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有感

2025-0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游记》有感(精选4篇)

《西游记》有感 篇1

《西游记》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主要生活在元代,所以,在其小说里可以处处找到元代的痕迹,特别在对天庭的描写,简直是元代宫廷的一个翻版,当然,作者在描写天庭官员的组成与管理体制也是深受元代政治制度的影响的。

首先,来看看作为天地主宰者的玉帝。在《西游记》的第七回,孙悟空欲要“强者为尊该让我”时,对玉皇大帝有一个侧面的描写。佛祖呵呵冷笑道:你那厮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岁,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玉帝并非生成于天地之前,而是经过修炼而成的。不过,这修炼时间何其长也,一千七百五十个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不知道任何计算。而对于孙悟空的年龄呢,也有说法,在第一回里讲到,每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而一元又分十二会,每会五千四百年。孙悟空虽为天生石猴,从其年岁来讲,充其量不足一元,即生于“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之后,简直无法与玉帝比拟。从这我们是否可以看出,天庭最讲究的是道德修养,或者说应该是资历。资历越高,修持越深,职务也就越高。所以,玉帝身上具备的是道德修养,而非政治素质与治理能力,更不是变化无穷的神通。不过,毫无疑问的是,玉帝之职务是终身制的。这一点,与历代的帝王制度毫无二致。那么,天宫的官职是如何沿袭的呢?天庭没有科举制那是肯定的,文职官员经常出场的只有太白星君,这表明天庭里文事不兴,看来主要官员的选拔是按照元代的家族继承制或者郡县推荐制,比如哪咤家族,父子担任显要官职,兄事观音菩萨,可谓大家巨族。

不过,在天庭里却有一点好处,就是理想中的三教合一,儒、道、佛三者兼容、和睦相处。既然太白金星是儒家的代表,太上老君自然是道教的代表,如来是佛家的代表。这三者虽为代表,却地位不同,太白金星只是玉帝的臣子,与历代统治者把儒家作为统治工具一致。居于客卿地位的是太上老君,他居于三十三天兜率宫上,与玉帝并非完全是主臣关系,这也从太上老君去朝见玉帝时的礼节可以看出,太上老君朝见玉帝,玉帝与王母出迎,其礼节可谓隆重。不是普通臣民可以接受的礼节。而佛祖的地位更高,与玉帝之间是亦师亦友,独立于玉帝系统之外。其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天与三十三天虽然位居方位上的极致,毕竟还算天地之内,应当受玉帝的管辖。但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不仅是一种宗教上的认同,也与元朝的宗教政策有关。元帝国实现的是宗教上的兼容并蓄的政策,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就曾亲迎道教的全真派领袖丘处机,并向他请教长生之法。忽必烈一朝对佛教也是极为推崇,比如西藏佛教高僧“八思巴”受封为国师,并主持西藏事务。忽必烈对其一直执弟子之礼,尊崇备至。实际上,这两人的地位在元朝统治者中的地位,正如玉帝对之于太上老君与西方佛祖。

读名著有感之二:从《西游记》看天宫的人才状况

天庭是人间的一个翻版,与人间的社会何其相似,在人才的使用上更是如此。

也是,在专制的社会,帝王提拔的不是人才,而是奴才。真正的人才要么被埋没民间,要么成为帝王的对立面。人才的不能脱颖而出,当然取决于人才使用制度。

先看孙悟空的二次接受招安与二次反下天庭的经过。第一次是在“四海三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后,玉帝得到地府、龙宫的奏报,欲遣天兵天将捉拿。太白金星连忙出班建议招安:一是不劳师动众,二是收仙有道。玉帝依奏,着文曲星君修诏,太白金星去招安。其实,天庭最讲论资排辈。有着真才实学的孙悟空,只因为出身低贱,即使被招安,也是玉皇大帝顾及到“生化之慈恩”,也是便于管束。所以被招上天宫后,委任了一个管马的小官,即“弼马瘟”。而孙悟空不自知,认为一朝得登天门,沾沾自喜,还幻想带着一班小猴子上天耍子耍子。待明白了真相后,才知道自己被耍了,孙悟空还算有志气,撂下挑子走了。试想,幸亏是孙悟空有真本领,否则连天门还没有出,就会成为阶下囚。地上王国想撂挑子可没有这么简单呢。可惜,孙悟空上天一场,官没有做成,名誉损失却大,也就是说挑子虽然撂下,其官名却永远成为笑柄。这是以后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路程中,一直被敌对阵营嘲笑的一个疮疤。

孙悟空的第二次接受招安是受高官厚禄的引诱。玉皇大帝许以“齐天大圣”的爵位,俨然有一字并肩王的味道。孙悟空闻诏后,欣然上天,做了一回“齐天大圣”。但此位是虚悬其衔,有名无实,实际上是一个管园子的,真正权力不会比管天马的大许多。当这样的虚荣满足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可能天宫一直安然无事,但这是不可能的,作为野性未化的猴子,天庭不可能真正的给予尊重与重用。所以,蟠桃成熟,王母娘娘要开蟠桃会只是一个突破口。一方大材小用,一方强力压制,造反是必然与早晚的事情。

可以说,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完全在于人才的使用不公而造成的。不公,才会造反,不公才会想取而代之。

唐末的黄巢屡次不第后,写下了《不第后赋菊》,导致了一场毁灭整个帝国的战争劫难。明末的李自成,因驿站被裁,生活无着而揭竿而起,最后逼的崇祯皇帝吊死景山。对人才的浪费,不仅是历代仁人志士的悲哀,也是整个国家的悲哀。

人才的不正确使用,必然导致人才的缺乏。

天庭上除了六丁六甲、二十八宿等各司其职的神将外,几无可用之将。所以孙悟空在大闹天后,玉帝派遣的第一位首选之将就是李靖。这李靖也是厉害,不过不是凭借自己的功夫,而是凭借手里的宝塔与一个儿子哪吒,除了哪吒外,还有一员大将,就是巨灵神。巨灵神身担先锋大任,本领肯定不错,被称为“巨灵名望传天下”,但在老孙面前是敌不过一招,斧折力竭,弄的狼狈而逃。接下来出场的是哪吒,在《西游记》里,哪吒官封三坛海会大神,可谓天庭第一高手,但与孙悟空相比,还是稍逊一筹,结果自然也可想而知。其实,真正能与孙悟空打为平手的只有二郎神。二郎神本是玉帝之妹私下下凡后与凡人杨君所生,曾力诛六怪,神通广大。却只听调不听宣,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二郎神不算天庭之将。不过,二郎神确实厉害,无论变化神通还是武功技艺,都堪称与孙悟空棋逢对手。在战斗中,孙悟空的失败,一是没有得力的助手,不象二郎神有梅山六兄弟与一千二百草头神,二是孙悟空没有后援的力量,天上诸神、道祖、观音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于关键时刻却会助二郎神一臂之力。正当大战正酣时,老君的一个金钢套自天而落,打中了孙悟空的天灵,使得他立足不稳,一下子被擒。

即使被擒拿,天庭还是奈何不得,无论火烧雷击,刀砍剑劈,不能损其分毫。最后,是老君自告奋勇,把孙悟空放到炉子里烧,更可笑的是竟然把他炼出了一个火眼金睛。这个结果姑且不论。以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过程来看,这位仅仅产生三百年的石猴简直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远比那些已经修炼几劫几元的神仙来的厉害。

再读《西游记》有感 篇2

——再读《西游记》有感

文化管理学院 2013级高秘转本 柯长月

我愿为他,浴天灵地秀,沐日精月华。

我愿为他,花果山称王,水帘洞为家。

他就是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小时候无数次地幻想,我就是那天地间孕育的一块奇石,时机一到,便能破石而出,飞天遁地,无所不能。小时候参加长跑比赛,跑不动想要放弃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象着脚下腾起了云驾起了雾,心里默念道:“呔!看我筋斗云起飞。”接着就真感觉灌了铅似的两条腿瞬间轻松了许多,最终完成了长跑。小时候背诵课文感到烦躁的时候,必要施展火眼金睛,睁大眼睛,想象着双目射出两道金光,扫描课文,不多时即可倒背如流。小时候做数学作业,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目总是避开不做,所以数学总是不及格。在我失去信心讨厌学习数学的时候,爸爸的话点醒了我:“你不是喜欢孙悟空吗?他们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都没有放弃,而你才经历了多少就想放弃?”之后便发愤图强,做题做题再做题,思考思考再思考,数学成绩慢慢的赶了上来。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会莫名地觉得好笑,用这句话总结自那之后的成果再恰当不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不过虽然做了弥补,成绩上来了一点,但最终还是因为数学成绩与大学失之交臂。

现在想想原来童年时的幻想早已经在内心根深蒂固,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想象着自己就是孙悟空,想着七十二变,想着火眼金睛,想着筋斗云。正是这种幻想,给了我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因此,整个少年时期,孙悟空一直是我的偶像。对那时的我而言,他不仅仅是电视剧里面的形象,更加是一种信念,时刻鼓舞着我。

再后来,我对他那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地砍了根手腕粗细的竹子,当做金箍棒戏耍。久而久之竟然也能单手舞棍,现在才知道在那叫舞棍花,如今依然能够娴熟的舞动,想起来不禁满满的自豪感。从此便爱拿着竹竿棍棒在田间路上晃悠。以至于此后堂姐总爱拿这事说笑。后来我还画了一张金箍棒贴在床边,每晚睡前舞几圈竹棍方睡。

桃红柳绿春风去,雨凉梅红寒冬来。一晃我已经高三,即将面临高考。高中时的我已经慢慢淡忘了西游记,淡忘了那个能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淡忘了能够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甚至连那根能够通天彻地的如意金箍棒都不曾再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贴在床边的那张画也早已脱落一半,垂落下来的那半面纸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那时候的我在经历无数次的不及格后已经极度厌恶数学这门课程,加之班级排名带来的自卑感、尖子同学身上那种无形的冷漠,高中的我就像一堆燃尽的篝火,只剩下微弱的余烬在拼命地苟延残喘,代表着内心的不甘和呐喊的丝丝青烟努力地升起一半就被风无声无息地吹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滋味不好受,高考,数学至关重要,是逃避不了的。高考前一个礼拜,不停地在做数学题,可惜我所有的幻想都随着那场至关重要的数学考试的结束而湮灭,这次失败将我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那年的夏天是灰色的,因为我没能考上大学。()因此害怕同学聚会,总觉得同学的目光中似有若无地带着嘲笑。害怕和父母多说一句话,总感觉他们的神情中隐含着悲伤。一次次的询问,一次次的尴尬冷场,如狂风,似骤雨,不断地冲击着我那颗敏感脆弱玻璃般易碎的自尊心。于是我把自己越裹越紧,越裹越紧,以此来寻求一点点的安全感。高考结束后,感觉内心失去了某种支持自己的力量,身体变得空空荡荡,好似没有了灵魂。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床边落满灰尘的画。慢慢的抚平画纸,看着原本弯曲的金箍棒重又在画纸中矗立,我浑身一震,一根金光闪闪的金箍棒在我眼中无限放大。那一刻,如久旱逢甘霖,似枯木又回春,感觉身体内被注入了一股奇异的力量。那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挥舞着金箍棒一路冲破深渊和黑暗,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阳光。后来我毅然决定复读。我告诉自己,上一次的失败只是一个考验,时机未到,时机一至,石破天惊。想到别人的冷嘲和热讽,想到别人背后的议论,我笑着将画贴在了书桌旁,并且写了一段话勉励自己:

金猴石中万年藏,你道太迟机渺茫,待我取得如意棒,翻江倒海戏龙王,一棍打碎如来掌,立地顶天我为王。

现在,大学三年弹指飞逝,即将毕业的我仍然会时常想起金箍棒。小时候有形的金箍棒变成了无形,变成了一种精神。它是勇气、信念和信心的集合体。是它给了我走出失败的勇气和信心,是它坚定了我放手拼搏的信念。我想,我的内心深处肯定扎根着一颗枝叶繁茂的大树,每当需要的时候,它就会化为中间星斗暗铺陈,两头箝裹黄金片,花纹密布鬼神惊,上造龙纹与凤篆的如意金箍棒,随我七十二变,一往无前。

如今,再读《西游记》,又觉得唐僧西行取经是为了普度众生,这是一种大善。

我愿为他,身无艺业誓西行,毅力坚定取真经。

我愿为他,一心向佛慈悲怀,行善积德悯天下。

善则乐,君子无处非善,故无处非乐。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奉献出自己的一点小善,我相信我们的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

安得你我尽余力,执剑四海斩清贫。

读西游记有感 篇3

在这个寒假里,我一口气读完了《西游记》这本书。

《西游记》里有四个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我最喜欢的孙悟空是从一块仙石里蹦出来的。他拜师学武,祖师教了它很多本领,有七十二般变化,还有筋斗云。筋斗云可翻十万八千里。后来悟空又到东海龙宫讨兵器,拿了一根如意金箍棒。最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指山下,我为孙悟空而感到悲伤。这样,故事就开始了。

师徒四人为了取经,经历了八十一个风风雨雨,他们是那么勇敢啊!我非常佩服他们。其中,他们经历地一个困难让我非常难忘。

一个是“三打白骨精”。这天,他们来到一座高山前,周围百里没有人烟,悟空说他先去探路,顺便采些野果给大家吃。他用金箍棒在唐僧等人周围画了个大圆圈,再三叮嘱他们千万不要出圈,直到他回来。并说见人不要理,见东西不要吃。悟空刚刚离开,一朵乌云飘了出来,原来是只老狼精在巡逻。老狼精将发现唐僧的事告诉了白骨精。白骨精亲自去看,只见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在闭目打坐,惟独不见孙悟空。白骨精大喜:好机会!它刚要扑过去抓唐僧,不料地上画的圈突然射出光芒,好像一道铁壁铜墙,它怎么也冲不进去。白骨精心想:不怕,我会变化,于是隐身到岩石后面。不一会儿,从岩石后面走出一个年轻的姑娘朝唐僧他们走来。就在这时,被孙悟空看见了,马上把她打死了。就这样,孙悟空就打死了三个人:一个女儿,一个老太婆,一个老头。唐僧说悟空犯了佛门杀戒,就把他赶走了。

唐僧师徒三人走到天晚,正想化斋借宿,忽然前面村中露出一角红墙,看来是个寺院。师徒三人刚走进去,就被白骨精抓住了。

猪八戒赶紧到花果山请孙悟空,说:“师傅被白骨精抓了,赶紧去救他吧!”猪八戒反反复复地说这句话,孙悟空终于出了花果山。去白骨洞的路上,老狼精请来金蟾老妖被孙悟空看见了,他几棒就把小妖和金蟾老妖打死,然后从头上拔几跟毫毛,变成小妖和金蟾老妖,坐轿子往白骨洞而去,猪八戒想先救出师傅,马上飞到白骨洞,结果猪八戒打不过白骨精,被白骨精抓走了。孙悟空变成金蟾老妖进了白骨洞,孙悟空问白骨精:“女儿,你怎样抓走唐僧的?”女儿转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姑娘,又转身一变,变成了老太婆,白骨精又转身一变,变成了老头。刚变好,孙悟空马上现出原形,用三昧真火烧死了白骨精。白骨精死了,孙悟空救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继续西行。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废。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钢琴、国际象棋等学到一半就不学了。从现在开始,我要求自己: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废!

读《西游记》有感 篇4

当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要放电影,我万分的激动。我们先来到主席台前,副校长向我们诉说了看电影时的规矩。我们走进操场,看见了放电影的道具。我们坐了下来,电影开始放了。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虽然有人把我们挡着,但还是挺快活的。到结尾的时候,我流下了眼泪,简直太感人了。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长安城老是闹山妖,而法明的徒弟江流儿遇到了一个傻丫头,江流儿为保护傻丫头,一路躲着山妖。在路途中遇到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和天蓬元帅。后来傻丫头被抓,江流儿为保护傻丫头,差点命都没有了。在这瞬间,齐天大圣脱离了法印,将大肉虫击败。幸运的是江流儿还活着。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有了深深的感悟:

凡是任何事情,只要有勇气,有亲情,任何困难都能解决。我要向江流儿学习,就像他一样,有勇气,去面对现实的残酷。友情亲,知道去关心别人,去帮助他人。江流儿也让孙悟空学会了爱。原本一只没有泪水的孙猴子,江流儿让它流下了第一滴泪水。原本一只不会去关心别人的孙猴子,江流儿让它明白了关心别人也是种爱。原本一只只会逞强的孙猴子,现在变得不再逞强。

上一篇: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下一篇:低碳生活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