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评价体系(通用9篇)
达拉特旗第四小学 2013年9月修订
小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小学生素质评价的新路。素质教育的理论告诉我们,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素质水平是检验学校实施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从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出发,我们认为科学有效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的重点应该是评价学生全面素质。
学生素质评价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我们从改革传统的成绩报告单入手,提出了“群体+个体”的评价模式。群体评价就是通过学生素质发展水平报告会形式向家长展示一个班级学生的群体素质水平;个体评价就是通过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报告册和成长记录袋形式展示学生个体的素质发展水平。形成一个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结果呈现模式。开展“群体+个体”评价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有利于家校联合,形成素质教育合力;有利于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能对个体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鉴于以上思考,我校对小学生素质评价进行了改革,新增了学生德育成绩评定册。
一、修订小学生德育成绩评定册
传统的学生成绩报告单存在着如下弊端:①评价项目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素质的发展情况;②实行百分制评价,激化了分数竞争,加重了师生身心负担;③评语千人一面,毫无个性,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修订评价册。
(一)重新设计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册要求做到“五个体现”。
——要体现小学生素质的综合水平。因此,评价册的内容要全面。
——要体现小学生素质的差异性。因此,报告书须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呈现,要有针对性,力避千人一面。
——要体现导向功能。因此,评价册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反映出素质教育的精神,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要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因此,改百分制评价为等级制评价。——要体现“简约可行”的原则。因此,设计评价册时还要考虑到便于教师操作,尽量不加重教师的负担。
(二)评价册要目
1、“体育水平”—— 报告某一阶段学生在体格、体能和身体适应外界能力三方面的发展水平。包括体质水平、健康水平、体育课成绩三项。
2、“综合实践水平”——报告某一阶段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
3、“德育水平”——通过实施《日常行为规范》这一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外显特征来反映这一素质。具体包括14个小项。
4、“科学知识水平”——通过报告某一阶段学生对学科课程(也包括艺术课程和生活劳动课程)和活动课程学习情况来反映文化科学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
5、“个性发展水平”——展示学生特长和意志品格的发挥方向及水平。
6、“安全知识水平”——记录学生学会的一些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7、“操行评语”——用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向家长反映孩子的个性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行表现。(因报告书中没有“心理素质”专门一栏,所以操行评语以评价学生心理个性心理素质为主。)
8、具体分年级制作的综合能力评价表
二、建立多人评价的评价体系。
(一)小学生素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体,一纸报告书只能孤立地从某一角度反映学生素质,不能立体地呈现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必须寻找群体中展示学生素质的形式。
(二)在学校里,班级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举足轻重,要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关注并研究班级群体素质。
(三)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能没有家长的参与,为了更好地形成素质教育的合力,必须积极地动员家长,让家长也来评价孩子。
三、小学生素质评价改革的初步效果
(一)初步形成了新的教育指挥棒 旧的考试这根“指挥棒”已被新的教育“指挥棒”取代了,这就是以学生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它带动了师生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
基础教育本质观——强调全体性,反对“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忽视后进生;强调全面性,反对“应试教育”片面对付应考科目的知识传授;强调主体能动性,反对“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的机械被动。
基础教育方法观——强调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反对“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强调低耗高效的教学最优化,反对“应试教育”高耗低效的题海战术。
(二)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1、新的“指挥棒”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扭转了教学中“四重四轻”的现象,即重必考科目,轻非考科目;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外补课,轻课堂教学;重书面作业,轻实际操作。
2、新的“指挥棒”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们普遍感到没有“一专多能”的教育本领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没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业务理论、苦练教学基本功的气氛比以前浓厚了。
3、新的“指挥棒”更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由于评价的内容全面了,各科教师都加强了教学,比如语文学科的教师已不能只把教学内容局限于基础知识,而要扩大到听、说、读、写各方面。其次,为了让学生学习得生动活泼,教师们纷纷借鉴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的经验。重视教学改革的结果,必然会提高教学效率。
(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改革了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学生关心的不再是“分数”和“名次”,而是哪个学科、哪些方面有失误,有欠缺。他们在评价中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主动地去弥补,争取得到更大的进步。尤其是被评为“奋进生”的学生,不仅单项素质有了进步,也带动了其他素质的发展。
由于讲究教学效率,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减轻了,据对全校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有70%以上的学生回答“作业负担不重,对学习感到比较轻松”。
(四)初步形成了家、校教育合力。家长一致称赞报告书、报告会等改革。过去,他们关心的是孩子的考试分数和在班上名次。现在,关心的是操行评语和各项素质的发展水平,看孩子哪些学科、哪些能力达到了要求;当他们发现孩子存在某方面不足时,就有针对性地督促、辅导。有些家长还主动来校向教师请教教育方法,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目标
目前, 高校开始注重推崇人文精神, 注重全方位人才的培养。因此, 规定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是培养具有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精神的高素质学生, 保证人才培养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规范性的一种评价方式。
从学校层面来讲,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是判断高校人文素质的整体情况, 能有效衡量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人文精神, 例如, 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教学建设以及教学成果等。
从学生层面来讲,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文素质培养情况, 保证实施过程和目标的一致性, 主要有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行为以及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评价。
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必要性
高校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评价体系, 不仅有利于明确人文素质教育方向, 而且能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在当前高校不断改革的社会背景下,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建立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 符合高校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素质, 因此,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以提升学生的素质为标准。这样学生在社会上就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也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知名度。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要坚持以职业需求为目标, 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培养目标, 保证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够随时更新, 而且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 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 有效推动高校的综合发展
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改革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 对学校的培养理念、培养方式以及教学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样, 高校才能从本质上改革其发展方向, 促进教育改革,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三、高校人文素质评价的具体框架
高校在建立人文素质评价具体框架的过程中, 需要坚持人文素质与职业人文素质结合的原则。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建立。
(一)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机制的评价
1.人文素质教育整体规划的评价
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十分重要, 关乎整个教育的教学成果, 对整个人文教育过程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 主要是对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整个培养体系中的比重、学校资金的支持力度、学校人文素质专职教师引进政策以及领导对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等进行评价。通过评价, 能够了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进程, 从而能够为接下来人文教育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2.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建设的评价
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 需要有教学环境、师资力量、课程建设以及科研建设等多方面的支撑, 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因此, 在评价体系建立中, 高校也需要注重这几方面的评价。教学环境的评价主要是从教学设施与场所, 例如, 人文景观、学校标志性建筑、艺术馆、图书馆以及资料库等方面进行评价;师资力量主要是从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文学科专职教师、辅导员等方面进行评价, 一般是从知识、能力、行为等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发展的品质进行评价;课程建设主要是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多维度进行评价, 除了给学生安排文学、历史、艺术以及语言等课程以外, 还需要添加社会学、人类学以及美学等课程;科研建设的评价主要是从人文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进行评价。
3.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成果的评价
在对人文素质教育成果进行评价的时候, 主要是从学生成果、学校成果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成果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人文社会活动获奖情况以及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评价;学校成果主要是从学校文化和人才建设两方面进行评价;社会影响主要是从社会对高校人文素质培养效果的声誉来进行评价。
(二) 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
高校建立人文素质评价体系主要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的全方位人才, 因此, 在评价体系中就需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 主要是从知识、行为以及精神三方面进行评价。人文知识反映了学生的人文思想、气质, 通过积累可以形成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气质。在评价中主要从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学习风气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过程应该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文行为是学生人文素质的外在体现, 主要是从精神状态、处事作风、生活态度、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人文精神是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体现, 主要是从职业理想、进取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职业崇高感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 学院高校改革过程中, 提成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很重要的改革内容, 为了保证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必不可少, 这样才能为学校、教师提供培养目标, 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多方面人才。
摘要:目前高校的教学目标已经明确, 开始注重培养素质与技能共存的多元化人才。为了对教学目标的具体开展过程进行验收, 就需要建立科学、系统、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保证教学目标的如期实现。主要论述了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建立措施。
关键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构
参考文献
[1]杭国英, 武飞, 武少侠.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7) :68-74.
关键词: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基金资助: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32300410118);河南省重点攻关项目(112102210193);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JG056)
21世纪各国激烈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较量上,也体现在国民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精神文明水准的较量上,这些都与各国的国民素质有关。我国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为继续深化素质教育,构建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深化,离不开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具有导向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在于观念的改变,而要改变观念,首先要解决“评价”问题。应试教育之所以愈演愈烈,归咎于考分和升学率是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唯一标准。把教育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建立科学完善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引导人们以素质教育标准来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全社会树立并强化素质教育观念,为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具有反馈作用
教育评价既是对前一段时间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又能为以后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性的原则和方法。通过教育评价,能够系统地“测量”素质教育过去的绩效,改进工作,有效防止学生在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全面地发展,从而保证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具有监督作用
通过教育评价,能从客观上加强对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监督管理,使之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方针,切实履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职责[1],彻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从宏观上管好教育事业,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教育评价体系陈旧
其主要表现为对于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沿用传统方式。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基本上延续了过去以应试教育为标准的评价体系。无论从政府、教育机构还是社会舆论来看,往往以考分、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水平的主要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摒弃这种旧的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二)保障教育质量的评价制度没有落实到位
在对学生、教师、学校甚至地方教育部门的教育评价过程中,没有真正按照教育质量的要求进行,无论考试内容、还是其他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均没有很好的反映教育质量的要求、目标和标准,由此产生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3]的问题。
三、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人的全面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回馈和检查系统,改进素质教育推动的机制与实施品质[5]。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至少应包括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四个层次的评价标准。
(一)学校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学校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应把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并着眼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整体,打破单纯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对学校的评价的框架,要涵盖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育思想、内部管理、队伍建设、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二)教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教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旨在为教师按素质教育要求教书育人,正确导向,完善教师管理机制,激励教师奋发进取.爱岗敬业。对教师的评价,从内容上来说,应涉及到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业务能力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履行职责情况、管理水平、工作绩效等几个方面。
(三)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学生的教育评价体系,要严格对照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总体要求,根据学生发展的规律,制定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6]。评价内容应包括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并科学合理地分配各方面在评价过程里的权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竞争和创新意识。
总之,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随着素质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评价体系的认识必将越来越深刻[7],并终将揭示其规律、指导我们的素质教育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谢祥清.论素质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J].学术探索,2001(1).
[2]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研究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李 茂 编译
自从约耳・克莱恩去年7月底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纽约市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长官以来,一项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措施接连不断,且每一项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今年12月初,克莱恩的又一项改革措施再次牵动了全市教师和校长们的神经。根据克莱恩长官在《纽约邮报》上透露的消息,纽约市中小学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评价体系将告别简单化,一个改变过去只看标准化考试成绩的新型评价制度即将推出。
克莱恩先生说,酝酿中的新型评价与责任制度将致力于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包括学生、教师以及管理者的表现。
“对于当前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从责任制的角度看,我们还没有非常好的办法和工作框架。”克莱恩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我怎样给那些做得不错的人鼓劲,并确保他们获得应有的承认?我又如何支持或最终解雇那些做得不好的人呢?”
克莱恩希望新的评价与责任制度在明年春天得以完善,并在秋天新学年开学的时候正式实施。
纽约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评价制度的制订工作是由詹姆斯・赛勒先生领导的。赛勒先生原本是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高级经理,该公司目前还在为美国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效力。
在教学评估方面,新评价制度将对学生和教师采用新的评估方法,即增值评估法(value-added assessment),这是由田纳西大学的统计学家威廉・桑德斯最先倡导的`一种方法。
根据纽约目前的评价制度,教学评价主要依据学生每年的阅读和数学考试分数,不同的考试分数对应不同的等级,从较低的“水平1”到较高的“水平4”,如果分数低于“水平3”,则意味着未能达到州设定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标准,即不及格。而对学校的评估也是根据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看学生成绩是否“每年都有进步”。
新评价制度同样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基准,但要评估每个学生每学年和上一学年比较后的进步情况。同时,学生的进步还将与学生所在班、学校、学区以及州的进步进行比较。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效果,新评价制度将依据学生进步速度的大小来定,无论学生的起点是高还是低。
对于这个新评价制度,最近几个月一直在与克莱恩长官唱对台戏的纽约教师工会主席兰蒂・温卡顿女士发表评论认为,新评价制度的理念是不错的,但要劝说纽约的教师接受这套新的评价制度,克莱恩长官将面临困难。原因是克莱恩上任后一直与纽约教师不和,双方缺少相互信任的气氛。温卡顿批评克莱恩事先没有征求教师们的建议。
“新评价制度的观念非常吸引人,但是要解释清楚并得以实施却是非常困难的。”温卡顿女士说。在她看来,应该带着极大的怀疑看待新评价制度,因为它过于复杂,只能给受困于各种纷争中的纽约中小学“添乱”。
克莱恩长官表示,他希望建立一个涉及学校系统所有方面的综合责任制标准体系,而教学评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学校在出勤率方面的变化,在校园安全方面的变化,以及以前需要单独特殊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如今回到正常班级的学生数量等,这些都是新评价制度考查的内容。
克莱恩先生还介绍说,他手下的工作人员正在研究全国各学区的情况和公司的管理经验,准备建立一个包括教学责任制和学校运营责任制两方面内容的评估体系。他雄心勃勃地表示,这个评估体系将成为全美国的一个样板。
对于来自教师们的不同声音,克莱恩的新闻秘
一、高校信息资源库建设的思考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而进行的远程教育的教学方式,其中,主要采用的互联网技术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具备实时性的和非实时性的两种,前者指的是实时地将课堂上的内容通过互联网技术传输到一个或者多个学生之处,而后者指的是将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通过视频、音频或其它形式进行储存,从而反复多次地传输到一个或者多个学生之处,现代远程教育以其具备的特点而成为当前全世界贯彻“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清华大学及其它九所高校承建的“中国科研和教育计算机网示范工程”网站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最初形态,而后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当前,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超过70所,成为了我国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国民进行终审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多个角度来看,高质量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包括如下特点:
(一)互联网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互联网是现代远程教育主要依托的平台,而教育本身面对的对象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种需求的。因此,互联网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能否满足选择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生的需求就是衡量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的重要参考之一。优秀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这种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应当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即包括了教学之前的预习资源,教学之中的辅助资源,以及教学之后的复习资源。
(二)硬件设施与技术的结合。在现代远程教育当中,其主要依托的互联网技术本身包含了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两大部分。因此对于一个高质量的现代远程教育来说,构成了教育环境、平台、工具等方面的硬件设施以及维护、管理、辅助的软件设施的质量要求应该都比较高。同时也应当将互联网技术与教学技术互相结合,从而在远程教育的过程当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完善的服务和管理。依托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一方面弱化了实际意义上的“课堂”概念,另一方面,也因此加强了管理的难度和管理的重要性。在高质量的.现代远程教育当中,应该做到对教学活动的完善的管理,同时也应当做到对学生的学习的支持和服务的功能,从而既能够帮助学生加强与老师之间沟通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应当有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预习和复习的相关配套服务。
(四)对学生的需求的把握。从某种程度来说,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就是现代教育理念,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因此,高质量的现代远程教学就应当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能够全方位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学方针和教学思路。
二、构建体系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其优势之一就在于可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学理念。因此,在对现代远程教育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其是否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即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也就是能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以提高总体教学质量为目的。对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最本质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总体的教学质量,现代远程教学也不例外。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现代远程教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时候,就应当以提高总体教学质量作为最终目的,即通过对教学质量提出最低标准,从而最终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三)以提倡自主学习为方向。现代远程教学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当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在现代远程教学之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会存在一定的延时性,因此,这就从反面要求了在现代远程教学当中的学生应当具备相当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现代远程教学在本质上既是一种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是对“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的贯彻,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是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原则。
三、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要素
1、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育活动的起点的落点,对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来说,教学理念也应当与其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向适应,因此就应当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理念当中,主要包括办学宗旨和教育保障两个方面。
2、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指学生进行学习的总体环境。对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来说,教学环境主要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其中,硬件环境包括教学设备、教学资源两种,软件环境包括师资力量和教育资金两种。
3、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保障。对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来说,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因此在其中实现完善的教学管理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困难较大。其中,教学管理包括招生管理、教学组织以及考试管理三项。
4、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能够直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当结合学生、社会两方面考虑,即综合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当中学生的满意度和社会的满意度,故而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教学效果主要包括满意度评价和效果评价,其中满意度评价包括学生满意度和社会满意度两种,教学效果评价包括研究成果及就业情况两种。
5、展望与反思。随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其相关的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十分必要。在本研究中构建的体系尚属于实验阶段,仍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距离真正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问题有二:其一,相关量化指标仅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不具备实践意义;其二,评价体系中的分值主观成分较多,不具备实践意义。在对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当中,我认为主要应当考虑两大问题:其一,在构建评价体系的时候,应当全国范围统一来看还是根据地方情况单独来看?同时,应当主要从主观出发,即以定性评价占比较大还是应当从客观出发,即以定量指标占比较大。其二,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从总体上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提供质量保障,因此,是否应当更多地结合学生的意愿而进行相关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无论如何,对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仍然是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实践的推移,相关研究的丰富,也必定将其体系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冯慧敏.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标设计[J].教育研究,2012(8)
[2]黄宇,周少华.现代远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
论文关键词:教学能力 评价标准体系 研究 美国国家教师资格测试
论文摘要:教师课堂表现评价是美国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它通过一个以19项标准构成的评价体系、三种不同的考核方式对新任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该评价体系以“学生”为设计评价标准和评价形式,教师在真实课堂情境内的表现是评价的唯一依据。
美国国家教师资格测试(即普瑞克西斯考试)是通过教师课堂表现评价(Praxis series III:Class Performance Assess-ments)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考察,该评价包括初审,即审查教师教案、讲课录像带、学生成绩等资料;听课,即观察教师语言、神态、教学技巧、教学结果和学生反应;访谈,即与教师谈话三项内容。该评价规定考试对象是通过前两项测试、并在实际课堂中教学I-2年的新任教师,考察的是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学习和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围绕考脚氏戈和考试目的专门设计的刻币教学能力评价标准(ASSPSSCIlent Criteria)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考核。本文试图对这一标准体系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体系的.形成
在美国以“标准驱动(Standards Driven )”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改革浪潮影响下,制定严格、完善的标准体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教学能力始建于1990年,经过了教师职业分析、国家需求分析、实践调查等一系列分析研究,征求教育专家、教育研究人员和州政府部门的意见,最后由国家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指导完成。
1991年7月,经修改完善的评价体系出台。此评估体系不但增加了评分标准、信息收集表、评估人培训材料等,评估人培训项目也在逐渐成熟,评估体系在德拉威尔和明尼苏达州开始大规模使用。1992年9月,教师教学能力标准评价标准最终定稿,并一直沿用至今。
二、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体系描述
评价体系针对教师课堂表现评价、课前初审、听课和课后访谈三个考试阶段设置了19项标准,每一个标准对应设置了4-6个相关问题,帮助评估者判断教师表现,我们称为“提示问题”。评估者根据教师回答或者自己的观察对每项标准的达成情况打分,分数从低到高设有五档:1分、1.5分、2分、2.5分、3分,所有的分数加在一起为候选人总分。下表为评价体系的考试形式、考试标准和提示问题对应表:
三、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体系的主要特点
经过对标准体系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这一评价体系有如下特点:
1.以教师在真实课堂内的表现为唯一评价依据
体系的设计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只能通过课堂教学反映出来,实践中的课堂教学呈现一部分是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材料,另一部分是通过评价者的观察。另外,教师在真实的课堂中授课,课堂上的学生是教师接触过的,避免了教师的紧张情绪对教学的影响,使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实际教学水平。
2.以“学生”为本设计评价标准和评价形式
教师课堂表现评价的主要日的在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而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表现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学生”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课堂表现评价的各项标准设计都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感受对课堂教学进行分解和描述;在实际考察过程中,评估者通过面试、观察、访谈等形式,以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经历的认识、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把握和对学生的成绩思考为基础,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
3.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体系完整,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体系的19项标准自觉地贯穿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全部过程,它以一堂课为线索,设计了所有可能涉及到的问题,是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每项标准的问题丰富而详尽,以教师对提示问题的反应或回答作为标准是否达到评价工具的做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下,高校体育教育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却出现了脱节现象,影响了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现代高校教育注重的素质教育,强调了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新时期,我们必须要加强高校体育教育方面的研究,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实现体育教育评价的完善和创新。
1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构建要求
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是服务于体育教育, 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在一定要求的指导下进行。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能力和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科学的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必须要符合大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并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导向设计多维度的体育教育评价目标和内容。除此之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其承担着向社会输入发展需求的人才,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社会需求为主导,对自身现有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进行审核和改善,保证体育教育的与时俱进性。高校教育始终处在社会所营造的环境中,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反馈的信息,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构建相应的教育评价体系,为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2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化实施的过程, 需要以可操控原则和细化原则作指导,具体表述如下。
2.1可操控原则
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构建遵循可操控原则,即高校体育教育评价对象具有可比性,评价流程以及制度明晰,从而确保高校体育教育体系的顺利实施。高校在构建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降低评价工作难度,采用规范化、系统化、简易化的教育评价方式,正确而客观地反映出评价对象的本质属性。要想保证高校体育教育评价的实效,改革体系构建还需要定时定期开展改进、完善工作,对存在不足的地方及时作出调整,避免教育评价成为一种负担。高校体育教育评价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占用了学校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开展的目的是解决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假如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给评价对象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负担,极易引起评价对象的反感甚至排斥。为此,高校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结合本院校的办学特色和目标,制订与之相符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同时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改进和完善,尊重评价对象的个性,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2.2细化原则
高校体育教育体系构建遵循细化原则,是指对体育教育评价的目标、内容以及要求等进行细化和明确,为体育教育评价提供指导和依据。对于高校而言,促进学校和师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评价的核心,体育教育评价内容应该围绕这个核心进行设计,并通过科学分析确定其关联因素。譬如,高校应该重视并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以及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育是一个系统化教学的科目,其评价内容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只有对每一个关联因素进行细化、明确之后,才能保证体育教育评价的秩序,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分歧产生,从而提升体育教育评价效果。经过细化的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还需要明确对相关人员的具体要求,包括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的工作准则等。完善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需要高校将相关内容和制度知悉给每一位工作人员,让他们了解如何做、做什么以及做的意义,从而培养他们一定的评价能力,促使他们重视自己的工作,并主动努力做到最好。
3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措施
作者结合上文对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构建要求和原则的分析,提出了以下3项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措施, 以供参考。
3.1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任何有效行为的产生需要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引导,这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长期以来,受教育发展水平、人们认知程度以及历史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始终难以分明。体育教育价值观经过长时间的积淀而成,往往是与体育教育存在的价值分不开的。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育评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有效解决体育教育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构建完善的高校体育教育评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现代高校体育教育评价面向的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双方,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该体系,制订发展性教育评价方案,讲求先进评价技术和方法的运用,其目标的设定需要兼顾评价者和别评价者的双向发展。我们应该以发展性教育评价为指导思想,以促进被评者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建立评价者与被评者之间良好的关系,从而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在此过程中,高校可针对不利于被评价者全面发展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整顿,依靠评价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科学合理化。
3.2打造专业化工作团队
评价团队是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主导者和实施者, 其具备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了教育评价的质量。所以,打造专业化的工作团队必须要包括在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工作之内。一支出色的高校体育教育评价团队不仅要具备扎实而且丰富的体育知识和教育知识,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准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为此,高校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实现专业化评价团队建设,具体而言就是: 一是建设理论研究性团队。该团队人员的组成主要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其工作职责就是研究新体育教育评价新理念、新方法,解决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评价起步晚的问题,为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 二是组建专家体育教育评价团队。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应运而生,他们为科研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思想也极具代表性。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请他们定期到校进行教育指导,积极采纳他们有效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改进建议; 三是打造高校体育教育体系管理团队。此团队是高校体育教育评价的主要实施者,与高校体育教育评价质量关联重大。高校需要定期举办相关培训活动,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树立其正确的观念意识,从而保证体育教育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
3.3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
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评价的随机性、常态化,努力做到“四个结合”,把评价贯串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全过程。
1.评教结合,将综合素质评价与课堂教学管理有效融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与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紧密地联系起来,随机制订包括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倾听表达、小组合作、质疑探究等多维度、多指标的评价内容。学校对教师教学的目标、教学实施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制订了各学科评价标准,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建议维度等多个教学指标。观课教师利用管理平台分别对被评价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用最后形成的数据作为分析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依据。
2.评学结合,将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习品质养成有效融合。
我们以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品质。课堂上教师进行以提升学习品质为目的的学习评价;每个班级在黑板上开辟综合素质评价专栏;学生的课本上贴着老师奖励的小星星、小笑脸、小红旗,课堂作业本、家庭作业本上张贴着代表不同奖励等级的小贴纸。在评价过程中,学校逐渐形成了愿学、会学、乐学、善学的浓厚学风。
3.评育结合,将综合素质评价与行为规范教育有效融合。
我校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真实场景配上充满正能量的图片、朗朗上口的童谣和师生合唱录制的歌曲,做成了德育微课视频《一日常规歌》,每节课前各班播放,同学们都会自觉地跟唱。这种图文、影音结合的评价方式避免了简单的说教,使德育更容易内化成素养。我们还仔细研究了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以及台湾等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特点,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结合《新二十四孝》、传统节日主题电子报刊等校本课程以及少先队德育活动,将综合素质评价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
4.评研结合,将综合素质评价与课题实践研究有效融合。
如今,我们已顺利完成了“小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子课题的申报立项和开题工作,并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渗透到课题的实践研究中,采取多种研究方法落实课题研究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以上做法的基础上,我校最终通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全面呈现出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综合素质报告不仅丰富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让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了自己,为其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个科学、系统的参考。
四、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1.学生方面:随着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及评价内容的具体化,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点。自评中,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有待提高,审视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勇气需要增强;互评时,学生常常因缺乏对他人深入的了解而无从评价,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予他们合理有效的引导,学生之间还须加强沟通和交流。
2.教师方面:教师应避免对学生作盲目的鼓励或批评,避免作以偏概全的评价。随着学生自我认识和愿望的提高,一些表面化、形式化的激励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由于学生评价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变化,评价指标的细化,就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与扎实的功底,否则难以胜任评价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和业务理论,广泛深入地了解学生,细心观察学生,做大量的、细致的调研工作,才能掌握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意志、个性等。
教师要做到因人施评,突出学生的发展趋势,让每位学生获得肯定和成功,看到更高的目标和希望,体验到教师、同学的关爱,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自己的成长!
3.家长方面:评价工作受家长素质、家庭环境的制约,很多家长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认识还不够,“只要成绩,不重素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总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素质综合评价时,应使学生感悟到:老师是良师益友,同学是最亲密无间的伙伴,家长是学习、生活的坚强后盾;课堂是求知问难的最好地方,学校是学习、生活、交流的最佳场所。学生只有先学会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爱家长、爱自己,自己的发展和人生规划才有意义;教师首先要学会爱学生,才能爱上自己的工作。
摘 要:素质教育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为对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各方面进行多渠道评价的教育活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将素质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笔者对小学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优化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素质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感觉到,素质教育的评价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它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现有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具有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忽视过程性评价等缺陷,如何构建新课程下的新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每一个素质教育工作者的时代研究课题。近年,笔者以“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鼓励与欣赏”为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开展“五大行动”,积极尝试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小学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现与广大教学同仁分享。
1.构建三级评价体系,增强即时评价的操作性
笔者借鉴自然界植物的一般生长过程,创设了“种子―花朵―果实”的三级评价方法,即学生在某方面有了比较突出的进步表现时,老师对其奖励一颗种子,这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步;学生累计获得5颗种子时,就可以兑换一朵鲜花;学生获得5朵鲜花时就收获一个果实。从第一颗种子到一个果实,这期间的时间跨度比较长,需要学生长期的不懈努力与坚持。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下面的标准实施,因人而异地进行创新和调整:①课堂教学。在日常的教学互动中,当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能够对某一问题提出独到见解,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教师每次对其奖励种子一颗。②课堂作业。教师评价方面,当学生课堂作业连续三次全部正确的,奖励种子一颗;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方面,每人评价一次可获得一颗星星,累计十颗星星可以换成种子一颗。③学科成绩。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学科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获得种子一颗;考试成绩在80~89分的可以获得半颗种子。另外,在单元练习和日常的测试中,成绩在90分以上的可以获得一颗种子;连续三次成绩有进步的也可以获得一颗种子。④活动竞赛。学生在班级竞赛活动中获奖的,获得一颗种子;学生在学校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奖励鲜花一朵;学生在县市级比赛中获奖的获得果实一枚。⑤课外阅读。学生每阅读一本课外书籍,可以根据借书卡和读书笔记获得种子一颗;学生作品在校园刊物上发表的,奖励鲜花一朵;在县市级刊物上发表的,可以奖励果实一枚。⑥常规养成。学生在拾金不昧、爱护公物、助人为乐、遵守班规校纪、尊敬师长等方面表现突出者,在同学、家长、老师的共同认可下,获得种子一颗。
2.开展“每月五星”评比,增强即时评价的规范性
为了进一步将“种子―花朵―果实”的素质教育三级评价体系更好地实施开来,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学校印发了《五星手册》,一人一本,自行管理。手册中记录了学生的获奖情况,详细地标注了获奖的时间、项目、奖品以及学生的获奖感悟。教师定期将学生的《五星手册》收发上去,每一周进行一次班级的小结,将那些成绩显著的学生的手册进行公示,在班级内广泛传阅。除了每周一公示之外,还可以组织每月一评比活动,根据学生《五星手册》中记录的学生的获得情况进行“五星评比”,对于学习领先的学生授予“学习之星”称号,对学习成绩有显著进步的学生授予“进步之星”称号;对于课外书籍阅读得最多的学生授予“阅读之星”称号;对于在某些领域有突出特长的学生授予“特色之星”称号;对于讲文明、树新风的突出学生个人授予“文明之星”称号。教师把获得“五星”光荣称号的学生照片、事迹张贴于“闪闪五星”宣传栏,积极树立典型,让全体学生共同学习与进步。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增强过程评价的激励性
成长档案旨在记录学生成长的点滴,为素质教育评价提供科学有效的原始素材。在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都一一记录了学生的学习成长历程,是学生成长档案的重要内容和珍贵材料。具体而言,小学生的成长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我的名片”,内容是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生日、身高、体重、血型等。第二部分是“我的师长”,记录学生父母亲的基本情况、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的信息,里面包含家长对孩子的评语和老师对学生的期许。第三部分是“学海探蹊”,按照一定的学科顺序,将学生的成功习作、学习日志、考试记录等内容进行有序整理。第四部分是“个性飞扬”,将学生获得的奖项、证书等闪光点记录下来。第五部分是“回音壁”,包括同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自评日记等。教师将学生的成长档案袋统一收集管理,建立档案,定期下发档案袋让学生进行记录和整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传阅,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提高。
4.搭建“我能行”个性舞台,增强过程评价的导向性
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张扬个性,培养其各方面特长。为了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我能行”的个性舞台,该舞台分为学校和班级两个层次,以“百花齐放、自由发挥”为主旨,成立了以艺体老师为主要成员的评审小组,每个月组织一次主题活动。学生可以毛遂自荐,也可以由学生和老师推荐,先填写“我能行”个性展示申请表,经审核通过后获得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得到半数以上评委的认可的学生就能获得“我能行”特长卡。学期结束时根据有关获奖证书、特长卡复印件,评出校级、班级的“特长学生”。要特别关注“弱势学生群体”,为他们量身定做活动项目,使特长学生在全体学生中占据一定的比例,进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养。
5.推进纸笔测验改革,增强终结评价的科学性
(1)追求测验内容的全面性。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非学业内容,但是它是学科培养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学业的成败。因此,在对学生的教学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进一步突出非学业方面的内容评价。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和评价改革中,必须对学生的非学业方面给予关注。因此,我们规定学生的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书面测试占70%,口头测试占10%,实践测试占10%,习惯测试占10%,各年级分学科制定具体的评价方案,认真考核评定。
(2)追求测验形式的人文性。
素质教育是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评价应该以学生为本,做到测试的趣味化、生活化和情境化。教师在设计试题指导语时应尽可能地使语言清楚、亲切、富有期待情感;在试卷的首尾,可以适当地附上一些温情提示;可以在关键字的下面加上着重号,让学生加强注意,避免审题错误;可以在试卷中设计生活化的知识情境,让学生加强对知识应用的了解,为学生创造应用知识的机会。
(3)尝试测验结果的灵活性。为了消除学生的应试恐惧,使考试切实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依据学科特点,制定获得免试权的条件。如想获得免试特权的同学可在考试前十天内向老师提出免试申请,并陈述申请免试的理由。老师和同学一致认可方能获得免试资格,一般而言,免试学生不超过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考试结束后,如果学生觉得结果不理想,则可以申请重考,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推荐阅读: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中的教学体系研究06-0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教育论文10-13
品德素质评价10-11
初三综合素质评价06-18
政治素质自我评价07-13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09-13
高中心理素质自我评价06-04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06-22
心理素质优点自我评价07-08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总结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