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虚词用法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言文的虚词用法(共12篇)

文言文的虚词用法 篇1

典型例题

(一)用作副词

1.用法:

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④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2.用法: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3.用法: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 用法: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 用法: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用法: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用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规律总结:

课堂训练

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5、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二、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 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文言文的虚词用法 篇2

如何优质高效地进行文言虚词的教学?如何变死硬背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我从近30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视思维区别文言虚词的用法。

一、可视思维区别文言虚词用法的原理

㈠原理一:可视化思维

可视思维是运用图示技术将隐性的思维显性化,特别是将思维方法和思维路径进行显性化呈现,让思维变得看得见摸得着的过程。从而实现思维的可视化传递、修正,更好地变知识型课堂为思维型课堂,更好地变机械学习为自主驱动式学习,真正实现学习的优质高效。

可视化思维型课堂遵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思维训练(激发思考—学会思考—运用思考—享受思考)为主线,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1]

㈡原理二:动态语法分析

动态语法是用图示的方法将语义和语法合为一体的分析方法,是对语言“力”的分析与解释的过程及规则,可将隐性的混沌的语法和语义进行显性化。动态语法认为即使是最抽象的动词也具有“力的指向性”[2],语义也具有指向性,因而词性也是有方向性的。基于此,我们可以将静态的句子成份进行图示、拆分、换位、替换、删除,从而使语义和语法变得更加可视化。如:“马云在桌子上涂颜料”可拆分为“马云//在桌子上涂颜料”“马云在桌子上//涂颜料”“马云在桌子上涂//颜料”;可换位“马云涂颜料//在桌子上”“马云//涂在桌子上//颜料”“在桌子上//马云涂颜料”。语义指向是多向性的,“教室里充满了温柔的空气”中的“温柔”,语义既不指向“空气”,也不指向“教室”,而是指向了“人”。再如“圆圆地画了一个圈”“浓浓地冲了一杯咖啡”,语义动态分析,“圆圆”“浓浓”分别与“圈”“咖啡”有直接的语义关系,可以将“圆圆”“浓浓”移动“圈”“咖啡”前做定语。———这样进行动态分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和句法关系就一目了然了[3]。

二、可视思维区别文言虚词用法的原则和根本路径

㈠区别文言虚词的思维原则

区别文言虚词的思维原则必须是重用法轻意义。我们绝大多数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背诵各种用法,实际上是让学生去背诵虚词的意义;学生背诵意义越多,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什么呢?既然是虚词,其语义已经虚化,纵然是有点意义,也是在语境中产生的,具有极强的临时性。如“以勇气闻于诸侯”中的“以”,教材讲成“凭借”,我们若是讲成“因为”,有何不可呢?

㈡区别文言虚词的思维路径

虚词的用法具体表现两个层面:

首先是词性,若词性不同,则其用法必然不同;若词性不同,就认为其用法不同了,而无须考虑其意义是否相同。如,“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同样是讲成“因为”的“以”,这两个“以”用法难道是相同的么?前一个是介词,后一个连词,其用法必然不同,根本不要考虑“因为”这个意义。

其次是词性相同时,再考虑其句法功能的不同。如助词“之”,可分为结构助词与音节助词,此时亦为用法不同;若同为结构助词,又分为取独、提宾、定中、定后类型。如“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宋何罪之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因此,区别文言虚词的思维路径:先词性,后语法功能,最后才是语境意义。

三、可视思维区别文言虚词用法的操作方法

实际教学中,我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实现区别虚词的显性化,因限于杂志的排版,本文只好用文字表述动态语法区别虚词的思维方法了。

㈠用方向性来区别虚词的用法

所谓方向性,前文讲述了动词动作的方向性、语义的方向性,其实句子信息也是有方向性的。并列式,并列的元素之间没有先后之分,我称之为无方向,位置可互换,如“蟹六跪而二螯”,“河水清且涟漪”。承接式,语义方向水平且一致,语义动作有明显的先后之分,不可互换位置,如“权曰:‘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奏案”“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递进式,语义方向不在水平线上,后一动作是对前一动作的深化或升华,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转折式或让步式,语义方向性相反,“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让步式,前一个动作未发生,方向为0,与后一动作作对比,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修饰式,语义在同一水平线同时发生,有主次之分,与承接的区分是没有明显的时间间隔,如“吾恂恂而起”,“恂恂”也是有方向性的。因果式,方向性前因后果,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假设式,前一动作在将来发生,动作方向为负,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用方向性区别词类,更为有效。凡连词皆为双向,凡介词皆为单向且向后指,凡副词皆为单向,指向谓语,凡助词皆为粘附,方向可认为是0。如,“秦伯说,与郑人盟”“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前一个“与”方向只指向“郑人”,不可换为“郑人与秦伯盟”,否则,语义大变;“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前一个“且”双向连接,后一个“且”只管“偷”,单向。

㈡用聚合法来区别虚词的用法

⒈聚合用法相似的词,区别其细微差别,以更好理解各个虚词的语法本质。如,可以讲成“原因”的虚词有以、因、为、所以等;人称代词的有其、之、若、乃、尔等。

⒉聚合词类相同的词,比较其异同,以更好地用于动态分析。如,词尾助词有然、焉、尔、乎;音节助词有之、者;结构助词只有之、者、所。

㈢用换位法来区别虚词的用法

换位法就是将虚词进行调换位置,以凸现其用法。如“月出于东山之上”“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于东山之上”可换位到谓语之前,而“于秦”是无论如何不可换到谓语之前的;“风雨兴焉”,“焉”可用“于之”替换后调换到谓语之前作状语。

㈣用删除法来区别虚词的用法

删除法是将要区别的虚词进行删除,看其是否可以删除,来凸现其用法。凡副词连词助词,皆可删除,而代词介词动词不可删除。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前一个“为”不可删除,是介词,后一个可删除,是语气助词。“秦王恐其破壁”“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前一个不可删除,是代词,后一个可删除,是语气副词。

㈤用替换法来区别虚词的用法

替换法就是以用法相同的虚词互相替换,来凸现其用法。“而与以”“乎与于”“焉与之”“乃与则”,音节助词“之与者”,词尾助词“乎然尔焉”等,字形不同,但有些用法相同。如,“木欣欣以(而)向荣,泉涓涓而(以)始流”“诸侯以(因、为)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或师焉(之)”“其闻道也亦先乎(于)吾”。

㈥用位置法来区别虚词的用法

位置法就是划分成分法,这是区别虚词用法最准确的方法。名词代词处于主宾定位置,动词一般处于为谓语位置,连词要连接两个部分,副词作状语,介词与名词一起使用作状语,助词只起粘附作用。如“开国何茫然”“大王来何操”“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第一个“何”处于主谓之间,是副词,第二个是宾语,是代词,第三个具有表述性,是谓语动词。

㈦综合演练示例

区别虚词的用法,当上述单一用法有时不能完全区别时,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区别。以区别“焉”作为示例。“焉”字主要有以下用法,语气助词、词尾助词、疑问代词、疑问副词和兼词。判别“焉”字的用法,可分为以下三步:

1. 用“位置法”和“替换法”确定用法。

“焉”字位置只有这样几种:①处于词尾,如“盘盘焉,囷囷焉”,这类“焉”相当于“然”。②处于句尾,有“代词”“助词”“兼词”三种用法,可用“替换法”区别出“代词”用法,如“以俟观人风者得焉”,这类“焉”相当代词“之”。

2. 用“删除法”来判别“焉”字的用法。

疑问代词都是不可以删除的;而助词和疑问副词都是可以删除的。③采用删除法先区别句首的“焉”,能删除的,就是疑问副词,不能删除的就是疑问代词。“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这个“焉”不可删除,是疑问代词;“割鸡焉用牛刀”,这个“焉”删除之后完全不影响句意表达,只是语气程度不同罢了。④采用删除法来区别句尾的“焉”,能删除且不影响句意的,就是助词。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使皇武子辞焉”,前个是兼词,后个是代词,皆不可删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这个“焉”可删除,是语气助词。

⑤用“换位法”来判别“焉”字的用法,凡是兼词都可以换位到谓语动词之前,变为介宾结构作状语。如“然力足以至焉”的“焉”作宾语,不可换位到谓语之前,是代词。“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的“焉”换成“于之”换位到谓语前作状语。

因此,用记忆意义去区别虚词,是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势必导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势必导致学生永远形成不了区别虚词的能力:我们必须清除学生对虚词意义的痕迹,代之“用法”。而区别虚词用法的最好方法是,基于动态语法分析的思维可视化呈现。

参考文献

[1]刘濯源,思维可视化:减负增效的新支点[J],中小学管理,2014.6

[2]王涛,从普遍语法到动态语法:一个范式的转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6

文言虚词用法巧辨析 篇3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多种词性甚至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我们做题时,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以”可以作为实词,作“率领、带领”义,亦可以为介词,翻译为“把、用”等。再如:

(2012年四川卷第9题D项)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解析:这个选项,考查的是“为”的两个常见义项。选文写到贺钦以至诚使得百姓受感化,当时有一个边防将领用诈骗的方法杀了很多百姓并把它们当成是在战场上被俘虏的。上级官吏查验没有得到实情,最后贺钦来后,那人主动坦白了。那么这第一个“为”就是动词,解释为“作为,当作”;第二个出自课文《六国论》,与“所”共同构成被动句式,那么这个“为”就是介词,表被动。因此两个“为”的用法便可推断为不同。

二、语法判断法

所谓语法判断就是分析该句子语法成分,看这个虚词在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然后据此推断其用法。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也是解答文言虚词题常用的方法。如:

(2012年广东卷第6题B项)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解析:这个选项,考查的是“之”的两个常见义项。第一句的意思是陶澍从任藩司开始,就核实档案,分别给官员们弹劾的弹劾、赔偿的赔偿、豁免的豁免,于是三十多年的纠缠不清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厘清了。因此,文中的“纠葛”就是名词,而前面的“三十余年”就是定语,从而可知“之”的用法是结构助词,解释为“的”。而“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是说怀远初次出现涨水,水流被沙洲堵塞,陶澍一并将它们凿开,并引导水流入淮河。而“导”是“引导”之意,是一个动词,由此可知此“之”为代词,代“水流”。选项中两个“之”,用法肯定不同。

三、语境推断法

一般而言,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意来对虚词用法进行判断。如:

(2012年江西卷第11题B项)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不出,火且尽

解析:根据文章,我们了解到,彻里在皇帝面前,详细地陈述了桑哥奸诈贪婪误国害民的情况,言语十分激烈。皇帝很生气,说他诋毁大臣,丧失了礼节和规矩,命令侍从打他的脸颊。但彻里争辩更加激烈,他说:“臣和桑哥没有仇恨,之所以尽力列举他的罪状而不顾全自身,正是为国家打算啊。如果怕惹圣上生气就不敢再讲实话,那么奸臣怎么能够除掉,百姓受到的伤害从何停止!并且使陛下蒙受拒绝劝谏的名声,臣私下里怕的就是这个。”这时皇帝完全明白了。从这段语意可知,“且”应该是“并且、况且”之意,表示语意的递进。而“不出,火且尽”中的“且”则是出自课本《游褒禅山记》,是“将要”之意。由此可判断这两个“且”用法不同。

四、类比联想法

在答题时用一些熟悉的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与给定的句子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

(2012年湖南卷第6题D项)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2012年天津卷第10题C项)一瓢先生其理学乎/盖将其变者而观之

解析:做这两道题时,如果考生善于进行类比联想,那么问题便能轻松解决,因为在教材《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利用我们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可知这个“其”与“乎”连用,其意为“难道……吗”,“其”的用法就是语气副词,解释为“难道”。湖南卷另一个句子“其自视也,亦若此也”来自于教材,我们可知这个“其”为代词,代“他们”,因此两个“其”用法不同。天津卷另一句子“盖将其变者而观之”亦来自教材,“其”为指示代词,代“那些”,用法与文中的“其”也不同。

五、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等。如:

(2012年浙江卷第17题D项)其言不为人所信也/或因寄所托

(2012年山东卷第10题C项)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但以刘日薄西山

解析:浙江卷中前一个“所”的用法是构成一种常见的固定格式,与“为”构成“为……所”结构,表示被动。后一个也是固定用法,由“所+动词”共同组成名词性短语。两个“所”用法及意义由此可知不同。山东卷第一个句子中“以……为”是一个固定句式,解释为“把……作为”,“以”是介词,解释为“把”。后一个句子出自《陈情表》,是“因为”之意。掌握了两者的标志区别,答案也很容易选出。

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考生如能辅之以这些技巧,定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关键还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高中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 篇4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 篇5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孙丑下》

犀首以梁为 齐战于 承匡而不胜。——《战国策》

(2) 则,就 [then]——表示承接关系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3) 如,若 [if]——表示假设关系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史记》

(4) 或,抑 [or]——表示选择关系

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 妥应声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传》

《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为一日五来,为当异日也。”——《诗·周颂·思文》疏

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太平广记》

(5) 又如:为复(还是,抑或);为是(抑或;还是);为当(抑或;还是)。

★ 文言文“为动用法”例析

★ 文言文使动用法的快捷辨析(网友来稿)

★ 文言文或的用法

★ 文言文夫的用法

★ 文言文实词亡的用法

★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

★ 文言文实词进的用法

★ 高考语文文言文用法复习

★ 高中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文言文的虚词用法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见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划定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文言虚词,作为高考的考查范围。

考查这些虚词,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 成为完整 的句子,体现不同 的意思,表达不同的语气、抒发不同的感情。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文言虚词考点的得分情况,并不十分理想。2013年高考语文(广西卷)翻译题部分:(1)……命三军入城乃食。(2)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很简单的虚词,很多学生 竟然翻译不出来,以致整个 文言句子 翻译出来 后不伦不类,直接影响了高考的得分。

二、文言虚词教学的对策

(一)采用谐音记忆法,巧妙记忆18个文言虚词

所谓的谐音记忆法,就是利用谐音把散乱而没有任何相关意义的词 或数字,换成平时 大家耳熟 能详的句子,方便记忆,加深记忆。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米,可以用谐音法记为“爸爸吃吧”。同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文言虚词,它们之间独立成词,没有任何 连贯的意义。要想把这18个虚词记在脑海 里面,做到信手拈来,估计能做到的没有几个,何况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农村普通高中 的学生。我的 做法是,打乱它们 的秩序,利用谐音,连词成句:“因为……而且……所以……”大家熟悉的因果关系的句式,把18个字连接起来:因为何乃其(班上一男同学的名字)与于则焉(班上另一女同学的名字的谐音,真名叫余泽嫣)关系非常好,而且外貌很相像(若),所以之乎者也!这么一改,18个虚词,学生就容易记住了。

(二)理解虚词的类别

1.介词

(1)用在名词、代词、数量词或以这些词为中心的短语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例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有时介词虚化了后面的动词、形容词,相当于名词或名词短语。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介词“以”后面的部 分在一定 语境下常 可省略。例如:以獉(廉颇)为贤(于)大夫。介词“以”后面的部分有时候可以前 置。例如:“是以獉”即“以是”,“何以”即“以何”。

(4)介词结构是用来修饰说明动词的,位置在动词前面的,是状语;位置在动词后面的,有的可以移到谓语或动词前面去翻译。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介词结构修饰动词,通常有以下功能:表示动作的时间、地点、对象、工具、方式、原因、依据、条件及被动状态。例如:吾不能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状态)

2.副词

副词是修饰说明动词、形容词的虚 词,具有以下 特点。

(1)置于动词、形容词之前或之后,作状语或 补语。例如:渔人甚异之。/王之好乐甚。

(2)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 围、时间、频度、语气、谦敬等。例如:窃为大王所不取也。

3.连词

连词的主要特点是:

(1)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分句,表示两者之间的意义关系。如“且战且退”连接两个谓语表示并列关系。

(2)连词连接的前后词语或短语,有的是同类的,有的不同类,如果前后的顺序能够调换,则是并列关系;如果不能,可能是顺承、递进、转折、修饰等关系。例如: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表并列)/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表修饰)

连词还可以表示目的、让步关系等。

4.助词

助词在文言文中 不能独立 使用,也不充当 句子成分,只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类。

(1)结构助词

1有的助词有比较实在的意思。

例如:“欣欣然”的“然”可以翻译为“……的样子”。

2有的只作为标志。

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的“之”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2)语气助词

语气助词主要 有:也、矣 (已)、耳 (尔)、焉、乎、欤(与)、耶(邪)、哉、夫等,在句子中帮助表示或加强各种语气。

另外,助词还有两个或多个连用的 情况,要根据情况确定其语气。

(三)按18个文言虚词谐音句 子 的 次 序,重 新 编 排整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1.因

1因求假暂归。(连词,于是,就)

2因乱以人,殆。(趁机)

3或因寄所托。(介词,依,随着)

4因以讽谏。(介词,凭借)

5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经由、通过)

6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连词,因而)

7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介词,依照、根据)

8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便、就)

2.为

1为吾子之将行也。(介词,可译为“在”)

2慎勿为妇死。(介词,表示动作、行 为发生的 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介词,被)

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6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生时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要想学好文言文虚词,关键在于积 累,在于理清 虚词的框架体系,还在于利用一切方法,巧妙记忆,各个击破,持之以恒,温故知新,如此,高考中的18个虚词就可牢固掌握了。

摘要:文言文难学难考,提高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文言虚词的效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打破常理,从“巧”下功夫,寻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文言虚词用法辨析技巧例说 篇7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多种词性,甚至有实词和虚词双重性质。如“以”作为实词,有“率领、带领”义;也可作介词,翻译为“把、用”等。考生如果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不同,就可知其用法也不同。如:

(1)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2014年江西卷第11题C项)

解析:这个选项考查的是“之”字的两个常见义项。选文中写到:和切断了鸡冠的公鸡做伴的母鸡死了,陈氏将切断了鸡冠的公鸡放到我这群鸡里来一起养。因此,题中第一个“之”是代词,代指“截冠雄鸡”。第二个“之”是动词,解释为“到”“到达”。所以选项中两个“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

(2)时人为之语曰/吾羞,不忍为之下(2014年四川卷第9题A项)。

解析:这个选项考查的是“为”字的两个常见义项。选文中写到,当时的人因此说:“谢家有谢览、谢举,王家有王养、王炬。”因此,题中第一个“为”是介词,解释为“因为”。第二个句子出自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为”是动词,解释为“居”“处”“成为”。所以选项中两个“为”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

二、语法判断法

所谓语法判断就是分析该句子的语法成分,看这个虚词在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据此推断其用法。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也是解答文言虚词题常用的方法。如:

(3)御制诗以纪其事/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014年安徽卷第5题B项)

解析:这个选项考查的是“以”字的两个常见义项。“御制诗以纪其事”可译为“皇帝亲自写诗歌来记录此事”。“以”用来连接“御制诗”“纪其事”,由此可知“以”是连词,表目的,解释为“来”。第二句话出自课文《六国论》,六国诸侯“日削月割”(天天割地,月月割地),必然会“趋于亡”(走向灭亡)。因此,第二个“以”是连词,表结果,解释为“以致”。所以选项中两个“以”字的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4)不与市中儿嬉敖/客亦知夫水与月乎(2014年山东卷第10题A项)

解析:这个选项考查的是“与”字的两个常见义项。第一个“与”后接名词“市中儿”(街市上的儿童),组成介词结构,从而可知“与”的用法是介词,解释为“跟”。第二个句子出自课文《赤壁赋》,句中的“与”用来连接“水”“月”,从而可知“与”的用法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解释为“和”。所以选项中两个“与”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

三、语境推断法

一般而言,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因此考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意来对虚词用法进行辨析。如:

(5)皆长跪以言/具告以事(2014年山东卷第10题B项)

解析:这个选项考查的是“以”字的两个常见义项。结合语境可以知道:即使是元帅、万夫长有什么要陈述的,都长久地跪着和詹鼎说,不敢抬眼看詹鼎的脸。从这段语意可知,第一个“以”是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第二个句子出自课文《鸿门宴》,句中的“以”是介词,解释为“把”。所以选项中两个“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

(6)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2014年天津卷第10题C项)

解析:这个选项考查的是“而”字的两个常见义项。结合语境可以知道:盛世的时候,在上的官吏洁身自好加强治理,使在下的官吏受益,下级尽职尽责来为上级做事,上下和谐,盗贼也不会起来作乱。从这段语意可知,第一个“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第二句话出自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中的“而”是连词,表假设关系,解释为“如果”。所以选项中两个“而”字的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四、类比联想法

在答题时,用一些熟悉的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与给定的句子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

(7)随人而问章句/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2014年浙江卷第17题A项)

解析:做这道题时,考生可进行类比联想,使问题轻松解决。在课文《石钟山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这句话中的“而”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考生利用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可知题中第一个“而”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第二句话出自课文《阿房宫赋》,句中的“而”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解释为“却”。所以选项中两个“而”字的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8)其庶几于是者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014年天津卷第10题D项)

解析:做这道题时,考生如果善于进行类比联想,就能轻松解决问题。因为在课文《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句话中的“其”是副词,表推测语气,解释为“大概”。考生利用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可知题中第一个“其”是副词,表推测语气,解释为“大概”。第二句话出自课文《伶官传序》,这句话中的“其”是副词,表命令语气,解释为“一定”。所以选项中两个“其”字的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五、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表判断的“者也”(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表示定语后置的“者”(如“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表被动的“见”“于”“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等。考生如果能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将有助于快速答题。如:

(9)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无如寡人之用心者(2014年浙江卷第17题B项)

解析:这个选项考查的是“者”字的两个常见义项。第一句话中,定语“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放在中心词“乡人”之后,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句话中的“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相当于结构助词“的”。第二句话出自课文《寡人之于国也》,这句话中的“者”是代词,解释为“……的人。”所以选项中两个“者”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

(10)鸡,禽于家者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014年江西卷第11题B项)

高中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篇8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出处(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出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出处(司马迁《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出处(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出处(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出处(韩愈《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出处(苏轼《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出处(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出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出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出处(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出处(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处(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出处(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出处(《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出处(《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出处(司马迁《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英语中虚词的用法探究 篇9

【关键词】英语虚词 分析手法 运用前景

虚词不“虚”小词不“小”,对语言学习爱好者来说,这句话意味深远。以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英语学习的始源就是26个英文字母,在其逻辑排列组合下,组合成我们熟知常用的各类英文单词,就单词的拼读及词义功能用法来说,这是我们的基本功。如何把单词用活,这体现的是不同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规律及语法结构下的思维模式的检验。字母根据自身的逻辑组合形成单词;词跟词的组合组成词组或短语;运用语法够句则形成句子;最后则成文,其中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在语言翻译及写作中起着纽扣的环节,以达到语言信息5个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实际交际能力,运用科学的词汇分析法组词,造句,辨析语病,避免运用失误。

英语语言学家把词汇大致分为两类:实词和虚词。顾名思义,实词也叫实义词,指本身具有完整词汇意义及语法功能的词。这类词可随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语言学家把这类词分为开放类词。这类词在句子中可独立担任成分,起着决定的作用。这类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句子中如果没有这几类词就不能构成句子。虚词同时也叫功能词或形式词,指不能在句子中独立担任句子成分,它们必须和其它词类结合组成词组,才能在句子中充当成分。这类词在句子中充当次要作用。语言学家把这类词分为封闭类词。这类词在其发展过程中变化甚少,基本处于不变的情况。这类词有冠词,介词,连词,感叹词,代词,数词,从句子的读音上我们可以发现这类词在句子中的次要作用。

根据翻译理论,采用英语在简单句和特殊构句中的用法,看出其在翻译中的次要和决定作用,两作用可使句意产生不同或完全相反的效果。首先看实词在句子中的功能,就其形式来看,实词可使翻译走向“一丝不苟”,而虚词变得“富于表达” “语言优美”,是担当象征主要语法的工具,而实词只得到最基本意思,缺乏形式交换。同时,虚词在句中的表现形式多样,是体现一个句型完整性及逻辑性的决定因素,没有虚词,句型就只拘泥于形式化的语法功能,就像一件衣服没有纽扣一样,只看得到样式而缺乏整体效果的突出。其次学习者在使用虚词时,考查的是其语感的培养程度及一定翻译功底的风格体现。虚词因其不具有完整的词汇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转换时往往被忽略或不受重视。本文通过实例讨论了英汉语中虚词的转译问题,试图说明虚词作用大,英汉互译时须重视它。并注重虚词和实词的结合是否能清楚的表达语言和符号的关系,语气和情绪的关系,二者在句中发挥着互补的作用。

事实证明,外语学习者对任何一类词的词义及功能用法上都可集中体现在英语学习的5个基本技能上,接着,我们就本文虚词的含义及用法上就5个技能模块进行解说。比如:在英语听力中,虚词以基本的固定搭配用语出现或在拼读的时候出现省音的情况多见,听者得注意归纳,获取关键信息。又如:在说当中,口语的用法是最广泛,最难理解的,究其原因来说,外国人口语注重精简,避免句型烦冗复杂,脱口而出往往一个单词就表达一句话,一个完整的句子。在阅读中,我们最常看到的虚词的考核形式就是同一个虚词和不同动词或词组之间的搭配,一篇完整的文章,得有好多个具有不同功能意义的虚词组合而成,发挥其纽扣的功能,衔接上下文,突出语言的惯用表达,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某种情况下,虚词的用法可代表作者的情感色彩,突出文章中心思想的语法。再如,在个人能力写作中,虚词的作用尤为明显,外国人在写作中注重强调语言的书面化,弱化抒发情感特征,以写实直叙的线性够句为主进行语言之间的转换及表达,而中国人则热爱用夸张的语句及修辞来行文,语言越生动形象越好,材料越丰富越能突出中心思想。在中国人一般的英语写作中,我们会用等等这类虚词来连接相邻词组,前后语句,不能省略,起到其它词类的不可替代性,可见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最后,在翻译当中来看虚词,则体现其用法和功能的多变性及复杂性。

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中,本着学生对语言运用够用为度的理论定位,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积极倡导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自主能动性的参与意识,把学习语言作为一种乐趣,在学中做,做中学。尤为突出语言学习的系统性和实际交际运用能力,我首先从宏观上给予学生引导,把握好语言的学习规律,就最为简单的词汇着手,除了单词的音形外,学生接触一个新单元的学习时,得着重强调词的性质和作用。举个例子:在讲述新单元Careful Reading 的部分,我首先让学生把范文中所有的虚词圈出,并说出共出现了多少个虚词,接下来根据不同虚词的用法解释其在文中的意义,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认知,以便在接下来的文章翻译中让学生对句型的理解及运用更为便捷。这样,学生就对虚词的掌握更为牢固,虚词本身就在文章里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篇完整的文体就这样由很多个不同的虚词连接起来了。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有限,我会把英语中所遇到的虚词罗列给学生进行记忆,例如当介词后衔接一个对象词的时候,我们会选用不同的介词来进行搭配,体现英文文法的构句形式。在学习者学习语言的不同阶段,我们得做出不同的能力要求,大学英语就是补充这一缺口的实际交际场所,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夯实基础,回归词汇,以词性特征来定用法,虚词做到了“看虚词,辨语病”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培喜.浅谈英汉翻译中虚词省略[J].现代交际,2009(8).

如何判断文言虚词“虽”的意义 篇10

那么,如何判断“虽”在文言文中的意义呢?下面笔者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告诉大家判断的方法。

“虽”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至于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虽”是表示转折,还是表示假设,这就要通过看“虽”字后面的内容所反映的情况是不是确实存在的来进行判断。如果情况确实存在,那么就是表示转折,译为“虽然”;如果情况不是确实存在,而是尚未实现的事情或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那么就是表示一种假设,译为“即使”。例如:

“马之千里者……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韩愈《马说》)。此句“虽”字后面的内容是“有千里之能”,根据文中语境可知,“有千里之能”的是“是马也”,而“是马也”指的是“马之千里者”,“马之千里者”也确实是“有千里之能”的,由此可知,“虽”后面的内容“有千里之能”所反映的情况是确实存在的,所以“虽”译为“虽然”。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他植者”已经“窥伺效慕”了,但结果还是“莫能如也”,这句话突出了郭橐驼是一个种树行家。由此可知这个句子中的虽后面的内容窥伺效慕是确实存在的情况,所以“虽”应该译为“虽然”。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此句中的“虽”后面的内容是“乘奔御风”,根据语境可知,“乘奔”不是确实存在的情况,“御风”在当时的条件下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作者为了说明三峡夏天江水湍急而作的一种假设,所以“虽”译为“即使”。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句中“虽”后面的内容是“无四方之忧”,根据语境可知,这是大夫文种为提出“英明的君主应重视储备人才”的观点而作的假设,而在当时的环境下是不可能“无四方之忧”的,所以“无四方之忧”不是确实存在的,而是尚未实现的事情或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这里的“虽”应该译为“即使”。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虽”后面的内容是“欲言”,根据语境可知,齐王广开言路,“期年之后”,国家强盛,政治清明,臣民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自然也就没有“欲言”的情况了,所以“欲言”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确实存在的,“虽”在这里应该译为“即使”。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篇11

【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明确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2、掌握文言虚词使用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虚词的一般方法。

3、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应试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规律和辨析的方法,学会知识迁移。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之乎者也”已成为文言文最显著的特色,甚至成了文言文的代称。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谁也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之乎者也焉矣哉,用的不错是秀才”,从古人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文言虚词的重要性。

可是文言虚词词汇比较抽象,绝大多数不表示明确的意义,但是它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在汉语的发展中变化大,因而学习起来

有较大的困难。清人袁仁林说过“千言万语,止是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正因为用法复杂,才给我们现代人阅读文言文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就连古人也觉得“实词易训,虚词难释”。所以,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它的意义和用法;又因为语言环境不同,他们的意义和用法也会不同。因此,也就要求我们掌握基础之后,能够灵活机动,学会推断。

在文言文中,大多数的虚词不表示明确的意义,但它们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体现出句子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尽管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因为虚词使用的频率高,语法功能强,且古今变化大,用法灵活多样,所以掌握既是学习古汉语的一大难点,又是一大重点,也是考试的热点。

试着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添加适当的虚词(常用的18个虚词),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语气畅通。

晋平公

群臣,饮酣,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

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

前,援琴撞

。公被衽(衣襟)

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

。”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

言也。”左右请除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二、练习,尝试总结方法。

1、你能推断出下列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吗?

例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013年安徽卷)

C、尉佗乃蹶然起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习题相关原文: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节选《说苑奉使》)

例题2:2009天津卷A项

今乃用之,可乎?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附相关原文

桓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牙曰:“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 归纳方法:

2、请推断下列句中“之”字的词性及含义,并说说推断的理由。(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归纳方法: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3、请推断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噫吁嚱!危乎高哉!.归纳方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4、请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总结规律。(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夫晋,何厌之有?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归纳方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而“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虽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拓展练习:

1、推断“乎”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 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答案:

1、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2、相当于“于”

3、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4、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5、助词,词尾,不译

6、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2、推断“以”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弃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从而可醉乎“木欣欣6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7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8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9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0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11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2以权贵交,13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4以”之叹。

1、名词,可译为原因

2、动词,可译为认为

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馺其他,可译为凭借

4、介词,可译为把

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6、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7、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8、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9、介词,可译为因

10、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1、介词,可译为在

12、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3、连词,表界限或范围

14、动词,可译为用

3、推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答案:

1、代词,可译为他

2、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

3、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4、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5、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6、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7、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

8、代词,可译为其中

9、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11、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

上一篇:房屋拆除相关法律下一篇:学习主题团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