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实验课实验报告(共9篇)
班级:计算机01班
实验题目:计算机的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计算机的拆卸和组装的过程,知道计算机的内部结构以及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并掌握计算机拆卸和组装基础技能。
二、试验环境
硬件环境:硬件部件完备的计算机一台,维修工具若干。
三、实验过程
第一:用螺丝刀拧下机箱侧面板的螺丝拆开机箱。第二:把主板上的各种数据线和电源线拔掉(注意记住它们的位置)。
第三:依次把主板上的内存、显卡、网卡、CPU风扇,CPU拆下。
第四:把主板上的螺钉卸了,把主板拆下。第五:把硬盘,光驱,软驱拿下来。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时能够安全并有效的拆装计算机主机,能够迅速发现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系,并能记清各个部件的位置及拆卸顺序,实验很顺利。
五、心得体会与建议
通过这次的计算机拆装实验,我基本对计算机硬件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以前在家里只是把外壳打开吹一吹灰尘,而这次试验让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到电脑机箱的内部结构,了解了机箱内部CPU,网卡,插槽,CPU风扇,数据线的各个位置,通过这次自己动手拆卸电脑。也让我明白“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当然,在这次拆机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拆机时去没有注意到网卡与中央处理下面有卡子。当把这些拆下来后去不认识他是什么部件。最后才逐渐明白过来。
1. 在机房上课,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能够控制好学生。
要控制好学生,教师就得让学生整节课有事可做,他们才不会“无事生非”。例如在教授“Word应用基础教程”时,我先在大屏幕上演示了一份用Word编辑的很美观、精致的小报,小报中既有形象各异的文字、图像,又有各种不同的表格。学生看后立刻发出惊叹的声音,并且各自展开了充分的想象,思考着自己如何来设计完成这份小报?在这个浓烈的学习气氛中,我给学生概括讲解Word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学生马上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跃跃欲试,这就为后面授课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准备。这样通过实例,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探知心理,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有事可做,而且可使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做。
2.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精讲多练”。
“精讲”,即教师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突破教材重点,注意容易混淆内容的对比、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多学科知识间的关联;“多练”,即对学生而言,对重要的内容要多练,对有实用性的操作要反复练,进而提高其应用水平。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集中力变化呈现出函数曲线性:刚开始上课5—15分钟内,集中程度最高,教师应尽量将要讲的内容压缩在这段时间内讲解完。由于时间短暂,因此讲解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内容的选取,因为如果讲解到其他内容,很可能就会发散开去,没时间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了。我的做法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电子教室等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板,将教学重点内容全部制作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上(课件一定要漂亮且实用,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时,我先讲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过程,幻灯片的制作方法,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 Point)的基本操作,然后布置任务:“制作五笔字型输入法课件”。我提供了一定的图片素材、声音素材、文字素材,由学生自主组成项目组制作多媒体课件。完成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一名“协助者”。实践证明,只有“精讲多练”,学生才能真正学会一款软件,同时与此大同小异的一系列软件也基本能够操作了。
3. 教师在上课时,应该顾及全班同学,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操作时我会走下讲台去看看学生们的操作情况,一能看学生中有没有操作得比较出色的和学生自学学会的更好的操作方法(因为老师会的操作方法也不一定全面),二能及时地发现学生操作上的问题并向全班学生指出,接着利用监控软件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个别操作不好学生,应给予重点指导。另外在学生操作时,教师一般不要讲解或说话,实践证明不论你讲什么,学生都听不进去,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电脑上。教师若想讲解,就得控制学生的电脑,不让他们操作,这时讲解才有效果,才有人去听。还有就是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不要太多,最好在10—15分钟内讲完,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练习,使其能够在本节课内就能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再留些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教师应合理利用电子教室的演示功能。
在大部分学生完成练习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使用电子教室的学生演示功能,将刚才做的练习内容广播展示给其他的学生,并作讲评,讨论其优缺点,制件好的地方进行表扬,有瑕疵的地方则需要改进(最好大家讨论指出改进的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教师机给其他学生演示。这样做可以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一种成功的教学互动方式。除了这种方式外,当一些操作有少部分的学生不能完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一帮一的方法,全班一共分4—6组,如果本组存在不会的同学,可以让本组已经完成的同学帮助操作,手把手地教他。实践证明,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效果非常不错。
5. 教师还应该给学生一些时间。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发挥,而不用只局限于老师讲的一点点内容,这样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因为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计算机教育更该如此。最后的2—3分钟,教师应为学生作一个教学小结,总结一下这堂课上一共教授了哪些内容,重新提一下那些教学上的重点难点,并对学生的操作情况作一下点评。教师应通过点评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应不断地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疏漏,以便以后注意并改正。
关键词 应变片;静态应变仪;动态应变仪;电桥;拉伸机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082-0141-01
1 标定试验
1.1 利用YE29003B应变标定仪标定动态应变仪
1)将YE29003B应变标定仪接入动态应变仪中:接完后相应的接口通道指示灯变暗,选折合适的拱桥电压和增益。本文选取:10V和2K欧姆,通道为3通道。
2)先将YE29003B应变标定仪拨到0欧姆,然后将动态应变仪选定通道电压调零,按下AUTO按钮机器会自动调零,若没有完全为零,可以用螺丝刀调节左边的微调FINE。
3)将YE29003B应变标定仪拨到1000欧姆,调节动态应变仪选定通道电压,并使其成为整数。
4)将YE29003B应变标定仪分别拨到800、600、400、200、0欧姆,记录每组的电压。
5)处理数据、得到回归曲线,由图可知应变与电压的关系。
1.2 模拟标定动态应变仪
本实验是用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接好电桥,模拟应变。因为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就是,在某变形点应变片会随之变形,从而自身电阻改变,导致电桥不平衡。如此标定动态应变仪时完全可以用可调电阻代替应变片。
将可变电阻调到59880欧姆,将动态应变仪调零后接入刚调好的可变电阻,再将接入可变电阻后的电压调到整数。
依次调节可变电阻使分别其为74880欧姆、99880欧姆、149880欧姆、299880欧姆,并照如上操作得到五组电压如下表:,然后和YE29003B应变标定仪得出结论比较。
2 弯曲、拉伸试验
2.1 拉伸试验测量弹性模量E,泊松比v
1)应变片的粘贴、连接仪器。因为要测两个量故使用两片应变片,一片测纵向,另一片测横向,贴片贴好后将两片应变片接入YE2538A程控静态应变仪的两个不同通道中,并接成1/4桥电路,其中纵向应变接入通道1,横向应变片接入通道2。
2)试样加载、数据收集。摇动YE6253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台的加力手柄,使试样受拉,同时YE2538A程控静态应变仪会显示拉力和应变,选取合适的数据并记录。本文中以拉力为准,大约隔50N到100N记录一组数据。每次记录时先点通道1,记录纵向应变,再点通道2,记录横向应变。
3)数据处理,计算E和v。用Excel处理得到的数据并绘图,由竖向应变-应力图可得弹性模量E。由竖向应变和横向应变可得泊松比v。
2.2 弯曲试验正应力试验
1)试验用三点弯梁、应变片粘贴及电桥接法。本实验所用材料为已粘贴好五片应变片的三点弯曲梁:五片应变片(至上而下)本别测量上表面、中性层与上表面间、中性层、中性层与下表面间、下表面五个位置的应变,故有五片应变片接入YE2538A程控静态应变仪中,每片接入不同的通道中,规定应变片按至上而下的顺序接入通道1至通道5。
2)测量五点应变并与理论作比较。实验前先调零,测试时将拉力规定为某一特定值,本文使用600N,加载后先按通道1,記录上表面应变片的应变,以此类推测得其他点的应变。为消除误差,此过程复测量三次,每次拉力一定,取三组数据平均值。最后与理论值比较,得应变平均值,实际应力值,应力理论值和相对误差=|σ实-σ|/σ。
3 K片的测定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描述
本实验用的是截面为18.1*18.1的正方形梁,简支梁表面放一幅梁,中点受集中力并用千分尺测梁中点位移。应变片贴在上下表面,测出梁上下表面的应变量。由《力学CAT基础》推导K片的值。
3.2 K片的推导
根据《力学CAT基础》,纯弯梁应变与应变片电阻率测量装置如下图所示。供货应变片粘贴在梁的纯弯区段内下表面,应变片纵向与梁的轴线方向重合,给定载荷后通过绕度计测量纯弯梁在加力线上的位移f,并由材料力学梁弯曲公式计算出应变片粘贴处梁的应变:
ε纵=fh/(l2+f2+fh)
1)用电阻仪表在贴片前测出应变片的阻值R;
2)将应变片和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桥路调零后,按给定载荷P加载到位后测出应变仪的电压输出V;
3)将载荷卸去并使应变仪调零,随后对测量应变片电阻并联一个可调电阻仪,而后调并联电阻值到Rn,使对应应变仪的输出电压仍为V。此时应变片和外并电阻Rn的总电阻为:RRn/(R+Rn);
4)根据1)、3)步得到的电阻数值可以求出电阻变化率为:
ΔR/R=[RRn/(R+Rn)-R]/R=-R/(R+Rn)
5)灵敏系数Κ片的测量结果为:
Κ片=|ΔR/R|/ε纵=|ΔR/R|l2/fh
3.3 测量ε仪、千分表读数f
测出数据千分表读数f,ε仪(µε),ε纵(µε),△R/R,拉力(N)。由ε纵(µε)—△R/R曲线可得K片的大小。
4 COD引伸计标定、测量裂纹长度
4.1 COD引伸计侧线
因COD引伸计的五条输出线是混乱的我们必须对此整理,方法如下:
首先,COD引伸计内部桥路如下:
引线是4条桥线加一条地线,每个电阻120欧姆
如对于1线,将其和其他颜色的先接到欧姆表上若读数为90可知是1、4两端或1、3两端,二若欧姆表上若读数为120可知是1、2两端,这样便知道电桥的内部链接只要将对面的两端接入YE29003A盒中的V+、V—,或IN+、IN—中即可。
4.2 COD引伸计位移与动态应变仪电压的关系
在使用COD引伸计前必须标定引伸计位移与动态应变仪电压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进行下一步试验。
4.3 测量裂纹长度
(本实验使用柔度法来测量裂纹长度,试验在弹性范围内进行,每次试验加载一次并马上卸载同时记录载荷与位移关系。
根据SET柔度公式:a/w=β0+β1µ 其中:β0=1.0056;β1=-2.8744
µ=1/(1+sqrt(E`*BefC));Bef=B-(B-Bn)/B
a是裂纹长度;B为式样的厚度,W为其宽度;测得B=2mm,W=18mm,E是弹性模量,C是测得的柔度即本实验的δ。
将数据代入得:a。
参考文献
[1]蔡立勋.力学CAT.西南交通大学.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时序产生器的原理,了解时钟和时序信号的波形。 (2) 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功能、组成知识。 (3) 掌握微指令格式和各字段功能。
(4) 掌握微指令的编制、写入、观察微程序的运行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CM3+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一) 实验原理:
微程序控制电路与微指令格式 (A) 微程序控制电路
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见图10,其中控制存储器采用3片2816的EPROM,具有掉电保
2
护功能,微命令寄存器18位,用两片8D触发器(74273)和一片4D(74175)触发器组成。微地址寄存器6位,用三片正沿触发的双D触发器(7474)组成,它们带有清“0”端和预置端。在不判别测试的情况下,T2时刻打入微地址寄存器的内容即为下一条微指令地址。当T4时刻进行测试判别时,转移逻辑满足条件后输出的负脉冲通过强置端将某一触发器置为“1”状态,完成地址修改。
在该实验电路中设有一个编程开关(位于实验板右上方),它具有三种状态:PROM (编程)、READ(校验)、RUN(运行)。当处于“编程状态”时,实验者可根据微地址和微指令格式将微指令二进制代码写入到控制存储器2816中。当处于“校验状态”时,可以对写入控制存储器中的二进制代码进行验证,从而可以判断写入的二进制代码是否正确。当处于“运行状态”时,只要给出微程序的入口微地址,则可根据微程序流程图自动执行微程序。图中微地址寄存器输出端增加了一组三态门,目的是隔离触发器的输出,增加抗干扰能力,并用来驱动微地址显示灯。
微程序控制器原理图 图10
(B) 微指令格式
微指令字长共24位,其控制位顺序如图所示。
图11 微指令格式
A字段 B字段
C字段
MA5--MA0
为6位的后续微地址,A,B,C为三个译码字段,分别由三个控制位译码出多个微命令。C字段中的P(1)是测试字位。其功能是根据机器指令及相应微代码进行译码,使微程序转入相应的微地址入口,从而实现微程序的顺序、分支、循环运行,。图中I7一I2为指令寄存器的第7--2位输出,SE5—SE0为微程序控制器单元微地址锁存器的强置端输出。
(C)二进制代码表
二进制微代码表
将全部微程序按照指令格式变成二进制微代码 可得上表
(二) 实验内容
1. 按照实验接线图连接好实验线路,并且检查线路,确保无误。 2. 对微控器的读写操作(1)手动读写 (2)联机读写 3.运行微程序(1)本机运行 (2)联机运行
这次实验安排了四条机器指令,分别为 ADD(0000 0000)、IN(0010 0000)、OUT(0011 0000)和 HLT(0101 0000),括号中为各指令的二进制代码,指令格式如下:
助记符 机器指令 说明 R0
HLT 01010000 停机
实验中机器指令由 CON 单元的二进制开关手动给出,其余单元的控制信号均由微控制器自动产生,为此可以设计出相应的数据通路图,见图 3-2-8 所示。 几条机器指令对应的参考微程序流程图如图 3-2-9 所示。图中一个矩形方框表示一条微指令,方框中的内容为该指令执行的微操作,右上角的数字是该条指令的微地址,右下角的数字是该条指令的后续微地址,所有微地址均用 16 进制表示。向下的箭头指出了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P<1>为测试字,根据条件使微程序产生分支。
先手动将微指令输入到CM中,然后利用存储好的微程序验证00100011(23)
自加,并输出结果。思考题:设计并修改电路,编写用微程序实现存储器中两个单字节十六进制数的加法运算,结果输出至OUT单元。 要求:操作数由IN单元
MEM
ALU 结果 OUT单元输出
(三) 实验要求
(1) 按照实验步骤连接好电路,按照要求内容进行实验 (2) 记录本次实验的所有运行结果,故障现象及排除过程 (3) 在要求实验的基础上试解决思考题的问题 (4) 记录本次实验的收获和想法
四、实验步骤、观察与思考:
(一)几条机器指令对应的参考微程序流程图如下
1. 连接实验线路:
仔细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如果有‘滴’报警声,说明总线有竞争现象,应关闭电源,检查接线,直到错误排除。
2.对微控器进行读写操作,分两种情况:手动读写和联机读写。
姓名:孙坚
学号:134173733
班级:13计算机
日期:2015.5.29
一.实验要求:利用CPTH 实验仪上的K16..K23 开关做为DBUS 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实现程序存储器EM 的读写操作。
二.实验目的:了解模型机中程序存储器EM 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三.实验电路:
存储器EM 由一片6116RAM 构成,是用户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地方。存储器EM 通过一片74HC245 与数据总线相连。存储器EM 的地址可选择由PC或MAR 提供。
存储器EM 的数据输出直接接到指令总线IBUS,指令总线IBUS 的数据还可以来自一片74HC245。当ICOE 为0 时,这片74HC245 输出中断指令B8。
EM原理图
连接线表
四.实验数据及步骤:
实验1:PC/MAR 输出地址选择
置控制信号为:
以下存贮器EM实验均由MAR提供地址
实验2:存储器EM 写实验
将地址0 写入MAR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00H
置控制信号为:
按STEP键, 将地址0 写入MAR
将数据11H写入EM[0]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11H
置控制信号为:
按STEP键, 将数据11H写入EM[0]
将地址1 写入MAR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01H
置控制信号为:
按STEP键, 将地址1 写入MAR
将数据22H写入EM[1]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22H
置控制信号为:
按STEP键,将数据22H写入EM[1]
实验3:存储器EM 读实验
将地址0 写入MAR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00H
置控制信号为:
按STEP键, 将地址0 写入MAR
读EM[0]
置控制信号为:
EM[0]被读出:11H
将地址1写入MAR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01H
置控制信号为:
按STEP键,将地址0写入MAR
读EM[1]
置控制信号为:
EM[1]被读出:22H
实验4:存储器打入IR指令寄存器/uPC实验 将地址0写入MAR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00H
置控制信号为:
按STEP键,将地址0写入MAR
读EM[0],写入IR及uPC
置控制信号为:
EM[0]被读出:11H 按STEP键,将EM[0]写入IR及uPC,IR=11H,uPC=10H
将地址1写入MAR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01H
置控制信号为:
按STEP键,将地址1写入MAR
读EM[1],写入IR及uPC
置控制信号为:
EM[1]被读出:22H 按STEP键,将地址EM[1]写入IR及uPC,IR=22H,uPC=20H
实验5:使用实验仪小键盘输入EM
1.连接J1,J2
2.打开电源
3.按TV/ME键,选择EM
4.输入两位地址,00 5.按NEXT,进入程序修改 6.按两位程序数据
7.按NEXT选择下个地址/按LAST选择上个地址 8.重复6,7 步输入程序 9.按RST结束
五.心得体会:
一、实验名称:计算机组成实验
二、实验人员:报告撰写人:
三、实验地点:
四、实验日期:
五、实验器材:10台废旧机(各种板卡齐全)1台新式机,几台故障机,螺丝刀等工具。
六、实验注意事项:
1.一定要断电后,再打开机箱拔插板卡。
2.不能强拔强插板卡。
3.实验完成后,将设备整理放好。
4.实验中如何有疑问举手示意不能自作主张,以免造成伤害。
七、实验目的:
1.熟悉计算机硬件组成,了解各种板卡的功能作用。
2.熟悉计算机外部组成,能够连接主机、显示器等硬件。
3.能认出各种板卡会拔插板卡。
4.了解各种硬件故障及解决方法。
八、实验步骤:
1.复习回顾所学的有关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
2.通过投影方式,展示计算机主机箱上的各种插孔的作用,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常用设备。
3.开机看效果。然后关机断电打开机箱,先简单给学生们展示机箱内部的各种硬件(电源、显卡、声卡、CPU、内存、主板、网卡、光驱、硬盘等。),在展示如何拔插各种板卡(注意不要强拆电源等部件)。分成10组后指导学生实验。实验后先让学生们组内讨论提出问题、再让有问题的学生提问,然后老师总结。
4.选取几台有故障的机子,由老师演示故障解决方法。然后找动手能力强对计算机硬件熟悉的学生指导他完成故障的排除。
5.然后打开一台新式机,用投影让学生们找出各种板卡。
九、实验结论:
十、实验思考:
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改变了教师
本人所在的师范学校,年轻老师较多,大多数老师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随着学校教学设备的现代化程度,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老师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
1. 教师的技术素质不断提高。
先进的教学设备需要优秀的老师使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给老师增加了压力,促使老师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学习并运用网络教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
2. 教师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
从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到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是教学方式的一种进步。网络多媒体教学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完全被改变。在网络教学中,学生自己动手去演示图形,动脑去发现其中的关系,得出自己的结论,整个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去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果。
3. 教师的思想更开放。
网络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式。学习网络教学技术,制作网络教学课件都需要教师将眼光放远,真正从网络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素材与资料,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从作坊式的多媒体课件的“生产”到利用网络进行联合、分工,从中根据需要取舍。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1. 注重形式,盲目追从。
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中,但我们有些教师在进行课件设计时只考虑如何将教材内容使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去呈现,一味地将多种信息媒体组合在一起,片面追求界面上的漂亮,刻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违背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优化教学的目标,简单地把教学过程具体化,没有突破教师教、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
2. 生搬硬套,滥用媒体。
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设计好了上课的思路、步骤,上课时,课件中涉及的内容一定讲,未涉及的内容却不讲,全然不好实验课程。
1.加强实验课程的备课工作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备课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备课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计算机知识的日新月异、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教学目标的不断提高,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的,教师只有在课前精心选择一种最佳教学方案,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计算机实验课的备课往往被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忽略简化了。计算机实验课程由于把时间交给了学生,容易造成学生在练习时的盲目性。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备课,制定实验大纲,编写上机指导,合理安排实验内容,从而抓住课堂进程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1.1实验课程的备课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
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普遍具有较强的兴趣,教师在编写上机指导的时候,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把书本上的知识点变成贴近生活实际的实例。应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理解这些计算机知识如何具体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例如,在Word操作中,在讲解完基本的文字编排以后,可以跳出书本上枯燥的简单模仿练习,而让学生利用所
顾学生的主体性及个别差异。教师变成了操作员、解说员,计算机代替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导者。更有甚者,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从网络上下载一个课件,更谈不上因材施教了。在一些公开课上,还以使用何种多媒体设备做为评价的一个方面,能用Powerpoint完成的,非得换上Authorware,这样评分才会高,让一堂公开课成了多媒体设备的展示会。
3. 选用错位,收效甚微。
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终目的。多媒体的辅助应体现在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课件的设计应使学生更加直观准确地掌握和运用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出现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错位的现象,一些教师从组织教学到新授,从练习巩固到作业,从导入到评价,都由电脑包揽,对黑板、幻灯机等传统媒体不屑一顾。
总之,对待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我们要持积极的态度,大胆地引进和创新,承认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存在的优势;同时,不能把先进的现代的媒体误认为是教学手段的绝招,更不能依赖课件,把传统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抛于一边。只有认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取其精华,去其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地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坚持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加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好地承担起教育信息化建设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邓英剑,刘忠伟.CAI课件的设计[J].机电一体化,2004,(2).
[2]宋加涛,王蔚.多媒体《电子实验》CAI课件的开发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1999,(2).
[3]邓英剑,刘忠伟.多媒体教学实践与思考[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4]袁雅琴,詹学伟,李伦娥.多媒体教学:喜忧参半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3.1.2.
信息技术与日语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与尝试
黎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信息技术走进教学领域已成为可能。那么,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日语教学中的效益和优势?笔者认为切入点在于把分散的教学要素及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信息技术与日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日语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和认识
1.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代表,它是日语教与学中的一柄“双刃剑”。
信息技术与日语教学的有效整合,就是根据日语教学的
学的知识,制作Word小报,把字体、格式、段落排版等知识综合利用。具体的内容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通过这个命题,学生能轻松地加深对Word知识点的了解和认识,更能体会Word在实际运用中的功能。
1.2实验课程的备课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由于地理分布因素,每个地区的计算机教育水平不一样,这一点在计算机操作课程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据调查显示,有40%的学生“能较熟练地使用一种操作系统”,65.2%的学生“能使用一种汉字输入法”,且有数量不少的学生会制作网页(7.8%)、曾参加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取得相关证书(6.4%);但仍然还有30.9%的学生未接触过或基本不懂计算机。因此教师要合理考虑上机指导的难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分组教学,把不同水平、不同专业的学生分组实验上课。不具备分组教学的学校,可以在基础练习的基础上附加提高练习。附加的提高练习不做硬性要求,只作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基本操作以后的额外任务。教师可以在总结讲解的时候利用较少的时间对提高部分加以点评。
2.丰富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形式
传统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做。这种授课方式会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成机械性的模仿,并且对整个知识不能消化吸收。计算机实验课程应考虑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促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计算机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1团队化教学
团队教学,是指把一个班级划分成几个团队,各团队由一个学生组织与领导,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往来激发学生内部的学习动力,促进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学习。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还能促进合作互助团队精神的形成。实验课程的团队化,教师可以布置同一知识点的不同任务,然后让每一个团队完成不同目标后,每个团队派一个代表上台和大家交流,阐述完成任务的过程及其中所遇到的难点和心得体会。教师在最后加以补充,并解决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团队化具有比较明显的自主性、互助性,教师在分队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组合,从而比较好地解决学生能力差异的问题,让部分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团队操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2.2竞赛化教学
竞赛化教学,是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个人独立地完成布置的任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同学之间的成绩的高低比较敏感。教师应该合理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布置教学任务,顺应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可以有很多这样的教学设计。例如:在中文打字环节的练习,教师可以随机指定教
刚
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网络设备的工具性功能和互联网丰富强大的共享资源的优势,使信息技术恰当、有效地融入日语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技术与日语教学有效整合,一方面,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增大教学容量,突出教学重点,尽可能给学生提供真实或准真实的语言情景,增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主动性和自主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整合也有利
科书上的文字段落,进行打字竞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打字练习。这样一种互相比较的学习机制,能够让学生互相之间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水平的自然提升。
2.3实时讲练
实时讲练,是指教师和学生每人都有一台计算机,教师利用计算机或者大屏幕讲授演示。学生在听完教师讲授实例后马上动手实践,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对应的操作练习。实时讲练的教学方法的重点在于教师应在一段讲课结束以后让学生动手练习,而不是让学生边听边操作。这种操作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课程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对整个课堂的节奏有较强的把握,并且能控制教学秩序。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学生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则无法掌握知识点。
3.计算机实验课程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3.1强调教师的指导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实验课程安排,教师均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给予指导。学生在动手练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惰性,注意力会转移到其他方面,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和引导。计算机练习过程中可能随时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对刚刚进行计算机学习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个大难题,这个时候可能只需要教师的一个简单的点拨,学生就能理解。在指导中教师要注意形式,不可以直接给出答案,谨防学生盲目地跟随操作,要尽量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
3.2关于操作熟练的学生
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计算机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比其他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上机任务。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除了及时给予相应的肯定外,还可以让其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现在的班级学生的数量比较多,在上机练习中,教师的担子比较重,对于学生的提问,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可以让完成任务的学生,或者计算机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作为小助手,对于一些基本的问题,完全可以放手让“小助手”帮助解答。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更能挖掘这部分超前学生的潜力。
4. 总结
计算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率地上好高职计算机实验课程,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伐,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善上机实验课的模式,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使学生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高职学生在学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提高竞争力,更好地利用这一现代化工具,为工作学习服务。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既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又拥有较强职业技能专门人才。作为现代社会基本工具之一的计算机技术,是高职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在理解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技术,而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点在于提高计算机实验课的上课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设备 实验教学管理 网络化管理
计算机实验室在现代化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设备和实验教学的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目前来看,其管理水平不仅影响到了实验器材的使用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到教学与科研的正常开展。经过笔者对所在院系的调查与了解,部分计算机实验室设备与实验教学管理方面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在管理方面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原因就是管理模式和手段相对落后。这样的模式甚至已经不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了。所以,改进其管理水平就非常必要和重要。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设备及实验教学管理现状
计算机实验室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我院为了满足教学的要求,非常重视计算机实验室设备(计算机实验室设备主要是计算机)的更新及增加,现有计算机机房(实验室)17个,设备的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但管理模式还是以传统的重行政轻技术的管理模式。计算机机房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计算机机房管理员的水平有待提高
计算机机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本身其工作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很多机房的管理者本身不是专业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和技能,这就往往导致在机器使用效率和日常保养与维护方面不足。对于他们来说,技能方面应该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基础与网络通讯能力,如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对计算机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学生正常上课、参加实践活动。
(二)硬件维护能力较差
一般的机房管理人员经验较少,难以及时发现问题,或者是即便发现了问题但是不具备修护硬件的能力。硬件维护不及时,减少了设备的使用期限,提高了使用成本,损失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软件维护不规范
第一,使用计算机实验室的专业比较多,既要解决本专业的计算机实验问题也要解决其他专业的,我院计算机专业有11个班,其他各系20几个专业,共同使用17个机房,工作量负荷大。第二,众多的专业课实验所需的软件维护、升级问题较多。第三,软件自由选择性高,管理不规范。可以自由选择的软件数量众多且在质量上良莠不齐,软件的重复装卸,加重了实验室管理的强度,软件频繁的装卸同时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第四,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病毒的传播速度日益快速,病毒破坏性轻微的是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严重的是可以让计算机瘫痪、报废。与此同时,计算机实验室是一个局域网,病毒的传播速度非常快,破坏的波及范围特别广,有效管理难度大。
(四)机房的环境差
由于学生较多,机房又相对少,机房没有空闲时间,这样卫生方面就不能保证。所以,要做好空气流通与交换的工作,要经常性地打开窗门,特别是夏天的时节,要注重合适的降温与防潮举措,在实验室空闲的时候,做好卫生,确保干净整洁,定期做好键盘和鼠标消毒工作。
二、加强管理的意义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教学管理过程中信息化要求的水平越来越高,作为高校来说,重视计算机实验室设备及实验教学网络化的管理,可以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长其使用周期,并且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升专业教学水平,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科学进行管理
既然计算机实验教学对于发展高校教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要明确教学任务
现在高校计算机教学实验室所承载的教学任务较重,必须要结合学校课程的设置来科学、细致地安排教学任务。要在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的基础上及时向师生呈现教学安排以及相关的动态信息,保证师生们结合教学计划和任务安排好自己的教学、学习计划。
(二)要提前准备好实验教学资料
包含有:各计算机课的实验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电子教材、素材、作业、实验报告、教学动态信息等。模块中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电子教材、素材、作业布置、教学动态信息是由各实验课程的任课教师提供。作业、实验报告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有助于教师的实时批改及信息反馈,学生及时纠正错误,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有助于教学管理部门对实验教学的内容、组织、质量进行监督、评估、督促,从而促进计算机实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要做好上机管理
包含有:班级信息管理、上机实时管理。班级信息管理子模块中的学生个人信息通过办理上机证,证件上提供学生的信息,通过刷卡上机,就能把学生本次上机的信息录入,如学生的考勤、所用机就能登记在册,从而完成学生考勤的实时管理、计算机实时运行情况的管理。
(四)要准确做好教学日志
包含有:教学信息登记,如此次实验课的应上课时、实上课时、缺上课时、缺上原因、补救方法、实验内容、机器运行情况、机房环境情况等。这些信息均由实验课程任课教师填写。这个模块的实时信息,有助于教学管理部门对计算机实验课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进行了解,有效对教师工作态度进行约束,促进其认真、负责。
总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设备及实验教学工作,对于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非常重要,对于学校信息化教学非常关键,从细节着手优化每一个工作环节,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师生的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非常重要,从而使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获得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2007.
[2]梁斌,孔维宏,黄炎波,程智.网络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3]彭伟利,王增才,张小印.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全程化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
[4]薛节.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
[5]林明河.高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有序边表算法填充多边形区域;
2、理解多边形填充算法的意义;
3、增强C语言编程能力。
二、算法原理介绍
根据多边形内部点的连续性知:一条扫描线与多边形的交点中,入点和出点之间所有点都是多边形的内部点。所以,对所有的扫描线填充入点到出点之间所有的点就可填充多边形。
判断扫描线上的点是否在多边形之内,对于一条扫描线,多边形的扫描转换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求交:计算扫描线与多边形各边的交点;(2)排序:把所有交点按x值递增顺序排序;
(3)配对:第一个与第二个,第三个与第四个等等;每对交点代表扫描线与多边 形的一个相交区间;(4)着色:把相交区间内的象素置成多边形颜色,把相交区间外的象素置成背景色。
p1,p3,p4,p5属于局部极值点,要把他们两次存入交点表中。如扫描线y=7上的交点中,有交点(2,7,13),按常规方法填充不正确,而要把顶点(7,7)两次存入交点表中(2,7,7,13)。p2,p6为非极值点,则不用如上处理。
为了提高效率,在处理一条扫描线时,仅对与它相交的多边形的边进行求交运算。把与当前扫描线相交的边称为活性边,并把它们按与扫描线交点x坐标递增的顺序存放在一个链表中,称此链表为活性边表(AET)。
对每一条扫描线都建立一个与它相交的多边形的活性边表(AET)。每个AET的一个节点代表一条活性边,它包含三项内容
1.x-当前扫描线与这条边交点的x坐标;
2.Δx-该边与当前扫描线交点到下一条扫描线交点的x增量; 3.ymax-该边最高顶点相交的扫描线号。
每条扫描线的活性边表中的活性边节点按照各活性边与扫描线交点的x值递增排序连接在一起。
当扫描线y移动到下一条扫描线y = y+1时,活性边表需要更新,即删去不与新扫
描线相交的多边形边,同时增加与新扫描线相交的多边形边,并根据增量法重新计算扫描线与各边的交点x。
当多边形新边表ET构成后,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 对每一条扫描线i,初始化ET表的表头指针ET[i]; ② 将ymax = i的边放入ET[i]中;
③ 使y =多边形最低的扫描线号; ④ 初始化活性边表AET为空; ⑤ 循环,直到AET和ET为空。
将新边表ET中对应y值的新边节点插入到AET表。 遍历AET表,将两两配对的交点之间填充给定颜色值。
遍历AET表,将 ymax= y的边节点从AET表中删除,并将ymax> y的各边节点的x值递增Δx;并重新排序。 y增加1。
三、程序源代码
#include “graphics.h” #define WINDOW_HEIGHT 480 #define NULL 0 #include “alloc.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dos.h” #include “conio.h” typedef struct tEdge /*typedef是将结构定义成数据类型*/ { int ymax;/* 边所交的最高扫描线号 */ float x;/*当前扫描线与边的交点的x值 */ float dx;/*从当前扫描线到下一条扫描线之间的x增量*/ struct tEdge *next;}Edge;
typedef struct point{int x,y;}POINT;/*将结点插入边表的主体函数*/
void InsertEdge(Edge *list,Edge *edge)/*活性边edge插入活性边表list中*/ { Edge *p,*q=list;p=q->next;/*记住q原来所指之结点*/ while(p!=NULL)/*按x值非递减顺序增加边表*/ {
if(edge->x
x)/*要插入的边的x较大不应该在当前插入*/
p=NULL;
else /*要插入的边的x较小应该在当前插入*/
{q=p;
p=p->next;
} } edge->next=q->next;/*使欲插入之结点edge指向q原来所指之结点*/ q->next=edge;/*使q指向插入之结点*/ }
int yNext(int k,int cnt,POINT *pts)/*对于多边形中的某个顶点序号k(0,1...6),返回下一顶点的纵坐标,如果这2个顶点所在边是 水平的,则顺延,即返回第(k+2)个顶点的纵坐标),cnt是顶点个数+1,pts指向多边形顶点结构体的指针*/
{ int j;if((k+1)>(cnt-1))/*当前顶点为最后一个顶点,则下一个顶点为第0个顶点 */
j=0;else
j=k+1;/*当前顶点不是最后一个顶点,下一个顶点为数组下标加一*/ while(pts[k].y==pts[j].y)/*扫描线扫过平行顶点,需分情况找到当前顶点下下个顶点*/ if((j+1)>(cnt-1))
j=0;
else
j++;return(pts[j].y);/*返回下一个顶点的y值 */ }
/* 计算增量,修改AET*/ /*生成边表结点,并插入到边表中的主体函数*/ void MakeEdgeRec(POINT lower,POINT upper,int yComp,Edge *edge,Edge *edges[])/*把边结点edge,放到lower.y扫描线所在的边结点指针数组edges[]中 */ {edge->dx=(float)(upper.x-lower.x)/(upper.y-lower.y);edge->x=lower.x;if(upper.y
/*创建边表的主体函数*/ void BuildEdgeList(int cnt,POINT *pts,Edge *edges[])/*建立新边表,cnt:多边形顶点个数+1,edges[]:指向活性边结点的指针数组*/ { Edge *edge;POINT v1,v2;int i,yPrev=pts[cnt-2].y;/*当前顶点的前一个顶点的y值,在当前顶点不是奇点时使用该参数*/ v1.x=pts[cnt-1].x;v1.y=pts[cnt-1].y;for(i=0;i edge=(Edge *)malloc(sizeof(Edge)); edge=(Edge*)malloc(sizeof(Edge));if(v1.y yNext*/ MakeEdgeRec(v1,v2,yNext(i,cnt,pts),edge,edges);/*确定v1,v2边较高端点的开闭*/ else MakeEdgeRec(v2,v1,yPrev,edge,edges);/*当前顶点 是奇点*/ } yPrev=v1.y;v1=v2;} } /*建立活性边表的主体函数:建立第scan条扫描线的活性边表*/ void BuildActiveList(int scan,Edge *active,Edge *edges[])/*建立扫描线scan的活性边表,把活性边结点放入扫描线scan的结点指针数组 edges[scan]中*/ { Edge *p,*q;p=edges[scan]->next;/*查找当前扫描线对应的y桶*/ while(p)/*y桶不空*/ {q=p->next;/*找到最后一个边结点,插入*/ InsertEdge(active,p);/*把更新后的边表重新插入边表中保存*/ p=q; } } /*填充一对交点的主体函数*/ void FillScan(int scan,Edge *active,int color)/*填充扫描线:填充扫描线上,且在下一结点到再下一结点之间的点*/ { Edge *p1,*p2;int i;p1=active->next;while(p1){ p2=p1->next; for(i=p1->x;i x;i++) putpixel((int)i,scan,color);/*画出图形内部的点*/ p1=p2->next;/*活性表的下一条边表 */ } } void DeleteAfter(Edge *q)/*删除链表中结点,删除边结点q的后续结点p*/ { Edge *p=q->next;q->next=p->next;/*删除结点*/ free(p);} /* 删除 y=ymax 的边 */ /*填充完后,更新活动边表的主体函数*/ void UpdateActiveList(int scan,Edge *active)/*删除扫描线scan完成交点计算的活性边,同时更新交点x域*/ { Edge *q=active,*p=active->next;while(p)if(scan>=p->ymax)/*扫描线超过边的最大y值,此条边的节点应该删掉*/ { p=p->next;deleteAfter(q);} else /*扫描线未超过边的最大y值,相应的x值增加*/ { p->x=p->x+p->dx;q=p;p=p->next;} } /*对活性边表结点重新排序的主体函数*/ void ResortActiveList(Edge *active)/*活性边表active中的结点按x域从小到大重新排序*/ { Edge *q,*p=active->next;active->next=NULL;while(p){q=p->next;InsertEdge(active,p);/*把更新后的边表重新插入边表中保存 */ p=q;} } /*多边形填充的主体程序*/ void ScanFill(int cnt,POINT *pts,int color)/*填充函数,输入:多边形顶点个数+1=cnt, 指向多边形顶点的指针数组pts*/ { Edge *edges[WINDOW_HEIGHT],*active;int i,scan,scanmax=0,scanmin=WINDOW_HEIGHT;for(i=0;i {if(scanmax if(scanmin>pts[i].y)scanmin=pts[i].y; } for(scan=scanmin;scan<=scanmax;scan++)/*初始化每条扫面线的边链表*/ {edges[scan]=(Edge *)malloc(sizeof(Edge));/*建 edges[scan]->next=NULL; } BuildEdgeList(cnt,pts,edges);/*建立有序边表*/ active=(Edge *)malloc(sizeof(Edge));“桶”*/ active->next=NULL;for(scan=scanmin;scan<=scanmax;scan++)/*扫描每条扫描线,求活性表*/ { BuildActiveList(scan,active,edges);/*建立活性边表*/ if(active->next)/*活性边表不为空*/ { FillScan(scan,active,color);/*填充当前扫描线*/ UpdateActiveList(scan,active);/*更新活化边表*/ ResortActiveList(active);/*重排活化边表*/ } } } /*开始菜单*/ void main(){ POINT pts[7];/*保存数组*/ int gdrive=DETECT,gmode;pts[0].x=100;pts[0].y=40;/*多边形顶点x、y坐标*/ pts[1].x=220;pts[1].y=140;pts[2].x=280;pts[2].y=80;pts[3].x=350;pts[3].y=300;pts[4].x=200;pts[4].y=380;pts[5].x=50;pts[5].y=280;pts[6].x=100;pts[6].y=40;/*合并桶中的新边,按次序插入到 AET 中*/ initgraph(&gdrive,&gmode,“C:TC3.0BGI”);/*设置graphic模式*/ ScanFill(7,pts,2);getch();} 四、实验结果 图1 用有序边表算法生成的多边形 五、总结与体会 实验步骤 1)分析多边形区域扫描线填充算法的原理,确定算法流程 ① 初始化:构造边表,AET表置空 ② 将第一个不空的ET表中的边插入AET表 ③ 由AET表取出交点进行配对(奇偶)获得填充区间,依次对这些填充区间着色 ④ y=yi+1时,根据x=xi+1/k修改AET表所有结点中交点的x坐标。同时如果相 应的ET表不空,则将其中的结点插入AET表,形成新的AET表 ⑤ AET表不空,则转(3),否则结束。2)编程实现 ① 首先确定多边形顶点和ET/AET表中结点的结构 ② 编写链表相关操作(如链表结点插入、删除和排序等) ③ 根据1)中的算法结合上述已有的链表操作函数实现多边形区域扫描线填充的主体功能 ④ 编写主函数,测试该算法 通过运用C语言环境下的图像显示设置,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多边形区域扫描线填充的有序边表算法,设计相关的数据结构(如链表结构、结点结构等),并将实现的算法应用于任意多边形的填充,为深一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六、参考文献 【计算机实验课实验报告】推荐阅读: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05-23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11-09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单(例文)09-12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次实验报告作业11-13 java计算器实验报告06-10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05-28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10-13 计算机基础实验任务一07-17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一09-25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二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