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岗培考试题库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教师岗培考试题库(共3篇)

高校教师岗培考试题库 篇1

一、单选

1、根据气质类型学说,一个精力充沛、耐受力强、缺乏耐心的人的气质类型为()C胆汁质、对于专业技术人员,造成“上班恐惧症”的原因不包括()。

D对工资过低的恐惧

3、离婚对当事人及其子女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害的,要注意保持心理平衡。下列离婚的心理调适方法中错误的是()。

D 以更大德工作量以逃避感情苦恼

4、下列事件中,;事人采取7“解脱”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B足球队员在比赛中犯规让对方的一位队员受伤,他到花店买了一束花,送到医院

5、恋爱中的挫折分为很多种娄,其中社会上的传统观念、习情势力给爱情带来的阻力产生的恋爱挫折是()。

A舆论挫折

6.爱情三元理论认为,人类的爱情虽然复杂多变,但基本成分都是三个,即()。A.亲密、激情、承诺

7、如果一个人表现为刻扳和固执并要求别人按其规矩办事,那么这个人的性格最可能是()。B.强迫型人格

8.在进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规划时,第一步的工作是()。c.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评估

9.一个人对于自己承受的压力应该有正确的应对方法,下列方法中不利于消除压力的是()。B.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庭始终保持一致的角色

10.当人遭遇危急事件或面临心理压力时,会放弃习惯化的成熟应对策略而使用不成熟的方式应对环境变化,这种心理调节机制是()c.退行

11.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对爱的分类,有着强烈的激情,但缺乏亲密和承诺的爱是()。D.迷恋

12、人的性格会影响人的健康,下列人格的人中最容易得冠心病的是()。D.A型

13.性格可以分为独立型年顺从型,下列性格特点中属于顺从型性格的特点的是()。A.社会敏感性差 14.在下列各种心理防御机制中,属于积极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A.升华

15、在人的意识结构中,在整个心理活动中最具有动力性的部分是()C、潜意识

16、根据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渗透影响到生活各方面的特质是()D、首要特质

17、在专业人员进入单位的初级阶段,单位员工工作方面的主要任务是 C、进行技术人员的上岗培训

18、专业技术人员要掌握与人处的社交技巧,下列社交技巧中不利于提高社交技巧的是(?)B、时刻与他人保持零距离

19、下列选项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家庭教育心理不合理的是()C、建立严肃、严格、严厉的家庭氛围

20、改进生活风格有利于创造高质量的人生,下列选项中属于改进生活风格的错误方法是()C、降低自主因

21、“假期综合症”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C、缺少兴趣爱好,没有丰富的业余生活

22、离婚对当辜人及其子女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害的,要注意保持心理平衡。下列离婚的心理调适方法中措误的是 c.以更大的工作量以逃避感情苦恼

23.在人格结构中,人出生时便具有的是()。c.本我

24、根据工作需求—控制理论,下列工作中使人产生的压力最大的是()。D.高要求低控制的工作

25.(3分)心理健康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全部符合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的人属于()。B.一般健康等级

26.(3分)下列预防“假期综合征”的方法中,错误的是()。D.拒绝“角色转换”

27.(3分)在情绪的分类中,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是()c.应激

D.心境??

28.首因心理是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基本的交际心理之一,首因心理是指()。A、.在相互认识的活动中,最初获得的信息,在评价对象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29、良好的沟通有助于缓解压力,下列不利于纾解的沟通方式是()^.尽量地抗拒与争辩

30.(3分)心理防御机制最先是由()提出的 c.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冢弗洛伊德

31.(3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情绪健康评判标准的是()D.情绪反应应该得刭本能的抑制

32.(3分)下列克服上班恐惧症的方法中,不能达到良好效果的是()。c.加快工作节奏

33.(3分)专业技术人员要有正确的恋爱观并能正确认识恋爱过程,完整的恋爱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

D.渴望交往异性阶段

34、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下列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中容易使孩子养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等性格特点的是()A、权威型

35、构成挫折的必要因素有()C、挫折源和挫折感

36、实施员工帮助计划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D、调研评测

37、健康的自我意识有一定的标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健康自我意识的标准的是()D、具备自我否定、自我排斥的能力

38、健康的婚姻有多个发展阶段,其中新婚期最大的特点是()A、激情、贪恋

39、下列方法中,不能有效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是()C改长期职业规划为短期职业规划

40、下列选项中,对不同性格的人表现描述错误的是()D、理论型的人通常以自我完善和自我欣赏为目标

41、人格测评的应用领域不包括()D、健康体检

42、下列选项中,对不同人格的表述正确的是(d)D、理论型的人以自我完善和自我欣赏为目标

二、多选

1.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压力的形成的客观因素有(ABCD)。^.经济负担重 B.人际关系失调 c.领导管理方式不当 D.社会环境不够理想

2.偏执型人格的人常见的人格障碍有(ABCD)。A.对挫折和遭遇过虔敏感

B.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患或轻视 c.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 D.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

3.专业技术人员在人机交往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有(ABCD)。A.宽容 B.尊重 c.互惠 D.真诚

4.对专业技术人员常见情绪困扰而言,这种情绪困扰的客观原因有(AD零分A.心理健康程度 B.遗传素质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

5.职业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全选零分

ACD零分)。B正确,不全 A.很好的环境适应性 B.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c.优秀的学习能力 D.良好的自控

6.在心理健康方面处于一般健康等级的人群通常表现为(ABD)。A.心情经常愉快

B.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D.适应能力强

7.一个人的情绪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情绪的表现方式有(ABCD)。A.语言表情 B.声调表情 c.体态表情 D.面部表情

AB零分)。

8.下列选项中,对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a、CD 0分)。A.防御机制都是独立、互不相干的 c.防御机制是动态的和可逆的 D.防御机制都是积极适应的过程

9.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有((ABCD)。A.社会关系的自我 B.道德的自我 c.生理的自我状态 D.心理的自我状态

10.对专业技术人员,在恋爱方面需要提升的能力有((ABCD)。A.接受或拒绝爱的能力 B.解决爱的冲突的能力 c.保持爱情长久的能力 D.识别和表达爱的能力

11.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表现出来的特点有(ACD)。a.情绪衰竭 c.低个人成就感 D.非人格化

12.根据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对人格进行划分的具体因素有(BCD)。B.神经质——稳定性 c.精神质——超我机能 D.外倾——内倾

13.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情绪的自我调节的是(ABCD)。A.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B.对他人期望不要太高

c.积极地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 D.向朋友倾诉 4.一般认为,健康的恋爱心理特征有(BCD)。B.关心、付出 c.宽容、理解 D.信任、专一

15.专业技术人员心理问题的主要根源有(BCD)。B.社会责任重大与自身能力有限的矛盾

C.工作特点易形成重事不重人、刻板、不近人情等特点 D.竞争激烈,知识淘汰快,能力要求高 1 6.(4分)在心理健康方面处于一般健康等级的人群通常表现为(BC不全)。^.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 B.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c.适应能力强 D.心情经常愉快

17.心理健康关系着个人一生的完满发展,这是因为(ABCD)。A.心理健康可以确立恰当的自我期望 B.心理健康是与人良好交往的基础 c.心理健康是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 D.加强个体工作与生活的适应性

18.下列有助于提升专业按术人员的职业素养的有(ABCD)。A.共情力 B.创造力 c.觉察力 D.意志力

19.嫉妒心理是导致爱情失败的一大原因,克服这一心理的方法有(ABCD)。A.学会控制情绪,尊重对方感情 B.分析嫉妒根源

c.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嫉妒心 D.认识自我

20.婚后男女在心理上会存在差异,下列选项中对这些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有(ABD)。A.丈夫自尊心较强,妻子虚荣心较强 B.丈夫的情绪较稳定,妻子的情绪易波动 D.丈夫较为刚毅易冲动,妻子较温柔含蓄

21.婆媳矛盾是破换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婆媳矛盾的心理原因有(AB D)。

A.危机意识 B.代沟原因 D.感情争夺

22.马斯洛在20世纪5o年代提出的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下列选项中属于这10条标准的是(AB D)。A.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D.行为与这一阶段的年龄特征相符舍

23.(4分)人格测评的方法有自评量表法和投射测验法,下列人格测试中属于投射测试法的有(BC)。B.罗夏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24.(4分)面对挫折,积极的反应形式有(ABC)。A.改换目标,取而代之 B.坚持目标,继续努力 C.降低目标,改变行为

25.(4分)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磋品质,人格的特性有(BCD)。

B.独特性 c.稳定性 D.整体性

26.(4分)对手慢性疲劳症,正确的治疗对策有(ABCD)。A.一坚持锻炼身体 B.宜千劳逸结合

C.寻求病源,对症下药 D.保持心情舒畅

27.(4分)下列维护婚姻的方法中,有利于建立起稳固的婚姻的有(ABC)。A.不要在意无伤大雅的癖好 B.亲密不应该流千形式 c.适时地鼓励和赞美对方

28.(4分)专业技术人员失恋时,短期的心理调适方法有(ABCD)A.适当的发泄情绪 B.滑除对方的痕迹 C.多参与集体活动 D.要懂得珍惜自己

29、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意义有(ABCD)A、预防恶性事故的发生 B、为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榜样

C、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是文明社会的诉求 D、有效缓解工作压力

30、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组织两方面构成,其中组织方面的职责有(ACD)A、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在工作中提高职业素质的条件和机会 C、帮助专业技术人员确立其在组织内的发展目标

D、协调个人需要与单位需求的一致性,实现两者共同成长和发展

31、专业技术人员在人际交往中的外部因素有(ABCD)A、空间和时间因素 B、仪表因素 C、个性差异因素 D、能力与专业因素

32、个体通过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觉察到环境的需求和人体的适应能力之间存在差距时的心理状态称为心理紧张,影响心理紧张的因素有(ACD)A、认知评价 C、个人经历

D、个体的情绪状态

33、人格与健康关系的一般模型有(ABCD)A、心身模型 B、知觉过滤模型 C、身心模型

D、交互作用模型

34、不合理认知是专业技术人员需克服的心理问题之一,不合理认知的基本心理特征有(BCD)B、绝对化 C、片面化 D、极端化

35、员工帮助计划又称为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员工帮助计划涉及的内容有(ABCD)A、压力管理 B、职业心理健康 C、职业发展生涯 D、家庭、情感问题

36、压力可以引发的情绪症状有(ABCD)A、消沉沮丧 B、经常动怒 C、严重焦虑 D、精力涣散

37、根据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下列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是:(ABCD)A.对自己评价过低的人

B.为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目标的人 C.不接受任何新鲜事物的人 D.不能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人

38、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人的生活,不良情绪包括(ABCD)A.自卑、嫉妒 C.压抑、抑郁 D.冷漠、焦虑

39、引起对职业不适应的原因有(ABCD)A、观念与职业的不适应 B、对职业变化的不适应 C、对新职业要求的不适应 D、对环境变化不适应

40、爱情和友情都是人际关系的一种,他们的区别是(a、c、d)A、吸引点不同 C、冲动性不同 D、排他性不同

三、判断对错

1.挫折是个体的需要无法满足、动机不能实现时产生的紧张、失望、痛苦等情绪反应。

正确

2.失恋后的心理问题,因性别和年龄而存在着差异。

正确

3.职业适应的内涵包括岗位适应、技能适应、心理适应等,但不包括生理适应。

正确

4.充分的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一个人的安全感决定于遗传因素而非后天培养。

错误

5.产生单相思心理问题的人都会很痛苦,因此一定需要将这种感情向对方表白。

错误

6. “上班恐惧症”一般表现为两点,一是上班前不想上班,二是上班第一天萎靡不振、烦躁。

正确

7.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重视心理保健等都可以缓解网络综合征。

正确

8.与人格相关的因素中,智力、气质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价值观、信念、性格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

正确

9.气质是指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它决定一个人社会活动的价值及其成就的高低。

错误

10.人们常常在处于尴尬境地时以说俏皮话等幽默方式进行自我解嘲,这是一种不成热心理的表现。

错误

11、家庭对外交往是家庭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亲戚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及同事关系是家庭对外交往的几种基本关系

正确

12.不健康的婚姻表现为在婚姻的蜜月期后就进入婚姻的保鲜期。

错误

13.情绪是心理因素中对健康影响最大、作用最强的成分。

正确

14.压力对身俸健康会产生重要影响,经历紧张事件易引发高血压和心脏病、失眠等疾病于生的原则是拖着笔走,而不能推着笔走。

正确

15、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有意识的心理手段于生的原理是拖着笔走,而不能推着笔走

错误 16.(3分)压力是一个人察觉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心身紧张状态。

正确

17.(3分)长期工作压力、缺乏工作兴趣及疾病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职业厌倦症。正确 18.(3分)一个人的孤独心理是由气质和性格导致的,与生活经验无关。错误 19.(3分)健康的自我意识可以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层面来进行培养。正确

20.(3分)成功期望指个体在一定的成就动机驱动下朝向目标迈进的心理准各状况。正确

21.(3分)自卑是轻视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正确

22.(3分)通过投射实验对人格进行测试时,被测者往往不知道对测试问题的回答的寻向。正确

23.(3分)热爱生活,培养个人兴趣和爱好有助于人减轻压力。正确

24.(3分)娠妒心强、控制性强是婚后男性的婚姻心理误区之一。错误 25.(3分)对专业技术人员而言,产生“慢性疲劳症”主要是因为工作方面的原因,而与自身体质无关。错误

26、投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为人民提供了免于面对自己缺陷的一种方式 正确

27、影响专业技术人员交往的心理因素主要指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人格因素等 正确

28、心理紧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重已有的疾病或诱发疾病 正确

29、婚外情是常见的婚姻挫折之一,遇到配偶的婚外情应立即放弃婚姻,以免长期的苦恼 错误

30、情绪是指个体对外界的刺激是否满足自己生理或心理需要而引起的一种客观体验 错误

31、心理健康可以预防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和恶性事故的发生 正确

32、员工帮助计划是职业心理健康投资的一种非常有效地模式,它具有公开性、组织性、系统性等特点 错误

33、婆媳关系是专业技术人员重要的家庭关系之一,婆媳关系的经营首先需要双方做的正确的心理调试。

正确

34、专业技术人员在社交过程中,应该学会赞扬和重视别人,如同巧妙地赞同别人、记住他人的名字等

正确

35、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期待很高,甚至过度追求完美,这有助于帮助他们摆脱自身压力

错误

36、职业心理健康的理论中,人-环境匹配理论,主要关注个人的能力和愿望与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的匹配程度。

正确

37、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高校教师岗培考试题库 篇2

——四川省第二十四届高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初,我有幸参加了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第二十四届高校新任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为期十天的学习使我受益良多。培训以《高等学校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围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等主要内容。培训采取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微格训练与示范课教学等形式。开设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4门基础课程,同时在晚间也开设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主题讲座。

专业知识的讲授以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为基础,详细地为我们新任教师讲解了有关知识。因为不是师范生,所以这些知识非常及时且重要,可以说是我们走上高校教师岗位的奠基石。在四门基础课中,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熊宇教授的《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让我对教育法规条例有了全面的认识。他从自身律师的经验,大量的实例案例,风趣的言语阐述了高校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而教育法在高校教师整个从业过程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学习完这门课程我认识到了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作用以及作为高等院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此次培训的一个亮点是在晚间举办了一系列范围广泛的主题讲座,我有幸参加了刘洪教授所作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讲座。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内容满满当当,使我对现代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刘教授讲到作为当今高校教师,课件及微课的制作已经成为了必备的一种教学能力,它将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走上现代化的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走上自主性、主动性的道路。由于来自传媒院校,学校的特色使我对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有高度的敏感性。刘教授从若干方面给我们提出了课件制作的具体要求,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讲座我认识到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不

同的制作软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制作课件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制作软件。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我所在的班级在科学领导下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小组讨论,小组试讲,小组微格训练以及两次到成都三圣花乡举行班级聚餐交流,都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小组学习在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的老师带领下,相互研讨,互提建议,共同进步。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和同事之间的感情,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讨论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让老师来帮助解决,这样使得相互之间都得到了学习、巩固知识的机会,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感谢师资中心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和来自四川省各个高校的优秀老师相互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把工作做得更好。

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如下几点体会:第一,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传道授业的老师,解惑的学者。第二,教师是榜样。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要时时为学生着想,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关怀。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准备 篇3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以高深知识为核心所展开的教育活动,高深知识的独特品质营造了高等教育的特有内涵。(P33)

高深知识:高深知识,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一个专业术语,它是严谨的知识概念中的一种程度阐释。也正是因为这种程度在教育体系的上层是如此突出,以至于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简言之,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所经营的知识的范围和层次。(P34)

高等教育本质:同教育的本质一样,高等教育无疑也是以培养、形成完善人格为最终诉求。但与普通教育所区别的将教育制度定义为: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柳海民《教育原理》将其定义为: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和规定。综合而言,高等教育制度就是根据国家的性质而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P69)

高等教育体制:体制是与制度密切相关的概念。体制是关于组织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规定的总称,反映着制度的静态的一面。对高等教育制度而言,高等教育的宏观体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体制的演变与发展以及其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规则,也就构教育。

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分别有着不同的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公平日益成为各国推进民主政治时不能不考虑的重要内容。它的表现主要是:第一,就学权利公平,第二,教育条件公平,第三,教育过程公平,第四,教育结果公平。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教育公平的实现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相当程度上还只是对理想的无限接近。(P109)

教育效率:是指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投入、教育资源经过一定方式的配置,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切相连。当然,专业的出现也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有着内在关系。(P161)

专业培养目标:任何一个专业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作为专业的灵魂,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具有密切的关系,它是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在不同专门化领域和不同类别高等教育的具体化,具体规定了各专业所要培养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规格。专业培养目标实际上是对专业活动的意义表达。(P168)

专业划分:专业划分就是以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为依据,把高深专门知识分门别类地分成不同的专门化知识领域,形成不同的基本教育单位。(P170)

是,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完成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人,使其成为具有高深知识的专门人,可以说,教育对象的高起点和教育内容的高层次,营造了高等教育的独特本质,即主体在高深知识的生成与创造中实现自我的生成、发展与完善。(P40)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组合方式,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P43)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也称水平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它包括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3个层次。(P44)

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才能性质不同进行的一种分析。(P44)

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各种教育类型和教育形式的横向结构,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兴办高等教育所采取的种种途径与方式方法的反映,同时也体现着高等教育与科学、文化以及生产、技术、就业等各项经济结构之间的各种关联。(P44)

高等教育的分布结构:又称区域结构,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高等教育的分布结构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深受各地域文化历史的内在影响。在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布可分为东部大学、中部大学和西部大学。(P44)

高等教育功能: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从哲学和社会学的综合角度来看,它是指高等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系统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实际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和影响是由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客观结构以及作用方式所决定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系统的确立和完善,人们对于系统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入的。同时,作为一种实际的作用和影响,高等教育的功能并非是绝对积极的,正向的,也会有某些负向功能的产生。(P56)大学职能: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是指大学应当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履行这种职责的能力的统一体。大学的职能与一定的社会需要直接相关,包含一定的社会期待或预期的目的性。(P63)

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将教育制度定义为: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包括学校教育制度和管理学校的教育行政机构体系;郑金洲《教育通论》中

成了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P71)

贡献的大小。通常教育效率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学术制度:高等教育制度是以学术性为本质的高的有效利用程度,二是教育资源的投入与产出之比。等教育机构赖以存在与发展的规则体系。对高等教育而言,(P111-112)

学术是高等教育的灵魂。高等学校承担着人类社会知识生高等学校教师:指受过专门训练,在高等学校中对教育教产与再生产的任务,其中也包含着对知识活动进行管理的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负有职业责任的人。高等学校教重要使命。知识管理有着自己的价值取向,相应的高等学师的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

校在内部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上也须体现出自己的风格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化:从静态角度来看,高等学校教师专和特色。自近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制度经历了重业化是指高等学校教师真正成为一个专业,高等学校教师要的转型,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P76)

成为专业人员,像律师、医生等那样作为一种专业得到社通才教育:是指培养知识面较广、发展较全面、活动领域会的普遍认同。从动态角度来看,所谓高等学校教师专业较宽的人才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化,是指高等学校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训练,习得教授高等学校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系统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地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的高等学校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与学校相结合,在对个人职大众教育:从量的角度来说,按照美国教育家马丁·特罗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测定、总结研究的基础的提法,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属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大众教育阶段。从质的角度来说,大众教育是指基于普通做出有效的安排。具体包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师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以智力开发与人格养成为中心,旨在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建设者的教育。另外,它对成长阶段步骤以及环境条件的考虑等。

还以极为发达和比较开放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为前提,以高等学校学生:高等学校学生是中国对在普通高等学校学高等教育的层次、科类和形式的多样化为特征。

习的学生的统称。通常特指专科生(接受专科教育的学生)英才教育:从量的角度来看,按照美国教育家马丁·特罗和本科生,有时也包括研究生。的提法,高等教育入学人数未达到适龄人口的15%,即属高等学校学生学习: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有广、狭两种含英才教育阶段。马丁·特罗又指出,英才型阶段大学一般义之分。广义的高等学校学生学习,是指高等学校学生在是2000~3000人的“共同体“。从质的角度来看,英才教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育是指建立在高深学问基础上的,以心智和人格的养成为促进身心发展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狭义的高等学核心,目的是让少数具有天赋和潜质的学生成长为高精尖校学生学习是指高等学校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并发展人才的教育。其衡量尺度为,是否传授高深的学问,是否智能的过程。

处于知识学习和研究的尖端和前沿。

学习方法:是指高等学校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途科学教育:是指通过演示科学方法,教会学生辨认客观事径,手段和方法。它与“教法”、“教学方法”两个概念既实,发现客观规律,进而形成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结构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与能力的教育。科学教育是关于“做事”的教育,是解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教法对学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方法论”的教育,是追求“真”的教育。科学教育包括用,优良的教法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法,提高学习质四个方面:即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教育、科学方法教量。其次,教法也要受到学法的制约。

育和科学精神教育。

专业:专业是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人文教育:是指通过对熏陶与启悟的方式,使学生的本性、是一个常用的教育术语。按专业设置组织教学,进行专业尊严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教育,是高等学校的特点之一。合理设置专业是高等学校顺性达情,和谐发展,强调天性、个性及人格尊严,这是进行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检验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社会效人文教育的核心与精髓。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果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专业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人文教育也包括四个方面:专业的出现不仅以一定的社会职业分工为前提,而且与自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维教育、人文方法教育和人文精神

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不断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密

专业调整: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宏观的专业划分、专业结构的调整;其

二、微观的专业内部要素的调整。一般认为,专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宏观的方面,而专业内部要素的调整则属于专业建设的范围。进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全局性、战略性的专业结构调整,这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它是适应经济体制的需要,是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的需要,是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P172-173)专业结构:专业结构是指专业的类型以及各专业之间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国家、区域和学校三个层次。一个国家或一个省市高等学校中专业结构的状况是该区域教育系统功能的反映。专业结构合理与否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即在高等学校中设置哪些从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基本教育单位。(P172)

高等学校课程: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理解。广义的高等学校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高等学校学生在高等学校内各种活动的总和。既包括教学计划内的,也包括教学计划外的;既指课内的,又指课外的。狭义的高等学校课程,是指高等学校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活动系统。这包括了两层含义:第一、高等学校课程主要是指列入教学计划中的科目(或学科),或者指一门学科,或者指一组学科,或者指学校的或一个专业的全部学科,即所有学科的总和。第二、高等学校课程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体系,不仅包括学科体系,而且也包括其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系。(P185-186)

学年制:学年制是学生按学年计划读满规定的学习时数和学年,考试合格为毕业标准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又称学年学时制。其优点是整齐划一,便于管理,有利于保证一定的培养规格和质量。缺点是课程多,学生负担重,统得过死,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P189)

学分制: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量的计算单位,以选课制为核心,以取得一定量的学分作为毕业条件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其基本特点是“自主选择、因材施教、灵活培养”。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蔡元培。学分制的优势是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于因材施教;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扩大高等专业人才的培养面。(P189-190)

学年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与学分制两种形式的结合,一方面吸取了学年制的优点,强调人才培养的计划性和基本规格要求的统一性;一方面又具有学分制的某些特

点,开设较多的选修课,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与学分制的过渡形式,其本质可以认为仍然是学年制。即在教学计划编制及执行中按学时计算学分,将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课等。学年学分制是按固定学期开设课程的,学生自主选课的范围很小,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也不明显,其原因还是学生必须按课表的安排在指定教室听指定老师的讲课,从而完成必修课、限选课的学习。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学习过程中仍处于被动地位,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也受到了局限。(P190)

教学计划:高等学校教学计划是高等学校根据培养目标而方法。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教与学构成了教学方法体系中两个矛盾的侧面。把“教法”与“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教学方法体系是现代教学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P215)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就其本质来说,它是关于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怎样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因而它对于提高教学工作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P215)简答、论述题:

中国高等教育的前现代时期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中国高等教育的前现代时期大体上经历了萌芽(夏商(1978年至今)。这一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博采各国之所长,逐步面向世界。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在经历了闭关锁国20年所带来的种种灾难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中国的高等教育重新走向世界。通过上面简略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在百余年间高等教育发展的选择上似乎走了一个大圆圈:被迫开放——单一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努力——单一的价值取向——封闭——主动开放。历史告诉我们,不能以强调本国情形的特殊性而拒绝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能以标榜追赶世界潮流为借口而置本国国情于不顾,这是动的边界。最后,高等教育是高深知识最重要的制度化载体。(P38-39)

试论述高等教育的本质。

答:同教育的本质一样,高等教育无疑也是以培养、形成完善人格为最终诉求。但与普通教育所区别的是,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完成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人,使其成为具有高深知识的专门人,可以说,教育对象的高起点和教育内容的高层次,营造了高等教育的独特本质,即主体在高深知识的生成与创造中实现自我的生成、发展与完善。首先,从高深知识的生成来看,高深知识并不专属于科学家或者天才的智慧,也不是静态不变的。其次,从高深知识的选择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培养某一种专门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规定着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结构与方向,是高等学校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P191)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作为一门课程设计的具体化,教学大纲是以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规定了每门学科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因而教学大纲是编写或选用教材,组织实施教学和进行课程质量评估的依据。它对稳定教学秩序,搞好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P193)

教材:高等学校教材是高等学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以及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是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标准,也是高等学校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校教材一般分统编和自编两类。(P195)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五个一流”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包括6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建设。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P197-198)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和已经认识的教学过程的规律,为指导教学工作而提出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导老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从唯物辩证法观点来看,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教与学的多种矛盾。教学原则实际上是指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的原则。教学原则具有历史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三个特点。(P210)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教学目的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实验法等。教学方法按其本意,不仅指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周)、形成(春秋战国),制度完备(两汉)、发展(唐宋)、我们总结百余年历史所应记取的深刻教训。(P1-6)衰落(元明清)等几个阶段。除商周时期的高等教育情形你对山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哪些基本认识?

较为特殊外,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第一,官学与私学答: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是多年来山西省高共生。第二,儒学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第三,鲜明的等级等教育发展采取的重要措施和做法。实践证明,其指导思性。第四,崇尚自学讨论。(古代之所以崇尚自学、讨论的想是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效果是显著的。第一,实施方法,一是因为当时大学生多、教师少,只好在上大课的了高等教育“10116”工程:即建设10个重点学科、11个基础上自学、讨论;二是书院受束缚较少,师生可以自由重点研究所、6个重点实验室。第二,实施了高等教育“四地发表学术见解;三是当时名师大儒的治学思想一般强调重工程”。所谓“四重工程”即重点建设高校、重点建设学学生的自动、自得,因而自学、讨论的方法便是最佳选择。科点、重点建设实验室、重点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通(P1-3)

过多年努力,“四重工程”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第三,实试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施高等教育“强校工程”。从2003年起,用5年时间实施答:第一、高等教育的前现代时期(商周至清末)。第二,高等学校“强校工程”,即重点建设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现代高等教育的酝酿期(1862-1894)。1862年成立了京师学;按照明确定位、分层建设、重点突破、目标管理的要同文馆,1866年创办了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前后,求建设重点学科;根据山西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整合和国内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优化科技资源,联合共管,重点突破,建立山西高校的重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第三,现代高等教育发点研究发展基地;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引进、培养和展的突进期(1895-1911)。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选拔一批高素质人才;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强学位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到2006年为止,山西大学被列为是中国现代大学的雏形。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并实施为省部共建院校,太原理工大学通过了国家“211”工程首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期验收,等等,成效显著。(P27-28)——癸卯学制。可以说,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在起步时期是高深知识的特征有哪些?

以日本为模式的。第四,多元化发展时期(1912-1949)。答:高深知识的外在特征:第一,高深知识是知识中比较1912-1927年的十几年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经历了深奥的部分,是建立在一般性知识基础之上的,一般性的由取向日本到借鉴德国,再到模仿美国的转换过程。进入知识是学习和掌握高深知识的前提。第二,高深知识是专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门化和系统化的知识。第三,高深知识通常有专门传播、等教育经验的倾向。但是,在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发表和认可制度。第三,高深知识总是与特定的机构相联本走向。第五,全面学习苏联时期(1949-1957)。中华人系。外部的特征基本凸显出了高深知识的性质,但是,还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无法全面展现高深知识的高深内涵,我们有必要从其内部期。在这一时期,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高等教特征来挖掘其独特的内涵,来诠释“高深”二字的本质。育的发展模式几乎重复了半个世纪以前走过的路径,即学第一,高深知识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习、借鉴的目标单一而集中,那就是以苏联为榜样。第六,首先,高深知识的对象是复杂的,其次,高深知识的获得复归“传统”时期(1958-1977)。1957年以后,由于中苏过程是专家这一特定群体的特殊实践结果,其三,高深知关系的恶化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识的表达形式也是复杂的。第二,高深知识的有序性。第逐渐走上了一条摒弃一切外国“模式”,复归“传统”的道三,高深知识的变动性。(P36-38)

路。所谓复归“传统”,是指力图用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之间有怎样内在的联系?

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等根据地举办高等教育的经答:高深知识的独特特征,暗示着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内在验、办法来指导高等教育改革。所谓摒弃“模式”,就是在的、必然的联系。首先,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基本“独立自主”的旗帜下,拒绝接受来自外国的任何“模式”。前提。高等教育的教学、培养或是研究,都离不开高深知这一时期,经历了1958-1960年的“教育大革命”所带来识。高等教育传授的是高深知识,培养的是掌握高深知识的高等教育的“大跃进”。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人才,所研究的更是高深学问,从这一点上看,离开了则完全是关起门来革教育和文化的命,此时,中国的高等高深知识,高等教育便无法进行。其次,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第七,新时代的飞速发展时期

教育的基本工作材料。再次,高深知识规定了高等教育活

来看,更体现着高等教育主体的主动性。高等教育比之普通教育,有着较多的自由和相对广阔的视野。高等教育应当选择怎样的高深知识成为高等教育活动有秩序的开展的重要前提,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必经环节,但也是我们在教育中经常忽略的环节。高深知识的选择最根本问题在于选择的主体。最后,从高深知识的创造来看,体现着主体的发展和超越性。主体在与知识的互动中,在对已有知识的积累、批判和发展中为创造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在对知识的理解——内化——系统——应用的过程中不断辐射出创造的灵感和能量。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的本质是无法脱离开高深知识而独自空谈的,它渗透于高深知识的发展轨迹之中,并在高深知识丰厚的文化背景中,滋养出丰富的、完善的人性和不断创造、不断超越的理想人格,实现着高等教育的最终诉求。(P40-42)

高等教育结构具体可分为哪些类型?

答: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可分为如下类型:第一,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也称水平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它包括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第二,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才能性质不同进行的一种分析。它反映的是社会分工在横向层面上对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配置及其比例要求。第三,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各种教育类型和教育形式的横向结构,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兴办高等教育所采取的种种途径与方式方法的反映,同时也体现着高等教育与科学、文化以及生产、技术、就业等各项经济结构之间的各种关联。第四,高等教育的分布结构,又称区域结构,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高等教育的分布结构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深受各地域文化历史的内在影响。在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布可分为东部大学、中部大学和西部大学。不同地域和不同数量的地域分布,不同形式和不同等级的类型分布,加之不同科类的专业分布,构成了高等教育系统整体的布局结构。第五,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结构,是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制度性的构成状态和作用方式,具体来说,指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管理权限和内容以及相应的制度、法规、规定等。除此之外,高等教育还有一些微观的组织结构,如高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以及教材结构和队伍结构等,其主要是针对高校个体,以及围绕内部教学所形成的自身的联系方式和构成状态等。(P43-45)

高等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高等教育功能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认识。第一种类型,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认为高等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育人功能即指培养人才,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社会功能即指高等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这是较为普遍的高等教育功能观,多数学者较为认同这一观点。第二种类型,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亦即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出发,认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文化功能。第三种类型,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出发的,即通过高等教育探究高深学问的本质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功能问题。(P57)中必须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具体关注了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是否抛开了各方面的社会需求而专注于自己的象牙之塔,是否认为学术活动就是一种精致的游戏,只是满足个人理智好奇的愿望。“适应性”价值表现在高等教育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全方位的关注上,即满足生命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的需要,满足他们对崇高生命价值的追求,满足他们对理想的生命状态探索的欲望,满足他们对生命境界拓展的欲求,这一切都表现在对他们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关心上。“创造性”价值表现在高等教育对高深知识活动的负责态度上,表现在一种思想的严谨作风上,表现在对生存意志的思考上。(P70-71)

基础知识。其次,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通才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专才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只有把通才教育同专才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基础且精通某一专门学问的高级人才。第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完全不相容的是一种误解。其实,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通才教育所排斥的,只是当前被高度片面化和极端化的专才教育,它并不排斥科学合理的专才教育。反之,贯彻着博雅精神的科学合理的专才教育,也一定不排斥通才教育。(P84-85)

如何处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 答:第一,速度要适中。第二,以内涵发展为主。第三,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第四,发展终身教育。(P96-97)试述我国实行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并举的必然性。

答:第一,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并重是由其特点决定的。第二,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第三,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并举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明智选择。(P97-99)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必要性。答: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形式、内容也在不断地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答: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可以看做是本体功能的衍生,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化的趋势,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也被不断演绎,但是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的社会功能:

(一)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它是高等教育在其最初阶段就具有的功能之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治功能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功能。现代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它传播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方面,即社会公平、公正精神,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它是在科技发展、社会生产现代化和人们的教育观念的演变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科技发展的速度愈快,社会生产现代化程度愈高,这一功能愈突出。

(三)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它包含多种含义:其一,文化传承和传播。其二,文化选择。高等教育所选择的文化一般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其三,文化的批判。高等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是其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殊功能。(P61-63)

大学职能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 答:

(一)纽曼式单职能大学。

(二)洪堡式双职能大学。

(三)范·海斯三位一体大学。

(四)克尔式巨型大学。(P64-65)试述大学职能的整合。

答: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大学的职能也需要在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进行重新的平衡与整合。

(一)教学、科研职能的重新整合与拓展。教学与科研在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二者之间的整合应从文化意义上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整合,应当从深层次的文化角度出发,凝铸大学职能活动的观念模式,形成整体认同感和普遍的行为方式。

(二)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整合与创新。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亦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科学研究是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其次,社会服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来源和走向。尽管二者密不可分,但是仍需要对其进行时代的整合与创新。在时代的变革中,大学的科学研究应当跳出单纯的利益局限,站在全球化、国际化的角度,以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和价值准则为核心,以科学研究自身的严密、严谨不断创新,为社会提供深入的服务,引导社会的前瞻性发展。(P65-66)高等教育制度的设计与建立应当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 答: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应当以问责性、适切性、适应性和创造性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实现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特征的关照。“问责性”价值是高等教育对民族国家发展责任主动承担的表示。“适切性”价值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责任的表达,这意味着高等教育机构在工作

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应怎样实现创新?

答:

(一)整合论:一种流行的观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答: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发展的特点,我国的高等教育整合论对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对过度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制度应着力于以下方面创新。第一,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具有矫正和弥补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一是主,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基本教师的积极性问题,其二是学生选课的功利取向问题。其原则。第二,以理顺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为高等教育制三是资源不足问题。要克服以上的难题,我们就需要提出度创新的突破口。第三,以改革高等学校的内部组织管理新的解决之道。个人认为,适切的解决之道是高等教育人结构,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为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根本。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通”第四,完善高等教育系统的制度执行体系是高等教育制度的标准是什么?“专”的标准又是什么?这本来就是说不创新的保障。总体看来,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不能一蹴而清,也不需要说清的问题。没有这个讨论,教育改革会进就,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努力,除了政府、高校这两大主体展得更快些。因此,我们在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改革与发外,市场的作用、社会的中介组织与机构等都是高等教育展中提倡唯实,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多样制度创新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因篇幅所限,在这里不化模式之路。有学者根据专才与通才关系的认识,提出了展开赘述,唯有多方面的协同,才能为高等教育的制度创一个“T型人才”的概念。所谓“T型人才”,就是通才与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也才能为不断创新的制度赢得生存和专才的结合。也有学者提出了“X型人才”的新概念。其发展的有利空间,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第一个含义,是系统掌握两门专业知识的人才。第二个含(P79-81)

义,是其掌握的两门专业知识,必须有明显的主要交叉点、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体制和学术制度的发展特征如何,怎结合部。“T型人才”或“X型人才”都是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发展? 样化的表现。因才,在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中,采取专才教答:

育模式,抑或通才教育模式;还是采取以专才教育模式为通才教育的特征。

主,通才教育模式为辅;反之以通才教育为主,专才教育答:概括起来,通才教育具有以下3个明显的特征:第一,为辅,或者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整合,必须从现有国情,知识与能力的基础性。通才教育非常重视基本理论、基本区情出发来选择。这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尚属于追赶性经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各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经济的比重还比较小。种复杂、深刻问题的能力。第二,教学内容的普泛性。通(P88-90)

才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它不仅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简述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两种模式。

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相答: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由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互交叉、渗透、融合。第三,教育形式的多样性。通才教变过程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模式,主要依靠公立育的目标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实现,如设置博通类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另一种是日本模式,主要依靠私立型的课程,开设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讲座,举办专题学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美国的高等教育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术讨论会等。(P84)私立大学,但在“赠地运动”之后,公立高等教育发展起专才教育的特征。

来。特别是二战后,美国通过“开放入学”来实现高等教答:第一,专才教育主要是通过分学科、专业进行的,培育的扩展,即获得高中毕业文凭的学生就可以获得继续上养的人才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第二,教学内大学的机会。社区学院的发展,使美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具有相当的应用性。第三,育发展为大众教育,目前已达到普及化水平。日本的高等比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之后能比较快教育起源于国立的帝国大学,原来私立大学的力量较弱,地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P84)政府长期采取不扶持态度。直到二战后,特别是到了1965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

年左右,日本的适龄人口(18岁左右)到了高峰期。人们答:首先,专才教育必须以通才教育为基础,通才教育必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非常强烈,再加上日本在这个时期须以专才教育为目标,两者是辩证地统一的。所谓的专才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增加。在这种与通才实际上只有程度之别,而无质的差异。不是通才的形势下,日本的私立高校迅速发展。目前,日本大学的在专才是没有的。要在任何一个领域,哪怕是一个小得不能校生人数中,私立大学占76%。(P96-97)再小的领域里做出一点成就,也必须懂得这一大的领域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当遵循的原则。

得以完善和发展。社会发展至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已严重妨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职能的实现。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整合的道路,必须在加强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精神,将大学发展成为传递科学知识与体现人文关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是创新型人才个体发展的需要。

(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与局限。之所以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因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各自有其合理的内核与现实价值,都有其自身局限性。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高等教育必须改变非此即彼的状况,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P103-104)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可能性。

答: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是能够整合的,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密切相关。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一)两者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

(二)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

(三)两者互根互用。二者的互根互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科学的进展往往会引起人类思维的革命。第二,人文对科学发生着重要作用。首先,科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反映着人类的价值倾向。其次,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的获取同样渗透着人文因素的影响。再次,人们将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性的成果完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最后,作为双刃剑的科学离不开人文的指引。(P104-105)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整理地不好)

答: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区别在于指导思想与方法,对于同一学科内容的教育,当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时,便是不同的教育。所有教育都既有人文的一面,也有科学的一面,区别只在于人文含量与科学含量的不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同一种教育的两个方面,是同一活动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与取向。将教育绝对地区分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只会把二者引入歧途。(P101-103)

如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答:

(一)教育价值观念的变革是实现整合的基本前提。

(二)课程改革是实现整合的基本路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力图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人文和科学两大教育内容的融合,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兼顾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开设综合性课程。二是开设活动课程。三是大量开设选修课。四是重视“隐性课程”。

(三)教育者知识结构的改善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是实现整合的基本条件。首先,教师要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其次,教师要以批判的精神

变革已有的思维方式,要改变自身那些狭隘的、分裂式的思维方法,建立统整的思维模式。

(四)建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文化场。这主要可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实行创新教育,其次是创建校园文化。(P106-107)高等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关系。答:二者存在如下的关系:

(一)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性。首先,把资源适当集中,必然要减少入学机会,这从根本上说不符合公平的精神。其次,选择的手段、标准本身也不是很可靠的,即不一定是平等的;有幸进入高等学校的人,要根据社会需要接受不同层次和专业的教育,这又加剧了不平等。再次,从宏观上分析,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要求识或认识的程度如何,高等教育质量本身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思想情感,而客观地存在着,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高等教育质量是评价者从自身个性化的标准出发而加以判断的。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个性化标准的符合程度。这反映了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对性。但高等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的一种价值表现形式,是无条件、必然地存在着的,不会因认识判断时的价值标准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导致达到或达不到满足需要的程度。这体现了高等教育质量的绝对性。第三,抽象性和具体性相统一。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高等教育质量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高等教育满建立一种竞争机制,通过竞争使得教育资源流向效益好的部门,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性。这一点,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一是效率决定公平的发生、发展。二是公平是提高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一对范畴。(P112-113)

如何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答:首先,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其次,要实现高等教育的适当分层、分流。这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再次,要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给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要让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这有利于学校间展开竞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P115)

★ 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传授知识和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第二,发展学生的智能。第三,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合格公民。第四,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一定的科研方法。除此之外,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审美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上述各项任务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忽视其中任何一项都将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P204-206)何谓高等教育质量?

答: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很难对高等教育质量下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在我们看来,高等教育质量就是高等教育水平高低和优劣程度,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解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高等教育质量是一种实践活动的质量,第二,高等教育质量应体现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第三,高等教育质量应反映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律性。根据以上三方面认识,我们可以给高等教育质量下这样一个定义:高等教育质量就是指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实现自身功能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程度。这种程度既包括高等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现程度,也包括高等教育适应并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体现程度。(P231-232)

★ 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哪些特征?

答:事物的本质属性是通过其多方面的特征表现出来的,高等教育质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是主体的一种价值判断和评价。由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主体具有多样性,高等教育质量必然带有主观性。无论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是否认

上一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发言提纲下一篇:念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