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探究性作业(精选12篇)
语文
一、选择喜欢的字帖练字。每天不少于100字,每行只练一两个字
二、课外阅读。选择故事情节强的书读。不少于12万字,做好笔记,不少于1500字
三、习作
1、小练笔。一事一议四篇,不少于250字
2、作文1。暑假趣事一两件,不少于450字
3、作文2。命题作文《我的暑假》不少于450字。
数学
调查家庭每人每天的食盐量,并作好记录。了解食盐量与高血压及其他疾病的关系 英语
一、每周英语周记一篇,共8篇
二、观看英文版电影至少2部,并写观后感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研究
(1)研究目的
通过理论思考与实践尝试,探究小学高年级探究性作业设计方案,以促使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能够牢固掌握,并且可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为促使小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数学这门课程创造条件。
(2)研究方法
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性作业的研究主要是利用以下方法:
其一,文献研究方法。也就是查阅与小学高年级数学相关的文献,学习其中的相关理论,借鉴已经可以有效应用的研究成果,为此次研究课题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
其二,个案研究方法。也就是找出与此次研究课题符合的代表案例,收集与案例相关的资料,根据资料内容,从中总结经验,进而应用到此次研究课题中。
其三,经验总结方法。总结实践,对所积累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和概括,总结经验形成理论。
(3)研究内容
此次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索性作业研究中主要是对不同层次、不同范围探索性作业类型、形式、方法途径的设计与研究;研究数学探究性作业应用于小学高年级中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情况;研究学校、教师、学生对探究性作业实施的评价。
(4)研究结果分析
在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明确当前市场上课外辅导书多且杂,针对性不强,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利用此类学习辅导教材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并不能产生多大的成效。而探究性作业的实施,则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辅导,促使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加牢固的掌握。因为数学探索性作业是以任务学习理论为基础,起要求学生在进行探索性作业学习的过程中从简到难,逐渐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行为倾向,促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所以,科学、合理的设计数学探索性作业,对于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水平有很大帮助。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索性作业的设计
(一)数学探索性作业设计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由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探索性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探索性作业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思考,设计的探索性作业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个性、创造能力。
2层次性原则。探索性作业的设计还要具有层次性,也就是根据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作业,促使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完成数学作业,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课程学习当中。
3趣味性原则。探索性作业的课题本身应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数学探索性作业的过程中,注重结合学生的心灵特征,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作业。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索性作业的设计
(1)设计单元知识要点框架
为了促使小学生能够对所要练习的小学数学作业有清晰的了解,在设计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索性作业的过程中首先要设计单元知识要点框架。由于笔者所在学校采用苏教版教材,那么在此笔者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来进行设计。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可以将数学探究性作业分为两部分,即课内部分和课外部分。由于课内部分主要是训练学生数学理论知识,所以,将课内部分分为基础型练习、操作型练习、以及拓展型练习。而课外部分主要是锻炼学生数学技能,所以课外部分主要分为基础型练习、实践型练习、调查型练习。
(2)各个板块作业内容说明
1基础型探索作业。基础型探索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加深所学数学知识的印象。在基础型探究作业中主要练习的是数学知识重点、难点、关键部分,促使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操作型探究作业。操作型探究作业是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知识运用不佳的部分提出来,促使学生可以再次对实践操作中得到的实物、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计算,从而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3调查型探究作业。调查型探究作业可以使学生在社会调查中,懂得数学知识的运用,促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
一、概念习得类作业设计策略
数学概念是通过大量素材的辨析比较、提炼归纳、概括命名的过程而形成的。借由简约化的提炼和符号化的表达,把数学概念抽象成一种显性的符号化知识。而辨析比较、提炼归纳、概括命名的过程,就成为了一种隐性的过程性知识。因此,用怎样的方式学习这些概念知识,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的程度。
(一)“描述分析式”作业的设计策略
“描述分析式”的概念建构作业,侧重于概念学习后对概念本身的直接表述,要求学生描述自己心目中“概念”的名称、定义、性质特点等,也就是先“描述自己对这一知识的大概理解”,再通过大量的例子来支撑自己的想法即“呈现大量的举例进行说明”,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概念的 理解来设计一两道题目,以此进一步推进对概念的理解。
比如“平均数”这一概念,在旧教材中的练习基本是平均数的计算题,现在更多的是平均数概念的理解类题目,类似于“小明身高1.5米,他能安全蹚过平均水深为1.3米的小河吗?”既然学习了“平均数”,学生心中的“平均数”三个字到底代表着什么?笔者设计了“平均数的自我介绍”探究性数学作业,学生可以通过画一画、写一写,为“平均数”作一番详细的自我介绍。
有个学生写道:大家好,我是大名鼎鼎的平均数,我跟“÷”有点“血缘”关系。想找到我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移多补少”大法,一种是总数÷份数。我是“公平的代言人”,代表几个数之间最平等的数。比如有4个草莓、3个苹果、5个梨,我就会分给3个客人每人4个水果。我的自我介绍完毕,谢谢。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通过定义描述、举例、出题的方式把“平均数”的概念予以自我表达。描述分析式作业,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概念,更重要的是给予了学生分析概念的一般方法。学生多次完成这样的探究性数学作业后,一旦接触数学概念,就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帮助自己分析概念,从哪些方面可以帮助自己理解深化。
(二)“判断分析式”作业的设计策略
判断分析式作业,侧重于概念基本巩固后对概念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判定。学生需要先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到底是“完全正确还是完全错误?或者是某种前提下才正确”,这是判断的第一步。然后让学生仔细分析,可以通过添加条件、修改数据等方式使这个命题正确,这个环节促使学生去思考与这个命题比较相似、关联比较紧密的一些概念,形成块状的概念认识。最后让学生举出正确的例子,使得对概念的判断分析呈现先“破”后“立”的逻辑顺序,有助于学生正确内化概念。
如学生在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概念后,常会遇到“面积”与“周长”概念辨析的判断题。有些判断题涉及的内容很抽象,如“图形的周长越长,面积就越大”。“周长”是旧知,要成功建立“面积”概念,离不开新旧概念的辨析。但如果只关注这类判断题的判断结果,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模糊地死记答案。若将作业设计为“图形的周长越长,面积就越大吗?为什么?请把你的想法画一画、写一写”。学生就会在判定此题“错误”之后,通过画草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这句话进行分析,得出“凹来凹去的图形虽然面积不大,但边缘可能弯弯曲曲很长,周长大得惊人”等一系列儿童色彩浓郁的精彩结论。
二、问题解决类作业设计策略
问题解决强调“四能”培养,问题解决的核心素养是模型思想,问题解决类作业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问题的结构,也就是模型建构。既然“问题”都是有组织有结构的,那么关注同一结构的提炼,关注推进式结构的组织,就成了问题解决类数学作业设计时需要秉承的基本理念。
(一)“横向同构”问题作业的设计策略
“横向同构”问题,是指有着相同结构的并列形态的数学问题。问题的例子要突出其共同特征,而使其在无关特征方面尽可能地变化,从而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逐步感受到问题的结构组织,达成横向并列问题的共性提取。
“横向同构”问题,需要让学生先独立解答两至三题针对性练习,这几道练习题的结构和数据要完全一致。通常学生做到第二题的时候会产生“类似”的感觉,做到第三题时会出现“题目都一样的”的兴奋心理。因此,可以让学生在解答之后将其感悟到的所有的“一样”之处进行详细说明,这是一个罗列的过程,也是一个梳理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等方法将这一类题的结构特点进行抽象的提炼。
如“植树问题”相关例题新授完毕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作业题:“路灯问题、楼层问题、锯木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称为植树问题?请举例说明。”学生在解答了数据相同的路灯问题、楼层问题、锯木问题后,自悟到各题之间的关联,通过画图描述的方式对植树问题的三种结构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清晰地抽象出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
(二)“纵向同构”问题作业的设计策略
“纵向同构”问题,是指由同一个数学问题衍生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练的问题,通过把一道有价值的习题变化成一组相关的对比题组而展现逐步加深的过程,促使学生发现该类问题的变化规律。学生一旦具备了这样的知识,再遇到该类问题时,不管其中的变量如何变化,都能找到解题的方法。
“纵向同构”问题,学生也需要先独立解答两至三题有针对性的练习。这几道练习题讲的是同一件事,要让学生觉得明明很“类似”但又不一样,产生“到底不一样在哪里”的探究欲,从而让学生在一一解答之后将其感悟到的所有“不一样”之处进行说明,最好能表述清楚其中的变化和联系,窥探到相同中的不同、不同中的相同。
比如,在学习“分段计费”后,设计如下作业:“王叔叔坐出租车,3千米以内6元,3千米至10千米每千米1.5元,10千米以上每千米1元。王叔叔如果坐了2千米,要支付多少元?5千米呢?20千米呢?请画线段图分析这类题目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研究的是“分两段”的“水费”“电费”“电话费”等问题,在作业时,就可以从“横向”转为“纵向”,从“不需要分段”到“分两段”再拓展到“分三段”,并借助线段图深入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特点,一旦掌握这个变化的特点,哪怕分成四段、五段,学生依然思路清晰、方法明确,只是觉得繁复程度递增而已。
这类问题还可以设计成开放题,在封闭的数学题中减少一些已知条件,如把上题中坐车的“5千米”“20千米”这两个数据去掉,由学生自己提供数据,要求“你能再提出不同难度的三个问题吗”,这就促使学生必须先仔细分析这一数学问题,再思考怎样设计才能符合“越来越难”的要求。这类“缺胳膊少腿”的问题需要学生用分析和设计的心态去努力求索所有的结果或创造出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把握问题变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变化的规律,提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迁移证明类作业设计策略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迁移证明类作业设计侧重于练习之后推理方式的构建,引导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证明、分析、推理的步骤和策略。
(一)“证明推理式”探究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当学生有能力去推断和证明一个命题时,他的头脑中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图式。作业要先把头脑中原有的图式激活,为学生提供解释该问题的背景知识,从而将一些难以理解的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有效突破知识难点。
“证明推理”与概念的“判断分析”最大的差异是作业内容的差异。概念的“判断分析”倾向重点知识,主要是重点概念的辨析,而“证明推理”主要是为学习中的一些偏难题铺设探究场,以求真正突破知识难点,增添探究乐趣。
学生要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要从“证明”的角度去画一画、比一比,或者从正、反两面去陈述,学会用丰富的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
如学习小数的近似数后,对2=2.0,2和2.0意义不同,很容易理解,但对取值范围不同、精确度不同,却总是难以理解到位。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证明”作业:老师身高约2米,小明的身高约2.0米,2=2.0,所以老师和小明一样高。你认同吗?请证明你的看法,并作图(提供数轴图)分析。老师和小明到底谁高呢?答案本是未知,全赖于学生对2和2.0取值范围的认知,对精确值的理解。有趣的比较,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四舍五入取值经验,在结合图示证明自己看法的过程中,学生充满乐趣地感受了近似数2和2.0取值范围的差异。
(二)“迁移推理式”探究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学生知识的习得和构建,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去影响和促进新的理解,通过沟通新旧知识的互相联系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系统。学生必须自己去经历完整的迁移类推的作业过程,才能形成更好的认知结构。
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很难解答正确的难题。探究性作业可以让学生先“知难”,直接呈现难题给学生,让其展开思考。这个时候各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些学生能直接解答,那就生成了挑战成功的乐趣,有的学生没有能力解决,就引导他们先进行简单题的尝试分析。这些简单题是与难题结构一致或解题策略一致的相对浅层的习题,学生通过解决难度递升的这组简单题,会打开类比思维,利用知识、方法层面的同一性,迁移解决问题。完成作业的整个过程,不仅让学生明白“难”的知识可以一步步转化成“易”的知识,也让学生掌握迁移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类比思想的重要性。
如“已知正方形面积为2平方厘米,求圆形面积”这道题(见右图),学生基本都感到解答困难。探究作业设计为:如果你觉得解答此题困难,请先做下面两题。1.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和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已知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20厘米,高是10厘米,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现在,你能解答前面的问题了吗?你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了吗?后两题是旧知铺垫,用于消除学生的思维定势,让学生感受到不一定要知道具体的“长”和“宽”才能求周长,不一定要知道“上底”和“下底”的具体数据才能求梯形面积,而是可以直接借用“长与宽的和”与“上底与下底的和”来解决问题。借此支架,学生就可迁移类推:不一定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即圆的半径,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即圆半径的平方,也能求得圆的面积。
“迁移推理式”探究性作业,关注分层体验,能力强的学生重在发现联系,归纳“迁移点”,能力弱的学生则对“迁移”图式有了较为完整的体验和建构。
当然,除了上述三种探究性作业类型外,在日常的家庭作业布置过程中,更多体现的是综合运用类的作业,通过描述、判断、推理、迁移等要求的综合运用,不仅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习得了概念的巩固、技能的熟练、方法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逐步建构了描述的规则、推理的方式、梳理的方法等策略,直接推进学生认知结构的组建和完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2.四个小组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小组加工的是其余小组所做的12,第二小组所做的等于其他小组所做的13,第三小组所做的是其他小组所做的14。第四小组做了650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某班女生人数占全班的37,转走2名女生后,女生人数占全班的25,这个班现在有学生多少人?
4.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经8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都以原速继续前进,又经过6小时,货车到达A地,客车
离B地还有12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丙三人进行60米赛跑比赛,当甲到达终点时,乙、丙分别离终点10米,20米。若赛跑中每人的速度都保持不变,当乙到达终点时,丙距终点多少米?
6.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4厘米,它的长、宽之比为4︰3。现在要在这
个长方形里剪一个最大的圆,还剩下多少平方厘米?
7.有一瓶饮料,喝掉一半后,连瓶共重700克;如果只喝掉这瓶饮料的13,则连瓶共重800克。求饮料、瓶各有多少克?
8.华师附小六年级共有学生180人,选出男同学的45和60名女同学参加合唱队,剩下的男、女同学人数正好相等,这个年级有男女生各多少人?
9.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甲的长与宽之比是3:2,乙的长与宽之比是5:4,那么甲与乙的面积之比是多少?
10.甲乙两人合买一筐西瓜,甲买了其中的25还多6千克,乙正好买了其中的一半。问这筐西瓜共多少千克?
11.工厂这个月用水18吨,比上个月节约了2吨,节约了百分之几?
12.一项工程,甲独做需要20天完成。现在甲、乙两人合做6天时,甲外出,余下的乙用了15天才完成任务,如果这项工作全部由乙去完成,需要多少天?
13.一项工程,甲乙合作12天完成,原计划先由甲单独做6天,余下的再由乙队接着做21天完成,这项工程如果全部由乙队独做需要多少天完成?
14.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30天完成,现在甲队单独做24天后,乙队加入,两队又合做了12天,这时甲队调走,乙队继续做15天才完成这项工程,问甲队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15.某班女生人数占全班的327,转走2名女生后,女生人数占全班的5,这个班现在有学生多少人?
16.有甲、乙、丙三根绳子,如果把甲绳对折一次,正好是乙绳的60%,如果把丙绳对折三次,正好是乙绳的40%。已知甲绳长90m,问乙、丙两根绳长各是多少?
17.学校有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25.12米。现在要围绕这个花坛修一条宽1米的小路。这条小路所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8.工一批零件,甲需3分钟,乙需3.5分钟,丙需4分钟,现在有1825个零件,需要加工,如果规定3人用同样的时间完成任务,那么甲、乙、丙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19.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cm cm
20.如右图,四个圆的半径相等,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每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1.有浓度为8%的盐水200克,需稀释成浓度为5%的盐水,问需加
清水多少克?
22.、有盐水溶液若干升,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浓度为8%,第二次加入与第一次同样多的水后,浓度变为5%,第三次又加入与第一次同样多的水,这时浓度是多少?
23.有浓度为8%的盐水200克,需加入多少克浓度为20%的盐水,才能成为浓度为15%的盐水?
24.有一桶油,第一次取出的比全桶总数的27少5千克,第二次取出的比第一次的2倍少6千克,第三次取出35千克正好取完。全桶油重多少千克?
25.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已知甲8小时行完全程,甲、乙速度的比是5∶4,他们相遇时甲比乙多行36千米,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6.甲、乙两人分别从东西两村同时相对而行,经过15分钟后相遇,已知甲
行完全程用了30分钟,乙每分钟走80米,甲行全程时在途中停留了3分钟,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米?
27.某制药厂有三个车间,甲车间有职工200人,乙车间有职工170人,丙车间有职工80人。根据工作的需要,现在对三个车间的职工人数进行重新组合调整。调整后,需使甲车间人数的25%等于丙车间人数的30%,且乙车间的人数与丙车间人数的比是4∶5。问需要进行怎样的调整?
28.把105升水注入两个容器,可注满甲容器和乙容器的12,或可注
满乙容器和甲容器的13,求每个容器的容积各是多少升?
29.甲镇与乙镇之间,平地与山坡之比是2∶1,山坡中上坡路占60%,其余的是下坡路。平地路上每小时的车速比下坡的车速少15,已知汽车以平均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用8分钟走完了下坡。求汽车在平地上行驶的时间?
例:2 两个因数的积是75.2,其中一个因数大6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是少? 例:3.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例:4.计算(2.4+3.6)×0.5 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例 5: 328 ÷ 16
例6: 计算下列各题,并且用乘法验算。15.6 ÷ 12 1.35 ÷ 27 例7:填空: 6.23÷0.3=()÷3 220.5÷1.47=()÷147
例8:把下面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91.2÷3.8= 91.2÷3.8= ÷38 ÷38
51.3÷0.27= ÷27 26÷0.13= ÷
注意:除数是几位小数,被除数小数点就移动相同的位数。当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例9.比一比
1、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产奶220.5千克,3头奶牛平均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2、张燕爱养的3头奶牛,一天共产奶31.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3、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例10.一根铁丝长3.8米,王林想把它剪成长为0.7米的小段,最多可以剪多少段?余下的铁丝还有多少米?
例1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4厘米,宽是4.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厘米?(写先出公式,再把数值代入公式计算)例12.六(1)班有女生36人,男生24人,一共有多少人?(只列算式)
六(1)班有女生a人,男生b人,一共有((写出含有字母的算式)
例13: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是等式的打“ ”,是方程的画“-” X+3.6=7 a×2<2.4 4×2.4=9.6 例14: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2)4.7x不是方程
(
)))))
3-1.4=1.6)人.3÷b
8-X=2
6.2÷2>3
X-2.9=0 2X+3Y=9
(3)0.5x=4是方程,不是等式((4)是方程的式子一定是等式((5)是等式的式子一定是方程(例15:请你用方程表示下面各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1)小红买了5支笔,共付9元,每支x元
(2)文具店有兵乓球40筒,卖了x筒,还剩18筒。
(3)甲地距乙地S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12小时到达。例16稍复杂的方程应用题:
(1)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舞蹈队有多少人?(2)、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人数比舞蹈队人数的4倍少8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例17稍复杂的方程应用题:
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237千米的两个车站相向开出,经过3小时辆车相遇。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你会解下列方程吗? 例18:5X+1.5×5=17.5(X-3)÷2=8.5
例19: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 357 千米。一列快车从天津开出,同时有一列慢车从济南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快车平均每小时行 79千米,慢车平均每小时多少千米? 例20: 商店运来8筐苹果和10筐梨,共重430千克。每筐梨重23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例21: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117米长的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13天打通。甲队每天开凿4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例题22: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160,甲是乙的一半,乙是丙的2倍,三个数各是多少?
例题23:一个梯形的上底是9厘米,比下底短 3 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题24判断题
(1)两个梯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 四边形。())(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例25:计算下图的面积
例题26:小欣用一张红色不干胶纸剪了一个大写英文字母“A”。它的面积是多少?
例27:一个骰子掷出“ 1”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 2”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例题28:从1-9共9个数字中任取一个数字,则取出的数字为偶数的可能性为()。例题29.某人射击一次,击中0-10环的结果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击中8环的可能性是()。
例题30:有10张卡片,分别写有1-10,从中随机抽出一张,则抽到5的可能性有多大?抽到偶数的可能性有多大?
例31:数据58,57,42,45,50,54的平均数是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例32:已知数据1,2,x,5的平均数为2.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
例33:同时扔两枚硬币,如果一个是反面则李丽胜,两个同时为正面或同时为反面则王军胜,这个游戏公平吗?说明理由。如果扔100次,两个都是正面大约会出现多少次?新 课标 第 一网 例34:15.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它的一半,第二根剪去0.5米,剩下的两段绳子哪段长?
例35:刘佳国庆节到北京旅游,她带了白色和黄色两件上衣,蓝色、黑色和红色3条裤子,她任意拿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穿上,共有多少种可能?
1.
2. 12:2:9;9:10
3. 35:42:18(a:b=5:6,b:c=7:3)
4. ;45%
5.
6. 1300000(104000÷8%=1300000)
7. 七五((64-16)÷64×100%=75%)
8. 5(6÷(1+20%)=5);90(72÷(1-20%)=90)
9. 25( )
10. 25:24( );4.2( )
11. 60(甲:乙=36:90=2:5, )
12. 18:14:15(A:B=9:7,B:C=14:15)
13. 96(120×85%-6=96);20( );20(120÷1.5=80, )
14. 7:10;42.9( )
15. ( )
二、选择题
16. D( )
17. B( 3)和4)正确)
一、从枯燥走向有趣———体验快乐
1. 生动的情境式作业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他们对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 而喜欢贴近生活实际, 富有情感的作业, 因此教师可把一些枯燥的知识融于生活实际, 有趣的故事情境中, 让学生在轻松一笑中完成作业, 掌握知识.
2. 愉快的绘画式作业
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 设计一些绘画式的作业, 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如, 学了1, 2, 3, 4, 5, 6, 7, 8, 9, 10这些数后可以让一年级的小朋友用数字画画, 不但可以增强他们对学数学的兴趣, 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现代数学要树立一种大学科的观念, 所以在数学作业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 把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从课堂走向实践———形成能力
树立大教育观, 走出封闭狭隘的课堂, 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 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 引向社会, 引向生活, 使作业成为学生生活的“向导”.
1. 生动的操作性实践作业
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 好奇心强, 遇事喜欢动手摆一摆, 画一画, 剪一剪, 拼一拼.为此, 我们应选取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课外作业, 让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的观察、测量、拼摆、制作、实验去感受、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 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认识了“米和厘米”之后, 让学生测量家中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长度;认识了“人民币”之后, 让学生利用学具中的人民币与爸爸妈妈进行等值交换, 进一步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通过这些活动, 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2. 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启发学生把已有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加以综合应用.在数学实践活动中, 我根据内容多少分为当日完成的课外作业和多日完成的小课题学习.如下面是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的综合实践活动:
(1) 到华联观察一些文体用品的形状, 了解他们的价格, 并填入下表.
(2) 试读出每种文体用品的价格 (×元×角×分) .
(3) 模拟付款.
(4) 估计一下, 买这几种文体用品各一个, 大约要多少钱?计算一下, 实际用多少钱?
通过这一活动, 一方面巩固并应用了人民币的知识, 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从个体走向互动———学会合作
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 变个体型为合作型, 采用互动协作原则, 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相互切磋, 共同完成作业.
1. 温情的家长合作型作业
有些作业孩子不能独立完成, 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作业中来, 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 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得作业具有浓浓的“亲情感”.如学了“方向与位置”后我让学生找在生活中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要找资料比较困难, 这时就可以发动家里的父母一起帮忙找.
2. 友情的学生互动型作业
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孩子的合作, 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在学完“人民币的认识”后我让孩子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小报, 小组里有负责找资料的, 负责绘画的, 负责抄写的, 负责版面设计的, 大家分工明确.在这次活动中大家出谋划策, 彼此信任, 互相帮助, 在互动中促进了交流, 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总之, 作业形式应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引, 面向全体学生, 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 针对不同的知识特点灵活设计多样性作业,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摘要:实施新课改, 要求不断变革我们的教学行为方式, 我们不妨从作业设计上入手.长期以来, 由于认识的褊狭、“应试”的导向, 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久而久之, 作业也成了学生的包袱, 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投入的活动, 大大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细思量巧设计, 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 注重形式的创新性和内容的趣味性, 让学生一方面巩固知识, 另一方面发展情感, 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基于上面思想进行了改革, 探索出几种作业布置的形式.一、从枯燥走向有趣——体验快乐二、从课堂走向实践——形成能力三、从个体走向互动——学会合作总之, 作业形式应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引, 面向全体学生, 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 针对不同的知识特点灵活设计多样性作业,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小学;中低年级;探究性学习;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64-0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注重传授给学生数学概念、数学法则、数学公式等,而是应当想方设法让数学学习富有探索性和思维性,以满足中低年级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探索欲望。而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就利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利于学生积极表达、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既符合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既利于发挥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又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面就开展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探究性学习谈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创设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在小学中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为学生创设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的注意力拉进到问题情境当中,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主体,让学生有想要“一试身手”的想法,使学生想要通过主动探索而寻找到答案,这样可以为探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开展动手操作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过“手脑并用”的理论,他主张让学生在亲自感知、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习得知识,认为动手操作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为了将学生引导到探究实践性活动当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开展动手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建构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在提高他们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使他们实践探究的能力也同时得以提高起来。
三、加强生生合作、交流
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时,一定要注重加强生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彼此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人身上具有的优势和自己身上的不足,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究,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在实现差异互补、发掘潜能、协同发展的同时,促使所有学生共同进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促使他们共同探究新知、感受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四、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为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除了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外,还需要注重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即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哪怕是随便说的一句话也都要富有“亲和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生生互助,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并乐在其中,在探究性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在探究性学习中真正有所得、有所获。
五、选择合作探究的最佳时机
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探索素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在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选择合作探究的时机,可以在提出问题后选择合作探究的时机,还可以在概括结论之前选择合作探究的时机,让学生可以在最佳的时机进行合作探究,真正发挥合作探究的作用,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六、加强思维训练和学法指导
在探究性学习当中,学生是主体,要想使学生具有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即对学生进行直觉思维的训、非逻辑思维训练以及发散性思维训练。此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探究性学习,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果,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即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倾听、学会合作。
七、完善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
除了要调动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外,小学数学教师还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加以完善,评价时,要给予探究过程评价高度的重视,注重集体评价和激励评价,既可以联合使用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也可以联合使用自主评价与教师评价,还可以联合使用激励评价与客观评价,对探究性学习实施评价时,要关注提出了哪些问题;合作的方法是否合适;探究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学习的结果是否满意等,以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同时,当学生的表现出色、见解独到时,教师要及时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在获得有效评价后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给其带来的成功体验,促使其今后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
总之,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利于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以满足,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使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的同时,使学生想学和会学,使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当在掌握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一切条件,以真正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玉娥.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6(02)1-4.
[2] 冯成斌.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中),2011(01)157.
暑期作业
第二天
【例1】 如图,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边的交点为E、F,对角线的交点为G,从A、B、C、D、E、F、G七个点中取出三个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试问能够作成多少个三角形。
【例2】 在一个半圆环上共有12个点,以这些点为顶点,可画出多少个三角形?
【例3】(1)有五本不同的书,分别借给了3名同学,每人借一本,有多少种不同借法?
(2)有三本不同的书,5名同学来借,每人最多借一本,借完为止,有多少种不同借法?
【例4】 有一楼梯共有10级,如规定每次只能跨上一级或二级,要登上第10级,共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例5】 包括小明、小华在内的21名小学生进行数学集训,准备从这21名学生中选一个由6个人组成的代表队参加数学比赛。
(1)小明、小华都是代表队员,共有多少种选法?(2)小明、小华都不是代表队员,共有多少种选法?
▎五升六·暑假作业▎ 1 / 2
学而思培优
学理科到学而思
(3)小明、小华至少有一个是代表队员,共有多少种选法?
【例6】 有10个外型相同的排球,其中正品6只,次品4只,从中任取3只,问3只中至多有2只次品的取法有多少种。
【例7】 下图中的正方形被分割成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它们一共有16个顶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在这些三角形中与阴影三角形面积相同的有多少个?
【例8】 有男生7人,女生6人,从中选出4名中队委员,要求适合下列条件,各有多少种选法?
(1)男、女学生各2名;(2)至少选1名女生。
【例9】 父、母和4个孩子共6人,围着圆桌而坐,解答下列问题:
(1)6人的坐法;
(2)父母互相挨着的坐法;(3)父、母要面对面的坐法;
(4)最小的孩子坐在父母中间,即父、母和最小的孩子互相挨着的坐法。
▎五升六·暑假作业▎ 2 / 2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作业设计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初中教学尤其是化学教学中开始广泛应用探究式教育法,探究式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把教学任务分成若干子任务交由学生来独立完成的一种专业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育可以有效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业设计是探究式教育的重点,探究式教育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作业设计,因此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是做好探究式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探究性作业的形式
当前教学过程中探究性作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了解并掌握这些形式是实现科学设计的重要前提。当前比较典型的作业形式有以下几种:想象型、调查型、阅读型和实验型。
想象型的作业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科学合理的设计想象型作业在无形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初中化学教学离不开社会实践,适时布置一些课外实践型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型是当前化学作业中的主要形式,对于阅读型作业的设计可以借助于相关的课外书籍而没有必要单纯地依靠化学教科书。实验型题目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题目。化学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实验作业的设计应该根据实际教学进度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来进行合理布置。
二、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的策略
在当前人们对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加强对化学教学的研究,实现化学教学的科学设计非常重要。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来进行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合理的设置开放性作业。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作业往往涉及到的知识是非常单一的,形式也十分单调,解题思路也是一般性。这种题型是不利于学生创新的。正是因为这样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注重开放性作业的设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从题海中跳出来。
下面这一道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开放性作业:某混合气体本身可能包含着CO2、H2O、CO、H2等气体,我们所要求是的让学生设计各种实验以达到以下目的:同时验证混合气体中既有CO同时又有H2;单纯的含有氢气。通过这样的题目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让学生在无形中融入到探究式教育中,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素质。
2.结合学生认知能力,设计差异性作业。初中班级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因而我们需要布置一些差异性作业。差异性作业如果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设计的话就会更具有针对性,因而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自身特定设计分层作业。对于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应该设计不同层次的化学作业。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能够更具针对性,这样对于教学效果也是非常有利的。
3.高度重视实验作业的设计。正如上文所述,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实验作业在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而要高度重视。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例子来进行合理设计。
4.例如我们在学习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提问大理石和稀硫酸、大理石和稀盐酸都是可以发生反应的,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大理石和盐酸来进行化学实验呢。这样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有很大帮助的。实验作业的布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化学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实验作业的科学设计。
科学设计互动性作业和整合性作业。互动性探究式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针对互动式作业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和积极交流,对于获得广泛的化学活动经验非常有利。针对酸碱盐的学习教师就可以通过布置小组作业的形式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可以让各小组在厨房中找一些物质用来鉴别食盐和纯碱,而后还需要经过小组讨论最终形成报告,通过这样一种分工合作的小组作业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今后教学过程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在探究式教育中整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初中化学都是按照章节来进行讲解的。这对于形成整合能力是不利的,因而教师需要布置整合性作业。元素化合物就是典型的整合性的作业,元素化合物历来是记忆难点,针对元素化合物的记忆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归纳对比的方法来找出化合物质自身特点和关系,通过这样的整合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整合能力。
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比较典型的化学探究性作业形式,而后重点论述了科学合理设计化学作业的策略。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提升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关根.新理念指导下的作业设计[J].宁夏教育,2006(7).
[2]朱桂琴.新课程作业设计的五大坐标[J].教师育人,2005(1)
[3]许红柳.浅谈化学作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J].化学教学,2002(1).
【作者简介】
朱洪桂.男,广东惠州市人,1969年出生,学历:本科 职称:中一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柏塘中学,研究方向:初三化学。
1. 基于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外语学习基础和发展要求的差异, 遵循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 又要尊重个体差异, 使课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以利于不同学生的英语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这就意味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必须对照课程目标并有相应的作业系统的配合;作业设计必须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 基于英语作业现状的分析
通过与班中学生的座谈及对作业现状的观察与反思, 笔者发现当前英语作业布置中的主要问题有:
(1) 作业内容单调, 缺乏典型性。
(2) 作业要求统一, 缺乏针对性。
(3) 作业形式单一, 缺乏多样性。
二、概念的界定
初中英语探究性作业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 以学生独立自主或合作讨论为学习的形式, 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一种作业。探究性作业的设计必须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前提, 设计符合初中学生身心与智力、与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探究性语言实践活动, 以求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得以知识意义的不断建构和作为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探究性作业设计的实施
1. 探究性作业设计的主题个性化
(1) 设计实践型作业:在生活中深化语言理解
教师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英语、积累英语、学习英语。
(2) 设计制作型作业:在动手中体验英语乐趣
教师可以设计制作类作业, 让学生享受I can do it in English!的乐趣。
(1) 制作单词卡、英语贺卡
老是让学生重复抄写、死记硬背单词, 会使学生感到枯燥, 产生厌烦心理。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制作单词卡、贺卡的作业, 在制作卡片的过程中学生们既兴致盎然, 又巩固了单词, 一举两得。
(2) 制作英语磁带
不少学生对听录音这项作业感到乏味, 他们很少甚至从不听磁带。经过实践, 我们觉得把机械的听听、读读、背背转化成听听、仿仿、比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要求学生先听录音, 然后模仿, 再把自己读的录到磁带中。录音形式可以是单人, 也可以二人或多人合作。教师在教完一个单元后, 抽查部分学生的录音带, 或是在课堂上放给全班同学听, 请全体同学一起参与评价。这种作业充满了新鲜感, 学生喜欢去完成, 而且也较具可操作性, 能让学生轻松学习, 愉快作业, 达到乐学、乐做的效果。
(3) 设计创编型作业:在拓展中发挥创造想象力
(1) 改编英语儿歌
学了新单词、新句型后, 教师可以设计“歌词新作”“老歌新唱”的作业, 让学生利用熟悉的旋律, 改变歌词, 自编、自唱、自演。
(2) 编辑英语小报
一般由老师确定一个主题, 如, “Happy Teachers’Day!”“Happy New Year!”让学生根据主题设计版面、编排内容、配插图。教师可以让学生个人单独完成, 也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编报的过程中, 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3) 改编对话、故事
学了课文中的对话或故事后,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合作改编、续编对话或故事, 拓展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探究性作业设计的内容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生活化的教育必然体现在探究性作业的设计上。
(1) 教学导入设计的生活化
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联系生活实际, 设计生活中的热门话题来导入新课, 可让学生感到轻松自然, 有话可说, 乐于参与;同时, 也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设计的生活化
《Go for it!》教材的特点是:一单元一话题。所提供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处处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 为我们的“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依据。我们要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 把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引入课堂, 创设一个个真实的情境, 使学生的生活经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 让学生觉得并非在完成教材某个内容的学习, 而是在生活中完成某一件事情。
(3) 教学情境设计的生活化
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 就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 将学生校外的生活经历与校内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 让他们说感兴趣的话题、描述他们喜欢的事情, 运用所学知识去交流传递真实的信息、讲述生活中真实的经历, 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运用上, 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3. 探究性作业设计的评价多元化
探究性作业评价多元化指除了教师评价之外, 还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家长评价等多元互动评价。
(1)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要注重诊断与指导功能, 突出激励作用。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探究性作业时, 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亮点评价, 激励当先;二次评价, 体验成功;过程评价, 综合发展。
(1) 亮点评价:所谓亮点评价, 激励当先是尊重每一个学生, 尤其是尊重其学习成果。评价时, 我们应把过去那种“区分性评价”改变为“激励性评价”;对已经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优秀学生, 教师的评价不能停留在所学课本知识的层次上, 要选择独特视角, 开阔学生视野, 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
(2) 二次评价:对多数学生来说, 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很满意, 而且也不易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 但是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赞扬与鼓励, 都希望获得成功。如果学生每次体验到的都是失败, 他们就会变得心灰意冷, “二次评价”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作业觉得不满意, 教师允许他们重新做作业, 当学生通过努力, 改正原作业中的错误或不足后, 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作业给予评价, 并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 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 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他们新的学习动力。
(3) 过程评价:新课程作业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紧密结合, 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并设计英语学习成长记录袋, 使之成为学生体验点滴成功、体现学生个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有效途径。成长记录袋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学生丰富的英语学习过程, 教师最终可以对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进行三维目标的综合评价, 即从英语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并将此纳入学业评价中。
(2) 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 学生的自我评价仍是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人们往往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习惯于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鲜有评价的权利, 因而, 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再加上, 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提高, 而自我评价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心理基础, 是学生学业能力的最能动的因素, 因此, 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是进行自主探究性作业设计的关键。
(3) 同伴评价
同伴评价是一个有效的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它能有效促进个体自我意识发展, 加快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本人曾在两个班上指导学生开展了整整一个学年的合作探究式话题报告, 在每组同学与全班分享的过程中, 笔者要求其他同学对该组话题报告进行质性的同伴评价, 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交往, 分享自己的情感。一个学期下来, 学生逐步养成了自我反思、客观全面评价自我与他人的习惯。
(4) 家长评价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 家长起到了教师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长对孩子全面深入的评价更有助于老师对孩子的全方位了解, 从而能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电话联系, 教师还可以利用校讯通、班级博客等多种渠道建立家校合作, 形成家校合力。我们还常用某种传统的方式来获得家长的反馈, 每个周末我们都有自行设计的周末作业让学生带回家完成, 并且最后一栏是家长的评语与签名, 一方面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的英语学习状况, 另一方面, 也架起家长、孩子、教师三者间有效沟通与交流的桥梁。
四、实践效果
1. 增添了师生共享英语教学的乐趣
在探究式个性化作业的实践中, 每个学生都有彰显个性的机会。他们把课内知识与生活体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用绘本的形式完成系列活动作业, 在行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在创作中感悟, 既巩固了知识技能又优化了学习策略, 还不断地增强了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探究式话题任务作业中,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未必是小组中的骨干, 反过来, 过去在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差生”, 却常常会以其出色的动手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所长并获得成功的机会。我们在批改作业时, 不再是重复性的机械劳动, 而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探究、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每份作业都是唯一的, 不可复制, 是心与心的交流, 它引领老师走进学生的世界, 老师经常能从学生的作业中获得新知, 体验教学相长的快乐。
2. 丰富了作业反馈的形式和途径
以往的课堂进行作业反馈时都是由老师讲评, 分类指出学生的错误。对于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 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反馈方式, 帮助学生在错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对于基础差、学习品质欠缺的学生来讲, 讲解错误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过程, 这样的讲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几乎不起作用。笔者在课堂上常常采用集体展示、探究分享、互动评价的方式来反馈学生的课外作业,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在找寻作品亮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模仿内化, 好的经验得以分享, 学生彼此间欣赏学习、中肯点评, 从而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是符合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和智力特点的正向引领。
3. 促进了学生评价因子的多元化
作业是学生的学习作品, 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展示, 我们可以利用作业, 让其在学生学业评价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使其作为成长记录袋的组成部分。在两年的实践过程中, 我们与学生协商确定了作业这种主要的形成性评价 (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在学期考核中占70%, 终结性评价 (听力测试、口试和笔试) 只占30%, 由于改变了以往一考定终身的单一评价方式, 原来英语学习被动者也积极投入到探究性作业的实践中去。我们以为, 作业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作业过程,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从而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
4. 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成绩
由于探究性作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和表现欲,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也锤炼了学习品质, 那些原先碰到困难就轻易放弃的学生也逐渐增强信心、敢于挑战。笔者欣喜地看到, 学生的探究贯穿于课堂内外、连接于学校内外, 他们在课外主动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实践探究, 尤其是合作探究话题报告更是倾注了学生们的全部精力和热情。这种自主探究实践活动也有效地促进了学业成绩的全面提升。
五、后续思考
实施“探究性作业”并不是对传统作业的简单否定, 而是对它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但是由于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的分流性,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探究性作业的实践研究还存在诸多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
1. 如何把探究性作业的设计与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进一步紧密结合, 使探究性作业的积极作用完全发挥出来。
2. 如何在设计探究性作业时, 找出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使选择的作业类型紧扣语言点, 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技能的发展。
3. 如何突出探究性作业的人文性, 使作业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一个重要载体, 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4. 如何继续改进现有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进而确保探究性作业的有效实施。
5. 如何在实施设计探究性作业中, 进一步引导、强化学生自己来设计作业, 真正发挥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吴宗杰.外语课程教师发展:RICH教育视野.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3]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教育研究, 2009 (6) .
[4]王颖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链接方式.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6-05.
【六年级数学探究性作业】推荐阅读:
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安排11-07
六年级语文数学寒假作业修改06-08
最新2018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10-09
七年级数学周作业06-01
一年级数学作业答案06-21
4年级数学寒假作业07-20
四年级数学作业日志09-12
三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06-10
四年级下数学暑假作业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