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诗词欣赏(精选8篇)
断,情缘,心有千结人有嬛。
嬛,薄衫,才郎远志别红颜。
颜,妙弦,美人如玉笄金簪。
簪,璀璨,珠宝盈盈晃人眼。
眼,望安,深交却恨相遇晚。
晚,星瀚,百晓书生天地观。
观,问天,看晓银河星宿研。
研,凡间,数尽红尘只能叹。
叹,回函,现在正值兵荒乱。
乱,因玩,恋衣莫要记心间。
间,道酣,一笑泯却郎薄怨。
怨,不堪,喜笑眉开烦事断。
寒,秋蝉,长鸣愁思思将断。
断,心甘,把酒问月姮娥欢。
欢,偷闲,不再踏足江湖乾。
乾,天干,虎符印授裹尸念。
念,泪干。千日待君归不还。
还,已变,曾经沧海做桑田。
田,安闲,却道韶光付流年。
年,敲板,西游梦尽来生恋。
恋,心潜,抚琴高山遇圣贤。
贤,哗变,知音琴行不在前。
前,通鉴,晓畅世故不欲言。
言,二仙,捧腹大笑天地间。
间,生链,星火燎原但回旋。
旋,却战,黑云不压戈不残。
残,松尖,粘尽世间浮华年。
年,缠绵,蹒跚细语思重圆。
圆,路远,玉龙强出百步剑。
剑,无恋,红梅踏雪剑倚天。
天,降险,雷震大地祸国焉。
焉,聚散,炊烟袅袅晓光显。
在笔者面前放着一本《菲利普拉金诗选》, (桑克, 2003) 正准备去翻开它。
笔者最早被菲利普拉金的诗所吸引, 是因为《外国文学》1987年第一期上的《日子》 (王佐良译) :
日子干什么的?
日子是我们的住处,
它来了, 叫醒我们,
一次又一次。
日子是快活的地方。
除了日子, 我们还有哪儿可住?
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来了教士和医生,
穿着他们的长大衣,
在田野上奔跑着。
最初阅读拉金的诗, 可能是受了一些介绍的诱惑。比如有些介绍说休斯和拉金是英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两大诗人, 在浪漫派的危情泛滥之后, 在现代派的技巧与理论泛滥之后, 在奥登一代的政治热情膨胀之后, 特别是在托马斯的符咒式狂歌之后, 他是保持头脑冷静, 从写实入手的诗人 (王佐良, 1987) 。但是《日子》这首诗所吸引我的肯定不是因为那种诱惑。“日子是快活的地方”, 是的, 也许。然而“除了日子, 我们还有哪儿可住”?本来是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 转眼间浮云 (当然不是乌云) 蔽日。用艾略特《空心人》里的话说就是在一切的东西上面“落下了阴影”。是的, 我们快活, 但这是无奈的结局, 我们只好快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这种情绪之所以能感染我们, 是因为我们自己经常处在这种状态。有很多事情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第二节中的“教士和医生”, “他们的长大衣”在田野上飞动, 在我们的脑海里飘舞。那种黑与白的对比, 是什么趣味?这让人联想起中国的两个无常鬼:黑白无常。可以描述为阴森, 亦可以称之为恐怖。我们在鬼门关闲逛的时候, 难道我们需要黑白无常替我们指点迷津?当然, 既然是西方人写的诗,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还要借助西方文化和知识的帮助。在我们临终的时候, 教士想让我们升入天堂, 解除痛苦;而医生呢却要救死扶伤, 只要有一线生机他们就绝不放弃。是生还是死,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我们受得了这些灵魂与肉体的撕扯吗?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 用一把很钝的锯子锯我们的大腿, 并且还得眼睁睁看着, 我们能忍受吗?这样的日子我们能说“是快活的地方”吗?也许正是这些问题成为这首诗吸引我们眼球、赚取我们眼泪或震撼我们心灵的地方。
从书店里把《菲利普拉金诗选》 (桑克, 2003) 捧回来以后, 就迫不急待地拆封。打开书, 自然就是找自己最熟悉的《日子》。可是这个版本的“日子”跟以前的“日子”已经不一样了:
日子是干什么的?
日子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它们来了, 它们叫醒我们
很多很多的时间都没了。
它们一定是快活的:
除了日子我们还能活在哪儿?
哇, 解答那个问题
带来祭司和博士
穿着他们的长袍
跑过旷野。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总觉得这“日子”有过不下去的意思。看完这首诗, 不再有以前的愉悦和快感, 并且几乎就没有感觉, 木木呆呆的。是自己的心境发生了变化, 还是心理定势使然?于是就把两个不同的版本进行对照。但两个版本怎么会如此不同呢?这可是文学翻译, 又不是文学创作。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的好奇, 上网找到了这首诗的原文:
What are days for?
Days are where we live
They come, they wake us
Time and time over.
They are to be happy in:
Where can we live but days?
Ah, solving that question
Brings the priest and the doctor
In their long coats
Running over the fi elds
原来《日子》就是这样在不同的版本中根据译者的理解和心理感受变味的。笔者一直以为, 看一首外国诗歌, 只要看到三个不同的译者译的版本, 就能大概猜测出原文的本意, 而不用看原文。就《日子》而言, 也许是王佐良的译本在先, 桑克的译本在后, 肯定有个先入为主的问题。但重要的是桑克译本的诗歌语言的风格不符合笔者的胃口, 总觉得那不是笔者所认识的现代诗歌的语言 (也许这是后现代的?) 。特别是桑克译本的“带来祭司和博士”这一句, 把原有的色彩 (长大衣的黑白对比) 洗去了, “祭司和博士”不再像“教士和医生”那样在我们生命的尽头与我们息息相关又互不两立。当然, 如果没有对比的话也就无所谓了。
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不是研究翻译问题的, 引用原文主要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想让自己更充分地了解原文诗歌和中译本之间的差别, 故不想探讨翻译上的问题。同时还要说明的是本文不是写给英语人士看的, 所以不用英语来研究英语诗歌, 而是用中文来研究翻译成中文的外国诗歌。
2 什么是外国诗歌
这里记录的是笔者阅读《日子》一诗的心路历程。通过这个阅读案例, 我们可以探讨一些对外国诗歌进行阅读与欣赏时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所说的外国诗歌指的就是那些已经翻译成中文的外国诗歌, 而不是指那些没有翻译的用外国语言文字书写的诗歌。这一点很重要。现在很多人在研究外国文学的时候往往忘了他们写的文章是给中国人看的。我们知道文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普通读者能更好地去品读文学作品, 或者是帮助文学作品的写作者提高文学作品的表现技巧。其实这也正是我们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正如艾略特所说, “批评”是“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论和解释”, “而只有当‘阐释’根本不是阐释, 而只是使得读者掌握他们在其他情况下容易忽视的事实时, 这种阐释才是唯一合理的阐释” (艾略特, 1987:141-152) 。如果把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看成是提高外国人的文学欣赏水平, 总觉得有点不伦不类。
3 诗歌与诗人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诗歌的作者。从某种角度看, 诗人一旦完成了诗歌作品并把它展示给读者的时候, 他就已经丧失了对作品的解释权。诗歌作品从此成为一种客观而存在于世界, 它将独自与读者进行信息交流 (它是一种立足于读者的交流, 这种交流不一定是双向的) 。此时诗人如果再要对自己的这首作品发表什么言论, 那他也只能作为一个诗歌的解读者, 一个特殊的解读者, 一个对诗歌创作的背景、内容、灵感等等有某些特殊感悟和见解的解读者。
我们还是以《日子》为例。《日子》的作者是菲利普拉金。在我们中国读者的眼中, 菲利普拉金只是一个代号 (相当于任何其他的代号如代数符号来代表一个人) , 这里菲利普拉金只特指笔者正在阅读的这本诗集。
如果我们用拉金的生平或思想来诠释他的诗歌, 那么我们是在研究诗歌的创作;如果我们用拉金的诗歌来诠释他的生平或思想, 那我们就是在研究历史, 撰写传记;如果我们把拉金的诗与其他人的诗进行比较, 那么我们就是在研究诗歌的演变。显然, 这些都不是我们阅读《日子》或者拉金的其他诗歌的目的。我们阅读诗歌的目的, 只是为了在诗歌中寻找到我们熟悉的自己。我们只关心自己, 只有我们自己才是真正值得同情值得可怜值得探究的。我们常说文学作品是一面镜子, 但这面镜子照出的不应该是别人而是我们读者自己。
4 诗歌与读者
在整个文学现象中, 文学作品是核心, 所有的文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进行的。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 而读者却是文学阅读、文学欣赏的主体。这两个主体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 除非是作者作为一个读者去阅读自己的作品。
我们这里讲的读者, 当然是指阅读外国诗歌的中国读者。所以他们首先是中国人, 并且还是现在的 (所谓的现在是要与时俱进的,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中国人。读者只能用现在中国人的眼光、用现在中国人的方法解读眼前的外国诗歌。我们每个读者都有相当丰富的生活阅历、复杂的思想感情, 都受过程度不同的教育 (家庭的、学校的、或者社会的) , 都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有的还接受过外国文化的熏陶。所以我们应永远记住, 是我们 (而不是其他什么人) 在阅读所谓的外国诗歌。我们每个人对诗歌的感悟可能因为个人的际遇、心境、生活背景等等的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从而有不同角度的共鸣。这一点应该引起那些研究外国文学的专家们特别注意, 请他们千万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研究其实也只是一种个人的阅读兴趣和感悟而已, 大可不必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人。这就是接受美学所强调的, 是读者的阅读心理所决定的。就比如笔者阅读拉金的《日子》这首诗, 就是在长期阅读古今中外各式诗歌的基础上, 在对中西文化特别是丧葬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比较之后, 在对中国的阴阳文化有一定的感触之后, 在接受了西方绘画里的色彩语言之后, 才会有前文所述说的那些感悟。换句话说, 是《日子》这首诗, 在瞬间把笔者多年积淀的知识整合在了一起。所以笔者会更欣赏王佐良的《日子》, 而有点排斥桑克的《日子》。当然这是在笔者对王佐良的《日子》曾经刻骨铭心之后才会有的选择。
5 阅读欣赏外国诗歌时的态度
拉金的《把一块砖码到另一块》 (桑克译, 2003) 里有这样的诗句:“把一块砖码到另一块/再加上第三块, 然后是第四块/不要留下任何时间使你去想/你做的事情有没有价值。”这正是我们欣赏诗歌时应该采取的态度。不要有“对它的任何疑问”, 也不要去思考“你做的事情有没有价值”, 你只要一篇一篇地去看, 一篇一篇地去品读, 这就够了。作为一个中国人, 面对着我们自己熟悉的中文, 按着我们自己的思维习惯, 在诗歌作品中寻找我们自己需要的信息, 以安抚我们自己疲惫的心灵 (心灵没有疲惫感的人是不会有阅读文学作品的需要的) , 这就是享受生活——时髦的说法叫乐活。没有人会指责你, 也没有人能指责你。就像我们现在看到拉金的《把一块砖码到另一块》这首诗, 而想起了上面这几句话。生活好像就是如此, 只要你对生活有任何的怀疑, 你就将与痛苦相伴。这也许就是加谬所说的荒谬的人生和生活吧。要想享受生活, 就理应如此。
笔者虽然有点排斥桑克的《日子》, 但并不排斥桑克译的这本诗集, 原因就在于此。在没有选择的时候, 我们没必要一味地去抱怨去挑剔, 我们可以停止选择。随遇而安, 有时是一种不错的人生态度。我们不妨再看一下这本诗集里的另一首诗, 至少可以说明笔者是如何一篇一篇地去品读的。
《下一个, 请》 (桑克, 2003) 。“总是太渴望未来, 我们/拾起期望的坏习惯。”期望本来是不坏的, 人总要有点期望, 活着才有奔头。但如果把一切都寄希望于明天, 寄希望于未来, 就不是好事情了。“明日何其多”的《明日歌》我们谁都知道, 可生活就这样, 今日不行, 我们就寄希望于明日;自己不行, 就寄希望于子女;这辈子不行, 我们就寄希望于下辈子;人间不行, 我们就寄希望于天堂。也许期望真的是一种坏习惯?其实我们谁都知道, 在我们虔诚和漫长的等待之后, “只有一艘船寻找我们, 一艘挂着黑帆的/不明船只, 她的背后拖着/一个大而无鸟的寂静。在她的尾流中/没有水涌起, 或者破碎。”但我们还是期望还是等待, 就像等待戈多。这就是生活的无奈, 这是生活中解不开的结。好在我们在诗歌里看到了这个结, 说明这很可能是一种通病, 我们的内心总算可以得到些许的安慰。就像我们阿Q般活着的时候, 看到《阿Q正传》时都会会心一笑一样。
参考文献
[1]艾略特.批评的功能[A].二十世纪文学评论 (上) [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139-154.
[2]桑克.菲利普.拉金诗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3]王佐良.菲利普.拉金的诗[J].外国文学, 1987 (1) .
王安国
滕王平昔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
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极目沧波吟不尽,西山重叠乱云浮。
滕王阁序
王 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下面各项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首诗第二句强调这一游览胜地历久不废,后首诗第二句写出了滕王阁意兴阑珊的现状。
B. 前诗三、四句“兴废事”“古今愁”含蕴丰富,引起人们的种种遐想。后诗三、四句极其生动地写出了滕王阁的高远之势。
C. 前诗五、六句从空间着眼,写高阁所在的地理形胜和周围风光。后诗五、六句由时间转入空间,诗人生发了光阴流逝的感慨。
D. 两首诗的尾联,虽以景作结,但言尽而意不尽,极有韵味。
2. 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从写景角度赏析“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水村闲望
俞紫芝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②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翡翠”即翠鸟。②“别业”即别墅。
1. 下面各项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按“望”组织题材,以“水”显示特色,写得幽远恬静,雅丽自然。
B. 颔联所用的手法和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完全相同。
C. “可惜一绷真水墨”眼前所见犹如一幅水墨画,诗人不说纸上画,而言刺绣画面,使人感到画面栩栩如生。
D. 这首诗描写隐士生活,颇有些王维、孟浩然田园诗的风格。
2. 本诗写景颇具特色,请赏析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结合整首诗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送湖南部曲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①,负君赤手缚於菟②。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薏苡: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米,有人告发他私载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指因涉嫌而受污谤的人。 ②於菟:楚人称老虎为於菟。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字里行间跳荡着热爱部属的激奋心情,展现出作者为人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
B. 从颔联的一“愧”一 “负”当中,可以看出诗人关怀部下,不计较个人功名得失的宽广胸怀和高尚品格。
C. 全诗脉络井然。首句为送别时的现实之景,气势突兀;中间四句意在笔先,力透纸背;第六句和第三句相应,第五句和四句相应;结尾两句着重点明送别之情。
D. 诗中充满豪宕不平之气,显得悲壮而苍凉,雄健而沉郁。
2. 简述诗中部属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首诗情感丰富,除别情外,还表达了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 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1. 下面是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第一句从大处落墨,第二句则从细处着意。
B. 第三句中的“断”字放在句断之处,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应,虽只是写风的一起一止,却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过程。
C. 这首诗纯以写景的真切细致取胜,诗人能准确地捕捉住每个特定时刻的景物特征,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景色变化的过程,并形成浑成的意境。
D. 尾句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浮云将散而未散的这一瞬间,表现月亮将要钻出云层的动态,从而烘托出半夜的凄清而萧瑟的气氛。
2. 宋人写景,往往刻意追求深细地表现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自然景物的变化,从而营造成出独特的意境。请赏析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人认为尾句“明”字在首句“暗”字的映衬下,成为全诗最耀眼的亮色,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塞上
柳开
鸣髇①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②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注】①鸣髇(xiāo):响箭,又叫鸣镝,发射时带鸣声,也可用以发布号令。②碧眼胡儿:指塞外的少数民族。
1. 下面是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碧眼胡儿三百骑”,称呼骑士为“胡儿”,饱含作者对少数民族鄙夷不屑的感情色彩。
B. 诗人巧于选材,利用短小篇幅,舍弃次要情节,捕捉最为精彩动人的意象,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剽悍性格与尚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C. “直上”表现箭射出后的锐不可当之势。“一千尺”,形容箭的射程之远。这一句诗侧面表现出来塞上的辽阔和广远。
D. 第三句中“碧眼”在这里既突出了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又切合此时抬头望箭的特定场景。
2. 第二句中 “干”字用得极其精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试着从“静”与“动”的角度赏析第三、四句是如何描绘出塞上少数民族马上骑射的壮观场景的。
一、基础知识部分(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玉簟(diàn)
阡陌(xiān)
霰雪(xiàn)
功亏一篑(kuì).... B.地坼(chì)
羁旅(jī)
渔樵(jiāo)
高屋建瓴(líng).... C.嗟叹(jiē)
绸缪(móu)
祠堂(sí)
繁文缛节(rǔ).... D.踯躅(zhízhú)
潺湲(yuán)
修葺(qì)
对簿公堂(bù).....
2、下面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C.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
D.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亲朋无一字(字:文字)凭轩涕泗流(涕泗:眼泪和鼻涕,这里指眼泪)...B、还乡须断肠(断肠:形容非常悲伤)熊咆龙吟殷岩泉(殷:震响)...C、脚著谢公屐(著:穿)出师未捷(捷:捷径)..D、举杯断绝歌路难(断绝:停止)时不可兮骤得(骤:突然)...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全球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之一淡水河谷原本与中信泰富签订了铁矿石供应协议,中信泰富也同意继续按照平均每年45万吨左右的供应量提供给换了“东家”的石钢。
B.迪拜债务危机不仅显示了“迪拜神话”的脆弱性,引发了外界对迪拜发展模式的怀疑,而且还暴露了当前世界金融体系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C.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谁能否认中国的经济不会受到国际经济局势的影响呢?难道我们不应该迅速采取相关的措施吗?
D.对于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来说,在工业设计阶段引入低碳理念是在生产、使用全过程实现节能减排不可或缺。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郭沫若绝对是个奇才。学医出身的他,一动手写诗,就成为诗坛巨星;一投笔从戎,就官至高位;一搞学术研究,就拥有了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等诸多头衔„„他还被誉为“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B.“一些人认为使用外国词汇能表现他们头脑开放和国际化,但是我不这样认为。”国际译联副主席黄友义声称:“相反,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语言树立信心。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指望别人尊重你。”
C.南美的文学受到西方的承认,并不是因其语言文化的独特性,说穿了是因为以马尔克斯、博尔赫斯为代表的南美作家都是受西方现代文学教育,他们都能用西方的语言写作(西班牙语、法语或英语等)。
D.据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20日报道,最近,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的一个遗传学研究小组利用基因改造的方法,把一种蚊子成功转化为了“疫苗注射器”。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西方对中国三大偏见不攻自破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5月19日文章】题:西方对中国的偏见曲解未来(作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基肖尔〃马赫布巴尼)我们正在进入世界历史的新时代。西方对世界历史主导的终结,意味着我们需要丢掉西方文化视角来理解这个新时代。这将需要改变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西方人士的思维。而由于头脑中充斥着偏见,他们得出的往往是错误的看法。我将提出三个西方对中国存有偏见的例子来加以证明。
西方对中国想当然的第一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中国最终会像其他所有成功的发达国家一样加入大西方计划,并且变得“与我们一样”。他们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政府无法继续存在下去,“玫瑰”或“橙色”革命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西方的人口加起来约为8.6亿,而中国的人口有13亿。对历史傲慢的人才会以为西方文明大得足以同化中国文明。事实是,中国拥有属于自己十分发达而独特的文化,因此不会被西方同化。
西方对中国想当然的第二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如果不成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国家,中国就会崩溃。在此次金融危机高潮时,西方对中国政权将会崩溃的一厢情愿的想法有过最明显的流露。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西方媒体的报道声称中国经济增长的崩溃如何导致了4万多起抗议活动,并预测这些抗议将升级并把政府推翻。
几乎没有西方分析家指出这其中显而易见的破绽:它所依据的是这样一种成见,即中国人民会愚蠢到仅仅因为1年糟糕的经济表现而推翻一个给他们带来了30年世界最快经济增长的政权。同样,几乎没有人能想到,中国政府在处理经济危机方面表现得比西方国家能干得多。
西方想当然的第三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中国无法和平崛起。他们认为正如19世纪欧洲新列强的崛起导致战争和冲突一样,亚洲新强国在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对任何地区来说,经济危机才是真正的压力测试。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08年-2009年的大衰退是世界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倘若亚洲地区已经存在随时可能爆发的地缘政治对立,最近的金融危机本应已经点燃了导火索。
事实刚好相反,什么也没有发生。原因何在?因为亚洲国家有一种较强的政治共识,认为如果卷入地缘政治对立的零和游戏,它们就将放弃最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尽管存在对立,但所有国家都学会了如何处理。因此,中国的和平崛起既非侥幸,也非暂时现象,它是中国领导层高超的地缘政治处理能力的结果。
(选自《参考消息》2010年5月21日第8版)
6、下列对“西方对中国的偏见”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终结了西方对世界历史的主导,但由于西方人士头脑中的偏见,他们得出的往往是错误的看法。
B.西方认为中国最终会变得和西方一样,“玫瑰”或“橙色”革命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C.西方认为中国如果不成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国家就会崩溃。D.西方认为中国无法和平崛起,崛起过程中会导致战争和冲突。
7、下列有关“西方认为中国会崩溃”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认为,中国人口比西方多几亿,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政府无法继续存在下去。B.有不少西方媒体预测,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崩溃而导致的抗议活动的升级会把政府推翻。C.中国人民不会因为一时糟糕的经济表现而推翻一个给他们带来了长期的世界最快经济增长的政权。
D.中国政府比西方国家在处理地缘政治方面表现得能干得多。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方认为西方文明大得足以同化中国文明。
B.亚洲新强国在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战争和冲突。C.2008年—2009年的大衰退是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D.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亚洲国家尽管存在对立,但所有国家都学会了如何处理地缘政治。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对世界历史主导的终结,意味着我们要从新的视角来理解这个新时代。B.中国人口比西方多,中国拥有属于自己十分发达而独特的文化,由中国历史上蒙古族、满族等的汉化可知,西方是有可能被中国同化的。
C.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在2008-2009年在大衰退中,亚洲地区没有发生战争和冲突,说明经济危机可能导致战争和冲突,但没有必然性。D.中国在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特别是在2008—2009年的大衰退中没有和其它亚洲国家爆发地缘政治对立,说明中国是能够和平崛起的。
三、(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一)冯盎,高州良德人也。少有武略,隋开皇中为宋康令。仁寿初,潮、成等五州僚叛,盎驰至京,请讨之。文帝敕左仆射杨素与盎论贼形势,素曰:“不意蛮夷中有此人,大可奇也。”即令盎发江、岭兵击之。贼平,授金紫光禄大夫,仍除汉阳太守。
武德三年,广、新二州贼帅高法澄、冼宝彻等并受林士弘节度,杀害隋官吏,盎率兵击破之。既而宝彻兄子智臣又聚兵于新州,自为渠帅,盎趋往击之。兵交,盎却兜鍪大呼曰:“尔等颇识我否?”贼多弃戈肉袒而拜,其徒遂溃,擒宝彻、智臣等,岭外遂定。或有说盎曰:“自隋季崩离,海内骚动。今唐虽应运,而风教未浃,南越一隅,未有所定。公克平五岭二十余州,岂与赵佗九郡相比?今请上南越王之号。”盎曰:“吾居南越,于兹五代,本州牧伯,唯我一门,子女玉帛,吾之有也。人生富贵,如我殆难,常恐弗克负荷,以坠先业。本州衣锦便足,余复何求?越王之号,非所闻也。”
四年,盎以南越之众降。贞观五年,盎来朝,太宗宴赐甚厚。俄而罗窦诸洞僚叛,诏令盎率部落二万为诸军先锋。时有贼数万屯据险要,不可攻逼。盎持弩语左右曰:“尽吾此箭,可知胜负。”连发七矢,而中七人,贼退走,因纵兵乘之,斩首千余级。太宗令智戴还慰省之,自后赏赐不可胜数。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注:唐朝起信宜(现广东西南境内)百越土著居民,被冠上“罗窦洞僚”的称呼。
(二)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谈殿阻兵反叛。诏将军蔺谟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秘书监魏徵谏曰:“中国初定,疮痍未复,岭南瘴疠,山川阻深,兵远难继,疾疫或起,若不如意,悔不可追。且冯盎若反,即须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臵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太宗从之,岭表悉定。
(节选自《贞观政要》)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授金紫光禄大夫,仍除汉阳太守 除:授官 . B.太宗令智戴还慰省之 省:看望 .C.贼退走,因纵兵乘之 乘:追赶 .D.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 就:立即 .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直接反映冯盎英勇善战与不贪名利的个性的一组是()
A.盎驰至京,请讨之 本州衣锦便足,余复何求?
B.诏令盎率部落二万为诸军先锋 常恐弗克负荷,以坠先业 C.因纵兵乘之,斩首千余级 四年,盎以南越之众降 D.连发七矢,而中七人 越王之号,非所闻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寿初年,潮、成等五州僚人造反。冯盎亲自前往京师请旨讨伐。文帝诏左仆射杨素与他议论敌方形势,盎分析得头头是道。杨素很为惊叹,于是命他领江岭兵进行讨伐。B.唐武德三年,冯盎率兵平定了高、冼的叛乱,当时有人游说冯盎称王。冯盎不贪求称王称霸而是归降高祖,体现了他的明智。
C.贞观元年,有人举报冯盎反叛,说他已起兵拒境,太宗采用魏徵的招降建议,派人招降了冯盎,终使岭南安定,并留下“魏徵一席言,胜于十万兵”的美谈。
D.文段
(一)记叙了冯盎英勇善战,以民族统一为重,平定战乱的事迹;文段
(二)借魏徵进谏的史实让我们看到纳谏与进谏的君臣形象,同时也让我们看出冯盎反叛一事缺少真凭实据。
四、(28分)
13、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意蛮夷中有此人,大可奇也。(3分)
(2)人生富贵,如我殆难,常恐弗克负荷,以坠先业。(3分)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分)
(4)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2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1)诗题为“秋词”,那么,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在构思立意和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填空。(10分)
⑪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强烈生命意识的名句,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①,江月年年望相似”,曹操《短歌行》中的“ ②,去日苦多”,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③ ”,苏轼《前赤壁赋》中的“ ④,羡长江之无穷”,这些诗句均表达了古人珍惜生命、追求理想、感逝光阴的情怀。
⑫ ⑤,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⑬ ⑥,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⑭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⑮人生得意须尽欢,⑨。(李白《将进酒》)⑯___________⑩______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乱世中的美神
①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②本来,3000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
③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⑤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3000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⑥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⑦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⑧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选自《十月》,作者:梁衡。有删改)
16、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试结合全文内容分条陈述。(6分)
答:
17、文章开篇写道:“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答:
18、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章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4分)
答:
19、郑振铎曾提到过“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请默写一首这种类型的诗词。(4分)答:
六、(8分)
20、下面的漫画由罂粟枝与罂粟果构成,注意漫画画面特点,准确把握寓意,为漫画写一则简洁、生动、得体的公益广告。(4分)
21、根据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答题。(4分)
古希腊作家伊索在郊外散步,遇到一个人。那人在伊索背后询问:“先生,从这里怎么到城里?”“你往前走!”伊索头也不回地说。“我该走哪条路?”那人走到伊索跟前问道。“你往前走!”伊索看也不看他,继续这样回答。那人有些疑惑,但走上了一条看起来直一些的路,又问道:“那我走多久才能到城里?”“你往前走!”伊索仍旧这样回答。那人有点懵了:“先生,我在问您正经事,您怎么总开玩笑呢?”他生气地放开步子往前走。“朋友,照这个速度,太阳下山前您能到!”伊索在他身后说。
如果从实现人生目标的角度看,伊索的“往前走”包含三层哲理。围绕三层哲理以“目标”和“往前走”为关键词,写一组比较整齐的句子。
答: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作文。爱,是永恒的话题。
爱的对象与范围几乎无所不包:爱国家、民族,爱亲人、朋友、邻里、弱者、受难者,爱书籍、游戏、旅游……爱的表现可谓丰富多样:或体贴、温暖、自然,或粗疏、淡然、做作;或持久、及时,或短暂、迟缓;或节制、理性,或盲目、糊涂。爱的滋味也就有酸、甜、苦、辣,让人感喟。
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或对社会人事的观察、思考,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以“让爱变得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以“用心去爱”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测试题答案
一、1、D
2、B
3、B
4、B A“平均数”一般不使用数量范围 C否定不当 D成分残缺,句末加“的环节”。
5、A B插入语,冒号改逗号 C括号移至“写作”前 D引号改为书名号
二、6、A(原文并没有说是“中国终结了西方对世界历史的主导”)
7、B(A项前后两句没有必然联系;C项“一时”应为“一年”,“长期”应为“30年”;D项“地缘政治”应为“经济危机”)
8、D(A项是“对历史傲慢的人”的观点;B项是西方的偏见;C项缺少限定语,应在“世界”后加“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遇到的”)
9、B(原文没有提到“蒙古族、满族等的汉化”问题,也没有谈及“西方是否可能被中国同化”的问题)
三、10、D(就:到达,接近)
11、D(C项第一句表明的是善于指挥作战,而非本人的英勇善战。)
12、C(魏征的建议不是招降,而是安抚晓喻;太宗是派人安抚晓谕而非招降)
四、13、(1)想不到蛮夷中竟有这样的人物,很令人感到罕见。(“意”1分,理解为“料想”“想到”“意料到”等均可;“奇”1分,理解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感到罕见”“感到不寻常”等;句意1分)
(2)人生富贵,能像我这样的恐怕很难,我常常担忧不能担负起重担,而毁了先人所创建的勋绩。(“殆”“坠”各1分,句意1分)
(3)我怎能低头弯腰侍奉达官贵人,使自已心情不能愉快而露出笑脸。(4)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身到老(不再回乡)。
14、(1)诗中的环境和所抒写的景象都暗合“秋词”的要求,院中梧桐,秋深叶黄,夜深露重。其作用有两点:①点明题意,向读者暗示这是一首官怨词;②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2)这首宫怨诗,描写了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寂寞孤单的宫女的形象。宫女的形象可以通过“无颜色”和“卧听清漏”来表现。“无颜色”既是说明了室内用具的灰暗和夜已深,更向读者暗示了主人公心情的黯淡。“卧听清漏”,“漏”前加“清”字,由于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觉漏声凄清,漏声漫长。
(3)构思立意的特点:前三句写景,多重铺垫,后一句写人,水到渠成;由远而近,由户外写到室内。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以景托情。
15、略
16、答:李清照的“美”体现在:①平民之身念国家大事,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对待一切决不凑合;②追求人格的超俗;③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意思相近即可。)
17、答:在封建社会,作为女人,她们依附于男人而存在,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正由于这两方面的矛盾,她只能生活在孤独与悲哀之中,这就是李清照的悲剧。
18、答:引用陆游诗句的作用在于借陆游的愤怒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交代了李清照生活的社会背景;引用王维的诗句在于赞美李清照如“松间明月,石上清泉”般的超俗人格,表现她的人格之美。(引用“陆游”“王维”诗句作用各2分,如综合陈述引用两人诗句的作用也算对。)
19、略
20、尝试毒品等于葬送终生/接触毒品 结束一生/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毒品,生命的陷阱/吸毒=上吊自杀/沾染毒品,等于自套绞索/毒品——诱惑下面是绞索
21、示例:
“往前走”昭示着:必须向前行动起来,才能到达目标;“往前走”昭示着:只要向前行动起来,走哪条路都能到达目标;“往前走”昭示着:把握好行动的节奏(速度),便能顺利到达目标。
附文言文语段译文:
冯盎,是高州良德人。少年时就有军事谋略。隋开皇中任宋康县令。仁寿二年,潮(今潮阳县西北)、成(今封开县东南贺江中)等五州僚人造反。他驰马前往京师,请旨讨伐他们。文帝诏左仆射杨素与他议论敌方形势。杨素说:“想不到蛮夷中竟有这样的人物,十分值得惊叹。”于是命盎领江岭兵进行讨伐。平乱后,授盎金紫光禄大夫、汉阳(今肃礼县西南)太守(明嘉靖《广东通志》载为漠阳太守)衔职。
唐武德三年(620),广州、新州(新兴)的高法澄、冼宝彻等共同受林士弘调遣,杀朝廷官吏。盎率率兵平定高、冼的叛乱。不久。不久宝彻哥哥的儿子智臣又在新州聚集兵力,自己担任魁首,冯盎率兵前往打击他。交战时,盎(在阵前)除去甲胄大声说:“你们认识我吗?”智臣的士兵大多放下武器,袒胸露背,下跪叩拜,众士卒于是溃散,盎擒获宝彻、智臣。岭外于是得以平定。有人游说冯盎说:“隋朝已灭亡了,国内外到处很乱,唐朝虽应运而生,但政教还未孚众望,岭南尚未有所归属。你现在已攻克了五岭二十多州,着哪里能与赵佗的九郡相提并论,现在还是请你自称南越王吧!”盎回答说:“我世居南越,迄今已五代。作为岭南边疆大吏的,也只有我一姓,子女钱财我都有了,人生大富大贵像我一样的恐怕很难达到。我常常担忧的,是不能承担先人所创建的勋绩,我常常担忧不能担负起重担,而毁了先人所创建的勋绩,怎敢擅自称王呢?越王的封号,这个不是我所希望听说的。”
武德四年,盎率领南越之众归降高祖。贞观五年,冯盎来到朝廷,唐太宗赏赐十分丰厚。不久,罗窦(今信宜镇隆)诸洞僚人叛乱,太宗诏盎率二万兵众为各路军先锋进行剿除。当时僚人数万人据险固守,不可强行进逼进攻。他手拿着弓箭对部下说:“我的箭射尽,胜负便可见晓。”他连发7箭,命中7人。僚人退却逃走,盎趁势率领部众乘机冲杀,杀死僚人千余。太宗派智戴归省慰劳,自此以后赏赐不可胜数。
为了生活,只好把亲情寄托在远去的脚步中带走
我们读懂了当下的社会,同时也弄清楚了自己
在大城市的人流与车流中,我们像狗一样四处流浪
我们住在城乡结合部的潮房里
没有阳光,没有像样的床,更没有娱乐的电器
只有一个灯影,伴着刺鼻的霉味若隐若现
我们如同生活在山洞里面的兽
我们的菜
一碗清汤半碗盐,偶尔飘着几片青菜叶
平常,找不到几滴油花,更不要说是肉
走过饭馆,总有一股飘香,那是我们最美的奢求
我们也深爱着名车、名表与名媛
可是,那些奢华的追求过于遥远,权当是个安慰罢了
现实说,沙子、水泥与砖头才是我们的最爱
站在城市的立交桥上,我们的目光消失在路的远方
年复一年,我们重复着沉重的劳作
我们将劳动转化成楼房、地铁、高速路……
只有到了年底,并且老板没有跑路,我们才可以拿到一点微薄的收入
小店铺依旧古色古香,还有雪白的天鹅游曳于池塘。
每个女孩都挑选丝绸,还有男孩负责结账。
我孤独的看着远处,那里有个寂寞的姑娘。
风清清拂过我的肩膀,又去亲吻姑娘的脸庞。
我低下头对风轻轻说道,过来吧,我希望你对我歌唱。
花瓣淅沥沥的落在地上,雪花缓缓飘落,宛若霓裳。
微弱的阳光艰难的挤过缝隙的阻挡,点缀着花朵还有那个姑娘。
雪花慢慢融化,风吹过如云烟渺茫。
思念就是太阳,一点一点融化内心的坚强。
时间也许可以带走记忆,但是带不走内心的凄凉。
一、有利于创设文化氛围, 传承人文素养
诗歌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生活, 它美化了我们平凡的人生。诗歌开辟的天地是广阔的、神奇的, 诗歌能让一个人的内心无比充实。当我们观看纸上诗词的时候, 文字所描述的那些情景会引导我们的想象进入文字营造的情景, 并因其情景而入其心境、得其境界;当我们聆听或吟咏的时候, 由诗词语言音律的起伏变化而营造的情景又会有异于纸面观看的所浮想情景。通过课前几分钟的诗歌欣赏, 给学生提供接触古代文化的土壤, 创设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读诗在于明情明理, 明人之常情, 明高尚之情, 明做人之理, 明报国之理。诗歌欣赏可以从哲学、法学、社会学、佛学、语言学、生物学、基督教、回教、伊斯兰教、道家、儒家、墨家、书道、茶道等各种学派、思想领域进行解读。对这些人文精华在欣赏中的批判与继承, 使学生既领略到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又深受其影响, 思想得到武装, 性情上得到陶冶, 行动上得到启迪和指导, 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发挥主体效能, 提高鉴赏水平
诗人是人类的嘴, 是人类的表达者。课前几分钟时间, 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学生为“表演”而积极地准备材料, 就很自然地导辟了第二课堂。不同的体悟和理解、不同的看法和争论, 以及配乐朗诵、改写续写、诗歌配画、见景说诗、集句摘对等多方面的探索, 都将在课外涌现出来。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二课堂异彩纷呈, 异常活跃, 课内课前几分钟的时段, 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参与意识, 成了引爆第二课堂的导火索。这样, 从各个方面开发了学生自身的创造优势, 带动和促进了整体的渗透与提高。久而久之, 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得以养成, 兴趣爱好也得以培养和发挥。再者, 学生十分珍视课前几分钟的“亮相”机会。一次成功的欣赏, 往往会引来热烈的掌声, 赢得信任的目光。“体验成功, 努力成功”的良好竞争心理, 会增强学生的内驱力, 极大地激发他们自觉学习的热情, 为习惯兴趣的培养起到了极好的催化作用。
三、有利于拓宽知识视野, 丰厚文化积淀
诗歌”应该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 诗歌是我们对世界人生万事万物之间神奇关系的感受与揭示, 是对“人与世界的相遇”时刻产生的另一个世界的发现和进入。课前几分钟诗歌欣赏时段的开辟, 成了折射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窗口”。内容涉及文学、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生物、道德修养等广阔领域, 是课本内容的渗透和补充, 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这精选的五百首诗歌的系统学习, 学生扎实地积累了语言, 广泛领略了蕴含其中的深厚文化, 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底子, 形成了较为丰厚的文化积淀。随着鉴赏篇目的增多, 学生明显地感受到, 平时已掌握的零散知识, 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和讲解, 通过教师的赏评和引导, 在这里已得到了综合运用, 形成了系统的欣赏方法, 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四、有利于挖掘审美内容, 开掘想象创新
想象与创新是诗歌的生命。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画, 或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而成的一组画, 极具形象性。古典诗歌, 蕴涵大量的审美特质, 包括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以及诗歌语言本身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在欣赏中, 通过朗读吟咏、品味揣摩、联想想象、判断推理、领悟鉴赏, 学生会在有限的时空内, 拓展无限的想象。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他们的脑海里浮现加工, 展现一幅立体图象, 达到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 很自然地接近和进入作者初设的诗境。这一再现初境的过程, 是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灵性、悟性、创造性的重要过程。由初境到拓境, 再到临境的逐步挖掘过程, 就是由浅入深的几次再创造过程。另一方面, 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和跳跃性, 造成诗歌本身空白很多, 思维的跨度很大, 学生通过对省略内容的合理添加, 对跳跃内容的捕捉连缀, 再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渗透和渗入自己的理解, 更为形象真切地再现诗的情感与意境, 其实又完成了一次再创造。
秋 柳
高 启
欲挽长条已不堪,都门无复旧毵毵。
此时愁杀桓司马,暮雨秋风满汉南。
【注】 毵毵:毛发枝条细长的样子。
1. 一般诗人写柳赞其多情,本诗所咏之柳有何特征?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对“暮雨秋风满汉南”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清人陈仅在《竹林答问》中说:“咏物诗寓兴为上,传神次之。”本诗即诗中寓兴,诗中有我。试结合全诗简析这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首明诗,回答4~6题。
夜 归
钟 惺
落日下山径,草堂人未归。砌虫泣凉露,篱犬吠残晖。
霜静月逾皎,烟生墟更微。入秋知几日,邻杵数声稀。
雨 夜
何景明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 钟惺(1574年~1624年)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笳:一种乐器。 万井:古制八家为井,后以井指乡里、家宅,此处指许多村庄。
4. 两首诗所描绘的秋夜图景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试赏析《夜归》颈联“霜静月逾皎,烟生墟更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的佳作,试就这一特点对两首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7~9题。
送人之荆门
浦 源
长江风飏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
7. 本诗开头两句有何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试对颈联“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本诗题为送别,可是除“感客情”句外,无一字直写留别之意,你是如何读出诗人送别之情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10~12题。
客中除夕
袁 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10. 诗忌重字,但本诗首联各重两字,你怎么看?试作一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有人说“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太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除夕夜到底有哪些感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lc202309020758
五、阅读下面两首明诗,回答13~16题。
赤壁感怀
李承箕
一声歌动白云秋,何处官舟并钓舟。
老我不曾观世运,离人真得与天游。
头无白发三千丈,腹有黄精一两瓯。
终古兴亡谁记省,聊将吟此乐悠悠。
古战场赤壁感怀
方逢时
危矶绝峭依清江,人道曹刘旧战场。
往事已随寒浪灭,遗踪惟有暮山长。
云霞尚带当年赤,芦荻空余落日黄。
欲吊英雄千古憾,渔歌声里又斜阳。
【注】 李承箕(公元1452~1505年),字世卿,号大崖居士,湖北嘉鱼人, 隐居于嘉鱼黄公山(距赤壁不远)。
方逢时(?~1596),湖北嘉鱼人,字行之,明代将领。
13. 两诗均借赤壁抒怀,但对赤壁着笔有别,试就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两诗颈联对仗甚为精妙,试选其一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李诗尾联直抒胸臆,方诗末句转入景物描写,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同为怀古诗,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怀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这首清代诗歌,回答17~18题。
小 园
黎 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7. 你认为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这首清代诗歌,回答19~20题。
客发笤溪
叶 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9. “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这首清代诗歌,回答21~22题。
晚 望
郑 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21. 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锤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以俗为雅,用得很特别。请简要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这首诗歌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