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感悟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感悟(精选8篇)

中国传统文化感悟 篇1

自盘古开天辟地一直到如今的现代社会,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已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灿烂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是所有华夏儿女引以为傲的璀璨瑰宝。

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当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悠久的文化传统,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去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不断地开拓创新,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对其加以发展,使其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而言,积极主动地接触、了解和学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对我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有着重要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其核心即是道德教育。在处理个人与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来为世人所推崇。领悟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增强了你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我们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历代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我们牢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团结一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在对待人生态度的问题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给了很好的诠释。自古以来,不论是在天灾还是在人祸面前,中华儿女从未屈服和放弃,面对种种挑战而不丧失斗志,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永远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个人的成长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国家的繁荣昌盛更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上,古人所看重的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对真理的执着,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正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探寻真理不仅仅对个人的发展十分有利,更重要的是它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道德修养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百善孝为先”让我们明白如何为人子女;“君子之交淡如水”教会我们怎样与他人交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懂得何为博爱、何为真善美;“业精于勤荒于嬉”引导着我们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这在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有着十分积极地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感悟 篇2

四书、五经、仁、义、道、德, 幼儿园小朋友背诵经典章节、小学生诵读《论语》、高中课文里的古诗词、台湾诗人深情款款的“乡愁”, 电视里讲国学, 书店里解读经典的作品成为畅销书, 这些画面一股脑儿全蹦了出来。原来, 是我们疏远了传统文化。时至今日, 重提这个话题我想并不是为了认祖归宗, 也不是去确认我们的文化身份, 更多的是取其精义在现代社会中衍生的价值吧, 譬如, 修养身心、润泽精神这个层面应该大有可为。从根本上说, 国学教育不是为了应试而生, 在当今社会也并非全无用武之地。反之, 国学教育在为人处世和人生境界的提升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现如今,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 作为班主任, 怎样让我们的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对他们产生影响呢?我想重要的是在生活和教学中要体贴入微, 要至亲至切, 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他们于自己是最亲的, 是能化入血液灵魂的。即教师既重知识的传授, 又重人格的修养。

九零后的孩子们, 会带着耳麦听着陈奕迅, 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个杂色的世界, 发现涌入你耳朵的除了音乐还有大量的噪音;会有十六七岁的惆怅, 伴随着皮肤下闯出来的胡子会隐隐感受即将成人的压力;会装个性但又受环境压抑, 也许偶尔也会“反叛”一回;会沉溺于电子媒介, 会追捧偶像;会去做运动会看NBA;会情绪化, 会烦父母的唠叨, 会渴望与父母疏离;会异想天开, 天马行空, 也会谈谈理想;会骄傲会自卑;会幻想无拘无束的真正的自由;会迷茫、会逃避等。而在我中学的记忆中, 班主任带着我们到野山上畅快的郊游;语文老师带着我们作文兴趣小组成员去水库实地观察, 以保证写作文的真实性;在操场上看露天电影的恣意……通过对比, 我会告诉我的学生们, 虽然我们有无能为力的应试教育, 在生活中有各种不如意和不良情绪, 但是, 这一切并不是决定性的, 而是可以自主选择, 譬如, 我们可以去亲近大自然, 去欣赏美丽的日出日落, 多多享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 去把握生命中动人的瞬间, 远离虚拟的空间, 删掉游戏, 到时, 我们会发现铭刻在记忆中的是校园荷塘里盛开的睡莲, 或是怒放的樱花、或是窗外栀子花瓣、金黄色桂花。

帮助学生树立或近或远的理想也是我觉得必须做的事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自修课, 路上闲聊, 考试前后, 班会课, 周记等等场合、形式, 我都会加以利用给学生以尽可能的指导, 帮助他们分析、确立, 并一路坚守自己的目标, 实现理想。很多时候, 学生会达不到预期, 会困惑, 每当这个时候, 作为教师更多的是给予学生们鼓励, 告诉他们, 世界上的大多数梦想, 都是曲线实现的, 常常在特定的时候梦想之光才会闪烁。而同学们只有坚守理想才能让自己活得有质量, 才能有未来。当然, 还要告诉学生, 追逐梦想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 但是, 相对于最终结果, 追逐梦想的过程才是更具意义, 就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 保尔·柯察金所描述的那样:“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如此, 生命才有意义。

在这个有点浮夸的社会里, 在新一轮课改波涛中, 教师这个角色承载着很多的责任和压力, 要一专多能, 要成为多面手, 不然会被淘汰出局。但是无论怎样, 爱岗敬业是最起码的要求。教师无非是奉献, 知识的传播是一方面, 道德榜样的树立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要做到爱岗敬业, 除了要有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 相应对等的物质生活, 少一层升学的压力这些客观因素之外, 教师本身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 减少倦怠感、减少抱怨, 增强自身对外界的免疫力。对于我而言, 我最喜欢的方式就是旅行和读书, 这也是我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向学生灌输的一种做法。“智者乐山, 仁者乐水”, 把工作上的事情暂时抛在脑后, 尽情地徜徉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通过旅行和读书, 我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会偶尔为自己寻找走下去的借口, 原谅自己;我会试着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以对付消磨我们意志的逃避和懦弱, 减少怨恨, 让周围的人也能因我而改变;也从书中学到很多名师或专家的做法, 让我可以更智慧更理性地工作 (因本人有时有点情绪化) , 也许可以达到像蜜蜂一样工作, 像蝴蝶一样生活的境界;因看到, 亲眼所见, 所以才会认识事物, 学会理解、学会宽容, 不会随波逐流。腹有诗书气自华, 魅力教师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书香、流淌着儒雅之风。旅行和读书会让我们的眼界和思想更开阔, 上课时, 信手拈来, 驾轻就熟, 左右逢源, 妙语连珠, 把一堂无趣的课上成了有趣的课, 学生怎能不喜欢呢?

人这辈子只有两万多天, 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 特别是我们教师, 较之于其他行业承受太多, 但无可否认的是教师这个职业也充满了意义。在我们手里的这些学生, 是一个个灵动的个体, 我们虽然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 可是仔细想想, 每一天真的都一样吗?虽然是一样的孩子, 一样的课程, 每天的孩子们都是一样的吗?很显然, 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状态, 他们的心情, 他们的想法也许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成才, 都考得很好, 但我们可以努力做到让孩子们都能在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下更好地成长。生活是美丽的, 工作是幸福的, 就让我们多给自己一些“假期”, 释放心灵, 多一些淡定, 少一些埋怨, 增强学问修养, 享受教师生涯, 所谓“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有了强大的内心, 活得简单, 人会越来越快乐, 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做一个快乐的、幸福的女教师, 女班主任, 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摘要:重提我国传统文化这个话题并不是为了认祖归宗, 也不是去确认我们的文化身份, 更多的是取其精义在现代社会中衍生的价值吧, 譬如, 修养身心、润泽精神这个层面应该大有可为。从根本上说, 国学教育不是为了应试而生, 在当今社会也并非全无用武之地。反之, 国学教育在为人处世和人生境界的提升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感悟中国传统花鸟画 篇3

据“唐朝名画录”所载,唐代的花鸟画名家有二十余人,其中以边鸾最为有名。书中说,“边鸾少攻丹青,最长于花鸟,折枝草木之妙,未之有也。”可知边鸾在花鸟画中,尤擅画“折枝”的花卉。

边鸾之后,唐末还有两位著名的花鸟画家,即刁光胤与滕昌佑。“益州名画录。对他们两人,都有较详尽的描述。五代十国的花鸟画,有所谓“徐黄二体”当时以绘写花鸟画蔚然成风,遂形成花鸟画最繁荣之时代。徐就是徐熙,黄就是黄荃。这两位画家在画法上很有所建树,在风格上亦各有不同。黄荃是宫庭画师,以“像真”为尚,徐熙是江南布衣,以“写意”为其特色。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一书裹说:“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大抵黄荃既属宫庭画师,徐熙则为江南处士,所以前者状宫中奇花怪石、珍禽瑞鸟,后者写江湖野竹渊鱼,对象既有不同,画面上的气局也便随之而异了。

宋代是工笔花鸟画的历史高峰,各种专业上的基本技巧、表现手法,都在宋代完善成熟,确立了工笔花鸟画的大体风貌。宋代花鸟画作者队伍非常庞大,见诸于《中国绘画史》(诸俞剑著)的画家不下8 3人,而成书于宋徽宗时的《宣和画谱》所载作品就有1700余件。这是一笔何等巨大的艺术财富,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细细感悟宋人工笔花鸟画,有以下三大明显特征:

第一,追求自然美,表现生命之特质。宋人花鸟作品凡有物象的生长规律、生态特征,没有不真切生动的,尤其在神情的刻画上,至精至微,以求“妙得其真”,以至所作禽类常引得真鸟来依,这是最能拨动读者心弦的。《宣和画谱》记载:信果观道士厉归真苦于圣像常被雀鸽粪秽,就画了一只鹞在墙壁上,从此雀鸽匿迹。这一成果是由画家们不辞辛劳,长期深入生活,心记手写而成。为了观察花鸟的形态和习性,他们总是“访于老圃,朝暮观之”。画家易元吉为了画猿,更是深入万守山百余里,以“尽得天性野逸之姿”。李迪《鸡雏待饲图》画面不到一平方尺,只画了两只小鸡,但其形神生动使你如闻小鸡的鸣叫,感到亲切,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第二,讲究笔力,注重色彩协调,笔精色妙。两宋画家,笔力都很深,线条比较硬劲,既无过分地方,更无草率之处,是撑色的筋骨。观宋人工笔花鸟画,虽时隔近千年,墨线依然清晰有神。而宋人敷染用色,则重在单纯中求丰富,对比中求统一,具有纯而不怯,艳而不俗的特点,给人以净秀文雅的美感享受。

第三,比较强调意境和气韵。宋代画家力倡“诗境”和“诗画本一体”,使宋代花鸟画由追求再现自然美升华到把花鸟与人、自然与人联系在一起,寓意抒情,以求形象地表达对人生的体验。反映在作品的布局上,讲求稳定空灵,给人以自然、和谐、完整之美。带有树石水山的大景构图,安排得由近到远、各得其所,纵深感很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小幅册页,枝花只鸟,片帛尺纸之中,亦能体现宏大景象。例如《出水芙蓉图》,整幅作品只画了一朵荷花、一老一嫩两个叶片以及三截短短的茎杆,而给人的感觉则犹如丰盈茂盛的大片荷塘。究其原因,是经营布局之妙:一朵怒放的荷花气势摄人地充塞画面中央,填满中下部空隙的两个叶片使人联想起欣欣向荣的整个荷塘,排列有序的三截茎杆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

宋人花鸟画的确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反映时代和民族文化特征的花鸟画给今天的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元代水墨花鸟之兴起,元代以蒙古族统治中国,重武功而轻文事,艺术事业受到摧残。这时期的花鸟画家一般走着两条路子,其一就是以摹仿古人为能事的复古派,其二就是以绘画为墨戏,聊以自娱的文人画。复古派的画家如钱选、王渊、陈仲仁等,师法前代画家黄荃、赵昌,继承院体画的遗风,竞尚工丽,但此风不久亦渐趋式微,而由一种文人画水墨花鸟代之而兴。文人画家在元朝服宫职的,有高克恭和赵孟俯。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曾任元朝刑部尚书,能写墨竹。赵孟俯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宋太祖十一世孙,服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他早年从钱选学画,善画花鸟人物走兽。他的夫人管道升,字仲姬,精写墨竹、梅兰,晴竹新篁,人所争购。

元代的画家们更加注重画面的自然天趣,设色也比较素雅。工笔花鸟则没有得到大的发展,钱选、陈琳、王渊、张中等人以花鸟闻名。他们都是在前代的院体基础之上进行了改变和突破。钱选花鸟清润淡雅,晚年水墨花鸟更是不假雕饰;王渊变黄派工整富丽为简逸秀淡,易色为墨;陈琳、张中则以粗简为特色。画枯木竹石有名的大多是山水画家,赵孟俯、柯九思、吴镇、顾安、李衎、倪瓒等都是个中高手,皆在文同影响下而有发展变化。张逊的双勾竹在元代几成绝响。画梅著称的有邹复雷、王冕等。

明代建国以后,继承宋代体制,恢复翰林画院,广集人材。但是由于明代帝皇的专制,严刑厉罚,画院里的画家为奉承圣旨,多是摹仿古人画意,兢兢业业以求无过。故明代二百余年,画院之盛,虽不减两宋,然画艺之创作殊微;在元朝已盛极一时的文人画,在明初顿现衰颓之运,至明代中叶,又见复兴,其后文人画竟独霸明朝之艺坛,而院体花鸟画渐趋泯灭。

明初流行的工笔勾勒设色花鸟画,类多艳丽工致,其著者有边文进、吕纪两家。边文进字景昭,沙县人,精花鸟画,为武英殿待诏。他的花鸟画形象生动,用色蕴藉,勾勒有笔,用墨得宜。吕纪字廷振,号东愚,弘治中,入御用监。凡画草木花鸟,生意流动,泉石波景,点染烟润,得造化之妙。

明代写意花鸟画,有代表翰林画院一派的林良和代表文人画一派的陈淳。林良字以善,广东人,天顺中,供奉内廷,着色花果极精巧,尤精于水墨,烟波出没,亮雁巉唼之态,清澹幽邃,树木遒劲如草书。林良之子林郊,字子达,天顺时,诏取天下画工,佼列第一,直武英殿,亦擅水墨翎毛。作为文人墨戏的水墨花鸟画,为明代花鸟画之一特色。陈淳字道复,号白阳山人,作淡墨花卉,生动有致。徐渭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老人,山阴人,善墨戏,笔墨淋漓尽致,亦为文人画的代表作家。

周之冕创造的钧花点叶法,陈洪绶独特的工笔花鸟体式,都为明代的花鸟画生色不少。

宋、元、明大多数文人在绘画中寻求陶冶自身的情怀,而很少去关切身外的世界,他们追求的是自娱自乐。而清代文人花鸟中,忧郁政治,商品经济,文化等多种影响,文人的绘画慢慢转换成商业性绘画,所以文人的情感也随之发生转变。文人开始关切民生,民俗,民情。郑板桥就在其《墨竹图》上题道:“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又如扬州八怪把梅兰竹菊、花鸟虫鱼等传统题材之外的民俗元素入画,也是以前极为少见的。如李鲜之《水仙双鱼图》描写的就是真真切切的老百姓生活场景,画中老酒一坛,水仙几棵,鲈鱼两尾,浓郁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再如《年有滋味》那一段端庄拙厚的小楷也能在芹菜、辣椒等之间进行斜斜的布置,这种关切生活的情趣让人耳目一新。“海派画家”中的赵之谦、虚谷、任伯年、吴昌硕等也不乏这类题材。

感悟中国茶文化 篇4

中国饮茶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有“神农氏尝百草,遇毒,以茶解之”的说法作证。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日本茶道是于我国唐代传入日本,而现在提起茶道,人们却只知日本茶道,不禁使我们不得不做些什么以弘扬中华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呼吁:

中国人喝中国茶,发扬传统文化,再造民族雄风!

我国是茶的故乡,悠悠五千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从而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从此,茶从我国西南莽莽原始森林中走向世界。

多少年来,中华茶文化植根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吸取了民族优秀传统中丰涵无比的给养,融宗教、哲学、医学、格律、乐理、绘画、美学、建筑学等各家之长,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弥可珍贵的遗产,在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我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茶的起源和历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六项:

一、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二、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瘛⑸缁嶙饔谩?

三、唐朝茶文化的形成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我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灶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茶佛一味”的来源。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

茶叶自古以来就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佛学,回国时带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即现在的池上茶园),并由此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到过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赠他“千光法师”称号。荣西掸师不仅对佛学造诣颇深,对中国茶叶也很有研究,并写有《吃茶养生记》一书,被日本人民尊为茶祖。南宋开庆年问,日本佛教高僧禅师来到浙江径山寺攻研佛学,回国时带去了径山寺的“茶道具”、“茶台子”,井将径山寺的“茶宴”和“抹茶”制法传播到日本,启发和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兴起。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经》是个里程碑。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西湖群山产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干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宋朝茶文化的兴盛

宋朝人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时,北方民族虽嗜茶,但对宋人繁琐的茶艺不耐烦。文人也无心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在茶中表现自己的清节,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这两种思潮却暗暗契合,即茶艺简约,返朴归真。我国宋代时就已有阿拉伯商人定居在福建泉州运销茶叶;明代郑和下西洋,茶叶也随着销售到东南亚和南部非洲各国。明代末期,公元161 0年荷兰商船首先从澳门运茶到欧洲,打开了中国茶叶销往两方的大门。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五、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我国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要算唐代开元年间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了,其中有“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唐宋以后,不少地方都开设了以卖茶水为业的茶馆。到了清朝,民间曲艺进入茶馆,使茶馆成为文化娱乐和休息的场所。

相传我国最大的茶馆是四川当年的“华华茶厅”,内有三厅四院。成都茶馆设有大靠背椅,饮茶聊天或打盹都极为舒适。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艺简约化;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晚明到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繁琐,但茶风趋向纤弱,不少茶人甚至终身生泡在茶里,出现了玩物丧志的倾向。

明清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

茶马大道由普洱经昆明中转内地各省、北京; 江莱茶道从普洱过江城,进入越南莱州,然后再转运到西藏和欧洲等地。旱季茶道从普洱经思茅糯扎渡过澜沧,而后到孟连出缅甸。勐腊茶道从普洱过勐腊,然后销老挝北部各地或出南洋;景栋茶道自普洱、景洪、勐海、打洛出缅甸景栋。

现在,云南省内还保留着很多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址,譬如著名的丽江古城七一街,临沧的鲁史镇、宁洱县境内的孔雀坪等。

茶马古道使普洱茶行销国内各省区,并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法国、英国、朝鲜、日本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六、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 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 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 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 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

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2009年 8月29日,在贵州省的贵定县云雾镇云雾茶基地看到一块立于清乾隆年间的贡茶碑,这块碑记录了当地茶叶怎样成为皇家贡茶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云雾茶早就成为皇家贡品,最早从隋朝开始,有六朝贡史,被称为“六朝贡茶”。当地一位自称是雷阿虎嫡系后代的雷姓老人介绍,云雾山一带苗族同胞祖辈素有种茶、饮茶、护茶的传统,还立有云雾贡茶产地地界碑,使云雾茶声名远播。“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这是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对古时贵州茶叶的真实记载。1939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两年之后,这一年,代表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总公司的40余位国内知名的茶叶、昆虫、农业、森林、特作等专家,在王淘(中农所人事课长)、张天福(技士、金陵大学学士)的带领下,抵达相对宁静而距离重庆不远的湄潭,开始筹建中国现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级的茶叶科研生产机构——中央实验茶场,并由此推开了中国现代茶业的第一扇大门(第二扇大门是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于次年在福建武夷山推开),使湄潭在以后的十年时光里一度成为中国现代茶叶的科研和种植推广的中心之一,奠定了湄潭在中国现代茶业和贵州当代茶业的历史性地位和基础性地位。这其中,作为贵州盛产茶叶的湄潭,在抗战的特殊时代则是贵州湄潭茶叶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全国各地的茶文化从辉煌到进步,再到辉煌,走过了无数的岁月,沉积下来的是丰盈、是意韵,迎来的也必将会是一路高歌。现在全国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阳的茶叶节等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了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感悟 篇5

当今天“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烂大街的词汇之时,各种养生方法、宝典层出不穷之际,我不是来教大家怎么做个大保健,也不是来送一碗心灵鸡汤,只是以个人的微观视角,以《说文解字》、《周易》 及《黄帝内经》为纲,通过对传统文化中“汉字”、“阴阳”、“五行”等元素的解读,与大家共同探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所折射出的养生智慧。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汉字起到了关键作用,正是由于汉字承载了不同时代的古代文化,才使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得以延续至今。汉字的历史据科学考证始于殷商时期,距今已经有3 400年左右。传说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的形状、鸟兽的足印创造了汉字。汉字是从图画文字演变发展而来,用图画表述文字非常烦琐,从整个汉字的发展史来看一直都在想办法使之简化,简化字在普及教育和书写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却完全忽略了汉以前的古代文化形式和内容的特殊性,现代人使用简化字阅读古代汉语的著作相对来说就有很多困难了。例如《黄帝内经》是春秋时期的经典著作,应尽可能使用传统文字,也就是繁体字来阅读,所以说繁体字应该是阅读经典的第一道门。

一、【疾与病】“疾”字的篆书是,它的外面是个“病”字旁,“疒”(音读ne四声)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疒者,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从篆书上看很像一个人病了躺在床上。疾的里面是个“矢” 字,《说文解字》曰:“矢者,弓弩矢也。”就是古代兵器弩的箭。疾者,《说文解字》曰:“疾者,病也。一曰急也。”《广韵》曰:“疾者,急也。” 属“疾”的病症应该是急性病,但急性病为什么用“矢”字来表示呢?《黄帝内经》曰:“风为百病之长。”而且弩矢的快速很像风,中文有疾如风雨之说。因此,“疾”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外来的邪气侵袭人体,以风邪为代表。第二,其病症特点是速度快、发病急。回头再看看“病”字,外面也是个“疒”,是指人生病了;里面是个“丙” 字。“丙”是十天干之一,十天干有阴阳五行的不同,五行关系: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从阴阳关系看,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丙的阴阳属性为阳,五行属性为火。“丙”属阳火,应该与心、心包、胆、小肠有关。从字形上看,“丙”字形很像钻木取火,也说明“丙”与火的关系。既然“丙”字与“火”密切相关,而“病”字选择“丙”作为它的意思,就是说“病”字的本意是“火”病了。火是五行之一,五行内属五脏,经云:“在天化气,在地成形”,在天为风寒暑湿燥热六气,在地金木水火土五行。《黄帝内经》曰:“心者,阳中之太阳。”当人生病时主要表现为火的失调,在上为木火上逆;在下为相火妄动。心主神明,心病与神情与情志有关。心火的失调主要表现心阳虚,或者心火上逆,心阳虚则寒,心火上逆则会出现头晕、头痛、面红、口舌生疮等火热症候在上焦。“疾病”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在古汉语中,“疾”与“病”代表的意思有所不同,分别代表阴阳两种不同的状态。从病因上看,“疾”是由于外邪侵袭人体而致病;“病”表示由于内在病因所致。从病症上看,“疾”是指病发迅速而急,多由风邪致病;“病”是指病发相对缓慢,病程时间较长,多与情志有关。

二、【阴与阳】阴阳这两字中国人都熟悉,阴阳源于道,“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法自然”,阴阳就是事物的自然属性。阴阳是世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生老病死的准则。阴阳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仅就文字方面做进一步的解释。阴者,《说文解字》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暗者,闭门也。”?以长江为例,江南为阴水湿偏多,江北为阳相对要干燥许多。阳者,《说文解字》曰:“阳者,山之南,水之北”“高明也。暗之反也。除此以外,阳这个字的繁体字是“陽”,左边是山的意思,右面的字“昜”还叫阳,这个“昜”不是太阳的意思,而是开的意思,从简体字就看不出来了。所以像学习《黄帝内经》这样的远古经典一定要用繁体字,要查《说文解字》。再来进行阴阳对比,意思相对来说就比较有逻辑了,阴阳有了开阖,才有寒热、升降。所以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二”就是阴阳,天地混沌开始,日月分出阴阳,阴阳有了开阖转化,才生出中间的一层气的世界,才有了人,有了生命万物......总之,从阴阳的字面意思来看,是因太阳光线来决定的,太阳光线照得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什么阴阳排列,阴在前阳在后呢?《黄帝内经》曰:“阳予之正,阴为之主。”“阳”给予事物以正名,以外在表现为其要;“阴”是事物内部的主宰,以内在能量之源为其要。其他名词也有类似的排列,例如“精神”也是以阴精在前,阳神在后。

三、【精与神】提起“精神”一词人们一定不陌生,我们都是在各种各样的精神影响下长大的,刘禹锡的一首诗这样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那到底什么是精神?如何学习别人的精神?这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只要稍加思考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精与神在《黄帝内经》中出现频率非常高,但从未组成一个词,正像《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又有《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简而言之,心藏神、肾藏精,精与神分别归于肾和心两脏。换句话说,比如“雷锋精神”实际上就是雷锋的心与肾的功能的外在表现。从中医生理上看,精神是不容易靠学习而得来的,应该靠调理。中医里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叫心肾不交,也就是精与神不相交通,临床上由于心肾不交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是心火不降而上逆表现:多为失眠、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头晕、记忆力下降等。而肾精不藏的表现:多为遗精多梦、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疲乏无力等症状。想想看如果每天都处于这样的病态,如何学习别人的精神呢?外在良好的精神状态是要基于在内的心肾的相互协调,心肾的功能平衡。“精神”这两个字从文字上分析又有怎样的含义呢?先来看看“精”,《说文解字》:“择米也。拨云雾而见青天亦曰精。星,精也。”《注》:“精,犹精密也。又灵也,真气也。”《疏》:“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左传•昭七年》:“子产曰: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从这几段文字来看,精是能量高度聚集的物质,一般情况多以收藏的形式存在,当条件需要时可以气化,正所谓“精化为气”,是人体能量的来源,在人体,肾藏精,精是人体能量的高度集中,是生命之本,主生长。生是指生命,长是指身体的成长,两者的意思有区别,当肾气盛时身体处于成长期,而过了青年时期以后肾气平均,身体就不再继续生长了,但还是有生命的存在,而维持生命的存在也是肾藏精。再来看看“神”,《说文解字》曰:“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曰》云:“申即引也,天主降气,以感万物,故言引出万物。”又《皇极经世》曰:“天之神栖乎日,人之神栖乎目。又神明。”神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天上的神,表现在“天运当以日光明”,万事万物的存在运行都是天地阴阳四时运行的结果,而这一切的自然变化称为神;第二是指人心中的神,表现在人的各种感受器官,而所有的感受终极都是心,心是人体感受的根。《黄帝内经》曰:“所认任物者谓之心。”由于人们各自内心中的神是不同的,人们对外界的世界观也不同。例如,人们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制造出来有具体形象的神,像释迦牟尼佛、耶稣、圣母玛利亚、安拉等,他们的形象和神奇都有其共同点,他们都是当地人的形象,他们都具有人无法达到的神奇的力量。而从道家的观点来看,天上的这个神是没有具体形象的,其所具有的能力是神奇的,它创造了世界、人类、世间一切万物,这个神不同于其他宗教的神,但又概括了所有神的共同点,这个神就是事物的自然属性,“道法自然”,也就是道。在人体,心藏神,《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又《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中的神和天上的神,在汉字里用一个字,说明其含义是一致的。心中的神同样具有超强能力,举个例子,当我们心情高兴时,走起路来好像在飞。而当人心情不好时,走起路来双腿像是灌了铅,每走一步都很艰难。总之,心藏神,肾藏精;心属火,肾属水。精与神是水与火、阴与阳的关系。精是神之根本,神是精的外在表现。

刚才我们提到了“阴阳”,说到阴阳大家脑海中最常出现的就是一副“太极”图,而个人认为太极图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图腾,但凡一个事物,在中国都能用“太极”解释清楚,而太极生两仪,就是像这样阴阳相合,对峙转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现代所提的和谐,便是如此。接下来,两仪生四象说的是什么呢,其中有很多涵义,比如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比如四个方位(东南西北),那么这些和养生有什么联系呢,其实只要加上另一个传统文化的元素,就可以把这些串起来了,这个元素是什么呢?就是五行。

一般大家都认为是上北下南,为什么这张图南在上面呢?这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图,中国古代讲的从医入道最容易。要想把这些东西弄明白,首先要对照我们的人体来看,中医讲心主火,心在最上面,当我们俯卧大地的时候,心在最上,所以上边为南,东方为木,对应脏器为肝,西方为金对应肺,北方为水代表肾,中央为土代表脾胃。而《易经》后天八卦图中也是以水火立两级,震兑分列左右,这也是与五行的生长和成行有关。那现在咱们来谈一个常识的话题,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说买东西,不说买南北呢?从远古来讲,在用竹篮子打水的那个时代,木和金为可承受之物,比如工具、器材等是可以拎着走的,然后火和水是不可承受之物,更多意义上是抽象的,易变动的,不易搬运交换的。这是第一个层面,所以我们中国人是买东西不买南北。

实际上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买南北,买水和火,如果水和火进入人的买卖层面,就会对人类造成某种伤害。比如说买军火,买卖军火和买卖石油,垄断行业大多都与水火有关,而现在我们目前的所有动荡,其实都跟这两个东西有关,它会对人类造成某种伤害,所以我们中国是讲文化的,连骂人都讲究文化。我们经常说你这人真不是东西,为什么这么讲,实际上说你不是东西,你就是什么,就是南北,就是在说你这个人就像水和火一样无情无义。它是在讲这个层面。

中国传统文化感悟 篇6

师生共同感悟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郑德友 高四春

1.家校联姻

学校即课堂,家庭即学校,基地即课堂。使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校内课堂,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成为学生广泛学习的新内容。我校毗邻北端绿茶的发源地,学校周围就是茶园茶铺,学校里的学生有很多家里有茶园茶铺,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学生参与家庭种植,到家长茶铺进行冲泡、品赏等活动,将学习活动引入家庭引入基地。深入生产第一线与茶乡制茶能手一起制茶,一起探讨,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制茶,提高茶叶品质。同时聘请家长中的种茶能手进入课堂给我们讲解种茶、茶苗的繁育、幼苗管理、采摘、病虫害防治、越冬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问题。(郑德友 高四春)

诸城四中召开部分校本课程社会实践导师代表

通过家长会了解到家长对校本课程的建议,并聘请有经验的茶农作为校本课程社会实践导师代表。

2.茶文化育新人,加强对德育的渗透

本着“尚德、添能、立人”的原则,以茶文化育新人。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和活动的开展,师生不仅懂茶、识茶,还充分挖掘茶的内涵,将茶文化教育从课程深入到德育工作中去,通过以茶养德,陶冶性情。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热情好客、团结合作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3.构建校内外茶园实践基地,开发资源

感悟中国画与“禅” 篇7

什么是“禅”?禅不是定义的。禅的境界是言语断道,是与语言中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生活禅悟》中说道:作为“禅”者的生活,它处处都流露着禅机。学人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处处就都可以证实禅的存在。

身你可知,意你可知,识你可知。如果自己的本性只有一个,那么凡可知的都不是,那个知者才是。但是,当你知道有个能知时,能知已是被知,他也不是,如此追问下去,无穷无尽,直至无声无灭的空性。

众多的画家、艺术家在形式、形象等种种的物象中苦苦探求,很少有人能掉转脚跟,看一看什么是艺术的本性。内容是艺术的本性么?内容多种多样,艺术的本性怎么可以既是这样,又是那样?思想是艺术的本性吗?思想变幻莫测,艺术的本性怎么可以变幻形形色色?如此追问下去亦无穷无尽,直至非有非无的空性。

其实,内容、思想、形式都不是艺术的本性,又都不离艺术的本性。只要能够见到本性,内容、思想、形式乃至草石山木就都可以成为艺术。

过去,人们大都注意造型,现在又有不少人追求变形。其实,如果你的眼睛只能见到形,那么形与无形都不是艺术。艺术的本性非有形与无形,关乎艺术之生命的是其本性———空性。

到底有没有空性?生命是不是空性?看来组成因果的除了各种元素之外,应该还有点什么。就是这一点点什么,它无处不在,却又无人能知;就是这一点点说明,它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它本质得不能再本质,它博大得不能再博大,它玄妙得不能再玄妙。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五谷草木乃至百工技艺都在这一点什么之中。就人而言,见不到这一点点什么就是芸芸众生,见到这一点点什么就是见性成佛道。

就艺术而言,一切门类的作品,各具这一点就是活的生命,缺少这一点什么就是一堆死的要素。活的、有生命的东西是自然的、有机的,而死的要素,部件组成的要素就是人为的、机械的。

有机的东西再简单也是不可知的、玄妙的、独特的。树叶可以有无数片相似的,但是每一片都具有独特性,永远也不会有相同的第二片。机械的东西再复杂也是可知的、可以复制的。再复杂的机器短时间内可能是只有一个,但是它不具有独特性,随时可能复制出成千上万个。

有人以为中国画的问题是重复太多,其实,再高明的写意画家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地复制自己的作品。正如日本的铃木大拙博士所说:“生活像一幅水墨画,必须一下子画成,不能有任何犹豫,不能有任何理智作用,也不能修改。生活不像油画那样可以涂抹,并可以一再涂抹,直到画家最后满意。可是对水墨画来说,任何重画的地方,都会产生污点,就失去了生命。”画中国画,毛笔在接触宣纸的刹那间,充满了“禅”意。它就像我们对人生的体验一样,只能照顾当下,不论你事前有何设想,事后又有何思考。毛笔接触宣纸时留下的痕迹是始料不及的。此时笔,此时墨,此时纸,此时心,是不可重复的,写意画就像人生一样,“既此样,无他样”。

中国的绘画艺术不仅在审美追求上与参禅相同,而且在对待形式、方法、工具等很多问题上都与禅意相契相合。在对立的事物中,绘画也如参禅一样,从来不是偏持一边,而是去寻求一种超越。

“禅”就是自然而然,禅与大自然同在,禅并无隐藏任何东西。什么是道?用慧眼来看,大地万物皆是禅机,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前后山水的内容不同了,悟道后的山水景物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所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这种禅心是何等的超然,禅的意境也在修养和悟性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画意与禅,禅与画意,的确不是几句言语能够表达出来的。

在对待形式上,中国画主张“得意忘形”。忘形,不同于变形。它既非有形,又非无形,包括了两者。忘形不去排斥形,而是无关注本性。只有在道到了本性时,形才可能被忘掉。有形、无形,都是对形的执着。忘形,才能不为形所累,才是对形的超越。

在对待方法上,中国画提倡“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这里的无法即是忘法。它既非有法,又非无法;它既是有法,又是无法。它不是对技法的排斥,而是使技法纯熟地忘却。有法、无法,都是对技法的执着。忘法,才能不为法所缚,才是对技法的超越。

在对待笔墨与空白上,中国画提出:“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笔墨、线条只是造型的需要,他本身也被赋予了意义。其意义在无中生有,中国画不像油画那样把所有空白涂满,必须留下一些空白,因为它运用两者。

在绘画工具上,宣纸、毛笔的不可能把握性,是中国画有意为自己制造的一个很大麻烦。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之后,这种困难就会变成一种方便。画家不但可以得心应手地运用其可以把握性,还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其不可把握性,这种对两者的运用,为中国画增加了一些意味和玄妙。中国的绘画艺术就是这样在有与无之间,在对待双方之前,创造出一种不断变化的现象。真正的艺术永远不会乏味,永远不会陈腐,因为它每时每刻都处在一种息息相通、生灭不已的状态之中。从无中生起有,从有中生起无,它每时每刻都在震颤、流动。它像任何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充满生机,永远都是新鲜的。

著名的美国艺术评论家迈克尔·勃兰森曾说,在有些中国画家的作品中,“有一种介于自觉与即兴之间的张力”,“在中国文化里,这种介于自觉和即兴之间的关系让人不可思议,他们同时并存,而中国人总是变现得很自然”。他认为:“这种自觉性和即兴性的结合,肯定是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其实,这就是中国的“禅”。西方的一些画家为了追求一些随意、即兴,往往走向肆意与疯狂。他们误以为禅就是放纵,其实禅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做什么就想做什么,前者仍然是在追求物欲,后者乃是对自己的一种高度警觉。禅宗把这种体验叫做觉知,或者更加形象地比喻为“三更魔枕头”,我想只有用心灵作画的人,才会有如此使用通身手眼的体验。

绘画,不能忘却就会呆滞,不能自在,就会油滑。最妙的状态就如同参“禅”,中国画中的“禅”的确是人的一种修养和悟性。“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但是,不要以为无心就是无所用心,要有个“无心”在作用,那才是真用心。

摘要:中国的绘画艺术不仅在审美追求上与参禅相同,而且在对待形式、方法、工具等很多问题上都与禅意相契相合。在对立的事物中,绘画也如参禅一样,从来不是偏持一边,而是去寻求一种超越。

一个中国渔夫的管理感悟 篇8

事实确实如此,中国的商业文明起源于商朝。商朝的农业和畜牧业都很兴旺,手工业也颇具规模。于是,从事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的商人也随之出现。到商朝后期,已经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以肉食品为例,从黄牛的养殖、贩运、屠宰、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已经形成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姜子牙当年就在朝歌开办过一家牛肉食品公司。

当时在朝歌有十几家肉食品公司,尤以他的公司名气最大,占据了全城牛肉食品市场将近一半的份额。商朝王室、贵族府第所需要的牛肉食品,也都是由他供给。据说,他腌制的牛肉,肉质鲜嫩,极具风味,朝歌牛肉也因此成为一种地方特产流传至今。

他还制造和销售过一种叫做笊篱的竹制餐具,开过一家面粉店,经营过餐馆,卖过酒,卖过鱼……总之,他的一生和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极为相似。有时他的生意很好,有时又亏得厉害。几经挫折,几度奋起,到了晚年他却再一次惨遭失败,老婆也跟他离了婚,一贫如洗。据说,那一年他已经72岁。

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还会有什么作为呢?

白发苍苍的姜子牙来到了渭水之滨,看着远逝的河水,心中好似惊涛骇浪一般难以平静。他曾经那样苦心经营,可他的命运,为什么还是如此多灾多难呢?

河中有几个渔夫,在往来打鱼。他想起自己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个渔夫?这时,他眼前忽然闪过一道灵光。于是,他制作了一套特别的渔具,穿着蓑衣在渭水垂钓。注意,他的“鱼钩”竟然是直的!直的“鱼钩”怎么能称之为鱼钩呢?直的“鱼钩”怎么挂得上鱼饵呢?直的“鱼钩”怎么钓得上鱼呢?他究竟想干什么?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可是,谁愿意上钩呢?

有人说:他后来不是成了周文王的管理顾问吗?所以,周文王就是他钓上来的一条大鱼。

按此种说法,姜子牙似乎设计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鱼钩——他在策划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人们会纷纷传说:看啊,这个疯疯癫癫的老头,竟然用直的“鱼钩”钓鱼,真是千古奇谈啊!于是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惊动了周文王。由此看来,姜子牙之所以用直的“鱼钩”钓鱼,为的是用一种有创意的方式求职。

可是,这种说法对吗?想想看,姜子牙失败了一辈子,他有什么长处值得周文王垂顾呢?更何况,他已经是如此的苍老,有哪个老板愿意聘请这样一个失败的老人呢?更有甚者,这个失败了一辈子的老人居然还在玩这种哗众取宠的把戏,岂不荒谬?要知道,周文王是相当有智慧的人,他怎会被这种荒谬的把戏蒙蔽自己的双眼呢?

由此可见,姜子牙垂钓周文王的说法,根本就经不起推敲。“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也不过是一个事后想当然的猜测罢了。

然而,姜子牙后来的确成了周文王的管理顾问。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在周文王来到之前,姜子牙到底有过怎样石破天惊的变化呢?

巧妙的鱼钩和芳香的鱼饵是钓鱼的两个必备条件。因此,白发苍苍的姜子牙在渭水之滨垂钓的时候,他是不可能用那种直的“鱼钩”钓到鱼儿的。

可是,没有了巧妙的鱼钩,没有了芳香的鱼饵,也就没有了所有的阴谋诡计。透过清澈的河水,姜子牙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游来游去的鱼儿,它们是那样的无忧无虑。忽然,他会心地笑了,因为他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也顿悟了管理学的答案。

当一个渔夫能够感受到鱼儿的快乐时,他就不再是一个渔夫,而是一个觉悟者。战争消失了,权谋消失了,噩梦消失了,而那种对于生命的爱,就像第一缕晨光照亮了黑暗的心灵。

鱼儿们只是随意地游动着,但它们的生活却透露着一种神秘的暗示。在渭水之滨垂钓的姜子牙终于读懂了这种暗示。

这是管理学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变,一个渔夫式的企业家终于懂得了什么是爱。尽管他现在并没有领导一个企业,但他可以让自己快乐地生活,可以让自己用爱的方式去帮助和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是那样的睿智,以至他总是能够帮助别人解决人生的难题。渐渐地,他成了人们传说中的圣人。直到有一天,周文王也带着他的难题来到了他的面前,向他求教。于是,姜大公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职的管理顾问。

上一篇:乡镇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邮递员好(社会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