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面临的形势(共8篇)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讲:“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这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环境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是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安全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从两个“前所未有”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形势。
一、党中央对形势的两次战略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形势有过两次重要判断。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国际形势,果断作出了“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的判断。当时小平同志讲,“‘战争打不起来’这个话我们多次讲过。这个判断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就能够安安心心地搞建设,把我们的重点转到建设上来,没有这个判断,一天就诚惶诚恐的,怎么能够安心地搞建设?不可能安心地搞建设,更不能全面改革,也不可能确定我们建军的正确原则和方向。” 有了这个判断,就有了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思想基穿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把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明确概括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并及时根据国际形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调整了对外战略和方针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并把对外开放确立为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中央对形势的第二次判断,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来的“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中央作出这个判断的依据,一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我们有可能争取一个较长时期和平的国际环境,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二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泛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推动力量;三是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我国可以利用这个契机,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这些都给我们加快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战略机遇期的论断,是我们党在深刻考察了当今世界特征和自身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判断,关系到长期的、全局性的各项战略部署,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两个“前所未有”是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国面临安全形势的新概括
两个“前所未有”即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十七大仍然坚持了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并以两个“前所未有”对国家安全形势作了高度概括。
(一)机遇前所未有 第一,从国际背景来看,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为我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一机遇前所未有。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政治多极化深入推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这些基本特征使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国际环境在较长时期内可以保持总体和平稳定,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于我有利,机遇在大大增加。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与科技进步相结合,给世界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第二,中国的安全环境处于建国以来较好时期之一,使机遇前所未有。仅从上述当今世界的主题和经济发展潮流,还不足以说明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我们还要善于从中国自身环境改善来看待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首先,冷战结束,长期对我构成严重威胁的军事包围基本解除。整个冷战期间,我国家安全形势非常严峻,美、苏、日、印等国从四面八方对我构成军事威胁。我们一方面需要巩固政权,另一方面需要应对威胁,安全环境非常险恶。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奢谈机遇期的。冷战结束,对我构成威胁的军事包围基本解除,这是我们谈机遇期非常重要的基点。其次,美国战略重点转移,减轻了我们的战略压力。“9.11”之前,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我来自美国的战略压力巨大。“9.11”事件及后续事态发展,使美国的战略注意力、战略资源和战略重点被迫投向中东地区。美国的战略困境成为中国战略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的重要因素。再次,与邻国边界领土争端取得较大进展,周边环境和谐稳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与越南、印度、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签订了边界划分的协定或边境相互信任的协定,绝大部分有争议的陆地边界已经划定。我国同东盟国家在南海领海和岛屿主权归属问题上的争议也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迈出重要步骤。我们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营造了和谐稳定、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这是机遇前所未有重要保证。
第三,我国与其它大国关系出现全方位改善。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进入平衡发展时期;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全面展开,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不断加强;中欧关系呈现出稳定、务实、成熟、全面发展的特点,因双方战略借重需求上升,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得到新的发展;中日关系虽有所迟滞但已出现回暖迹象,且经济联系密切,利益交融已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不存在战争前景;中印关系得到较大改善并不断发展,现在中印两国正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相互谅解的原则,积极促进两国关系朝着更加稳定、友好的方向发展,两国签署的《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为中印关系的改善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中国与其他大国发生大规模军事对抗或被迫卷入周边局部战争的可能性不大,我们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力以赴地推进和平崛起进程是完全可能的。第四,中国国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我们捕捉机遇期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出28年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7%的奇迹,国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正像十七大报告讲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个现状使我们对各种有利条件的利用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今天的发展利用了国际上所有条件的同时,却没有遵从西方的模式,而是走了一条完全独立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这使得我们解决问题的战略回旋余地增大,有利于战略机遇期的捕捉。
(二)挑战前所未有
第一,世界形势的不乐观因素的挑战。当今世界不容乐观的因素,深刻影响我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其双刃剑作用愈益显现,国际竞争加剧,对发展中国家总体不利;世界力量失衡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政治多极化发展道路曲折漫长;西方某些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大肆推销其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加剧了一些国家的民族宗教矛盾和意识形态斗争。由于我们已经全面参与了全球化进程,世界对我们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直接而广泛,从而带给我们的挑战前所未有。第二,西方国家主导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挑战。冷战格局瓦解后,西方大国仍然保持了综合实力优势。当今的世界秩序仍由西方大国领导,以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为目标,由少数几个大国垄断国际市场,操纵整个国际社会生活。国际组织基本上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导,按照西方国家制定的规则在运作。我们长期被排斥在国际主流社会之外。同时,外界对我们承担国际责任的期望大大高于我们的实力。因此,在现有的国际秩序下,如何更加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更好地利用各种合作机制拓展我国的发展空间,维护自身的发展利益,于我们是一种挑战。
第三,世界大国公开或隐形遏制对我形成的挑战。西方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对中国“西化”、“分化”战略。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毫不掩饰地宣称,美国的目标就是要领导全世界,就是要利用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变化来谋求它的绝对优势。在美国全球战略的主导下,美国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和潜在挑战者是毫无疑问的,在台湾问题、人权问题、贸易问题、以及东北亚、中亚安全问题上存在着若干分歧。近期,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和美国四方联盟缔结了非正式防务条约即所谓亚洲版北约,矛头指向十分清晰。如何警惕和有力地回应国际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的渗透和遏制的挑战前所未有。
第四,影响我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因素处于不确定变化之中。中日东海争端、南海权益争端、中印边境领土争端,矛盾冲突日益浮上台面;“台独”、“藏独”、“东突”等分裂主义势力继续得到西方势力支持,成为影响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现实障碍,西方国家某些抵制奥运的言论和行动充分说明这一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台湾问题形势发展正进入新一轮高危期,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当选后的政策走向还存在变数。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讲:“当前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的诸因素中,最能在战略机遇期干扰我和谐社会建设、中断我和平发展进程的是台湾问题。如何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新世纪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能否持续,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能否真正实现。” 这些影响我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因素都处于不确定变化之中,且很多客观条件我们难以把握。如美军在伊拉克还能陷入多长时间,美国同伊朗的核问题将如何解决,朝鲜半岛局面还能维持多久,中日东海冲突以什么方式解决,台独势力会把台湾推向何处等等,都将对我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如何应对各种势力干扰我国发展历史进程和国家统一的挑战前所未有。
第五,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带来的挑战。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有,发展付出的能源、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就业、分配、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阶段性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正如胡锦涛主席指出的“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我们能不能抓住国际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升级加快的历史机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我们能不能妥善应对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完成新形势下“五化”的新任务;能不能解决民生为重点的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一、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地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聚焦关注,赢得了前所未有的难得发展机遇。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当
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环境
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务院首任总理周恩来曾经长时间亲自主管过问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教育大众化带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大众化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1]更为直接的是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和“实施以创业带就业”[3]写入报告,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怀。2007年-2009年连续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涉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9年温家宝总理向全国人大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专章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举措:“……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鼓励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4]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亲自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增强信心,战胜暂时的就业困难。仅以2008年12月总书记和总理见诸媒体的活动报道就足以说明他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12月12日至14日,冒着严寒,正在辽宁考察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专程来到沈阳人力资源市场考察……离开人力资源市场时,总书记指着墙上的标语对工作人员说:就像你们这里写的一样,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关系到千家万户。继总书记考察之后,20日下午,在出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举行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闭幕式活动之后,温家宝总理出人意料地出现在该校的图书馆,与百余名大学生畅谈心声。在谈到就业压力时,温家宝表示,请同学们放心,我们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其实你们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如果说你们心里忧虑,我的心里比你们还忧虑。“12月21日至22日,温家宝总理又冒着严寒到重庆考察。考察中温家宝惦记着大学校园,惦记着大学生们。考察期间,他临时决定前往重庆大学看望学生,给同学们加油鼓劲。除了考察之外,12月23日,媒体又报道了胡锦涛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致“敬爱的胡锦涛总书记”的信上做出重要批示,称赞十佳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难能可贵,要求有关部门加强与大学生“村官”的联系,对他们提出的关于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议进行研究。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2月20日下午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胡总书记强调指出切实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要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解决好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做好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工作,加强妇女、少数民族群众、残疾人等就业工作。
总书记和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如此牵挂和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他们的率先垂范为顺利有效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二)国务院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地方政府强力推动,
密集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和有力措施,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效开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9年8月汇编成册的内部资料《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文件汇编2009》统计分析,为落实2009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和4月国务院召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和精神,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及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8个部门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等37个文件、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出台了省政府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性文件。这些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的68个文件,涉及毕业生基层就业、应征入伍、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困难毕业生帮扶等方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同时,这些力度空前的政策文件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效开展进一步扫除了政策障碍和制度壁垒,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政策基础。
(三)全社会大力关注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当前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更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全国和地方召开的一年一度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热议和焦点关注。二是大量专家学者以论坛发言、公开发表文章等形式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应对的工作举措。三是新闻媒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正面宣传报道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的新举措、高校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措施和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为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搭建有利平台,比如重庆广播电台就为广大毕业生开播了“阳光·桥”频道,便捷地为众多高校毕业生传递就业需求信息、发布毕业生求职意向,较为有效地为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牵好了线、搭好了桥。四是广大毕业生家长从内心更加认同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更加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更多的毕业生家长加入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的行动中来。五是广大用人单位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号召,纷纷采取实际行动想法设法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渠道和创业机会。比如重庆市国有企业2009年就比2008年增投了一倍的用人指标用于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一些有社会责任感和远见卓识的企业一方面为政府和社会分忧解难,克服自身困难尽量多地招聘毕业生;另一方面捐赠资金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援助,比如,恒大集团重庆公司就为进入重庆市首届创业大赛决赛的一等奖团队提供3万元、二等奖团队提供1万元、三等奖团队提供5千元创业启动资金。上述事实清楚表明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更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高等学校内部更加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
大人员、经费投入,积极探索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搭建了更好的工作平台
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更是基于社会责任和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全国各地高等学校更加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有实际效果和操作性强的具体举措,如,创新一把手工程工作机制,书记校长亲自抓就业,有效调动更多资源开展就业工作;比如利用科研项目吸纳优秀毕业生协助开展科学研究,不仅有利于科研开展、而且解决了部分学生就业问题。在原有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就业工作人、财、物的增量投入,一些学校追加数十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调集精兵强将,充实校院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同时多渠道培训毕业生就业工作干部,从人员数量和素质上充分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所需。在做好年复一年的大量繁重琐碎的就业指导教育、就业管理与就业服务的基础上,一些学校前瞻性地开展构建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长效工作机制的实践探索,力图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比如重庆交通大学就在2009年11月以学校文件的形式发布了《重庆交通大学关于构建促进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其核心举措就是要构建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联动机制,真正从根本上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成功创业。
二、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严峻挑战
在比较乐观地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毕业就业工作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以较大幅度持续增加、社会经济发展现有模式不足以提供与就业人数相匹配的就业岗位、高等学校自身办学客观存在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等错综复杂的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压力之空前、挑战之严峻都是前所未有的。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影响持续
作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更大、困难更多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向实体经济蔓延,给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深远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当前世界经济已发生积极变化,欧美实体与金融业好转,而新兴国家因为通胀压力普遍实行货币紧缩,世界经济由此进人后金融危机时代。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就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从而使世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呈现缓和与未知动荡并存的状态。国际金融形势的急剧恶化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从而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举步维艰。”[5]顺应国际经济宏观形势,国家适时做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适当降低GDP增幅的宏观调控决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GDP增幅调整为7.5%,按照国际通行的就业弹性系数推测,今年新增就业岗位将同比去年减少150万—200万个,而毕业生就业人数将以20万-30万的数量持续增长,供需方面的一增一减势必导致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作用下,将更加凸显。同时,高校毕业生在经济低迷时期求职择业,将更多地面临因企业倒闭、经营状况不佳等因素导致的被裁职员的竞争威胁。这些被裁减人员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准备步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显然是一种竞争威胁。也必将更多地面临来自于海归人员的竞争威胁。全球性经济衰退,大量在海外求学的留学生在毕业时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国外工作机会,大量的海归势必给在外语和专业技能以及视野等方面处于下风的国内高校毕业生带来较大的就业竞争和冲击。以高校为例,由于近年来海归博士较多,因此给了高校以更多的选择余地,不少高校在引进老师或者研究人员时往往会优先考虑海归博士硕士,这无疑给本土毕业的博士硕士们在求职过程中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将更加突出。
基于上述国际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并且这种不利影响极有可能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逆转的。换句话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体是众多高校毕业生,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受到的来自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和不利影响肯定会传递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之中。很显然,在这种不利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下开展极富中国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其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
(二)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以较大幅度增加,毕业生就
业总量矛盾给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巨大压力
回顾和反思十年前基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和满足更多民众享受高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尽管当时的政策设计肯定是切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但是高校扩招也十分明显地带来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成倍增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的107万人到2010年跃升为630万人,十年时间人数增长了6倍多,虽然近几年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高校扩招步伐有所缓和,但是由于持续多年的扩招,高校在校学生基数早已增加到一个很大的数量级,如今在630万的基础上扩招5%,就抵得上107万基础上的30%,毕业生的绝对增幅是十分巨大的。还有据教育部最近几年公布的初次就业率70%匡算,每年都有近200万毕业生离校时不能顺利及时找到就业工作岗位,这很可能导致今后几年都会有接近1000万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岗位。这种受过高等教育的适龄劳动人口对就业岗位的增量需求,不管是增长的绝对量还是增长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是其它任何国家都从未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发展能够提供的比较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数量远远赶不上高校毕业生供给数量,供求矛盾将逐年凸显。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应对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幅增加带来的巨大压力,可谓任重而道远。因为目前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压力经层层传递,最终都落实到高等学校头上。高等学校按照社会功能划分,其主要功能是传承知识、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本身是一个育人之重镇,而非就业岗位提供之场所。再加上高等学校本身也缺乏调控用人单位用人行为的功能(就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不能完全规范或有效影响用人单位用人),在现行十分强调用人单位自主用人权、政府监管不是十分到位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如何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如何有效化解毕业生总量逐年大幅增加的压力,将更多的毕业生有效推荐到用人单位上岗?这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在短期是不可能有效改观的,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巨大,实在不是一句虚言。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大量存在给有效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学者普遍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的失业主要属于结构性失业”。[6]从实际工作层面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客观存在结构性矛盾,其主要表现为高校毕业生供给和需求存在着结构性不匹配问题,市场需求与大学专业设置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区域结构性矛盾非常明显,西部地区供给与需求矛盾较大;不同行业与专业之间就业冷热不均等。
上述结构性矛盾的大量存在,有很多问题是短期内不可能有效解决的,比如区域性人才供需矛盾只有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体与东部相当时才可能有效解决,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存在的巨大差距,不可能是短期就可以消弭的。因此,这类结构性矛盾带给高校毕业生的挑战是长期和巨大的。有些问题是已经逐步认识到位了,但要真正着手解决又是很难找到着力点和切入点的。比如市场需求与大学专业设置矛盾问题,经过连续几年的分析探讨,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但是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其关键点是社会的真正需求信息缺乏科学权威的发布,高校即使很想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但是却缺乏可靠的信息依据,这就导致高校专业不太可能根据社会需求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这类矛盾作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根源上给其带来巨大的困难和压力。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承载着巨大的社会期望和社会责任给顺利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现在大学生培养成本,一部分是由大学生的父母分担的。一般工薪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已显得力不从心,更不要说比较落后的农村家庭和城镇贫困家庭了。父母节衣缩食,供养大学生四年,盼的就是毕业了,能找一个好工作,能对家庭有所回报。说实在的,这个要求并不高,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由于工作岗位的相对短缺、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脱离实际、传统世俗观念认为大学生就应该坐办公室当白领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高校毕业生并不能充分就业,按照教育部近三年公布的70%左右的就业率匡算,近几年每年全国都有200万左右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完成学业就奔赴工作岗位,虽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虽然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也不是百分之百能就业,但是,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却难以理解和接受这种现实,难以接受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难以接受巨大的投入换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巨大反差,难免产生抵触和不满情绪。如果这种不满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排解,就可能使这种不满情绪从个体性的不满变成群体性的不满,从对某一件具体小事的不满泛化成为对整个社会的不满,导致不满情绪的堆积和聚变,从而变为影响和危及社会稳定的危险因素。
基于上述理由和事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不仅是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而且肩负着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满足家庭和社会的期待,消弭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重任,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五)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师资水平等多方
面的不足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从源头上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带来困难和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从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视角来理性审视,还不可否认地存在部分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导致实践教学环节十分薄弱、培养的学生和社会接触过少、缺乏对国情的基本认识、实践动手能力欠缺,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来源于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没有相应的社会实际工作经验、实际教学中纸上谈兵多等问题。这些都在培养环节为顺利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留下了“短板”和隐患。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好比企业的营销部门,只不过向客户推销的是活生生的“人”。众所周知,不合格的产品再起劲吆喝,最终也不会赢得市场,就像当年的央视广告标王秦池酒就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烟消云散。同样的道理,由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教学实践、师资水平等多方面的不足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动手能力不足、综合素质较低、知识结构狭窄等诸多瑕疵,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不了广大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这就必然从源头上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带来困难和问题。
(六)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服务体系的不够完善,毕业
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存在的诸多不足,从体制机制上为顺利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困扰
近年来,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制定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优惠举措,但是都比较宏观,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如何切实落实这些政策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虽然高等学校投入了更多的人、财、物到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中,但是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实际需要相比,也还有投入不够的问题。还有,大多数高校的就业工作一线人员业务能力还不是很适应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需要;高校之间的情况也存在不平衡的状况,部分高校存在就业工作人员、经费、场地等方面不到位的情况。
上述问题的存在,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极大的困扰。在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往往会因为政策措施的不完全配套、不能真正有效得到落实,部分家长和一些社会成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学校部分教职工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片面认识和歪曲理解,部分毕业生言行上不是十分支持理解学校辛辛苦苦开展的各项工作,而感到不受理解、不被重视,给顺利开展工作带来较大困扰。
(七)学生就业观与客观实际相脱离,削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效
由于部分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受大学毕业要当国家干部、要坐办公室当白领等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较深,加上高校毕业生基本上是从校门到校门的人生阅历,他们接触社会现实有限,理想主义和主观主义色彩浓厚,反映在就业观念上不少高校毕业生脱离客观实际地要求工资待遇要高、工作单位地理位置要优越、工作要轻松,青睐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不愿意到基层一线增长才干等等。“从大学生就业观念上看,在我国社会,由于大学生群体长期是优势群体,这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平和地看待就业问题,在很大一部分人潜意识里,还沉浸在以往的精英意识里,忽视了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的实际身份。许多普通劳动者从事的工作,在这些毕业生眼里,就变成了不适合大学生干的工作,就业观念有偏差。”[7]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这部分毕业生好高骛远、三心二意、骑驴找马,极大地浪费来之不易的就业需求岗位信息,大量“有业不就”现象客观存在,大大消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效性。
在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过程中,也大量存在辛辛苦苦找来了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但是由于毕业生就业定位脱离客观实际,虽经再三说服动员,还是不愿意和毕业生自认为“不好”的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导致到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造成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其结果是直接导致高校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是工作实际效果却不明显。比如校园大型招聘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邀请数百家单位到场,提供数千条就业岗位信息,但是由于学生不领情,导致剃头挑子一头热,实际签约率十分低下。毕业生就业观念的理想化与脱离实际,从另一个方面为高校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了挑战和困难。
总之,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空前的困难挑战。从机遇方面讲,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务院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地方政府强力推动,密集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和有力措施,全社会大力关注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高等学校内部更加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人员、经费投入,积极探索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搭建了更好的工作平台。从困难和挑战方面讲,国际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影响持续作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以较大幅度增加,部分高校专业设置社会适应性不强导致毕业生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承载着巨大的社会期望和社会责任,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师资水平等多方面的不足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服务体系的不够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存在的诸多不足,学生就业观与客观实际相脱离,不同程度地削弱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效。因应这种客观形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分析认清形势的基础上,采取系统科学的得力措施,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持续健康有效开展。
摘要: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可以说正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辩证地审视其面临的形势,既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又有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严峻挑战。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分析认清形势的基础上,采取系统科学的得力措施,有利于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持续健康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
参考文献
[1][2][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106155/106156/6430009.html,2007-10-21.
[4]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9-03/14/content_17444081.htm.2009-03-14.
[5]张胜利.后金融危机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S1).
[6]刘艳等.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基于近两年浙江主要经济指标尤其是外贸出口指标的增速明显下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浙江外贸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的探讨,分析浙江经济发展放缓的原因。本文认为浙企更应通过“修炼内功”以求突破;并针对此提出几点个人认为应重点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浙江模式;外贸经济;人民币升值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腾飞,现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目前,浙江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市场化完善期和国际化提升期,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环境、资源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受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和国内政策调整的不利影响以及省内土地、电力、淡水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日益明显,这些都使“浙江模式”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浙江模式
浙江经济是以中小企业为绝对主体的“块状经济”模式。据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浙江全省各行业共有企业单位数30.53万家,其中各类中小企业数量30.41万家,占绝对多数,从业人员1130.71万人,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27703.85亿元。中小企业单位数占总企业单位数的99.6%,资产总量占82.6%,从业人员占82.7%,营业收入占71.7%。仅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2004年全省中小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376.9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的92.8%。浙江的这些中小企业按行业又呈块状分布,所以有学者称“块状经济”是浙江的一大特色。“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某一行业相对集聚,并以其中一两个产品为龙头,在该区域经济总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区域性行业群,因此也可成为区域特色经济。纵观浙江全省,88个县市区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块状经济。其中绍兴轻纺化工、海宁皮革服装、永康五金、嵊州领带、大唐袜业、永嘉纽扣等已成为大规模的专业化块状经济产销基地。
这些“块状经济”的内部,企业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小,很多甚至是家庭作坊式的。他们一般指从事某一个产品的某个生产环节,生产某一零部件,或专门从事某一工序的加工。这样大家因为某个产品的分工合作而组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生产网络和产业集群。这样形成的产业集群也有学者称其为空间积聚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单个小企业组织和大量销企业集中的企业布局形式,即生产在一家一户,规模却是在千家万户,形成微观小规模生产、宏观大规模经营的格局,便于取得专业化分工和外部规模经济效益。浙江的特色经济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区位优势和开放的政策导向,浙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是走在全国经济的前列。
二、浙江模式受到挑战
随着加入WTO后过渡期结束,越来越多国家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非常有利于浙江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而外贸出口一直是拉动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的三大主要动力之一。然而,入世有机遇也有挑战,尤其近两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浙江模式受到的挑战愈加明显。有数据显示,2007年起,浙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低于江苏、山东等发达省份,有些甚至低于全国,发展步伐已经明显放缓。今年1-2月浙江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政府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个百分点,排在25位,利润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企业的亏损面达26.1%,亏损总额64.8亿元,同比增加71.3%。据悉,浙江省石化、纺织、通讯、电子设备制造等已出现全行业亏损趋势,部分行业龙头企业,今年1-2月份高亏达10亿元。
注:1、产销率增幅为百分点;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增幅为百分点
数据来源:浙江经济贸易委员会网站
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1681.2亿元,增长13.5%;1-2月份利润总额为190.83,增长6.71%,于去年同期相比,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增幅分别回落4.1和30.1个百分点。工业产销率去年上半年总的来说是持平,从8月份增幅变为负之后,到现在一直没有扭转。
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相比,1-2月份浙江进出口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出口更甚,出口增幅分别下降43.2和13.5个百分点,进口同期下降8.3个百分点,和去年全年相比仅上升了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1279.26亿元,增长11.6%,同比下降18.6个百分点,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纪录(近年均在30%左右)。出口交货值对工业销售产值的增长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26.7%降至16%。可见今年工业产销增幅明显回落,主要是出口不振所致。
三、原因分析
笔者分析造成浙江工业和贸易增幅下降如此快速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双顺差继续扩大、外汇储备不断膨胀,和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压力之下,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到2007年底,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已达16%(这个月刚刚突破6)。有学者预测升值还会继续。这已经削弱了浙江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再者从去年开始美国经济明显疲软,次贷危机导致美国市场需求萎缩,更不利于浙江产品出口的增长。
二是随着入世过渡期结束,我国一方面为履行承诺,另一方面为扭转大量贸易顺差局面,快速促进出口产业结构升级,控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出口退税大范围取消,此次出口退税调整涉及2830多项出口商品,对浙江省的冶金工业企业中小企业影响最为严重,使许多本以出口退税为利润主要构成的中小企业利润骤减。
三是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和从去年开始的基本生活物资价格膨胀。今年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都比去年同期上照11%,与1995年来同期最高点的2004年的13.4%相近。致使企业成本大幅增加,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2%,通货膨胀进一步蔓延。原材料价格的全面上涨,因生产能力过剩导致“高进低出”格局的长期维持,这对依赖外部原材料的浙江工业企业的影响大于全国,相当部分生产加工企业面临亏损。最突出的是石油加工业,化纤制造业今年1-2月利润从去年同期猛增157%落至净减8.5%。
四是银行准备金率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一再上调。为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从2007年12月21日起第6次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7.29%提高到7.47%,上调0.1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此次调整有利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同时,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保障我国经济顺利实现软着陆,央行2007年共10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到年底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4%。今年至本月准备金率又上调了4次,现在已达16%。现在银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形势,对那些由于利润缩水想通过银行贷款扩大规模、更新技术的中小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更是许多靠贷款创办的企业是资不抵债,即将面临倒闭。
以上对浙江企业发展更多的是外部原因,而决定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还应是在浙江模式内部:
首先,浙江工业产业整体层次偏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子不大,基础原材料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缺乏新兴产业的强力支撑。浙江中小企业大多数从事的仍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占主导的产业,而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比重很小。七八十年代,浙江省的主要工业部门是纺织、机械、食品、化工和建材工业。这种状况延续至今,纺织、机械(包括电机)和化工这三大工业部门的地位基本没有变化。目前浙江工业产业逐步实现多元化和国际化,向IT产业、电子设备、高端服装、医药以及电机产业方向发展,但是升级缓慢。
其次,是长期沿袭粗放的、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过大,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受到制约。以环境、资源为代价和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薄利多销的外贸拉动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再适合当前经济趋势和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浙江经济要想保持现有的经济地位就必须加大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利润空间。
再者,浙江的企业组织结构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角,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这样的经济结构将导致投资决策的分散化,这对企业适应需求多样化的下游产品的市场竞争是有利的,但是对取得规模效益优势是不利的。再加上中小企业的创业者或管理者整体素质不高;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绝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明确自己的经营战略,等等这些都是众多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普遍不高,不易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和扩大企业规模。
四、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浙江外贸出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出口货源调拨省发展成为全国外贸出口大省,成就巨大,外贸出口的增长也最快的。针对目前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浙江外贸增长的不利影响,使本来处于工业化转型期和国际化提升期的浙江众多中小企业趁机沉静下来,进行反思以“修炼内功”。
首先,企业要有长远宏大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这个目标不仅体现企业本身的诉求,更应该符合社会各界对企业的诉求,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进化;它不仅仅是目标,更是企业领导人的理想,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拥有这样的战略才会使企业长盛不衰,具有凝聚力。西方许多有几百年历史的大型跨国企业发展的历程已经很好地证明了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能长久。
第二,企业要积极响应政府宏观政策引导,想方设法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企业独特的竞争力,才能保证实现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保持在国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这就要求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行领导督导制,重视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开发。
第三,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各高校的教育资源,结合本行业的实际需要加大对人才定向培养的投入。这需要企业和学校甚至政府的相互协调和扶持。
第四,针对中小企业普遍素质不高的现象,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行会的作用,定期组织给企业做培训,不仅是专业的技术培训,质量管理培训等,还要包括对企业领导人的战略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制度管理培训等,帮助企业真正成为学习型企业,以利于提高整个中小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认识。同时,通过组织学习更易于各个行业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共同促进行业生产和经营效率的同时,增强共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这需要当地政府出面主导或者行业龙头企业负起行业发展风向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海伟.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06(6).
[2]徐亚明. 产业集群-浙江民营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J]. 商业研究. 2005(16).
[3]徐丹平. 新形势下浙江中小企业机群发展的思考[J]. 时代经贸. 2007(1).
[来源][作者][发表时间]2004-12-20
阅读次数:871次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刚刚开完资产评估行业检查工作总结大会,朱部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这次检查及中评协分设以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资产评估行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部领导的讲话对我们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坚决贯彻。今天,我们召开全国秘书长会议,目的是向大家通报中评协分设以来所做的工作,并请大家献计献策,共同研究今后一个时期资产评估行业的工作。下面,我就如何认识当前资产评估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中评协分设以来工作的简要回顾
今年三月份中评协分设以来,在财政部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在部企业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紧紧依靠地方协会和业内同行,开展了一些工作。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我只点点题。
——深入研究分析行业现状,理清了协会工作思路,明确了行业发展目标;
——建立协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创造协会工作的内部环境,使协会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转;
——组织开展资产评估行业大检查,摸清了家底和存在的问题,找准了下一步监管和服务的着力点;
——出台资产评估基本准则,为建立准则体系打下了基础,也为执业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创造条件; ——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细化了考试大纲,调整了试题结构,考试内容更加符合行业需要,为行业引入和培养人才做好准备;
——加强了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后续培训工作,为执业水平提高奠定基础;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进一步密切了与国外评估行业及国际评估组织的关系,提升资产评估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起草《资产评估机构管理办法》和《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管理办法》,为下一步规范行业准入打下了基础;
——组织开展《评估行业管理条例》调研,并就《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破产法》等有关资产评估的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为改善行业执业环境、确立行业法律地位打好基础;
——与国资委、银监会、证监会、商务部、中纪委、公安部、林业局、文物局等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维护资产评估行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开拓资产评估市场。
二、当前评估行业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各项改革全面展开,资产评估行业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要“完善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法律制度。”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2003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101号文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的意见》,对如何加强和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管理提出了全面、明确、具体的要求。今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促进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规范发展,提高执业水平。”“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提高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要发挥证券期货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期货协会、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等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作用。”党中央、国务院的纲领性文件多次提出要促进包括资产评估行业在内的中介行业的发展,国务院专门为加强和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管理发文,这是极为难得的。它充分表明中央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以及对资产评估等中介行业的重视。
第二,财政部党组及各地财政部门十分关心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去年底,财政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提出了加强和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管理的基本思路,得到国务院的肯定。今年2月16日,财政部正式下文,决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继续单独设立。中评协单独设立后,财政部领导十分关心中评协的工作和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今年四月份,金人庆部长在中评协的工作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很好,再接再厉,要充分发挥好中评协的作用。”朱志刚副部长主管资产评估行业工作后,更是对行业倾注了心血,三月份在全国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工作会议和证券业务资产评估机构检查工作动员上两次亲临大会作重要讲话,在中评协挂牌时又亲临为中评协鼓劲,并多次对中评协的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如协会分设之初,朱部长对企业司与协会的分工作出重要批示,对于资产评估立法工作多次作出批示,最近的一次批示是:“请企业司和中评协把立法当做一件大事,切实抓紧,要明确专人,抓好立法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同各部门的沟通,争取早日完成评估立法工作。”财政部企业司以及贾谌司长对中评协的工作也给予极大支持,帮助中评协解决了不少困难和问题。部条法司、国际司、人事司、机关党委、办公厅等司局也对评协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如协会职能界定、中评协杯书画大赛、国外培训等方面,以及行业检查、立法等许多重大问题协调中给予我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财政部领导和有关司局的关怀和重视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正由于此,我们在分设以来的很短时间里能够完成一系列事关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大事。各地财政部门也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予以重视,一些省的厅、局长来部里和中评协专门谈资产评估发展的事,一些厅、局很快理顺或创新资产评估管理体制,有些厅局专门开会研究资产评估问题。可以说,资产评估行业的每一步发展,协会工作的每一点进步,首先要归功于财政部党组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各地财政厅、局的密切合作,归功于财政部领导及兄弟司局以及各有关部门、地方协会的关怀和支持。这也是今后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
第三,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资产评估行业。中评协分设后,受到了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等资产评估行业传统关联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的鼎力相助,同时,其他部门也很关注资产评估行业,重视发挥资产评估行业的作用。今年,中纪委有两个课题就有关资产评估问题征询中评协的意见;国家林业局、国家文物局分别就有关林业资产评估、文物资产评估问题与中评协联系协调;公安部就司法评估和注册资产评估师法律责任等问题与中评协进行研究;《公司法》、《合伙法》、《反洗钱法》、《破产法》等法律的起草、修改都就涉及资产评估的内容听取中评协的意见。立法机关在调研、起草、修改过程中还十分重视和中评协的沟通协调。《国有资产法》有十一个调研课题,其中《国有资产评估》课题由中评协牵头,这样,行业协会就可以很便捷地反映会员和行业的需求,变被动为主动。越来越多的部门关注资产评估行业,意味着资产评估行业正逐步得到更广泛的重视,表明资产评估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四,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为资产评估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服务平台。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国内生产总值到二O二O年力争比二OOO年翻两番。这一时期是我国必须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中央提出的宏伟目标,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工作,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各项改革全面展开:财税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增值税转型开始试点,财产税开征问题正在研究;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已经建立,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已又开始;国有资产重组、国有产权交易活动更加频繁,监管更加规范;金融企业改革也进入深层次阶段,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已成功上市,人行、建行、交行相继也要上市,其他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紧锣密鼓;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任务日益增多;证券市场改革渐入佳境;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可望突破1万2千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成为世界接受外来投资最多的国家,企业对外投资额也迅速增长,这些对资产评估提出更高要求。再有,随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市场化程度提高,众多的市场定价都需资产评估服务。所有这些,为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五,资产评估行业自身发展为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市场打下了基础。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行业管理体制在逐渐理顺;机制不断完善和创新;监管职能日趋清晰,权责日益明确;服务手段更加完备,服务意识增强;执业标准渐成体系,并被资产评估师掌握和实施;外部环境不断改善;资产评估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截止2003年底,我国共有注册资产评估师约28000多人,其中执业的注册资产评估师21000多人,共有资产评估机构3303家,这些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经过脱钩改制的洗礼,经过企业资产重组、改制上市以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资产评估的锻炼,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大大提高。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大大增强。执业理念和风险意识加深,资产评估行业的自身发展为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六,国际评估行业发展变化影响和带动我国评估行业的发展和变化。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评估行业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评估行业自身的发展及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都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很多先进经验和做法值得中国借鉴。最近七八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各国评估行业都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评估行业本身及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一是国际会计准则的推广和实质性应用,使得会计与评估行业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评估行业开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会计要求严格遵守历史成本原则,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越来越多地要求在财务报告中使用公允价值计价。国际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不仅变革了会计计价方式,而且确立了专业评估服务在编制相关财务报告方面的作用,标志着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将成为评估行业新的业务来源。二是安然事件后,强化审计独立性的要求在客观上对美国乃至各国评估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为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在《萨班斯法案》中明确规定,禁止审计机构向其审计客户提供资产评估等咨询业务。这一规定意味着美国已认识到独立审计与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客观上为评估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三是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越来越重视评估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资产安全方面的作用。近年来,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更加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在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方面的作用,目前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联同欧洲评估师联合会努力与欧洲金融监管部门就此领域相关事项进行协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货币监理署等五大金融监管部门已经联合发布若干文件,就评估人员如何参与金融领域的事务提出明确要求。四是世界各国对企业价值评估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企业价值评估不同于单项的实物资产评估,在当今企业并购行为日趋活跃的情况下,企业价值评估越来越为经济界所重视。各国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更加重视企业价值评估的发展,2000年国际评估准则中第一次加入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南,历来以传统不动产评估为主的欧洲地区也开始重视企业价值评估,并在欧洲评估准则中第一次增加了企业价值评估的指导意见。最近香港测量师学会在修订以不动产评估为主的评估指南的基础上,也制定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南。五是国际评估行业综合化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国外评估业的发展传统上以不动产等实物资产的评估业务为主,美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率先在企业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等领域进行了拓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际评估行业明显呈综合化发展趋势,动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机器设备评估、珠宝艺术品评估等领域在许多国家得到长足发展,动摇了以不动产为主的传统评估业。国际评估业发展所呈现的这些新的变化对中国评估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启示。
不难看出,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有许多机遇,但也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从外部环境看,激烈的市场竞争、变化中的各评估行业之间的经济力量、不断增加的客户需求、公众对资产评估行为的误解等,都迫使我们要理性地应对。从行业内部看,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产评估法制环境不完善,资产评估行业法律地位不健全。十多年来,我国资产评估法制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已初步形成以《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即国务院第91号令为主干、以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有关资产评估的规章制度为主体、以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章制度为补充的资产评估法规体系。但资产评估法制建设与资产评估业务、资产评估队伍建设的需要相比还有差距,与注册会计师行业和律师行业相比,也明显落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正遭遇“法制瓶颈”。突出表现为资产评估法律级次偏低。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还没有一部专门的行业法律,大量有关资产评估行业的规定都体现在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规章制度中,影响了资产评估行业作为市场经济重要中介服务行业的法律地位;资产评估法制落后于评估实践。很多本应予以规范的,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政府部门处理评估机构和人员、评估机构和人员维权经常面临“无法可依”的窘境;不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有关评估的规定不一致。囿于职能交叉与利益冲突,法规间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令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无所适从;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过于原则。有的不符合评估行业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操作;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已经过时,但没有宣布废止,也没有进行相应的修改,给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资产评估法制不完善,既限制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空间,也不利于资产评估行业的自我规范。
第二,评估行业多种资格并存、部门分割,不利于树立评估行业的整体形象。目前,评估行业资格比较多,被2003年国办发101号文认可的评估资格有6种,即注册资产评估师、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矿业权评估师、旧机动车估价师、保险公估人员,这些资格分别由财政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保监会5个政府部门管理。我们应当承认,评估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一个评估师不可能什么评估业务都能做,因此,评估行业分几个专业资格是有一定道理的,国外的评估也是分专业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目前这种多种资格并存,是根植于行政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管辖权,它对我国整个评估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首先,中国的评估专业资格分类不科学,不同的资格存在业务交叉。根据现有的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主要从事国有资产评估业务,房地产估价师主要从事房地产的评估,土地估价主要从事土地资产的评估,基本上是根据资产属性划分执业资格。但由于不同属性资产有交叉或难以分割,如很多房产和土地都属于国有资产,但房产又都是和土地相连,所以不同资格的评估人员依据相应的规定执业,他们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美国的评估行业也分六大专业,即动产评估、不动产评估、机器设备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珠宝艺术品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由于它们只是以资产实体划分且房地产土地均为不动产,所以基本不存在业务冲突。其次,有些评估专业资格与其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紧密相关。原因是这些评估资格都是由相应政府部门设立的,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本部门的工作服务,后来由于利益及法律制度等原因,使这种关系固化。如注册资产评估师是由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设立的,是为国有资产管理服务的,所以当初规定其业务范围是,从事涉及产权变动的国有资产的评估。房地产估价师是由建设部设立的,是为房地产产权交易服务的。土地估价师是由原国家土地管理局设立的,是为土地出让和土地租赁服务的。其他几个评估资格情况也大体类似。政府部门推动评估资格的设立,并与本部门工作紧密相关,这对在短时间内促进评估行业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问题是,一旦这种关系固化,评估行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多限制,也难以成为真正的中介行业。与中国的情况不同,国外的评估行业是在市场经济中自发成长起来的,后来为维护公众利益,政府才予以监管,但政府的监管决不是简单的业务方面的事情,而是着眼于宏观层面的管理。再次,部门分割导致评估行业的法度不一。各部门为了牢固控制其所管辖的评估专业,设立很多行业准入方面的限制条件,比如都要单独组织执业资格考试,对评估机构名称及设立条件、出资人、法定代表人的资格条件均有明确要求,割裂了评估专业之间的联系。不同评估专业的执业准则、报告出具方式也不一样,损害了评估行业的整体形象。复次,不同政府部门有关评估管理方面的改革进度不一致。注册资产评估师虽由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设立,其业务范围也主要是国有资产评估,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评估委托方需要也在变化,评估服务主体和对象也在变化,现在注册资产评估师的业务范围不仅限于国有资产评估,而是为全社会服务,这次国务院国资委成立,有关产权管理的职能划归国资委管理,但资产评估行业的管理留在财政部,更说明资产评估不是依附于国有资产,而是服务于社会所有资产。资产评估行业属于财政部管,但从事的评估业务则与财政部本身所管资财无多大联系,财政部只对行业进行管理。可以说,这种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管理,整个行业的独立性都很强。但房地产估价、土地估价等评估专业的业务范围与其主管部门的职能紧密相关,难以称其为独立的中介行业。另外,在今年国务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中,对于同属评估行业的不同专业的规定也不一样。根据国务院的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注册改变管理方式,由行业协会负责,资产评估机构的设立下放管理权限,由省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审批;土地估价师的注册和土地估价机构的设立均改变管理方式,由行业协会负责;房地产估价师的注册和房地产估价机构的设立均由建设部门负责。总之,评估行业多种资格并存、部门分割,管理方式的不统一都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不利于评估统一市场的形成,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了评估机构的发展,也不利于评估行业的整体形象的树立。
第三,资产评估业务结构不合理,不利于评估行业良性发展。由于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是由政府直接培育、在政府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它能够保证资产评估行业有比较稳定的业务来源,在较短时间内能得到较快发展,但另一方面又使资产评估机构过于依赖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规定的业务,缺乏来自市场的主动引导。长期过度的依赖也使资产评估机构缺少开拓市场、满足客户不同需要的能力。我们前不久召开了一次有关资产评估机构负责人的座谈会,一些资产评估机构的负责人总结得很好,说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起源于合资、发展于上市、服务于改制。根据国家规定,合资、上市、改制都必须进行资产评估,这些资产评估业务都属于政府强制性的业务。从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轨迹既可以看出政府强制业务有很多好处,也可以看出过于依赖政府强制性业务负面影响。自1989年资产评估行业产生以来,资产评估业务迅速增长,特别是1992年至1998年增长最快,2000年以后,资产评估业务增速明显减缓。这是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开始改制上市的比较多,相应的资产评估业务也比较多。2000年以后,国有企业上市节奏放缓,资产评估业务也相应减少。传统业务少了以后,资产评估机构又没能开发足够多的来源于市场的业务,整个行业普遍感到竞争加剧,一些机构迫于生存压力,开始压价竞争。第四,资产评估执业环境不完善,不利于资产评估机构规范执业。资产评估机构是社会中介机构,需要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但这些原则的贯彻需要有良好的执业环境,由于目前资产评估执业外部环境不好,给资产评估机构执业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了资产评估执业质量。首先,来自资产管理部门的干预。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评估机构执业的干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资产评估结果的干预。资产评估结果本来是评估机构结合评估目的、运用科学的资产评估方法而对特定的评估对象的价值进行评定估算得出的结论。但现实中,有些资产管理部门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改制上市时,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不顾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强行要求评估机构出具他们所希望的评估结果;二是对评估时间的干预。资产评估机构执业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执行这套程序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现实中,有些政府部门往往要求资产评估机构在他们规定的时间内出具评估报告,资产评估机构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只好简化程序,偷工减料;三是对评估收费的干预。严格地说,资产评估不应规定一个统一的收费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由资产评估机构与委托人协商确定,但在目前资产评估行业还不是很成熟、社会对资产评估行业还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确定一个统一的收费标准,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现在实行的资产评估收费标准是1992年由国家物价局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颁布的,它对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现在看来也存在一些问题,它规定最高收费而没有规定最低收费标准,而且十几年过去了,标准已明显偏低。然而,即使是这个十多年前制定的明确偏低的标准,也无法得到实现。资产评估机构执业是有成本的,成本过低,也会影响执业质量。资产评估提供是个性化服务,评估对象千差万别,一些地方部门以减轻企业负担为名,发文要求对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评估只按国家规定标准的20%收费,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的评估报告的质量怎能有保证?其次,委托方及客户行为的不规范。评估机构执业需要客户的配合,没有客户的配合,不可能出具高水平的评估报告。但在现实中,有的客户除了要求资产评估机构在他们规定的时间内按他们希望的结果出具资产评估报告外,在资产评估机构执业时故意不配合评估机构的工作,少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或其他证明文件,影响资产评估报告的质量。再次,资产评估报告使用者错误使用报告。有些资产评估纠纷的发生,并不是资产评估报告质量的问题,而是由于资产评估报告使用者错误使用报告造成的,给资产评估机构增加不少无谓的麻烦。
第五,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影响机构的健康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属于智力性服务行业,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评估专业知识,还要懂得经营管理。资产评估机构要确保出具的报告是高质量的,不仅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注册资产评估师,还要有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资产评估机构的治理结构除了要有一般企业所共有的要素外,还要有符合行业特点的特殊内容,如股东准入机制、后续培训机制、技术支持机制、质量控制机制、风险防范机制、股东争端解决机制等。良好的治理结构是资产评估机构减少内部纠纷、确保执业质量、有效防范风险、促进机构发展的重要保障。现在不少资产评估机构盲目追求规模,不注重独立性提升;单纯地忙于开拓市场,过度重视营销、服务商品化;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目标,为赢得客户不惜牺牲执业原则;为协调外部环境,忽视内部治理结构,以致业务上去了,质量下来了,规模扩大了,纠纷增加了,影响了机构真正意义上的做大做强。
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当前资产评估行业面临的形势有喜有忧,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风险并存。资产评估行业在变换的环境中如何转换角色,增强适应性,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这是一个需全行业和行业协会共同深思的问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努力工作,把握机遇,加快发展,无愧于行业的希望,无愧于时代的要求。对于如何解决行业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要实事求是评估自己,才能客观公正评估资产。首先,我们要有信念,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些困难和问题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一定能够在行业的发展中得到解决。同时,我们也要冷静的看到,这些困难和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它是历史的沉积,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面临的这些问题和困难,单靠行业协会奔走呼号是难以解决的,需要争取立法机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行业自身需要反思和审视,要回头看看已走过的路,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要回头看看行业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发展才能强大,如何除弊存利。行业的强大首先是我们从业者精神的强大,这种强大不是傲视一切,而是劲气内敛。只有行进在一条规范的路上,才能追求一种优良执业品质,实现效益最大化。所以说,只有依靠资产评估行业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才能克服困难、改善环境、树立形象、促进发展。
三、今后一个时期评估行业的主要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行业发展规律;以创新的方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提高行业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以提高执业质量为中心,规范执业行为。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资产评估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完善的资产评估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及健全的资产评估执业准则和规范体系,培养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和行业发展要求,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评估师队伍,提升行业的社会公信力,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我们要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抓紧起草《评估行业管理条例》,加强行业法制建设。法制环境完备与否是一个行业生存发展、有效的基本条件。制定一部专门的关于评估行业的法律或法规,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现在时机已基本成熟,鉴于法律的出台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先制定行政法规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在财政部领导和条法司的支持下,《评估行业管理条例》已列入明年国务院立法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是,我们将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条法司、企业司开展调研、起草工作。作为行业协会,我们要广泛听取评估机构和人员的意见,要集中大家的智慧,认真研究《评估行业管理条例》需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力争把大家的意见反映给起草小组。另外,还有不少其他法律的起草、修改也涉及包括评估在内的中介机构的内容,我们要多方了解有关信息,主动与相关立法机关协调,研究评估行业与相关法律的关系,向相关立法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抓紧研究制定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规划。1996年,中评协制定了《1998——2010年中国评估行业发展规划》,对此后的资产评估行业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现在,社会经济环境和评估行业本身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加入WTO以后,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进步;评估行业管理体制几经变革;其他中介行业和国外评估行业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资产评估行业所处的环境,重新审视在新的形势下资产评估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今后一个时期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目标,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措施,为以后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南,也便于争取政府对资产评估行业的有力支持。
第三,建立和完善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管理体制。行业自律管理体制是整个行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中评协继续单独设立,为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体制基础。如何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厘清行业协会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研究行业自律管理的内容,积极主动配合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行业管理;二是要完善协会内部治理结构。按章程的规定,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充分发挥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决策作用,建立健全各种专门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健全秘书处的组织机构,提高秘书处工作效率;三是要创新会员管理体系,建立分级分类的会员管理制度;四是要坚持自律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过去我们过多的强调管理,忽视服务,现在我们要转变观念,在搞好行业自律管理的同时,加强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明确服务宗旨,切实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要树立服务意识,丰富服务手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要加强资产评估基础理论研究。资产评估是一种职业,也是一门学科,有很多基本理论需要研究,如资产评估行业的地位、评估报告的性质、评估报告的有效期、收益法的运用、企业价值评估、评估招标、委托方和报告使用方的权利职责和义务、评估行业的风险防范、执业责任的鉴定等,这些问题不研究清楚,评估立法和评估准则的制定就无从着手,评估报告难以取信于人,评估机构和人员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评估纠纷难以得到合理解决。为加强对评估基础理论的研究,协会明年已确定了17个课题,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研究。以后我们每年都要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认真筛选一批研究课题,拿出一定的经费,通过招标等方式请评估行业内外专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每年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不断廓清和丰富评估基础理论,为资产评估立法、为资产评估执业、为资产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五,要抓紧研究制定资产评估准则,尽快形成一套比较完整且实用的准则体系。执业准则是资产评估行业与社会交流的专业语言,是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执业的指南,是资产评估报告形式规范和质量保证的基础,是资产评估监管部门监管行业的依据。过去资产评估行业管理不到位,与资产评估准则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今后资产评估行业要规范发展,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完善准则体系。有了完备的准则体系,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行业就会规范执业、公平竞争,就有活力、有效率。首先,我们要编制准则制定规划,明确究竟需要哪些准则,先制定哪些,后制定哪些;其次,要明确准则制定程序,注意准则制定方法,制定准则既发挥专家的智慧,又要吸收执业人士的意见,既要考虑解决资产评估执业中的技术问题,又要考虑资产评估面临的社会经济实践的需要,同时要借鉴其他中介行业和国外评估行业准则制定的有益经验。再次,准则的制定不能一劳永逸,既要根据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不断变化的新情况,适时制定新的准则,同时,也要对已经过时的准则及时予以废止或进行修订。
第六,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资产评估队伍。资产评估行业是智力性中介服务行业,人才是决定这个行业盛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现具有注册资产评估资格的有28000多人,其中执业的注册资产评估师有21000多人,评估从业人员60000多人,正是有这么一支队伍,才使资产评估行业能够有序运转,立足社会。资产评估行业要发展,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需要继续扩充队伍,通过对考试制度的调整和改革,考试报名条件的改变,考试教材的改编,考试大纲的细化,考试命题更贴近评估实践,吸引更多人才,壮大资产评估力量;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资产评估人员的素质,在分工趋细的现代社会,专业素质比热情更伟大。没有专业人士倾注身心的投入,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更谈不上行业的发展。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后续教育,继续研究资产评估师执业能力框架,制定一套完善的后续教育制度,编写一批高水平的后续教育教材,发现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后续教育师资队伍。同时要建立网络培训,丰富培训手段。通过多种培训方式,适应培训和教育的需要,为提高资产评估师的执业水平创造条件。
第七,要加强行业宣传和国际交流,不断扩大资产评估行业的社会影响。加强宣传,可以使资产评估行业内部有更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可以使社会各界有更多的了解资产评估行业的机会,有利于扩大资产评估行业的社会影响。过去,我们做的一些工作,由于没有进行必要的宣传,行业内部不了解,社会上不理解,甚至产生误解。我们崇尚少说多做,但为了行业的发展,必要的宣传工作还得做。首先,要办好中国资产评估网站和《中国资产评估》会刊,要搞好网站和会刊的内容策划,力求使网站和会刊把握重点、反映热点、关注难点,要有前瞻性、实用性、可读性;其次,要适时在广播电视、重要财经报刊上组织讨论重要资产评估问题,及时报道资产评估行业的重大活动。要把经常性宣传与集中宣传结合起来,把全面介绍和重点宣传结合起来。通过宣传,鼓舞士气,扩大影响。要加强国际交流,通过开展国际交流,让中国资产评估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资产评估。
第八,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为资产评估执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资产评估执业离不开外部的配合和支持,而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力量分散,难以与有关部门开展对话和沟通,评估协会特别是中评协要勇敢地担负起对外协调的职责,为行业想为而不能为之事。要明确协调目的,丰富协调内容,创新协调手段。通过协调,了解有关信息,反映行业诉求,维护行业权益,开拓评估市场。通过协调,使有关部门对资产评估行业有更多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支持资产评估行业,为资产评估行业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全面深入剖析当前我省人口全面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既是我省人口计生系统不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推动新时期统筹解决我省人口问题的现实需要。
㈠、当前我省人口全面发展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30年来,跟全国一样,我省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从1978年到2008年,我省人口增长占全国人口增长总量的3.33%。自2003年以来,年均净增人口稳定在35万以内。过去30年里,我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保持在3.31%左右,2008年全省人口总计4400.1万,妇女总和生育率已从1978年的4.73下降到目前的1.80左右。在20世纪末,我省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目前人均预期寿命接近73岁,超过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我省是一个欠发达的中部省份,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人口全面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不仅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难度丝毫没有降低,而且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压力前所未有,制约我省人口全面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加深。概括而言,就是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预计我省人口总量将在2037年前后达到峰值,但仍存在一些变数,主要是我省多年来人口出生率在全国居高不下,一直冲击着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一些地方已经出现生育反弹。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虽然我省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推迟5年,但目前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速度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我省是流动人口大省,流出育龄妇女总量在全国居第六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到位率低,漏洞还比较多具体而言,当前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未来生育水平仍可能飙升
统计数据显示,自1989年以来,我省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已连续2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近五年内更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在中部六省中最高,在全国各省由低到高排位中名列第25位,仅次于西藏、海南、青海、广西、宁夏、新疆等地。究其原因,除我省正处于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人口惯性增长强劲之外,另外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1.受传统观念与现实问题交互影响,群众生育意愿强烈
示,2008年将在内地农村设6至10家支行,未来两三年内将会设立30家支行。2008年8月12日,**大足村镇银行在重庆开业,这是**在中国开设的第二家村镇银行,也是我国西部首家外资村镇银行。
在中资银行纷纷收缩农村网点的情况下,外资机构缘何反其道而行之、热衷“下乡”?外资银行进入,对农村金融市场和中资金融机构会带来什么影响?我国的农村金融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呢?
“中国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是吸引外资银行进入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必然发展壮大,外资银行适时进入农村,可以抢占先机。
目前中国农村有1.2亿户农民有贷款需求,但只能满足60%,农村小企业贷款的满足率仅50%。中国农村金融面临金融机构与基础设施覆盖率低、供给严重不足、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外资银行进入将使农业银行面临强大的竞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外资银行投资中国农村,既可提升其形象,也是一种长远战略,主要着眼于中长期发展,短期内不一定盈利,甚至出现亏损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企业利润由短期利润和长期利润构成,巨大的潜力也就意味着巨大的未来利润空间。
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逐步改善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与基础设施覆盖率低、供给严重不足、竞争很不充分、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经济的信心,同时还可以促进就业,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更迫使中国金融机构的决策者作出新的思考和判断。
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深化农信社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增强支农服务功能。一是积极探索林权、渔权、土地经营权和农户作为贷款抵压物的贷款品种,提高农户贷款覆盖面。二是扩大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比例,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农信社多方参与的担保制度,完善农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三是探索建立与专业合作社合作信贷机制,构建发放千家万户小额贷款的平台。四是探索建立与农业保险机构的业务合作,代理推广农业保险,构建农业贷款风险转移机制。
在改革过程中,切实解决好几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行政治理的问题、自主经营的问题、包袱化解的问题、股金稳定的问题。理清体制,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同时,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解决股东分散、股金不稳定等问题,逐步赋予农村信用社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促进农业银行返乡计划
“蓝海战略”是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提出来的,蓝海战略共提出六项原则。其中四项战略制定原则是:重建市场边界、注重全局而非数字、超越现有需求、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克服关键组织障碍,将战略执行建成战略的一部分。在当前同业竞争加剧和农行股改的新形势下,在农业银行,特别是其县域支行实施“蓝海战略”,就是实行返乡计划,是农业银行加快实现经营战略转型,推进各项业务发展的现实选择。
国务院确定的“整体改制,服务三农”的农业银行股改方针,要求农业银行在服务“三农”中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体系主渠道和骨干作用。历史与现实赋予了农业银行服务县域经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使命,因此,农行必须树立服务“三农”的经营管理理念,改进服务“三农”的信贷管理制度。
引导邮储资金返回农村
长期以来,邮政储蓄机构因只存不贷,而被喻为农村资金的“抽血机”。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邮政储蓄银行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邮储银行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联系,通过协议存款、同业存款、票据转贴现、银团贷款等多种形式,引导邮储资金返回农村,直接或间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资金。邮储银行稳步推进零售贷款业务,开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同时还大力开发中间业务,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加大对“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政策倾斜
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一支新生力量。2005年以来,部分省市的县及县以下地区试点设立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四类机构,这对于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央行给予了四类机构多项特殊政策。比
如,农村资金互助社成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例外,可以暂时不向央行提交存款准备金,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比照当地农村信用社执行。
加强监管,促农村金融市场良性竞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煤炭经济在近一段时期发展遇到了瓶颈。对于中国经济, 煤炭经济并不是无关紧要的, 因为其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总量的增长上, 更体现在其对社会产生的价值上。换言之, 煤炭经济对于促进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 解决中国人口就业等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探寻煤炭经济形势及其面临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 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的形势及问题
1.1 产能的过剩
现阶段中国大部分煤矿企业对市场了解依然不够, 导致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很难把握市场需求[1]。导致大部分企业在生产中没有明确目标, 对于生产类型、生产量等也没有具体的目标。这种情形导致煤矿企业在生产中表现的极为被动, 这也使得煤矿行业在生产中面临生产过剩的情形。例如煤矿企业在生产中由于不了解市场的需求, 经常会出现生产产量提高, 但生产量大部分并不能被消费的现象。这种现象持续时间过长将会出现整个煤矿行业产能过剩, 也会导致出现煤矿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的情形。
由于煤矿行业的产能过剩, 整个煤矿市场将会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这种现象将会使得中国的煤矿行业中煤产品的价格持续下跌。不仅如此, 中国的煤产品销售领域并没有因为煤产品的价格下跌而使销售额上升;相反, 在这样的情况下, 生产的产品依旧出现滞销的现象[2]。
这种现象对于煤炭经济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破坏。因为煤矿行业产能过剩带来的这些问题对于整个煤矿行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这种因为产能过剩而带来的问题并不止危害一两个企业。其冲击的对象实质上已经波及到了整个煤矿行业。
1.2 生产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中国气象条件越来越不稳定, 局部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给中国煤炭的开采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气象灾害的频发客观上增加了煤矿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
在中国偏远的山区, 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煤矿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的出现, 对中国煤炭经济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并且也给中国煤矿生产带来了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这些安全问题的出现, 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气候条件多变带来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 这些问题也是由于中国的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措施不力导致的。在很多煤矿企业中, 对瓦斯的检测以及对排水等问题的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这种对安全措施上的不重视和疏忽, 其实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3]。
1.3 煤炭消费比重的降低
21世纪以来, 中国的能源结构经历了很大的调整。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同时, 其实也是一个反映能源消费情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比较而言, 煤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由于天然气等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相对比较清洁, 因此天然气相对适合家庭使用。中国是人口大国, 同时也是个能源消费的大国。中国居民对能源消费对象的选择其实占据了能源消费的大部分比重, 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取代了煤炭在厨房的地位。这导致了煤炭在中国的消费比重越来越小, 并且煤炭渐渐地在其他方面也有被天然气和其他的一些新能源替代的趋势。从这一角度来说, 整个社会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大不如从前。
煤炭在中国的能源消费比重中渐渐地减少。这表明在中国现今的发展条件下, 中国对煤炭的需求量也逐渐减少。这种需求量的减少对中国煤炭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为社会如果对煤的产量没有足够多需求的话, 那么煤炭行业的发展将会面临新一轮的寒冬。
2 促进煤炭经济发展的途径
2.1 优化产品的结构
在中国煤炭经济效能不断下滑的同时, 中国在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品结构一直比较单一。很显然, 这种单一的产品结构已经成为了限制中国煤炭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要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煤炭经济, 一定要在优化煤产品结构上下足功夫。煤炭经济的产品结构如果得不到改善, 那么煤炭经济自身的发展也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要优化煤产品的结构, 对于煤炭企业并非易事。因为生产的内容并不是煤矿生产商说了算的, 甚至连消费者自身也很难准确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种现象使煤炭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即使想要改善产品的结构, 也可能会面临无从下手的情形。
但是煤炭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也掌握了整个社会对于煤炭消费最真实的数据。所以, 煤炭生产商如果要优化产品结构首先需要从自身入手。煤炭生产商需要在煤炭生产中总结历年的生产经验, 特别应该从近些年的销售中总结出社会的总体消费方向。这些社会的需求方向将会是企业进一步规划生产的有效工具, 这将为企业提供一个接近市场的最好机会。在把握了社会消费需求之后, 企业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来有效优化产品的结构[4]。
2.2 努力降低煤炭经济的成本
中国煤炭经济近年来效益下滑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煤炭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导致的, 这种过高的生产成本导致了煤炭在和其他能源的竞争中丧失了竞争力。同时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又是一个很难控制的问题, 如果不控制生产成本对煤炭企业发展来说也是举步维艰的。
实现煤炭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有效降低煤炭经济的生产成本也是极为重要的。为了有效降低煤炭经济的生产成本, 煤矿生产商应该全面审视自身的生产环节, 并且从中找出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煤矿企业也应该就导致生产成本高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找出相应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此外, 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将科学技术有效应用到煤矿的开采和销售环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只有充分利用好了科技的力量企业才可能从根源上降低生产成本。
2.3 重视市场的导向作用
发展煤炭经济, 不仅要在煤炭行业上下功夫, 也需要在市场销售等环节上也做好相应的准备, 这是发展煤炭经济的必由之路, 也是解救目前煤矿行业的有效方法。因此, 在社会主义市场下, 发展煤炭经济需要煤炭行业在市场的导向下合理安排生产。
市场提供的消费需求往往是更加准确的, 这比人工的预测会更加有效。如果在生产的环节利用好市场提供的信息, 那么将能够为煤炭经济在发展中有效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此外, 煤炭经济发展也应该在生产和销售的环节都应该紧密的联系市场。与此同时, 煤炭企业也应该将市场反馈的信息作为生产的依据。这样企业生产将能够避免盲目, 这种以市场为依据的生产方式也将能够为企业生产提供最为直接的指导。
3 结语
中国煤炭经济无论是从发展形势上还是面临的问题上来说都是不容乐观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煤炭经济已经步入了末路。因为中国的煤炭经济也同样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在短期内中国的煤炭经济并不会消失。并且, 只要运用科学的方式发展煤炭经济, 煤炭企业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将不断好转。
摘要:从中国煤炭经济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出发, 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从而使中国的煤炭经济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煤炭经济,形势,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志勇.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的对策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3 (12) :151.
[2]彭清华.民有煤矿经济与民有经济现状和地位的比较研究[J].求索, 2002 (4) :42-44.
[3]陈在星.关于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探讨[J].科技资讯, 2014 (33) :116.
警察教育 挑战 改革 对策研究
警察教育是指对警察进行教育培训,使之掌握警察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既包括警察业务知识传授,又包括警务技能的训练,还包括警察意识的养成。近两年在公安大学进行的从县级公安局长的培训到市级公安局长的培训以及公安英模和地市公安国保政委的培训,足以看出国家以及各地方对警察教育培训的重视。
一、警察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警察教育挑战的总结是在对警察教育的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采用SWOT环境分析法总结当前的威胁挑战。此方法主要分析警察教育的现状和前景,以及现在环境的威胁挑战和机会。经过现状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警察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有:
一是警察教育必须满足警务实战需要。警察教育所培养的对象是公安部门的一线力量,在实际工作中从事的是行政执法、刑事执法活动以及其他社会管理活动,这也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实战。当今形势下,知识爆炸、经济快速发展,势必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也必然会引起社会管理形式和内容上的一系列变化,因此,在警察教育中,要特别强调预备警官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适应当前新的社会形势。要实现自己的职能,警察教育就必须承担起培养合格警察的任务。从其教学内容和从与公安实战部门的联系上不断加强实战性,培养警员实战的基本技能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
二是警察教育中心开始转移。2008年一个公安大学不再招收本科生的帖子,引发了关于警察学历教育还是培训教育讨论的又一轮热潮。在警察教育中如果只强调警察职业培训而忽略学历教育,那么,在实际过程中警察的职务晋升、警衔晋升以及工资待遇就无法得到解决,警察队伍的总体学历层次也无法提高。反之,若只强调警察学历教育,而忽视其职业培训,公安机关招收的都是有高学历的大学生,缺乏应具备的警察业务知识技能,那么这些高文凭也就失去了意义,公安机关的战斗力也无法提高。因此,在警察教育中应该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条腿”走路,实现两方面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三是迅速发展的信息化给警察教育带来的挑战。近年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已经成为我国公安系统的工作中心。至今,在很多地方情报主导警务工作都已开展的有声有色,在这个所谓的“大情报”系统中,人的决定作用还是最关键的,可以说警务人员的信息素质决定了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的质量和实际工作绩效。警察教育作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要求的信息化教育对其提出了全方位的冲击,教育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都需要进行革新。
四是警察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加强。公务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的警察队伍人数庞大、成分多样、警种多样、业务繁杂、学历层次差异巨大,个性化需求在科教强警和素质强警战略中凸显明显,给警察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果在教育培训中没有做到按警种、分层次培训,来培训的学员什么警种、怎样的学历层次都有,不能很好的针对性的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警察教育培训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
二、警察教育面对挑战的改革对策
一是推行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当前的警察教育实行的是公安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双重领导,这种“双管体制”使警察院校陷于被普通高校边缘化和公安部门行政化的两难境地,悬于既非学校又非机关的尴尬局面。这就导致管理体制很难适应不断发展的警察工作和警察队伍建设。
2008年,中央政法委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指出,为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政法人才,从根本上规范进人机制,决定对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进行改革试点。这对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促进公安队伍的职业化、正规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据了解,2008年全国部分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计划招录培养5160人,其中公安系统4360人。
二是对当前警察教育的布局进行整合。我国对警察布局进行整合的主要措施是构建“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对这一工作体系是一个实践整体,它的构建需要系统的理念更新,如革新的理念、整合的观念、合作的理念等,同时它的定位是面向警察职业终身教育,是全员参与的工程,它的实现形式有集中面授、情景实战演习、岗位练兵、远程网络教育培训和练兵、专业研修等,即主要有利于教育训练工作并具有可行性的形式,都可以借鉴和应用。企图通过理念的更新,教育的重新定位以及丰富的训练层次和形式对警察教育的整体布局不断整合。
三是是对警察院校进行改革。作为警察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的警察院校的成效还不尽人意。进行公安教育改革中,不能千篇一律的加强学历教育或培训教育,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教育改革,探索个性化的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在个性化发展当中,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走在前列,形成了典型的“上海模式”。“上海模式”为贴近公安实战需要实现了“三个转移”:公安教育工作中心从职前教育向职后教育转移,职后教育中心从学历教育向业务培训转移,业务培训工作重心从注重理论学习型向注重技能型转移。确立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员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坚决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努力构建了以培养实战应用性的公安复合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积极的探索出了公安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训练一体化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龙.公安远程教育和培训实践模式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2]罗峰,朱恩涛.世界警察教育概览(下篇)[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12).
[3]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编.警察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展望[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
[4]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当前我国面临的形势】推荐阅读: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09-24
浅论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11-11
当前财政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11-21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11-17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06-27
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现状的调查报告11-27
浅析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完善对策06-05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思考07-10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确权问题研究07-02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及未来预测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