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的作文800字(精选14篇)
在我们的心目中,有许多热爱生命的人。一提到热爱生命的人,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很多人的名字——海伦 凯勒、贝多芬、张海迪、安妮 莎利文还有杏林子等等都是人们心中热爱生命的楷模。他们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们。在这其中,触动我最深的就是杏林子。
杏林子12岁是患了类风湿关节炎,全身的关节都不能动弹,不能走,不能跳。遭受了病痛的折磨与苦楚,被命运卡住了喉咙。她的关节全部坏死,在她16岁时,杏林子悟出了一个道理:难道我活着就是让在自己受痛苦,让家人承受负担吗?难道我就是一个废人吗?不,我不能这样下去了,我要用快乐武装自己,与痛苦和平相处,珍惜生命,让生命更有价值。从此以后,杏林子终于战胜了病魔,她靠着仅仅能够活动,能够写字的右手的两根手指夹着笔写下了几百万字,二十本的`励志作品。每写一个字,就是一痛,每写一个字,就是一爱。她要把自己的精神让更多人知道,不要让自己的生命白费。最后杏林子的作品风靡了台湾和东南亚,成为了著名的文学作家。
杏林子之所以走向成功,是因为他是一个有抱负、懂得反思的人。在杏林子得了类风湿关节炎之后的4年里,他一直在不停的问自己:像我这样既没有读过多少书,又瘫痪在床上的残疾人有什么用?我活着有什么用?就是为了拖累家人吗?我难道就要这样一辈子永远做个废人吗?就是因为杏林子懂得反思,在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才使她走上了写作的生涯。不像有些人,一旦遭受磨难,就自暴自弃,变得一事无成,永远沉沦下去。
在杏林子写作的过程中,她在腿上架一个木板,用两根手指头夹着笔巍巍颤颤地写作。每写一个字就像顶着千斤重,杏林子付出了许多的汗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顶着残疾的身体,用文字去见证生命的坚韧与美丽,历经二、三十年而不缀,才写成了那么多令人喜爱的作品。杏林子正是凭着乐观的生活态度、顽强的毅力,才创造了奇迹。
一、内容要“真”
学生天天都在学习、玩耍;天天都与家人、学校、社会接触。每天都会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 为何到了作文时就无话可说了呢?究其原因, 不外乎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小脑袋受教材、作文选中的范文影响太深, 以至于刻意地寻求统一内容, 统一模式;其次是不善于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不会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 不能从身边的小事中挖掘作文的素材。“巧妇难为, 无米之炊”。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范文的作用, 促使学生解放思想;在生活中, 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从而使学生有“材”选, 会选“材”, 选“真材实料”。
二、感情要“真”
尽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习作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但不少学生还是在杜撰自己的想法, 有意无意地拔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因此, 我们必须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给学生创造说话、交流的机会, 使他们敢发表、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想这不仅是在教学生作文, 更是教学生做人, 教学生做“真人”。下面是两个《清明祭扫》的片段描写:
片段一:
今天, 天阴沉沉的, 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去“四零烈士墓”祭扫。一路上, 同学们完全没了往日的欢快, 大家不声不响地走着, 空气似乎也凝固了。
祭扫活动开始了, 凝望着四零烈士纪念碑, 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向敌人冲去, 受伤了, 顾不上, 跌倒了, 又爬起来……想着想着, 我不由得热泪盈眶。烈士们的精神多么伟大, 多么令人敬佩, 今后我一定要刻苦学习, 以实际行动回报英烈。
片段二:
今天, 阳光灿烂, 可惜风稍微大了点, 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四零烈士墓祭扫。尽管老师一再强调不允许讲话, 可一路上同学们依然窃窃私语, 一会儿为空中飞过的小鸟惊呼, 一会儿为路边盛开的油菜花赞叹。难得有机会放松, 大家心情好不舒畅。祭扫活动开始了, 校长先介绍四零年曹甸战役的经过。年年如此, 同样的话, 我们已听过好多遍了, 哪有心思再听?我人站在那儿, 思绪已飞出了很远:今天妈妈会烧什么菜?回去后老师会不会又让写作文?……显然, 片段一的作者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 也表达了一定的思想, 可却给人一种“假”的感觉。而片段二却写出了真情实感, 让人读后不得不打心眼里赞同。真实就是美, 它使文章魅力十足。
三、语言要“真”
英国著名“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曾说过:辞藻在第一个诗人的手中是显得自然与清新的, 因为是出于真情的流露。后来的诗人明明没有了那种真情, 专想锦上添花, 于是辞藻失去了最初的自然与清新。学生作文虽不同于诗人写诗, 但同样提倡用自己的话说想说的事。强调语言的“真”, 并不否定学生要进行大量的阅读积累, 实际上也只有在积累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不过, 目前学生作文语言普遍存在滥用词句, 千篇一律的现象。如写柳条, 总是像小姑娘的辫子;写圆月总是像个大玉盘;写湖水, 总是清晨见底……还喜欢堆砌辞藻。诚然, 整齐华丽的词句, 读起来朗朗上口, 但真切、朴实的语言更耐人寻味, 更具有生命力。
一直以为生命是个极其凝重的话题,它不同于五彩的青春和流金的岁月,包含了所有至真至善至美至纯的情愫。正因为如此,多年以前一只心爱宠物的死会让我感到无比伤心,以为每一个生命的结局应该且无撼,然而现实的面前并非如此。
父亲地突然去世,让我真正领悟了生命的意义,而且也让我彻底明白,每一个生命的结束并非都是完美且无憾,那一刻我的心里遭受了难以承受的打击,陷入了极度悲痛之中。那么至亲至爱的人,一下子就成了永别,还没来得及跟他 说最后一句话,我简直无法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最初生命的构造突然倒塌了,一种近乎决绝的悲伤和失落自达心里……
直到有一天,无意间读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我看到这样几句话:“一个人对死直到亲眼目睹之后才会明白自己原来一无所知。既不知所谓生,痛苦的观念,和一个人真正的流血受苦毫不相干;死的观念,和一路挣扎一路死去的灵肉的抽搐亦毫不相干,所谓人花尽心机固定生命,其实这生命每分钟都在腐烂,我猛然惊悟。每个人的一生,都被自己播下的热情追逐着。生命有时寂静无声,有时疲惫不堪,有时转瞬即逝,但对于我们来说,只要践踏过这片土地上的尘埃,数过这一片天空的星星,观赏过这一路上的风景,仍不失为一种完美。“出生是一场旅行,死亡是另一种出发。”
生命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失去它就等于人失去了爱,就像失去了太阳。生命犹如沙漠中的最后一滴水,应该百倍珍惜,否则就等于在黑暗中失了光明。有人珍惜生命,也有人浪费生命……
在这个世界中死亡无处不在,网上热传的《一千种死法》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我们的生命每天都有死亡的危险,那么,我们在努力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能不能多为社会做些贡献呢?
曾经看过一个图片:某企业老板抱着大把大把的钱,哦,不,应为公款,走进了赌场,而另一头,某农民企业,同样也抱着大把大把的钱,走向了慈善事业。
假设一下,时光倒退,2012如果真的是世界末日,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站在天堂的门口,而守门的天使不让我们进去。
“你觉得你有资格到天堂么?
“资格?我没有做过坏事啊?”
“是么,我们看看你一生都干了什么。”
“k歌、玩游戏、上网聊天、背地议论他人,你好像没做过什么好事。”
“可是很多人都这样啊,我为何不可?”
“不错,正因如此,你才一事无成……
请问,人生下来的目的是跟别人无止尽的攀比,还是最大程度的帮助弱者?
最宝贵的青春是奉献社会还是以娱乐消磨?
人应该顺从环境的负面效应,还是打破局限独立辨别?
人应该发掘自己的潜力还是继续伤仲永的悲剧?
旁观他人的不幸还是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和平、生活富裕、身体健康,你拥有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财富,最终换来的还是碌碌无为……
无论你内心是否在忏悔,我都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还活着。没错,你还活着。
“活着就有希望”——霍金
命运既然垂青于我们这些活着的人,那么它肯定不愿我们迷茫地苟活下去。它一定希望我们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光明,带来温暖。
没错,我们可以尽最大一份力来帮助这个世界,那样,你的人生才会非常充实,生命才会更有价值,后人也会为你的诞生而感到骄傲、自豪,你也不会愧对于这个世界……
美国是世界上的头号超级大国,世界上能有几个国家的富足能与其匹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尽管排在世界前列,人均仍处于世界100位左右,别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在发展中国家里也不在前头。在这样一个国度,却让老百姓看病掏钱与美国看齐,亏这位北大的教授想得出来。中国尽管有十多亿人口,但真正能够像北大教授那样衣食无忧,还有机会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开眼界的人,恐怕也没有多少?在富足的生活中呆久了,还到美国的花花世界看过了,总觉得老百姓中很多人也就跟自己一样富足,甚至也可以享受到美国人那样的富足生活。
这位教授也知道社会上还有不少贫穷的主儿,但那只能怪他们不努力挣钱,结果没有钱去享受只比美国的医院收费略微便宜一点儿的高档医疗服务,不得已就求其次,只好让他们去享受大众化的低档医疗服务了。晋惠帝的肉粥论让人啼笑皆非,但北大教授居然敢步其后尘语惊四座,让人感到非常意外。晋惠帝时候的老百姓不是不知道肉粥好吃,而是连填饱肚子都困难,哪里还敢奢望喝到肉粥?
一、作文失真产生原因
(一) 在追求高分中失真
我们的写作教学, 其目的只有一句话:在中考拿高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教师的案头堆满了作文技巧之类的书, 学生的抽屉里塞满了最近几年的中考满分作文选。厚积方能薄发, 组织学生大量阅读, 丰富他们的间接经验, 读中学写, 读写结合, 这不失为作文教学的一条成功途径。但如果为了作文的急功近利, 将名目繁多的满分作文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学习的榜样, 那么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必定会受到极大的损害。
(二) 在传统教学中失真
很多老师在上作文指导课时, 习惯于采用先讲后写的教学模式。首先是教师讲审题、选材、立意等等, 接着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交流作文的内容, 然后才是学生动笔习作。
这一教学过程有其优点, 它让很多找不到思路的学生一下子觉得思路开阔、有话可写了。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初中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着极大的向师性和模仿性, 教师的作前指导和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内容, 也可能使他们“先入为主”, 束缚了思维, 从而造成了文章内容和表达上的雷同, 削弱了学生自我表现的力度, 造成了“千人一面, 众口一词”的现象。
除此之外, 造成初中生作文失真现象的原因还有不少。比如:作文评价体系制约、学生生活体验的缺乏、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学生怕说真话;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忽视与学生的真情交流, 等等。总之, 在这种种原因之下, 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愈演愈烈, 初中生习作在失真道路上越走越远。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实话实说、真情真发呢?
二、避免作文失真的对策
教师要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着力培养写作兴趣, 多阅读、多练笔;并注意提醒学生要做个有心人, 多观察生活, 善于发现生活的动人之处。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为了提倡写真事、抒真情, 我着重开展了作文写真活动。写真活动的形式多样, 平时应多渠道开掘、多形式训练。但要注意“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写“真”。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 日记型训练
日记要求学生把一天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最有价值的人、事、物、情写下来。它没有文体的束缚, 没有文题的限制, 没有字数的要求, 不需要顾忌中心是否明确, 也无需担心作文成绩的优劣, 任由学生舒展个性写“我心”、表“我意”、抒“我情”。要引导学生明白:日记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是为个人服务的, 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才是回归了日记的本真。
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日记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呢?
1. 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反映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老师十分熟悉和了解的, 所以十分有利于老师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去真实地反映, 特别是对发生的一些事能真实地反映, 真实地畅想。
2. 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反映家庭亲情
学生的生活环境除了学校那就是家庭。家庭亲情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琐事, 充满了温馨的亲情或深长的韵味, 要求真实地把它记在日记里对学生来说很容易做到。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把它真实地记录下来。
3. 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反映社会现象
学生是社会的人, 最终要走向社会。关心社会,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借助各种社会活动,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使学生学会分析社会现象, 解决社会问题, 在社会活动中提高作文能力。
(二) 读书笔记型训练
在每周二、四下午的语文阅读课上, 我总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 在下课前10分钟让学生交流读书的感想。这样, 既保证了学生阅读的质量, 也能让学生做到及时诉真情。另外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 要求内容真实, 文体不限, 长短不限。然后我选择个别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课上交流。这样, 既保证了文章的真实, 也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在不同年级段, 应该进行不同指导:初一年级:以摘抄式笔记为主, 加上一、两句自己的点评。初二年级:以提纲式、提要式笔记为主, 每篇最好有自己100-200字的评论、感悟。
初三年级:以读书心得体会为主, 着重要写自己的观点、感悟。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 也历来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那些发自肺腑的文章, 历经岁月的风尘, 仍然那样脍炙人口, 令人喜欢;而那些矫揉造作的文字, 总会被历史湮没。真正的作文教学就应该从“真实”起步。相信通过教师的努力, 写作将不再是学生沉重的负担, 而是他们真实心灵的释放, 真挚感情的倾诉。
摘要: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作文教学可着重进行日记型训练, 引导学生在日记中真实反映校园生活、家庭亲情、社会现象;进行读书笔记型训练, 从而让学生写真事, 诉真情。
关键词:真实,生命,失真,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勰:赵仲邑译注《文心雕龙·章句》[M]。漓江出版社1985年。
[2]张天宝: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当代课堂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 第3期。
在南美洲最干旱的地区,着这样一种蟾蜍,它们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两种幼体,一种是吃草的蝌蚪,一种是吃蝌蚪的蝌蚪;西伯利亚宽广的蓝天上,翱翔着这样一种鹰,它们在四十岁时,必须啄去自己的羽毛和指甲,周记,经历一场炼狱般的磨难。
如果说蟾蜍的对手是自己最亲密的同伴,那么同室操戈就是为了物种的延续;如果说老鹰的对手是自己本身,那么战胜自己是为了更好的。看起来多么残忍啊,而这正是的动力。
人类社会中也有两种对手,一种是他人,一种是自己。
被称为“总理”的让·克雷蒂安一直被视为加拿大的,然而当他谈及自己的时,他却说他要感谢自己的对手。让先天残疾、面目畸形、还有口吃的毛病,他竞选加拿大总理时,对手极力地在媒体上丑化他的形象,并说:“难道你们要这样一个话都说不清的人来做我们的总理吗?”嘲讽、挖苦乃至人身攻击使让下定决心要改掉自己的毛病。于是,他古代演讲家把小石子含在嘴里练习说话,嘴里经常被磨出血。然而他坚信自己能像蝴蝶那样破茧而出,这种精神也最终了加拿大人民,最终,他成为了加拿大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连任两届的总理。或许,正是那些对手的.激发给了他生命的动力。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毅无畏的老者,其实这也是海明威自身的写照。在古巴的加勒比海边,海明威曾经困顿潦倒,病痛缠身,他也一度消沉过,落魄过,曾想在古巴的小酒馆中颓然一生。然而,艰难困苦不能扑灭精神的火焰,他一次次地鼓励自己站起来,战胜自己,终于,在不懈地下,在世界文坛留下了这本著名的励志小说《老人与海》。
让·克雷蒂安的对手成就了传奇式的加拿大总理,海明威战胜自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其实,人类社会就是在无数的斗争中得以发展和完善。不难看出,对手,是一种压力,给你以生存的勇气;对手,是一种动力,带你冲破苦难的束缚,帮你赢得更的未来。
那年,我爱上了篮球。
新的场地很快吸引来许多球友,其中有一位叔叔。我们那个时候很小,也不怎么会打球,大人都不愿意和我们一起打,除了那位叔叔。于是,每个星期的篮球场都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年过四十的中年大叔带着一群小学生打球。我们都很喜欢这位大叔,大叔姓余,我们便尊称他为“老鱼头”。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的球技突飞猛进,可是那位如教练般的大叔却不见了。过了几天,偶然从几位八卦大妈口中得知:“老鱼头”的妻子得了一种病。
两年过去了,球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打球的人走掉一批,又来一批,一批再走,一批又来;原来崭新发亮的球框已不再如以前那般光滑;篮框上的球网也都磨作文wWw.ZuoWenwang.Net/破了,塑胶场地上的三分线,也不如两年前那般清晰可见。
星期天下午,我们照常抱着球去球场。刚一跨进大门,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我惊得手中的篮球都掉了,错不了,“老鱼头”!即便他原来乌黑的头发已经灰白,但我也能从人堆中一眼认出他来!看到我们一趟子浩浩荡荡的过来,“老鱼头”也认出了我们。“呵,变化不小啊,上次和你们打球还是一群小鬼头,都长这么高了啊!”他那慈祥的脸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让人看了不由得心生同情!
我们开始打球了,原来能轻松吊打我们的“老鱼头”已不比当年,当年教我们打球的叔叔现在却被我们秀得团团转,但虽已不如当年健壮,却像当年一样去跑动、挡拆、抢篮板。
打完球,他和我们讲起了他的故事,没有泪水,只有惋惜:“唉,事情都过去了,还说什么呢!现在,我其实觉得我很幸运,我的手脚能动,我还有篮球陪着我……”
一、生命因阅读而精彩
我们经常抱怨学生的作文“内容枯燥, 语言贫乏, 思维僵化”。殊不知要有信息的输出, 必须先有信息的输入。犹如春蚕不吃足够的桑叶, 怎能让它要吐丝结茧?至于老师面对着没吃多少桑叶的蚕宝宝们一个劲儿地传授所谓的“吐丝结茧”之法, 实为缘木求鱼。
学生的“吃桑叶”, 主要是阅读。阅读是语文学习中基础的基础, 关键中的关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我们的阅读教学在理解和实践中都出现了严重偏差, 课文几乎成了阅读对象的全部。其实,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叶老的话再明白、再透彻不过了。如果说课内阅读主要是“指点门户”, 那么, 真正的“登堂入室”就是课外阅读了。所以, 我们要走进教材, 但更需要的是走出教材, 进行足够的课外阅读!把足够的、有效的课外阅读作为基础工程来抓。
童年是播种的季节,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课文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 教学中, 要注意由一篇带出多篇文章, 甚至整本书, 引导学生阅读, 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学习了《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引导学生去了解古往今来植树造林的趣闻佳话, 西周“常胜大将军”沙俊其的庆功栽杨;《齐民要术》记载, 生儿育女后, 种植生儿育女树;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 思乡植柳;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 写诗护树的故事……学习了《只拣儿童多处行》之后引导带着冰心奶奶对儿童的特殊的爱的情感, 走近冰心奶奶去读读冰心奶奶的其他作品《寄小读者》《小桔灯》……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紧张的课业学习之余尽可能多地阅读课外文学名著和科技书籍呢?如何才能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大的阅读效果呢?
我觉得我们还需要压缩语文讲读的时间, 给学生提供语文课外阅读欣赏的时间, 让课堂成为真正的读书课, 给予学生一个和美文交流的机会和氛围, 另外需要精减书面作业量, 给每一天留下阅读时间, 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 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还要定期与家长保持联系, 要求别忽略精神消费。
读书, 使学生尽情汲取甘露, 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 还能加强语言积累, 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 同时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作文因体验而灵动
体验, 就是亲身尝试, 自我感受。用最本质的原感去触碰本质, 用原始去面对自然, 用从容不迫去面对波澜壮阔。没有亲身尝试, 你永远不会知道草莓是酸是甜, 没有自我感受, 你还是不敢相信那挥舞着大钳的螃蟹如此美味。生活需要体验, 用心用脑去体验。在奋斗之后享受成功, 是体验生活的快乐;在挫折之后品味失败, 是体验生活的苦涩。生活就是这样, 是苦与乐的结合体。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学生有体验的作文让学生乐在学中, 通过写真实的生活, 引发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培养真诚守信的生活态度和道德品质。这样的体验作文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思考能力。
今年的冬天, 下了几场大雪, 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 铺天盖地, 像柳絮、像鹅毛, 落在草地上、屋顶上、马路上、树枝上。大雪之后, 大地顿时改天换地, 一片洁白。雪给了孩子们偌大的想象空间, 雪给了孩子们一个广大的游戏场所。孩子们在雪中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
开学不久, 与同学们聊寒假生活, 聊雪中的趣事, 同学们都兴致勃勃, 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撬、造雪房, 然后让学生们写下来, 学生滔滔不绝, 写得很有生活的情趣。
比如:“我喜欢冬天纷纷扬扬的雪。今天又下雪了, 看, 那小小的雪花漫天飞舞着, 像许多只白色的蝴蝶。它们悄然无声地从天空落下来, 好像无数的伞兵乘着降落伞从天而降, 那雪花小巧玲珑, 晶莹剔透, 不停地飘呀, 飘呀……”这段话写出了雪的样子。
“雪真的是六个瓣吗?我想仔细观察一下, 于是我伸出手, 接住了一朵雪花, 可是它转眼间就消失在我的手心里, 变成一滴小水珠。”这段话又写出了自己在雪中的亲身体验。
“雪仙子, 你总是悄悄地来, 又匆匆地去, 你把美丽的小雪花留在人间, 给庄稼带来温暖。你是那么纯洁, 无私地奉献, 我从心底赞美你高尚的品格。”这是对雪花的赞美。
……
如果说生命本是一张白纸, 那么人生中的种种体验便是那涂抹在这白纸上的色彩, 或绚丽, 或清淡, 或空灵, 或凝重。
——题记
枝头拱出黄黄嫩嫩的小芽,逐渐长成一片绿。简朴的叶掌,流淌着脉脉欢乐。密密层层地簇拥,包容大树的枝干。它的灵动,跳跃在高高的枝梢上。
只是——
四季,你为何为难树叶?
与万物一同诞生,作为一枚小芽,它脆弱地附在精壮的枝干上,新奇地探察这美妙的世界。春日里那朵肆无忌惮的明媚啊,“嘘!”,不要嘲笑朴素的它。追随着春天的脚步,它延续着温柔的绿。誓要将夏日洗礼的暴雨啊,轻点儿好吗?它的躯体依然柔弱。秋天朦朦胧胧,一闪眼,竟将它染成了明艳的黄。空中呢喃的雁雀啊,把这一片灿烂收藏吧。半空飘扬着融融的雪花,那颤抖着的树枝,不要把它舍弃好吗?
四季,靠过来,聆听一下,它正唱着生命的欢歌啊!
清风,你为何为难树叶?
悄悄地飞过,你带来一阵花儿的馨香,一声鸟儿的脆鸣。你环绕着丰富的收获,愉悦地立于枝头。咦,树叶,给予了你什么?
不要抱怨。
你看,它轻盈的身姿正随着你的节奏舞动,翻飞于半空之中。那,不正是你幻想中的翩翩彩蝶吗?
清风,放缓你的舞步,聆听一下,它正唱着生命的欢歌啊!
树叶,你又何必为难自己?
是的,花儿娇艳美丽,吸引了世人欣赏的目光;树木高大挺拔,为人们提供了安稳的依靠;高山巍峨壮丽,触发了诗人的深情赞颂。
但,你发现了吗?
花儿的娇美,有一片绿叶在衬托;树木的茁壮,有一丛绿叶在蔽荫;高山的雄奇,有满山的绿叶在点缀……
树叶啊,不要灰心于自己的弱小,而是你那动人的平凡,造就了大自然无数奇特的美。
轻轻地摇曳,缓缓地吟唱。树叶啊,一曲生命的欢歌为你奏响!
……
生命,如树叶一般,新鲜地诞生,引出灵动;潇洒地落下,告别无奈。人生的路途中,我们有时会被四季迷蒙了脚步,被清风拂乱了道路。只是,何必为难自己?
也许无法拥有蓝天的深邃,但我们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无法拥有大海的壮阔,但我们可以做自由的溪流;也许无法拥有灿烂的光辉,但我们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一份精彩。
别为难他人,别为难自己。
一、思维的来源
在启发与引导中去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来源, 形成基于学生自我的积累和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所选取的例文和课外优秀作品的阅读以及对生活的广泛观察, 不断开辟和丰富认知领域, 为思维活动提供更多的生发点。面对纷繁芜杂的信息, 教师可启发学生按类搜集与整理。如可按:1. 我与他人 (同情、宽容、感恩、合作、责任) ;2. 我与自然 (生存、 敬畏、责任) ;3. 我与社会 (热点、文化、公德) ;4. 我与自己 (完善自我、展现自我、超越自我) 分类整理。
学生通过这类形式的整理, 其实已对信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 长时间坚持还可以培养经常整理、建构自己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习惯。此过程与传统的教师传授灌输, 学生被动接受形成鲜明对比, 学生能够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教师只是创设情境激发引导, 双方形成教学相长, 共同发展。
二、思维活动品质的优化
在重视创生, 学教一体中优化思维活动的品质。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关系极大。优良的思维品质, 必定会使思维能力迅速提高, 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方面。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时候, 可以着重从这些方面入手。从联想想象开始,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然后通过变换和质疑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 再以对比和辩证的角度去思考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在思维的创造性上, 由于它源于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 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 提出新异的见解。在历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中, 往往都是那种发散性的命题方式, 让参赛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当然, 优秀的作文也必然是符合创造的要求和过程, 用他们所积累的丰富的材料联系主题进行联想和创作, 有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美文。正是这个特点, 在作文思维训练时, 教师需要激发学生自主性, 因为想象力和创造性不是传统的老师教与学生学能够产生的, 更多的在于学生主观能动, 体验感悟, 积极联想与想象, 激活自己的思维, 教师更多的是激发与引导。
而思维的灵活性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同一事物不同角度的观察研究, 发现事物的新特质, 得到与他人完全不同的认识, 也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向, 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通过研究学情与教情, 在课情上让学生破除思维定式, 采用横向展开、纵向深入、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 提高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养成习惯。
思维的批判性来自于对思维活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调整、校正的自我意识。思维训练时, 鼓励学生要有质疑的精神, 对现存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反思与批评。批判一种事物或现象, 关键就在于找到其中的问题所在。更重要的是还要带着发展的思维去分析思考。学生也要质疑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 学会学, 学会教, 体验感悟, 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的深刻性则要求学生思考问题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 从而抓住事物的规律和多重关系, 预见事物的发展。平时作文的立意与分析, 要力求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要理清物质与意识、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原因与结果、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学会用发展、运动、变化、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 学会用联系、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 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学会用适度的观点分析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关注自然, 关注社会, 关注人生, 重点培养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逐渐形成自己的辩证思维。
三、教师参与和引导的过程
教师可以在平时作文教学中创设开放、民主、科学的训练环境。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发挥写作者——学生的主体作用, 合作小组各成员独立思考, 每位组员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 组内讨论, 补充完善。然后, 各组之间进行思维互动, 思维成果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通过创设民主化、立体化的思维场景, 宽松的思辨氛围, 培养学生勇于怀疑, 敢于探索的精神。合作学习引发的“脑力震荡”有效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 丰富了选材, 深化了作文主题。口头表述起到激发思维、整理思维、强化思维的作用。合作学习之后, 学生独立完成作文, 之后可采用学生自改、互改, 教师评改, 学生再修改等多元评改方式,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
教师重在锤炼学生的思维过程, 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帮助他们养成思维的习惯同时, 坚持以人为本, 追求一种长远的发展。灵活地采用一些“支架”积极引导和帮助, 如上文提到的分类整理类型的提出, 思维训练时启发式问题的设置等, 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写作思维过程中。只有我们的学生真正乐于思考、学会思考、勤于思考, 用思维之笔写下属于自己的诗篇, 才能在作文中完善自我、展现自我、超越自我, 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铸就新的生命。以和谐的体验过程, 获得永久的学习技能, 促进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 那么思维能力的培养自然也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陈怡.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28) .
“山中孤独的巡守”、“虔诚的敬礼”、“山谷中回响着的汽笛”,读之久久不能平静。当他向列车敬礼时,他的生命早已不再仅仅承担着自己的价值;而列车长长的汽笛,则是对他平凡却又光辉生命的肯定。
总难忘诗人冯至,难忘那首《十四行诗》—“我们准备着/深深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是的,人生如斯平淡,平淡如水,每个人似乎都要在那寂寞的人生长途中淡然走完自己的一生。然而,造物主总那么神奇,它赋予每个平淡生命一个灿烂无比的瞬间,在那个瞬间,平凡的人会发散出巨大的能量,产生耀眼的光茫。
平凡人老计,我揣想,在每日那孤寂、那萧索、那淡然中也有一次生命能量的大光辉。当放佛如仪式般庄严的敬礼开始时,老计的工作已然承载了超乎简单巡守的深刻内涵,那虔诚的敬礼是对生命的守望。世间有比这对生命的虔诚守望更值得人们尊敬的工作么?那一刻,老计浑身散发出一种迷人的光茫,热爱生命的人,他的生命也因此放出光彩,汽笛久久回响——是的,生命中总会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无论一个人身处何时何地,我相信,总有那么一束属于自己的善良的光芒。是古代,老杜发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民生气节;是如今,航母上的英雄罗阳把自己最后的时光献给亿万人民的安全;是大巴车上,师傅吴斌稳健地把车停在路旁,提醒人们注意安全;更是楼下,最美妈妈伸出双臂接住坠落的孩子……当一个人能够承载他人的生命时,其生命便格外伟大!
朋友,也许老计让你想起关乎责任的命题,也许老计与汽笛的回响让你懂得人与人间的尊重,诚然如此。但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责任与尊重,也许我的想法更深刻——是背后对生命的虔诚,对它深深的爱。
一位守了一生灯塔的老者如是说:我每天看灿烂的黎明和日落,背后还有无数的曼哈顿灯火,一生何求?
我这“小手清理机”还真灵巧啊!不多一会儿工夫,我就把“敌人”,“卧底”“杀”得干干净净;看!那些豆子娃娃正在向我微笑着,“跳”进水盆里,睡了一夜……
第二天,我把它们叫醒,给它们“涂”上一层干净的清水——给它们“洗澡”,一切整理好后,便把它们放入了“育儿室”中并在上面盖上了布,压上了石头……
课堂的开始, 我就指出此次作文中存在的两种比较明显的倾向:一是矫揉造作, 二是低幼化。学生们听见这样的评价都嘻嘻哈哈地笑了, 觉得这样的概括过于夸张, 于是我便读了一篇作文的开头。
“残阳用他的鲜血染红了整个天空, 缓缓地倒下;枯蝶与败叶在风中奋起, 却无力垂下他的翅膀。我空倚墙壁, 拿着那蓝色的枫叶, 向着残阳投去那最后一束无助的眼神……”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 学生的谴词造句有一定的基础, 知识作文从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玄之有玄的气氛, 故作深沉却毫无真情实感。“残阳”、“空倚墙壁”、“蓝色的枫叶”这样的词虽然有些美感, 但是大量的堆砌只会让人觉得是在买弄文章, 刻意营造的氛围毫无真实可言, 文字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怨自艾。
在诠释幸福的时候他又这样写道:“提起手中长剑;披上厚厚的甲胄;跨上英勇的战马;背上回家的信念。黑夜宾团败退, 天空依旧是湛蓝的, 怀中的战友即将离去, 他不舍地望了一眼这世界, 摘下一朵鲜花闻了闻, 用艰难的话语描述着:‘曾经我为有一个幸福的家而自豪, 今日, 幸福以我为自豪。’自此, 这里立起了一座碑, 碑上的字就为‘守望’。”
这篇作文读完之后, 课堂顿时热闹起来, 有的同学却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不错, 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 有的同学说文章写的很做作, 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这让我不由的产生了思考:有些同学平常‘新概念’、‘创新’作文读的多, 写到文章就想在形式上求新, 在清洁上猎奇。其实写多了, 变不觉得新了, 而且在追求这些“新思维”的时候, 往往忽视了真实深刻积极意义的思想表达, 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也没有多少艺术的真实性可言。
于是我旗帜鲜明地指出这类作文纯属无病呻吟, 文章的情感异常苍白, 文章过多地变现自我, 宣泄小我;内容缺少清纯、灵动的气息, 也不能给人以启发思考;表现手法上以彻头彻尾的心理景物描写表现事情主体的多愁善感、苦闷烦躁, 全没有一点当代中学生的蓬勃之气, 这种矫揉造作词语的堆砌全无真情可言。《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这番评论得到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刚才支持这篇作文的学生已经若有所思地在自己的作文本上圈圈画画了, 看着他们的转变, 我心里暗暗高兴。
接着我又在投影上打出名为《幸福的微笑》的作文的前三段:
上次回家, 妈妈心情不是很好, 当然我心情也不好, 我心情不好的原因是我被我妈妈训了顿, 我妈心情不好是因为昨天是她的生日。“儿子, 昨天是我的生日, 你怎么连个短信也不多发回来啊?”“昨天……”我吃了一惊。“居然忘了, 老妈每次都记得你的, 而你哪次想起我来的?”
回家走在路上, 对面走来了一位年轻的母亲, 而那位母亲怀里抱着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儿, 小婴儿估计年龄不大, 头却很圆, 脸上肉多得使得眼睛都睁不大。我不禁想起我小时候似乎也是这样的, 但似乎我更能哭些。母亲边摇边唱, 而母亲身后一指紧跟着一位年轻的小伙子, 估计就是婴儿的爸爸。当母亲摇着婴儿时, 父亲也没能闲着, 一只手里拿着一个奶瓶, 时不时喂两下, 另一只手拿着一只小鼓, 时不时转几下。看着这对年轻的父母忙前忙后, 我不禁又想起我小时候他们是否对我也是这么无私地关怀呢?年轻的父母虽忙, 可是我从他们脸上甜蜜的微笑不难看出, 他们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了。
我不忍再看下去了, 因为我上次做的事情足够深深刺痛一个母亲的心。于是我决定我要做些什么来弥补我的过错。
本来是一个很温馨的生活细节, 只可惜他幼稚的语言描述和部分情节的夸张, 让一篇本可以洋溢着暖意的文章变得支离破碎, 不禁让人哑然失笑。
人物形象的塑造不真实, 我——一个十六岁的主人翁显得幼稚可笑, 妈妈这个形象显得势力, 没有母亲的隐忍与温情, 至于那个路上的一对年轻父母, 尤其是哪个尾随在后的父亲, 一会儿是小伙子, 一会儿是父亲, 一会儿又是爸爸, 动作麻木且混乱, 形象完全脱离美好温馨的场面, 还有哪个婴儿, 为何要塑造成“年龄不大, 头却很圆, 脸上肉多得使得眼睛都睁不大”的古怪形象?作者在写作时无意于夸张与变形, 但是由于语文素养的缺乏把生活中原态照搬而不加提炼, 造成这样低幼化的文风。
“文章不厌百回改”, 好文章是些出来的, 也是该出来。教师应该把文章的修改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我的习作和反复修改中悟出写作的东西必求毫发无憾而后已的习惯。
于是, 我给学生们明确修改作文的方法, 尝试着把第二篇作文修改。我选择把《幸福的微笑》前三段拿出来抄在黑板上修改, 经过三个学生的一次上黑板修改, 终于把这三段的出现的问题全部找出, 学生很感兴趣, 还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个性化修改。我想作文课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就很好了。
最后我让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重新改编这段文字, 经过修改, 很多作文还是能够很好得扬长避短。
【热爱生命的作文800字】推荐阅读:
热爱生命的作文450字06-06
热爱生命300字作文11-09
小小的热爱作文800字12-08
生命的遇见800字作文05-27
生命的姿态作文800字06-21
生命的永恒作文800字10-08
人的生命800字高中作文10-09
关于生命的话题800字作文12-14
以生命为题的作文800字12-15
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优秀作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