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 放风筝 看图写话(共13篇)
他们来到湖边的草地上,拿出美丽的燕子风筝,把风筝轻轻展开。小明很有把握地说:“你们看着我,看我怎么独自把风筝送上天空啊。”小明边说边已经把着线轴向前跑。可是跑了半天风筝还是没放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看着满天的风筝可把他们给急坏了。他们正伤脑筋的时候,不远处来了一家三口也来放风筝。只见妈妈端端正正地举着风筝,爸爸拽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爸爸喊了一声“放”!妈妈赶紧松开手,爸爸拽着风筝线又跑了一阵才松开手,他们的彩虹三角风筝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
看完后,小明说:“咱们来合作吧!一会放风筝的时候我拽着线跑,小强你举着风筝,我喊放你就松手,小红你在旁边注意风向啊!这次咱们合作就一定能成功。”他们各自记住自己的技术要领,一下子就把燕子放上了天空。他们的风筝也加入了风筝的大队伍。紧接着,小明和小强还把小红的蝴蝶风筝也放起来了,他们的风筝越飞越高,三个小伙伴的脸上都笑开了花,高兴得连蹦带跳。
蓝蓝的天空中,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那鲜红色的大金鱼,有那长长的大蜈蚣,有彩色的蝴蝶,还有展翅飞翔的老鹰……风筝在风中飞舞,千姿百态,得意地在风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在蓝蓝的天空的映衬下,那么鲜艳、那么美丽。
策略一:教学生整体把握, 领会意图
画家作画, 是通过画面内容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或者反映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的, 这就是意图。怎样引导学生整体把握, 领会意图呢?首先要让学生看主要内容是什么, 仔细观察时间、地点、环境等, 不要放过任何细小的东西。因为在一幅画里, 一般是不会画上一些无关的东西的。细致入微的观察, 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观察越细致, 思维就会越深刻, 想象就会越合理丰富, 说话也会更具体。只有细致观察, 整体把握了图意, 才能确定写话的方向和所要表达的重点, 才不至于随心所欲, 胡乱编造。
例如我曾经给学生提供过一幅画, 上面画了许多小动物, 大大小小有十只:一只羊、两条狗、一只鸭、六只鸡。看起来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 说说图画所画的地点, 想一想这么多小动物会干什么?这幅图画是要告诉我们什么?然后让学生在领会图意的基础上为画面取题目。学生兴致勃勃, 取的题目各种各样, 各具特色, 有《小动物联欢会》, 有《热闹的小院》, 有《院子里的运动会》, 有《快乐的早晨》。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 还训练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为后面的想象、说话、写话指明了方向, 打下了基础。
策略二:注意顺序, 能做到有序观察
由于低年级学生感性思维优于理性思维, 因此他们观察画画, 往往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处于随意和无序的状态。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一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空间、方位顺序进行观察, 弄清画面由哪几部分组成, 景致怎样, 主体部分是什么, 陪衬部分又是什么, 从而明确画面所交代的时间、地点及相关的人和物, 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有序观察, 也就有了写话时结构全篇、安排层次的顺序, 写话自然很有条理。
策略三: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观察
有了重点, 就有了对重点进行具体、生动的描述了, 就更容易打动人心了。低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都还比较弱, 观察时易被无关要素吸引, 而抓不住要点。怎样学会抓住重点呢?其实, 只要看一看谁或什么景物处在中心位置、前排位置的人物和景物, 因为那些通常就是重点。只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个重点展开细致入微的观察, 具体、生动的描述, 写话时才会有详有略, 重点突出。
在学生写话中, 我读到了这样的句子:“鸡爸爸首先教小鸡们唱歌。只见它瞪圆眼睛, 脖子慢慢伸长, 最后昂起头来, 便发出嘹亮的声音。‘爸爸嗓子真好!’小鸡们都争先恐后地学了起来……”这些动词用得多贴切!写出这么生动的句子, 靠的正是学生对重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
二、插上一对想象的翅膀
策略一: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展开合理想象
看图写话, 仅仅把图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是不够的, 因为只看不想, 只是客观地把画面内容介绍给读者, 没有作者自己的情感参与, 怎么会有感染人的力量呢?画面再生动, 也只能是一张“静物”呀!要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在观察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但是想象不是天马行空, 任意发挥。想象要以画面为依据。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展开合理想象呢?
要透过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去分析、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或语言对话。要由眼前的静态画面, 想象事态发展的前因后果, 使静止不变的画面变成发展变化的一幅活动的镜头。要把图上的人、物, 写活, 把事物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通过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们的神态、动作、特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想象他们会怎样说, 怎样做之后, 学生分别说出了当时的情景。有的说:“一大早, 鸡爸爸和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去院子里锻炼身体……”有的说:“动物学校要开运动会啦!大家听到这个好消息连忙赶来报名, 报名的有小黑狗, 小花狗, 小山羊, 小公鸡……”学生既有兴趣, 还发挥了想象。
策略二:联系自己的生活, 进行角色体验
展开想象时, 要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 进行角色体验。要把眼前的图画变成现实生活中的场景, 要多想想图画中的景象事物在现实生活中是什么样子的, 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再融入我们的思想感情、认识和观点, 对画面进行再创造。
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同时, 教师要善于根据图画创造的各种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置身于画面创造的情境, 展开想象的翅膀, 大胆地、自由地联想和想象。有些图画和学生生活非常贴近,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模仿图画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让他们在表演中理解和想象画面的内容, 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写话的愿望, 打开学生的思路。
三、拥有一颗充满童趣的心
“童趣”是看图写话的灵魂。如果我们总以成人的眼光审视孩子的生活与处世, 以成人的思维限制孩子的思维, 以成人的语言代替孩子的语言, 那么孩子的写话必将丧失童心, 成为成人的“代言书”。俗话说:“天真烂漫, 童言无忌。”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 感情坦白而直露, 他们眼里看到的世界远比成人要丰富得多, 所以, 看图写话不光是要让学生写出图中的内容, 更要鼓励学生发挥丰富想象力, 体验在语言表达上, 也应新鲜生动, 具有个性。
在指导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培养创造性思维, 锻炼创造能力, 进行个性语言的表达, 形成创新人格。通过前面的观察与想象, 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很想把心中的话表达出来。这时教师要抓住火候,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大胆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要敢于创造, 敢于想别人所未想, 让学生明白写话就是用自己的手把自己的心毫不掩饰地写出来, 心里怎么想, 手上就怎么写, 写出童趣, 彰显童心。
四、练就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 接下来就是看图说话了。观察完后, 要求学生想一想看到了什么?告诉同桌, 或在心中默默地再想一遍, 强调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件, 以此加深影响, 为下一步写话打下基础, 做到有话可写。在对图片的语言描述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用最美的文字描绘自己看到的、想到的, 把平时积累的优美的词语说进去。
低年级学生说话时有时往往是会想, 却说不清楚, 有时用词颠三倒四, 前后次序混乱, 常常词不达意。教师让学生把一段话连起来说一说, 既是对前面字词练习的反馈, 又能让学生提出意见, 以促进说话用语的正确和完善。
五、造就一支写自己话的笔
写话是看图写话的关键。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就必须在学生写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贯穿教师的指导。怎样体现教师的指导, 让思维和语言同步发展呢?
策略一:写前明确要求, 做到循序渐进
对写话的要求很多, 如:写话格式, 标点运用, 不写错别字, 准确用词, 语句通顺, 书写工整, 写清图意, 写后检查等。我针对班内学生实际水平, 分层提出了各项要求。
策略二:引入竞赛机制
“把你看到的、想到的用精练的语言有顺序、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比一比, 谁写的最完整、最有趣味。”学生写话时教师应该来回巡视, 精心辅导, 为他们解答疑难, 提供帮助, 发现错误, 及时纠正。写好之后, 有选择地朗读、竞赛、评比。
策略三:搭建小组交流互动平台
上海大学中文系李白坚教授提出将游戏的元素渗透到作文教学中的理念。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游戏, 在游戏里,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因此, 在看图说话的评价中, 我们完全可以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并将游戏渗透其中。如小组成员间交换写话本, 来一个“捉虫”比赛:看哪个组的同学给对方找的错别字、病句多。最后进行评选。实践了几个月, 学生兴致勃勃, 乐此不疲。以后每次写话, 为了少让对方发现错误, 写话时都格外细致认真。
策略四:完善评价机制, 唤醒学生写话的积极性
(1) 自主评改与交互评改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写话热情。初学写话的小学生总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最好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例如, 让孩子们朗读自己的写话, 在放声朗读中体会句子是否通顺, 表达是否完整、生动, 发现问题后自己尝试修改。同龄人的阅读体会比较相近, 容易产生共鸣, 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多谈论, 畅所欲言地提意见, 互相启发, 共同提高。
(2) 设计图文并茂的评价方式, 激发学生的写话热情。相对于文字而言, 形象直观的图画往往更令孩子们喜欢。为此, 我采用了图文并茂的评价方式, 用充满童趣的评价语言和孩子交流。同时, 在学生写话的精彩之处、进步之处、独到之处, 贴上一颗彩色的小星星, 一个鲜艳的小苹果……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 往往爱不释手。
同时, 请善于观察、想象和表达的学生发挥榜样作用。如请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 在朗读交流中互相欣赏、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在交流中学生感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 从内心深处感到了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学生一旦对看图写话产生了兴趣, 就会视看图写话为一种快乐, 一种需要, 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只要学生对看图写话有了浓厚的兴趣, 那么它们的观察、想象、表达、思维的能力必然得到有效提升。
一、看就是教会孩子有序观察,有话可说
“看图写话”的基础是要学会观察,这是进行“看图写话”的重要条件。我们在教学中,要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为了让孩子了解观察顺序,我先出示整体图、再出示分解图,最后回到整体。以春天来了图画为例,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的。我把这幅图制作成课件先整幅图演示,接着像连环画一样分解,第一步,先放映柳树绿了,提示学生,看见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好词,能用这些词说一句或几句话吗?第二步,再放映桃花开了的图画,指导学生用“……的……桃花……”“有的……有的……”的句式把桃花盛开的图画说出来。第三步,把这两幅图画合起来,指导学生要把画面的内容说清楚,不能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说那,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说,即“从远到近”的顺序,先说远处的柳树,再说近处的桃花。第四步,出示人物玩耍的画面,这也是按顺序观察,即“先景物后人物”的顺序。最后再次出示完整画面,目的是当孩子了解观察顺序,在头脑中形成总体的印象以后,夯实对整幅图的观察顺序的把握,这样有序观察就不再是困难的事情了。
二、想就是思考想象,活化画面
图上的内容从表面上看是静止的,细心地孩子会发现人物的动作表情,而人物的语言和心理只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像才能得到体现。有了语言心理描写才会使表达生动具体,画面的内容会为此活起来动起来,令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教师要创设不同的情境,让他们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想象画面内容以外的东西,同时又使静止的画面传递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如在教学“雨中情”这幅图时,指导看妈妈冒雨为孩子撑伞这一部分时,除了让学生找出“看图写话”的四个要素(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分别是什么,弄清图意及这幅图所要表达的母爱这个主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加进丰富的想象,如:妈妈和儿子明明会说些什么?妈妈在撑伞的一刹那会说什么想什么,儿子明明是怎么说的又是怎样做的;他们深情地看看对方又都会想些什么;回家后明明看看妈妈被淋湿的长发,再看看母亲保护下毫发未损的自己又会说什么等等。这样给孩子一些提示,让他们合理想象,于是孩子的说话兴趣和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妈妈拽过儿子,急忙说:“快过来,快过来,书包给我,妈妈给你打伞。”“妈妈,您也到伞里面来,这把小花伞中藏着您浓浓的爱,好温暖。”“到家后,雨停了,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喳喳叽叽,为这对母子唱歌跳舞。”就是这些想象的火花,让画面变得如此生动鲜活。
三、说即理清思路,积极表达
从想象到写话,这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口头表达。低年级学生表达时,往往缺少条理,不连贯。所以我们在教学“看图说话”时,要提出具体的要求:有开头,有结尾,语句通顺完整,条理清晰,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话。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先让孩子在小组里说一说,这样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就会带动其他同学跟着说。然后再选代表在全班展示,让其他同学听并给予评价。
四、写,成竹在胸,落笔成稿
学生把观察到的、想象到的和口头表达的东西转化为书面文字,这是“看图写话”的最后一个过程,也是“看图写话”的最终目标。通过以上的層层训练,再来写话就得心应手了。让孩子把说话内容列个简单提纲,顺着思路有顺序表达。
春天像一个天使,踏着愉快的脚步,翩翩来到人间。
春天啊!带来了许多颜料瓶,把绿色给了大树、小草。把红色、黄色、白色给了花儿,花儿和草儿都笑了。
在远处,小鸟们已经唱起了欢迎春天的歌。那么美,那么清脆。
一早上,兰兰就被那歌声叫醒了。想:今天空气真好呀,不如去放风筝呢,正好明天学校要比赛放风筝,要不今天约壮壮比赛。
于是她马上带上风筝,让壮壮也拿着风筝,来到灌木丛的一个空地上放风筝了。他们拿着风筝看起来真开心。他们又看了看小狗“黄黄”,就把它也带上了。
一到那儿,壮壮就迫不及待的把风筝放了起来,壮壮一边放一边大叫:“看快看我的风筝飞得多高呀!”黄黄在一旁摇头摆尾,好似在给壮壮加油呢!
兰兰也不甘示弱,用自己的“金鱼”风筝往壮壮的“蜻蜓”风筝一撞,壮壮灵活地往旁一闪,闪开了。他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广场上放风筝的人可真多啊!有儿童,有青年,还有老人。天上飞舞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有长长的蜈蚣,有凶猛的老鹰,有美丽的仙鹤。
小军和小明迫不及待地放起了蜻蜓风筝,小明高高举起风筝,小军右手紧紧地抓住线团,右手牵着线,他们迎着微风一路小跑,风筝就慢慢地飞上了天,越飞越高,最后变成了一个“小黑点”。小红的手也痒痒了,急不可待地放起了自己亲手做蝶风筝。“蝴蝶”追赶着“蜻蜓”,小红不停地喊着:“加油!加油!”
无数只风筝在蔚蓝的天空中忽上忽下地飞着,像在和小鸟一起玩耍、嬉戏,像在和白云捉迷藏。
关键词:阅读写作,生活体验,想象力培养
对学生低年级的作文教学, 我们要因地制宜, 灵活教学。那么,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这里面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 我以为刚开始接触写作的学生, 对于写作毫不知情, 从刚开始的构思到打腹稿, 然后到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等的方面, 需要一个长期锻炼的过程, 而这些我们就要一点一点地教给学生。
一、激发兴趣, 体验写话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 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变无心为有心。因此, 教师要唤起学生的说话兴趣, 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 激发学生的写话欲望, 使他们产生如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情冲动, 使写话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如在训练学生观察图画《大课间活动》的时候, 我先让学生说说每天在大课间活动中都干些什么?和谁一起玩的?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当时的心情怎样?于是学生纷纷举手, 大胆发言, 不但说出游戏的名称, 还说出自己是怎么玩的。这时我出示图画, 让学生观察, 并展开想象, 变“静图”为“动图”, 学生觉得有话可说, 培养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下课了, 小朋友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一样跑出教室, 来到操场上。操场上, 顿时沸腾起来, 有的小朋友在跳绳, 他们一边抡着绳子, 一边笑着;有的小朋友在玩单杠, 就像一只机灵的猴子一样;有的小朋友在打篮球, 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还有的小朋友在玩“编花篮”的游戏。你看, 花花在向老师请教上课不懂的问题呢!大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啊!这个学生不但写出了画面的内容, 而且用上一些生活中的词语, 写得非常好。
二、学会观察, 教给写话方法
观察也是一门学问, 在看图写话教学里, 教师要引导学生看的思维和方式方法。我一般是这样教学的:首先看每幅图的内容, 看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比如上下前后左右的顺序, 内外表里的顺序, 把每幅图的内容看仔细了, 然后是脑子里要有恰当的词语, 学过的词语有哪些, 有没有更好的词语来表述图画中的内容呢?主要的一点就是每幅画的内容怎么串联起来, 串联起来后, 整体反映的内容是什么, 能不能看出其深刻的意思呢?这些对于初写者都是比较难的事。他们往往只是每幅图里的内容写几句, 中间没有过渡词、过渡句等, 让人看了, 不是一个整体, 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地方。
在训练学生观察图画《摘花》时, 由于学生有了原先的找秋天活动, 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连同图意, 会发现小女孩的手有点往回缩这一细节, 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妈妈的话语, 小女孩的举动, 而这也正是这幅图所表达的意思。一位学生在文中写道:秋天, 公园的菊花真美啊!有的含苞欲放, 有的亭亭玉立, 还有的端庄秀丽。我被这美丽的菊花深深地吸引了, 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摘一朵。这时候, 一位阿姨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说:“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不能摘花。”听了阿姨的话, 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并坚定地对自己说:“以后我再也不摘花了”。花间的蝴蝶听见了, 仿佛在说:“改正错误还是好孩子。”这是多么纯真心灵的表白啊!
三、启发思考, 合理展开想象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我们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培养才能行。小学生的想象力应该是丰富的, 但是丰富的想象力不受写作要求的限制, 往往是信马由缰, 想象的内容和观察到的内容不一样, 我们要求他们的想象力要合理, 不能随意。比如看到柳树的枝条摇摆了, 不能简单地说刮风了。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详细情况, 看看树枝的叶片是新芽还是枯黄的干叶, 如果是新发的嫩芽, 说明刮的春风, 那我们就要写出春风特点来, 轻轻的、温润的, 还是徐徐的, 这个就要想象。假如是干树叶, 那肯定是秋天的树叶, 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就要写出秋叶的特点来, 火红的吗?橘黄的吗?还是什么颜色的呢?也需要我们发挥想象, 学生根据自己的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 写出自己喜欢的颜色。一般情况下有树必有鸟, 看看鸟儿是飞翔的姿势, 看是飞向树枝还是飞向蓝天, 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想, 鸟儿飞向蓝天, 那它们飞到哪里去呢?如果飞向树枝, 那它们是从哪里飞来的啊?到树枝上来干什么呢?休息还是找伙伴啊!可以想象的内容很多, 关键是要我们展开合理想象力, 挖掘出应有的内容。画面的内容, 每幅有每幅的内容, 只要我们合理的引导, 学生会写出很多好文章来的。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 把每幅画的内容组合起来的方法, 一般是要有合理的过渡词或者过渡句。
四、广泛阅读, 打好语言基础
文章是看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是我们最好的学习的例子。文章看的多了, 提起笔来犹如神助, 所谓的才思泉涌就是这个道理。所以, 我们要引导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阅读的方法非常的重要, 不能拔高他们的能力, 也不能过低降低阅读的内容, 要选择适当的内容对他们进行引导, 完全是可以办得到的。
总之, 培养小学生看图写话能力是方法多方面的, 只要我们努力, 一定会培养出良好的写作能力的。
参考文献
[1]叶丹.浅谈低年级看图写话的指导【J】.青春岁月2011.
关键词:低年级;看图;写话;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方面提出,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叫习作。写话就是把想要说的话写下来,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差与好,直接影响着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写话能力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从写话教学抓起。看图写话是在观察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意,并用文字有条理地写出来。近年来,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注重从“看、想、说、写、评”这几个环节强化写话训练,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看
看就是观察画面,理清图画内容,它是写话的基础。只有看清了图上的内容,在写话的时候才能有话可写。当然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观察事物往往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看图方法。
1.引导学生看图要按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按一定顺序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2.引导学生看清画的细节,明白图中画的是谁?特别是理解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等。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中所体现出来的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
4.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看清图中画的具体是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问题等等,理解各个图画及各个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把画面的内容串起来,把不完整的东西想完整,从而明确图意,为写清话作好补充。
通过以上步骤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把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二、想
看完图,在进行写话前,最为重要就是构思,也就是想清楚,这个图画所体现的内容,下笔要如何表达等等。这个时候就是要告诉学生作者为什么要画这幅图?想说明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什么教育和帮助?他想表达什么?其实这个思考过程就是让学生明白,每一幅图都有作者的目的,最好把它“想”出来。只有把图意吃透了,下笔写才不会离题。当然画面内容必然有主次之分,比较突出的是主要内容,要进一步细致观察,并展开想象,如,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要进行详细的描写介绍,其他次要的内容起陪衬作用,简单写就可以。
三、说
“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叶圣陶如是说。是的,写下来的那些文字本身就是代表说话时候的那些声音,因此,在低年级以说促写也是写话教学的一个关键点,教师要凭借这一特点,认真引导学生写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因为有了对话的基础,学生比较容易下笔,写出来的内容自然比较丰富,句子比较完整、通顺。例如,在教学《小兔的气球》时,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小鸟和小兔在做什么,他们的兴致一下子高了起来,有几个说得挺好的。如“小鸟是个热心人,看到粗心的小兔子在哭,就帮忙找回飞走的气球”“一天,阳光明媚,小兔子拿着妈妈送的气球在公园里玩,风一吹,气球飞走了,小鸟看到了,把气球送了回来,小兔谢谢了小鸟的帮助”等。有了说的基础,下笔写下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四、写
写就是要根据观察和思考构思,最终把图意写下来成为文章。在这里老师要鼓励学生不仅要认真写,更要大胆写,写一句或写几句,甚至一段,不管他们写得好坏、多少,只要他们坚持把观察到的、想到的、要说的写清楚就可以。当然要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更要从加强造句训练上入手,引导他们认识更多的语言文字,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同时熟悉各种句式,标点符号运用。
五、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作为教师要善于评价,特别是在写话教学中要对不同写作基础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每一次写话的亮点,像“你写得真多呀,真棒!”“你比上次有进步,会写拟人句了。”“加油……”等等,多些激励,这些能让学生体验到写话带来的乐趣。而基础较好的,我们可以把他们写的话拿来当作范文,供大家交流学习。评价不但是对学生作品的简单点评,更是激发学生写话欲望一种重要手段。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写话是目的,低年级学生是写作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只要指导方法得当,学生乐于学习,相信低年级学生也会轻松应对这个作文的起步,把看图写话学好写好。
参考文献:
陈丽芳.小学低年级开放式看图写话教学浅谈[D].湖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阅读写作;生活体验;想象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15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81
对学生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我们要因地制宜,灵活教学。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这里面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以为刚开始接触写作的学生,对于写作毫不知情,从刚开始的构思到打腹稿,然后到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等的方面,需要一个长期锻炼的过程,而这些我们就要一点一点地教给学生。
一、激发兴趣,体验写话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因此,教师要唤起学生的说话兴趣,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激发学生的写话欲望,使他们产生如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情冲动,使写话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如在训练学生观察图画《大课间活动》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说说每天在大课间活动中都干些什么?和谁一起玩的?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当时的心情怎样?于是学生纷纷举手,大胆发言,不但说出游戏的名称,还说出自己是怎么玩的。这时我出示图画,让学生观察,并展开想象,变“静图”为“动图”, 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培养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下课了,小朋友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一样跑出教室,来到操场上。操场上,顿时沸腾起来,有的小朋友在跳绳,他们一边抡着绳子,一边笑着;有的小朋友在玩单杠,就像一只机灵的猴子一样;有的小朋友在打篮球,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还有的小朋友在玩“编花篮”的游戏。你看,花花在向老师请教上课不懂的问题呢!大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啊!这个学生不但写出了画面的内容,而且用上一些生活中的词语,写得非常好。
二、学会观察,教给写话方法
观察也是一门学问,在看图写话教学里,教师要引导学生看的思维和方式方法。我一般是这样教学的:首先看每幅图的内容,看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比如上下前后左右的顺序,内外表里的顺序,把每幅图的内容看仔细了,然后是脑子里要有恰当的词语,学过的词语有哪些,有没有更好的词语来表述图画中的内容呢?主要的一点就是每幅画的内容怎么串联起来,串联起来后,整体反映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看出其深刻的意思呢?这些对于初写者都是比较难的事。他们往往只是每幅图里的内容写几句,中间没有过渡词、过渡句等,让人看了,不是一个整体,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地方。
在训练学生观察图画《摘花》时,由于学生有了原先的找秋天活动,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连同图意,会发现小女孩的手有点往回缩这一细节,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妈妈的话语,小女孩的举动,而这也正是这幅图所表达的意思。一位学生在文中写道:秋天,公园的菊花真美啊!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亭亭玉立,还有的端庄秀丽。我被这美丽的菊花深深地吸引了,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摘一朵。这时候,一位阿姨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说:“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能摘花。”听了阿姨的话,我羞愧地低下了头,并坚定地对自己说:“以后我再也不摘花了”。花间的蝴蝶听见了,仿佛在说:“改正错误还是好孩子。”这是多么纯真心灵的表白啊!
三、启发思考,合理展开想象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我们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培养才能行。小学生的想象力应该是丰富的,但是丰富的想象力不受写作要求的限制,往往是信马由缰,想象的内容和观察到的内容不一样,我们要求他们的想象力要合理,不能随意。比如看到柳树的枝条摇摆了,不能简单地说刮风了。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详细情况,看看树枝的叶片是新芽还是枯黄的干叶,如果是新发的嫩芽,说明刮的春风,那我们就要写出春风特点来,轻轻的、温润的,还是徐徐的,这个就要想象。假如是干树叶,那肯定是秋天的树叶,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就要写出秋叶的特点来,火红的吗?橘黄的吗?还是什么颜色的呢?也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学生根据自己的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写出自己喜欢的颜色。一般情况下有树必有鸟,看看鸟儿是飞翔的姿势,看是飞向树枝还是飞向蓝天,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想,鸟儿飞向蓝天,那它们飞到哪里去呢?如果飞向树枝,那它们是从哪里飞来的啊?到树枝上来干什么呢?休息还是找伙伴啊!可以想象的内容很多,关键是要我们展开合理想象力,挖掘出应有的内容。画面的内容,每幅有每幅的内容,只要我们合理的引导,学生会写出很多好文章来的。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把每幅画的内容组合起来的方法,一般是要有合理的过渡词或者过渡句。
四、广泛阅读,打好语言基础
文章是看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们最好的学习的例子。文章看的多了,提起笔来犹如神助,所谓的才思泉涌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引导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阅读的方法非常的重要,不能拔高他们的能力,也不能过低降低阅读的内容,要选择适当的内容对他们进行引导,完全是可以办得到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看图写话的教学内容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多, 但却是既难教也很重要的一个教学难点。看图写话需要学生对一幅或几幅图进行自主的观察、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和自我感悟,用口语或书面语的形式将图画的内容进行描述,需要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积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教学提出如下看法:
1. 提高重视程度,积极开展教学 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看图写话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这说明教师存在着一定轻视看图写话教学的思想。也有的教师不知道看图写话如何教,要么简单地以课文教学的形式将对图画内容的标准解读灌输给学生,要么任由学生自由发挥, 缺乏科学而有效的引导,使得看图写话教学的效率低下,也失去了为作文教学做准备的良好时机。进行看图写话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提高对看图写话的重视程度,积极地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看图写话的教学直观形象,符合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特点,但是很多学生由于知识经验不足和表达能力有限,在面对图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从哪里写起。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反思,总结看图写话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说到写、由易到难地开展看图写话教学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2. 激发学生说话兴趣,采用多种 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强调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关于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教学,也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诱发学生想说的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自由地说,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说的信心,说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以更强烈的学习热情投入到看图写话的教学之中。在看图写话的教学中, 很多教师不重视教学设计,一般都是按照学生观察——看图说话——教师点评——写话的模式进行教学,使得教学过程过于简单化,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教学中,教师不妨根据不同的图画内容,采取一些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带故事性的图画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将图画内容进行再现,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形式,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对图画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
3. 教给观察方法,培养想象能力
看图写话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上有画人的,有画风景,也有画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故事的,形式上有单幅和多幅之分,从总体上来看较为简单直观。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才能避免观察没有重点,不能深入。教师要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例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多幅图时,可以从第一幅到第二幅,先了解图的主要内容,再逐一进行深入的观察, 再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此外,图画内容是静止的,是现实生活的简化和省略,学生在看图写话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进行补充和丰富。
4. 深入把握图画内容,丰富写话 内容
标准化、单一化也是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其表现是全班几十个学生看图写话的内容大同小异, 没有太多个性特色。这主要源于对图画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深入把握图画内容,我觉得多提个问题的方法很奏效。例如,在画景图中可以问画上有什么景物?景物是什么样的形状?什么样的颜色?在画人图中可以问:他是穿什么样的衣服?他大概有多大岁数?画场景的图可以问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画故事的图可以问故事的主角是谁?他经历了什么事情?通过提更多、更细的问题,促使学生观察得更仔细, 思考得越丰富,写出来的内容也更加详细具体。
春天来了,我们一家人在公园里放风筝。
公园里可美了,花儿也都开放了,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一阵微风吹来,我就闻到了花香。
公园里的风筝有很多,有:蜻蜓风筝、老鹰风筝、蝴蝶风筝……我也赶紧去放风筝。我一边拉着线,一边放风筝,爸爸让我把风筝放了,我照做了,果然,风筝越飞越高,我的风筝是所有风筝中飞得最高最好的,真是太棒了!
就在这个时候,风停了,风筝都摔了下来。幸亏及时发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我又开始放风筝,终于,我的风筝又飞了起来。这时候,飞来了一群小鸟,它们叽叽喳喳的,仿佛是在跟我的风筝打招呼呢!
这时,有一个人提议来一场风筝比赛,大家就立马表示同意开始比赛,我也加入了其中。
我赶紧拿起风筝,我把线放到最长,拽着风筝跑了一大圈才停下,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突然,一阵大风刮了过来,可是因为我的线放得太长了,风筝就摔了下来,我吓了一跳。
这时候,爸爸赶紧跑过来安慰我说:“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我听了爸爸的话,又重新开始放起了风筝。
最后,我的风筝飞得最高最远,赢了比赛,我激动得连蹦三尺高!
关键词:看图写话;写作教学;图示法;具体到抽象;思维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26-03
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低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时普遍存在着观察顺序比较随便、观察的重点和细节不够突出、想象偏离图意东拼西凑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低年级学生观察的无序性、思维的跳跃性和叙述的随意性所致。因此,“怎样指导观察?”“如何展开想象?”都可在看图写话训练中,用图示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搭建从形象画面到抽象文字之间的桥梁。
图示法是把客观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用简单的文字或图形加以展示的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常用的板书就是其最常见的教学应用,老师们用它分析课文,梳理文章脉络,帮助学生理解和体味文章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容、形成意境画面可用图示法,那么,在看图写话(从具象的画面到文字)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应用这一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下面的单幅图的看图写话为例:
这幅图的构成元素复杂,除了有主要元素——背着书包的小兔、挑着担子的猴妈妈、小猴、小河和独木桥外,还有一些次要元素——大树、树上鲜美的桃子、远处绿树丛中的房子、蓝天上的白云等,对此,学生们的观察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如果我们教给学生把这幅图简化为以文字为主的示意图,就可变成下图:
指导学生画这种图要注意两点:1.图中元素以文字代替,位置不动。2.探索发现主要元素之间的关系,并想象将要产生的动作,选择合适的动词在图中作简单的标注。这样,学生就会初步把形象的图画转化为文字。根据这种示意图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将它们串联成描述图意的一句话:“小兔要过独木桥,看见小猴和猴妈妈挑着担子也要过河。”也可以从小猴和猴妈妈的视角说这句话:“小猴和猴妈妈挑着担子要过独木桥,看见小兔也要过河。”
简单概括图意后,可以用想象把这个故事补充完整。为了避免学生想象的随意性,可以把学生的每一个想法都记录下来,然后再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想表达的想法保留在示意图中,以便后面的写作。这样,上面的图就扩充为:
学生扩充图意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思维的零星成果被文字记录了下来,这就避免了想象的随意性,从而保证了事件叙述的连贯性。根据这幅扩充后的示意图,学生就可以用一段通顺的话语把这个故事简要地叙述出来:“一天,小兔在郊游的路上要过一座独木桥,看见河对岸的猴妈妈和小猴也要过桥。小兔懂得谦让,就对猴妈妈说:‘阿姨您先过吧。’等猴妈妈和小猴过了桥以后,小兔才过桥。这样小兔和猴妈妈、小猴都平安地过了桥。”这个故事叙述虽然有些简单,但从故事叙述的完整性上看,还是合格的。
在这个看图写话习作中,所叙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时间、人物、语言、心理等要素都具备了,下一步教学要考虑如何帮学生将事件叙述得更精彩一些。要让人物更形象,让人物的动作更具体,其实就是把主要人物和他们的主要动作加以修饰,例如什么样的独木桥,什么样的小猴、小兔怎样对对岸的猴妈妈说话等,这些都可以加入示意图里,便于学生的写作。
下面我们应用这几步,再做一个看图写话的练习:
第一步:标出主要元素,保持相对位置不变:
第二步:搞清内部关系,观察并结合想象确定主要元素的动作,用合适的动词在图中标注出来。(内部关系决定外在动作)
第三步: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想象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帮学生设想情景,想象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把这些图中没有直接反映的要素,标在图外的相应位置。
第四步:把图中需要具体描写的元素和动作,加以修饰。
根据示意图可以比较容易的将这幅图反映的事情描述清楚。
一天,小芳去公园玩。她看见鲜艳的花朵,就忍不住伸手去摘。一位阿姨走过来,和蔼地冲她摆了摆手,说:“小朋友,公园里的花是给人们看的,不可以摘。”小芳听了害羞地低下了头。
这段话虽然还不够优美,但基本的信息已表达清楚,语言还算流畅。语文是描述工具,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作家不是我们的目的,让学生能把所见所想描述清楚就达到了教育目标。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图示法辅导看图写话的步骤:
1.把图中元素以文字代替,位置不动。
2.发现主要元素之间的关系,并想象这种关系所要产生的动作是什么,作出简单的标注。
3.想象图中的事物为什么会这样?他们是怎样做的?这么做了结果如何?他们想些什么?又说了什么?把所有的想法记在图外指定位置,然后把能连贯成一个完整故事的想法留下,把其余的舍去。
4.把图中的主要元素及其动作加以形容和修饰。
为了便于记忆,这四个步骤可概括成歌诀:
原位不动字代形,找对关系动作明。
因果经过言语详,修饰文章锦添星。
下图是将4个步骤的所得结果大概标注位置规划了一下:
单幅图的写作示意图这么做,多幅图的写作示意图就是把几幅图的示意图做出来,上幅图结果就是下幅图的原因。
一天,天气晴朗。小熊在树林里放风筝,它的风筝可漂亮了。正在小熊玩的高兴的时候,呼啦啦吹来一阵风,小熊的风筝被风吹到了大树上面,小熊怎么拉也拉不下来。它急得坐在地方大哭起来。
这时,长颈鹿走过来对它说:“你为什么哭呀”!小熊说:“我的风筝被风吹到树上,我拿不下来,你能帮我拿下来吗”?长颈鹿说:“这还不简单”。长颈鹿伸长脖子一下就把风筝拿下来。小熊高兴地对长颈鹿说:“谢谢你!谢谢你”!长颈鹿说:“不用谢,朋友之间相互帮助是应该的呀。”
关键词:作文教学;存在问题;教材资源;课外阅读;自信成功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一、二年级作文主要是看图写话,是由识字教学逐渐过渡到作文教学,也是为三年级学生写作文打基础的过渡时期。因此,提高小学生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桥梁和凭借,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虽然一、二年级课程表内没有专设作文课,但作文教学的渗透却应从用词造句、看图说话着手。面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一句话或一段话,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滔滔的江河就是发源于这涓涓的细流,这可以说是作文当中的一项基本功。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一向只重视生字词语,而忽视写话的训练。致使许多学生到了三年级仍然连简单的话也写不完整,写不通顺。这样就叫他们写成篇的文章,无疑是一步登天,学生不抓耳挠腮,叫苦连天才怪呢?为此我觉得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以图画为载体,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而且能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认识看图写话的意义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习作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虽然这段话没有具体说明写话应达到哪些要求,但是它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问题:那就是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要从激发写话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抓起。如何落实新课标一、二年级的写话目标,我想一、二年级的写话训练是看图写话,我便想重点攻看图写话。因图是静止在某一状态,所以需要发挥想象、构建故事合理而完整的情节,因而它能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益的。
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我们不能把它仅仅作为一种单一的作文形式来训练,还应该着眼于学生习作能力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来夯实它。看图写话也是生活的习作,同样要求学生是“我手写我心”的习作,同样要求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对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大有裨益。
看图写话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上具体形象的内容进行想象写话。这种训练,可以由看一幅图写一句话或一段话,到看几幅图写一段或几段通顺、完整、连贯的话。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
二、现阶段学生在看图写话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低下,其注意力、观察力十分有限,有时看不懂图意,有时看懂了图意,却不知道怎样表达。语句不通,表述不清,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是刚入门的学生的通病,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再一个,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一向只重视生字词语,而忽视写话的训练,致使许多学生到了三年级仍然连简单的话也写不完整,写不通顺。
三、看图写话的有效策略或方法
(一)挖掘教材资源
指导学生看图写话首先要解决素材问题,我们的老师、学生手里没有统一的图画素材,又不能给学生统一购买资料,这给指导学生看图写话带来了麻烦,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课本上的一幅幅插图,正是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极好素材,此外还有我们平时收集的照片、图片等,另外还可以利用班班通网上搜索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各类图片。
(二)训练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看图”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东看看、西看看,抓不到重点。再有,我们的孩子整天被禁锢在校园里,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致只会看到什么写什么,不能写出自己奇特的想法。例如,一次期末卷子的看图写话《植树》,图上有美丽的春天公园,有红红的太阳,飞翔的燕子,有三个人在公园里植树,有人扶树,有人浇水,有人培土……题目的要求是:仔细看图,说说图里都有什么,再写下来。一些同学这样写:“有三个人在植树。”这么一幅图就这样白白浪费了。面对这种情况,我想必须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使他们通过仔细看图,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新鲜生动,具有个性的语言。
看图说话、写话是小学生学习表达的最基础的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先看图再表达。看图是表达的前提,只有看懂图,才能进行表达。看图要做到一看二想,看,要求看清图中都画了哪些事物,它的主体是什么,理清图中各事物的关系,要看得认真、仔细。想,要求根据图中人和事物的关系,弄清这幅图表达了一个怎样的内容,你看了这幅图产生了怎样的联想或感怀。看单幅图还要想一想图中没有表现出来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说、写)要一想二说(或写)。在看懂图意后,正式表达(说或写)之前,要把图的内容和怎样表达(说或写)想一想,图中表达的是怎样的内容?如果内容很丰富,要想一想哪些是主要的,抓住主要的去说(或写),才能更简练。除此之外,在怎样说写的问题上要想一想题目是怎样要求的?要求你说(写)一句话还是几句话或是一段话?如果是一段话,那你又写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先说(写)什么,再说(写)什么,把表达的顺序想清楚。
指导看图要得法。看图作文中,着重在“看”,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要看清图画及画中的题词等内容。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画面的主体是人物的,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他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如果是单幅图,着重引导观察的顺序: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中间到四周等。这样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如果是多幅图,写话时,要引导孩子比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整体,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需要说明的是,训练学生看图,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指导过程,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要求不能过高,可以只说一两句话,只要能说清楚什么人、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就行了。有时时间、地点可以不说,只说什么人、做什么事,也是可以的,慢慢地再训练学生细看画面,展开想象。
(三)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写话”
写话是看图写话训练的关键。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必须在学生写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贯穿教师的指导。怎样体现教师的指导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写前有要求。如:写话格式,标点运用,不写错别字,准确用词,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写清图意,写后检查等。刚开始我要求他们只要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行了。慢慢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完整,更要写得具体、生动,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等。
写后有评议。学生写完后,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这就有评议的必要。看图写话,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培养写作积极性,要想让在写作上刚刚起步的孩子们越写越有劲,越来越自信,就得让他们的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承认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悦。写话是看图写话训练的关键。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必须在学生写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贯穿教师的指导。
(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写话打基础
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也认为,那些爱听故事和阅读的儿童,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为此,在平时,家长要经常讲故事给孩子听,并鼓励他们自己讲故事。为了扩大阅读面,我们和家长还要推荐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如:童话、寓言、儿歌、谜语、儿童漫画、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古诗等。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在阅读时,认认生字,划划优美词句,并鼓励其记下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样能促使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和具体的做法,通过以上途径,有效指导学生看图写话,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采取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让孩子们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欢乐、带来兴趣、带来自信、带来成功。
【三年级作文 放风筝 看图写话】推荐阅读:
看图写话放风筝二年级作文10-05
一年级看图写话春天放风筝12-09
一年级看图写话作文:快乐的周末06-30
小学一年级看图写话作文春天来了06-17
小学二年级看图写话作文:美丽的清晨10-05
一年级看图写话作文:小猴子捞皮球10-23
看图写话2年级下10-07
小学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11-16
一年级看图写话:荷叶圆圆12-08
一年级看图写话范文轮椅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