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教学执行力谈起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教师教学执行力谈起(精选7篇)

从教师教学执行力谈起 篇1

这段时间的学习确实带给了我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精彩无限,跌宕起伏,带给我很多的启示。

在讲座中有轻松,有幽默,有沉重的思考。比如怎样上好课,怎样当好老师,怎样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考虑,怎样提高人的素质,怎样才是真正爱国的教育思考。一个个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被用鲜活的事例提出来并摆在我们面前,引发我们自己去思考,去反思。

当然,作为教学离不开常规的一些东西,在常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练习、反馈辅导、测试、评价中侧重讲了备课、上课、测试、评价。讲到备课尽可能站得角度要高一点、眼界要开阔一点我觉得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备课要怎样针对学生教学,要让学生提出问题,预设的内容有些与学生的思维相背,教学效率要提高要基于学生的情况,有的问题要基于学生的情况,有的问题要进行调整,针对学生差异进行教学,针对差异采用不同的有效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这点我颇为赞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意到教材、教参的要求,只备自己,不备学生,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唱的是独角戏,没有应和、没有碰撞,没有对话,在这个课堂里教师和学生各做各的事情,这样的课堂现在很多的,老师们只是一味指责学生不听课,其实有没有反思一下问题出在哪里?基于学生的教学是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现象的,因为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备课,备好的内容是学生真正想要的东西,学生还会不听吗?考虑在备课中结合学生实际来备课,来达成不同的目标,是使课堂有吸引力的一种考虑。课堂是有不确定性的,所以备课要备各种可能性,我想教师们在备课时如果没有备到的地方学生提出来最好能够有个平和的心态让学生质疑,不要简单粗暴的压制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这样去准备我们的课堂,我相信在这样的课堂师生是愉悦的,是充满了激情和生机的。

在讲到上课这个环节,讲到好课的标准也说到真实的课是有待充实的课,这点应该是每位有追求的教师共同的认识,教育是有遗憾的艺术,每节课后我们要进行反思和揣摩,哪里还可以讲得更好,哪里可以不讲,如果教师们都能够这样去反思自己的课堂,知不足然后再学习再改进,教师的进步就会很快。

从教师教学执行力谈起 篇2

做教师的都有同感, 一、二年级的学生课堂上发言都是很积极的, 学生怕老师不给自己发言的机会, 可是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 学生上课时发言就越来越不积极了, 这种现象尤其以小学高年级最为严重。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高年级学生这种不愿意发言的现象的呢?下面就高年级课堂上学生“静默”现象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静默”现象

字典上“静默”的原意是人不说话, 不出声音。我第一次接触“静默”这个词语是在一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谍战故事片中, 在战场上, 为了防止敌方通过无线电侦察到我方的存在, 必须禁止发出任何无线电信号, 只接收信号而不发出信号, 这个时候就是“无线电静默”。搞无线电静默, 令敌方人员无从下手。本文要探讨的是高年级数学课堂上学生“静默”的现象, 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不管是较难的问题, 还是比较简单的问题也会经常出现这种“静默”的现象, 往往会出现全班集体“静默”的现象, 也就是没有人发言。学生把用来对付敌人的方法, 用来对付教师了。这种现象严重地干扰了课堂教学的秩序, 使课堂效益大打折扣。

二、高年级课堂出现“静默”现象的原因

1. 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影响

(1) “观望”的心理在作祟。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阅历的丰富, 逐渐形成一种惰性心理, 观望的态度。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 不是积极地思考, 而是错误地认为:这样的问题, 我不回答反正别的同学也会回答。有时即使这个问题自己会回答, 也不举手发言。

案例一

师:上课时你为什么不发言回答问题?

生:我想等其他同学发言后再发言。

如果大家都是这样想的, 那就会形成课堂“静默”现象。长时间这样, 就会使学生回答问题的冲动逐渐减退, 直至消无。

(2) “随大流”的心思在作怪。还有一些学生对于上课时教师提出的问题, 其实他会回答, 但是他不选择发言。为什么呢?因为他怕同学们说他爱“出风头”, 爱“显摆”。这类都是成绩处于中上水平的学生。

案例二

师:你为什么上课不积极发言?问题不难啊。

生:老师, 其实那些问题我会, 但是看到全班同学都不举手发言, 干脆我也不发言了, “随大流”吧, 否则在同学中间影响不好。

学生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心理和生理各方面都在发育成长, 道德感情逐渐开始多变, 而且不轻易外露。随着年龄的增长, 孩子的内心想使自己变得“越来越沉稳”, 越来越“成熟”, 于是就没有了发言的冲动, 正是这样的心理, 按住了他们本该高举的手, 课堂上也渐渐地不愿意主动发言了。

2. 害怕答错受到批评、嘲笑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回答问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害怕答错后受到批评、嘲笑。由于存在这种畏惧心理, 久而久之上课时就不发言了。

(1) 害怕答错受到老师的批评。曾经有一些高年级学生上课时发言还是比较踊跃的, 由于在回答错问题后受到教师的责备, 渐渐地上课发言越来越少, 自信心越来越不足, 直至上课不发言。我一直在高年级担任数学教学工作, 经常和学生谈心。下面是我和学生的一次谈话片段。

案例三

师:你上课时发言不是很积极, 为什么呢?

生:老师, 不是我上课不愿意发言, 是我自信心不足, 害怕答错, 害怕受到老师批评。

可见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 学生还是很在意的。

(2) 害怕答错受到同学的取笑。记得我班有个同学过去上课发言很踊跃, 有一次他在回答“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个问题时, 错答成“比的基本性质”了, 结果引来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从那以后, 他上课时再也不那么积极发言了。谈心时他说:“老师, 我以后上课时不想发言了, 答对了还好, 答错了会被同学取笑的。”可见, 同学之间的评价对学生课堂上发言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3. 由教师的“习惯性”造成的

其实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比较固定的教学方式, 时间一长, 就会形成一定的“模式”, 形成“习惯性”。渐渐地学生也会摸到教师的“心思”。

(1) 由教师的提问方式造成的。有的教师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往往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让学生无从回答, 无从下手。下面是在一次听课中, 我曾经看到的场景。

案例四

师:什么是圆柱? (学生已经学过了《圆柱的认识》)

生:…… (全班卡壳)

结果学生一片茫然。对这个问题, 就是教师要完整地回答上来都不容易, 何况学生!其实他要问的也就是“圆柱有哪些特征”。同样一个问题, 提问的方式不同, 结果也就迥然不同。

(2) 由教师选择回答的“模式”造成。

案例五

学生张某, 男, 六年级学生, 长得很精神, 平时不善言语, 但和同学交流还是很积极的, 是典型的上课“死不说”, 下课“说不死”的类型。平时学习比较认真、努力, 成绩属于中等偏上。我发现课上他举手的次数很少, 有时即使举手也是慢慢腾腾, 基本上是最后一个。可是每次指名让他回答, 他几乎都能答对, 虽然有时答得不是那么完整。课后我问他上课为什么不积极举手时, 起初他不说话, 好像有顾虑, 经过耐心开导, 他终于说话了, 没想到他的回答让我很是吃惊。他说:“我上课举手不积极, 因为我知道, 我的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 老师提简单的问题大家都举手时, 老师不会喊我, 会喊那些成绩差的同学;老师提难一点的问题我又不敢举手, 我怕答错。时间一长, 上课时我就不想发言了。”

可见, 教师上课时选择回答的“模式”对学生上课时的发言积极性也是很有影响的。

三、破解高年级学生课堂“静默”的策略

1. 教师的提问要注意“坡度”

(1) 问题不能太简单。教师在课堂上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坡度”, 问题不能太简单, 太简单了学生也可能不发言, 因为如果抢答这样一类问题, 即使答对了也会有“显摆”的非议, 还不如不答。更不能总是提一些诸如“这个问题懂了吗?”“理解了吗?”“是不是?”“对不对?”“会不会?”等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和反应的问题, 时间长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

(2) 问题不能太难。如果问题太难, 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外, 学生又没有能力回答, 这也会造成课堂上“冷场”。即使是小学高年级学生, 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是处在一个较为低级的阶段。教师在提问时要少一些归纳, 多一些列举;少一些抽象, 多一些具体。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思考一下后大多数都能回答上来, 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便于学生回答问题。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问题要注意难、易得当, 不要一味去追求偏、难、怪。当然也不能总是提一些“小儿科”的问题, 要注意难、易搭配。

2. 创设情境, 让学生愿意发言

(1) 创设民主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群体、多边的互动活动。学生上课时不敢或不愿发言往往是怯于教师的学术权威, 害怕自己答错。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营造“言论自由”的环境。让学生多讨论、多表达自己的观点, 不要轻易地否定。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对话, 鼓励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教师能坚持不懈地引导下去, 学生上课不愿发言的现象一定会有所好转, 课堂气氛也一定会活跃的。

(2)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主动发言。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依靠课本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诱使学生主动发言。在教授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圆的认识》时, 我问:“自行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圆形。”我又问:“为什么造成圆形的呢?难道不能造成三角形、长方形的吗?”学生一听, 一下子被逗乐了, 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我耐心地听了学生的回答, 小结说:“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但是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让学生提前进入思维、探索的理想状态, 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表达的迫切性。

3. 教师要善于表扬, 多做鼓励

对于学生上课时回答的问题, 教师要善于表扬, 多做鼓励。不要简单粗暴地否定, 即使是学生回答错了, 教师也要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

(1) 答对了, 给予表扬。课堂上, 当学生比较完整地把问题回答出来时, 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 要大力加以鼓励。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微笑的赞许, 对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誉, 特别是对于那些不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或者经常答错问题的学生更要如此。要大力表扬, 为其他同学树立标杆, 树立榜样。学生处在小学高年级阶段, 相对于成人来说, 荣誉感更为强烈, 更想获得教师的认可、表现的心情也更加迫切, 因此就会纷纷效仿来举手发言。

阅读教学:从点滴感悟谈起 篇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它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个性化的创造潜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语文教师不应以阅读理解的“权威发布者”立足于课堂,而是需要倾听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把阅读课堂教学由“教师中心”转向“师生对话”,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横”看“侧”眺,体验阅读快乐

■ 尉氏县朱曲镇中心校 刘丽娜

在语文新课标中,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阅读教学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张扬个性,这也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之一。

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认识问题也不够全面,如何能够使其成长起来呢?这就需要在阅读中借助有限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挖掘教学潜力,适时抓住教学契机,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兴趣和快乐。本人在教学中抓住机会,与学生及时交流,分享思维碰撞的乐趣,有了一些体会。

下面我以中学语文教材《寓言四则》中的《蚊子和狮子》为例,谈一下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这节课我所设定的教学目标除了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以外,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灵活理解文章寓意,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蚊子和狮子》中情节大起大落,我们看到了蚊子的悲剧性结局,以及讲故事者的用意——尖锐地讽刺了蚊子胜利后的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我则告诉学生:还应该看到蚊子的“智者”形象,请同学们试从文中找出根据来。

有个同学说:“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这里写蚊子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战争中自己不忘用喇叭给自己鼓气,因为对方毕竟强大威猛;另外就是按照既定的战争方案进行,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而且,在狮子面前他毫无畏惧之感,又巧妙进攻、周旋,都说明了蚊子是智者。”语文课代表也激动地说道:“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临死之前的叹息,说明他能够在生命最后一刻总结人生的失败教训,进行反省,这也是智者的表现!”

我带头为他们鼓起掌来。同学们也不约而同地向他们投去赞许、羡慕的眼光。我借此机会又进一步追问:“他们说得很好,我们都应该思考蚊子向狮子挑战的过程及之后的结局,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同学们认真思索,争先恐后地发言:

“对自己要有信心。”

“找到自己的长处,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胜利。”

“在看似强大的敌人面前,要有足够的胆量和勇气,冷静分析战略战术。”

“还应该接受蚊子的教训,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

以上是这节语文课的剪影。在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时要学会变换角度,教师应调整视角,“横”看“侧”眺,那么“奇峰异岭”就会迎面而来,获得“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愉悦。教师只有用创新的眼光审视文章,“佳境”才会呈现,才能真正激发学生阅读的乐趣。

对比感悟加强阅读实效

——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教学设计

■ 郑州市管城区南关小学王旭霞

阅读教学最忌一词一字、面面俱到。 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的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反复品读、琢磨,进而培养语感和阅读能力,这样可使阅读教学事半功倍。本文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为例,谈一下我如何在阅读教学设计时采用对比感悟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读,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围绕“忧郁”二字,品读开始时与小英有关的句子

1.第一处描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此处描写要引导学生抓住“总是”“默默”两个词语,采用引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引导过程如下:

①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最能让你感受到小英的忧郁?这一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增强学生紧扣词语感悟的意识。学生能够关注到“总是”“默默”“一角”三个词语。

②引读:课堂上,当同学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时,小英“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下课了,同学们都涌出教室跳绳、游戏时,小英“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不管在学校的任何时候,小英“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③拓展运用:以“生活中,小英还会有哪些表现让人觉得她是一个忧郁的孩子”这一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把“忧郁”一词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积累词语、内化词语。

2.第二处描写: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教学时应抓住“犹豫”“慢吞吞”“眼圈红了”三个词语:

①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最能让你感觉到小英的忧郁?在这些词语下面画上横线。

②同学交流,引导学生依据这些动作、表情等,体会小英复杂矛盾的内心:小英此时害怕同学们嘲笑自己走路的样子,又担心讲不好,但是轮到自己了,如果不讲,同学们会更加看不起她的。

③把二、三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当你读到这儿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学生猜想小英勇敢站起来时的心情,或者带着替小英担心的心情朗读第三小节。

二、围绕“眼泪”“微笑”,品读掌声的力量

以“掌声真的有如此大魔力,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吗”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主要抓住以下两句话进行教学:

1.第一处描写: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抓住“眼泪”一词引导学生感悟:

①小英此时的泪水还是委屈的、难过的、无助的泪水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样的泪水?(那是感动的泪水。)

②小英为什么而感动?(因为前面所有的犹豫和担心都是多余的,同学们没有嘲笑她走路的样子,而是用掌声告诉小英:好样的!你一定能讲好,所以小英很感动。)

2.第二处描写: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抓住“微笑”一词引导学生感悟:从小英的微笑里,你能够看到、感受到什么?(看到了小英的快乐、自信、幸福。)

三、小结

掌声让小英委屈的泪水化成了感动的泪水,让小英忧郁的脸上出现了自信、快乐的微笑,让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掌声真是有魔力的呀!

师生共读——

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理想平台

■ 汝阳县实验小学袁晓景

阅读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应试教育“以考试定输赢、以成绩论成败”的评价导向,严重地束缚着教师的思想,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从2004年起,我校就推出了“集体模块备课、优质资源小组共享”的备课模式,要求每学期初,年级内同一学科教师平均分担备课任务,分别整理备课资料后发给同课教师;每位教师在使用前认真审阅,结合本人特长、班级学生情况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并作出批注。期末考核时,主备课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使用时的修改、批注情况,将决定教师的备课成绩。这样,一个年级四位同课教师,每人都能节省出大部分的抄写教案的时间,用于更深入地钻研教材、进行课外阅读。

学校的师生共读活动,我们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开展:读书,撰写读书笔记或心得,展示、交流阅读收获。对于教师读书,学校有“六个一”的要求:一年订阅一份教育报刊,一天阅读一篇教育教学文章,一周记一次读书笔记,一月撰写一次读书心得,一季研究一本教育专著,一学期举行一次读书汇报。对于学生读书,普通班级一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要求每晚的家庭作业应有读书任务,要读写结合,读书笔记与日记间隔开,适量布置。对实验班级,要求课本学习之外,每周至少诵读两首优秀儿童诗,每月至少共读一本经典儿童读物,每本书均要上好导读课、推进课、主题探讨课。关于师生读书笔记及阅读心得的展示,我们一般采取制作版面、会议交流、演讲赛、汇报会、在“教育在线·班级主题帖”上发表或推荐报刊发表等形式。明确的读书要求以及持续的读书活动,促使我校教师不断地阅读、实践、探索、反思,阅读已成为教师最基本的工作生活方式,教师的心态更阳光、心灵更澄明,良好的教风、学风自然形成。

师生共读激发了每位教师的工作热情。活动开展后的第一学期,我校每个实验班的教师,平均半年内给家长写4封信,与学生共读4本童书,一起背诵现代诗歌20余首;数学组全员参与编写了数学趣味校本教材共6本,已于本学期投入试用。第二学期,全校113名老师撰写了师生共读读书体会。青年语文教师尚小利写道:“我要向于永正老师学习亲和力,向贾志民老师学习机智幽默,向窦桂梅老师学习语言美。”中年教师康会凡说:“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理念,让有着二十余年教龄的我感到震撼,为他绝妙的教育艺术,为他的所作所为,为他真正的以人为本。”

全校教师暑假的时间都没有荒废,他们借助书籍再次更新了教育观念,增长了教育智慧。感谢书籍,不断地提升着我们实验小学每位教师的精神境界和专业素养;感谢阅读,丰富、充实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让学生全面发展。扎扎实实、丰富多彩的师生共读活动,不仅提升了我们学校的教育品位,而且使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平台。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美育

■ 宝丰县第一初级中学窦林丰

文学包含大量的美育因素,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这些内容。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在对文学美的感受、理解、欣赏过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追求和创造美,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审美心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开启内在的情智,推动语言学习的进程,进行思维锻炼和思想教育。

郭沫若先生说过,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实施审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重大课题。笔者仅从教材审美因素的挖掘,教学语言、教学情境的审美化设计等方面粗谈一下看法。

一、挖掘阅读教学中的美育

大自然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有变幻多姿的云海,喷薄欲出的红日;有壮丽雄伟的峰峦,有浩渺苍碧的江河;有池生春草,曲径风荷;有皑皑白雪,莽莽草原……可谓“有美皆备,无丽不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对自然美的描写俯拾皆是。如朱自清的《春》,精彩描绘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无不展现出自然风光的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描绘了气势磅礴的祖国山河,抒发了旷达豪迈的英雄气概,是壮美的篇章。

文学形式的美,首先是语言艺术的美。文学语言讲究音韵和谐、整齐对称,更讲究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如朱自清《春》中的句子:“鸟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这是多么优美的语言,创造了多么优美的意境!我们再看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没有这样大气的词句,怎能描绘出祖国山河的壮丽?怎能衬托出伟大政治家气吞万里、雄视千古的英雄气概?

结构形式是作品内容存在的方式,包含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和语言材料的组合关系。这些因素只有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和谐匀称地组合在一起,达到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才能使文章的思想感情得到充分的表达。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其结构布局如同一幅层次清晰的风景画。开篇一个赞美句独立成段,如同风景画一眼可感的基调,接下来描绘的黄土高原是风景画的背景,那挺拔向上的白杨树是风景画的主体。背景渲染得越鲜明,主体刻画得越细致,主题就越突出。作家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达到了结构的完美。

只有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深刻挖掘出其中的美育因素,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中去体会作品的内涵美。

二、在教学语言中实现美育

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语言来完成。实现审美化的阅读教学,对教学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审美离不开具体的形象,也离不开情感这个动力源。审美化教学,应该是形象化的教学和情感饱满的教学。因此,审美化教学语言,首先要富有形象性。形象的语言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唤起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审美需求,调动积极性的联想与丰富的想象,“入境动情”,体味文中的情感和美的内涵。其次要有丰富的感染力,做到声情并茂。感情含蓄时,语调平缓;激越时,声音高亢;悲痛时,音调低沉;欢快时,语气流畅。做到“讲如出我口,读如出我心”,这样的语言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触动学生的情思,推动学生的认识与理解不断走向深入。

许多先贤的语言,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论语·述而》篇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焉。”孔子这几句话,说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借助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审美化教学语言的妙处。

我们精心钻研了教材,深刻挖掘了其中的审美因素,就应该精心设计教学语言,把发现的美再创造性地外化。试想如果我们设计的每一句导入语、提问语、过渡语、总结语都饱含丰富的情感、生动的形象,那么就会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美育不是就自然而然地在教学语言中得到了实现吗?

三、在教学情境中实现美育

多媒体最能展现光、色、形、声的丰富变化与组合,对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有着无比的优越性。《诗经·蒹葭》是一首有着朦胧之美的千古绝唱。然而诗歌模糊迷离的境界令人可望而不可即,更难以言传。备课时我想起了电视连续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歌。台湾作家琼瑶就是把这首诗改成了歌词,意境相当好。教学时我只对这首诗做了简要的介绍,就引导学生观赏电视剧主题歌的录像。出人意料的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常听到学生不由自主地吟唱这首诗或这支歌。这就是视听媒介的效应。

要在教学情境中实现美育,这就要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它重在使课堂形成一种与课文意境相似的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与课文基调接近的情绪。它的创设可繁可简。可以是一幅画,一支歌,甚至是几句动情的话语。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将学生引入意境,从中感受、品味,并受到感染、启发。只要引导得法,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从教师教学执行力谈起 篇4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意义.

2.能够运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 3.能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4.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类比、猜想等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并利用它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

2.能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

3.能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

教学方法

探索——交流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我们在上一节课曾讨论过用倾斜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来刻画梯子的倾斜程度,并且得出了当倾斜角确定时,其对边与斜边之比随之确定.也就是说这一比值只与倾斜角有关,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并在此基础上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定义了正切.

现在我们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当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确定之后,其他边之间的比也确定吗?

[问题2]梯子的倾斜程度与这些比有关吗?如果有,是怎样的关系?

Ⅱ.讲授新课

1.正弦、余弦及三角函数的定义

多媒体演示如下内容:

想一想:如图

(1)直角三角形AB1C1

和直角三角形AB2C2有

什么关系?

(2) 有什么

关系? 呢?

(3)如果改变A2在梯子A1B上的位置呢?你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4)如果改变梯子A1B的倾斜角的大小呢?你由此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生]∵A1C1⊥BC1,A2C2⊥BC2,

∴A1C1//A2C2.

∴Rt△BA1C1∽Rt△BA2C2.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

由于A2是梯子A1B上的任意—点,所以,如果改变A2在梯子A1B上的位置,上述结论仍成立.

由此我们可得出结论:只要梯子的倾斜角确定,倾斜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倾斜角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随之确定.也就是说,这一比值只与倾斜角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大小无关.

[生]如果改变梯子A1B的倾斜角的大小,如虚线的位置,倾斜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随之改变.

[师]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都随着倾斜角的改变而改变,同时,如果给定一个倾斜角的值,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唯一确定的.这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生]函数关系.

[师]很好!上面我们有了和定义正切相同的基础,接着我们类比正切还可以有如下定义:(用多媒体演示)

在R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那么∠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邻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确定.如图,∠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sine),记作sinA,即

sinA=

∠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cosine),记作cosA,即

cosA=

锐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A的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function).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你是如何理解“sinA、cosA、tanA都是之A的三角函数”呢?

[生]我们在前面已讨论过,当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A确定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都唯一确定.在“∠A的三角函数”概念中,∠A是自变量,其取值范围是0°

2.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和cosA的关系

[师]我们上一节知道了梯子的倾斜程度与tanA有关系: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由此我们想到梯子的倾斜程度是否也和sinA、cosA有关系呢?如果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生]如图所示,AB=A1B1,

在Rt△ABC中,sinA= ,在

Rt△A1B1C中,sinA1= .

∵ < ,

即sinA

所以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有关系.si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正弦值也能反映梯子的倾斜程度.

[生]同样道理cosA= cosA1= ,

∵AB=A1B1 > 即cosA>cosA1,

所以梯子的倾斜程度与cosA也有关系.cosA的值越小,梯子越陡.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棒,能够结合图形分析就更为妙哉!从理论上讲正弦和余弦都可以刻画梯子的倾斜程度,但实际中通常使用正切.

3.例题讲解

多媒体演示.

[例1]如图,在Rt△ABC

中,∠B=90°,AC=

200.sinA=0.6,求BC

的长.

分析:sinA不是“sin”与“A”的乘积,sinA表示∠A所在直角三角形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已知sinA=0.6, =0.6.

解:在Rt△ABC中,∠B=90°,AC=200.

sinA=0.6,即= 0.6,BC=AC×0.6=200×0.6=120.

思考:(1)cosA=?

(2)sinC=? cosC=?

(3)由上面计算,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

解:根据勾股定理,得

AB= =160.

在Rt△ABC中,CB=90°.

cosA= =0.8,

sinC= =0.8,

cosC= =0.6,

由上面的计算可知

sinA=cosC=O.6,

cosA=sinC=0.8.

因为∠A+∠C=90°,所以,结论为“一个锐角的正弦等于它余角的余弦”“一个锐角的余弦等于它余角的正弦”.

[例2]做一做:

如图,在Rt△ABC中,∠C=90°,cosA= ,AC=10,AB等于多少?sinB呢?cosB、sinA呢?你还能得出类似例1的.结论吗?请用一般式表达.

分析:这是正弦、余弦定义的进一步应用,同时进一步渗透sin(90°-A)=cosA,cos

(90°-A)=sinA.

解:在Rt△ABC中,∠C=90°,AC=10,cosA= ,cosA= ,

∴AB= ,

sinB=

根据勾股定理,得

BC2=AB2-AC2=( )2-102=

∴BC= .

∴cosB= ,[

sinA=

可以得出同例1一样的结论.

∵∠A+∠B=90°,

∴sinA:cosB=cos(90-A),即sinA=cos(90°-A);

cosA=sinB=sin(90°-A),即cosA=sin(90°-A).

Ⅲ.随堂练习

多媒体演示

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5,BC=6,求sinB,cosB,tanB.

分析:要求sinB,cosB,tanB,先要构造∠B所在的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三

线合一”的性质,可过A作AD⊥BC,D为垂足.

解:过A作AD⊥BC,D为垂足.

∴AB=AC,∴BD=DC= BC=3.

在Rt△ABD中,AB=5,BD=3,

∴AD=4.

sinB= cosB= ,

tanB= .

2.在△ABC中,∠ C=90°,sinA= ,BC=20,求△ABC的周长和面积.

解:sinA= ,∵sinA= ,BC=20,

∴AB= ==25.

在Rt△BC中,AC= =15,

∴ABC的周长=AB+AC+BC=25+15+20=60,

△ABC的面积: AC×BC= ×15×20=150

3.(2003年陕西)(补充练习)

在△ABC中.∠C=90°,若tanA= ,

则sinA= .

解:如图,tanA= = .

设BC=x,AC=2x,根据勾股定理,得

AB= .

∴sinA= .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类比正切得出了正弦和余弦的概念,用函数的观念认识了三种三角函数,即在锐角A的三角函数概念中,∠A是自变量,其取值范围是0°<∠A<90°;三个比值是因变量.当∠A确定时,三个比值分别唯一确定;当∠A变化时,三个比值也分别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类比前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又进一步思考了正弦和余弦的值与梯子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用正弦和余弦的定义来解决实际问题.

Ⅴ.课后作业

习题1、2第1、2、3、4题

Ⅵ.活动与探究

已知:如图,CD是Rt△ABC的斜边AB上的高,求证:BC2=ABBD.(用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证明)

[过程]根据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在不同的直角三角形中,只要角度相同,其正弦值(或余弦值)就相等,不必只局限于某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在Rt△ABC中,CD⊥AB.所以图中含有三个直角三角形.例如∠B既在Rt△BDC中,又在Rt△ABC中,涉及线段BC、BD、AB,由正弦、余弦的定义得cosB= ,cosB= .

[结果]在Rt△ABC中,cosB=

又∵CD⊥AB.

∴在Rt△CDB中,cosB=

∴ = BC2=ABBD.

板书设计

§1.1.2 从梯子倾斜程度谈起(二)

1.正弦、余弦的定义在K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

sinA= [

cosA=

2.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和cosA有关吗?

si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

cosA的值越小,梯子越陡

3.例题讲解

从“罚抄作业”谈起 篇5

一些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士对此不免深感忧虑,他们认为教师此举将会导致孩子从小怕犯错误,而一个不能宽容犯错误的民族,又怎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呢?我们说,此种忧虑,确有一定道理,不过,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不怕犯错误,也未必就是好事。其实,教师制定罚则,其目的是让学生纠正作业中的疏忽与差错的,原出于一番善意,但从教师对学生的严重惩罚中,我们又很难看出教师的善意,流露出来的则是反感和恶意。试想:一个缺乏理性,带有某种恶意的教师,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吗?

诚然,差错不断、屡教不改的学生,的确令教师烦心,那么,怎样对待此种学生呢?一些“心地善良”的教师提出了“偏爱差生”的口号。我们且不论“差生”一词的提出是否恰当,我们首先应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对表现差的学生偏爱呢?如果偏爱,岂不是对一般学生有失公平?更何况,学生再差,他们也都有自尊心,当他们受到与别的同学不同待遇时,他们心中不会没有数:老师虽出于好意,到底还是把自己当“差生”来看待。我的一位同行朋友,她曾给我讲过她成功转变一位屡犯错误的学生的成功事例,她对这位学生说:“你有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我知道,你也很想改正,但要想立刻改过来,确实很难。现在我同你约定:从今以后,老师允许你犯错误,但不允许你重犯同一个错误„„”这位同学之所以教育成功,正是因为我的朋友完全出于善意,并做到了善解人意,讲的是肺腑之言,自然会让学生觉得可亲可信,学生也当然愿意接受了。

毋庸置疑,一位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个学生,而每个学生的表现又各不相同,日常工作又烦不胜烦,在讲师德时,要求教师“热爱学生”,事实上很难都做得到,因为情感是在彼此相处中自然产生的,世界上哪有无缘无故的爱呀!然而,我们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至少尊重学生的人格却并不过分,绝对不允许教师对学生怀有恶意和滥用处罚,更属理所当然。

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谈起 篇6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老话题,有安全生产工作的那天起就应该有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话题,所以它足够老;是常话题,安全监管部门百分之八十的业务会议、百分之八十的业务文件,百分之八十的调研座谈活动,会谈及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问题;是长话题,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内容很多,几乎谈不完,所以这个话题很长。

假设企业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裨益。

一是事故真正得到有效控制。安全工作,企业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而员工参与、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等都是外在压力。外在压力再大,解决不了源头问题,真正的事故防控,一定在企业层面。

二是最有效的责任保护。如果企业主体责任得到落实,事故得到控制,监管部门即使什么都没做,也可以宣称落实了监管责任。反之,即使做了再多的工作,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夙夜为公,但企业主体责任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事故还在持续,监管责任的落实就有瑕疵。也就是说,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才是对监管部门的最好的责任保护。这明显是不合理的,但没办法,安全生产奉行结果论,而结果论的内在逻辑就是这样的。

三是最大的安全生产效率。安全生产是隐患和消除隐患,风险和防控风险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过程,政府再强有力的监管,也只是隔山打牛。法规、标准、措施、要求,只有在企业层面得以推进落实才会产生最大的效率,才能保持安全生产的平衡状态。而这种平衡状态恰恰是安全状态。

但是,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们所期望的东西,往往得之不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就因为太管用了,所以才不容易实现。就像我们都渴望安全,却危险常伴;我们一直追求平安,却事故不断。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一件看起来应当应分,实现起来却很难的事儿。大体有这么几个难度:

第一,企业缺乏真正的敬畏感。很多人、很多企业做安全工作,不是要解决安全问题本身,而是要化解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可能带来的麻烦。比如安全管理制度这件事,有多少企业在认认真真的做制度?又有多少企业在认认真真的执行制度?管理制度是什么?平时是柜子里的陈列品,接受检查的时候是展示品。我曾经检查过一家著名餐饮企业,用的是在网上下载的工厂安全管理制度,从厂长到各种车间主任的责任制都有,和餐饮根本不搭界。更加过分的是,网友点赞、“楼主威武”的跟帖都没删除,就直接打印出来了。过去,我在写文件的时候,经常以管理制度健全为依据,来说明企业安全基础工作扎实,现在看,这事还真不一定。如果说制度是软件,不受重视,整改隐患也好不到哪去。再说一个关于领导带队检查的。一位很大很大的领导率安监消防两部门检查一个大市场。市场东侧区域有一个铁艺加工区,十几个商户,检查当天直接被消防局贴了封条,安监当场下达的暂时停业整顿决定书,反正就是隐患太严重,停止营业。咱们暂不讨论两个部门的执法行为是否存在冲突或程序瑕疵,就说当时的力度、阵势是足够大的。这一次安全检查也融合安全监管诸多要素,比如领导重视、部门联合、市区联动、综合监管、属地监管、媒体参与、综合治理等。企业也下功夫整改,把几个小商户收拾的比我办公桌都干净。事情发展到这,本来是一次完全正面的工作案例。可是,我后来得到并证实了一个消息,企业整改时增加的30个灭火器,竟然是从附近其它单位借来的。一个占地几百亩,辐射冀蒙辽的综合物资集散地,30个灭火器都没舍得买。我想不出什么理由让这个企业做出这样的举动,没钱没人没时间,好像都不成立。再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那些铁艺加工的商户是基本保持整改成果,还是恢复到了从前的隐患状态。如果要下赌注的话,我赌后者。

第二,不要低估了相关制约因素的复杂程度。有一句话很著名:安全生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也曾一度是激励安全人的精神食粮。但是,不知道安全人有没有这样的回味,安全生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可没说怎么做都不过分,说和做好像还不是一回事。我曾经检查过一家村集体办的福利企业,那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厂,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贫穷阶段的作坊,没有一点儿生气,看着都可怜。面对我的整改指令书,企业负责人十分平静,告诉我:只要涉及花钱的都改不了。你们也不是第一拨来检查的,哪个部门要是把厂子关了,我这几十口人就得上哪个部门找饭吃。当“安全第一”遇上“稳定压倒一切”,我们将如何抉择呢?某主管安全生产的副镇长,对全镇非法企业如数家珍,一万家企业,六千非法。都知道非法企业容易出事故,打非也打了多少年了,为啥不一铲子铲干净呢?除了利益纠葛,维稳恐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再说一个我个人的例子。我曾负责一个安全培训建设项目。模拟工业车间场景的时候,我们设计了一个工业用钢平台。制作的时候,焊工和油漆工就一起开工了,上面动火作业,下面涂漆。当时用的漆是醇酸漆,当然还要使用稀料,都是易燃品,典型的违章作业。作为安监执法人员,我当然得管。可当我一听,如果分开干,本来三天完工的活儿,就得干一个礼拜。我就不管了,默默的蹲在边上抽烟(当然抽烟也是违章),盯着他们,给他们当安全员。其实,这里面每个层面的想法都很简单。老板想的是早干完早结账,工人想的是早干完早回家过年。我想的是,快春节了,领导们怎么也来视察视察,赶赶进度,给领导一个交代。我这点儿功利心应该在正常值范围内,至少算不上功利熏心吧。但就这点功利心,让以安全为本职的人,容忍默许了用违章的方式来完成一项工作。可以试想,企业在生产当中面对指标压力或者经济诱惑的时候,会怎么做!这事还没完,有一天晚上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半宿没睡着觉。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找那个焊工,我说,你焊工本呢?没有。他淡定回答我,然后继续在那干活儿。然后,一群乌鸦从我头顶飞过……

第三,企业也有太多无奈。说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关于人密场所的。大家都知道,商业零售企业主疏散通道有宽度要求。按说这是一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规定。但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却相当热闹。某次调研我了解到这么一件事。一个超市一周接受了三次检查,分别是安监局、消防支队和商务委,三个执法部门分别提出主通道应该设置在不同位置,有说应该在中间,有说应该在左边,有说应该在右边。超市哪个也不敢得罪,一周没干别的,每天晚上闭店以后组织员工加班挪主通道。企业抱怨的很厉害。这还没完,更滑稽的是,第二周街道来检查,指出的问题是:主通道调整过于频繁,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让顾客无所适从。就这问题,我都替超市发愁,没法改。

第二件事,说说安全培训。现在培训越抓越紧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培训的重要性。按规定,员工岗前培训的时间是24学时。咱们一起计算一下这24学时意味着什么。我特意请教了大学老师,1学时通常为45分钟,正常情况下,1天能够安排8学时,完成24学时需要3天时间。工地上一个普通力工,也是最便宜的工种,一天工资核算下来约100元,培训三天就是300元,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产出的情况下,要先支付出300块钱。一般大一点的工地干下来,入场人员能过千,如果严格执行这一规定,总费用30万。这是资金支出,还有精力支出,比如一个商超企业,几乎每天都有人员流动,还有大量的厂家入店直销员,来一个人就培训三天,安保部都能办成培训学校了。而且,那些干零活的工人,如果进到一个企业就培训三天,一个月跑五家企业干活儿,半个月都在培训,要是这么干一年,春节回家的车票都买不起。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很多行业明显执行不了这一规定,为啥听不到抱怨或是意见呢?原因就一个,培训这事造假太容易。谁来检查,无非看看培训记录,做个表格签几个字的事儿,大家都是老中医,就没必要互相开方子了。

这是我的一篇演讲稿,略作修改发出来。靖江危化品仓库的大火算是灭了,但“安监局长刚走就起火”的舆论大火却熊熊的燃烧起来。有人说,安监就是开个会、提个醒、吃个饭、吹个牛、打个牌……有人说,安监是文牍主义和形式主义;有人说,安全检查是安监和企业之间共同上演的一场默契的演出(本人从各种留言中总结而来)。

从教师教学执行力谈起 篇7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或少) 几的应用题》是小学一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材中, 这是第一次出现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这个知识点看似简单, 但要真正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减去的究竟是哪一部分, 还需要学生经历一个思维提升的过程。因此, 这节课我们尝试翻转课堂, 在通过微课前置性学习后, 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减去的究竟是哪一部分”这个学生思维提升的难点上。

在“玩”中学, 体会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设计前置性微课的关键在于, 能够找到微课目标与课时目标的衔接点, 因此, 微课中一般以方法和策略的学习为主, 能够让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 将学习到的方法迁移到课堂新知识的解决过程中。

在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或少) 几的过程中, 学会“一一对应地摆”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中呈现各种不同的摆法, 让学生体验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再进一步解释“一一对应”这种摆法的好处。仅这一个环节就会占用20%~30%的教学时间。因此在设计微课时, 我们设立了这样的微课目标:在玩游戏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摆法, 从无序到有序, 掌握“一一对应”的摆法并感受这种摆法的优势。

微课中, 先展示一个师生合作玩抓花生和栗子的游戏。人物间的对话和多种摆法的呈现, 能够唤起学生对前面学习“移多补少”时所用的“一一对应”摆法的回忆。接下来, 再让学生在家里结合身边的物品一同体验这种摆法, 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时间。学生的操作完全是多样化的, 通过亲身体验的方法加以对比, 积累“摆”的数学活动经验, 从而掌握这种摆法的好处——它能够将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得更加清楚, 一个对着一个摆下去, 一眼就能够看出谁多谁少。通过微课学习反馈单上学生展示出来的摆法, 看到学生确实通过微课的学习学会了这一方法。

微课学习到的摆法, 究竟是模仿还是真正掌握了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理解了这种摆法的优势?在课堂中我们注意观察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 在摆的过程中, 所有孩子都能一一对应地去摆一摆, 无一错误, 而且能够用语言表述出来——“这种摆法能够比出谁是多的那一部分”。借助这种操作的过程, 学生在家学习完全能够掌握一一对应这种摆法, 课堂可以放手。微课的前置性学习让我们节约了课堂的时间, 分散本节的一个操作难点,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问”中想, 引发学生走向思考的关键点

当学生在微课中已经轻松地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后, 带来的必然就是上课时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的改变。这一变化是充分尊重学生前置性学习的结果。在微课学习反馈单中, 针对“记录游戏的过程”这一要求, 100%的学生都是用“一一对应”的画法进行记录, 用画三角和圆圈这种符号记录的较多, 说明学生有较强的符号意识。在记录中有的用虚线分成了两部分, 即相同的部分和多的部分, 少数学生还在符号下面注明了同样多的部分和多的部分。

通过微课的学习, 学生掌握的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摆法, 真正去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 需要探究列式的原因以及减去的究竟是哪一部分。在课堂上, 仍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活动。微课的前置使得这种深层次的探究过程在课堂中可以更充分地展示出来。因此, 我们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有这样两项:一是通过学习反馈单的情况, 在课堂中让学生经历回顾微课的过程, 了解学生对“比多、比少”问题的具体困惑所在, 并在生生交流、质疑、解疑中加以解决, 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指导。二是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算一算的过程, 进一步观察分成的两部分, 并结合减法的意义进行理解, 并解释减去的究竟是哪一部分。

改变后的教学目标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真实, 课堂重点解决的是学生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下面是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师:在微课中, 我们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 (回忆) :花生比栗子多了多少个?

师:怎么解决“花生比栗子多了多少个”这个问题?请同学来讲一讲, 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谁既能听出问题又能及时补充, 有疑问大胆提出来。

生 (上台演示并讲解) :先将花生与栗子一一对应地摆出来, 再将花生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与栗子同样多的部分, 一部分是比栗子多出来的部分。

师: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生:8-5=3 (个) 。

课堂中, 让学生将已经知道的内容说出来, 将不知道的地方问出来, 才会迈出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显然, 课堂中学生对这个问题达到了“列对算式, 并算对数”的程度。这是否就代表真的学会了?此处教师充分进行质疑, 让学生在不断回忆与争论中将问题引向深入。

师 (追问) :为什么用减法?

生: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 剩下的是多出来的部分, 就是用减法计算。

师 (继续追问) :从哪个整体中去掉的?

生:是从8个花生中去掉的。

师 (疑问) :从8个花生这个整体中去掉了什么?

生:5个栗子呀!

师 (稍作停顿后质疑) :是5个栗子?

此时出现了不同的情况:有的学生认定就是5个栗子, 不然怎么算出花生比栗子多的部分。有的学生说花生就是一个整体, 去掉的是花生, 不是栗子;还有学生说花生里面去不掉栗子……

课堂中学生真实的表现源自教师不停地追问。可以看到, 学生通过微课学习, 掌握了“一一对应”的摆法, 看似学会了知识, 会列出算式, 但在教师的追问中, 有些关键问题是学生没有意识到的, 即减去的部分究竟是什么。而这个盲点正是深层次的数学思考, 课堂教学需要在学生有争议的地方展开。

在“辩”中悟, 促进思维水平向高层发展

前置性微课学习与课堂教学结合的优势在于, 学生可以在微课中掌握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针对学生真正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的。虽然学生能列对算式, 但是没有彻底地理解减去那部分数量的意义。这值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学生“模糊的关键处”引发他们的思考。

我们来看一下课堂中学生的争论情况。

生1:我认为减去的部分就是5个栗子, 从整体8个花生中去掉5个, 剩下的那部分就是花生比栗子多的部分。

生2:花生中减去的5个, 是5个花生, 里面没有栗子, 减去的部分不是栗子。

生1反问生2:那减去的部分是什么?是花生吗?

生2:不是花生, 但也不是栗子。

此时学生也产生了共同的想法:“不是栗子也不是花生, 那是什么?”这个问题真是个高水平的问题, 它实际蕴涵了等量代换的思想, 减去的那部分是花生替代了与栗子相同的部分, 但是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还需要从“一一对应”的摆法中进行分析, 先借助直观图分析, 再进行语言表述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在学生争论时, 教师适时进行了引导:“可以看看刚才用‘一一对应法’摆出来的图形, 想想减去的到底是什么?”

第一步:借助直观图, 明确分成了哪两部分。

第二步:明白减去的5究竟表示什么。

通过直观图, 学生看出8个花生里面的确没有栗子,

但是去掉的5个花生和栗子有什么样的关系?栗子的数量与花生的数量同样多, 即减去的5实际代表的就是栗子与花生同样多的部分, 渗透了等量代换的思想。这一步回归了减法的本质, 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用减法计算。这样, 前面学生出现的辩论点, 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了。

第三步:完整地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复述。

经过讨论, 学生会明确减去的部分是什么, 还需要进一步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也养成了良好的数学语言习惯。

在课堂上, 学生在多方面的意见和思维碰撞中, 对数学知识从开始的一知半解, 到逐渐地在讨论、辩解中有了正确的认识, 从数学概念来理解5的含义。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技术下一篇:幼儿园后勤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