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招生宣讲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高中招生宣讲(精选12篇)

职业高中招生宣讲 篇1

三年铸一剑,汗水与泪水浸透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考验实力考验意志的冲刺阶段,我代表**中学三千名师生特地赶来为你们加油助威,并为你们选择高中再次启程做做参谋。今天,我要郑重地向你们推荐被《*县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定位的正在创办的继**、**之后全县又一所重点高完中——**中学。

**中学毗邻重庆市**工业园区,依傍交通要道,距县城3公里,是我县城郊结合部唯一的一所高完中,比乡镇便捷,比县城安静,校园周边无网吧、娱乐厅等,校园内部绿树成荫,花草飘香,确实是潜心求学的清净之所。随着区位优势日益明显和美誉度的大幅提升,许多师范院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县内各中学已打磨成型的骨干教师纷纷加盟我校,**、**、**等地的学生也舍近求远前来求学,学校迅速由两年前的21个教学班壮大成现有的43个教学班,学生人数也由1500多名增加到3000多名。

由于同学们进校基础不一致,我校实施分层设班,宏志班和重点班的师资配备和教学度绝不逊于县内任何兄弟学校;为了让艺体班的同学发展特长,从去年开始,我校高薪聘请县内最优秀的音乐、舞蹈和美术老师按课程标准定时到校辅导,并且与他们签定目标责任书。此外,学校教学张弛有度,校园艺术节、篮球联赛和足球对抗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足以为繁重的学习减压。

亲爱的同学们,最后请允许我说一说大家都心照不宣的话,万一你考不上**、**,你会迷茫失落吗?你会驻足不前吗?作为一位老师,我有几句话与你们共勉:我们背负的期望不允许我们退缩,我们立下的志向不允许我们退缩。到**来吧,我们真诚地欢迎你。凭借你们的天赋,凭借**的土壤,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种下一粒普通的石子,也能收获一座巍峨的大山。谢谢大家!

职业高中招生宣讲 篇2

报告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具体的事例, 全面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与实现路径, 只要全体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师们表示这次活动帮助大家提高了理论素养, 打开了教学思路, 既是最新知识的充电课, 也是教学方法的示范课。

据悉, 按照宣讲活动的安排, 近期还将请有关专家、一线德育工作者赴其他省 (区、市) 开展宣讲。

职业高中招生宣讲 篇3

朱清孟在会议上指出,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是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专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全省教育系统一定要理解好、领会好、把握好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推动全省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刘建同副司长分析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讲解了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的重要性,介绍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从六个方面系统全面地宣讲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刘建同指出,河南省是职业教育的大省,在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将推动河南职业教育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尹洪斌副厅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全国职教会的召开,《决定》和《规划》的发布,进一步突出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时代重任,明确了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支持重点,强调了各级党委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全省教育系统要认真领会辅导报告中提出的新见解、新观点、新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扎实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进程。

参加会议的还有省教育厅全体机关干部、直属单位(学校)负责同志,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局长及分管副局长,各职业院校主要负责同志等。

招生宣讲会演讲稿 篇4

各位同学:

大家好!

多媒体技术部成立于2008年4月,是校学生会专注技术领域的职能部门,为全校校园文化活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其工作范围以舞台设计、音响调试及管理、录音、摄像及后期音频视频制作为主。在学校、学院等各项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多媒体技术部不同于校学生会其他部门,就其技术性强,工作量大等特殊性,为了更好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部,经组织协商决定,我部将设立以下三个中心:音响灯光中心、影像制作中心、网络技术中心。其中,音响灯光中心主管大学生活动中心的音响、灯光及舞台特效的使用及维护等;影像制作中心主管各类活动的录音、摄像、影像制作及传播等:网络技术中心维护学校网站平台等。

1.音响灯光中心

音响灯光中心分为音响和灯光两个方面,音响主要负责各个活动的话筒及视频的声音效果,灯光主要负责舞台的灯光效果。这两个方面要相互配合,共同为每一场活动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音响灯光处的主要活动范围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但每年也会为校运动会还有各个学院的运动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音响灯光处还负责音响灯光的基本维护工作及线路的基本维修工作。我们部门的成员默默的为每一场的活动奉献自己的热情和时间,积极配合,用自己的技术为每一场活

动保驾护航!

2.影像制作中心

影像制作中心主要负责活动的摄影及后期的视频剪接及处理工作,主要用到的工具是校团委的摄像机。影像制作部主管各类活动的录音、摄像及后期影像制作等,需要一定的摄影基础以及对这方面的爱好,以及对后期一些制作软件的熟悉运用。当场的摄影及后期的处理效果对活动的视频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像制作部的工作人员应该爱护摄像机并懂得一定的维护知识,让它拍出更好的视频效果!

3.网络技术中心

网络技术中心主要负责校团委、校学生会网站建设与日常维护;定期组织进行网络型关知识普及与高级知识培训;在学校范围内发现、吸纳、培养技术人才。

职业道德宣讲教育材料 篇5

——记许平南高速养护战风雪、保畅通除雪模范人物张恒纪实 张恒,男,汉族,1973年6月生,中共党员,现郑州市公路工程公司四分公司副经理。

春节前,张恒奋战高速一线,在风雪中奋战36个多小时不休息,死盯死守确保除雪安全和线路畅通,获得了业主许平南公司第一次对外单位发的“先进个人”称号。

春节前夕,经过一年的忙碌,人们都在暖气充足的屋里和家人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饭菜。但是,2015年02月07日一轮又一轮更为猛烈的暴风雪铺天盖地向河南地区袭来,严重威胁着河南许平南高速的畅通。许平南高速养护项目张恒牢记路局、路局党委的嘱托,干群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日夜不息、众志成城,积极协调指挥,用无坚不摧的血肉之躯与天斗、与雪争,用坚贞不移的忠诚谱写了一篇可歌可泣的抗击暴风雪赞歌,确保了许平南高速的畅通。

张恒,一名从修路架桥到高速养护仅一年多的领导干部,骨子里有着养护人无比的忠诚,特别是进入12月份以来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几乎是天天与职工坚守在除雪现场,冒着零下近5度的低温,顶着四五级的“白毛风”,与职工并肩作战,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头往前冲。雪花打在脸上,化成水又很快结成冰,他顾不上去处理。上眼皮与下眼皮被冰水粘连在一起睁不开,他就用手去撸一下……事后,他的脸颊被成黑紫色,脸肿得都大了一圈。

由于连日来的,强降雪和大风,张恒放弃了休息,连续在项目工作20多天没有回家。自入冬以来,每一场雪全在路上,最长时间连续在外面36个多小时不休息,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全部冻伤,全都冻起泡,连洗手都暂时不能洗!张恒自愿承诺100天不回家,死盯死守确保除雪安全和线路畅通。

在暴雪、肆虐的“白毛风”和极度的低温中,铸就了张恒与天斗、与地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抗争的钢铁意志,用实际行动体现对党的忠诚。面对暴风雪袭击,张恒没有退缩,始终把除雪保畅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奋力拼搏,艰苦鏖战,用忠诚和实际行动向大自然发起挑战。

职业高中春季招生动员会讲话 篇6

各位家长:

大家好。

首先对大家参加今天的座谈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就大家对学校工作一如既往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召开今天的座谈会,我的心情很激动,感到有很多话题要和大家交流。但是,限于今天的座谈会是一个专题会,主题是就初三学生升学选择和发展方向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以便形成共识,推动我们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我只谈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简单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情况及取得的成绩,二是就职业高中春季招生工作谈几点意见。

首先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1、办学条件一流

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

就读普通高中、升大学:

就读职业高中(普通中专):

1、就业或其他

毕业即就业,或务农,或打工„„务农,不过重复祖辈父辈的命运;打工,年龄小,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只能从事一般性工作,廉价劳动力„„不可取。

三、就读职业学校的理由

毕业后如果走升学的道路,又应如何选择呢?

如果你的成绩足够优秀(上游或中游)或潜力足够巨大,那么,我们鼓励同学们潜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去报考普通高中,去应对激烈的高考竞争,但这种选择只能适合成绩优秀的部分同学,并不适合在座的全体同学。

第一,关于入学。

对于文化课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上普通高中前景当然乐观一些。但是对于很多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勉强上了高中的学生来说,其求学之路将会比较艰难,升入大学的希望渺茫。与其和众多的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争过“独木桥”,不如另辟蹊径,去上职业高中。

职业高中以技能型教育为主,重在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大多数专业对于文化课成绩要求不是太高。况且,文化课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动手能力不一定差。另外,进入职业高中后,学校一般都要开设一些基础文化课程,对于在文化课方面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学校仍然能提供这种机会。

第二,关于就业。随着高校的扩招,就业岗位的偏少,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即使是研究生,有时也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举例,李福孔校长儿子李鹏,教师招聘落榜等。然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却比较好就业。近年来媒体频频爆出“蓝领”(技术工人、技师、工程师)缺口巨大的信息,年薪十万招“蓝领”的岗位亦是不在少数。从调查的情况看,很多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都在95%以上,一些专业特色明显、质量过硬的职业高中学生在毕业前的就业推荐率甚至达到100%,就业率高达98%。市场对一些热门专业,如计算机、服装设计、高护、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一直很大。据预测,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现代制造业、加工业及现代服务业对相关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仍将持续“高温”。

第三,关于岗位、待遇。一些人认为,没有经过职业学校培训的初中毕业生或者其他成年人,外出照样能找到工作。但是应该看到,没经过培训的人外出所找的工作,大都是“粗活”,既苦又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且工资待遇低。而经过职业培训过的人,手持职业高中(中专)毕业证、技术等级证书等,经过学校推荐,有组织、有目的地找工作,工

作岗位相对比较好,工资待遇一般要高出没有技术的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头脑灵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话,升职、加薪的机会。

第四,关于升学。

文化课成绩稍好一点的学生,可以选择职业高中升学班就读。如果愿意到高一级学校去深造,拿大学本、专科文凭,这条道路也是畅通的。这些学生可以参加“对口招生“,国家正在日益拓宽职高毕业生考大学拿高等教育学历的渠道。从某种意义来说,同等成绩的学生,在职业高中就读比在普通高中就读升入大学的机会将更多。职业中学的升学班,其高考、高职升学率可达到90%以上。

第五,关于收费、补贴

职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期学费仅500元。一般两年就可完成学习任务,由学校推荐出去就业,有的甚至更短,在校学习一年半即可就业,并且能找到较好的工作。这将大大减少上学的“成本”,并且很快就有较高的“回报”。举例,明华侄儿刘勇年薪达五万以上;在读学生王庆楼、黄亚君在青岛实习,工资月薪达3000以上。同时国家对职业高中学生发放助学金,每年1500元,两年合计3000元。如果就读职业高中涉农专业班,则免收学费。另职业高中实行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一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可获取奖金,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特困生补助。

综上所述,职业高中是一条就业、升学两不误的选择,适合所有的同学,特别适合部分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但头脑灵活、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同学就读。

四、具体问题

关于就读职业高中的优势,刚才做了多方面的分析,是否就读职业高中,决择权掌握在同学们手中。为了避免同学们在这一问题上盲目、草率决择,我想再强调以下三个问题:

1、转变就业观念,相信就读职业学校是一条阳光之路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指出:2009年底,有110万名大学生未能就业,2010年有598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35万。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职就业率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在95%左右。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就是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如果你在网上搜索“技校生就业好过大学生”“企业争抢技校毕业生”等关键字,相关新闻不断爆出,技校生PK大学生,学子们心寒之余,不得不纷纷加入“回炉”培训的行列,“回炉”即大学毕业后又进职业学校学技术,这一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同。

2、要从实际出发(成绩现状、家境状况、特点优势),从长远发展(就业、发展)考虑,理性分析,确定是否就读职业高中。

如果成绩不够理想,考取普通高中希望渺茫;或是虽能勉强考取普通高中,但潜力不大,难以应对高中的学习压力、高考的激烈竞争,建议你就读职业高中!

如果你家境困难(各种原因所致),家长无力承担过高的高中学费、大学学费(包括生活费),你经常面临失学的威胁的话,建议你就读职业高中!

如果你心灵手巧、动手操作能力(可能你在学习成绩表现差)特别突出,建议你就读职业高中!

职业学校招生大战后的反思 篇7

不规范的招生过程,使招生工作处于垄断、无序、混乱状态,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局面。

1、招生指标层层分解,与领导的政绩、教师的经济利益挂钩,使招生处于恶性竞争

学生入学率和流生率是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学校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部分学生家庭生活困难,或基础差,难以维持学业,致使一些学生缀学外出打工,而一些初级学校为了掩盖流生率,以初二学生顶替流生参加中考,致使教育主管部门确定高中入学率时下达的招生指标偏高,加上职业学校数量与规模的盲目扩张与近年初中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减少,使其具有不可完成性。依据生源地域、学校的规模,招生指标由市到县区,再到各校,最后落实到具体的教师身上,奖罚措施也随之而出,当然一些是不能够明文规定。

2、政府干预、地方保护,使招生处于垄断局面

一些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初中校必须向所管辖区域的普、职高学校输送一定数量指标的学生,不允许学生流失到区域外的学校,否则学校领导、老师将受到降职、停职,甚至开除的处分。一些学生会因为弟妹未来前途而受到学校威胁。一些地方甚至由政府出面,出动城市管理、公安等部门对于来往本地招生的外地学校采取扣压宣传单、车辆,甚至扣压招生人员。按理市管县区,但由于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市教育局制定的招生纪律,遇到地方政府的干涉也难以执行。于是一些学校扣压学生毕业证、准考证、中考成绩单;于是一些学校在学生毕业前美其名曰让学生预交一部分钱,说可优先录取;于是这部分钱又成为部分初中老师“卖”学生的抵压金。

3、民办学校由于办学起步晚、规模小,在师资、设备、教学成本、学校声誉上难以与公立学校相比

故他们的招生手段往往是给初中毕业班教师高额的回扣,刺激初中教师将学生引导并送往民办学校。公立学校在招生上的自主权较小,难以给予初中教师更高额的回扣。在利益的驱动下,初中教师更趋向,甚至于抵毁公立学校,引导学生进民办学校。同样,民办与公立学校在各地所聘的招生代理可能同为一人,利益最大化驱使其先民办后公立,招生代理人不合理的承诺与夸大事实的宣传,给学校管理带来被动,损害了学校的名誉。被迫之下,一些公立学校一方面降低学费吸引学生,一方面组织教师下乡动员,揭露民办学校与初中教师相互勾结“卖”学生的行为,更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挖民办学校已招收的学生(已在民办学校交费的学生凭交费单可在公立学校免去相应的学费,从民办学校要回来的钱归自己所得)。

4、在“玉米+大棒”的驱使下,学校内部一部分教师深入乡村踏实地做学生与家长工作,一部分教师则在学校门口坐享渔翁之利。鲜明的对比与撞车(一个学生几个老师争),造成同一学校内部教师矛盾重重,即便按地域将名额划给教师,同样也因生源不同,各地封锁程度各异而带来种种不平与矛盾。

二、危害

1、职业教育的合格产品就是能够胜任企业生产,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毕业生。而民办学校成立晚,师资、设备短缺,加上缺少国家资金扶持,招生中高昂的招生费用,迫使其夸大宣传,盲目许诺,而在教学中又无能力顾及学生实验实训,无疑纸上谈兵,其泡沫必在企业的检验下而破裂,其结果必导致民办学校的破产,并在社会上形成:在职业学校上学,学不到东西,毕业后不能就业,尤其在偏僻的农村影响更大,一个学生的失业导致全村大多数学生及家长的失望,败坏了职业教育的形象。

2、受利益的驱使,一些初中教师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民办学校老师一起诋毁公立学校,公立学校教师则通过揭露他们间的买卖学生交易予以反击,同一学校内部也有一些教师为了争夺学生而互相诽谤,给人印象是老师师德沦丧,职业学校无论公私,没有一个好学校。

3、一山难容二虎。民办职业学校在高成本、低投入运作下,在公立学校竞争下纷纷倒闭,公立学校则在社会对职教作用疑虑导致的生源减少下,以及行政手段干涉下,有的公立学校吃不了,有的学校不够吃,造成教学质量下降,社会资源巨大浪费,教师资源大量流动,致使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4、职业学校内部各专业发展也不平衡,一些工科类专业,投资大、设备齐,外观上极易吸引学生入学;一些文科专业,没有什么设备,对于不具就业了解的学生缺少诱惑力,形成不切实际的热门冷门专业。而教师为了完成招生任务,不考虑教学、实习、就业的压力,只能随学生、家长所愿,误导学生进入所谓的热门专业,最终导致热门专业学生爆满,专业教师奇缺,实习设备不足;冷门专业生源不足,不能开班,大量专业教师剩余,或改教专业,或无事可为。课时不均,奖罚不平,带来教育教学管理上的难度。最终“冷门”专业(很可能就是就业市场上的热门专业)萎缩消失,热门专业也随教学实训质量下降,学生就业难度增加而降温。恶性循环导致职业学校整体质量的下降与衰落。

教师的付出与回报的权衡,也导致学生专业选择上的出入,决定专业的兴衰。效益好的学校对课时补助较高,刺激教师极力引导学生进入本专业学习,以确保本专业教师满负荷或超负荷地授课。效益差的或评价指标未设定好的,让老师感觉课多不如课少,课少不如没课,这将导致本专业生源的直接减少。

5、初中优秀毕业生进普高考大学,成绩较差者进职高学技术。初中学校内部也制定了许多奖罚措施,确保提高学校的优生率,重点普高的入学率。但对于一些非重点或农村初级中学,其奖罚力度远不如招生中“卖”学生的诱惑力,导致一些初中学校教师不愿带快班、重点班,即使带班也不出力,差生越多意味着收益越大。虽然学校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也采取了明令禁止,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试想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必损害初中学校名声,导致生源质量与数量的下降,直接损害初中学校教师的整体与长远利益。

6、为了完成招生任务,职业学校内部也采取了各种奖罚措施,甚至超出了教学管理中的付出。但奖不公平,罚不甘心,加上职业学校专业多,学生素质差次不齐,没有升学压力,难以对教师的教学予以客观评价、量化考核,极易导致教师消击怠工,出勤不出力,尽力不尽心,在职不负责的形式主义的教与管,其后果甚为可怕。

7、恶性竞争与教师招生任务的结合,一方面使学校招生市场随其它学校招生策略的变化而改变招生策略(主要在学费高低上调整),引起招生收费上混乱。一方面带来学生及家长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延长了招生时间,有的学生甚至开学很久才入学。一方面学校间相互抵毁,挖墙角,增加了招生成本,损害了学校的名誉,破坏了职校间的友谊与合作。一方面,降低了入学门槛,带来教育教学管理上的混乱与尴尬。

三、对策

1、人口高峰时期的高校数目与规模的盲目扩张,在可接受学历教育人口数量逐年减少下,导致高校学生生源的紧张与质量的滑坡。为避免高校资源的巨额浪费,普高与职高的生源大战不可避免,其入学学生比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不仅不会降低,还可能提高,同时处于高校低层的高职院校为了生存也可能整体实施不经过高考竞争的注册入学,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犹如雪上加霜。职业学校在与普高争得生源下,除进行学历教育外,更应广开思路,进入社区,开拓培训市场,对企业在职职工、转岗工人、退役士兵、务工农民工、返乡农民工、村干部、农村专业大户和致富能手、社会青年等进行培训与再培训,实施新农民和在职职工技能、学历双提升计划。并对不同类型生源特点研究,制定相应的招生办法、培养方案及管理途径。职业学校还应开拓职业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的学生生源市场。对于确因生源不足而闲置的设备与师资,学校应组织好设备对外开放,组织老师深入企业,做好校企合作与双师教师培训,以蓄待发。

2、对口高考是拉动职业教育,与普高竞争赢得生源的重要手段,是各职业学校吸引学生的亮点。对口高考的成功与影响,使中等成绩的学生与家长看到了光明而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其动力与压力又促进学校加强管理,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口高考录取率与生源质量的提高带来的学生高工资、高就业率,赢得了社会的认同。事实证明:对口高考升学率高的职业学校,学生(尤其是中等成绩以上的学生)入学率则高,忽视对口高考的学校,吸引不到素质较高的初中毕业生,也难以培养出高收入、高就业率的学生,良性与恶性循环,决定了学校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随着对口高考规模的扩张与学校声誉的影响,专业规模也将随之扩大,对口高考专业人数少,浪费师资的现象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3、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增加,对职教学生减免学费的量与面也在扩大,农字开头的专业及农村贫困学生实行学费全减免制度。这样在校生费用远低于普高学生,但这些对一部分学生仍无太大吸引力,一些学生不想学、厌学,在初中优胜劣汰的环境中缺少教师的关爱,倍受失败的痛苦。一些家长出于经济困难或对子女失望,处于眼前利益考虑,及早让孩子步入社会,外出打工。还有一些家长拥有家庭小作坊,不顾学生的愿望,让子女缀学为已打工。对于前者,学校应让学生了解到职高与普高学习目标、方式的不同:普教是为了学生升学,注重的是书本上理论高深的知识,职教是为了学生的就业,注重的是实际动手能力,理论知识有用、实用、够用既可。对于后者,应让学生及其家长参观现代化的工厂,了解同是打工,但性质、工作环境、生活保障形式不同,了解依靠知识、专业特长的就业,在充满竟争的环境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家庭的贫困,获取一生的幸福。

4、学生的出路在于熟练的专业技能,学校不能仅停留在学校规模、设备等外延上的扩张,更应在学校教学及管理等内涵上予以拓宽加深。学校应积极地探究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变,推动课改的深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强化学生实验、实训,以优质合格的产品树立学校品牌,在生源紧张的恶劣招生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民办学校及较为弱小的公立学校,应对师资及设备进行严格地把关、审核,通过省市级示范专业及星级学校的验收评估与财政的扶持,政策倾斜,指导他们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精品化专业的建设,而不是遍地开花,分散精力与资源。

5、人口的素质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决定了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九年义务教育已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初中学生流生率与升学率均是对初中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重要考核指标。市教育局应通过加强控制对学校办学效果、校长政绩评价、对教师职称的评聘的权力,通过利益制约,打破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形成的行政干涉下的招生垄断,对各县区初中学校及教师下达初中毕业班升学率,结合各普高与职高的实际入学率,实质性地控制一些学校弄虚作假,虚报流生率与升学率,并通过初中老师对毕业班学生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争取更多学生接受高中(包括职中)学历教育。

6、市县区教育局应从战略高度在保证初中高升学率下,尽可能地增加职高与普高入学比,针对普高高考录取的实际可能,既满足学生高考需求,又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突破学生及其家长的面子问题,划分一定的普职高录取分数线,并通过严格控制学籍办理,确保一定数量的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分流部分学生参加对口高考。

7、树立全市一盘棋的全局观点,坚决取谛有偿招生,充分发挥市县招生办的统招功能,有效地发挥各职校专业特长,将招生数与学校发展状况结合,引领学校专业建设与内涵发展。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在中考前组织全市各初中校毕业生轮流到各职校参观咨询,或通过广播电视、招生专刊等全面介绍各校招生信息、专业选择指导、招生政策、纪律、违规举报电话,便于学生填报志愿时心中有数,便于学生利用招生约束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违规者严惩不怠,以利于招生渠道的畅通。

学生依据学校办学质量与社会声誉,结合自己实际水平,填报志愿。招生办根据学生志愿录取,并在全市范围内做适当调整。

职业高中招生宣讲 篇8

这个展位前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咨询?“枣庄英才教育”究竟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项目负责人方总。

记者:“英才教育”主要是什么项目?这个项目您做了多久了?

方总:我们现在做的是定向委培,高端就业的招生代理。高校招生我从十年前就开始做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去年春天开始专业做定向委培,目前发展得非常好。

记者:您家代理的专业有哪些?就业前景如何?

方总:公司代理的专业种类十分丰富,包括铁路学校、海员学校、电力学校、护士学校、银行学校、石油学校、建筑学校,煤炭学校等,保证学生毕业安排工作,如海乘人员、银行工作人员、铁路乘务员、高速公路收费员……这些都是国有企业,待遇好得不能再好!

记者:加盟贵公司有什么条件,收入如何?

方总:加入我们的代理商在当地必须有一间办公室。已加入的代理商每月收入保守估计可达数万元,最高的一个代理商每月收入20多万元。就拿这次的展会来说,自27日开幕以来,我们已经成功签约了几十个代理商,咨询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平时展会最后一天各展位都差不多“打道回府”了,你看我们的展位前还是这么多人,就知道这个项目有多火了。

招生代理无后顾之忧 市场“钱”景无限

中国人口基数巨大,每年毕业生都有数百万,高考难、就业难,成了家长和孩子的首要问题。家长宁可千金散尽,也要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这就是商机!英才教育不但能够帮助孩子们圆大学梦,还能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加盟商和家长正是看到了这一光明的前景,才选择了英才教育。

2012年,英才教育再添新专业、新岗位,学生年龄扩大到了16-46岁,专业培训时间从3个月至3年不等。如银行各岗位定点委培:培训对象男女不限,16-24岁,初中毕业学期三年;高中、中专、专科、本科学期3-6个月。就业单位为:光大银行、农村信用社、中银、建行、邮政银行、工行、农行等。月薪3000-4000元左右,缴纳五险一金,提供住房补助、工作餐。签订《培训就业协议书》,100%安排银行部门工作,签5年劳动合同,未能安置赔偿5万元。学员在外地银行工作一年可调回原籍银行工作。

英才教育和众多院校建立了业务关系,保证学生毕业安排工作,安排不了校方退费赔偿。困难学生还可享受助学贷款。一个专业好不好,关键看就业后的待遇,铁路、银行、石油、煤炭、护士……这些热得烫手的专业,如果是通过高考,多数人很难考得上,而英才教育凭借多年的影响力,争取到了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入学资格。迈入英才教育,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幸福人生的殿堂,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成熟经验可复制 门外汉一个月改变命运

英才教育提供了全套操作方案,只要照着做就可以了。印制宣传页、做DM广告,只需要花些宣传成本,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按照英才教育的模式,张宏做了6家彩板DM广告,印制了宣传页,张贴在各个校园和小区里。家长和学生的电话每天都接不完。保证安排工作,工作轻松、待遇优厚,再加上不安排工作退款赔偿的承诺,很多家长和考生都很感兴趣。截止到10月底,张宏帮助40多个落榜考生找到了合适的学校,一个多月赚了近10万元劳务费。

此外,张宏把弟弟送进了海员学校,把亲戚家的妹妹安排进了银行学校。现在,张宏成了亲戚朋友眼中的能人,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从早忙到晚的小贩。一个选择、一个多月,人生彻底变了样,张宏感慨:“招生代理真是无本万利,前景可观,再干几年当个百万富翁很轻松!”

与高校招生相比,定向委培的利润可高出高校招生的10倍,每年的6-9月是各大院校的招生旺季,到了10月份以后都停止了招生。而与英才教育合作的学校都是国有学校,每个月的15号和30号开学,常年招生,定向委培,就业有保障。总部为代理商颁发招生代理证书,提供全程招生跟踪指导,招生简章及招生秘籍之葵花宝典。市级代理20000元,区、县级代理3800元。

地址:山东枣庄市解放北路市中区职业中专英才教育高端就业办公室

电话:18266089718 15966716328 0632-3393758

邮政账号:604540302200169 455 户名:方振国

联系人:方振国 网址:www.zzycjy.com

高中招生方案 篇9

领导小组:

组长:,组员:学校领导。

工作、面试小组:组长:,组员:校领导、年级领导和教师代表。

监督小组:组长:,组员:学校成员3人。

二、推荐原则:

自愿、公平、公正、公开、择优。

三、推荐名额:

根据北大要求今年只推荐理科生1名。

四、推荐对象:

优秀高三理科应届学生。

五、推荐条件:

1、思想品德高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综合素质优秀。志向远大明确,具备发展潜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多方面素质表现突出。

3、学科成绩突出。高一上、下学期期末成绩列全年级前40名,高二上、下学期期末及高三第一次考试成绩列全年级前30名。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秀。

六、实施程序:

宣传、发动→自主申报→级部推荐→工作小组审核→面试确定初步人选→领导小组复审评定→公示。

1、宣传、发动:学校通过校园公示栏、校园网站等公布《实施方案》,做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

2、自主申报:凡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均可到所在高三年级级部办公室领取并填写《县实验高中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申报表》,并上交证明自己实力的入高中以来的获奖证书目录及原件、复印件,另交1000字左右的自荐材料及班主任推荐信。

3、级部推荐:各级部组成推荐工作组,对学生的申报材料和学科成绩进行核实,择优推荐到学校工作小组,级部主任填写级部推荐意见并签字,名额不超过3人。

4、工作小组审核:

工作小组根据推荐范围及条件,对各级部报送的学生材料进行审核,合格者进入面试环节。

5、面试确定初步人选:面试内容包括个人陈述(5分钟)、现场答辩(10分钟)两部分。工作小组根据学生综合表现,确定推荐人选顺序,上报学校选拔领导小组。

6、选拔领导小组复审评定:学校领导小组对工作、面试小组推荐的人员进行复审,确定推荐人选。

7、公示: 学校将在校园网站、校内公示栏对最终确定的推荐人选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媒体的监督。公示无异议,学生进行个人信息网上填报,并邮寄相关材料至北京大学。

8、工作时间表:

11月8日 公布方案

11月8―9日 学生报名(截止到9日中午12:00)

11月9日下午 级部推荐

11月10日上午 确定面试名单

11月10日下午 面试

11月11日 公示推荐人选(一周)

高中招生工作会议 篇10

一、政教处工作的工作思路:“一个目标(学会做人)”、“两个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三个重点(“三风”(校风、学风、班风)建设、素质教育、稳定安全)”、“四个突破(环境卫生、宿舍管理、课间操质量、文明礼仪)”、“五个场所(教室、宿舍、操场、花坛、厕所)”、“六个渠道(课堂教育、班会、读报、课余活动、板报、广播)”扎实细致开展德育工作,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有效化、特色化。

二、学生管理:

(一)安全工作。

1、落实“三包四管”责任即教务处包教学安全;政教处包安全教育防范;总务处包设备设施安全。班主任管课间;科任教师管课堂;门房、宿舍工作人员管校门口和宿舍安全;巡查教师管校园周边。

2、“三防”有机结合即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

(二)纪律工作。基本消灭了迟到早退、打架斗殴;大大减少了抽烟上网、扯皮钝筋;污言秽语减少了,文明礼貌形成了;脏乱差全面改观,赶帮超蔚然成风。

(三)卫生工作。坚持“两扫一捡”,重在保洁;实行净我校园“弯弯腰”工程,教职工、学生见到垃圾随手捡了。校园清洁干净、整齐卫生,基本没有学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三、方法措施:

(一)构建教育网络。学校—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干部;宿舍管理员—楼长—舍长;政教处卫生干事—劳动委员—学生;政教处纪律干事—纪律委员—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社区);教室—宿舍—厕所—操场—绿化场地等,点上着眼,线上延伸,面上拓展,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会管的体系。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全面、全程、全员展开德育工作。

关于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反差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反差

·【中图分类号】G647.38

高校近年来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形势下,国家提出应该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可是目前招生仍然是局限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原因,通常学校的就业办以及招生办会联合办公,职业院校想了很多办法招生,但是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和家长的思想比较传统,认为职业教育毕业后拿到的文凭比较低,毕业后不容易就业。实际上事实正好相反,职业生相对于高校大学毕业生而言就业更加容易,职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人才,输送给企业基层一线岗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企业急缺大批的技术工人,因此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更容易就业。但是,职业生的工资待遇远远低于本科生,而且职业发展前景也不如本科生,这也是很多学生宁愿找不到工作,不去高职院校而选择本科院校的原因。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反差现象不仅仅是由于观念的问题,和历史、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关系,下面是笔者针对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反差的几点思考。

1.从历史遗留角度分析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办的职业教育是相对比较成功的,无论有没有顺应市场规律,至少技工学校为社会企业培养了很多初级的技术工人,而且经过职工大学教育大大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同时也很好的培养了职工对于企业的认可感以及归属感。刚开始发展市场经济的阶段,企办教育被国有收归,职业教育从而也被作为国家的责任之一,但是到底是企业办教育更好,还是国家办教育更好呢?企业办职业教育显然更具有优势,比如德国职业教育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目前,我国国内企业虽然将职业教育的包袱抛弃了,但也将责任抛弃了,企业认为自己并没有投入成本培养人才,唯一坚守的原则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現在很多企业不会在员工培养方面有过多的投入,因为人员流动比较频繁。职校生刚毕业后可能每隔3个月就会换一份工作,企业和员工之间并没有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员工也没有培养对企业的归属感。职业教育一旦脱离企业后很难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现代职业院校都希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是一位高级技术人才在企业的话年薪可能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回到学校做老师的话薪酬是不能相比的。因此,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双师型”人才都是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技术并不是非常精湛。而有的人虽然有过硬的技术,但是学历不足,也没有资格当教师。因此,职业教育如果脱离企业就相当于空中楼阁,虽然说起来挺好听,看起来也挺好看,但是实际上偏离了本质。因此,有的人提出了“校企合作”的方案,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教育的一个必备条件,如果职校毕业生没有在企业实习就是一个不合格的毕业生。然而很多职业院校进行的校企合作停留于表面,过于形式化,并没有深入。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工业文明需要大批产业工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调查很多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学生回答首先进入一个企业工作几年后再自主创业。近代职业教育刚开始的主要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大批的产业工人。但是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偏离,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将职业视为事业,而将老板锁定为目标?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财富主要是由工人农民创造的,并非老板创造的。假如职业教育最后培养了很多出色的老板,职业院校很可能会到处宣传,但是这也反映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对。刚开始发展市场经济的阶段,资源竞争是无序、盲目的,如果完全通过市场进行调节,最后只会使职业教育资源发生改变。企业由于市场供求关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也导致职业院校招生没有门槛限制,这样很难确保职业院校的生源素质,最后教学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进而影响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口碑。

3.从文化角度分析

职业并没有贵贱之分,然而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非常明显的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在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管理者的地位总会高于被管理者,而劳心者的地位总会高于劳力者。我国科举取士的传统制度已经有千年历史,从高考恢复开始,高考的地位就等同于古代科举了,在这么重要的考试面前,很少会有人选择产业工人的道路。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限制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各种职业教育都被冠上管理的头衔,可以算是适应,也可算是妥协。

4.从教育角度分析

职业教育应该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但是目前很多职业教育中安排大量的学历课程,而职业技能训练的课时少之又少,导致很多高职学生觉得很多课程都是浪费时间,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学生学习并不是为了积累知识,而是为了考试及格,获得学历文凭。这实际上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反差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但是职业教育本身是最核心的影响因素。职业教育一定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方案,结合企业岗位对于人才的技能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使职校生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应该掌握企业岗位要求的相关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张振.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问题研究[J].湖北招生考试,2010,( 30) .

职业高中招生宣讲 篇12

本文从公开的网站上收集了全国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对高中招生工作的规范性文件———《2013年中考招生工作实施意见》 (部分地区文件名略有不同, 若省一级文件缺失, 则以省会城市替代) 。剔除政策文本中有关考试的内容, 对高中招生部分进行编码分析。从招生对象、招生录取批次与特殊学生录取、录取计分方式三个方面, 考量政策对教育公平的回应, 并分析招考分离的趋势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

(备注:括号内为各省市的简称。其中, 一半的西部省份都没有公开省级层面的中考政策。这对于本文从省域层面分析政策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一、招生对象的限制性与倾斜性:对机会均等的 回应

中考是一项地方性考试, 各省市规定招生对象为具有当地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受此规定限制的主要是两类群体:往届生和非当地户籍的毕业生。在城镇化过程中, 非当地户籍毕业生限定的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所以, 很多地区在招生对象上对于往届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做出了特别规定。

1.以考试资格规定抵制应试教育:对往届生的限制

往届生是单次选拔考试下催生的特定学生群体, 他们复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在一年一次的中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复读过程完全是应试教育。为了抵制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中招生对往届生进行了限制, 主要通过限制报考学校和分数调控两种手段。

限制报考学校是一种较为严苛的限制方式, 仅有4个省市做出了相关规定, 主要是限制重点高中的报考。分数调控政策是对往届生相对宽松的限制。如北京市规定, 往届考生按每科减1分后进行录取。

在单次考试的背景下, 考分与预期不符的学生除了复读之外, 还有其他的政策路径可以选择进入如愿高中, 如择校生政策。在招考分离, 并且一年多次考试的背景下, 此项政策规定将成为历史。

2.给予更多的平等机会: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政策开放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城镇化背景下由于户籍制度限制产生的特殊群体。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 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近1500万[4], 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成为尖锐的社会问题。如不解决其在流入地的教育问题, 他们只能在原籍接受教育, 产生所谓的“留守儿童”问题。为了随迁子女的健康发展, 体现教育公平, 异地中考和异地高考的呼声不断出现。2013年, 42%的省市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中考作出了规定, 这些地区对随迁子女的招生限制分为三类。

首先是省际限定。开放异地中考的地区除北京、安徽未做明确说明外, 都规定考生须具有本省学籍。与中考直接联系的上层制度是高考, 目前高考仍然是按省进行的, 所以异地中考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意义不大。

其次是在当地居住的年限。政策中主要强调居住方面的证件或证明齐全。如海南省规定, 考生父母亲至少有一方为在海南省常住人员, 须提供本省公安部门出具的其法定监护人的居住证件。在当地居住年限的规定限制了流动的不确定性, 减轻了教育管理的压力。

第三类是对可报考学校的限制。有省市规定只可以报考中等职业学校, 如北京;有省市限定报考的高中只能为第一批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 如四川成都;更为开放的地区把报考学校与居住年限结合, 居住时间越长报考学校范围越宽泛, 如黑龙江哈尔滨。对报考学校的限制是防止不确定的、流动性强的教育人口冲击本地教育人口的受教育机会。

城乡二元格局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我国城乡之间教育机会分配的基础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采用机会均等的分配政策无疑是传递了本来的不公平。所谓的公平并不是消除一切不平等, 而只是消除那些使某些人受损的不平等[5]。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继续接受高中教育应当是其基本受教育权利。但这种自由权利受到一定制约。每个人都拥有最广泛的平等基本自由, 且相容于他人所拥有的相似的自由体系。[6]享受权利应当以不侵犯别人的自由权利为前提。在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条件下, 大量具有流动性的人口涌入或离开给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教育造成更多的不可预见性, 引发教育资源的缺乏或闲置。所以, 即使半数以上省份限制异地中考并不能说是不合理的, 却不能说是公平的。有学者指出户籍制度的“门槛”是异地中考的主要障碍[7]。但如果不放开户籍限制而单独放开异地中考, 以教育变革带动社会变革, 也是一条可行之策。短期内, 开放和限制异地中考仍然会是两条发展路径。

二、招生录取批次与特殊学生录取:对程序公平 的回应

高中招生中最敏感、最受关注的环节就是录取, 也是最容易产生寻租和腐败现象的环节, 但其过程越来越趋于公开和透明。由于我国高中学校是分级分等的, 为了保证考生在录取过程中的公平, 各地政策划分了不同类别学校的录取顺序。这些顺序映射出诸多教育问题。

1.精英选拔式的固定录取批次

各地高中招生录取总体分为五个批次, 顺序为: (1) 提前批, 主要包括三类, 一是部分高中 (尤其是优质高中) 的名额直接分配到初中;二是免试直升与破格录取;三是特长生。 (2) 省级重点高中统招生与择校生。 (3) 市级重点高中统招生、择校生。 (4) 一般普通高中统招生与择校生。 (5) 民办高中、高职、中职 (师) 招生。个别地区对师范学校的招生批次安排在第一、第二批或第三批。

从上述录取顺序我们不难看出, 高中招生依然按照选拔式的理念进行, 录取顺序决定了精英教育的体系。普通高中在中等教育中占据了绝对有利的地位。普通高中首先挑选了最优秀的学生, 并且不同层次的学校拥有不同层次的生源。这种规定无疑对家长和社会的精英教育理念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考生和家长把上重点高中作为最高目标。

精英选拔式的录取方式也禁锢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招生录取顺序决定了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无法实质性提高, 职业学校招收到的学生只能是所谓的“差生”, 即使国家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的发展, 受招生录取制度的制约, 职业教育不会产生更强的吸引力。与多年前把中等师范学校录取放在第一批不同, 现今的绝大部分省市都把中师列在录取的最后。这种录取顺序是近年来教师素质下滑不容置疑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看, 步骤固定的录取方式给考生划定了不同的等级, 给学校划定了固定的生源。学生没有选择权, 学校没有自主权, 学校和教育很难富有更多的活力。实现教育均衡, 招生录取的顺序是改革的重点。打破固定的录取顺序, 逐步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是促进教育活力, 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2.促进初中校均衡的分配生

精英选拔式的录取方式不仅损害了普通高中之外其他类型学校的发展, 并且导致下一层级学校的不均衡。义务教育阶段的划片招生, 保证生源相对均衡, 但家长们为了子女能上一个等级高的高中, 择校热依然不减。同时, 学校之间特别是城乡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 导致很多薄弱学校的优秀学生没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为此,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 (教基〔2008〕6号) 提出“将优质高中名额中的大部分均衡分配到普通初中。”这类名额分配的学生一般被称为“分配生”。2013年, 74%的省市对分配生进行了规定。

就分配生的入围资格看, 一般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没有不合格, 且至少两门以上优秀。入围门槛不算太高。此外, 部分地区也有一些其他的限制, 如天津要求学生有当地的正式户籍, 学生在学籍所在校就读, 且初中不择校。就分配生的录取资格看, 部分地区对分配生的中考成绩设有最低分数线, 如河北石家庄的分配生录取线为该所高中统招线下降50分。

分配生占招生人数的比例问题是分配生政策的核心, 比例越高其促进初中校均衡发展的力度越大。很多县级市把已经把指标100%分配到初中校, 如山东招远和河北衡水。本次政策文本中涉及省市比例从80%到15%不等, 见表2。

总体来看, 分配生占总体招生人数比例在东部地区比较高, 西部省份相对较低。在保证高中精英教育的背景下, 分配生的比例应不断提高以促进初中校的均衡发展。但分配生名额如何分配到初中校是能否促进初中校均衡发展的重要杠杆。各地一般按照各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规模的相应比例分配, 对于那些办学规模小、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显得不够公平。陕西、新疆明确指出对薄弱初中要予以照顾。有些地区出台导向性政策, 强调指标倾斜性分配给高中录取率高的学校或者课程改革先进校, 如山东济南。这种倾斜式的分配方式在今后可能会成为一种重要政策趋势。

3.狭隘定义的特长生

特长生的录取排在统招生录取之前, 具有更大的政策便利, 也体现了对于真正具有先天禀赋学生的重视, 体现了教育公平。但实际上, 在政策执行中“特长生”被窄化为“竞赛获奖生”。多个地区规定:特长生通常意义上是指在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辩论、表演、实验、文学创作、工艺制作、电脑制作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③。

多项研究表明大部分特长生进入高中、考入大学后选择的是非特长的专业, 以体育生为例, 55.8% 的人选择文史类专业, 21.7%的人选择理工类, 其他专业为22.5%, [8]特长生好像已经不是为该方向做人才储备, 而仅仅是学生进入重点学校的捷径。家长们热衷于让孩子参加特长生招考的重要原因是其成绩要求往往比其他学生更为宽松。如海南体育特长生升学考试成绩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为该校统招生最低 录取分数线的30%, 艺术特长生为50%。可见, 特长生“没文化”的现象与政策规定不无相关。为了使特长生的录取更加合理, 各地对特长生招生名额进行了限制, 比例在3%-10%不等。这一比例与人群中一般5%为天才学生 (Gifted Students) [9]的比例一致, 是比较合理的。

总的来看, 给予考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空间是打破僵化和窄化的特长生制度的发展之路。

4.“高价”的择校生

在统招生中有一类特殊学生, 称为“择校生”。高中不是义务教育, 择校体现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 但是各地文件中所提到的“择校生”实际上是俗称的“高价生”, “分数不够钱来凑”。择校生给高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并且给一些在考试中发挥失常的学生更多的升学机会。但公立学校招收“择校生”总有“乱收费”之嫌。因此,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择校生的招收必须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 并且比例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20%。”

“限人数”是最容易规定的, 将近三分之一省市限定择校生数在招生人数的10%~20%以内。其次是“限分数”, 如甘肃兰州要求择校生的录取分数不得低于统招生分数线20分。最难规定的就是“限钱数”。31个省、市中仅南京市限定择校费, 规定每生择校费最高不超过3万元, 并不再收取高中三年的学费。

“择校”是教育更加自由和民主的一种表现, 在将来, 择校现象也不会消亡, 但公立学校内部以何种形式择校却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特殊学生的加分政策:隐含的不公平

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 除了对所有考生以平等的评分规则之外, 对于一些有特殊禀赋或者弱势群体或者特定人群在政策上需要给予倾斜。各地在招生政策中规定了可以加分的群体。

为了保证加分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各地将加分对象限定为应届毕业生, 且符合多项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选择加分最高的一项, 加分不可累加。各省市的加分幅度各有高低。加分力度最大的是山西省、河南省, 符合条件的考生最高可按批次录取分数线分值的10%降分录取。在百分制计分的情况下, 对考生而言这是非常可观和有吸引力的分数。

有三类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各省市都可获得加分: (1) 少数民族学生; (2) 归侨、华侨、台胞子女; (3) 符合规定的军人及人民警察子女, 如因公牺牲、荣立军功。除此以外, 各地还有一些特殊的加分对象, 见表3。

综合来看, 中考加分可分为两类: (1) 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加分。这类加分一般是针对处于与主流文化相对不利地位的少数民族学生, 在东北三省对小语种考生也有加分; (2) 对特殊才能群体的鼓励性加分。这类加分有些是考生自身的优异表现, 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另一类考生是父母有优异表现, 如高层次人才子女, 农村独生子女。值得关注的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对从事环卫工作10年以上职工的子女可享受加分, 这是唯一照顾艰苦岗位员工子女的规定。除了考生本身的禀赋之外, 考生父母有了优异的表现, 考生也可以得到分数评价上的倾斜和鼓励, 可以看出, 在我国, 考试升学是备受重视的社会制度, 并且已经成为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杠杆。如父母是否为军人、是否为华侨归侨此类规定突出了考生的社会禀赋, 而教育制度的安排能够使得人们所取得的学业成就以及社会利益的差异只有在源于人们的选择和努力而非其禀赋 (包括自然禀赋和社会禀赋) 的条件下才是公平的, [10]可见这类规定对于多数考生的教育机会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四、普通高中招生公平的未来指向

1.指向教育活力

从招生政策的梳理中可以看出, 政策的规定是细致入微的, 考生听命于区域的统一分配, 学校被简单地排队, 学生被简单地排队, 两者进行了简单的匹配, 学校没有自主招生的余地。对于学校而言, 生源是受制于制度规定的, 是相对固化的, 学校失去了办学的活力。对于教育机会而言, 学生需要更多的选择权, 教育需要更多的活力, 所以未来普通高中的招生需要更少的僵化制度规定, 更多的灵活操作空间, 给予学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

2.指向教育均衡

探讨教育活力的问题, 不得不面对的是现存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现有的制度传递各级教育的不均衡, 强化了各类教育之间的不均衡。将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分配给初中校是一种打破初中校不均衡的手段, 但仍然在高中层面上强化了优质高中的优质生源, 高中之间的均衡发展难以实现。固定的录取批次强化了普通高中在中等教育中的地位, 职业高中学生源被硬性剥夺。未来的普通高中招生首先要解决高中阶段学校的均衡问题, 还要解决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均衡问题,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初中学校的均衡问题迎刃而解。

3.指向个性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这种发展是学生的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也是根据学生个体化特征的个性发展。让每个人成为自由的独立个体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在中考招生中也从未忽视过这个问题, 并且给特殊禀赋的学生留出了特长生和加分两条通路, 但是更多的学生被整齐划一的录取形式所规定, 特长被淹没。通过给予高中学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 给予考生更多的考试形式和机会, 是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8/156490.html

[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9/156874.html

[3]区域划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tjzs/t20110613_402731597.htm

[4]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level2list4.jsp?infoId=1335255129920252&firstId=1335248530248144

[5]威尔·金里卡著.刘莘译.当代政治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103.

[6]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 (修订版)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60.

[7]吴霓.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研究[J].教育研究, 2011, (11) :9.

[8]王玲, 余清风.陕西省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 (8) :89.

[9]张英伯, 李建华.英才教育之忧——英才教育的国际比较与数学课程[J].数学教育, 2008, (6) :2.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及教学反思下一篇:玛丽兔历险记想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