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阅读题及答案(共8篇)
1、概括第二自然段段意
2、本文主要写了郑板桥诗书画方面的杰出成就和做人的高尚品质,本文列举的三个事迹是: 一、二、三、3、中国古人诗词中有许多赞颂梅、兰、竹、菊的句子,你能默写两句吗?
1、郑板桥号称“诗书画三绝”,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
2、(1)郑板桥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被罢了官。
(2)买画时就是不给财主·官吏画画。
(3)郑板桥卖字画得来的钱,都给了穷人。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3.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天,鸭妈妈对小鸭子说:“孩子,你一天天长大了。从今天起,去找一位老师学点本领吧!”小鸭子高高兴兴地出门了。
小鸭子向公鸡学唱歌。它想:我的嘴比你大,将来一定比它唱得好!但是,小鸭子不肯早起练嗓子,嘎嘎嘎,不学了。
小鸭子向大雁学飞行。它想:我的翅膀比你大,将来一定比它飞得高,飞得远。但是,小鸭子怕翅膀疼,嘎嘎嘎,不学了。
小鸭子向兔子学跑步,它想:我的脚比它大,将来一定比它跑得快。但是,小鸭子怕流汗,嗄嗄嗄,不学了。
小鸭子怕苦又怕累,结果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整天只会嘎嘎嘎!
1.给短文选择合适的`题目。
A.怕苦怕累的小鸭子
B.嘎嘎嘎,不想学
C.小鸭子学本领
正确答案:A
2.小鸭子分别向谁学本领?连一连。
小鸭子向公鸡学------
正确答案:小鸭子向公鸡学------唱歌
小鸭子向大雁学 ------
正确答案:小鸭子向大雁学 ------飞行
小鸭子向兔子学------
正确答案:小鸭子向兔子学------跑步
3.为什么小鸭子最后什么都没学成?
答:
答案解析:
因为小鸭子怕苦又怕累,最后什么都没学成。
4.读完本文,你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
答:
答案解析:
②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赂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③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④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⑤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⑥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许多小手伸入笼中,竞指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冒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①了。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
⑦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么?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
⑧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
⑨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有还价!
⑩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
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
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有还价!
他说过便昂然前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
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回软语。戒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
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
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罢,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
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选文有删改)
[注]①咫尺天涯:指距离虽然很近,但很难相见,就像在很远的天边一样。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
1.根据文中语句揣摩孩子的心情。
第②段:一个孩子从作业薄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
孩子的心情: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请恳,喊得比以前更响了。
孩子的心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⑧段: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
孩子的心情:③不舍。
2.孩子与小鸡之间只隔着盖子,为什么父亲却觉得是咫尺天涯?阅读第⑥段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4段画线句描写的春景有什么特点?作者描写这春景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文章结尾处我不说下去了,读者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父亲应该说下去,第二种看法是父亲不应该说下去,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惊喜(欢喜);②急切(期望)。
2.因为挑担的将盖子无情地冒上的时候,父亲觉得孩子与心爱的小鸡被活生生地隔开了,这是父亲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们的心情,表现出父亲对孩子的爱。
或:因为父亲深爱着孩子,他知道孩子想买小鸡,所以当挑担的将盖子无情地冒上时,父亲觉得孩子与心爱的小鸡之间的距离是。
3.第一问:和平美丽(安详、恰然)。第二问:与孩子买不成小鸡之后的痛苦心情形成强烈的对比;或:衬托出孩子买不成小鸡之后痫苦的心情。
4.示例一:我赞同第一种看法,作为父亲就要教孩子们学一点生活的技巧(处事的本领),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生活。
示例二:我赞同第二种看法,作为父亲不能让孩子过早接触现实而变得世故,这是对孩子心灵的呵护。
乡关
向延波
曾经,谁家的屋檐下都趴着一只忠实的黄狗,谁家的竹林里都养着一群八哥或者喜鹊,它们丝毫不怕人。因为它们就是家的一份子,在炊烟袅绕的竹林里繁儿衍女。晨昏喧闹,大自然的生灵和人类相处和谐。因为世代相处,竹林里的鸟儿也通了人性,你喜它迎客,你悲它缄声。平日里,木屋里的油灯灭了,那就是熄灯号,外面竹林里的精灵们就识趣地停止了喧闹,只剩下一个静谧平和的世界。
曾经,有缭绕在青山脚下浓酽的烟火气和弥足珍贵的人情味。两岸之间一百多户人家,从皤然白发到黄口小儿,无人不识。一个村庄就象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一家有事全村张罗。农忙时节,谁家劳力不够,喊人帮工,不开一分钱,大家心里有数,下次还工。谁家婚丧嫁娶,大家都热热闹闹地凑份子,三五块钱,不排场,不攀比,村里的五保老人都请来打牙祭,前后吃喝数天,就图那个热闹和快活。那时节,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在田地里忙活,每一块田地都有人打理,每一个沟垄都侍弄得整整齐齐,每一棵白菜都有手抚摸,有粪水浇灌,每一个孩子虽然沾满泥巴,但都有爹疼娘爱。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今儿东家缸里没米了,出门就能借几升;西家没火柴了,拿着一捧松毛去“包火”,一路吹着火过来,一路打哈哈。
在这样的村子里生活,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长辈的话带着线装书的道理和几千年来家族的口口相传,很少有人去请律师打官司。乡亲们的心中自有一座庄严的法庭和良心的天平,什么能做,什么是过,谁是陈世美,谁是魏忠贤……夫妻虽然只在相亲时见过一面,但一辈子相濡以沫,忠贞不渝,拳头打不散,农药喝不散,家庭稳固,孩子阳光。虽然贫穷,骨气犹在。勤劳、淳朴、忠厚、善良、仁义一贯是主流,谁背道而驰就是众矢之的,被一村子的人指指戳戳,在一村子的人面前抬不起头来,甚者会成为流传下去的谚语和笑柄。
而如今,这一切都变了。
和中国其他普通的村庄一样,我的故乡也在那个让人疯狂、让人惊喜的打工潮里脱胎换骨。乡亲们告别了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山山岭岭、沟沟壑壑,顺着出山的路、顺着流水的方向、顺着铁轨源源不断地流向他乡,流向他们梦想开花的富庶之地——城市。他们的勤苦耐劳似乎终于找到了等价的平台和天地。城市在教他们脱下布鞋换上工装的同时,也让他们发现了金钱的万有魔力。一夜之间,如梦初醒的乡亲们改变了几千年传承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夫子的教诲如烈日下的水雾一样被烘干。以金钱的多寡论成败,或许这不是出于他们的本意,但现实就是这样。
他们源源不断地向故乡汇来他们几辈子也挣不下的金钱,那个昔日菜绿的小村庄脸上开始有了血色。那些低矮的小木房逐渐被高大的楼房所替代,女人们身上的衣服没有了补丁,老人不再为孩子们的学费发愁。但是,金钱的本质是市侩的,它能释放所罗门的魔鬼,扭曲人的心灵和良知。我的村庄十室九空,我的田园杂草芜长,我的老人无人赡养,我的孩子留守一方。他们在汇回数不清的钞票的同时,也寄回来了骨灰盒、矽肺诊断书、离婚协议书和逮捕令;他们在衣锦还乡的同时,也带回了新农村的背叛、傲慢、自私和偏见。
在逐渐寡淡的.年味里,我回到了我的故乡,我的心境如同寒冬一样低落。就在我万般嗟叹的时候,大年二十九的早上,屋场上的一个邻居老人因血栓倒在火塘边,与世长辞,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而她唯一的女儿正在深圳过年。
(选自《散文百家》第6期,有删改)
(1)下面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过去的乡村,每家每户都养着一只黄狗,养着一群八哥或者喜鹊,它们是家里的一分子,说明那时大自然的生灵和人类是和谐相处的,暗示了环保的主题。
B.作者形象地将村庄比作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在这里,一家有事全村张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借米、借火毫无芥蒂。
C.在作者眼里,过去的乡村有着道德的准则,人们心中有着庄严的法庭和良心的天平,因为有这样主流意识的约束,村人家庭稳固,是非分明。
D.在新时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乡村的人们改变了几千年传承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发现了金钱的万有魔力,以获得金钱来评定自己的成功与否。
E.这篇散文在整体构思上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过去乡村纯扑的乡情民风来反衬现代社会冲击下乡村的变化,抒发了作者对乡村复杂的思想感情。
(2)请根据原文,理解划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每题2分)
①长辈的话带着线装书的道理和几千年来家族的口口相传,很少有人去请律师打官司。
②他们的勤苦耐劳似乎终于找到了等价的平台和天地。
(3)文章最后写到一个农村老人在大年二十九的早上孤寂离世,而她的女儿却正在深圳过年。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E3分,C2分,B1分。
解析:A项最后一句表述错误,本文不是环保主题。故不得分。D项最后一句表述错误,应为“以获得金钱的多少来评定自己的成功与否”。故不得分。
E项从整体上把握分析,正确,故得3分;C项从局部分析,正确,故得2分;B项“毫无芥蒂”于文无据,介于两可之间,故得1分。
(2)第一句话的含义:①表明淳朴善良、忠厚仁义的民风传承千年(1分),②表明乡亲们对那时乡村生活习俗有一种认同感(1分)。
第二句话的含义:①乡亲们的勤劳付出得到了相应金钱的回报(1分),②“似乎”二字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否定(1分)。
(3)本题评分标准:合乎以下任何两点,均可得6分,每点3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①深化文章主题。本文通过乡村前后的变化,表现了现代社会工业文明冲击下,人与人之间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体现了作者对人情冷漠这一社会现象的批判。
②引人深思,耐人寻味。文章把老人死在大年二十九的早上的情节放在文章最后,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间,引发诸多思考。
③渲染强化悲哀气氛。老人在乡村孤寂去世,女儿却在深圳过年,令人悲痛。增强文章感染力。
《善良》阅读题及答案
①我们听过不少关于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农夫与蛇。善良的农夫与东郭先生是多么可笑呀。
②但我们也不妨想一想,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中,那些等待着向他们伸出善良的援助之手的冻僵者或是重伤者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者恶狼?
③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是多么稚弱而后者显得是多么强大呀。凶恶是无所不为的,凶恶因而拥有各种各样的武器。而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善良的武器比凶恶少得多。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
④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⑤这就是善良的力量。
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永远不丧失对于世界和人类、祖国、友人、理想的信心。
⑦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
1.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
2.从逻辑角度看,第④段中的两句话之间是 关系。第⑥段中运用了 的手法,指出善恶的不同结果。(2分)
3.有句俗语叫“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这话意思是说人不可行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2分)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
2.(2分)因果 正反对比(或对比)
李磊
①那棵树长得并不特别,在树当中无论是相貌还是身段都算是很平庸的那一种。它生长在一座破败的祠堂背后,像一个躲得并不严实的人,露出一头蓬乱的头发。它一直偷偷摸摸地生长在高墙背后,过了上百年也没有伸出头来。一位寄住在村子里的东北人爬上祠堂,去打探那棵树的尊容。那人从房顶上下来后,给我们描绘那树的样子:那是一棵驼背的树,主干只有碗口粗,离地不足两米便枝蔓丛生,而且所有枝蔓没有一条是伸直的,都蛇一样在半空中爬行。
②那是像一棵灌木一样生长的树,当然是一棵废树。它的所有枝桠不分主次,都平等地拥有生长的权力,可是每根枝条的愿望都得到充分表达后,树便没了树的样子。一棵树在没有任何乔木压迫,也没有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只要从墙后伸出头来便可以过上阳光丰足、雨水充沛的日子,而它却始终缩头缩脑,对头顶的风花雪月视而不见。
③我们关注它的那几年,那树一直保持原状,没有长壮更没有长高,仿佛独立于世界之外。它年复一年地枯荣,只是维持生命存在这种状态,所以对于它,我觉得不能用生长这个词来形容。它的存在,只能说明它是一棵活着的树。可与其他活着的树相比,它要卑微很多。当它身边那些高大的乔木纷纷被委以重任,成为房屋的栋梁时,它却一直安安稳稳地生长在那里,一副昏昏沉沉、与世无争的样子。这样的日子谁都不知道已经持续了多少年,也没有人知道还要持续多少年:就当这棵树索然无味的生活将永无止境持续下去的时候,突然而来的一场暴风雨,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④祠堂倒了,那棵树获得了自由,我们也看清了那棵树。它的根部已有坛口粗,根部以上便扭曲如一棵古虬的老藤。在这块水土丰盈的平原里,坛口的树木早该高耸入云了。我想,如果那树不是生在高墙的背后,而生长在人的身边;如果人可以轻易地接近它,随随便便地修剪几斧子,它还会是现在这个扭曲狰狞的样子吗?也许在它的身上会发生奇迹。
⑤可是,如果它真的成为栋梁之材了,它还能站在那里吗?事实上,这些年里生活在它身边的一些乔木已经离开了它们的位置,走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来。随随便便推开一家的房门,就可以见到那些树木的身影:一年生的荆条做成了棉弓,两年生的杏树做成了秤杆,三年生的刺槐做成了锄柄,四年生的桑树刚好可以做扁担;而一些具有某种特质的树木在未及成年便被委以重任。保持平庸与低调,以换取长久的安宁,也许就是这棵树的生存智慧吧。
⑥在重建祠堂时,有人提议将那棵树伐掉,以除后患。当锯条在进入那棵树的核心区域时猝然迸断,换上新的锯条还是如此。有人说,里面难道藏着石头或者钢铁?树倒下之后,人们在它核心区看到的是一种肉红色木质,细致缜密的年轮紧紧地缩在一起,像凝固在岩石里的纹理,可以想象那些年它生长得多么艰难。
⑦树倒了根还活着,有人毛遂自荐去挖根。可挖开泥土就傻了眼,因为他面对的不是一棵树的根,而是一棵树埋藏在地下的王国。那根不是普通乔木的须状根而是球状根,那根像红薯一样把阳光的能量与泥土的养料都悄然储存在了泥土以下。那树的.根系异常浩荡,体积几乎与树冠等同,连青砖的墙基都被搂抱在怀中。谁能想到看上去那么卑微的一棵树,会有这么浩荡的根呢?
⑧有人替这棵树抱亏,觉得它活得太委屈:这样一辈子活得值得吗?其实,每棵树都有自己的想法,都会选择自己认定的活法。有的树喜欢以十分招摇的姿态生活在泥土之上,而有的树则恨不得将自己的头颅也深深地埋进土里。而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选自《散文》第8期,有删改)
14.阅读全文后回答:
(1)第三段最后一句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2)第四、五段中作者连续用了几个如果句子,用意何在?(3分)
15.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8分)
(1)它却始终缩头缩脑,对头顶的风花雪月视而不见。
(2)他面对的不是一棵树的根,而是一棵树埋藏在地下的王国。
16.从全文看,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选一种分析即可)(4分)
17.结合文章,联系实际,你认为这棵树这样一辈子活得值得吗?请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4.(1)第三段最后一句,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1分)上文写这棵树索然无味的生活,(1分)下文写一场暴风雨,打破了原有的宁静,(1分)承上启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
(2)第四、第五段中作者连续运用假设性的句子如果,写出了树子保持平庸与低调,以换取长久的安宁的生存智慧,(1分)意在引起读者对那棵树命运的思考,(1分)增强了文章的思想内涵。(1分)
15、(1)缩头缩脑视而不见,运用拟人的手法(2分),生动地展现了那棵树独立于世界之外、与世无争的卑微(或昏昏沉沉、与世无争),(1分)表达了作者对其无所作为的惋惜。(1分)写得生动有趣。
(2)他面对的不是一棵树的根,而是一棵树埋藏在地下的王国,用比喻手法,(2分)用王国比喻树根,写出树根的根系异常浩荡,(1分)表现作者的惊讶之情。(1分)形象生动。
16、(1)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1分)从废树到神木,从平庸到令人惊异,(1分)文章欲扬先抑,突出了作者的赞美。(1分)逐层深入,使文章一波三折(1分)
(2)托物抒情(以物喻人或象征)。(1分)用树木比喻人(1分),写出树木似平庸卑微(昏昏沉沉、与世无争),但内在却坚韧顽强,赞扬了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庸卑微,但内在却坚韧顽强的人。(1分)
(3)反衬。(1分)将那棵树的平庸与其它的树的被委以重任进行对比,(1分)突出那棵树独立于世界之外、与世无争的卑微(或昏昏沉沉、与世无争),(1分)表达了作者对其无所作为的惋惜。(1分)
17、示例一:值得(2分)。那棵树选择了自己认定的活法,保持平庸与低调,换取了长久的安宁,没有像其他乔木为人所用,体现了高明的生存智慧(2分)。
他最怕开家长会,最怕见到老师。
老师一看到他就要诉说他儿子的种种不是,什么上课不专心,作业马虎,贪玩,缺乏上进心,成绩上不去等等,总之一无是处。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罚也罚了,该用的方法都用了,仍然无济于事。竖子不可教也。
他对儿子己经不抱希望了,却又不能不抱希望。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不能像商店里购买的货物,不满意可以扔掉重新买一个。唉,可怜天下父母心。
他每次坐在儿子学校的礼堂里,都像一名虔诚的小学生似地听几位模范学生的家长介绍他们教子的成功经验。
回去他就按照“经验”如法炮制。
可是儿子回报他的又是一张张画满“×”的试卷。
他痛心疾首,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儿子低着头诚惶诚恐,唯唯诺诺。但是下一次考试,儿子的试卷上依然爬满刺眼的“×”。
他绝望地叹了一口气,问儿子:还有半年多就中考,指望你考高中、大学、金榜题名,看来是痴心妄想。不如去学一门艺术或者手艺怎么样?譬如画画?
儿子无可不可地点了点头,他无所谓,长这么大了,他还没有对自己的事作过一次选择,一切都是父母、老师替他安排的。他成绩这么差,在学校在家里都抬不起头来,还有什么资格选择?不过,画画总比读书好玩,他想。
儿子被带到了一个美术老师家中,这里己经有好多年龄相仿的学生了。老师教他们画静物,画石膏像,什么线条、明暗、色块等等。开始几天,老师手把手地教他作画,帮他改画,每幅画他都离不开老师,后来,他能够离开老师独立作画了,当他战战兢兢把他独立完成的第一幅作品交到老师的手里时,没想到老师对他大加赞赏,还对一位先他而来的女生说:看看人家进步多快。后来的女生特意从前排调到后排他的身边来,看他作画。儿子回去把这一切告诉给父亲,父亲第一次在儿子面前露出了笑容。
期末考试后的一天,父亲在街上又遇见了老师。父亲躲避不及,被老师叫住了。
“你儿子最近……”老师骑一辆小摩托,一边说一边停车。
“又出了什么事?”父亲心里一紧。
“进步蛮大。”老师说。
“你是说他画画?听说他在班上帮着出黑板报?”父亲安下心来,难得听到老师夸奖儿子。“不是画画,我是说他的功课,这次考了全班第二。”
“什么?”父亲大为惊异,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我也没想到,”老师乐呵呵地说,“你是怎样转变他的.?下次家长会,要请你介绍介绍教子之道。”
父亲愣了半天。
没想到让儿子学画会带来如此意外的收获,怎么会呢?他回家就找儿子问。
儿子拿出两幅画,一幅是处女作,一幅是最近画的。与后者相比,那幅处女作显得多么稚嫩,甚至拙劣,可当初却受到老师的大力赞扬。儿子说,他的转变就是从这幅处女作开始的。
父亲惭愧了。他自以为最了解儿子,其实他并不真正了解儿子。
阅读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情节内容。
2.儿子成绩差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3.儿子转变的原因的是什么?
4.谈谈你对下面一句话的理解。
他自以为最了解儿子,其实他并不真正了解儿子。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写下来,大家分享。
参考答案:
1.儿子在学画时,受到老师的大力赞扬,增强了自信心,结果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进步。
2.老师一看到他就要诉说他儿子的种种不是,什么上课不专心,作业马虎,贪玩,缺乏上进心,成绩上不去等等,总之一无是处。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罚也罚了。
3.儿子在学画时,受到老师的大力赞扬,增强了自信心。
4.他自以为最了解儿子,其实他忽视了儿子的真正需要,需要关爱,需要尊重,需要欣赏。
【郑板桥阅读题及答案】推荐阅读:
《心声》阅读题及答案10-10
郑板桥的故事10-11
修鞋阅读题及答案09-25
白雪少年阅读题及答案10-26
名人的故事郑板桥教子的故事11-12
戈壁滩阅读题及答案05-23
《测谎仪》阅读题及答案06-28
《淮村兵后》阅读题及答案09-11
藤野先生阅读题及答案09-15
《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