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邮票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理念:
1、通过对邮票的欣赏,让学生在观察、讨论、自悟的探究性学习中了解邮票,感受到邮票的美,从而激发对邮票的喜爱。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邮票的组成要素。
3、能自己设计一枚邮票。、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邮票主题的选择。
三、教学难点:邮票的组成要素。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范画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检查邮票准备的情况。
(二)、欣赏、感悟、了解邮票 多媒体出示邮票。(1)欣赏各类邮票。
(2)欣赏小组内自己带的邮票及课本上的邮票。
以抢答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习愿望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摆脱美术课的单纯技能、技巧的学习,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三)、直观感知,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17课:邮票设计。
2、多媒体出示一枚邮票 小组帮助—发现型学习(讨论邮票是由哪部分组成的)A:小组讨论、记录; B: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3、多媒体演示邮票组成的四大要素
4、教师示范设计一枚邮票
(1)提问:把这幅自画像设计成邮票,还缺哪些部分?(2)学生口述,教师制作,并展示。
(四)、实践操作,合作创新
1、小组进行创作比赛
(1)要求:利用拼贴方法进行设计,组员各承担画面的一部分,如“图案、面值、国(地)名、邮票齿孔”。(2)卫生要求:废纸放入智慧框里。
2、展示评比,小组加分(1)把邮票贴在信封上。
(2)从邮票处理,造型设计,构图,合作方面讲评。
3、多媒体出示几套邮票(1)学生欣赏。
(2)分组确定主题,要求每个学生设计一枚邮票,与同组其他人组成一套邮票。
4、展示作品,讲评作品,给予肯定。
六、小结
(一) 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 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也就是透视现象。孩子们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规律, 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如剪贴、粘贴、拼贴、绘制) 来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二) 过程与方法:用欣赏学生生活中的透视照片导入新课, 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 也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欣赏, 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表示透视现象。最好通过各种绘画手段, 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感受绘画快乐。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先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关于透视的照片, 然后欣赏动画片,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然后小组合作, 通过拼贴作品的动手实践活动, 来拓展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彩色纸、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能显示透视的生活照片, 提问:孩子们观察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引导, 近处的什么大 (高) ?远处的什么小 (矮) ?然后让孩子们总结。 (同样大小的物体, 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比较大, 距离我们远的看起来比较小, 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在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的前面。这就是一种透视现象,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前前后后。)
板书课题———前前后后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 探索新知
1.让孩子们欣赏动画片《热气球升空》。仔细观察如何表现气球的一前一后的关系, 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 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也可能回答: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学生作品, 让孩子们欣赏, 教师引导, 从而再次拓宽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情感。
(三) 能力反馈, 动手实践
1.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 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作业要求: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的风景画。步骤要求:先想好内容, 用彩色纸剪好相关景物, 注意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 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 (绘画, 拼贴, 或两者结合) , 多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四) 作业点评
引导孩子们作品自评、互评, 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结:生活中的透视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今后一定要留意观察。
(五) 课后拓展
安德烈·柯特兹(Andre kertesz,1894—1985)在邮票上的评论极为有限:“结合了个性化的朴素观察和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心,匈牙利裔的摄影家柯特兹以其在摄影方面的天分,在图片中表现出他对城市的微妙感觉;邮票上的画面利用形状样式和空间的纵深感,揭示了城市的混沌和复杂。”
其实这样的介绍远不能代表柯特兹,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柯特兹和美国的关系。匈牙利是柯特兹的祖国,他曾经有过法国、美国的公民权,晚年生活他在奥地利度过。柯特兹从18岁起就不断地拍照,从匈牙利内战到巴黎街头的景象,他以简单的、毫不修饰的自我观察方式,用相机纪录,并以相机维持他和世界和艺术的关系,那些图片对同时代的摄影者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连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这样的大师,都曾在信中尊称柯特兹为自己的老师。在柯特兹40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欧洲的摄影界里的顶尖人物。
而一念之差让43岁的柯特兹去美国履行一个短期的工作合同,却因二战的爆发,不得不使他滞留在那里长达20年之久——他也被世界遗忘了这么久。由于摄影观点的不同,柯特兹在美国无人理睬,甚至被认为有间谍嫌疑,如他所说“我被迫待在自己最痛恨的国度里”。直到柯特兹74岁时,美国摄影界才又重新认识到,柯特兹是整个世界摄影圈中一个顶级的人物。
邮票介绍得轻描淡写可能是由于柯特兹和美国间的这些芥蒂的缘故吧!
盲人音乐家 1921年
邮票:布里斯托(怀特,摄于1971年)
麦诺·怀特(Minor White,1908-1976)是艺术摄影中表现主义流派的重要人物,他专注于艺术摄影领域的突破和创新。而在拍摄过程中,他将对于身边事物的感受,以严谨的创作态度将其表现出来。他将精神世界与庄严神圣的现实世界结合于他的艺术创作之中。在怀特的图片中,他常将景物简化成符号的形式,表现他思想中的象征意义——在邮票中,冰雪公路上两道车辙和融雪的路面形成了一个箭头——仿佛预示着人生旅途的必定方向。利用这样的图片阅读方式,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图片《阴与阳》,找寻作品中的符号和隐喻的意义。
阴与阳 1963年
邮票引来的故事
这是另外一张珍贵的邮票,他来自现旅居美国的读者王智明先生的馈赠。他在湖南的家人订购《大众摄影》,并邮寄到美国,以供他期期阅读。看了本栏目后,他又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宝贵的资料。在此,我们向王智明先生和他的家人表示感谢,并真心地希望更多喜爱、关心《大众摄影》的朋友为我们提供资料或与我们多做交流,感谢大家!
银幕背后——美国电影业
在制作一部电影的过程中有成千上万的环节,它们最后所汇集的成果无非两种:要么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要么是一堆垃圾。——大卫·塞兹尼克(电影《飘》的制片人)
制片——电影的制片人更象是一个乐队的指挥,在他的协调指挥下,充分发挥每一个“乐手”的才能,合奏出一曲乐章。
①编剧——电影的制作象建造一幢摩天大厦,首先需要一份建筑蓝图,编剧的工作就是设计和描画它。
②导演——每一个导演都有他独特的风格:他将剧本按照自己的“语言”把电影“表述”出来。
③服装——更明确地说应是服装设计:他们将运用服装服饰来塑造角色的个性和表现影片的时代背景。
④音乐——它的重要性甚至在默片时代都不容忽视:营造场景的氛围,增强电影的情绪。
⑤化妆——任何一个演员在化妆师的手下都可以变为电影中的角色,甚至是什么妖魔鬼怪之类。
⑥场景设计——他是一个艺术指导者:他将为电影的情节发展设计一个现实的场景——无论它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
⑦电影摄影——具有艺术性的摄影师,不光用摄影机镜头记录应传达给观众的信息,还要用电影摄影的“语法”去诠释它。
⑧剪辑——剪辑师将和导演坐在一起,小心地剪切已拍摄的素材胶片,并重新排列连接它们,构成电影的最终的形态。
⑨特殊效果——每一部电影中的新奇场景对于他们都是一个挑战:比如塑造一个外星人E.T.或冰海中的沉船等。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套票的特点,尝试设计套票。
2、在与同伴合作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共同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签字笔、水彩笔、多媒体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邮票(意图:引发幼儿对邮票的兴趣)
(出示集邮册)
师:集邮册上有哪些邮票?这些邮票有什么用?
小结:(出示集邮册)邮票可以用来寄信,有的人还会把邮票当成宝贝一样的收集起来,做成这样的集邮册,如果你仔细观察这本集邮册就会发现很多秘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集邮册。
二、赏一赏邮票(意图:引导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邮票的秘密)
1、邮票欣赏一:
(1)出示一套京剧脸谱
师:在集邮册里有这样一组邮票,你发现什么?
小结:这些邮票上都是京剧人物,有不同的造型和动作,我们可以给它起名“京剧邮票”。
(2)出示两套打乱的邮票
师:这里有两套打乱的邮票,请你来看看哪些是一套?为这两套邮票起个名字吧!
小结:同一套邮票由多张组成,图案内容是一样的,不过造型可以有变化,它就是套票。
2、邮票欣赏二:
师:这一张邮票特别在哪里?它也有套票,猜一猜这一套邮票颜色应该是怎样的?
小结:邮票只用1种颜色,我们叫它单色邮票。单色套票的内容是一样的,每一张邮票就用一种颜色。
师:除了单色套票,还会有什么?双色套票和彩色套票又是什么样?
小结:双色套票和彩色套票的内容是一样的,每张邮票使用两种颜色是双色套票,每张邮票使用多种颜色是彩色套票。
三、试一试:设计邮票(在合作创作的过程中感受邮票的美)
师:邮票图案丰富,色彩很美。我们也一起来设计邮票吧!
四、评一评(意图:鼓励幼儿评价欣赏作品,体验成功)
师:请小设计师们把你们的作品送到评奖台上。哪个小组来介绍你们组的套票?
小结:今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设计了一套邮票,我们可以把这套套票放到我们的集邮册里,让我们的集邮册越来越丰富。
竞晖学校
刘艳红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标志的学习,了解标志的作用、分类和创意方法、设计流程等。
2、结合校园生活,设计学校、班级、运动会标志,在了解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基本掌握标志设计的创意方法,并通过创作和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标志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教学难点:
在理解标志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校园、班级、运动会标志设计。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小游戏,说一说,哪种形式更容易吸引人们的目光?
1、图形图标展示,学生观察。
2、文字图标展示,学生观察
3、请学生说说哪一种形式的图标更容易吸引你的目光?
4、总结:图形记忆要优于文字记忆,在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图标随处可见,它可以帮助不同国籍、不同文化层面的人们识别图标所表达的内容,这些图标我们叫标志。今天的课题就是《标志设计》
二、揭题新授:
1、标志的概念
(1)学生观察图片,认一认是一些什么标志。板书:帮助识别。(2)每一个标志传达了什么信息?板书:传达信息。
(3)展示标志概念: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
2、标志的分类
(1)展示图一,这些标志在什么场所能够看到。(公共场所标志)
(2)展示图二,这些图标在哪里见到的最多?(马路上)。这些提示我们要怎么样?对,这些都是交通标志。
(3)展示图三,这些标志涉及到哪些范围了呢?单位、企业、公司、产品、私人店铺低调,这些统称为商业标志。
三、标志的表现形式。
1、.图案型
2、文字型
3、图文结合型
4、比比看,谁是火眼金睛,说说图片中地标志是哪一种表现形式?
四、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观察竞晖学校校徽
1、构思:这个校徽中由哪些文字和图案组成的呢?字母J、H和彩带,学校名称以及拼音。
2、构图:
“J ”飞翔的凤凰追逐太阳。
“H”树叶做凤凰的翅膀。
彩带“新建区竞晖学校”。
3、色彩:
黄色:金凤凰
绿色:绿叶代表学生
蓝色:代表知识的海洋
4、标志设计需要注意哪些原则?(竞晖学校校徽为例)
(1)从绿叶、凤凰、彩带上看哪些东西被删减了?最后留下的是什么?(简约的外轮郭)
(2)传达的信息符合校情。
(3)黄色、绿色、绿色三色明亮鲜艳,色彩最多不超过三种。
(4)总结:简练、明确、独特、美观。
五、标志设计方法和步骤(以初一一班班徽为例)
1、选题:鹰
2、构思:身体设计成“1”翅膀简约美化。
3、画底稿:铅笔画稿,下笔要轻,线条要细而流畅。
4、着色:选择色彩明亮的颜色,不超过三种颜色。
六、学生创作:
为班级设计一款班级代表队的标志。构思创意能突显本班的精神特质。要求:形象简洁美观,新颖醒目,容易识别。
七、展示交流: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由学生自述创意,学生相互评价,老师予以表扬。
八、课堂小结:
课 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类别。2.技能: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对祖国建筑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教学难点
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教具准备
课件、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 课本、自己收集的资料、水彩笔、图画纸 课件内容 1.现代建筑
2.古代建筑一处 3.古代建筑外观 4.建筑结构 5.群体布局建筑 6.群体布局建筑 7.匾额 8.楹联 9.棂格 10.4幅建筑
教学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 3.学生相互评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观察建筑,点出建筑(设计意图:了解建筑的基本特点)1.同学们,我们坐在什么地方?(教室)
2.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墙壁、天花板、地面、门窗)3.还有什么地方有这些特点?(电影院、家„ „)4.[课件1:现代建筑]这些都叫做“建筑”。(板书)活动二:点出本课欣赏重点(设计意图:了解本课欣赏重点)
1.[课件2:古代建筑]同学们看这做建筑和我们现代的建筑有什么不同?(是古代的、外观不同)
2.[点题]板书:(完整课题“我国古代 艺术”)
活动三:课本欣赏
(设计意图:总体了解本课欣赏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欣赏一下课本各种古代建筑。2.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对古代建筑的感受。
3.同学们说一说自己交流的感受。(造型美丽、色彩缤纷)活动四:欣赏外观造型
(设计意图:了解建筑的外观造型)
1.[课件2]同学们观察一下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板书)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2.从课本中找出答案来读一读。板书:“屋顶 屋身 台基”
3.[课件3:古代建筑外观]说一说,各个部分的造型特点。活动五:欣赏建筑结构
(设计意图:了解建筑结构的特点)
1.同学们说一说我国古代建筑主要使用的材料是什么? 2.让我们走近古建筑找一找它的特点。[课件4:建筑结构] 3.学生结合课本找出古代建筑的特点。4.板书:“立柱 横梁 斗拱” 5.读一读课本中的注解。活动六:欣赏群体布局
(设计意图:了解群体布局特点)
1.[课件5.6:群体布局建筑]同学们来看一看,这些建筑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点?(群体布局)2.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的文字。
学生说出从文字中所了解到的,并记录到黑板上。(学生板书:院子为中心、中轴线、对称)
活动七:欣赏建筑装饰色彩(设计意图:了解建筑装饰色彩)
1.同学们分组从课本中找出在建筑中所包含的艺术内容。2.请每个组来说一说。
3.我国古建筑综合运用了绘画、雕刻、书法等艺术表现手法。(板书:绘画、雕刻、书法)
4.[课件7.8.9:匾额、楹联、棂格]请同学们看一下如:额枋上的匾额、柱上的楹联、门窗上的棂格。
5.同学们说一说在建筑中加上各种艺术手法的效果是怎样的?
6.色彩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同学们从课本中找一找我国古代建筑在色彩的运用上都是怎样的? 活动八:总结
1.今天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少吧,请来说一说。2.看到我国的古代建筑你有什么感慨呢?
3.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我国古代建筑的资料和我们所在地区的古代建筑资料,下节课我们共同欣赏。板书设计
外观造型:屋顶、屋身、台基
建筑结构:木(立柱、横梁)斗拱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群体布局:院子为中心、中轴线、对称
装饰色彩:绘画、雕刻、书法
第(2)课时
活动一:学生展示资料
(设计意图: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建筑的认识)
请同学们到实物投影前来展示一下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运用到上节课讲到的知识(教师引导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来谈)。活动二: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
(设计意图: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
1.刚才同学们的介绍很精彩,大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我们来为同学们的介绍分分类。(根据学生的介绍分出:“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板书)2.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各种建筑类别。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别说说什么是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 4.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建筑类别。活动三: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1.现在我们分成4个小组,成立4个小小导游团,为大家分别介绍一处古代建筑。2.[课件10:4幅建筑]我们来分一分每个小组介绍的建筑。
3.学生交流准备。(要求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依次欣赏)4.学生分组展示。
5.集体评价,评出 “优秀导游团”。
6.我们再来争做“优秀小导游”,谁来介绍一下家乡的古代建筑。活动四:学生绘画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祖国古代建筑)
我们光顾欣赏了没有带照相机怎么办?那就请同学们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古代建筑并可以将自己画出来。活动五:总结
1.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家的作品,谁来做导游介绍一下。
2.通过你对我们的城市建筑有什么认识和评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板书设计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请到绿色商店来
一、教材请到绿色商店来分析
本课请到绿色商店来为学生营造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模拟设计师进行包装、广告设计,并开展模拟商品交易活动,渗透包装和广告的知识。请到绿色商店来学习活动方式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请到绿色商店来商品包装、广告设计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现代美术设计,优秀的包装和广告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请到绿色商店来“活动一”:为自己喜欢的绿色物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包装示意图。该课时的教学,能使学生了解包装的重要性,掌握商品包装的功能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设计意识,促进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商品,方便储运,进而说明商品,美化商品,起到推销商品的作用。在构思包装设计时,要先从包装对象的特点出发,然后确定包装的结构和造型,最后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法,对包装的图形、色彩、文字进行排列、组合,使包装准确地传达商品信息,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本课所指的包装设计是一种模拟的包装设计,实际上还只是装饰设计,即尝试装饰现有的包装物。其一般的制作步骤如下: 1.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件小包装盒或瓶、罐等,注意避开异型的瓶类包装。2.选择装饰部位,并进行细致的测量。3.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纸张。纸张大小应大干实际使用面积。4.在纸上用铅笔设计图形并着色。5.待干后有选择地裁剪纸张,留出黏结部位。6.细心粘贴于包装盒或瓶罐上,也可以根据书上示意图进行折卷。这个制作步骤在实际作业中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可运用抽象图形或具象图形表现,图形必须要新奇、典型,有强烈的形式感和艺术性,注意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对比和统一。包装的装饰配色应将色相、明度、纯度有机地整合处理,色彩设计应当与商品的属性相配合。总之,应尽量简洁、流畅、精美、协调,体现“绿色”二字。
“活动二”:为绿色物品做一张广告招贴设计。本课学习应让学生了解商品广告画的设计方法,并能制作出构思新颖、做工精美的广告画。富有情趣的图形,精确、优雅、新奇、含义深刻的广告语和协调、统一的色彩是现代商品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广告招贴具有远视感强、引人注目、艺术表现力丰富等特点,它有助于商品信息准确、迅速地传播,能起到完美的促销作用,还能给人以美的熏陶,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教材编排上根据每一幅范作都绘出了版式结构图,便于学生参考和学习;由相似图形、相关内容引发联想这一环节,可以游戏的形式融入教学,成为一个训练发散性思维、拓展设计思路的有力环节,暗示出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用的产品制作一个广告设计,设计内容为孩子们所熟悉的绿色物品。在教学时教师应紧紧抓住整体构思和图形、文字表现。强调广告版面的图形应与文字协调,形式均衡。
“活动三”:布置绿色商店,并进行整理和宣传。这节课重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个人设计与小组合作策划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合作学习、交流评价的价值与意义。教材编排了布置绿色商店、宣传绿色物品的教学主图,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模拟这样的形式。教学评价应以互评为主.教师是评价组织者,在恰当的时候需帮助学生找准评价点,可激
励、可概括、可提炼学生的评价。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尝试为一种绿色食品做一个合理的包装设计。
2、掌握商品广告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为喜欢的产品做一个广告设计。
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4、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三、教学思路
“活动一”的教学安排可考虑:欣赏导入——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创造表现——评价迁移。这一活动的教学以绿色物品设计包装为主,运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师生共同欣赏物体有包装和无包装的视觉效果,了解包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作表现的欲望;再进一步观察分析,了解绿色包装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素;然后讲述包装的设计与制作,课件演示步骤,深化感知;最后由学生创作表现。
“活动二”的教学安排可考虑:谈话导入——深入感知——尝试作业——反馈指导——创造表现——评析迁移。教师以谈话讨论的方式导入课题,并出示做工精美、创意奇特的设计作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广告设计”的美妙世界;再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广告设计作用、基本要素、制作过程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接下来学生尝试作业,教师分析典型作品,解决疑难;然后让学生自主表现,相互评价。
“活动三”的教学安排可考虑:情境激趣——策划方案——发表方案——分工布置——分组评述。该课时以设计布置方案为基础,商品的归类、整理、宣传、评价为目标结果。本课教学宜采用各种涂色工具,通过设计、描绘、制作、布置等手法,进行学生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活动的作业展评可采用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也可将教学评价渗透在“活动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时教学情况、学生情况确定相应策略。教学设计:
第 1课请到绿色商店来(活动一)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1、课件导入,欣赏导入,了解包装的重要性。小明和小强到超市里去买零食吃,超市新进了许多好吃的新品种,你猜猜,他们会选哪些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2.老师小结:物品包装非常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保护物品,还可以让我们了解物品的名称、内容、属性以及与其他物品的区别。课件展示:许多种商品摆在货架上.有无包装、普通包装和绿色食品包装三类。
观察分析,认识绿色商品。
1.小明和小强买了许多物品,请你找一找他俩买的物品有什么不同。
2.学生观察回答。
3.教师小结:有绿色标志的为绿色商品,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商品,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4.举例欣赏一些绿色食品和物品。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你喜欢的绿色物品设计包装。课件展示:普通包装的物品和绿色物品包装两类,绿色标志明显。
课件展示:六到八种绿色食品和物品。
自主探究,掌握设计、制作方法。
1.基本要素
(1)小组讨论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每组代表总结。
(2)教师小结。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品名和产地等文字、相关图像、商标以及绿色标志等。
2.包装的设计与制作
(1)出示几种实物包装,学生观察并分析包装设计的要求和特点。教师归纳:简洁、醒目、美观。
(2)设计的方法
A.运用抽象图形或具象图形表现。运用抽象图形的设计可采取色块组合的方法,色块可分为点状、条状和块状,色块的形可采用几何形、随意形或简洁的自然形。运用具象图形的设计则可根据所要包括物品的形象、功能、属性等进行图形创意,要注意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对比和统一。
B.包装的装饰配色可采用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组合,还可以采用渐变的形式,包装的色彩设计应当与商品的属性相配合。
(3)制作
A.按照包装盒或瓶罐的大小进行裁剪,需恰当合理。
B.参照教材上的示意图,运用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进行包装。课件展示:呈现绿色食 品包装并用文字标示各部分。
课件展示:呈现多种抽象图形和具象图形的绿色物品包装。
课件展示:图形、颜色、文字搭配合理协调的包装和与其相反的包装。
创造表现。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
展示交流,拓展延伸。1.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
2.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
3.欣赏世界各地有典型特征和特殊意义的包装设计。
4.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或去图书馆等方式了解关于包装的知识。课件展示:各种包装设 计。
昌乐县营丘镇大宅科小学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感受各类蔬果的外形、色彩、纹理、质感等,展开丰富联想,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运用削、切、插、接等基本制作手法,小组创作一组具有情节性的蔬果立体造型。
情感态度目标:体验蔬果造型的乐趣,养成观察联想的好习惯,学会善于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用各种蔬果制作出各种立体造型,体验设计、应用的乐趣。
教学难点: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联想,尝试用发散性的思维创作。
教学准备:
课件、蔬果、牙签、水果刀、垫板等。学生用具:
蔬果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1、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带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你们看看这些蔬果在平时的生活中用来干什么呢?——(课件展示)
2、你喜欢吃什么蔬菜瓜果?为什么?
3、为了让吃也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我们把蔬果拼成了漂亮的图形,雕出各种生动的形象。今天我们也要来为生活创造一份美。
看!现在老师在做什么呢?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是啊老师把蔬果做出了的造型——板书(出示课题)新课小组交流——归结方法及步骤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蔬果还能做出哪些造型?(出示图片)请选择一幅你喜欢的作品和组员说说——板书1)你喜欢它的原因?(这件作品哪里吸引你了?)
2)在制作过程中作者使用了哪些方法?(板书)生汇报
小结:除了插、切、削、挖、接几种常见的方法,还有很多的方法,同学们在做的时候可以去尝试。
引导启发——激发创新思维(走到学生中间,拿出学生准备的蔬果)老师看到??这儿有老师最喜欢吃的菠萝!你想用这菠萝来做什么呢?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这材料还能做什么?)师小结: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不仅通过蔬果的形状、颜色来联想蔬果造型,还关注到了蔬果的纹理和质感。大胆创新——制作造型
想做的同学还得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注意用刀安全,在切、削的时候要慢点,不用的话把刀收起来要讲卫生
小组合作完成一组有情节的蔬果立体造型,明白的同学已经开始了。
展示欣赏——评价作品
第一课时 谈话导人
1.观察和收集街边、建筑物或商场里的广告设计,你们能谈一谈你看到的最感兴趣的一个设计吗?(学生回答、讨论)2.展示精美广告设计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广告的奇妙世界,了解广告画的组成要素——图形、色彩、文字。
3.引入课题——广告设计。课件展示:各种精彩广 告设计,并配有广告语 的声音。
展示:课题——广告设计 深人感知 1.提问思考: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小结:创意新奇,精美别致,视觉冲击力强。起到宣传商品、吸引顾客的作用。
2.欣赏分析,了解广告设计的组成要素。(1)商品的图形精美,有代表性。
(2)精彩的广告语,要求:简洁、准确、生动或诙谐。(3)色彩视觉冲击力强,感染力充分。3.制作过程(1)构思:确定广告宣传对象(可以是学习用品、食物、服装等你所熟悉的物品),构思图画、文字内容和编排形式。
(2)构图:用铅笔准确地在图纸上设计底稿。(3)绘制:选择上色工具,描绘制作。
4.游戏,启发思维。由一事物联想到相关的另一事物。你看到了某某,想到了某某,同教材示意图。
展现广告设计并用文字标示各部分. 展示:制作步骤。尝试作业 第二课时
反馈指导 1.尝试制作构思草图。
2.教师分析典型作品,解决疑难问题。(1)版画形式的合理。
(2)文字大小、颜色、字体与画面的协调。(3)图形、内容、颜色与商品的匹配。
3.教师小结:广告版面的图形应与文字相巨配合、对比协调、形式均衡。4.欣赏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展示学生作品。
展示: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及相对应的版式结构示意图。创造表现 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评析交流 延伸应用 1.讨论评议
互评:完成作业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2.渗透环保意识,提醒学生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3.鼓励学生布置绿色商店,进行模拟交易 学生作业。
第2课 城市灵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了解身边城市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志性建筑,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能结合课外调查,画出自己喜爱的标志性建筑;并能选择合适的纸张,尝试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
◆能进一步认识城市建筑艺术的魅力,培养感受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欣赏导人
1.欣赏香港和上海的城市建筑影视片段。问:在这些画面当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各种各样的城市建筑。)2.画面定格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教师做简单介绍:中国银行大厦:在大片闪烁着霓虹灯光的建筑群中,无论是高度。还是整体的风格造型,中国银行大厦都充分体现出了标志性建筑的独特风范和气势,为香港这座不夜之城增添了更加迷人的光彩。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耸在迷雾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雾色掩映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人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两个巨大的球体,以及仿佛马上就要划破云霄的高高的塔尖,突显出了它有着美好曲线的“身段”。
3.导人课题。建筑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它见证了人类社会漫长而伟大的发展历程。优秀的建筑往往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甚至象征,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灵光”。板书课题。
课件1:香港和上海城市景色的录像片段。
课件2:图片显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课件3:以艺术字形式出示课题《城市灵光》。交流感受
1.讨论交流。同一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换课前调查到的信息,分析这些建筑之所以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甚至城市象征的根本原因。第二课时
2.交流欣赏。每一组推选一位代表来介绍自己喜爱的建筑。强调抓住建筑的造型特点。
3.教师小结提升。课件4:展示学生所搜集到的标志性建筑的图片 资料。绘画体验 1.提出作业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试着描绘自己喜爱的建筑或者建筑模型。
(2)注意抓住建筑最有特点的部分。
(3)以记忆画为主,也可适当加入学生自己的 构想。
2.播放轻音乐,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课件5:播放轻音乐。展示评价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自由欣赏,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作业展示板。
第3课 俯瞰山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情景导入 1.师生看课件(飞机起飞的情景),体验从地面飞向高空,视角急剧变换的特殊感受。
师生交谈俯视感受,了解俯视角度和平视角度的区别。2.看雪景视频,加深俯瞰的视觉感受。播放两段视频
感受欣赏 结合教材和课件,对比欣赏、分析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第二课时
1.欣赏《中国地形图》,了解俯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
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隽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4.对比欣赏自然地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多媒体展示欣赏图片。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和课件,对比分析对同一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第4课 画坛巨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赏画导人 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学生欣赏。
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揭示课题:画坛巨匠——毕加索 课件:代表作品
交流、讨论(交流收集的信 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分组交流、讨论、整合相关信息。l.关于画家你知道些什么? 2.关于画家的作品你知道些什么? 教师小结并简介毕加索的生平、艺术风梅及艺术成就,讲述有关故事。课件:相关图片、解说
欣赏、描述 出示作品《格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进行直观描述。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些什么?请你描述。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说一说。)课件:《格尔尼卡》作品及作品局部
赏析、评述 1.教师简介《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围绕“毕加索是怎样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进行分析评述。第二课时
提问:画面的形象是完整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为什么没有色彩?画家想表现什么?画面不同的形象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牛代表什么?马的嘶鸣象征什么?地上的战士为什么手执断柄的剑?你能找出画中哭泣的母亲和从楼上跳下的人吗?画家借此表现什么? 3.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作品。课件:《格尔尼卡》作品及作品局部 模仿、体验 尝试用立体派手法将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相关范画数张
学习评价 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
第5课 音乐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初步感受艺术作品抽象的形式美感。◆学会海报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设计一张音乐会海报。◆运用纸筒或纸片组合进行立体造型,体现节奏与韵律的美感。
◆在学习活动中感悟美术与音乐的联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一段节奏有起伏变化的乐曲中,学生随意用纸简进行排列组合,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使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3.学生提出创作难点,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什么方法来制作。难点:纸筒怎样组合,才能既有起伏又美观? 怎样将纸筒黏合牢固? 录音机播放乐曲。方法指导 1.教师示范(1)基本形的制作:将方形纸卷成纸筒。
(2)把准备好的基本形摆一摆,摆出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3)黏结方法、插接方法的演示。2.学生小结制作步骤(1)制作单体数个。
(2)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3)黏结要牢固。视频展示台呈现。
拓展思路 1.出示三组用硬纸板切割制作成的立体构成作品。(1)一个基本形呈单一方向的反复排列。
(2)基本形像围棋盘一样呈上下左右方向反复排列。
(3)堆本形根据一定的数理比例的变化造成渐变的韵律感。
2.师:你觉得以上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第二课时
3.小结:单体一致,但排列方式不同。
4.拆掉一个作品,让学生重新排列。视频展示台呈现。观赏教材 1.把教材中的七幅图片分到七个小组。分小组讨 论交流对该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评述。还可以让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理解
为该作品配上一段乐曲,哼一哼,感受艺术上的交融。
再次作业 1.播放《茉莉花》的乐曲,学生利用纸筒或纸片制作立体形,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播放音乐。
评析作业 1.欣赏、评析作品。
2.学习迁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如: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场面和画面。多米诺骨牌,申奥会上的扇子舞,古人的书法等等。3.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图片欣赏。
第6课 瓶花与水果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能够探究发现美就在你的身边,体验了解美的文具用品。
1、用画笔表达美的文具用品。
2、逐步养成美好习惯,用审美眼光观察身边的物品。
3、培养在美的探究中自主、分析、理解,表达美的物品。
4、尝试用不同工具(笔)表达文具用品之艺术效果。学习策略:
美在身边——探究发现美——分析交流美在文具用品上的表达应用——描绘身边的文具用品——美的展示。教学准备:
1、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具用品美在哪里?同时也拓展你家中的一些文具用品美在何处?
2、准备一些书包之外的新的文具用品(如:复读机、电脑等)
3、教师:a.范图(用铅笔、水笔、线条造型)文具盒是布袋、塑料的、马口铁的;b.书包、书本造型(用铅笔简单明暗表达);c.利用视频展示仪看老师的范图(注意:不同技法、不同工具)。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圈桌而坐。视频展示仪显示学生的各种笔袋,文具用品,再看老师的范图。引出课题:身边的物品——文具用品(线造型、写生)。
2、揭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绘画内容,注意学习策略,让学生探究文具用品,去感悟文具用品的生命存在,体现自己情感(老师提问)。
3、让学生观察文具盒,看造型、结构、色彩、材质及利用情况。学生相互比较、对照,探究其美观性、实用性。再看书包、书本、笔记本、字典、计数器等文具用品。
4、让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提高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然后每小组由一至二位学生发言,分析文具用品之特点。
5、摆放文具用品成一组静物,注意摆放时的构图,前后关系等。
6、教师与学生相互表达交流文具用品特点,注意奖励评价修正学生观点。
7、在讨论探究基础上。老师展示范图,明确学生绘画可从文具用品中易掌握的开始着手,用工具也可以你喜欢的笔。以简洁明了的线条表达文具用品。
8、教师巡回各小组指导,在绘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视频展示仪上显示文字:表达、交流。写生要素:a.构图b.形状c.空间d.色彩。
10、与学生交流绘画形式,表达形式。热情点评学生作业。
11、视频仪上显示文字:文具用品——美的造型——美的表达——美的创造。展示学生作品。第二课时
1、让学生相互观看,触摸文具用品,再看视频仪上的文具用品。明确学习绘画内容。
2、学生回答:有的学生的文具盒叫“笔袋”是布或人造革,还有大小拉链,卡通造型在笔袋上生动、活泼。马口铁的文具盒坚硬,塑料文具盒有多层,色彩美观。各文具盒不同质地,不同特点。还有其他文具用品各特点。
3、学生在摆放文具用品时,把计数器、文曲星也放上去了。
4、学生可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5、学生开始动笔,(不再以过去素描的手法一定得怎么画法)而是学生认为最易下笔处开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有创作欲望。
6、注意不同工具不同表现方法。
7、同学间相互交流,注意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各学生可不同构图、画面,其个性要有发展。
8、学生作画时,文具用品画多少,可以根据自己能力逐步完成。
9、注意捕捉形体结构。加强文具用品的立体感。
10、把学生理想作业在视频仪上展示。
1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每一小组一至二位学生,同时让学生解读自己的作品。
1、创设合作探究情景,形成相互探讨氛围。注意观察能力、合作能力、表现能力,要发现美,表现美。
2、以笔袋为切入口,对比笔袋的结构、造型、色彩、华美为基点。
3、让学生明确今天美术课要表达的文具用品特点、形状、材质,形成绘画思路,加强形、质的概念,理解结构及透视变化。
4、激发学生思维。注意传统的文具用品于现代的一些文具用品不同造型、材料。体验探究其表面变化,理解美在文具用品上的乐趣。
5、要让学生有表现文具用品之激情。尝试从分析理解到动笔描绘的不同过程。这是大脑思维,形象思维。开发右半脑,提高学生能力的好方法。
6、进一步了解学习生活,身边的物品——文具用品的特点,结构,形状,表达时的疑点。
7、引导学生从理性到感性。探究美在生活中,美在身边,美在书包里。同时也要拓展学生视野。强调作画时的造型明了,简洁。
8、让学生的情感流露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
9、提倡个性的表露,才艺的展示。
10、我探究、我分析、我表达。大家讨论,大家享受,大家遨游在美术氛围中。
11、常发现、探究美、情感美,爱上美术天长地久。
第7课 兵马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1.师生对话
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2.导入课题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观察分析
研究讨论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1)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
(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务
艰巨,队员非常辛苦。根据考古任务,可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 ?(3)课件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演示出土的铜 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考古队员工作的艰辛。
教师小结: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 么特点?(2)学生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3.观察陶俑(1)学生讨论: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
同的神态、服饰、姿势?(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
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考古工作细节。图片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展示,让学生参观秦陵的一号坑和二号坑.重点从各个角度展示不同的陶俑。尝试制作 第二课时
创造表现 1.仿照陶俑的大体形状,学生尝试做一个陶俑。2.学生相互评价作品,交流心得。3.教师示范。(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总结制作要点:先做大体的形状,在做细部的修饰。
4.出示造型生动的陶俑作品给学生欣赏,启发学生捏制神情生动,各部分装饰精细的陶俑作品。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课件播放古典音乐. 课件出示姿势不同的几种陶俑(将军俑、跪射俑、说唱俑、歌舞俑)供学生参考。作品反馈
总结拓展 1.表扬制作出神情兼备的作品的学生,并展示其作品。
2.观赏其他出土的艺术珍品,请学生回家后上网查询下节课相关资料。课件展示出土的艺术珍品。
第8课 光影变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导入课题 1.课件展示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2.揭示课题——《光影变幻》。
多媒体课件演示画家名作以及优秀的摄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揭示《光影变幻》的课题。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 1.提出思考,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存在着哪些明显的明暗变化,怎样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4.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板书,图片、铅笔、纸等。深入感知
巧妙联想 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有一些什么样的几何形。
2.小组讨论:你会想像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3.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画板、铅笔、画纸及轻 音乐。赏析作品 第二课时
拓展思路 1.讨论评议:请大家一起评议这幅集体创作的作品 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记录评分记录卡。2.发散思维:生活中变化着的几何形和明暗变化的 效果。作品、评分记录卡。表现创作 总结评价
1.学生独自创作一幅作品,画一组几何图形,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评析作品: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精心绘画,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展示板、作业,播放轻音乐。
第9课 走向明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母校纪念留言板,设计毕业留言册页。◆在设计活动中能表现出创意,能有意识地运用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形式原理。◆体验即将毕业时与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
1.播放歌曲《上学歌》、《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前刚入学时的情景,谈谈即将毕业的想法、感触。
2.讨论: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活动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呢? 3.小结:可以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
提供背景音乐和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成长的有代表性的照片。欣赏评述
探究方法 1.欣赏各种美术字。2.欣赏设计独到、美观的签名。
3.小组讨论: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你比较欣赏哪一种创意? 4.学生以“留言板”为例,尝试设计。教师点评反馈。创意:是否有新意。字体:是否美观。字形:大小是否合适。
色彩装饰:是否具有艺术性。提供美术字图片。提供各式签名。
展示学生作业,进行适当讲评。
第二课时
延伸应用
设计制作 1.思考:你准备怎样设计自己的名字?关于自己的名字,你有什么样好的设计构想? 2.比较欣赏:同一名字的几个不同效果的名字设计。
3.活动安排: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全班同学一起来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
4.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创作。提供同一名字设计的不同效果。呈现作业要求。提供背景音乐。
展示交流 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名字剪贴在留言板上,组成一块班级留言板: 1.谈谈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2.说说能吸引你的名字设计,并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3.教师自己设计的名字也贴在留言板上,留做纪念。
4.集体出谋划策将“留言板”进行合理装饰,使其整体感觉更为美观。提供背景音乐: 《友谊地久天长》。
赠送体验 配合班主任开展“走向明天”的主题班队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将“母校毕业纪念板”赠送给学校大队部。
第10课 小园艺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建造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图。
◆大胆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园林小景模型,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引起学生对自然、绿色、环境的关注,增强对园林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导人新课 揭示课题 直入主题
同学们,园艺师是园林艺术的建设者,在学校、在街头、在社区,甚至在家里,我们都见到过许多大小不
一、各式各样的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请问在座各位“小园艺师”,你对所见的哪一处园林景观印象最深?请你介绍给我们大家。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多地域空间造园呢? 在《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带入新课学习。
教师小结 园林景观是人们生活中心灵的栖息场所。现代人对于公共空间的建设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给紧张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环境。人们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新鲜的空气、阳光和活动空间,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环境,保护自然。
第二课时
园林景观又是先进文化的载体,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建设它,还要学会去欣赏它,保护它。爱护园林景观,保护公共环境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欣赏引导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园林图片,在欣赏中,我们扩大眼界,积累素材,思考园林设计的一般内容和布局方式。
互动交流 在学生讨论中,师生共同归类总结。一般内容:
山石:假山、石碑、石柱、雕塑…… 水:水池、小溪、喷泉……
树木花草:独立大树、成行小树、成片的小灌木造型…… 路桥:石桥、木桥、直路、弯道、梯…… 建筑、配景:亭子、走廊、路灯、坐椅……
布局方式:中轴对称式、散点分列式、点线面结合。板书要点。示范提示 1.设计一幅园林全貌的平面图,须采用俯视图画法。2.先总体布局,后局部细画,注意近大远小,3.先画近景,后画远景,注意画出一定立体感。
自主创作 1.自主选择为学校或为社区绿化地设计规划图。2.注意要新颖独特,有创意。3.可以为自己设计的园林命名。评价活动 1.互相观摩。
2.学生互评,说说同学的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优点或最有创意的地方。第11课 给文章配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给文章配画的作画步骤和要领,能抓住主题给文章配画。◆大胆想像并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进行绘画表现。◆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
游戏导人 1.出示三篇文章《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的片段依次把文章片段展示在大屏幕上。
2.出示三幅画,提问:每幅画画的都是什么内容? 3.请大家给这些画找“娘家”,将画和文章对应起来,并把画放置在相应的文章片段下面。4.揭示课题——《给文章配画》。1.CAI画面出示<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三段文字。2.出示三幅画面。
3.移动位置,相互组合。4.出示课题。
启发引导 1.提问:请大家看这三幅画,你为什么能一眼就看出它们分别是哪篇文章的配画呢? 生:因为这些配画都画出了文章中的主要事物。2.从构图、描画景物、涂色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抓住文章中的形象化词语。1.出示三幅画并放大画面的局部。
2.三段文字的形象化词语用红色的下画线打记标明。
第二课时
教师示范
方法指导 出示文章片段,教师边讲解边示范。1.朗读文章,理解意思。
2.找出要描画的景物,依次用横线标出。3.构图布局。4.逐个画景物。
5.涂色 视频展示台,3、4、5依次用复合灯片的方法展示。作品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2.欣赏画家作品。
3.欣赏较早的文学插图及现代的连环画。1.出示学生作品。2.出示画家作品。
3.出示《西厢记》、《几米作品》、《三打白骨精》。
学生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出示作业要求。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作品。
2.台下学生根据展示的作品看图说文。
一、教学目标
1、赏析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景画作品,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
2、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完成一幅描绘家乡的作品。
3、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风景中的艺术美,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难点:灵活运用构图技巧和表现手法,描绘家乡的风景。
三、教学过程
1、感受风景中的艺术美。提问:你认为最美的风景在哪里?(1)让学生讲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风景。
(2)观察各地风光图片资料,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感受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特色。(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不同风格的美景,并通过画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风景具有不同美感。)
2、欣赏描绘风景的绘画作品。
提问:风景画和风景照片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风景画作品。从这些风景画作品的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展开欣赏与讨论。
(2)教师重点讲解《雨》、《干草车》等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画家用不同手法表达对雨景独特的审美感受”,并让学生探究”表现手法与意境表达”之间的关系。
(3)小结:看似平凡的风景,在艺术家的眼里会有不平凡的美,这取决于一个人对于美的感受能力。
3、分析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提问:你知道怎样才能画好风景画吗?(了解风景画的构图特点。)师生互动:赏析作品,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不同的感受。
教师举例分析:①油画具有写实效果较强和色彩丰富的特点,适合表现色调优美、色彩丰富、写实的风景画,如《干草车》、《村口》;②水彩画具有色调明快、善用肌理效果的特点,适合表现色彩及写实或有特殊效果的风景画,如《都市情怀》;③版画具有线条块面明确,色彩较为单纯的特点,适合表现明暗对比强烈,造型以线条块面为主,色彩关系较简单的风景画,如《山城印象》、《西递村系列之十一》。
4、表达自己家乡的美。
提问: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风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点明课题。)(1)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收集的家乡风景图片和美术作品,并谈谈自己对家乡景色的感受。小结:我们的家乡是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
(2)继续分组讨论:何种构图形式和表现手法适合表现自己家乡的风景特点。小结: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我们需要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在我们最熟悉的家乡就有最美的风景。揭示课题:《美丽的家乡》。
5、布置学生创作。(1)选择自己喜爱的风景。(2)根据表现内容确定构图形式。
(3)确定画面的主次关系。选择最感兴趣的风景作为画面的中心。
6、作业展示与评价。
第二课 街市新貌
一、教学目标
1、调查家乡特色街的文化艺术成果,并感知环境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2、学会选用适宜的纸质材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与同学合作制作”特色街”的局部平面图或模型。
3、通过综合探索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二、重点:选用适宜的纸质材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制作”特色街”的局部平面图或模型。
难点:平面设计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欣赏感受。(1)走入特色街。(师引导看图)
提问:这条街有什么特色最吸引你?(仿古建筑、民间游戏项目、小吃食品、工艺品、扮演者等。)
(2)新旧街道的对比。(老照片)提问:比一比,今昔的街有什么变化?(3)小结:我们家乡的街道日新月异。(4)揭示课题:《街市新貌》。
2、欣赏图片,分析探索。
(1)特色街上有许多特色店铺。提问:找一找,店铺的特色具体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师生讨论:色彩、招牌、门面、陈列的商品等。)(2)师生互动:比较两家特色商店的店面特点。提问:你更喜欢哪一家?为什么?(店面和招牌的设计富有个性。)
(3)教师为学生创设以下情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① 如果你将成为特色街的小店老板,你想开一家什么样的店铺呢?②你的小店要装修啦,你有什么好主意让小店引人注目、更容易招揽生意呢?
小结:店面设计必须与经营内容、环境、色彩相协调,招牌要体现该店的经营特点。
3、提出作业要求。
请运用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绘制店面设计草图。教师巡回进行个别指导。
5、作业展示、教学评价。
(1)欣赏同学的设计草图,并展开美术评价。(2)吸取他人的建议,调整自己的设计草图。
第三课 首日封
一、教学目标
1、探究首日封的形式与内容,理解它的设计主题和文化内涵。
2、学会首日封设计的基本方法,形成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
3、感受首日封的形式美,提高审美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首日封的设计方法。
难点:在设计元素中体现创意思维。
三、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
(1)教师出示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发射成功的邮票。提问:这是为纪念什么而发行的邮票?指名回答。
(2)教师出示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发射成功的首日封。提问:请知道的同学说说这是什么?
(3)揭示课题:《首日封》。请学生说说自己对首日封的了解。
2、小组学习研究、讨论。
(1)首日封一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些首日封有哪些相同之处?(2)首日封的主体图形和邮票的主题图案之间有什么关系?(3)小组讨论交流,组际反馈。
(4)教师简要小结并板书。首日封:邮票、邮戳、主题、邮编格子、主体图形。
3、探究学习。
(1)欣赏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图片资料。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北京奥运会为主题的首日封设计活动。设问:选择怎样的主体图形?主体图形安排在画面的什么地方?(3)画设计草图。
(4)学生相互交流,教师适时点评。(5)欣赏2008北京奥运会的首日封。
4、创作实践。
(1)请学生说说自己感兴趣的校园生活。如:每年六一节的庆祝活动。(2)展示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首日封,学生欣赏。(3)设计一个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首日封。(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主题。)
5、作品展示评价。
第四课 难忘的一件事
一、教学目标。
1、回忆生活中一次难忘的经历,感受事物的细节之美。
2、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学会用记忆画的形式描绘一件难忘的事。
3、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形成将生活与创作相结合的美术实践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刻画最难忘的场景细节。难点:人物的动态表现。
三、教学过程
1、活跃气氛,趣味导课。
(1)提问:你最难忘的事是什么?(简单地描述当时的场景。)(2)情景表演:请一位或一组学生上台大胆地表演一场难忘的情景。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表演的情景,让台下同学充分感知肢体与表情的特征。
(3)师生共同点评讨论,解决课程难点。
2、探究需要表现的主题。
师生讨论确定最适合表现”难忘”的场景。
3、深入讨论。
(1)学生出示自己的假日生活照片,通过照片回忆场景。四人小组讨论:从什么角度选择表现内容?
(2)反馈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著名的叙事画,拓宽学生的创作思维。
4、大胆创作。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学会用记忆画的形式描绘一件难忘的事。
5、欣赏交流。
(1)评一评同学或自己的作品。
(2)教师评价:主题是否明确、构图是否饱满、色彩表现是否合理等。
第五课 木版年画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了解民间版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2、学会民间漏版印制的方法,能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3、通过版画的欣赏和制作实践,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二、重点:掌握制版技术。
难点:学会拓印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教师提问: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学生答:有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蜡笔画……
(2)玩游戏:把一张薄一点的白纸盖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在上面涂抹,就可以印出硬币上的文字和图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年画,古称”门神画”。早在明朝的时候,中国民间就开始使用木版印刷技术来印刷年画。木版画即凹版制作的版画。
(4)揭示课题:《木版年画》。
2、欣赏木版年画。
(1)教师提问:民间木版年画给你们什么感受?学生答:色彩鲜艳、造型复杂、内容喜庆、栩栩如生。
(2)教师介绍木版年画的发展史:年画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十分流行。全国出现了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和高密、苏州桃花坞、河南开封朱仙镇、陕西凤翔和汉中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年画产地。其中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①教师提问:年画一般表现什么题材?
学生答:吉祥图案、门神、福娃、民间生活、戏剧。
②教师小结:年画的表现内容包含戏剧故事、民间传说、历史小说、世俗生活、时事趣闻、名胜风物、门灶诸神、仕女娃娃等,几乎涵盖了中国百姓生活题材的全部。它植根于民间,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
(3)分析讲解:年画的制作过程。
教师小结:古代的年画都是先由画工设计画稿,再由雕工雕刻制版,最后才由印刷工上色印刷成画。画、刻、印是各自分开的。
3、重点研究两幅年画。①分析它们的用色特点。
学生回答:民间木版年画的用色比较单纯,色彩鲜艳……
教师小结:木版年画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加绿的搭配。
②分析它们的造型特征。
学生回答:民间木版年画画着许多人物和动物,看起来很夸张…… 教师小结: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人物、动物的造型,都源自于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由民间艺人提取夸张。
4、学习漏版技术。
①教师出示已经刻好的漏版。提问:我们如何利用漏版来制作年画呢?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图解回答。
②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要点:漏版又叫孔版,在刻制漏版的时候,图案要负形相连。
5、作业要求:使用漏版技术印制一幅年画。
第六课 有趣的脸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戏剧脸谱的有关知识,感受戏剧脸谱的造型规律及艺术特色。
2、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一个有特色的脸谱,并能用脸谱作为元素设计美化一件生活物品,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3、通过脸谱欣赏,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感,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
4、让学生了解脸谱是一种色彩浓重、线条分明、夸张与象征相结合的脸部造型艺术。特别是脸谱的色彩运用,富有褒善贬恶、评判好坏的涵义。如红色脸谱大多用于表现忠义、勇敢善战的人,如关羽等;黑色常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如包拯等;白色表现阴险疑诈、飞扬跋扈的人物,如曹操等。这一课安排了许多脸谱人物造型以及脸谱的化妆方法,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传统脸谱艺术的造型规律及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参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
二、重点:了解传统脸谱的艺术特色,能设计一个有特色的脸谱。
难点:能用脸谱作为一种设计元素,装饰、美化生活物品。三教学过程
1、京剧欣赏,初步感受。(1)学生感知京剧的形式?
(2)相互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戏剧的知识?(3)京剧片断欣赏。
(4)出示脸谱。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脸谱欣赏,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脸谱。
提问:欣赏各种脸谱后,有什么感受?发现了什么?(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介绍脸谱:
戏剧脸谱是中华民族戏剧独有的一种化妆造型,这种面部化妆具有图案的抽象性,在用色、描纹和构图上都有一定的要求与谱式,所以叫脸谱。在京剧表演中尤为讲究,多种人物都有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对人物的褒贬。
(3)欣赏脸谱,初步了解脸谱的颜色和造型特点。出示各种脸谱,边欣赏边介绍各种脸谱的颜色特点:红色——忠勇;黑色——公正;白色——狡诈(重点欣赏关羽、包拯、曹操的脸谱,让学生初步理解色彩在脸谱中的运用。)
3、学生创作脸谱,了解脸谱的制作方法。(1)出示脸谱,了解脸谱的造型特点。提问:脸谱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学生初步讨论后,教师归纳小结:脸谱以对称为主,在绘制上采用线面结合的方法,使用色彩鲜艳,对比鲜明。
(2)教师演示脸谱的绘制方法。
设计脸型(圆形卡纸)——勾画纹样——定稿上色。
4、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在圆形卡纸片上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戏剧脸谱。
5、作业展示。
戴脸谱表演”戏剧脸谱大联欢”。(每人学唱一句京剧。)
第七课 电话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公用电话亭的造型特点,知道电话亭已经成为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2、用不同材料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外观优美的电话亭,提高动手能力与创意水平。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环境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不同材料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外观优美的电话亭。难点:设计出与相应环境协调的电话亭。
三、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初步感知。
(1)出示图片(一个造型别致的电话亭),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2)教师揭题:《电话亭》。
(3)让学生说说了解到的各种各样的电话亭。(4):介绍各种电话亭。
提问:看了这些电话亭你有什么感想? 知道这些漂亮的电话亭有什么用吗?
(5)教师小结:这么多漂亮的电话亭不仅为人们交流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还作为一种公共设施与城市环境和谐相配,美化了市容市貌,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范作欣赏,加强理解。
(1)请学生看书中图示,了解电话亭各部件的名称。小组交流各电话亭的材质、色彩与造型特点。
(2)学生上台汇报。
3、小组讨论,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设计电话亭的外形?分小组讨论外形的各种变化,进一步拓展思路。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概括小结,并示范几种基本形的制作方法。(3)小组讨论并交流美化方法。
4、欣赏拓展,学习制作。(1)出示几种学生范作。
(2)明确作业要求:以个人或同桌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漂亮的电话亭。(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并提示:外形和美化上都要有创意,要实用性和个性并重。
5、展示交流,小结延伸。
(1)让学生将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同学间进行交流。(2)请学生评评感兴趣的作品。(教师提示评价要点:造型、装饰、色彩等。)
(3)请作者说说制作时的意图。
(4)小节拓展:电话亭是公共设施的一种,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公共设施,需要我们共同去爱护。
第八课 路灯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路灯的种类、形式和功能,了解设计路灯应从美观、实用和环境协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初步了解路灯造型的基本要素,能设计一组造型新颖、构思巧妙与环境协调的路灯。
3、感受路灯造型的美感,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关注,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培养设计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路灯的造型设计。
难点:灯杆、灯罩及灯体的统一设计。
三、教学过程
1、直观感知。
观察不同地方的路灯(农村、不同城市之间),让学生欣赏不同造型、不同材质的路灯。通过欣赏,让学生述说看到的路灯基本结构(灯罩、灯体、灯杆)。
2、交流反馈。
通过课外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汇报成果。可以是文字述说,也可以是图片展示。
3、探讨研究。
(1)结合书中图片,交流路灯的设计思路。(2)探讨灯杆、灯罩、灯体的设计元素。
4、拓展思维。
路灯功能的创意,如:
①可以通话、拍照、放音乐;
②可以在热天喷出水雾给人以凉爽; ③路灯灯具可以如同花朵一般,白天成花蕾状,晚上绽开时具照明功能; ④可以投币充电(无论是手机还是电动车等)。
5、尝试练习。
设计一组造型优美、功能独特的路灯,并说明设计意图。注意造型之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次关系、线条的疏密关系等。
6、交流评价。
表扬有创意的路灯设计。
第九课 适合纹样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种类及构成特点。
2、学习用多种方式制作适合纹样。用颜色绘制、雕刻制作、剪纸粘贴、实物拼贴等方法来制作,不拘泥于形式,使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形成开放的思维意识,并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3、通过学习,感受适合纹样的艺术特色,发现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艺术的生命力和实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构成特点。
难点:掌握适合纹样的创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1、欣赏揭题。
教师展示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引导学生感受适合纹样美化生活的作用。在教师展示部分图案后请学生也展示自己收集的作品,并请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对纹样结构特点的认识。
由于师生未曾探讨过,所以学生还不能讲清楚纹样的结构特点,这时教师引出课题——适合纹样。
2、讨论研究。
(1)适合纹样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①学生欣赏分析教材中的范图。
②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同时归纳并板书学生的观点。
(2)结合教材中的图例,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讨论,同时小结板书适合纹样的结构形式: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等。教师再分析讲解让学生感知图案样式。
(3)组织学生讨论适合纹样的内容选择。
①教师收集的适合纹样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图案内容。②师生共同归纳纹样内容选择:花卉、人物、动物、风景、几何形状等。(4)教师展示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感知,激发学生设计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展示的”制作步骤”。
3、学生作业。
设计创作一幅适合纹样作品。
第十课 泼墨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泼墨画的基本概念,了解泼墨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泼墨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懂得泼墨、泼彩方法的运用,在泼墨的基础上作添画的造型练习。
3、感受泼墨中国画独特的韵味,体验泼墨的乐趣,培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泼墨画方法及泼墨效果的巧妙利用。难点:泼墨、泼彩方法的掌握及有效利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认识泼墨画,欣赏我国历代名家的泼墨画作品,一般写意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考。
①一般中国画与泼墨中国画有哪些不同之处?泼墨画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②猜猜泼墨画运用何种表现方法来完成创作,说说画面墨色变化的感觉。(2)揭题:这堂课,我们就尝试用泼墨的方法来创作完成一幅漂亮的中国画。
2、深入教学。
(1)展示:近现代泼墨画名家张大千等人的泼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泼墨的各种效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泼墨画用具及泼墨方法,并作操作示范。
(3)教师在泼墨形成的自然外形上作想象添画,完成一幅泼墨画。
3、泼墨游戏。
(1)学生将调好的墨汁泼洒在一张宣纸上,做泼墨游戏,体验观察形成的自然外形特点。
(2)教师展示两幅学生习作,分析泼墨效果,提示操作要领。
4、泼墨画尝试。
(1)学生在另一张画纸上,再次进行泼墨或泼彩,并在形成的自然墨色及外形上进行想象添画,完成一幅泼墨画。
(2)引导学生互评作品并互相交流,教师分析点评、归纳总结。(3)收拾工具材料。
第十一课 指墨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指墨画的基本概念,了解指墨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指墨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运用指墨画技法做各种指墨效果练习。
3、感受指墨画独特的韵味美感,体验指墨画探究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指墨效果技法的掌握及运用。难点:灵活运用不同手指作画,体现水墨效果。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认识指墨画,欣赏我国清代高其佩等名家的指墨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考。
①毛笔画与指墨中国画有哪些不同之处?指墨画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②猜猜指墨画有几种指墨表现方法,说说指画墨色变化的感觉。(2)揭题:这堂课,我们就尝试用指墨的方法来创作完成一幅中国画。
2、深入教学。
(1)近现代指墨画名家潘天寿等的指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指墨的各种效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指墨画用指表现方法,并作示范。
(3)教师在宣纸上作各种指墨效果示范,完成一幅指墨画。
3、指墨游戏。
(1)学生在一张宣纸上,试作各种用指方法,体验、观察形成的指墨效果。
(2)教师展示两幅学生习作,分析指墨效果,提示操作要领。
4、指墨画尝试。
(1)学生在另一张宣纸上,再次用手指作水墨画,完成一幅指墨画。(2)引导学生互评作品并互相交流,教师分析点评、归纳总结。
第十二课 光与影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影子的变化,了解光影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引导学生对光与影的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并喜欢光与影,激发创作兴趣,拓展想象空间。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光与影的黑白灰;欣赏光影效果的作品。难点:选择使用各种工具大胆地表现光与影。
三、教学过程
1、有趣的引导及互动。
(1)做游戏:光在哪里?我的影子在哪里?游戏的目的为了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光影、发现光影。
方法:在教室里,教师请五六位同学上来,表演光与影的游戏。一位学生拿着手电筒分别从前后左右向其余几位同学照去,下面的同学分辨光源,体会光与影的变化。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影子随着光在变化了吗?我们应该怎么称这些光源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左侧光源、右侧光源、逆光、顶光、正面光源等等。
教师鼓励:我们也来表现在不同光源下的影子,好吗? 教师示范:用各种形式的画笔表现规则几何形体的黑白光源。
学生练习。
2、继续了解——光影的黑白灰。
教师讲解:一个很暗的房间,突然照进一束手电筒的光,问学生,这个时候有什么样的对比光线,学生一般都能够回答:手电筒强烈的亮光和房间的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师总结,只有黑和亮两种光影。这时微弱的电灯光亮起,黑暗的房间里霎时有了层次分明的色彩光影效果,但那束手电筒的光依然强烈。
教师提问:这时房间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在这里光与影产生了层次,形成了黑白灰的关系,物体有了更明显的立体感。如果要表现的话,只要在暗的旁边加一块灰的面即可。请结合刚才的视频,参考课本上的图片,在你们刚才画的几何体上尝试一下好吗?
3、深入探究——有趣的色彩光影。
(1)教师提问:对光与影有了深刻的体验和了解后,想一想在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光与影?你打算怎样来表现?
学生回忆、表述。
(2)展示光与影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方向、粗细、曲直的线条与块面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光影效果,还要发现物体亮部的颜色和暗部的颜色通常会形成互补色,了解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是互为补色的关系。
4、布置作业,表达创意。
(1)教师提出工具与题材:选择你认为适合的笔在色卡纸上,画你心中的光与影。尝试用“光怪陆离”、“流光溢彩”、“五光十色”、“绚烂夺目”等等与光有关的词句为主题,表现你心目中花(也可选用其他简单且易表现的题材,比如:树与天空、房子与云朵……)的光影效果。
(2)教师提出创作建议:注意光与影的巧妙结合,注意点线面上下聚散的排列变化,可以表现具象的,也可以表现抽象和意象的,为自己的作品写几句心灵的体验。
(3)学生进行作业。
5、评价学生。
(1)能否表现黑白灰的光影效果。(2)能否表现色彩形式的黑白灰光影效果。(3)能否感知并欣赏作品的美感。
6、延伸及其他表现手法。
(1)课外可以和同伴或父母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光与影。(2)可以用相机把生活中所见的光影拍下来。(3)也可以把你对光影的审美感受写下来。
第十三课 正负图形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正负图形,有效强化观察的整体性、选择性和多样性。
2、学生分析、体验大师的正负变异作品,初步了解大师设计正负图形在形的重复、多形组合、解构与重构、形的虚实表现以及图底反转等构成方式和形成风格上的区别。
3、学生能感受正负图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了解正负图形独特的艺术价值。
二、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大师作品,学生感受”正负图形”的艺术价值。难点:学生对“正负变异”图式的创作尝试。
三、教学过程
1、观察”错觉图式”的导入。(1)游戏激发兴趣。
提问:是你的眼睛骗了你,还是精心设计的图形迷惑你了?它们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吗?引导学生找出共用的关键线形,同时显示”图”与”地”的区别。它们的创作分别有什么含义吗?(2)广告引导探索。
畅谈:直觉与联想,在正形与负形中完美体现,使招贴的主题淋漓尽致。那么要如何进行图形的表现,实现图形创意的视觉化呢?
一般来说,有形的重复表现、多形组合表现、解构与重构、同构异质表现、形的矛盾表现、形的虚实表现、形的荒诞表现等等。
2、体验”正负变异”的情感,设疑解惑。
(1)欣赏埃舍尔的作品集《错乱空间》,让学生解析这些作品的神秘所在。
①形的重复表现。
②多形组合表现。
③同构异质表现。④解构与重构。
⑤形的虚实表现。(2)欣赏作品。
(3)欣赏评析,引导创作。
比较性的教学欣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作者及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通过反思欣赏内容,注重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加强了学生对正负图形形成的理解,即让”元素”直接呈现”自觉”组合的不同秩序和方式,使正负变异产生不同的情感分析,这一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在以上欣赏的过程中,图形各构成的概念无须多做任何讲解, 体会其形式美才是关键。人们十分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正负形的训练目的正是强调虚实的同等重要性。引导学生要用”第三只眼”去观察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元素。
3、实践”正负变异”的魅力,探索设计。
(1)展示范作,为学生创作提供创意与造型灵感。
(2)学生为自己创设一种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或对立或依存的关系,比如“大鱼吃小鱼”、“风车转”、“蚕吃桑”……
(3)学生随堂剪纸作品尝试:
(4)小结:大量大师创作的经典正负形,让学生感受其采用概括、夸张、归纳、简洁、添加等手法突出对象的特征的方式,形象鲜明、典型、强烈。交流总结,正负图形使创作者和欣赏的再创作者走进了一片如此广阔而神秘的创造图案的新天地。
第十四课 圆筒造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圆筒造型作品的欣赏、评述、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圆筒等基本形在自由线体造型, 面的切割、折叠、切割翻转,层面排列(重复、渐变)等创造重组设计后,多变而富有节奏感的艺术特色。
2、通过收集材质、交流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研究和创作圆筒造型作品;初步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技法,了解圆筒纸造型中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动手创造能力,启迪设计灵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纸造型的基础知识,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
难点:在欣赏、评述与设计练习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圆筒造型的形式美感,在学生作品中体现个性化风格。
三、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新课导入。
(1)欣赏圆筒造型的各种作品,对形成方式进行探讨,并作简单分析与归类。
2、自主探究,新课展开。(1)感受纸杯造型的形式美。①书中橙色纸杯造型图:插接构造。②作品欣赏。
a、纸立体扭曲组合b、纸立体多型组合c、纸立体经典作品 提出问题:你了解纸造型吗?你曾接触过纸造型吗?作品的哪些地方紧紧地吸引了你的眼球?你能感受这些作品的特点吗?
(教师参考:长短、粗细、圆切面、斜切面、材质、色彩等给我们的造型带来的多样的形式美:圆润、鲜亮、跳跃、稳重、富有节奏感……时而像精灵,时而像跳跃的音符,时而是后现代的奇锐武士……)
③文中三件单体造型组合圆筒纸造型作品欣赏,交流纸造型技法。④教师引导并归纳:a、纸造型基本技法:使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形态,要借助于折、卷、粘贴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又结合点、线、面的变化派生出纸造型的丰富技法,运用这些技法可使平面的纸形成各种生动的立体形态与有趣的肌理效果。
b、纸杯造型中的可参考尝试的形式美法则。
(基本形)变形与分解
(等分割:切刻、切形)
组合与堆积
(插合与粘贴)
板式结构的聚散联系(半立体)
柱式结构联系
(立体)
单体造型组合(主体+附加:卷曲……)
转体组合
框架组合3、探究方法,技法解析。
(1)提出问题:你想动手试一试怎么做吗?那你觉得在制作中会有什么困难?
(2)学生分组研究制作方法。
(3)教师引导指点并逐一演示具体方法:分割、组合、折叠、卷曲、叠加、接插……
4、尝试设计。
假设你现在是一位知名的艺术设计师,要求你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一件纸杯造型作品,美化我们的校园。接到这个业务,你将如何展开工作呢?
提示:①引导学生在制作中,创造性地用美术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②小组协作,各展特长,设计、构思、选材。③色彩形体搭配方法。
第十五课 彩点拼图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了解点的视觉特性,掌握点造型的基本语言(形状、色彩、材质的有机融合)和形式规律;能运用不同的手段有主题、有创意地设计彩点拼图。
2、学生以演绎、欣赏、联想、对比观察等方法,交流、分析等方式学习、研究和创作彩点拼图。
3、能用自己的眼光赏析和评价彩点艺术作品;对点的色彩美、材质美、图案美、工艺美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点的魅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发现、认识、探索点的造型基本语言(形状、色彩、材质有机融合)和形式规律。
难点:选择合适材质运用不同的手段有主题、有创意地设计彩点拼图。
三、教学过程
1、情境演绎,激发兴趣。
(1)教师演示:用特殊的点组成的画面,点的规律(兴趣)。
(2)学生欣赏由自然物——点构成的彩点拼图,感受从点引发的奇妙联想。点的材质(创意)。
2、巧妙联想,探究方法。(1)读图:点的视觉特性。
(2)演绎”点”:在非常洁净的黑板上,画单点图①,引导描述对这一点的视觉观感。
小结:单一的点具有集中凝固视线的效用,容易形成视觉中心,感觉一起向纵深消失于无尽处。
(3)演绎”多点”:有序地添加点,图②至图④,自由描述多点形式的视觉观感。
小结:多点会创造生动感,大小各异就更加突出了。连续的点会产生节
奏、韵律,点的大小不一的排列也容易形成空间感。
3、深入感知,尝试表现。
(1)读图:点的构成方法:等间隔、规律间隔、不规律间隔、点的线化、点的面化。
①点的多种构成(形色)。
②思考:通过观察,你觉得以上作品各以点的哪一构成方法为主?产生了怎样的视觉效应? ③教师小结:这些视觉形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总之小巧简洁、活泼灵动的点创造演变着多姿多彩的视觉华尔兹,请让点的形与色达到完美的结合吧!(2)读图:点的色彩对比(情感)。
(教师参考:作品《星》反映出米罗采用单纯的点、线和明亮干净的色彩,用天真无邪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但同时,通过作品《子夜之歌》可以看出他对这个混乱的世界发出嘲讽的笑,血红色或古蓝色的各种形状,散布在深浅不同的背景上,大小相间着的黑点、黑团、黑块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反复无常的滑稽世界。)
4、拓展材质,创造表现。
(1)讨论:不同材料适合怎样的构成方式?
回归书中提问:采用镶嵌和拼贴的方法拼出的图形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认为它与一般绘画有什么不同?
(教师参考:在色彩、肌理、纹理、质感、光泽……都有着天壤之别!这就是彩点拼贴的特色。)
(2)创作小尝试。
利用简单色笔,进行点的构成设计。
第十六课外国传世名作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外国传世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懂得外国的优秀美术作品和中国的优秀美术作品一样,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对多元文化有感性认识。
2、通过欣赏外国传世名作,学习用自己的感受和语言表达欣赏体会,评述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语言的应用能力。
3、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培养热爱艺术作品,自觉保护文物的良好品德。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多元艺术,初步认识和了解外国经典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
难点:了解美术的多元文化。懂得艺术与生活、社会之间的紧密关系。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大家说说外国著名的美术作品有哪些?
(2)小结:各国艺术家创造的优秀美术作品都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3)交流:经典的外国传世名作有哪些?你会喜欢哪件美术作品?教师板书课题《外国传世名作》。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1)欣赏评述。
①教师讲解,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发展历史及艺术的种类。
②作品欣赏。结合教材上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自己阅读书本上的文字介绍说明。
(2)让几名学生说说平时看到最多的是哪一件作品,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六年级美术《邮票设计》教案】推荐阅读:
六年级教案美术下册07-27
六年级美术《戏曲人物》(教案)09-15
湘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11-09
六年级美术科幻画教案07-18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人民美术出版社)07-04
《兵马俑》六年级美术教学设计07-01
辽海版六年级美术教案07-15
六年级美术上册 画人物教案 苏少版09-08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戏曲人物》教案06-21
六年级美术下册 光影变幻1教案 湘美版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