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文化塑造的作用(精选9篇)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医药工业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剂型最全的先进技术型合资企业之一。从1985年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了至今,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很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
企业要保持长久、可靠的竞争优势,必须有长久、可靠的企业文化作为保证。随着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管理制度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企业文化的需求就越大。
下面通过对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的解读来分析企业文化塑造的作用:
一、严格管理,注重激励
公司在管理上严格遵循杨森公司的标准,制定了严格的劳动纪律,使员工逐步适应管理模式,培养对企业和社会的责任感。
西安杨森大力宣传以“鹰”为代表形象的企业文化,他们自己这样解释:“鹰是强壮的、果断的、敢于向山颠和天空挑战的,他们总是敢于伸出自己的颈项独立作战。在我们的队伍中,鼓励出头鸟,并且不仅要做出头鸟,还要做搏击长空的雄鹰。”优厚的待遇是西安杨森吸引和招聘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不断丰富的工作意义,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和成功的机会则是公司善于使用人才的关键所在。
二、注重团队建设
在培养“销售雄鹰”的同时,他们还特别注重员工队伍的团队精神建设。经过大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素质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对公司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
三、充满人情味的工作环境
西安杨森的管理实践,充满了浓厚的人情气息。每当逢年过节,总裁即使在外出差、休假,也不会忘记邮寄贺卡,捎给员工一份祝福。在员工过生日的时候,总会得到公司领导的问候。公司的有些活动,还邀请员工家属参加,一起分享大家庭的快乐。西安杨森办的内部刊物,名字就叫《我们的家》,以此作为沟通信息、联络感情、相互关怀的桥梁。
四、加强爱国主义的传统教育
1996年11月22日,西安杨森的90多名高级管理人员和销售骨于一起由江西省宁岗县茅坪镇向井冈山市所在地的茨坪镇挺进,进行“96西安杨森领导健康新长征”活动。董事长郑鸿女士解释为什么组织这此活动:“远大的目标一定要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去。进行健康新长征就是要用光荣的红军长征精神激励和鞭策我们开创祖国美好的未来。”前任美籍总裁罗健瑞说:“我们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使员工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使我们企业更有凝聚力。因为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祖国的人怎能热爱公司?而且我也爱中国!”
通过对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的解读,我们可以对企业文化的功能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企业文化在组织中具有多重功能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
二、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它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组织利益。
三、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即它使不同的组织相互区别开来,为企业树立自己的领域,让员工明白自己的身份。
四、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个性,具有企业个性才能使企业适应自身的发展阶段。在适应特定文化背景和行业特性的大前提下,才可谈企业文化的个性。正如一个人的个性一样,脱离社会和工作的大前提片面谈个性,没有什么价值。个性强与社会格格不入,与行业格格不入,就无法持续发展。无个性变成了随大流,也无法持续发展。企业要想成为产业或行业排头兵,一定要将适合的文化发挥到极致。这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必须具备与行业相吻合的文化要素。如果现在不吻合,要么改变文化使之适应该行业,要么改变行业使之适合该文化,文化特性决定你的特别能力,更提供源源不断的兴趣和动力,这一切保证了你在适合的产业或行业成为第一的可能性。二是必须开发维护或发展这样的一种文化,即这种文化在行为思想特质、观念上都充分地支持着我们的产业或行业,或者我们去寻找或者我们等待这样一个产业和行业,这个产业或行业是我们最擅长的。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这样一种现状:瑞士是精密制造,日本是标准制造,中国是普通制造。三是要将这种文化发挥到极致。
2、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企业制定战略以后,就需要全体成员积极有效地贯彻实施。企业文化正是激发员工热情,统一群体成员意志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为战略实施提供行为导向,这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在企业中往往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能在同一时间完全领悟企业新的发展战略、经营思路,在这种情况下,若要实现大家齐心协力往前走,就需要企业文化的引导。
为更好地完成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实施的导向功能,企业文化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首先,企业文化要能够显示企业发展方向。企业文化要以概括、精粹、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明示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些语言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铭刻在广大员工心中,成为其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其次,企业文化要能诱导企业行为方向。企业文化建立的价值目标应能够成为企业员工的共同目标,实现对员工的吸引,成为员工共同行为的诱因,使员工自觉地把行为统一到企业所期望的方向上去。
3. 塑造与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塑造取决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
3.1 塑造与培育企业文化的硬环境
(1)明确企业发展的共同愿景和战略。合理规划企业共同愿景,可以告诉员工企业存在的目的和理由,反映那些正在影响、改变企业所处的环境的变化趋势和企业自身的期望。
(2)改善企业组织结构。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是一种金字塔式自下而上递阶控制的管理组织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结构由于存在对外界环境变化响应迟缓、压抑组织成员全面发展等弊病,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新经济时代中企业管理的需要了。
(3)规范企业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为特定顾客或市场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业务流程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即面向顾客和跨越部门和组织。面向顾客,包括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跨部门和组织,传统的战略决定组织结构的思维所导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部门林立、彼此之间缺乏合作,使信息在部门之间的传递延误、曲解和减弱。
(4)完善责权体系建设。责权体系是指在建立既定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公司就其各项活动参与者的责任与权力的界定划分所形成的管理体系。
3.2 塑造与培育企业文化的软环境
企业文化的软环境集中表现与主体部分则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在不同条件下所表现的内容不一样。我国的现代企业精神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继承传统企业精神的合理因素并汲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精华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群体意识的总和。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个性精神,主体精神和自觉精神。它代表和反映了企业的整体追求志向和决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哲学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精神有助于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并有助干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4. 总结
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优良民族文化在企业应用历史的积淀,是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企业文化,能够强有力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在企业发展壮大进程中焕发出更大的创造热情与奉献精神,从而有效地增强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添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我们相信,和谐的企业文化应是一部成功的优秀文化,在中国特色和谐企业文化的指引和帮助下,企业一定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参考文献
[1],杨凤玲.澳门学校教育改革的思考从终身教育谈起[J]比较教育研究,2000,(05).
[2]、刘大纶.论高职校园文化的企业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3]、符志平.江淑文.论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J]当代经理人(下半月),2005,(01).
[4]、程婧.学习能力是知识时代成功的保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1).
[5]、霍力岩.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0.(06).
[6]、孟华兴,王胜洲.企业文化培育的误区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04).
[7]、汪小梅,王耿.扈文丽.知识经济与高校教育改革[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8].彭再求,吕鸣.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师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02).
[9]、卞昭玲.论企业档案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建设——麦肯锡公司给我们的启示[J]档案学通讯,2003,(06).
关键词:加强;员工培训;塑造;企业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那类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都面临着管理体制改革和产品质量升级、管理方法升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居安思危、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站得高,看得远,时刻把握住企业发展的大局。必须跳出企业日常事务的圈子,把主要精力用于思考和处理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上。而坚持不懈地开展企业内部培训,就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
一、加强员工培训与塑造企业文化的意义
为什么有许多企业要花这么大的投资,抽出这么多的时间,对员工进行长期的、集中的培训教育?简单的地说,是为完成公司所承担的任务和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所决定的。
企业要快速做大、做强,就要适应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挑战和变化,要在市场经济中继续求生存、谋发展、创辉煌,就必须着重培育智力资本,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使员工热爱本职、忠于职守,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劳动态度、操作技能和敬业精神有一个显著的提高,构筑新的企业文化,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这就要求员工必须不断的学习培训,不断的开拓改革,不断的提高发展。
一些成功企业证明,要适应各种经济竞争的挑战,提高企业的经济竞争能力。除了必要的物资客观条件外。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一批德才兼备、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企业管理人员,有一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技术精湛的工人队伍。应该看到:一个企业是否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从表面上看,它以来于资金、资源、环境等客观条件,从本质上将:企业的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人。人的因素,人的素质是决定一切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现代企业必须注意发挥“人”的作用。而教育培训是开发和发展人力资源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
应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普遍的提高。但与要面临的挑战相比,与客户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其集中表现是:部分生产一线员工生产技能太低、太差,不懂生产技术和操作方法,导致产品质量低下,造成生产损失浪费严重;部分员工在工作上表现散漫、马虎,责任心差;对业务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求上进;部分员工对本职工作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心;总之,表现为的思想观念不新,知识准备不足,管理能力欠缺,文化层次较低,技术水平低下,敬业精神和员工的整体素质急需提高。俗话说: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就的。怎么练?是不是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再工作1—2年,水平就都提高了,事实不是这样。能不能把员工全部辞退,公司全都重新招聘?肯定也不行。许多相关研究表明:人在就业前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依赖于就业之后的继续培训和学习,依赖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职业培训和职业学习。由此可见,不断的学习,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目前唯一的、现实的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对员工要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培训教育,组织员工进行科学系统的学习、培训。通过职业培训,不断的更新、补充知识,提高技能,增长才干。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企业就要下决心,做出“举办长期的培训班,对员工进行集中的培训学习。
二、加强员工培训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培训是管理的前提。作为企业员工,必须通过培训使其具备实施管理所应有的观念、文化、知识、技术和素质。作为被管理者,也应通过培训使其掌握自身的职责、义务和相应的专业、技术。回顾一些企业发展的过程,以往每当企业出现问题时,大家往往是从经营上找原因,而对管理、技能上存在的缺陷,尤其是我们自身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却重视不够,甚至视而不见。实践证明,企业经营状况如何,客观条件虽然起很大的作用,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企业人的因素。其次,培训是管理的过程。人们对工作的认识和行为,取决于对职责范围、管理程序、经营流程等信息的掌握程度。管理培训过程,实质上就是帮助你了解、熟悉、掌握各种管理标准、管理程序、经营流程、工作准则的过程。我们集中学习培训,就是要让大家全面了解、熟悉、掌握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标准、准则和程序。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训过程就是一个管理的过程。再次,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教育通过学习、讨论,充分满足大家普遍要求上进,要求学习生产技术,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技术素质的愿望,这就能够激发了大家的工作干劲、工作热情和责任感。通过学习、讨论的过程,沟通上下级的联系促进上下级的交流,达成相互理解和支持,使之不断提高工作效绩。使大家加深了对执行企业管理程序、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由此可见,培训也是管理,培训也会产生效益。许多大型企业每年都选派一批管理人员、工人到高等院校甚至到国外进行培训学习,进行智力资本的投资,加速人力资本的开发,培养和造就自己的人才队伍。这种做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管理者最明智的企业投资行为。许多大型企业,不仅设有专职的教育培训机构,而且还纷纷投资创办企业自己的大学,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期分批的培训教育。他们把培训与企业的生存、竞争和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对员工能力的培训。对培训工作建立严格的管理和考核制度。
讲培训既是管理,并非是要以培训取代管理,而是要通过培训来实施贯彻企业的管理工作。通过培训不仅使大家在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有所提高,通过全面学习、训练,增强对现代管理方法的接受、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员工对员工守则、规章制度、经营理念的了解,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而且要通过培训,把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标准、规章制度都贯彻下去,使每个人都知道、都理解、都掌握。从而改进和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管理水平和行为规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培养团队精神,塑造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的目的。
三、塑造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企业文化重点应该是培养员工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随着变化而时刻变化的能力,这样就会使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变为员工要求自觉的培训,以跟上企业和时代的变化发展。激发员工必胜的斗志,鼓励员工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组织目标的完成,同时也是个人目标的成功。更应该培养员工的持续学习的能力,持续学习是建立可更新的竞争优势的关键之路。要做到持续学习,企业就要树立学习新技能的清晰的战略目标,营造持续学习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应该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更适应人性的组织,由学习团队组成,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强韧的生命力和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开发适应与变革能力的组织。学习型组织中员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员工会为了共同的愿景共同努力。企业应该积极稳妥地实行企业文化的变革,使企业文化与时俱进,增强企业和员工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浅谈企业文化的若干问题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是企业素质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在法国,航天从业人员少且精干,在企业中有很多优秀人才,他们能够非常稳定地工作,实际上航天行业的工资并不比其他行业高,有些公司工作环境和条件也未必优越,但他们为从事航天事业而自豪。
相比之下我们有很多人工作在航天,却缺乏自豪感。除了“这山看着那山高”之外,更主要的是缺少一种健康、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生活在各个层次的人都有怨言、牢骚,也有一些人由于心理不平衡产生一些模糊认识,甚至产生一些错误的想法等等。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是大多数人对航天进入市场后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缺少思想准备;二是一些人受到社会上不正常经济和文化现象冲击,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三是一些人对现状不满,对有些政策措施有意见;四是一些人“恨铁不成钢”。无论是什么原因,这些思想和行为上的“逆流”,都可能给航天事业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建立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航天形象显得非常重要。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管理者的引导
企业最高领导的个人行为,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文化氛围。在一个专制的领导下,很难有民主气氛;在一个软弱的领导下,很难实
行强有力的管理;在一个群众威望低的领导下,很难有共同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风气。做一个能引导建立好的企业文化的领导很难。要在形象、行为、工作方法、个人能力、合作精神、工作业绩和同情心诸方面都要有很好的表现,确实非常困难。可见,美国总统在参加竞选前要接受一系列行为举止的培训和个人形象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很多领导没有注意到个性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我行我素,在企业文化方面没有起到好的引导作用。
2.规章制度的约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厂规厂纪有很多规定是建立良好企业文化的保证,诸如行为、仪表、爱护公物、文明语言等等。更加重要的是一个企业要有一套行为准则,既要有宽松的环境,又要有严明的纪律,所谓令行禁止。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明确,无论是等级制度,还是民主集中制度,都要严格执行。同时,要广开言路。
3.深入广泛的培训
有没有企业文化不一样,接受过培训和没有培训不一样。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专业分工和合作是非常多的。正如所谓链条理论一样,一个链条的能力取决于群体中最弱的一环。如果一个看门人或守卫对客户进门设置很多障碍,态度又不好,再好的市场宣传也就不起作用了。上岗培训非常重要,这些培训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继续教育、质量培训等,除此之外要有为建立良好企业文化所需要的各种培训。要有人负责,有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开展培训。这里的培训不只是办培训班,也可能是师傅教徒弟式的,仅限于
教会怎么做而已。特别要注意培训的多样化,避免劳民伤财的“一刀切”。
4.相互理解和交流
古代封建统治者强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怕老百姓知道多了不好管理。现代人都有知识,都有分析判断能力,所以,愚民政策也就不起作用了。
现在企业经营状况不好,航天的改革又面临军民分线、下岗分流、机关精减等一系列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同时,航天面临非常严峻的质量形势,需要采取严厉的措施。这一切都需要上下之间的交流,所谓同仇敌忾、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等等。理解与团结是良好的企业文化的核心。
交流不都是做思想工作,还包括调动积极性。在法国ALCATEL公司,车间的墙上贴着一些画,说明总公司和空间分部的组织结构、经营成果、在国际上的地位、企业将来的目标等等。可能这些对各层领导者而言并不是很新鲜,但是对一个操作工人而言,自然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对来联系工作的客户无形中建立了信心。
交流的过程是互相了解的过程,是理解、团结的基础,也是人自然需求的一个部分。通过交流可以传达愿望、要求。各级领导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以及群众与群众之间广泛的交流是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只要有了交流的愿望,就会有很多的途径。
企业文化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形象设计。如果说在五六十年代因陋就简、自力更生是我们的企业形象,那么现在向国际一流公司
迈进是我们的目标。在国外非常重视企业形象设计,公司建筑外观和内部装饰无论是色调、结构、布置、陈设都简捷明快。从企业标志设计到广告、宣传册、产品包装都有独特的风格。企业形象设计是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投入,但也并不是处处都要尽善尽美、豪华奢侈,要做到经济、实用。有几方面需要注意:一是系统应用工程美学原理进行企业形象和产品的设计;二是请专业公司和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三是要一贯的保持和维护企业形象。如果地上有一片油污没有人管,会议室的灯具损坏无人更换,墙上旧的宣传画无人清理,再好的形象设计也无济于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也在影响着企业。和谐企业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发达、制度健全、科学发展、诚信经营、企业与社会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具有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组织文化,和谐、诚信、责任、创新、激励、廉政、环境文化是企业发展企业文化的应有之义。大力提倡、弘扬和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构建和谐企业 发挥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具有延续性的共同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2.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
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
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的功能
(1)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标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2)导向功能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4)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辐射功能
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企业文化对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
企业文化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是指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及微观组织文化。发展企业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使得以前被视为管理难题的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等有希望得到解决。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即把企业职工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形成舆论压力、理智压力和感情压力。企业文化具有凝集作用,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加速器。企业文化具有辐射作用,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的形象,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企业形象除对本企业产生很大影响外,还会对本地区乃至国内外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时期,发展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对于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发展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企业的对策
构建和谐企业,应大力提倡、弘扬和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企业文化。
1、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倡导和谐社会,培育和谐精神,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三个层次。
2、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的企业文化,企业家应率先垂范。对于企业家来说,信誉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可以取信银行和客户,团结周围的人,在企业合作中尤其重要。企业家应成为企业诚信经营准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企业员工的诚信也必不可少。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诚信经营知识培训,使员工真正认识到诚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企业文化、诚信道德渗透到商品的质量、设计、包装、广告及服务等各个环节,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深处。
3、责任文化。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它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企业要承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一个企业不但要强调经济责任,还要强调对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社会责任。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在股东的经济责任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之间达到一个都可以接受的平衡。形成一种正确的企业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相协调的责任机制,科学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
4、创新文化。创新文化主要有创新价值观、创新制度、创新网络。建立创新文化,企业领导者应首先创新观念,并将先进的观念转换成每个员工的创新精神。企业应鼓励冒险与革新,让员工有选择的权利,有通过自己的勤奋获得利益的权利。
5、激励文化。行为科学认为,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动机,使其内心渴求成功,朝着期望目标不断努力。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发挥出20%~30%甚至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但在适宜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90%。
6、廉政文化。廉政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文化根基之一,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象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产物。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加强廉政建设,既要加强制度建设,又要加强文化建设。
冯新有
西部钻探测井公司新疆克拉玛依市油建路9号834000
摘要: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基础和灵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弘扬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安全形象,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动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很重要的。
关键字: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建设企业意识
1绪论
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起来,用于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文明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进一步的树立和强化,成为了安全生产中弘扬和倡导的主流。
安全文化建设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企业,或者个人,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于国家,安全生产事关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针;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事关经济效益的提高,事关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对员工而言,安全事关生命,是人的第一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强烈。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的作用,得出了安全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对企业而言,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何在?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在当今这个和平崛起的年代,安全文化已是企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并将其用于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很显然,“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其意义究竟何在?
2.1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
既然是安全问题,实际工作中必然涉及到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可以通过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借鉴成功企业案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循规蹈矩逐步完善。因此,因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而导致的无章可循一般不是安全问题的核心。事实上,更多的企业面临的是制度在生产生活中的落实问题,即有章不循。
说到底,落实就是一种责任,而责任来源于观念。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解决观念问题。观念变了,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规章制度也就会得到更好的完善和落实。
2.2消除安全隐患,纠正习惯性违章
安全文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使得安全隐患更容易被发现并消除,将安全问题扼杀在隐性阶段。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发现一些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根据一些数据表明,近几年来,在石油行业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央视大楼着火,伤害大楼火灾等等,分析事故无非都是违章造成的。多数违章者也知道违章作业是不对的,但往往因为贪图省力、心存侥幸;周围的一些人也掉以轻心,似乎都默许着这
一切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实存在,因而违章操作依旧,只待产生严重后果时,才追悔莫及地说“如果不„„”。产生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就是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良行为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一个好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使安全的思维方式铭刻在脑海,安全的意识深入骨髓,人们就自然会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办事。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会从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保护企业财产的角度思考问题,隐患与违章必然会得到遏制。
2.3保证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
安全投入的不足,必然会造成安全设施的缺陷,埋下安全隐患。安全文化建设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企业上下、方方面面,都会从安全的愿望出发,审视周围的安全环境,主观上要求得到安全保障,也就容易发现和提出安全设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关心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安全投入就必须得到保证。
2.4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没有安全隐患,领导工作安心,员工工作顺心,消费者购买放心。这必然使得领导对市场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作出更好的决策;必然使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必然使消费者的购买量提高;从而使得产品的市场销售量提高。
3几点建议
安全文化建设既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又是安全工作的重点。下面就安全文化建设谈几点建议:
3.1培养意识
综上所述,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改变意识观念。
3.3.1长远意识
安全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一直存在。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有必要对相关工作常抓不懈,有必要认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制订长远的安全管理规划,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得以建立的目的。
3.3.2超前意识
培养超前意识,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可以防范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3.3.3全局意识
安全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国家、企业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在生产、工作中培养员工的全局意识,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矛盾,自觉以个体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来处理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3.2养成良好的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更决定安全,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小习惯很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好的习惯是安全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
3.3树立榜样
榜样是大家学习的对象,其具有无穷的力量。领导以身作则,员工岂能无动于衷,安全文化建设岂能不成功。
3.4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与肯定
无论是谁,都需要鼓励,需要肯定。没有鼓励与肯定的工作,只会让员工越来越失望。不仅不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良好的意识观念,相反,其很可能会出现故意捣乱的思想苗头。
5结论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企业的长期行为,更是企业的重要任务。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长期努力,持之以恒。它能促使企业实现管理资源优化整合,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增创经济效益的目的。在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借文化之力实现安全管理由管到防的转变,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实现企业生产的本质安全。
作者介绍:
冯新有:西部钻探测井公司测井五分公司副经理
1 企业决策层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彰显胸怀和智慧
企业文化对企业决策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战略、组织和激励。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就像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帆船, 战略就是船前进的方向、组织就是如何管理这艘船、激励就是要船上的水手们如何努力划船。企业文化对这三个方面的影响都通过企业领导者的智慧加以充分体现。
战略指导着文化。领导者是企业的领路人, 企业领导的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战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使命、目标等部分是重合的。所以, 企业战略的变化必须对企业文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使文化与战略能够相互匹配。
组织激荡着文化。组织设计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很大, 反过来组织结构也会对企业文化产生很大的冲击。组织结构既是企业职能分工的结果, 也是企业权力分配的产物。企业家所特有的胸怀、气魄和独特视角决定了企业组织结构的内部制约机制, 决定了企业组织未来发展所蕴含的能量。组织结构的不断发展壮大, 是对
(上接209页) 条边共同连接于一个点的企业家智慧的最好验证。
激励引领着文化。激励系统首先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它是衡量各项工作标准的一套尺子, 鞭策着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激励系统也是一种润滑剂, 它可以使企业这台机器在运行迟钝的时候, 减少摩擦, 轻装上阵;激励系统还是一种控制, 这是企业控制系统中很重要却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环, 它表现为企业的负荷能力、承载核心人才能力等方面。
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思想有多远, 我们就能走多远”, 这是一句很是值得每一位管理者细细品味的话。对于企业来说, 企业领导者的思想境界、智慧水平对企业的未来是决定性的。
2 企业执行层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细节决定成败
企业文化对企业执行层的作用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沟通、氛围和修养。对企业这条大船来说, 缺少“沟通”, 船就难以按既定的方向前进, 水手们就难以将力合到一处;缺少好的“氛围”, 船员的集体意识就会淡漠, 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孤单。缺少“修养”, 水手们就会闹内讧, 再好的船、再正确的方向也难抵达终点。企业文化对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是最容易被人直接感受到的。
沟通保障着文化。沟通问题是企业内部产生冲突的根源所在。如果企业内部正常的沟通渠道没有被很好的建立和监控, 企业就会出现所谓的“小道消息文化”, 并且很容易将企业的主流文化侵蚀殆尽。企业应该广建沟通渠道, 特别要加强对中层管理者的选拔和引导, 才能真
的技巧。在一块分段数4X4的平面上进行不规正形成上下一致、沟通顺畅的企业文化, 才能使企业保持持久的凝聚力。
氛围彰显着文化。当进入某些民营企业的时候会很容易感受到推卸责任、相互猜疑, 当进入到某些国有企业的时候也很容易感受到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这就是企业的氛围。企业的氛围是企业文化的最直接产物。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塑造追求上进的氛围, 差的企业文化无论企业大小都会让人感到这个企业是一盘散沙, 时刻面临着的危机。
修养体现着文化。修养首先体现在员工个体上, 员工的外在形象、言谈举止处处都在诠释和体现着企业文化;修养其次体现在企业的组织整体上, 组织的管理制度、价值观念等充分展现着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非常有必要在员工个体和组织整体都要进行修养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使员工个体和组织整体的行为保持一致, 实现员工的成长与企业组织的成长同步。
真正的企业文化是贯穿于企业各个层面的文化, 并不仅限于企业的高层。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更好的与各层面的内容相互结合,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企业文化的真正形成。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核心价值观;功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94-01
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引领着企业发展方向,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文化的力量已深深地镌刻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培育企业文化的自觉性,努力引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它由企业环境、价值观念、英雄模范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组成。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二)企业文化的特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独特性。企业文化产生于不同企业,每个企业有他独特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有自己企业里形成的价值观,因此他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有其特点。
2.难交易性。企业文化是为该企业内部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甲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能被甲企业成员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能极大的促进甲企业的发展,但他出自甲企业,不一定能被乙企业成员认同,也不一定能适合乙企业,对乙企业未必能起到促进作用。
3.难模仿性。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可以模仿,但企业文化不能模仿。企业文化有其独特性,是一套非常复杂的价值体系。因此,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核心专长与技能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任何企业都是有文化的,没有没有文化的组织,只有不同文化的组织。
二、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工会组织加强企业文化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认识:
一是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是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企业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引领作用,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奋斗目标、发展方向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体现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实践证明,凡是企业文化建设搞得好的单位,企业的各项工作都会有发展、有创新,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是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开展职工文化建设,可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振奋职工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是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具体要求。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职工素质,有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利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为职工全面发展,实现体面劳动,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全面把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有针对性,要找准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的交叉点、契合点,以企业文化带动职工文化建设,以职工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助推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注重以企业精神为基本点引导职工文化,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职工文化活动,引导职工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理念,将企业精神渗透到每一名职工的心中,努力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职工文化的创造来源于职工,要坚持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一切的文化创造形式、内容都要以适不适合职工的工作、生活为检验标准,从职工需要出发,抓好结合,开展活动。
一要着力加强职工思想教育。要在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要着力深化“创争”活动,为广大职工获取新知识、练就新技能、体现新作为提供舞台,为促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推进职工的能力提升和素质提升。
三要着力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激励职工广泛参与到建功立业活动中来,切实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立功竞赛活动,搭建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不断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四要着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依托俱乐部、图书馆、活动室等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软实力作用。五要着力加强阵地建设。阵地建设包括职工书屋建设,整合内部资源,抓好各级各类人员和广大职工的业务学习培训。建设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特色职工文化,形成职工文化职工建,建好文化为职工的主体观和自觉观,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四、注重增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工会组织需要建立、完善职工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运行体制和创新机制,使之适合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适合激发职工文化创造活力。形成党委重视、行政支持、工会推进 、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工人文化宫、职工体育馆、职工书屋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文化创造体制,不断活跃基层文化活力,打造清新的企业文化,创作贴近职工、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文化作品。要创新载体,选好抓手,建立机制,发挥专业团体和专业协会的作用,做到月月有比赛,月月有活动,形成声势,形成影响,形成品牌。要发挥工会组织的推动作用,把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纳入工会整体工作中去安排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实现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共建共享”。
总之,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是激发企业和职工活力,推进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此,各级工会要积极作为,在加强企业文化,构建职工文化,助推企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驰 《当代企业文化导论》 湖南出版社 2000
毕业作业
题目: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分校:朝阳分校
年级:16春行政管理 学号:1611001401202 姓名:樊金杰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层次和内容。作为一种新颖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可以发挥一般管理手段所起不到的作用,因此,塑造企业文化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经历了一个长足的发展过程,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过于注重形式,忽略内涵;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把企业文化理解成虚无的概念,脱离了企业管理等等。从这些问题入手,塑造我国的企业文化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在借鉴西方企业文化的同时,注意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立足国情和企业实际,塑造富有个性和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重视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关键词] 企业文化,内涵,功能,思路
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是从企业管理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理论,被称为管理科学的第四次革命。
7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史上最为震撼人心的事件莫过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一个资源匮乏、疆域狭窄的东方岛国,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重失败之后,一度被断言为至少在一个世纪内将悄然无息的民族却出人意料地在短暂的二三十年内,以流星般的速度在战争废墟上异军突起,一跃成为当时继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和经济强国。一直雄居世界经济之首的美国王牌工业―汽车工业和钢铁工业正受到来自日本的强大冲击。自汽车问世以来一直主宰着世界汽车工业的美国汽车业日渐失去盟主的地位,而由日本汽车业取而代之。贴着“索尼”、“松下”、“日立”标签的日本电器军团打得美国电器业溃不成军。整个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大为震惊。这股突如其来且异常强劲的“日本冲击波”迅速影响着全球几乎所有的市场,改变了世界经济竞争的大格局。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美国的企业管理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之谜。通过对美、日两国一些典型企业的调查和对比,他们惊讶地发现,美、日两国企业之间的差距主要不在技术、设备、资金等物质要素方面,而在于日本的家族主义企业文化优于美国的个人主义企业文化。美国一批专家学者花费大量精力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文化的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以论文和专著的形式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继而,全球出现了研究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企业文化这个客观事实被提升到理论形态,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崭新的管理思想。于是,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在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两个阶段之后,进入了文化管理的新阶段。我国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和研究相对较晚,集中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同时,进步也较快,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出现了一批国际性跨国企业,塑造了具有他们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组成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形成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基础,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文化研究仍严重滞后于我国企业发展,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主要是企业内部自己探讨,虽然也有专家学者的介入,但是由于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变革等问题缺少长期深入的研究,所以,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缺少个性,同时也难以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文化的推动力。因此,首先应该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成果,理解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
虽然日本、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很早就展开研究,也提出了很多观念,但关于企业文化的内涵至今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辞海》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做了这样的总结:“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有人把企业的领导人员和员工的文化素质与文化行为及企业中有益文化建设的措施、组织、制度等也包括在内。这样,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企业文化的物质层,称为企业的硬文化,包括厂容、厂貌、机器、设备、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包括领导机制、人际关系、规章制度、作风纪律等;企业文化的精神层,称为企业的软文化,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群体意识、员工素质、优良传统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称企业精神。
结合中外学者的观点和企业的经营实践,我们归纳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概念,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这也是管理学中所关注的重点。作为管理理论提出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都是在研究如何激发员工,鼓励他们发挥所在潜能,同心协力实现组织目标。尤其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自我实现确定为人类最高层次的欲望,通过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来实现企业的目标。所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其本质就是整合、确立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
亦可称作企业理念。它是企业有意识地提倡、培养员工群体的优良精神风貌,是对企业现有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及倡导的结果,是全体员工有意识地实践所体现出来的,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源泉,企业精神则是企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企业制度主要是指对企业组织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制度层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企业素养包括企业中不同层次员工的基本思想素养、文化教育水平、工作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其中,基本思想素养的水平越高,企业中的敬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的基础就越深厚,企业文化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可以想象,当一项选择不容易判定对错时,基本思想素养水平较高的企业容易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企业素养是企业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管理学中讲人本管理,文化学中讲人本文化,企业家又是人本之首,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家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文化。说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是指企业存在的自然文化现象,使其发展成系统的相对稳定的企业文化,需要一个相当时期的总结、提炼和创造的过程,而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又绝不可能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应是企业家或者包含员工中为数极少的中坚分子。由此可以认为,企业家的文化素养决定着企业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企业家文化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
因此,塑造我国企业文化,也应该围绕这些核心内容进行。
塑造我国企业文化对于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哈佛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世界领导与变革领域的权威―约翰·科特(John Kotter)教授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Corporate Culture and Performance)中指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等专家通过对全球优秀企业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引领下,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跨国企业。2002年,海尔品牌价值评估为489亿元,跃居中国第一品牌。2003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海尔在管理和企业文化上的创新与贡献引起了世界管理界的关注与高度评价,目前,海尔已有十多个案例分别被收进哈佛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等世界著名学府的MBA案例库,成为全球商学院的通用教材。
海尔是怎样创造出奇迹的?张瑞敏把这一切归结为海尔人的奇迹,而集团长期有意识地培育和凝聚形成的独特的海尔企业文化正是激发全体海尔人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模式,重在发挥人的作用,使文化和精神能够发挥出现代管理技术、手段和物资所起不到的功能和作用。这些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企业文化是企业前进的旗帜和方向,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有什么目标,都将体现在企业文化中。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具有一种“文化定势”,把员工的努力方向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使员工把企业追求作为自己的追求,把企业荣辱作为自己的荣辱。
松下的缔造者松下幸之助说过,“明确企业的社会使命,能够凝聚所有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功能是企业文化最显著的一种功能,它能汇集全体员工的聪明和智慧,把员工的意志和行为引向同一方向和目标,使员工之间产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组织荣誉感和共同的责任心,为一个共同的方向和目标协同工作。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在组织内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制度反映的,直接要求员工应该怎样做,禁止员工怎样做的规定和批评、警告、罚款、降薪、降职、解雇等处罚制度的“刚性”约束;另一方面是使命感使然的,一种思想的潜移默化的指导,一种精神的与时俱进的影响,受企业伦理、职业道德、公共舆论、人际关系等隐含的“柔性”约束。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企业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最高追求,是企业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只要这种追求和境界与每一位成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就将激励全体员工共同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拼搏奋斗。企业文化观念形成的群体意识的驱动及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使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得到不断加强,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不断发挥,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激励力量。
通俗地说,辐射功能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向外部的扩散和影响。企业文化现象是企业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它是在长期的企业经营实践中和与社会的交往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仅在企业内部有支配员工行为的作用,而且会通过商品流通、业务往来、媒体的宣传报道、文化交流、参政议政等多种形式,自然地融入到社会交往中,不断地向本企业外的企业和不同形式的组织辐射,对企业界和整个社会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文明建设乃至对外改革开放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力和推动力。
企业文化内外沟通功能是借助于文化传播和文化网络实现的。在企业内部,有纵向的文化沟通,它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文化网络,企业领导者同广大员工取得心理上的沟通,把领导者提出的经营战略目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观念渗透到每个劳动者之中并取得共识。还有横向的文化沟通,它是企业各个生产单位之间,各个管理部门之间,领导者、管理者和生产者三者之间文化沟通。在企业外部,主要是企业与主管机关、综合经济管理机关、所在地区政府,以及有关单位特别是消费者的文化沟通。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James Heskitt)教授在他们的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总结了他们在1987-1991年期间对美国22个行业、72 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的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大作用,那些“具有重视所有关键管理要素,重视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艺术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在11年的考察期中,前者总收入平均增长682%,后者则仅达 166%;企业员工增长前者为282%,后者为36%;公司股票价格增长901%,而后者为74%;公司净收入增长为 756%,而后者仅为1%”。上面的数据充分证明了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且那些最成功的公司往往也具有非常鲜明和强大的文化,如松下、惠普、通用电气、海尔等。
由此可见,在现代经济中,塑造企业文化对于我国企业发展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如何呢?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所以我国企业文化是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其产生阶段,我国的企业文化更多地受到当时社会政治力量、文化力量的影响。从建国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增长率来看,这种企业文化对生产经营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国有企业从厂长到工人每个人都有一个共识:“我们是国家的主人”、“爱厂如家”、“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等,这些共识形成了企业一套独具特色的经营观念,著名的如鞍钢的“孟泰精神”和“鞍钢宪法”、大庆的“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以企业文化之名,但实际上已经发挥着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受这些理念的支配,工人们上下一致,团结奋进,以极大的热情完成上级下达的一个又一个任务。
改革开放后,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被正式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潮。当时,有没有优良的企业精神,已被列入企业达标升级的正式条件。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的一些形式,热衷于打广告、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企业文化策划公司做CI(Corporate Identity,即企业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些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宣传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九十年代初期,随着反对全盘西化思潮的展开,有人提出企业文化理论是西方的意识形态,传入我国以后冲击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动摇了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带有“左”的色彩,片面地夸大了企业文化理论的消极作用。此后,我国兴起的这股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低潮。许多在当时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也纷纷星辰坠落,如太阳神、爱多、秦池等等。进入九十年代,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央决定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为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第二次“企业文化热”蓬勃兴起。“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等语句相继出现在党的十四大文件和中央领导的讲话之中。一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也培育了催人向上的企业文化,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其中的佼佼者有海尔、联想等等。但在总体上,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间较短,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不少企业以市场经济为背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尚不成熟,在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沟通与竞争中明显乏力。这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组织文化权威艾德佳·沙因给企业文化所划分的层次,企业的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属于企业文化最表层的表现方式。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个性化的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纵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近年来,有人提倡用儒家或老子的学说来管理企业,这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这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例如传统文化中强调对家庭的归属、对权力的依赖、重感情等,将这些文化因素应用于企业管理,可以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共存,实现企业的超越。但是,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不利于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因素,如知足长乐、枪打出头鸟等,这些都是抑制企业超越的隐型杀手。所以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不能简单而为之。
有些企业认为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的圣经,期待着通过塑造企业文化而直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因为企业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的状况和业绩来进行评价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凝聚力、生产效率以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的。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因此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针对前面所分析的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功能及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塑造我国的企业文化,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国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尤其是当今世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西方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有参考借鉴价值,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吸收。对外来文化,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用批判的精神,吸取和借鉴。同任何一种文化一样,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开放型的,必须兼容并蓄,充分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建设的经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逐步塑造成本企业文化,这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兼容并蓄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与我国优秀文化相结合。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说,“企业文化符合民族的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扎根久存”。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活水的源头,扎根的土壤。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沉淀,它世代相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道德观和价值观对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和维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批判民族虚无主义,理直气壮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培育企业凝聚力服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如重视仁爱,以人为本的传统;团结一致,儒家文化的重教育、启发和强化感化作用的传统;中华民族具有的自强不息的传统和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传统等等要注意继续保持和发扬。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要把理论研究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不同企业的厂情,在扎扎实实的总结已有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有个性,有本企业特点,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渗透,是企业或组织独创性地将社会文化与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的产物,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没有标准统一的模式。企业成功之秘诀,在于其企业文化特色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即不可复制性,只有这种不可复制性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一切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在借鉴西方企业文化的有益经验,继承历史文化传统之后,要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创新,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尤其在当今,企业文化建设要不断地吸收、容纳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新的文化要素,不断融汇现代科学与教育的新内涵,形成具有现代意识、现代内容的新企业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将商品意识、独立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等思想文化意识注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使企业生产经营获得蓬勃生机和新的精神力量。一个不重视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是一个缺乏活力的企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企业。
在现代企业中,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基于此,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培养和造就宠大的企业经营者队伍,培养和造就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而这些方面中,最为关键的是造就大批的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
企业家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文化的代表,他在企业文化中起着设计、组织、概括、示范、引导、凝聚、传播的作用,这种起主导的作用,他人是不可能代替的。按照沙因的观点,领导者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建和管理文化,领导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文化的能力。培养优秀的现代企业文化,就是要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良好思想,文化,技术,管理素质,以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才能加快现代企业文化生成、发育及升华、丰富的过程,才能使形成的文化产生应有的导向、激励、辐射作用,以独特的形象、优秀的文化魅力,对其他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产生良性的影响。
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企业文化具有三大特征,一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工具,二是以“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为核心,三是作为丰富企业职工业余生活的一种手段,其历史局限性显而易见,根本不可能称之为现代企业文化,它实际上是用来解释说明职工和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与企业管理无关,这与现代企业文化理论有着根本矛盾。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是以“人”为管理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以企业群体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的共识为核心。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建立了业主产权制度、法人产权制度,企业产权清晰,遵循现代雇佣制,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业主与经理人之间关系清楚,权责明确,这就为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践提供了可能,为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业主认可的,以企业家(经理人)为主体的,企业员工广泛参与的企业文化,因此,建设“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加快建立优秀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我们欣然地看到在我国企业文化第二次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经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力量,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企业文化系统并做出否定、创新的抉择,向着如何在中西方企业文化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发展,并且更重视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研究方法。我们的企业对待企业文化的态度正在跃升,我们的企业文化研究者以及实际操作者们正在致力于如何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如何使企业文化变得更实在,更有用,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我们相信,不管多遥远,只要我国企业找对路,找好路,伴随我国经济振兴的企业文化繁荣应该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特雷斯·E·迪尔,阿伦·A·肯尼迪.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2] 张德,刘冀生.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3] 范周.企业文化导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4] 约翰·P·科特,詹姆斯·L·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5] 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张德,吴剑平.企业文化与CI策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7]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8] 范喜贵.无形·有形-企业文化:管理的第四阶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9] 刘啸武.传统价值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J].经济管理,2002,11,第21-23页.
[10] 孙效增.我国塑造和发展企业文化的思考[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3,第34-36页.
[11] 周晓虹.我国企业文化塑造面临的障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3,第45-48页. [12] 戴维·S·博扎克,特里·皮尔斯.激情:创造激情四射的企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浅谈企业文化塑造的作用】推荐阅读:
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10-25
企业文化塑造论文范文06-14
甲骨文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如何塑造的09-11
创新文化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06-26
企业文化环境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作用探析07-26
浅谈企业文化的影响07-22
浅谈发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06-29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10-16
浅谈如何践行企业文化09-12
浅谈企业文化形成模式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