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阅读范文(精选8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公共汽车咏叹调(节选)刘心武
车在西单站停靠了,可没开。
有两个小伙子,是从车上下来的。他们气冲冲绕过车头,闯到驾驶室边,一个拽开门就骂:“你他妈的工会大楼干吗不停?!”一个竟伸出手去要拽司机:“有你这么开车的吗?!你下来!”
工会大楼是前一站。发车时本是说工会大楼停而西单不停的,当时,大家伙一个劲儿嚷:“西单停!”“西单停!”他才前一站不停停西单。
你们非要在工会大楼下车干吗刚才不嚷嚷?真是谁心善谁吃亏。前一阵大北窑那儿修路,车堵得厉害,常有忍耐不住的乘客跑过来求他:“师傅,开门让我们下!”不在站上不能开门,这是制度。他本可以置之不理,可他心软,好几次都把门开了,让想下去的下去。这回他又心软。“我们都到西单下!”一片嚷声。他本是将就大家伙,没想到倒惹出了麻烦来。
看这二位那个横劲,怎么着?找茬儿打架吗?他满脸溅朱地指着他们叫嚷起来:“你们想怎么着?嘿,你们要敢拽我你就真拽,这车我今儿个还真不开了!”,底下两个小伙子倒没真拽,但跳着脚骂个没完。
韩冬生气得浑身哆嗦。他转过身来,朝着车厢呼喊:“嘿,你们说说,是不是刚才车上都嚷着要我西单停车?!”
车上的乘客竟没有一个应声作证。
韩冬生大受刺激。他转身冲着车下二位对吵起来。交通警走拢车前,问韩冬生怎么回事儿。
韩冬生气咻咻地望着两个寻衅者消失的地方,赌气地说:“你们逮不着流氓就罚我吧!今儿个我还真不干了!”他掏出印着红
1、黄
2、蓝
3、绿4的一叠“北京市机动车驾驶员违章记录证”,一下子递到交通警手里。
交通警很冷静,把四张卡片都还给了韩冬生,对他说:“你先把车开走吧!” 韩冬生把胳膊抱在胸前,梗着脖子宣布:“我这车出毛病了,开不了了!” 连续几辆出租汽车从街心驶过。
韩冬生望着出租汽车顶上安装的有“TAXI”字样的顶灯,心里更不是滋味。
他把那顶灯叫成“坟头”。“那些顶着坟头的家伙”,他这么称呼出租汽车司机。他从羡慕他们,到嫉妒他们。
韩冬生今年三十一岁。父亲是一家饭馆的“白案”。两个妹妹也在饭馆,一个给“红案”切菜备料,一个端盘儿。他弟弟是全家的骄傲,在西郊一所大学里工作,尽管是在大学修建队当瓦工。大学里曾给每位教师配置一部《辞海》缩印本,本来行政部门的干部以及工人不一定需要那么厚的一大块纸砖,但福利均等的不成文规则使他弟弟也领到了一部。他弟弟立即倒手转卖,便得了四十块钱。这类事多了,韩冬生心里便堵上了冰坨——我们公司怎么一年才发两双手套?
韩冬生赶上了最后一茬“上山下乡”。在村里种地的时候,他常常一边抹着汗水一边幻想:什么时候能当个工人就好了!后来房山的一个小煤矿招工,他欢天喜地地去了。去了才知道当矿工比种地还苦,于是他幻想哪一天能调回城里就好了!一九七九年还真遇上了难得的机会,父亲的一个“把兄弟”在公共汽车公司的一个车队当队长,靠这个“后门”,他转到城里公共汽车公司来了。临调走时,矿上让他在一张纸上按手印,那上头写着他自愿从四级工降为二级工。他没犹豫,蘸着大红的油墨按了。他在公共汽车公司从二级工从头干起。先卖了两年票,后来才学了开车。头两年他还算安心。可这一年多来,他心上长毛了。关键是出租汽车的勃兴,公共汽车驾驶员远没有出租汽车司机自在和实惠。看着川流不息的出租汽车,韩冬生越发想坚持他的罢工行动。(有删改)1.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品通过对驾驶员韩冬生闹情绪的描写,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体制不完善、分配不公等社会矛盾。B.作品在写实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生动地展现了交通领域的诸多问题,体现了作者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历史责任感。
C.作品采用第三人称,既注重人物动作、语言描写,又注重心理活动的描写,通过对司机闹“罢工”的描写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内容。
D.作品运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行文紧凑而有波澜,倒叙如先写西单停车之事,然后再写前一站发生的事,插叙如写一家人的工作情况。
E.作品写韩冬生弟弟转卖《辞海》缩印本赚了四十块钱,既突出了韩冬生内心的不平,也反映了教育界问题严重,亟须“拨乱反正”。
答案 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大胆想象”不当,误将人物的心理活动说成是想象;D项,倒叙说法不当,“先写西单停车之事,然后再写前一站发生的事”也为插叙;E项,“反映了教育界问题严重,亟须‘拨乱反正’”不当,文中无此意。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的情节结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乘客闹事,韩冬生与乘客吵架;交通警前来调解,韩冬生宣布车不开了;看着几辆出租汽车,韩冬生心生不平,展开心理活动;韩冬生想坚持罢工。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对情节进行划分,交通警登场前后各为一个情节,其后人物的心理活动为一个情节,最后交代坚持罢工为一个情节。3.文中画线句子“连续几辆出租汽车从街心驶过”有哪些作用?试作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加强现场感,使场景更加真实;便于引发人物的心理活动,引出下文,拓展描写空间,展现社会问题;增加行文的变化,改变单一的叙事角度。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的能力。“连续几辆出租汽车从街心驶过”一语单独成段,其作用不可小视,应结合全文及主题进行分析,可从增强现场感、引发人物心理活动、增加行文变化等方面作答。
4.有人认为作者笔下的驾驶员对乘客的态度过于嚣张,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试从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如此对待乘客确实有些嚣张,但这样写使韩冬生这一人物更具真实性,因为面对社会不公,他不想当公共汽车驾驶员,又遭遇乘客的怨骂,自然难有好态度;描写人物的嚣张,便于表现人物内心的不平,从而更好地反映社会不公的问题,呼唤改革。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作答时可从塑造的人物真实与否、对表现主题有无作用等角度进行考虑。就公共汽车驾驶员而言,韩冬生的态度是不正确的,但他为什么会有如此态度,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进行这样的思考,不难得出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刻舟求剑 王
蒙
一位贵客在江轮的甲板上舞剑,一个亮相,手一松,把剑落入了江水之中。
“停船,停船!”他气急败坏,“快停下船来为我捞剑!”看看众人漠然的神态,他解释说:“我这剑出诸干将、莫邪,通西域时经过丝绸之路流落到国外,波斯大帝曾佩带它出征,奥斯曼帝国宰相曾悬挂它于客厅,英王乔治王子用重金买下,法王路易第八派五个刺客去抢夺它„„如此这般,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出口转内销才落到我的手里。看,这是文物局证明,这是税务局收据,这是工商局的批文„„” 船长来了,问道:“您老这柄宝剑上了保险了吗?”
客答:“宝剑不是左轮手枪,不存在走火的危险。再说它的价值在于积聚文化心理集体无意识工艺美术观赏保存参观展览,从不曾有过实战的考虑。中东之战中,不论是多国部队还是伊拉克都舍不得用这样贵重的宝剑开打,他们用的飞毛腿爱国者B-2都是博物馆拒绝收购乃至拒绝接受捐赠的东西。你在大英博物馆或者大都会博物馆见过导弹与轰炸机哪怕是盒子枪捷克造吗?古老的宝剑上保险开关这劳什子作甚?” 船长急得跺脚:“谁说那个开关啦!我说的是insurance!”
贵客咕哝道:“放什么洋屁?我自己的宝剑凭什么要给保险公司交钱?我喝五粮液都没掏过钱!国务院不让宴会上喝白酒,我偏要喝!你到底停不停船?”
“停船是不可能的。现在船行峡谷,停船是危险的。我们的船上还有外宾,还有记者,还有来写文章糟改我们的笔杆子哩!”
“你什么态度?你对我什么态度?”贵客发了怒。他进一步甩出一张牌:“你们航运公司经理不就是张二胖吗?你们财务处长不就是小余吗?我告诉他们一句话就炒你的鱿鱼,我还是归侨台属一贯道徒呢!” 船长没有办法,便在落剑处的船帮刻上一柄剑的模样,又刻上几行字:“此处有宝剑,捞上赏重金,捞不上也给钱,全凭一片心!”
最终决定:捞上奖金一万元,剑主出百分之六十,船主出百分之四十;捞不上每人次奖十五元,船主出百分之六十,剑主出百分之四十。不管谁出钱,都由轮船上的财务科开发票,可以报销。
许多自作聪明的旅客把船长嘲笑了个够,说他是傻蛋:“刻画刻字有什么用?船行每小时二十五公里,走出这么远了,下去捞个鸟!”
等到大家笑完了,船长说:“你们才是呆鸟哩!现在给各旅客出个智力测验题:为什么你们是呆鸟?猜对了的今晚喝啤酒按七五折收费!”
船到站了,一批又一批的潜水能手在刻舟处跳下求剑。剑没求着,却捞上来各种硬币、易拉罐、罐头瓶子、项链、金银戒指、手镯、防水手表、怀表以及各种沙石、水生动植物等。
行船了,打捞停止。又一站,又打捞一次。船到终点站,便在终点站打捞。船往回开,便又在行进中的每一站打捞。
历时一年,剑尚未捞上来,但是捞上来的物品洋洋大观。先是办展览,后又分别举行拍卖、寄卖、代售、甩卖活动。得失相较,虽然航运公司与贵客所在单位贴了些钱,打捞者、船工和旅客都捞到了一些好处。尤其是培养了一批潜水能手,有的走向全国,有的走向世界,他们一致认为该船是潜水的摇篮,船长是潜水之母。他们的事迹,被翻译成六国文字,登载在各大报上。据悉,最近《吉尼斯世界大全》已派干练编辑人员前来采写他们开创的纪录,并准备将他们的故事拍成影片,在《正大综艺》之“世界真奇妙”节目中播放,云云。(有删改)5.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品运用古代寓言故事“刻舟求剑”的框架,别开生面地上演了一场现代闹剧,有坠剑、刻舟、求剑的情节,也有相同的讽刺对象和含意。
B.作品中“船长”和“贵客”都没有具体姓名,也没有相貌特征的描写,这样便于突出人物性格和人物的普遍意义,具有更强烈的讽刺性。
C.作者通过“贵客”和“船长”之口,用简洁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展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众生万相。
D.出口转内销、文物、保险、中东之战、吉尼斯、《正大综艺》等大量的社会元素,作者信手拈来,取舍自如,其大家手笔令人惊叹。
E.本为应付贵客的纠缠,并无其他意图,船长的荒唐之举却意外地获得了巨大利益,荒诞的行为竟然成了合理的存在,作品的讽刺意味昭然若揭。
答案 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这篇小说的“讽刺对象和含意”与寓言故事是不同的,前者讽刺的是炒作和作秀的心理和行为,后者讽刺的是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不识变化的人。C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展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评述不当,小说只是通过人物之口涉及生活的多个方面,并没有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生动形象的描绘。E项,船长因为利在其中才“刻舟求剑”的,“并无其他意图”判断不当。
6.当船长问“您老这柄宝剑上了保险了吗”时,贵客给出了极为“雄辩”的回答,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情节安排,进一步突出了贵客故弄玄虚的作秀心理,展现了他因为能够违背规则获得利益而洋洋自得的心态;同时也具体展现了公款吃喝、炒作作秀等不良社会现象,增加了小说的时代性和讽刺性。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两方面分析。通过分析贵客关于宝剑的来源的话,可看出他的无知与故弄玄虚,显然是在作秀;而那一段关于“喝五粮液都没掏过钱”的话,既是吹嘘,又是社会公款吃喝的写照。据此理解,可得出答案。7.船长为什么说笑他的旅客才是呆鸟?请联系上下文进行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招募人们潜水“求剑”,船长、贵客和参加打捞的人都会有利可图;而且从下文来看,船长的“刻舟求剑”影响越来越大,既得利益也越来越多。由此看来,“刻舟求剑”是船长为获利而故意为之的作秀举动,而嘲笑他的旅客不知其故,所以船长说这些旅客是“呆鸟”。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旅客和船长各说对方“呆”,含意是不同的,船长说旅客是“呆鸟”,是因为旅客不明白船长的用心,结合下文情节,可知船长“刻舟求剑”完全是别有用心的,是为了借作秀而图利,揭示船长的“用心”即可明白船长说旅客是呆鸟的原因。
一、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
在对高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中, 写作能力是最难培养的能力之一。英语写作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学生虽然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 却不能写出完整正确规范的句子, 这需要引起英语教师的思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缺乏过程性写作训练, 以及学生英语写作基础知识积累不足, 是高中英语写作中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并结合所做的理论研究, 笔者发现高考范文可以作为一种比较规范的写作文本, 在词汇、句型、语篇三个方面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丰富有效的经验, 对于改变英语写作教学“吃力不讨好”的现状,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高考范文的意义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高考范文的最终目的, 是充分利用高考书面表达的优秀范文, 使学生大脑中输入的英文信息的质与量得到提高, 语言输入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得到质的飞跃。这一教学法的运用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首先, 分析范文能有效地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范文分析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恐惧感, 焦虑感, 帮助学生揭开书面表达的“神秘面纱”, 增强学生对写作的信心, 而且可以为学生的英文写作实现从控制性写作到创造性写作的飞跃打下良好的扎实的基础。其次, 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则在范文形式上得到充分体现, 在体裁特征、语篇衔接、遣词造句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文章体裁多样化, 类型齐全, 如演讲、故事、辩论等, 交际目的不同, 产生不同的篇章不同, 形成的体裁也不同, 而所用体裁的特点在范文中能够得到形象生动的体现。篇章的主要特征是连贯性, 通过范文分析, 建立语篇连贯的各种衔接手段就比较熟悉, 写作过程中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 语言生成的速度就会加快, 写作自信心也会增强。
三、高考范文指导下的写作教学
由于高考的写作命题都是以贴近学生生活为原则的, 因此很多范文都浅显易懂, 又不失深度及精彩。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比较和欣赏其结构、高级词汇和句式, 等, 让学生自己感受如何写, 通过对比与反思获得更多收获。通过让学生欣赏、分析高考范文, 不仅对学生在词汇、句型、篇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 而且通过对范文和高考评分标准之间的对比, 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了高考写作要求, 为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下是我归纳总结的高考范文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方法:
1. 范文指导下的词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会发现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一个毛病, 就是词汇运用与所学词汇量不成正比, 这就造成一种严重的后果, 写作时无法顺利表达。首先, 教师可以从高考范文中提取高频词汇, 经过整理为学生建立一张方便实用的写作词汇表。其次, 利用课本加强对所学词汇的拓展, 为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作文训练夯实基础。多以翻译、造句等形式把词汇表中的词再现。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词语的语境和句子结构应用形成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避免学生孤立地记忆单词。
2. 范文指导下的句子教学:
首先, 五种基本句型要求学生牢牢记住, 熟练掌握, 这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会有很大帮助。其次, 学习一些基本的简单复合句, 如状语从句、定语从句、表语从句、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宾语从句等。在加强训练基本句型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正确、恰当、熟练运用复合句的能力, 一些较复杂的语法结构要鼓励学生多尝试, 提高其书面表达能力。此外, 针对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 例如“行文连贯”“有效采用不同连接手段”等要求, 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连接词, 例如恰当地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 会增强文章说服力, 使文章结构严密, 更具感染力。常见的过渡词:
(1) 表并列:besides, in addition, what is more, moreover...
(2) 表转折:however, nevertheless
(3) 表原因:because of, thanks to, owing to...
(4) 表结果:thus, therefore, as a result…
(5) 表列举:namely,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hat is to say…
(6) 表结论:to conclude, in a word, in brief
3. 范文指导下的语篇教学: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强调语法而不是语篇, 即比较侧重句子结构, 对语篇要求较低。导致学生写出的篇章语病较多, 结构不严谨, 语言乏味, 连贯性不强。在完成基本功训练的前提下, 为了促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务必多加强语篇的训练。
与传统的写作教学法相比, 运用高考范文指导下的过程写作教学法, 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成绩得到提高。通过高考范文输入, 学生对如何表达地道的英语的关注意识和敏感度增强了, 注意到了写作输出与自己的语言输入之间的不同, 另外, 通过加强对写作训练, 学生的语篇构建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提高了整体写作水平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增强自信心,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在教学中,英语阅读理解是考查和测试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高考阅读理解的题量逐年增加,知识面逐年拓宽,灵活度逐年增大。面对新的形势,寻找即时的、地道的、活生生的、文化底蕴深厚的阅读材料是很有必要的。而每年的高考真题是不可多得的好材料。因为真题是经过命题专家认真研究分析决定的,选取的材料也是最近最新的、原汁原味的,题目的信度和效度也是非常高的。
英语真题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阅读理解篇章,通过对真题的阅读,可增加词汇量,巩固语言结构,提高对长难句的分析能力,熟悉背景知识,通晓文化习俗,了解作者意图。同时也可以将阅读材料改编成完形填空和缺词填空,还可以就文章的内容进行拓展,写心得体会,成为书面表达的写作训练。
一、英语高考阅读真题教学步骤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明确指出,阅读的基本技能主要指:掌握基本事实,抓住中心思想,了解时空顺序,理解文章内涵,从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意图,读懂图表和说明书等,分析语篇结构,获取语言和文化知识,综合评价文章等。根据语言学专家对于不同阅读目的的划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四步训练法,即:reading for information, reading for structure, reading for ideas, reading for writing。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reading for information。通读全文,先不做题目,而是了解文本的主要意思。同时在有疑问和重要的地方标注记号,用简单的语句叙述大意,也可以直接用文章的主题句来概括。
第二步:reading for structure。对所有标注记号的部分仔细分析,可以借助词典或向老师同学求助,重点突破难词和难句,根据文章大意和上下文,联系构词法和句法,分析理解句子,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在语境中强化词法和句法。这一阶段不能看文章的正确答案和解析,而是要自己去解释、分析。
第三步:reading for ideas。再重新阅读文章,经过对生词难句的处理,阅读已经顺畅了很多,但仍有一些看似简单、没有任何生词但意思却不容易理解的句子,需要在再通读中解决。可以结合文章的思路,分析语篇结构,对作者的写作手法、逻辑顺序和技巧以及思想进行整理归纳,以产生新的观点。
第四步:reading for writing。这是阅读比较高的境界,在一定量的语言输入基础上,结合读者的自身体验,选取文章的适当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智者先人对话,并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是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二、英语高考阅读真题教学过程
现以2009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D篇文章为例,采取四步训练法进行高考阅读真题教学。这篇文章选材地道、语言优美、有文化底蕴,而且例子形象生动,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是很好的精泛读教学材料。
第一步:让学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并将生词和重要词句画出来。这一步骤五分钟内完成。阅读后请了四个学生分别说出该文的大意:“When hearing bad news, some people will be very angry.”“We should receive it with a calm state of mind. When facing bad news, we should learn to accept it.”“Everyone will hear bad news. We should face it.”“Big winners know, when delivering any bad news,they should share the feeling of the receiver.”前面三个学生的回答差不多,都是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待。第四个学生的回答直接引用了文章的句子。对于这四个答案,让学生讨论哪个比较接近文章的真正意思。对于理解的偏差,问题在哪里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了第二步reading for structure。
第二步:此时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把所画的难点部分列出来。
首先是词汇问题。我们会碰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误看单词,如把poor看成pour, diner看成dinner, fist看成first;第二,单词掌握不牢固,如exhausted, broad, professionals, appreciated,还有对关键词deliver意思的不确定,在教材中学过的有“送报纸”“接生孩子”的意思,在这里“deliver bad news”学生有点转不过弯来;第三,不能利用构词法知识识别生词,如misfortune, employee, merrily,尤其是merrily,当提示“Merry Christmas”时,学生才知道它的含义。其中最重要的词就是文章中的unsympathetic, 文章用了“a smiling neighbor, with a broad smile, cheerfully, merrily”来衬托当事人沮丧、焦急的心情,从全文的理解不难猜出是“幸灾乐祸的,毫无同情心的”意思,但也有一些学生把握不到位。
其次是句型结构。在这篇文章中有两个句型值得一提。Its not the news that makes someone angry ... 这句很好地烘托了主题,但很多学生理解为定语从句,对典型的句型掌握不到位影响了整体的理解。另外是虚拟语气的倒装用法:Had my neighbor told me of the upcoming rainstorm with sympathy, I would have appreciated his warning. Had the Greyhound salesclerk sympathetically informed me that my bus had already left, I probably would have said, “Oh, thats all right. Ill catch the next one.” 对于这块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在理解时会有云里雾里的感觉。
在reading for structure阶段,学生可以学习和巩固许多语言知识,如第二段中的“strike sb on the face”,第四段中的两个句子“A doctor advising a patient she needs an operation does it in a caring way ”和“A boss informing an employee he didnt get a job takes on a sympathetic tone”的结构完全一样,分词短语作定语来修饰主语。
第三步:在这步中,主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逻辑顺序和技巧以及思想。如文章的第一段用古埃及法老的故事引出作者的想法,很多学生在做第一道题目时对选项“introduce a topic”弄不清楚,这里的introduce仅仅理解成“介绍”,就很难选择了;第二、三段则是作者用亲身经历的两件事来说明第一段中法老的做法,表达了作者在接到坏消息时的愤怒心情,由此引出下段对于传递消息,尤其是坏消息时一种恰当态度的重要性。这样的写法让读者容易产生共鸣,易于接受作者的观点,文章的主题句“Big winners know, when delivering any bad news, they should share the feeling of the receiver”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形成了一篇很好的说理文章。接下来,作者用“unfortunately”作为关联词,谈到很多人在很多场合没有这种“share the feeling of the receiver”的意识,又是两个情景问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对于幸灾乐祸的、毫无同情心的这种态度的愤怒,用“land your fist fight on their unsympathetic faces”来佐证了“Dreams of head-cutting”,这样第三个题目就迎刃而解了。最后,作者用了两个虚拟语气的句子,对前面谈到的两个例子进行了假设,一种恰当的态度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大家会心存感激,缓和气氛,首尾呼应,引出结束语:Delivering bad news properly is important in communication. 这也就是第四个题目“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的答案。
第四步: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尤其可以在学习语言之后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为人处世、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现在的学生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因此,在读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就“How to deliver bad news after reading this passage?”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一篇题为“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assage?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it?”的读后感。
学生的书面练习又是很好的改错训练材料。教师可以事先打印好,让学生改错,然后一起欣赏,也可以让学生评分,鼓励学生去发现文章中值得借鉴的地方,丰富自己的表达,从而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水平。
三、英语高考阅读真题教学反思
英语高考阅读真题教学是以高考真题为载体,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深入了解英语国家人士的语言思维,从而扩展学生的阅读思路,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英语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教师要积极研读高考阅读真题,利用精泛读结合的办法,选取一些文章给学生泛读,教师做简单的讲评,对于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底蕴深厚的文章进行精读,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阅读的激情,可以使学生有很大的收获,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 在高考阅读真题教学中,要结合高考词汇表,对于高频词和常见的短语搭配、语言结构要做到落实,真正让学生掌握,做到在阅读中学习,在学习中巩固,在巩固中提高。
本套试题充分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目标,突出能力考查,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服务选拔和导向教学,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具体来说,今年的高考试题具有情景多样考查真实、题裁鲜活凸显树人、设问简洁指向思维、考查全面梯度合理等特点。
一、情景多样考查真实
单项填空题注重情景设置的多样性和真实性。在功能意念方面,包括了表达观点、提出建议、陈述事实等;在话题方面,包括了自动驾驶、电子媒介、国家软实力、睡眠健康、行为方式等。丰富、真实的情景有利于考查考生在多种情境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题裁鲜活凸显树人
语篇体裁稳定,包含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等。题材贴近社会现实,如社会、生活、文化等相关的话题,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人生哲理、生活态度等。语篇长度与近几年相当。语篇长度、话题、体裁设置合理,既有信息查找、表层理解转换的题目,也有推理判断概括提炼的有一定难度的考题,保证一定的区分度。
完形填空语篇讲述了一个励志故事,传递出面对人生逆境乐观以对的人生态度;阅读理解A篇关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观指南;阅读理解B篇涉及了餐饮文化,介绍影响顾客就餐和消费的多种因素;阅读理解C篇呈现了美国小农场的特点及其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阅读理解D篇是新闻报道,介绍了英国教育专员负责的“点赞中的人生”的项目研究成果;任务型阅读语篇是关于“艺术如何促进经济”的话题。这些富于正能量、时代感和教育性强的语篇,都能促进考生对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考生未来生活奠定基础,很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设问简洁指向思维
语言知识运用部分包含了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两节。在单项填空小节,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连词、时态语态、三大从句、非谓语动词、动词短语、情景交际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点覆盖主干语法,语境清晰,题干简洁,话题时尚。词汇题目的考查强调了词汇的活学活用,而不是简单化的词汇识记,题干简短明了,突出前后语义的关联。时态、语态考了三题,比往年有所增加。英语习语没有涉及,但交际用语考了两题。语境信息丰富,注重在真实语境中语言的得体性考查。语法考查的落脚点在主干语法的基本用法上,没有偏题怪题,强调语法的表意功能,考生容易上手。
完形填空是个励志故事,传递出面对人生逆境乐观以对的人生态度。该部分注重考查考生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和正确理解语篇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准确使用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能力。文章语篇结构清晰紧凑,考生需要借助故事的几个要素进行情节的梳理和主旨的把握,理顺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在逻辑,答案都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对考生的语篇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生能借助语篇的上下文线索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等进行解题,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阅读理解部分:在全面考查考生各类阅读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考查考生未来学习中需要使用的各类微技能:即考生能根据语篇中不同层面的事实信息进行简单推断、归纳总结,理解作者观点、意图和态度等。A篇还是应用文保持传统的信息查找的细节题目,B、C、D三篇以说明文、议论文为主,C篇的61、62题对语篇知识的要求较高,D篇篇幅长,考点思维含量高。考生不仅要获取直接、表面的信息,而且要通过归纳、分析表面的信息理解文章深层次的内容。阅读理解的大多数题目聚焦思维,推断和归纳总结占有较高的比重,特别是有些考题需要借助语篇知识才能更好的解决。
任务型阅读部分:任务型阅读强调对于文本结构的解读,转述重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提炼文章提纲是考生在高中学习和以后的高校学习中常见的阅读任务,依然是今年的考查重点。既要宏观上能把握语篇的结构、提炼文本的主旨、概括分论点、区分事实与观点,微观上又能转述信息。准确的理解与精准的表达成为阻碍该题得分的主要原因,对语篇知识和词汇运用能力,特别是常见核心词汇的准确、地道的使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书面表达部分:今年的书面表达部分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根据特定的情景要求,完成15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写作。依然是以近几年的读写作文为主,即先用30 词概括阅读材料,然后针对材料中的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谈看法。考题的呈现方式改变了近几年的文字加图表的形式,而是两段有关消费排名现象及观点的纯文字材料,要求考生进行比较和分析,表明态度,作出价值判断,并写出紧扣主题的个性化内容。试题任务思辨性强,有效地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四、考查全面梯度合理
本套试题涵盖了《考试说明(江苏卷)》所要考查的基本内容、重点内容: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主题语境、语言技能等。在立足基础的同时,强调能力立意;在突出导向的同时,确保甄别功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彰显课程理念。
高考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技能。既考查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又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它包括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书面表达等多种题型。
一、完形填空是中等难度的题型。
要做好这样的题目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试题的特点。1、近些年来的试题文章趋短,挖空的密度增大了,这样不容易在较宽的语言环境中获得语言信息,使得理解文章的难度加大了,这就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要相应提高。2、情景类型的选择为主,语法选择填空极少。3、文章内容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以有情节的故事性文体为多,内容生动有趣而又变化多端,结尾往往幽默有趣,但合乎逻辑,学生应明了情节,又要按情节进行分析推理。4、近年来高考]完型填空句子结构、语法和词语等难度适中。5、文章中出现的派生词或生词,学生在掌握高一的所有构词知识,提高自己的识词水平,另外一些必要的生词会有英文件注释,另有不影响情节理解的生词可忽略过去。6、测试单词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7、“完形填空”为了给学生提供最初的信息,因此在设计题型时,总有个句子不挖空,或是大半句不挖空,这种提醒句不常在句首,但有时也在最后,甚至在文章的中间。8、在“完形填空”的前面测试的某个词语,由于情节和行文的发展需要,在下面的表述中有时会再次出现,学生应抓住机会并纠正前面可能出现的失误。
此外,搞清楚题型特点后我们必须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1、根据常识选择答案。E.g.It was an early morning in summer ,In the street ,sleepy-eyed people were moving quickly,heading towards their ____.(A.jobs B. homes C.buses D.offices)
2、根据词的固定搭配、固定句型以及语法结构选择答案。对于这些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平时多读、多记、多积累,对所学语言知识能较好地较熟练地掌握,是不难对付的。此项目的考查虽说也有上下文的联系,但联系不是很大的。E.g 1、A moment _____,he was after me and thrust five cassettes.(A. ago B.later C.before D. earlier)
I’m used to __ a bus to go home .(A. taking B.take C.take D took)(习惯用法)2、Mrs Green was ___the bed.(A.do B.did C.making D.made)(固定词组)。
此外从文字表面不能够清楚其意义的则需反复阅读,真正读懂文字。
3、通过文章的深层意义选出答案。
二、阅读理解题型是高考英语中最重要的试题。
近年来,数量和难度方面都有所提高,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一般来讲对英语文章的阅读理解也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就是要求学生具有在很短的时间内比较成功地完成高考水平所要求的数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过去有的学生一碰到生词就查词典,逐字阅读(one word at a time)、读一句就翻译一句,借助中文来理解,回视重读(back-reading),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one phrase at a time ,then one sentence at a time.2、人在阅读时,提倡一目十行,扩大视线的视幅,加快阅读速度。3、默读(Silent-reading)4、学会略读(Skimming).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大意,抓住中心,抓住关键性的主要情节。5、寻读法(Scanning).有目的、有选择地快速浏览并注意把重点放在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which引出的句子上。6、在阅读中遇到生词要根据所学的词汇构词法知识、根据上下文以及所给的英文解释等对之进行猜测词的意义捋顺句子帮助理解。
与此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1、我们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出具体的人的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数字等,重点抓住wh-引出的问题句。2、通读全文,从众多的一般事实中归纳出说明主要或某一事物的重要事实与情节,抓住关键,弄清文章或段落的主题。此外学习本身就是扩大知识面,涉及更多方面的知识。
三、短文改错(proof reading)也是高考试卷中必考题型之一。主要测试考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熟练运用能力,包括单词的拼写、语法知识,尤其是动词的时态、语态、句型惯用搭配、关联词语、词汇知识、语篇结构和行文逻辑等诸多方面的英语语言的综合能力水平。为了能准确无误的识别并改正错误,首先我们必须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风格,接下来根据文章大意,运用的学知识逐句细读,联系上下文,从全句的角度去分析、识别错误。
常见的错误如下:
1、拼写。含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形变化及词尾的双写形式。
2、冠词。主要是a、an、the的错用及冠词的漏用或多余。There is ( a)public library at the end of the road.
3、常见的动词时态、语态、语气、不定式符号to的多余,to后接动词 原形或动名词。E.g.(1)I thought I didn’t make the worker( to) stay at home .(2)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do it ourselves.(应改为doing)
4、连词重点是and 和but,if /whether从句中that/what、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的混用或错用。 E.g.I am a Chinese ( and) I like China.
I am a Chinese,(but) I am not good at Chinese.
( If ) I am free or not,I am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改为Whether).
5、主谓关系。它包括一般的主谓一致,还有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与其谓语的一致关系以及物主代词和反身代词运用时和主语的一致关系。E.g. Neither he nor (I am) a good student.
I don’t know the (man) who( is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car.
(I ) can do it( myself).
6、固定搭配中介词或副词的错用或漏用.On(in )a farm
7、语篇结构错误。
8、行文逻辑。主要检查上下文是否矛盾而不协调。
9、缺词。主要从惯用搭配与句子结构中考虑。E.g. have( a )word with sb. give a kick( in )the behind.
10、多词。也从惯用法搭配考虑及需省略的to等情况。
做完后再次通读全文,检查修改后的通篇文章是否正确。
四、书面表达。纵观近几年的书面表达题多是根据一定的内容要求写一篇短文,介绍某人某事或根据所提供的一组画片写一篇故事,集中体现了学生学习英语几年中在口语、听力、语法、词汇和拼写等功底。具体如下几种形式。
1、书信。格式要求严谨。
2、通知。包括口头通知和书面通知。
3、便条。是一种短信形式,言简意赅,大多表示临时的询问、留言、通知、请求等事项。一般由日期、称呼、正文、署名等几项组成。
4、日记。
5、看图作文。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际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一种好的流行的题型。要完成好它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认真审图。首先浏览一下每一幅图,抓住主题。(2)分别审图发挥想象力,逐一强细致地审查每一张图画,画中的主要画面及不显眼的细节都要看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图作文是描述画面上的故事,一般来说多用现在时态表示,但也可根据情节和作者要求运用其他时态,原则是用英语表达画面上的内容,尽量少出错误。
直接细节题也就是事实认定类细节题,该题型是指原文中提到了某个(些)人、事物、现象或者理论,题干针对原文具体内容提问。
此类题目大部分都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做这类题一般采用寻读法,即先读题,然后带着问题快速阅读短文,找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再对相关部分进行分析对比,找出答案。
此类题目高考英语阅读技巧相对简单,常用when,where,what,why,which,who,how等疑问词引出问题。只要考生认真细心,得分比较容易。
考点2、间接信息
综合细节题一般是主旨大意、数字计算推理题、语义转化题,需要综合利用多处信息并对相关信息整合后进一步甄别才能得出答案。
①主旨大意题:做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对原文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再进一步的推理或鉴别,这是介于事实细节题和推理判断题之间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的高考英语阅读技巧是:弄清文章的大意,关键是找到主题句。
主题句的位置:主题句通常在文首、文末或首尾呼应,有时也在文中,或没有主题句,需根据文章所述内容进行归纳。各段的主题句也常在该段的首句或尾句。议论文和说明文一般有主题句,但记叙文通常没有主题句,需要归纳。
②数字计算题:也是近几年高考中常考的内容,此类试题是在文章中直接表现出来细节事实,但大多要经过具体的计算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具体的计算题可以是对年代的计算、月份的计算或比例的计算等。
解答此类试题的高考英语阅读技巧是先来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经过对比、分析、计算等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
一、略读
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 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读阅读, 如同从飞机上鸟瞰地面上的明显标志一样, 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也就是说, 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可跳过某些细节, 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 从而加快阅读速度。阅读时, 先把文章粗略地浏览一下, 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工作和学习所需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和信息, 然后确定这篇文章是否值得细读。在查找资料时, 如果没有充分时间, 而又不需要高度理解时, 就可以运用略读技巧。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 (1) 要利用印刷细节, 如书或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 对书和文章进行预测略读。预测略读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 以便把握大意, 有关的细节及其相互关系。 (2) 以一般阅读速度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 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等。 (3) 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抓住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 然后略去细节不读, 以求得略读速度。 (4) 注意转折词和序列词。
二、寻读
寻读又称查读, 同略读一样, 寻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技巧。熟练的读者善于运用寻读捕捉具体信息, 以提高阅读效率。寻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 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 而对其他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运用这种方法, 读者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印刷材料, 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寻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有针对性地选择问题的答案。可以把整段整段的文字直接映入大脑, 不必字字句句过目。视线在印刷材料上掠过时, 一旦发现有关的内容, 就要稍作停留, 将它记住或摘下, 既保证寻读的速度, 又做到准确无误。寻读与略读不同。略读时, 读者事先对材料一无所知, 而寻读则是读者对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学生应运用下列技巧: (1) 利用材料的编排形式。资料多半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如词典、索引、邮政编码簿、电话号码簿以及其他参考资料簿等。但电视节目是按日期和时间排列的, 历史资料是按年代排列的, 报纸上的体育版面是按比赛类别 (足球、排球、网球) 排列等。不管资料来源怎样, 它都是按照某种逻辑方法排列的。 (2) 利用章节标题和说明。寻读之后, 首先看看文章标题或章节标题, 确定文章是否包含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这样可以直接翻到那个部分, 进行寻找。 (3) 抓提示词。读者找到包含所需信息的章节, 准备寻读。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用以阐述主旨的事实和有关细节:
3、根据上下文判断大纲附表以外的某些词汇和短语的意义: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5、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6、正确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说明,让学生清楚高考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使其心中有数。总的来说,高考英语篇章阅读理解试题对考生提出了如下的能力要求:
1、丰富的英语词语知识和巩固、扎实、熟练的英语语法知识。
2、综合运用各项英语基础知识和阅读技巧,进行快速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3、正确的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技巧和合理的阅读速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60—70w/pm)。
4、正确分析认识文章结构,理解各段落、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表达方法。
5、良好的学习品质,敏捷的思维活动,正确的思考习惯。要求善于捕捉信息,理解深刻,推导合理,判断准确。
6、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多样的背景知识。
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求,主要是通过短文后面的选择题进行检测的。总体说来,其能力要求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意图;
2、理解主题思想,进行总结概括:
3、理解支撑细节,其中包括词义、句义和段落大意;
4、透过表面文字,挖掘和理解文章的深层次含义。通过分析对比,总结归纳,推理判断等诸项思维活动,推导隐含的寓意。
提升英语阅读理解水平,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从基本功做起,配合适当的训练技巧,有的放矢。一般情况下阅读技巧有以下几种,这里先介绍一些常用的有效的阅读技巧:
1、略读法是快速阅读中的一种方法,通常又称为浏览。略读的关键是在能抓住文章要点的前提下以个人最快的速度阅读,主要目的是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便准确地回答有关文章主旨和大意的问题。利用略读法做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首尾两段,因为文章的第一段往往点明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或作者的意图,而文章的最后一段则常常总结归纳或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查阅法。考生从文段中获得所需的具体信息,可以不需要阅读整篇文章,而只需找出可能包含所需信息的部分,然后加以阅读就行,这种方法就是查阅法。查阅法主要是获得具体的信息,回答具体的问题,即测试中的细节问题,它常常与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有关,有时跟具体的数字如长度、宽度、高度、距离、大小、尺寸等有联系。
3、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法。考生应该有意识地积累英语单词,没有一定量的英语单词作基础和保障,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都无从谈起。考生可以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把一个生词放在具体的句子语境中记忆。
4、判断推理法。运用以上方法学生已经能做出好多题,但是在答题的时候,考生有时会发现所给的四个题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可以作为答案项,这时就应该意识到该题是一个判断推理题了。在答题时,考生一旦发现有一个看似正确的选项,就立即把它作为正确答案的备选项,这是不明智的,正确的方法是再看一看其他选项中还有没有更完备的答案。如果有别的备选答案的话,就要根据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选择比较,去伪存真,做出深层理解和全面分析,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选出切合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的最佳答案。
5、归纳概括主题
归纳概括中心主旨的题目是高考必考题目,考查考生通过阅读理解总结归纳找出文章中心意思的能力。
要做好这类题考生必须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既看到树木,更看到森林;要跳出一词一句而俯瞰全文;要通读全文,通篇理解。
首先找出主题句是一个有用的方法:其次中心意思通常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它应能全面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中心主旨;再者最佳题目可以是一个短语词组,它除能概括文章的中心主旨外,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兴趣的任务。
6、领悟文章的隐含意义
根据考试说明,高考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第三点要求是:“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高考英语阅读范文】推荐阅读:
高考英语完形与阅读03-29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答案09-28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答题方法03-06
高考英语阅读能力提高之浅见03-22
辽宁高考英语范文11-02
优秀范文江苏高考英语05-29
200字英语高考范文07-17
浙江高考英语作文范文02-05
高考英语作文经典范文02-12
高考英语作文范文句子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