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共11篇)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1

一、课题研究的概况

本课题是市级个人课题,本人于2011 年11月被市教科所批准立项。至今已经一年。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探索和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所带的班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习惯和技巧大有改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此期间我能按照课题实施计划,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写好读书笔记,收集资料,及时做好案例分析与反思,并认真做好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分析与总结,撰写的教案和论文分别在省、市、区获奖。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比较重视词汇和句型的教学,侧重于听、说技能的训练。我在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也感到小学生由于接触和使用英语的空间受到限制,英语阅读能力低下是普遍现象。而现行小学英语并无明确的英语阅读目标和配套的阅读教材,对话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语篇教学在高年级才涉及到。受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语篇阅读教学不能采取成人化的模式,怎样的模式才能适合小学生呢,基于现状,提出了语篇阅读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英语中的课题研究。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方法,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的质量,从而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获取知识。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内容

1、构建语篇阅读教学的基本框架

2、探索语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3、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与英语总体发展水平的关系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分析法,在课题研究的起动阶段,通过阅读报刊、杂志及网络等各种传媒等查阅有关方面的材料,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 果,从理论上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2、观察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及时记录学生对语篇阅读教学的兴趣、理解和掌握情况。

3、实践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对语篇阅读教学进行不同的设计和探索,并将不同的教学现象作记录和分析。

4、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来构建“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探索”的实施策略,并推出一批有推广价值的实施方案和经验。

5、案例分析法,对教材进行分析,对课堂案例进行研究,通过阶段小结和评价,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促使课题有效地开展。

四、课题研究过程

该课题自2011 年11 月立项以来,本课题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2011.10 确定课题,明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计划。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2011.11-2012.7 1、收集资料,组内开会,探讨语篇教学办法。2、确定6年2班为教学实验班级。

(1)2011.11指导学生学会预习。课前熟读生字、词。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指导学生做好知识积累,检查积累本。(2)2011.12 学生阅读方法指导。

(3)2012.1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及思想动态,总结课堂教学及教学成绩情况。

(4)2012.3开会探讨改进语篇教学情况。(5)2012.4 学生阅读能力检测。

(6)2012.5 学生积累本展览,继续在实验班进行语篇教学。3、2012.6 语篇教学课研讨。

第三阶段 课题总结阶段2012.7——2012.8 和课题组成员共同总结、反思,撰写结题报告。

五、阶段成果

经过一年的实施与研究已初见成效。

1、在此期间我能按照课题实施计划,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写好读书笔记,收集资料,及时做好案例分析与反思,并认真做好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分析与总结,撰写的教案和论文分别在省、市、区获奖。

2、我所带的班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习惯和技巧大有改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3、通过公开课、示范课、教研活动等方式,向本区及本校展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不同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在这一年的和研究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做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做课题研究必须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决心和斗志。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点点滴滴的成果。但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是我们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型。实践证明将学生独立阅 读教学放在第一位,不仅能还课堂主动性与学生还能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还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及阅读技巧。在研究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和问题,我想课题研究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问题的过程,探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技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改不断追求的不变主题,我将继续不断地努力探讨吗,以利于本课题研究更加完善。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溪湖区实验小学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2

一、阅读前的准备

1. 语篇分析

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语篇分析,明确语篇的中心内容和文章主要脉络,找出其中的重难点词汇和句型,明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只有教师在一定高度上把握整个教学,才能够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地进行阅读教学。

其一,教学目标:

(1)词汇目标:race,nothing,cheetah,trip,动词过去式如woke,thought。

(2)句子目标:There are many animals in the race.But suddenly he tripped and fell.

(3)语篇目标:顺读并理解文章,完成练习。

其二,教学重难点:

(1)There was/were...句型

(2)Now...then...表达

2. 文章主题分析

What a dream!一文的主要话题是对一场梦的描述,梦的内容是主人公Wu Yifan第一次与他的爸爸和Max一同比赛,第二次与各种动物们进行赛跑。语篇内容主要分为三段。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Wu Yifan had a race,but he could not run fast.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Robin gave Wu Yifan some water and then he could run fast again.

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There were many animals run in the second race.Wu Yifan ran fast like a cheetah and could win the race.But he woke up and found it was all a dream.

3. 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情境的导入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不能够将情境设置得过于空大而脱离学生实际,甚至无法使学生展开有效的想象。一般来说,能够切入学生生活经历和亲身体验的情境,更能使学生有参与感,导入也更加流畅。同时,导入的趣味性、思考性也很重要,这是一个导入是否有效的关键。

其一:教师利用PPT给学生展示学校运动会照片,教师引导学生:

T:Everybody,what’s this?

S:Athletic meeting.

T:Yes,it’s the athletic meeting,look at this picture,what are they doing?

S:They are runing.

T:Very good,they are having a race.Read after me,race.(show the card of this word,

其二:PPT展示猎豹、乌龟、兔子。

T:If they have a race,who will win?

S:手指猎豹。

T:Yes,the cheetah is the fastest.Read after me,cheetah.(show the card of this word).

学生学习并掌握两个重点词汇,且开始对课堂产生兴趣。教师继续导入:

T:Wu Yifan had a race too,did he win?Do you want to know?

S:Yes!

T:Ok,let’s see what was happend.

在阅读前的准备工作中,还有很多形式或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定。例如有的阅读文章会偏向于文化知识方面,这就需要在阅读开始前为学生补充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阅读中的活动

阅读中的活动是整个语篇阅读教学的重心,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由粗略到细致的阅读,掌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细节信息,最终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完成相应的练习。教师要积极改善语篇阅读中的活动,重视语篇的特征和语境载体,发挥阅读任务的驱动作用,实现学生语言能力的递进。

1. 略读语篇,理解大意

阅读的第一层次是略读,即快速通读语篇,不追求细枝末节的知识点,而是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快速了解全文大意,掌握文章主题,能够从中获取一些基本的信息以及1~2个简单问题的答案。这种阅读策略的教学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和材料理解能力。

让学生略读what a dream!一文:

T:Now,please read the article fast.

(students read fast)

T:Could you tell me what did Wu Yifan do?

S:He had a dream.

T:What did he dreamed?

S:He had a race/drank water...

学生在略读后能够大致了解主人公是做了一场梦,并把握梦中have races的基本线索。但对race具体细节的把握存在问题,教师进行适当引导:

T:How many races in the dream?

S:Two.

T:In the first time,who had race with Wu Yifan?

S:Wu Yifan’s father and Max.

T:And the second?

S:Many animals.

T:Did Wu Yifan win the two races?

S:No.

T:Why didn’t he win?What happened?Please read again and think.

学生带着问题寻读,教师让学生在阅读中勾画出难理解的单词和句子。

2. 寻读文章,问题引导

T:When Wu Yifan had race with his father and Max,did he run fast at first?

S:No,he was slow.

T:Why he ran fast then?

S:Because he drank water and felt good.

T:Who gave Wu Yifan the water?

S:Robin.

T:Verygood!Inthesecondrace,did Wu Yifanrunfast?

S:Yes!

T:So,did he win?

S:No,he woke up then,it’s all a dream.

PPT展示三张教材图片:

T:Here are three pitures in page38,please number the picture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学生正确排序。

问题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整理好文章的脉络和框架。本文的故事走向也是按照段落划分,较为清晰,易于学生把握。在寻读的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相比第一次略读,能够明确阅读聚焦点,厘清梦境中主人race的具体情况,使阅读过程更具有指向性。文中也有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将其标注出来并反馈给教师,是寻读的另一个主要任务。

学生的反馈中,主要的难点词汇是cheetah,这也是语篇阅读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即时反馈,带领学生复习词汇。

学生反映的难点句子与教师分析语篇中划定的重难点句型是一致的,第一个句子涉及到前面几个课时中的教学重点,即there was/were句型,教师链接前几个课时,带领学生复习句型。

第二个难点句子,教师对其中的词汇进行解释,使学生能够正确识读suddenly,trip,fall这几个词汇。其重点是动词过去时态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板书trip--tripped,fall--fell,学生跟读并识记。

对于第二个难点句子,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可以通过图片、小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出主人公在梦中跑步摔倒并掉落的情形,或者让学生进行现场模拟,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直观的映像,加深他们对这句话以及整个文章的理解。

3. 精读语篇,完善结构

精读文章的主旨在于抓住文章细节,在更深层次中建构知识框架。在略读和寻读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细节的把握并不是重点,因此在精读环节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在任务中突出文章细节,使学生能够高效地检验阅读知识。

其一,词汇、语法知识练习。

表格填词

其二,语篇理解练习。

(1)听录音,完成课本中的对话填空。

(2)问答题:

(1)What did Wu Yifan worried?

He worried why he could not run fast like in school.

(2)What happened after Wu Yifan drank water?

He suddenly felt good and could run fast.

(3)In the second race,how fast was Wu Yifan runing?

He ran like a cheetah.

(4)Why did’t Wu Yifan win the race?

Because he suddenly tripped and fell.

问答形式的练习相对于填空题型来说,更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语法的正确运用,例如在这些题目中,有对过去时态运用的考察,也有学生运用because的原因表达。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性语言材料的优势在这里能够显现出来。

(3)趣味故事接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接龙,能够将Wu Yifan的故事讲得最快最完整的小组获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语篇进行整体复习巩固,其中不仅包含着对词汇的复习、句型表达的熟练和对语篇的整体理解,也有对学生口语表达的锻炼。同时,趣味性的故事接龙也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全员参与,都有机会表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阅读后的活动

阅读后的活动是语篇阅读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和升华。对于文本的拓展,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语篇的理解、语篇的应用和语篇的拓展。具体表达形式则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语篇的理解可以利用信息完整的方式进行,如文本复述、段落填空等;语篇的应用则体现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语篇的运用,例如对chrismas的黑板报介绍,对学校学生进行“what did you do at weekends?”的主题调查活动等;语篇拓展则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延伸,主要载体是语篇写作,包括对教材语篇的改写、续写及同一话题创作等。

针对本单元阅读语篇的类型,我们的阅读后活动主要进行语篇的应用和拓展,形式有两种。

其一,学生模拟表演语篇情境。

(1)分配主要角色:Wu Yifan,father,Robbin,Mum,aside(旁白)。

(2)对语篇进行对话改编。

(3)学生进行表演。

其二,话题写作:My interesting dream。

I had a dream last night.In my dream,I...What a dream!

短文写作讲述的是学生亲身经历,是对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呼应,其次同一话题写作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话题的理解,提高运用水平,最后文本的写作是一个综合词汇、语法和逻辑思维、信息呈现和语言组织能力训练的过程,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是有效的拓展。

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词汇与语法的知识性教学,现在我们倡导基于语篇的意义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在知识与能力层面实现一个更有效的指导。当然,本文只是就某一课时的语篇阅读教学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设计,语篇阅读教学策略的科学探索还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全面提升学生英语阅读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宫文胜.小学英语对话式语篇教学有效策略研究——以一节江苏省教学展示课的磨课过程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3(S2).

[2]高晶.分层阅读,获取信息——英语语篇阅读教学读中教学活动的高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29).

[3]吴红梅.巧设方法激读趣高效引导乐阅读——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3(12).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 篇3

一、阅读前——了解背景,引导预习

由于高年级教材中的语篇相对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文化信息较丰富,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切入,很多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难以适应。因此,教师要加强预习指导,让学生自主进行语篇分析,使学生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地进行语篇学习。例如,冀教版11册中Unit 3 Christmas这一单元,上课仅凭老师一个人讲会让他们感到很乏味。于是在上这节课前,我先让学生阅读课外书,或者通过上网查找圣诞节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在学习这一课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也利于学生间的交流。除指导学生预习之外,读前活动也很重要,教师简洁明了的读前活动,能帮助学生建立和以往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语篇的状态。比如,让学生自主提问,从而引向主动学习。我在讲The Christmas Story时,先出示了一张光盘上的图片,学生纷纷对这幅图提出疑问。S1:Whos this baby?S2:Why is there a star?S3:What are the three men doing?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学生的提问。接着学生因为心中的疑问,而去主动通过语篇来了解这幅图,而且学生的提问涉及的恰恰是语篇的主要内容。看似直奔主题的读前活动,收效却可谓是四两拨千斤。

二、阅读中——梳理教材,步步为营

主要是让学生顺利阅读和理解所提供的材料,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指导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从而读活课文。

1.在语境中合理猜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情境中合理猜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我在讲冀教版11册Lesson 30 Dumplings时,利用第一部分中的问题What do we need to make dumplings?让学生猜测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猜测中引出新单词:我将学生提到的包饺子时所需的物品罗列在黑板上,接着要求学生通过听对话,找出“What do we need?”我在黑板上打钩来表示学生听到并已罗列在黑板上的单词。学生由之前的猜测,到通过语篇对所需物品的全面了解,迅速回归到课文学习。

2.在多种“读”法结合中,感悟语篇

(1)略读,即让学生尽可能地快速阅读,当遇到生词或无法理解的句子时就跳过去,只要求读懂大意。如Book12第18课第2部分At the swimming pool第一遍阅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尽快阅读并说出这篇短文的大意,即可以在文章中找到这个中心句:Im scared!I cant swim.这样的略读,也有助于学生对整个语篇内容大致把握。

(2)寻读,要求学生迅速地有针对性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语篇中迅速查找到某类信息,如人物、时间、地点、特征、方位等等。比如,讲圣诞故事时,我们可让学生带着任务寻读,查找并提炼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过去式的单词:was,shone,saw,followed,brought,knew,grew,taught,让学生先学习,然后把这些单词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播放光盘上的图片,让学生边看图片,边看单词进行课文的整体讲述。

(3)精读是指为了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的程度,而对文章进行反复钻研、细心领会的一种阅读方法。比如,Book 11 Lesson 12 Winter Fun一课中Look out就需让学生仔细阅读,依据上下文来判断出词组的准确意思。

(4)活读。在精读课文后,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篇章的理解,采用分小组表演、关键词提示或板书复述课文的方式再次深入课文,把课文读活,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教授Book 12 Unit 2这一单元就涉及三个完整的故事,在精读完之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来复述全文,这三篇故事都可以用本单元的四会单词first,then,soon,finally这几个连词串下来。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了解了全文的内容,而且还能灵活地进行口语表达。

三、阅读后——拓展延伸,提升内涵

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篇4

一、英语阅读教模式的回顾

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经历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图式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和现阶段的“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以语法为主,翻译法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这种阅读教学法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讲解语法要点或逐句翻译,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这种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只停留在字词上,与文章的内容、结构、背景等脱节,造成思维断层,只见树,不见林。其结果,阅读速度上不去,单位时间获取的信息量少,对课文理解片叉或片面,阻碍了与外界信息的传递。

“图式整体阅读教学模式”一改“见木不见林”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图式整体阅读教学认为:“意义来自文章的内容与读者头脑中的某个图式匹配”,强调读者的先前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它主张“阅读时,文开头的关键词语可以激活人脑的知识网络系统,从而产生对文章内容的预期,根据这种预期进行阅读,最后证实最初的预期。”图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以感觉类思维上升到想象类、科学思维,它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对课文进行积极的预期、核实、扩展。但由于它主张“不管词意”,对阅读理解的处理只是一种为获得信息而进行的阅读,因而不适合我国国情和中学英语教学。从近几年的高等院校入学考试来看,“猜测词意”已成为英语阅读理解的题型之一。

二、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

新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阅读理解是语言知识和人脑中的各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效率的阅读要依靠两个知识处理过程:一个是以语言输入为基础的感知输入;另一个是以读者原有的知识处理为基础的非感知输入。只有两种输入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理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阅读外语的过程有四个发展阶段,一、字面心译,即用本族语逐字译出,二、分析性心译,在初步理解英语特点的基础上,作语法分析,然后译成本族语。三、综合性心译,在阅读中减少了分析活动,能直接完整地译成本族语。四、不经心译而直接理解英语的阶段。这时学生才具备了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首先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再次帮助读者正确理解阅读的文章。

阅读教学的任务,一是提高阅读速度,二是提高阅读理解率。其中提高阅读理解率尤为重要。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中,教师首先应以长句为例,教会学生在较大的意义单位里获取信息,做包括长短句的阅读练习。由于对言语的理解是对它所表达的意义的理解,而言语除了表达意义之外,还包含一定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义情景进行转换句型的思维操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加工策略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语言学的观点认为,概念能力是阅读理解中是最重要的因素。概念能力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把零散的信息升华为概念的能力。这指的是把阅读材料的感知输入转化为阅读材料的最佳理解过程。为促成在这种过程的尽快实现,实行语篇阅读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做对一些客观理解题 (例查对实事、分清是非题),而对主观量解题 (例概括课文中心,作者意图等推理题、判断题、结论等理解题)束手无策,成功率极低。实行语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篇的理解程度,提高逻辑推量、演绎、归纳的能力。

三、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

鉴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媒体构成的运动过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成为必要。阅读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阅读教学模式设计应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阅读理论、教学内容 (文体,单词量、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反馈(前期反馈、形成性反馈、后期反馈)。教学的设计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英语交际的需要。二是教学条件。包括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的不同、课时等。因此对处理不同体裁的、不同难易程度的文章的阅读教学,应设计出不同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

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设计一

1. 阅读教学准备阶段。目的在于排除词汇文化背景知识上的障碍,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1)示图。利用图片把即将阅读的部分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从标题或题目中猜阅读的内容扩展学生的思维。

3)教师简介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把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有知识、阅历、兴趣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主观能动性。

4)教师提出一些与文章中心内容有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5)对某些单词进行解译。排除学生阅读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2. 阅读教学活动。按照先理解、后语言点的教学模式。

1)学生全篇通读教材。采用全读法作有关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题。对记叙性体裁的文章,要求掌握课文的五W (即what、who、when、where and how)

2)重读 (Reread)。可按下列图式进行逐段阅读、渐进阅读、反复阅读。

逐段阅读 渐进阅读

图1

逐段阅读可加深学生课文的印象。渐进阅读有助于学生分析,消化教材。

3)让学生找出每自然段的主题句、对全文进行结构分段、找出其中的联系。

4)教师向学生提出精心设计的,由浅入深的、形式多样的 (包括多项选择,正误判断等)理解性问题。

5)词汇练习。包括猜生词、找信号词练习和词汇替换练习。

6)分析长句练习。对长句、难句进行结构分析、句意分析。作句型转换练习,达到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或作者的含义。对较难的科普及说明文章,这些阅读活动尤为重要。

3. 阅读后期活动。

1)写出阅读文章的要点 (Note making),概括或人物简历、事情的简介。

2)缩写或改写课文。除可反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训练了学生概括、综合知识的能力。

3)口述大意或复述课文。除测试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做书后约有关的相应练习,阅读有关相应的文章,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这种语篇阅读教学模式,适用于初二──高一年级。对于逻辑思维发展较强的高二、高三的学生来说,另一种语篇阅读教学模式才能满足他们对阅读的需求,保持对阅读的兴趣。

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二

在无阅读准备的条件下,无字典帮助的阅读环境中,学生靠已培养出的好的阅读卫生习惯和阅读技巧 (象猜词的技巧、读长句的技巧,以及迅速抓住主题句的技巧),快速阅读、准确获得信息。

1. 快速阅读陌生教材 (或快速浏览阅读理解题)。这种读速是以己测出的,阅读生词量在3%阅读正确理解率为70%的文章时的读速为标准。先阅读教材,利于全面了解。掌握全文大意、主题。先阅读理解题,即为“带着问题读”,能较准确地掌握文章细节。各有利弊,应视其考查的目的来定。

2. 快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将各主题联串在一起,即得到文章的主题。这种阅读适合于科普及说明文章。

3. 抓住信号词,实施各种猜词的方法,如利用上下文猜词、利用构词法、同位语、定语从句等猜词,准确理解句子含义,抓住关键。

4. 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抓住句子的主要结构,准确理解句意。

5. 选择做题方法。对客观理解题,可采用直接做题法、搜寻法等。对主观理解题则可选用逆向思维法、分析综合法等。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应视理解题的设计而定。

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二是在学生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阅读速度和阅读的准确性已达到较高程度时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快速为主,阅读主要是由学生独立进行。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阅读的过程、分析、推论、归纳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在课堂的支配地位大大缩小,教师只是对语言难点、语篇难点做必要的解释或启示。向学生提供难易适度的阅读教材、阅读环境。教师必须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教材,切忌采用“始终如一”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向学生提出更高的阅读要求,掌握各种阅读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顺应人的认识过程,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

试论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 篇5

词汇衔接对于实现语篇连贯起着基础而关键的作用.本文从复现和搭配两个方面探讨了词汇衔接在语篇中的重要性.词汇衔接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培养篇章意识和篇章分析能力,而且有助于增加词汇量,增进对单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理解.

作 者:汪艳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9 “”(50) 分类号:H3 关键词:词汇衔接   语篇   连贯   复现   搭配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6

基于语料库的海事英语语篇中连接词分析

连接词是实现语篇有效衔接的`手段之一.采用基于语料库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海事英语语篇从词汇密度、词频、位置分布和语义分布4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出海事英语语篇中连接词的使用特点.

作 者:吕弘 顾金香 LV Hong GU Jin-xiang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刊 名: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8(6) 分类号:H314.2 关键词:语料库   海事英语语篇   连接词   词汇密度   词频   位置分布   语义分布  

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7

首先, 当教师拿到教材后, 要总览教材, 要对教材有整体了解, 然后凭借教参和自己的教学经验, 总体把握教材, 对语篇难点提前渗透。

2. 指导预习, 有备而学。

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指导。对于一般性的文章, 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 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对于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较强的语篇, 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背景。

3. 重置情境, 突破难点。

可通过再置情境来实现难点突破, 但这个情境要能突破难点, 不宜太繁, 要简洁, 要有针对性, 同时要与本课话题相关。

4. 巧用关键词, 实践听说。

在语篇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多媒体课件, 将视听教学结合起来, 然后教师呈现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 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5. 设计主题, 促进情感发展。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8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英語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阅读作为英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小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至此,加强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需要坚持的理念

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还需要按照以下几项原则进行教学:首先,明确教学理念,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篇作为一种整体,结合语篇内容,创建相关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促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将词组、句型等内容渗透其中,突出其整体性,帮助学生系统性地掌握英语知识;其次,明确语篇与其他内容的关系,诚然,语篇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但是,其与词语等内容息息相关,教师切勿将知识分散开;最后,明确其与下阶段教学之间的关系,小学高年级作为初中英语学习的过渡,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语法等知识进行适当渗透,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基础。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策略

1.课堂导入

语篇整体性教学的关键在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把握,立足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把握整个文章线索,促使学生了解文章大致内容,调动学生兴趣,并将学生引入相关情境中,通过良好的课堂导入,逐渐培养学生形成阅读英语语篇的技巧。

例如,在学习“On the farm A”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语篇的主体及创作背景开展教学,并选择与语篇相关且学生了解的歌曲进行演唱,并利用歌曲中的歌词提问,为课堂教学创建相关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2.粗读理解

可以让学生初步对语篇内容进行了解,掌握语篇文章内容,自然而然地接受语篇意义。例如,在学习复活节等节日相关语篇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播放这些节日在西方国家的视频资料,并与我国一些节日进行对比,初步了解背景知识,进而掌握语篇大概内容,为下一个环节奠定坚实的基础。

3.再读语篇

通过粗读理解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文章内容,此阶段,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教学,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完成知识学习的任务。例如:就上文“On the farm A”这篇文章,教师可以提出“What did Lucy do last Sunday?”等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精读,找到问题答案,学生在阅读、思考过程中,能够逐渐掌握英语学习方法,实现英语学习目标。

4.精读语篇

学生在粗读与再读后,已经能够完全掌握文章内容,针对精读语篇内容,教师可以围绕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并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无论是对词语,还是句子的理解,都应结合文章上、下文进行理解,并掌握关键语句及核心词语,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掌握英语语言学习规律。

5.夯实基础

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活动,促使学生在阅读后,获取相关信息后,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西方国家很多节日相关文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节日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复述,深化学生对语言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英语知识,为日后构建英语知识体系奠定基础,还能够培养学生语篇整体性阅读能力。

6.拓展拔高

小学高年级学习作为初中学习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实施语篇整体性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知识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基于此,在完成上述环节教学后,教师要积极开展拓展拔高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感知到英语语言魅力,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阅读英语文章,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根据上文所述,语篇整体性作为一种有效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等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适用于小学高年级教学。因此,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坚持相应原则,将语篇整体性阅读渗透到教学中,通过课堂导入,粗读至精读,拓展拔高等环节,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及技巧,进而为小学生日后学习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周静珠.播撒有效,收获精彩: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之浅见[J].校园英语:教研,2010,18(03):259-261.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9

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2012年3月由清浦区教育局教研室审核后立项,2012年6月经有关专家论证后正式开题。前期课题组成员摸底、收集资料,课题组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后期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展开具体的研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及时总结成果。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通过课题组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课题实验进展顺利,于2013年2月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在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等形式找到了学生不敢交际的原因,得出达到要求的策略和教学方法。形成了一套细化评价标准,构建了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实施方案中制定的研究目标和任务,已经完成,申请结题。现将课题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研究的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与劳动技术,交流工作经验与研究成果,乃至自由择业、事业竞争、开展多样文化生活等,都具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渠道与机会,社会交际活动空前广泛、活跃和频繁起来。一个善于与人交往,具有良好语言驾驭能力的人,更容易在各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成功。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能力需求。中外调查研究也表明:在人们日常的语言应用过程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只占9%,听与说加在一起占75%,可见听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

《大纲》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而新课标又在口语交际的目标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是名词术语的更换,目标上的提升,更是课程功能的重新定位。我们一线教师应从教学的理念、行为等做出相应的转变,进行专门的口语交际研究,以彻底改变以往将口语训练只停留在听话说话这一层面上的做法,这也有利于促进我们新课程改革实施得更深入。

语文学科虽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等多种属性,但最本质的特征乃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际交往的载体,而其中尤其以“口语”这一传递方式最为直接、便捷。只要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会有“口语”的存在。人们在倾听、表达、交流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增进感情。注重口语交际,把握了语文 学科的特性,凸现了语言的工具性。

口语交际能力如此重要,但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却很难落实。这是由于受“君子敏于行、讷于言”等传统观念和东方人稳重含蓄性格特征的影响,养成了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习惯,且年级越高,越是“金口难开”;二是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语文考试目前只有笔试没有口试,口语教学自然难以受到教师、家长、学生重视了。老师对口语教学并不是很热心。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进行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探索,《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二、课题的界定和理论依据。1.课题的界定:

口语是谈话时使用的语言。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是指交际者出于某种社交需要,运用连贯的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交活动。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它具有及时性、流动性、现场性、综合性等特点,是语言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结合体。在口头交际的过程中,每个说话者都是根据自己所处的情景,讲话的动机以及与对对方的关系来调整自己说话的方式,这种在口语交际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就是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综合性。它包括良好的语音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语言组合能力、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相对于听说能力而言,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是信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体。

2.理论依据:(1)“以人为本”理念

人本心理学家把潜能看作是人的内在价值,指出人的潜能的实现决不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规定性,后天的社会环境决定着人的潜能的实现与压抑,而后天的环境必须有一种和睦的气氛,有一种真诚、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从而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成为可能。戈布尔说:“健康的儿童是乐于发展、前进的,乐于提高技艺和能力,乐于增强力量,因此要对每个人的内在潜能发展产生兴趣。”马斯洛认为,人最终不是被浇铸成或塑造成人的,而是依靠自身实现潜能的,环境的价值在于促进潜能的现实化。本理论中三方面值得本课题的关注:①学生是口语交际的真正主体;②教学环境的创设是学生真正口语交际潜力的促进者;③口语交 际触及的是学生潜能的开发发展。(2)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本课题实验以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规范训练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环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意义建构。

(3)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研究的行动准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一精辟的阐述,是我们当前进行研究的行动准则。(4)以儿童发展心理学为研究指南

儿童发展心理学指出从儿童的语言与思维看,小学阶段的儿童口语交际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较强的自我中心。这一特点对儿童的口语交际活动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它常常会造成说者与听者的误解。因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训练,进行分层、分级指导。

三、研究的内容、途径、方法 1.研究内容:

(1)调查本校一、二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调查、整理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所有口语交际的话题。(3)研究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话题与学生生活的切入点。(4)研究一、二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模式和方法。(5)研究一套一、二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堂评价机制。2.研究途径、方法

途径:以学校为基地,以班级为单位,以课堂为载体,分年级段对同一研究问题展开阶段性研究。具体为①有计划展开课题工作;②围绕课题组织教学观摩、研讨;③利用教学网站宣传、报道课题实验工作;④与学校教科研保持经常联系,能得到上级领导的及时指导和帮助。

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叙事研究法等科学研究方法。(1)通过运用文献法,学习有关课题方面的书籍,特别是教育教学理论等,借鉴名师的研究成果以指导本课题研究。

(2)通过运用调查法,了解并分析本校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所有口语交际的话题,找到直面生活口语交际教学方法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

(3)通过运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研究直面生活的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及一套相应的课堂评价机制。

(4)通过运用经验总结法、叙事研究法,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研究过程中的典型现象和问题写成叙事文章。

四、课题实施预定目标 1.研究目标:

探索提高我校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具体操作途径和方法,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开放式口语交际训练体系。

2.学生发展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必要的口语交际具体形式如商量、讨论、质疑等的方法和技巧。

(2)交际目标:能够认真倾听、乐于表达、善于应对。(3)修养目标:做到态度大方、语言文明、尊重他人。

在实践中,以上三目标不可分割,需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以有效促进学生逐步养成用普通话与人交流的习惯,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五、研究过程

1.召开课题组会议,制定课题计划

课题负责人选了每个年级组非常得力的两名骨干教师在本年级组把关,召开了课题开题会,制定出了课题研究方案。规定了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坚持做到定人、定时、定内容、定形式,真正做到从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

2.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课题研究现状。

课题负责人在充分征求实验组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对我校每个年级组的口语 交际教学情况及学生口语课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来自教师方面影响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的因素有:(1)部分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解口语交际教材的编排意图,把口语交际课等同与看图说话课,课堂上按部就班,指导学生先看图,后叙述,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只能创设教材中提供的情境,不能适当地拓展于之相关的情境,这些教师被教材束缚,教学过程呆板、机械,不能引发学生的交流欲望。(2)对口语交际教学重视不够,一些教师不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课前不准备,在课堂中没有努力创设交际情境,学生没有交际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几乎是一句空话。来自学生方面的因素有:(1)阅读面窄、阅读量小。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读课外书的好习惯,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短,阅读面不广。语言积累不多。(2)学生的生活实践少,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到:42%的家长让学生接待家里来的客人,12%的家长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带孩子外出参观获游玩,越是高年级比例就越少。学生的生活实践不多,从生活中汲取的知识与经验肯定也不多。

(3)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的也影响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

3.组织学习,培植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受其观念的制约,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其行为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我们着力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与思想,以促进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即将实施的新课程打下良好的开端。平时我们密切关注《人民教育》、《小学教学设计》、《江苏教育研究》等权威性杂志中有关科学新课程的论述、诠释,精选一部分推荐给教师,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与讨论。“走出去”,课题组的老师在研究期间多次分赴常州和外校进行培训和听课,还走进幼儿园了解学前的阅读课。课题研究中还开展了多次专题学习,课题组都能按每两周结合课题研究组织一次学习活动。我们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围绕自己开展的课题研究任务,进行学习摘记,要结合自己研究的课题或专题每学期撰写2篇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或论文。

4.规范管理,完善课题的研究思路。

用科学的方法对科研过程进行监控,实施课题的规范管理,让每一位教师都经历真正的研究过程,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不仅能确保课题的质量,更能确保 教师健康地发展。

各课题组成员在学期开始,认真研究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拟定出课题研究计划,每个单元专人负责;每位课题组成员必须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并付之于课堂教学,定期总结;一学期各课题组成员上交1篇以上有一定质量的课题研究论文和1份有质量的教学设计,总结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让教师能亲历“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行动、再观察、再反思„„”的研究过程,真正做到:在行动中研究、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在动态中研究行动。

5.精心设计,上好每节研究课。

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一起疏通教材,集体备课,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指导学生借助插图进行说写训练,切实把课题研究渗透到平时教学活动之中。课上完后,集体交流心得进行反思,并利用周一下午第一、二节课组织听课、评课的学习与研究。并及时把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发布到专题网站上。

6.资源共享,展示研究成果。

为了给学校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课题组组织下,在学校定期举行阶段性成果展示会。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效果

自2012年6月至今,本课题组全体成员按原定计划操作,不断地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注重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思考、认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初步摸索出了低年级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简单模式。

自从2012年课题成立以来,课题组的全体老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低年级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口语交际课的课型注重情境、互动和实践的特点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对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了“创设情境——双向互动——评价激励”的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进入角色体

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巧妙地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交际情境,有效地调动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2.合作交流,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往来交换思想、看法、意见,交流经验、交涉事情等待人处事的活动,必须要有交际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才能进行。而合作学习的最大优点,则是创设良好的语言沟通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合作与交流,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交际,在交际中相互学习,在听说中相互补充、评价、启发与促进。可见,口语交际有着很强的双向互动性的特点。因此,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我们既注重把握好学生之间的互动,又注意把握好师生之间的互动。

3.注重评价,实现口语交际的有效互动。

评价是口语交际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们讲的评价包括口语交际课上的评价和语文教学各环节中口语交际的评价两个方面。这种评价不仅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心灵沟通,更是一种特殊的口语交际过程。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注意突出“四性”:

(1)注重激励性。我们对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都能给予充分肯定,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在肯定成绩和进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坚定信心,不怕困难,改正不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运用类似于“刚才某同学表现很好,谁能表现得比他更好”这样的话,大大激励了学生敢于创新和勇于竞争的意识和勇气。

(2)注意深刻性。所谓深刻性就是指评价不光针对学生活动的结果,还通过结果去分析产生结果的得失原因。如学生在说话过程中遇到支支吾吾或“卡壳”现象,我们不急于求成,而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对针下药地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获得“瞬时顿悟”,从而把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下去。

(3)讲究准确性。不少老师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习惯于用“你真棒”“表现得好”等抽象模糊的话,这是不恰当的。我们要求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语言要作出具体明确的评价,不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总之,“创设情境——双向互动——评价激励”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互动中不断创新,发现问题,产生新思想,从而使课堂更活跃,使口语交际这个大课堂不断延伸。

(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明显提高 1.学生能说会道,口语能力提升

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中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口语表达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如:一位学生刚入学时,性格内向,胆子很小。由于他内心比较封闭,不愿与人交流,学习自信心不足,导致学习成绩较差。我们对这位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除了组织其他学生课间主动与她交流外,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她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在教师创设的交际情景中担任角色进行表演说话,并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慢慢地,他敢说话了,而且说得越来越响,越来越好,真是“哑巴”开口说话了。经过两年的锻炼,现在,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性格开朗了许多,人际交往正常,已经能大胆和别人交流,课间还能听到他与老师、同学交交流时发出的笑声。随着交际能力的提高,他的各科学习成绩进步很快。

2.学生文明礼貌,交际习惯良好

就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来看,不仅表现在说的准确、流利上,更表现为说的状态、形式上。为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态度。经过三年的训练,现在,大多数学生已养成了态度大方、文明礼貌的交际习惯。课堂上,一个学生在说话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无礼地哈哈大笑这些现象再也不存在了。学生已初步学会了交往、合作、倾听、补充、帮助,养成了文明地听的习惯。师生或生生互动时,经常能看到孩子们专注地侧耳倾听,真诚地欣赏别人的场面;同时,养成了友好地评价的习惯,时常可以听到 “对不起,我有不同意见,可以打断一下吗?”,“你的意见我赞同,但我还有一点补充。”,“老师,我也有意见想发表,可以吗?”征求性的话语代替了已往粗暴的打断,婉转的帮助代替了尖锐的批评,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着孩子们的心灵。

3.学生能言善辩,课堂气氛活跃

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现在的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大胆补充别人的发言,口语交际课上常常出现激烈的口枪舌战,使课堂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三年来,我校老师在联校教研、上级视导、评优课等都以课堂气氛轻松、学生大胆发言的特点给同行留下深刻的印象。4.孩子乐于交流,家长点头称好

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升了,交际欲望提高了,也就乐于与家长交流了。作为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从问卷中了解到,现在大多数学生每天晚上,会主动和家长交流自己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情况,交流班里的趣事。从他们兴致勃勃的交谈中,看得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逐渐提高,他们在学校里学习是快乐的,态度是积极的。我想,孩子的这种变化与学校有关,与班级有关,与教师有关,与老师平时注重在各个合适的时机渗透口语训练有关。

(三)教师在研究中成长,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在研究中,教师通过搜集资料、互动交流、共享智慧、课堂实践,不仅理论水平提高明显,而且掌握了口语交际这一新型课的基本教学方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还逐步构建起了口语交际的教学模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三年来,全体组员担任的研究课、公开课均受到同行的好评。潘井明老师执教校级公开课《买文具》、《冰花》;洪玉春老师执教校级公开课《我爱吃的蔬菜》;王小雷老师执教全镇公开课《小鸟的悄悄话》、《柳树醒了》;王建红老师执教全镇公开课《打电话》„„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学习理论,对研究中的实践行为给予深入思考并及时总结,撰写了多篇研究案例和论文,数篇在省市获奖,并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潘井明老师的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发挥语文教学的价值》发表于省级刊物《新课程》;马卫老师撰写的论文《教学做合一 造就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获省“师陶杯”论文评选三等奖;王建红老师撰写的教学设计《生活,让口语交际别样精彩》、王小雷老师撰写《如何劝说》被区教研室清浦教研论坛录用。洪玉春老师参加区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二等奖,潘井明老师获市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七、研究结论与思考

经过开展《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老师和家长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的精神气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里,孩子们的语言变得丰富灵动了,写话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校开展本课题研究初期阶段,学生与老师兴趣非常浓厚,但到了中期阶段,学生出现厌烦的情绪,老师的检查督促也有所懈怠。导致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何在呢?我们通过与学生和家长沟通,知道我们的学生 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在家与学生用普通话交流有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家庭环境的制约,很多孩子平时的课外阅读量不足,语言积累较少,从而影响了交际。在学校方面,个别老师认为平时的教学任务已经很繁重,还要搞科研,老师孩子都吃不消,因而出现了消极情绪。针对上述情况,课题组的老师认真反思,找出解决的办法:第一,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一带一的活动,让能力强的老师帮助教学上有困难的老师,经常开展集体备课,及时帮助其解决教学上的困难。第二,在学生当中开展读书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每天有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每周一节读书交流课,让学生在语言积累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口语交际的能力也不断地提高。

课题虽然要结题了,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把实验中已经获得的经验,与课改的新理念、新要求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口语交际与写话整合训练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相信我们明天的研究成果会更丰硕!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组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10

一、利用实物巧设情境

利用实物创设情境简单方便。小学生对于直观、熟悉的实物非常感兴趣,教师只要将实物与英语语篇教学联系起来,巧设情境,便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习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本单元语篇教学主题与中国新年相关,生活性非常强,贴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拿出提前准备的教学实物,有春联、剪纸、年画、鞭炮、红包等,学生虽然对这些实物非常熟悉,却无法用英语表达出来。于是,教师逐一引导,扫清语篇阅读障碍。

师:What will you do at Chinese New Year?

生(根据教师的实物,逐一表达):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paper-cut,New Year paintings, firecrackers and red packets...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依托实物,巧设情境,让学生一边看实物一边学习单词和句型,与整体语篇教学融合在一起,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动作展现情境

除了利用实物巧设情境,教师还可以利用动作展现情境。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有很多单词、句型适合利用动作演绎出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动作,让学生学得轻松,收获快乐,享受乐趣。例如学习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单元话题是“兴趣爱好”。首先,教师做动作让学生竞猜。教师做出弹钢琴的动作,并用英语引导:Can you guess what do I like doing? 学生回答:You like playing the piano.教师继续用动作引出踢球、看书、钓鱼、跑步等各种兴趣爱好,课堂氛围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回答。紧接着,为了更好地衔接英语语篇教学,教师再出示相关问题:What’s your hobby? What do you like doing? 这两个问题紧扣语篇教学主题,刺激学生交流探讨。

三、利用图画烘托情境

利用图画,同样可以达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自制图画,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图画,让学生即兴画画等等,方式多样可灵活选择。利用图画能够烘托情境,让情境更有效、更具吸引力。例如,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5 Signs,本单元的语篇对话与各种标志紧密相关,为了提高整体语篇教学效果,教师利用图画烘托情境。首先,教师用英语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Where can you see the signs ? Can you draw some signs? 引导学生动手画画。这个环节将学生的兴趣带动起来,学生纷纷拿起纸和笔,画出自己知道的signs,如用一根烟头和一个斜杠表示禁止吸烟。学生在呈现图画时,教师用英语提问下面的同学:“What does it mean?”引导学生说出“It means ‘No smoking’”。教师以图画情境将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

四、利用表演体会情境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表演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情境。例如学习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教师设计表演活动,让学生体会情境,从而加深对语篇内容的理解。本单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非常适合用“演一演”的方式将故事呈现出来。因此,在学完整体语篇内容后,教师在设计活动环节时可让学生根据语篇内容表演这个故事。于是,学生开始分组合作,分配扮演角色,设计对话,在表演中加深对语篇内容的了解。教师利用表演活动,让语篇教学更有趣,也实现了新课改提倡的乐学教育。在学生表演时,教师注意用激励评价满足学生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以激发学生不断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动力。◆(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

※本文是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高段英语语篇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NAFLE0314008。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11

一、语篇语法概述

1.语篇语法的含义。

语篇语法是指“通过广泛使用真实或简化了的语篇, 向学习者提供大量含有语言使用情景的目的语结构, 让学习者建立形式与意义连接”。语篇语法是相对于以句子为中心的语法而言的, 比起传统的语法结构分析, 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更具情境性。

2.语篇语法的关系。

在英语中, 语法是语篇的基础, 语法的使用受制于语篇的制约, 而语篇是语法的语境, 使得信息上下连贯, 语篇语法相辅相成, 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 脱离语境的语法是没有意义的。

3.语篇语法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语法教学主要注重语法结构的分析, 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孤立, 容易使语法脱离语境, 不利于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应用。而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 其对于语法结构的认识是合作性的, 注重的是意义和表达的过程分析, 体现了语篇与语法的融合, 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法, 提升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语篇语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法知识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才有实际的意义, 因此, 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那么,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应当怎样应用呢?下面以牛津英语8B Unit2 Travelling Grammar教学为例, 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1.巧植语境, 激活认知。

语法知识是英语的重难点,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也会略显枯燥。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只有对语法感兴趣了才会去学习、去钻研。因此, 在语篇教学时, 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特点, 创设生动的语篇情境,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激活他们的语法认知, 实现理解记忆。

本单元的语法主要有两项。第一是, 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2) , 即, 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现在;第二是, have/has gone to、have/has been to、have/ hasbeen in的区别。如果依照常态的演绎教学法, 即教师先呈现规则, 再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机械操练, 学生们未必会有强烈的兴趣, 而且一定会感觉繁、杂、乱。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兴趣特点, 播放了一个具有真实语篇语境的视频, 该视频中主角Mother Pig和Little Pig的具体对话内容如下:

M: Hi, I am home. It has been a long and tiring day today.

been, Mom?

flower.

L: Mom, it has been a long day for me, too.

M: Tell me what you have done today.L: I have finished all my homework.

L: I have finished all my homework.

M: Oh, good boy! And?

L: I have cleaned all the rooms.

M: Pretty good. And?

L: And I have eaten up all the food.

M: You must be very, very tired by now, I should say. Oh, my god! What have you done?

L: What?

M: You have eaten my precious flower?

L: But it has died for a couple of days.

M: What did you say?

L: I mean it has been dead for a couple of days.

Furthermore, the flower you have mentioned is nothingbut a cabbage!

不难发现, 该对话中出现了许多含有现在完成时的句子, 该视频很好地将上一课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1) 和本课时的用法 (2) 以及have/has gone to与have/has been to的用法的区别巧妙地植入了语篇语境, 并进行了动态展示, 学生们很自然地从中体悟到了现在完成时的正确语境功能, 尤其是Little Pig的两次话语修正更顺理成章地激活了学生的语法认知。

2.体悟语境, 梳理规则。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 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 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据此, 教师在语法教学时, 需要加强与语篇的联系, 让学生体悟语境, 了解同一语法现象在不同语境中的区别, 然后梳理规则, 感悟语法的语用功能。

活动一:问题引领, 加深认知

Question1: What has Little Pig done today?

He has finished all his homework.

’precious flower .

Question2: How many days has the flower been dead?

Answers:

It has died for a couple of days. (X)

It has been dead for a couple of days. ( √)

It died a couple of days ago. ( √)

Question3: Where has Mother Pig been?

Answers:

She has gone to the flower market. (X)

She has been to the flower market. ( √)

She has been in the flower market. (X)

本环节 , 我用三个 问题 , 将语境素 材一分为 三 , Question1包含的语境素材为8B Unit1, 即, 现在完成时用法 (1) 的复习, Question2包含的语境素材为本课时的重点语法项目一, 即, 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2) , Question3包含的语境素材为本课时的重点语法项目二, 即, 三个相似结构的区别, 这样划分的目的是为后面的探究规则做好铺垫。

活动二:阅读讨论, 探究规则

让学生先独立阅读Question1&2的回答及8B教材P13、32页提供的语法介绍, 再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两组回答分别介绍了现在完成时的几种用法?2两种用法中动词的过去分词一样吗?连用时间状语呢?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 教师再做适当完善, 最后总结如下:

现在完成时:

★用法

用法 (1) :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产生影响。 (Question1)

用法 (2) :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Question2)

★结构:have/ has +P.P

★注意点:用法 (1) 中, 动词可以是瞬间动词也可以是延续性动 词 , 连用的时 间状语常 有 :already, ever, just, never, yet等;用法 (2) 中肯定句中动词必须要用延续性动词, 连用的时间状语常有:for…, since…, so far…等, 瞬间动词和延续性动词的转换, 详见P32页表格。

接着让学生独自阅读Question3的回答及8B教材P31页提供的语法介绍, 再分组讨论:have/ has gone to、have/has been to、have/ has been in在语境中有什么用法区别?同样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 教师再做适当完善, 最后总结如下:

have/ has gone to… (表示主语去了某地, 人不在说话处)

have/ has been to… (表示主语去过某地, 人已回到了说话处)

特例:Where have you been?你去哪里了? (注意:中英文意义有别;to的省略问题)

have/ has been in… (表示主语来/到/去某地有……时间了)

这里的规则探究帮助学生对现在完成时的认识从感性层面延伸到了理性层面。另外,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发现和探究的空间,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构建了自己的语言知识体系”。这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活用语境, 演绎巩固。

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初中阶段的语法教学, 应从语言应用的角度出发, 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语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在学生掌握了所学的语法知识点以后, 还是要再联系一定的语篇, 对其进行演绎巩固, 加深印象, 从而真正提升学生对语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活动三:语篇演绎, 火眼金睛

这个环节的两个练习是和课始的视频材料一脉相承的, 是在学生掌握了本课时的两个重点语法后设计的语篇练习 (尽管第一个练习初看是句子, 其实6个句子不是孤立的, 而是表达了一个完整的语篇意义) , 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给定的语境中内化和活用所学语法, 从而力求达到巩固新学知识的目的。

活动四:活化知识, 自由表意

根据下表提示, 以Little pig’s Holiday Trip为题写一篇90字左右的小短文。

这一步是承接活动三改错练习的话意而设计的一个活化语法知识的练习。教师为了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 在表格中提供了一些本可以自拟的内容。这个练习的设置是帮助训练学生灵活应用所学语法在语篇上自由表情达意的能力。

三、结语

上一篇:护理带教实习论文下一篇:壮族过春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