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法治建设与传统文化?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今中国法治建设与传统文化?(精选8篇)

当今中国法治建设与传统文化? 篇1

作者:刘斌

来源:《法制博览》2014年第10期

作者简介:刘斌,男,汉族,扬州大学法学院2013级法律硕士研究生。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127 【摘要】二千多年来儒学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作为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法律,更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正是从儒学思想影响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比较我国与西方的不同,了解传统的文化对中国的法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以便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儒家法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法治建设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华夏五千年,源远流长。中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思想上,尤其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对当今的中国法律和法治发展影响深远。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法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也是众多纷纭,莫衷一是。但仔细研究发现各自观点,发现他们之间是有相同因素、共同特征的。没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在某些层面,儒家思想可以说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可见,中国古代的法律思想,是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例如三纲五常,就是一种法律。法律赋予家长管理的权利,将束缚人的思想行为从家庭开始。不过,这与我们目前的中国法治建设的目标相背离:法律应该让人民尽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必对臣民如家长般照顾。①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具体来看有如下特点: 1德行并施,以德为主

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一直以道德的教育为主,而刑法处于辅助的地位,社会关系的调整德育才是根本,刑法只是工具。道德的教育从家庭开始,孩子的教育更是以教育做人为开始。即所谓“德主刑辅”:德教者,人君之常任也,而刑罚为之佐肋焉。修身、治国、平天下,首先人必须要有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服众,才能出仕为官。有学者甚至认为,无法分清哪是法律,哪是道德。可见,法律与道德的融合关系之深。古代有“为政以德”的思想,要求统治者重视德育,反对苛政。刑法只能处罚已经发生危害的事实,而德育却能够阻止危险行为的龙源期刊网 http:// 发生,即“止邪于末形”。儒家思想坚决主张先教而诛,强烈反对不教而诛的刑法。在这方面可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但从历史长河发展的演进而看,这种思想限制了法律的发展,使得法律一直就是政治和德育的附随而已。2皇权一统,天下无双

皇权是最神圣的、最权威的。“朕即法律”,古代帝王位于是权力金字塔的顶峰,掌管一切生杀大全,具有至高无上的独尊帝位。在封建社会能够存留下来的思想,无不以维护皇权正统为要旨,即使不愿意涉及政治的,也只能回避这个问题。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更是极力的维护皇权,通过三纲五常,来束缚人的思想,确保大家对皇权无二心。在法律上更是对处罚皇权的行为处以最重的刑罚。“十恶”罪名,是违反封建皇权统治与纲常伦理的大罪,一旦触犯,便处以极刑,且不适用封建的“议、减、赎、当、免”等减免刑罚的制度。在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律是帝王的“治民之术”而已。从犯罪人的主观出发,考虑行为的主观恶性。法律的出现主要是用于制裁那些不服从教化的人 3以礼统法

中国古代的法律中,以“礼”治国②,更深早于孔子的思想,后来的儒家思想,其实就是对“礼”的维护。西周时期,周公制定礼,维护周朝统治,周末以后礼乐崩溃,孔子周游列国希望“礼”能重建。儒家思想对礼进行概述和升华。例如,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③又如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公,类之纲纪也”。④传统礼法主张“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等级秩序,维护封建纲常伦理和封建宗族制度。在“礼”的作用下,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保护规范的是整个集体的利益,不重视个人的利益,当个人利益触犯集体时,就必须受到惩罚。当然,“礼”并不排斥法律,儒学重要思想代表人之一的荀子更是提出了“隆礼”与“重法”的主张,到了汉代,董仲舒、贾谊提出了“礼法并用”的主张⑤。从中国传统的法律来看,礼与法虽然并用,但礼是主导地位的,违反礼的罪行要比一般违法犯罪受到的处罚要重。“法”必须要以“礼”为纲。后者在定罪量刑上也起着主导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法文化与中国法治发展的关系

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法治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在儒家法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冲突的过程中实现的。

(一)传统法文化对法治发展的局限性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形成是经过千年的积累和完善,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的。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对当今法治的进步贡献是受限的。一方面,其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影响着当今很多人的价值评价,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大有改观。但是思想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是被西方法律思想强行打破和侵入的,距离今天方才百年历史,如果要求中国走上向西方高度民

龙源期刊网 http:// 主文明的法治国家,要求中国用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无异于痴人说梦了。目前由于中国的法治进程才刚刚起步,其中有现代法治思想,有用千年积淀的文化思想,造成了如今导致区域法治发展的多元性、多样性的形态。使的我们难以对付和招架。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法精神就很难得到我们整个民族的认同。因此,传统文化应该放弃,而主动接受基于工业文明而来的西方法律。⑥

(二)当代中国法治发展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冲击

从汉武大帝北上驱逐匈奴建立大一统帝国开始,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强大、最富饶的帝国。法律上更是具有先进性。⑦到了近代,西方通过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西学东渐开始了。其以巨大的冲击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宗法社会原来的发展方向,使之在多少有些屈辱的方式中被迫转型,向一个未可知的现代社会过渡,而今天,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追求市场经济的社会势必要去改变传统法律文化中限制人身束缚的内容,以便利于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活力有赖于建立起保护法律权力的环境,而这种法治环境在发达国家往往被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⑧同时经济追求最大化利润,在追求利益上是排除道德的,利益越大,越敢背离道德。因此,市场经济下改造传统并不能全是有益于的改变,有的反而企图毁掉传统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一面。这时候每个立法者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懂得何时取舍,懂得如何去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思想,不能在区域法治发展的外表下,行的是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一面。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当前法治发展的思想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法治发展的消极不利思想

“礼”和“德”作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基于其产生的根本经济基础,我们就不能否定,它在当今对于法治发展消极的一面。

第一,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重礼轻法,以道德为中心的泛道德主义思想。泛道德主义是指伦理国家应当以道德教化为主要手段,达到自我约束的状态,法律只起到了有限的次要作用。用礼让来调节社会矛盾,调整人际关系,夸大道德教化功能,轻视法律的作用。

第二,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泛刑主义思想。泛刑主义指所有的法律都具有刑法的性质,几乎所有法律关系领域都可以用刑罚手段来调整,甚至在现代人看来完全应由道德来调整的行为,也往往被刑罚所覆盖。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法即刑,刑即罚,法律即暴力,它是且仅仅是镇压的工具,这样泛刑主义传统在现实社会中也时有体现,直到今日,有些人仍然认为违反法律,就一定追纠刑事责任。

第三,中国传统法文化中坚持“人治主义”思想。人治主义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力主“人治”高于“法治”,其核心思想是反对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它确信只有让国家的治理者,尤其是最高统治者握有不受或不完全受法律限制的权力,才能建立起合理的社会秩序。

龙源期刊网 http://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区域法治发展的积极有利因素

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法律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至今对于人的影响都是深远和深刻的。

传统法律文化追求“和谐”思想,重视“德治”的思想。人应与自然和谐,应与人之间和谐。法律一直追求“天人合一”的状态,这是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最求的一种积极的精神境界。“社会关系之所以不和谐根本原因是利益协调的问题”,⑨中国传统法文化将和谐定位为法律的价值,在立法上的表现就是以严格维护礼确定的和谐局面为出发点,在法律的实施中也以维护礼所确定的“和谐”为目的,“和谐”成为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用礼来分配利益,评判法律的好坏,不是看正义、自由和效益,而主要是看法律在法治国家中,把国家和谐是否安定有序作为评判的标准。对于“德治”的思想。古人认为应“以德服人”“政者正也,子率以正,熟敢不正”“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⑩在儒家看来,法治近于霸道,与道德相比是较低一等的统治方式,因为法律主要是通过人对惩治的恐惧而起作用的,是对外在力量的屈服,是强迫与被迫的结果。而德治则是人的内心感化,通过道德力量改造和净化,从而消灭邪恶,这才是理想的治国方式。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是中华民族自古的传统美德,对于当前区域法治来说,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也是应有之义,而市场经济需要诚实守信。而这就是传统美德的内容。德治思想,其核心是指规范人们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法则。是依靠“良心”办事,修身齐家必须有良心,良心好坏是评价一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四、走东西兼采、德法并施的中国法治发展之路

东西方文化法律有着明显的传统的差异,从历史角度来看,西方的区域法治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提出的“城邦文明”思想这对后世西方法律文明演进有着深远的影响。○11西方法律强调法律的客观,反对主观归罪,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法律的有效性,制定客观标准。它又有消极一面是单一性,只用法律来调节社会的矛盾。无情理性,造成了很多合情不合法,合法不合情理的问题。复杂性,由于所有矛盾都有通过诉助于法律,使得司法成本很高。中国传统法文化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相信“人作为价值的主体是很主动、很自觉地”,○12坚信人具有自我觉悟,自我行善的可能,人的行为可以通过教化与感化矫正,因而人的行为调节应当主要通过道德的形式而非法律的形式与此不同,西方法文化主张法治在治理国家的依据与标准上,它以法律为唯一的根据,在价值取向上,它强调客观意志,强调普遍有效的行为规范。西方文明主张性本恶的理念,西方文化把个体作为社会的本位。而每个个体又是有欲望的独立的,追求利益的个体,人与人之间处于对立矛盾的,在追求个体利益的过程中,人们之间必须发生利益的冲突,彼此利害冲突的个体不具备教化,感化自我调节的可能性,必须受一种客观意志的规范约束。另外,“自然科学最求的是规律,历史研究追求的是形态”○13于是,必然排斥德治而选择法治。西方选择法治之路,在某种程度是对人性丧失信心的必然结果。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法律的世界不再单一,有了相互借鉴和取长补短的可能。而将道德充分与法治结合起来,才是未来中国法治发展的真正之路。和谐社会,需要德法并施的历史要求,法治是主导,德治是补充,强调以德治国和以德育人,法治与德治相结

龙源期刊网 http:// 合,是对我们党治国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深化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法治发展的需要。

注释:

①姜涛人之图像与刑法实质解释[J]政法论坛,2013(3)

②开篇即云:“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及”纯粹是道德的规劝,却视为法律

⑤[M]徐超,王渊明译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5 ⑥郝铁川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⑦[美]波罗肯尼迪

⑧[美]波斯纳为经济发展构筑法治框架[J]陈炜恒译经济学家,2003 ⑨张敏杰利益关系的调整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浙江社会科学,2005(3)

○11姚介厚柏拉图的城邦文明论和理想国的设计[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当今中国法治建设与传统文化? 篇2

华夏五千年, 源远流长。中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在思想上, 尤其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对当今的中国法律和法治发展影响深远。

(一)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法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也是众多纷纭, 莫衷一是。但仔细研究发现各自观点, 发现他们之间是有相同因素、共同特征的。没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在某些层面, 儒家思想可以说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可见, 中国古代的法律思想, 是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例如三纲五常, 就是一种法律。法律赋予家长管理的权利, 将束缚人的思想行为从家庭开始。不过, 这与我们目前的中国法治建设的目标相背离:法律应该让人民尽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不必对臣民如家长般照顾。 (1)

(二)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具体来看有如下特点:

1. 德行并施, 以德为主

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 一直以道德的教育为主, 而刑法处于辅助的地位, 社会关系的调整德育才是根本, 刑法只是工具。道德的教育从家庭开始, 孩子的教育更是以教育做人为开始。即所谓“德主刑辅”:德教者, 人君之常任也, 而刑罚为之佐肋焉。修身、治国、平天下, 首先人必须要有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 才能服众, 才能出仕为官。有学者甚至认为, 无法分清哪是法律, 哪是道德。可见, 法律与道德的融合关系之深。古代有“为政以德”的思想, 要求统治者重视德育, 反对苛政。刑法只能处罚已经发生危害的事实, 而德育却能够阻止危险行为的发生, 即“止邪于末形”。儒家思想坚决主张先教而诛, 强烈反对不教而诛的刑法。在这方面可以看到, 其积极的一面, 但从历史长河发展的演进而看, 这种思想限制了法律的发展, 使得法律一直就是政治和德育的附随而已。

2. 皇权一统, 天下无双

皇权是最神圣的、最权威的。“朕即法律”, 古代帝王位于是权力金字塔的顶峰, 掌管一切生杀大全, 具有至高无上的独尊帝位。在封建社会能够存留下来的思想, 无不以维护皇权正统为要旨, 即使不愿意涉及政治的, 也只能回避这个问题。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更是极力的维护皇权, 通过三纲五常, 来束缚人的思想, 确保大家对皇权无二心。在法律上更是对处罚皇权的行为处以最重的刑罚。“十恶”罪名, 是违反封建皇权统治与纲常伦理的大罪, 一旦触犯, 便处以极刑, 且不适用封建的“议、减、赎、当、免”等减免刑罚的制度。在传统法律文化中, 法律是帝王的“治民之术”而已。从犯罪人的主观出发, 考虑行为的主观恶性。法律的出现主要是用于制裁那些不服从教化的人

3. 以礼统法

中国古代的法律中, 以“礼”治国 (2) , 更深早于孔子的思想, 后来的儒家思想, 其实就是对“礼”的维护。西周时期, 周公制定礼, 维护周朝统治, 周末以后礼乐崩溃, 孔子周游列国希望“礼”能重建。儒家思想对礼进行概述和升华。例如, 子产说:“夫礼,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3) 又如荀子说:“礼者, 法之大公, 类之纲纪也”。 (4) 传统礼法主张“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等级秩序, 维护封建纲常伦理和封建宗族制度。在“礼”的作用下, 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保护规范的是整个集体的利益, 不重视个人的利益, 当个人利益触犯集体时, 就必须受到惩罚。当然, “礼”并不排斥法律, 儒学重要思想代表人之一的荀子更是提出了“隆礼”与“重法”的主张, 到了汉代, 董仲舒、贾谊提出了“礼法并用”的主张 (5) 。从中国传统的法律来看, 礼与法虽然并用, 但礼是主导地位的, 违反礼的罪行要比一般违法犯罪受到的处罚要重。“法”必须要以“礼”为纲。后者在定罪量刑上也起着主导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法文化与中国法治发展的关系

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法治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在儒家法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冲突的过程中实现的。

(一) 传统法文化对法治发展的局限性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形成是经过千年的积累和完善, 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的。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其对当今法治的进步贡献是受限的。一方面, 其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影响着当今很多人的价值评价, 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来, 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大有改观。但是思想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另一方面, 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是被西方法律思想强行打破和侵入的, 距离今天方才百年历史, 如果要求中国走上向西方高度民主文明的法治国家, 要求中国用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 无异于痴人说梦了。目前由于中国的法治进程才刚刚起步, 其中有现代法治思想, 有用千年积淀的文化思想, 造成了如今导致区域法治发展的多元性、多样性的形态。使的我们难以对付和招架。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法精神就很难得到我们整个民族的认同。因此, 传统文化应该放弃, 而主动接受基于工业文明而来的西方法律。 (6)

(二) 当代中国法治发展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冲击

从汉武大帝北上驱逐匈奴建立大一统帝国开始, 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强大、最富饶的帝国。法律上更是具有先进性。 (7) 到了近代, 西方通过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西学东渐开始了。其以巨大的冲击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宗法社会原来的发展方向, 使之在多少有些屈辱的方式中被迫转型, 向一个未可知的现代社会过渡, 而今天,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追求市场经济的社会势必要去改变传统法律文化中限制人身束缚的内容, 以便利于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活力有赖于建立起保护法律权力的环境, 而这种法治环境在发达国家往往被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8) 同时经济追求最大化利润, 在追求利益上是排除道德的, 利益越大, 越敢背离道德。因此, 市场经济下改造传统并不能全是有益于的改变, 有的反而企图毁掉传统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一面。这时候每个立法者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懂得何时取舍, 懂得如何去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思想, 不能在区域法治发展的外表下, 行的是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一面。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当前法治发展的思想分析

(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法治发展的消极不利思想

“礼”和“德”作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基于其产生的根本经济基础, 我们就不能否定, 它在当今对于法治发展消极的一面。

第一, 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重礼轻法, 以道德为中心的泛道德主义思想。泛道德主义是指伦理国家应当以道德教化为主要手段, 达到自我约束的状态, 法律只起到了有限的次要作用。用礼让来调节社会矛盾, 调整人际关系, 夸大道德教化功能, 轻视法律的作用。

第二, 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诸法合体, 以刑为主的泛刑主义思想。泛刑主义指所有的法律都具有刑法的性质, 几乎所有法律关系领域都可以用刑罚手段来调整, 甚至在现代人看来完全应由道德来调整的行为, 也往往被刑罚所覆盖。因此, 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法即刑, 刑即罚, 法律即暴力, 它是且仅仅是镇压的工具, 这样泛刑主义传统在现实社会中也时有体现, 直到今日, 有些人仍然认为违反法律, 就一定追纠刑事责任。

第三, 中国传统法文化中坚持“人治主义”思想。人治主义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力主“人治”高于“法治”, 其核心思想是反对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 它确信只有让国家的治理者, 尤其是最高统治者握有不受或不完全受法律限制的权力, 才能建立起合理的社会秩序。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区域法治发展的积极有利因素

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法律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至今对于人的影响都是深远和深刻的。

传统法律文化追求“和谐”思想, 重视“德治”的思想。人应与自然和谐, 应与人之间和谐。法律一直追求“天人合一”的状态, 这是从古至今, 人们都在最求的一种积极的精神境界。“社会关系之所以不和谐根本原因是利益协调的问题”, (9) 中国传统法文化将和谐定位为法律的价值, 在立法上的表现就是以严格维护礼确定的和谐局面为出发点, 在法律的实施中也以维护礼所确定的“和谐”为目的, “和谐”成为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用礼来分配利益, 评判法律的好坏, 不是看正义、自由和效益, 而主要是看法律在法治国家中, 把国家和谐是否安定有序作为评判的标准。对于“德治”的思想。古人认为应“以德服人”“政者正也, 子率以正, 熟敢不正”“为政以德, 辟如北辰, 居其所, 而众星拱之”“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10) 在儒家看来, 法治近于霸道, 与道德相比是较低一等的统治方式, 因为法律主要是通过人对惩治的恐惧而起作用的, 是对外在力量的屈服, 是强迫与被迫的结果。而德治则是人的内心感化, 通过道德力量改造和净化, 从而消灭邪恶, 这才是理想的治国方式。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是中华民族自古的传统美德, 对于当前区域法治来说,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也是应有之义, 而市场经济需要诚实守信。而这就是传统美德的内容。德治思想, 其核心是指规范人们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法则。是依靠“良心”办事, 修身齐家必须有良心, 良心好坏是评价一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四、走东西兼采、德法并施的中国法治发展之路

东西方文化法律有着明显的传统的差异, 从历史角度来看, 西方的区域法治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提出的“城邦文明”思想这对后世西方法律文明演进有着深远的影响。○11西方法律强调法律的客观, 反对主观归罪, 强调法律的普遍性,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法律的有效性, 制定客观标准。它又有消极一面是单一性, 只用法律来调节社会的矛盾。无情理性, 造成了很多合情不合法, 合法不合情理的问题。复杂性, 由于所有矛盾都有通过诉助于法律, 使得司法成本很高。中国传统法文化坚信人之初, 性本善, 相信“人作为价值的主体是很主动、很自觉地”, ○12坚信人具有自我觉悟, 自我行善的可能, 人的行为可以通过教化与感化矫正, 因而人的行为调节应当主要通过道德的形式而非法律的形式与此不同, 西方法文化主张法治在治理国家的依据与标准上, 它以法律为唯一的根据, 在价值取向上, 它强调客观意志, 强调普遍有效的行为规范。西方文明主张性本恶的理念, 西方文化把个体作为社会的本位。而每个个体又是有欲望的独立的, 追求利益的个体, 人与人之间处于对立矛盾的, 在追求个体利益的过程中, 人们之间必须发生利益的冲突, 彼此利害冲突的个体不具备教化, 感化自我调节的可能性, 必须受一种客观意志的规范约束。另外, “自然科学最求的是规律, 历史研究追求的是形态”○13于是, 必然排斥德治而选择法治。西方选择法治之路, 在某种程度是对人性丧失信心的必然结果。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法律的世界不再单一, 有了相互借鉴和取长补短的可能。而将道德充分与法治结合起来, 才是未来中国法治发展的真正之路。和谐社会, 需要德法并施的历史要求, 法治是主导, 德治是补充, 强调以德治国和以德育人,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是对我们党治国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深化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法治发展的需要。

摘要:二千多年来儒学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作为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法律, 更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正是从儒学思想影响的角度出发, 通过分析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比较我国与西方的不同, 了解传统的文化对中国的法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以便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当今中国法治建设与传统文化? 篇3

关键词:当今中国; 武术文化; 内涵建设; 缺失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61-002

一、前言

中国武术文化近几年正在广泛而快速势头的发展,作为反映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武术,能在传承中华文化精华层面上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向世界,武术文化由此也被专家学者及国人所重视。中国武术往往带有思想冶炼的文化特征及人文哲学的特色、意义,对现今中国的大众文化有着深远影响。武术文化属于整个中华文化巨系统中一个具有显著特色的子系统,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反映。

中国武术(中国功夫)在世界范围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今天,没有中国文化的支撑是可能走到如此的地步,然而,仅仅依靠一般意义上技击搏斗很难把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发扬光大的,从确切的中国武术文化概念定义上,尚有较大的难点在一个层面解释完整。但是,中国武术文化并不因此而降低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准确性,积极探讨和完善概念的定义以及分类的范围内容依然不可或缺,就眼下广泛而深刻的研讨中国武术文化的实质内容同时,由于研究观点和角度的不同造成局部偏差,尽管对整体的研究并无大碍,若无视偏差任其发展极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争议,出现让人匪夷所思的结果,更正和完善中国无视文化内涵建设中缺失的决不能低估。

二、当今中国武术文化内涵建设的再认识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武术是东方文化宝库的瑰宝,是炎黄子孙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中国武术之所以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和持久力,在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中国武术文化内涵有丰富的民族性和历史性,文化内涵是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中国武术文化内涵建设必然也应该体现文化的特征。

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建设中,涉及的层面不仅仅停留在“武”与“术”字义的理解上,文化的含义必其渗透于武术的完整体系之中,把武术看作一个文化的样式,在方法论上就有了文化研究的立足点,以文化角度诠释中国武术,这样才能为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石。

三、当今中国武术文化内涵建设的缺失

1.缺狭义的定义

从范围较宽的定义,中国武术文化属于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武术文化也必然渗透着中国文化的种种内容。中国文化是根,武术文化是其一个分支,从中国文化的特征上看应视为是武术文化的渊源。但是,具体狭义上讲中国武术文化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似乎缺少完整的定义。在当今社会科技进步速度加快的同时,对某一概念精确定义显得十分的重要,如果说中国功夫已走向世界,中国武术文化必然让世人接受,可能有些牵强,中国武术的精髓不仅仅只有技击、套路和格斗的内容,而集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宗教等多种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于一体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文化,又是否给予一个确切而具体的分类和说明。

2.缺武德的教育

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而今天的社会更看重的是中国武术能够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特别电影界的商业片大事渲染武术的暴力场面比比皆是,尤其反映在武功较量中十分明显。而武德的教育层面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在弘扬中华文化精髓上,武德的能量远远未能发挥出来,浓郁的武德观念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以和为贵道德至上的理念一直被习武之人所铭记,因此,武术中的武德修身与中国文化中的人伦和道德特征是密不可分的,若以影视文化的标准来评判和衡量武术或武功,那将是武术文化的倒退,眼下不能忽视影视及网络对于年轻一代人武术文化的负面影响。

3.缺文化的创新

中国武术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血缘和形神相依的联系,中国古代哲学、伦理、中医理论和古典兵法思想等都是武术的理论基础。传统武术是武术文化的主体,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史是武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不可否认传承中华武术精华是每一位武术工作者的责任,但在武术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也一定要有创新。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武术能否推陈出新,以一个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关键在于传承传统中华武术的同时,创新出适合现代人生活和精神需求的中国武术,避免宗法制度陈旧方式和固有观念。如今,最为缺乏的题材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创新,在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基础上,创新中国武术文化对人、事、物的生活态度和处理方式的指导仍任重道远。

4.缺科学的验证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缩影,传统文化的烙印是武术文化具有生命力的保证。对武术流派经典代表之作,各种原理解释、传授指导都会受到其传统文化的束缚,像“意念、气、经脉”等,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不可避免存在着有悖现代科学说法和认识,有些概念仍需要探讨和研究。对于存在争议的原理问题,既然,现阶段某些经验或常识能够服众但无法科学定义或解释,暂且不要过于勉强过早下结论,待科学进步和对人本质认识的提高再做论述也未尝不可。以养生武术为例,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物理学等方面迫切需要进行研究和验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完全可以介入到武术文化实践过程中,为延年益寿和身心健康提供科学论据。

5.缺整体的规划

武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产生于数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经历了几次兴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武术其源也远,其流也长。由于历史发展和地域分布关系,衍生出不同门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是当务之急。就单单武术而言,派别林立,多种技法流派并存,缺乏整体规划的做法是难以将武术文化融入世界体育发展整体的环境。中华武术内容和项目太多太复杂,到目前为止还没明确什么项目有什么样的规则,各门各派对武术的评判标准还未完全统一,距达到奥运会规则的标准相差甚远。认真而谨慎的制定发展规划符合科学发展观,这样才能使中国武术真正地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光耀千秋。

6.缺理性的深思

当今中国社会出现的浮躁现象,不能不说是现代工业高速发展出现的毛病。中国武术处在当代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这样一个快餐文化为主体的时代,能否把持住自己民族的文化精髓至关重要。当下,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割裂的现象在扩大,杜绝一个喧嚣和浮躁的武打时代,尤其以文学与小说、戏剧与影视对所谓的中国武侠、中国功夫的热捧,给理解武术深刻内涵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学太极的不懂阴阳、不晓易理、不学中医者比比皆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中国武术及其发展来看,它就犹如哲学上的“木桶理论”。即,只有构成木桶的木板都相等的时候,这时形成的木桶才会装满水。

7.缺内容的精炼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文化是冷兵器时代积累下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宝贵的遗产,它与我们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武术走向世界体现简约化、规范化、国际化、竞技化,就必须精炼其武术的宽泛而庞大的内容体系,应该在传统武术里汲取营养、吸取精华,然后把它整合、提炼、提高。制定出一套比较长期的、稳定的、适用于国际武术竞赛的比赛规程、规则,使它既能保持中国武术的民族特色,又能体现国际竞技比赛公平竞争精神。

8.缺文化的底蕴

理解中国武术,必先了解中国文化。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都与之相通,内外兼修、神形兼备、注重武德为武术文化底蕴基本要素,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它的审美观、健身观、道德观等几个方面,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武术文化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中国武术功底固然重要,如果丢掉了中国文化的根本,就是丢掉了中国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中国武术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结语

中国武术萌生于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它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而且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华武术也应该在保存其文化主脉的同时,以博大的气派,不断融汇和吸纳中国文化其它元素,真正使中国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郭玉成.武术文化与和谐社会[J].搏击·武术科学,2008(6)

[2]邱丕相,马文国.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体育文化导刊,2005(4)

[3]杨建营.武术文化特色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5)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1 篇4

一、单选题(73题)

1、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C)。

2、请问一下哪位是被人称为“宋画第一”的北宋画家?()答案: B 

3、法官、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要合理行使,以确保()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答案: A 

4、审判权、检察权要“去行政化”,确保()行使司法权。 答案: D 

5、我国古代“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中的“四库”是指什么?() 答案: A 

6、在东北,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以下哪一项是其俗称?() 答案: B 

7、.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设立了以下哪种专门的音乐机构?()答案: A 

8、()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答案: B 

9、()要求行政机关对其所实施的社会管理行为负责。 答案: C 

10、现行宪法是于()12月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 答案: A 

11、“三星高照”作为我国古代的祝福用语,其中“三星”是指哪三星?() 答案: A 

12、司法改革的最终目的是()。 答案: C 

13、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要坚持()原则不变。 答案: D 

14、语不惊人,死不休,对谁的评语?() 答案: A 

15、中国民间有哪三大传统节日?() 答案: B 

16、在我国历史上,”学士”是指什么?() 答案: B 

17、筒车在我国的哪个朝代就开始使用了?() 答案: B 18、2011年10月27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发表。白皮书指出,截止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表明()。 答案: B 

1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答案: C  20、关于科学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 C 

21、立法中要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 D 

22、司法的生命在于()。 答案: C 

23、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常见的行礼方式?() 答案: C 

2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  答案: C 

25、古琴曲《关雎》取材于以下哪部著作?() 答案: B 

26、京剧《单刀会》、《群英会》、《华容道》,取材于以下哪部小说?() 答案: C 

27、在我国,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表明()。 答案: D 

28、()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答案: C 

29、在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与“法治中国”同步提出的是()。 答案: A  30、古籍著作《周易》的作者,传说是我国哪位历史名人?()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 答案: B 

31、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答案: D 

3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分别于2005年5月1日、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体现了我国()。 答案: D 

33、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发生在哪一年?()答案: B 

34、法治建设在国家层面得到明确是在()。 答案: B 

35、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 答案: C 

36、()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答案: A 

37、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基本要求是()。 答案: A 

38、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答案: A 

39、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以下哪部著作() 答案: C  40、2013年3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式启动,内容之一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保留铁道部。这项改革旨在(?)。 答案: D 

41、某学院历史探究果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答案: B 

42、()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答案: D 

43、下列哪一部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 答案: C 

44、最早期的佛教印刷品,是将佛像雕刻在什么地方?() 答案: A 

45、我国的汉字真正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是下面的什么时期?() 答案: B 

46、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都要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依法公开办事(),充分告知办事项目有关信息。 答案: A 

47、下列哪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高适的名作() 答案: B 

48、名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答案: B 

49、坚持司法体制改革,()才能打破涉法涉诉案件信访的恶性循环。 答案: B  50、成语“偃旗息鼓”中的“偃”是指什么() 答案: A 

51、我国书法史上,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以下哪一位?() 答案: B 

52、行政法制内部监督又称为()。 答案: B 

53、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答案: B 

54、()要求行政机关和其他执法机关自身合法、程序合法、责任合法、权利和义务符合法律要求。 答案: D 

55、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答案: B 

56、我国传统图案里以石榴象征下列哪一项?() 答案: A 

57、在我国古代交友中,以下哪种称为是指情趣一致十分要好的朋友?() 答案: B 

58、鬼谷子是我国哪个时期的思想家?()答案: B 

59、请问下列作品中哪一副是描绘汴京城内及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的?() 答案: A  60、.在我国明清时的科举考试中,会试放榜是在农历四月十五日,该榜也被称为以下哪种?()答案: A  61、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不包括()。 答案: C  62、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傣族的雅称是什么?() 答案: A  6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答案: C  64、生效的执法行为,具有依法采取一定手段,使其内容完全实现的效力。这种效力称为(?)。 答案: C  65、在我国清朝时期,湖广总督的统辖区域范围是在哪里?() 答案: B  66、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养成()的习惯。 答案: C  67、我国古代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提出了”唯才是举,以备录用”方针?() 答案: A  68、佛、法、僧被称为佛教三宝,那么道教三宝是?() 答案: A  69、东汉时,人们称石油为() 答案: A  70、敬酥油茶和敬青稞酒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礼节?() A、傣族  B、回族  C、藏族  答案: C  71、以下不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规范是()。

 A、法律  B、行政法规  C、地方性法规  D、行政规章  答案: D  72、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 A、“仁”  B、“心外无物”  C、“理” D、“格物致知”  答案: A  73、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答案: A 

二、多选题(24题)

1、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评估,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 答案: ABCD 

2、网络反腐的成效被形象地称为“小鼠标绊倒大贪官”。今日,为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行为,回应网民对反腐倡廉领域热点问的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络同步退出来网络“举报监督专区”。“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 答案: BC 

3、法治中国在国家层面的含义是()。 答案: ABCD 

4、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说明()。 答案: ABD 

5、商工文明的特征包括()。 答案: ABCD 

6、关于依法治国,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ABCD 

7、健全司法监督机制要()之间相互制约、监督。 答案: ACD 

8、面对H7N9禽流感,政府有关部门在首例病例确诊后,立即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详细疫疫情信息,并及时跟进通报疫情变化情况及防治方案,使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防治禽流感。这些做法能够()。 答案: AC 

9、法治中国包含()。 答案: ABC 

10、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包括()。 答案: ABCD 

11、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凡是不涉及(?)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 答案: ABC 

12、确保审判权、检察权独立行使,要()。 答案: ACD 

13、建设廉洁政治,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下列做法中,直接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答案: AC 

14、()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统一体。 答案: ABCD 

15、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推进综合执法,减少执法层级,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切实解决()问题。 答案: ABCD 

16、我国法治原则的内涵包括()。 答案: ABCD 

17、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推进行政决策的(?)。 答案: ACD 

18、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就是要(?)。 答案: BCD 

19、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答案: BD  20、有专家提出,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应该是“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市。媒体将这概括为“婴儿车指标。”有同学据此推测,达到这一指标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环境优美等条件。创造这些条件,政府须切实()。 答案: CD 

21、建设法治社会,全社会要形成()意识。 答案: ABCD 

22、司法体制改革有(),中国司法制度面临的一些问题亟需通过机制来解决。答案: BC 

23、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要()。 答案: ABCD 

24、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着力点是()。 答案: ABCD

三、判断题(24题)

 1、2004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其中指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答案: A 

2、行政执法是行政部门的另外一项工作。 答案: B 

3、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答案: A 

4、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委员长召集  答案: B  5、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法治中国”的概念。 答案: A 

6、农耕文明时代,法律只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不可能超越君权。 答案: A 

7、拿破仑执政法国时,制订了四大法典。 答案: B 

8、到2015年,法治政府要基本建成。 答案: B 

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明确目标。 答案: A 

10、法制建设的根基是执法者。 答案: A  11、200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答案: B 

12、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政府。 答案: B 

13、高度重视舆论监督,支持新闻媒体对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进行曝光。 答案: A 

14、英国《大宪章》是最早的约束王权的法律文件,但是约束作用有限。 答案: A 

15、行政法规和规章草案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答案: A 

16、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司法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 答案: A 

17、法治国家是法治中国的全部内容。 答案: B 18、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答案: A 

19、中共“十八大”报告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法治政府由行政机关自身目标变成了全党目标。 答案: A  20、政府由非法治转向法治,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法治化程度,这是政府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答案: A 

21、《权利法案》是最早的约束王权的法律文件。 答案: B 

22、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 B 

23、依法治国、现代意义上的法制是从西方引进的。 答案: A 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复习指导 篇5

本课程认为,中央对于围绕“四风”查问题、找原因的要求有要着重从主观上找原因、要找到根本原因。33 传统的政府行政体制造成了我国的权力运作方式是权力至上、自上而下、逐级管制、缺乏制约。

关于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的理由不正确的是公平正义有利于实现共产主义、公平正义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

根据本课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包括有执政主体、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思路、执政方略。

本课程中提到,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改革政府行政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和转变服务方式、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改革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为发展活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37 根据本课程,目前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现状是发展活力不足、改革动力不足、改革共识凝聚不够。

本课程中提到,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思路的关键词包括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打铁还需自身硬、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与公平正义都是硬道理。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一届领导集体是以学习贯穿落实十八大精神来开局,贯穿十八大精神的一条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课程认为,实现中国梦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目前我国具备这样的条件。41 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攻坚克难,凝聚力量,赢得认同,凝聚共识。

根据本课程,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执政思路包含两方面内容:破解四大危险、克服发展软肋,发挥比较优势、唱响四种声音。

中国道路是被中国历史实践证明了的促进中国成功的一条道路,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可以照搬。44 根据本课程,经过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45 根据本课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立足当前,还要有一个长远的价值追求,克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弊端。

根据本课程,凝聚共识就是要寻求中华儿女社会各个阶层、各族人民最大的公约数,赢得认同。47 本课程中提到,今天我们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48 本课程中认为,四大危险是我们党发展的软肋,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软肋。49 本课程中提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就是破除四大危险,并且敢于担当的、充满自信、真抓实干。

1978年我国的执政方略是改革第一,发展第二,稳定第三。

”在中国,资本力量总体上受到了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某种制约,三种力量的这种动态平衡格局是普通百姓中国梦的前景明朗的主要原因。

维护公平正义既有利于破解四大危险,也有利于唱响四种声音。53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和平与发展是我们不变的主题。

根据本课程,治标,就是要着力针对面上“四风”问题的各种表现,该纠正的纠正,该禁止的禁止。治本,就是要查找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理想信念、工作程序、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抑制不正之风。55 根据本课程,公平正义有利于处理好、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本课程中认为,维护公平正义不仅是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新期待,也是中国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趋势。57 本课程认为,总书记的执政风格是锐气兴于事、和气兴于人。

根据本课程,从总体布局上理解的三种关系在政治领域当中,主要解决治标和治本的问题。

根据本课程,在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时,对外我们要强调和谐世界、和平道路、合作共赢,对内我们要强调提高自身实力,唱响中国声音。

中国近现代史开端的标志是鸦片战争。

国学概念产生影响是从1905年由章太炎、邓实创立国学保存会开始的。62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63 狭义的国学包括文学、史学和哲学。

广义的国学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国学的三大支点是指儒家哲学、佛教、道家哲学和道教。

普通哲学体系和宗教哲学体系的基本分界线在于是否崇拜超自然神。67 司马迁提出的侠的特点有守信、为知己者死和既已存亡死生矣。68 侠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儒家之侠和道家之侠。69 儒家之侠就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70 武侠小说中的郭靖被称为北侠。

古代“名”和“字”是分开的,不仅有区别,而且各有各的功能。72 在古代,一个大人名字中的“名”是被他的长辈或上级称呼的,“名”一出生就可以使用。

在古代,名字中的“字”只有在在弱冠之年,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对外进行社会交往的时候才可以用,“字”是被平辈人之间出于礼貌而称呼的。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代表作为《赤壁赋》等;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栾城集》等。75 谜语、对联属于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类型。

英语、法语和德语属于一维线性构形表音文字。77 中国古代汉语的发音有平、上、去、入。78 乌台诗案是针对苏轼的文字狱。

司法公正是过程公正与结果公正的结合、统一。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81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83 在诉讼过程中围绕证据展开的环节包括举证、质证和认证。84 公安机关的侦查处于一种权力优势地位。

我国的司法活动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客观事实与主观事实的关系式客观事实必须符合主观事实”的说法是错误的。88 只要有助于认定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叫做证据。89 证据裁判原则是司法公正非常重要的关键性原则。

自2002年4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定》规定了“高度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91 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体现,是真正防止冤案错案的必然选择。92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八),从立法层面上首次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案件事实包括案件的客观事实、当事人所主张的案件事实和国家专门机关特别是法院所认定的事实三个层面。94 在刑事诉讼中,我国实行的证明标准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其中的内涵包括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加以证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排除;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排除了其他可能性。

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的优点在于有利于满足当事人的要求,集中解决争议;有利于节约案件司法资源。96 宪法是立国之本,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坚持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我们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法治建设不是选项,是必备项、规定动作。

执政是对权力的考验,权力要依法设置,依法运行,依法监督,依法制约,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强化法治的功能,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同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本身的一个基础内容。100 从严治党不是国家法治体系之外另起炉灶,从严治党从精神、价值和追求上是国家法治体系中的一部分。

国家治理体系要探索,要创新,通过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能量和作用,更好地调动和动员庞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各方面的资源。其中,法治的手段和法治的途径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02 在传统社会,前现代化时期,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人治。

为了实现党的十八大已经明确的改革开放的前途和执政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必须选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条道路。104 现代法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整个国家治理和社会资源的分配按照法治的精神,遵循三公原则。其中,“三公”是指公开、公正、公平。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主要包括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时,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06 法治建设是实现中远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个基本保障、基本轨道。107 监督贵在严密,不能有裂缝,不能有缺口,所以要形成严密的监督体系。108 保障贵在于到位,贵在于充分,所以要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现在法治的地位、定位、作用更高了,法治不仅仅是规范作用,首先是引领作用。

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12 科学立法,就当前来讲,主要着眼于质量。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是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114 本专题中提到的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是专家论证。

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畅通这些队伍和别的部门干部相互交流的渠道,加强对“三化”人才的培养。其中,“三化”是指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标里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五位”主要包括完备的法治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11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两个坚持”和“四个方面”的命题,其中,“四个方面”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和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的好处有有利于最高人民法院重心下移,更接地气;有利于最高人民法院内部有序分工;有抗地方干扰的能力,提高了司法效率;抵抗一些行业部门的干扰,保障司法公正。120 依法行政的第一大原则是职权法定原则。

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122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12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24 每年十二月四日为国家宪法日。

宪法是立国之本、人权保障书、母法和政府“经营许可证”。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里边强调,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执政就要做到四个善于,一是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成为国家意志,二是要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三是要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四是要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127 我们在民主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实践当中,形成了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

本专题提到,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129 如果党员领导干部不遵守党内法规,就容易突破国法的底线。所以,党规不仅用来规范党自身的内部行为,更是为了保障国法得到切实的执行。

在对现有党内法规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一批重要党内法规,力争经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涵盖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主要领域、适应管党治党需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

在我国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中,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贿赂的行为。132 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完善涉外法律体系,促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133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

在我国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中,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本专题提到,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

本专题提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

“健全适应现代军队建设和作战要求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严格规范军事法规制度的制定权限和程序,将所有军事规范性文件纳入审查范围,完善审查制度,增强军事法规制度的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

改革军事司法体制机制,完善统一领导的军事审判、检察制度,建立军事法律顾问制度,维护国防利益,保障军人合法权益,防范打击违法犯罪。

坚持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140 要系统、全面、深入地推动改革和发展,需要有刚硬性的文件系统配套地共同推进。141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性保障。142 经济改革的核心是企业改革。

我国1993年修宪主要明确的内容是市场经济路线。144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髓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几大任务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法治队伍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体系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包含的三个板块是总论、方针论和新论。

”法治建设的原十六字方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149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50 当代依法行政要注重认识和发挥条理法作用。151 “良法善治是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由路。

15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是党的领导。153 行政权力是所谓的国家权力当中掌控资源最多也最容易带来伤害的。154 ”行政许可过程中,应该遵循便民原则。

155 政府管理创新中推出的创新举措的社会效果是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贴近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实现良法善治。

156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的第四项重大任务全民守法中提到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的层域包括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行业治理。157 刚性行政管理方式包括命令、征收和处罚。

158 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团体章程、行业规章和学校纪律规章都属于软法。159 合同、资助和奖励属于柔性行政管理方式。160 利益多元化是当前社会的基本特征。

161 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就是劳动力自由转移,没有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市场经济不复存在。

162 “双轨制”在中国社会发生作用,形成了规则之间的不一致,两套规则的内部也是不统一的。163 宪法赋权是为了保证国家权力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164 我国现阶段的管理方法主要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165 宪法对于公民个人的基本功能是保障人权。166 贪污腐败不属于公权力滥用的表现。167 我国的社会规则是双轨制的特点。

168 根据本专题,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单一利益社会变为利益多元化社会、无人权意识变为人权意识增强、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单一核心价值观变为多元核心价值观。

169 市场经济对国家权力的冲击包括权力范围、权力来源、行使权力的依据。170 中国法律的第一条通常规定,本法依据宪法而制定。171 全国人大为非常设机关,无法进行违宪审查。172 本专题中提到的司法审查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

173 在附带性审查中,法院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法院的宪法解释权、先例约束原则。174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是习近平提出的。175 我国的违宪审查类型属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审查制。

176 自1954年以来,我国违宪审查的体制就是由全国人大来进行审查。

177 违宪审查的基本功能包括保证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协调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保护少数人的权利、确定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

当今中国法治建设与传统文化? 篇6

[论文摘要]法治城市的基本特征是有序化、公信度、民主性和自由度。法治文化奠定法治城市的思想基础,法治文化培育是法治城市建设规律的必然要求,我国西部地区法治文化建设相对落后,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民间组织、法律职业群体和广大民众等主体的积极作用,建设法治城市。

[论文关键词]法治城市 法治文化 建设

一、关于法治城市和法治文化

(一)法治的内涵

法治,是指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

(二)法治城市的概念

法治城市是现代化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在城市实行依法治理,确立法律在城市社会调整体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它实现了对城市社会关系基本领域的全面控制和调整。法治城市建设实行依法治市的基本方略,实现在城市社会中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城市要建立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严格的执法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等。

(三)法治文化的概念

法治文化是指存在于特定环境中的,与法治紧密关联,体现着法治的精神和理念、原则、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式的进步文化状态。

二、法治文化与法治城市建设的关系

法治城市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状态,建设法治城市的关键在于人,一切法律都要靠人来执行和遵守,才能产生法治的效果,人是否能够守法,既取决于他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更取决于城市法治环境。

(一)法治文化是法治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

法治城市的内涵关键是看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是否在法

治的框架内依法、规范、有序、自觉的运行。城市法治文化是一个城市全体市民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人们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是法治城市和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法治文化奠定法治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

在任何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成败和效果总是取决于其自身特定的文化环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并非我国社会的主导性秩序模式,人们缺乏对法律的信仰。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使我国成为了“熟人社会”,人们依赖社会的程度不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体系内,交易各方的一切经济活

动都必须在法律规范内进行,按市场规则办事。法治,作为最好的城市生活制度安排,需要有相应法治文化的支撑,法治城市的实现与否,关键在于法治文化建设。

(二)法治文化是法治城市建设必然要求

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个矛盾,就是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的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的矛盾。法律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人是否能够依法,既取决于他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更取决于社会整体的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关系着广大民众法治意识、法治情感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与法律制度同样的作用,因此,只有当法治文化和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催生出法治建设的丰硕果实。

(三)法治文化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在推进城市法治化的进程中,首先要普及必备的法律常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法治的权威、法律的信念、法律的理念、民主的意识、人权的意识等。有了这一系列意识,才能有效推进法治建设,没有城市社会主体的法治意识,就不可能有城市的法治氛围。当今社会存在的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等现象,就是因为社会缺乏应有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氛围。

三、我国西部地区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上缺少法治文化的传统

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历史,应该说我们并没有现代的法治文化,在传统社会中一直存在的是理治和德治,而理治和德治在本质上是人治。古代统治者主张的法治也不是今天法治的含义,实际上还是一个权大于法,法受制于权力的人治。

(二)法治文化内容形式单一,文化融合不足

法治文化内涵涉及到法治的体制形态、法制体系、法治思想、社会心理以及公民的日常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现有的法治文化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看,都较为陈旧,不能有效地吸引民众。

(三)群众文化程度较低,缺少法律文化培育土壤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也较低,因此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培养法治氛围相对更难。

四、加强西部地区城市法治文化建设

(一)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弘扬法治文化,重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指针,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要通过普法活动,教育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内容,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实践中。

(二)立足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

一是加强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围绕服务和改善民生,进一步

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二是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三是抓好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指导意见,广泛开展适合不同对象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推进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着力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

提高公民的法治素质,促进全社会知法、守法、用法、尊法,依靠法制宣传教育可以实现。但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文化观的真正形成,从根本上讲要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度,而逐步培育形成。“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公正的举动祸害尤烈,因为后者不过是弄脏了水流,前者却破坏了水源。”法律只有在实施中满足了人们的安全、正义和秩序的需要,使损害得到救济,利益分配的扭曲得以矫正,其威信才能树立,其权威性、公正性和神圣性的价值才得以彰显。司法公正起到了公平正义法治价值体系形成的巨大潜在作用。所以,培育法治文化的实践中,必须进一步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和抓紧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动员社会力量,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法治文艺创作,营造法治文化的良好氛围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要把握法治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注重在法治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理论,更好地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在法治文化的研究培育过程中,要注重继承吸收传统的法治元素,并大胆借鉴和移植“外来”的先进法治文化,同时使之民族化、本土化。

(五)发挥党组织和政府的带头作用

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其中就有“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因此,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在宪法内活动并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坚持法治建设。

浅析中国的法治建设与人权保障 篇7

人权具有普适性和道义性, 本人觉得所有不合理的区别对待都是反人权的。人权实现的义务主体是国家及国际组织。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权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展, 我国的人权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我国的人权发展起步晚, 在人权的建设方面,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在我国, 人权保障制度的完善必须立足现有的法治国情, 人权的现状也是现有法治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 法治比人治更加的稳定, 法治强调的是权利制衡与法律救济。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 大到国家的政策, 小到公民的一言一行, 都需要法治来规范。要注重保障人权, 以自由、民主为基础。

法律有时候是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的, 而法治是迫使政府守法的手段, 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 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关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目标。法治是中立的, 而法律则未必一定是中立的。法治的根本目标不是治理人民, 而是治理政府。作为人权保障的源头, 立法机关必须为人权保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专横和武断不过弄脏了水流, 立法权的滥用则败坏了水源”。 (1) 立法机关在人权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有时候会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对一些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规章、条例、规范性文件等视而不见等。所以, 要有效保障权利, 我国立法机关首当其冲的义务就是要加强立法, 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权保障的现实需要以及法律发展程度等因素制定、认可、修改现有法律, 承认和批准相关国际条约, 通过“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 “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 以提高立法质量; (2) 其次, 要加强立法审查力度, 既要对主动自身立法进行系统的合宪合法性审查, 也要“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健全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二、保障人权要规制好政府的权限和职能

要合理规范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注重对人权的保护, 防止人权成为空喊的口号。2012 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这是中国的人权从口头性到司法实践转变的标志。只有把口号落实了, 人权才会真正的实现, 才会实现民众的根本利益。正如日本宪法学家芦部信喜所说: “这种规定国家权力的组织与授权的规范, 乃是宪法之所不可或缺者。然而, 宪法并非以这种组织规定与授权规范来作为核心, 其存在的目的也只在赞襄更基本的规范, 亦即在匡辅自由规范的人权规范。……人权规定就是构成宪法的核心的‘根本规范’。” (3) 所以, 没有人权就没有法治, 而人权要有法治的保障。另外, 法治一定要强于人治, 政府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约。

三、保障人权要坚持司法独立、维护公平正义

应该坚持司法独立, 使司法不受政府的制约, 当自己是裁判者, 自己本身又是参与者的时候, 很难能做到公平、公正。司法救济, 被誉为“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 司法权一定要独立于政府, 做到公正廉明。现实生活中会有一些冤假错案产生, 比如念斌案、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等, 这就构成了对人权的侵犯, 甚至有的人被无辜剥夺了生命。有些案件还涉及到一些刑讯逼供, 虐待体罚。刑讯逼供不仅严重侵犯了人权, 危害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 损害了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声望, 破坏人民大众对法律的信仰, 这将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被执行死刑的犯罪分子, 一旦被错判, 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所要严禁刑讯逼供, 健全错案的防止、纠正和责任的追究制度。要严格慎用死刑, 少杀、慎杀。《刑法修正案 ( 八) 》取消了十三个死刑罪名, 《刑法修正案 ( 九) 》取消了九个死刑罪名。逐步减少死刑, 并且控制死刑的适用, 这种做法既符合国际的发展趋势, 同时也体现了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精神。

四、结语

要将人权保障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 普及法律知识, 使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健全人权保障的方式、方法。依法保障公民的人权, 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 增强全社会尊重人权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

摘要:人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人权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人权保障是法治建设的重点, 人权保障的义务主体最主要的就是国家。人权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利, 首先要有国家做后盾。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 积极听取公众的意见;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 不滥用权力;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维护好法律的权威, 保证司法独立, 不受外界的干涉。要加强法制教育, 普及法律知识, 提高大众的法律意识, 让更多的人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而实现中国法治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法治,人权,政府,司法救济

注释

11肖金明.中国立法检视与反省——侧重于行政领域的立法检讨[J].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2 (3) .

2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当今中国法治建设与传统文化? 篇8

关键词:法治宣传教育;企业法治文化;问题与不足;对策与建议

随着法治宣传教育的推进展开,各企业也逐渐开始注重自身的法治文化,对宣传教育的工作越来越重视,希望增强企业员工的法治观念。与此同时,企业法治文化的建立,一方面是对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进,另一方面既稳定了改革发展的大局,又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

一、法治宣传教育在建设企业法治文化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一)企业领导的不重视

虽然国家在大力宣传对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企业相关领导不重视,不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法治教育观念就难以落实。依法治国现在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共识,但是仍然有部分企业领导不重视普法工作,他们就认为,在整个社会环境下,经过长期的熏陶和全民普法,人们已经掌握了法律法规知识,该普及的法律知识也早己经普及了,难以创新。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有的企业、单位只是将法治宣传停留在口号上,做一些表面工作,人员、经费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难以落实,无法正常开展相关工作。

(二)法治宣传教育过于形式化

很多年以来,各单位利用多种方法,向员工普及、宣传基本的法律知识,通过多次实践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为后期企业员工在学习法律过程中提供了很多的帮助[1]。但是很多时候宣传的法律内容没有真正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实用性也不强,做的多为表面工作,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这使得法治教育宣传工作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佳。

(三)单位员工的法律观念淡薄

虽然现在已经普及了素质教育和法治教育,但是在我国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有限,这就导致有些单位员工的知识水平不高,文化程度不高,法治观念淡薄,这就难以达到普法目标。

(四)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员工自身的需求不适应

随着各企业单位的深化改革,整个企业的利益关系日趋复杂,进而引发出各种矛盾,员工也越来越渴望获得更多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是在企业的法治教育活动中宣传的内容,与员工希望了解的法律内容有所不同,这就会导致员工学习兴趣的下降[2]。当前企业的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仍然把员工需要履行的义务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对员工权利方面的教育。同时,在宣传形式方面过于单一,多采用讲法治课的形式,这会导致效率的低下。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确定法治宣传教育的目标

首先要确立企业的中心工作与普法的目标相一致,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衔接。应该在提高员工的法律素质的基础上,做好学法、用法,培养员工的自觉性和法治观念,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法律氛围,提高自身的法治管理水平。同时,由于整个企业员工文化程度的不同,根据不同人员的知识水平以及理解水平,治定出不同的普法目标任务,逐步完成目标[3]。

(二)掌握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

一方面围绕实施的普法规划,形成学法热潮,提高全体员工的法治意识。另一方面要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大力宣传与员工生活、工作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员工的法治观念。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活动,树立法律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形成依法办事的新风尚。

(三)改进法治宣传教育的方法

如果想法治宣传教育能够得到更好地成效,必须要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宣传形式,积极的创新、改进。一方面要把相关法律条文与员工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通过讲解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来解释法律条文,将法律条文进行解剖,让员工真正理解其含义[4]。另一方面要有正确的导向宣传,不能一味的追求效应,夸大宣传。

(四)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市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所谓的市场经济,也就是法治经济,这就体现出法治的服务性能,要将市场经济的需要与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出法律法规的作用。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建立企业法治文化,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思考、总结、完善,不断地开拓创新,可持续发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开展,可以培养企业员工的法治精神,培育法律信仰,在提升员工法治观念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陈文盛,罗联招,刘莉萍.论推进法治文化建设[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1:98-99.

[2]张浪.江苏政府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推进对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597-602.

[3]江雪松.江苏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推进对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608-612.

上一篇:税收业务业务培训下一篇:园林公司工程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