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课本资源(精选4篇)
1.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
适用话题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不在年高、发现人才、成大事者应有一颗宽大的心。精彩运用
烛之武,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在国家危难面前,他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他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让我们敬佩。
2.刘邦(《鸿门宴》)
适用话题机智、知人善任、把握机遇 精彩运用
虞姬的自刎,乌骓的投江让更多的人倒向 项羽,鸿门宴上的刘邦似乎只是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便热血沸腾,可历史的车轮证明了刘邦比项羽更能成就一番大业。
3.项羽(《鸿门宴》)
适用话题鲁莽、有勇无谋、刚愎自用、听取别人的意见、沉着冷静 精彩运用
缜密的勇者,尤其要坦荡正义。歌德说,善良的人在追求中即使迷惘,也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项羽虽勇,终因心胸狭窄自刎乌江;李自成虽勇,终因贪图享乐断送江山;汪精卫虽勇,终因心术不正遭千古骂名。心胸坦荡满怀正义的善勇者才是苍茫尘世间的胜者。王蒙在《逍遥》一文中写道,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了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尘世间。不论周遭诱惑多好,迷雾多少,内心总要点亮一盏正义的明灯。
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适用话题自然、环境、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精彩运用
人在面对眼前优美风景时,斟满一杯酒,“流觞曲水”,那份悠然和沉醉,是令无数文人雅士追慕的个性释放,沉醉于酒中方能使人忘却世俗之累,挣脱人生羁绊。
很容易融入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感悟有限的人生,从中领悟永恒的哲理,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柳宗元在生之绝境时移情于山,“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古代文人多在逆境中因自然万物欣欣向荣而喜,使精神超脱外物的羁绊,而在天地间获得永生!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适用话题死亡、生命、人生精彩运用
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抗拒,因而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都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林语堂说:“能见到死亡的人也能见到人类喜剧的意识,于是他很迅速地变成诗人了。”王羲之是这样的诗人。他深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忘生死,轻成败,是基于对生命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感悟。因而他们对有限的生命更是倍加珍惜,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书写出生命价值的箴言。
6.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适用话题自由、个性 精彩运用
生活中,我们可以对所爱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挥洒青春,谱写人生,“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
7.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适用话题自然、永恒、变与不变精彩运用
一、化静为动,让生物课本情境图更加鲜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配合教材的方法步骤中的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三大步骤给出了七个小步的操作,同时教材配合给出七个情境图,演示出了一个中学生操作的七个小步骤。笔者实验前先让学生预习,认真阅读各个情境图,预习结束后让每个组派代表上讲台对着普通光学显微镜说出它的结构并演示使用的方法步骤,不管是学生说得好还是说不到位,教师都应做好总结点评。这样动态利用生物课本情境图,加深了学生对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步骤的理解。又如,在学生操作实验“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笔者在讲解完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材料用具的作用之后,让学生自己认真阅读实验方法步骤和按照实验步骤图的提示进行实验操作。笔者观察到有的学生很认真地按照“擦→滴→撕→展→盖→染”的步骤图提示进行操作,即使有的学生开始不大明白,在教师的提示之后很快就弄明白了,然后开始实验。同样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笔者也以同样的方法处理,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情境图,很快就在实验做好比较后思考出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夜中处理一夜的原因和制造出的有机物是淀粉。学生在动手实验中体会到了探究学习的快乐和实验的成功感,锻炼了实验动手能力,增加了对生物学习的热爱。再如,在学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中,笔者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对展示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的课本文字和图片的解读,简要总结出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这样,课本情境图在学生的操作、讲解中由静态变为动态呈现,变得更加鲜活。
二、化难为易,让生物课本情境图更加生动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课本中的部分情境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比较难理解,有的比较生疏。每当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课本情境图理解有难度时,笔者总会想办法在下个班、下次课创设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情境,然后再指导学生结合情境图阅读课文。比如对于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细胞的生活”之“想一想,议一议”中的问题“体外培养细胞需要哪些物质”,由于现在的青少年大都喜欢追星,而且班里很多学生喜欢听S.H.E的歌曲,于是笔者结合女明星Selina在上海拍摄电视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一场爆破戏时被烧伤的事件,提出问题:同学们要解决Selina烧伤皮肤的植皮问题,结合前面刚学习的细胞全能性和细胞分化知识,科学家在体外培养瓶中培养人造细胞,要使细胞活下去,需要加入哪些物质?这样提问,学生比较感兴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后在“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中结合课本情境图,引导学生联系汽车发动需压迫汽油、柴油提供能量,我们运动、学习需要事物给身体提供能量等把课本情境图进行简化处理,这样更加简单明了,让学生易于理解。又如,在学习“小羊多莉的身世”时,笔者在学生看资料之前,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克隆羊多莉的出生背景和科学家用科学技术创造多莉的过程。接下来,学生在阅读课本材料时,结合课本介绍多莉的情境图,很快就能自己分析和讲述出小羊多莉的创造过程和长相像C羊的原因。再如,在学习“藻类、苔藓和蕨类”时,笔者通过采集水中的水绵、紫菜、海带、苔藓、鳞毛蕨、立白等植物带到教学中作为教学导入材料,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些植物吸引住了,再对比课本上这些植物的情境图,学生很快就总结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各自的特征和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测出它们的生活环境。学生对于教师这样联系生活和课本情境图进行的教学非常感兴趣,这样的处理也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带领学生真正投入到能理解、感兴趣的情境中,实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化整为零,让生物课本情境图更加丰盈
生物教材中有些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知识体系的情境图,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知识而言,配合逐步渗透、不断深入的情境图效果会更好。因此我们生物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把课本情境图分解成若干部分呈现,这样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有利于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笔者觉得既然种子种下去就会萌发成幼苗,那么种子的结构和有效的形成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探究种子结构与幼苗的关系,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既观察到了种子的结构,又知道了种子与幼苗的关系,还解决了种子在萌发过程形成幼苗中的难题。又如,在学习“植物体结构层次”时,笔者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对着菠菜叶片、番茄果实的结构层次进行自主探究,阅读课本知识,结合实验实物,讲解细胞形成组织、不同组织构成器官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但巩固了细胞构成器官的过程,还体会到了探究学习的乐趣。这样把课本情境图分成几个层次的处理也凸显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总之,新版生物课程图文并茂、色彩鲜明,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每一个情境图都是一线生物专家从教学经验中凝练出来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以生为本,以教材为纲,研读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尽量体会教材设计的意图,根据专家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当变动,让课本情境图在课堂教学中变得丰盈和生动起来。
摘要:生物教材含有丰富的情境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灵活地应用教材中的各种情境图。这要求教师做到解读教材、读懂教材,同时做到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整为零。
关键词:活用课本;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一路走来,现实的教学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在课本使用方面,教师教学思路严格依据课本设计模式与步骤,不敢变化调整课本的教学设计思路,受课本制约严重,机械传授知识。学生盲目重复,只知背课本上出现的单词、短语、句子、课文及老师讲解的知识点,死记硬背现象依然严重。
众所周知,一朵玫瑰花,在常人眼里它只是一朵花而已,而一个技术高超的魔术师,却能让它变成一个神奇无比、会让台下观众眼花缭乱的道具,会时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与兴趣。如果教师能合理使用课本,让它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玫瑰花”,那么,我们的课堂会精彩无比。师生互动也就更加默契,学生自然地由原来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紧扣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既不脱离课本,又要善于用活课本。
日常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活用课本,让自己的课能精彩展现呢?我想就七年级(上)(人教版)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一课的第一课时课堂教学,浅谈我是如何活用课本进行创新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
一、活用课本,引人入胜地导入教学
导入环节是正式教学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愉悦轻松的导入会提升整堂课的学习效果。对于本节课导入,我从自己的穿着入手。课前我精心搭配了一下自己的装束,一改以前的穿着风格。当我走进教室的刹那,听到学生一片哗然,我便知道下面的课堂导入会很顺利。正常的师生问候之后,我便借学生对我的服装感兴趣的余热开门见山问了两个问题:Am I beautiful today?Why?问题说完之后,学生就七嘴八舌争相回答Your hair is fashion.Your coat is colorful.Your scarf is beautiful.我趁势写了一句 Clothes make the man.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在这个句子上。我借机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他们合作猜测谚语的意思。出乎我的意料,竟然有两个学生同时脱口而出“人要衣服马要鞍”,我立刻给予他们鼓励的掌声。接下来我便打开投影展示“Mrs Shus Clothes Store”(我的服装店)图片,(图中我既展示了1a插图中的所有服装,又灵活将它改成我的服装店)然后我告诉学生:Lets go to my clothes store today and in the store,you can choose some clothes for yourselves,and then youll look smarter.整个导入2分钟不到,这种方式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调动了人人参与的欲望,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在这一情景设置背景下,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各个器官都启动了,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套话:Lets start Unit 7 today lets learn some names of clothes and some language points.这种呆板、枯燥的导入。
二、活用课本,兴趣盎然的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一直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初中阶段,不少学生因为难记及繁多的词汇,学习英语的热情受到打击,能否轻松渡过词汇关,直接关系到一个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这一时期词汇的积累和拓展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而如何让学生轻松掌握词汇,又是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作为教师要多管齐下,采用创意的多样化的方法。本人在教学Unit 7词汇时,将以下几种方法糅合在一起,实践中收效明显。
(一)巧用插图,突破词汇教学的机械性
我巧用课本插图教学词汇。初中英语课本插图延续了小学英语课本的特点,每篇课文都配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漫画、卡通等。内容简明,主题突出,形象直观,对重点语言知识进行巧妙地呈现。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年齡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活用课本插图,并改编了部分内容。将1a中的插图,制作成我自己的服装店,里面既包括课本1a中的服装鞋帽这些重点词汇,我又适当增加了jeans,jacket,coat,blouse,T-shirt,wallet。学生面对这种富有创意的图片,学习词汇兴趣高昂,出示我的服装店之后,我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my store?Can you say their names?给学生两分钟准备之后,我设计了小组比赛的方式,邀请几个学生上黑板写出词汇。结合他们的词汇,我展示了幻灯片中所有服装词汇并与学生进行对比。这种灵活运用课本插图的方式,避免了学生对课本插图的审美疲劳。新的图片视觉感应调动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一次性地展示词汇的机械性。
(二)师生“游戏”,突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
多年来,“游戏”是一种积极、有趣的教学形式,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通过游戏活动能把过去的死记硬背变得轻松,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思维敏捷,使记忆更加主动、积极,使普通的记忆活动变成为师生都乐于参与的活动课。因此,接下来的词汇教学,我采用游戏的形式。比如,接着我的服装店的图片展示之后,我从下一张我的服装店里的图片中抽走了几个服装图片,然后我同时展示一、二两张幻灯图片,让学生进行对比后比赛,看谁先找出不同,然后写出幻灯片二中没有展示的服装。这样无形中学生自然地对已有的服装名称作了重复记忆,同时对遗漏的服装名称又有了更深的印象,这个过程促使学生眼、口、脑各感官并用,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很自然地延伸了课本插图的用意。
(三)注重听写,凸显词汇教学的实效性
听写是英语教学中有效可行的教学手段,它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记录关键的词汇。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辨音能力,而学生的辨音技能对听清弄懂听力材料又至关重要,读音中的弱读、连续、略读等语言变化常合成为理解语言的障碍,听写有助于实现这些语言的差别辨析。新目标中1b便是将1a中所学的部分词汇置于1b中的句型中,将词汇教学与语句教学相结合,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处理1b听力时,我采用了听写的方式,即要求学生从对话中(语境中)捕捉词汇。这种处理方式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将1a中所学的词汇应用到特定的语境中,并在听写过程中,加深对刚学过的单词印象,促进学生对单词的运用与掌握,切实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瞬间记忆力,锻炼了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了语言的学习效率。
三、活用课本,灵活多变的对话教学
(一)创设情景,引发对话教学的兴趣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组织安排交际情景,吃透大纲和教材,靠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中的艺术创设情景,使课堂活动最大限度地接近实际情景,加强语言信息刺激,引发学生表达思想的欲望,培养他们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处理1c中的对话时,我避免机械介绍句型、领读、学生跟读的模式,我将1a中图中物品价格制成表格。
■
呈现1c中的对话How much is this T-shirt?Its 7 dollars。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They are 2 dollars.我让学生对照表格进行整体或分组操练。
我抓住表格是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将单词或句型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学生在操练过程中非常轻松、流畅,在愉快的操练中自然接受了知识。
(二)编制故事,实现对话教学的高效
故事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于发展初中生的语言,丰富初中生的情感和想象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故事教学法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完成1c句型教学之后,我编制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妻子拎着一大堆刚从服装店采购的服装(shoes,hat bag,coat,shorts...)推开门进屋,丈夫看到妻子买了这么多的衣服便心疼地逐一询问价格,H:How much is the hat?W:Its $10.H:How much are the pants?W:Theyre $20.H:How much is the bag?W:Its $8.最后丈夫故意指着天上的月亮问了一句:How much is that moon?沉浸于购物兴趣的妻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了丈夫:Its not expensive. Two dollars。通过故事展示,既复习了重点词汇,又巩固了1c中的重点句型。然后借此契机我邀请学生分组表演,看到大家争先恐后地举着小手,我欣慰地感受到故事教学法的高效性所在,它既巩固了句型、词汇教学,又激发起学生的表现欲与参与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事实证明,传统的师生或生生对话方式教学的效果是难以与此处的情景故事表演相提并论的。
四、活用课本,事半功倍的听力教学
英国听力教学法专家Mary underwood根据听力理论和记忆的心理规律设计了听的三个步骤,即听前(pre-listening)、听时(while-listening)和听后(post-listening)这三个步骤,概括了听力理解全部过程的思维活动,本人结合自己的听力教学实践,借鉴听力教学法,活用课本,灵活处理2a、2b听力如下。
(一)听前激发兴趣
目前英语听力的教学状况不是十分理想,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效率非常低。课本上的听力内容学生已经觉得枯燥乏味,教师课堂教学听力时,学生疲于应付的较多。针对这种状况,教师需要在提高学生听力兴趣方面多动脑,而灵活处理课本中的听力,进行有效训练非常必要,听前指导学生合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放松心情,指导学生快速浏览题目,了解题目大意,整体把握听力材料。针对训练采取一些有效的听前游戏活动非常必要,从而让学生放松心情,参与听力活动。比如,在进行2a听力训练前,我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后,邀请两个学生进行PK,流利说出图中的词,且彼此不得重复对方的答案。这种方式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听觉与记忆力,促使学生捕捉后面听力中可能出现的信息。对2b听力,我设计了表格,针对表格我要求学生自己找出可以提问的问题。比如,How much is the hat?
■
这样,在播放听力之前就让学生对下面听力材料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全面的了解。这种降低听力难度的方式也就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听力的兴趣。
(二)听时训练技巧
经过调查,很多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把注意力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单词,结果听到的只是零碎的单词或短语,而不能把握句子和篇章的整体意思,为了杜绝这种现象,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抓住听力重点,正确分配注意力,捕捉关键信息点,摒弃干扰信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在训练听力过程中,要求学生边听录音边快速做简要记录,做到手脑并用,强化记忆。同时,提醒学生在记时要有技巧,要采取自己能看懂的缩写或符号,将听到的内容快速记下,毕竟声音信息在人脑中停留的时间只是瞬间的。比如,在2a、2b听力材料中,涉及的颜色及價格非常多。我要求学生边听边速记,避免了听后脑海中一堆颜色单词,一串阿拉伯数字的局面。
(三)听后挖掘内容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相辅相成,紧密相连,说的技能,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听的能力,而听、说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阅读与写作。为日后开展交际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听力训练,可以培养语感并自然地获得语法和词汇方面的知识。课本中2a、2b听力材料的内容把重点词汇、重点语法及重点句型再次呈现,教师用活2a、2b的听力材料,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词汇与语法储存于大脑之中,逐渐形成语感,获得这些句型对感知的言语信号进行解码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完成2a、2b听力之后,我给学生一个例子,然后让学生整体陈述答案。
E.g:The purple hat is $5
Ss:The brown sweater is $8
Ss:The red short are $6
Ss:The green F-shirt is $7
Ss:The long blue and yellow socks are $2
Ss:The black trousers are $9
完成汇报之后,为了巩固Language points,我又组织学生根据图表进行ask and answer in pairs.
S1:How much is the purple hat?
S2:Its $5.
运用这种听前、听时、听后的听力方法处理,调动了学生的听力兴趣,激发起他们的听力欲望,对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培养良好的听力技巧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之,活用课本,首先可以拓展初中英语课程资源,丰富教材的内容,提高教科书的使用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其次,活用课本,使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大大的提高,促使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地创新教学思维,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学会教学反思,注重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再者,活用课本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原来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余关初中
王林晓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既告诉我们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又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平时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将写作教学渗透进来。
“课文”即“美文”,习作的典范。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为每一个阅读者提供了习作的范本。“课文”即“宝典”,习作的秘笈。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方法,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这些方法。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来渗透写作教学呢?
一 激趣——点燃学生写作欲望
教《范进中举》时,可这样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首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上讲台表演课文内容。通过朗读和表演,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有了清楚地认识,对胡屠户 “前倨后恭”、“趋炎附势”、“欺贫爱富”、“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也了然于胸。此时及时引导:“为什么范进和胡屠户这两个人,这么快就给同学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
学生:“因为作者的写作水平实在是太高超了,把这两个人描写得太生动了。” 师:“那同学们愿不愿意把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呢?” 生:“那当然!”
初中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散文和小说,语文老师如果平时在阅读教学中实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那么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二 片段——抢占作文至高“点”
精致片段的呈现是考场作文得高分的重“点”。教材中的文本大多是经典之作,很多精彩片段值得效仿。例一 《孔乙己》一文是这样分析人物描写的:首先指导学生朗读语段“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找出有关孔乙己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语句,揣摩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人物描写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2、“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人物描写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然后小结:
老师:“通过刚才的分析,同学们明白了人物描写时要注意的一些方法了吗?” 学生甲:“人物描写时可以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方法” 学生乙:“语言描写时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语句来描写。” 学生丙:“人物描写时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最后课堂练笔:
同学们运用我们刚才学到的一些人物描写方法,来写一个片段作文“我的同学”,写完后把它念出来,让同学们猜一猜,看看你写的是谁?
语文老师如果平时在阅读教学中对人物描写进行分析时,及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有意识地向写作方面迁移、延伸,久而久之,那么学生们在写作文时就会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了。
例二 对话描写很难写得精致。学生习作中的对话描写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复制”生活,用语繁杂;二是“纯对话”的拖沓冗长;三是不能很好为表现人物服务,显得苍白乏味。
《童年的朋友》中的片段: 她今天样子很凶,但当我问起好的头发为什么这样长的时候,她还是用昨天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 “看来这是上帝给我的惩罚,上帝说:给你梳这些该死的头发去吧!年轻的时候,我夸耀过这一把马鬃,到老来我可诅咒它了。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
“我不想睡!”
“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她马上表示同意,一面编辫子,一面往沙发那边瞧,母亲就在沙发上躺着,脸朝上,身子直得你一根弦。“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一面》中的片段: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好心肠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原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解析:这两个片段的对话描写,具有这样几个共同点:第一,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身份),语言彰显人物的个性,情感饱满。第二,对话描写始终与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我”的内心感受融合在一起,使得外婆对“我”的特殊情感,鲁迅先生对“我”的热情,充盈丰沛;第三,用语简洁。尽管《童年的朋友》中外祖母的第一段话稍长,但语意层次分明,尤其是最后一句富有极具童趣。第四,对话,更是“对心”。“我”内心感受随着“话语”流出,这是感人的关键点。
读这两个片段,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童年的朋友》中“我”就生活在外祖母的家里,每天都和外祖母在一起,而《一面》中“我”与鲁迅是第一次见面,还未曾确定眼前之人就是心中仰慕的鲁迅先生,“对话”的氛围显然是不一样的。对话描写也要与对话双方的关系、对话所处的情境等相契合。仿写要求:
寄宿的同学,请你描写在周末回家与你的家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见面时的对话;非寄宿的同学,请描写,你回到家放下书包那一刻与家人的对话。也可以写写你的一次与某人的偶遇发生的对话。字数:不少于200字。
三 结构——巧借思路助佳文
写文章犹如建造房屋,挥毫之前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构想,才能一挥而就。教材中好多课文的结构学生在写作文时可以借鉴。
《背影》中的联系背景法、镜头聚焦法或者截取法;
《我的老师》中的片段组合法:记叙了对自己影响很深的几件事;(中考《怀念的日子》)《多收了三五斗》中的顺空构思法:米行粜米——街头购物——船头议论;
《乡愁》中的顺时构思法、片段组合法:作为这一首诗而言,可冠之以“乡愁体”——就是以纵向的时间为序,选取几个不同时段里有代表性的生活场景,饱蘸情感的浓墨,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因此,它比较适合表现变化发展的过程。这种行文方式的长处显而易见,那便是思路清晰,井然有序,融情于事,感人至深。江苏省南通市2012年中考满分作文《就这样慢慢长大》这样行文:5岁,关爱藏在奶奶的毛衣里。„„8岁,关爱藏在爷爷的招手里。„„14岁,关爱藏在爸爸的鸡汤里。„„而今天,关爱藏在妈妈的叮嘱里。„„(中考作文《成长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藤野先生》中写藤野时所用的分条记叙法;(写人的文章均可采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体会作者对两种生活的描述和感悟,学习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另外,课文中常巧妙地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加强对主题的表达。再如,《故乡》就通过描写闰土和杨二嫂在不同境况下的变化,突显了作品的主题;《范进中举》则用幽默、夸张、讽刺等手法,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言行的刻画,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四 规范——养练习惯促高效
在平时的作文中我这样要求学生:
(一)书写——字要横平竖直,居中;
(二)开头结尾——简练、点题;
(三)细节——不少于15处;
(四)段落——最少5—8段;
(五)篇幅——750字左右;
(六)时间——40分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