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激励教育的策略探讨(精选5篇)
一、用激励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唤醒、激励。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关键还是教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怎么看, 怎么评价。妥当的评价如春阳缕缕暖人心, 似雨露丝丝扣心间。孙双金老师对读得好的学生说:“你真了不起, 这么快就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又对说得好的同学说:“看!多么有创意的想法!”甚至连戴眼镜的同学也不放过, 对她说:“戴眼镜的人都很聪明, 你虽然是近视, 但后面却是一双慧眼, 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在课堂上笔者也时常对朗读又流利又有感情的同学说:“读得多好啊!将来要是当主持人一定赛过李咏!”又对演砸了神色沮丧的孩子说:“没关系, 著名喜剧明星周星驰原来也没有演好, 后来努力啦!一不小心成了喜剧明星。”对写字大有进步的孩子们说:“**同学进步挺大的。再这样下去, 班里写字进步最大的一定非你莫属。”通过激励性的语言, 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还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维护学生的自尊, 树立学生的自信
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 树立学生的自信。有的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 往往批评多于鼓励。如:“这么简单的一个字, 连某某都会写了, 你怎么还不会?”“叫你把作业写干净些, 都讲了几遍了, 你怎么就是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本来老师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 来唤醒学生,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效果恰恰适得其反。笔者也遇到过上述情况, 但我没有急躁, 而是心平气和地用鼓励的话语:“你不要着急, 多写几遍, 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写好的!”“今天你的作业比昨天整洁多了, 相信你下次交来的作业一定更整洁!”一番鼓励的话语, 犹如阳光温暖着学生的心田。之后, 学生习字本上的错误少了, 作业也整洁多了。赏识教育是学生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它维护了学生的自尊, 树立了学生的自信。
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激励与赏识
童年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建立自信。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 大部分同学都能找到别人的优点, 并能够彼此相互大胆地夸出来。可我观察到少数平时寡言少语的学生, 性格内向而没有胆量站起来夸奖别人。于是, 我就把注意力放在这些特殊的学生身上, 通过鼓励的眼神、温暖的话语、会心的微笑, 让他们战胜内心的胆怯, 大胆地站起来先夸自己, 再夸别人……所有的同学都沉浸在成功的快乐之中, 深深地体会到:赞美别人和被别人赞美原来这样简单, 这样快乐!
四、作业的鼓励
我班有一个很调皮的孩子, 上课的时候总是爱做小动作, 我接连两天检查作业的时候, 发现他的作业都未完成, 即便是写的那几个字也是龙飞凤舞, 而且记事本上也没有家长的签名。我询问是怎么回事?他就是一声不吭地站在那里, 一副任你打骂的模样!我当时特别生气, 在记事本上记录了相关情况, 望引起家长注意。
到了第二天, 打开记事本, 看到家长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 这几天他根本就不肯给我看记事本。”对于任由孩子想怎样就怎样的家长, 我无语, 那一刻, 我真有点失望。对于这样的学生, 我感觉到光凭我是孤立难撑了。就在昨天, 我看到他上课坐得挺端正的, 就那么不经意地夸奖了他一句。隔天早上检查作业的时候, 他的作业竟然都做了, 而且字迹端正多了。是什么改变了他的态度, 我思来想去, 也许就是那么一句夸奖的话语。“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 而是夸奖使孩子更聪明”, 这句话真的很棒。就在这天, 我没有批评我们班的任何一个学生, 即使学生有较大的错误, 我也笑而对之, 或请同学们帮助他。之后学生做事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 他们的自尊心也在这里得到了肯定和升华。当看到学生洋溢着笑脸, 互相诉说着已完成了什么作业时;当听到学生们刚学完课文, 就争着背诵的时候, 莫名的感动撞击着我。这是多么可爱的孩子们啊, 找到了一点自信, 整个人都感觉精神焕发, 轻松快乐!我想这就是表扬的力量所在。
五、课堂发言的评价
教师要善于表扬学生, 当学生发言后, 用一句简单而肯定的语言进行评价。其实,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评价, 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评价对学生是一种鼓励, 在鼓励中不但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日常经验告诉我们, 凡是得到老师肯定的学生, 往往更加积极乐观, 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而遭到老师否定的学生, 会冷漠、自卑。学生的自信就是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逐渐树立起来的, 当学生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会让学生感到“我行”“我能”。而对学生课堂发言进行有效评价, 也会起到这样的激励效果。
关键词:激励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实施策略
一.激励教育的内涵
所谓“激励”,即激发和鼓励。“激励是以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内在期望、动力的结合为特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的、共性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导向。”激励教育就是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灵活运用“激励”手段去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方法。有效的激励可以运用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保证,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激励教育的手段,不仅可以更容易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可以深刻感染学生,内化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激励教育实施的目标和前提
1.激励教育实施的目标
教育的使命和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优秀的品格特征。每个学生都是一颗萌芽中的种子,教师则是这一颗颗种子发芽成长的阳光雨露。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多一点爱心、耐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的潜质都得到恰当的挖掘和静心的培养,从而使之最终成长为一株大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性格特点也不同,使得他们在参与学习的程度、能力、机会等方面都会有所差异。那么,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习能力分层,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激励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发展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我成长的快乐,让每个学生都能收获成功。“教师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把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能力各异的学生雕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不是生产规格、型号整齐划一的产品。”作为雕刻家的教师,只有手握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才能打造出丰富多彩的“精品”,才能孕育出更伟大的成功。
2.激励教育实施的前提
有关实验表明:受到激励过的学生,会表现出干劲十足、积极性强的特点,学习成绩会比其他没有受到激励的学生提高得快很多。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适时使用激励教育,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想实现激励教育这一影响策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必须以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真正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为前提。倘若一个教师,对学生没有一丝关爱之心,又怎会去激励他?倘若没有真正的了解和研究学生,激励教育又怎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实现预期目标?
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正确引导,实事求是地给出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进而实现赏识教育的目的。
三.激励教育的实施策略
1.语言激励
所谓语言激励,顾名思义,即使用一些带有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和鼓励学生的方法。语言激励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最为常见也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如何深入而巧妙运用语言激励,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思维,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语言激励可概括为口头语言激励和肢体语言激励两个方面。
A.口头语言激励
在所有的激励教育方法中,口头语言激励应是运用得最为广泛最为实用的一种方法。所谓口头语言激励,就是教师通过谈话、发表看法、给出意见和建议等方式向学生传达激励信息的一种模式。这种激励模式的展开有很多途径,以下主要以课堂发言激励法和谈话激励法为例。
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我经常试着去想方设法给学生以“激励”。例如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我会常常将课本中的问题分成多个层次,并且在课堂发言时有意识地将这些问题交给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完成。对于那些成绩稍微滞后的学生,我会为他们准备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如这篇课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起因、经过分别是什么;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有哪些你不会的生僻字词,能不能请你为大家大声朗读出来……而对于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我则往往把重要的偏难的问题留给他们解决。如此一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与此同时,我会适时给予他们一些“刺激”,如“你的这个想法很有创意!”“非常好,这个问题你概括得很全面,但能不能更简洁一点呢?”等等。在收到老师的言语鼓励后,他们会变得更加主动积极,思维会更加活跃,久而久之,也就渐渐提高了。
此外,我也经常找学生谈心,通过谈话来激励他们,使他们成长。例如有一次有个学生语文课堂作业没交,语文课代表告诉我这个学生玩忘记了。我把他找来以后,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让他先去语文课堂作业补完,然后再来找我。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他自身多一点时间思考即将发生的事,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大致的认识。然后在谈话过程中,我问他:“你觉得因为你一个人没交作业,而影响了全班同学做作业的积极性,这样好不好?”学生这时低头无语。我接着说:“我想肯定是不好的。那么你意识到了么?”学生还是低着头,点头默认。但我心里其实清楚,他不过是想早点结束这场“审判”。然后我就跟他讲一些自己过去发生的小事,通过这些小事告诉他,每个学生都在这个集体中,都是这个集体的一员,就应该尊重这个集体,按时完成这个集体的任务,而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拖累了集体。这种行为是极为不可取的。我不断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事例和道理刺激他,让他心里产生挣扎,让他自己完成这一系列的思想斗争,最后心里激发出改过自新的信念。由此,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大大改观了,对老师的看法和对学习的看法也焕然一新。
B.肢体语言激励
肢体语言,又称作身体语言,是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神态等传达思想意图的一种方式。肢体传达语言,往往具有一些特定含义。如鼓掌表示欣赏、赞美、兴奋,顿足代表不满、生气、反对,垂头表示沮丧、难过、失落等等。而肢体语言激励,则是在教育教学之中,借助于教师的动作、神态来激励学生,达到鼓励学生奋进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适时运用肢体语言激励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都能牵动学生的内心。这就好比“此时无声胜有声”般,于无形间已然赐予了学生以暗示和激励,催其上进。每次语文课上,对于主动发言回答问题的学生,我都会报之以微笑,不管他回答的对与错。这样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鼓舞。
2.活动激励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设计语文活动以进行激励教育,能够大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激发主体斗志,增强自信心,找到自己的优势,张扬个性和自我。
例如,在以往的语文教学经历中,我经常设计一些语文趣味活动:通过开展写字比赛,使学生踊跃地练字、写字,不断纠正自己在写字过程中的坏习惯,进而提高了写字水平,也激励了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自我的品质;借助演讲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也加强了其说话的能力和技巧,敢说、争说、能说、会说;此外,我还积极倡导学生练习朗诵,在学生中大力发扬和开展诗歌朗诵会,将整个集体融入进来,既激励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陶冶了情操……
正是在各种活动开展的激励下,培养了学生团结奋进、力争上游的竞争精神,升华了其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特别是在这些语文活动中的突出者,在享受到胜利和嘉奖的过程中收获了精神上的满足,进一步激化了其积极进取的意识。
3.评价激励
事实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都有获得别人赞赏的愿望。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小学生已处于身心发展的成长关键阶段,他们更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更渴望拥有微笑和掌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会尽可能采取积极评价的方法来激励学生,催其奋进。以下我想主要以学分制评价激励法来作探讨。
所谓学分制评价激励法,即以学分累积的形式对学生学习表现情况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善加利用,将大有裨益。
我将学分评价分为上课情况(包括发言、表现)、作业情况(包括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考试训练情况三大类。上课情况评价中,发言积极、表现良好者可得5分,违纪一次扣10分;在作业情况评价中,每得一个“甲”或“甲+”可得1分,依次累积;在考试训练情况评价中,成绩优异者或进步较大者分别加10——20分。按照这种方式,每个月将学分进行汇总,并通过学分量化排名评比。对于学分较高者分别进行奖励和赞扬,对于学分较低者予以督促和鼓励。在这种学分评价激励之下,学生学习表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愈加浓烈;而且,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学习成绩都有了长足进步和明显改观。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主体个性,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促进学生更大程度的发展。而激励教育的实施正如一剂良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宽松的心理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认识了自己,发展了个性,成为了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何慧.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科教论坛.2008,(11):44.
[2]李晴、巩明霞.语文教学激励性评价的探讨与实践[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9):41-44.
[3]董连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教学管理.2013年,(2):224.
[4]乔素萍.探究激励教育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7):33-34.
[5]施瑞娟.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09,(11):55.
[6]宋文胜、苏文轩.激励、唤醒和鼓舞——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运用[J].中国教师.2009,(9):17-19.
[7]牛宝勤.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06-107.
摘 要:在当下的环境下,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可能最大量地发挥出语文教育的德育影响力,尽量平抑社会和电视对学生不良道德观的影响。
关键词:朗读;主旨;口语;习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14-01
受网络和当下拜金主义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当前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即教师讲得天花乱坠,以比不上电视和社会冲击的一分钟。在当下的环境下,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可能最大量地发挥出语文教育的德育影响力,尽量平抑社会和电视对学生不良道德观的影响。这就是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德育教学的问题。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看似简单,要达到“有效”,颇值得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去研讨和探究。
一、教师要牢牢把握每篇课文的德育主旨对学生进行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编者在选编时都很注重文章的德育性。以人教版第十册为例:《草原》的德育要求是要学生体会到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白杨》向学生展示了老一辈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崇高精神境界,潜移默化地要求学生学好知识,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冬阳 童年 骆驼队》,作者回忆了童年的美好生活,冬阳下缓慢行走的骆驼就给了读者一种美的享受;《金色的鱼钩》,通过一个老班长在长征途中为了把三个小战士带出草地而牺牲的事,让学生受到传统的红色教育,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忠诚于革命的伟大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沉入到课文教学中,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喜悲,用“心”去感受文章所传达出的精神,如此,讲解起来,就不会感到是空洞的说教。
二、利用朗读机会“感情”渗透德育教育
朗读是一个情感抒发的过程,与作者情感紧贴的朗读听起来,就是一场美的听觉盛宴,让人如痴如醉。如讲授人教版第十一册第21课《凡卡》时,反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对比朗读信的内容和写信时想的事的两部分:“……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读着读着,学生便不由自主地对凡卡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凡卡的悲惨命运是无法摆脱的,激发起学生痛恨旧社会,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再如朗读人教版第十册《再见了,亲人》,这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抒情散文:“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坚强的孩子啊!”;“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学生一声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朗读中,“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结成的伟大友谊”这个主题在他们心中得到了升华。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每一篇文质兼美且能让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文章,教师都应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让学生朗读,让学生深刻地去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
三、在口语交际课中宣讲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每单元的口语交际,也蕴含了德育教育。仍以人教版第十册为例:第一单元“手拉手”活动,要求学生给需要帮助的同学写信,有些同学就把信写给了汶川大地震中的小朋友,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心;第二单元的“劝说”活动,学生们的劝说内容丰富多彩,有劝爸爸不要吸烟的,有劝妈妈不要赌博的,有劝同桌好好学习的,有劝不要乱扔垃圾的,这些“劝”,都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积淀了美的意识;第三单元“发言稿”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口语交际,学生在纵横捭阖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水平,同时,也在活动中改变了自己的一些认识,更加崇尚美,创造美。
四、利用作文机会书写德育教育
文章是传情表意的,歌颂正义,赞扬善良美好,是文学作品的主题。小学作文练习,也要围绕此进行训练。但在我们的作文练习中,常常走入一个误区: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夸大为作文教学的终极性目标,教师在小学生作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忽视了学生德性养成的基本规律。这样做的恶果,使作文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美学意义。在作文教学中,譬如写环境类的作文,可以渗透进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德育;写我的爸爸或者妈妈,可以让学生学会感恩,从小树立尊老爱老的美德;写一件有意义的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美德;写人生的一次失败,可以让学生自我反思,从而在人生道路上更加坚韧和顽强;写我心目中尊敬的人或者英雄人物,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写祖国的一处风景或者家乡,可以增加学生的自豪感。“文以载道,道在其中。”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巧妙地运用作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道德情操,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人生观、道德观、理想前途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逐渐完善,成熟,深沉起来。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
王晓敏
关键词:传统国学《三字经》
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生字教学
课文教学
作文教学
活动中寓教于乐
内容摘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国学《三字经》以其独有的魅力,在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大放异彩,引领着华夏的民族精神,带着无穷的智慧绵延千年,为世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
正文:
传统国学《三字经》以其独有的魅力,在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大放异彩,引领着华夏的民族精神,带着无穷的智慧绵延千年,为世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虽然有的学校也掀起了这种热潮,可我感觉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没有融入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越早越好,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植根于新一代青少年心中,一定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才更行之有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思考。
一、在生字教学中可以进行传统文化教学
例如教学“孝”字,可以从分析字形入手:“孝”是一个会意字,是一个“老”字加一个儿子的“子”字,合在一起就成了“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就叫“孝”。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代代相传。上一代总是想着培养好下一代,而下一代理应承担奉养父母的责任,孝顺父母,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幸福。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到了生字,还得到了一次德的培养。
在识字教学《在家里》一课中,因为本课有一幅图、一组词语和一篇短文。词语是图中事物的名称,多为家庭陈设和用品。图画内容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电视,“我”让爸爸妈妈吃水果,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家庭充满温馨。由此我引出“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学生们不仅认识了许多生字,还懂得了孝敬长辈的道理.二、在课文教学中可以进行传统文化教学
语文教学有两大目的:一是培养人的品德。中华乃是礼仪之邦,传统文化《三字经》在培养人的品德方面是最好的教材,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二是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指学了语文后会思考,善于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把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渗入到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去。
如《四季》一课,这篇课文它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因课本贴近生活,上课时学生兴趣浓厚,课堂上时时闪现学生的智慧,精彩百出。由此我引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学生们学得快乐、理解得容易、记得也快速。
三、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
在作文教学中,我认真把握每次练笔机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课文中涉及到的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时,我就会要求学生写随笔,在学习《妈妈的账单》一文中,我设计了一个版块“说出心中的话”:如果母爱可以用钱来衡量,恐怕我们一辈子也无法还清。请同学们把自己心中最想说的话告诉大家,可以对别人的妈妈说,也可以对自己的妈妈说。通过同学们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我引导学生背诵 “香九龄,能温席”,这不正是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取到的效果吗?
四、在活动中寓教于乐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毕竟受到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的限制。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选取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通过各种丰富的学习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传统文化。本学期,我校已把《三字经》作为本校晨诵内容,为了开展好晨诵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一)背。背诵中积累语言。《三字经》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我要求学生每节课背诵三至五句内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态度。个人积累一段时间以后,我会在全班举行背诵《三字经》的比赛活动。这样,既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家人分享,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快乐的学习。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背诵积累语言,为“悟”和“用”打下基础。
(二)悟。悟中领悟道理。悟是诵读《三字经》的核心。学生有了积累,还要明白这些语言中蕴含的道理,领悟了道理才可以学以致用,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和生活活动。悟,主要是通过每堂校本课的前十分钟的活动来实现的。每堂课的前十分钟,班上的同学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向大家阐述自己的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
(三)用。用中深化感受,积淀语言。用是诵读《三字经》的实际价值。指导学生用《三字经》中的学习态度、为人处世之道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比如:通过“教之道,贵以专”引导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通过“融四岁,能让梨”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对朋友、同学互助友爱。
(四)演。在学校通知让每班准备艺术节节目时,我毫无疑问地选择了《三字经》表演,并把《三字经》编排成了舞蹈,用舞蹈来诠释孩子对《三字经》的理解,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内容提要: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实施,指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德育内容有机地结合和贯穿于数学教学活动之中,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来正确引导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学习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受到思想、政治和道德的影响,从而在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及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阐述。
主题词:小学数学教学 融合 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育人, 是“铸人铸魂”。它最大特点是把受教育者当作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体魄、内质、个性、创造性以及社会适应性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成为一个能够秉承人类文化成果, 具有思想、智慧和专长, 能够担当社会主体责任的人。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理所当然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任务,但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在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才能将德育教育融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呢?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人的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经验有限,那么生活中的形象越鲜明思想影响就越强烈。”在小学教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同时在教学知识时,注意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教学中。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的时候,我通过让学生在日历上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申奥成功、植树节、儿童节等有意义的日子,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掌握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情感的投入;又如在教“圆的认识”这节课时,在进行完知识的学习后,我紧扣教材,讲述了课后的“你知道吗?”南北朝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六位小数的人,他的计算,比欧洲数学家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六位小数要早1000多年。这样学生心中就油然产生了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二、在基本训练中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基本训练时,可联系本课的新学内容,选择一些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融德育教育于数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强化德育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使数学德育理论具体化、操作化,同时,又可以使数学德育实践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宜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转化法 就是把数学中的原理和方法,转化成学生的一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例如,对“圆的面积”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拼拼摆摆,动脑思考,顺乎自然地拼出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圆的半径,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孩子也从中领悟出“实践出真知” 的观点。
(2)比较法
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不同的算式、图形、解题思路进行比较,可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例如,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互相转化等;又如:除法算式、分数、小学以及比之间的互换等等,在数学中,可以把他们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一方面使学生有比较,有鉴别,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
(3)迁移法
这一方法要求把已知迁移到未知、把此一类知识迁移到另一类知识中,使学生受到相互渗透、影响和转化的观点的教育。这也正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程资源,从数感中体验德育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我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庞大的搜索引擎功能, 介绍解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逐年增长,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们谈谈我们该怎么办。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又如,学完小数的加减法后,我让学生开展“当一回小管家”的活动,要求同学们每天晚上问一下爸爸妈妈当天的开支情况,用一个表把每天开支的各个项目、金额记录下来。记完一个星期后,让大家计算一下自家每天花多少钱,一周花多少钱,照这样算一个月要花多少钱,爸爸妈妈一个月有多少收入,通过计算、比较、谈谈你的想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家长的不容易,从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总之,德育是一种广泛的教育,德育蕴含在所有的教育教学和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之中。我们做为新一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去,对教书育人有个全面的理解,要把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途径,把德育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去,即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还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通过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取得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双丰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激励教育的策略探讨】推荐阅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07-07
浅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中的收益心得07-01
小学语文教育的探讨论文10-28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阅读策略11-14
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论文07-11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策略的运用11-05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05-31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07-20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探讨论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