都能共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可由于历史因素影响,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业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这些更使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地区的发展,城乡间差距日益呈现扩大化趋势。这其中原因有市场经济调节机制的“失灵”,此外政府职能的“缺失”也使得农村经济难以发展,农民增产增收难以保障,农村的庞大消费市场难以启动,也限制了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1.2 农村广阔市场需要政府有效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广阔市场的大部分农产品基本放开,要素市场不断推进,使农业从根本上摆脱了长期存在的农产品短缺的困扰。但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也存在缺陷,因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往往处于弱势,市场机制有时难以发挥作用,致使农村中如农产品的价格大幅波动,产品运营体制落后等。这就迫切需要政府经济职能的“补进”,弥补市场失灵。农业市场中如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交易的秩序,信息的通畅流通需要政府的维护;重要农产品如粮食、棉花等的生产运销等需要政府的有效调控。

1.3 农村公共物品投资的严重短缺急需政府的调控

市场经济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方式,但在农村中受环境条件的制约,使得市场机制出现“失灵”。同时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和牺牲农村发展城市的战略政策,致使城乡差别逐步扩大。当前农村的“上学难”、“看病难”问题突出,部分农村至今未通电、通路、通水。这些公共物品的严重短缺严重制约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和潜力。确立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中的主要投资者定位,加大财政的转移力度,对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创新思路

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中面临着大量矛盾和困境。农村落后的经济发展急需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针对当前新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应从多方面强化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

2.1 转变政府管理理念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主要的管理方式仍沿用传统的行政手段,而缺乏必要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思想引导。所以新农村建设急需政府经济管理理念的转变。一是要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上,市场运行的主体是企业和社会,政府主要是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主要是为农村的经济实体加强指导和扶持,为农村提供完善的基础公共物品,而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生产运行则交由市场主体或村民自己完成。其次,要切实确立农民的主体作用观念。各级政府要清醒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政策,其主体是农民。这就要求了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强力度培训新型农民,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创造农村和谐发展环境。

2.2 加强农村中良好公共物品的提供

市场机制在农村中的运作失灵,要求政府的介入,公共物品的属性难以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则决定了政府的提供主体地位。前面分析了在建设新农村中,大量公共物品的缺乏,如道路交通、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提供不足都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新农村中“生产发展”是建设的途径,而生产要发展则应具备良好的生产条件基础。农村中的各项基础设施应明确政府的提供主体地位,以政府作为建设主体,保障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并注意合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其供给效率。同时政府应有效提供其他的公共服务,这其中包括为广大农村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促进农村组织的发展,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及良好的金融服务工作等。

2.3 抓好基层政府廉洁高效服务体制建设

政府的行政体制建设如何直接决定着其经济职能的发挥程度。基层政府廉洁高效体制建设包括:一方面,作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基层政府要总揽市场经济大局,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思路,包括长期、中期、近期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加强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基层政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及农业税的取消等政策,加速了基层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这也要求基层政府整合职能,精简机构,改革财政运行体制,建设精简统一效能的政府体制。

2.4 加强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也已经由过去的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逐步转向为从事宏观调控,组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监督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上来。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应从几方面进行。一是建立良好的农村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稳定,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首要责任。这就要根据农村商品消费特点,加大农村集市的监督检查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根据农村季节性特点,适时组织专项执法检查,尤其要加大对分散在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各类批发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坊的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好农村市场秩序。二是抓好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基层政府应切实搞好行政环境建设。以良好的服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社会诚信环境等软环境,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尊商、富商”的氛围,着力建设法制透明、设施齐全、政策开明、秩序良好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3 广西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政府经济职能的相关思考

广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一定的优势和不足方面。优势方面,作为民族地区,是中央财政转移的重点区域,同时也享有多种的优惠政策。不足方面,广西的农村基础甚为薄弱,还有近100万人口还处于温饱线以下,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加强广西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政府的经济职能上进行分析,应体现在宏观制度设计、中观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和微观农村基础公共物品提供及农民主体培养方面。

3.1 在宏观的经济制度设计上

广西作为后发展的民族自治区,因历史因素,使得其在农村建设中历史欠帐较多,基础也甚为薄弱。在政府职能的制度设计上则一是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财政的阳光重点惠及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设状况。二是完善户籍制度,取消城乡二元分割壁垒,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促进农民的自由迁徙和合理流动。三是完善土地制度。应进一步明确土地的权属划分,加强耕地的保护和耕地种植收益的合法取得,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广西提出了在2008年实现覆盖全部农村人口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这是好的方向,还可进一步探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生活补助,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等。

3.2 中观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

环境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广西可在软硬两方面上加强农村经济环境建设。从统一全区市场的高度,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打破地区市场封锁,加速农产品的市场流通,同时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效廉洁的政府体制和行政运行模式,以广西2007年实施的机关作风与行政效能建设和城乡清洁工程为契机,打造公正透明,秩序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并充分利用好广西各地资源优势作用,实行工业与农业相结合办法,要用办工业商业的理念办农业,借鉴工业市场营销理念安排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树立农业车间观念,把农业纳入工业生产系列,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农业市场化和农产品品牌化。

3.3 微观上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和农民主体的培养

广西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许多村庄还没有实行“三通”(通路、通水、通电),各级政府则应在这类公共物品的提供上确立主体地位,解决农民最基本、最直接、最关切、最急需问题,加强对农村的道路交通、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的提供。对农民这一主体上,在全社会建立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全面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农民尽快掌握农业新技术新知识。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本文在分析新农村建设呼吁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基础上,对加强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进行了分析思考,同时结合广西新农村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政府经济职能,广西

参考文献

[1]郑万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作用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7(,8).

[2]闫宇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阶段政府经济职能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

[3]程传兴.正确发挥政府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6).

[4]井西晓.浅谈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4).

4.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篇3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知道全面小康社会化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4.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复习提 问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复习旧课 引 入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 “我国三步走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 引出课题,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讲 授 新

课第十课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板书)探究活动:(课本p85页)

结合你个人的感受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认为我们的家乡近几年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发表感受。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①揭阳沿江路 ②揭阳站前大道 ③揭普高速公路 ④揭阳华侨高级中学

教师引导:结合探究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5页内容,并联系图片思考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状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思考

教师点拨: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富裕型服务类消费迈进。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2007年中国的gdp世界排名

提问:结合课本p86第一段内容,说明图片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2)宏观表现: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1.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板书)

①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板书)②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板书)多媒体课件展示:

材料一:2007年我国的人均gdp 世界排名 图片:①水污染、环境破坏

②山区的失学儿童

③贫困儿童

材料二:东南部地区经济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探究活动:以上材料说明了小康社会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

这说明总体小康社会的第三个表现: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1.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板书)

①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板书)②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板书)

③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板书)

因此,本世纪初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我们必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2.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板书)

党在十七大对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板书)1.新要求的具体内容(板书)①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板书)亮点一: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

十六大报告表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探究活动:

算一算:2000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约为800美元,如果翻两番,是多少? 想一想:要实现202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翻,关键是做好哪方面的工作? 亮点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探究活动:由学生课收集资料,说明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人大代表谈技术创新 亮点三:新农村建设 多媒体课件展示:华西村图片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板书)亮点四: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亮点五: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探究活动:由学生课收集资料,谈对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认识 ③建设生态文明(板书)亮点六:生态文明

探究活动:由学生课收集资料,说明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性 2.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板书)

辨一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否等同于全面同步建设小康社会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板书)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探究活动: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有哪些方面?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

区 别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标 准低标准,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较高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全面程度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不全面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 民主权利、生活环境改善等,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程度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较大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

从本探究活动切入新课,让学生从家乡的变化,谈自己的亲身感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了解总体小康社会的微观表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使学生了解gdp 的含义,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运用图片、说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引导学生了解总体小康的宏观表现。运用材料、图片说明小康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所处总体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从而引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对比十六大表述与十七大的新要求。

首先引导学生明白翻两番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三是让学生更深刻感受我国经济发展的美好未来,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播放视频材料,引述代表评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新要求。引导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探究活动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加深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新要求的理解。课堂小结和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小康社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小康社会的现状和发展的前景与目标,通过学习明确了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则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更注重精神、文化、环境质量等全面的小康,一个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大为缩小的小康。课堂练习:

社会企业需要怎样的大学生 篇4

目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22项质量指标的综合评价显示,当代大学生相对优秀因素有爱国热情、专业水平、知识结构、适应能力等;相对不足因素有计算机使用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身体素质、文明修养、合做精神、敬业精神等;绝对不足因素主要是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科研能力、自知之明。

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以下不足值得注意:

其一,在处理“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关系上有失偏颇。由于以往我们一直强调大学教育是一种“成才”教育,因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如何为人处理的“成人”教育,致使毕业生在“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合作精神”特别是“心理素质”和“自知之明”等方面有所欠缺。其二,在能力培养方面未能与时代的发展合拍。用人市场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显现出明显的不满。

其三,忽视对“科学精神”的培育。大学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精神

因此,应当考虑建立高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改进“成人”教育措施;大幅度增加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殊能力”培养,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植。

曾几何时,大学生找工作时,工作能力是首要条件,而用人单位判断其工作能力的依据,不外乎实践经验、学习成绩等,于是,大学生的求职简历上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实践经验,附上了越来越多的证书,大学生们相信,这些都是他们找到好工作的保证。但是,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个人基本素质已成为大学生们求职的新砝码。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是大学生拥有几本证书,他们更看重其个人基本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及个人品德修养三个方面。大学生固然应该有一定的才气,但是优秀的大学生更应有优秀的品格,做到谦虚不谦卑。从用人的角度看,最怕不务实的学生。

随着就业压力的日渐严峻,大学生们“被迫”地降低了自己的心理定位,但这样的定位只是“心理”的,真正在做的时候,还是会暴露出好高骛远的本性。大学生应该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要有务实的工作态度,企业最怕眼高手低,目无章法的大学生。企业最担心大学生进公司后,一些基层实际的工作不愿做,还心高气傲,对那些工作经验丰富但学历比自己低的老师傅不尊重,不愿虚心请教。更可气的是,有的人眼里根本没有公司的规章制度,经常旷工,领导批评他几句,立刻掉头就走,搞得公司有时连正常的运转都成问题。

现在尤其是一些较大的企业,更是把大学生的协调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放在首要地位考查。“许多大学生工作能力不错,但是普遍有个大问题,可能跟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有关系,就是喜欢单干,没有一种团队精神。我们是一个大公司,如果每个人都没有相互合作的精神,企业就没法拧成一股绳,企业文化的形成也无从说起。”

财贸管理分院

会计1040

去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篇5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去了镇里的敬老院看望并照顾那里的孤寡老人。

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们也主动进去敬老院。里面有许多老人以前都有值得骄傲和让人敬佩的职业,如:军人、教师、干部等!他们选择敬老院,有的是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而感觉生活寂寞;有的是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处,拥有共同的兴趣,让他们更能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生活乐趣。据老人进入敬老院时办理的手续来看,有50%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才来到敬老院,在这里有专门的人手负责照顾他们,他们的饮食都是根据老人们的需要,并且每个人每月还有一定的补助金!老人们一看到冒着酷热穿着军装赶来看望他们的我,立刻关心起来,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十分关心我各方面的情况,体现出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殷切的希望和关怀,还有一些老人们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与我分享自己当年的“金戈铁马万户候”的战争岁月,还与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我也很关切地询问了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与他们聊家常,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很快就融入其中,老人们都感慨的说,正是国家的各种福利和党的政策才能像今天这样无忧无虑的安享晚年的生活,更多的老人表示总是有学生来当志愿者,为他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乐趣,我并没有因为炎热的天气而埋怨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热情,因为这次看似普通的活动中实际上蕴涵了巨大的人性价值和人文关怀,它是一种美德,更是老人与大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走进老人,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听老人们过去的事迹是如此的着迷,我还又跑到外面给老人买些水果、点心,只能借给老人买东西来表达我的心意,从早上到中午12点,只走了部分老人的房间到了老人吃饭的时间,我就跟着那里负责分饭的管理员一起帮助老人们进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不方便,需要喂才行。这时我主动给老人喂饭,虽然笨手,但见到老人们开心的笑脸就心满意足了。我感觉到了一家人似的其乐无穷。大多数老人在这里过的很开心,他们有时在房间过楼下的广场看电视或者锻炼身体,因此,老人们在这里可以算是晚年安康了!

在这实践过程中,我不仅为老人们做了些日常的事,也经常和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此进一步增进感情。通过与老人们的聊天,使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了他们的辛劳,明白了他们对儿女的期盼,更明白了他们对我们后辈的希望…

在活动中有一位老人给我印象很深刻,我叫他陈爷爷,是名老红军,我来到这位老人的房间,等候在门口的阿姨去和老人说了声,我便健步迎上去用双手搀扶着老人,跟他做介绍:“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今天来看看您。”年近九旬高龄的他,慈眉善目,显得十分和蔼可亲。他笑着说:“好!好!”并点头欢迎,在房间我仔细打量一番,在床的旁边有个写字台,上面摆着几个水杯,墙壁上挂着一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字样”,落款有点模糊不清了,靠近门口有一张旧的滕椅,估计老人平时常坐的,我把老人扶到椅子上坐下,听着老人跟我讲他过去的故事。当我们说起长征的事时,老人眼里泛出了泪花你他说:“过去的长征很艰苦啊!现在年轻人还没有经历过这样艰苦的锻炼。”老人为自己是党员而感到骄傲。他说:“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中国,就没有可以让老人安度晚年的国和家。”老人说完后,我不禁从心里感到敬佩。当我问老人作为共产党员认为当时长征最重要的是什么?时,使我惊讶的是:老人居然毫不犹豫的说了四条: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官兵团结;关心群众!…就这样和老人聊了好几个小时!

那些曾几何时拥有我们同样梦想的老人们,他们也年轻过,我回家的时候和过来的时候拥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同样,在敬老院里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回忆!

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可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创造者。

4.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篇6

江西省土地总面积为1 669.5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 062.9万hm2,占63.7%;非林业用地面积606.6万hm2,占36.3%。森林覆盖率为60.05%,其中有林地覆盖率52.21%,灌木林地覆盖率7.10%,四旁树覆盖率0.74%(四旁树按1500株折算1 hm2面积)。活立木总蓄积35 357.2万m3。其中乔木林蓄积33 231.0万m3,占94.0%;疏林蓄积89.9万m3,占0.3%;散生木蓄积1 505.4万m3,占4.3%;四旁树蓄积530.9万m3,占1.5%。竹林面积82.4万hm2,活立竹总株数150 148万株。

2 江西省林权改革的三大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分析

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说,一是促进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显著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2.1.1 林权改革促进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

江西省在林权制度改革后,经营山林的利润空间明显加大,农民造林育林的积极性和社会投资林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各种生产要素迅速向林业聚集,2006年全省实现林业产值483亿元,比上年增长25.9%,林权改革后的3年,全省每年完成造林都在21.33万hm2以上,其中2006年达到23.49万hm2,且社会造林比重达83.3%。同时,许多农民对林中空地进行了补植,极大地提高了林地利用率[1]。

2.1.2 林权改革显著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为广大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有效途径。通过减免木竹税费、政策性让利和发展林业产业,加上改革拉动木竹价格上涨和林地林木升值,使得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据江西省统计局资料显示,2006年全省林改政策直接让利14.61亿元,全省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达490.7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来自林业的现金收入增长36.6%。36个山林资源丰富的重点林业县,农民人均来自林业的收入普遍增长了500元以上。

2.2 林权改革的生态效益分析

从生态效益角度来讲,一是使森林资源保护取得了新突破,二是增强了林农的森林保护意识。

2.2.1 林权改革使森林资源保护取得新突破。

实施林权改革后,当地的森林资源由以前的集体所有变成了现在的个人所有,使用权转移到了当地农户手中。在得到森林资源的使用权后,农民对森林保护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也加强了对自己所拥用森林的管护。这样,一方面降低了森林资源的病虫害和火灾的风险,另一方面提高了森林的经营水平。因此,在林权改革后森林资源的保护由以前的集体保护转变为现在的个人保护。

2.2.2 林权改革增强了林农的保护意识。

分山到户后,林农做了林地的主人,对山林资源十分珍惜,保护的意识普遍增强,“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成为林农的自觉行动,同时,林农对于自己的山林经营很精心,砍伐也很谨慎,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很多农民不再把眼光仅仅盯在砍伐木竹上,而是千方百计发展林下产业。据统计,2006年全省完成造林总面积22.23万hm2。

2.3 林权改革的社会效益分析

从社会效益角度来说,本次改革一方面维护了林区稳定,另一方面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

2.3.1 林权改革极大地维护了林区稳定。

山林权属纠纷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这次改革中,江西各地充分发挥民间调解机制的作用,对历史遗留的6.66万起山林权属纠纷进行了全面调处,目前已完成6.28万起,涉及纠纷面积33.86万hm2,纠纷调处率达94.3%。过去纠纷不断、争斗不止的村组之间、邻里之间,现在都互谅互让、和睦相处。充分发挥了林权改革在林区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林区百姓的团结[2]。

2.3.2 林权改革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

通过改革,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执政理念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职责进一步清晰,履行职责的方法进一步优化,执法、管理、服务三大职能进一步加强。林业管理体制得到理顺,全省林业行政事业经费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彻底结束了林业部门长期靠规费供养的历史,各级林业部门开始把工作重点和履职方式转到加强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

3 林权改革三大效益问题分析

江西省林权改革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同样还面临许多问题。林权改革毕竟不仅仅是一场改革,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以及社会稳定。改革过程中,在三大效益方面取得了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3.1 经济效益问题

一是目前林农增收,获得了利益,从中得到了好处,但从长远看,如何帮助林农利用好山林,经营好山林,最大限度地挖掘林地潜力,发展林业生产已成为当务之急。二是分山到户后,林业建设呈现出林权结构分散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特征,林业生产建设的组织管理难度明显加大,任务明显加重。如何根据形势变化,大力加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体系建设,也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紧迫问题。三是怎样依照林业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林业经营方式,引导群众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合作,也必须提上日程。

3.2 生态效益问题

林权制度改革后商品林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相比之下公益林则由于补偿标准太低,群众意见较大,纷纷要求退出公益林范围,给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管理和长远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生态公益林管理没有弹性,完全不准采伐,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损失了经济效益;再就是对灌木的采伐,完全不管,容易导致林农皆伐,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

3.3 社会效益问题

林权改革本着真正做到利民惠民,把利益最大限度地让给了老百姓的目的,取消了县乡村所有收费项目,一方面使得各级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特别是重点林区的乡、村、组,改革后的财政正常运转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基层的收入来源减少,影响基层干部投入改革的积极性,改革只是服从上级命令,不利于改革的有效开展;同时,林权制度改革使集体林场的发展机制大大激活,而国有林场的改革严重滞后,反差较大,长期下去容易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3]。

此外,由于分山到户后,各户自主经营管护,力量分散,防火力量薄弱,因此森林防火是一个值得强调的问题。

4 对策建议

4.1 基于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

4.1.1 充实林农科学经营水平。

通过设立免费培训小组或者培训机构,专门负责传授给林农科学技术知识,让他们能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种植林木,经营林地。同时鼓励林农从事多种经营,用科学的手段经营和管理山林,发挥林地最大的潜力,走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林业建设道路。

4.1.2 加快林农信贷业发展。

金融机构要积极稳妥地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等金融服务,抓紧建立和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办法,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农户联保和小额贷款力度,积极支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和商品林基地建设,同时国家金融机构应尽快针对森林资源资产和林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开发必要的金融产品,积极推进村“镇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的设立,从而进一步解决农民发展林业生产资金难的问题。

4.1.3 建立健全林业市场服务体系。

林权改革只是解决了林业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要真正实现兴林富农的目标,就必须同时加强管护保障,科技保障,流通保障等工作,建立与林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林业中介服务组织,咨询部门,提供市场信息,同时,健全交易中心,设立适合林业发展的交易体系,一方面加大林木培育的服务,另一方面,为其林木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

4.1.4 加强林业科研队伍的建设。

加强林业科研队伍的建设,依照林业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和创新林业经营方式,引导群众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合作,尽可能地发挥林地的潜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4.2 基于生态效益的对策建议

4.2.1 特殊对待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问题。

一是提高补偿标准。目前中央财政对国家重点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为75元/hm2·a,与经营商品林的效益相比,显然不合理,建议国家根据财力状况,逐年提高补偿标准。二是地方不要完全依赖于中央,自己应适当增加公益林财政支出,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多渠道筹集公益林补偿资金的机制,可寄希望于一些大型企业。4.2.2注重兼用林建设。兼用林是向生态林过渡的森林,随着经济的发展,将大部分向生态林过渡,少部分向商品林过渡。在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林木,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实行政府投入和生态补偿保护以及经营者投入经营的办法,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的管理措施。

4.2.3 平衡对公益林的采伐管理。

林木像人一样,有其寿命周期,有其价值实现的最佳期限,所以各级政府应积极探索和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对公益林在不影响生态功能发挥的前提下,进行经营性采伐和科学利用,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

4.2.4 完善对灌木林的管理。

灌木林在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灌木林的管理,加快制定灌木林采伐管理办法,在放宽采伐的同时不能放任林农不管,要做到放而有序、活而不乱、管而不死。

4.3 基于社会效益的对策建议

4.3.1 建设林业社区。

在实施林权改革的过程中,建议江西省在一些林地较多的地方,以10~20户林农为一个小林业社区,100~200户林农为一个大的林业社区,大小林业社区均选出一名区长,负责本社区的林业政策宣传、林业科技指导、林产品市场的咨询等工作,并在一定时间期内召开各林业社区经验交流会,相互学习林业经营心得,保证林权改革的可持续性。

4.3.2 健全基层干部绩效考核制度。

江西省应尽快制定林业干部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其所管辖的范围,通过科学的指标,衡量该区域内林业所产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估其工作绩效,然后按绩效等级给予奖励,激励林业干部(特别是基层林业干部)全心全意搞林业,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4.3.3 妥善解决国有林场问题。

目前国有林场陷入贫困边缘,人员包袱沉,债务负担重,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林场职工的收入水平普遍低于当地农民。建议江西省统筹考虑,尽快出台具体改革政策,重点解决国有林场职工社会保障问题和历史债务问题,加大对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保证集体林场和国有林场的协调发展。

4.3.4 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搞好森林防火工作。森林火灾一直是林业经营的大敌,为防止森林火灾,国家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分山到户后,林农自主经营管护,然而,林农防火意识不强,防火设备不齐全和落后,不懂专业防火知识,这样就容易造成生命危险以及森林资源损失。因此,森林防火仍然应作为林业部门的重点工作,不得因为属于林农自己的管护范围而不管不顾,或者说收费等,必须一如既往地做好监测和预警工作,使部队布防、物资储备、应急保障等防护措施及时到位,实现火患早排除、火险早预警、火情早发现、火灾早处置,努力保障人民财产安全和国家森林资源安全。

参考文献

[1]赣州市林改办.赣州市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答疑[R].2005.

[2]董峻.我国全面推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J].共产党员,2007(4):24.

经济学专业毕业生自我介绍 篇7

大家好,我叫XXX。今年XX岁。大学里学的是经济学专业,虽然还算努力学习,结果还是学业不精。

我的兴趣爱好不多,算少了,就台球、五子棋和看书而已。喜欢台球的,我以后可以你做陪练,水平很菜鸟,包你赢个够。五子棋就不那么外行了,貌似多年来还没有输过,有兴趣的可以切磋一下。看书是很多人的业余生活部分,就不多说了,不过看书效率呢,不是夸张,真的不错,可以达到两小时十万字的标准,如果你是喜欢精读的话,就不用和我比效率了。

现在刚刚从校园里解放出来,对工作不是很了解,希望前辈们多多指点。在工作中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多多谅解,毕竟大家都是从新人做起的嘛。时间过的真快,大学生活要结束了,现在也走上工作岗位了,新的起点,新的开始,我愿与大家一起努力,为公司再造辉煌。也祝愿公司业务发展蒸蒸日上,大家工作顺顺利利。大家想更多的了解我,以后可以

多多交流。谢谢,就这么多吧。文档仅供参考

优秀的面试自我介绍

首先我在工作方面有自己的原则,努力工作,完成任务是我作为秘书最基本的任务。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了各类公文的登记、上报、下发等工作;做好了各类信件的收发工作,为了不耽误学院、大家的工作,不怕辛苦每天按时取信取报,把公函,便函及时分发到部门及个人;协助好办公室主任做好学院的财务工作;做好公章的管理工作。公章使用做好详细登记,严格执行学院公章管理规定,不滥用公章,不做违法的事情;做好办公用品的管理工作。做好办公用品领用登记,按需所发,做到不浪费,按时清点,以便能及时补充办公用品,满足大家工作的需要。

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出勤率高,全年没有请假现象,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文档仅供参考

4.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全面小康社会的表现;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能力目标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讨论、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正确表达“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认同社会主旋律,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为什么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2.难点:理解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差别;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为什么还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情境启发式、讨论式、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等

四、教学思路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了解“三步走战略”以此了解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二)学习新课

1、学生通过材料,了解小康的由来及发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我国目前已实现了总体小康,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过渡: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总体小康社会就没有缺点非常成功了?请同学观看下列图片分析总体小康存在哪些不足。

2.学生思考图片一、二、三,分析总体小康社会的不足。

图片一:2015年我国GDP在世界排名,2015我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名

总结: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 图片二:污染、居住问题、教育问题。

总结: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 图片三:贫富对比

总结:我国的总体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小结: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过渡: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最关键的是,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3)远景目标是: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讨论:1你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怎样的?学生讨论交流。2制约农民朋友“全面奔小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

4.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1)如何正确理解艰苦奋斗?(2)如何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三)课堂小结

让我们把艰苦、困难、挫折、失败都当作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磨刀石。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一份力!

(四)板书设计

一、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三步走”

二、我国目前的小康生活的状况: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关键的是:

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4.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篇9

一、日本、韩国农村、农业发展基本情况和特点

日本现有1.25亿人口, 国土面积36万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是338人每平方公里。比我国的人口密度大了近三倍。农地总面积7215万亩, 人均耕地0.58亩, 农业人口335万, 占人口总量的2.7%, 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约22亩。在现代化进程中, 日本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 目前农业产值只占国内GDP总量1.1%。农业总产值约8.5兆日元 (约合6071亿人民币) 。农业内部结构是畜产品占30%, 稻米占23%, 蔬菜占24%, 其它由花卉、果类、豆、麦等产品占23%。农业人口在过去40年内从1454万人, 降低到目前的335万人。经过战后60年的发展, 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4万多美元, 农民的收入水平基本与城市居民相当。日本农村已基本上实现了城镇化, 居民户籍、社会保障、公用服务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日本农村现代化过程的最大特点是战后的日本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吸引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向城市集中, 使农村人口迅速减少。日本农业几十年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农户的分化。全国农业经营正朝着农户向“事实上的非农家” (兼营农业户) 和“企业型农家” (专业化的大农户) 两个方向分化。日本农业的现状可概括为农产品自给率低, 只有40%。农业后继乏人, 农业人口老化 (65岁以上农业人口占58%) 。目前, 日本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正在新的农业基本法的指导下, 强调农业的多方面功能,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包括资本对农业的渗透) , 提高农产品的自给率和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

韩国现在有4685万人口, 国土面积9.9万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是473人每平方公里。比我国的人口密度大了4倍多。农地总面积3100多万亩, 人均耕地约0.66亩, 农业人口353万, 占人口总量的7.5%, 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约9.3亩。平均每个农户18.9亩。以前, 农户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 稻米生产上世纪90年代已实现自给有余。现在一产业结构逐渐向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及畜牧业调整。韩国经济和社会都比较发达, 目前全国GDP总量为9000多亿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万美元, 农业产值只占国内GDP总量5%。城市化、现代化程度都很高。韩国农村基础设施均较为完善, 农产品价格基本相当于我国价格的10倍。国家对粮食实行严格的价格保护, 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 农民可以从国家获得价格补贴, 农民收入得到有效保证。在政府的支持下, 部分发展较好的农村, 农民收入水平还超过城市居民收入。村庄环境清洁美丽, 城市与农村之间基本没有差距。韩国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政府主导的“新乡村运动”推动了全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新乡村运动”, 农村面貌和农民的生活条件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农民素质明显提升。在1970年以前, 农民人均人均收入不足100美元, 80%农民住的是茅草屋, 点的是煤油灯。通过“新乡村运动”, 农民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 家庭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农民也基本普及了高等教育。村里有保健所、农民会所、敬老堂 (老年人活动中心) 等活动设施。

二、日韩两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几个特点

我国今天农业和农村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日韩两国基本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 两国在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确实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1. 农民合作组织是分散生产和大市场联系的重要纽带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是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在日本和韩国, 把农户连起来的组织就是农业协同组织。协同组织是日韩农业经营体制的一大特色和骨干, 在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业、农村及农民地位, 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日本为例, 全国农业仍是以分散的家庭经营为主的个体小生产, 不利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也不便于政府指导和管理。为了支持分散农户发展农业生产, 提高农户的市场竞争能力及经济和社会地位, 二战后,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 日本农村建立了以“农业协同组合” (简称“农协”) 为代表的一批农业经济组织。农协自下而上, 层层建立, 机构设置分为基层农协、农协联合会和农协中央会三级, 覆盖了全国农村和农业各个领域, 成为集农业、农村、农户三类组织为一体的综合社区组织。日本的农协涉及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组织协调、农业产供销、社会化服务等诸多领域, 功能齐全, 网络非常庞大, 触角深入农村各地, 几乎所有的农户都加入了当地农协。农协的主要职能有:一是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 为他们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每年农协根据农民对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需要, 制定采购计划, 统一向生产厂家定价, 防止厂家擅自提价或以伪劣商品坑农;为农产品寻找市场和销路、代为洽谈价格、甚至代为销售等。二是农协作为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中介组织, 行使“政府的助手”作用, 政府依靠农协推行其农业政策并实现对农业的间接调控。三是农协积极参与并影响政府农业政策的制定, 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目前, 日本有各类农协820个。

韩国的农协是1961年成立的。它是由农民出资、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 主要从事供销、信用、保险、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经营活动。据统计, 全国基层农协1359个。另外日韩两国还有农村管理的自治组织、民间互助团体和农作班组织。农村管理的自治组织有农村建设委员会, 是由村民代表组成的自治组织, 负责议决本区域内的重大事项, 检查村务管理和决议执行情况等;日本农村存在大量民间互助团体, 一个600多人的村庄中各种社团多达30余个, 平均约20人就有一个组织;韩国农作班组织是由40~80户农民联合起来的生产销售组合。政府对农作班组合建立温室大棚等基础设施给予资金扶持, 农协派出技术人员对种植品种、技术和生产销售给予支持。

2. 突出农民主体地位, 激发农民勤勉、自立、合作、艰苦创业

韩国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新乡村运动”是典型的新农村建设运动, 它的主体始终是农民, 新村运动的实质和精髓是农民自发的“致富运动”, 中央和各级政府通过培训和选派乡村指导员等方式, 组织农民、激发农民的自发、自助、协同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政府帮助农村制定乡村建设规划, 对农业、农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和物质补助。政府投资投物, 因势利导, 农民投工投劳, 上下互动。遵循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特点、规律, 并与世界农业发展相衔接。比如发展农村民主、农民组织、妇女参与、农村教育、农村卫生、技术推广、农业贸易、农村旅游、有机农业等。韩国是资本主义制度, 不可能搞政治运动, 却引用了政府主导而计划色彩浓厚的新乡村建设运动, 实际上是优势互补, 扬长避短。新乡村运动克服了韩国在引进西方文明时的盲目西化倾向, 很好地保留了传统文化, 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及国民伦理道德。

3. 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

由于日韩两国土地实行私有制, 两国对公私事务界定十分清楚, 责任和义务也非常明确。日本的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和保护程度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高的。日本对农村公共事业基本由政府出资建设, 对私人发展农业设施政府给予投资总额50%的补助。若将地方政府预算支出计入, 日本财政支农资金超过农业GDP总额。收集到的2003年日本用于农业的预算资料显示, 全年国家用于农业的补助投资约为23667亿日元, 约折合人民币1690.5亿元。而当年日本耕地面积为476万公顷, 农户298万户, 若预算折摊到耕地和农户, 则每亩达2368元 (人民币) , 每户达56728元 (人民币) 。日本农业政策本身的含金量高, 国家每推行一项政策必然配备一定量的资金, 这也是农业政策兑现率较高的主要原因。韩国推进“新乡村运动”时国家财政状况较差, 对农业的投入以物质为主。1971年初政府实施的第一个实验性项目是向每个村提供335包水泥, 由各村自行决定如何使用。第一年有一半的村效果显著, 政府又加拨500袋水泥和1吨钢筋。4年间, 村民们换房顶、修院墙、绿化荒山、修整村中小巷、建公共澡堂、公共洗衣处和公共饮水设施等, 修建了上万座桥梁, 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改善。在工业化进程中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政府倡导种植经济作物, 为农村工业发展提供财力和技术支持, 帮助农民增加收入。韩国中央政府对农业公共设施建设基本上全额承担, 对农村公益事业也主要由各级财政分级承担。例如村议事所 (村委会) 修建办公场所费用中央政府承担30%、道政府承担30%、市政府 (旗县政府) 承担20%、当地农民出资20%。对于农民或企业发展农业设施区分不同情况, 给予补助, 标准都很高。对农户发展大棚等财政补助60%的费用、对公司发展温室设施补助50%。除正常建设补助外, 道 (省) 政府还对评选出的道级优秀村每村给予5亿韩币 (约为人民币500万元) 的奖励。据资料介绍, 韩国各级财政用于农村方面的支出是中央财政最大支出。

4. 农业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注重农产品质量提高和重视农民技术培训

日韩两国国土面积狭小, 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以农业人口的逐步转移而逐步实现的。尽管目前中、小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也不大, 但由于农业人口比重很低, 农户户均经营的面积相对扩大。日本农业劳动力种植业人均占有农地达22亩, 养殖规模以奶牛为例, 户均在50头以上, 日本山梨县宝牧场养殖规模达到1200多头。韩国巧合里 (村) 位于城郊, 农户有700多户, 户均耕地面积也在15亩以上。两国农村人口还继续流向城市, 当地的孩子受过高等教育后只有10%回到农村从事农业, 其余的都留在城市发展就业, 当地农户的户均经营规模也随着人口的逐步减少, 越来越大。

日韩两国种植业以水稻为主, 单产水平400千克/亩左右, 低于我国目前 (600千克/亩) 的单产水平, 但市场上出售的大米质量非常好。在日本, 农业技术更加倾向有机化。日本大阪府农业综合研究所以“创造大阪现代农业技术、创造丰富食品生活技术、创造丰富绿化生活技术”为目标, 农产品无菌生产技术、生物杀虫技术、提高农产品口感和营养、循环农业、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等成为该所的研究重点。大阪府还规定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50%的农产品, 政府给予环保认定, 发放标志, 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远高于一般农产品, 实现了优质优价。

日本和韩国的农业科技机构都承担了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的职能。大阪府农业综合研究所内设了农民大学校, 对高中毕业后想从事农业生产的学生进行两年的专门培训, 为大阪府培养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韩国的农业科研机构也定期和不定期的应农协会的要求, 对农户进行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新品种种养殖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 加快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

三、几点启示

1. 建设新农村, 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建设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 首要的是解决生产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目前, 我国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 制约着农民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能力。各级政府要必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重点在发展农村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上下功夫,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大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着力培养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 形成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牧区草牧场承包经营权依法合理流转, 使农业由多数人的主业转变为少数人的主业, 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同时, 加快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重点在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基础上, 大力推进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将传统的以血缘和地缘为主的社区集体经济转化成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社区合作经济, 拓展集体经济内涵, 吸引多种资源要素流向农村, 提高集体经济实力;鼓励各村打破行政区划界限,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 实行跨地域合作和发展, 使得农村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日韩两国发展经验表明, 农业、农村的发展需要政府财力的大量投入。我国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虽然对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投入逐年增长, 但平均到每亩耕地、每户农民还是很少。应当尽快建立“城乡统筹”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的要求, 不断增加财政支农的比重。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应完全由各级财政承担, 农村公益性事业建设农牧民自筹部分不应过高, 生产经营性的农业设施建设财政补助大体上应达到50%, 进一步体现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性质。

3. 必须坚持城乡一体, 突出科学、和谐、协调发展

日韩两国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 经历了从工业化、城市化推动农村现代化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如韩国, 上个世纪中叶, 主要力量还集中在工业基础和城镇建设上, 城乡之间处于失衡的非良性状态。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 政府将农村发展列入国家战略, 在政策取向、资源配置、舆论导向上倾向农村, 并从行政的角度建立了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 促进了农村发展, 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增加了国家的整体实力。日韩两国农村发展经验告诉我们, 城乡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最佳方式, 城乡融合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更高境界。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因此, 建立城乡统筹的发展政策, 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期间, 要加强农业发展规划, 推动农业人口集中转移, 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的步伐,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协调发展。

4. 在新农村建设中, 要进一步培养农民自发、自立与自强的信心和决心

韩国新农村运动中“我们做就成”“我们一定要成功”成为每个农民的信念, 农民在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今天的日韩农民没有丝毫自卑, 相反充满了作为一名农民的荣耀, 处处彰显出创业热情和发展活力;正是这种力量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 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当前, 尽管我国广大农民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但农民的主体意识还较淡薄, 等靠要思想严重, 消极被动、等待观望的现象仍然突出。因此,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任务, 要依靠宣传、机制、政策的力量唤醒农民、启发农民、激励农民, 大力培育农民自力更生的精神, 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

5. 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突出创新经营体制

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日韩两国农民应对市场的成功经验是组建农协, 通过壮大经营实力来提升农民进入市场能力。日本农协不仅负责会员的产品销售和农资统购, 而且将功能拓展到报刊杂志、旅游观光代理, 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 为每个会员创造财富、提供服务, 农协的作用在会员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作用强有力的显现出来。我国农村受传统观念影响, 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根深蒂固, 农民在市场竞争中显得乏弱无力,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刚刚起步, 处于弱势地位。目前, 我国不少地区出现了农牧业规模化经营的趋势, 要因势利导, 支持各种类型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组织化程度, 分产业把农民集结起来, 凝成一个整体, 增强农民在生产、经营、联合进入市场和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摘要:日本、韩国农业及农村与我国基本情况相近, 人均耕地面积小、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分析总结日本、韩国农业及农村的发展, 特别是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 对我国当前正在开展的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篇10

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什么?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

二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

三是党的执政治国理念有了新发展。

四是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有了新期待。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下面是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谈几点学习体会。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更高。

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更全面。

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科学具体。

四是建设生态文明得到更加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些新要求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小康社会”,发端于邓小平同志对“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雄心壮志的现实思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它的内涵和意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起初,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侧重于解决温饱问题。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此后,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此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针对性。这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表明我们党更加重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加突出全面小康社会的自然与环境内涵。

当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有许许多多实在的“指标”,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新要求,具体包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这里面既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问题,也有和谐文化建设、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转变消费模式等民生问题

深刻理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并由此勾画出我国到2020年的宏伟发展蓝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确立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而且表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统一。

1. 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内在统一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战略目标

3. 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更高层次把握。

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2.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3.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4.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

式、消费模式。

三、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而努力奋斗

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党的十七大又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而努力奋斗。

1. 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理论实践上与时俱进。

2. 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3.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配套地深化改革。

4.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班别:艺术设计074班姓名:李松君

上一篇:微笑团队口号下一篇:老师计算机网络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