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纲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大纲(推荐9篇)

幼儿大纲 篇1

幼儿教育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幼儿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对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的理解与掌握。

2.考查考生《学前卫生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3.考查考生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及 分析问题、设计活动等综合应用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幼儿教育法规模块 1.《幼儿园工作规程》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二)学前卫生学模块

1.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

(1)幼儿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2)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3)生长发育评价 2.幼儿膳食

(1)安排幼儿膳食的原则(2)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3.幼儿常见疾病和意外事故的防护(1)幼儿常见病的种类和预防

(2)传染病的特性、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3)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预防(4)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防护和急救

4.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与指导(1)生活活动(进餐、睡眠、盥洗等)(2)教学活动(3)游戏活动(4)户外活动 5.幼儿安全与教育

(1)组织幼儿活动的安全措施(2)幼儿安全教育

6.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1)情绪障碍(2)睡眠障碍(3)语言障碍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模块 1.健康领域

(1)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2)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3)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2.语言领域

(1)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与要求(3)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4)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3.社会领域

(1)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

(2)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3)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4.科学领域

(1)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2)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3)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4)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5)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

(6)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5.艺术领域

(1)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

(2)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与要求(3)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4)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5)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6)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20分钟。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

单项选择题(30分)、简答题(40分)、分析题(30分)、设计题(30分)、论述题(20分)。2.内容比例:

(1)幼儿教育法规模块约占25%;(2)学前卫生学模块约占25%;

(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模块约占50%。3.试题难易比例:

幼儿大纲 篇2

据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常务副会长梁梅介绍,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婴童用品生产和出口大国, 但产品安全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较差, 尤其是奶瓶产品, 目前尚未制定国家安全标准, 也没有行业安全标准。奶瓶产品安全标准的缺失, 不仅导致企业执行产品标准存在漏洞, 而且致使产品质量安全无法保障。

为了解决奶瓶产品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空白的现状, 以及单个企业的标准不全面和影响力有限的问题,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联合海内外奶瓶骨干企业如好孩子、康贝、爱得利、乐儿宝、爱乐宝等, 以及权威检测机构等, 组织编制起草《婴幼儿奶瓶安全要求》企业联盟标准。

此次发布的联盟标准大纲是在参考欧盟、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国际婴幼儿奶瓶安全标准和联盟成员单位企业标准等基础上编写的, 其中, 奶瓶的机械物理、化学性能等重点指标紧跟国际标准要求。

幼儿大纲 篇3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修订草稿)

课 程 名 称:幼儿园儿手工制作 课 程 类 别:专 业 核 心 课 制 定 时 间:2015年8月30日

成都电中教学教务科制

幼儿园手工制作课程教学计划

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选修课。手工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综合艺术形式之一,它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不断丰富和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本课程重点在学习纸材的平面与立体制作系列等,以及各种材质或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而创作的作品。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提高审美情趣,深化对创意、造型、色彩与选材等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工作的计划性、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二、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1理论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手工艺术了解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手工艺术的内容和基本原理,了解手工艺术的主要流派,手工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表现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手工艺术的目的及意义。指导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2.2实践要求:

使学生理解手工艺术的概念,了解手工艺术的构成,了解手工艺术的的特征以及手工艺术的规律,为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具体综合运用手工艺术规律的教学和创作奠定一定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手工艺术的的表现技法,使学生掌握手工艺术创作中的多种表现方法,把握手工艺术语言的艺术性、多样性、趣味性、丰富性。

2.3学生学习要求: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手工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掌握手工艺术造型中的艺术性原则。通过反复训练和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手工艺术的技法表现力,熟练掌握手工艺术的知识理论和实操技能。掌握结构的概念,建立结构思维来表现手工艺术的空间。2.4教师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课堂训练中以短期作业为主,实践

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实践操作又熟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全面提高对手工艺术的认知水平和表现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概述(2学时)

1.明确手工学习的意义与工具材料的准备 2.手工的大体分类

3、代表作品赏析

(二)纸艺篇(8学时)

1、概述

2、纸工艺的基本技法

3、常用折纸技法

4、剪纸的技法与创作

5、染纸的技法与创作

6、纸浮雕

7、多面体

8、立方造型结构组织

9、几何形化具象造型与整纸切折造型

(三)雕塑篇(2学时)

1.泥雕(陶泥、橡皮泥)2.木雕 3.牙雕 4.石雕(影雕)5.核雕 6.漆雕 7.沙雕 8.冰雕 9.肥皂雕

10.红萝卜、白萝卜雕刻

(四)、珠串篇(2学时)

1、手链

2、项链

3、戒指

4、挂链

5、其它装饰挂件

(五)、布艺篇(2学时)

6、香包

7、钱包

8、手机包

9、钥匙包

10、手提包

11、杯垫

12、布艺画

13、布娃娃

14、其它

(六)、绣艺篇(2学时)

1.珠绣 2.十字绣 3.丝带绣

4.传统刺绣(苏绣、蜀绣、湘绣等)5.欧式刺绣

(七)、编织篇(2学时)

1.围巾、手套、帽子编织 2.钩针、毛衣编织 3.梭编 4.蕾丝编织 5.凤眼梭编

6.中国结

(八)彩绘篇(4学时)

1.彩绘瓶子 2.彩绘杯子 3.彩绘罐子 4.彩绘葫芦 5.彩绘石 6.彩绘盘子 7.彩绘勺子 8.彩绘扇子

9. 彩绘脸谱

10、彩绘T恤

(九)综艺篇(8学时)1.丝网花 2.豆贴画 3.染纸画 4.树皮画 5.堆沙画 6.建筑模型 7.瓶盖粘贴画 8.钮扣粘贴画 9.围棋粘贴手工 10.树叶拼贴画 11.可乐罐创意手工

12.纸杯创意手工 13.铅笔组合创意手工 14.洗涤用品创意手工

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手工工艺》/郑健 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

2、参考书目:

《美术 综合—探索》 河海大学出版社 《彩色纸艺》 海天出版社 《立体构成》 浙江美术出版社

《应用美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应用美术》 余乐孝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用美术基础》 李学英等编著

天津美术出版社

五、实践要求:

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学科教学中除了对中外最新的手工制作技巧的学习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凡创意能力,在实践中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以及具备能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巧妙组合,提高材料的表现力。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在课内外对手工制作的本质、语言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为今后的手工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本课程拟以课内示范和课内专题训练为主,教学中的专题训练结合理论阐述并联系课内外作品进行互动性的探究和分析,并努力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向学生传授手工制作的技巧与方法等。同时要求学生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取手工材料并利用创意理念在课内外进行手工的制作,通过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系统手工制作的技能技巧。

(一)教学重点:纸工艺的基本技法

常用折纸技法 剪纸的技法与创作 纸浮雕 几何形化具象造型与整纸切折造型 布艺画 彩绘类手工 豆贴画 废旧材料的创造与再利用

(二)教学难点:纸工艺的技能技法 装饰的手法 废旧材料的创造与再利用

(三)教学方法提示:

1、讲究图文结合、讨论、设疑、示范教学相结合,专题训练与理论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多渠道来获得多方面知识,并在这过程中生成学习策略,学会学习和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

2、讲究语言的生动性、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内容的针对性、师生的互动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2、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反馈。

3、针对专业特点合理安排一些课外考察学习,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本学科学习时间为一学期,每周2学时,期末考查。

《幼儿计算教学法》教学大纲 篇4

《幼儿计算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幼儿计算教学法”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原则,来分析探讨幼儿园计算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是一门研究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和在幼儿园进行计算教学活动的学科。

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幼师专业学生认识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学习并掌握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组织幼儿园计算教学活动的能力。

2.教学任务:

幼儿计算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幼儿园计算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该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从事幼儿园计算教学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促使学生认识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了解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掌握幼儿园计算教学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初步具有分析、处理幼儿园教材的能力和组织幼儿园计算教学活动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园计算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3.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以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认识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认识幼儿园的计算教学的一般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和本专业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与配合。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幼儿计算教学法》课程,应以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同时《幼儿计算教学法》课程,与幼儿语言教学法、幼儿自然教学法等课程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教学中应注意这些分科教学法之间的联系,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对幼儿认识事物特点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幼儿教育工作的规律,促进儿童的发展,从整体上去认识幼儿计算教学活动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但应当引导学生结合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去观察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特点,以提高学生对幼儿认知特点的认识。应当尽可能应用各种适合幼儿的、生动形象的教具进行教学,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学到各种生动形象的幼儿教学方法。对教材中的思考题与练习题,有的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讨论,有的应当要求学生课后以书面的形式完成。

2.教学形式:

该课程可采用班级集中授课与安排到幼儿园旁听上课、实习见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织收听、收视音像教材或教学节目,指导学员利用业余时间收看幼教电视节目。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一些课堂讨论和教学实习,做好平时作业和开展见习活动。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要求每个学员到幼儿园跟班听课和教学实习的学时数不得少于6学时。

四、特殊说明

1.教学媒体设置及其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有文字教材、录像教材两种。

文字教材为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媒体。要求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目前该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计算教学法》一书。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该课程文字教材的教学总学时为32学时。

录像教材是文字教材的必要补充。目前也有一些关于幼儿计算教学方面的录像教材,各教学班应尽量选用。

2.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内容的要求上,从高到低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3.本大纲的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计算教学法》课程。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不少老师也感到需要改革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使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加生动形象和具有启发性、娱乐性,这方面的文章也比较多。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这些新知识、新观念,尤其要注意帮助学生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会用这些有益于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大价值,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适应改革幼儿园数学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二部分 大纲本文 绪 言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幼儿计算教学法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理解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要求。

Ⅱ·教学内容:

一、幼儿计算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二、学好幼儿园计算教学法的意义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意义,掌握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进行计算教学的意义

一、数学的特点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二、幼儿园计算教学在促进幼儿的思维和智力发展,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方面的作用

第二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

一、教给幼儿一些初步数学知识

二、发展幼儿的智力

三、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 第三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内容

一、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选择

二、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安排

第二章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方法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四种基本方法,即演示法、操作法、游戏法和引导发现法。了解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在幼儿计算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演示法

二、操作法

三、游戏法

四、引导发现法

第二节 计算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在计算教学中,注意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在计算教学中,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具

四、在计算教学中,要既面向全体幼儿,又注意个别差异

第三章 物体分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集合的概念和集合的表示方法、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

2.了解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和对物体分类的教学要求,掌握物体分类教学的教学方法。

3.掌握教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要求,掌握教幼儿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方法。

4.了解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的特点和排序教学的意义,了解幼儿排序教学的要求和排序教学的方法。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集合、对应的基础知识

一、集合 二、一一对应

第二节 物体分类的教学

一、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

二、物体分类的教学要求

三、教学方法

第三节 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四节 物体排序的教学

一、幼儿排序能力的发展

二、排序教学的要求

三、排序的教学方法

第四章 认识10以内的数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自然数、自然数列、扩大的自然数列、基数、序数的概念,理解数数的涵义。

2.理解幼儿计数、认识数的序列、认识数的组成的认知特点,掌握幼儿形成初步数概念的几个标志。

3.了解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4.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基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5.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6.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的组成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了解教幼儿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自然数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自然数的产生

二、自然数列及其性质

三、数数

四、基数与序数

五、零和扩大的自然数列 第二节 幼儿对数的认知特点

一、幼儿对多数物体的感知特点

二、幼儿计数的特点

三、幼儿认识数的序列的特点

四、幼儿认识数的组成的特点 第三节 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四节 认识10以内基数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五节 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六节 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七节 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五章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交集、并集、差集的概念,理解加法、减法的集合涵义。

2.了解幼儿学习加法减法的特点,掌握教幼儿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整数加、减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集合的运算

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二节 幼儿学习加法和减法的特点

一、对加减法的含义是通过各种实际活动逐步理解的

二、从按物点数逐步过渡到抽象数目的计算

三、幼儿在解答加、减法应用题时,往往受到题目中的情节内容的干扰

四、幼儿掌握减法要比掌握加法更困难一些 第三节 怎样教幼儿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六章 认识量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量、计量单位、进率、量数的概念,掌握直接计量、间接计量、自然测量的概念。

2.了解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了解教幼儿认识量的教学要求。3.掌握教幼儿认识量的教学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量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量的概念

二、量的计量

第二节 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一、3—4岁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二、4—5岁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三、5—6岁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第三节 认识量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七章 认识几何形体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各种三角形、各种四边形、圆、椭圆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

2.了解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了解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了解幼儿认识几何体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3.了解等分的教学要求,掌握教幼儿等分的教学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几何形体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平面图形

二、空间图形

第二节 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

一、幼儿认识几何形体要经历一个由粗略到精细的过程

二、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易受它们生活经验的影响

三、平面图形和几何体容易混淆

四、认识几何形体受摆放位置的影响 第三节 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四节 认识几何体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五节 等分的教学

一、幼儿对等分的理解

二、教学要求

三、教学方法

第八章 认识空间方位和时间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幼儿空间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了解幼儿认识空间方位教学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2.了解幼儿感知时间的特点,了解教幼儿认识时间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

一、有关空间方位的基础知识

二、幼儿空间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第二节 认识时间的教学

一、有关时间的一些基础知识

二、幼儿感知时间的特点

三、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第九章 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幼儿计算教学的主要几种组织形式,掌握计算课的种类,掌握计算课的准备,能撰写计算课的教案。

2.了解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计算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3.了解两种主要的幼儿计算教学计划,能撰写幼儿计算教学计划。

4.了解经常作幼儿计算教学记录的意义,会作三种主要的计算教学记录。5.了解幼儿计算教学效果检查的范围和检查的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计算课

二、在其他各科教学中联系计算教学

三、在各类游戏活动中进行计算活动

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计算活动 第二节 幼儿计算教学的计划和记录

一、计算教学的计划

二、计算教学的记录

第三节 幼儿计算教学效果的检查

一、检查的范围

二、检查的方法

三、检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第三部分 多媒体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教学总时数及时间分配

本课程计划课内面授时数为36课时,各章面授时数可参考下表: 绪言 1学时 第一章 1学时 第二章 2学时

第三章 5学时 第四章 7学时 第五章 5学时 第六章 3学时 第七章 4学时 第八章 3学时

第九章 5学时

二、教学媒体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教学媒体为文字教材、录象教材两位一体模式,两种教材应在内容上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充分体现远距离多媒体教学体系的特点。

文字教材是本课程教学的主教材,但它不能包括多媒体一体化的全部教学内容,它需要音像教材和其他参考教材作为它的补充。

幼儿心理学教学大纲(王振宇) 篇5

程 教 学 大 纲

(修订草稿)

课 程 名 称:幼儿心理学 课 程 类 别:必 修 课 制 定 时 间:2011年3月30日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处制

《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008年制定)

一、课程类型:必修课

二、先修课程:无

三、学 时:68学时

四、课程概述:

《幼儿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适当介绍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主要阐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着重介绍各年龄幼儿心理的面貌,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任务和理论,为幼儿教育、幼儿保健等工作提供心理学根据。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同时为学生将来解决学前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帮助。

六、教学方式:

采取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幼儿心理学知识体系,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构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提高认知能力。课程中所涉及的实验心理学内容,采用课堂角色扮演、现场实验、观看心理实验教学片等教学方式,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七、实验见习实习:

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专业见习,多接触幼儿,熟悉幼儿,观察记录幼儿心理现象,使幼儿心理发展理论和幼儿生活实践以及学前教育实践密切结合。

八、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教学要求: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的实质;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及对象;了解脑、客观现实和心理现象有什么关系、科学的儿童观。

教学重难点:心理的实质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法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的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

二、什么是幼儿心理学 第二节 研究幼儿心理学的方法

一、实证研究法

二、理论研究法

第三节

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一、认识教育对象,形成科学儿童观

二、探索婴幼儿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第二章 幼儿的认知发展

教学要求: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功用,幼儿期感觉和知觉的发展特点,幼儿教育中发展幼儿感知觉应该注意的事项;记忆的概念、种类,记忆的过程,幼儿期记忆发展的特点;思维的基本特征,幼儿期思维发展的特点。了解:感知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婴儿的记忆,表征、概念、解决问题和推理,社会认知

教学重难点:根据幼儿感觉和知觉、记忆、思维发展的特点,如何促进幼儿的感知觉、思维的向前发展。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法 教学时数:3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婴幼儿的感知觉

二、多通道感知与自我效能感

三、感觉剥夺和感觉轰炸 第二节 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的概述

二、婴儿的记忆

三、幼儿的记忆 第三节 幼儿的思维

一、思维的概述

二、儿童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三、表征

四、概念

五、问题解决和推理

六、幼儿的社会认知

第三章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教学要求:掌握: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和作用,幼儿期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情,情绪的发生和表现。

教学重难点:幼儿期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法 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二、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三、情绪的发生和表现 第二节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二、情绪和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三、幼儿的情绪调控

四、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

第四章 幼儿的社会化

教学要求:掌握:儿童社会化的概念,幼儿语言构成要素的发展,安思沃斯划分的儿童依恋的类型,同伴关系的作用,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了解:婴儿期及幼儿前期社会化涉及的诸方面内容。

教学重难点:幼儿语言构成要素的发展和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法 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语言的发展

一、前语言时期的发展

二、语言——社会化的开端

三、幼儿语言构成要素的发展

四、幼儿语用能力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的亲子关系

一、婴儿与他人

二、依恋的发展

三、依恋的作用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同伴关系的作用

二、同伴交往的特点

三、幼儿交往的策略

四、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五、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幼儿道德的发展

一、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二、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三、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第五章 幼儿的个性因素及发展

教学要求:掌握:幼儿性格、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理解:气质与幼儿教育;影响幼儿性格发展的社会性因素。了解: 个性、气质、性格的概念;气质的类型及特征;自我意识的构成。

教学重难点:气质与幼儿教育;影响幼儿性格发展的社会性因素。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气质

一、气质的概述

二、儿童气质的类型和表现

三、婴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

四、婴幼儿气质的影响因素

五、气质与幼儿教育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性格

一、性格的概述

二、幼儿性格的特点

三、影响幼儿性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 幼儿的自我意识与性别化

一、幼儿的自我意识

二、幼儿的性别化

第六章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学要求:了解: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帮助幼儿克服情绪危机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帮助幼儿克服情绪危机的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法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影响因素

一、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二、影响婴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二节 积极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一、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健康

二、帮助幼儿克服情绪危机

三、帮助幼儿掌握社会性技巧

四、维护幼儿的自尊

五、爱护特殊儿童

第七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

教学要求:了解:几种国内外儿童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 教学重难点:国内外儿童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概述

一、什么是发展理论

二、发展理论的主题 第二节 成熟学说

一、成熟的重要性

二、发展的方向性

三、发展的波动性

四、育儿观点

第三节 行为主义发展法理论

一、什么是行为

二、习惯的养成和矫正

三、观察学习

第四节 认知发展理论

一、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

二、认知发展阶段

三、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 第五节 中国儿童心理学家的发展观点

一、陈鹤琴的儿童观

二、朱智贤的儿童发展观

第八章 幼儿心理学告诉我们什么

教学要求: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是有规律的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

二、幼儿心理学的学科也在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早期教育必训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

一、正确看待早期教育的发展效应

二、早期教育要允许多元发展

三、早期教育要坚持先进文化思想的指导

修订起草:黄 果 李红云

2011-3-27

九、主要参考文献:

1.高月梅、张泓编:《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2.潘庆戎、白丽辉编:《幼儿心理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陈帼眉、姜勇编:《幼儿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谢弗著,王莉译:《儿童心理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5.林勇海著:《幼儿教育心理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ACCA考试2011年大纲调整 篇6

主要变化

基础知识模块 (F1, F2, F3) 会有一个结构性的变化, 这个变化会反应在科目的架构以及考试形式上。这个改变会从2011年12月开始生效。而其他绝大多数的科目都不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知识更新。更新的时间表1。

Chang in Fundamental Knowledge module (基础知识模块)

从2011年12月开始, F1, F2, F3的考试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现在这几门课的考试全部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而在新的大纲下考试将分成两个部分。A部分将继续沿用目前的考试形式, 包含了一些基础的客观选择题, 而B部分则会加入较长的论述或案例让考生进行判断选择, 每题的分值也会较高。无论是机考还是笔试都将采用这种形式。另外, 目前参加F3 Financial accounting的考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国家的试题版本。而从2011年12月开始, F3的考试将统一使用国际会计准则版本。这个改变对中国学员影响不大, 因为中国自2007年以来一直都是采用的国际会计准则。并且新的大纲中对目前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大量更新, 并加入了一些实务规则和条例。2011年的考试结构见表1, 并且新增的内容会在近期公布。

Change in Fundamental Skills Module (基础技术模块)

2011年6月开始, 技术模块的科目就会发生变动, 也就是说下述所有变动在明年的考试中就有可能体现出来。

F4, Corporate Business Law (各个版本) 都将沿用目前的形式, 无任何改变。

F5, Performance Management和F7, Financial Reporting.为了保持和F2和F3相对应, 这两个科目都会发生较大变化, F5将增加大量的商业决策内容, 而F7则会加大对具体准则的考量力度。而且就目前的趋势来说ACCA致力于全球会计准则的统一, 不同国家版本的考试在今后都会向国际会计准则 (IFRS) 慢慢过渡。

F6, Taxation (UK) 会有所更新, 以求达到和P6 Advanced taxation的完美衔接。在这个基础上F6新增加了遗产税 (IHT) , 以及增值税VAT进出口部分的考察。F6新增部分主要还是集中在对考生计算能力的考察上。

F8, Audit (INT) 明确了考试的重点, 使其和学习指导Study Guide更为一致。其中主要涵括了对Audit framework, internal audit, planning and risk and audit evidence.等内容的考察。另外, 审计离不开对准则的理解, 对F7中的各准则规定的更新和改变都会对F8产生影响。

F9, Financial management, 近年伊斯兰融资 (Islamic finance) 逐渐成为了金融市场的一支主流, 国际上一些大的项目纷纷采用了这样一种融资方式。所以ACCA在F9的课程中另辟了一个章节, 单独讲述伊斯兰世界中的利息观念以及伊斯兰金融工具。

Change in Professional Level syllabus (职业模块)

2011年6月开始职业模块的科目也将发生变动, 也就是说下述所有变动在明年的考试中就有可能体现出来。

P1, Professional Accountant.根据2008/2009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各方对风险管理的需要急剧加大。所以为了回应这种需求, P1加入了对风险管理的内容, 同时包括了在战略层面和运营层面的不同考量。

P2, Corporate reporting和F7一样, 对知识的考察都建立在国际会计准则 (IFRS) 的基础上。US GAAP和IFRS的区别就成为了新增的考点, 另外对中小企业 (SMEs) 合并报表的规定, 以及企业重组等都将添加到新的考纲中。但是, 在2011年6月的考试中暂时还不会涉及到IFRICs的内容

P3, Business analysis, 新的准则规定等会加入到考察范围, 并且管理会计的知识会大量加入到案例分析中。过往的P3考试强调了战略方面的考虑而忽略了管理会计的知识, 导致有些题目脱离了实际。这次大纲的改变为考官提供了一个更“真实”的出题平台, 要求考试不仅仅能从战略层面进行商业分析, 同时运用财务分析, 例如预测预算, 成本会计等数量化的分析技巧来综合的进行决策。这些变化将对整个科目产生一个较根本的影响, 所以P3会对Pilot paper进行全面的更新, 让大家了解新的考试方向和模式。

P4,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新大纲中不会添加新的内容, 而是对目前的内容进行重新整理, 让它和F9考察的内容更为关联, 同时也让考察的重点更加的突出。

P5, Advanc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在和F2, F5大纲变化保持一致的同时, P5明确了考察的范围。新大纲删除了和F5以及P3重叠的部分, 特别是战略管理, 质量管理和人员管理部分。P5中将删除战略管理的内容, 而质量管理, 和人员管理衡量只会出现在P5的考试中。

P6, Advanced taxation (UK) 基本上不会有大的变化, 遗产税IHT还将继续包含在考试范围内。但从2013年6月后, 遗产税 (IHT) 的计算将会全部移到F6的考纲中, 而只保留一些深度复杂的部分。

P7, Advanced audit (INT) 会加入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审查, 但由于各国的法律, 法规的不同这部分内容不会占很大比例。另外ACCA对P7还增加了对某些内部审计的考核。但同时也删除了部分实务, 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表2列举了新大纲对具体科目的影响。

新大纲发表日期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大纲 篇7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目标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应用性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及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手段、方法、设计以及教师的指导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理论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态度、基本知识及技能,为开展各种幼儿教育和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园课程

1、基本内容

(1)幼儿园课程的概念(2)幼儿园课程的要素(3)幼儿园课程的结构(4)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2、基本要求

了解幼儿园课程概念,理解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结构;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实施。

重点:幼儿园课程的结构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

1、基本内容(1)幼儿活动理论(2)幼儿教育活动理论

2、基本要求

了解幼儿活动划分标准,确立游戏是幼儿主导活动的思想。了解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活动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幼儿活动、幼儿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能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及其关系。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途径、方法和实施原则。

重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途径。难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基本内容

(1)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概述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组织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和原则

(2)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 具体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创编 活动设计

(3)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实施与指导的一般要求 体育课的实施与指导 早操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户外体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2、基本要求

(1)掌握概念:健康、体质、健康教育活动

(2)从身体保健和身体锻炼两方面把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了解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组织。(3)明确幼儿园身体锻炼具体活动的内容主要有:游戏和基本体操。能遵循幼儿园体育活动性游戏设计的原则进行游戏的创编。学习创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基本体操。

(4)遵循一定的规律设计幼儿园体育课、幼儿早操活动,能根据户外活动的不同类型进行设计。

(5)了解指导幼儿实施体育课、早操与户外活动的一般要求。

重点:健康教育的原则

难点:户外体育活动的类型与组织

(四)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基本内容(1)幼儿语言的概述

何谓幼儿语言? 语言对幼儿的重要性 幼儿语言获得良好发展的条件

(2)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

确定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依据 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3)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般方法 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一般要求。

2、基本要求

(1)掌握影响幼儿语言的因素、幼儿语言的特点。

(2)了解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类别与方法,能运用基本原则、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并能设计出科学的语言教育活动。重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难点:语言教育目标的表述

(五)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基本内容

(1)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逻辑准备及特点(2)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概述 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数学教育活动内容 数学教育活动组织途径和方法(3)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操作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数学活动区(角)的设计与指导

2、基本要求

(1)了解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2)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理解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重点理解和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途径、方法及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学会设计各年龄班数学教育活动并能辨析数学活动角的设置。

重点:掌握幼儿数学教学的内容和数学的途径与方法。

难点: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体系。

(六)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基本内容

(1)幼儿学科学的心理特点(2)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选编原则和具体方法(3)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法

(4)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2、基本要求

(1)能通过实例了解、分析幼儿学科学的心理特点并提出改进措施。(2)区分“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与“偶发性教育活动”的概念。

(3)能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和科学教育内容的选编原则,能熟练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方法,能创造性地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重点:掌握幼儿科学教学的内容和学习科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有关说明

1.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我国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与结构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传统幼教教材的“三学六法”结构已不适应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新需要。《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是专门培养、训练幼儿园教师组织和设计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能力的教材。它既包含传统六法(语言、科学、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的内容,又增加社会教育、健康教育等新内容。

2.本课程不仅内容新,时代性强,而且实用性、操作性强。因此,学习本课程时首先以讲述为主,用描述性讲解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基本概念、实例分析式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从典型事例中推出一般的原理。其次,学习本课程必须辅之以练习法,要求学生能具备设计与指导各类教育活动的基本技能。

3.做到理论指导实践,我们既要重视平时的见实习工作,同时还可以利用有关的音像资料制作CAI课件、利用学前教育实验室(模拟幼儿园活动室)进行教学训练。

幼儿大纲 篇8

一、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内容的基本理解:基本任务、指导思想、教育目标、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

二、《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内容的掌握: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设置、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课程评价等;

三、上海市学前“二期课改”新教材体系的了解:学习、运动、生活、游戏四大版块相关教材等;

四、2——6岁儿童年龄特征及相关教育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的掌握与应用。

五、《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六、参考书目

结构—功能大纲型英语教学新见 篇9

众所周知,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法教学更多的是教学生怎样去分析句型,欣赏文学,以及怎样掌握语法点。语言教学旨在发展海姆斯(Hymes, 1972)所说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里的交际能力包括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话原则;知道如何使用以及答复各种不同类型的说话行为;知道如何恰当地使用语言。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有着70多年的英语教学史。中国的英语教学史传统地被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以及死记硬背的传统方法所统领(张正东,2000)。早在1981年,国家教委颁布了精心策划的国家统一教学大纲,并且把掌握“语言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此指引下,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的中学里,87%的教师一直使用传统方法,这些教师把知识点全都集中在语法和句型上。结果呢,这样的传统方法导致了令人不满意的教学效果,学了多年的英语,学生只可能学到了如何分析句型,如何翻译。但是,当他们与英语国家的人交流时全然不知所措,几乎都成聋哑人了。

自1979年以来,在中国,教师们已经很快意识到更新英语教学的需要。基于现代西方英语语言教学以及当今中国教育实践,老师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在课堂上,提供师生互动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然而,使用交际教学法教授英语的结局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伴随着交际法传入中国,1972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一部新的教学大纲,制定了交际型教学目标和交际功能。然而,因为这种方法新颖,虽有很多老师试图改变教学现状,但很快遭到挫折,失去了原有的热情,随之不情愿地接受了传统的方法(Campbell&Zhao)。与此同时,学生们也不愿围成圈用英语交流,认为这种方法滑稽而且不合适宜(Rao, 1996)。

那么,我们必须得废除传统的语法教学吗,然后去培养学生们英语交际能力?针对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我们应该采取对交际法的认识出发,探讨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贯穿语法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从而为其交际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进而得出适合中国英语教学的有效模式———结构—功能大纲型教学。

二、传统教学法(TA)与交际教学法(CA)

1. 传统教学法(TA)

关于中国的英语教学,传统教学法主要是指语法翻译法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和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李观仪,1986)。

(1)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最早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罗马人运用语法对比和翻译的方法来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这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法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母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语法翻译只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英语口语差。然而,它在我国外语教学界却历史悠久,流传深远,功不可没。

在语法翻译法中,学生学习语法结构,学习记住一系列的词汇目的在于翻译课文。在课堂中,教师们使用汉语解释文章、词汇和语法,并且帮助学生翻译。这种方法基于两点:一是词汇构成了语言;二是语言是随着语法规则而变化的。当学生们学会了语法规则和足够的词汇,然后他们就会用英语读和写了。但如果学生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那却很少有帮助(Baker&Westrup, 2000)。尽管语法翻译法已经不流行,但那些习惯了这种方法的学生们可能自然受益匪浅。例如:中国学生当学习一门语言时,普遍在语言结构和语言细节方面有很高的兴趣,“我们想要知道发生什么,因为我若知道、理解这个结构我就能更加有效地使用英语(Harvey, 1985)”。因此,给中国学生教英语,适当的语法分析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有效地利用目标语言翻译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曾经在我国的外语教学大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1987年原国家教委制定《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文规定:“……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言学家认为,语法是语言发生作用的框架,没有语法,人们交流思想的公认形式就没有一致性,就无法构成语言。语法能力是掌握语言形式的知识体系,是语言实践能力的前提。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的转化生成语法中认为语言不仅是一套习惯的体系,更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交际教学法的奠基人威尔金斯在《第二语言和教学》一书中明确指出,语法是学习的中心,是保证表意的必须手段,此外D.H.

Hyme, Canale, Swain, D.Pietor, Littlewood, S.J.Savigron等众多语言学家所论述的语言交际能力也都包括了语法能力,并将其放在首位。语言既是交际工具,又是思维工具;既具有交际属性,又具有认知属性;既是行为习惯,又是结构模式;既是功能系统,又是规则和知识系统。实践性强的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可使学生越学越明白,越学越聪明,越学越容易,越学越轻松,从而激发学生深层和持久的学习兴趣。所以,语法教学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淡化(胡春洞,2002)。

2. 交际教学法(功能法)

(1)交际法(CA)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交际法也称功能法,是70年代产生于欧洲共同体国家之中,首先由英国学者提出并形成的,代表人是威尔金斯,他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不仅能用正确的外语语音和语法结构来表达思想,而且还要在各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外语。除威尔金斯外,交际法的代表人物还有卡德里尼、约翰迅、威尔逊和布鲁菲特等语言学家。

交际语言教学是基于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理论。他这样提到,语言实质上是可以创造的,通过使用语言诱导性的发展语法结构知识。换言之,就是我们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s competence),从这个逐渐导致产生结构知识,创造出无穷尽的句子。根据Jack C.Richards的观点,针对外语第二语言教学,交际是一种交际工具,它强调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交际能力。

(2)对交际法的评价

交际法把社会语言学的理论运用于外语教学,即把语言看作是交际的工具。外语教学内容从交际的目的而不是从语言的结构出发,这就把语言的运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拓了人对外语教学的视野。交际法自70年代初出现以来,在外语教学领域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专业外语教学中,采用交际法进行教学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十分令人满意的。就交际法本身来看,它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际法从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功能出发,结合具体的使用环境,来训练和培养学习者用外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习者不仅能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还能学到运用所学的外语知识在不同的场合下,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的交际。也就是说,交际法在教语言的同时,也教了语言运用。

2)交际法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交际需要,来确定外语学习目标,并以所指定的学习目标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和实施具体的教学方法,学用结合,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并积极地投身到外语学习中来。

3)交际法强调教学教材的真实性(authenticity),也就是说,教学材料都是取自现实生活,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学活动的组织也是围绕真实生活所提炼出来的实际任务来进行的。这样,教学过程本身成了一个交际过程,而只有在交际过程中,学习者才能真正地学习外语。

(3)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而言,它也应是交际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在较为熟练地驾驭一种语言体系时,才能真正获得使用该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语法能力的培养不应该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立起来。所以,为了掌握一门语言,两种能力均需兼备,正确处理好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同步增长,不可偏废。若是这样,在外语教学中,就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法体系,还帮助学生将语法和语用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从而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语法教学的目的。

三、结构—功能大纲及其理论基础

1. 结构型教学大纲

在我国的外语教学大纲中,93年以前沿用的是结构型教学大纲,其教学理念是:语言是一种有形代码,教材采用语法结构的编写体系,呈现方式是中英结合,语法的内容呈现有序;课堂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方法以语法翻译为主,重视系统语法教学,侧重语言形式和演义方式,结构型教学大纲呈现的是语言的标准度,而不是语言的流利程度。

2. 结构功能型教学大纲

93年以后的教学大纲则偏重于功能型教学大纲,它打破了把语言只看成是语言形式的观点,摒弃了语言教学只是教授一系列语法规则的传统观念,认为即使掌握了结构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语言学学习也未掌握学习语法的形式,不能保证掌握语法的意义(Melrose, 1991);掌握了语言的正确形式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功能型教学大纲坚持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而不是语法能力。语言形式仅是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按功能型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主要依据交际功能项目来编写。

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侧重于归纳法。同时,功能型教学大纲依托交际法的最大优点是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宗旨。教学过程交际化既克服了语法翻译法造成的“聋哑英语”的弊病,又弥补了听说法只停留在句型操练上的不足。它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随着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各种学科的发展,外语教学法的研究也随之演变和发展。至今世界上的外语教学法流派有十几种:语法翻译法、交际法、认知法等。这些教学法都创立于国外,可称是舶来品。如何从我国近100多年来的外语教学研究实践中悟出真谛,创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先进科学理论基础;既能为广大外语工作者所接受,又能立足于世界外语教学发展流派之林的外语教学法?目前我国专家、学者正在潜心研究,成果中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法中,结构—功能大纲就是其中之一。

3. 结构—功能大纲

C.Brumfit在“the Ladder-Spiral Approach”(阶梯螺旋法)中针对结构法和功能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结构与功能并重的教学模式:“以语法大纲为中心阶梯,围绕这个阶梯,功能意念逐步上升。”

我国从事外语教学研究的学者总结了我国外语教学10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结构—功能大纲(Structural-Functional Syllabus)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结构—功能大纲的教学模式主张把语言形式教学纳入交际语言教学的大框架中,将语言形式的教学通过以内容为中心的交际活动进行。依据大纲教学原则编写的英语教材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编写时强调教学过程的交际性,但没有采纳以N.S.Prabbu为代表的强式交际法的观点,而是采用了W Littlewood的弱式交际法的观点,他把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 activities)分为前交际活动(pre-communicative activities)和交际活动。前交际活动分为结构性练习(structural—practice)和准交际活动(quasi-communicative activities)。交际活动又分为功能型活动(functional activities)和社会交际活动(social-interaction activities)。我们平时的句型训练属于结构型练习,还有准交际活动成分。例如:

T:Have you been to Beijing?

%S:Yes, I went last year.

这里,老师的问句不只是一个现在完成式的疑问句结构,同时也是一个意念(功能);学生的答案也不只是一个过去式的陈述结构,同样也是一个意念(功能),这种练习具有准交际性。

4. 理论基础

结构法和交际法(功能法)是以不同理论为基础的两种教学法体系,但这两种理论基础并不是相互矛盾和相互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互相依赖、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它主张两者互相调和进而结合,以结构法培养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来完善功能法。

结构—功能大纲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结构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和社会语言学(social linguistics)。结构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并科学地描述了相互关联的诸要素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人们系统学习语言奠定了语言学理论基础;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社会性和目的性,是功能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结构—功能大纲的理论基础之一。

5. 结构—功能型大纲教学原则体现

现以第1册(广东市初中英语教材,1998年7月版)第八单元为例,说明教材的编写特色。

第八单元的话题是“节假日(Holidays)”,全单元的语言材料均是围绕“节假日”这个专题展开。第1课中,创设了两个情景:l.学生Lingshi与Yingtian进行电话交谈,制定星期天的活动计划。2.国庆节到了,同学们在谈论如何度过为期三天的假期。通过对以上两个对话的学习和操练,学生学会了一些语法知识及一些交际用语:如何使用“will”谈论将来的事;复习如何打电话;如何用“wi1l”邀请对方,如何把will/be going to恰当地用于制定计划的交谈中。第2课,通过提供三段学生间的对话,融入了代词:will的否定形式及回答,使用will来谈论天气及提供与获取信息的用法学习。第3课,提供Sally与Meihua两人谈论下周的计划的对话,要求学生填写表格,复习将来时用法及制定计划用语。另外,此课中还把音素[l]的学习融入了一个Linda邀请Leo吃午餐的对话中,既使学生学习了[l],也复习了邀请别人的用语。第4课,通过创设一个情景:Ben将去美国度寒假,他与Wang Xin讨论个人计划,复习将来时用法。另外,该课中还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地图写天气预报,主要的目的当然也是复习将来时的用法,培养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

每单元四课学习结束后,教材还提供了一个“Language Focus”(语言学习重点)给师生。它把该单元要求掌握的单词(new words)、词组(new phrases and expressions)、句型(drills),语法项目(grammar)、日常交际用语(daily expressions)作了一个全面的总结,有利于师生双方把握单元教学与学习目标。

另外,每册书设有3个“Project”项目,这一点是教材的特色之一,目前国内出版的教材都缺乏这类内容。该内容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专题,通过查找资料、与别人交谈等方法获得知识,其学习成果可通过回答教师问题、编辑手抄报等形式表现出来。该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以致用的机会、一个很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它是素质教育落实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去的一个极有效的途径。以下以第1、2册为例,列举当中的“Project”:

通过以上的简述,我们都不难发现,以“结构—功能大纲”为依据编写的广州市英语教材既教会了学生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用英语与别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也使学生系统地学习了语法基础知识。而且,语法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不再是一味地去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情景去学语法,再将学到的语法在情景中运用,语法的工具性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结构—功能大纲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

1. 易与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接轨

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基础英语教学方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在城市和沿海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功能法应用盛极一时。然而占主导地位的还是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的句型教学模式。句型教学是一种典型的结构型训练。结构是语言的形式,语言形式与意义是相辅相成的。我国广大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中,都有意无意地把语言形式的传授与其意义结合起来。

我国英语教师比较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但他们在教学中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学生学到语言知识技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前交际或交际型训练。实际上,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已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结构—功能大纲。从这一点可以说,结构—功能大纲是我国近十年来传统英语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升华。

2. 比较符合我国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

(1)我国的语言环境是汉语环境(除了课堂上有英语气氛外),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基本属于学习(learning)外语,而不像英语国家的儿童一样自然习得(acquisition)英语。

(2)既然是学习,就必须循序渐进,系统地学好语音、词汇和语法,从词汇到句子,从句子到语篇,从机械的结构型训练到有意义的训练再到交际型训练。结构—功能大纲既强调交际也重视结构。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我国的教学环境。

(3)教学条件主要指我国的外语师资条件。结构—功能大纲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师资水平和基本教学条件,在我国基础英语教学中采用此法有可行性。

3. 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是实施大纲的保证

结构—功能大纲不只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还有语言交际能力,它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表意技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四种能力包括专业素质、基本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结构—功能大纲的培养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五、结语

结构—功能型大纲教学法是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升华,是当今我国学者正在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在我国基础英语教学中符合国情且行之有效。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需广大教师们在实践中作深入的探讨,以使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观仪.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相结合可行乎.外语界, 1981, 1.

[2]张正东.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3]张国扬, 林任珍.结构—功能大纲——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经验和理论的升华.中小学外语教学, 1999, 12.

[4]张国扬, 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96, 5, 1.

[5]庄艳玲, 魏岗.“‘淡化”还是“优化”—英语语法教学改革刍议.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3, 7.

[6]黄丽燕.“结构—功能大纲”教学原则的体现.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7.

[7]Brumfit, C.CommunicativeMethodologyinLanguage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上一篇:怀宁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下一篇: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