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3 1.1 项目概要 3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 1.3 综合评价 4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6 2.1 项目建设背景 6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第三章 建设条件 8 3.1 项目区概况 8 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势分析 10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2 4.1 市场分析 12 4.2 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13 4.3 市场风险分析 14 第五章 建设方案 16 5.1项目区现状 16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18 5.3 规划建设方案 19 5.4 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29 6.5 实施进度安排 29 第六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31 6.1 投资概算依据 31 6.2 投资概算 31 6.2 资金来源 31 第七章 财务评价 32 7.1 财务评价依据 32 7.2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 33 7.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33 7.4 财务效益分析 34 7.6 财务评价结论 34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35 8.1 环境影响 35 8.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35 8.3评价与审批 36 第九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37 9.1 可行性研究结论 37 9.2问题与建议 37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芜湖市白马生态公园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
3、建设地点:芜湖市弋江区
4、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在芜湖弋江区建设文化休闲区、名木花卉区、滨湖亲水区、山地体验区、民俗风情区、森林景观区、休闲娱乐区、儿童游乐区、寺庙景观区(含白马寺、三圣寺两个景区)。1.1.4 项目建设方案
1、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限为2年。
2、市场营销及发展方案 对生态公园统一管理,项目建成后,合理规划“三山一湖”,使公园成为市民的休闲、健身、旅游的理想场所,逐步恢复规划区域的原生态。1.1.5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95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资金来源为自筹。
1.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⑴总投资1亿元;(2)正常投产营业收入7183 万元(4)利润总额1300万元;(5)所得税325万元;(6)税后利润975万元;(7)财务投资利润率14.38%;(8)投资回收期10.25年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4、《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5、《芜湖市弋江区分区规划(2006~2020年)》;
6、其他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
7、海螺商住城规划(参考)。
上述依据中第4和第5项均正在上报待批过程当中,反映了芜湖市最新发展思想与理念,作为上一层面规划,是本次规划重要的参考依据。
依据第7项作为安徽海螺集团对白马山水泥厂用地未来发展建设的规划意向,本次规划给予尊重,并加以统筹、协调。1.3 综合评价
1、项目的实施将给矿山开发后再利用已经恢复原生态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项目的建成能推进当地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收入,改善周边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2、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大,设计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能满足要求。在经济上是可行,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3、项目实施一方面为项目所在地提供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同时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4、项目是通过矿坑的商业性利用,营造一个自然的生态环境,引发一 个集观赏、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项目,将给芜湖及至周边地区的市民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休闲场所,并为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从生产工艺、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各方面综合分析,该项目可行。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节奏加快,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需要得到调剂,使自己能以健康的身心更好的投入学习和工作。正如台湾经济学家江荣吉教授所言,20世纪是劳动时代,21世纪是休闲时代;20世纪是劳动型文化,21世纪是休闲文化。休闲生态旅游正是适应这一潮流而在全世界兴起的。
安徽省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安徽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旅游业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产业形象日渐鲜明,业已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芜湖是一个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山水古城,目前全市面积3317平方公里,人口230多万,其中市区面积720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120多万,流动人口60多万。芜湖市滨临长江、青弋江,是安徽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内外贸易港口,皖南旅游区的重要门户;是安徽省的重要工贸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全国“明星”城市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人和客商来芜湖观光旅游,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规划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秩序的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质丰富的同时,越来越讲究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发展假日经济、旅游经济和会展经济,举办国家级的茶博会、旅博会、农业观赏、比赛垂钓等新型项目,推动了城郊型旅游市场消费的进程。对土地和水面进行多渠道、多用途的综合开发,是我国的基本指导方针。
本次规划以“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为首任,着重对如何利用原白马山经矿石采掘后形成的矿坑及周边地区,恢复生态环境,构建成生态型旅游景区——白马山生态公园,总之,该项目经初步可行性论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
2、项目建设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该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可以调整项目所在地的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项目实施后,对于提高芜湖市市民及周边地区的人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市民的文化品味和文明修养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农民的就业水平,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项目的建设起示范带动作用
本项目对矿坑、抛荒地、低洼地进行了有利的改造,结合自然景观,建设生态观光休闲的场所,对我市及其它地市的类似环境和低洼地的改造和利用,将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在经营上以三产服务创造效益;实施长短结合,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增加效益。第三章 建设条件 3.1 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项目位于芜湖市弋江区,弋江区位于芜湖市南部,东起荆山河,南临漳河,与芜湖县、繁昌县毗邻;西濒长江,北依青弋江,与无为县、新芜区、镜湖区隔江相望。总面积178平方公里。辖火龙岗镇和马塘、鲁港、弋江桥、中山南路、利民路、南瑞6个街道办事处。2008年末,全区总人口22万人。
弋江区属平原地貌,地势较平坦,平均海拔6-10米,中南和西南部略低,沿东南边缘有小荆山、大官山、艾蒿山、马头山等低矮山丘散落分布;沟渠纵横,湖塘密布,面积超300亩的湖塘有园牧塘、芦花塘、殷村湖。弋江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冬冷夏热,春暖秋爽,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1-18.7℃,年平均降水量1200-1410mm,集中在春夏两季,年平均日照1939-2092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40天。境内物产丰富,非金属矿产石灰石储量较大,农副产品除稻麦、油菜、蔬菜,还盛产菱藕,水产品有名闻遐迩的长江“三鲜”(刀鱼、鲥鱼、河蟹),有久负盛名的地方特产鲁港“三刀”(剪刀、菜刀、剃刀)。
弋江区水陆交通便捷,是市辖芜湖、繁昌、南陵三县进入市区的入口。皖赣、芜铜铁路和205国道、芜马高速、芜宣高速、沿江高等级公路穿越区境,是本市通往铜陵、池州、黄山和皖南腹地的咽喉要道。青弋江、漳河等内河航线与7500米的长江段航线相连,长江沿岸有鲁港、花园、桂花、渔业等港口码头,舟楫便利,青弋江上有6座不同风格的桥梁与中心市区相连,境内有利民路、中山南路、花津南路、九华山南路、峨山路等主干道路。
2、自然资源状况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9℃,年平均无霜期219—249天,年日照时数为200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200—1400毫米。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农村土地肥沃,平原丘陵皆备,水系发达,河湖水网密布,适宜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长江芜湖段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3、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是其必然趋势。2007年春,芜湖市弋江区政府提出了“两湖一山”旅游开发项目。项目位于芜湖市弋江区火龙岗镇,该区域为国家级生态环境示范区。其中,“两湖”为南塘湖和黑沙湖,“一山”为白马山。其周边已经开发建设了“陶辛水韵”、“花海石林”以及“马仁奇峰”等旅游景区,它们之间所具有的资源特色差异和资源空间组合差异,使“两湖一山”旅游项目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4、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建设地点位于芜湖弋江区。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势分析
1、政策环境
近年来芜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扶持、支持旅游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更加有力,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一批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全面铺开,全市旅游业呈现出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芜湖市投资环境优良,对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成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十分有利。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旅游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市、县(区)党政领导着力抓旅游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全市各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均有市领导牵头联系,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到位,落实措施有力,为推动全市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组织领导保证。
二是旅游规划体系逐步建立。目前,市、县(区)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均已通过评审并付诸实施,为科学、有序地开发、永续利用旅游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政策扶持有力。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整治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努力改善旅游投资环境,积极鼓励、支持旅游开发与建设。大力扶持服务业发展,市财政还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近百万元,用以引导,鼓励和促进旅游业发展。
由于政策措施得当,投资环境优越,为国内外有识之士投资芜湖发展旅游创造了条件。
2、市场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秩序的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质丰富的同时,越来越讲究提高生活质量,市场消费平稳发展。芜湖市在传统消费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发展假日经济、旅游经济和会展经济,举办国家级的茶博会、旅博会、农业观赏、比赛垂钓等新型项目,推动了城郊型旅游市场消费的进程。
3、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位于芜湖市弋江区,该区具有良好的综合条件,所在的区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完全能满足项目需要。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 市场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秩序的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质丰富的同时,越来越讲究提高生活质量,市场消费平稳发展。芜湖市在传统消费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发展假日经济、旅游经济和会展经济,举办国家级的茶博会、旅博会、农业观赏、比赛垂钓等新型项目,推动了城郊型旅游市场消费的进程。
“十五”时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1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8.5%。衣食住行等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正快速向高质量的小康生活水平发展。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表明居民对生命质量和生活品味的关注程度在提高,因此在旅游休闲方面的支出也正在逐渐上升。
休闲观光是旅游业向现代生态自然延伸和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是发展都市型现代旅游业的重要形式.依托区域内生态园区为载体,建设一批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为一体,融现代自然,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身的休闲观光景区,满足与适应市民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生活的心理和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项目地处芜湖市南部地区,距市区很近,与马饮客运站仅一公里,在皖赣线和沪铜线汇合处,2路、10B路、103路等公交车可以直达项目所在地。城乡居民喜好假日举家邀友到此游玩,回归自然,乐此不彼。便利的交通条件,也会吸引外地游客的观赏,随着公园的建设及知名度增加,游客数量也会逐年上升。
我省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这个标志性界线,迈入了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都表明,在这一时期内,食品加工业发展和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将明显加快;随着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较大幅度的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水产品社会消费需求的增长,对渔业产业发展将有强势的拉动作用。尤其对休闲、观赏、旅游、健身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4.2 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1、销售策略
项目要主要围绕“健康、休闲、娱乐” 的销售策略,展开一系列以此为中心的促销活动:一是继续加这强和扩大自己的品牌;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消费意识,扩大消费群体;三是注意城乡居民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产品的开发力度;六是朝规模化、集约化、现代生态型模式发展,使地区产业真正走产业化道路。
2、销售方案
市场主要定位在普通消费水平,部分项目面向中高档消费群。
3、营销方式
根据营销需要,加大宣传,同时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公司在行业中的品牌地位。4.3 市场风险分析
4.3.1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目前旅游市场占有率没有,整个市场前期开拓力度不够,旅游资源的开发将是制约项目的关键因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休闲旅游项目过于分散,景点间联系不够,没能形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态观光环线系统,设计的生态旅游活动雷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提高。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尽管市场品牌很多,竞争激烈,但项目建设后积极开拓消费市场,形成特色体系,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大力加强休闲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休闲游乐、享受生态、享受文化的理念,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加强餐饮、客房等设施的高品位建设,做大规模,提升品位,形成品牌,迎合游客猎奇、玩水、观景、享受等方面的需求。同时,生态环境也应本着和谐、自然、安全、方便的原则,突出田园的特色,展现田园风光的魅力。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因此,必须在打造品牌、强化整体包装宣传等方面下功夫。一是要通过各种媒介,运用各种方式,面向广大城镇居民,广泛宣传休闲文化,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二是要把休闲和旅游业有机地结合,增加水上旅游项目。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项目区现状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用地范围北起规划的白马山路(暂定名,下同),南到凤凰山;西邻三环路,东抵滨湖路。用地呈“L”形,占地总面积5000亩。
2、用地条件
南塘湖(水域面积2880亩)、黑沙湖(水域面积1830亩)、白马山(面积300多亩)空间联系紧密,山水一色,形成旅游资源的互相辉映。
规划的城际铁路线将从用地西侧呈南北向穿越,境内线路总长2.8Km。
3、现有景点
区域内现有白马寺、三圣祠两座寺庙。
白马寺,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大师驾白马、驮经书途经此山,在此山洞中参禅打坐,后建白马禅寺。白马寺几经兴废,明代曾改为护明寺。每年二月二十九日都有香期庙会,一直延续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建国后五十年代,庙宇遭废。改革开放后,幸逢盛世,佛山兴旺,白马禅寺得以重建。在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由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天宁禅寺主持松觉大和尚的关心,觉静大师和廓性师太的大力倡导和积极组织下,于1999年初开始了重建工作。同年底建成了一座高达15米,占地300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另建成佛堂及僧寮生活用房679平方米,寺庙初具规模。本次规划将对白马寺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初步拟定,新白马寺的总用地规模为5公顷,寺庙殿堂区的总建筑面积达9703平方米。
三圣祠,始建于宋代,屈指算来已有上千年历史了。明初,三圣祠被赐改为“护明寺”。清代护明寺倒废后,在遗址以东建有一座祭祠“天花圣母娘娘殿”,以后每年农历三月十九都有盛大的庙会。1993年,73岁的东梁山铜佛寺主持慈云法师来到白马山东端的尖山,经当地政府批准,亲自主持了三圣古寺的修复工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兴建庙宇殿堂4座,寮房、斋堂等10余间;并全部对外开放。2006年三圣古寺改建了山门,铺设了上山的台阶,粉刷了殿宇墙面,已初具庄严恢宏的气势。目前正在申报AA级旅游景区。
4、周围用地现状
基地北侧紧贴城市道路;西侧为市“三所一校”(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为封闭管理的特殊用地;东侧为白马山水泥厂和新建的居住小区;南侧为白马山水泥厂的职工居住区。山体周围还零星散布村民的居住建筑和农田。
其中,白马山水泥厂占地面积大,工业建筑体量庞大,且水泥工业会造成一定的粉尘污染,成为方案设计中的一项挑战。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1、规划目标
随着生态公园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与完善,将为周边地区发展带来新契机,自然化的城市生态绿地、山水景观将成为市民游憩娱乐的新热点。
生态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为鲜活的生态科普教材,让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要求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应该设法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单纯地让自然只满足我们的需要,更不是征服和破坏自然。两座禅寺形成的浓郁宗教气氛,为在此处形成秀丽幽奇的山水景观,禅宗文化和谐传承的旅游、参禅胜地,奠定了基础。
白马生态公园规划的目标是:以保护和修复现有城市生态绿地,使其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态型、科教型、人性化的生态空间,力求形成一个既有鲜明个性、又有文化内涵的集时代与传统、艺术与自然、生态与休闲、宗教与人文为一体的现代城市生态公园。
2、规划理念及其原则
白马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的理念是: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作为第一要素。规划设计原则是:
A、以生态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
尊重现有地形地貌,形成生态绿地使其更好发挥城市绿肺的生态效益为准则,保留现有的地形和绿地系统的生态形式,在此基础上恢复工矿废弃用地的植被,利用工矿废弃用地形成的地势,营造生态水系——白马湖;结合现有山体,构建山水生态公园,服务于人民。B、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
神仙台、凤凰山、尖山等山体,植被良好、植物物种丰富。可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保护好原有的自然地貌和植被。提倡使用乡土树种,适地适树。同时通过树种的选择和搭配,力求创造出“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景观效果。
C、传承文明、永续利用的原则。
区内的白马寺和三圣祠都有千年历史,传承历史文脉是生态公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文化个性及其魅力是生态公园的内涵。充分发掘和传承白马山的自然和佛教禅宗的历史文脉,着力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修建文化空间,使之成为展示这些历史文脉的最佳场所。
以达到景点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5.3 规划建设方案
1、总体布局
白马生态公园的主体是“三山一湖”,关键是保护好神仙台、凤凰山、尖山的生态环境和如何恢复未来矿坑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矿石采掘区的采集年限直接关系到规划的深度与规划实施时序的安排。据海螺有关部门声称,计划矿区采掘期限到2030年,采掘深度为相对标高-50米;预计矿区采掘期尚有20年左右,采掘深度为相对标高-40米左右;并表示原矿区采掘范围可作适当调整,可按规划的白马湖岸线进行采掘。这一顾全大局、积极合作的态度,为本次规划设计提供了积极、有利的条件。综上所述,由于白马湖的形成尚待时日,还存在有诸多相关不确定因素。因此,本次规划只宜对公园的性质定位、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控制分区等方面作以下探讨,旨在对生态公园用地的控制、近期生态保护及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逐步完善等方面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1)公园性质
白马生态公园的性质为:具有文化内涵的集时代与传统、艺术与自然、生态与休闲、宗教与人文为一体的城市生态型公园。(2)用地规模
白马生态公园的用地总面积为5000亩,其中水面面积4700亩。(3)功能分区
白马生态公园规划方案根据各个景点的性质和特色,将整个公园分成九大功能区,分别是:文化休闲区、名木花卉区、滨湖亲水区、山地体验区、民俗风情区、森林景观区、休闲娱乐区、儿童游乐区、寺庙景观区(含白马寺、三圣寺两个景区)。(4)道路交通系统
A、外围道路与出入口方位
园区北侧为规划的白马山路,道路红线宽度40米;东临规划的滨湖路,道路红线宽为30米;南临规划的沟通三环路与九华南路,道路红线宽为24米;西邻规划的三环路,道路红线宽为80米。
公园共设有三个出入口,分别暂定名为景和门、紫云门、南屏门,均位于滨湖路上;并分别通过四联路、滨湖路与城市道路连接。B、园区道路系统
公园的道路系统分成两个等级:公园主干路、公园游步道。
主干道路宽控制在7~15米;是贯穿公园的环状主线,供公园游览电瓶车通行,也可供车辆临时通行;主干道连接了公园的三个出入口。
公园的大部分景点通过曲折的公园游步道串联,公园游步道的路面宽度一般为2.5~3米。而且路面材料多样。山体上主要采用林间小路形式的游步道,曲折依山而上,以现有的山间小路为基础,尽量减小对植被的破坏。两个等级的道路形成白马生态公园的道路网络系统。C、静态交通
位于公园三个出入口附近各分设一处停车场,每处停车场面积在0.3~0.6公顷左右;总面积达1.4公顷。(5)景点规划意向
在白马公园的用地形态及其相关因素未成定局之前,对园区景点的规划布局,只能作出意向性表述。A、文化休闲区
该区与白马寺景区仅一桥之隔,由琴棋苑、丹青院、白马碑廊、湖上茶社和风荷曲苑五个景点组成。琴、棋、书、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棋琴苑与书画院的设置,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为热爱传统文化的市民提供一个相互展示、交流互动的场所。白马碑廊,用石碑记载白马寺和三圣祠千年来的各种传说和历史,展示和传承景区的历史文脉;而风雅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离不开品茶的,因此在湖心设置品茗的水上茶社,与湖对岸的白马寺的禅意相呼应,意境深远;凭湖相望即为风荷曲苑,一座小岛上设有风荷亭,在风荷亭及曲桥周围的水域中种植大面积的荷花,以共游人观赏;荷花是佛教中纯洁、圣境的象征,且与湖对岸白马寺的禅宗意境相呼应。B、名木花卉区
可设置名木园、盆景园、百草园、缀英园等景点和大片的疏林地。四个景园集中展示各种花卉盆景,是充分展示园林艺术的舞台;与环绕着的大片疏林地相互辉映,为人们展示植物生态群落的自然景观。C、滨湖亲水区
该景区的核心是位于白马湖中的“九珠十桥”景点。九珠十桥是白马湖水面上重点打造的特色景观空间,由一串共九座小岛和岛与岛之间十座形态各异的小桥相连组成;仿佛水中的一串珍珠,故取名“九珠十桥”。在小岛上设有茶舍、亭廊等园林小品建筑,使自然景色更具有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十座小桥造型、材质及构筑工艺各不相同,可亦为石拱桥,亦为亭桥,亦为缆索桥……寓教于乐,为游客展示并观赏到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外的桥梁建筑艺术,同时将游客导向山地体验区。D、山地体验区
该景区位于凤凰山,游客定位主要是青年和青少年。目前凤凰山西山植被覆盖状况良好,因此在不破坏现有植被的前提下,旅游项目的引进需慎重。可设置生态教育馆、林间会所、山地活动体验中心和望月台等景点。生态教育馆可展示出白马生态公园由工矿废弃用地向生态公园一步步转变的过程,进行环保和生态科教宣传。林间会所和山地探险体验中心提供丰富的山地活动种类和形式,让游客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体验生态和自然的重要性。山顶的望月台是白马湖南端的对景和视线的焦点。E、民俗风情区
位于凤凰山东麓、湖体南端的西岸。以农家乐为主题,提供农舍住宿、农家种植、果实采集、湖边垂钓等生态农业特色旅游项目。旅游项目的引进可以体现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园为主,但不排除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园的引入。民俗风情园与森林景观区之间以一条百步长堤、三孔石拱桥相连,成为公园水体的视觉中心;并将水体划分为白马湖和渔乐园两部分,增强其水体景观的旷奥度。F、森林景观区
该景区范围主要是尖山山体及周边地区。尖山植被密布,因此在规划中进行了最小化开发建设的设计,以自然森林的生态景观为主题,只设置少量小型的景观建筑。如亭、阁等小品景点建筑。尖山东侧现有一条道路(规划道路红线宽24米)将三圣寺与景观区分隔开,考虑到游览线路的连续、完整性,规划一座云鹤天桥与位于尖山东麓的三圣祠景区相连接。景区南侧,作为南入口的对景布置一组园林建筑。作为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导游、医疗等服务;名曰“听雨轩”。G、休闲娱乐区
该景区的核心是设有公园主题雕塑的白马广场,广场周围设有咖啡厅等静态休闲场所。广场西侧的水面设计有水幕剧场,通过喷泉和光电的完美结合,为游客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同时广场空间也可以承办大型的歌舞表演。广场滨湖部分设计为亲水界面,可以让游客与自然水体亲密接触,亲水界面沿湖岸一路向南、北延伸,在路面上铺设鹅卵石。形成滨湖健身步道,为锻炼身体的游客提供方便。健身步道南起游船码头,北到景和门。H、儿童游乐区
该区设有儿童乐园和白金沙滩两大主题景点,并且分别设有配套的服务区。供儿童嬉戏的白金沙滩在芜湖市是第一次出现在公园游览项目中,成为白马生态公园的一大亮点。I、寺庙景观区
该景观区由分别位于园区北部和东南部的白马禅寺、三圣祠两个景点组成。① 白马禅寺
以佛教文化为主题,以白马禅寺为主体;在保持现有山体林地的前提下,在山体东、南麓,为安置散布于弋江区境内的小型寺庙禅院,布置5~6处点。众星捧月,抱山而建;形成“寺抱山”的格局,烘托出景区浓郁的宗教氛围。利用现有上山进香道路,辟建庙会商业街、白马山庄(香客宾馆)以及法物流通处等。在营造禅宗文化的同时,为来往的香客和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利用宗教景区与商业的互动,吸引四方来客;为景区带来更多的活力。
神仙台西、南部山体现为零星采矿场,植被破坏严重,在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建议集中种植桂树,在秋季庙会季节打造丹桂飘香的盛景,为白马禅寺更添一份神韵。在这个游客大量集中的景区设有管理服务中心,提供导游、医疗等服务。②三圣祠景点
以位于尖山东麓的三圣祠为主体,现状还有三圣奇石等景点,但需要对现有景点进行必要的规划与整合。尖山东麓的周边地区,目前由于无序开采,山体和植被破坏严重;即使作为小区开发建设,也必需进行环境生态性完善,成为整个公园生态环境的延续。(6)景观系统
白马生态公园的景观系统由“两湖一山”、“一湖三山”和三条南北向的景观轴构成。A、两山一湖
南塘湖以“静态”旅游项目为主 黑沙湖以动态旅游项目为主
神仙山以森林景观和其中的白马寺凸显宗教文化特色。具体分为五个功能区:
1、南塘湖休闲、观光、娱乐多功能旅游区。
2、黑沙湖水上运动、保健、娱乐多功能景区。
3、观光农业园区。
4、宗教文化旅游区。以白马寺、三圣寺为主体,开展寺庙朝圣、宗教节庆等系列活动。
5、生态教育、科学普及旅游景区。B、一湖三山
“一湖”——白马湖。
“三山”——主要是白马寺所在的神仙台、凤凰山和尖山。这三座山体与白马湖形成L形的公园形态。
围绕这“一湖三山”,以生态和禅宗两大主题布置了一系列的景点。
三条景观轴自西向东分别是生态景观轴、湖体景观轴和人文景观轴。生态景观轴以连续的生态自然景观为主题,湖体景观轴以湖面水体景观以及两岸曲折的滨湖景观为主,南北两山之间形成开敞大气的水体景观空间;人文景观轴以各种丰富的游览活动为主,包括寺庙景观、儿童游乐、休闲娱乐三个景区。
在景观系统中,有一系列的标志性节点,起到视线的焦点作用和景点的引导作用。包括丹青、琴棋苑、湖上茶舍、望月台、三圣桥、白马广场、荷风曲苑、白马寺建筑群、三圣祠建筑群等十一个节点。各个节点之间形成视线通廊,通过视廊亦可引导游客。
(7)游览路径与环境容量 A、游览路径:
①.陆路——从任何一个出入口进入园区,环湖而行均可到达各个景区景点,形成一条陆上游览环线。
②.水路——湖上分设有两处游船码头,游客亦可乘船环湖游览,饱揽湖光山色;形成一条水上游览路径。B、环境容量: ①.瞬时合理容量:
按步行游览道路取6m/人,景点取55㎡/人;瞬时合理容量约为8200人。②.全年环境容量:
取:瞬时合理容量——8200人; 全年游览天数——300天; 游人日周转率——0.6; 游客饱和系数——0.8; 全年环境容量=8200×300×0.6×0.8=118.08万人。C.日游人次预测:
日均人次=全年人数/全年可游天数=3936人。高峰季节日均人数=全年游人数×0.6/100=7085人。
2、控制分区与生态整治
弋江区分区规划在生态整治区的相关内容中指出:在弋江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石组团两个城市功能区之间形成白马山生态廊道,整治面积约14K㎡。严格控制建设开发活动,对现状工矿企业应严格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力度,逐步减少该区内有损坏环境生态的各种活动;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应进行有计划的治理和修复。遵照上一层面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其原则,对白马生态公园的环境生态整治规划要点如下:
(1)确定矿石采掘区范围
如“控制分区图”所示,原计划采掘区面积为82.2公顷,其范围涉及到凤凰山北麓的部分山体,将会对山体造成破坏;宜做适当调整。
规划采掘区范围基本上为白马湖的岸线,考虑到未来湖上、湖滨景点建设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规划采掘区的范围线相对于岸线作必要的收缩与规整。规划分为大、小两个采掘区,面积分别为63.4公顷和14.3公顷;总面积为77.7公顷,比原计划采掘区面积小4.5公顷。(2)控制分区
规划将白马生态公园及周边地区共划分为四个控制区: A、生态保护区
系指神仙台、凤凰山和尖山的山体范围,总面积为77.8公顷。区内植被密布,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需加以严格保护。
区内除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外,禁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为活动,包括建房、伐木、采掘土石方等等。近期3~5年内,逐步迁移区内的坟地、民居及其他建筑。
B、生态整治区
系指生态保护区与生态恢复区之间的地区,区域总面积为113.1公顷;区内的生态环境需进一步加以整治完善。
区内除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外,原则不再进行建设活动,近10年内,逐步迁移区内的坟地、民居及其它建筑。有计划地进行成片植树造林,逐步完善生态环境。
C、生态恢复区
生态恢复区包括规划采掘区急采掘线外50米(运输作业面)范围用地。区域总面积为106.6公顷。远期,待采矿活动终止后,对矿坑进行必要的整理后蓄水成湖。并实施将白马湖与高新区太子港水系沟通的明渠工程。D、景观协调区
系指生态园四周100米范围的地区的地区,区域总面积达87.0公顷。
区内进行任何建设活动,其建筑景观、环境风貌,都应充分考虑与生态园相协调。尤其要加强工业区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努力构建与生态圆和谐共存的环境风貌。5.4 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1、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达国内同类先进,设施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
2、具体建设内容
假日酒店及配套实施 ;
风景区建设;
道路建设;
建设配套服务中心一座; 6.5 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限为2年。第 1 月,选择建设用地,并办理相关建设规划和土地流转手续。第 2-5 月,对建设场地进行整理;做施工准备,围墙、基建用临时房建设。第 5-14 月,绿化景观长廊土方工程施工。第 14 月,供排水设施及自备供水系统开工并安装,第 5-24 月,配套实施建设。第 22 月,基建工程及安装工程全面竣工。第23月,设备调试及试运行。第 24 月,逐步达到设计规模。
第六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6.1 投资概算依据
1、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方案资料;
2、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3、根据当地的类似工程造价情况。6.2 投资概算
1、固定资产(1)、土建
项目属于新建项目,项目主体建筑工程费估算按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进行估算。单价根据芜湖实际情况及该场地建筑等建设标准进行估算。项目土建工程投资5000万元。
(2)、设备及安装费用
设备购置及安装费参考厂家提供的2005年目前市场价格到厂价估算。设备投资4500万元。
(3)、流动资金
正常年项目流动资金占用额为500万元。项目投资总额估算为1亿元。6.2 资金来源 自筹。第七章 财务评价 7.1 财务评价依据
本评价以本报告提供的技术资料为依据,依据《方法与参数(第二版)》,本章财务评价将以考察项目的运营状况,了解其还款情况为目的。
1、项目计算期设为15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期13年。
2、本项目主要考察增量效益。
4、产品估价:项目主要为门票收入,日均3936人计算,门票为50元/人。注:酒店收入、旅游纪念品、香火、娱乐实施收入不在计算内
5、税率确定:项目税金主要有所得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部分产品可享受所得税减免政策,为计算故所得税按不享受减免税政策计。项目税金详见表
表7-1 项目交纳销售税金的税种及税率表 序号 税别 计税依据 税率(%)1 城市建设维护税 应交增值税 7 2 教育费附加 应交增值税 3 3 印花税 不含税收入 0.3‰ 4 水利基金 含税收入 0.6‰ 5 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 25
6、折旧及摊销
固定资产采用分类折旧法计算。项目固定资产中房屋、建筑物年折旧期限为20年;机器设备年折旧期限为10年;递延资产及其他按5年的摊销年限摊入成本费用。折旧方法采用平均年限法,残值率按5%计算。7.2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 7.2.1 销售收入
项目年增销售收入为7183万元。7.2.2 销售税金及附加
本项目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增值税额的5%估算,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额的4%估算,正常年合计为402万元。7.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7.3.1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
本估算按成本费用构成要素分类计算项目成本费用,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职工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折旧费、摊销费、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和财政有偿资金占用费等。原辅材料消耗及能源消耗参照企业无项目时发生的消耗定额估算。7.3.2 项目总成本估算
项目总成本主要包括水、电、折旧与摊销、维修费用、人员工资福利、财务费用、制造费用以及其他管理费用,正常年总成本为5883万元,其中年均固定成本2980 万元,平均可变成本2903 万元。7.3.3 经营成本估算
项目年平均经营成本4174万元,主要包括生产原辅材料、水电、人员工资福利、制造、管理等费用。7.4 财务效益分析 7.4.1 盈利能力分析
项目按利润总额提取10%的盈余公积金和5%的盈余公益金。改扩建后,该项目正常年利润总额为1300万元,税后利润975万元,投资利税率为18.09%,静态投资回期10.25,财务内部收益率14.38%,财务净现值8106万元。(税后)7.6 财务评价结论 经综合测算,本项目在达到预期投入产出情况下,税前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4.38%,高于基准收益率8%,以8%折现率计算的财务净现值为8106万元,大于零。全部投资回收期为10.25年(含建设期),符合投资回收期限要求,能够按时收回投资。结果表明,该项目既能保证投资的合理收益,按时收回投资,又能确保正常运转和发展所需的资金,该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8.1 环境影响
1、施工期环境影响
各项施工活动不可避免地将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和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废气和粉尘、噪声、固体废物、废污水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以粉尘和施工噪声尤为明显。
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来源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以及因生活使用燃料而排放的废气)和粉尘及扬尘。
废水污染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包括食堂用水、洗涤用水和冲厕水)及施工现场清洗废水。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和各类车辆的运行都是噪声的产生源。
2、营运期环境影响
营运期间主要污染物为旅游废弃物。8.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1、施工期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项目建设期间将要求承建单位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尽量减轻其污染程度,缩小其影响范围。其主要对策有: 1.1 科学管理施工现场;
1.2 对作业面适当喷水,以减少扬尘量;
1.3 开挖的泥土和拆迁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应及时运走; 1.4 施工现场要用围栏或部分围栏,减少施工扬尘扩散范围;
1.5 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放的砂石等建筑材料进行遮盖处理; 1.6 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
1.7 对施工期废水,应分类收集,按其不同的性质,作相应的处理后排放。
2、营运期环境保护
营运期间主要污染物为旅游废弃物,公司派专人负责清理。8.3评价与审批
项目在芜湖弋江区,远离市区,环境优美,项目无任何工业污染。在本设计方案中,遵照国家的有关规范及标准,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污染物、源,均进行了相应有效的治理与预防,使其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当工程投产后,只要注意加强生产管理,建立一个严格的环保管理制度,就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
第九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9.1 可行性研究结论
1.1对土地和水面进行多渠道、多用途的综合开发,是我国的基本指导方针。围绕对弋江区火龙岗镇水面和抛荒土地的综合利用,对湿地进行改造,符合当前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政策。
1.2该项目建设可以调整项目所在地的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项目的带动效益大。
1.3该项目经济评价可行、投资回收期适中,方案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产品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市场需求量大,辐射带动力强。项目可行,建议立项。9.2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环境,生态,湿地生态系统设计
一、汤湖湿地生态公园的基地分析
汤湖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沌口) 中心地带, 基地整体地势是中间低, 四周高。大面积水域使得这个区域的平均气温处于武汉的低值。对于汤湖湿地生态公园的设计着力强调回复与提升湿地环境的自然生态, 降低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的平衡, 使动植物种类增多, 范围增大, 使得动植物得以休养生息, 同时带给人们生机盎然的休闲娱乐空间, 让游客在喧嚣都市中身心得以放松, 感受自然的纯净。设计应注重整个湿地水域及其周边用地的综合规划。以期到达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协调运作。加强湿地水体和土壤的质量, 使各物种能够和谐共生。于此同时, 设计还应考虑建立公园规划中各景观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平衡各种需求的用地, 努力营造生生不息的湿地自然生态环境, 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追求。
二、汤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设计思路
设计以“湿地生态系统”为设计主题, 着力将湿地公园打造成为生物与能量交换的生态长廊, 将湿地周边各类生态系统紧密的联系起来, 例如:植物, 动物, 绿地, 林地系统等, 共同形成新的景观整体。构成富有特色的湿地景观框架。
1. 湿地生态系统应具备多重功能
湿地生态系统应具有自然调节能力、物种物种协调共生能力多样性保护能力、科普教育能力, 同时, 湿地生态系统还应呈现其特有的美学价值, 水域宽阔, 各类水生植物一片欣欣向荣, 营造出纯净恬淡的自然景观。使人们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令人心旷神恰。
2. 湿地生态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规则
(1) 生态优化
湿地景观设计必须在保持湿地生态安全前提下, 恢复湿地的自然能力, 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探寻基地环境自身的自然演进能力。
(2) 多元发展
湿地生态系统的营造不但在景观环境方面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证物种的丰富性, 而且能供给社会生产, 为社会供应丰富的资源和多种工业饲料。湿地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对生态景观环境的完善和对社会以及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湿地生态系统设计朝着多元化的发展轨迹,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使湿地的发展前景广阔。
三、汤湖湿地生态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规划措施
1. 树立生态与环境设计理念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首先要树立生态与环境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与环境功能。首先, 要使湿地的功能价值与湿地的美学价值相统一。其次, 要将湿地的各项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再次,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要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性能, 为人们营造出一个亲近自然的休闲环境, 改善周边的生活环境品质。使人们通过身处湿地生态环境, 体会到生态保护的重要价值。体现出其在环境美学以及科普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 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同时, 应加强乡土物种的保护, 丰富物种结构, 努力营造具有多样性的物种环境。通过湿地生态系统的合理配搭, 形成具有自我调试性能的湿地生态系统, 达到降低生态环境的维护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 湿地生态水景设计
在湿地生态环境进行水景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水景与湿地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协调湿地水景与湿地物种的特性, 创建合理的空间分布。设计水景时, 要建立湿地生态水循环系统, 形成合理的湿地生态水循环过程, 让湿地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形成关联, 相互补给。提高湿地生态水景的活力, 避免湿地水体质量的下降, 形成具有流动活力、可复氧、可循环的湿地生态水体系统。将瀑布、喷泉、假山跌水等水景合理设计成为一个具有水力联系的系统, 这样不仅可以增添湿地的水体景观, 而且还可以保护水环境。
3. 湿地物种的多样性
设计湿地生态景观过程中, 要体现湿地生态物种的多样性, 丰富景观层次。同时要选用地方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并且对其进行保护, 彰显出乡土特色。再次, 对于选用物种要进行合理的选配, 充分发挥其各自特有的生态功能。例如, 净化水质的功能、蓄积洪水的功能、调节环境气候的功能等等。再者, 对湿地物种的配植要具有突出的景观美感, 赏心悦目。最后, 尽量避免选用外来湿地物种, 不要贸然引进外来湿地物种, 可能带来外来物种入侵与破坏区域的生态平衡。
4. 湿地生态景观规划
湿地生态景观的规划要明确设计重点, 采用生态手段营造各种生态景观, 同时其景观小品应凸显其科普教育意义。在设计构思与造型时要考虑与湿地的环境相协调, 尽量弱化设计的人工痕迹。例如将凉亭、亲水平台、河流、小鱼以及植物巧妙地结合为一体, 使人感觉身处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汤湖湿地公园的设计以减轻城市发展对环境生态的影响为宗旨, 提升湿地的自然能力, 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的平衡, 使动植物种类增多, 范围增大, 使得动植物得以休养生息, 同时带给人们生机盎然的休闲娱乐空间, 让游客在喧嚣都市中身心得以放松, 感受自然的纯净。湿地生态系统形成了内部良好的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具有投资成本低廉、抗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佳、美化环境、可增加绿地面积、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不仅可以处理污水, 种草养鱼, 还可以用鲜花绿叶美化环境, 把清风恬静还给自然, 是人与生物和谐发展的自然景观, 有利于促进良性的生态系统环境的创建, 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湿地作为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能最大限度的保留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对防洪、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周边环境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设计涵盖的多重作用, 其富有特点的自然和生物特征令人着迷。
参考文献
[1]崔丽娟, 李小文, 王蓉等.中国的湿地保护和湿地公园建设探索.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论坛交流文集, 2005:38-42.
[2]詹威, 童伟哉, 俞宸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之我见.蓝天园林, 2005 (2) :32-35.
[3]汪松年.水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建设科技, 2006 (2) :20-22, 33.
[4]陆健健.中国湿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1.项目区域现状
(1)区域位置
本项目位于兰州市东岗黄河大桥与雁滩南河段西北方向,北临黄河,南至青兰高速公路,东临城市建筑群落。占地约18万平方米。区域目前是一片废旧厂房区,整个区域为不规则四边形,总体地势较平缓。
(2)区域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兰州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平均气温10.3℃,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6时,无霜期为180天。年温差和日温差较大,冬季漫长且较寒冷;夏季较短且无酷暑。
②水文条件:本项目临近黄河,降水量360mm,降水期集中在6-9月。
(3)历史文化
①地域风情:兰州处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明珠,具有“西部黄河之都,丝路山水名城”的美誉。
②人文风情:兰州远古居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马家窑文化。羊皮筏子是黄河上古老的交通工具,融汇了兰州人的智慧和创意。
2.设计依据
综合分析场地情况,地理条件以及兰州地方人文特色,随着兰州城市生态化,园林化发展的趋势,利用文化与自然的结合,将自然生态,人文风情,历史文化融入到园林景观中的视觉效果。由于选址区域附近有许多居住区,且缺少一个集休闲游览及运动健身的场地,所以本人将原有废弃厂房改造成一个集展现生态空间,文化空间,休闲空间,艺术空间的生态公园。努力营造一个湿润适宜,健身健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3.主题概念
(1)设计原则
①考虑使用者的要求。由于所处区域在居住区附近,会有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同时有着不同的需求及喜好,营造一处美学和功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生态公园。不仅有大片的绿化空间,还要具有游憩活动设施,满足人们亲近自然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强调服务对象“人”的参与性。
②生态绿化原则:雁滩黄河风情生态公园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首位的,它对城市内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改善有着重要作用。本次设计的点是以植物为主的城市生态景观。利用植物不同的习性及形状,色彩等打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位,使它在城市中形成一个充满生机的绿色生态公园。
③特色性原则:雁滩黄河风情生态公园定位于黄河风情,所以打造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园。公园中主干道贯彻整个公园采用彩陶纹样。保证空间秩序的同时柔化了公园分区的几何空间,展现了黄河风情特色及文化底蕴。
(2)核心主题
地域文化、生态休闲、活力健身。
4.道路交通设计
雁滩黄河风情生态公园禁止机动车通行,严格控制机动车进入园内,给游客制造一个安全自然的游园空间。
交通系分为主要人行道和次要人行道。主要人行道贯穿整个公园,联系各个分区。在其平面图可以看出主干道设计为彩陶装饰纹样。体现了黄河的人文特色,道路设计在满足其功能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公园特色及文化底蕴。其中主干道宽4m,以水泥路面为主。一般不允许机动车进入,紧急情况下可满足消防车或急救车的通行。次干道为各区域中的人行步道,宽1.5m,以青石板和石汀为主。
5.水景设计
水是整个公园的重要景观,位于中心景观区。水岸的设计处理是本次设计中的重点考虑部分。水景设计以自然为主,配合种植水生植物使游客有回归自然的体会。人具有亲水性,所以本方案中设有亲水平台。适度开发水上项目也同时使游客娱乐身心,以自然形式中体会到水的乐趣。
6.植物配置
(1)符合兰州自然地理条件:
园中绿化树种的选择必须满足兰州干旱少雨,冬季寒冷及土质贫瘠的自然特点。所以园中选择耐旱、耐冻且生命力强的树种。如侧柏、圆柏、国槐、刺槐、泡桐等。
(2)符合园区美化要求:
为了美化公园和造景的需要,所以选择一些赏心悦目、树形优美、花果具有观赏性、遮阴面积较大的树种,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改善植被空间结构,在植物的空间设计上,利用植物制造围合空间。在竖向上分层设计,采用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层次,在平面上植物有聚有散、疏密结合。
(3)符合优化配置原则:
园中树种的优化配置更好的发挥社会经济效益,兰州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故较多采用生命力顽强。能够粗放管理的树种,以减少管理投入的费用。
公园邻近高速公路,车流量较大,噪声污染较重,故公园边界种植高达乔木,具有隔音、吸音和滞尘的作用,采用具有较强消音滞尘能力的悬铃木、刺槐、国槐等,同时在隔断间种植圆柏形成较完整的隔音绿化带。
7.景观小品设计
(1)休息设施
本方案中休息设施主要为休息桌椅,材质以木质为主,冬暖夏凉,更具有人性化。在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处理增加艺术趣味性,体现公园特色。
(2)雕塑及景观墙
本方案中公园特色主要由雕塑和景观墙体现。雕塑和景观墙设置在醒目区域形成视觉焦点。
(3)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设计应充分人行道路灯的服务半径为50—80m;垃圾投放点间距在200m左右。
结语
本着对土地的热爱,对文化的尊重,对人性化的关注,人们努力将雁滩黄河风情生态公园打造成一个集体育、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打造多元化景观,针对不同的人群类型提供活动场所,使公园与附近居民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可行性论证报告
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申报领导小组
二○○七年七月
目 录
一、地质公园及其发展概述………………………………………………………………(1)
(一)地质公园定义和内涵………………………………………………………………(1)
(二)地质公园的审批层次………………………………………………………………(1)
(三)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沿革…………………………………………………………(2)
(四)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情况………………………………………………………(2)
(五)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情况………………………………………………………(3)
二、贵州三叠纪地质遗迹资源评价………………………………………………………(4)
(一)完整的三叠纪地质遗迹在全球具有唯一性………………………………………(4)
(二)丰富的三叠纪地质遗迹对科研科普和观赏旅游具有独特性……………………(5)
(三)宝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性……………………(7)
三、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的可行性…………………………………………..……(9)
(一)扎实的调查和充分的研究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奠定了基础………………..…(9)
(二)地质公园的建设为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积累了直接和间接经验…………(10)
(三)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注入了新的动力………………..…(10)
(四)专家学者对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寄予了厚望…………………………..…(11)
(五)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提供了保障……………………..…(12)
四、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构想…………………………………………………(12)
(一)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管理模式和主园区选定方案………………………………(12)
(二)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构想……………………………………………………(13)
五、申报经费预算…………………………………………………………………………(15)
(一)经费开支内容………………………………………………………………………(15)
(二)申报经费预算………………………………………………………………………(16)
六、结论……………………………………………………………………………………(17)申报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可行性论证报告
为有效保护和大力开发我省独特、丰富、宝贵的三叠纪地质遗迹资源,打造融科考、科普、文化、观赏为一体的世界级旅游精品,传承地质历史和民族文化,提升我省对外开放形象,带动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世界地质公园的原则,遵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努力推进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的指示,省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申报领导小组积极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我省三叠纪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深入调研,编撰了《申报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地质公园及其发展概述
(一)地质公园定义和内涵
地质公园是指: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兼融其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独特自然区域。其内涵是①地质遗迹特殊、稀有、极富美学价值;②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③能推动文化复兴;④能有效保护地质遗迹;⑤能作为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培训和科研基地。
(二)地质公园的审批层次
我国把地质公园分为三个层次: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的“世界地质公园”;国土资源部审批的“国家地质公园”;省级 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同级政府审批的“省级地质公园”。
(三)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沿革
上个世纪末,在全球高度重视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历经数亿年形成的地质遗迹普遍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各国纷纷采取建设地质公园的方式保护地质遗迹资源,获得了丰厚的社会经济回报。为总结推广各国建设地质公园的成功经验,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56次常务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世界地质公园计划。决定按申报国提交申报材料,教科文组织初审后派专家实地考察,组织专家投票表决,最后教科文组织批准的程序建设世界地质公园。至此,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在全球正式启动,尔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爱尔兰召开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截至2006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先后批准建设了48家世界地质公园,其中,欧洲28家,中国18家,伊朗1家,巴西1家。
我国是建设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发起国,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地质公园建设试点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一直位居世界前列。鉴于我国建设地质公园取得的突出成绩和保护地质遗迹做出的特殊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在我国首都北京成功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并把极具权威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设在北京,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同志获任办公室主任这一殊荣。
(四)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情况 我国是世界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目前,全国共有18个世界地质公园,它们是: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镜泊湖(火山遗迹);内蒙古自治区的克什克腾(火山、冰川遗迹);北京市与河北省联合申报的房山(古人类遗迹、岩溶);河南省的嵩山(构造地质剖面)、云台山(地质构造遗迹)、王屋山—黛眉山(裂谷构造、地质工程)、伏牛山(古生物、构造);山东省的泰山(岩浆侵入体、地层剖面);安徽省的黄山(冰川、剥蚀面);江西省的庐山(地质地貌、地质剖面);浙江省的雁荡山(火山遗迹);湖南省的张家界(砂岩峰林);四川省的兴文(喀斯特地貌、古生物);云南省的石林(溶蚀地貌);福建省的泰宁(丹霞地貌、火山、构造遗迹);广东省的丹霞山(丹霞地貌);广东省与海南省联合申报的雷琼等(火山群、湖光岩)。第三次评审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出新的规定:世界地质公园每年审批一次,每次一个国家最多产生两处。受限于此,今年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四川自贡、江西三青山、陕西秦岭、江西龙虎山等4家,将展开两个名额的激烈角逐。
(五)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情况
1999年,我国成立了由国土资源部牵头,财政部、环保总局、国家旅游局参加的国家地质公园领导小组,组建了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制定了国家地质公园评选办法,规定了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是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前提条件,实行了“竞争优先、成熟一个审批一个,每年审批一次的原则”。迄今已批准建立了 138个国家地质公园。其中,我省有6个,即: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兴义贵州龙、毕节织金洞、平塘岩溶地貌、六盘水乌蒙山古生物和古人类遗迹、绥阳双河溶洞。
二、贵州三叠纪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一)完整的三叠纪地质遗迹在全球具有唯一性
1、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类型最全的三叠纪浅海碳酸岩台地与深海沉积盆地过渡带。沿贵阳、安顺、兴义方向,保存着一个呈S型的巨型过渡带,带上的三叠纪浅海碳酸岩台地、深海沙泥质沉积盆地,以及台地盆地上成套出现的各类地质遗迹,位居当今世界发现的规模最大、沉积岩类型最全、保存最完整的唯一地位。
2、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叠纪孤立碳酸岩台地。在黔南罗甸、平塘、惠水境内,保存着堪称当今世界发现的最大的三叠纪孤立碳酸岩台地“大贵州滩”。大贵州滩处在 “古特提斯洋”东端,是海洋盆地中未露出海面的孤立石灰岩台地。台地上的罗甸剖面,是全球最好的标准剖面;台地上的地质遗迹完整记载了二叠纪生物大灭绝至三叠纪生物大复苏信息,是最有希望破解古生物从灭绝到复兴之谜的最系统、最完好区域。
3、拥有全球保存最为完好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埋藏地。在我省三叠纪地层中出露的大量古生物化石,充分证实了我省三叠纪时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各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如在贵阳、清镇、关岭、安龙、兴义等地多达5个层位中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其丰富程度几乎涵盖了全球已知三叠纪海生爬 行动物的所有类群,囊括了鳍龙类(含幻龙、肿肋龙、楯齿龙等)、海龙类、鱼龙类、原龙类等20多个属种。
4、拥有全球最为典型的锥状喀斯特连片地貌。我省是全球锥状喀斯特连片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在贵阳、平坝、安顺、关岭、贞丰、安龙、兴义、罗甸、荔波、平塘等地,锥状喀斯特比比皆是,其中,荔波锥状喀斯特作为最典型代表,与云南石林、重庆“天坑”捆绑申报,一举获得“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地质遗产殊荣。
(二)丰富的三叠纪地质遗迹对科研科普和观赏旅游具有独特性
1、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我省在三叠纪时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臵,加上历经2.5亿年的多次海陆交替变迁,造就了大量的完整的珍贵的地质遗迹,为当今矿产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水文学、考古学等十多个学科提供了最为翔实的科研材料。同时,出露于这些地层中的大量生物化石(有从低级软体动物到高级哺乳动物;有从苔藓类到裸籽类植物;有从海洋到陆地的爬行动物和鱼类;有海百合、菊石、双壳类等海生动物“耕种、觅食、栖息”活动痕迹),又为当今古生态学、古海洋学、埋藏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标本。
2、具有地学教育和知识普及的基地功能:我省三叠纪地质遗迹连续性好、出露面积大、地层信息完整、资源稀有独特,被世界地质学界公认为“古生物王国”和“沉积岩王国”。国际众多 学术机构、国家地质调查局、北京大学等多个科研教学机构,在我省设立了考古工作站。贵州大学建起了国内最好的沉积岩地层野外教学实践基地。兴义、关岭等6个国家地质公园业已成为人们认识地球历史,博古通今、鉴古知今的大课堂。
3、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奇特风景:我省三叠纪地层上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经过数亿年沧桑巨变,发育成独特的锥状喀斯特、洞穴、峡谷、夷平台地等岩溶奇观。兴义万峰林、贞丰双乳峰、镇宁天星桥、平塘救星石等千姿百态的锥状喀斯特,风格迥异,各显神韵;毕节织金洞、安顺龙宫、贵阳白龙洞等岩溶洞穴,曲径通幽,鬼斧神工;遍布马岭河、花江、鸭池河、南盘江、赤水河、南江上的峡谷、溪流、瀑布、峭壁、异石、奇花犹如颗颗璀璨的明珠,把我省装饰成人间仙境;举世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名扬四海的荔波小七孔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倘佯在栩栩如生的古生物化石前,人们仿佛回到了遥不可及的三叠纪。兴义的“贵州龙”,堪称恐龙家族的“鼻祖”;关岭的巨型“鱼龙”,让人方知庞然大物;摇曳着曼妙身姿的“海百合”美若百合花。我省三叠纪地质遗迹,无不以其特有的珍奇和瑰丽向世界昭示:贵州无愧于“沉积岩王国”、“古生物王国”、“天然公园省”、“世界大盆景”。
4、具有传承地质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巨大潜能:在我省三叠纪地层出露区域内,先后发现了兴义猫猫洞、盘县大洞、安龙观音洞、平坝飞虎山洞等多个史前文化遗址。兴义猫猫洞代表中国南 方三种旧石器文化的典型;盘县大洞旧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迹,堪与“北京周口店”媲美;安龙观音洞人类活动遗迹,书写了人类旧石器向新石器迈进的“过渡史”;平坝飞虎山洞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是云贵高原上新发现的文化类型。同时,在我省三叠纪地质遗址上世代生活的苗、布依、侗等1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民族同化进程缓慢,因而延续着远古的纯朴浑沌,保存下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歌舞、礼仪和习俗。新中国成立后,自强不息的各族同胞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创造了精彩纷呈、灿如星海的民族文化。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傩戏表演、水族卯节、布依族八音弹唱等,业已成为世人尊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家吊脚楼、侗族风雨桥、布依石头寨等,业已成为中华建筑文化的瑰宝。历代文人墨客对夜郎自大自强精神的探究,对梦幻般神奇的蜡染工艺的搜寻,业已成为贵州人民的骄傲。因此,建设世界地质公园,对传承人类历史和弘扬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三)宝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性
1、能有效提升我省对外开放的整体形象。世界地质公园,既是世界认识当地的重要窗口,又是当地联系世界的纽带、走向世界的桥梁。四川兴文县因有了古生物世界地质公园这块品牌,一跃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名不经传的河南修武县因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成,一举获得熠熠生辉的名片。我省“多彩贵 州风”,以绚丽的场景和原生态的民族歌舞,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贵州山的婀娜多姿、水的秀美多情、人的古朴纯厚,激发了世人对贵州的热爱与神往。事实证明,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是“让贵州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贵州”的特殊载体,对提升我省对外开放的整体形象,提高贵州高原的国际知名度,促进我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无疑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能整合资源打造精品推动旅游产业实现大发展。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高涨,我省旅游业近几年有了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开发滞后、投入不足、推介不够等,我省旅游业还存在总量小、比重低、精品少、结构不优、机制不活、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为扭转我省旅游业现状,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制定了“旅游兴省、环境立省”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我省旅游业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在这一历史背景的感召下,把遍布各地的地质奇观、古生物化石遗迹、风景名胜、红色文化、人文景观、民族风情等独特资源整合起来,打造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为载体,弘扬红色文化为主线,观赏奇山秀水为龙头,展示原生态民族风情为特色的大旅游品牌,形成地质旅游、红色旅游、风光旅游、文化旅游四者交相辉映的大旅游格局,必将为推动我省旅游业实现大发展做出新贡献。
3、能带动贫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在我省三叠纪地层区域内,有30多个国家级扶贫重点县,生活着一千多万各族同胞。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制约,这些地区“欠发达、欠开发”的程度更深 更重。解决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问题,是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近年来,随着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电力网、电信网的建成和旅游业的发展,贫困山区的生态优势、民族文化优势、资源优势日渐显现,为山区走出贫困带来了新的曙光。地质公园不仅具备促进当地文化复兴、繁荣民族文化的功能,而且具有改善当地人居环境、刺激旅游经济、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的特殊作用。平塘等六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开园以来,各地旅游收入在地质公园的带动下均成两位数增长,旅游业的兴旺,使当地居民得到了丰厚的实惠。实践说明,建设世界地质公园,是一条帮助贫困山区人民走出贫困、快速致富的又一重要途径。
三、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的可行性
(一)扎实的调查和充分的研究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奠定了基础
省地矿局上个世纪70年代,完成了1:20万贵阳、安顺、兴仁至安龙等三个区域的三叠纪地质调查;80年代中期,编纂出版了《贵州省区域地质志》,对三叠纪地质遗迹进行了全面描述;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完成了1:5万贵阳幅、花溪幅、边阳幅、罗甸幅、水塘幅、沫阳幅等三叠纪区域性地质填图。同时,大批国内著名地质学家对我省三叠纪地质遗迹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大量专著。中国三叠纪研究奠基人许德佑发表了《贵州三叠纪青岩动物群之修正》;殷鸿福院士发表了《贵州三叠纪生物地 层问题》;杨遵仪院士出版了《贵州中部中上三叠统腕足类》专著;我省魏家庸、王尚彦、肖加飞等专家从不同角度切入,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多次发表了关于三叠纪地质资源的论文和专著。目前,我省三叠纪地质遗迹资源的现状、形态、特点、分布已全面掌握,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有了坚实基础。
(二)地质公园的建设为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积累了直接和间接经验
我省成功申报并建立了关岭等6个国家地质公园,批准建设了乌当等3个省级地质公园。在申报地质公园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的直接经验。同时,北京与河北联合申报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作法;海南与广西与广东携手申报雷琼世界地质公园的经验;四川自贡恐龙化石遗迹和井盐文化遗产整体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模式;江西三青山的10个景区捆绑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构想,又为我省以6个国家地质公园为主体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提供了难得的间接经验。
(三)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注入了新的动力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特别是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以后,我省遵照总书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谆谆嘱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能源、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建设取得骄人业绩,以电力、煤炭、冶金为支柱产业的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以“多彩贵州风”为载 体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今年4月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这一根本主题,又进一步规划了我省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正阔步迈进新的伟大征程。催人奋进的大好形势,为我们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坚定了信心,注入了动力。
(四)专家学者对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寄予了厚望 1988 年,中美地质专家经过三年多的联合考察,确认“大贵州滩”比美国墨西哥湾的“巴哈马滩”更有科研价值。1992年,美国地质专家丹尼尔实地考察罗甸板庚滩后,称赞贵州三叠纪地质遗迹在全球最好、最全。2005年,国际地层学会三叠纪分会主席迈克·奥切尔德率团考察贵州后建议尽快申报世界地质公园。2005年,来黔学术交流的北京奥运研究会副会长李庚,中科院钱津院士等对我省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的创意,给予了高度评价。2006年,国际知名岩溶专家卢耀如、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副会长陈安泽,在“中国最美的景区高峰论坛”期间,听取贵州省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项目介绍后,对申报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2006年,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主任姜建军,亲临我省指导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整体申报工作。上述专家学者大部分是世界地质公园评委,他们的赞誉和愿望,无疑是我省获得申报成功的最重要“砝码”。
(五)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提供了保障 省委、省政府对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十分重视。2005年11月30日,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副省长吴嘉甫、蒙启良听取了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可行性论证汇报,会后省委下发了《中共贵州省委常委专题会议纪要》,对申报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提出了明确要求。尔后,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力争2008年申报成功。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和要求,省国土资源厅、省旅游局等部门多次召开会议,部署申报工作。为保证申报工作有组织有领导地顺利开展,省政府2006年8月成立了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副成、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克湘任副组长,相关厅局负责人、地(州、市)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省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申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此后,在省领导小组统一协调下,各级各部门积极主动地做了大量基础工作。
四、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构想
(一)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管理模式和主园区选定方案
1、管理模式。可供选择的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管理模式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基本思路是:省政府主管部门以虚拟业主身份掌控世界地质公园品牌所有权,各园区以经营者身份使用品牌经营权。主管部门对品牌实行统一管理,各园区以合同约定方式独立享受品牌收益。二是省政府从园区中选定一个主园区,主园区作为品牌业主负责建设三叠纪地质 遗迹博物馆,牵头组织并与各园区共同承担品牌规范、管理、推介、维护、发展等工作。各园区与主园区无隶属关系,独立行使经营权,享受品牌收益。但应分担共同管理费用。
2、主园区选定方案。若采用第二种管理模式,则需在拟建的园区中确定一个主园区。经综合比较,建议在贵阳花溪、罗甸“大贵州滩”和关岭古生物化石群三处中选定主园区:
(1)推荐贵阳花溪的理由:①沉积类型俱全,沉积地层剖面典型。②古生物化石较为丰富。③花溪公园、天河潭、青岩古镇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④花溪位于贵阳市郊,旅游带动力强。
(2)推荐罗甸“大贵州滩”的理由:①最有希望破解生物大灭绝至大复苏之谜。②当今全球最大的三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和全球独一无二的三叠纪剖面在此。③全球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在此落户。
(3)推荐关岭的理由:①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堪称三叠纪“化石宝库”。②关岭居于拟建各园区的中间地带,区位优势明显。③关岭县距黄果树景区仅8公里,与黄果树“联姻”,品牌提升快,投资回报高。
(二)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构想 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拟由七大园区组成:
贵阳花溪园区:园区拟建规模600平方公里,涵盖典型剖面、遗迹化石、多期岩溶、夷平台地等地质遗迹资源;拥有红枫湖、13 黔灵山、花溪、天河潭、青岩古镇、青岩石材建筑群、镇山村布依族民族文化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安顺黄果树园区:园区拟建规模900平方公里,涵盖古生物化石群、典型瀑布群、溶洞群等地质遗迹资源;拥有黄果树、龙宫、安顺傩戏、云山屯古建筑群、安顺文庙、天龙屯堡文化古镇、石板寨布依族文化村、民族蜡染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黔西南马岭河谷园区:园区拟建规模1100平方公里,涵盖“贵州龙”化石、区域性标准剖面、海生爬行动物足印化石、典型岩溶峡谷、锥状喀斯特、多种类型石林群等地质遗迹资源;还有马岭河、万峰林、三岔河、泥凼石林、鲁布革岩溶峡谷湖泊、安龙招堤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黔南“大贵州滩”园区:园区拟建规模700平方公里,涵盖典型地质剖面、古生物灭绝界线、生物礁遗迹、地下暗河体系、典型岩溶峡谷形态、巨型岩溶负地形洼地、溶洞群等地质遗迹资源;还有荔波樟江、都匀斗蓬山、贵定音寨布依族文化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遵义乌江园区:园区拟建规模1000平方公里(含赤水竹海和桫椤保护区80平方公里),涵盖区域性标准地层剖面、大型岩溶河谷地貌、地质构造遗迹、双河溶洞、赤水丹霞地貌等地质遗迹资源;拥有遵义会议会址、杨粲墓、海龙屯城堡、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国酒之都茅台镇,赤水桫椤保护区、黔北儒家文化和仡佬族民族风情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毕节织金洞园区:园区拟建规模400平方公里,涵盖织岩溶峡谷、大型天坑、漏斗负地形、大型溶洞群落、典型高原夷平面地貌等地质遗迹资源;拥有织金洞、九洞天、草海、奢香夫人墓、大屯土司庄园、黔西观音洞、赫章可乐遗址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六盘水北盘江园区:园区拟建规模300平方公里,涵盖古生物化石群、岩溶峡谷、夷平台地等地质遗迹资源;盘县大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六枝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还有牂牁江、古银杏、大洞竹海、盘县坡上草原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五、申报经费预算
(一)经费开支内容
为能高起点、高质量完成申报准备工作,借鉴兄弟省区做法,拟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全权负责申报材料的编制。除支付该校申报材料编制费用外,尚需投入一定资金用于:
1、野外地质调查:地质遗迹专项调查填图、地质测量、地质遗迹成因论述、航片解译、划定地质边界、编制地质遗迹调查报告等。
2、评审会议开支:支付提交申报材料前的两次评审会议和接待国内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的费用。
3、接待国外专家费用:进入国家推荐候选名单后,将接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遣的专家组来黔实地考察,承担其食、宿、行和工作费用。
4、参加国际会议费用: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后,将会发生派员参加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学术交流、世界地质公园评审等国际性会议的费用。
5、办公经费:办公经费主要包括协调管理、考察取经、交通差旅、开展宣传推介等项开支。
6、技术装备费用:主要用于添臵GPS卫星定位仪、摄录像器材、测绘装备和开展工作所需的车辆等。
(二)申报经费预算
根据申报规模、前期工作程度和各省竞争更加激烈的实际,参考兄弟省区申报过程发生的费用,预计我省需投入申报资金867万元。
申报资金由受益市(州、地)政府出资和省政府投入两部分组成。出资部分按每个市(州、地)政府60万元考虑,省内7个市(州、地)政府共出资420万元;其余447万元由省政府投入。
申报资金建议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掌握,支出预算为:
1、支付中国地质大学申报材料(包括综合考查报告、园区规划报告、相关图件资料、数据库建立等)编制费200万元;支付《贵州三叠纪风光》专题片(宣传光碟)制作费100万元。两项合计共需支出300万元。
2、辅助性地质工作费用120万元,其中,配合北京大学野外工作组实地调查开支30万元,地质遗迹专项调查工作经费60万元,收集整理并交其用于编制申报材料的地质资料、图件等预计 支出20万元,景点景区资料以及气象、环境、民族风情等图文资料的收集约需资金10万元。
3、七大园区之间的旅游地质联接建设规划、设计、说明等开支160万元,其中,编制规划和制图80万元,主要道路标牌和沿途科普宣传、小广场设计60万元,博物馆布展方案设计30万元,景点说明及标示彩色图集20万元。
4、评审、考察、接待等支出114万元,国内两次评审会议支出共50万元,接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费用30万元,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教科文组织评审等会议预计将支出34万元。
5、办公经费约需57万元,其中,协调管理和办公场地租赁费用20万元、交通差旅费12万元、宣传推介活动预计将支出25万元。
6、添臵技术装备支出68万元,其中,购买摄录像设备和器材15万元,添臵全站仪测绘设备10万元,购买GPS卫星定位仪4台共1万元,购买用于野外工作的越野车一辆38万元。
7、不可预计费用18万元。
8、项目可行性论证前期费用40万元。
六、结论
生态塑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塑料是一种以阳光和二氧化碳为能源和碳源的可再生资源,如淀粉和纤维素等,通过生物技术转化为聚合物的高科技材料。生态塑料用完后,能在自然界较快自行分解,即实现生物降解,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
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加大了对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的需求,一些企业在生态塑料的研究和开发上也进行了积极的努力。
人们通常说的塑料,是以石油为基本原料,应用化学合成的方法生产出来的。在全球石油资源供给越来越紧张,塑料因长期不能自行分解而造成“白色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情况下,以植物为原料的生态塑料应运而生。
生态塑料是一种以阳光和二氧化碳为能源和碳源的可再生资源,如淀粉和纤维素等,通过生物技术转化为聚合物的高科技材料。以石油为原料的传统塑料经燃烧后,原先存于石油当中的二氧化碳会释放出来,从而导致全球环境变暖。但生态塑料使用的是靠吸收现有大气中二氧化碳而成长的植物,即使燃烧之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总量也不会产生变化。生态塑料用完后,能在自然界较快自行分解,即实现生物降解,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
这一被称为“绿色材料”的生态塑料,是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美国的生物学家把两种外源基因植入芥菜体内,并把这些植株同携带这两种基因的子代进行杂交,结果在芥菜的叶子里产生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了一种可以分解的塑料物质——多烃基丁酸。瑞士的科学家则用生物技术,在实验室培育出能生产塑料的细菌。这种细菌体内有一个塑料圆球,把这种圆球分离出来,并用电子束照射后,可获得一种酷似橡胶的物质,其性能在-20℃至170℃的温度界限内不会改变。如今,从甜菜、甘蔗、马铃薯以及其他多种作物中,把碳转移出来的研究陆续取得成果,并产生出多烃基丁酸。生态塑料已从实验阶段步入实用阶段,在外科手术和食品包装等方面开始
得到应用。日本丰田公司在汽车材料上试用了自己开发的生态塑料。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大量使用了生态塑料。国内外生态塑料的研发和生产方兴未艾,仅召开的一次这一材料的专业会议,与会的10家外国公司、3家国内公司中,最大的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14万吨,小的则有1000吨。
生态塑料在中国的发展一路曲折。最初的生态塑料产品是淀粉与聚丙烯、聚乙烯及聚苯乙烯等的共混物,它们只是部分生物降解,而且由于比普通塑料成本高,推广应用并不容易。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塑料消费量不断增长,目前塑料表观消费量突破3000万吨,同时石油的供应压力也越来越大,“白色污染”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
另:提供国家发改委甲、乙、丙级资质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标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数据来源 第五节 研究结论
一、市场规模
二、竞争态势
三、行业投资的热点
四、行业项目投资的经济性 第二章 生态塑料项目总论 第一节 生态塑料项目背景
一、生态塑料项目名称
二、生态塑料项目承办单位
三、生态塑料项目主管部门
四、生态塑料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六、研究工作依据
七、研究工作概况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一、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三、选址
四、生态塑料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五、环境保护
六、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七、生态塑料项目建设进度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九、生态塑料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十、生态塑料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三章 生态塑料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社会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 生态塑料项目相关政策分析
一、国家政策
二、生态塑料项目行业准入政策
三、生态塑料项目行业技术政策 第三节 地方政策
第四章 生态塑料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节 生态塑料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国家及生态塑料项目行业发展规划
二、生态塑料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第二节 生态塑料项目发展概况
一、已进行的调查研究生态塑料项目及其成果
二、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三、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四、生态塑料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第三节 生态塑料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状与差距
二、发展趋势
三、生态塑料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四、生态塑料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节 投资的必要性
第五章 生态塑料项目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国内生产企业现状
一、重点企业信息
二、企业地理分布
三、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四、企业从业人数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二节 重点区域企业特点分析
一、华北区域
二、东北区域
三、西北区域
四、华东区域
五、华南区域
六、西南区域
七、华中区域
第三节 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产品竞争策略
二、价格竞争策略
三、渠道竞争策略
四、销售竞争策略
五、服务竞争策略
六、品牌竞争策略
第六章 生态塑料项目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 第一节 生态塑料项目行业产销状况分析 第二节 生态塑料项目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第三节 生态塑料项目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 生态塑料项目行业获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 生态塑料项目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七章 生态塑料项目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一节 市场调查
一、拟建 生态塑料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二、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三、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四、替代产品调查
五、产品价格调查
六、国外市场调查
第二节 生态塑料项目行业市场预测
一、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二、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三、价格预测
第三节 生态塑料项目行业市场推销战略
一、推销方式
二、推销措施
三、促销价格制度
四、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第四节 生态塑料项目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产品方案
二、建设规模
第五节 生态塑料项目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八章 生态塑料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 第一节 资源和原材料
一、资源评述
二、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三、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第二节 建设地区的选择
一、自然条件
二、基础设施
三、社会经济条件
四、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第三节 厂址选择
一、厂址多方案比较
二、厂址推荐方案
第九章 生态塑料项目应用技术方案 第一节 生态塑料项目组成 第二节 生产技术方案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产品标准
二、生产方法
三、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五、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六、主要生产车间布臵方案 第三节 总平面布臵和运输
一、总平面布臵原则
二、厂内外运输方案
三、仓储方案
四、占地面积及分析 第四节 土建工程
一、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二、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三、建筑材料
四、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第五节 其他工程
一、给排水工程
二、动力及公用工程
三、地震设防
四、生活福利设施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十章 生态塑料项目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一节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一、生态塑料项目的地理位臵
二、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三、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四、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
五、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六、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七、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八、交通运输情况
九、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十、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 第二节 生态塑料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一、主要污染源
二、主要污染物
第三节 生态塑料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第四节 治理环境的方案
一、生态塑料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二、生态塑料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生态塑料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四、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五、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第五节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第六节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第七节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第八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一、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二、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三、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四、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一节 企业组织
一、企业组织形式
二、企业工作制度
第二节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三、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第十二章 生态塑料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一节 生态塑料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 生态塑料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第二节 生态塑料项目实施进度表
一、横道图
二、网络图
第三节 生态塑料项目实施费用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臵费
五、勘察设计费
六、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生态塑料项目总投资估算
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二、流动资金估算 第二节 资金筹措
一、资金来源
二、生态塑料项目筹资方案 第三节 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四章 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第一节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一、生产总成本估算
二、单位成本
三、销售收入估算 第二节 财务评价 第三节 国民经济评价 第四节 不确定性分析
第五节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一、生态塑料项目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二、生态塑料项目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三、生态塑料项目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四、生态塑料项目与当地居民的宗教、民族习惯的相互适应性
五、生态塑料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
六、生态塑料项目的国防效益或影响
七、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第十五章 生态塑料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 第一节 建设和开发风险 第二节 市场和运营风险 第三节 金融风险 第四节 政治风险 第五节 法律风险 第六节 环境风险 第七节 技术风险
第十六章 生态塑料项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生态塑料项目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我国生态塑料项目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促进生态塑料项目行业发展的对策 第二节 我国生态塑料项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三节 生态塑料项目行业投资机会及发展战略分析
一、生态塑料项目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二、生态塑料项目行业总体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我国 生态塑料项目行业投资风险
一、政策风险
二、环境因素
三、市场风险
四、生态塑料项目行业投资风险的规避及对策
第十七章 生态塑料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与建议
一、对推荐的拟建方案的结论性意见
二、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三、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四、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五、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六、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第二节 我国生态塑料项目行业未来发展及投资可行性结论及建议
第十八章 财务报表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 投资受益分析表 第三节 损益表
第十九章 生态塑料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附件 1、生态塑料项目位臵图 2、主要工艺技术流程图 3、主办单位近5 年的财务报表、生态塑料项目所需成果转让协议及成果鉴定 5、生态塑料项目总平面布臵图 6、主要土建工程的平面图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摘要表 8、生态塑料项目投资概算表 9、经济评价类基本报表与辅助报表 10、现金流量表 11、现金流量表 12、损益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4、资产负债表 15、财务外汇平衡表 1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流动资金估算表 18、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19、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 2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21、总成本费用估算表、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该项目由 农业生态农庄组织实施,坐落在沁源县法中乡支角村,荒山荒坡共一百余亩,建设时间从2012年4月开始,预计3年全部完成。
主要建设内容
1、畜牧养殖园区:兴建土鸡、生猪、羊、鱼、鸭、鹅养殖园,将养鸡、鸭、鹅产生的禽粪用来养鱼,将养猪、羊产生的畜粪等废弃物通过沼气池加工成有机肥和沼液,可向绿色有机蔬菜园、果园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畜禽粪便发酵后的沼渣还可以用于蘑菇等特色蔬菜种植;生产的沼气还能为生态园提供生活用能。
2、民俗文化体验园区:兴建以传统工艺为核心的磨面坊、榨油坊、豆腐坊、小磨香油坊等手工作坊。既是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延伸,又是对作坊文化的生产性保护。其生产后产生的麦麸、豆腐渣等,为喂养畜禽提供了天然绿色饲料。
3、建设摸鱼池、垂钓区、观赏休闲区;
4、绿色有机种植园区:所种庄稼、水果、蔬菜、野菜利用畜牧养殖区畜禽粪等加工的有机肥做肥料,地下650米深的井水灌溉而成,形 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蔬果,为农事体验园区提供了体验农作的基本条件。所种农作物为手工作坊园区提供了绿色庄稼原料,也为游客提供了餐饮采购所需。
5、农机设备设施,包括挖掘机,耕地机,载货车,运输车等; 效益分析及带动能力
该项目总投入资金 万元,预计3年三个阶段分期投入完成,第一期预计投入 万,其中个人投入 万元,申请国家财政投入 万元。年平均获利 万元左右,5年可以收回园区整体投入。该项目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人,创造就业岗位40个,实现旅游与农业的渗透融合,推动传统农业向多元化、市场化、精品化的现代农业转变。
背景分析
本项目是在国家和省、市、县有关农业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产生的:
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2﹑山西省2008年2月16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以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切实解决农
村民生问题,努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该项目以现代设施农业园为主的项目建设是强化传统产业优势,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农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按照旅游与农业相结合道路,使本地丰富的特色资源得到加强,实施特色化、标准化养殖、种植,生产出高品质的健康绿色农产品,刺激生态消费,拓宽城乡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该项目是提高产业化程度,促进农业综合开发的需要。实施农家乐农业园建设项目,可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同时,通过本项目建设,可致力于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构建从“绿色食品到餐桌”的大食品、大农业链。项目的实施,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太原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太原市农业综合开发服务,实现公司与社会,农业园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农家乐现代设施农业园项目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绿色食品生产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环境”,也就把自然的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融入了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之中。绿色食品通过产地大气、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综合评价,只有符合条件的产地环境才能开发绿色食品的要求。绿色食品通过监控生产过程,要求生产者严格遵循绿色食品生产操作的规程,合理使用肥料、兽药、农药等,从而防止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对资源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并保证绿色食品最终的质量。
该农庄位于长治市沁源县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邻近线,是沁源长治的必经之路。园区距太岳战区司令部所在地10公里,也是山西晋东南旅游线路的必经之路,为晋东南旅游能增加亮点,园区内有山有泉水,山水相映,周边又是沁源农业粮食主产地,土地肥沃;可以说,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天然水资源,为发展特色养殖和发展无公害水果、蔬菜、花卉、水产品等农业生态农庄奠定了坚定基础。
长治是全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有太行山、天脊山,太岳八路军司令部纪念馆红色旅游,西沟旅游景点;灵空山景区等。营养丰富的沁州黄小米、上党驴肉、核桃已走向全国。
农庄建成后,在向世人展示独特的生态农庄的同时,同时展示园艺型农业、示范性农业、观光型农业。把农庄与红色旅游、太行山大峡谷、晋东南旅游连接起来,扩大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晋东南旅游业内容增加一道独特亮丽风景。
需求分析 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都市农业的大力发展及倡导环保低碳节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生态型农业、园艺型农业、示范型农业、观光型农业将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向往走进自然,体验田园美景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梦想和时尚,不但对绿色天然无污染有机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更需要一个幽静休闲有山有水的环境来舒缓和净化自己的心灵。而我们农庄的建设就
出于这样一个人性化的指导思想和艺术化的设计理念。社会需求
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发展格局正逐步向“以城带乡,城中有乡,乡中有城,城郊一体化”的方向迈进,这就要求城乡郊农业要为市民提供旅游休闲娱乐场所;要为市民提供无污染、无公害的新鲜水果、蔬菜、花卉和特种鲜活或观赏用农产品;要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供场地;要为城区建设提供合理的绿色空间,改善都市生态条件,美化都市环境;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载体。生态改善
该农庄建设完成后,植被状况良好,具有水资源涵养保护、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达到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效果。
条件分析 资源条件
长治市是全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旅游资源丰富,软环境建设正在向大都市方向迈进;上党驴肉、沁州黄小米已远销全国各地,而项目所在地土地资源丰富,由于信息闭塞很多农户都纷纷外出,使得耕地荒化,大量肥沃土地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这里有肥沃的土地,天然丰富的水资源,这为生态农庄的建设提供了最有利的资源条件。
原材料条件
农庄等基础建设材料可就地取材加工,项目种源购买渠道顺畅,国内
技术培训机构相对成熟完善,所以该项目的持续发展不会受到原材料的限制。
交通运输
距省道5公里,交通大方向非常便利。方案设计 目标
农业园项目建设突出“以旅助农,以人为本”的理念;景点布局上要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项目建设内容上解决园区交通通畅和园区游客的停车、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上推广“鸡(猪)-沼-果”、“鸡(猪)-沼-菜”的立体综合种养模式,做到物料的多级循环利用,减少高浓度有机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环保生态效益。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00亩,民俗文化体验区用地面积10亩,畜牧养殖园区用地面积50亩,绿色有机种植园区用地面积40亩:
畜牧养殖园区:兴建土鸡、生猪、羊、兔、鱼养殖园,将养鸡产生的禽粪用来养鱼,将养猪、羊、兔产生的畜粪等废弃物通过沼气池加工成有机肥和沼液,可向绿色有机蔬菜园、果园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畜禽粪便发酵后的沼渣还可以用于蘑菇等特色蔬菜种植;生产的沼气还能为生态园提供生活用能源。
民俗文化体验园区:兴建以传统工艺为核心的磨面坊、榨油坊、豆腐坊、小磨香油坊等手工作坊。既是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延伸,又是对作坊文化的生产性保护。其生产后产生的麦麸、豆腐渣
等,为喂养畜禽提供了天然绿色饲料。
土鸡养殖园。在果园里建大棚,果树下饲养土鸡,鸡粪种果,果园中的杂草、昆虫养鸡等纯天然综合立体开发循环利用。年饲养土鸡10000只,带动饲养专业户生态饲养,提高土鸡附加值,确保生态园美食城土鸡的供应。
生猪养殖园。在果园里建猪栏1000平方米,年饲养生猪200头,猪粪种果,果园种青饲料给生猪吃。带动饲养专业户生态饲养,提高猪肉品质,确保生态园美食城猪肉的供应。绿色有机种植园区:所种庄稼、水果、蔬菜、野菜利用畜牧养殖区畜禽粪等加工的有机肥做肥料,地下650米深的井水灌溉而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蔬果,为农事体验园区提供了体验农作的基本条件。所种农作物为手工作坊园区提供了绿色庄稼原料,也为游客提供了餐饮采购所需。
生态蔬菜园。利用沼气池的废渣作肥料,生物防虫,种植绿色蔬菜、野菜,确保生态园美食城绿色蔬菜的供应。
生态果园。利用沼气池的废渣、堆积发酵处理过的干粪,种植桃树、杏树等生态果园,供游客观光和采摘,带动果农生态种果,提高果品品质。
项目建成后,游客在农业园区内,可以认领大棚、土地、种菜、栽花、摘果、领养家畜、从事手工作坊作业等农事活动,尽享农家生活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同时还能体验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收获来之不易,实现科普教育之功能。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实施地点及范围
地点:建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法中乡支角村100多亩山荒地、河滩内。生态农庄位于长治沁源县东南方向,为安泽、武乡、沁县三县的交接处,距各县距离各30公里左右,生态农庄内水源充足,荒山荒地面积大,自然环境优美,无城市和工业污染,各县班车均路经该地区,交通相对便利。实施内容
采用生物生态链的小循环模式和产品之间的大循环模式 小循环(低成本,高产量的保障)
养殖场最头疼的是粪便的污染,如果处理的不好,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成群,导致养殖场疾病爆发,效益低下。但我们农庄饲养的各种动物成千上万,要做到一点臭味都没有,看不见蚊子和苍蝇,处处都会绿草茵茵花香扑鼻,俨然一个度假山村,我们的秘诀就是将引进采用一套完整科学的生态经营模式,使农庄内部自己生产肥料,饲料,燃料,并且没有一点的污染与废物,能以最少的投入产出最多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都是质量好,市场大,利润高,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实现多次的增值,使其效益达到普通种的5—10倍。利用从日本引进的EM技术养殖珍禽,使动物抗病能力更强,肉质更鲜,提高饲料利用率,还使其粪便不臭。一般的养殖场对它的使用仅限于饲料,而我们的农庄还可再利用它将禽类的粪便进行发酵,杀菌,除臭后拿来喂野猪,发酵后的粪便不但不臭,反而有酒香味,野猪特别喜欢吃,节省了猪的饲料,这是第一次增值。
猪、羊的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于农庄的做饭,照明,洗澡以及小动物的保温育雏,这样可以节约很多电费,实现了第二次增值。
沼液用来种果树,果树最大的成本就是肥料,有了沼液,果树就是零成本,且水果品质好,价格更高,当然利润就很高,同时利用果树等种植品种分解了养殖的肥料,使养殖动物的粪便没有了污染,保证了养殖的安全与高效,实现了第三次增值。
水果品质好苗木好销售,繁殖果树苗木实现第四次增值。果树下套种牧草,牧草既可以给果树保湿,遮阴,减少水土流失,使果树更高产,又可以拿来喂猪和禽类,不但节省大量的饲料,而且使动物的产仔率产蛋率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粪便又进入沼气池,解决了沼气池的燃料,实现了第五次增值
沼气池的沼渣用来池塘养鱼,沼渣含有多种微生物是很好的鱼饲料,实现了第六次增值。
池塘上面养水葫芦,不但生产迅速,能净化水质,又是珍禽和猪的好饲料。还能提高他们的成活率,实现第七次增值。
塘泥是优质的有机肥,用来种植玉米,玉米又是动物的饲料,所不同的是一般人只会用玉米粒,而我们农庄脱粒后的玉米棒玉米叶和杆子全部可以作猪、羊的饲料,使玉米的价值利用率提高5倍以上。我们自己种的玉米不施农药化肥,拿来喂禽类,不但在源头上控制了农药残留的问题,那么生产的是真正的绿色环保放心肉,众所周之,绿色食品效益更高,实现了第八次增值。
玉米最先作为农庄的饲料喂动物在走了一大圈后又返回来变成玉米喂禽类,进入了下一个循环,就这样源源不断的进行着农庄的良性循环,养殖场不断的为种植提供肥料,种植场又是养殖场的天然饲料仓库,为其不断提供饲料,并生产出一大批优质产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通过这个生态模式实际增加很多产品的销售渠道与产品的附加值,而成本又降低到最小化,每个产品都能产生高效,都可形成一个体系,一个市场。这就根本上解决了产品能不能卖出去,投资能不能赚钱的大问题,其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势:
品质好:用沼液农家肥使果树产量高,病虫害更少,果实的口感更好,外观更漂亮,且是绿色食品,能提早上市,当然价高好卖,同样用青草喂的珍禽肉质口感更好,生产性能更高,效益提高几倍。成本更低,利用生态循环的方法种养的成本更低,普通人养的一只鸡成本可能要10元,但利用生态养殖只需5-7元,即使每只卖10元的超低价卖,一般人可能要亏本,但农庄有利润可赚,这就解决的产品销路与赚钱的大问题。
销售渠道多,一般人养的产品只会拿到集市上卖,但农庄可以加工成标本,软包装食品及开野味馆等,销售渠道多,产品附加值高,效益是一般场家的几倍。
竞争小:农庄选择的都是些新品种,质量好,市场价格高,竞争小,怎能不好销不赚钱呢?
运作安全:农庄利用生态模式,使产品相互循环,成本低,退一 万步讲,即使一个项目亏本,仍有其他众多项目产生很高的利润,形成了一套非常安全的运作体系。
市场调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向往自然,走进自然已成为潮流。因此“吃在农庄,住农村屋,看农家景”已成为大多数城市人的假期首选。节假日双休日无数城市人涌向农村,山庄采摘水果蔬菜休闲度假,尝农家菜,吃山珍野味,因此创办生态农庄前景非常好。据调查,近两三年创建以养殖种植为特征的生态农庄全国就有上百家,而且只要经营有方,坚持不懈的,经济效益非常好。大多数当年投资当年就盈利,最少的当年纯利润也在10万以上,项目成功率占99.9%,据分析主要是靠散养,纯粹的野生放养,这样不仅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口感好,品质优,环保健康,所以出售价格当然要比家养的高出一倍以上。因此投资散养生态农庄已成为投资小,见效快,利润高的好项目。
国家政策资金扶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国务院及各地方政府每年都拨款几千亿扶持农业产业,使农业更具有前所未有的商机。国家大力提倡的生态观光高效农业,经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项目运作即可得到当地财政局,计委,农办,农业局,扶贫办老区办等相关部门申报项目通过后即可得到可观的扶持资金。例如,据调查,某个生态农庄在发展过程中每
年都有得到政府几十万的资金扶持。一些山西、河南、云南等农业省份的这个项目得到政府扶持力度更大,规模企业政府扶持资金从300—2000万元不等。同时农业项目税金全部免除,并在土地资金,水电等方面享有其他行业所没有的众多优惠政策。
结论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项目投产后,并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和带动周边农民发展养殖、种植、水产养殖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可有力地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项目区位于长治市三县中心,距各县区20公里,项目投产后,在发展养殖产品、水果、蔬菜、水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同时,还可发展现代生态农庄观光体验服务项目,随着当地对外开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项目在户外休闲服务方面将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迟到的开发建设使海南保持着优良的生态环境, 人口密度不大, 有着较大的土地储备和环境容量。光、热、水资源丰富, 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森林覆盖率达61.9%。珍贵的自然遗产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使海南岛具备建立国家公园的条件, 应把海南岛视为一个泛国家公园建设。以国家公园的基本理念建设国际旅游岛, 有效地保护海南热带雨林等珍贵的自然遗产, 使之成为一个绿色之岛、休闲之岛、欢乐之岛、和谐之岛。
一、资源条件
1. 地理条件。
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 土地总面积353.54万公顷, 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 人均土地约0.44公顷, 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 占面积近半, 分布于低丘和台地上。山地土壤, 下部为赤红壤, 上部为山地黄壤等。岛西部为红褐土。沿海以滨海沙土为主。
海南岛地处热带, 同时又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边缘, 这一地带地质运动活跃, 地下潜藏能量充沛, 多形成火山、地热、温泉等地质状态。
2. 气候条件。
海南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 全年暖热, 雨量充沛, 干湿季节明显, 常风较大, 热带风暴和台风频繁, 气候资源多样。
海南岛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 全岛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1 700毫米左右, 是中国降水较多地区之一。海南常年风大, 年均风速约3米/秒。海南岛是多台风地区, 素有“台风走廊”之称。年均有4次之多。其中75%在文昌、琼海、万宁一带登陆。
3. 生物资源条件。
海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素有“绿色宝库”之称, 是我国最大的热带自然博物馆、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海南岛生长着丰富多彩的热带林木、热带花卉、热带水果和天然药材。海南的海洋水产资源具有海洋渔场广、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 是全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海洋水产在800种以上, 鱼类就有600多种, 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40多种。许多珍贵的海特产品种已在浅海养殖, 可供人工养殖的浅海滩涂约2.50万公顷, 养殖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鱼、虾、贝、藻类等20多种。淡水鱼 (不包括溯河性的鱼) 有15科57属72种。
4. 旅游资源。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 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热带滨海度假胜地。这里四季无冬, 阳光充沛, 空气清新, 水质纯净, 堪称人间天堂、南海明珠。海南旅游资源丰富,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海岸带景观:当今国际旅游者喜爱的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这5个要素, 海南环岛沿岸均兼而有之。自海口至三亚东岸线就有60多处可辟为海滨浴场。环岛沿海有不同类型滨海风光特色的景点, 在东海岸线上, 还有一种特殊的热带海岸森林景观———红树林和一种热带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观———珊瑚礁, 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海南已在海口东寨港、文昌清澜港等地建立了4个红树林保护区。
(2) 山岳、热带原始森林:海南岛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 绵延起伏, 山形奇特, 气势雄伟。颇负盛名的有山顶部成锯齿状、形如五指的五指山, 气势磅礴的鹦哥岭, 奇石叠峰的东山岭, 瀑布飞泻的太平山, 以及七仙岭、尖峰岭、吊罗山、霸王岭等, 均是登山旅游和避暑的胜地。海南的山岳最具特色的是密布热带原始森林, 最著名的有乐东尖峰岭、昌江霸王岭、陵水吊罗山和琼中五指山等4个热带原始森林区, 其中以乐东尖峰岭最为典型。
(3) 珍禽异兽:为了保护物种, 利于观赏, 海南已建立若干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驯养场, 其中有昌江霸王岭黑冠长臂猿保护区、东方大田坡鹿保护区、万宁大洲岛金丝燕保护区、陵水南湾半岛猕猴保护区、屯昌养鹿场等。
(4) 大河、瀑布、水库风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 滩潭相间, 蜿蜒有致, 河水清澈, 是旅游观景的好地方, 尤以万泉河风光闻名全国。大山深处的小河或山间小溪密布, 瀑布众多, 尤其是五指山太平山瀑布和琼中百花岭瀑布久负盛名。海南岛上还有不少水库, 特别是松涛、南扶、长茅、石碌等水库具湖光山色之美, 不是湖泊胜似湖泊。
(5) 火山、溶洞、温泉:历史上的火山喷发, 在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最为典型的是位于海口的石山。海南有不少喀斯特溶洞, 形态各异, 其中著名的有三亚的落笔洞、保亭的千龙洞、昌江的皇帝洞等。岛上温泉分布广泛, 适于发展融观光、疗养、科研等为一体的旅游。
(6) 古迹名胜: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迹主要有:为纪念唐宋两代被贬谪来海南岛的李德裕等5位历史名臣而修建的五公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居琼遗址———东坡书院以及为纪念苏东坡而修建的苏公祠、为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焦映汉所修建的琼台书院、丘浚 (明代名臣) 之墓、海瑞 (明代大清官) 之墓、汉马伏波井, 以及崖州古城、韦氏祠堂、文昌孔庙等。革命纪念地有中共琼崖“一大”旧址、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红色娘子军纪念塑像、金牛岭烈士陵园、白沙起义纪念馆、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 还有宋氏祖居及宋庆龄陈列馆、张云逸大将纪念馆等。
(7) 民族风情:除汉族外, 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各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和独特的生活习惯, 使海南的社会风貌显得独特而多彩。海南是全国唯一的黎族聚居区。黎族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 有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海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存良好, 具有高度原始性的完整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位于全国前列, 其中海南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珍贵, 为人类动植物资源的基因保存上意义重大。符合国家公园内应具备资源的国家代表性, 拥有具有国家或国际意义的核心资源的条件, 并且海南具有全球或全国同类型自然景观或生物地理区中有典型代表性的区域 (中国唯一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地区) 。
二、适宜性条件
1. 区域面积及资源的适宜性
海南具有足够满足国家公园发挥其多种功能的区域范围。海南境内有热带原始森林覆盖, 整个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1.9%, 包含完整的生态系统;岛内山岳 (五指山, 鹦哥岭, 东山岭, 太平山, 七仙岭、尖峰岭、吊罗山、霸王岭等) 自称体系, 河流资源 (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 发达;岛内有丰富的地质地貌特征, 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动植物品种丰富, 素有“绿色宝库”之称, 是我国最大的热带自然博物馆、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 非常有科学考察及教育意义。
2. 可观赏性和游憩适宜性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 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热带滨海度假胜地, 旅游资源丰富, 有着优美的海岸带景观、山岳、热带原始森林, 珍禽异兽、大河、瀑布、水库风光、火山、溶洞、温泉, 以及人文景观等。能够在实现资源保护的前提下, 开展游憩、科普、公众教育等活动。
3. 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适宜性
海南建设国家公园具有区域内的优秀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条件, 在资源管理和开发上可操作性较高, 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环境条件与建设国家公园的管理和开发不冲突;同时, 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的民风民俗和独特的生活习惯保存较为完整, 建立国家公园可以有利于保护全国唯一的黎族聚居区的文化的完整性。
4. 范围适宜性
海南建设国家公园在区域上规划上, 其边界易于识别和确定。划入国家公园的土地利用类型应适合于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5. 类型适宜性
海南具备拟建国家公园的核心资源与已建国家公园的核心资源有明显的异质性。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 土地总面积353.54万公顷, 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 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南岛地处热带, 同时又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边缘, 这一地带地质运动活跃, 地下潜藏能量充沛, 多形成火山、地热、温泉等地质状态。
三、可行性条件
海南省对于建设国家公园准备工作从2008年就开始做起, 起步早。2008年海南网的《海南岛国家公园将申请设立我国第2个国家公园》报道海南省将申请设立国家公园, 范围涉及中部6市县、陵水以及西部市县部分森林地区。
国家公园是国际上通行的最高档次的特殊旅游和生态保护项目, 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整体形象。海南省将用国际标准发展海南中部旅游, 向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旅游局申请设立海南岛国家公园, 争取成为继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之后国内第二个国家公园。
摘要: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它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 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风景区。自从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 国家公园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目前, 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近1万个国家公园。从海南省对于建设国家公园的准备工作看出海南省对建设国家公园的支持力度。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地方政府的战略规划上, 海南省建设国家公园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关键词:海南,生态系统,国家公园
参考文献
[1]陈为毅.以国家公园的理念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J].特区经济, 2010, (12) :139-141.
关键词: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老君山
引言:国家公园是兼顾旅游与保护的理念,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形式。云南省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将国家公园的理念在中国变为现实,云南省于2007年首次提出来了“探索建立”国家公园“等新型生态保护模式”,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是云南省推广国家公园保护模式的重要试点之一[1]。
1.研究区自然概况:
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地理坐标为26°35′~27°05′N,99°33′~00°11′E之间[2],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纵谷区,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带的南端,有著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老君山地质地貌资源丰富,同时,地跨两江流域,东为金沙江,西为澜沧江,水资源十分丰富。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面积为1085 km2,海拔范围1800~4513m,立地气候特征明显,孕育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动物包括了鸟类、兽类和两栖爬行类近300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兽类多达18种,森林覆盖率高近91.7%,植被类型高达17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1种,物种高达2094种[3]。
2.研究方法
2.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生态旅游有别于大众旅游,它是一种保护环境的持续发展模式,对于国家公园,要求我们用新的视角去看待旅游资源,不仅要对资源质量进行评价,更尝试性的提出了国家公园的开发和保并重的评价思想[4]。本文对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进行调查后,通过咨询旅游、野生动植物专家及林业等方面的专家,确定了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图1)。本文构建了4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一层为总目标层,它是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最终结果,第二层为项目层,包括资源质量指标,开发条件指标和生态保护指标,第三层为因素层,它是对具体要素进行细分的数量指标[8- 13]。
2.2.各层次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后,对旅游、野生动植物专家及林业等方面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用层次分析法常用的等级标度进行赋值,建立判断矩阵,求出权重系数(Wi)。经一致性检验C.R.<0.1,说明权重系数可以使用,如表1- 2所示[5]。
2.3指标分值评定标准
采用模糊数学计分法,各项生态旅游资源实体总指标值为100分,分为4个得分档次,即Ⅰ,(76- 100分);Ⅱ,(51- 75分);Ⅲ,(26- 50分);Ⅳ,(0- 25分),记分等级标准见表6。
3.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邀请专家对其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打分,计算出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等级评定值。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定总值为75.1,达到《旅游资源分类、 调查与评价》(GB/T18972- 200)中规定的三級标准,属于优良级生态旅游资源。目前,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被评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评价结果一致,证结果表明,资源质量、开发条件和生态保护的评定值分别为27.8、23.68和23.65,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很高,应该加大对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的开发力度。
小结: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验证了该体系可行性,该体系将开发条件和保护指标结合,对资源质量进行细化,并在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得到验证,证明了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庆雷,明庆忠.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创新[J]. 改革与战略.2011(07):91-95
[2]杨桂芳,张洪波.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森林文化特征及其旅游开发途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5-55
[3]吴鸣岐,郑岩.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大连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02):175-177
[4]魏延军, 云利波等. 浅议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J ]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 1) : 64-65.
[5]方世明;李江风;赵来时;;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指标体系[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02)
【生态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阅读:
小学作文:美丽的生态公园06-06
塘山岭生态公园趣味作文07-07
生态森林公园规划设计10-12
生态园可行性报告06-07
生态农业园可行性报告10-24
富民生态养猪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20
企业生态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10-12
森林公园项目可研报告07-06
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