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乡 教案(精选10篇)
梁村小学
赵小霞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4,鼓励学生用笔画出自己的家乡.【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自己的家乡.【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你们喜欢画些什么(生说出自己喜欢画的东西)太好了,大家都喜欢画画,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几位朋友,他们也喜欢画画.并且它们都画了自己的家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家乡。(出示课题)二,新授课: 1,看图学文: ⑴ 你们猜猜,图中的小朋友分别是谁?
(2)要想认识图中的小朋友我们必须过几关,(①找生读生字②去掉拼音读 2,走进涛涛的家乡
⑴生找出喜欢的的句子朗读,在这过程中师指导有感情的读,⑵在这段学习中重点点出那么……那么 三, 小组合作学习(3,4,5段)
每组选出代表汇报他们组的成果,全班再交流。四,运用语言:
出示图片学生练习那么……那么。五, 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的五位朋友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些小朋友通过画家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你爱家乡吗 那就用你的五彩的色笔画出自己的家乡吧.在画的时候,请你画出家乡的特色,比如:家乡的毛竹,家乡的小河,家乡的田野……把自己也画进去.六,板书设计 涛涛
海边 山山
山里平平
平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习作”:在和同学互相介绍家乡的景物时, 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启发。比如, 有的同学观察得特别仔细, 能说出景物的特点;有的同学能按一定的顺序, 说得很清楚;还有的同学充分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这次习作, 我们就来写一写家乡的景物, 写的时候注意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 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果对其他地方的景物特别感兴趣, 也可以写。
拓展思路
同学们, 你感受到了吗?我们的家乡可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哦!你看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金浪翻腾的沙漠、层层叠叠的梯田、宽阔美丽的街道, 还有那名山大川、花草树木、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多么迷人哪!让我们互相交流, 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习作提示
1.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 包括它的位置、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你可以抓住最突出的一两个方面重点介绍, 这样特点就更鲜明了。如有同学写《家乡的田野》:“咧开嘴的玉米, 猫着腰的谷子, 红着脸的高粱, 蓬着白发的棉花, 真让人乐得合不上嘴!”五谷丰登的田野, 特点鲜明。
2.排好顺序。你可以按观察顺序写, 如由远到近, 由整体到部分, 从上到下, 由外到内等;也可以按时间顺序、地点变化顺序写;还可以按不同的内容写。如一位同学写《家乡的竹林》, 就按“远看——近看——整体——单根”的顺序, 写得很有条理。
3.渗进想象。你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 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 再把景物的状态、颜色、声音、气味等描写出来, 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某同学写家乡的草地, 就用了比喻的手法, 把草地想象成大地毯, 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宽阔柔软。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设计:画家乡教案|画家乡优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学习课文的几个段落,并随文识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出示课题──画家乡,读题。
2、你的家乡在哪儿呢?喜欢吗?
3、你想把自己的家乡画给大家看看吗?
二、展示家乡图,说说自己的家乡:
1、把画好的家乡图展示给同学看:
用几句话来说说自己的家乡。
⑴ 自主说。
⑵ 同桌互说。
2、整体感知课文:
⑴ 我们都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⑵ 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⑶ 听后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
三、在比较中学习课文段落,自主体验感悟课文内涵(以“山山”、“平平”的家乡教学为例)
1、分组,以相同的生活区域为标准。
2、欣赏景色美:(先欣赏同乡的美景)
⑴ 看课件──(以“山山”的家乡为例)
⑵ 请学生讨论说这画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乡?哪些景物最喜欢?画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配音乐,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语言美
4、说话训练:请生活在同地区的学生说说自己与山山的家乡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
5、欣赏语句,运用语句:画家乡教案|画家乡优秀教案
⑴ 用“____”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⑵ 学会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⑶ 随文教学有关生字。
四、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
1、选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图片,自学。
2、完成口头练习:
____________的家乡在__________。他画的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那个孩子___________。
3、指导感情朗读。
4、会欣赏美的语言并背诵。
五、感情朗读有关章节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了解、搜索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区的有关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对于不熟悉的生活区域,通过询问、查资料等手段合作、探究学习有关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画家乡教案|画家乡优秀教案
1、检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
二、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1、介绍自己搜集的是谁的家乡资料。
2、汇报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上网、查书……)
3、说说自己资料中介绍的与课文内容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三、根据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有关段落:
1、分组,以搜集相同区域资料为标准。
2、以“涛涛”的家乡教学为例:
⑴ 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涛涛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⑵ “涛涛”又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⑶ 教学生字“虾”“贝”的音、形、义。
⑷ 配乐,感情朗读。
⑸ 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记住。
⑹ 看课件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说涛涛的家乡。
⑺ 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你会怎样说说自己的家乡。
3、拓展:
⑴ 学着课文中的介绍,给你自画的家乡图旁边写上一段话,要求用上“那么……那么……”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⑵ 写好后请你当导游,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
3、大胆、自如地说说自己的家乡,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热爱的家乡。
设计意图:
低段的语文学习识字与朗读是重中之重,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初读能大致了解课文简单的主要内容。本班学生有一定的预习能力,生字的认读上减轻课堂的负担,重点在感悟课文上。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语言、用画笔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家乡”
你知道什么叫家乡?
(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
“( )的家乡”,自由发挥。
2、是的,家乡在我们的眼里是那么美丽、漂亮,今天咱们班来了几位新朋友,他们是用画笔“画家乡”的,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板书:画
齐读课题。
(由“家乡”入手,并用( )的家乡,说说短语,从自己的说家乡转而导入课题《画家乡》,说→画的跨度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好奇,牵引着学生的那份好奇学习全文,效果会更棒的!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好奇心也是位很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好奇,学习欲望也不言而喻了!)
二、初读课文
(一)生字学习
1、请大声地朗读课文,生字再多读读,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小组学习生字卡片。
3、检查生字。
检查生字卡片,个别较难的`予以指导。
(由于学生都有课前预习课文、学习生字的习惯,在学习生字时更多的是检查指导,对生字的扩展,我想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这也是先学后教的一个体现吧!)
(二)了解课文大意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位小朋友,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儿?
2、反馈、板书。
3、说说你最喜欢哪儿?为什么?
同桌交流→ 反馈
鼓励大胆自由说。
(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为精读课文做好铺垫。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口语交际,选取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想象之说。)
三、指导写字
1、观察重要笔画
2、师示范、生书空
3、学生自由书写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是写字的一大重点,教师示范书写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间架结构、笔顺方面的失误会大大减少。)
反思:
一、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从学生课堂教学情况反馈来看,全班除了王斐都能找出主要内容,即谁的家乡在哪儿?90%左右的学生能较有感情、准确地朗读课文,98%左右的学生认真预习了生字,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完成识字任务。本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在自由说“喜欢的家乡”时都能说出自己想说的。从抄写本的情况来看,有个别的学生对“贝”、“爱”的出错率较高。
二、目标达成问题分析:
1、从目标达成情况看,本课知识目标落实较为到位,认读的12个生字基本过关,个别差生在写生字时存在问题,如“贝”、“爱”失误较多。写字是本班的一大致命弱点,我觉得自己的字不能见光,对学生的写字指导也找不到准确的定点,一直都有点飘乎乎的感觉。因此,怎么样才能有更漂亮、结构更准确的字是我困惑的一大问题。
2、从目标达成情况看,情感价值目标落实一般,给我一种不太实的感觉。尽管安排学生从说“( )的家乡”入手,初步感知家乡,进而通过朗读全文抓住主要内容,在自己的感观基础上自由说说喜欢的家乡。学生们会说,但总觉得对“家乡”的理解不透彻,而我也实在找不到适当语言来表述“家乡”、“大海”、“平原”、“草原”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像是个空中楼阁架在学生的认识中,但不管怎么样,目的就是透过这么多孩子的家乡向学生传达爱家乡的思想。有了热爱家乡的意识,再去动手画家乡会更有感触。
三、结论
原文
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画上的山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呢。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平平。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她画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他画的城市那么美。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那个正跑向科技馆的小男孩,就是京京。
小朋友,你的家乡也一定很美,请你画出来吧!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男”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3段课文。
3、能运用语言,介绍涛涛和小青的家乡。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画笔,你最想画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板书:画家乡)想看看吗?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词
1、课件依次出示画面,师配乐范读2―――6小节。
2、引:他们的家乡美吗?课文写得更美,赶快去读一读吧!注意度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还可以请教你的同桌或老师。开始吧!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
(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谁最能干,能当小老师来领读―――――个读―――开小火车读
(2)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生字躲到词语中了,你还能读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生字、词语都能读了,我们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多了。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观赏涛涛家乡的美。
1、出示画面:这是谁的家乡?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认真地读一读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
3、涛涛的家乡美在哪里呢?现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交流: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显示句子―――指名读―――引导说句那么(),那么()。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引导感受涛涛在海边生活的乐趣。
5、师生合作读。
6、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呢?
7、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
自由准备―――――指名介绍(注意人称转换)
8、小结学法,引导自学第三段。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涛涛画的家乡。我们先看图,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读课文,找涛涛画了些什么,接着美美地读了喜欢的句子,最后还当小导游介绍了涛涛的家乡。老师想请小朋友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和你的同桌一起学学第三段。
四、同桌合作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指导朗读。分句――整段
(3)当小导游介绍。
五、书写指导:贝原男
六、课外作业
画画我们的家乡,下节课也请小朋友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你们画的家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写的是五个不同地域的孩子用彩笔画家乡的事,通过他们的画,展现出他们各自家乡的美丽,表达了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读着《画家乡》好像遨游于祖国的美好河山中。你看,那浩瀚的大海、辽阔的平原、连绵的`群山、茫茫的草原,还有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你将再次感到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多么美丽。这将激发起我们对美丽祖国的无限热爱,更何况是我们的孩子们呢!值得欣赏的是孩子们的画画出了各自家乡的特点,更有趣的是他们把自己都画到画中去了。这么好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孩子们好好感悟,让孩子们好好欣赏,使他们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提起五彩的画笔,用绚丽的色彩把家乡,把祖国大花园装扮得更美丽,更妖娆,从而深化了主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针对这样一篇情境优美的课文,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运用情境教学是恰好不过了。因此,我先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从而产生愉悦的情绪,激发起对课文的朗读兴趣。学生有了这样的兴趣,老师再进行指导,就能更好地把课文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情景中识字。
二、注重方法的选择,在生活中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是不稳定的,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较差,注意范围也有局限性。而游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轻松愉快。如在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中插入一个游戏,将会出现一个个兴致勃勃的学生,将会使整个课堂蓬壁生辉。如在认识12个生字时,让学生当“小老师”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干,就会纷纷起来想试一试,这样给学生以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并且把生字放到不同的语境、不同的生活中去认识,会有明显的识字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和方法的改进
1、在指导书写时我注重了讲解、书空、范写,但由于学生对字体摆放结构特点的理解不够,而使学生的书写时结构不够工整、完美。而且,写字时间长了,学生写字也有点厌烦了,没有兴趣了,也就写不好字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写字效率,在学生中多开展一些活动,如师生比赛、生生比赛、书写展览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从课前谈话引出“家乡”,让孩子们感受自己家乡“大洋”的美好,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从家乡大洋导入,原意是想从身边导入,激发学生情感,并带着这种情感进入学习,但从实践操作来看,这一环节效果不是很好。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这一环节,重点学习“宽”、“虾”、“脚”、“捡”、“贝”、“壳”6个生字。学习生字时,我创设过关游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再读词语,再读通课文,最后走进课文。生字教学到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这节课重点学习6个生字,这6个生字贯穿读文,读句的各个环节。在课中操中也有所体现。为了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巩固生字,编排课中操,正好是课文5位小朋友的家乡,以一问一答式展开。但课中操的内容有点长,我让学生边拍手边读了2遍,有些疲劳,如果可以在第二遍的时候,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出现,可能会更好。
在研读课文时,让学生读准句子中生字的字音,读好大海的“宽”,记住“宽”字,用一句话把“宽”字的形和义结合在一起。(把看见的东西全都包括在里面了,连水草都在内。)除了“宽”字讲解比较仔细,还有“捡”字,做做动作,“提手旁”和手有关,这一只张开的手就像“捡”。说一说用手捡过什么?联系生活说话。像“贝”字教学,露出的“撇”和“点”,就是贝壳的小触角,让孩子感受贝壳的美丽,学写“贝”字,从而注意起“贝”字的写法。贝壳的触角长在什么地方,这在造字上可能有歧义,我自认为形义的结合会让孩子们容易识记,可是语言的规范还是需要注意的。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低段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语言、行为上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语文教学允许学生犯错,但不允许教师犯错。
低年级语文教学,生字教学是重点,如何激发兴趣,让孩子乐学,把单调乏味的生字变成动听的音符,这将是我一直追求的。这次的大洋行,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比如:生字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创设学习生字的情境,把一课中孤零零的生字编成句子,编成儿歌,让孩子可以换个语境学习生字,只有扎实的生字教学,才会有缤纷多彩的阅读天地。
画家乡教学反思2《画家乡》这篇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情操。一幅幅的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画笔去画自己的家乡。教学本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时间定为两课时,今天上的是第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学习课文中的12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从朗读中感悟家乡的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二、认真预习,为上课做好铺垫
布置学生预习的作业:熟读课文,认识生字。另外一项是让画画自己美丽的家乡。孩子们交上来的每一幅作品都是那么的有特色,画幅有的是农村,有的是城市,有的是曲阜的名胜古迹,有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可见孩子们对自己的家乡还是比较了解和喜欢的。
三、朗读感悟,掌握学习方法
在课堂上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检查学习生字情况后,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如在精读课文第二段,指导感受涛涛家乡的美时,引导学生说:“涛涛的家乡美不美?美在哪里呢?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便根据自己的喜欢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得是那样的津津有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孩子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兴趣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重要目标之一。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课文的2—6自然段,段落结构形式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文。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结合课文插图,重点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我以学生的朗读体验为载体,激发学生的个人情感。这个朗读体验过程主要是分层来进行的:首先借助课件的直观性,吸引孩子的兴趣,然后再让他们读文体会,抓住重点词语朗读感悟,让他们的整个情感随着这个过程,层层递进,步步升华。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充分体现了选材的自主性。教学时紧抓住第二自然段进行引导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大海的迷人。而其他几个自然段则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自主学习,而后再集体反馈.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同时我注意到“读”领风骚。读的过程循序渐进,读的形式多样,从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真正地体现了读中悟、悟中读,特别是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式“那么……那么……”和重读“一艘艘”“装满”等词语,较好地引导学生体会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大海等的喜爱、知道这些词语体现了鱼虾很多等)自我感觉,在这一部分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找出优美词语好好读一读,词句训练到位。如让学生用“那么……那么……”进行拓展说话,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对比(船上装了鱼和虾和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让其体会到用词的准确性。
四、学文,欣赏祖国的秀丽风光
教学方法能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显现了语文的特色。在教学这篇课文的其他几段内容时,利用课件向孩子们展示了祖国各地的秀丽风光,把学习课文变为和小画家交朋友到他们的家乡去游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孩子们去祖国各地游览、观赏。这时,读课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学生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了文本,感知了课文内容。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通过第2自然段的学习,学生熟悉这种学习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3—6自然段。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剩下的小朋友的家乡。这样,不但让孩子能学习课文,最重要的是学习运用一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进行讨论,学生获益不少,作为老师的我也获益不少。而且学生能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无边的大海,苍翠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再配上生动的画面,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展示了祖国各地的秀丽风光,让孩子们去祖国各地游览、观赏。学生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了文本,感知了课文内容。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同样注重引导学生的朗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美美地读一读,让学生能自由地发挥,自由地选择,让他们得到完全的展现,真正体现了语文性,让学生掌握了语言应用的技能。
在课堂中,指导学生美美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熏陶热爱家乡的情感。还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课件运用也恰到好处,在出示课件后,让学生回归文本,将多媒体与文本相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整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高。
五、课后延伸,练习写话
为了唤起孩子们对家乡重庆的印象,我开始给孩子们看收集到的图片。首先我让孩子们看了解放碑。虽然这张图片流光溢彩,可是由于解放碑和周围的高大建筑比起来实在过于渺小,孩子们对它都没有什么记忆。以前没有印象没关系,我相信通过这次图片刺激,下次孩子们去解放碑的时候一定会留意它了。
接着,我又给孩子们看了重庆的大桥。一座座雄伟的大桥横跨江面,每闪过一座桥总能听到孩子的惊呼“哇——”,孩子们饶有兴趣地
读着桥的名字:“重庆朝天门大桥!大佛寺长江大桥!……”一年级下册了,孩子们认识了不少字,一个个摇头晃脑,小眼睛熠熠生辉,稚气中透着自信、快乐。
“咱们重庆不仅是桥都、江城,还是山城!”轻点鼠标,歌乐山健康大道的雄壮风姿在我话音刚落的一瞬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雪山——”依然稚气的童音瞬间把我冻僵了。我使劲往自己的心底加了一把柴,融掉满身的冰雪,仔细看了看我选择的图片,整个歌乐山郁郁葱葱,哪儿有半点雪山的样子?“孩子们,你们再仔细瞧瞧,这是哪儿?”歌乐山的健康大道早已是市民锻炼身体的热土,我相信,作为歌乐山的孩子,虽然不是人人都爬过健康大道,但过半应该没有问题。即使没有走过,但健康大道的起点是上歌乐山的必经之地,孩子们至少也应该看见过呀?但遗憾的是,孩子们全都茫然地看着我,怎么也搜索不出这张图片的出处。没办法,我只好把答案告诉了孩子们。孩子们一个个恍然大悟,“我前两天才去过!”“我去爬过好多次呢!”……
舒缓的下课乐曲响起来,上课的情形怎么也从脑海挥不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们这样的熟视无睹?难道正如诗人汪国真所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即使没有风景,也不应该看着繁茂的绿色海洋说雪山呀?这样的麻木,这样的想当然,我们教师还遭遇得少吗?孩子写做好事就是捡钱包,写友谊就是好朋友不拿作业给自己抄,然后自己认识到错误,承认错误,和好如初。
爷爷说:“解放五十年来,我们金山地区出了许多名人,今天我就给你们讲一个乡下阿婆的故事吧!乡下阿婆阮四娣是槽径镇人,刚解放时她已经四十二岁了,是方圆几十里出了名的‘女红’能手。”
表弟插嘴说:“外婆,什么叫做‘女红’?”
爷爷回答道:“那时候女孩子读书的不多,但绣花,剪纸,编织等技能是非掌握不可的,总称‘女红’。阮阿婆绣花的针脚细密,错落有致;她剪的‘喜’,‘福’俩字真神了,人见人爱。”
剪出的动物栩栩如生。逢年过节,乡亲们总要请阮阿婆剪这剪那,贴在窗上,门上。阮阿婆总是热心满足乡亲们的要求,却从不收一分钱。春去秋来,阮四娣阿婆已经七十二岁高龄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农村文化与娱乐活动也展开得红红火火,阮阿婆进了金山县农村画创作班。有人说她是八十岁学吹打。
阮阿婆可高兴了,天天起早贪黑学画画,在指导老师的细心辅导下,阮阿婆的画技大进。她作画十分独特,先把要画的东西剪出来,然后画入画稿,有较浓的剪纸味。
她的画《竹林里的吹箫人》曾获上海江南之春画展一等奖。《孵蛋》获全国农民画展二等奖。《万紫千红》,《荷花池里的鸭群》……都在国内频频获奖,还有不少作品在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日本,荷兰等国展出。她还曾在法国举办了个人画展。
我听了情不自禁地说:“那她不就成为中外闻名的女画家了吗?”
爷爷笑笑说:“是啊!她的从艺经历被编入《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大辞典》。行家们称她为典型的民间艺术家。真是时代造英雄。”爷爷在书柜里抽出了一叠明信片,给我和表弟看,“这些事阮阿婆的画,这位就是阮阿婆。”一位满头银发,容光焕发的阿婆便呈现在我的眼前,她戴了一副老花眼镜,笑得那样慈祥……
学习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老师的指导下,描画自己的家乡。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课文第2、3、4、5自然段,了解画的内容,体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感知课文描写家乡景色的美丽;说自己家乡的样子; 教学准备:
1、通过观察、访问或与家长聊天,了解自己家乡在哪里和它的样子。
2、用小彩笔画自己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的图片。
3、课文中图的课件或投影片。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在哪里? 你想把自己美丽的家乡画下来吗?我们先学一学课文中小朋友是怎样用画笔,向我们介绍家乡的?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借助音节读准字音。
2、同桌或小组内互相读课文 要求:
(1)互读互助 读要努力读正确,听要认真,发现错误帮他改正。(2)读后标出自然段
3、检查反馈学生初读课文后的识字情况
(1)内容: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或短句,强化识字
宽 虾 脚 捡 贝壳 原 奔 密 匹 市 楼(2)形式:可指名读、可开火车读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一)第一板块: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己读课文,想一想读后知道了什么?
(汇报后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知道文章的整体:什么时间 谁 在做什么)
(二)第二板块:读课文,感悟语言
1、观察彩图并读课文
(1)找一找:每一个自然段与五幅彩图的联系。(2)说一说:指出联系。(3)读一读:相应的自然段。
2、按自然段学习课文
说明: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能结合语言与图画说出家乡的美、读出家乡的美。
第二、三、四自然段可打破自然段的顺序进行教学--按学生喜爱自然段的兴趣所需,这也体现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
以第二自然段为例:(1)细读第二自然段。
想一想这次再读你又知道了什么?
(结合插图、投影片或电脑课件汇报,同时启发学生想象,在情境中感受画面中的形象。)
(汇报重点指导语言表达顺序及感悟语言内涵,构成单幅图画的美:a、家乡在哪里;b、家乡怎么样;c、画中的人在做什么。)
结合图画、语境了解词语的意思。
(2)随学生的汇报指导学生的朗读,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
如:"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要读出家乡的赞美感。
要读出涛涛置身于海滩享受海滩给他带来的快乐的情感。(3)启发想象再朗读本自然段,回归自然段整体。
课文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可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也可让学生对画面的喜爱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学习方法可同第一自然段学习方法)
3、说自己的家乡:(学习运用书上的语言表达方法)表述内容:
(1)家乡实景(生活的所在地、老家)(2)想象中家乡的美丽景色
(三)第三板块:有语气地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1、自读后指名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并把它背诵下来。
四、作业: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自己喜爱的自然段,有能力的也可背诵全文。
2、用小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2、强化读生字字音。
二、记忆字形,学习运用,指导并练习书写
1、记忆字形
2、学习运用:重在思路指导。
三、指导书写
1、观察分析:观察结构
2、找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照例子描一描,感受位置。
4、自己照范字写一写,加强体验。
5、同学互评或教师参与评价,提高认识。
6、自己独立书写。
四、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学生分小组互说自己笔下的家乡,然后请代表全班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表达交流,学用课文语言,同时表达对家乡的喜爱或期盼之情。
四、背诵课文展示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大海 大山平原 草原 城市 画家乡
宽 蓝
教材简析:
《画家乡》是第二册第六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美术课上,孩子们用彩笔画家乡的事。通过三个孩子不同的画,展现出他们各自家乡的美丽,表达了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这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歌唱壮丽的河山,秀美的风光;歌唱富饶的土地,丰富的宝藏;歌唱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我们应该凭借教材,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欣赏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积累美的语言,获得美的享受;欣赏美的行为,培养美的情操,使他们从小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的角色要转位,教师的观念要转变。教师应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课程内容来说,要体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融洽,利用课程资源,招展语文课的内涵。
本课的教学,紧扣文本语言,紧贴文本主旨,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阅读、品析、感悟、体验、想象等语言实践,感受到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辽阔、美丽、富饶。同时学生也在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中领悟到语言运用的精妙,享受到审美乐趣,培养了创造思维。
设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设计教学。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图片、词卡 教学设计
一、字卡导入:
1.今天,老师专门带来了几个小伙伴给大家认识,想跟他们交朋友么?那得先认识他们的名字.他们是:(出示卡片齐声读,老师贴名字)再次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再次读出他们的名字)这几个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瞧,(出示图 片)每人分别给大家带了一幅家乡画,今天,让我们追随他们的脚步一起去欣赏一下。2.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24.画家乡),齐读课题。他们的家乡到底如何呢?(设计思路:从读字卡了解主人公名字,进入家乡风景画的学习显得自然有意思!)
二、学习生字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2页,自由读读课文,注意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宝宝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读书姿势,指导读书认字)2.现在看看这些带拼音的词语,谁能当小老师读一读,(三名学生教读)小老师教得很认真,学生也学得很努力!再一起大声的读一遍吧!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分别找几排学生认读,说说记法!
3.老师认为去掉拼音你能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先说给同桌听听,现在请抢读生字让气球升上天空。
4.读词语,做动作记住它:捡贝壳 收稻子 采蘑菇 骑骏马
5、出示词组练习说话:又绿又密 又高又大
金黄的稻子 碧绿的菜地
高高的楼房 宽广的平原
6、指导写字.过渡:宽广的平原,茫茫的草原,(出示草原平原图片介绍),引读:这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出示原字,学生观察:它是半包围结构,怎样才能把它写好看?指导书写。(老师示范:横从左上格起笔,稍稍向上倾斜,竖撇要写的长一些,写白的时候,竖和横折略向里斜,竖勾写在竖中线的右侧,点点。来,同学们伸出小手,再写一遍。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6,先描红,再写两个)在写的时候,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噢!
7.教师简单评价:我看了,你们都能一笔一划的去写字,个个都把字写得方方正正。真好!(设计思路:认字方法多元化,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实现认写迁移,指导写好典型字)
三、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可真调皮,他们又蹦蹦跳跳跑到你们的书里去了,请同学们再次来读读课文吧,同时动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小朋友的家乡在哪里,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2.哪位勇敢的小朋友上来把礼物贴上,给展示一下,同时介绍一下他们的家乡在哪里,他们都在干什么呢?生贴,师帮助。
(设计思路:读文看图让学生记住课文内容,学生乐意完成。)四.重点解读第二自然段
1.那就请涛涛带领我们去他的家乡旅游好吗?想去吗?出示第二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看看涛涛的家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滔滔的家乡----美,美在哪里?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出示课件)指名读
师:是呀,大海一眼望不到边、碧蓝碧蓝的,谁再来读? 师评:老师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地方。这就是蓝蓝的,宽宽的大海,我听到了您的赞叹声,读出你的惊奇,一起来、3.远远望去,你又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
师:是啊,涛涛画的家乡很美,他的家乡还美在哪呢
出示句子:“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师导;这一艘艘装满了鱼和虾的船承载了渔民伯伯丰收的喜悦,他是多么开心呀,来,读出他们的心情!个别读
4.涛涛就是生活在这么美丽富饶的地方,他是多么幸福,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幸福,齐读第二段。
5.指导看图背诵:师评:老师可真佩服你们!
(设计思路:由抓住美的句子来品味读到指导看图观察,说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最后达到背诵,这样层层递进,目标达成度高!)五.略处理3-6段
1.师:涛涛的家乡很美,其他孩子的家乡也很美,也来看看图画,读读3-6自然段,可以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
2.四生汇报读书,看谁读的家乡最美?
喜欢谁的家乡就站起来读谁的,你都喜欢可以都读下来
指导孩子读好高清,平坦,宽广,一眼望不到边,宽宽的,高高的等重点词语。(随机板书:蓝,高,平,绿,美)
(设计思路:通过自己看图了解,到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最后说一说读一读想一想他们喜欢的家乡,容易领悟不同家乡的各自魅力。)五.夸自己的家乡,深化主题
1.出示临沂风光图,选一处用上“……那么……那么……”说话。2.我们也可以仿照这种顺序来夸一夸自己的家乡:
引导孩子完成我的家乡在--------------,-----那么----------,那么----------。还有-------------,那个在-------------,就是我。(设计思路:一课一得,本课争取让学生学会夸自己的家乡。先看家乡风光图选几处用上那么那么说话,再仿照课文构段方式夸出自己的家乡,显得由易到难,水到渠成。)六.总结
师:无论是平原还是草原,都组成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祖国。是呀,祖国的风景名胜数不胜数,每一处都令人叹为观止。生长在这样美丽的家园,谁人不骄傲?谁人不爱他?(板书爱)七.一首小诗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念一念:画家乡
要是我的家乡在画中
那该有多好, 和涛涛一起去海边捡贝壳
提上小竹篮和山山采蘑菇 骑上大白马追赶羊群
伴着京京畅游科技馆
哦,我们的祖国就是一幅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祖国风光说不尽
锦绣山河惹人醉,你我携起手,让画更加美!
师总结:亲爱的孩子们,家乡处处有美丽的风景,这风景就像一幅幅流动的画,课下你可以拿出五彩的笔,画出自己美丽可爱的家乡。孩子们,祖国未来的蓝图,靠你们去描绘!板书设计:画家乡(爱)
大海 蓝 青山 高
平原平草原 绿 城市 美
教学反思
《画家乡》一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读着《画家乡》,好象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旅游观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受到我们祖国是那么伟大,它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情操。一幅幅的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使
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笔去画自己的家乡。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有兴趣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识字、写字,画一画自己的家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孩子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兴趣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结合课文插图,向孩子们展示了祖国各地的秀丽风光,把学习课文变为和小画家交朋友到他们的家乡去游览 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孩子们去祖国各地游览、观赏。这时,读课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学生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了文本,感知了课文内容。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充分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无边的大海,苍翠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有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一定会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画家乡 教案】推荐阅读:
画家乡的教学设计10-10
家乡风景美如画500字作文10-11
清清家乡水活动教案06-18
地方教案可爱的家乡07-14
爱家乡成长班会教案09-13
五年级作文教案:我爱家乡的09-29
画教案05-29
画脸谱教案06-08
一语《画》教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