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背后的故事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荣耀背后的故事(精选8篇)

荣耀背后的故事 篇1

——第十四届“新生杯”青春校园演讲赛系列报道

(二)记者 赵晓依 姚静 周睿

编者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所有的成功者并非得益于偶然。演讲赛的舞台上,选手们口若悬河的演说,充满激情、富有活力,如动听的音符激荡在耳边,这无一不是台下“十年功”苦练的成果。青春,是人生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园,则是这道风景中沁人心脾的春花秋实。让我们暂时驻足青春的脚步,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故事。

历年来,管理学院的选手在“新生杯”演讲赛上都有较为出色的发挥,冠军的得主也往往来自管理学院。在本次比赛中,16名进入决赛的选手有多达8名选手出自管理学院。这样一个团队,有着如此优秀的成绩,凭借的不仅仅只是选手们的自身实力,更多的还来自于管理学院演讲队伍多年来的传承帮带的优良传统。

每一次比赛,每一次上台,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为了深入的了解这个团队,挖掘舞台背后的故事,校团委编辑部《海院青年》特邀本次演讲赛一等奖的获得者白念、二等奖的获得者李鑫,以及上届冠军陈菲和管理学院学习部部长牛玉强,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专访。

站在前辈的肩膀上

陈菲,第十三届“新生杯“演讲赛的冠军,也是本届比赛管理学院培训队伍中重要的一员。从去年的参赛者到今年的培训员,面对角色的转变,陈菲不禁莞尔:“我只不过重复曾经学长学姐做过的事,将前辈们总结积累下来的经验一届一届的传递下去。同样的,这一届参赛的同学们在明年也会继续着这份工作,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因为我们不仅是一个团队,更是一个家庭。”

随后她向记者介绍:组成这个金牌团队的不单单有往届参加过演讲赛的大二大三甚至大四的前辈,还有一部分是一直为演讲赛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比赛前培训团队都会对大一新生采取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形式,进行演讲比赛的培训工作。主要培训工作包括依据润色演讲稿、规范演讲仪态、加强时间控制以及演讲技巧指导等。

事实上对稿子的把握,首先需要不断地对原稿进行修改、推敲、润色,直至能够完美体现选手整体风格。当然,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声线,不同的语言习惯,表现力自然也千差万别。比如白念的声线是特别厚重,不像其他女生那样轻盈,但在演讲时更为厚重,也更具穿透力。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找到自身特质与稿子的契合点,而学长学姐们的工作就是帮他们去合理分配整篇稿子,细心去教导他们如何去用语言、神态和动作去演绎、表演,比如停顿、轻重音、以及手势的跟进。

提及刚刚经历过的培训,参赛选手李鑫说:“从我们上台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到下台转身的最后一个背影都做过多次演练,学长学姐不惜花大量时间为我们指导,力求做到最好,我们很感谢学长学姐的帮助。”

坚持是一种意志

从开学到比赛,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除了上课,选手就是不断地反复背诵演讲稿,不仅如此,他们还要用心学习一些比赛的礼仪,纠正舞台上的仪态。

都说大学里空余的时间很充裕,当其他人整天泡在机房玩游戏,与朋友逛街,或者在寝室里睡大觉时,他们只能对着枯燥的演讲稿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就如比赛时的即兴演讲,其实赛前的几天主办方会告诉选手们20个选题,可以提前准备,但时间颇为紧迫。20篇稿子都需要他们烂熟于心,保证比赛时不会出丝毫纰漏,这样的任务量可以称得上浩大。

当记者问李鑫在这么强的训练强度下是否想过放弃时,他坦然地回答:“我曾经想过。之前心情会突然变得很急躁,有种极度压抑,迫切地想要宣泄的感觉,甚至想要想好好地痛苦一场,听听父母熟悉的声音,但几次拿起电话最后却又放下,既怕影响了家人休息,又怕影响他们心情,于是愿望也别成了奢望。”

临近比赛这几天是对选手心里和生理最严酷的考验,多日的辛劳即将结出硕果。第二个出场的李鑫将自己的演讲完成好后,终日为背稿一直高度集中的精神终于为之一泄,有趣的他挨个鼓励每位即将上场的选手,无论对手还是队友。

乍一看沉默内敛的白念,站在人群中并不显得耀眼,但在舞台上她就是有着王者气势的演说家。在采访过程中她偷偷告诉记者:“比赛时其实心里很紧张,什么深呼吸、哼小曲任何手段在巨大的压力前都无济于事,站在台上腿依旧紧张得抖个不停,根本控制不住,但这时候退缩没用任何意义,什么都不多想,只管在到台上尽情展示自己。”于是台下身为观众的我们看到的,是是面带微笑,神采奕奕,口若悬河,自信满满的白念,不得不说她真是一位极具天赋和爆发力的比赛型选手。

舞台幕后的奉献者

牛玉强,管理学院学生会的学习部部长,是个踏实而干练的大男生。作为学习部部长,带领整个管理演讲队的担子自然他的肩上,除了指导自己对点帮带的选手准备比赛,还需为整个团队服务。每晚的排练前,他都要事先准备好教室,在结束的时候,依旧是最后一个走。牛玉强说:“从组织、联系、培训到比赛结束,我们培训人员是最紧张的,有的选手会出现情绪问题而放松懈怠,我们要积极做思想工作;坐在台下看选手比赛,他们的每个动作每句话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时刻关注着比赛情况,希望他们都可以取得好成绩。这早已不是个人的比赛,是整个团队的奋进。”

虽不是参赛选手,但他的压力可并不比选手小,“我不想让管理学院演讲队的牌子砸在自己手里!”虽然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记者依然可以看出牛玉强对它的用心与重视。对,他们不是单独的个体,他们是一个团队,一个无私奉献的团队。

对于选手而言,当看到这么多大三,以及大四的学姐、学长们为了能让她们取得好成绩,把作业带到训练场地一边认真完成作业,一边听他们的演讲,为他们指出发现的问题,争分夺秒地为他们备战保驾护航时,放弃的念头顿时抛之脑后。每每想到学长学姐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所有的压力都化为前进的动力,所有的抱怨都化作一缕青烟。而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自己,为了默默付出的学长学姐,更为了集体的荣誉去拼搏、去努力、去奋斗!

精彩仍在继续

当问即演讲的秘诀时,白念的一句话道出了精髓:“想要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回忆起当初在比赛时,她即兴演讲的题目是一副图画。在图画中,一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在深情地讲课而台下只有三名学生在听课,当她讲到 “学习是一种无私奉献,一种兢兢业业,一种大爱!”时,在场人的都被扑面而来的气势所感染,似乎都能感受到那老教授传道授业的博爱,每一个人都被深深地感动着。

而李鑫的一句经典名言——“我十指深陷沙地,即使匍匐也不曾放弃。”配以他厚重声线经典的表达,也让我们为之惊叹不已。

在这次愉快的谈话中,记者接触到成功者背后的点点滴滴,见证了管理学院学子孜孜不倦的努力,更有正在兴起的一种管理学院特有的精神。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年轻人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具有吃苦耐劳优秀品质的90后典型代表,看到了为梦想执着追求,永不放弃的艰辛付出,而这些正是实现海大梦想亟需的元素。

我们,人生的扉页才刚刚翻开,青春的列车才刚刚开启。灼烧的青春,绚丽的年华,在花季雨季里,我们的双翼在海院的培育下渐渐丰满。我们相信,有一天,我们的会在海院辽阔的蓝天下,展翅高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海国崛起,我的责任!

荣耀背后的故事 篇2

2010年1月11日, 已经连续两年出现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被授予编纂《中国植物志》的科学家们。在过去的10年中, 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空缺了7次之多。翻开2009年度国家科技获奖名录, 《中国植物志》获奖者栏目中的黑色边框分外醒目——这意味着当无限荣光来临时, 一些历经千辛万苦者甚至已远离尘世。钱崇澍、陈焕镛等老一代的植物学家们在九泉之下也当欣慰。

当代中国, 没有哪一部著作能像《中国植物志》一样, 拥有126卷册、5 000多万字、9 000多幅图, 4代科学家甘守寂寞、辛勤耕耘, 耗费半个多世纪才最终完成;也很少有哪一部著作让活着和逝去的中国科学家们同享荣耀, 《中国植物志》当属其一。

永垂不朽的还有未被历史铭记的

参与《中国植物志》第一卷总论编研工作的彭华说, 植物志虽然列出了300多位科学家的名字, 但这样一部巨著, 是成千上万、各行各业, 尤其是植物学科相关的同志集体工作的心血。“迪拜塔也是一砖一砖建起来的, 这是一个集体的工作, 远不是300多人能完成的。”

中国的科学家们有一种优秀的品质, 值得我们传颂:不为名不为利, 一辈子默默无闻, 只为此生所求。这种牺牲和奉献的精神, 常常被鲜花和荣耀背后的光环所泯灭。被历史铭记的人们不朽了, 但更多的人犹如撼大树的蜉蝣, 被人嘲笑不自量, 却还不知悔改。

一本书、一辈子, 他们曾经参与了, 却无缘与《中国植物志》一起成为荣誉背后的主人。但他们是不悔的, 就如保尔那句名言:“人的一生应该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 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之所以要做如此复杂的工作是因为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陈心启说, 以水稻为例, 袁隆平搞超级水稻, 需要挑选野生水稻以供杂交, 培育新品种, 那就需要摸清我国野生稻的种类、分布情况等各种详细信息。《中国植物志》就是能够提供中国各种植物资源的百科全书。

已经年过八旬的陈心启研究员是《中国植物志》的副主编。他自称, 在这前赴后继、薪火传承的事业中, 自己的辈分也只能算是“徒孙”级别。41年准备, 45年编研, 146个单位参加, 312位作者, 164位绘图人员……当无限绵长的时光流逝和人生恨短的个体命运更替交错, 经纬交汇成这部旷世巨著时, 它所承载的厚重, 就很难用言语表达了。陈心启说, “每个人仅仅只是一个符号。”

目前, 《中国植物志》的476位编研人员和技术人员, 大多数已经退休。5位主编中, 健在的现任主编吴征镒院士, 已是95岁高龄。其他4位主编已经辞世, 他们是:钱崇澍、陈焕镛、林、俞德浚。

“许多默默无闻的人, 为中国植物科学付出了青春和毕生精力。我经常怀念过去的时光, 怀念这些人。”陈心启谈到此欷不已。作为《中国植物志》先驱的胡先先生最早从国外购置了18、19世纪出版的全套经典图书;秦仁昌先生最早在欧洲拍摄了近2万张中国植物标本照片。他们因各种原因, 没能担任正副主编, 甚至未能进入编委行列。许多退休人员, 也就是守着退休金过着清贫的日子。

春华秋实, 几代心血;草木有情, 日月为证。所幸历史和时代记住了这项浩大工程的众多参与者。今天, 当生者在接受国家奖励的鲜花与掌声时, 当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与纪念, 也是对所有参与者的崇敬与褒奖。

为植物立传, 不止是为了泛黄的沧桑

很多时候, 我们执著着自己的执著, 却从未考虑历史的轮回;我们熟识路边的野草和鲜花, 却从不追究从何而来;我们疏忽和遗忘的是我们的任性和无知, 似乎自然界的一切都已注定, 从不断层。这项声势浩大的立传工程, 就像一场中国植物界的寻根和团聚的盛典, 虽然姗姗而迟, 却也不乏精彩。

就像1949年, 那个被世人永记的伟大时刻, 中国植物界也响亮地喊出了第一声!2004年, 《中国植物志》全套出版完成。时年89岁的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豪迈地宣告:“我要为《中国植物志》这部巨著而热烈欢呼, 中国植物学界终于站起来了!”

发人深省、震人耳馈……

老一代科学家至今记得一个尴尬现实:几十年前, 如果要了解在我国生长的植物的资料, 常常不得不到国外出版的杂志书籍中去搜寻。因为我国没有自己的植物志。

1934年至1959年编著出版的25卷《苏联植物志》, 花费了20余年时间, 曾是世界上记载种类最多、最完整的大型植物志。

而我们2004年完整面世的《中国植物志》则刷新了这一纪录。《中国植物志》总计80卷126册, 记载了中国维管束植物301个科、3 408个属、31 142种, 包括近9000幅图版, 并提出了一些类群的新分类系统, 被称为中国植物资源的“国情报告”。它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出版的植物志中种类最多、篇幅最大、图版最多的一部巨著。

“它既是记载植物‘身份’的‘户口簿’, 又是记录和研究植物特征特性的重要‘信息库’, 是植物学研究中最基础的科学著作和最重要的信息载体, 也是迄今为止对我国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植物认识和记载得最准确、最全面和最权威的学术论著。”担任《中国植物志》编委长达32年之久的老科学家李锡文如是评价。

《中国植物志》详细记载了中国全部已知植物的“户口信息”, 这包括科学名称、形态特征、系统位置、地理分布、海拔高度、生态环境、物候期以及经济用途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信息。

李锡文说, “作为世界上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们终于摸清了自己的家底。”

国际学术界亦将之视为植物研究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植物志》出版次年, 著名科学杂志《科学》刊文指出, “由中国植物学家完成的《中国植物志》是一个具有巨大重要性的事件, 世界上没有任何植物志的规模可与之相比”, “通过完成《中国植物志》, 中国植物学家对人类了解世界植物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且已经为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 第四代主编吴征镒院士正在积极推进《中国植物志》的国际合作。他担任了《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Floraof China》的中方主编, 目前已完成全书25卷中大半部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李德铢介绍说:“这项工作是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的极为关键的一步, 英文修订版的出版将在国际植物学界产生重要影响, 提高我国植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水平和地位。”

前赴后继, 血汗洒满国土山河

有一种辛苦叫野外生存;有一种精神叫百折不挠;有一种人叫做科研工作者;有一种事叫做调查研究。科学家并不总是我们在镜头中看到的那么光鲜荣耀, 他们有时候更像是战士, 为了捍卫国土, 抛头颅洒热血……

《中国植物志》的编纂工作, 并不仅仅是办公室里夜以继日的书写和整合, 大部分的资料来源是科学家们野外考察调研得来的。旷世巨著的背后, 是我国四代科学家半个世纪的呕心沥血。要知道, 植物志的编纂工作异常艰巨繁杂, 世界上许多国家至今都仍未完成。

说起这本《中国植物志》的历史, 可能追溯的要更为久远些。早在20世纪20年代, 中国老一辈植物学家就开始采集植物标本, 收集文献资料, 研究专科专属。1920年前后, 北京大学研究人员钟观光, 曾先后到全国各省区采集植物标本十几万号。这么算来, 这本巨著也算是位不惑老人了。

从1934年, 胡先先生等在旧中国植物学会第二届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编纂《中国植物志》的设想, 但限于当时的条件, 特别是在标本、文献资料、经费、协作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这一愿望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得以实现。

1956年, 中科院在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正式将《中国植物志》列入规划项目, 并在1959年成立了《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的编研工作于1959年正式启动, 并由钱崇澍、陈焕镛任主编, 此后, 林、俞德浚、吴征镒等先后历任主编一职。同年9月, 第一本《中国植物志》 (蕨类) 面世。

此后, 来自全国数十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四代植物学家312人、绘图人员167人前仆后继, 加入到《中国植物志》的编研中来。可是, 1959年至1976年18年中仅出版4卷册, 占总卷册数的3.2%。改革开放之后, 编研工作步伐加快, 终于在2004年全部出版。

其实, 一部《中国植物志》不仅记载了中国的植物, 也向世人昭示了中国科学家的风骨。

“研究植物学的人是需要跑野外的。3万多种植物里, 有1万多种是中国的植物工作者用脚板‘发现’的。”第四代科学家、50岁的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彭华向记者回顾了在野外工作的艰苦。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彭华每年都要到云南省无量山地区采集标本, 在山上住在最近的农民家。有时候横穿山, 就要请农民做向导, 走个两三天, 带着干粮在山上露宿是常有的事。彭华有时要自己背着20多公斤的标本夹、采集用具、睡袋、食物, 从一座山翻向另一座。

最苦的还不是这些。彭华说, 蚊虫叮咬, 是司空见惯的事, 最可怕的是云南热带蚂蟥多得铺天盖地, 每次从山上下来, 能从身上清出二三十条蚂蟥。有的蚂蟥耐不住体温升高死掉了, 有的还在吸着血, 有的刚爬上去。“在山上根本来不及清理, 老是清理就没办法采标本了。”

第三代科学家、80岁高龄的李锡文有过更为惊险的经历。

在55岁被评为研究员前, 李锡文经常是一年中至少半年在外。李锡文总结, 在野外采集有“三怕”:巨型的蟒蛇;像一个土堆一样的蚂蚁群;吸血的蚂蟥, 咬过后血流不止。

在版纳地区, 李锡文还遭遇一种马鹿虱子, 叮人特别厉害, 一咬就肿一大片, 李锡文身上已经永远地刻上了“一枚野外采取者的勋章”, “那是1971年咬的, 差不多40年了, 至今还有一个疤痕, 里面还是一个硬块。”

作为《中国植物志》第四任主编, 吴征镒院士常常感慨, “《中国植物志》的编研, 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 是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完成的。”

吴征镒院士80岁高龄时还去台湾考察植物, 走遍了全国所有省市。周俊院士提起有一次跟吴征镒去考察云南文山西畴植物:“在密林里他跌了一跤坐在了地上, 突然说, ‘唔, 这里有个植物, 是中国的新记录。’原来他坐在地上时见到这么一个白色寄生植物, 拿在手上一看, 就认出了是锡杖兰。”

坐得冷板凳, 方能出硕果

《中国植物志》对于很多人来说, 仅仅是本植物类的大百科全书。可是对于一直默默奉献在一线的植物学家们来说是份沉甸甸的责任和耀眼的硕果。这些年, 有多少闲言碎语他们充耳不闻;这些年, 有多少危险疾病他们身体力扛;这些年, 有多少冷板凳, 他们坐得油光发亮;这些年, 有多少委屈, 他们揉碎了往肚里咽……

巨著背后还渗透了太多科学家的坚持。彭华研究员说, 学科的巨大进步依赖两个方面, 点状的突破或者学科的长期大量历史性的积累。植物志就属于后者, “这需要更多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工作, 到野外实实在在地记载。”

研究植物, 不仅要读破万卷书, 更要行走万里路。“案头”与“脚下”功夫俱备, 是植物志编撰者的基本功。他们要用脚板去发现, 去对国内各地区特别是空白地区进行反复考察与采集, 积累必要科学资料、信息和标本以供研究;还要充分了解邻近国家或地区的植物, 进行对比研究。弄清一个科的植物, 要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岁月。

用陈心启研究员的话说就是:做此工作, 首先, 研究者要皓首穷经, 追根溯源, 查原始文献。研究者不仅要了解浩如烟海的前人论著, “上至神农尝百草, 以及18、19世纪西欧的文献”, 还要研究保藏于世界各国标本馆中的中国植物标本, 特别是前人命名中国新植物的凭证, 即模式标本。

做植物学研究, 要学会坐冷板凳, “不能浮躁, 不能没依据”, 彭华研究员在谈到这些的时候也颇有感触。他说, 多年的采集做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属于积累性学科, 大多都是为科学的大厦增砖添瓦。国际上刊登这类论文也大多是影响因子很低的刊物, 很难做出一些高质量的论文。与此同时, 调查、积累、修订、考订、编目、分类文献整理、描述、分布范围的过程也很枯燥。

李锡文研究员对于当前的SCI评价导向更是有着同样的忧虑。李锡文介绍说, 往往就在同一个植物研究所里, 从事植物化学研究的做一个实验, 很快可以写报告, 一个研究组一年几十篇SCI;而自己所在的科室, 一年最多写几篇。

更让人感慨的是, 一个科研工作者, 跟李锡文的儿子是同班同学, 儿子几年前就是研究员, 现在已经是博导了。而这位科研人员由于是做传统分类研究的, 长期野外实践, 虽然书写的不少, 但是很少能发SCI, 至今还是副研究员, 只能带硕士, “他非常能吃苦, 在野外看到好东西, 天黑都不愿意回来。”“两个一比较, 往哪里发展更有利, 现在的年轻人可是一眼就看得很清楚的。”

陈心启曾经坦陈说:“现在很多年轻人, 不愿意从事这份很死板、很艰苦、但却很有意义的工作。”这种经典分类学的学科, 又不像新兴学科那样容易得到大量经费。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植物志》的编纂过程中, 培养和稳定了一大批植物分类学人才队伍, 避免了人才断代的危险。

在植物界, 他是当之无愧的王

美国科学院院士Peter HRaven这样描述他:“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植物学家之一, 是对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植物有着广博知识的真正学者”。

他被中外同行誉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同事和身边的学生、助手都形容他博闻强记、博古通今。编《中国植物志》的时候, 他脑子里记得文献的出处, 在手稿里写个人名注上个年代, 助手去查对应文献时往往一丝不差。

他是中国植物学家里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 根据2005年的检索资料, 由他定名和参与定名的植物分类群有1 766个, 涵盖94科334属, 其中新属22个。

他的足迹还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花甲之年, 曾两次进藏, 并爬上了喜马拉雅山;年届不惑还亲自去台湾考察, 并提出被子植物分类的“八纲系统”, 震动学术界。他说:“科学重在创新, 要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径”。

即使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 他被迫在锅炉房里烧了3年水, 也从未懈怠对科研的追求, 他抽空写了4大本密密麻麻的中草药笔记, 后来整理出版为3卷本的《新华本草纲要》。

2008年, 他以92岁的高龄获得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 可是他只是说:“工作是大家齐心协力做得居多, 今天个人得到国家如此重大的褒奖, 我只能尽有生之力, 多带一些年轻人, 带他们走到科学研究的正路上。我的能力有限, 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后来居上, 我愿意把我的肩膀给大家做垫脚石。”

没错, 他就是《中国植物志》的最后一任主编吴征镒院士, 这部巨著的三分之二卷册是在他任主编后最终完成的, 人们评价他说:“吴征镒在其中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作出了特殊贡献。”在植物界, 他是当之无愧的王。

吴老的助手、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原副所长吕春朝评价说, 老一辈、“太老师”辈的这批植物学家的治学精神, 没有任何浮躁。我们国家非常宝贵的植物到底有多少, 问题很简单, 但做起来却需要近半个世纪的努力。这是需要静下心来沉到底去认真钻研才可能得到的结果。吕春朝说, 吴征镒称这种工作就叫坐“冷板凳”。他常对弟子们讲, 一定要沉下去做学问, 不要为眼前的小利牵绊, “不能浮躁, 不能没依据, 不能道听途说。”

吴征镒自己则说:“什么叫科学, 科学就是深入到最复杂的事物中去, 找出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种工作。我是搞植物学研究的, 就要以植物为对象, 深入进去, 弄清哪些是有用的, 哪些是暂时没用、而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用的。现今, 世界上已发现的植物有24万多种, 我国高等植物有3万多种。在这3万多种中, 如果有十分之一能用在国民经济上, 那就很了不得了, 这当中要做多少工作啊!”

岁月无情, 时间渐渐地摧毁了吴征镒的听力和视力, 但带不走他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满腔深情。92岁时, 吴征镒曾认真地说:“人生时间有限, 有一分力就要用一分力, 有一分光就要发一分光。中国有句古语叫‘后来居上’, 我们这辈已经过去, 希望青年一代在我们的肩膀上再攀登、更向上!”

吴征镒豪迈地宣告:“我要为《中国植物志》这部巨著而热烈欢呼, 中国植物学界终于站起来了!”

“研究植物学的人是需要跑野外的。3万多种植物里, 有1万多种是中国的植物工作者用脚板‘发现’的。

科学是老实学

2007年3月, 中科院颁布《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时候, 吴征镒院士专门写了学习体会, 他这样写道:

我们科学院是科技工作者比较集中的地方, 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时期里, 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立规范的科研道德等方面起率先和表率作用。我初学了这两份文件, 感到这是科学院制度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觉得意义深远。

一、科学院在当今首先应是一大群永远不懈的求真者, 在自然界和社会里从各方面追求真理的人群, 做管理工作不要做了官就忘了科学, 要力避陷入事务主义, 文牍主义和官僚主义。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学说都要受到各有关方面事实的检验, 只有经过多方面实验和实践的检验才能备其一说。学生们要从发展着的事物中再检验, “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这才能不断创新。对一切学说, 应持“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的态度, 就是不要自以为是, 不要认为必定如此, 不要固执己见, 不要自我说了算。在民主生活中求科学, 一切经过实验和实践的考验。尊重一切客观事物, 尊重他人劳动, 尊重一切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及客观环境对它的影响。

二、科学是老实学, 永远要老实, 容不得一点虚假, 任何自创理论都必须摸着石头过河, 摸石头就是去伪存真、去伪求真、去粗取精的过程, 务求理论结合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 这可以得到对相对真理的统一认识。

三、要及时认识和纠正科学研究活动中的正负两方面, 不急功近利, 不沽名钓誉, 更不能趋名逐利, 唯利是图。反对迷信权威, 迷信专家, 迷信个人, 迷信教条, 迷信单方面的效果, 一切要经过评论, 经过实践, 经过考验, 这就是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过程。要经过实验, 更必须在实验过程中要严密布置, 一丝不苟, 步步为营, 步步讲逻辑, 丝毫不能弄虚作假。即使无法实验的理论问题, 也要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 要有充分的内外证和旁证。

四、科学与民主相结合, 既民主地求科学真理, 也实行各种学说的公开, 自由的评论、辩论中求民主, 真正做到百家争鸣来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辩证的学术空气, 多开科学学说报告会, 责疑问难, 提倡对科学问题的自由思考。

五、我拥护这一宣言的发布, 但文字是否还应力求精简。

初学浅见, 请大家指正。

吴征镒

荣耀与财富的背后 篇3

6月11日,在洛杉矶一场名流晚宴上,众位宾朋翘首等待主持人默多克,却突然等来其助手的捎话:主人有急事不能前来。

此刻,默多克与其律师正在埋头研究离婚法律文书。两天后,默多克向纽约法院递交了离婚诉状:默多克与邓文迪的婚姻走到了尽头。默多克承认,他们的这场婚姻是一个“错误”。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邓文迪将得到上亿美元补偿。然而,在众人惊呼邓文迪堪称“史上最牛小三”的背后,更多的是默多克的狡黠与稳健。

默多克到底有多富?

默多克的父亲基思·默多克(KeithRupert Murdoch)爵士是一名战地记者,拥有澳大利亚4家报纸。1952年,父亲死于心脏病,正在英国牛津大学读书的默多克赶回家中处理后事。然而,清算后默多克发现父亲的几家报纸处于亏损状态,于是他设法保留住了《星期日邮报》(SundayMail)和《新闻报》(TheNews)两份报纸,而将其他报纸出售。通过调整人员,将阿德莱德一些记者和编辑调往帕斯使《星期日邮报》重获生机。不久,默多克开始筹划创办澳大利亚第一家全国性报纸《澳大利亚人报》,1967年发行量达到75000份。

在澳大利亚站稳脚跟之后,默多克转战英国和美国,通过不断地并购、扩张,将《太阳报》、《泰晤士报》、《纽约邮报》等收入麾下,使新闻集团成为世界第二大传媒集团,仅次于沃尔特·迪斯尼公司,集团经营的核心业务涵盖电影、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发行,无线电视、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书籍出版以及数字广播、加密和收视管理系统开发。

时至今日,默多克到底有多富?或许,这并不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今年的最新统计,截止到2012年,新闻集团的雇员人数就超过了4.8万人,集团总值达到了566.63亿美元,年收入达到了337亿美元。

根据《福布斯》杂志今年3月的统计,默多克个人资产目前高达112亿美元,在世界富豪榜上排名第91位,美国富豪榜则排名第33位。此外,默多克在洛杉矶拥有一座占地13英亩的葡萄庄园,2005年还曾在比弗利山收购了一座含有11栋别墅的庄园,他在中国的北京和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也都有物业。而且默多克还拥有两艘奢华的游艇,一艘长度为200英尺、造价8000万美元,也是当今世界上第七大的游艇;另一艘则是长度为183英尺的巨型游艇。

除了游艇以外,默多克还有两架私人飞机,其中一架是定制的波音737,造价在6200万至8200万美元之间;另一架则是由世界上生产豪华、大型公务机的著名厂商湾流宇航公司生产的Gulfstream G550,该机可搭载18名乘客,出厂价格就达到了4290万美元。

做默多克的子女并不简单

默多克曾结过3次婚,育有两子四女。不过,做默多克的子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生于1958年的长女普鲁登斯今年已经55岁了,她的母亲是默多克的第一任妻子。1989年,普鲁登斯嫁给了现在的丈夫Alasdair MacLeod。婚后不久,她的丈夫便进入新闻集团工作,虽然当时普鲁登斯强烈反对。普鲁登斯看上去是所有儿女中最不令人省心的,但她却可能是默多克觉得相处起来最舒服的一个子女,至少她是最不害怕默多克的一个。

二女儿伊丽莎白是在普鲁登斯出生10年后出生的,她继承了老默多克的强硬个性,在1998年英国的一次调查中,伊丽莎白被评为商界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2000年,伊丽莎白离开父亲在英国的事业集团天空广播公司,自立门户,成立Shine公司。2010年,她将旗下公司“阳光”作价4.15亿英镑卖给新闻集团,高调返回家族生意。

拉克兰是默多克的长子,是第二位妻子为默多克所生的第二个孩子。2005年,拉克兰突然辞去新闻集团副首席运营官的职务,一方面是因为默多克的高官们联合反对他;另一方面是默多克不愿意放权。

詹姆斯是默多克的次子。2003年,默多克不顾股东们的反对,让年仅31岁的詹姆斯出任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的总裁。股东们担心,年轻的詹姆斯无法胜任这一职位。然而一年之后,詹姆斯凭借兢兢业业的工作表现和谨慎精明的作风,坐稳了这个位子。2012年2月,因“窃听门”,詹姆斯辞去国际新闻公司执行主席一职,按英国广播公司的说法,离开天空电视台董事会主席职位是詹姆斯的个人决定,意在避免因窃听丑闻招致外界更多批评。

根据与默多克家族关系密切的人士透露,默多克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部分原因是子女们对老父娶邓文迪仍然耿耿于怀。

1998年4月,默多克和第二任妻子安娜通过媒体对外宣布,决定结束他们长达31年的婚姻。不过,安娜为离婚设置了一个条件:默多克死后,作为妻子的邓文迪无权继承他的任何遗产,除非邓文迪婚后能生个一男半女;而默多克去世时,她的子女恰好不满18岁,邓文迪才能掌控她孩子名下的股份。安娜很清楚,默多克被诊断患有初期前列腺癌,必须进行放射治疗,同时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财产即使没落在安娜的手里,也将由子女继承,不会旁落“外人”。

安娜怎么都想不到,默多克在接受化疗前,早已将自己的精子抽取并冷冻,依靠高科技“法宝”获得试管婴儿。虽然这究竟是不是邓文迪的主意,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是邓文迪顺利为默多克生下了格雷丝和克洛伊,终于“母凭子贵”,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默多克很快抱着幼女宣布道:“我的所有孩子都有接替我的位置的机会,即使是格雷丝和克洛伊,她们尽管年龄很小,但她们和其他兄姐享有同样的承诺。”

家族信托基金——财富家族的新宠?

默多克家族控制着新闻集团39.4%的股份,默多克以及他的两个儿子拉克兰和詹姆斯都是董事会成员,女儿伊丽莎白也在2010年高调回归家族生意。只有邓文迪的两个孩子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中没有任何的实际控制权,这也被认为是导致此次离婚事件的导火索。据悉,邓文迪的这两个女儿在新闻集团并不持有带表决权的股份,而是一个由无表决权股票构成的信托基金的受益人。

一般而言,富人都希望子女把企业发扬光大,现实是并非每个富家子弟都对经营家族企业有兴趣。因此,很多富人借成立家族信托基金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并不直接把财产分配给继承人,而是委托其他人或机构管理资产与分配开支,从而使得家族成员将股东和营运者的角色分开,可以放手任用能干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家族企业,保障继承人即使不经营家族企业也可以生活无忧。邓文迪的两个女儿格雷丝和克洛伊持有873万股没有投票权的A类股份,由GCM信托管理,按当前股价计算价值2.70亿美元。

默多克的成年子女一直反对让两位年幼的同父异母妹妹拥有家族信托资产,他们担心的是,默多克死后,邓文迪将掌握两个女儿在公司的全部财产,一下子成为家族中最有权力的人。如果默多克和他的4个子女愿意给邓文迪很多钱,但不愿意邓文迪插手新闻集团的业务,家族信托基金就是最好的办法。这次离婚,默多克打了非常漂亮的一仗,新闻集团并未受此影响,股价不仅没有下跌,甚至小幅上升。至于邓文迪,默多克和她的离婚未必不是一种“爱的表现”,邓文迪有可能获得近10亿美元的分手费,但这只是利益方面,邓文迪在新闻集团的权力,将基本荡然无存。

像默多克这样,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来解决家族企业继承风险的富豪,其实不少,因为信托基金的背后不仅仅在保护妻子和儿女,还在保护整个家族集团的利益。

和妻子的离婚案尚未有定论,默多克在事业上又有大手笔。新闻集团分拆成为两家公司,默多克将兼任两家公司的董事长,并以首席执行官(CEO)的身份执掌负责娱乐业务的“二十一世纪福克斯”。

据称,邓文迪和默多克已签署婚前协议,根据该协议,如果两人离婚,邓文迪将丧失在公司的职位,但可以得到金钱和财产方面的补偿。有媒体保守估计,邓文迪至少会分到10亿美元。 2011年,筹谋已久的邓文迪正式开始进军好莱坞。被称作“传奇中国女人”的邓文迪,似乎将踏上她人生的另一段征程。

手机背后的故事 篇4

默契是一种感应,是心绪和意念无约的投合。

百谷小溪蜿蜒东流,大海敞开坦荡的胸怀容纳;万丈瀑布飞泻直下,山川伸出颀长的双臂迎接。小草吐绿于狭窄石壁,阳光温暖雨露滋润;大鹏翱翔在辽远天空,白云烘托清风抚慰。

这,是大自然的默契。

我坚信人们的默契比大自然的默契更富有情趣。生活在大千世界的我们,应该追求一种默契的人生。

天地万物,绝非孤立,相辅相成。和谐而生是自然的真理,也是人间的真情。自然失去默契,即生态失衡,必然带来灾难;人间失去默契,当然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带来战祸。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的心中难免浮动不堪,高科技的诱惑,权势的尔虞我诈使得我们迷失了方向,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少了几分格调。不过,庆幸的是手机的产生又让我们的心灵更近了,高科技虽然不是有情之物,可是却让我们彼此多了几分遐想,亲人间的嘘寒问暖,情人间的密语绵绵,师生间的谆谆教导,朋友间的祝福关怀,让我们的默契变得更实在了。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那的确是太重要了。

梦是无形的,又是具体的;梦是虚无的,同时又无处不在。它涵盖一切,有时真实的如在眼前,有时荒诞得可笑。时空失去界限,善恶日趋极端。或思念旧时恋人或为痛苦所灼,时而甜甜蜜蜜,时而两股战栗,含泪俱下。偶尔微笑,转瞬忧愁覆面。穷苦时梦见白馒头,钢丝床和宽敞的房子,等富足时却连一个梦也没有了,你说怪还是不怪。

人生不也如梦一样,让人这一生都捉摸不透。不过有梦的人注定是一个完美 的人,智慧的化妆师品味出了智慧人生,灵透的林清玄悟出了真正的人生。真的,如果不能在本质上崇高起来,任何装潢和修饰都只能流于苍白无力。生命,多么严肃的字眼,用生命化妆,让灵魂独具个性而耐人寻味。这恐怕就是热爱人生者的追求。

遥远的古代,多少人怀才不遇,他们不是没有梦想,只是碍于实际难以实现罢了。可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的时代,我们不管远隔万水千山都能凭借一部手机来传达自己的意念。招聘求职中,我们可以免去来回的折返,轻松地与人联系事宜,不管我们的能力有多么弱,至少我们已经为自己争取了机会,这就已经是半个成功了。有梦的人生固然美丽,但只有手机所带给我们的实在的人生升华了这份美感,用生命化妆,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遥远,我们为拥有这样一部手机而变得更加热爱生活。

人世间爱为何物?爱的种类不同,但爱总归是一种深情。爱到深处让人心痛。拥有了爱,你便拥有了幸福。有了父母亲的爱,你便更加年轻,因为在父母的眼

里,你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有了兄弟姐妹之爱,你会更加懂得品味竞争和学习;有了朋友之爱,你不再孤独,在凄冷的夜,一杯清茶,一包瓜子,朋友的话语是对你最大的安慰。如果你拥有了爱情,那么你就是世间上最幸福的人,你会变得更美,心中总有一个目标,不再孤独寂寞。

挽着父母的手上街,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和父母聊聊天,也常常被许多琐事耽误,家似乎远离了我的生活,父母也成了我生命中的看客。可有一个故事却揪着我的心,那个捧着母亲的心要送给心上人的孩子,听到母亲的最后一句话是孩子走好。多么感人的话语,每当听到这样一句朴素的话语,我便为人世间血的锁链而震惊。正因为有了感动,我们才有更多的对美的关注和对世界的热爱,才能是自我的灵魂更为洁净和纯洁。

当今的时代已经变得很疯狂了,我们要不断地奋斗,不断地追赶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自然亲情之间的交流不再像以前那么纯真。但是亲人们会谅解你的那份无可奈何,手机的产生是划时代的,我们不必再用明月来寄托自己的相思,只需一通电话,便可以传达自己的无尽相思,虽然不能见到本人,但声音上的安慰已经远远足够。手机是那份血的锁链刻骨铭心。

晚会背后的故事 篇5

7月29号晚由热力公司举办的以“激情盛夏 热力飞扬”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在职工俱乐部激情上演。晚会节目形式丰富多样,由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武术、朗诵、话剧等。多才多艺的热力儿女用真诚的表演,使晚会高潮迭起,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和呐喊声。

在这掌声的背后有着很多感人的故事,精益求精的热力人为了使每个节目的质量达到更高的水平,工作之余抽出很多时间加班加点的排练。有的人上完夜班后白天还紧张的排练,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由于热力公司人员总数并不多,有些演员一个人参与好几个节目的演出,每天排练完一个节目接着排练下一个,不怕辛苦。还有舞蹈演员排练节目的活动量大,衣服被汗水湿透一次又一次。最令人佩服的是汽机张工,在演员中他是年龄最大的一个也是最下功夫的一个。他的相声表演台词很多,很难记。他每天5点钟起床就背台词,晚上12点以后才睡,白天还要抽出时间和他的搭档一起串台词,练习跳舞。毕竟六十多岁了,跳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他坚持练习,晚会上精彩表演引来阵阵的掌声就是对他的肯定。

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每个节目通过台下阵阵的掌声证明我们的演出是成功的,通过大家的评论证明整台晚会组织的是严谨和精彩的,同时也证明热力公司员工团结、紧张、严谨、有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激发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

热力公司:王静

照片背后的故事 篇6

照片上的我第一次走上舞台做小主持人。艳红的帷幕徐徐拉开,霓虹灯闪烁着梦幻的光芒,七彩灯光照耀着美丽的舞台,使得整个舞台流光溢彩。我一只手拿着话筒,一只手提着玉白的裙摆,和男主持人张宇一起走到了舞台上,张宇大大方方地微笑着报完了主持词。轮到我了,我手握着话筒,正准备报主持词,突然,有一束七彩光晕照到了我的脸上,那一瞬间,我操练了几十遍、几百遍的台词一下子忘光了,大脑一片空白,竟不知从何说起。完啦完啦,这回要丢大脸了!我只能露出甜美的笑容,可心里却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如果我想不起来,不仅丢面子,以后恐怕学校就不敢让我再做主持人了。我的梦想可是成为学校舞台上的“金牌”小主持呢!

就在这时,坐在台下第一排的妈妈站了起来,在大家的目光中,她双手高举过头顶,鼓起了掌。那掌声虽然在嘈杂声中有些微弱,可我却觉得十分响亮,似乎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我的心房,我开始冷静了下来。接着,在妈妈掌声的带动下,大家都鼓起了掌。那些热烈的掌声使得我又恢复了自信和勇气,台词也在瞬间回到了我的脑海里,我说得激情洋溢,场上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在掌声中,我笑得更甜了……

探寻“粗心”背后的故事 篇7

一、多一些积极的表扬

作业一发下来,教师经常会用不满的口吻说道:“明明横式里是69,怎么写进竖式,就成96了呢?以后可不能这么粗心了。”有些学生听后,匆匆改过,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下一次照犯不误。有些学生下次作业注意了这个问题,却又犯了另一个错误。反反复复,收效甚微。

既然批评并没有太多的效果,那么不妨改变一下评价的角度,将消极的批评转为积极的赞扬。例如,针对他上次作业失误、这次却改正的地方,加以表扬。“真不错,这次,你注意到完成竖式后要在横式上写结果了。”“你这次的口算,没有忘记进位和退位,有进步,表扬。”与此同时,指出这次作业中还存在的不足:“但这里把69看成96了,数宝宝要生气的哦,以后要注意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被人肯定的人。我们的学生也同样如此,在学习的道路上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而在面对计算错误时,得到的批改往往多于表扬,有太多的“不该怎么做”,却严重地缺乏了“该怎么做”,这对积累计算经验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一些正强化,让孩子尝到努力的甜头,并明确下次作业新的改进方向,才能产生滚雪球效应,问题也才能逐步地得以解决。

二、多一些清晰的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算理是对算法的解释,是理解算法的前提,算法是对算理的总结与提炼,它们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透彻理解算理和熟练掌握算法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然而在现实的计算教学中,老师更关注如何将算法讲清除、说明白,却常常忽视了对算理的关注。

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出示算式“34+25”后,可以先拿出小棒,第一次拿出34根(3捆和4根),第二次拿出25根(2捆和5根);再让学生摆小棒,3捆和2捆放在一起,4根和5根放在一起;最后让学生想小棒,体会数位对齐的道理。这一过程突出了“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道理,学生理解深刻,记忆持久。

三、多一些巧算的时间

在保证一定量练习的同时,一定要巧练。练的内容有针对性、练的形式有趣味性。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1. 充分利用错误资源

对于学生已成的计算错误,教师不要一味地指责,最重要的是及时利用错误资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加上教师的及时强调,让学生清楚认识到错误产生的原因。

(1)计算错误有一定的集中性。教师如能及时地捕捉具有普遍性的错例,并通过对口练等方式加以针对性练习,对于提高班级整体的计算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2)计算错误又有它的个体性。有些学生对于运算符号不敏感;有些学生遇到两位数加三位数,总喜欢左边对齐;有些学生不是忘了进位,就是忘了退位……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引进了“纠错本”,让学生把做错题的原题记录下来,一个单元结束或一阶段学完后,回头再做一做。因为每个人的错误不同,记录的题也不一样,此时的练习,非常有针对性。

2. 科学安排计算练习

计算只有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但不少老师把计算练习简单化、单一化,出几道题让学生计算了事,如此机械、重复练习,只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有一些老师把计算练习复杂化,创设了各种各样的情景或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但思考少了、练习密度低了,同样达不到练习效果。

计算有其基础性,学生完全有能力自我练习,效果会非常好。班里定期评出“口算小管家”,课前准备口算题,课初组织大家进行口算练习,并同桌交换批改。活动都由学生组织,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小管家”担心题目出得不合适,所以出题特别认真;而做同学出的题,大家也格外的认真;批改不但仔细,还时不时会写上一些评语,比如“这次都算对了,真棒!”“字要写的好些哦!”……

《罗马人的故事》背后的故事 篇8

“我的人生就是五十本书和一个意大利儿子。”盐野七生在她的书作签售会上说。

盐野七生,1937年出生于日本,父亲是个诗人。26岁时她游学意大利,回日后感慨“日本无英雄”,再赴意大利,之后定居英雄辈出的罗马至今。1992年~2006年,盐野七生用了15年时间,每年写一册,写出了15卷《罗马人的故事》。

在读者们面前,已经77岁的盐野七生着淡妆,说话语速不紧不慢,尤其擅长以一脸poker face(一本正经脸)说出让人忍俊不禁的话。比如,现场主持人问她的第一个问题是:15年写一套书会不会累?她淡定地说:“我认为女性要有这样的毅力,15年坚持做一件事情。我可以,你也可以。”

《罗马人的故事》出版之后,引起很大反响。盐野七生的书有多受欢迎?在日本,她写成一册,就出版一册,读者们追着读了15年。“写完了,和我一样,我的读者们也老了。”她说。这套书在日本是政界、经济界必读的书目,共销售1090万册,在韩国销售了250万册。

写这套书的第一册时,盐野七生自问:罗马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到了第15册,她写道:懂得了这些人。在盐野七生看来,相比希腊人,罗马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宽容。对待被他们征服的臣民,罗马人将其视为家人。这是他们的宽容。罗马人允许其他人的特点和他们共融。所以,罗马人是法律的创作者。法律的源起,就是把不同想法、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用共同生活的法则捆绑在一起。本来嘛,如果共同生活的人想法大体一致,比如一个家庭之间,是不需要法律的;但当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时,就需要法律了。

但罗马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宽容的。或许,宽容也是一门需要“习得”的学问。罗马人在开始了征服之后,才对被征服者渐渐有了宽容。盐野七生说,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人在一个圆桌旁,通过谈判、交谈来解决问题。但正像现代世界局势所证明的一样,圆桌会议几乎很难解决问题。罗马的方法若放到现在未必能立竿见影,但罗马宽容的态度至少促成了其两百多年的和平与繁荣,并造福了当时的欧洲。“罗马治下250年的和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空前绝后的,找不到一个历史阶段,让所有人享受同样的公平。所以现在历史上有‘罗马治下的和平’这个专门术语,而没有出现类似‘美国治下的和平’。”

这种宽容,让罗马很多次转危为安。有人说,被誉为战略之父、终生与罗马为敌的汉尼拔是可惜的,失败的扎马会战是一场匆匆忙忙的失败。盐野七生则认为这场失败是必然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汉尼拔不会化敌为友。他的对手西庇阿和汉尼拔相反,恰有本事把之前的敌人化成朋友,召集起来。汉尼拔攻打罗马的原因是因为愤怒,他想要报复。这样的怒气没法儿控制。“愤怒的心情可以促成你做一件事情,但绝不可能促成你做成功一件事情。罗马人最伟大之处在我看来,是他们能忘却愤怒。”偌大一个罗马帝国,只靠20万兵力守护,在其1000多年的历史里,大的民众叛乱并不多。宽容的态度和忘却愤怒,让罗马帝国更好地前行。

和2000年前的他们在一起

写作这套书稿,对盐野七生来是一个不断探索的有趣过程。她是一个非电子的人,没有电脑,也没有手机。甚至,她的工作室连灯都没有。盐野七生只在每天上午工作5个小时。写这15本书,她用坏了6支钢笔。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喜欢这件事情,不可能坚持这么久。因为盐野七生知道这是一个时间很长的过程,逼迫自己太紧,会很容易疲惫。

虽然是白天写作,毕竟没灯,有时工作室会很昏暗。所以无论从本来意思还是比喻意,盐野七生都自嘲生活在“黑暗时代”。生活在“黑暗时代”并非没有好处,现场有年轻读者问她不联网是怎样的感受。老人略作思考,拿起手中的笔,打了一个很棒的比喻。“对我来说,电视上、互联网上的东西都是横着的东西,是流过去的信息。”她将手中的笔横着拿,“但历史是站着的。读书是竖直立起来的。”她将笔立了起来。盐野七生认为,历史是竖向的信息,大家看到的现实、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一种横向的信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并不是信息越多越好,如何把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在一起,然后生出一些新的想法来,才是重要的。“所以,在我们不断接受流动的横向信息时,一定要有站着的东西去做支撑。这是历史对于人类的启迪。”

盐野七生有个外号——日本最受男性欢迎的女作家。她坦言这些年来她在日本一直遭受指责和批评,说她不像个女人。《罗马人的故事》在日本的学界引发了不少争议。罗马的历史是由男性缔造的,关于罗马历史的研究后来也多由男性学者研究,但这套书是从女性视角观察、完成的。盐野七生说,她确实从来没有把自己固定成女人看待。

盐野七生贯穿在这套书的历史观也颇为独特。她说日语里有两个词——历史和故事。学者们喜欢使用历史这个词,而她喜用故事。其实,历史和故事在希腊语的词源里,是一个词:history。盐野七生学习历史,并把成果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学者用历史表达历史更贴近这个词的根源。“其实,皇帝们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对于某一个人,与其去研究,不如去讲述。”她写这套书,就是请大家去2000年前的欧洲去游玩,和2000年前的古人聊天,和他们一起行动,和他们“在一起”。

学哲学出身,盐野七生认为哲学和历史有着共通之处。哲学简而言之就是用抽象的观点来看人,历史则要还原有血有肉的人,两者的考量对象都是“人”。在她的书里,除了哲学地还原一个人,还有很多地图、分析。书里不仅有哲学,还有经济、战争等各种涉及其他专业的数据、资料。

在中国要出版这套书时,盐野七生只跟出版社提了一个要求,就是日本版本里的所有图表资料,都需要放在中国版本里。其他的一些有关罗马的资料,大家熟知的,放得少倒无所谓。因为她认为,历史和地理密不可分,历史资料里地图很重要。“在北京发生的事情,上海的人有什么感受,这个地理距离对读者了解一个事件的时候是很有启示的。”这种想要和读者“在一起”的诉求,也体现在了对地理距离上要有直观感受这一点上。这毕竟是一本历史书,故事再多,也不是小说,没有虚构,在客观上多一些数据,能佐证盐野七生的研究。在读者好奇地问盐野七生喜欢笔下的哪个人物时,这个77岁的老太太特别认真地说,她的标准是对方是否“性感”。在她的回答中,一连串听不明白的日语里时常蹦出来一个日本人发音的“sexy”,让人觉得有点萌。

让读者去判断哪些对现实有用

作为一套史书,还是一套15本的史书,会有人读吗?现场一年轻女孩儿提问:读这套书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女孩话音刚落,就有不少“于我心有戚戚焉”的附和。盐野七生表示写作时只是如实描述历史,她的目的不是要给现代人做一些什么参考。她缓缓地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这套书在现实生活上能有什么意义。如果是抱着对现实‘有用’的意义去写作,那么在写作的时候就得从史实中特意挑选那些可能‘有用’的东西去写。我觉得还是应该全盘陈述,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哪些对现实有用。”

盐野七生说自己尽了全力写书,她希望读者在阅读之后多多思考。她期待自己的作品像白纸,读者会在阅读的时候有超乎她的文字的想象力。当她意外地发现读者有更深的理解时,会觉得很有趣、很高兴。不过,她对现场的读者并没有提出这么高的要求,她笑说:“我的书里写了很多性感的男士,大家可以暂时忘却对现实到底有没有用这样的问题,尽情去享受这些性感的男士群体吧。”

追求“实用性”并不是中国读者才有的困惑。“我的这些观点,40年前就在日本说过了,但好像到现在也没有渗透到读者群里。大家都在问,这本书能不能对现实起作用。我个人的经验是,真正起作用的东西,恰恰是那些一开始你以为没有用的东西。”盐野七生说。

虽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谁都知道,但真正要做起来不那么简单。多读一些“无用之书”,在这个成功学大行其道、时间又如此宝贵的新时代,谈何容易!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每人每年平均阅读4~5本书,按这速度如果真要通读盐野七生的这套书,够好几年的阅读量了。但盐野七生写这套书,花了15年,背后的案头工作难以计数。正如她所说,一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所以经常需要面临选择。日本人对待事物的坚持,比如茶道和插花,值得我们慢慢体味。一个人一生喝茶,只用一个茶杯,这就是渗透到细节里的坚持。

最后,主持人请出了盐野先生的公子,满场的女人们就沸腾了。这位意大利的小伙子高高帅帅,很精神。在大家的一片惊叹声中,盐野先生对翻译说了一句话。翻译举手,要来了话筒说:“我一定要把这句话翻译出来。盐野先生刚才说,她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50本书(她的所有作品)和她的儿子。”对一个母亲来说,或许后者才是自己更精心的栽培。

责任编辑:张蕾磊

盐野七生认为,历史是竖向的信息,

大家看到的现实、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一种横向的信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并不是信息越多越好,

上一篇:六年级阅读活动总结下一篇:发行保荐工作报告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