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条例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场监管条例(推荐8篇)

市场监管条例 篇1

(1)公开原则,又称信息公开原则。公开原则的核心要求是实现市场信息的公开化,即要求市场具有充分的透明度。公开原则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证券信息的初期披露和持续披露。信息的初期披露,是指证券发行人在首次公开发行证券时,应完全披露有可能影响投资者做出是否购买证券决策的所有信息;信息的持续披露,指在证券发行后,发行人应定期向社会公众提供财务及经营状况的报告,以及不定期公告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的重大事项等。信息公开原则要求信息披露应及时、完整、真实、准确。

信息公开原则是公平、公正原则的前提。证券市场中的投资活动是一连串信息分析的结果,只有市场信息能够公开地发布和传播,投资者才能公平地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也只有如此,才能防止出现各种证券欺诈和舞弊行为,保证市场公正。

公平原则

(2)公平原则。证券市场的公平原则,要求证券发行、交易活动中的所有参与者都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各自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公平的保护。这里,公平是指机会均等,平等竞争,营造一个所有市场参与者进行公平竞争的环境。按照公平原则,发行人有公平的筹资机会,证券经营机构在证券市场有公平的权利和责任,投资者享有公平的交易机会。对证券市场的所有参与者而言,不能因为其在市场中的职能差异、身份不同、经济实力大小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要按照公平统一的市场规则进行各种活动。

公正原则

(3)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针对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而言的,它要求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在公开、公平原则基础上,对一切被监管对象给以公正待遇。公正原则是实现公开、公平原则的保障。根据公正原则,证券立法机构应当制定体现公平精神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证券监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授予的权限公正履行监管职责。要在法律的基础上,对一切证券市场参与者给予公正的待遇。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对证券纠纷事件和争议的处理,都应当公正进行。

市场监管条例 篇2

一、迅速掀起宣传热潮, 在营造《农机监管条例》贯彻实施的浓厚氛围上下功夫

最近, 省政府法制办、省农机办联合下文, 就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提出了意见。各级农机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学习宣传方案, 大张旗鼓地开展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要针对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民等各责任主体的特殊性, 举办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宣传培训, 送法到基层、到市场、到企业、到农户, 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培训, 确保各行为主体学法、懂法、守法。要把条例的宣传培训工作与“十县百乡千村万户”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 相互促进。要着力推进条例进课堂、进教材、进社区、进农机服务组织、进农户、进田间地头。通过电视、广播、信息网络、报刊等媒体, 采取发放明白纸、印制宣传手册、开展宣教和座谈、播放宣传教育片、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 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 为条例的顺利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在准确把握制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

《农机监管条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原则, 全面总结了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的成效和经验, 对涉及农机安全的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操作、事故处理、服务与监督等相关环节分别作出了规定, 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机化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的相应职责, 规定了农机生产企业、农机销售企业、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机所有者和操作、维修人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内容详尽, 可操作性强。它和《山东省农机化促进条例》、《山东省农机管理条例》、《山东省农机事故处理办法》一起构成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统一完整的农机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为农机依法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法制保障。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组织广大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逐条逐款地认真学习, 准确把握条文内涵, 深入领会精神实质, 严格贯彻执行条例的各项规定, 不断提高依法监管农机安全的水平。

三、迅速掀起执法检查热潮, 在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水平上下功夫

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 结合今冬明春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 以农机安全“三率”集中整治为抓手, 严格依法行政, 把《农机监管条例》各项制度和规定落到实处。要规范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操作人员牌证核发和农机维修的许可管理, 严把准入关, 加强农机使用安全的源头管理。要切实履行好安全检验职责, 做到定期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机进行安全检验, 建立安全监督管理档案, 保证农机安全技术状态完好。要依法处理好农机产品质量和维修质量投诉, 省农机办将根据投诉情况和安全生产需要, 认真组织开展特定种类农机安全鉴定, 并及时公布结果。要切实履行农机安全监督检查职责, 做到监管标志统一、执法规范、准确到位, 及时消除重大农机事故隐患。要强化农机报废、回收的监管工作, 制定科学可行的农机强制报废标准, 对达到报废条件的农业机械, 督促其实行报废, 并做好监督工作。要切实做好农机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调解处理工作, 为事故损害赔偿等后续事宜提供便利, 维护社会稳定, 并认真做好事故统计工作。要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不断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水平。

四、依法履行职责, 推动全省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国务院紧急公布乳品安全监管条例 篇3

明确规定生鲜乳收购市场准入制度

开办生鲜乳收购站须取得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许可 生鲜乳收购站须符合建设规划布局,有必要的设备设施,达到相应的技术条件和管理要求;生鲜乳收购站应当由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或者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开办,其他单位与个人不得从事生鲜乳收购。

规范生鲜乳收购站的经营行为 生鲜乳收购站应当按照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对生鲜乳进行常规检测,不得收购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生鲜乳,并建立、保存收购、销售及检测记录,保证生鲜乳质量;贮存、运输生鲜乳应当符合冷藏、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的监督管理 价格部门应当加强对生鲜乳价格的监控、通报,必要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组织有关部门、协会和奶农代表确定生鲜乳交易参考价格;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鲜乳进行监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

对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法律责任

做的三个方面的规定

1、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并对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提出严格要求。条例规定,畜牧兽医部门负责奶畜饲养以及生鲜乳生产环节、收购环节的监督管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负责乳制品生产环节和乳品进出口环节的监督管理。工商管理部门负责乳制品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乳制品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督管理。卫生部门负责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组织制定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

条例规定,监管部门对乳品要定期监督抽查,公布举报方式和监管信息,并建立违法生产经营者“黑名单”制度。

2、严格领导责任。发生乳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对有关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有领导责任的负责人依法追究责任。

证券公司监管条例 篇4

1.2政策出台背景及意义 《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是对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成果的法律总结,也是分类监管制度实施以来一直没有公布的纲领性法律条例,概括了之前所公布的证券公司分类管理规定、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营业网点管理规定、子公司和分公司管理规定等制度,使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制度的法律体系基本成形。

1.3政策主要看点(1)监管思路和标准的国际化接轨。证券公司分类监管思路和标准的出现,实际上是IOSCO(国际证监会组织)监管目标和原则在A股市场的运用。

经过2002年的修订之后,IOSCO的监管目标可以归纳为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减少系统风险三项目标。在IOSCO的30项监管原则中,对于中介机构的监管原则有四项,这包括:

a监管应为市场中介提供最低准入标准;

b市场中介承担风险,因此监管应对其所承担风险提出相应的最初资本、后续资本及其它审慎要求;

c市场中介应遵循内部组织准则和运营操守,以保护客户的利益,确保合理控制风险以及管理层承担与此相应的重要责任;

d应确立处理市场中介失败的有关程序,以减少投资者损失和控制系统风险。

从《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监管制度要求看,监管机构以风险管理、合规、客户权益保护作为证券公司的监管原则,这成为常规性监管和指导证券公司发展的基本思路。

农贸市场管理条例 篇5

文章作者:

点击:2722011-9-12 14:48:

字体【大 中 小】

第一条 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快城乡集市贸易市场(以下简称集贸市场)建设,发展城乡集市贸易,促进商品流通,维护商品交易秩序,规范商品交易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集贸市场,是指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参加,以集中、公开方式,在固定场所依法进行商品交易的各类专业性市场、综合性市场、租赁经营商场以及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临时性商品交易场所。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集贸市场建设、监督管理和商品交易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集市贸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集市贸易监督管理应当依法、公正、文明、规范。

第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集贸市场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物价、技术监督、税务、公安、卫生、计划、建设、交通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对集贸市场的有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农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文章作者:

点击:1790

2011-9-12 14:57:37

字体【大 中 小】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集贸市场,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市场登记的下列农副产品市场、日用工业品市场和综合市场:

(一)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摊位100个以上的室内市场;

(二)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摊位200个以上的室外市场;

(三)设在地下建筑内的市场。

其他集贸市场结合当地实际参照执行。

第三条 集贸市场严禁经营易燃易爆物品。

第四条 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工作由主办单位负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协助,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实施监督。

第二章 农贸市场消防组织

第五条 集贸市场主办单位应当建立消防管理机构;多家合办的应当成立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防火领导机构,统一管理消防安全工作。

第六条 集贸市场的负责人为该市场的防火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

(一)与参与市场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

(二)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制定用火用电等防火管理制度;

(三)组织防火人员开展消防检查,整改火险隐患,制定紧急疏散方案;

(四)组建专职、义务消防队,制定灭火预案,开展灭火演练;

(五)负责市场内灭火器具等消防器材的配置;

(六)组织扑救初期火灾和人员疏散,保护火灾现场。

第七条 各类集贸市场应当建立义务消防队。下列集贸市场,应当配备专职防火人员:

(一)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摊位1000个以上的室内集贸市场;

(二)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摊位2000个以上的室外集贸市场;

(三)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摊位100个以上的地下集贸市场。

规模小于上述市场的其他集贸市场,可设兼职防火人员,有条件的可设专职防火人员。

第八条 下列日用工业品市场及综合集贸市场,应当建立不拘形式的专职消防队。一时难于具备条件的,应当采取临时有效应急措施。

(一)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摊位2000个以上的室内市场;

(二)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摊位4000个以上的室外市场;

(三)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或者摊位200个以上的地下市场。

第九条 集贸市场内应当实行消防安全值班和巡逻检查制度。

第十条 集贸市场内的各类人员,应当接受市场主办或合办单位的防火安全管理,各摊位经营人员有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参加义务消防组织及扑救火灾的义务。

第三章 农贸市场建筑防火管理

第十一条 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及室内装修的集贸市场,其防火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并报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工程竣工后,应当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主办单位和经营者如需改变建筑格局或使用性质,应当事先报经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批准。

第十二条 凡在城镇搭建室外集贸市场的,主办单位或合办单位应当事先将其选址及占用场地等情况,报经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实施防火审核。

第十三条 室外搭建的集贸市场,其顶棚应当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

第十四条 室外集贸市场不得堵塞消防车通道和影响公共消防设施的使用;与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要保持5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第十五条 室外集贸市场在高压线下两侧五米以内,不得摆摊设点。

第十六条 集贸市场要按商品的种类和火灾危险性,划分若干区域,区域之间保持相应的安全疏散通道。

第四章 农贸市场用火用电防火管理

第十七条 集贸市场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物品。在划定的严禁烟火的部位或区域,应当设置醒目的禁烟火标志。

第十八条 集贸市场内的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电气设计、安装规范的要求。

第十九条 集贸市场内经营者使用的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必须统一由主办单位委托具有资格的施工单位和持有合格证的电工负责安装、检查和维修。

严禁个人拉设临时线路。

第二十条 集贸市场营业照明用电,应当与动力、消防用电分开设置。

第二十一条 室外集贸市场不应设置碘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第二十二条 集贸市场内的电源开关、插座等,应当安装在封闭式的配电箱内。配电箱应当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第五章 农贸市场消防设施、器材的配备及管理

第二十三条 集贸市场内的营业厅、办公室、仓库等用房,应当按照国家《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由主办或合办单位负责配备相应的灭火机具。

第二十四条 集贸市场建筑物内的固定消防设施的维修和保养,由集贸市场产权单位负责。

第二十五条 专职或义务消防队所必需的消防器材装备,由集贸市场主办单位配备。

第二十六条 各摊位应当在市场主办或合办单位的组织下,配置相应的灭火机具,并掌握使用方法。

第二十七条 公共消防设施、器材,应当布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明确专人管理。任何人不得将公共消火栓圈入摊位内。

第二十八条 集贸市场应当配备基本的消防通讯和报警装置,一旦发生火灾能做到及时报警。

第六章 奖惩

第二十九条 对在消防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场主办或合办单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予以表彰、奖励。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有关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农贸市场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文章作者:

点击:1

321 2011-9-12 15:05:36

字体【大 中 小】

农贸市场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督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依法对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消防监督检查。

第三条 直辖市、市(地区、州、盟)、县(市辖区、县级市、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具体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确定本辖区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由所属公安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公安派出所可以对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和上级公安机关确定的单位实施日常消防监督检查。

公安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检查的单位范围由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工作主管部门共同研究拟定,报省级公安机关确定。

第四条 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与公安派出所共同做好辖区消防监督工作,并对公安派出所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进行指导,定期对公安派出所民警进行消防监督业务培训。

第五条 对消防监督检查的结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告;对检查发现的影响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应当定期公布,提示公众注意消防安全。

第二章 农贸市场消防监督检查的形式和内容

第六条 消防监督检查的形式有:

(一)对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二)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

(三)对举报投诉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核查;

(四)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五)根据需要进行的其他消防监督检查。

第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本地区火灾规律、特点等消防安全需要组织监督抽查;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前或者期间,应当组织监督抽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作为监督抽查的重点,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必须在监督抽查的单位数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监督检查一次。

第八条 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三)依法取得的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的法律文件复印件;

(四)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五)员工岗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和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取得的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六)其他依法应当申报的材料。

对依法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且没有进行备案抽查的公众聚集场所申请消防安全检查的,还应当提交场所室内装修消防设计施工图、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以及装修装饰材料防火性能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消防安全检查的申请,应当按照行政许可有关规定受理。第九条 对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应当检查下列内容:

(一)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合格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抽查合格;依法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且没有进行备案抽查的场所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否制定;

(三)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员工是否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四)消防设施、器材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并完好有效;

(五)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六)室内装修装饰材料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第十条 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应当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检查下列内容:

(一)建筑物或者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公众聚集场所是否通过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二)建筑物或者场所的使用情况是否与消防验收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时确定的使用性质相符;

(三)单位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否制定;

(四)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定期进行全面检测,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定期组织检验、维修,是否完好有效;

(五)电器线路、燃气管路是否定期维护保养、检测;

(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分区是否改变,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

(七)是否组织防火检查、消防演练和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八)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是否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

(九)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十)其他依法需要检查的内容。对人员密集场所还应当抽查室内装修装饰材料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第十一条 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除检查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当检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

(二)是否开展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三)是否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四)是否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还应当检查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中承担灭火和组织疏散任务的人员是否确定。

第十二条 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应当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室内活动使用的建筑物(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公众聚集场所是否通过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二)临时搭建的建筑物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三)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

(四)是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并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五)活动现场消防设施、器材是否配备齐全并完好有效;

(六)活动现场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七)活动现场的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并完好有效。

第十三条 对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的施工工地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应当重点检查施工单位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

(一)是否制定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对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是否有相应的消防安全防护措施;

(三)是否设置与施工进度相适应的临时消防水源、安装消火栓并配备水带水枪,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并完好有效;

(四)是否设有消防车通道并畅通;

(五)是否组织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消防演练;

(六)员工集体宿舍是否与施工作业区分开设置,员工集体宿舍是否存在违章用火、用电、用油、用气。

第三章农贸市场消防监督检查的程序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消防监督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消防监督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如实记录检查情况。

第十五条 对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自检查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投入使用或者营业的决定,并送达申请人。

第十六条 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在举办前进行的消防安全检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接到本级公安机关治安部门通知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并将检查记录移交本级公安机关治安部门。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应当及时受理、登记,并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按照下列时限,对举报投诉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实地核查:

(一)对举报投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以及擅自停用消防设施的,应当在接到举报投诉后二十四小时内进行核查;

(二)对举报投诉本款第一项以外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在接到举报投诉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核查后,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当依法处理。处理情况应当及时告知举报投诉人;无法告知的,应当在受理登记中注明。

第十九条 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发现的依法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或者责令改正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当场制作责令改正通知书,并依法予以处罚。

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当场改正完毕,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可以口头责令改正,并在检查记录上注明。

第二十条 对依法责令限期改正的,应当根据改正违法行为的难易程度合理确定改正期限。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责令改正期限届满或者收到当事人的复查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查。对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 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城乡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或者发现本地区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组织集体研究确定,自检查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由所属公安机关书面报告本级人民政府解决;对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还应当在确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进行整改。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涉及复杂或者疑难技术问题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确定前组织专家论证。组织专家论证的,前款规定的期限可以延长十个工作日。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及时消除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应当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予以临时查封:

(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者严重堵塞,已不具备安全疏散条件的;

(二)建筑消防设施严重损坏,不再具备防火灭火功能的;

(三)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

(四)公众聚集场所违反消防技术标准,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

(五)其他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

临时查封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但逾期未消除火灾隐患的,不受查封期限的限制。第二十三条 临时查封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决定和实施:

(一)告知当事人拟作出临时查封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听取并记录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应当组织集体研究决定是否实施临时查封。决定临时查封的,应当明确临时查封危险部位或者场所的范围、期限和实施方法,并自检查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制作和送达临时查封决定。

(三)实施临时查封的,应当在被查封的单位或者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临时查封决定,并在危险部位或者场所及其有关设施、设备上加贴封条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使危险部位或者场所停止生产、经营或者使用。

(四)对实施临时查封情况制作笔录。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照相或者录音录像。

情况危急、不立即查封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可以在口头报请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同意后立即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实施临时查封,并在临时查封后二十四小时内按照前款第二项规定作出临时查封决定,送达当事人。

临时查封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组织实施。需要公安机关其他部门或者公安派出所配合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报请所属公安机关组织实施。

实施临时查封后,当事人请求进入被查封的危险部位或者场所整改火灾隐患的,应当允许。但不得在被查封的危险部位或者场所生产、经营或者使用。

第二十四条 火灾隐患消除后,当事人应当向作出临时查封决定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解除临时查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自检查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解除临时查封的决定,并送达当事人。

对检查确认火灾隐患已消除的,应当作出解除临时查封的决定。

第二十五条 对当事人有消防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组织强制清除或者拆除相关障碍物、妨碍物,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当事人逾期不执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的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决定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有关场所、部位、设施或者设备予以查封,使被处罚的单位或者场所停止生产、经营、使用或者施工。

第二十六条 强制执行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决定和实施:

(一)告知当事人拟作出强制执行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并记录。

(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应当组织集体研究强制执行方案,在当事人拒不改正或者处罚决定执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强制执行决定。

(三)实施强制执行的,应当在被强制执行的单位或者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强制执行决定,并按照强制执行决定载明的强制执行方法执行。

(四)对实施强制执行过程制作笔录。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照相或者录音录像。

强制执行应当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组织实施。需要公安机关其他部门或者公安派出所配合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报请所属公安机关组织实施;需要其他行政部门配合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提出意见,并由所属公安机关报请本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二十七条 对被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处罚的当事人申请恢复施工、使用、生产、经营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收到书面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自检查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送达当事人。

对当事人已改正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同意恢复施工、使用、生产、经营;对违法行为尚未改正、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应当不同意恢复施工、使用、生产、经营,并说明理由。

第四章 公安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公安派出所对其日常监督检查范围的单位,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日常消防监督检查。

公安派出所对群众举报投诉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受理,依法处理;对属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管辖的,应当依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在受理后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处理。

第二十九条 公安派出所对单位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应当检查下列内容:

(一)建筑物或者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公众聚集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二)是否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三)是否组织防火检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四)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室内消火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灭火器是否完好有效;

(五)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是否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

对设有消防设施的单位,公安派出所还应当检查单位是否每年对建筑消防设施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对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公安派出所除检查本条第一款第(二)至

(四)项内容外,还应当检查物业服务企业对管理区域内共用消防设施是否进行维护管理。

第三十条 公安派出所对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应当检查下列内容:

(一)消防安全管理人是否确定;

(二)消防安全工作制度、村(居)民防火安全公约是否制定;

(三)是否开展消防宣传教育、防火安全检查;

(四)是否对社区、村庄消防水源(消火栓)、消防车通道、消防器材进行维护管理;

(五)是否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组织。

第三十一条 公安派出所民警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被检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责令依法改正:

(一)未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未组织防火检查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演练的;

(二)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

(三)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四)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五)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六)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七)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

(八)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

(九)生产、储存和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

(十)未对建筑消防设施定期进行全面检测的。

公安派出所发现被检查单位的建筑物未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擅自投入使用的;公众聚集场所未依法通过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擅自使用、营业的,应当在检查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书面移交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处理。

公安派出所民警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记录发现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责令改正的情况。

第三十二条 公安派出所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应当在责令改正的同时书面报告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第五章 农贸市场执法监督

第三十三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健全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建立执法档案,定期进行执法质量考评,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应当自觉接受单位和公民的监督。

第三十四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消防监督检查中有下列情形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规定制作、送达法律文书,不按照本规定履行消防监督检查职责,拒不改正的;

(二)对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公众聚集场所准予消防安全检查合格的;

(三)无故拖延消防安全检查,不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职责的;

(四)未按照本规定组织开展消防监督抽查的;

(五)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整改的;

(六)利用消防监督检查职权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指定消防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维修保养单位的;

(七)接受被检查单位、个人财物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八)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工作人员的近亲属严禁在其管辖的区域或者业务范围内经营消防公司、承揽消防工程、推销消防产品。

违反前款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工作人员予以处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确定为火灾隐患:

(一)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

(二)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

(三)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

(四)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

(五)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

(六)其他可能增加火灾实质危险性或者危害性的情形。重大火灾隐患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认定。

第三十七条 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应当纳入消防监督检查范围。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确定并公告。

第三十八条 铁路、交通运输、民航、森林公安机关在管辖范围内实施消防监督检查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三十九条 执行本规定所需要的法律文书式样,由公安部制定。

农贸市场建设标准

文章作者:

点击:930

2011-9-13 0:00:00

字体【大 中 小】

农贸市场建设标准

一、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一)交易厅棚。市场交易大棚应采用大跨度、大空间的钢架结构。有条件的宜建成封闭的室内市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层高应不低于4m。

(二)地面及墙体。市场地面应硬化、防滑,并向排水槽(沟)倾斜。有条件的敞开式棚架建筑市场周围应有围墙或相应建筑物围栏,围墙应牢固,高度不低于1.8m;室内市场的内墙宜贴墙砖,高度应不低于1.5m。

(三)出入口及通道。市场应设置2个以上的出入口,主要出入口宽度应不小于4m;市场主通道宽度应不小于2m,次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5m,有条件的市场可单设进出货出入口。

市场出入口、通道等公共空间应设台阶的,应同时设置无障碍通道。

室内市场通道上方应设置悬挂应急疏散警示牌装置。

(四)停车场。应根据市场规模相应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地面应硬化,停车场面积不小于市场建筑面积的5%,有条件的市场可为经营户和消费者分设停车场。

(五)卫生设施。市场应设置公共卫生间,可按2-3个/千人(市场内日平均人口流动数量)的标准配置厕位(含市场外50m内公共卫生间的厕位),公共卫生间不得设在熟食区域,有条件的市场可以设置1-2个无障碍厕位。

市场应设置垃圾池或一定数量的带盖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有条件的可设置垃圾中转密闭间。

市场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防鼠、灭鼠设施设备。

(六)给排水设施。市场内应配备合理的供水系统,水产品供水应到档口,畜禽肉类供水应到畜禽肉经营区,宰杀间、现场食品加工间等应供水到专间。市场内应设置供消费者使用的自来水供水点。

市场内部排污管道(沟)应单独设置,自成系统,不与连体建筑污水管道共用。排污管道(沟)应尽量采用直排式,减少弯道且应有合理坡度。当地有公共污水排放系统的,市场排污管道应与其联通。

市场柜台外侧或内则应设置排水槽(槽宽宜为8-12cm,深度宜为3-5cm,底部应呈弧形)或明沟(断面尺寸不小于10×10cm)并加盖隔栅盖板,宰杀间、现场食品加工间内应设置下水管道。水产、畜禽肉类污水排放口应设隔离过滤设施。

市场内应配备清洁墙面地面和设施设备的冲洗装置。

(七)供电设施。市场应配备满足用电负荷、安全的供电设施。有条件的市场宜设独立的配电室。

市场应统一合理布线,有条件的市场宜穿管暗敷,并配备漏电防护装置。

市场应统一配备照明灯,室内市场应设置应急灯。

用水较多的区域应采用防水电源开关和防潮型照明灯具,灯具防护罩应为防爆型制品。

交易厅内照度应不低于100lx,专间内照度应不低于200lx。

(八)通风设施。室内市场应达到良好的通风条件,有条件的可配置低噪音抽送风机,宜按建筑面积1000㎡安装不低于2KW,1000㎡以上每增加100㎡相应增加功率300W的标准配置。

宰杀间、现场食品加工间内应配备独立的通风换气装置。

(九)消防设施。市场内应按照国家对消防有关规定,配置消防栓、消防水带、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符合消防规范的要求。

二、农贸市场经营设施建设要求

市场应按蔬菜、果品、粮油、干货调味品、水产品、禽蛋、畜禽肉、豆制品、熟食、副食品、百货等商品大类科学分区,合理布局各档口。生熟、干湿、鲜活经营区之间应有通道分隔。

水产品区与其他食品加工经营区间距应不小于5m或设有效的物理隔离;食品档口距离卫生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m,其中,熟食等直接入口食品档口距离活禽档口和卫生间应在10m以上。

(一)档口。档口设置应整齐划一,台面、柜台外立面及外沿挡水凸边应光滑平整;柜台高度宜为70-80cm,挡水凸边应不低于5cm,台面尺寸宜为长100-200cm,宽80-100cm。各档口应统一设置档口号牌、价格牌及相关证照的悬挂装置,高度宜为1.8-2m。价格牌、档口号牌等标识牌应统一制作。

1、蔬果档口。柜台宜采用斜面或阶梯摆放式设计。

2、畜禽肉档口。柜台面积应不低于1.4㎡,应统一配置不锈钢操作台、砧板、冷藏柜、不锈钢制挂架等专用器具。有条件的宜设置专间,配置空调。

3、水产品档口。地面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有条件的宜铺设防滑地砖;应统一配置不锈钢或贴面砖的操作台、砧板、蓄养池或不锈钢盘、冷藏柜或冰台等专用器具;活水鱼销售可在鱼池、鱼缸前设挡水板,挡水板高于鱼池、鱼缸20cm。

4、熟食、散装酱菜、糕点类档口。应配备全封闭式防尘、防蝇罩,有条件的宜设置营业专间,配备带滑门的玻璃或有机玻璃柜、加热或冷藏设备、洗手池。

从事熟食、糕点、馒头等现场加工的应设置加工间,配备相关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宜将加工间与营业专间分开。

有条件的档口可以安装空调,设置缓冲间供营业员洗手、更衣和消毒。

5、活禽宰杀档口。市场活禽经营区应封闭或半封闭,且每一活禽档口的存放、宰杀、销售三区域应适当分离。存放活禽应使用笼子,笼底设置接载粪便的设施;应设有隔离的集中宰杀场所,配备照明、通风、加热及上下水等设施设备。

(二)保鲜、计量经营器具设备。应根据《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统一配备相应的保鲜和依法检验合格的计量器具及设备。市场应在明显位置设置公平秤。

(三)农贸市场管理服务设施设备

1、办公设施。办公室面积应能满足日常管理及服务需要,受理投诉、索赔,调解纠纷,维护市场治安秩序,配备投诉电话、档案管理柜等基础设施。

2、服务设施。市场应设立导购图、公示宣传栏等公共服务设施;有条件的市场可以开办门户网站,配备上网端口和电脑等终端设备,设置便民服务区域,设置配钥匙、小家电维修等档口。

3、治安设施。有条件的市场可以配备电子监控等治安设施设备。

4、检测设施。有条件的市场可以配备食品卫生检测等设施;从事蔬菜、水果交易的市场可以配备农药残留快速检验设施设备;从事

水产品交易的市场可以配备检测甲醛等化学物品的快速检测设备。

农贸市场经营管理制度

为树立市场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规范经营户的经营活动,争创文明、规范市场,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特制订本制度:

1.市场经营户在与市场签订《租赁合同》获得商位使用权后,应按规定特有效证件及时向工商等部门申领营业执照等有关证照,经领取后方可开业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销售的商品,必须同时领取“特种行业许可证”。

2.农贸市场经营户要严格遵守国家法令、法规和市场各项管理制度,服从市场管理,接受市场检查监督,落实违章整改;按规定依法纳税,及时交纳市场各项费用。

3.按核定的经营范围在约定的商位上经营,做到亮证经营,人证相符,不随意设摊堆物,不占道经营,不场外交易。

4.确保销售的商品符合质量要求。销售的食品符合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的安全规定;包装产品的标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必须有QS标志。商品的进货索证要齐全,并接受市场管理人员核查和检测;凡索证不全的商品一律不准在市场上销售。禁止销售假冒伪劣的商品和腐败变质的食品及国家禁令的销售商品。

5.在商品交易中,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商业道德,不短斤缺两,以次充好;不强卖强买,欺行霸市;不得以任何手段欺骗消费者,自觉维护市场信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6.农贸市场内不准打牌、赌博、偷窃、打架斗殴、酗酒闹事,不准以任何形式扰乱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遇消费者投诉或纠纷,到市场管理办公室协商调解或经政府职能部门依法处理,不得仗势欺人、态度粗暴。

7.爱护农贸市场设施。不准乱搭货架、乱挂乱贴、乱接乱拉,有碍于市场环境行为的发生;不准擅自改变市场设施和水电管线。不随意挪用市场或他人的经营设备用具,如造成损坏照价赔偿。营业房装修、广告、空调设置及使用大功率电器,必须经市场申报批准。自有设施使用不得有碍市场外观形象,不得危害毗邻商位的利益

及安全。

8.做好消防、治安安全防范工作,经营户要保管好自己的钱物、单据和物品;市场内不得带入有毒和易爆物品,不得动用明火及燃放烟花爆竹;每日营业结束,清除好应清理的物品,切断电源,锁好门窗,带走现金和物品,经营人员不准在市场内过夜。

9.维护农贸市场整洁,搞好商位“三包”工作,样品上货架或上商位台面,要摆放整齐;车辆要在指定停放的位置停放。严禁乱堆商品,乱丢垃圾杂物,瓜皮果壳,严禁随地吐痰。不准在市场内带养宠物,以及做与本市场不适宜的其它行为。

10.不准出租、转借和卖买商位。转让、搭拼商位应事前向市场管理办公室提出报告,经市场管理办公室批准,工商申办证照后,方准经营。对签订租赁经营合同后超过1个月未开业经营的,租赁经营合同终止,由市场收回商位,并按工商规定缴销营业执照等有关证照。

11.农贸市场经营户在合同期内终止经营,应提前一个月提出报告,经市场同意,交清各项费用,办好设施归还手续,并向市场工商办缴销营业执照等有关证照,手续齐全后方能终止合同,并在规定期限后清退市场消费者预赔保证金和商位保证金。对在经营中需要更换执照户名或负责人的,须经市场同意,并报工商批准后方可继续经营。

湖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 篇6

(送审稿)

第一章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了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保护劳动者、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劳动者求职择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服务以及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基本原则】人力资源市场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诚信、公平、竞争的原则。

第四条

【政府和部门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源市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壮大人力资源市场化服务产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力资源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工商、编制、民政、财政、税务、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人力资源市场监督管理有关工作。

第五条

【行业协会】鼓励依法组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行业诚信建设,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的业务指导和帮助。

第二章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第六条

【政府宏观促进目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促进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建设,引导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范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第七条

【产业园区建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进行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落实促进就业、创业的财政税收政策,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鼓励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区,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群,增强人力资源服务供给能力。

第八条

【政府补贴和购买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按照规定给予补贴。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专场招聘、人才引进、人员测评等公益性人力资源服务活动。

第九条

【信息系统建设】省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建立覆盖城乡和各行业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各级政府、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网络互联、信 2

息共享。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上采集、归类、分析和发布制度,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合理配置。

第三章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第十条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概念及分类】本条例所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指依法成立,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求职择业、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以及相关服务的组织。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包括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第十一条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设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

第十二条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条件】申请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提交相应的书面材料:

(一)有营业执照或者设立批准文件;

(二)有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制度规范;

(三)有三名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从业培训的专职工作人员;

(四)有与所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场所、设施和资金;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从事人力资源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除具备前款第(二)、(三)、(四)项规定条件外,经营性人力资源互联网信息服 3

务还应当依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得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非经营性人力资源互联网信息服务还应当依法办理备案手续。

第十三条 【许可程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准予行政许可的,应当自作出许可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记载的名称、地址、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等变更的,应当向原许可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许可机关应当在作出准予许可决定或者变更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许可信息录入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向社会公布。

第十四条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范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以从事下列服务活动:

(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政策咨询;

(二)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发布;

(三)就业和创业指导、职业介绍;

(四)人力资源招聘、人力资源交流会;

(五)人力资源培训;

(六)高级人才访聘;

(七)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八)人员测评;

(九)人力资源服务外包;

(十)法律、法规不禁止的其他业务。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应当依法另行取得行政许可。

第十五条 【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业务范围】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设立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依法向劳动者免费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并根据国家规定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职称申报或者组织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代办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手续等人事代理服务。

第四章

求职与招聘

第十六条

【求职者权利义务】求职者有自主择业、不受歧视的权利,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或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真实的招聘信息。

求职者应当如实向用人单位或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个人基本情况、出示与求职就业有关的证件和证明材料。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工种或者特种作业工种的,还应当出示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招人权利与渠道】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

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自行组织招聘、参加人力资源交流会、委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互联网发布信息等方式招聘劳动者。

第十八条

【招用要求】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遵循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为求职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

第十九条

【人力资源交流会】举办人力资源交流会应当具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场所,编制组织方案、安全工作方 5

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于交流会举办日前通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向社会发布。

交流会举办单位应当审查参会单位资质证明,保证交流活动的真实性。

第二十条

【信息提供】用人单位委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人员、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互联网发布招聘信息,或者参加人力资源交流会时,应当提供营业执照(副本)或者批准其设立的文件、经办人的身份证件、委托证明和招聘简章。

招聘简章应当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岗位名称、招用人数、工作内容、录用条件、用工类型、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保护和职业危害等情况。

第二十一条

【录用规范】用人单位确定录用求职者的,应当与被录用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自录用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第二十二条

【保密义务】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对求职者的个人信息予以保密。未经求职者书面同意,不得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资料及其技术、智力成果向第三方披露或者作其他商业性使用。

第二十三条

【招用人员的禁止行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提供虚假招聘信息;

(二)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

(三)招用童工;

(四)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等证件,向求职者和被录用人员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名费、登记费、培训费、服装费、体检费、风险金、保证金、抵押金或者以其他形式收取财物、强迫被录用人员集资入股。

(五)以招用人员为名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侵犯其他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

人力资源服务

第二十四条

【人力资源互联网信息服务概念】本条例所称人力资源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人力资源信息服务,包括招聘信息和求职信息发布、电子面试、在线人员测评、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

第二十五条

【人力资源互联网信息服务规范】从事人力资源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应当认真审查其发布的人力资源信息,及时更新信息,确保信息合法、真实、有效,并应当在其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标明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或备案编号。

从事人力资源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应当遵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并不得有本条例第三十三条所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信息发布规范】大众传播媒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发布人力资源信息,应当按照广告法规定,查验委托人的设立文件或营业执照(副本),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第二十七条

【高级人才访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以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提供高级人才访聘服务。

从事高级人才访聘应当保护委托单位、高级人才所在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并为高级人才的个人信息和求职意愿保密。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得同时接受两家以上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用人单位的委托,开展访聘对方人才的业务。

第二十八条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以开展工作分析、胜任特征评估、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职业发展规划等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咨询意见应当合法、客观。第二十九条

【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以接受用人单位的委托开展人力资源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但是,不得向劳动者收取培训费用,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

职业资格培训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管理规定执行。第三十条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范围】用人单位可以采取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方式委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下列一项或者多项人力资源事务:

(一)岗位序列及等级设置、岗位描述、岗位评估为主 8

要内容的工作分析;

(二)员工招聘;

(三)员工培训;

(四)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五)薪酬福利管理;

(六)绩效管理;

(七)劳动法律咨询;

(八)其他可以外包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务。

用人单位应当与受委托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订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书面合同。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应当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活动的指导,制作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示范合同文本,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推广使用。

第三十一条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禁止性规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服务外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虚假服务承诺;

(二)以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名义实施劳务派遣;

(三)泄露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或者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四)与用人单位串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不得从事的行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 9

事人力资源中介活动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介绍求职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职业;

(二)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或者无合法身份证件的求职者提供中介服务;

(三)提供虚假供求信息;

(四)作出虚假承诺或者采用威胁、引诱等方式进行非法中介活动;

(五)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资料及其技术、智力成果向第三方披露或者作其他商业性使用;

(六)从事侵害用人单位或者求职者合法权益、妨碍社会秩序的中介活动;

(七)扣押求职者身份证、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等证件,向求职者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名费、登记费、培训费、服装费、体检费、风险金、保证金、抵押金或者以其他形式收取财物。

(八)以介绍人员为名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九)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政府监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监督制度,健全执法队伍,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日常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监管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人力资源市场实施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检查;

(二)就监督检查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三)要求提供与监督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作出说明;

(四)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相或者复制等方式收集证据;

(五)查封或者扣押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灭失的证据资料;

(六)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取的其他监督检查措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定期对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绩效考核。

第三十六条 【行业监督】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监督,履行下列职责:

(一)教育和组织会员遵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二)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建议和要求;

(三)收集整理人力资源信息,为会员提供服务;

(四)制定会员守则和行规行约,开展会员间的业务交流,组织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五)组织会员进行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七)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构建诚信服务体系,推进诚信经营;

(八)其他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转移或者委托行使的职责。

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负责拟订人力资源服务地方标准,提请省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定发布。

第三十七条

【社会监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接到举报、投诉的部门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依法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书面告知举报、投诉人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不得推诿。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未取得许可证展业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人力资源服务活动的,由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一)、(二)、(五)项规定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法律责任】人力资源 12

服务机构从事人力资源互联网信息服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三款规定开展高级人才访聘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二)、(四)、(五)、(六)、(八)项规定开展中介服务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吊销行政许可证。

第四十一条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责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害劳动者或者其他组织、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人社部门玩忽职守的法律责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指引性法律责任规定】属于本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对处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例外情形】境外人员来本省求职择业,在本省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和境外就业中介机构,劳务派遣机构向境外派遣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

市场监管条例 篇7

公开报告反映出许多发行人向证券分析师或机构投资者披露如盈利预测等重大非公开信息,却未将此等信息同样披露于大众,导致事先接触此等信息的主体得以获得不当利润。这种选择性披露无疑向市场施加了结构性偏差,其“将市场专业人士与非专业投资者相分离,并明显有利于前者。一类投资者———与那些获取非公开信息的分析师或其他市场中介相关联———能够一贯地利用选择性披露中的套利机会,而其他投资者则不被允许分享这些收益”。这种偏差造成了严重的市场割裂,“有能力获取选择性披露信息的市场内幕人和不具备此类占优地位的个人投资者面临着不同的市场结构,即内幕人在信息曲线(收益曲线)之上,而个人在信息曲线之下。”[1]

再者,选择性披露导致的市场割裂亦体现在其直接引发重要信息的“商品化”,公司管理层视重要信息为商品,将之用于博取或维持特定分析师或投资者之支持。此类狭隘的信息传递机制很可能降低了选择性披露作为通过股价吸收重要信息这一方式的相对效率。[2]若不对选择性披露进行禁止,分析师将出于压力对公司状况作出较为优厚的评估,或进行浓重偏向性的分析,以此继续获得选择性披露之信息。[3]

事实上,发行人选择性披露与内幕交易法中的“泄密”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两者均为有特权的少数主体获得信息优势,并且利用此等与公司内部人之优越联系,而非自身的技能和勤奋获得利益。选择性披露与内幕交易均对证券市场之完整性产生负面影响,投资者一旦知晓其他市场参加者利用来自于其与公司内部人士接触而获得的“不可侵蚀的信息优势”进行获利,其便对市场完整性失去信心。两种行为的经济效果极为相似,根据联邦证券法中的反欺诈条款,泄密和内幕交易应受到非常严厉的处罚,而对发行人选择性披露的考虑则不甚明了。[4]

为解决上述屡禁不止的发行人向市场专业人士选择性披露诸如盈利预测等重要非公开信息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填补内幕交易法则由于Dirks v.SEC案中“个人利益”检验规则而导致的选择性披露责任疏漏,[5]SEC最终制定了《公平披露条例》(以下简称“FD条例”),明确了所有现行投资者或者潜在投资者,不论其地位如何,均应平等地在同一时间获取相同的信息。

二、重构投资者平衡:FD条例的监管范式

FD条例于2000年10月23日生效。根据该条例的基本原则,当发行人[6]或者以发行人名义[7],选择性地向发行人之外的特定所列举人士披露重大、非公开信息时,发行人亦需向公众作出相同披露。

(一)FD条例的适用范围

根据FD条例,“发行人之外的特定所列举人士”是指:一是券商及其关联方;二是投资顾问、特定机构投资管理人以及他们的关联方;三是投资公司、对冲基金、及其附属方;四是任何在合理预见的情形下可能以此信息为基础购买或销售证券的发行人证券持有者。[8]FD条例亦排除了四种情形下条例之适用,第一种则为对发行人负有信托义务者,即“临时内部人”,如律师、投行人员或会计;第二种为对明确同意对该信息进行保密的人员所作的交流。若此两种类型的人员错误地使用该等信息,应当适用内幕交易之“临时内幕人”或侵占理论。因而发行人可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外部人士进行具有合法商业目的的交流。第三种为对主要业务为发布信用评级之主体作出的披露,评级机构需将此等评级向公众发布;第四种为与证券法案项下的证券发行有关的交流。[9]

(二)FD条例的公开披露时间

做出公开披露的时间要求因选择性披露时行为人主观状态不同而有所区分。依照FD规则,若行为人故意作出选择性披露,那么,需同时(simultaneously)向公众做出相同披露;若为非故意地作出选择性披露,那么,需及时(Promptly)进行公开披露。[10]“及时”这一要件具体是指发行人的高级主管、或闭锁型投资公司的发行人投资顾问之高级职员知晓非故意的选择性披露后的合理、可操作的最短时间,但最长不超过24小时或第二天纽约证券交易所开盘前。[11]

FD条例明确界定了“故意”与“非故意”选择性披露的适用情形。根据条例,“故意”是指披露方明知或因过失未知所披露信息为“重大”与“非公开”。“非故意”则指做出披露的一方未有上述主观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任何理性人在相同情况下均不会做出相同决定的假设成立时,披露行为人才需承担责任。[12]其中,“重大信息”是指一个理性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定时有很大可能性去考虑的信息,或者能够显著改变现有信息总量的信息,具体适用则可借鉴美国证券市场上积存大量的审判案例。“非公开”则是指信息并未普遍地向投资者传播。

(三)FD条例违规的披露补正和责任

如上文所述,FD条例规定了发行人信息的公开披露,则应填写并提交信息披露的8-K表格,或者以其他能够合理向公众提供广泛、开放信息的方式进行。[13]发行人可选择根据8-K第5项“提交”报告,或根据8-K第9项“补正”改报告,若发行人选择“提交”之方式,其需受证券交易法案第18项责任条款之规制;选择“补正”此等信息则不需受证券法案第11项或证券交易法案第18项披露规则之约束;两种8-K披露均应受到联邦证券法反欺诈条款的约束。同时,“其他能够合理向公众提供广泛、开放的信息之方式”可以包括以利益相关方可出席或聆听的广泛传播的新闻之方式、电话方式以及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电子方式,且公众需被告知公开披露之事项与接收方式。[14]

发行人仅违反FD条例之披露要求并不视为同时违反10b-5规则,即FD条例并未创设10b-5责任项下的新义务。[15]SEC可就发行人违反FD条例以违反证券法13 (a)、15 (d)和FD条例为由采取强制措施(EnforcementAction),提起可提起行政诉讼诉请制止令(Cease-and-desist-order),也可提起民事诉讼诉请民事赔偿或罚款。在有些案例中,SEC甚至可以对负有直接责任的特定自然人采取以上强制措施。[16]

三、“冷却效应”中的有限适用:司法裁判中的启示性意义

然而, FD条例禁止选择性披露的良好愿景往往至止于公司的自动禁言, 从而阻止了信息在更广范围内的流通。因为发行人往往不得而知何种披露信息为“重大” (从而受到FD条例的禁止) , 与其遭受由于可能违反FD条例而带来的潜在责任, 发行人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停止所有与外界的沟通, 这就是FD条例带来的“冷却效应”。

这种“冷却效应”表现在公司高管在没有发言文本的情况下不愿意做出任何披露,因为即使最轻微的口舌失误也可能造成公司责任的增加,这种可能性使得公司高管大大限制私人问答的机会。[17]尽管减少私人问答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选择性披露,但是,通过照本宣科地向公众提供事先准备的市场信息来单向地限制私人交流是不现实且不明智的。[18]限制公司、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的会谈会进一步加重对FD条例本身不可避免带有的减少信息流通的忧虑。

一个有效的市场应当拥有充分的信息,“冷却效应”的发生源于发行人对违规责任的担忧,因而FD条例中本身亦写入了保护发行人的防御措施。例如,在限制类型中,FD条例并非禁止所有发行人与外界的交流,条例仅适用于发行人与证券市场专业人士和可合理推断将基于此等信息进行交易的发行人证券持有者;在适用范围中,其将受到规制的发行人限缩为高级官员及经常性与证券市场专业人士或证券持有者进行交流的人士,使得FD规则将不会适用于大量合理的、普通的商业交流或对媒体的披露;在责任构成要件中,根据FD条例,仅当发行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选择性披露重大非公开信息时,才会产生相应责任;在责任后果中,FD条例明确了“未能作出仅由FD规则所要求的披露,将不构成对规则10b-5的违反”,从而保证违反FD条例不会产生任何私人责任,且FD条例之违反并不会导致发行人丧失证券发行注册的资格或影响证券持有人根据1933年证券法144规则转卖证券的权利。[19]

此外,FD条例颁布后出现的司法裁判亦暗示出条例有限适用的导向。在Siebel公司由于涉嫌选择性披露被SEC指控一案中,法院最终撤销该案的理由表明其明显的指导性意义:Siebel公司的争议陈述并不属于SEC在条例发布当时作出的《采纳公告》中明确列举的七种重大信息。法院主张,FD条例更应当禁止这七种重大信息的选择性披露,而非“严苛地审查公司概括性的业绩描述”,[20]或“根据看似可疑的、有违规表象的事实,做出错误的、可能会导致公司禁言的司法判断。”[21]

必须重建市场监管体系 篇8

乳品行业众多企业生产含有三聚氰胺奶粉的事件令人震惊。震惊之余,人们需要思考,如何从制度上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政府所能做、也必须做的是对食品、药品、质量检测等重要的监管体系进行改革,解决类似监管失灵的问题。

市场是一个扩展过程。人们最初的交易活动是在熟人社会进行的。在这里,种种自发形成的监管体制会约束生产者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诚信经营。随着交易范围逐渐扩展,交易对象越出熟人社会范围,出现陌生人的合作与交易活动。比如浙江母亲用三鹿奶粉喂养自己的孩子,中国的动物饲料会出口到美国。

这个时候,熟人社会形成的市场监管机制显然将无法发挥作用,陌生人社会的合作与交易活动需要一种新的监管体系,使得生产商能够约束自己。这种监管的第一个层面是商人的自我约束,它包括企业家的伦理自我约束,与商人自治的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需要伦理基础,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同时,真正自治的行会、行业协会也可以提供某种程度的自我监管。近些年来国内频繁发生食品、药品及其他产品的安全事件,与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商人伦理及生产环节所涉及之人的职业伦理之匮乏,密切相关。

但是,改进商人伦理之事,缓不济急,当下立刻就可以做、而且属于政府分内的措施,是变革政府的食品、药品、质检等监管体系,使之更能有效地对公众利益承担其应有的责任。

目前政府設立了几套质量监管体系,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体系、卫生防疫体系。然而,这些监管体系都有两个共同而致命的缺陷:高度行政化,而行政化又导致其真正行使监管权的基层机构地方化。

身处一线发挥有效监管作用的,当是下级监管机构。但是,按照目前的制度安排,各级监管机构在行政上主要由各级政府管理,其人事、财政都由地方政府控制,政治上也主要由地方政府管理。国家监管部门与省以下相关机构只存在“业务指导”关系。在这样的架构下,地方监管机构同地方政府的关系极难分割,很难独立于地方政府的执政目标。

而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卷入到以GDP和财政收入为主要指标的政绩竞争中,为在这场竞争中获胜,政府会自然地选择“亲商”政策,在消费者的安全、公众利益与企业的利益之间,政府几乎本能地倒向企业,因为企业给政府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下级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能往往难于发挥。监管机构“积极配合”地方政府,乐于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也就成为一种“潜意识”反应,这就意味着,对企业某些可能危害消费者安全的活动麻木不仁。少数更恶劣的甚至可能帮助这些企业向上级监管部门隐瞒信息。

也就是说,地方监管体系陷入严重失灵状态。企业似乎不用担心政府的监管,尤其是那些得到各级政府青睐的企业。这样,企业会漫不经心地损害公众利益,即便被发现,其所付出的代价也比较低,甚至谋求在监管机构与地方政府协助下蒙混过关。这必然诱导企业放纵自己,将机会主义策略永久化。

这样的监管体系实在有必要进行重大变革。事实上,人们早就意识到监管失灵问题,并提出对地方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但这也许是不够的,垂直管理只能部分地增加监管机构相对于地方政府的独立性,而且,很不完整。

可取的改革之道是将相关监管机构改造为独立监管机构。使它们成为名副其实的Agency,打破中央、地方监管机构之间的隔阂,整个监管体系实体化,也即,把地方监管机构改造为中央监管机构的派出执行机构,从而使之不再受制于地方政府,可以无所顾忌地行使监管权。

上一篇:小学跟岗老师申请书下一篇: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