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获奖教案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秋天》获奖教案

《秋天》获奖教案 篇1

教学预设:

1.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2.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活”的思考。教学层次:

走进母亲怎样的好好儿活; 感受作者怎样的好好儿活; 思考我们要怎样好好儿活。教学步骤:走进秋天——读出味道

走出怀念——读出思考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一定知道这是什么吧?看到这轮椅,你会想到什么?这个轮椅上坐着这样一个人,他叫史铁生。史铁生是当代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在他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从此他只能坐在轮椅上。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么多年,他一直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母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秋天的怀念》,去感受作者对母亲那最深切的思念。

二、探讨母爱的内涵

(一)走进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

1.师:现在请孩子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到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

生:两次。第一次没有去成,第二次去了。不过是和妹妹去的。第一次母亲要推着他去,没去成。

师;这是为什么?

生;他双腿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师:是啊,作为21岁的年轻人,本来是活蹦乱跳的年纪,突然高位截瘫,自然受不了这个打击。我们来读一读他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时的句子。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生:“双腿瘫痪后……”(学生读的好)

师:(引读课文,进一步深化)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他会——

生:把眼前的玻璃砸碎;

师: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他会——

生:猛地把东西摔向前面的墙壁。

师:还有呢,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生: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4.当时的史铁生仅仅只有21岁,多么美好的年华啊,有多少事情可以做啊!可是现在我却没有了双腿,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所以: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我——————————————————————。(课件:扩充句子训练)

生1:……我会想起小时侯像落叶一样尽情飞舞的情景,可是现在再也不能像落叶一样飘飘洒洒了呀,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生2: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我不禁暗暗流泪,我的命运就像那落叶一样唰唰啦啦落地死去。

小结:是啊,原来活蹦乱跳的,现在却突然只能坐在轮椅上,面对这样天大的打击,此时的他的确很痛苦,发再大的脾气我们都可以理解。

6.那当时母亲的身体状况又是怎样的?请大家也找出课文相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比如:

a.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b.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c.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d.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7.母亲得了肝癌,已经是晚期。有没有同学知道得肝癌的病人的疼痛滋味的?

8.这些痛苦她的儿子知道吗?除了外人不能知道的疼痛,更重要的是病人清醒地知道她即将要死去啊。然而,即使面对死亡,母亲有没有把玻璃砸碎?有没有把东西摔向墙壁?有没有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教师问一句,学生接一句)史铁生的发怒我们都可以理解,母亲的发怒我们更可以理解啊。可母亲为什么没有那样做?(“为了儿子着想”)

(二)、走进母亲的让儿子“好好活”。

1、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说明母亲一切都是为了儿子?(1)比如——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注意这个“挡”字,母亲挡住的究竟是什么?实际是母亲像一扇门一样,挡住的不仅仅是是窗外 “刷刷拉拉”地飘落的树叶,而是儿子郁闷烦躁的思绪)

小结:母亲的爱好细心好勇敢!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下这句话吧。(2)再比如“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踩’和‘跑’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母亲为什么突然不说了?母亲担心这样的话勾起儿子更大的痛苦……)

小结:母亲的爱好细心好小心翼翼!男生来带着这样的理解读读这句话吧。(3)“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小结:母亲的爱多么急切啊!女生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读吧。(4)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小结:母亲的爱多么热烈啊,来,我们一起来读出母亲的热烈!(5)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课件)

你带着同学一起读,注意母亲的动作。(课件)

a 母亲“扑”过来,母亲扑住的究竟是什么?(儿子轻生的念头)小结:母亲的爱好坚定!送到句子中再读这句话。

b 母亲抓住我的手,母亲“抓”住的仅仅只是我的手吗?还有什么?(儿子轻生的念头,抓住我活下去的信念)

小结:母亲的爱多么执着!送到句子中再读这句话。

c母亲忍住哭声,母亲“忍”住的又究竟是什么?(病痛,儿子瘫痪的痛苦打击)

2.小结:母亲的的扑、抓、忍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对儿子的——爱!再读。

3.在母亲的动作描写中,有一个词重复用了很多次——悄悄地。老师简单归纳了一下,我们来比较一下用上“悄悄地”和去掉“悄悄地”有什么不一样?男女生分读。

4.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母亲的爱是那么的小心翼翼!我们来读出母亲的小心翼翼。5.母亲已病入膏肓,可还要面对自己才21岁年轻的儿子的瘫痪,母亲如此痛苦。可无论如何还要让儿子好好活啊!那么,“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好好儿活”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呢?

6. 生1:要接受现实,不要自暴自弃。

生2:现实已经这样了,未来还长着呢,儿子,你一定要好好活。

生3:正值壮年,你的路还长呢,更要坚强起来啊。

生4:她要在仅有的时间陪伴儿子一起好好儿活。

生5:她要儿子坚强地活下去,不要发脾气,要找到一条好好活的路,让他笑看人生,不要被病痛压倒。

生6:她要告诉儿子面对生活的打击要学会忍受。

总结:正是她的要好好活,让我们懂得母爱不仅仅是爱和给予,还担起一份责任——就是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绚烂。

三、探讨爱母的怀念

1. 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课件)——引读课文,“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

2.(课件)一个秋天过去了,又一个秋天过去了,直到后来儿子终于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没有说完的话到底是什么?——好好儿活。

我们一起把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说完!(课件)

3.所以,我和妹妹都懂,因此“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课件出示该句)

4、那么,他究竟懂得了要怎样好好儿活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描写菊花的句子。(课件出示: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5,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这句话,小组合作,好好讨论讨论,他们究竟懂得了该怎样好好儿活?(生讨论很热烈,之后发言)

生1:菊花“淡雅”,就是说人可以活得平凡,或者普通一些也可以的。

师:读人家的书,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独特理解,这就是创造。好,那就带着你的感受读这句话——“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读略)

生2:其实,人可以活得淡雅、高洁、热烈、深沉啊等等,不管怎么说,每一个阶段不一样的,总之要活得多姿多彩,也就是泼泼洒洒。(掌声)

师:那你就泼泼洒洒地读——“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读略)

生3:我想补充,不管有多少秋风萧瑟,有多少风雨打击,人活着就要泼泼洒洒地笑对人生。就是说,要活出自己的尊严。

师:好,让我们感受你的尊严。读吧。(读略)

生:我觉得“高洁”就是说人活着要高尚、纯洁、善良。

师:多么独特的理解啊——“善良”,我看到了你那柔软的心。

生4:我看,因为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特点,母亲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心灵里、在人间绽放出属于自己美丽的花,也就是母亲让儿子选择自己的人生。(热烈的掌声)

6.你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去好好儿活,文中的兄妹俩也正像你们一样,懂得了要好好儿活。越是懂得越是怀念啊,越是怀念就越是深深的自责啊,越是自责就越要好好儿的活啊。所以,又一个秋天,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看着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课件,改造课文的训练,让学生选择一处补充。)

9,就这样,儿子不再暴怒无常了,儿子终于懂得了母亲的好好儿活。正如他在《病隙碎笔》中的这段话: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10.越是懂得该怎样好好儿活,他就越是愧疚和自责啊!就越是深深地怀念着母亲啊:

(1)“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有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

(2)

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有关庙的回忆》

10、我多么想让母亲推着我到北海的公园看菊花啊,我是多么想再听听母亲对我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啊。在一个又一个秋天里,我只有让妹妹陪着我,到北海去看——她!(PPT)“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到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课件)

四、我们要怎样好好儿活

1.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老师都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儿活。

2.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重再次朗读课题——秋天的怀念。(下课)

秋天的怀念

《秋天》获奖教案 篇2

以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宗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结合水平二(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花样跳绳“一带一跳”的动作要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团结合作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在身心等方面得到锻炼。

二、教材分析

花样跳绳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因其花样多、趣味性强、锻炼价值较高、方便易行,深受大家的喜爱。“一带一跳”是众多花样中的一种。本课是水平二(三年级)花样跳绳第5次课,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是巩固学过的单人和双人花样跳绳动作,学习“一带一跳”动作。

本教材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好进出跳绳的时机,配合同伴连续跳绳的能力,发展学生身体的灵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及弹跳能力。

本课虽然趣味性强,但跳绳毕竟是一项对协调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体育运动,所以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经历跳会—会跳—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的过程,才可能掌握一定的跳绳技术和锻炼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得轻松,又能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从而体会到跳绳带来的成功喜悦,并积极地参与跳绳运动,去锻炼身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对学好花样跳绳充满信心。

三、学情分析

水平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的指向性较弱,学生喜欢学习运动技巧,表现欲望比较强,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但兴趣容易转移。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中,要安排灵活多样的跳绳练习,让学生人人享受跳绳,人人都有进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氛围,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由学练,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通过榜样的示范,让学生感受到优美的动作,从而能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动作,促进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课堂上还要让学生互相配合,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由此学生不仅身体得到锻炼,而且还能掌握更多的有关跳绳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流程

课堂以永登县非常熟悉的兰州拉面开头,顺势自然地用跳绳做起“兰州拉面”来,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师生始终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交流学习。在课的准备部分,播放《大家一起来跳绳》歌曲,学生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热身活动,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主课教学。基本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分别进行了1min并脚跳绳、单人及双人自由跳、“一带一跳”、闯关游戏、鸭子步行走游戏等,学习的内容由易到难逐步过渡,通过教、学、巩固等环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为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突破教学难点,采用教师示范、先分解后整体、榜样引领、鼓励教育、兴趣引导等方法。在结束部分,采用《让我们荡起双桨》作为放松练习的歌曲,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达到放松目的。

点评:

从技术动作教学走向运动能力教学

本课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的设计思路清晰、形式新颖、有创造性、有特色,导入设置合理;能根椐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和情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技能等方面的有效发展。

采用“启发式”、游戏和竞赛激励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准备部分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兰州拉面”为情境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奋性,为迅速进入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和身体基础。

基本部分的练习方法和手段,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单人速度→单人花样→双人花样的练习为本课主教材“一带一”双人跳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闯关游戏”有利于巩固提高“一带一”双人跳的技能水平,体现了从技术动作掌握到技术运用能力的教学理念。游戏“鸭子步行走”能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符合身体素质“课课练”的教学要求。

结束部分,在《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的伴奏下,全班学生跳起舞蹈,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恢复。

值得商榷的方面:

1.学习目标设计欠缺发展体能的目标,如,通过本课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弹跳力、灵敏性等。

2.基本部分的1min跳绳和单人花样跳绳(并脚跳、单脚跳),二者动作的完成有相同之处,选其中一个内容就可以,建议选后者,同时放到准备部分练习,在作为常规跳绳练习的同时,又达到热身的作用,还为本课主教材增加了练习时间。

3.关于双人花样跳绳的概念:双人花样跳绳包括单绳和双绳。本课教材双人花样跳绳——“一带一跳”不清楚、不明确。应该是“双人单绳一带一花样跳”。

点评人:广东省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

《蜜蜂引路》获奖教案 篇3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派、引”等9个字,理解“附近、往常、常常、谈天、果然、惊讶”等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过程,学习其通过仔细观察,用心思考解决问题的品质。

4、了解阅读故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附近、往常、常常、谈天、果然、惊讶”等词语的意思,学习“联系上下文”、“比较”、“语气朗读”等理解词语的方法。

2、了解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过程,学习其通过仔细观察,用心思考解决问题的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一个故事。(课件出示课题,齐读)

2、板书课题,指导“蜂、引”二字的书写。

二、自读故事,解决字词。

导语:大家先自己读读这个故事,看老师的阅读提示:

1、出示阅读提示:

(1)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字,加拼音;画出不懂的词,想想它的意思(可以自己查资料,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向同学、老师请教)。

(2)给自然段标序号,想想这个故事讲了关于谁的什么事。

(3)争取把故事读熟练。

(提醒学生读完,完成学习任务后坐端正)

2、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教师指导。

3、检查生字词。

(1)出示生词指生读,指导“敲、派”二字的书写

(2)出示带生词的句子指生读。

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谈天。

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

三、引读故事,了解内容。

导语:学好了生字词,接下来我们就要抓住重点的词语和句子把故事读懂。

1、指生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若学生答不出可进行分步引导:(1)引导学生找出故事的两个人物,教师板书并指导“列”的书写;(2)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在“列宁”与“养蜂人”二词之间补充“找”字。)

2、结合句子,理解“谈天”。

(1)提问:列宁常常找养蜂人干什么?(板书“谈天”,指导“谈”字书写)

(2)出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谈天”句指读,想象:他们会谈什么?(学生答)

(3)教师总结:随便谈,什么都谈,这就叫“谈天”。

3、比较理解“常常”与“往常”。

过渡:这句话中有一个“常常”,课文中还有一个带“常”的句子,我们看。

(1)出示“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一句指生读。

(2)提问:这里的“往常”跟“常常”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说出二词的近义词并记录在书上)

4、引读后半部分,理解“惊讶”。

(1)过渡:列宁找到养蜂人了吗?(学生答,教师在“找”后补充“到”)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列宁确实找到养蜂人了,我请一位同学把那句话找出来读一下。(引导学生读第三段最后一句)

(2)引导学生读第四段。

导语:他们见面后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同桌分角色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要读出他们两个人不同的语气,脸上还要有他们当时的表情。

A、学生分角色朗读。

B指名分角色读,指导读出“惊讶”的语气,理解“惊讶”(可教师采访“养蜂人”:“你看到列宁感到怎样?为什么‘惊讶’?你能读出‘惊讶’的感觉吗?”)。

四、引读第三段,了解列宁找养蜂人的过程。

1、设疑过渡:(提示:向导就是给别人带路的.人。你给人做过向导吗?我们表演一下。师生表演问路人和向导对话。)蜜蜂真能像我们刚才那样,说“列宁同志,你想找养蜂人吗?跟我走吧,我带你去找养蜂人。”吗?看来列宁主要还得靠自己。列宁这个人有一个特点,正是有了这个特点,他才能找到养蜂人。请大家用心读读第三段,边读边画出列宁在找养蜂人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并思考他看到这些后会想什么?他有什么特点?

2、学生默读第三段。

3、引导学生概括列宁的特点(细心观察)。

4、交流,板画:

(1)过渡:列宁通过仔细观察有些什么发现呢?我们把列宁找养蜂人的过程用图画画在黑板上好不好?

(2)板画列宁住处,理解“附近”。

A、提问:先说说列宁住在哪儿?(板画“莫斯科”)

B、板画“小山”,调整其与“莫斯科”的距离理解“附近”。

C、引导学生用“附近”说话:学校附近有什么?你的家在什么附近?谁能自己用“附近”说一句话?(此作为机动环节)

(3)引导读第三段第一句,板画“花丛、蜜蜂”,引导思考:列宁看到蜜蜂会想什么?

(4)引导读第二句,板画“园子、小房子”,引导学生抓住“附近、旁边”二词把园子和房子的位置画准确。思考:这时列宁又会想什么?

(5)房子里是养蜂人吗?(出示“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一句指读,结合句子理解“果然”的意思。)

4、再读第三段,补充板书:列宁靠( )和( )找到养蜂人。

五、小结。

1、看板书,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

2、想一想通过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

吆喝(优质课获奖教案) 篇4

课前:课件展示北京的胡同,播放音乐 【师】(聊天口吻):曲折的胡同、幽深的四合院、代代相传的老字号„„这就是北京,有人说在北京住上一辈子,也读不完它的历史;也有人说,只要在京城胡同遛上一圈,就等于逛了一回民俗博物馆北京的特色就俩字——京味儿,可北京的风情讲起来,那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可不,提起北京人的那张嘴呀,不但能吃、能喝、更能说,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老北京最有特色的声音——吆喝[板书] 整体感知、感受特色

二、【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初步的预习,现在,让我们再把课文大声朗读一遍,并找出课文里提到的叫卖物品,看看这些物品涉及到哪些行业?(生放声朗读课文五六分钟)【师】你看到了哪些物品?

(气氛稍紧张,生1、2站起来却答不出,说话结结巴巴)生3:烤红薯 生4:青菜

生5:从早到晚,主要有大米粥、油炸果、青菜、花、百货行业、修理行业、馄饨、硬面饽饽等;从春到冬有小金鱼儿、蛤蟆骨朵儿„„应有尽有 【师】:这个同学很善于读书,发现了作者用时间线索串起了纷繁的吆喝很善于归纳,发现了老北京的吆喝多,涉及的行业广,“百货行业与修理行业样样都有”据老人们说,老北京有整整368种吆喝北京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门口置办各种生活必需品 【师】:文中哪个行当的吆喝介绍的最多? 生:(齐说)吃的

【师】是呀,关于北京特色小吃介绍的最多据说,老北京仅小吃就有六百多种,现在也还有一百多种有机会快到北京城去,也许以后再想吃到这种风味儿小吃就难了(幻灯片介绍北京小吃)

三、【师】现在,请大家收回浮想的思绪,进一步来品读吆喝的滋味人常说,民以食为天,同学们,让我们来看看,哪一句吆喝,让你一听,就口水直流? 生1:“馄饨——开锅”,这句最吸引我,我仿佛看到那冒着热气的锅里,馄饨薄薄的皮,大大的馅,在深夜里吃上一碗很舒服 【师】说的我也想去吃一碗了 生2:“蒸儿又炸,油儿又白搭„„”

【师】儿话音读得真地道,儿话音可是检验北京话地不地道的试金石呢,这篇文章就是用老北京的方言写老北京的吆喝为什么让你流口水?

生2:这段吆喝里介绍了制作的过程和方法,让我觉得很好吃,蒸了又炸,放的油又多,肯定很香

【师】嗯,口感也酥脆 生3:“喝了蜜的大柿子”很甜 【师】你从哪里看出了甜? 生3:“蜜”写出了甜

【师】除了甜还能读出什么?还有哪个字用得好? 生4:“喝”用得好,用拟人方法,柿子喝了蜜,肯定很甜,又大又甜,汁水多肯定很甜,连心里都是甜的

【师】厉害!一个字就品出了味甜、汁多、个大能不能试着读读,读出味甜,汁多,个大的味道来?

(生试读、师点评、生再读)生5:“烤白薯哇,真热乎!”课文里说了,北京冬天很冷,你想一大早,卖烤白薯的喊一声热乎,又能吃又能暖手,真是让人不能不去买上一个

【师】不能不去买,烤白薯这么诱惑人?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诱惑(齐读烤白薯这一段.)【师】“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同学们的重音用得真好,看样子,真是被诱惑了 生6:“葫芦——刚蘸的!”让人想到这葫芦新鲜,一定很甜,很好吃

【师】不同的吆喝人,方法不同,用词也不一样,课文还有一处也是说葫芦,老师觉得也很让人眼馋呢 生7:“葫芦——冰塔”用了一个比喻,写出了葫芦晶莹剔透,咬上去一定很脆,很好吃

【师】不错,这种感觉是从哪个字品出来的? 生齐答:冰

【师】那还有一个字呢? 生:“塔”,写出了形状,一层一层的,由大到小 【师】同学们还可以闭眼想想这冰塔儿般的形状(生闭眼想)

【师】其实大家可以再胆大些,在老北京厂甸的葫芦儿,是这样吆喝的,葫芦——扛串儿„„

(讲解场景)看,这可真是老北京才有的特色风味儿,特色风情呀

这小小的吆喝词,真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比喻、拟人、夸张,写形、写色、写味儿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这些诱人的吆喝,老北京人可不是读出来的,他们是„„ 生齐:唱出来的!

四、【师】可不,除了在语言上下功夫,他们还在声调上花了不少心思,文章多次提到“唱”出吆喝,他们是怎么唱的? 生

1、有的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 【师】音色音高的变化

2、最起码也得像戏剧里半说半唱的道白 【师】运用唱腔

3、得力气足嗓子脆„„ 【师】这可真是一种本事 生

4、合辙压韵

【师】诗般的韵律,音乐的美感

诱人的吆喝词,动听的吆喝调,真让我们惊叹,在作者眼里,这些吆喝人俨然就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高手,他们的吆喝不再是简单的叫卖声,而是给予很高的评价,作者称他们为什么?

五、老北京最本色的方言,机智幽默,贴切鲜活,极富表现力,再加上吆喝人的个性演绎,那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我们也来试着唱唱,感受一下吆喝人的本领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各挑选一种吆喝,自己试着编个调子,唱一唱等会儿我们来个吆喝串烧表演 生:(分组准备)

【师】先吆喝抛砖引玉,馄饨喂——开锅!

生选吆喝,学吆喝,有的自创起了吆喝,气氛很活跃(其中一个学生的吆喝博得全场师生的鼓掌,掀起了课堂高潮)

六、【师】看来老北京城商贾云集啊,有武汉的、有西藏的、有重庆的、还有正宗北京人呢有潜质小吆喝中有大讲究,还真是趣味无穷呢,想不想欣赏一下原滋原味的北京吆喝?(视频老北京吆喝)

师:小贩们的生活是辛苦的,乞丐的生活是不幸的,但是他们在这种不幸、辛苦的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创造着一种非常生动、鲜活的语言艺术。从这些生动、鲜活的语言艺术当中,我们似乎也能看到小贩们那种乐观、自信,甚至带有几分惬意的精气神。

一般听过吆喝的人也许不会把它们称为“艺术”,作者却将其称为“叫卖艺术”。显然,这名称里倾注了作者特殊的情感。你从中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生1:对吆喝的喜爱之情。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看看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看书思考后交流。)

生2:从第10段“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大嚼一通”、“取暖”写出了对烤白薯的喜爱和满足之情。

师:前面我们分析过了,这个吆喝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但作者这里仅仅是写对烤白薯的深刻印象吗?如果是这样,那么作者完全可以写到“非买上一块不可”就结束,不必再写后面一句了。这块烤白薯和他上学途中的经历还给他留下一些什么?

生3:我觉得他写这句话包含了对往事的怀念,烤白薯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

师:是一种怀念、回忆。想想在那个鼻涕眼泪总冻成冰的早晨,他袖筒里揣着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去上学,一块小小的白薯似乎能抵挡所有的寒冷,到了学校还可以拿来大嚼一通,这种回忆就带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4:温暖。

师:是的,作者喜爱它,因为它让回忆充满了温暖。

生5:“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从“十分精彩”可以看出作者正在欣赏也特别喜欢家门口的叫卖声。

师:你很细心,从这个词看出了作者欣赏的心态。如果把这么多的声音放在你家门口,你的感觉是什么?

生5:会觉得吵、烦。

师:但是作者说“十分精彩”。不要忘记前面还有一个“也”字,这个字有什么意味? 生5:这个“也”字说明大清早叫卖早点的叫卖声作者也很欣赏。

师:哦,大清早、白天的叫卖也十分精彩。我们一起把这段读一读。看看精彩不精彩?

(生齐读第5段。)

师:除了“十分精彩”这句,在这一段中还有没有其他词句能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1:“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出他对硬面饽饽这个吆喝声的喜爱。师:最简洁的语言,简洁到哪三个字?

生1:“更喜欢”。

师:直截了当地表明他的喜爱之情。但是作者为什么用“更喜欢”?用“喜欢”不行吗?“更”有什么意味?

生2:因为他喜欢的叫卖声太多了,而他认为这个最好,所以他用“更”这个词。

师:说明他不但关注,而且有选择。这位同学一下子跳到了第7段,第5段还有没有要补充发言的?

生3:我认为第5段的“热闹”也能体现作者的喜爱。如果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我家门口,我就会觉得太吵了,而作者却觉得热闹,这说明作者对吆喝的喜爱。

师:结合自身体验来说很好。从“热闹”到“精彩”,作者对吆喝的喜爱之情在升级啊!

生4:我要说的是第10段。“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儿的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因为这个给作者带来快乐,是作者美好回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也是作者对往事的怀念。

师:这种奇特的经历可能是我们永远不会有的,所以这位同学用了一个词——“不可磨灭”。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发现作者不仅仅喜欢吆喝本身的形式,更喜欢的是吆喝声中所承载的过去的生活。童年的快乐,求学路上的温暖,等等,在他晚年回忆起来,都那么美好

八、师:作者曾经说过:“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来书写我的一些怀念和感触。”

(横批板书:抚今追昔。)

(屏显。)

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来书写我的一些怀念和感触。

——萧乾《〈北京城杂忆〉原旨》

师:我们读到了作者对老北京吆喝的喜爱,读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也读到了他对过去温暖的回忆,作者似乎要通过这篇文章期待留下些什么。作者想要留住的是什么?

生1:作者想要留下这些吆喝声和吆喝声中所伴有的记忆。师:吆喝是一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叫卖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必然会慢慢地消失,淡出历史舞台。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是想要留住吆喝吗?

这篇文章选自《北京城杂忆》。在《北京城杂忆》里作者写了十篇反映北京风土人情的文章,比如专门写北京方言的《京白》,还有介绍北京布局和街名的文章等等。他在说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一组文章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想用它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

(屏显。)

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想用它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

——萧乾《〈北京城杂忆〉原旨》

师:作者写的都是这样一些不起眼的事物,为什么要这样说?结合作者的这段话和课文,想想作者想要说什么?

生2:我觉得作者想要留住的应该是北京的文化。

师:具体一点是一种什么文化?

生2:民俗文化。

师:是的,这是一种民风民俗。作者想要留住民俗文化,但我们觉得这话还有点空洞。刚才在揣摩作者情感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吆喝和作者、作者的生活、作者的成长关系如何?

生3:是紧密相连的。

师:从这个角度想想,为什么他说在这小小的、商贩们走街串巷的叫卖声中要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呢?

生4:因为这是北京的一个特色,它应该和京剧差不多,也是和西方不同的地方。

师:我非常喜欢你讲的三个关键词,一是北京特色的;二是你把它的地位抬得很高,说它和京剧是一样的;三是你说到了它不仅是北京特色的,而且是和西方文化不同的。

读了文章我们会知道,小贩们的这种吆喝,这种普通的市井生活,是滋养我们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础。作者那一代人就是在这样的吆喝声中慢慢长大,岁月就在这样的吆喝声中慢慢流逝,它是我们北京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我们每个地方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各地的民俗文化合起来就汇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这是我们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所以我想作者不仅仅是要留住吆喝,更重要的是要唤醒我们所有的国人:珍惜自己这一份特有的文化!

今天我们在这一声声精彩的吆喝中领略了老北京城的生活画卷,在动人的文字中体味到作者深沉、浓郁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他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种下了一颗民族文化的种子。让我们好好珍惜吧!

短歌行获奖教案 篇5

一、导入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幻灯片: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幻灯片: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①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

这些诗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又有自己的创造。汉乐府诗大多叙事,而曹操常用乐府旧题抒写感情和抱负,内容和形式上多有创新,气魄雄伟,情感深沉,于质朴自然中带有慷慨激昂的悲壮情调。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色,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

二、研究性探讨:

这样一个人物,才华超众,关心民生疾苦,为何遭人诟骂呢?主要是受名著《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使曹操作为奸雄的形象深入人心。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对曹操的评价上,与原著保持一致。剧中曹操就唱了《短歌行》,但电视连续剧里的鲍国安的一段演唱,都是与剧情不相适宜的。

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短歌行》片段

问:如果说这段演唱在剧中的安排有什么不妥的话,有什么不妥呢?

提示:可以从作者本人、《短歌行》的主题、《三国演义》的主题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明确:

先看《短歌行》的作者曹操,他是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如果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看,他独揽大权,他想统一国家,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改革用人制度,这些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他顺应了那个时代发展的趋势。我们对他的评价应着重看他对历史的供献,而不应该仅仅从道德方面来看。也就是说,《短歌行》的作者曾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其次,就《短歌行》的思想意义来说,不外乎表达了历史真人曹操感叹人生短暂,渴求贤才辅佐的心情,自己博大的胸襟和清明的政治理想。此诗有悲壮慷慨的个性特征,这一首诗也正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建安风骨”。

第三,再看艺术作品,作者着力刘备脸上贴金,给曹操脸上抹黑,显然是为了拥刘反曹的主题服务的。就拿情节来看,当庞统(当然也是一个艺术形象)给他献了连环计后,曹操看到他从北方带来的将士居然能在江面上如履平地,这就免除了他的后顾之忧,这也使他误认为踏平江东的确是指日可待的,所以,他于十五之夜,举行盛大的宴乐,无非是想作战前总动员,他的动员致辞就是《短歌行》,当他需要别人吹捧之时,“不识时务”的师祭酒居然说正声雅乐之中不能有不祥之音,他就一气之下,举槊刺死师祭酒,而后,又于次日亲自为师勖送葬。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显然是为了告诉世人:一代奸雄曹操只不过是事后诸葛亮,好大喜功,爱听颂歌,他的壮举只不过是打自己耳光而已,或者说,这样安排情节只是为了塑造一个奸雄的形象。说穿了,艺术作品中的曹操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等同于现实中曾经叱咤风云的三国人物曹操。

三、把握诗歌情感主线

但有一点,电视剧的处理是正确的,即此诗是一首在酒宴上演唱的诗歌。诗中有“对酒当歌”的句子,可作证据。

(一)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可以互相讨论。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

红酥手,黄藤酒——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他无奈,愤恨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浇愁愁更愁——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琵琶美酒夜光杯――表达的是边关将士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豪迈。

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看样子,酒常与某种情感相连,那么曹操的《短歌行》借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我一直觉得这首诗的名字不好,因为如果用第一句仿佛更好——对酒当歌。喝酒的时候总喜欢唱歌,那么曹操究竟唱出了什么样的歌?大家齐读,开始!

教师朗读。

学生结合教师的朗读,分析本诗的风格特点。

学生齐读。

(三)情感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曹操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从诗中寻找线索(找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可以说,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

四、分析诗人的`情感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之“忧”

这首诗第一句起句就不凡。对酒当歌,应该唱歌,但诗人却想到了人生的长短,“人生几何”,分明是感叹人生短暂,短得就像朝露。我们说过,酒代表各种感情,这首诗是从什么开始的?

明确:忧。忧人生之短。而且短得就像朝露。

板书:光阴易逝

师:诗人举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可诗人满腹忧愁,用什么来解忧呢?

生:酒。

师:对。民间有“借酒浇愁”的说法。可是酒真能解忧吗?当然不能。李白说过:“举杯销愁愁更愁。”,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酒即使能让人忘却忧愁,也只能是暂时忘却,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除去,比如忧人生短暂,酒并不能延长人生。那么感到人生短暂,只能从自身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有一个问题是,同样意识到人生短暂,人生态度却未必相同。

意识到人

生短暂

及时行乐

积极进取

李白——人生得意胥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无名氏——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陆游——镜中衰鬓已先斑。

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师:曹操看到人生短暂,曹操持何人生态度?

明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

曹操急于实现人生理想,深感人生有限。他要实现理想,迫切需要什么条件?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他迫切需要人才的辅助。

问: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明确: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作者写得何等美丽!

师: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

项羽:刚愎自用 乌江自刎

刘邦:虚心请教 成就天下

师: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

生:“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2、“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忧”

师: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到你们呢?显然这里忧的内涵是“贤才难得”。

(板书:贤才难得)

师:诗人在酒宴上演唱此诗,哪几句最切合宴会主题?

明确:“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几句的含义,其实就是在翻译。

师: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看着众多的贤才,曹操内心应是什么样的情绪?当然是满心喜悦。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

明确:曹操虽然已经拥有许多人才,但他并不满足,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来。因为他所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一“忧”一“喜”正好深刻揭示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3、忧的根源

曹操一忧光阴易逝,二忧贤才难得,因为理想尚未实现,其实这正反映了他内心更深更重的一种忧愁,请大家自己概括一下。

板书:功业未就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一是时光易失,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 二是贤才难得,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三是功业未就。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正因为功业未就,曹操思贤之心才会如此强烈。曹操渴求人才,天下人才也不是仅仅在等待,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从哪可以看出来?

明确:“绕树三匝”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三国演义》)。

师: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

生:没有贤主。

师:回答得很好!这话从曹操口中说出,有没有弦外之音?其实这是诗人发出的一个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

师:诗中充满对人才的渴盼,一片谦恭之气,但五班有同学说其中又有一种霸气。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

明确: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气势是宏大的,意义上深远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诗人正是为了成为高山,成为深海,才如此虚怀若谷。对,心里没有霸气的人,笔下便没有霸气。

问:“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明确: 志 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五、研究性探讨

曹操志向远大,同时深知成就天下不能单凭匹夫之勇,必须依赖天下贤能,故而求贤若渴。其实三国时代,何止曹操一人重视人才,刘备发现诸葛亮这匹千里马,留下“三顾茅庐”的美谈。

幻灯片:

有人说三国之争实为人才之争,最后魏蜀吴之所以能三足鼎立,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各自拥有一大批才智过人的能臣与骁勇善战的武将。可以说人才得失,生死攸关。假如你有机会成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你将如何对待人才?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才?

你将如何对待人才?

同学一:提供有利条件。 高薪,高职位

同学二:好的工作环境。

同学三:尊重。

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才?

同学一:复合型人才

同学二:创新型人才

提醒学生,自己首先应成为一名人才,从现在就要为将来打好基础。

六、课外拓展:

请大家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有何现实意义。

幻灯片:

从写作的角度——敢于创新,抒发真情实感

从人才的角度——广纳人才,唯才是举

从人生理想的角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归园田居优秀获奖教案 篇6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讲课之前,让我们来想想,假设你们现在有能力有条件选择或者设计自己的房子,那么你们会怎么选择呢?(各抒己见)

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这实质上也是一种人生的价值取向。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人对名利趋之若鹜,有人却自甘平淡,淡泊名利。当然,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理由。东晋著名的文学家陶渊明也做过这样的选择题,他的答案是什么呢?

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大家还记得在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吗?(和睦的,平等的,愉快的)。确实,在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里,没有压迫,没有官僚,人人平等,明主而自由,他们过着一种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生活。我们都知道这个充满人情温暖的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理想国度,也是他心中的精神净土,灵魂归宿。但是,在美好的理想中得桃花源在现实中有没有呢?既然没有,那在现实中,陶渊明所向往的居所是什么样呢?是不是和大家的选择是一样的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走进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五柳先生传》,后人普遍认为这是陶渊明的自传,故曰自称“五柳先生”。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新的境界。陶渊明的一生算得上是起起伏伏的,他的曾祖父曾经做过大司马,大司马是什么职位呢?掌管一个国家军权的职位,可谓是十分显赫的身世,他得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可是当他少年时,家道便渐渐地衰落了,家境也逐渐贫困起来。虽然说在青年时代,陶渊明也有过建功立业为国效忠的大志,但是他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到头来只担任过几任无关痛痒的小官。直到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正如每个朝代到末期一样,当时政府腐败,尔虞我诈,官场黑暗,勾心斗角。这样的现实让满怀一腔热血的陶渊明很是失望,如果陶渊明会唱歌,那他肯定会低吟一曲“我的心真的受伤了。。”所以最终陶渊明果断地在他41岁的时候弃官隐退,值得注意的是,陶渊明这次辞官之后就再也没有出仕,从此结束了人在江湖人不由己的生活,直到终老于田园。

我们曾经说过“文如其人”的观点,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个文如其人指的并不是文如其外貌,而是指人的经历和思想。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一篇文章来看出作者的经历和思想。这篇《归园田居》告诉我们什么经历和思想呢?让我们先来诵读整首诗歌,深入到诗歌来感悟陶渊明。(全体诵读诗歌)

这样的古诗要怎么读才能读出味道来呢?让我们来听听录音带,顺便纠正一下字音,等等我们请同学来帮忙翻译。翻译如下:

少无适俗韵: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性格。适:迎合,俗:世俗,韵:气质,性格。性本爱丘山:天性就热爱山林。丘山:山林。

误落尘网中:误落在尘世的罗网中。尘网:尘世的罗网,比喻庸俗浑浊的官场。

一去三十年:转眼过去就是三十年。三十年这个说法有争议,有人说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因为根据史料记载,陶渊明在官场中沉沉浮浮是十三年。因此也有人说是写错了,应改为一去十三年。当然,我们采用第一种说法。

羁鸟恋旧林:关在笼子里的鸟留恋生活过的森林。恋:留恋

池鱼思故渊:养在池塘里的鱼思念过去的深潭。思:思念

(提示:上面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拟人和比喻,把鸟儿和鱼儿赋予人的情感,把自己比喻成羁鸟和池鱼)

开荒南野际:在南面的山野里开垦荒地。守拙归园田:安守本分,回归田园生活。(总结第一部分---以上八句:主要叙述了自己从出仕到回归田园的缘由)方宅十余亩:住宅周围有地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茅草的小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榆树柳树遮蔽着后檐。荫:遮蔽,遮掩。桃李罗堂前: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罗:罗列。

(提示:以上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互文,所谓互文,就是指也就是说,我们这两句话应该合起来翻译:榆树柳树桃树李树都在堂前罗列着都把后檐遮蔽了。)

暧暧远人村:隐隐约约可以见到远处的村庄。

依依墟里烟:依稀可以见到远处村落里的炊烟。狗吠深巷中:狗在深巷中叫。鸡鸣桑树颠:鸡在桑树的顶端啼叫。

(提示:以上两句是什么句式呢?省略句,倒装句,原文应该是“狗于深巷中吠”,“鸡于桑树颠鸣”)

户庭无尘杂:门庭里没有尘俗杂事。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有余闲:陋室里有余暇清闲。余闲:余暇清闲。(总结第二部分:以上十句:描绘了美好的田园生活)(作画: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于黑板上画出第二部分的内容)久在樊笼里:久在樊笼里的我啊。樊笼:比喻仕途。复得返自然:又能回到田园了。

(总结第三部分:总结全诗,表达回归田园生活后的愉悦心情)在翻译了全文后,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我们刚才说得选择了。陶渊明选择的是追逐名利还是淡泊名利呢?淡泊名利。我们说,很多时候,文章的标题能告诉我们一些信息,那你们告诉我,“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呢?(“归”)。

既然是“归”字,那么我们来提出四个有关归的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去何处”“归去如何”。这四个问题解决了,那我们就算是完整地理解整篇诗作了。

首先,从何而归?诗人是从哪里回归到田园生活呢?纵观全诗,找出关键的两个词语(尘网,樊笼),那诗人用尘网和樊笼比喻什么呢?(官场生活)没错,我们在介绍文章背景的时候就说过了,陶渊明所处的年代正是东晋末年,当时官场腐败,阶级斗争激烈。陶渊明即使胸有大志,但是生不逢时,于是他悔恨自己身处这腐朽的朝野。大家说说,哪个字眼说明陶渊明悔恨自己身处这黑暗的官场呢?(“误”)那诗人的这种悔恨,痛苦之情深吗?(深),为什么?(因为“一去三十年”,时间太长了。)

其次,为何而归?诗人为什么要回归田园生活呢?用我们诗中的原话说,就是“性本爱丘山”,没错,回归田园生活是天性使然,那既然是天性,大家想想,为什么当初又要出仕呢?(因为是“误落尘网中”)也就是说,当官并非是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在封建社会,有志的人儿要想建功立业,要想实现政治上的理想,只能走仕途之路,也就是当官。但是又因为当时的东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在这样的局面下,要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有可能吗?不可能。就像在当今的中国,你想当个清官容易吗?不容易。在无法实现政治抱负的情况下又不愿意同流合污,还能有什么方法呢?只有选择明哲保身,归隐田园。

第三个问题,“归向何处”?(归向田园)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有何特点呢?我们结合我们刚才画的图来分析一下。这副图画,抓住了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动静结合,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浓淡咸宜,构成了一副生机盎然,舒适恬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这一切的一切跟诗人在官场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歌颂田园生活,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和谐生活的心境。

最后一个问题,“归来如何”?诗人在回归田园生活后的心情和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从这两句诗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诗人走出樊笼回归自然之后是什么样子的呢?(自由的,喜悦的)为什么会感觉到这么自由呢?因为户庭里没有尘俗杂事,陋室里有余暇清闲,再也不用在官场上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终于有自己自由的天地和时间了。当然,我们说,这种自由指的不仅仅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自由,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自由。

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收束全文,明确地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生活,热爱田园生活,追求心灵上的自由与独立。

上一篇:三年级写事作文300字下一篇:地面找平工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