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语文知识点(精选12篇)
做和作用法与区别知识点:
“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现代汉语里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起”的意思。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吕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作”、“做”二字的用法做了如下补充:“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
1、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文”和“白”,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二年级小学生语文句子知识点
修辞方式: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知识点
字:傣、端、桶、灌、鼓
词:凤凰、清水、泼水、象征、幸福、花瓣
重点句子:
1、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2、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3、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4、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淋幸()味()桶()
林()辛()末()通()
二、造句
————有的————有的————: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鹰学飞》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目标预设】
知识和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和方法:学会自读课文,圈画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2.学会自读,做到不跟读,不指读。
【教学过程】
一、引导看图,课题导入
1.师:蓝蓝的天空是鸟儿的天堂,有谁知道在蓝天中哪种鸟儿飞的又快又高,捕猎时又特别凶猛?(生:老鹰)
过渡:对!老鹰是天空中最优秀的猎手,它能够在几千米以上的高空中飞行,他的飞行本领是它制胜的法宝,可是大家想不想知道小鹰是怎样一步步成长起来最终成为鸟中霸王的呢?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鹰学飞》(指向课题),来看一看这只小鹰是怎样学飞的。请大家齐读一遍课题。(生:小鹰学飞。)
3.板书课题。(1)正音:“鹰”是后鼻音;(2)记忆字形:“鹰”是一种鸟,所以下面是个“鸟”字。
二、初读课文
1.先请大家自己朗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老师有几个要求:(1)读第一遍,给文章标号自然段。(2)读第二遍,在生字下做记号,碰到难读的重点拼读。(3)读第三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过渡: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你的读书效果咯,咱们的这一个环节叫“字词王国游一游”,先来看看老师的这些字词你是否会读了呢?谁来做第一排字词景点的小游客?(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①出示词语(小鹰跟着摇摇头,不算拼命指了指 急促总算鼓起劲头顶盘旋好吧)。②指名看拼音读词语。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变身成为一只只小鹰,看哪只小鹰能顺利的飞到句子世界里去,去看看句子世界的风景好不好?(2)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①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②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3)检查课文标段情况。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正音。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脉络
1.是啊,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鹰和老鹰妈妈的故事,小鹰跟着鹰妈妈学习飞行,这个学习飞行的过程到底怎么样呢,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它飞了几次,分别飞到了哪里?请小朋友再拿起书本,快速的读课文,找到答案,看谁找的又快又对?指名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大树上、大山上、天空中)
2.同步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现在就跟小鹰一样在空中学飞行,请扇动你的翅膀。①快看(课件演示)飞呀,飞呀,飞离地面,越飞越高,高高的大树已经在我们脚下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呢?(开心、得意、想大喊起来)指导朗读“我已经会飞啦。” 你能用“已经”说句话吗?②小朋友们,如果你是小鹰飞到了大树上,你会看到些什么呢?出示句式:飞到大树上,我看到了。③你们这群小鹰这么高兴,快看看我这只老鹰在干什么?(老师摇头)从我的动作可以看出,老鹰对小鹰说的话持什么态度?(否定,不满意)那你来做老鹰,试着读读它的话。④出示一二自然段。齐读。
过渡:可爱的小鹰们,听了老鹰的话,我们该怎么做呢?(继续往上飞)那让我们张开双臂继续往上飞吧!
(2)播放课件,飞到了大山的上空。①现在小鹰已经飞到了大山的上空,这时小鹰又说了什么呢?②学生齐读:“我真的会飞啦。”③提问:小鹰这次说话与上次有什么不同?(出示比一比)(真的,已经)说明小鹰对自己很有信心。谁来把它朗读一下。④不要高兴得太早,看看我这只老鹰又在干什么?(出示句子)老鹰又摇摇头说(齐读老鹰说的话)⑤分角色朗读:我们请男同学来做可爱的小鹰,女同学做老鹰,老师做旁白一起把这两段话有感情地读一读。⑥如果你是小鹰,听到老鹰仍是说你不会飞,你会对老鹰说什么呢?
过渡:小鹰学飞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两次学飞,老鹰都不满意,那小鹰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把5—6两个自然段读一读。
(3)播放课件:飞到了天空上。①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读。②小鹰这次怎么飞的呢?(鼓起劲,拼命是什么样子?谁来做做?)③小鹰飞得真拼命呀,这段话中还有哪个词告诉我们小鹰飞得很拼命呢?联系实际说说:你什么时候急促地喘着气?④现场体验:拿出跳绳请学生上台跳,全班观察他的状态,理解“急促地喘着气”让这个学生带着感受再读一读。问:他现在说话连不连贯?(不连贯,断断续续)课文中用了哪个标点来表示 ?(省略号……)所以,在这里“……”表示语气的停顿。⑤导读:小鹰飞得多卖力呀,让我们一起跟着小鹰向天空飞去。全体起立,张开翅膀,鼓起劲,拼命向上飞。(齐读第5段)⑥老鹰被小鹰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感动了,他不再摇头,不再否定,而是向头顶指了指说(齐读句子)小鹰看到了什么?(白云上有几只鹰在盘旋)理解:盘旋
四、小结课文
这节课我们初步知道了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飞到了( )、( )、( )。
小鹰学飞可真不容易啊!下节课我们将细细体会小鹰学飞的全过程,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
五、学习生字,理解字义
下面,让我们走进生字乐园,去学习几个生字吧。
1.出示生字:盘、旋、摇、顶。指名读。2.进行口头扩词。3.指名学生分析生字字形,记住两个新偏旁:盘:上下结构,认识新偏旁:舟。旋、摇、顶: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旋:新偏旁:方。4.师范写,生书空笔顺。5.学生描红,临写。6.师生共同评议。
(年轻 )的护士 (著名 )的外科专家 ( 袅袅)的轻烟
( 美丽 )的春天 (碧绿 )的杨柳 ( 粉红)的杏花
( 娇嫩 )的小草 ( 幼小 )的飞虫 ( 腾飞 )的巨龙
( 心灵手巧 )的工匠 ( 险峻 )的山峰 ( 翻滚 )的波涛
(精美 )的九龙壁 ( 珍贵 )的艺术品 ( 凶狠 )的狼
( 可怜 )的小羊 ( 鲜嫩 )的草叶 ( 香甜)的枣子
( 广阔 )的田野 (明媚 )的阳光 (动人 )的故事
(动听 )的歌曲 (可爱)的孩子 (爽口)的梨
十、填量词
一(串)花苞 一(缕)阳光 一(朵)白云 一(座)帐篷 一(颗)小草 一(个)地方 一(头)大象 一(杆)大秤
一(棵)大树 一(块)石头 一(只)船 一(堵)墙
一(粒)珍珠 一(堆)粪土 一(粒)大麦 一(座)小山 一(架)钢琴 一(位)同学 一(瓶)汽水 一(只)水壶 一(位)乘客 一(股)花香 一(把)锄头 一(簇)花苗 一(条)公路 一(幅)画 一(条)尾巴 一(首)歌 一(条)麻袋 一(个)铜板 一(根)绳子 一(个)水池 一(座)庙 一(块)纱布 一(次)手术 一(所)医院 一(套)房子 一(座)魔窟 一(个)小伙伴 一(条)银线 一(片)草片 一(篮)野菜 一(颗)牙齿 一(根)柱子 一(片)树林 一(匹)马 一(块)稻田 一(只)青蛙 一(只)公鸡 一(个)橘子 一(架)琴 一(根)苇篾 一(张)苇席 一(片)荷叶 一(头)金发 一(顶)帽子
十一、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陌生---生疏 出现---呈现 光芒---光辉 慌张---惊慌 指点---指引 辨别---辨认 透明---透亮 向导---引导 忠实---忠诚 回忆---回想 芳香---芬芳 活泼---活跃 疲劳---疲乏 妨碍---阻碍 选择---挑选 宣布---宣告 打算---计划 鲜绿---新绿 吃惊---惊讶
帮助---帮忙 仔细---细致 摇晃---摇摆 惭愧---愧疚 指点---指引 议论---讨论 接待---招待 损伤---损害
第9 / 12页
果然---果真 挥动---挥舞 汇集---汇合 汲取---吸取 建造---修建 甜美---甘甜 商量---商议 害怕---惧怕 冷漠---冷淡 重要---紧要 抵抗---抵挡 抗议---反对 挥舞---挥动 生气---生机 生灵---生命 居然---竟然 精美---精巧 呼唤---召唤 仿照---模仿 归来---回来 娇嫩---柔嫩
反义词:
陌生---熟悉 分散---集中 高---低 细---粗 厚---薄 原始---现代 古老---新鲜 特别---一般 糊涂---明白 衰老---年轻 注意---忽略 慌张---镇定 活泼---呆板 相信---怀疑 终点---起点 普通---特别 瘦小---高大 郑重---随意 消失---出现 外表---内心 新鲜---枯萎 仔细---粗心 热情---冷漠 新鲜---陈旧 柔软---坚硬 胜利---失败 盛开---凋谢 明亮---黑暗 汇集---分散 弱小---强大 复杂---简单 紧张---松弛 注意---忽略 冷漠---热情 光荣---可耻 异---同 浓---淡 巧---笨 结合---分开
十二、四字词语。(要求学过的字,都会写)
浓郁的传统文化
27、古诗二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理解一些字的含义,体会诗中的韵律美。
3、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6个。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的意境美、韵律美。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描绘的美丽场景进行描述。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进行相关类别古诗的整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课前准备:多媒体创设的动画,或图片。教学预设:教学预设设计说明
一、背诵古诗,激趣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都学了不少的古诗,谁能给大家美美的背一首?每一首古诗都那么朗朗上口,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感情,也可以通过古诗,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学生背古诗依据学生已经有的对古诗的掌握,让他们从自己拿手处入手,容易使孩子开课就感到有兴趣。
二、自主合作,认读古诗
1、同学们,我们都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在放学之后,你们都喜欢玩点什么?
2、同学们谈了自己放学之后的游戏,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放学后去做什么了。请同学们认真拼一拼,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动动脑筋,在和小组同学合作来解决困难。
3、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能一起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4、认读去掉拼音的古诗刚才,老师发现很多小组合作的特别好,哪一组勇敢的给大家读一读?
5、有几个生字想要大家认识他们,谁来试试?首先认读单个生字,说一说是怎样认识他的。再拿生字卡片做生字游戏,给生字组词、说一个句子。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入手,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帮助弱势学生识字,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通力合作。给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
三、诵读感悟意境
1、古诗中小朋友的游戏和我们的一样吗?啊,放风筝,古诗中描绘的放风筝和我们放风筝的时候看到的景色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
2、咱们来说一说这首古诗,讲给大家听一听。
3、在引导学生交流过程中,抓住“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醉”体会春天里农村景色的美丽。“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忙”、“体会儿童放学归来之后马上就去放风筝的急切心情。
4、感悟第二首抓住“路人借问遥招手”中的“遥”
5、想象是中描述的场景,小组内试着演一演,表现出当时“怕得鱼惊不应人”的表情和动作。
6、美读古诗,看着书中的画面,想象这是中的意境,伴着音乐,动情的,美美的读一读,试着背一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去探讨,让孩子自由的交流,通过合作交流感悟古诗描绘的场景。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感受诗中的意境美,从而发自内心的读出自己的感受,同时锻炼了孩子想象能力。把朗读变成孩子抒发自己独特的感情的方式。
四、写字
1、圈划出本科要求会写的生字。
2、自主选择注音、分析字形、找出形近字、组词或者说个句子
3、说说怎样把字写好看。学生通过自主的分析字,能够使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更牢固,在汉字的比较过程中体会传统的汉字形体美。
28、春日晨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课的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与内在美。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引导学生收集美妙词句,通过不同的方法表达对试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习惯,并能充分发挥独立的想象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教学设计:教学预设设计说明
一、背诵古诗,激趣导入同学们,老师想给大家背诵一首古诗《春晓》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背一背?今天我们在雪一首诗歌,描写的也是春天早晨的景色,想看看吗?那就快打开书126页,读一读吧!学生初读古诗在前一课古文化的熏陶中,让孩子回忆以前学的相关内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又符合孩子认知的特点,激发了孩子学习的欲望。
二、自主识字,读通诗歌。
1、请同学们认真拼一拼,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动动脑筋,再和小组同学合作来解决困难。
2、把诗歌读给自己的同桌听一听。
3、认读去掉拼音的诗歌。谁有勇气给大家读一读?
4、我们来做识字游戏,谁来试试?出示“更好”“五更”读一读,你们发现了什么?“更”是个多音字,你还知道哪些字像它一样?例如:“好”、“场”……猜谜语:十八口,猜一个字“杏”口十八呢?“呆”你能区别记住吗?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帮助弱势学生识字,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通力合作。给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游戏的形式有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三、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咱们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说说它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啊?
2、在引导学生交流过程中,抓住“五更天欲晓,”还记得《春晓》中的“晓”是什么意思吗?你猜在这里呢?抓住“欲”“渐”春天可以说“浓”吗?你想象是什么浓了?“绿”“红”、哦!是春天的颜色浓了,读下面的四句诗,“堂前……片片青”描绘了哪些景色?体会“住、飞、浮、漫”四个动词。
3、说一说始终都描写了春天早晨里的那些景色?
4、美读古诗,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可以摘抄在自己的小本本上。想象这是中的意境,伴着音乐,动情的,美美的读一读,试着背一背。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诗中描写的景色。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去探讨,让孩子自由的交流,通过合作交流感悟古诗描绘的场景。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感受诗中的意境美,从而发自内心的读出自己的感受,同时锻炼了孩子想象能力。把朗读变成孩子抒发自己独特的感情的方式。诗与画的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是个描绘的美丽景色。
四、与综合学习相结合这一首,是描写春日早晨的景色的诗歌,我这里还有一首描写“夜”景的诗歌呢!谁来试着读一读?《夜,在瓜园》。《春日晨景》描写的是春天的早晨里的景色,我们一下子就看出了它的季节,那《夜,在瓜园》呢?你知道它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它描写了哪些景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配乐朗诵,美美的读一读。将综合学习中的相关内容同课文的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的时候能够顺势迁移,同时将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同一课中进行运用,提高了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四、写字
4、圈划出本科要求会写的生字。
5、自主选择注音、分析字形、找出形近字、组词或者说个句子
6、说说怎样把字写好看。学生通过自主的分析字,能够使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更牢固,在汉字的比较过程中体会传统的汉字形体美。
29、女娲和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女娲和人的神话。
5、正确认读本课的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过程与方法
5、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理解的大意。在读与复述的过程中了解这个神话。
6、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7、通过实践活动,领略中华文化的不朽魅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设计:教学预设设计说明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神话故事,想听吗?(教师复述课文的内容)看着大家,意由未尽的样子,就让我们自己去看一看这个神话吧!快快打开29课,齐读课题。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教师通过自己语言的叙述,激发了孩子学习的欲望。引领孩子走向一个神话的世界。
二、自主识字,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快快拼一拼,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动动脑筋,再和小组同学合作来解决困难。
2、在小组内,认一认字,互相考一考,看谁是识字大王?
3、教师出示要求认的字词,谁有勇气给大家读一读?
7、我们来做识字游戏,谁来试试?开火车读词语。也可以自己组词。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还可以把词语的意思讲给同学听。
4、今天的这些字,好难记哦!你有什么办法记住他们,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本课的认读任务比较重,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帮助弱势学生识字,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通力合作。给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游戏的形式有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三、诵读课文,感悟大意
1、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多生字都认识了,课文也读熟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个神话讲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那么人是怎么来的呢?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3、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4、从哪里可以知道女娲娘娘造了很多人?“她捏呀,捏呀……许多……许许多多的人,世界就生动活泼起来了。”
5、同学们以讲故事的口吻,再读这篇课文。
6、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多读一读,可以摘抄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去探讨,让孩子自由的交流,通过合作交流了解课文。把朗读变成孩子抒发自己独特的感情的方式。尝试表述,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时时注意语言的积累。
四、与综合学习相结合除了这个神话,你还会讲哪些神话?是从那本书中读到的?把这本书介绍个大家吧!将综合学习中的相关内容同课文的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感受神话故事的时候,能够激发起学生读课外书的欲望。
四、写字
7、圈划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8、自主选择注音、分析字形、找出形近字、组词或者说个句子
9、说说怎样把字写好看。
4、重点辅导“世”“亡”学生通过自主的分析字,能够使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更牢固,在汉字的比较过程中体会传统的汉字形体美。30、九龙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6、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7、正确认读本课的2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过程与方法
8、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理解的大意。
9、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10、通过实践活动,领略中华文化的不朽魅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8、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的思想感情。
9、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准备:九龙壁的图片教学设计:教学预设设计说明
一、激趣导入出示九龙壁的图片同学们,我们看到的这幅图片,上面有不同姿态飞舞着的九条龙,这就是我国北京北海公园著名的九龙壁,它用琉璃瓦砌成,精美的造型,吸引了无数参观的人,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通过直观的图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学习的欲望。引领孩子走向一个文本。
二、自主识字,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快快拼一拼,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动动脑筋,再和小组同学合作来解决困难。
2、、教师出示要求认的字词,谁有勇气把自己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
10、在小组内,认一认字,互相考一考,看谁是识字大王?
11、我们来做识字游戏,谁来试试?开火车读词语。也可以自己组词。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还可以把词语的意思讲给同学听。本课的认读任务比较重,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帮助弱势学生识字,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通力合作。给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游戏的形式有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四、与综合学习相结合这篇课文中的第三段,把九龙壁上的龙写得多美啊,喜欢的话,就把它收集在我的采蜜集里面吧!把你搜集的图片也放在里面,同学之间互相看看,看谁找的名胜古迹的图片有多,又漂亮。将综合学习中的相关内容同课文的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时时积累的好习惯。
四、写字
10、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个“龙”字你能写漂亮吗?看看老是这里的几个“龙”字,那一个最漂亮,为什么?
11、自主选择注音、分析字形、找出形近字、组词或者说个句子学生通过自主的分析字,能够使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更牢固,在汉字的比较过程中体会传统的汉字形体美。综合学习教学目标:对本学期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整体的回顾,继续渗透给学生有关积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学预设设计说明
一、翻翻我的作业本,我写的最漂亮的一幅字:教师在班级教室内,展示所有学生的作业本,并让每一位同学站到自己的作业本前。同学们,这是我们本学期使用的作业本,让我们翻翻看,找一找哪一篇是自己写的最好的?把自己写的最好的一幅字展示给大家。同学在教室内流动参观,看一看同学写的最漂亮的一幅字。看了自己的作业本,你们一定回忆起很多平日里学习的情形吧,你最相对同学们说点什么?可以谈谈自己这一学期的收获,也可以谈谈自己的进步……师生交流。通过对作业本的回顾,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总结自己的学习,促使学生在同学间的比较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向她人学习,看到自己的进步,继续努力。
二、我读过的课外书、我的采蜜集、我的小笔头作业本,让我们看到了这一学期的进步,学习这一单元的时候,我们展示了自己读的课外书,自己的采蜜集,从那里我们也能看到自己平日的努力,我们这一学期的收获啊!在来看看我的小笔头。请同学自己读一读小笔头中的。这么多,这么多心灵的话语,来做个个人专辑,比比谁的收获大好不好?我们可以给自己的小笔头,画一幅美丽的封面,编好目录,就像我们漂亮的语文书一样,做成个人专集,来参加“个人专集”展览,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请小组同学,或自己喜欢的朋友帮忙设计。举办“个人专集”展览会。由专集的主人进行产品介绍。引导学生像小作者一样,平时多观察事物,并及时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在自己的小笔头上。尊重学生个人的意见,不求全班一致,鼓励个性化的编排,教师在鼓励的同时要给以指导。口语交际
我们都进步了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2、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借用口语交际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和同学的进步,促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与小伙伴一起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教学预设设计说明
一、我们都进步了
1、学期的时间过的真快啊,我们在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又通过展示,看到了小伙伴们的进步,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自己在哪些方面进步了?
2、每一位同学都有进步,你发现你的小伙伴中,谁进步了?你想说说谁?师生间交流。
3、好吧,把你的话,对着小伙伴去说一说吧!
4、同学们都很喜欢用贺卡的形式谈谈心,写上一点祝福的话,再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那,我们就写张贺卡送给自己的小伙伴,你想给谁写张贺卡呢?你想在贺卡上面写点什么?想要画点什么?当你收到贺卡的时候,你想说点什么?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风铃草 知识与技能: 1、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课文. 2、使学生初步认识风铃草,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3、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关于风铃草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现在咱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师:通过刚才听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谈感受。 教师结合学生感受,引入新课9、《风铃草》。 二、自主合作,读文识字 1、师:同学们快快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识字能力较差,接受较慢的学生)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同桌互读课文,教师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小组长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力求做到“组内所有的人认识所有要求认识的字”,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5、游戏巩固识字效果。⑴“我说你猜”。⑵“过独木桥”。桥上有一个词语,谁能读准这个词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就可以安全走过“独木桥”。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读得可真好!下面,自己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谈为什么这里给你印象最深? 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配乐朗读课文 二、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若遇到学生难认的字可从汉字的起源去指导。 2、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三、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后,你想对风铃草说些什么,在小本本上写下来。 反思 10搭船的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板书10《搭船的鸟》。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理解课文。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说说翠鸟什么样 二、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反思
摘 要:冀教版小语教材的整体设计、内容选择都体现着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阅读教学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握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加强单元教学的整合;以读为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互动;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与感受;阅读要抓住感受点开掘、品味、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冀教版教材;阅读教学;对话;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17-0023-04
一、注重阅读教学的整体性
(一)把握住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冀教版小语教材的一大特色是以文化主题组织单元,由单元文化主题来统领阅读、写话、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等学习环节,形成了一个从生活到课本再到生活的单元体系。文化主题相当于圆心,在每个单元中的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实践都是围绕这个圆心展开的,因此,阅读教学一定要把握这个整体。以冀教版小语一下第三单元为例,看看如何加强单元教学的整合。
1.把握住本单元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单元的文化主题是人与自然相融和谐。在这个主题的统摄下,本单元四篇文章中,《美的回答》是一篇小韵文,讲的是人们用双手、用爱心去爱护大自然,大自然就用美来回报人们;《尖尖的草帽》写的是一个小孩子渴望小蜻蜓落在他尖尖的草帽上,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渴望着和蜻蜓交流,渴望着和它成为朋友;《爸爸,你知道吗》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劝说自己的爸爸放下手中的猎枪,爱护小动物,珍爱每一个生命,透视出孩子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达尔文和小松鼠》讲述了达尔文和小松鼠之间一个有趣的故事。这几篇文章都是从儿童的视角看世界、看自然,流露的是孩子纯真、善良的本性。在他们的眼中小蜻蜓、小松鼠也有灵性,孩子们渴望着与它们沟通交流,渴望着与它们成为朋友,在他们的眼中,愿意让所有人放下猎枪,爱护小动物。
为什么选这几篇课文,文章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它们和主题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美的回答》是从整体上提挈人与自然这一文化主题。人与自然的相融和谐是靠双手和爱心去创造的。孩子们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就会对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有一个初步的、感性上的认识。《尖尖的草帽》视角就缩小了,它聚焦在小男孩和小蜻蜓上,通过小男孩与小蜻蜓的近距离接触,“我眯着眼睛看着它飞来飞去。它一点儿也不怕我,它追着我飞,我好像还听到了它扇动翅膀的声音”——还有一种期待“我在草帽下微笑着,我等待着它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透视出一种和谐、一种美好、一种对自然界生命的珍爱。《爸爸,你知道吗》基于孩子自身对生命的珍爱,他想让身边的人也去珍爱生命,爱护这些小动物——他想伏在父亲扛枪的肩膀上,给他讲许多美丽的童话,让父亲眼中的鹿“变成快乐的我”,让父亲的心中充满善良。孩子以自己微小的力量——讲许多美丽的童话,用爱心去感动身边的人,唤起他们的爱心与良知,把爱传递下去。《达尔文和小松鼠》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护小动物——那就是不去伤害它,让它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亲人”的身边,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这才是真正的爱,它阐释了爱的内涵与真谛。动物也有灵性,有亲情,有自己生活的世界,真正爱它就让它生活在妈妈的身边,让它在树上快乐地栖息、生活吧。
这几篇文章体裁不同,角度不同,但共同指向文化主题——人与自然的相融和谐。如果说第一篇是一个全景扫瞄,那后几篇就是几个特写镜头,聚焦在几个不同的视角,而且对主题的透视逐步深入,让孩子对于“相融和谐”有了更深的理解。可以说这几篇文章从整体上给孩子的认知冲击,已经远远超出课文本身。阅读了这组文章,逐步由概括到具体,由模糊到清晰,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建立起来了。同时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情感。这就是这个单元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的教学应把握这种内在的联系,把握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强单元教学的整合。教学中除了这些显性教材(教材中的课文)以外,还要创造性的去开发隐性教材,加强单元教学的整合性。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可围绕单元文化主题,开展以下教学:
精读:《美的回答》《尖尖的草帽》《爸爸,你知道吗》《达尔文和小松鼠》(显性的教材)。
略读:师生围绕文化主题共同搜集短文、诗歌、漫画……(隐性的教材,需要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的)。
综合实践:设计公益广告,带学生走出去看人文环境……
口语交际:《怎么变了》。
积累表达:贯穿其中的不断积累语言、积累情感,是一种自然的、水到渠成的过程。
■
当孩子们学习这个单元时,生活也应走进这个单元。这一单元整体对学生形成的冲击,远远大于每篇文章自身。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有怎样的色彩,语文就有怎样的色彩;生活有什么滋味,语文就有什么滋味。学生在精读、略读、综合实践、口语交际中受到感染,引发共鸣,对照自身,调动起自己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想象世界。语文无时无处不与实际生活相联相通。因此,我们要创造性地去开发、使用教材,构建一个“生活——文本——生活”、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校内外沟通的开放体系。语文不是封闭的书页,要把“语文”打开,走进生活。
(二)加强每篇课文自身的整体性
每篇课文的学习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感悟,不搞肢解的分析。比如《尖尖的草帽》可以用一个中心话题:小男孩喜欢这只小蜻蜓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让我们用心去读读课文,体会小男孩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吧!以这样一个中心话题来统领全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吸收语言。
二、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在读中实现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互动
阅读教学重点应放在读上,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有三个层次:
①认读: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
②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走进作者的世界,体会作者的情感。
③读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如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读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呢?阅读教学是作者(文本)、教师、学生三者的对话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创设更好的外部条件,帮助学生和作者(文本)进行对话,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的感悟。
师
生 文本
文字是一种语言符号。要想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描绘的意境、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美,首先,要把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东西,变成孩子头脑中的画面,然后才能揣摩意境、体会情感,感悟、理解内容,这就是阅读的过程。而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障碍,一是由语言文字符号向形象的转化,二是在建立形象之后的揣摩意境、体会情感。学生的这两个障碍需要教师的帮助来跨越。
(一)链接学生生活,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
由于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少、阅历浅,课文中描写的事情往往没有亲眼见过或亲身经历过,但是类似的经验还是有的,教师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经历,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如,我看见一只蜻蜓在阳光里飞翔,它的翅膀亮得像镀上了一层金子。作者在字里行间透出的是对这只漂亮的小蜻蜓的喜爱之情,因为喜欢它,所以觉得它很美丽,说它的翅膀在日光照耀下亮得像镀上了一层金子。但这种情景(画面)孩子们是不容易想象到的,怎么办呢?调动已有的经验:“你在动画片中见过金子吗?什么样的?”孩子们马上会在头脑中出现金子闪闪发光的样子。教师紧接着用语言创设情境:小蜻蜓的翅膀亮得像镀上了一层金子,闪闪发光,多漂亮的一只小蜻蜓呀!多么惹人喜爱!闭眼想象一下,再读一读,读出你对它的喜欢,读出小男孩对它的喜爱。教师正是调动了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沟通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沟壑,从而让学生想象到了画面,体会到了情感。
(二)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用情感和文本对话
利用音乐、语言、画面、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仿佛走进作者所描绘的生活中(课文),这种模拟的情境能促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激发出和作者相同的情感,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和作者对话,用心读书。
作者写文章常是“用意十分,下笔三分。”我们就是要透过这三分的语言文字去体会作者四分、五分甚至更多的情感。如《尖尖的草帽》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停住了,我在草帽下微笑着,我等待着它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在帮助学生和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情景:你就是这个小男孩,你头上戴着尖尖的草帽(孩子们用书当草帽戴在头上),你等待着,静静的别动,等待着小蜻蜓落在你尖尖的草帽上。学生们进入了教师描绘的情景之中,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小男孩,静静地等待着,有的脸上还露出微笑。紧接着教师问:“你为什么微笑?你又想些什么呢?”孩子们有的说想让小蜻蜓快点落在自己的草帽上,有的说小男孩想和蜻蜓交朋友……学生们走进了小男孩的世界,与小男孩对话,再让学生体会小男孩的情感;读一读,这时的读就是用心读书,用真情实感读书。指导朗读的过程其实是调动情感的过程,情动辞发,以情带声,切忌只从技巧上去指导。
最高层次的朗读应该是读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将自己的情感无形中融会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去,让作者以一个平等的生命存在于文章中,实现学生与作者、文本平等的对话。
如“我眯着眼看着它飞来飞去。”有的孩子从“眯”字上体会出小男孩对小蜻蜓的喜爱,有的则从“看着它飞来飞去”体会出小男孩对蜻蜓的喜爱。由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不同,所以明读时轻、重、缓、急、停顿等处理自然也就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不要机械地模仿老师。
(三)在倾听与点拨中让对话深入
俗话说,言为心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可是通过朗读来表现,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朗读中。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要善于用心灵倾听,善于从学生的朗读中听出他的感受与对文章理解、感悟的程度,给予点拨、引导和中肯、个性化的评价。我们说课堂是灵动的,是有生命的,指的正是教师与学生的这种对话与交流。如果说教案是一节课的骨架,那么这种对话才是血和肉,没有血肉的课是没有生命力的。
总之,要重视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实现与作者的沟通,通过读建立起感性的语言模块,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尊重学生对文章的独特理解与感受
人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经验世界、感悟能力、知识素养、生活阅历、气质类型等因素不同,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就不同。正像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文章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是对的,哪一种是错的,所以说语文是无所谓对与错的。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读书都应首先成为一种精神享受,既不是给老师、也不是给别人,而是为了自己的感动、为了自己的成长去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学,往往从教材出发,忠实于文本,忠实于作者,一切阅读活动都是围绕考试而展开的。更多的是把教师、教参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忽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初读课文时交流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受;细读课文时交流对文章的主题、精彩之处的看法;教师要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尊重所有学生的见解,在交流中实现生生、师生、学生与作品、作者、编者的沟通与碰撞。语文是诗意的、浪漫的、朦胧的,语文学习的过程不能完全像对待科学学科一样要求那么精确、系统、完备,而应该是鲜活的、生动的、多彩的、个性化的;阅读的过程就要体现体验、品味、感悟、联想、互动互生、虚实相映、趣味丛出、百读不厌的学习过程;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理解,才会常使学生抬头而读、掩卷深思、百感交集、浮想联翩,学习中才总有“我”在,有“我的感受在”,才使学生面对课本备感亲切,这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亲和。
四、在阅读的过程要抓住感受点开掘、品味、感悟
冀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知识点
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选自《珍珠鸟》作者冯骥才,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彼此信任,就会形成人与人或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境界。
2、《人类的朋友》告诉我们,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所有生物的栖息之所,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星球上,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动物的朋友。
3、《大自然,你好》中张海迪姐姐是一个身残志坚的人,她告诉我们大自然里有学不完的知识,到大自然中去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强健身体。
4、《匆匆》一文中朱自清告诉我们时间来去匆匆,要懂得珍惜,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有: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5、《假如只有三天光明》的作者是海伦。凯勒,她有着十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6、《二泉映月》中的阿炳是一个热爱音乐,敢于向命运抗争、争取美好理想的人。
7、《长歌行》告诉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
8、《渭城曲》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神情,《别董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激励与鼓舞,这两首诗前两句都是写景的,后两句都是抒情的。
9、《祖父。后园。我》描写的是作者萧红幼年时的生活,祖父和孩子们在一起十分快乐,祖父和小孙女之间有着亲密的情感。祖父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和孩子似的。
10、《纸船----寄母亲》的作者是冰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11、《九色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人要守信誉,要知恩图报,任何背信弃义恩将酬报的行为都不会有好结果。国王是赏罚分明、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的人。九色鹿善良、不图回报、舍己为人、勇敢自卫。“那个人”是个忘恩负义、见利忘义、不守信用的人。
12、《将相和》中将是廉颇,相是蔺相如,廉颇是一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的政治远见的人,廉颇是一个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人。
13、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你不让他出任何事情,就等于不让他做任何事情。
14、《示儿》表达了陆游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1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对夏夜山村景色的喜爱之情。《如梦令》表达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沉醉于藕花深处沉醉不归的心情。
16、《猴王出世》改编自《西游记》第一回作者是明朝小说家吴承恩,课文叙述了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一段经历。我国四大名著为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7、《布达拉宫》这篇课文是从雄伟壮丽的建筑和浩瀚繁复的收藏两方面为我们介绍布达拉宫。
18、《水墨徽州》中的徽州是一个有着独特风韵,与中国水墨画的精神相契合的地方。
19、《走路的人》中的罗丹被人们称为“现代雕塑之父”他的身上有着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20、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有: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和颜悦色眉开眼笑笑容可掬
21、描写季节的词语有:春暖花开、骄阳似火、22、挥汗如雨挥金如土心乱如麻心急如火
23、《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的身上有着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24、《一诺千金》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讲信用、守诺言。
25、《唯一的听众》中的老教授是一个真诚无私、教导有方、有爱心、尊重别人的人。
26、《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邱少云是一个有着顽强意志、不怕牺牲自己的人,他身上具有严格遵守记录的高尚品质。
27、邓稼先是一个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献身科学事业的科学家。
28、《我最好的老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同时要具有科学的怀疑精神。
反义词:
饥寒---(温饱) 索取---(奉献) 寒冷---(温暖) 虚假---(真诚) 冷漠---(热忱)
破坏---(保护) 危险---(安全) 复杂---(简单) 安静---(热闹) 普通---(特殊)
熟悉---(陌生) 容易---(困难) 开始---(结束) 快活---(悲伤)仔 细---(马虎)
好看---(难看) 买---(卖) 退---(进) 快---(慢) 长---(短)
正---(反) 美---(丑) 贫---(富) 冷---(暖) 恨---(爱)
细---(粗) 远---(近) 真---(假) 哭---(笑) 朝---(夕)
轻---(重) 好---(坏) 单---(双) 高---(矮) 生---(死) 迎---(送)
近义词:
美丽—漂亮 有名— 非常—特别 秀丽—秀美 中央—中心 快活—愉快
欢乐—欢快 美丽—漂亮 好像—仿佛 勤劳—勤快 连忙—急忙 挂牵—挂念
专心—认真 仔细—细心 必须—务必 观察—观看 得意—高兴(骄傲)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1、生字表
识字5 斤 折 挑 根 独 满 容 易
第十八课 采 背 板 椅 但 傍 清 消
第十九课 由 术 吐 株 课 铅 笔 桌 景 拿
第二十课 坏 松 扎 抓 祝 福 句 幸
第二十一课 之 令 布 直 当 第 现 期 轮 路
2、本单元文学常识
《称赞》作者张秋生,天津市静海县人,中国儿童文学家。
《蓝色的树叶》作者瓦。奥谢叶娃,苏联儿童文学作家。
《纸船和风筝》作者刘保法,上海人,曾任上海少年报社文艺部主任。
《从现在开始》作者管家琪,台北人,华文世界重要的少儿文学作家。
3、组词
千斤 几斤 曲折 打折 根本 树根 独自 单独 独白 满意 满足
容下 容易 简易 采花 采用 背着 背包 老板 木板 长椅 椅子
非但 但是 不但 傍晚 清理 清洁 清晨 消息 消灭 消除 由于 由来
手术 美术 注意 注入 铅笔 铅球 课桌 上课 笔头 钢笔
桌子 圆桌 拿走 拿出 破坏 坏人 坏事 松开 松树 放松
抓住 抓到 祝福 庆祝 福气 幸福 问句 句号 庆幸 幸运
总之 之后 命令 口令 当然 正当桌布 宣布 布告
直接 直线 直角 门第 第一 现实 现在 日期 星期 轮子 轮流
路上 小路 走路 扎好 扎风筝 吞吞吐吐 吐出 景色宜人 风景
4、形近字组词
轮(车轮) 棋(下棋) 现(现在) 弟(弟弟) 当(当然)植(植物)
论(议论) 期(星期) 观(观看) 第(第一) 灵(百灵)直(直线)
令(命令) 礼(礼物) 坏(坏人) 京(北京) 课(课本)住(住宿)
今(今天) 扎(扎风筝)怀(怀念) 景(景色) 棵(一棵)注(注意)
清(清水) 旁(旁边) 椅(椅子) 彩(彩色) 挑(挑水)
睛(眼睛) 傍(傍晚) 奇(奇怪) 采(采用) 桃(桃子)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该是教师必做的功课之一。实践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沉闷的教学方式,积极大胆地寻求一种趣味盎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交流,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教师不吝赞美之词,褒奖那些有独特看法的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不但陶冶了情操还受到了激励,只有这样他们自主学习的劲头才会更加充足。
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适时创设情境在课堂上尤为关键,课堂时间虽短,但是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并且在一堂课中自始至终地坚持下来,就只有创设情境。小学二年级是一个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那么照书本上教、在黑板上写就显得过于呆板了,不生动活泼,没有情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字迹就模糊,抽象而不具体。我们可以用很多办法来改变这种局面,比如,卡片识字、图片识字,这样就把左右大脑全部调动起来帮助学生记住文字;猜谜识字,针对那些可以设谜的字,把这个字写到黑板上,教师说出谜面,让学生去猜,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了情境之中。
另外,利用美术图画醉人的美感很容易把学生引入到你设置的情境当中,还有音乐优美的旋律也是制造情境的手段之一,无论哪种手段,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好奇心,使之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变被动为主动,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二、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我们常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的就是教人掌握捕鱼的方法。学习语文也一样,如果想要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关键在于教会他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领会、发现、交流,从而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教师把学生学习的.充分调动起来后,就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了,这方面的意识一定要加强。另外,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打破常规,让学生自主选择段落来学习,比如,每一组选一段。如,以《假如》为例,我把它分成几段,让每个小组自己选,选完之后学生之间可以自由交流,于是学生情绪高涨,等到全班交流时个个跃跃欲试,不甘人后,一堂课就在学生的朗读中、交流中完成了,那种理解和感悟恐怕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所达不到的,而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引导而已。
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探究,一探究竟的想法也就是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既然“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那么,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的时候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在一二年级阶段形成的,这一点作为二年级的语文教师不能不重视。具体实践中有很多方法,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2.使学生初步认识风铃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展开想象,小姑娘是如何变成风铃草的。教学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开篇激趣。
1.师:(课件出示风铃草的图片)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能说说图片上的风铃草是什么样的?指名读生字“铃”,齐读课题。你知道它为什么叫风铃草吗?(学生发言)
2.师:老师搜集了关于风铃草的资料,现在咱们一起看一下好吗? 揭示课题。
让学生从直观上认识风铃草。
课前搜集资料,丰富了学生对风铃草的了解,为后面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自主合作,读文识字
(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识字能力较差,接受较慢的学生)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3.同桌互读课文,教师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小组长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力求做到“组内所有的人认识所有要求认识的字”,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颗星。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小组评价,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
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5.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6.练习:边读边写。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再齐读。2.检查朗读,先指名读,再齐读。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读得可真好!下面,咱们分小节读读。第一小节:(1)指名读。
(2)你知道风铃草是什么样子的了吗? 第二小节:
(1)是啊,这美妙的声音是鸟儿鸣叫,还是向大家问好?谁能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2)师:我问风。生:风在快活地舞蹈(做动作)师:我问鸟。生:鸟飞上高高的树梢。(做动作)
师:我问松、问云、问小溪……谁能模仿书上的句子回答?(3)“这里”是哪里?
(三)指导背诵课文,可以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带动作表演。极大调动了孩子们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后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四)积累与扩展。课件出示:的风铃草 的嫩叶 的腰 的铃声 的树梢 地舞蹈
指名填空后齐读。请同学们在课外读书时把这样美的词语摘抄下来。
培养爱读书勤积累的好习惯。
(五)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本课音乐作品,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花的形象。
二、能够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南瓜花》,并能够结合歌曲认识低音6。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南瓜花》。教学难点:
结合歌曲《南瓜花》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低音6,并尝试学唱歌谱。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卡片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意图:
教师寻找与本课歌曲有关的“花”的话题与学生交流互动,可以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与老师快乐的开始音乐教学。同时教师的谜语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趣”导入,既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同时做到了自然、简洁,直切主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快乐游戏”吗?好,那还等什么?让我们唱起来,动起来吧!
1、师生互动演唱《打花巴掌》
2、学生报春天的花名。
3、教师出“南瓜花”的谜语,学生猜花名。
二、学唱新歌 设计意图:
歌曲旋律欢快优美,较为易学。重点在于认识低音6,本节课学生第一次接触“学唱歌谱”这一难点,为此我采取降低难度和律动、游戏等教学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减轻负担,快乐学习。
1、初听歌曲《南瓜花》
2、再听,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熟悉歌词。
3、学生随录音用“la”律动模唱歌曲。
4、认识低音6 A 出示教学卡片,根据录音,在听到此音时用动作表示出来。
B 学生尝试学唱歌谱。
5、学生以第一段歌词为主,填词演唱歌曲。
6、处理歌曲演唱情绪,解决重点“断音”及“休止符”唱法。
7、第二段歌词视唱。
三、结课 设计意图:
学生的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而“学习“只是简单的第一层面,让孩子们“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会学习”才是我们教师的最大心愿。所以每节课的最后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总结本课教学目标,同时对他们提出希望,让他们明白:作为学生,掌握学习的本领是快乐的,是成功的。
1、师:瞧,同学们的小脸笑得就和那美丽的南瓜花似的。在这开心的时刻,你能说说今天的收获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总结。
2、师:我们今天和美丽的南瓜花共同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低音6.而且我们还能够自己唱歌谱,太棒啦!我希望今后同学们能够把歌谱唱的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动听,就像我们的歌声一样,好吗?
张营小学 张国刚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27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2人,其中,优生占60%,中等生占20%,差生占20%。这些学生活泼好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教育,他们懂得了怎样团结同学,尊重老师,热爱劳动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本学期要针对优生、中等生和困难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优势,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同时做好困难生的辅导转化工作,使他们尽快成为优等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第二单元 加减混合运算
1、使学生掌握在算式里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加强训练,使学生牢固记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其他数学知识。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
(一)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么得来的。熟记1-5的乘法口诀。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四单元 角的认识
1、结合生活情景几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能辨别各种角。
第五单元 表内除法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3、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六单元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按照要求分类整理。
2、通过对学生的身边有趣的事例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七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二)1、经理编制6-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书籍6-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5、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都会写除法算式。
6、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运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掌握算题技巧。第八单元 探索乐园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掌握简单的图形和数字排列规律。
三、教学主要目标
1、知道乘法的含义合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直角和角;能辨别直角、锐角、钝角。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是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熟练的用乘法口诀求商。
4、能辨认不同方向和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并能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会看路线图。
5、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按不同的类别分类整理。
6、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五、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措施。
1、结合教材特点,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改编,根据内容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联系教学实际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积极参加角研究活动,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要求,较强扩展,创新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掌握叫法,提高学习质量。
4、加强学生的辅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核算题的技能和技巧。
5、引导学生在数学科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研教改专题。
七、课时安排
1、观察物体
(一)2、加减混合运算
3、表内乘法
(一)4角的认识
5、表内除法
(一);
6、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7、表内乘法和除法
(二);
8、探索乐园;
9、总复习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门、开、白”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知道中国地域辽阔,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中。
二、学习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名胜的图片。
2、教师搜集网上有关北京的资料。
3、制作课件,升旗仪式的实况录像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出示准备好的图片,认识北京。
1、出示课件,观察图一:
谈话激趣:这是个住在大山里的孩子,和他的妈妈坐在院子里谈话。
你知道妈妈手里拿的是什么?(天安门的图片)
2 放大天安门的图片。
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北京的图片,读出图片上的字。
鼓励学生说说看到图片后的想法。
3、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借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 在文中标出生字,读给同桌听。
3、出示课件,认读生字。
4、谁能给这些生字组词?
三、识记字型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范读,并刻意将“遥远”一词重读。
请学生说说你听出了什么?
播放升旗仪式的录像,观看升旗的场面。
谈谈你看了升旗的场面有什么想法?理解“壮观”。
本文章范读,渲染壮观的气氛。
谁能像老师这样读?
4、听了妈妈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什么?
一齐读读课文第二部分。谁最想去北京看看?最谁能读出期盼的语气?
5、我们一齐把全文读一读吧。
五、小结:
1、谁能说说我们学习了哪些识记字型的方法 ?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些字。
3、检查自学情况:
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四、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 谁想将课文读给同学听?分节指名读课文。
2、谁能说说他们读得怎么样?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知识点】推荐阅读: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课本09-07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09-19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0-04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风铃草》教案07-04
四年级语文上册《大海睡了》教案 冀教版05-31
一年级语文下册 信教学实录1 冀教版06-11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云房子》教案10-31
《掌声》课件(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1-06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1-08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