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随笔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汶川地震随笔(通用8篇)

汶川地震随笔 篇1

5〃12,在我以往的记忆里,它是一个欢乐、祥和、庆典的日子,是全世界护士的节日--国际护士节,但,2008年,历史却赋予了它不应有的意义--灾难!!

一场7.8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我国遭受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国人为之扼腕,举世为之震惊。

我不愿相信那是真的!真的不愿意!但是各种渠道上的信息连篇累牍,所到之处人们的话题别无二致,惶恐、惊怵、担心、焦虑、悲痛、哀怜、无助……,文字、声音、图片……,所有的一切都强烈地冲击着自己的视觉神经!我无法说服自己不去相信。

第一时间我给老爸打了电话,通了,听到老爸的声音,我激动不已!因为多少朋友始终无法联系到家人!这一刻,听听家人的声音都似乎变得那么奢侈、不易!

然而,高兴的同时,又有另一种情绪充斥着我的心房--难过。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并无任何血缘关系,甚至未曾谋面、连姓名都不知晓,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关心死难同胞的障碍。我相信,此刻,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有和我同样的感受,此刻,我们都是亲人!我们都是汶川人!

为什么?为什么老天要如此残酷?!那么多鲜活的生命、无辜的生命,顷刻间便丧失了生存的权利!为什么?那么多人信奉基督,我也曾随朋友去过一次教堂,虔诚地诵经祈福,但是,我万能的主啊,你怎么就不能帮一帮手,甚至要视而不见呢?

我非常焦急地关注着滚动新闻,希望废墟下所有的受困者都能生还,但我知道这只是美好的愿望,死亡人数仍在不断上升,失踪的记录也在频频更新,无能为力,唯有默默祈祷!

幸运的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民政府,一个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两者相得益彰,给灾难中的人们带来安宁,带来力量,带来上下一心的及时救助。党中央果断决策,国务院及地震、交通、财政、民政、卫生、武警、消防等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红会、慈善、妇联等组织积极筹措,社会各界倾力相助(捐钱、捐物、献血)……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再显临危不惧、万众一心的民族本色!

生命是最珍贵的,每次面对重大天灾时,我们都能万众一心,因为我们心中有爱!洪水、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不都在强大的爱心作用下一一退缩、消失了吗?天灾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百炼兵,相信,这次“潮水”也会很快退去。

汶川地震随笔 篇2

1 强化城镇综合抗震减灾防范能力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地球内部不停地运动,在它的运动过程中,始终存在巨大的能量,推挤地壳内部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地震。世界上每年发生的地震大约在500万次,人们的有感地震在1%。据统计,造成严重破坏的大地震每年全世界平均大约发生18次。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靠地球养育,地震不可避免、无法回避。面对每年发生如此之多地震,深层次思考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地震,了解地震,以便初步熟悉地震规律,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和社会财富。

我们国家虽然在抗震减灾工作中,各种组织机构、研究机构有一定基础,但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之前没有预警迹象,没有科研成果。这进一步说明了在今后抗震减灾工作中政府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出人才、出成果,哪怕是地震之前十几秒预警也能挽救很多生灵。

四川汶川地震之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完善城镇综合抗震减灾防范能力。主要包括城镇发展用地规模,防灾区域划分,场地选择,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所,应急反应和救援预案等内容。主要技术措施包括两方面内容,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全面普查并按照当地的抗震基本烈度进行抗震加固,新建的建筑物抗震设防必须达到标准的要求或予以提高抗震设防标准。

2 做好建筑工程规划选址和工程结构选型

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大小程度。我们可以形象比喻,震级为炸药包的装药量,地震烈度为炸药包爆炸之后的破坏程度,对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但它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有好多因素。从这次四川汶川震害的房屋损害情况看,有的严重破坏倒塌,有的破坏较小。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地质构造与场地条件的差异对建筑物震害影响明显。所以,我们今后建筑设计中要认真思考规划选址,严格选择稳定基岩、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度均匀的中硬土等有利地形地段,以免场地选址不当,对建筑房屋抗震产生不利因素。

我们都知道为了评定地震烈度大小,就需要一个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地震烈度表。目前,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采用12度的地震烈度表。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震中烈度(I0)与震级(M)的关系为M=0.58I0+1.5。这次汶川地震公布的震级为8级,也就是说震中烈度为11度多。我们的建筑物在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才进行抗震设防,9度已是最大限度的抗震设防了,可以讲汶川特大地震使得建筑物本身抗震及设防所起的作用已微不足道了。从四川汶川震害情况看我们应适当提高公共建筑,人流集中地方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

据四川汶川震害有关情况看:大开间、大窗户、外走廊的砖混结构中,由于整体性差、空间大,砌筑墙体的砂浆强度低,没有必要的抗震构造柱、圈梁等构造措施。由于砖混砌体结构材料的脆性性质,其抗剪抗拉抗弯强度低,所以震害最为严重,所以我们在日后的建筑设计中,尤其是公共建筑,例如学校教学楼尽量避免用砖混结构或者采用抗震性能好的钢结构与轻钢结构。框架—砌体混合结构,在重灾区普遍受重创伤,框架柱先于框架梁破坏。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柱的上端重于下端。柱子与梁的节点属于刚性节点,即承受竖向轴力和弯矩,剪力的作用,受力复杂,而柱子地位又最为重要,一旦破坏整幢建筑就可能倒塌。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设计中变“弱柱强梁”为“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这样建筑房屋不会因柱子的破坏而倒塌。单层工业厂房的排架结构,由于空间大,预制装配,节点连接差,厂房的整体稳定性差,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要适当增加柱间支撑和强化节点的连接。木结构房屋和轻钢结构房屋在这次汶川地震中震害较轻。这是因为这两种结构自重轻,延性好,地震作用小的缘故。综上所述,我们在房屋工程结构选型上,一定要坚持选用被广泛证明相比更为抗震且广泛适用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形式,以及选用钢结构,轻钢结构,木结构等抗震性能好的建筑结构形式。

3 普及和推广应用抗震减灾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

全国各地城镇在扩张膨胀,人口在增加,楼越盖越多,越盖越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层建筑在10万幢左右,超高层有115幢。现在好多发达县级市也高楼林立。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我们国家才颁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之后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大城镇建筑工程结构减震与抗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推广应用,使得新建工程经得起百年的考验。

我国传统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种传统抗震方法是以“硬抗”为主要途径,通过“肥梁胖柱”多配筋来抵抗地震,其结果是梁柱截面越大、刚度越大,地震作用也越大。 传统抗震方法成熟,广大设计、施工都熟悉,在大多数情况下抗震是有效的,但在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结构隔震体系是指在结构物底部(或在某层间位置)设置具有一定的承载、隔震多位特性隔震支座而形成的结构体系。这种隔震支座的水平刚度远小于上部结构的层间水平刚度,所以上部结构在地震中的层间水平位移均集中在隔震层,结构层间水平位移很小,上部结构在地震中作长周期,缓慢的整体水平平动,从而保护结构本身,内部装饰和精密仪器等不遭任何破坏。这种隔震结构减震效果是传统抗震结构望尘莫及的,极大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反应。结构及承重构件地震中的损坏过程,就是地震能量的“消能”过程。结构及构件的严重破坏或倒塌,就是地震能量转换或消能的最终完成。

结构消能减震体系,是把结构物的某些非承重构件设计成消能杆件,或在结构的某部位装设消能装置。地震发生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增大,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率先进入非弹性状态,产[生较大阻尼,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使主体结构处在弹性阶段,并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反应,保护建筑物主体在强地震中的安全。

我国目前对建筑结构隔震,建筑结构的消能减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处于初始阶段,大多数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仍缺乏经验,不熟悉。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这种新技术目前仍主要用于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或设防烈度要求高的建筑。如何推广普遍应用这种新技术需要我们努力研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程懋.高层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汶川地震120小时 篇3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57.8秒。中国,依然是春日晴好,万里安澜。之后一瞬,5月12日14时28分57.9秒!四川阿坝州汶川映秀镇(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地下12~19公里处的地壳,在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压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一瞬间释放出来的能量,从青藏高原向内陆边界释放,相当于255颗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一场里氏8.0级地震爆发了!

一瞬间地动山摇,天崩地裂!就在成都西北方向60公里到200公里范围内的汶川、北川、都江堰市、绵竹市、德阳市、茂县,甚至就是成都市,整个大地和大地上的所有建筑物,都在剧烈地震动、摇晃,1分钟,2分钟,3分钟……大量曾经看上去那么坚固的一幢又一幢楼房此刻仿佛积木,从地震开始的十几秒钟之内,在扭曲、撕扯中轰然坍塌。

顷刻之间,宁静美好的城市乡村已变成了一片废墟。

那一瞬,成千上万的人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随着坍塌的房屋被压在了钢筋水泥的残骸里,成千上万的人一瞬间就血肉模糊失去了生命,成千上万的人一时间魂飞魄散。承受这一灾难的,仅仅震中汶川,就有10万在册人口……

一位后来亲历现场的女记者,泣不成声地形容:“世界末日!”

大半个中国都在战栗,地震波向四面八方横扫千里,大半个中国大地上的百姓几乎同时看到了、感觉到了大地、建筑和身边的每一件事物在晃动。成都“楼房裂缝,物品倒地,电视移出1米多远”,满街市民乱成一片;重庆“所有高楼矮楼都在摇晃”,楼上的人都涌到楼下;湖北武汉“花瓶摇晃,百叶窗抖个不停”;贵阳“楼内吊灯大幅度甩动,鱼缸内水被晃出,人们纷纷躲到空旷地带”;湖南“睡在床上的人被摇醒”……

北京、辽宁、上海、内蒙、甘肃、青海、河南、云南、河北、浙江、台湾、广东等省市均有明显震感,甚至千里之外的泰国、越南等地也受到波及。人们惊魂未定,几乎所有人同时掏出电话,试图联系亲友,却发现突然间手机不通了、座机也不通了……

地震了!国家地震台网迅速测定方位,四川,汶川,7.8级(后修正为8.0级)!

8.0级是什么概念?1976年将河北唐山夷为平地的那场地震,才7.8级,就死难了24万人!

“我们站在地狱边缘,但是我们没有战栗!”

灾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一切。

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

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一级预案,抢险救人。

仅1小时后的15时30分,四川省立即行动起来,省委书记刘奇葆带领12支医疗队赶赴灾区一线,其他领导分赴各地灾区。

16时40分许,地震仅2小时12分钟后,温家宝总理紧急担任抗震总指挥,立即搭乘空军专机从北京西郊机场起飞,赶赴灾区指挥抢险。中央电视台立即向灾区派出记者,启动24小时不间断现场直播,及时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传递最新信息。

16时,民政部从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发往灾区。

19时10分,温总理专机抵达成都,他当场要求部队“克服一切困难,就是步行也要尽快进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早一秒进入受灾地区,就能早抢救一个生命”。19时50分,两架空军伊尔76军用运输机运送着224各紧急救援人员、专家和医生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20时30分,温总理一行驱车1个多小时抵达都江堰市,连夜部署救灾行动。

与此同时,全国四面八方更多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民政及医护人员,正在向灾区紧急集中。

汶川地震重灾区的范围已经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的强度、烈度甚至超过了唐山大地震。在前线,大量民宅发生垮塌,全城停电、停水。政府和部队组织人员奋力救援。都江堰聚源中学300名师生被埋,深夜22时许,大雨滂沱。温总理望着从废墟里扒出的孩子们的遗体,这位66岁的老人潸然泪下,面对遗体弯下腰深深鞠躬……

同胞罹难,神州同悲。一场凝结民族团结信念和生命尊严的生死大搏斗就此展开……

12日当夜,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讲话,代表联合国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和诚挚慰问,对死难者表示沉痛哀悼。

死亡数据在上升。12日22时50分,8533人遇难;1个小时后,上升到近1万人。

时间就是生命。与此同时已有近24000名官兵投入重灾区都江堰、德阳、绵阳、绵竹救人,另有1万多名官兵通过铁路公路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赶来。此时,重灾区停水停电通讯中断,冷雨如泣。看到大面积的死伤惨状,无数人一边流泪一边奋力救援。一位战斗在废墟中的前线记者的话让人记忆深刻:“我们站在地狱边缘,但是我们没有战栗!”

受地震影响,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有3个交换机发生拥塞,有2300多个基站因断电、传输中断等原因退出服务;汶川、理县、黑水和茂县本地固定通信也完全阻断。而通向汶川的公路被滑坡的山体掩埋,进不去,也出不来,没有汶川的任何消息。

震中汶川,崇山峻岭中那个并不遥远的县城,正笼罩在重重乌云和捅破了天一般的暴雨中。十万火急,抢进重灾区!

遇难数字在不断攀升。救援工作展开的面积越来越大,人力紧张,供给紧张!

12日下午,全军紧急总动员,全国紧急总动员。

此刻,全世界在~夜之间知道了一个名字:汶川。现在它是一座“孤城”!道路中断,救援难及;通信中断,信息不通。灾难使汶川成为了灾难中的孤岛,也成了抗震救灾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汶川的灾情到底怎么样了?救援何时才能抵达汶川?

13日1时15分,通过近11个小时的联系,阿坝州政府终于与汶川县委书记通过卫星电话取得了联系,第一次向外界传递了汶川房屋倒塌、物资短缺的信息。

7时30分,成都军区赴汶川先遣部队距离汶川还有75公里。暴雨如注,山体滑坡,道路掩埋。行军受阻。

“就是步行也要尽快进去,早一秒就可能救活一个人!”这是温总理的命令。此时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里电话此起彼伏,因为通信困难,所有的参谋人员都在声嘶力竭地对着电话讲话,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的嗓门也越来越大:“焦点在汶川,制高点也在汶川,关键的关键在汶川,你们要连夜出发,进入汶川,把汶川的情况说明白!”

“带上精干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向汶川进发!”13日10时,李世明大声命令。

此时,成都军区3000多名官兵正冒着暴雨和余震,克服一切困难,徒步从都江堰、理县、茂县等多路向汶川进发。但是12日晚开始的暴雨,大大减缓了先遣部队连夜急行军的速度。挺进的困难超乎寻常,先遣队报告说:“路上到处都是塌方,70%以上的路面损坏,桥梁全部被毁。”

汶川地震材料 篇4

现在全国人民最关心最揪心的就是灾区人民的救助和生活。人民群众天天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抗震救灾的实况,牵动和感动着亿万人民的心。

1、十万解放军官兵和武警战士在交通、电信双中断的困境中昼夜兼程赶往灾区,投入到救助围困群众的战斗中。在废墟中救人时,战士为了不伤到掩埋的群众,干脆扔到了锹镐,用手刨土,不少战士手指甲全刨掉了,双手鲜血淋淋,仍扒土不止,救出了一个又一个奄奄一息的群众1836(付巍)10:32:06,真让人感动和震憾!

2、震区一个学校倒塌,地震发生的慌乱之时,一名教师坚强地扒在桌上,让四个学生躲在身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顶住水泥板,四个孩子得救了,这个教师却以身殉职,多么崇高的师德和人性,不是亲情胜似亲情,深深地震憾和感动了全国人民。

3、这几天,全国各地的各级组织纷纷动员起来,给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从中央各部委到各省市机关、各人民团体、行业组织都行动起来,筹集物资,派出队伍到灾区抗震救灾。不少群众志愿加入到捐款大军中来,各大企业也捐出巨款支援救灾和重建工作,金额初步累计达到上百亿元。动员面之广,行动之迅速,捐款量之大,创下了新中国之最,全国展现了一幅上下总动员、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宏伟画卷。真可谓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中令人感动地看到了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性中那种善良、奉献的道德力量的展示与释放!

这种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真正圣火,永生不灭!汶川地震中感动中国的12大英雄

一、谭千秋

在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德阳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为了保护四位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

二、荆利杰

5月12日3时10分左右,绵竹市消防大队陈军带领消防中队第一时间赶往武都小学实施救援。

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压了100多个师生。虽然没有特勤工具,但战士们很快徒手展开救援。19岁的荆利杰第一个奔向了废墟,开始了长达3天时间的救援。

余震不断发生,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荆利杰全然不顾。手掌磨破了,手指头出血了,脚底被钢筋刺破了,荆利杰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13日,上天落泪了。雨中,荆利杰和战友们仍然没有停歇。

13日上午10时许,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在余震和吊车的操作中发生了巨大的晃动,楼板在摇,墙体在垮……二次坍塌!危险!快撤!消防指挥部下达了命令。

荆利杰从废墟中钻了出来。就在此时,他听到废墟中有个男孩在呼救!他转身就要奔向废墟,余震再次袭来,并引发了更大面积的坍塌。战友们和群众把荆利杰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带。

荆利杰跪在了地上。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间,他哭着大喊:“我知道很危险,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但是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

现场所有人都哭了……

荆利杰本人说过,自己不知道到底救了多少人,但是他脑海里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救人,赶快救人!

三、袁文婷

袁文婷,一个算得普普通通女孩的名字,如果不是这场灾难,没有多少人知道她是谁,一位来自于汶川震灾地区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的一位教师。

汶川震灾发生时,袁文婷所在的民主中心小学的校舍也遭遇了严重的破坏,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孩子们的伤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媒体用这样的语言美丽地记录了袁文婷最后的时光——“青春定格在26岁”。

就因为袁文婷的为了不让正处于花朵般的孩子们凋谢,她才一次又一次冲入危险的教室共救出13名孩子。

面对如此巨大的天灾,袁文婷能够如此镇定,救护孩子,不亚于那些战场上堵枪眼、炸碉堡的英雄,袁文婷完全可以作为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楷模。

四、何翠青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记者问这位坚强的女孩“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五、向倩

人民教师向倩: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

废墟中,龙居小学女教师向倩一手搂住一个学生,紧紧地拥在自己身下,像母亲护卫着自己的孩子!她的身体已经断为三段,人们怎么也无法掰开她那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在场所参与救助的人员均被向倩老师这种舍身就义、保护学生的英雄之举感动得泪流满面,自发朝向倩老师鞠躬致敬。

原本,只需两秒种便可离开教室,到达安全地带,但当她在疏散学生们离开教室时,看到两个手足无措的学生,向倩义无反顾地大步跨近学生,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去,可此时,整座教学楼已轰然垮塌,向倩和几个学生一起被埋在了废墟中……

六、康洁 一个小女孩在汶川地震时孤身跳下6楼成功自救,随后又返回废墟里救出了好几个老师。这个女孩就是11岁的康洁。

七、张米亚

5月14日,解放军战士在四川北川县中学的废墟里寻找幷呼唤活着的师生。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北川中学的教学楼倒塌,众多师生被埋在倒塌的校舍中。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八、林浩

林浩,9岁半,地震前在映秀镇渔子溪小学读小学二年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他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被上面滑落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爬出来,我看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我就跑回去了,把她背出来了,拿给校长,校长把他拿给家长了。后来我又跑回去把另一个同学抱出来了,拿给校长,校长把他拿给家长,他也被父母背走了。”林浩在讲述自己救人的时候显得非常镇定,声音很稚嫩,连用几个“拿”字,他就是在平平静静地叙述这件事情,稚嫩的童声带着乡音。

九、严蓉

“救—妈妈!救—爸爸!”小女孩雯欣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

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

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十、王刚

5月16日是王刚42岁的生日,但抢险要紧,救人关键,生日早就抛在了脑后。这天一大早,王刚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上午9时许,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的运送救援物资和接送人员的直升机降落在卧龙镇临时停机坪,王刚带领民警负责现场的警戒任务。

悲剧发生在9时37分。在救援直升机卸载救灾物资过程中,高速旋转的尾翼悄然逼近一位正在直升机旁摄影的女记者,来不及过多的言语,王刚纵身一推……

王刚牺牲时,身边的战友从他身上找到一叠皱巴巴的平安纸条,这些纸条大小、材质不一,有的甚至是烟盒、收银条。每一个信息,都可能让正在备受煎熬的亲人松一口气。

牺牲的当天,王刚准备将这些写满了思念和牵挂的纸条交给直升机上的飞行人员带出去。而他的突然殉职,平安纸条成了他的遗物。

在生死边缘,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

十一、周汝兰

在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德阳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为了保护四位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面对灾难,人的本能就是逃生。但是,在这次地震发生时,正给幼儿园大班辅导的红岩镇中心小学周汝兰老师没有抛弃她的学生而逃生,而是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冲进教室抢救学生,直到全班52名学生成功脱离危险。地震过去了,看着整整齐齐蹲在地上的孩子们,周汝兰的泪水和着汗水顿时喷涌而出。

几天来,神州大地传诵着几个人的名字:谭千秋、张米亚、苟晓超、吴忠洪、杜正香……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师。灾难降临的那一刻,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那一刻,我们更深刻感受到“为人师表”的真正含义。

十二、蒋敏

5月22日电 5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联合作出决定,授予“最坚强警花”蒋敏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抗震救灾斗争中,蒋敏同志在惊悉母亲、女儿等10名亲人不幸遇难的噩耗后,强忍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毅然坚守工作岗位,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灾难与感动并存

唐山地震,我已经记不清楚是什么时候,只是在读书的时候无意中了解了那么一点点,甚至没有多大的感觉,现在四川发生了地震,心里却有很多感触,原本不爱听广播新闻的我,知道了地震的消息后我却格外关注广播新闻,听着播音员的解说、看着电视银幕,我才真正知道什么是灾难,解放军争分夺秒地在废墟中救人。昨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一救援部队队长在得知余震时,命令所有人员撤离,几个战士发现了存活的小孩不肯走,但在军令如山的状况下,毅然向队长跪下恳求:“让我多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看了之后真是感动万分。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在手脚都受伤的时候,还笑着对救她的人们说:不要担心我,我没事的,只要唱歌就不会痛了,然后就唱起了“两只老虎”,在场所有人都被她感动了。在一所小学里,一名教师搂着两个孩子,孩子还活着,但这位教师已经离开了,由于手臂已经坚硬,救援人员为了救出孩子,只好含泪把他的手锯了再救出孩子。还有很多很多感人的场面,很多记者顾不上拍照,抛弃像机与救援队员一起帮忙救人;有位记者说:她从到达灾区后,眼泪就没停过,看着这些报道,我们又有谁能无动于衷。当我们以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来了奥运圣火举国同庆之际,咱们四川同胞却遭遇了罕见的地震灾害,天灾无情,人间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立即行动了起来,你派消防人员、我派医务人员、你送棉被、我送水------顿时全国上下都是捐款捐血的声音,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心意,帮助我们受灾同胞能够早日度过难关。以前,总会想,为什么.我感觉不到这个社会有一点点温暖,感觉不到人们是爱中国的,到处都是冷漠、自私自利,现在,我感受到了,可是,这个过程的背后是充满血腥的,真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自杀,一点都不珍惜生命,活着就是最重要的,生命比任何一切都来之不易。现在在这个世界,许许多多地区,有人没饭吃、没衣服穿,过这些苦难的生活,我们全心全力去帮助他。不要认为帮助的东西很少,不能解决问题,我们的心量很大,所以那一点点布施的功德,就尽虚空、遍法界,学作菩萨!我们自己不希求任何的果报,但愿众生离苦,存这个心就好。所以你能够尽自己的本分、尽自己的职责,做社会最好的榜样、最好的模范,这就是真正的积功累德、真正的自行化他。

我们的好总理

他看到抢险人员正在解救两名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他流泪了。他说:“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

看到年过花甲的您,总是不惧危险第一时间飞奔一线,当您俯下身躯安慰废墟下的灾民再坚持一会时,当您怀搂孤儿强忍泪水悲痛时,你象一个长者,更象一个父亲,66岁的年纪和战士们奋斗在一起100多小时,我哭了......您可一定要保重呀,人民的好总理,人民需要您,因为有了您,再大的艰难困苦我们也能渡过。一位慈祥,善良,可敬的总理,你是让全国人民钦佩的总理。全国人民爱戴您!

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这是周恩来当年所说的。他是这样在做,您不是和他一样也按照这条思想在做吗?总理不哭。你的人民做你不屈的脊梁,天大的灾难,我们一起扛......5 512地震感动中国人物

人民教师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图为他的妻子正在擦拭他的身体(图1)相关阅读:

视频:连线张关蓉老师 讲述遇难丈夫谭千秋故事 回忆谭千秋:同学喜欢打球 他每次帮忙打饭 衡阳举行谭千秋追思会 社会各界1500人参加追思

在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德阳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为了保护四位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

消防战士荆利杰:舍身救人立三等功 跪地大哭“再救一个”(图2)相关阅读:

消防战士跪地落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5月12日3时10分左右,绵竹市消防大队陈军带领消防中队第一时间赶往武都小学实施救援。

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压了100多个师生。虽然没有特勤工具,但战士们很快徒手展开救援。19岁的荆利杰第一个奔向了废墟,开始了长达3天时间的救援。

余震不断发生,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荆利杰全然不顾。手掌磨破了,手指头出血了,脚底被钢筋刺破了,荆利杰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13日,上天落泪了。雨中,荆利杰和战友们仍然没有停歇。

13日上午10时许,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在余震和吊车的操作中发生了巨大的晃动,楼板在摇,墙体在垮„„二次坍塌!危险!快撤!消防指挥部下达了命令。

荆利杰从废墟中钻了出来。就在此时,他听到废墟中有个男孩在呼救!他转身就要奔向废墟,余震再次袭来,并引发了更大面积的坍塌。战友们和群众把荆利杰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带。

荆利杰跪在了地上。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间,他哭着大喊:“我知道很危险,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但是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

现场所有人都哭了„„

荆利杰本人说过,自己不知道到底救了多少人,但是他脑海里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救人,赶快救人!

人民教师袁文婷:为了孩子将青春定格在了26岁(图3)袁文婷,一个算得普普通通女孩的名字,如果不是这场灾难,没有多少人知道她是谁,一位来自于汶川震灾地区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的一位教师。

汶川震灾发生时,袁文婷所在的民主中心小学的校舍也遭遇了严重的破坏,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孩子们的伤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媒体用这样的语言美丽地记录了袁文婷最后的时光——“青春定格在26岁”。

就因为袁文婷的为了不让正处于花朵般的孩子们凋谢,她才一次又一次冲入危险的教室共救出13名孩子。

面对如此巨大的天灾,袁文婷能够如此镇定,救护孩子,不亚于那些战场上堵枪眼、炸碉堡的英雄,袁文婷完全可以作为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楷模。

13岁女生何翠青:救出10多名同学自己被压废墟下50小时 失去右腿(图5)相关阅读:

何翠青:被救出的“救人英雄”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记者问这位坚强的女孩“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人民教师向倩: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图7)废墟中,龙居小学女教师向倩一手搂住一个学生,紧紧地拥在自己身下,像母亲护卫着自己的孩子!她的身体已经断为三段,人们怎么也无法掰开她那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在场所参与救助的人员均被向倩老师这种舍身就义、保护学生的英雄之举感动得泪流满面,自发朝向倩老师鞠躬致敬。

原本,只需两秒种便可离开教室,到达安全地带,但当她在疏散学生们离开教室时,看到两个手足无措的学生,向倩义无反顾地大步跨近学生,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去,可此时,整座教学楼已轰然垮塌,向倩和几个学生一起被埋在了废墟中„„

11岁女孩康洁:跳楼自救后返回救出多名老师(图8)相关阅读:

视频:勇敢康洁 坚强自救后英勇救人

一个小女孩在汶川地震时孤身跳下6楼成功自救,随后又返回废墟里救出了好几个老师。这个女孩就是11岁的康洁。

人民教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图9)相关阅读: 映秀镇小学教师张米亚:生死之间他选择永恒

5月14日,解放军战士在四川北川县中学的废墟里寻找幷呼唤活着的师生。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北川中学的教学楼倒塌,众多师生被埋在倒塌的校舍中。新华社图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9岁小林浩:地震时救出两同学(图10)相关阅读:

视频:九岁的小英雄林浩勇救两位同学

林浩,9岁半,地震前在映秀镇渔子溪小学读小学二年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他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被上面滑落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爬出来,我看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我就跑回去了,把她背出来了,拿给校长,校长把他拿给家长了。后来我又跑回去把另一个同学抱出来了,拿给校长,校长把他拿给家长,他也被父母背走了。”林浩在讲述自己救人的时候显得非常镇定,声音很稚嫩,连用几个“拿”字,他就是在平平静静地叙述这件事情,稚嫩的童声带着乡音。

人民教师严蓉: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 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图11)“救—妈妈!救—爸爸!”小女孩雯欣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

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

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卧龙森林副局长王刚: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 牺牲时带出60张平安纸条(图12)相关阅读:

公安部追授卧龙森林公安局副局长王刚二级英模称号平安保险公司向英雄王刚赔付11万元 捐赠20万元

5月16日是王刚42岁的生日,但抢险要紧,救人关键,生日早就抛在了脑后。这天一大早,王刚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上午9时许,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的运送救援物资和接送人员的直升机降落在卧龙镇临时停机坪,王刚带领民警负责现场的警戒任务。

悲剧发生在9时37分。在救援直升机卸载救灾物资过程中,高速旋转的尾翼悄然逼近一位正在直升机旁摄影的女记者,来不及过多的言语,王刚纵身一推„„

王刚牺牲时,身边的战友从他身上找到一叠皱巴巴的平安纸条,这些纸条大小、材质不一,有的甚至是烟盒、收银条。每一个信息,都可能让正在备受煎熬的亲人松一口气。

牺牲的当天,王刚准备将这些写满了思念和牵挂的纸条交给直升机上的飞行人员带出去。而他的突然殉职,平安纸条成了他的遗物。

在生死边缘,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

人民教师女教师周汝兰:震中4次冲进教室 全班52人脱险(图13)相关阅读:

视频:周汝兰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安全 彭州:幼儿园教师周汝兰独自救出52名孩子

在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德阳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为了保护四位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面对灾难,人的本能就是逃生。但是,在这次地震发生时,正给幼儿园大班辅导的红岩镇中心小学周汝兰老师没有抛弃她的学生而逃生,而是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冲进教室抢救学生,直到全班52名学生成功脱离危险。地震过去了,看着整整齐齐蹲在地上的孩子们,周汝兰的泪水和着汗水顿时喷涌而出。

几天来,神州大地传诵着几个人的名字:谭千秋、张米亚、苟晓超、吴忠洪、杜正香„„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师。灾难降临的那一刻,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那一刻,我们更深刻感受到“为人师表”的真正含义。

公安部授予女警蒋敏一级英雄模范称号(图14)相关阅读:

女民警蒋敏访谈实录:失踪战友才是真正英雄 女民警蒋敏被授予公安一级英模称号 在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德阳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为了保护四位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5月22日电 5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联合作出决定,授予“最坚强警花”蒋敏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抗震救灾斗争中,蒋敏同志在惊悉母亲、女儿等10名亲人不幸遇难的噩耗后,强忍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毅然坚守工作岗位,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第 6 2008,*总理已经感动中国!

央视每一年都要评选上一感动中国的人员,曾经举办的几界评选出来的人选确实让我们感动不已,2008年感动中国的人选应该已经在甄选之中,我推荐,强烈推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为2008年感动中国第一人!理由如下:

1.2003年上任伊始即关心农民工工资,为民讨薪的事迹成为佳话.

2.2004年起他每年春节都与群众在一起,河南,山东,辽宁,湖南,哪里最困难他就在哪里过年.

3.2005年起,关心特殊群体,并大声呼吁:给了孩子们一个活泼的童年!

5.2007年关心肉价,让低收入家庭吃得起猪肉,解决了13亿人吃肉问题,跟着总理有肉吃.

6.2008年,湖南雪灾,四川地震,-------

*经典语录:

--哲理--

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200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去年曾经说过,我这个人是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人。我认为患生治。――200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其实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200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想集中回答一下关于解放思想这个问题,一般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我想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上讲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很重视两句话: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如将不尽,与故为新”(深刻体察,再创新意)。――200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

我的脑子里是充满了忧患。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论述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非评功摆好时候

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2006年3月14日回答记者问(取自《新唐书》)

--*--

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出自《宋史·王安石列传》,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对流言蜚语尤其是国际上的要无需顾虑)。――200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广的博爱,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200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局势的变化和走势,及时、灵活地采取对策,并且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使经济既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又能解决大约1000万的就业人口问题,还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至于结果怎么样,要到明年的3月份我再给各位回答。但是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200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200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衷心希望香港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和谐!紫荆花盛开了,今年花儿红了,明年花更好!――断言香港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地位不可替代

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2006年3月14日回答记者问(取自《新唐书》)

中国历来有“上德不德,讲信修睦(最高的道德不强调道德,而是讲信用求和睦。)”的优良传统,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各位,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决心永远不会改变!――2007年4月在日本访问的一次演讲时说

--真诚--

中国人想把奥运会办好这颗心是真诚的。――200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相信13亿人民微笑着面对世界,全世界人民也会微笑着对待中国。――200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和我在座的同事们都懂得一个道理: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200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常常一边看网,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200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最感动的是人民对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来自鼓励,也来自批评,而且总是那么热情、一贯。――2006年3月14日回答记者问

我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在我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好。――2006年3月14日回答记者问

如果说“十五”计划我们大多数的指标都基本完成了,但是坦白地告诉大家,环境指标没有完成。――2006年3月14日回答记者问

我要对全国人民讲几句话。感谢人民对我的信任,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全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2003年3月18日,当选总理*向中外记者致意

我从在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是在非常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中度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一种信心: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2003年3月18日,当选总理*向中外记者致意

我就问志军(铁道部长)能不能坐火车进去(长沙)。随便的车,我们能挤进去的就行,能走就行,有一节车厢也行。――2008年1月28日在飞往湖南的专机上

今天面对你们,我无法用更多的语言来表示安慰,我给你们鞠个躬吧!――2008年1月29日,在湖南长沙,看望抢险中遇难的电力职工家属

“孩子你讲得真好。”――*2007年4月在日本提到自己的母亲如何评论他在日本国会的演讲时说,*表示,母亲经历了近90年沧桑历史,从小母亲就要他讲真话,要讲心里的真话。这些年,农民工是我最操心的事之一。国务院出台了40条措施,落实还要花大功夫。――2006年4月,*在重庆考察时说

是否想早点抱孙子?――中国总理2007年11月在新加坡考察大巴窑老居民的摩天祖屋时问梁彦夫妇

你们要给我说实话。――2004年8月5日,在四川唐家巷村考察时对基层干部说

--诗意--

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200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密切注意“td”活动,决不允许分裂

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引用诗人艾青的诗句解释什么是“快乐”

广直言之路,启尽善之门。――某年中秋佳节,*看望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参事和馆员

日中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有一句古话,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2007年初引用管子名句形容中日关系

贵国有句谚语: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会移动。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尽管经历过风雨和曲折,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根基如同泰山和富士山一样,不可动摇!――2007年4月在日本访问的一次演讲时说

川中地震,举国同悲,但我们很快就抹掉眼泪,踏上抢救同胞的征途。灾难降临后,年过花甲的温总理抢在了随时可能爆发危险的抗灾前线,和子弟兵们并肩作战。漫长的两天过去了,温总理在救灾前线说过的一些经典话语。从这些话语中,可以感受到总理对灾区的深切心痛和对13亿同胞的巨大信心:万里长城震不倒,只要双手在,我们可以把灾区建得更好!

1、总理和赶往灾区的登机部队领导讲话:“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2、“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总理在电话里大喊,说完摔了电话。随行人员说,头一次看到老爷子这么厉害。在抢救现场,年过花甲的温总理,已然哭得不成样子,要知道,1942年出生的他,已经66周岁,比绝大部分前线救灾的人都要年老。

3、“第一还是救人,救人的重点是重灾区,地震中心区,联系不到的地区”。在环境险恶的抢救现场,两鬓苍苍劳累无眠的老爷子摔倒了,手臂受伤出血,却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一把推开。

4、我们就尽百倍努力,绝不会放松。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5、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多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就可能多抢救出一个被困者。6、在灾区抢救现场,老爷子向受困的孩子们喊话:我是温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7、看到广场上摆放的遇难群众遗体,*心情十分沉重,他说:“我给遗体三鞠躬。” 8、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只要双手在,我们就可以建得更好。

9、老爷子对被安置在绵阳九州体育馆的孤儿说:别哭,政府会管你们的!管你们生活,管你们的学习,要好好地活下去!

10、“我们要第一步救人,要不断努力把他们救出来,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部队指战员排除一切困难,就是步行也要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现在一线的军人已经被下达死命令,必须冒雨解救。

感动„„„„„„

四川汶川地震作文 篇5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我们的温总理流泪了。山哽咽,水哭泣;太阳不语,大地沉默。

地震无情,灾难惨重。高楼大厦倾刻间倒踏,成千上万的学生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大自然有时温驯得像只小羊羔,有时发起怒来却像咆哮着的狮子,是那样的残酷,是那样的绝情。偏偏下午2时28分是孩子们上课的时间,可怜的孩子们大多数在教室里,他们不可能躲过这场地震灾难。那样年幼的生命,那样青春的生命,那样美丽的生命就在一瞬间悄然离开世间。多么痛心。上苍啊,您的眼睛呢?为什么单挑2时28分作孽呢?如果是课间时间,孩子们也许不会离开这样多。我们无法接受这残酷的事实,我们无法忍受孩子们的难活一梦间,尊敬的神啊!上苍啊!求求您发发慈悲,息息怒,别再伤害人类,我们人类渴望与您和谐相处。

这场灾难怎能不叫人落泪?也许离我们而去的学生张娃刚刚读过:“我们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也许玲玲刚刚演讲完毕《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也许漂亮的张老师正在教同学们唱《明天会更美好》的歌;歌声悠扬婉转,也许老大娘刚刚为远行打工的孩子修补好衣扣;也许小花姑娘刚刚分娩做上了妈妈,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和谐,可是,为什么在一瞬间就离开了我们?上苍为什么不能和我们和谐共处呢?

落泪诠释了华夏人民心连心;落泪孕蕴着人间自有真情在,落泪折射出华夏人民的善良心灵;落泪体现共产党执政的优越性;落泪还表示我们的爱之弦依然完好„„

亲爱的别哭,坚强起来吧!

死者长已矣,活着要坚强,让我们从悲痛中走出来,化悲痛为力量。别担心,看总理已经亲临现场指挥抗灾救死扶伤了,总理日里万机,操心劳碌,憔悴中带着悲伤的神情,十万大军火速直到了现场,他们不顾生命危险,竭尽全力救死扶伤。空中投物献爱心的来了,外国代表也赶来了,他们带来了问候与捐款。灾难无情人有情啊!

举国上下的人民都行动起来了,大街小巷都放满了募捐箱,都写满了功德簿。

我们在自己学校也行动得很快,老师们捐款6720元,同学们捐款一万多元,数字虽然微小,可他传达了我们的爱心,诠释了华夏人民心连心,和谐相处的氛围。

我所在的居民点也行动起来了,素日好赌的一些小刁民们,决定停止打牌三天,他们要把钱省下来捐赠给灾区。这就是和谐风,这是就感动的,正如学习所说,我们„„和谐就在我们身边。

给点阳光就灿烂,这也是一门和谐的学问,幸存下来的灾民,他们非常感激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他们决心在很短的时间,重建家园,决心度过困难的时期,一定要„„

亲爱的灾民朋友们,亲爱的华夏子民们,别哭,咬紧牙关,相信我们的同舟共济,相信我们的心连心,手牵扯手和谐共处一定能感化上苍,让它不再发怒,与我们也和谐相处的。

汶川地震优秀党员 篇6

建党九十周年啦~~

九十年,风雨无阻地成长!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组图)

(一)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抗震救灾先进下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

6月3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举行抗震救灾先进下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表彰仪式。

“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奖牌。

“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奖章。新华社记者高洁摄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经党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决定:在前段分批表彰的基础上,授予叶志对等59名共产党员“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追授向倩等6名共产党员“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二)具体名单

1.赵忠兴,男,汉族,1973年5月出生,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四川省青川县木鱼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在“5·12”特大地震灾害中,青川县木鱼中学有393名学生被掩埋在废墟中。赵忠兴立即和镇党委其他同道一道,迅速协调部分机械,召集数百名党员和群众,成功营救了30余名学生。多日劳累的赵忠兴被尸体散发的恶臭熏昏倒。苏醒后,他不顾医生和同事们的再三劝阻,又去指挥各村救灾物资发放。连日来,赵忠兴共组织党员干部安置受灾群众300余人,发放各类物资近60吨。

2.伏玉琼,女,汉族,1969年2月出生,199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四川省青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伏玉琼第一时间带领组工干部,赶到青川县城山珍市场协调公安等部门实施抢救。从12日下午到13日上午,她一直没有合眼指挥抢救人员,共救出21名被埋群众。在余震接续、道路时通时断、随时有飞石滚下的情况下,她冒着生命危险及时将灾情报给了市委。连续几天没有休息、而且两次手术不久的她晕倒在帐篷旁边。经过输液稍稍可以行动后,她又拔下针头,开始继续忙碌。

3.夏平,男,汉族,1966年1月出生,1998年7月入党,现任四川省安县桑枣镇飞龙村党支部书记。地震后,得知85岁的外婆在家里被砸倒,夏平说:“危急关头,老黎民是慌的,先救群众要紧。”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赶到倒塌房屋的村民家抢救。12日下午3点到次日早上7点,夏平一直战斗在抢救受伤群众第一线,当他赶回自家再救外婆时,外婆已经遇难。听说邻近上清村村民饮水呈现腹泻,夏平从最深的井中取水,烧开后本身先尝,没有问题后才让群众饮用。

4.瞿永安,男,羌族,1964年6月出生,1988年7月入党,现任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跪别亲人,把生的机会给了别人。灾情发生后,当在成都开会的瞿永安赶回北川时,妻子被埋在倒塌的县当局大楼里,父母、岳父岳母、侄儿、侄媳等10位亲人被压在整体垮塌的家属楼中。但瞿永安毅然投入抗灾一线,组织救援步队抢救学校、医院等人员最密集、受灾最严重单位。先后7天时间,160多小时,他不分日夜奔波在救人现场,抢救的灾民已无法计数。

5.刘廷凯,男,汉族,1965年3月出生,1995年5月入党,现任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党委书记。为及时抢救受灾群众,刘廷凯始终冲锋在前,第一时间组织了三组突击队进山搜索营救,并亲自带领一支突击队进山。他说:“这里的每座山每条路,我都走过。没有谁比我更了解地形。在这个时候就算死,我也要死在银厂沟。”在成都空军先头部队的配合下,他走遍了银厂沟内80多家农家乐,成功营救出70余名重伤员,上千名被困村民。

6.曹代成,男,汉族,1955年5月生,1994年9月入党,现任四川省绵竹市广济镇仁贤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地震灾害突如其来,曹代成冒着生命危险沿街喊话“快出来,地震了”。当曹代成迅速清查完社区人员后,得知社区有10人遇险被埋,他立即组织社区党员和部分居民开展营救。曹代成家有三人遇险,但他却坚持先救社区群众。他不由分说,拖着受伤的腿,带头跑向其它遇险居民的房屋开始抢救被埋群众。由于营救及时,社区个体商户康玉兰等10余人得以生还。

7.包世贵,男,汉族,1969年6月出生,1994年2月入党,现任四川省汉源县富林镇初级中学教务主任。地震发生后,在二楼办公室准备上课的包世贵,第一时间念到自班上70多名学生在四楼。他迅速冲出办公室,冒着教学楼急剧摇晃垮塌的危险,直冲楼上。到四楼后他向学生大声喊“不要慌,不要挤”,并指挥学生有序撤离,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冲出教室。当学生问他,你为什么不先去看看你的妻子和孩子?包老师笑着说:“家人是我的挂念,你们也是我的挂念,我都舍不得啊。”

8.龙德强,藏族,1955年11月出生,1999年4月入党,现任四川省汶川县银杏乡沙坪关村党支部书记。“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位于国道213线的沙坪关村山崩地裂,房屋垮塌,交通、通讯、供电等全部中断,村庄完全变成一座孤岛。地震夺去了龙德强的4名亲人,他强忍悲恸,挥臂高呼“是共产党员的,给我站出来;向我看齐,跟我来”,冒着余震和塌方的危险,带领党员干部和民兵携老扶幼,展开了一场生死大转移。到当天晚上7点阁下,全村4个村民小组、500余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9.舒云,男,汉族,1973年6月出生,1994年10月入党,现任四川省青川县石坝乡党委书记。在“5·12”特大地震中,石坝乡场镇及农村房屋倒塌,死亡95人,400余人被埋在废墟中。面对地震灾害,舒云挺身而出、靠前指挥,组建党员干部救灾应急队,分赴各村社实施抗震救援。他身先士卒、全力以赴,第一时间赶赴一线,组织党员干部先后营救被困群众100余人,真正成了群众的主心骨。他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极大激励了全乡党员、干部和群众抗震救灾的斗志。

10.王理效,男,汉族,1966年8月出生,1990年10月入党,现任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地震发生时,正在县委礼堂主持开会的王理效与其他县领导,及时组织疏散青年学生。260多名参会教师和学生全部安全离场,3名被困门口的学生也成功获救。由于通讯中断,为及时向上级敷陈险情,王理效不顾疲劳,来不及包扎伤口,带领两名同道冒着生命危险,几经周折才在近3个小时后,赶到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为市委及时组织北川抗震救灾赢得名贵时机。

11.王洪发,男,羌族,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政局长。地震发生10分钟后,幸免于难的王洪发就接到任务负责医疗救援。一路上,他用手刨出了10条生命。听说北川小学垮了,他顾不及救儿子,冲到小学的废墟中,奋力救出两个孩子,而他本身的孩子却永远离开了。在得知15名亲人遇难后,王洪发依然一边忙于救人,一边调度粮食供给、统计救灾物资、及时上报需求。他始终坚持奋战在第一线,灾后的240小时里,偶然打盹不到20个小时。

12.蒋晓娟,女,1978年10月出生,2000年6月入党,四川省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民警。“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北川、平武的受灾群众大量涌入江油市。看着一些嗷嗷待哺的婴儿由于长时间没吃奶而哇哇啼哭,在安置灾民点协助工作的女民警蒋晓娟主动提出为婴儿哺乳,却顾不上照顾和哺育家中刚满半岁的孩子。当听说有位“警察妈妈”义务为婴儿哺乳后,很多灾民都抱着本身家小孩来了,蒋晓娟每天要为10多个婴儿哺乳

13.蒋敏,女,羌族,198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民警。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蒋敏在惊悉老家北川10名亲人因地震遇难的噩耗后,强忍巨大悲恸,毅然坚守岗位,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因连续奋战劳累过度,她多次昏倒在抢险救援现场。在抗灾一线,蒋敏强忍悲恸坚持着、忙碌着,领导们看到她日益憔悴,特地把她调换到指挥中心,但一天后她又要求回到抗灾一线,并负责安置了4000多名来自龙门山、九峰山的灾民。

14.李林国,男,羌族,1965年10月生,1991年9月入党,现为四川省北川县公安局擂鼓派出所副科级侦察员。地震使李林国正在镇上开会的办公楼垮塌,李林国多处负重伤,但他强撑几近无法站立的躯体,立即赶往倒塌的北川中学救援被埋学生。由于流血过多虚弱不堪,李林国被强行送往医院。但他趁大家不留意又偷偷混进救援队回到北川救人。此后,他在救人中几度昏倒在废墟上。15日,当第四次被送到医院时,李林国已成功救出了100多名被埋学生。电视棒价格而此时他的儿子却已经离他远去。

15.蒋青林,男,回族,1967年11月出生,1991年3月入党,现任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5·12”地震袭来时,汶川县映秀镇瞬间成了一座困在山中的孤镇。蒋青林立即组织几个小分队分赴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展开救援。他亲自带领一队人马,直奔映秀镇中学,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坚持用双手不停地扒挖砖块救人。他的双手被钢筋戳穿,大腿被垮塌的预制板砸伤,仍然坚持抢救。当救援部队到来时,他们已成功救出110多名被困的学生和老师。

16.黄琼,女,汉族,1969年5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绵阳市中医院手术室护士长。2008年被评为医院优秀护士长。地震袭来的短短3天,黄琼失去了7个亲人。但黄琼没有被噩耗击倒,为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早日恢复健康,她强忍悲痛,拖着虚弱的身体又投入到工作中。同事们看到的依然是以前那个说话直截了当、做事干净泼辣的护士长,她以特有的镇定配合医生成功完成100多例手术。面对每位病人,她都安慰:“必定要挺住,因为你还活着。”

17.叶志平,男,汉族,1953年9月出生,1985年12月入党,现任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1995年叶志平担任校长后,决心维修加固实验教学楼,找人重新在楼板缝中灌注了混凝土。1999年,他又将原来的砖栏杆换上轻巧坚固的钢管栏杆,并把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由“三七柱”加粗为“五零柱”。自2005年始,桑枣中学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突发性的紧急疏散演习。地震时,安县桑枣中学2200名学生、100多名老师从不同教室冲到操场,安然无恙。

18.经大忠,男,羌族,1964年4月出生,1985年7月入党,现任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5月12日地震时,在北川县委礼堂列入青年创业大会的有500多人,会议室只有2扇小门,无法满足大家同时撤离。经大忠站起猛喊“党员干部留下,让学生先走”。8分钟后,他才带着其他干部跑出濒临倒塌的会议室。经大忠一直忙于救灾,根本没有过问一向感情甚好的妹妹和侄儿侄女的处境。5月15日傍晚噩耗传来,他说,相信他们在天之灵会谅解他。

19.王晋,网络电视棒男,汉族,1965年3月出生,1986年12月入党,现任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镇党委书记。“5·12”地震中,王晋同道右腿半月板当场断裂,腿骨严重受伤。危急时刻他不顾伤痛立即在废墟现场成立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他还及时组织人员将全镇所有未被损毁的食品、药品等集中起来,按自救7天历程进行合理安排,既包管了全镇所有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也有效稳定了群众情绪。在南岳小学救援中,他冒着随时可能被齐腰深的洪水冲走的危险,将100余名师生转移到安全地带。

20..张云安,男,藏族,1964年8月出生,1990年12月入党,现任四川省汶川县委常委、副县长。“5·12”地震发生时,张云安正在映秀镇主持召开会议。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余震和房屋倒塌危险,迅速将劫后余生的群众疏散到镇上的开阔地带。随后将党员干部组织起来成立奔赴各区域展开营救工作。在他的带领下,6个搜救小组先后营救了500余名被压在倒塌房屋下的受灾群众,安全疏散了2000多名群众。震后第四天上午,在映秀小学施救现场的他累晕倒了,才“趁机”睡了3个小时。

21.马晓东,男,汉族,1971年9月出生,2000年5月入党,现任四川省广元市交通局公路路政管理处副主任科员。5月25日,当马晓东在剑青公路酒家垭危险路段进行排查时,青川发生6.4级余震,路上有三辆车被落石砸中,其中有一中年妇女倒在地上。他带领突击队员及时营救和疏散被困人员,当他连拉带拖将中年妇女带离危险路段时,回头看刚才停车的地方已被垮塌的乱石堆成一座小山。在参与抢险的日子里,马晓东只托人给家人带回一张报平安的简短纸条。

22.刘金碧,男,汉族,1956年3月生,1981年11月入党,现任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镇洛城村民兵连长兼治保主任。抢险救灾,他临危不惧舍身救援。地震发生后,他和儿子在跑回家的途中,抢救被压在预制板下的村民刘亿民,为防止刘亿民被卡伤的脚再加伤情,他把手伸进狭缝当肉垫挪出刘亿民,同时救出刘亿民的妻儿。灾后重建,他不等不靠带头示范。地震的阴霾使人们没心思抢收抢种,刘金碧挨户发动,短时间组成有50多人的“民兵服务队”匡助受灾群众。

23.陈贵林,男,汉族,1962年9月出生,1988年12月入党,现任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董事、总经理。5月12日晚,陈贵林连夜组织抢险突击队往北川开进,组织指挥突击队打通进入县城的道路,使各路抢险大军、重型设备陆续进入北川县城。陈贵林迅速指挥华西突击队在北川中学、北川县城、北川陈家坝营参与救出233名幸存者。陈贵林连续奋战80余个小时,没有洗过一次脸、漱过一次口、睡过一次囫囵觉,实在累极了,就在一块石头上坐一会。

24.杨太东,男,汉族,1959年12月出生,1989年11月入党,现任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5·12”地震后,杨太东第一时间赶到生产指挥现场,启动应急预案,带领工作人员疏散旅客,组织设立现场医疗救治点救治受伤旅客,指挥保障机场秩序。5月13日开始,杨太东围绕保障急救飞行这一机场抗震救灾中心任务,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正常运行。他一直坚守在运输生产一线,连续7天没有回家。

25.杨志勇,男,羌族,1972年4月出生,1995年5月入党,现任中国电信北川分公司线路维护中心经理。汶川大地震时,杨志勇正在北川县贯岭乡处理迁杆改道事宜。面对突发灾难,他步行几十里山路赶回公司,展开恢复通信工作。北川县与外界恢复通信后,杨志勇得知家人信息:父母埋在废墟中下落不明,姐姐和妻子的奶奶已遇难。绵阳市当局拟将北川县当局临时办公地设在安县安昌镇,中国电信受命为安昌镇全面建设通信网络。杨志勇又投身到安昌镇的通信建设工作中。

26.范晓林,男,汉族,1977年10月出生,2002年8月入党,现任四川省德阳市公安消防支队绵竹中队政治指点员。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范晓林即刻带领7名战士乘抢险救援车出发。刚过苏兴街路口不到十米,范晓林便在一倒塌的居民楼里营救出7名被困群众。城北中学教学楼下有6名学生被压,官兵们立即对被埋压的学生进行施救,抢救出4名幸存者。5月14日至15日上午,范晓林所带的步队先后在绵竹城内红岩煤矿家属区、通惠路一住宅楼等地救助群众20余人。

27.肖显辉,男,汉族,1976年3月出生,1999年7月入党,现任四川省绵阳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代理排长。地震发生后,肖显辉奉命驰援北川中学。救援中他遇到了一名被埋女孩,她的腿被建筑物重重埋压,医生判断若不立即截肢,将失去生命。肖显辉站了出来,拿着液压钳缓慢而果敢地剪断女孩的腿骨。女孩成功获救了,肖显辉却瘫倒在了废墟现场。在北川战斗的10余天里,肖显辉一直坚持战斗在一线,他与战友先后成功营救21名被困学生,挖掘遇难者遗体130余具。

28.许伟,男,汉族,1978年5月出生,200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甘肃省文县范坝乡初级中学校长。地震发生时,正在办公的许伟立即冲到楼梯口,组织老师把学生安全有序疏散到操场。之后他又冒着生命危险,冲进教学楼抢出一部电话机。许伟和几位老师急忙扯线架线,很快安好了电话机。正是通过这部电话机,为中央派出了直升机支援甘肃灾区赢得了时间和主动。

在清点人数后,许伟把师生转移到教学楼西侧的开阔地带。在余震中召开会议,成立自救小组。

29.李树德,男,1956年8月生,1991年入党,现任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5月13日,医院接到一名因地震造成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患者,病人生命危在旦夕。李树德立即组织抢救。在手术中,强烈的余震使手术床猛烈摇晃。他一边用双脚踩住手术床,一边鼓励大家保持镇定。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成功完成了手术。在震后的日日夜夜里,李树德除了救治重伤员外,还负责全科正常接诊的新伤员,组织诊治住院部伤员。

30.张玉民,陕西省略阳县军供站站长。在这次抗击特大地震灾害中,他临危忍痛,沉着应战,靠前组织、靠前指挥,充分阐扬了党员干部的圭表标准带头作用。针对全站办公用房和储备仓库严重受损的状况,张玉民在第一时间组织干部职工在附近小学院内搭建起帐篷组成临时办公点,坚守岗位24小时值班;迅速搭建40多顶帐篷,保障抢险救灾部队和大批救灾物资顺利转运。并四处寻找安全地带,妥善安置干部职工家属和离退休人员,使全站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

31.方徐林,重庆市梁平县礼让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在关键时刻护卫了全校878名学生的生命。地震袭来,方徐林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房屋的猛烈摇晃使他感应地震的发生。他冲出办公室,拼命呼喊,拼命做手势,拼命冲向教学楼去接学生。在老师们的组织下,学生从各个班教室奔跑出来。他冲进教学楼,迅速拉起两个被绊倒在地的孩子。但瞬间又有20多名学生倒地,他叉开双腿,使尽平生力气抵住后面的学生,直到救援人员赶到,控制了危险的局面。

32.刘亚民,现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他率领的队伍在抗震救灾中施展阐发突出,被前线指挥部称为全国各地赴川救灾特警官兵的缩影。刘亚民得知要组建救援队赴灾区抗震救灾消息后,主动找到市局党委要求上灾区一线。他被授命率巡警支队200名队员迅速集结,火速奔赴灾区一线。截至5月26日,他带领巡警队员们共转移群众1020人、救护伤员和病患824人、救出遇险人员3人、发现遇难者2人、运送救援物资4吨、参与巡逻堵卡1000余人次。

33.祁友富,浙江省绍兴县顺利喷花衣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是一位有着35年党龄的农村党员。5月13日下午,他到柯岩街道党工委交纳了支撑灾区的10万元“稀奇党费”。5月13日中午,当祁友富从电视上得知本身从戎、入党的地方遭受特大地震灾难时,拿着几本存折,顶着烈日,跑了好几家银行才凑齐10万元钱,第一时间向党组织交了“稀奇党费”。祁友富平时热心助人,总是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匡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而他在自己的生活上是出了名的“抠门”。

34.林卫,男,广东吴川人,1976年4月入党,现任广东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政委。5月13日凌晨,林卫得知省公安厅准备派特警赶赴四川列入抗震救灾时,主动要求前往。在林卫带领下,广东公安特警队一直承担急难险重任务。5月17日,在废墟深处救出1名30多岁男子,创造了震后115小时拯救生命的奇迹。不顾安危,忘我投入。他在一线每天工作20个小时以上,最初三天连续工作60多小时。由于超负荷工作,他高血压、痔疮等旧病复发,但仿照照旧战斗在最前沿。

35.龚达发,现任人民日报社记者部主任、党委书记。他临危受命,担任人民日报社抗震救灾报道前方指挥部总指挥、临时党支部书记。5月14日,龚达发受命担任人民日报社抗震救灾报道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飞抵成都后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将赶赴抗震救灾一线记者合理调配到各重灾区。为掌握舆论指点主动权,龚达发注重加强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强调当天灾区重要新闻,无论时间多紧,也要采写完毕。他领衔采写的通讯《挺起不屈的脊梁———四川抗击特大地震灾难纪实》,感人肺腑。

36.刘宁,现任水利部总工程师。抗震救灾中担任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副组长、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专家组组长。刘宁于5月12日晚赶赴都江堰紫坪展水库,检查因强震受损的坝体结构、泄洪设施。在余震络续、通讯不通、连续降雨、吃不上热饭的情况下,刘宁和专家们在紫坪铺大坝上呆了3天3夜。5月21日,刘宁冒险飞抵唐家山勘查,完成《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得到国务院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批准。6月10日,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取得决定性胜利。

37.陈学云,男,汉族,1969年9月出生,1993年4月入党,现任广元电业局青川供电局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5月12日,青川县城当晚有4个点必须供电抢险,而供电局只有一台备用发电机,而且存放发电机的仓库门框已经变形打不开,陈学云借来斧子、铁锹,劈开房门,将发电机抢出来送往乔庄小学。抢险中,他的脚趾被踢出了血,皮鞋被铁钉扎穿使脚受伤,近视眼镜被摔坏。

36.直到5月15日,他才第一次抽空去关心自己的3位亲人,才知他们已经遇难。江山,1962年12月出生,1998年5月入党,现任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汶川地震中,农行北川支行的办公大楼、职工宿舍在瞬间倒塌,24名干部员工被掩埋。江山立即组织人员将受伤者疏散到安全地带,全力抢救幸存者。当晚,他得知母亲和弟弟被埋废墟中生死不明,但他选择了留下。第二天,江山得知母亲和弟弟已经遇难。江山时刻记挂没有及时抢运出来的钞箱和金库的安全。他指导救援战士来到被埋金库位置,请他们值勤守卫。

37.徐壮志,现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采编副主任。他是新华社首批赴四川震中地区采访的记者之一,军分社赴灾区报道小组组长。他第一个进入震中汶川县采访,发出第一张汶川震后图片和救援飞机抵达汶川的图片,新华社给予了通令嘉奖。作为军分社前方报道组组长,他指挥记者采写了大量感人的现场报道,策划了众多重点报道。在前线他白昼跑灾区,晚上写稿件、发稿件,写出了大量感人的稿件,如《将军突击———记挺进震中映秀镇的某集团军军长许勇》等。

38.卢世璧,男,湖北宜昌人,1930年7月出生,1979年3月入党,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所长。地震发生后,卢世璧不顾自己79岁高龄、身患癌症的实际情况,要求列入医疗专家组,于5月14日晚赶赴灾区,成为赴一线年龄最大、级别最高、参加抗震医疗救治次数最多的医务人员。一位下肢受伤严重的患者被送到医院时,有的医生主张实施截肢手术。他经过认真诊断,提出了保全肢体的救治方案,不仅保住了伤员的生命,也保全了患者的双腿。

39.马贵喜,1960年出生,1977年10月入党,现任海军总医院航空潜水医学专科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5月14日,马贵喜作为总医院抗震救灾第二医疗队内科组组长到达灾区后,顾不上休息迅速带领组员展开救治,连续4天不间断工作,累计治疗伤员850多人次,成功抢救危重伤员62名。在进村入户的10天时间内,他带领内科组走遍师古镇所属的13个自然村、户家庭,累计为官兵体检治疗4000多人次,救治受伤群众2000余名,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军医老马哥”。

40.张肇荣,现任部队部队长。汶川地震发生时,张肇荣部队正在理县县城附近执行任务。5分钟紧急避险后,他迅即带领官兵开始救人,很快将300多名行人和附近村民转移至安全地带。随后组织部队急速向县城开进。他把官兵分成四组,一边救人,一边清开路障。经过5个多小时奋战,从废墟中救出26条生命,打通了进城道路。截止6月4日,他带领的小分队抢救伤员200余人,转移受困群众460人,搭建帐篷168顶,搬运物资182吨。

41.李振波,现任部队空降兵研究所所长。5月12日晚,军委命令空降兵组织一支小分队伞降灾区执行侦察报告灾情任务。他积极请战,果断要求参加这次任务。14日上午,他带领15名技术骨干组成的特种侦察小分队,在无地面指导、无对空指挥、无气象资料条件下,第一个跳离机舱,率领小分队从4999米的高空伞降到茂县,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了茂县灾情。他带领小分队在灾区奋战6个日夜,徒步行军220多公里,先后向上级报告灾情20余次,营救和疏散被困群众1000余人。

42.刘甫清,土家族,现任部队部队长。地震发生当天,刘甫清迅速指挥全团官兵从开封奔赴四川地震灾区,经过8个多小时紧急奔袭,采取机降、摩托化和徒步开进的方式,带领部队第一批到达平武县南坝镇重灾区。他紧紧抓住黄金救援时间,全力组织搜救。将部队分成若干小组,采取敲打、喊话、细听和向群众了解情况等方式,集中兵力在废墟搜寻挖掘幸存者20人。他带领120名官兵连续奋战五昼夜,在陡峭的山坡上开辟了一条8公里长的简易人行通道。

43.孙乐,男,河南淅川人,1968年10月出生,1991年4月入党,现任部队政治委员。抗震救灾以来,他视灾区为战场,把救灾当打仗,带领部队打通“生命通道”、会战北川县城、抢救国度财产、抢通国防要塞,为抗震救灾做出了突出贡献。15日上午9时,得知北川县国税局办公楼废墟中有幸存者,他立即带队前往。下午3时30分,5层楼板被打通,被困73小时的国税局干部获救。他还分别从北川县农业银行和县委办公楼挖掘呈现金130余万元、文件资料2万余份。

44.李志韧,女,1955年10月出生,1977年6月入党,现任第二炮兵总医院副院长。她克服重重困难,使二炮总医院医疗队成为第一支进入北川县城的医疗队。5月17日上午,医疗队发现了被困废墟中6天5夜的北川医院医生唐雄。她一边组织医疗队员挖掘救助,一边通过输液器给唐雄口服葡萄糖,为他增补能量。经过20多小时努力,被困7天的唐雄成功获救。李志韧始终坚持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每天工作都在16小时以上。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导致晕倒在搜救现场。

45.杨伊,1974年出生,1997年入党,现任部队政治处副主任。5月12日,他正在家乡四川南充休假。地震发生后,他迅速组织60多名乡亲安全转移,并冒雨步行20多公里山路,赶到南充军分区,主动请战,受任应急分队队长。接下来的连续6昼夜,他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带领应急分队冒着生命危险清除路障、抢救群众、搬运伤员,眼睛布满血丝,手掌磨出血泡,肩膀压得红紫,可他没叫一声苦,咬着牙坚持奋战,被军分区官兵和当地群众称为“抗震铁人”。

46.刘向阳,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人,1969年10月出生,1992年7月入党,现任部队副部队长,兼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地震发生后,刘向阳带领的救援支队,先后成功营救幸存者30名。5月15日,他带领30名队员空降映秀镇,成功营救了4名幸存者,确定了12名幸存者位置,为紧急救援赢得了时间。刘向阳刻苦钻研业务,加强实战演练,注重方法创新,他研究的“水平拉梯”高空救援方法,既避免了对幸存者的二次伤害,又保障了队员的安全,通过了国度地震局的专家论证。

47.崔喜春,现任甘肃省陇南军分区司令员。特大地震灾害发生时,崔喜春临危不乱,冒着余震不断、随时都有山体滑坡和塌方滚石的危险,连夜赶赴徽县嘉陵镇宝成铁路109隧道实地查看灾情。他第一时间深入灾区一线,连续作战,至5月30日一直在文县、武都、康县、徽县等重灾区靠前指挥,组织指挥百余名现役官兵、千余名应急民兵、万余名基干民兵,奋力抗震救灾,匡助灾民搭建简易防震篷1878个,转移安置灾民3939人,卸运救灾物资1002.3吨,拆除危房9473间。

48.杨剑,1960年12月出生,1978年12月入党,现任部队部队长。接到抗震救灾命令后,杨剑反应迅速,处置果断,组织部队3小时内紧急出动,采取摩托化机动、铁路输送和空中输送的方式,多路并进开赴灾区。在道路不通、通信中断、没有后续保障的情况下,带领3000名官兵组成“铁军突击队”,身背几十公斤重的干粮,徒步向汶川县突进,边侦察边开进边救援。在他的正确指挥和圭表标准带动下,部队共救出幸存者74人,运送伤员3816人,医治受灾群众人。

49.杨拯修,1975年12月生,1996年7月入党,现任部队副参谋长。由于出色完成抗震救灾任务,被师部记三等功一次。杨拯修多年来一心扑在工作上,年近33岁仍未娶亲。他计划于今年五月份休假回家见对象。灾情发生后,他二话不说,主动请战参加抗震救灾。5月17日,部队驻地面对山体塌陷危险。他立即带领66名官兵火速前往,向各个山头分片搜救。为包管群众安全下山,他组织官兵把老人、儿童和伤员用宽背包绳捆在背上,经过10多趟往返接力,终于将197名群众成功转移到山下安全地带。

50.申纪轩,1963年9月出生,1988年8月入党,现任解放军第一五0医院门诊部主任、副主任医师。汶川地震发生后,申纪轩71岁的母亲因高血压住院,父亲患糖尿病,孩子正值中考,家中急需有人照料,受领任务时有人劝他把这些困难向组织反映一下,但他二话不说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到达灾区后,他始终战斗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先后救治受伤群众1500余人,危重伤员800余人,做手术63例。5月17日,在都江堰胡家巷抢救现场,由于四五天连续奋战,他胃病发作,呕吐不止,晕倒好几次。

51.范颂杰,男,上海青浦人,1965年10月出生,1988年7月入党,现任解放军第八五医院副院长。14日受领任务后,范颂杰第一时间提出驰援方案。之后带领医疗队到设置装备摆设地什邡市,立即召集医疗队指挥组研究提出“山区搜救———基地医院救治———灾民安置点巡诊”的思路,决定将两支医疗队合并成野战医疗所。半小时内边展开边收治21名伤病员,开展清创手术1例,收容住院1人。面对余震不断、山体滑坡等危险,他身先士卒,深入到6个乡镇、30多个村寨,救治灾区伤病群众。

52.张秦,江苏无锡人,1963年12月出生,1985年10月入党,现任部队副参谋长。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张秦主动请战参加抗震救灾。自5月15日到达灾区,作为直升机团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中年纪最大、飞龄最长的特级飞行员,他主动当先锋、打头阵,在北川、绵竹、什邡等重灾乡镇执行最危险最艰难的救援任务。20多天来,累计飞行100个小时20分、69架次,接回伤员、武警、受困群众548人,接送专家、记者30人次,为灾区20余个乡镇投送救灾物资100多吨,执行先遣机任务7次。

53.郑强,羌族,1964年2月出生,1984年6月入党,现任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人武部部长。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位于绵阳市区上游的仙海湖因地震引发了溃堤险情。郑强立即带领250名应急民兵,第一时间赶到仙海湖参加抢险,和民兵手抬肩挑,用黄泥、沙袋堵住了堤岸缺口。仙海湖险情排除后,他又接到命令集结带动110名民兵紧急驰援重灾区北川县。14日18时通信基本恢复后,他得知36名亲属中仅有7人生还,29人下落不明。他强忍悲痛,继续组织民兵搜救被困群众,转移运送伤员。

54.牛玉新,1983年9月出生,2005年11月入党,现任部队92分队副连职排长。5月12日晚,听说部队准备千里驰援灾区后,牛玉新第一个递交了要当党员突击队员的申请。在抗震救灾中,3D成人电视棒他先后3次舍身救战友,9次冒险排险情,被赞为“舍己为人的好干部”。5月24日,他带着7名士兵党员在江油市大康镇旧县村搜寻,当来到村民先宇顺家时,便劝说他把帐篷迁到安全地带。正在这时,突然发生余震,牛玉新拉着先宇顺就往外跑,当发现先宇顺双腿残疾、行走困难时,他毫不犹豫地背起先宇顺往外跑。

55.陈宏,1975年7月出生,2001年3月入党,现任部队卫生队卫生员、三级士官。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陈宏与什邡市红白镇重灾区家中失去联系。他放弃回家探望亲人的念头,主动请战参加救灾抢险突击队,和战友用手刨、锹铲等方式搜救被埋人员,成功营救出29名幸存师生。什邡市人民医院因地震造成停电,无法为从灾区转移来的重伤员做手术,请求部队紧急支援照明设备和搭建野外帐篷。他再次带头申请执行任务,和战友一道迅速架设发电设备,搭建20多顶野外帐篷。

56.杨卫东,男,汉族,1972年1月出生,1992年3月入党,现任部队副参谋长。5月12日,杨卫东带领21名突击队员,冒着生命危险从都江堰沿岷江一侧逆流而上,经过13个半小时80余公里的急行军,到达震中映秀。来不及喘气休息,他立即架通电话,详细汇报映秀灾情和沿途路况,为上级正确决策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和可靠依据。在一次前往银杏乡背送救灾帐篷途中,看着羊肠小道一边是飞石不断的峭壁,一边是波涛汹涌的岷江,大家望而却步,他大呼一声“跟我来”,第一个踏上了险道。

57.戚涌泉,男,汉族,四川阆中人,1978年12月出生,2000年6月入党,现任武警甘肃省总队陇南市支队文县中队政治指导员。地震发生后,戚涌泉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组织官兵成功避险,并在第一时间带领中队20名官兵,奔赴文县城关镇大渡坝村展开救援行动。他把官兵编成3个战斗小组,分别担负搜救和抢救伤员、疏散群众、现场警戒任务。经过连续奋战18个小时,他们从废墟中搜救被埋群众12人,转移伤员23人,疏散群众400余人。

58.谭千秋,男,中共党员,生前系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学生处主任,湖南祁东县人。在大地震中,面对教学楼顷刻间坍塌,他像童话里的那个天使,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得救了,他却不幸遇难,献出了51岁的生命。面对死亡,谭千秋没有退缩,没有躲闪,而是毫不迟疑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学生,这既是一种本能,更是平时优良品质的一种必然体现。他的事迹被群众广为传颂,大家都称他是一个“好人”、“大英雄”。

59.王刚,男,汉族,1966年5月16日出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四川省汶川卧龙稀奇行政区森林公安局副局长,二级警督警衔。5月16日,为救报道地震灾情的女记者,不幸壮烈牺牲。5月16日,王刚带领民警承担救灾直升机停机坪警戒任务。9时37分,在直升机卸载救灾物资过程中,他发现一位在飞机旁摄影的女记者处境极为危险,奋不顾身前往抢救,不幸被直升机尾翼击中,壮烈牺牲。王刚牺牲时,身上还装着60多张报平安的纸条,这都是被困群众交给王刚,托他转交直升机工作人员带出去与外界亲朋好友联系的。

60.刘全福,男,汉族,出生于1946年12月,1972年4月入党。在“5·12”地震来临之时,刘全福挺身而出,成功解救出五保老人岳树安,自己献出了名贵生命。5月12日,刘全福路上恰遇村里五保老人岳树安上山拾柴,便一路同行。突然间山摇地动、乱石纷飞。岳树安被吓呆了,眼见巨石要砸下来,刘全福就用双手使劲将身旁的岳树安猛地推开,自己却被飞下的巨石砸中……平时刘全福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所做的好事数都数不清,村里人都说他是个“热心肠”、好人。

61.向倩,女,汉族,1987年3月出生,2005年10月入党,生前系四川省什邡市湔氐镇龙居小学英语教师。5月12日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的向倩只要两秒钟她便可离开教室,但她突然发现教室角落里还有三个学生。她毫不迟疑地大步冲向这三个学生,一手把孩子们搂住,朝门外冲去。就在这一瞬间,整座教学楼轰然垮塌,向倩和学生被埋在了废墟中。5月13日,当官兵和教师们搬开最后一块断壁,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血肉恍惚的向倩双手成大环抱状弓趴在地上,而她的怀里却紧紧环抱着三个孩子。

62.王继余,男,羌族,1973年9月出生,1998年7月入党,生前系四川省茂县供销社职工,2007年10月自愿申请下派到边远偏僻的曲谷乡二不寨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5月13日,他在徒步赴县上报告灾情中,不幸遭遇山体滑坡,被飞下来的巨石砸中头部,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灾难发生时,王继余立即组织党员、民兵成立应急分队,及时将全村受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他又率领党员和民兵不顾房屋可能随时垮塌的危险,冲进村民倒塌的房屋中抢运出急用的粮食、篷布,并匡助他们搭建临时帐篷,将村民妥善安置。

汶川地震与伦理的升华 篇7

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规则。具体可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爱护、帮助、同情、怜悯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 还是在重大的自然灾害和困难面前, 每个人的伦理都会得到充分的表现, 与受教育程度没有天然的联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汶川发生了8.0级的强烈地震, 这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大地震, 不紧牵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 也震惊了全球。在这场气壮山河、惊天动地的抗震救灾过程中, 从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伦理理念到广大公众的大爱伦理都体现的淋漓尽致。震后的第一时间, 党和政府果断决策, 紧急号令, 震后不到1个小时,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随电波传遍全国, 震后2个小时温家宝总理飞赴灾区一线, 亲临震中的重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查看灾情, 指挥救灾。党和国家领导人无论是在北京, 还是在去往灾区的飞机上、列车上、震区的临时帐篷里多次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 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目的只有两个:一是救人, 只要有一线希望, 就要百倍努力, 决不言弃, 决不放过任何救人的机会, 这是抗震救灾的核心价值。并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指挥机构高效运转, 调集了中央各部委、各部队、各军兵种十多万官兵, 一百多支医疗队奔赴灾区争分夺秒地抢救掩埋在废墟下的一个个生命。震区的省委、省政府及各级领导干部, 有的不顾失去亲人的痛苦, 冒着余震的危险亲临现场指挥救援, 形成了坚强有力的抗震救灾领导核心、灾区人民的主心骨。

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面前, 全国的公众都表现出了人心的善良和卓越, 在最危难的时刻站到了一起, 人人通过不同形式为灾区人民表达自己的爱心, 闪烁着民族精神和生命伦理的伟大光辉。各行各业各界人士, 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全球的华侨、华人、民营企业家、献血者和数十万的志愿者。他们摒弃了等价交换原则冲击而被世俗化了的人际关系, 爱心热流一时间向着同一个方向———汶川喷涌, 他们有的捐款, 有的捐物。有的直接赶赴抗震救灾的前线救援, 一笔笔“特殊党费”汇往灾区。29岁的女巡警放下自己6个月的孩子, 自愿为灾区幸存的嗷嗷待哺的婴儿喂母乳, 南京的拾荒老人把零钱换成百元整钱塞进捐款箱, 邱光华等人牺牲在救灾前线, 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谭千秋、瞿万容、袁文婷、向倩等许许多多的灾区教师在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 想到的是如何掩护学生、帮助学生逃生, 用生命守护学生, 把死留给自己, 他们虽然永远的走了, 但他们的生命价值永存!这种师生的伦理之情为所有的教师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总之, 抗震救灾中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尽其所能表达对灾区人民的伦理之情和无私的大爱, 体现了公民责任和伦理担当, 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说“汶川大地震后, 出资捐款地震受害者的中国人数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志愿者被外国媒体称为“中国温柔的心”, 国际社会评价说, 这里的人民不仅懂得如何哀悼, 而且懂得如何给予, 中国的公民精神并未缺失。曾几何时一些人怀疑和感叹, 市场经济使人们的伦理道德滑坡, 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人性的爱, 变成了功利关系。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大爱、乐善好施、团结和奉献的民族精神,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 可以说得到了空前的升华, 感动了所有的人。美国《时代》周刊认为, “地震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让人们对中国政府有了不同的了解。即使是北京的批评者也对中国大地震的迅速反映表达了钦佩”。英国《每日电讯报》说, “世界正在更多地接受中国共产党”。事实也正是如此,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彰显出13亿人的责任和大爱, 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了空前的大发扬。

珍爱生命, 尊重生命, 同时也尊重死者的尊严, 5月18日, 国务院发布公告, 5月19日至21日, 为地震死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 在此期间, 全国和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 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暂停奥运会火炬传递3天, 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到全国各族人民默哀3分钟, 届时火车、汽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黎民百姓享受国哀, 这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记载中是第一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自然灾害罹难的同胞降半旗志哀也是第一次, 这历史上的第一次表明了一个政党, 一个政府对生命的尊重, 对人民的负责, 也体现了领袖与人民是平等的, 是一个社会文明法则与国家政治伦理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仅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 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新加坡《联合早报》说, “中国政府决定向地震遇难者默哀3分钟, 并设立三天全国哀悼日。这一决定给生命以最高敬重, 把普通百姓的命运作为第一优先。奥运火炬传递暂停3天, 更显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扎实的推进”。“轰然倒塌的是建筑, 从废墟上赫然矗立的是中国人民的脊梁, 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方式, 向世人展现了人间的英勇无畏、坚忍不拔、相濡以沫和万众一心”。党和政府调集全国一切力量竭尽全力抢救生命的大爱感动了世界, 也感动着每一个人, 教育着每一个人。二是重建家园, 灾后党和政府仍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基准, 尊重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为建设一个美好家园, 制定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针对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 将灾后的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确保灾区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更美好。从抗震救灾到建设家园的一系列决定、行动都反映一个政党、一个政府执政伦理理念的完整体现。得到了国内各族人民和国际社会的称赞。

汶川地震周年祭 篇8

还记得公元2008年5月12日,无数人的心因汶川纠集在了一起,无数摄影人的步伐因汶川而一致。那时就有许多从汶川灾区拍摄回来的人说,汶川地震是一个值得拍摄十年以上的摄影题材。翻看历史,无论是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过后的新奥尔良,还是印尼地震海啸后的苏门答腊,它们的影像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有许多摄影师跟踪拍摄了许多年。这种长期跟踪拍摄在国外屡见不鲜,题材也很广泛。

印度博帕尔事件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害事件之一,(当天死亡数千人,死者达两万人,伤者以数十万计)。从1984年事件发生当天起,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印度摄影大师帕布劳·巴塞洛一直对此事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长期跟踪拍摄。他的这一事件拍摄的系列作品极富震撼力,引发了强烈的国际反响。再比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摄影师保罗·法斯科跟踪了这一题材近20年,记录了在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发生后那里的一切。他的画册《切尔诺贝利的遗产》中记录的那些因核污染而患病的孩子,引发了人们对于核能源深层的思考和参考。

对于汶川这样一个巨大的灾难,摄影人应该把镜头对准在哪里呢?许多人在思考和实践着这个问题。春节前后,一拨又一拨的摄影人来到灾区,陪伴灾民们度过第一个孤独悲伤的春节,并用镜头记录了他们的生活——震后家园的重建,震后百姓的生活,震后学校的状况以及学生的学习、震后重组的家庭……甚至许多文字记者也拿起了相机、DV,用动静结合的影像来记录震后灾区的点滴变化。但是有一些摄影人回来讲,灾民很难接受我们的采访和拍摄,他们也不愿意谈及过去的那段经历,重组家庭后的人们更不愿意曝光。在这样的情况下,拍还是不拍?的确让人为难。

上一篇:2005年银行科技工作总结下一篇:注册计量师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