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分析安全信息制度(精选10篇)
为了保障医院信息系统日常的稳定运行,尽可能降低由于病毒等原因给系统带来灾难的发生率,院信息科建立医院定期安全自检制度如下:
一、每周检查一次主数据库备份数据的情况,查看备份文件是否正常
生成,系统日志有无异常报错,如遇异常,及时与相关的运营商沟通,争取在短时间内解决;
二、每周四给医院内网(主业务网)病毒查杀软件服务器升级,同时
给下属客户端下传升级指令,周五登录服务器控制台,检查各客户端升级情况,如果发现有仍未升级的,经分析情况后,可选择再次下传升级指令或到客户终端机上手工升级给予解决;
三、信息科定期指派专人下各科室抽检各客户终端机网管软件的运行
情况,检查是否能正常登录网管软件,是否保持连通,网管功能是否有效等,如发现异常则及时调整;
四、信息科不定期会下到能够登录互联网的科室,查看终端机中部分
存储的信息,如果发现有与日常工作无关的内容,则一律删除,并通知该科室负责人,按各职能科室内部规定给予当事人警告或处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 在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这三年时间里, 抽取来我院就诊的92例患有呼吸衰竭合并失眠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 将其分为两组, 患者中年龄最大者85岁, 年龄最小者48岁, 平均年龄58.1岁;患者中有38例男性患者, 54例女性患者;患者中病程最短者2个月, 病程最长者2年, 平均病程5.2个月;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 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 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
1.2 方法
将抽样中的92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 平均每组46例。A组患者采用安慰剂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氯苯那敏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的喘、咳、痰症状全部消失, 肺部杂音完全消失, 生活完全可以自理;显效:患者的喘、咳、痰症状明显好转, 肺部杂音明显减小, 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一半以上;有效:患者的喘、咳、痰症状略有好转, 肺部杂音稍有减小, 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一半以下;无效:患者的喘、咳、痰症状没有好转, 肺部杂音没有减小, 生活自理能力没有任何改善, 或患者症状有加重迹象[3]。
1.4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 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P<0.05时认为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 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 (P<0.05) ;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RS评分改变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 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 (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 (P>0.05) 。见表1和表2。
3 讨论
临床上患有COPD并呼吸衰竭的一些患者, 绝大多数的患者会合并出现睡眠障碍症状, 临床上过去一段时期常采用催眠药对其进行治疗, 但该类药物会使患者的低氧血症进一步加重, 使二氧化碳在患者机体内的储留量显著增加[4]。氯苯那敏是第一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一种, 口服给药后半小时内就能够发挥药效, 临床上常将其作为一种抗过敏类药物进行使用, 对过敏反应 (组胺) 所导致出现的毛细血管扩张现象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可以使患者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明显降低, 使支气管平滑肌发生收缩而导致出现的喘息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相关研究发现, 该类药物可以使患者的睡眠潜时明显减少, 使慢波睡眠时间增加, 可作为临床对患有轻中度失眠的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镇静催眠药物[5]。氯苯那敏片可以使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的相关药理作用, 可能跟该药物能够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M1、H1受体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6]。
总而言之, 采用氯苯那敏片对患有呼吸衰竭合并失眠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具有安全性高、有效率高、治疗彻底、并发症和副作用少等特点, 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常规药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 25 (8) :453-460.
[2]徐凤珍, 高福尘, 郑翠霞, 等.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营养状态与运动通气耗氧[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23 (2) :74-75.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学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25 (3) :133-134.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07年修订版) [J].中华结核呼吸杂志, 2007, 30 (1) :16-17.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07修订版) [S].中华内科杂志, 2007, 46 (13) :259-260.
为了确保学校行政管理和教学工作正常进行,防患于未然,我校特制定以下安全定期检查制度。
一、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安全员任副组长,班主任、老师。下设安全检查办公室,校长任主任,教导主任任副主任,并负责安全定期检查工作,每月检查一次,校长查单月,主任查双月。
二、检查内容:
1、2、况。3、4、5、检查学生安全教育情况,安全落实情况。检查校园外有无安全隐患。有无体罚学生现象。检查校舍,教学设施,校园有无安全隐患。检查学生饮用水、食堂卫生,以及学校消防器材安全情
三、检查结果及处理办法。1、2、3、2012年9月
学校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摇篮。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建立在安全工作之上,没有安全做基础,什么工作也无从谈起。所以说,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必须每时每刻强调,警钟常鸣,为了防患于未然,确保师生人身安全。特制订制度如下:
一、成立督查小组,坚持每周大查,每天一排查,并及时将发现的隐患杜绝在萌芽状态。
1、定期对食堂的卫生及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确保师生的身心健康。制定饮食卫生管理制度。食堂要有专人负责,严禁外人入内。坚决杜绝“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在学校出售,严格规范进货渠道。对检查出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检查落实情况。保证学生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发生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2、加强防火和消防工作。认真排查各种火灾隐患,经常检查用火点和电源线路,及时维修和更换,添置和保管好灭火设备。
3、对学校实验室内剧毒、易燃、易爆药品要妥善保管,严格管理。按要求执行出入库手续,并定期进行查验、清理和登记,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
4、保管好贵重物品,如电脑、摄影机、录音机等教学仪器。教导处、总务处每月检查 各部室等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情况。
5、经常对学校围墙,厕所,旗杆、篮球架、单双杠、树木枝干等附属设施进行检查,凡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要及时修缮,保证使用安全。
6、注意经常查看校舍各部位的安全状况,特别注意主、间墙是否断裂倾斜,屋面是否平整,下弦与主墙节点支撑处是否稳定,内外墙罩面是否松动脱落。对有危险的部位要及时排除,消除不安全隐患。
二、领导必须做到逢会必讲安全,逢活动必强调安全,每天必查安全,进校必看安全,做到排查与督查相结合。
三、要密切与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发现险情及时控制和排查。
四、安全检查的主要项目:
1、师生安全教育
2、校园秩序管理、大型集体活动和课余活动安全
3、饮食卫生安全
4、防盗安全工作
5、学校周边环境安全
6、交通安全
7、防火安全
8、疏散通道安全
9、学校附属设施安全
10、校舍安全
五、建立分级分工管理制度。
1.层层落实责任并签订责任状。
2.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每周利用家长接送孩子之机,向家长了解途中存在的隐患,较严重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争取家长和地方群众的支持。
3.班主任,任课教师,利用活动课,每周进行一次“安全防范”教育,让学生学会提醒自己和他人时时处处注意安全。每周五强调在回家途中和在家中应注意什么。学会保护自己和同学的人身安全
4.生活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食宿上的安危,多强调、指点,防微杜渐,把隐患排除在萌芽状态。
5.值周教师要尽职尽责,做好一周的值日工作,把关好学生离校交接工作。
一、主管安全领导要每天巡视校园安全状况,发现问题立即做出处理决定,并做好记录。
二、主要领导及主管领导要在每月第一个星期组织所有相关人员对校园各部位进行全面安全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三、主管教学活动安全的领导,要每日巡视教师授课状况,与相关人员签订好责任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纪教师要按“教育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原则,做好安全工作。
四、主管学生纪律、交通、饮食、活动、治安的安全的领导,要每日查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上报主管领导,做好备案,与相关人员签订好责任状。
五、主管校舍、用电、消防安全领导要每日检查安全情况,对存在的隐患必须及时解决,并作好记录。对用电,校舍、消防器材、体育器材的安全状况,每月大检两次,并与相关人员签订好责任状。
六、各区域主管领导要对重点部位作重点检查,如对实验室、微机室的授课和学生纪律的检查,对锅炉房使用情况的检查,并做好记录。
七、在节假日期间要安排好值班、值宿人员。主管安全领导要亲自过问,加强防范,杜绝事故发生。
八、严格执行本制度的有关规定,对不负责任的领导和教师按照情况给予处罚。
1 防雷安全定期检测现状及存在问题
(1) 大批已经安装的防雷装置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状态, 年久失修缺少维护, 没有进行防雷定期检测, 存在严重的雷击隐患。
(2) 农村防雷是一个薄弱环节, 除了部分参加新农村建设的防雷示苑村有防雷装置外, 极大部分农村住宅没有安装防雷装置。农村用电通常采用架空线进入农民住宅, 容易造成雷电波入侵。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家用电器越来越普及, 雷击造成的房屋和家用电器损坏事故也越来越多。
(3) 人们对防雷定期检测的认识不足, 认为防雷装置经过竣工验收检测合格, 再也不用进行防雷定期检测。
(4) 有许多企事业单位虽然对防雷定期检测重要性有一定认识, 也非常欢迎进行防雷定期检测, 但对防雷检测所产生的检测费用不愿意承担, 最终会放弃防雷定期检测。很多人存在一种侥幸心理, 认为雷击是小概率事迹, 自己单位建筑物防雷装置不一定会遭到雷击。
2 绍兴市上虞区雷灾分析
(1) 根据1971—2010年历史气象资料统计, 7~8月受副热带高压边缘影响雷暴天数最多, 历年平均年雷暴日35天属多雷暴地区。一年中最早“初雷日”出现在2002年1月15日, 最晚“终雷日”出现在1979年12月19日。1975年雷暴天数最多为55天;1988年雷暴天数最少为21天。上虞全年各月均可出现雷暴天气。
(2) 由2007—2013年上虞区雷击灾害统计:7年中发生雷击111次, 平均每年发生16次。危害比较大的有以下几次。
(1) 2007年3月14日9时50分, 曹娥街道新沙村及狮子村25户村民家遭雷击, 击坏家用电器42台。 (2) 2007年8月5日16时20分崧厦镇万湖村村民俞, 顾夫妇在田间劳动时遭雷击死亡。 (3) 2009年6月20日16时10分某公司35 kv变压器遭雷击, 突然电压波动幅度很大使SVC室跳闸, 造成公司各生产车间突然停止生产, 直接经济损失103万元。 (4) 2010年9月14日17时20分左右, 梁湖镇南穴村村民潘骑电瓶车下班, 路经曹娥江堤塘百官三村地段遭雷击当场死亡。
(3) 根据雷灾资料分析, 由于极大部分农村住宅没有安装防雷装置, 农村用电通常采用架空线进入农民住宅, 由雷击击中房屋起火倒塌、雷电波入侵损坏家用电器的事件有许多。工厂厂房发生雷击事故很多, 有些厂房的防雷装置未经防雷定期检测, 老厂房年久失修防雷装置已经损坏, 不但起不到防雷作用, 而且起到了引雷作用。
3 防雷定期检测的法律法规依据
(1) 《气象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 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
(2)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 防雷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 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第二十三条规定, 已安装防雷装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主动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测, 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和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4 开展防雷安全定期检测方法措施
(1) 1999年9月29日, 全国第一家规范意义上的行政服务中心“上虞便民服务中心”诞生, 办理各类涉民涉企的审批、审核、办证、办照事项和相关服务。上虞气象局积极行动在中心设立“行政审批”“防雷服务”两个办事窗口, 在政府管理层面上确立气象部门的行政管理地位, 为防雷图审, 防雷定期检测开启了新里程。
(2) 开展防雷定期检测管理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由政府牵头组织气象局、建设局、建管局、安监局、消防大队等部门, 召开防雷减灾专题会议进行责任落实, 由气象局实施防雷定期检测组织管理, 其它部门配合共同做好防雷安全工作。
(3) 开展联合监管和联合执法, 对生产、储存、销售易燃、易暴化学危险品的企业, 通过安监局、消防部门进行联合监管, 把是否取得防雷定期检测报告, 作为企业安全评估的一项指标, 从而促使企业重视防雷检测这项工作。气象局每年4月和9月参加安监、质监、公安、消防、建管、环保、市场监管、卫生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活动, 对重点监管行业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 发现存在防雷安全问题, 向企业发出整改意见书, 督促企业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4) 结合“平安浙江”考核, 由政府发文明确各有关部门的防雷安全考核职责。每年公布防雷安全重点单位, 加强对防雷重点单位的指导管理, 对防雷重点单位安全管理员进行防雷安全知识培训, 建立防雷安全责任制、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 切实抓好防雷定期检测工作。
(5) 加强行业协作是做好防雷定期检测的有效方法, 结合“校安工程”建设, 与教育部门建立协作关系, 已连续6年为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防雷定期检测。强化与石化行业、医药化工等行业的沟通联系, 促进防雷定期检测工作向纵深推进, 使定期检测覆盖率逐年提高, 目前定期检测覆盖率已名列浙江省前茅。
(6) 每年在《上虞日报》上刊登关于开展防雷定期检测的通知, 要求有关单位及时申报防雷检测。结合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 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防雷安全知识。结合防雷安全示范村建设、防雷科普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 以防雷安全知识讲座、播放防雷视频、发放防雷资料、宣贯防雷法律法规、防雷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防雷定期检测宣传工作。
(7) 建立对防雷定期检测单位的考核机制, 每年一次评比防雷安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树立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 激励各单位部门积极开展防雷定期检测工作。
(8) 建立完善防雷定期检测单位资料档案, 在防雷检测报告到期前一个月, 用手机短信方式提醒有关单位及时申报防雷检测。根据雷电监测预报, 对防雷重点单位提供雷电预警短信服务。
5 结语
防雷定期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开展防雷定期检测管理应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要强化气象部门行政管理职能, 加大防雷安全检查和执法力度, 建立联合监管和部门协作机制, 做好防雷安全宣传工作, 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雷安全意识, 加强防雷服务意识, 提升服务质量, 提高防雷管理和服务水平。
摘要:由于人们对防雷安全定期检测的认识不足, 不愿主动申报防雷检测, 许多年久失修的防雷装置未经防雷定期检测仍在继续使用, 存在严重的雷击隐患。近年来上虞区气象局对开展防雷定期检测的方式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结合上虞防雷工作实际, 分析防雷定期检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探讨提高防雷定期检测覆盖率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安全生产定期检查制度
文件编号:HD—002
编写:安全科会审:安全科
批准:总经理
版次:HD-201
12011年2月25日发布2011年3月1日实施
九江市恒大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定期检查制度
一、总 则
(一)、安全检查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检查,能够及时的发现劳动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隐患,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通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上的缺陷,及时地加以改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为了促进公司安全工作的深入发展,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广大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使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进行,特制订本制度。
(三)、安全检查要贯彻“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建立从班组至分公司到公司的自下而上的安全监督检查保证体系。
(四)、各类安全检查均应采取检查表的形式,按照预定的检查项目和内容,由各检查小组按照所查内容逐条对照检查,然后,将所查出的问题逐条列出后进行反馈。
二、安全检查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一)、安全检查内容:
安全检查内容概括起来,就是查领导、查制度、查措施、查隐患、查组织、查教育培训、查事故处理。
安全生产检查应根据施工(生产)季节、气候、环境的特点,制定检查项目内容、标准,一般的检查内容包括:
1、企业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2、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3、各工种(岗位)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4、机械设备装置完好情况;
5、安全标志、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情况;
6、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7、个人劳保用品使用情况;
8、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与卫生责任区的清扫保洁情况;
9、伤亡事故处理情况;
(二)、检查评定标准
安全生产检查的评定标准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表》的规定进行评定打分。
(三)、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
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分为日检查、周检查、月检查、季度检查。
⑴、日检查:安全员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填写日检表
⑵、周检查:每周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本项目文明施工各相关人员参加,对现场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填写《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⑶、月检查:由公司生产安全科组织,公司安全文明施
工检查小组成员参加,对各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验收检查.填写《施工现场检查评分纪录表》及《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⑷、季度检查:公司由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组织有关职能科室人员各相关人员参加,检查周期为每月进行一次对现场公司范围内的一次全面安全生产检查。在进行检查过程中,填写《施工现场检查评分纪录表》及《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2、专业或专项安全生产检查
专业或专项安全生产检查由各职能科室按其业务分工,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⑴、专业性检查:由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防护、用电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填写《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⑵、专项检查:由各级领导带队,相关部门参加,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特殊节假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消防等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填写《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⑶、防汛安全检查由公司防汛领导小组组织,检查后向公司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检查情况。
3、季节性检查
1、由公司生产安全科组织每年按季度进行4次检查,在公司范围内对夏季“四防”、冬季“五防”的情况进行检查。
2、各项目工程由项目经理组织安全员、施工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检查,每月进行一次。
4、重点要害岗(部)位监控检查
由生产、安全科每半月检查一次;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每周一次对本工程重点部位实施监控检查;班组由班组长组织安全员与岗位责任人每天对本班组(岗位)的重点部位实施监控检查。
5、日常检查
1、生产、安全科要按公司安全检查内容及《安全员施工现场巡检日志》中所填写内容,经常对分公司及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每日不少于半天。
2、项目部安全员要按照本公司的安全检查内容对本项目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
3、班组长及职工每天要按照自己职责分工对本班组及其施工场所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监督。
三、事故隐患的整改
(一)、在各类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及不安全因素要有记录,建立台帐,并下达整改通知书进行反馈。
(二)、责任部门在接到整改通知书后,要按“三定、四不推”的原则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一些当时不能及时整改解决的要定出整改方案和应急防范措施,限期解
决。
(三)、各类检查情况及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要按规定期限上报生产安全科。
(四)、公司对各项目部及其有关职能科室贯彻执行本制度的情况实施全面的监督检查,对贯彻执行制度不力,对事故隐患的整改力度不够,以及由此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四、附则
安全隐患报告制度
校舍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强校舍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校舍安全和合理使用,延长校舍使用年限,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舍及其它建筑物,由学校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师生人身安全。每学期初、末各进行一次重点检查,平时做到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平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停止使用,及时维修或者更换。发现校内有危房,要及时写出报告,经领导批准后实施维修或拆除。
三、学校无力解决或者无法排除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当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
四、学校在校内护栏、楼梯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或采取防护措施。
五、体育设施由体育组负责定期检查。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使用体育器材、设施前,要首先检查器材、设施的牢固程度、安全可靠程度,发现问题立即汇报解决。
为了使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消除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中阿分公司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工区每周安全检查由工区经理组织,参与人员为区域副经理、责任工程师、技术员、安全员、机管员、分包负责人和安全员。区域经理不在时由副经理组织检查。参检查人员因故不能参加检查的必须向区域经理或副经理请假;分包单位人员因故不能参加检查的,除向工区经理提前请假外,还应由相同级别的人员代替参检,对擅自不参加检查者按项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1)、A区每周日上午9点进行安全检查。(2)、B区每周五上午9点进行安全检查。(3)、DE区每周五上午9点进行安全检查。(4)、C区每周日上午9点进行安全检查。(5)、F区每周三下午16点进行安全检查。
2、项目部土建部月检查为月末最后一周的周二上午9点进行。月安全检查由土建部经理组织,由土建部副经理、各工区经理、安全总监、动力部经理、技术负责人和各分包单位负责人参加检查。各参加检查人员因故不能参加检查必须向土建部经理或副经理请假,对擅自不参加检查者按项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3、检查分工:安全检查形式及分工由检查组长临时安排,每位检查人员对自己检查的项目负责。
4、在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隐患立即派人进行处理,发现违章行为及时纠;对查出的隐患不能立即整改的,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做到“三定”。
5、各项检查情况和整改结果资料由安全员负责保存。
6、安全检查时间视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录
大型、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及定期检查制度
一、起重机械申报定期检验制度 1 配合现场检验制度...........................................2 使用登记制度...............................................3 现场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4 现场管理制度——事故应急处理措施...........................6 现场管理制度——日常维护保养制度...........................7 现场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7 现场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8 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9 操作人员岗位职责..........................................13 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13 安全操作规程..............................................14
二、厂内机动车辆 申报定期检验制度..........................................15 使用登记制度..............................................16 配合现场检验制度..........................................16 现场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17 现场管理制度——日常维护保养制度..........................18 现场管理制度——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9 驾驶员岗位职责............................................20 安全操作规程..............................................20 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21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0 大型、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及定期检查制度
一、起重机械申报定期检验制度
1、目的
为使特种设备保证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特种设备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2、范围
2.1适合于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法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起重机械应每2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施工升降机每1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2.2也适合于按单位内部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要求进行的定期检查的报检工作。
3、职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工作。
4、定期报检制度
4.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在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4.2起重机械停用一年后重新启用,或发生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经受了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淹、地震、雷击、大风等)后也应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检验。4.3起重机械经较长时间停用,但尚未超过一年时间的,有检验有效期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可向单位设备管理部门申请内部安全检验,认为有必要的可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4.4申请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应以书面的形式,一份报送执行检验的部门,另一份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保管,作为特种设备管理档案保存。
配合现场检验制度
一、现场检验前需要准备的技术资料:
1、制造相关资料:
①装箱单;②产品合格证(特殊起重机的相应部件应有相应合格证);③总图,电器原理图,电气布线图;④主要零部件易损件图;⑤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⑥需现场拼接或技术改动的图纸及技术要求;⑦必要时应提供的型式试验报告。
2、安装相关资料:
①必要时应提供承重基础的验收或证明文件;②完整规范的自检报告;③安装记录;④移装起重机械应有移装合格证。
3、改造(大修)相关资料:
①改造(大修)清单及参照标准;②改造部分的计算书或依据;③改造(大修)更换的主要零部件合格证、外协件图纸及技术要求;④规定格式的自检报告;⑤施工工艺文件;⑥试运转记录。
4、提供上一检验周期起重机检验报告;
5、在用起重机定期检验前应做全面维修保养并提供相应维修保养记录。
二、应具备的现场条件:
1、清理起重机使用场所卫生,不应有与起重机械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
2、电网输入电压应正常,电压波动应在额定电压值±7%的范围内。
3、对验收检验应准备好额定载重量150%的标准试重物(40只砝码/吨)。
三、应配备的人员:
维保单位至少有2名专业人员(一名电气专业、一名机械专业)、使用单位一名起重机械管理人员及一名操作人员到现场配合检验
使用登记制度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强化在用起重机械的安装使用登记管理,订立本制度。
一、使用的起重机械,应是由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产品,且经过法定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合格的产品。
二、起重机的安装须由取得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单位进行,安装施工前须书面告知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三、起重机械安装过程须经法定检验检测机构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监督检验合格。
四、起重机械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一个月内,应携带起重机械出厂技术资料、安装过程监督检验资料、作业人员资格证件等资料到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注册登记手续,取得《检验合格标志》并悬挂于起重机械显著位置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须由持证上岗人员专职操作,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无证人员不得擅自启动、操作。
六、持证上岗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负责,严格按安全操作规范、规定、规程作业,并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严禁机械带病转动。认真作好台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七、上岗人员因玩忽职守,违章操作损坏了机械设备,或造成了安全事故和损失,应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现场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起重机械的全面管理,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列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包括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升降机、缆索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旋臂式起重机、轻小型起重设备、机械式停车设备。
第三条 在用的起重机械必须是具有设计许可证的单位设计,具有《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并具有“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督检验合格证书”的产品;对原有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起重机械必须经部里认可的检验部门鉴定认可后,方可使用。
第四条 各施工企业的大型起重机械,按集中管理、统一调度、专业维修的原则向使用单位提供服务,以保证大型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
第五条 使用单位的负责人,对起重机械的完好,可靠、安全负全面责任,明确操作、指挥、维修、监护的岗位责任。日常机务管理要设置专职机械员,起重机械实行机长负责制,机长负责起重机的全面工作,并组织做好检查、保养、润滑、记录、监测等工作。起重机械必须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技术工作。
第六条 起重机械要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制度,起重机械调动时,应执行机调人随的规定,并且使用、保养、维修等有关资料必须要随机调动。
第七条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含司机、司索、指挥和安全管理),必须经培训取得质监部门颁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件》方具有操作资格,经单位法定代表人签章任命后才具有操作权力。操作人员不仅要熟悉安全操作规程,还必须掌握机械的性能、结构、原理和用途。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使用起重 4 机。
第八条 起重机械的使用、维护保养、修理记录要认真填写,齐全准确,并及时归档存放。
第九条 使用单位要根据国际GB6061起重机安全规程和有关部门颁发的起重机安全监察规定要求,做好起重机的检查和检验工作。
第十条 使用单位要加强对钢丝绳的管理,经常检查,按规定选用钢丝绳,严格执行钢丝绳报废技术标准。
第十一条 经常检查润滑油,按使用说明书规定要求添加、更换润滑油、脂。
第十二条 起重机的工作场地、轨道基础和轨道铺设,要符合本机型的技术要求,严格执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起重机轨道设专人维护和清理杂物。
第十三条 新购、大修后或移装的起重机,在安装前由安装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起重机进行技术检查,对由于运输不当或保管不善所产生的变形,开焊等缺陷,要认真进行检修、校正,做好记录,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
第十四条 所有电器保护装置和各部位的安全设施,在安装前均应认真检查,证明其完整无损并灵敏可靠时,方可安装。
第十五条 起重机的拆卸和安装,要制定拆装工艺规程(包括安全防护措施方案),并经单位审查批准,拆装单位(必须取得安全认可证的单位)要严格遵守拆装程序,对参加拆装的人员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拆装时要有技术负责人在场指导。
第十六条 起重机械不准擅自拆卸零部件、切割、施焊。
第十七条 使用单位要认真执行按有关规定做好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保养作业由使用单位领导组织进行,要明确规定保养责任制。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造成不良后果,出现重大机械事故的部门和个人,要 根据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分别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现场管理制度——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起重机械出现紧急情况时,应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一、起重机:如遇下列意外情况应立即通知起重机械制造、维保单位,并根据需要按紧急处置措施解救人员。
(一)发生起重机械倾翻时
由于台风、超载等非正常载荷造成起重机械倾翻事故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起重机械制造、维修单位维保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施救。当有人员被压埋在倾倒起重机下面时,应先切断电源,采取千斤顶、起吊设备、切割等措施,将被压人员救出,在实施处置时,必须指定1名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现场指挥,并采取警戒措施,防止起重机倒塌、挤压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发生火灾时
发生火灾时,应采取措施施救被困在高处无法逃生的人员,并应立即切断起重机械的电源开关,防止电气火灾的蔓延扩大。灭火时,应防止二氧化碳等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
(三)发生触电时
对触电事故,应即时切断电源,对触电人员应进行现场救护,预防因电气而引发火灾。
(四)发生从起重机械上坠落时对起重机械高处坠落事故,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二、特殊情况处理
1、遇其他复杂情况时,应立即通知起重机械制造、安装维修单位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原制造、安装维修单位无法及时到达现场的,立即通知联动单位,由联动 单位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置。
现场管理制度——日常维护保养制度
一、机械部分的维护保养:须对各机构的制动器、各机构的运转情况、各部件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各部位的钢丝绳等进行检查,发生故障应及时排除,检查各机构的连接螺栓、焊缝和构件的工作情况,定时紧固和上油漆。
二、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按时添加或更换液压油,并检查油管及其接头、安全阀、液压泵和液压缸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三、电气系统的维护保养:电线、电缆应无损伤,安全装置的行程开关须可靠,接地保护电阻要符合要求。
四、润滑工作:应经常检查塔机各部位的润滑情况,做好周期润滑工作,按时添加或更换润滑剂。
五、为保证起重机械的正常工作,确保人机安全,必须做好以检查、调整、清洁、紧固、润滑和补给六大内容为中心的日常维护工作。
现场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
1、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做好接班的准备工作(穿好工作服,佩戴好名牌),正点交接班。
2、接班人员要详细阅读交接班记录和有关通知,详细了解上一班工作情况,对不清楚的问题一定要向交班者问清楚,交班者要主动向接班者交底,交班记录要详细完整。
3、交班人员要对接班人员负责,要交安全、交记录、交问题、交物品(包括 7 灭火器的数量、完好情况、有无丢失)交岗位卫生、交工作情况,双方要办签字手续。
4、如在交班时有突发事件或正处理问题,应以交班人员为主,接班人员积极配合,待处理完毕或告一段落,报告主管领导,征得同意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开。
5、在规定的交接班时间内,如接班者因故未到,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擅自离开按脱岗处理,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者不按时间接班要追查原因,视情节进行处理。
6、接班人员酒后或带病坚持上岗者,双方不得交接,并及时报告,统筹安排。
现场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
1、起重机械使用场是工作人员,有关领导及安全、保卫、生产管理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有关领导批准,不准入内。
2、当班人员要紧守岗位,提高警惕,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巡回检查制度。
3、非当班人员,未经带班长同意,不准开关起重机械场所各种开关。无证司机、司索、指挥不准单独操作。
5、起重机械运行期间,车间房门不准锁住或槎住。
6、起重机械使用车间要配备有消防器材,认真管理。不要随便移动或挪作它用。
7、起重机械一旦发生事故,当班人员要准确、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
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为加强对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本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单位目前有 1 台起重机械在用,为我单位重点设备。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项目使用的起重机械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包括:起重机械倾翻、火灾、坠落
安全事故的具体标准,按国家或行业、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成立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以下简称急救援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2、设立现场救援组,由各工程部组人员兼职组成。组长由由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担任,负责组织现场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在组长到达现场之前,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
(一)经理部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
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二)现场组长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三)副组长的职责:
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现场救援组的职责:
抢救现场伤员;抢救现场物资;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四、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一)培训
按计划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每年的1月份进行一次培训;(2)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主要培训以下内容:困人解救、井道内作业、桥顶作业、底坑作业、更换和割短钢丝绳、扶梯桁架作业、施工用电常识、坠落保护、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事故报警、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二)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经过有效的培训,按照本预案要求,每年的1月份组织开展一次事故应急演练。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项目部的安质部是事故报告的指定机构,联系人:屈科,电话:***,工程部接到报告后及时向组长报告,组长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
110、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六、应急处理
(一)接报事故后5分钟内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报告主要领导,由经理批准,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执行本预案。当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指挥部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或指令事故发生地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3、通知维护保养单位,立即派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
4、立即组织或通知就近网点,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做好增援准备。
(二)应急处理措施。
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制定抢救方案,迅速投入开展抢救行动。
2、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在救助行动中,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起重机械发生事件后,采取起重机械专业维修人员的一般救援措施,通过起重机械专业维修对于起重机械的人工操作,完成救援活动。
七、应急装备、物资、通讯保障
保障措施要完善。应急救援装备要配备到位,并应定期检查装备完好情况,安排专人保管,并明确只能用做救援及演练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应急救援人员应急值守到位,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单位应督促维保单位在维保现场储备数量充足的起重机械易损件及电子元器件,以便起重机械元件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排除故障
八、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
1、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起动应急救援预案条件时,由应急组长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
2、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应急组长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的;应急组长下达应急终止令
3、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
九、应急总结与奖惩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规定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
1、对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按项目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瞒报、迟报、漏报、谎报重特大事故和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人员,按照项目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或处分。对扰乱、妨碍抢险救援的人员,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其它事项
本救援预案针对有可能发生的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并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文件,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随 机进行处理。
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1、本职责中所称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含司机、司索、指挥。
2、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检查合格。
3、须经起重机械维修和操作专业技术培训,取得相关特殊作业人员操作许可证后,才能持证上岗。
4、作业人员资格证件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复审培训。
5、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分配,完成本职工作。
6、熟悉和掌握起重机械性能,建立起重机械运行、维修记录。建立起重机械服务规范、安全生产制度、规范操作规程等档案。配合专业维修单位对起重机械定期保养、维护。
7、每天运行前,应做一次简单的检查,在确定无故障的情况下,方可正常运行,做好每天运行记录。
8、起重机械运行时如出现故障,应立即排除并解救被困人员,立即报专业维修人员修理,并做好维修记录。
9、禁止起重机械超重。
10、每日工作完毕,须将起重机械停在基站,切断电源,同时做好记录。
11、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
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安全管理人员上岗必须穿着统一制服、佩戴规定装备、统一的工作证。
2、上岗时要认真检查设备设施,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查 明情况,排除险情,并及时报告本部门领导,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特殊事件通知相关部门。
3、熟悉本岗位任务和工作程序,操作过程中要勤检、勤观察,注意发现施工现场人、事、物,预防事故的发生,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4、爱护设施设备、公共财物,对起重机械的一切设施、财物等不得随便移动及乱用,熟悉消防系统及消防器材的安装位置,掌握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遇到突发事件能正确进行处理。
5、执勤期间,对岗位内发生的各种情况要认真处理,并做好记录。
6、遇有紧急,突发性重大事情,要及时向主管领导请示报告。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按时交接班,不迟到、早退,不能误岗、漏岗。
8、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安全操作规程
一、注意安全标志
操作起重机械,首先要查看机械内有没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机械有安全标志才能保障安全。
二、注意超限过载
起重机械不能超载,当起重机械报警时,就应该主动退出,等下一趟再起吊,机械超载是很危险的。
二、厂内机动车辆
申报定期检验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1目的。为使厂内机动车辆保证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厂内机动车辆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2.范围。适合于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法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厂内机动车辆定期检验。也适合于按单位内部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要求进行的定期检查的报检工作。
二、职责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厂内机动车辆定期检验工作。
三、定期报检制度
1、新增以及经大修或者改造的厂内机动车辆,投入使用前,应当进行验收检验。
2、在用厂内机动车辆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3、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超群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的厂内机动车辆,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厂内机动车辆,进行大修后,应当进行验收检验。
4、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人员在厂内机动车辆定期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5、申请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应以书面的形式,一份报送执行检验的部门,另一份由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保管,作为压力管道管理档案保存。
使用登记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厂(场)内机动车是指在企业厂(场)区内行驶的车辆。如:叉车、升降车、装载机、载货车以及汽车吊、轮胎吊行走机构等。
二、新增厂内机动车辆,在投入使用前可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到所在地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登记。申请注册登记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⑴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每台2份); ⑵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⑶操作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⑷与维保单位签订的维保合同,或者是制造企业对新增特种设备提供免费维修保养的证明,或者与本单位维保人员签订维保责任书;
⑸维保单位的资格证(复印件),或者本单位维保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⑹使用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使用单位领取《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在规定位置上固定《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及相关牌照。
四、厂内机动车辆停用的,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提出申请报停;厂内机动车辆停用后重新启用时,也应该向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启用申请,经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厂内机动车辆注册登记情况发生变更时,应在变更后投入使用前,将变更情况的书面证明材料书面告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经安全监察机构审核后对注册登记情况进行变更。
配合现场检验制度
一、现场检验前需要准备的技术资料:
1、制造相关资料: ①装箱单;②产品合格证;③总图,电器原理图,电气布线图;④主要零部件易损件图。
2、改造(大修)相关资料:
①改造(大修)清单及参照标准;②改造部分的计算书或依据;③改造(大修)更换的主要零部件合格证、外协件图纸及技术要求;④规定格式的自检报告;⑤施工工艺文件;⑥试运转记录。
4、提供上一检验周期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报告;
5、在用厂内机动车辆定期检验前应做全面维修保养并提供相应维修保养记录。
二、应具备的现场条件:
1、露天检验应在无雨情况下进行。
2、检验现场环境符合相关标准中对检验场地的要求;
3、检验现场(主要指试车场地、车辆检验场地等)应清洁,不应有与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无关的物品和设备,并应放置表明现场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
三、应当安排相关的专业人员到现场配合检验。
现场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
1、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做好接班的准备工作(穿好工作服,佩戴好名牌),正点交接班。
2、交班队员向接班队员移交,交接接班记录本,对讲机及其他用品,并交待清楚本岗位存在的问题,下一班应注意事项。接班人员要详细阅读交接班记录和有关通知,详细了解上一班工作情况,对不清楚的问题一定要向交班者问清楚,交班者要主动向接班者交底,交班记录要详细完整。
3、交班人员要对接班人员负责,要交安全、交记录、交问题、交物品(包括灭火器的数量、完好情况、有无丢失)交岗位卫生、交工作情况,双方要办签字手续。
4、如在交班时有突发事件或正处理问题,应以交班人员为主,接班人员积极配合,待处理完毕或告一段落,报告主管领导,征得同意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开。
5、在规定的交接班时间内,如接班者因故未到,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擅自离开按脱岗处理,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者不按时间接班要追查原因,视情节进行处理。
6、接班人员酒后或带病坚持上岗者,双方不得交接,并及时报告,统筹安排。
现场管理制度——日常维护保养制度
1.确保运输设备(车辆)的安全运行厂内运输车辆应符合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的安全技术要求。应对厂内机动车辆进行年、季、月度及日常检查,及时排除威胁行车安全的隐患。新购的运输设备,应有符合有关设计规范的技术文件和使用说明书,并制定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全面检查,证明确实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应当经常对厂内机动车辆进行清洁,使车辆车容整洁、车身周正。车辆的装备、安全防护装置及附件应齐全有效
3、经常对厂内机动车辆发动机进行保养,使发动机运转及停车时无滑油、漏水、漏电、漏气现象
4、经常对厂办机动车辆的行车制动系统、气压制动系统等进行检查,确保正常使用。
现场管理制度——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一、机动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应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因洗车或涉水后,制动器内进水导致制动效能降低时,可在运行中一边加油,一边适当踩制动踏板,并把变速器挂入中档运行档位,让车轮制动器摩擦车或摩擦块(盘式制动器)与制动盘或制动鼓上的水分因摩擦产生的热量迅速蒸发掉,以尽快恢复制动器原有性能。
2、当汽车后轮爆胎时,会使车尾摇摆,这时可以反复缓踩制动踏板,使汽车重心前移,然后再将汽车缓缓停住。一般后轮爆胎的汽车,多数不会导致转向失控,只要措施得当,不容易造成事故。
3、随车携带快速轮胎充气补漏剂,当轮胎漏气时可以非常简便、快捷解决轮胎补胎问题,并且在汽车有负载的情况下无需千斤顶和任何修理工具。
4、在行驶途中发动机水箱开锅,一般是由于汽车长时间大油门低档行驶、冷却系水循环不畅、散热器散热不佳等原因引起的。这时可以将车停一会儿,等发动机水箱冷却再走,但是千万不能用水浇降温,那样容易引起炸缸。
5、当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并伴有冒蓝烟现象时,很可能是发动机活塞轴瓦等机件出现磨损,破坏了正常配合间隙。这时可使用发动机超强修复剂,它能够迅速有效的修复磨损间隙,增加活塞环气缸间密封性能,从而可以治理缸压降低,冲劲不足、动力减弱现象,待到陆风汽车特约维修站后让维修技师做全面检查的修复。
6、在行驶过程中汽车没油了。这时也不用着急,因为油箱里的油不可能用得干干净净。可以在原油箱的吸油管下端接一段粗细长短合适的塑料管接好后以能接触到油箱底部为宜,并且要将塑料管下端剪成斜口。然后就要利用残存的油料尽快的找到加油站。
二、特殊情况处理
1、遇其他复杂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机动车辆制造、安装维修单位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原制造、安装维修单位无法及时到达现场的,立即通知联动单位,由联动单位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置。
驾驶员岗位职责
一、熟练掌握厂内机动车辆的基本原理和驾驶技术,积极养护车辆,确保车辆安全、正常运转状况。
二、服从部门安排,合理使用车辆驳运各类物资等运输任务。
三、自觉遵守车辆驾驶规定和单位安监部的各项规章制度,驾驶员持证上岗。
四、积极参加验证培训和班组学习,强化职业道德。
五、安全行车、遵纪守法,严格执行驾驶操作规范,认真做到无违章、无事故,礼让三先,遵守驾驶员职业道德。
六、保持车况良好,上班认真做好每日的“车辆例保”检查工作,不开带病车,下班做好车辆电瓶的充电工作,确保随叫随到。
七、做好车辆年(检)审及审证、换证工作,设立车辆档案,确保车辆正常运转。
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安全操作规程
1、驾驶员必须经专门培训,取得质监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后上岗,严禁无证驾驶。
2、穿戴好必备的工作服和劳保用品,如:工作服,劳保鞋,劳保手套,口罩,防护眼镜。
3、应遵守厂内机动车安全规则。
4、开车前不喝酒,在行驶中左右兼顾,思想不开小差。
5、开车速度不能超过15公里/小时。
6、在叉物品时,注意其摆放的高度。在运行转弯时,务必减速行驶,以防由于惯性所叉的物品甩出。造成人员或物品损伤。
7、在叉物品时严禁超载,以防叉车受损,及叉车后部翘起造成不安全因素。
8、监督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叉车区域。如养护区域。
9、在摆放瓦架时应完全放平稳后,方可退出。严禁在未放稳时倒架退出,造成倒架事故。
10、停车后应拉紧手刹,放下叉脚,关掉电源,取出钥匙。
11、定期保养车辆,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刹车,倒后镜等)。
12、车辆运货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不能超载,货物堆放均匀、牢固,装货后的高度离地面不得超过4米,高出车身的货物应加以固定,车上货物伸出车箱前后的总长不能超过2米。装载易燃易爆、剧毒危险货物时,应报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批准,并指派熟悉所载危险品性质和有安全防护知识的人担任押运员,车上必须备有消防器材和相应的安全措施,排气管应安装在车前,尾部应安装接地链。进入易燃易爆场所作业的车辆必须具有防爆措施,排气应安装火星熄灭器。
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为加强对厂内机动车辆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厂内机动车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本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单位内机动车辆在用,为我单位重点设备。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项目使用的厂内机动车辆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包括:厂内机动车辆倾翻、火灾等。
安全事故的具体标准,按国家或行业、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成立厂内机动车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以下简称急救援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2、设立现场救援组,由各工程部组人员兼职组成。组长由由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担任,负责组织现场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在组长到达现场之前,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
(一)指挥部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
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二)现场组长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三)副组长的职责:
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现场救援组的职责:
抢救现场伤员;抢救现场物资;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四、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一)培训
按计划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每年的1月份进行一次培训;(2)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二)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经过有效的培训,项目按照本预案要求,每年的1月份组织开展一次事故应急演练。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项目的安监部是事故报告的指定机构,联系人:屈科,电话:***,工程部接到报告后及时向组长报告,组长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
110、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六、应急处理
(一)接报事故后5分钟内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报告项目主要领导,由总经理批准,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执行本预案。当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指挥部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或指令事故发生地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3、通知维护保养单位,立即派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
4、立即组织或通知就近网点,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做好增援准备。
(二)应急处理措施。
1、发生厂内机动车倾翻事故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维修单位维保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施救。当有人员被压埋在倾倒机动车下面或驾驶室内时,应立即采取千斤顶、起吊设备、切割等措施,将被压人员救出,在实施处置时,必须指定1名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现场指挥,并采取警戒措施,防止机动车倾倒、挤压事故的再次发生。发生汽油、柴油等易燃易爆品和有毒物质泄漏时,应采取措施堵塞泄漏和冲释爆炸性物质或有毒物质混合浓度,避免发生爆炸或中毒事故。
2、发生火灾时,应采取措施施救被困在车厢内或驾驶室内无法逃生的人员,并应立即使机车熄火,防止电气火灾的蔓延扩大。灭火时,应防止二氧化碳等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发生汽油、柴油等易燃易爆品和有毒物质泄漏时,应采取措施堵塞泄漏和冲释爆炸性物质或有毒物质混合浓度,避免发生爆炸或中毒事故。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在救助行动中,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厂内机动车辆发生事件后,采取厂内机动车辆专业维修人员的一般救援措施,通过厂内机动车辆专业维修对于起重机械的人工操作,完成救援活动。
七、应急装备、物资、通讯保障
保障措施要完善。应急救援装备要配备到位,并应定期检查装备完好情况,安排专人保管,并明确只能用做救援及演练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应急救援人员应急值守到位,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单位应督促维保单位在维保现场储备数量充足的起重机械易损件及电子元器件,以便起重机械元件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排除故障
八、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
1、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起动应急救援预案条件时,由应急组长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
2、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应急组长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 的;应急组长下达应急终止令
3、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
九、应急总结与奖惩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规定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
1、对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按项目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瞒报、迟报、漏报、谎报重特大事故和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人员,按照项目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或处分。对扰乱、妨碍抢险救援的人员,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其它事项
本救援预案针对有可能发生的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并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文件,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建立健全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科学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本单位档案管理体制
1、本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安监部统一管理本单位的特种设备技术档案。
2、本单位指定专人管理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工作,保管人必须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并接受必要的培训。
二、立卷归档制度
1、档案的收集:收集工作是建立在归档制度上的。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将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经过挑选,立卷,定期移交档案室集中保存。
2、归档范围:凡是本单位具有考查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包括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使用证复印件、设计文件、制造单位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意和事故及处理记录;特种设备重大修理改造竣工档案;停用、缓检的相关申请资料等。以及特种设备有关往来函件(含传真、电子邮件等)、照片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件。
3、归档时间:办理完毕的文件,按工作阶段性进行归档: 3、1、按年形成的文件,第二年上半年归档。3、2、凡是有法律效用的文件材料,一生效就归档。3、3、凡是有机密性的文件,随时形成,随时归档。3、4、特种设备电梯重大维修验收及年检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归档。
4、归档要求 4、1、材料完整齐全。4、2、系统、条理、保持有机联系。凡是归档文件材料,均要按其不同特征组卷,尽量保持它的内在联系,区分它们不同的保存价值。文件分类准确、立卷合理。4、3、立卷时,要求将文件的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等统一立卷,不得分散。4、4、在进行卷内文件排列时,要合理安排文件的先后秩序,按时间先后排列。对于同一事情的同一文件,应统一规定进行,比如:正件与附件,应正件在前,附件在后等。4、5、由档案部门对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加以指导,协助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共同做好旧档的组织工作。办理移交手续,双方在移交清册签字。
5、归档要求 5、1、编制立卷项目,将办理完毕的文件按有关条款归入卷内,便于次年立卷。5、2、文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最近的在最上面。5、3、一台特种设备一个立卷,一个档案盒。5、4、定时交档案室:文件量少的,一年交一次,次年上半年收集。文件量大的,一年交两次,次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
6、记录档案文件材料须用碳素笔写。在无特殊情况下,须用A4纸。
三、档案管理工作
1、档案的管理:区分全宗,正确立档单位;分类,依据档案、来源、时间、内容、形式分成若干层次和类别;案卷排列并编制案卷目录。
2、档案保管:本单位设立专用文件库保存档案。
3、档案的鉴定:从档案的内容、来源、时间、可靠程序、名称鉴别、档案价值,确定各类档案的保管期限,编制成表。
4、档案的销毁编制销毁清册;办理销毁手续,经总经理批准,方能销毁;销毁要有二人以上监销,并在清册上签字。
四、档案利用工作
1、凡需调阅档案,均须填写档案借阅单,依据借阅权限和档案密级,经有关领导签批后方能借阅。借阅档案应在“档案借阅登记簿”上登记,注明借阅档案的名称、密级、借阅方式、数量、期限。
2、档案利用方式有:提供档案原件;提供档案复印件;提供文献索引资料。
【定期分析安全信息制度】推荐阅读:
定期专家安全检查制度09-11
安全卫生工作定期检查制度07-15
小学校舍定期安全检查制度10-02
(六)安全生产定期检查制度07-26
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12-14
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制度12-05
定期谈心制度07-12
绞车定期检查制度11-07
设备定期保养检修制度05-26
设施设备定期检查制度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