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暖艾企业文化(精选4篇)
韩天同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中央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表现为一是坚持从战略高度认识和谋划企业文化建设, 提高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二是不断完善价值理念体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 进一步明晰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企业使命, 明晰了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企业愿景, 形成了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企业特色的具有丰富管理内涵的企业价值体系;三是注重发挥文化管理功能, 积极开展创新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服务文化、品牌文化、廉洁文化等专项文化建设, 切实提高了管理水平, 提升了品牌形象;四是勇于担当、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中共十八大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的阶段, 中央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 任务更加繁重, 责任更加重大。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了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十二五”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核心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中央企业必须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助推企业改革发展, 为实现核心目标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王德生在讲话中指出, 面对新的形势, 商业企业要以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新的文化理念, 不断创造发展新思路, 创造发展新模式。要以德为重, 诚信为本, 培育和谐共进的企业文化。要服务民生, 适应市场, 提升效率, 提升水平, 提升市场竞争力。要坚持质量至上, 精益求精, 严格落实质量监督制度, 为消费者提供放心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要努力塑造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品牌形象, 提升品牌竞争力, 不断增强中国商业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王大明同志在讲话中指出,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这对于企业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企业的领导者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化国企改革。全会《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这是一项重大的理论突破, 对此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第二, 要进一步明确创新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导向已成为一项新的重要国策。第三, 要认识到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也是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企业的市场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所拥有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还取决于其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人力资源是企业各项资源中最关键的资源之一, 企业领导者应当用主要的精力调配好这个资源, 要善于发现人才, 知人善任。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企业家要对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把握市场导向、创新导向的核心要点。
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车迎新, 中国一汽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孙国武,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武永涛, 皖北煤电集团董事长葛家德,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唐应伟,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袁绍斌, 分别在“企业文化竞争力作用”、“企业文化竞争力推动企业生产力”、“企业文化竞争力效果评价”等专题论坛发言。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导唐任伍,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徐艳梅分别做了专家点评。
在“企业文化竞争力培育”、“企业文化如何发力”的嘉宾互动对话中, 成都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程福波, 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竹民, 四川宏达集团副总裁、党委副书记刘德山, 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大建, 北京金隅集团党委副书记吴东参与了对话。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华锐、副理事长李世华做了专家点评。恩智浦半导体 (上海) 有限公司业务总监Ran Zahn, 巴斯夫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企业传播部资深总监裴泽科, 以及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的代表围绕“跨国企业文化竞争力比较”专题做了演讲, 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苏勇教授做了综述比较。
会上, 与会专家还就“企业文化竞争力的作用方式”、“企业文化竞争力与企业转型升级”、“企业文化竞争力与企业综合竞争力关系”等热点问题作了观点交流。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徐艳梅在专题报告中说, 企业文化竞争力一是表现在协调机制上。当今时代, 技术创新带来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 评价企业绩效的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已从领导评价、自我评价发展到客户评价、利益相关方评价。这些变化就需要企业有更强的粘合力、更强的控制力, 这种协调机制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逐步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竞争力二是表现在沟通能力上。在今天网络化的社会, 企业要进行非常广泛的沟通, 沟通要用心, 要进行思想交流, 要用价值观去对话, 这也是企业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做了总结报告。他说, 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的新形势下,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和竞争中的作用更加显性化, 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因素。在讲到文化发力点时, 孟凡驰说, 一是要解决企业“我是谁”的问题, 要使员工达成文化的高度认同;二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要明确企业到底为什么存在, 激发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 让文化引领战略;三是要发力于企业经营过程, 形成个性化的品牌文化;四是要发力于管理, 克服重管轻理的弊端, 实现管的刚和理的柔相结合, 使管理更具精细化;五是要发力于产品, 使各种形态的产品具有高文化含量;六是要发力于服务, 提升服务的文化品位, 要从细节入手提高各行各业的服务质量。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已不再是单纯的赢利性经济组织,同时还是企业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寻求精神追求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机构。企业文化能够给企业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因此,企业管理需要由文化来支撑,企业发展需要由文化来推动。
那么,企业应建立怎样的文化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在我看来,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更能突显人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本文我们将结合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的具体实践,分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所用。
为企业发展提速
企业发展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发明和创造技术的人才;企业进步需要管理创新,更需要大胆创新的管理人才。因此,企业应该为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营造成长空间,以人才力量推动企业经济发展。
回顾上海烟印胶印事业部历年的人才培育工作,我们始终追求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为广大胶印事业部员工搭建各种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使大量人才脱颖而出,为部门提升整体工作业绩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企业适应市场竞争、发展壮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从建立劳模维修平台到内训师平台,从技术论坛到机长沙龙,我们培养了大批年轻维修骨干和技术能手,通过广泛的交流和学习,使他们的工作技能不断得到提升;从理论学习到技术比武,从业绩考评到综合素质测评,通过比一比、赛一赛、测一测,大批技术管理骨干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水平,不断提升对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广大技术管理骨干在部门和企业搭建的培育平台中,找准了自我发展的目标,明确了自我完善的方向。围绕以人为本的人才培育文化,我们的主要骨干快速成长起来。眼看一个一个技术难题在自己手中得到解决,眼看一个一个工艺复杂的产品在自己手中顺利完成,眼看生产效率逐年提高,眼看产品质量不断趋于稳定,广大的技术管理人才在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也为企业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提供强劲的人力保障
当我们在急呼企业发展需要人才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是否科学合理地使用了现有的人才。怀才不遇,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悲哀,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损失。
近年来,上海烟印在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例如,为有专业特长的员工搭建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不论年龄、资历,只要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都能在关键的技术管理岗位上驰骋。这不仅激励了广大年轻员工,也使老员工心服口服。另外,在干部的任用、选拔上,以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为依据,能者上、庸者下,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干部选用平台上进一步激励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激情。我们的党建工作,始终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教育和思想引领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各种党建载体不断去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员工中树立起良好的示范榜样引领作用。在这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和激励措施下,建立了一支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员工队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
强化员工主人翁意识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企业环境,员工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是休戚相关、相互依赖的。因此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努力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协调发展,是加快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石。
上海烟印通过“责任意识”教育,让每位员工深知各自岗位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拥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保证工作的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开展“忧患意识”教育,告诉每个职工“定单就是我们的饭碗”,没有定单,企业就不可能发展,我们的收入就不能得到保证。因此,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维护信誉是企业的生命,也是每个员工的生命。上海烟印还开通了企业各岗位的成长通道。如在干部岗位中,根据工作业绩、考评成绩,另增加了岗位晋级的通道;在青年员工中,开展了职业导航活动;在技术工人中,开辟了高级岗位评选活动等。通过各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宣传,让每个员工的发展目标紧密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为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共处、企业的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总之,企业不能只是一个雇佣劳动力的组织,应该重视学习,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充分尊重和肯定员工的个人价值,时刻关注员工的成长与发展,使企业成为一个以人为本的大家庭。
(本文作者为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1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要理解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就必须了解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等相关概念。
1.1 实力的涵义
实力通常被看做是做事情或者控制别人的能力。而Robert A.Dahl等则将实力定义为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就可以让别人做一些事情,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他们将不会做那些事情[1]。约瑟夫·奈(Joseph S.Nye)将实力定义为具有某种能力或资源,并且这种能力或资源能够影响别人的行为,从而达到自己理想的结果;同时,奈将实力比如成爱,容易经历,却难以定义或度量,并将其视为达到目的或目标的一种能力[2]。Ray S.Cline认同实力是一种能力的基础上,认为这种控制能力常常与拥有特定的资源相联系,包括人口、领土、自然资源、经济规模、军事实力、政治稳定性等[3]。与传统实力相比,目前实力所包含的资源正在发生着改变,慢慢远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实力,逐渐从地理、人口和原材料转向技术、教育、经济增长等。
1.2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
软实力概念由约瑟夫·奈首先提出,在不同时期,他对软实力给出了不同的表述。1990年,约瑟夫·奈首次将综合国力划分两种,即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Soft power),硬实力由资源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四大因素构成,而软实力是让他人自愿按你的意图做事的力量,是一种吸引力,主要通过无形资源,如国际合作、文化、意识形态等获得[4]。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一文中,奈认为,软实力是在国际事务中,通过吸引力而不是强迫力达到理想结果的能力,它是通过说服别人遵循既定的准则从而产生理想的结果[2]。在《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书中,奈将软实力正式定义为:相对于国家、民族、边界、领土等“硬权力”而言的文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国民凝聚力和国际机制等,也就是指意图通过吸引力、感召力、同化力来影响、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等,从而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5]。1999年,奈对软实力概念予以重新定义: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吸引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获得理想的结果,它能够让其他人信服地跟随你或让他们遵循你所制定的行为标准或制度,按照你的设想行事。2002年,在《为何再不能单纯依赖军事力量》一文中,奈认为软实力就是“让别人也想要你所想要”的能力[6]。2004年,奈再次对软实力予以简要定义: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这种吸引力来自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在2006年发表的《软实力的再思考》一文中,奈将这一概念简单地定义为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改变他方的行为,从而使己方得偿所愿的能力[7]。很显然,奈所提出的软实力概念,是从国际政治理论角度出发,强调软实力是一种号召力、感染力,奈对于软实力的论述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明晰软实力的范畴。
国内学者对于软实力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认为:软实力是一国的内外政治动员能力,即对国内外硬实力的调动和使用能力[8]。这种看法不仅强调了软实力对外的维度,也包含了其对内的维度。
1.3 文化软实力
客观地看,在奈所构建的软实力国际政治理论中,“文化软实力”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概念定位,它只是软实力的一个构成要素。而“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概念而被正式提出来,却是在十七大报告中。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对于文化软实力给出了特定的解释,文化软实力即文化的凝摄自固力、竞争力、传创力和感召力的整合表达,它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者,都产生实实在在的改变性影响,所以,文化软实力是人在创造生存的过程中改变自己或他者的实在影响力。在有关实力与软实力概述的基础可以看出,“文化软实力”概念是从“文化影响力”、“文化感召力”、“文化竞争力”这些描述性语词中转化而来。“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软实力形态,在软实力要素构成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基石,它构成软实力的深层魅力[9]。
1.4 城市文化软实力
国内一些学者对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城市文化软实力进行了分析。王光明指出,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能画等号,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意识形态分量较重,而城市文化软实力则较为看重价值取向。就城市软实力构成而言,包括城市精神、城市形象、文化设施和机构、文化品牌等方面[10]。在具体实践中,深圳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归纳为: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价值创造力,以城市智慧和创意阶层为核心的文化创新力,以文化输出和传播能力为核心的城市文化辐射力,以聚民心集民意为核心的城市凝聚力,由城市品位、城市品牌、城市形象等要素所构成的城市影响力[11]。
综上所述,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在软实力概念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涵盖了城市文化和软实力两个概念的内容,但并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基于城市文化的基础上,整合相关资源,加强对于国内外硬实力的调动和使用能力,进而体现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辐射力。通过文化建设,加强城市文化的培育、提炼和发展,提升城市的品牌效应、集群效应、竞争效应和区域效应,进而体现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2 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
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上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1 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
2.1.1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软实力。
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支撑,在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发展科教文卫社会事业,才能提高市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1.2 增强经济硬实力离不开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反应了硬实力现状,并对硬实力的塑造具有能动作用,积极向上的软实力能够促进硬实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落后消极的软实力则阻碍了硬实力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软实力日益“硬化”,并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城市硬实力的同时,需要开展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成为文化大市,才有可能成为经济强市。
2.1.3 抢占竞争制高点离不开文化软实力。
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竟争力的城市,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竟争优势,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竟争力,并赢得竟争的制高点。文化一直是上海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所在,由于多种原因,上海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这需要上海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把比较优势转变成现实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产力。
2.2 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战略意义
2.2.1 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利于优化城市经济结构。
首先,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必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市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发展必然由工业型社会向服务性社会转变,这将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进而改变国民经济中各产业所占比重,优化经济结构。
其次,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能够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之间的竞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并最终决定城市竞争的成败。要成为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上海必须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城市,必须在具有强大的经济硬实力的同时,迅速增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只有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并分享到全球更多的潜在资源。
2.2.2 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知识经济、消费社会和科技创新三大变迁,使文化和经济高度融合,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并为经济增长发掘新的增长契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可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强劲支撑,在纽约和伦敦,文化产业形成了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行业,创造着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经济价值。作为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进一步与高科技结合,将会是未来最好的产业形态,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辐射力。
2.2.3 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能够提高城市发展质量。
优质、理想的城市发展,既需要通过可持续的经济力量建构起城市的理性部分和现实维度,也需要通过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和繁荣昌盛的文化创造出城市情感空间和城市想象空间。在厦门“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论坛上,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理事长陈立恒指出“文化产业是城市的资本,可以展示一座城市的竞争力”,文化力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作为一种软实力比任何产业都能创造出一座有质量、品味与品格的城市。文化建设能让上海的生态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够激发市民的潜能和对生活的热情,进而提高上海城市发展质量。
2.2.4 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能够扩大城市国际影响。
与有形的经济力量相比,无形的文化力量与城市国际影响力具有更高的相关度。文化是现代城市的灵魂,文化软实力能够超越时空、超越民族与国界,对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一个有国际影响的城市,往往富有充足的文化资源,拥有独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就是要为上海创造国际化的城市形象,提升上海的国际认知度,提高上海的国际亲和力和影响力。
3 上海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
城市文化软实力,就是通过城市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辐射力。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见图1),作为国际化都市的上海,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整合内外部资源,增强上海城市文化吸引力,强化上海文化凝聚力,展示上海城市的创造力,提升上海城市的辐射力。
3.1 构建上海品牌,增强上海城市文化吸引力
3.1.1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繁荣。
首先,加强标志性、功能性文化设施建设,形成一流文化设施格局。其次,加强基础性、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打造“一江·一湖·一路·多圈”的大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便利的服务场所,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最后,稳步推进对郊县文化建设投入,为城乡提供全面、均衡的公共文化服务,逐步消除城乡差距,确保城乡文化事业平衡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满足不同群众、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落实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3.1.2 加快产业体制改革,提升文化产业级能。
近年来,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并呈现出自己一些独特性[12]。加快文化产业体制的相应改革,进一步完善保障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提升文化产业级能。作为文化改革的排头兵,上海应该继续引领改革的潮流。例如,在文化资本方面,可以在开展试点改革,允许民营资本或者外资进入文化产业企业;在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3.1.3 发挥政府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构建服务型政府。
政府可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行政审批事项,从而精简行政审批过程,提高效率。其次,有效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构建行政审批与服务、政务公开、行政投诉为一体的政府行政服务机构,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多级行政服务体系,并使得各级行政机关信息公开化与透明化。最后,政府应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可以组织相应地活动,使得本地的文化产业企业之间,以及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为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3.1.4 加强国内外交流,打造上海国际城市形象。
与国际化的一些大都市相比,上海的文化软实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上海应该加强国内外交流,通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加快推进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如上海“合作组织”、“世博会”等,可以借机展示上海城市精神,并打造上海的城市形象,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并不断提升上海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3.2 打造文化产业的集群效应,强化上海文化凝聚力
打造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发挥产业集群效应,进而强化上海文化的凝聚力。首先,发挥文化产业的集群效应,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等软实力的构建,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形成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内部发展模式,降低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从而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其次,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文化产业跨区域的合作,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打造长三角效应,强化上海文化凝聚力。
3.3 培育上海文化的竞争效应,展示上海城市的创造力
3.3.1 落实大项目工程,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大对于文化产业的投入,实施大项目工程,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为主线,推动政府的国际文化管理体系、上海国际文化市场体系与国际文化市场主体培育机制的建设。遴选一批大型文化重点项目工程,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主线,大力推动政府管理体系、国际文化市场体系、国际文化市场主体成长机制建设,以期使文化项目建设、文化管理体系建设、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文化市场主体培育机制创建协同发展,并加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其次,大力发展生产文化产品的文化企业,通过发挥文化企业的主体作用来推动和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再次,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坚持不懈地狠抓文化精品建设,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狠抓文化精品建设,如社会科学著作精品、文学艺术精品、报刊精品、影视剧精品、歌曲精品、电视栏目精品等,进而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3.3.2 加强基础教育和科技创新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高科技产业,如动漫游戏产业,影视广告告、出版等媒体产业,这种产业既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又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辐射力。比如日本的动漫产品、美国的好莱坞电影、韩国的电视剧及音乐作品,争先恐后打入中国的消费市场,在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其在中国的影响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强化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上海应该加强科技创新力的同时,加快科技转化力,进而展示上海城市的创造力。
3.4 发挥上海在长三角的区域效应,提升上海城市的辐射力
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经济核心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作为重要的转口贸易港,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强大的物流支撑;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区域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展;并且市场化资源配置的不断完善,为周边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起着引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绝对数稳居首位。2005年上海实现生产总值91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47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588亿元,占长三角区域的比重分别为27%、23.9%和3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543亿元,出口总额907.4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3亿元,占长三角区域的比重分别为21.8%、33.6%、27.7%。凸显上海在长三角区域中的首位程度,打造长三角区域影响力,进而提升上海对相近城市和相近地区的影响和辐射能力。
在明晰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为例,本文分析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城市软实力所体现的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辐射力,从软实力作用机理出发,构建了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系统模型,并对于上海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出了具体的对策研究。
摘要:在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对城市文化软实力进行界定,从战略的高度论述上海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给出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系统模型,并从软实力作用机理出发给出相应对策建议,以增强上海城市文化吸引力、强化文化凝聚力、展示城市的创造力和提升城市的辐射力。
关键词:软实力,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
参考文献
[1]DAHL R A.Who Governs?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City[M].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2]NYE J S Jr.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J].PoliticalScience Quarterly,1990,105(2):177-192
[3]CLINE R S.World Power Assessment[M].Westview Press,1977
[4]NYE J S Jr.Soft power,Foreign policy[J].Twentieth Anniversa-ry,1990,80:153-171
[5]NYE J S Jr.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M].Basic Books,1990
[6]NYE J S Jr.Why military power is no longer enough[M].2002
[7]NYE J S Jr.Think Again:Soft Power[M].2006
[8]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一——软实力的概念[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6866/10062567.html
[9]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四——文化软实力[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6866/166896/10030398.html
[10]王光明.深圳文化竞争力为何全国第一[N].深圳商报,2007-12-27
[11]深圳文化软实力课题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提升深圳文化软实力[N].深圳特区报,2008-07-21
2011年4月8日下午上海时装周2011秋冬新闻发布会在静安区800秀场举行。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主任、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主任、上海市静安区副区长陆晓栋、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主任、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总裁朱勇、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主任、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副总裁吴光玉等及市商务委、市经信委、静安区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新闻发布会。数十家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及参与今年时装周品牌发布的设计师、品牌代表和时尚界人士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由组委会朱勇副主任主持,组委会副秘书长戴自毅对本届时装周的活动作了新闻发布,市经信委邵志清副主任和静安区陆晓栋副区长分别对本届时装周的启动致辞。本届时装周从4月8日开始,至4月12日结束,分别在静安800秀场和新天地时尚秀场进行发布活动,共举行19场发布(本刊将陆续刊登)。
【上海暖艾企业文化】推荐阅读:
上海市企业标准06-24
上海市企业信用报告办理流程06-03
上海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11-02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05-27
上海文化传播公司介绍05-31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11-09
企业文化企业理念11-06
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发展10-17
企业文化决定企业成败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