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汇报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汇报(精选8篇)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汇报 篇1

人生百味

我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已有五六个年头了,在原领导班子的努力下,经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ApS”教学模式在我校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9年10月24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中数会暨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全省的近四百名教学专家、研究员、教师到我校现场听课观摩,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赞誉和好评。

2010年新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在樊校长的带领下,围绕建设“充满活力、特色鲜明、优质和谐”的新五中这个大目标,大家认真分析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在教师、学生中进行了广泛地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校现状

1、环境现状

考虑到我校的地理位置特点,我们虽然处在闹市中心,但是周围多是繁华商贸区,缺少固定的支撑小区,缺少支撑的小学,反而被周围五六所中学包围着。学校办好了,可以吸引来一部分学生,学校办不好,学生就会毫不犹豫地跑到其他学校,这就决定了我们学校没有固定的生源,必须靠一次次地打拼,一次次地奋斗。稍有不慎,我们就会面临招生的困难。

地处繁华闹市,却必须面对这样的窘境,看来我们只能算是位于城市中心的边缘学校。

虽然,我们也曾经有过昔日辉煌,最好的时候,我们达一中分数线的人数达到了100人以上,但那时,我们的学生也是以泽州学生为主,那时的农村学校分散,缺少经费,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差,随着义务教育标准化验收的进展,义务教育经费按人头分配到校等政策的实施,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大为改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加上目前的招生环境和那时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差异,我们学校的困境是显而易见的。

要使城市中心的边缘学校真正地城市化,而不是更加边缘。课改名校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困顿的局面,振作精神,团结一心,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2、教学现状

虽然学校上一任领导班子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莲山课~件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生源状况,教师对传统的传承,都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改变得不够彻底,满堂灌现象仍然会时不时地抬头,学生在课堂上仍然表现得缺少活力,缺少应有的朝气,种种现象让人感觉课堂教学的转变确实不是易事。许多传统的东西,墨守成规的东西仍然存在,课堂上,自顾自地讲授,不重视学生感受,只顾完成教学任务,不关注学生接受程度的现象,比比皆是,让人感觉积重难返,心中满是困惑。

结合我校“ApS”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很好地依据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的制定目标;问题的设置不能按照学生的实际建立合理的梯度;学生的自主容易流于形式;由于时间的原因,教学案的四个环境在一节课中难以全面落实;教学案缺少必要的学科张力,各个学科的不同课型全是依据同一个范式进行,使教学这个个性化很强的工作,变得千篇一律,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特色和积极性。

二、改革思路

我们的课堂需要什么?我们的课堂应该如何做?如何让我们的课堂面貌焕然一新?

我想,仅仅依靠学校领导个别人的力量很难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课堂教学的主要力量是教师,只有教师觉悟了,教师改变了,课堂教学才能够发生根本性地、质地变化。因此,作为校长,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推动教师围绕课堂教学,围绕学生开展深刻反思;推动教师在课堂上,在工作中,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得失,关注学生的状态,关注学生的成长,将课堂真正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地方。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三、具体做法

1、一个引领

市教研室多年来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特别是近年来,成功地开展了一系列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赛讲式研训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团体赛的的形式,推动了各所学校深层次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我校利用这个平台,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教师,同时也对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深入推进,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带动作用。

2、三个反思

目前我们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应该是推动教师们深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解剖自己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将焦点对准学生,从学生身上,从课堂的角落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至少目前我们要深入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我们的课堂缺少什么?

教学,古而有之。几千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变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传道授业关系,变化的是时代的背景,社会的环境,学生的个性。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子显然不能适应活生生的人的变化。因此,面对时代的变迁,面对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千差万别而且个性迥异的学生,我们必须时时反思:我们的课堂缺少什么?我们的课堂需要什么?以此推动教学的观念时时更新,教学的行为时时调整,这才是一个教育者应有的专业态度。

第二、课堂上我们应该关注学生什么?(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我们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杜郎口等学校这样做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他学校也跟着这样做了,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我们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不是说这样做就一定行了,我们需要深思,教师如何能让学生真正进入主动学习、高效学习的状态。就像文化大革命一样,我们的红卫兵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果把国家搞得一团糟。学生成为怎样的状态,才是对学习最有利的状态,才不至于让课堂教学进入一种虚浮的、无序的状态。这是教师必须深思,必须研究的问题。教师要有一双观察学生的敏锐的眼睛,教师要有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调节的有效手段,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关注学生的基础之上。

第三、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

有了前两个问题的基础,我们就可以深入思考该如何行动了。归根结底,我们要让我们的课题更有效,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我们需要行动。我们要结合不同学科,结合不同课型,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当然这样的过程一定是个需要较长时间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完善的过程。这里,我得引用国家督学李希贵的两段话为我做个注解:“不同的学习内容理应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学习所有的内容,应该是我们的共识。可是,现实中,在许多地方和许多学校里,我们甚至还在用行政的方式,推动各种课堂朝向同一个模式。”“既然学生是有个性的,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教师的个性。不必让不同风格的老师同台参加同样的课堂教学比赛,不必让所有的学科都以相同的方式设置擂台,不必对不同的课型使用相同的评价模式,不要用同一种模式培训不同的教师,更没有必要让所有老师都写教学随笔。”

所以,我们还是要提倡“教无定法,教必有法,我有我法,贵在得法”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在一个粗线条的教学指导思想,粗线条的课堂教学目标要求下,让老师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最终开出五颜六色的课改之花。

3、一项研究

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不同课型有不同课型的特点,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个性,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我们必须按照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办事,[ 课~件 ]尊重教师的教学个性,尊重学科特点,尊重课型特点,不搞一刀切,不搞一边倒,在充分研究学科特点、课型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规范,形成个性鲜明的,符合教育规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学科教研组,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学科特点、课型特点、教学个性、学生情况,不断完善我校的教育教学新模式,重视研究的过程,把研究过程当成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以研究生动力,以研究助促成长,以研究促发展。

4、一个活动

如何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始终是我校不断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实行年级组管理以来,初中学校由于规制小,教师人数少,教科研活动表现出一些被弱化的迹象,一个年级中大的学科也只有三位教师,难以形成教研合力。即时偶尔将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教研,由于平时在一起交流的少,大家在一起交流的深度、广度也难以保证。教研活动常常止步不前,缺少实效性。经过学习、反思、调研。我们本学期将进一步将教研活动聚焦课堂教学。每周的教研活动以学科组为单位,以说课、听课、议课为主要模式,要求人人讲、人人说、人人议。在活动中,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每位教师教学业务的提高。

5、一项交流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汇报 篇2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安排部署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筑牢XX生态安全第一道屏障,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逐步转化为建设美丽XX的施工蓝图。

一、建立健全空间规划管控体系。全力推进“多规合一” 试点工作。编制完成XX市“三线一单”环境功能分区管控、县域生态环境风险调查评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及各工业园区规划。全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XXXX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比例为XX%。“多规合一”试点为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为解决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提供了示范,积累了经验。

二、城市生态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力推进“城市双修”试点工作,投资近XX亿完成中心城市“三个XX”生态XX工程、XXXX河湿地公园、龙陵县龙山湖等一批生态恢复治理项目。根据《XXXX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名录》显示,青华海鸟类种数增加到XXX种,比X年前的XXX种增长了近八成,成为全省鸟类最多的国家湿地公园;中心城市地下XXXX项目,XX条XX公里XXXX及X座监控中心主体工程全面完工,累计入廊管线XXX千米,有效解决有效遏制了各类管线“马路拉链”“空中蛛网”等问题,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被列为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和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

三、林草资源保护修复成效明显。强化天然林、湿地资源及草原保护修复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全市共聘请护林员XXXX多人,负责 XXX万亩天然林项目的保护和管理;拟建设国家储备林XXX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XX%,比XXXX年提高了X个百分点;建立XX个保护地,使全市XX%的典型生态系统和XX%的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全市XXX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受到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全市可利用草原XXX万亩已全部落实草原家庭承包政策,发放草原所有权证XXXXX本,使用权证XXXXXX本。积极推进全市一般湿地认定工作,已建(在建)湿地保护小区XX个,面积达XXXX公顷,湿地保护率由XXXX年的XX%提高到XXXX年的XX%,自然湿地保护率由XXXX年的XX%提高到XXXX年的XX%。

四、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市县乡村四级河湖库渠管理保护机制。市委、市政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总河长、市长任副总河长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全市XXX条河流、XXX座水库和X个湖泊共确定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XXXX名,全市河湖库渠从“没人管” 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实现了“见河长、见行动、见成效”的目标。在XXXX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国家中期验收评估考核中,我市获得全省第二名。XX市于XXXX年被水利部列入全国河长制湖长制拟激励市县公示名单。河畅、水 清、岸绿、景美的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助推XX经济社会 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五、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运用地理信息、视频监控、红外相机、无人机等新科技新手段,构建涵盖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林草资源、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土流失的全市生态环境状况监测网络和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二是投资XXXX万元建成集合生态环境数据中心、一张图、展示平台及环境监测监管等XX个应用功能的“智慧环保”监控中心,初步实现了纵向接通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数据,横向对接市直相关部门矢量数据及监测数据互联互通。投资XXX万元建成以水资源监控、河长制管理平台、水源保护区管理为重点,环保、水利、气象信息化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智能应用为核心的“智慧水务”平台,实现水资源取、用、排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三是全面部署实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 8 个标志性战役,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持续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XXXX年,累计创建畜禽标准化示范场XXX个,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XX%,废旧农膜综合利用率达到 XX%。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XXXX年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完成生态环境系统机构改革、垂管改革、综合执法改革。

六、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印发《XX市建立健全流域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流域生态保护补 偿机制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全市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和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引导五县(市、区)抓好跨流域横向生态 补偿机制建立等工作。

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走在全国全省前列。XX市、XX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XX市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XXX精神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获“中国生态文明先进集体奖”,“XX桥”水质自动监测站被评为全国最美水站。XX市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促进农业与食品系统 可持续发展(TEEBAgri-fod)”项目中国唯一案例。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汇报 篇3

工作汇报材料

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办学质量

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小学

2014年12月23日

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办学质量

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小学推进“双语”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观、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下面就我校近年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办法以及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简要汇报,并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与指导。

一、学校基本情况

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小创办于1957年,各级政府先后为我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2000多万元的资金。学校总占地面积48486平方米,目前拥有400米塑胶运动场及两栋教学楼、两栋宿舍楼、食堂、综合楼,锅炉房等,总建筑面积8606平方米。校园绿草如茵,环境优美。

学校现有教学班14个(其中双语教学班有11个,普通班3个),学生共526名(其中双语班学生有402名,占学生总数的76%:普通班学生124名,占学生总数的24%)。在编教职工有33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30名,汉族教师3名),其中学校行政人员1名,专任教师29名,(其中小学专任教师参加过双语培训的15名;正在参加双语培训的教师有2名,参加培训的双语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目前取得MHK等级的教师有3名。

二、双语教学的组织、实施与推进情况:

(一)成立双语教学领导机构,形成双语教学推进工作体系。

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市双语教学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学校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双语”教学领导小组。并配备一名师德良好、业务较强、汉语水平较高的双语工作教研员,协助教务处进行 “双语”教学工作管理。领导小组分工合理,团结合作,发扬团队精神,保证了双语教学的顺利推进。

(二)出台方案,制定制度,形成双语教学工作的有效机制。

为迅速提升广大教师“双语”教学的教育理念,拓宽视野,提高“双语”教学业务素质,使“双语”教学得以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制定了《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双语教学工作制度》《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双语教学奖励制度》、《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双语教学具体实施措施》等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还起到了激励引导作用。

(三)严格执行双语教学课程计划,狠抓教学管理。

根据 “双语”教学工作推进进度,2005年9月,我校在小学一年级开设了授汉语语文学科的“双语班”,目前我校小学阶段有11个“双语班”,汉语、数学均用双语授课。这对推动我乡民族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提高民族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保证双语教学工作有效推进。

师资队伍是推进双语教学最基本的保障。我校采取外派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教学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以提高汉语授课能力为重点,对全体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强化培训。

1、做好教师的“双语”培训工作。我校克服专任教师短缺的困难,每一学年均选派不同学科的“双语”专任教师参加市“双语”教师培训,截止目前2名教师已参加完自治区举办的汉语培训,12名教师已参加完喀什市举办的教材教法培训,结业后回校担任“双语”教学工作。现有2人正在参加双语培训。对外派培训教师明确要求培训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培训作息时间,培训期间考勤与本人年终考评挂钩,学校领导还定期到培训学校了解双语培训教师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督促他们迅速提高双语教学业务素质。

2、积极开展“双语”校本培训工作,对45岁以下的教师进行全员汉语培训,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授课时间,由我校汉语教师负责授课,并定期测试。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动员教师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汉语学习,边工作,边学习,工作学习两不误,时刻不放松汉语学习。同时采取了多种方式为教师创造学习汉语的条件,如给各教研组订阅汉语教学杂志、组织教师个人订阅汉语报刊杂志,通过读报活动,提高教师的汉语水平,开阔教师的视野。

3、在抓好“双语”教学常规的同时,努力抓好“双语”教研工作。主要通过听课、评课、说课、校级公开课、镇级公开课、小课题研究等形式,以课件制作、教案评比、汉语水平比赛为载体逐步推进双语工作,不断提高“双语”教学技能。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每

学期人均听课30节以上。在校级公开课活动中,教师利用班班通熟练授课。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双语远程教育培训。

(五)丰富多彩的“双语”活动促进了广大师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学校德育处、团委、少先大队结合不同的教育主题积极组织双语演讲、汉语黑板报评比、普通话国旗献词、第二课堂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师生的“双语”能力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六)努力构建“双语”校园文化,创设“双语”学习情境。在双语教学推进过程中,语言环境非常重要。我校所处夏马勒乡,100%学生家庭都是维吾尔族,与汉族交往的机会很少,许多学生刚入校时一句汉语都不会。这样的语言环境非常不利于双语教学的推进。为了创设良好的双语教学学习情境,我们在校园文化的宣传方面精心构建“双语”氛围:在布置各教室、办公室和室内外墙壁时,全部使用汉语或汉维双语;我们在校园内的文化石上用汉、维两种语言书写并配图形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教室张贴的《中(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和办公室张贴的各类工作职责或制度也全都是汉维双语,组织学生看有关汉语版的动画片,校园广播站使用汉维两种语言播音,学校网站绝大部分内容使用汉语,在升旗仪式、大型集会、专题宣讲时努力使用普通话等。目的是想创设“双语”教学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

(七)领导重视,为双语教学稳步推进保驾护航。

市乡各级领导非常关注我校“双语”教学工作,多次下校调研,为我校双语教学工作明确思路,指明方向。市教育局领导、市教研室教研员经常深入我校课堂第一线听课、评课,指导双语课堂教学,帮助提高双语教学管理水平,仅本学期就集中两次到校听课、检查指导。同时,我校也得到了市教研中心领导和教研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我校双语教学工作给予了精心的指导和帮助,为今后我校双语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学校党政领导对双语教学能齐抓共管,倾听群众意见,制定了双语教学工作评价制度,形成了较为有效的表彰奖励机制,双语教学推进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在双语教学经费保障上不遗余力,从教学设备的配备、教学资料的购买、硬件设施的补充更新、双语学习环境的创设、双语教师的外出培训、双语教师的表彰奖励等方面尽学校所能,优先保障。

三、推进“双语”教学以来所取得的成绩

我校自2004年开始推进“双语”教学以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使广大教职工在推进双语教学的意义和目的上统一了认识,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使用汉语,在国旗下领导讲话、开学典礼、大型活动、会议发言等各个场合努力使用普通话,从而带动了全体师生努力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近年来,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被授予市级德育工作达标校、市级文明单位、同时学校的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在推进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我校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学校网站,使网站成为学

校师生交流、信息发布、考勤管理、考核公示、对外宣传、校务公开等内容展示的平台,在电脑被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师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我校始终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四个认同”等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不断强化民汉师生间的互助交流,始终把握好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开展工作的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师资:我校缺少民考汉教师,40岁以下一部分教师虽然分期参加了“双语”教师培训,但是因为培训时间短,且接受培训的教师数量少,满足不了实际教学要求。40岁以上的教师,虽然也接受了校本汉语培训,但是由于年龄大、底子薄、语言环境差等因素,导致汉语接受能力差,培训效果不明显,大多不能胜任“双语”教学任务。更让我们没有办法的是:因双语教师的短缺,导致双语学科教师超工作量问题无法解决。

2、学生:我校地处乡村,大多数学生是农民子女,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没有汉语学习和交流的社会环境,家长也没有能力督促和帮助学生;部分学生没有受过学前汉语教育,汉语基础非常弱;我校100%的学生是哈萨克族,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差。这些因素对推进“双语”教学工作进程影响较大。

(二)今后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抓好双语教学常规管理,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面对双语教学教科研力量较薄弱的现状,今后我们会注重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相互听课、评课、交流,使双语教师在实践中改革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艺术能力,培养一支懂教育,懂教法的新型双语教学师资队伍。

3、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家长,提高家长对双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农村学前儿童接受汉语教育的入学率。

4、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和外校师生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他们互相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互相学习语言,取长补短,达到各民族师生在和谐环境里共同发展。

5、更加广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双语氛围。通过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6、开发富有特色的双语教学校本课程。

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小学

课堂教学改革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篇4

我校在2014年5月开始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改革,具体工作分以下几个阶段开展: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5月19日)

通过学校会议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为活动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我校成立课改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拟定符合我校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规定,此项工作由教导处豆主任负责,已完成。

二、理论培训阶段(2014年5月20日-2014年5月25日)采用集中、分组、自学、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课堂教学改革相关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标准,熟练掌握实施改革的途径和基本方法。此项工作由教导处豆主任负责,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在业务笔记上,已完成。

三、初步尝试阶段(2014年5月26日-2014年7月)1—5年级教师都要结合学科特点,对照《课程标准》和新营学区《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标准》进行积极尝试。本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发现问题,要求任课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认真反思,以待共同探讨,研究适合的解决方法。此项工作由教导豆主任负责,正在总结经验。

四、全面推进阶段(2014年8月26日-12月31日)本阶段目标为:在总结前一阶段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按照“骨干带动、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的要求,1—5年级所有学科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五、反思深化阶段(2015年1月)

本阶段目标为:总结课改活动情况,反思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分析,集体研究,形成课堂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

1.总结反思。各学校要分学科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对于出现的问题,全校教师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汇总指导。学区对各校总结的问题、意见、建议进行汇总,并召开教学研讨专题会,集中分析,分类指导。

3.形成长效机制。在总结、反思、研讨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程序,制定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高效课堂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制度和措施,并形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第二阶段:

开展课题中期检查,总结前段课题研究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下阶段的研究重点,形成新的研究规划。

(1)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要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不擅自调整省定课程计划,不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切实保障开展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此项工作由教导处王主任负责监督、检查,正在进行。

(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认真分析低效课和无效课的特点,严格课堂教学规范要求,探索不同课型“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此项工作由各年级组负责,正在积累总结经验。

(3)备课管理模式改革。以切实减轻教师无效或低效劳动负担,提高教师把握教材能力和课程素养为目标,探索备课与备课管理新模式,积极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名校经验,大胆尝试“高效课堂”备课模式的推行。此项工作由教导处王主任负责监督、检查,正在进行。

(4)学生课业负担管理改革。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作业功效、保证学生休息时间为目标,探索作业选择、布置方式、作业总量监控、作业批改反馈、校本作业资源库建设、培优辅差等方面的方式和方法。借鉴洋思、杜郎口等名校经验,落实“高效课堂”理念,小学每节课当堂训练时间不少于10分钟,保证学生课内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的60%—80%的作业量;学生课内掌握本节课内容的程度能够达到 90%左右;一般的学生、中等生、优秀生的课后作业时间都能够控制在省颁要求之内(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此项工作由教导处王主任负责监督、检查,正在进行。

(5)课外文体活动和体育大课间活动实验探索。以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课后生活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和资源优势,探索课外文体活动和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及管理机制。此项工作由体育组张伟老师负责监督、检查,正在进行。

(6)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改革。改革课堂评价机制,将原先课堂教学以评价教师的“教功”为主改变为评价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学生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为主的方式。综合素质评价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探索发展性评价模式,充分发挥多元化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此项工作由教导处王主任负责监督、检查,正在进行。

(7)教师业绩评价模式改革。以提高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为目标,重师德、重工作态度、重工作过程、重工作的实际业绩,探索改革教师业绩评价制度。此项工作由学校主管领导周校长主任负责监督、检查,正在进行。

3.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秋学期)

在此阶段形成课题结题报告,整理课题研究材料,开展课题结题检查,组织优秀课题及课题优秀教师、教学设计评选,申请结题。此项工作由教导处王主任负责监督完成,目前尚未开展。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汇报 篇5

一、采取得力措施,使“卡式管理”走向规范化一年来,为了使“卡式管理”和设岗定责得到推进,取得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第一,建立健全制度。推行“卡式管理”以来,我们党总支逐步建立了各项制度:一是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所有先锋岗党员例会,主要内容包括由党总支或村委会负责人通报一个季度来的主要工作及介绍以后的工作部署、各自汇报在岗发挥作用的情况、对两委工作提出批评建议等。二是培训提高制度,采取会培相结合的办法,定期组织上岗党员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传达党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学习有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上岗党员的自身素质。三是考核表彰制度,我们制定了考核标准,根据各个岗位的职责,制定出相应的考核细则,每年评比一次,今年我们对照考核标准,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评选出8名设岗定职先进个人,马上我们就要对他们进行表彰奖励。第二,对党员实施动态管理。实行“卡式管理”来,我们对每位党员在政治思想方面、党风党纪方面、联系群众方面、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的表现,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表现和党员的突出事迹,随时都由党支部书记负责在党员先锋作用记录卡和党员信息卡上填写,并公示上墙;党支部或党小组结合党的组织生活,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关于各位党员表现的情况通报会;对于表现比较突出或存在较严重问题的党员,党支部分工支委随时找他们谈心,提出表扬鼓励或批评帮助。第三,充分发挥定岗党员的作用。党总支和村委会在作出每项重要问题的决策前,都要征求相应岗位上党员的意见;要规划全年蓝图和年终总结时,我们都要召开全体定岗党员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每当需要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关于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重要精神时,我们都要给相应岗位上党员分配宣传群众的任务。平时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了解、谈心交心、听取汇报等方式,经常主动征求各个岗位党员的意见,使党员畅所欲言,建言献计。第四,创造良好工作条件。为使在岗的各位党员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给他们以关心支持,尽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一是支持他们壮大自身经济实力,一位在致富岗的党员,自己办了一个企业,由于资金一时周转不开,经营有了困难,我们党总支想方设法及时帮他解决了困难,企业日益兴旺,这就使他可以更好地带动村民去致富。二是为他们排忧解难,定岗党员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一些困难甚至群众的误解,每当这时,我们都主动和他们一道研究克服困难的办法,主动上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为他们撑腰,为他们壮胆。三是严格要求,在岗的党员与常人一样,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对于那些影响工作的缺点,我们党总支从不姑息,总要通过多种方法,帮他们认识自己的问题,克服自身不足,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来宣传群众、带动群众。

二、从实效出发,充分发挥先锋岗党员的作用对党员实行“卡式管理”和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后,我们十分注重使他们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应有作用。第一,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勤劳致富岗的李敏,自己开了一个铝合金加工厂,当他看到李小群中学毕业后在家无事可做,他就把他带到厂里做工,学电焊、安装等技术。王德珍开了一个小饭店,当她看到毛远生的妻子有厨师手艺,但因缺少资金,一直无事可做,就将她招入自己的饭店担任大厨。她还从资金方面支持毛经木种特色蔬菜格和草莓,使其收益明显增加。村民叶红保,原在华电上班,后下岗失业,家里人口多无经济收入,勤劳致富岗的王珍英就将他招进自己办的铁工厂做工。村民张明林家庭负担重,勤劳致富岗的毛远平就主动借钱给他帮助买了一辆电瓶车为村办木材市场送货。第二、维护稳定的作用。综合治理岗配合村综治办先后调解矛盾纠纷10多起。芮家塘自然村原先赌博现象比较多,黄明武等党员一方面多次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方面想方设法安排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到村办企业上班,使他们有事可做,这样一来,赌博现象大为减少。我们村原来有4名xx功痴迷者,综合治理岗的几名党员分工包干,关于推进党员“卡式管理”的情况汇报第2页配合镇村干部做反复细致的疏导工作,并且从各个方面给予他们以热情关心,目前他们已全部转化。我们村里有9名帮教对象,综合治理岗的党员制定了帮教措施,既对他们严格要求,又在就业、家庭生活等方面给以关心和帮助,还教育村民们正确对待他们的过去,不歧视、不排斥,使帮教对象没有一个重新犯罪。第三、出谋划策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强村经济实力,年初,献计献策岗的党员们经过认真讨论,提出了扩建村沙场的建议,村党总支和村委会根据他们的建议,很快做出了规划,准备投资20万元,使村沙场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扩大20亩面积,这样年利润就可增加10万元左右。小圩自然村的黄泥塘是村民的生活用水塘,年久失修,给村民带来很大不便,献坟献策岗的党员毛经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向村委会提出了整修黄泥塘的建议,村委会在征得村民的同意后,经多方协商,很快筹集了6000元资金,对黄泥塘进行了清污,并修建了码头,得到村民的一致称赞。一年来,我们村两委共收到党员们批评建议近百条,内容涉及到廉政建设、计划生育、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招商引资等方面。第四、监督促进的作用。党风廉政监督岗的4名党员,认真履行职责,一是对村食堂的帐目定期审查,看招待对象、招待次数、招待金额是否合理;二是对村干部的用车情况进行监督,村总支书记买了一辆二手车后,主动请监督岗进行监督,监督岗的同志就对其车辆来向、资金来源、购车手续、发票、车辆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审查监督。三是对村里的帐目进行监督,监督岗的党员每季度都要进行审查,看收入增长情况,特别是要看支出的是否合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村两委汇报。四是对干部的言行进行监督,特别是赌博问题严加监督,一发现苗头,就及时提醒,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一个村干部参加赌博。

三、几点体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搞好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和组织基础。一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卡式管理”和设岗定责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效措施。第一,可以更好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实行“卡式管理”,将每个党员的基本情况和表现填入卡片公示上墙,并且采取跟踪管理和动态管理,这样就能使每个农村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岗位都在党组织的监督下,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能有效克服“党不管党”的状况。第二,可以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先锋岗,对那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一方面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在各个岗位上发挥应有作用。这样就使共产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中有舞台、有内容、有动力。第三、可以更好地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实行“卡式管理”后,能有效调动全体党员关心、支持、参与党的建设的积极性;能使党群关系和干群更为密切;能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这样就可以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在实行“卡式管理”和设岗定责方面,我们做的工作还很不够,还有不少方面不完善、不健全,我们决心,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在这次会议的推动下,下更大的气力,从实际效果出发,把这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成效。

[关于推进党员“卡式管理”的情况汇报(共2篇)]篇一: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汇报 凤山乡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汇报

一、加强领导 落实管理责任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关键在于领导重视,责任落实,措施得力。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作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来突破,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台账和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各党支部负责联系流动党员和对流动党员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形成了双管齐抓的管理机制。同时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从乡党委到各支部,层层签订责任状。

二、调查摸底 建立管理台账

[关于推进党员“卡式管理”的情况汇报(共2篇)] 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各级党组织每年3月底以前,以各村(社区)支部为单位组织力量对本管辖区内的流动党员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收集流出、流入党员的动态,了解党员的务工原因、具体地址、联系方式及所从事的工作等情况,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台账,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努力做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清楚、外出时间去向清楚、联系方式清楚。经调查摸底,2010年,我乡外出流动党员有25名,跨省流出13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20名。外出流动党员以农村农民党员为主,主要集中在广东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务工,从事建筑、服务、保安等职业。

三、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机制

为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我乡立足于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推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目标,先后制定和完

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着力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申请备案制度。凡是要外出的党员,都要填写《党员流动申请表》,说明外出的事由、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经支部同意后,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二是建立双向联系制度。要求流出党员主动将在外面流动的情况与组织关系所在的党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流出党员组织关系所在的党组织明确专人“一对一”联系流动党员。三是建立“三查一报”制度。每半年对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普遍检查,重点检查流动党员是否办理了《流动党员活动证》,是否转接了组织关系,是否交纳了党费,是否与流入地党组织建立了联系等。四是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各党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流动党员联系人会议,及时掌握、通报流动党员的有关情况,研究教育管理办法,落实教育管理措施。乡党委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党支部关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三、改进方式 提高管理水平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管理方式。我乡各级党组织在调查摸底,对流动党员逐一登记造册,建立管理台账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改进方式,普遍采取“七个一”的管理模式,即“一封信”,每年春节前给流动党员寄发一封慰问信,给予组织上的关怀;“一座谈”,每年春节召开一次流动党员座谈会,了解他们一年来的思想、生活动态;“一慰问”每年利用节日对流动党员进行慰问,帮助他们解决部分生活困难问题;“一评议”,每年对全体流动党员进行一次整体评议,针对突出问题进行整改;“一张联系卡”,给每位流动党员制作、发放一张联系卡,方便流动党员及时迅速的联系上组织;“一培训”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流动党员培训班,讲解当前形势,确保流动党员及时迅速了解当前党的方针政策:“一帮扶”,乡党政领导、机关党员干部和各村支委

对流动党员实行“一对一”帮扶,细化责任,切实解决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为了更好地为流动党员服务,开通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方便流动党员与党组织联系。

四、创新载体 丰富教育形式

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仅依靠“三会一课”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这是由流动党员的流动性决定的。我乡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中,创新教育管理载体,不断丰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一是强化行前教育和返乡教育。支部通过行前核发《流动党员活动证》和返乡查验活动证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行前教育和返乡教育。二是利用传统节日集中教育。利用春节举办外出务工党员座谈会,听取回乡过年的外出务工党员的学习和工作的情况汇报,教育外出党员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勤劳致富、合法致富,同时,要求外出党员及时向所在支部或党委提供市场信息。以新农村建设、“三培两带”和“红旗标兵”工程为载体,培养农村流动党员成为致富能人。

篇二:xx乡党员积分管理情况汇报

xxx党员积分管理工作开展

情况汇报

一、全乡活动整体开展情况

全乡共有村级党组织32个,参与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党员802人,按照党员情况分类,其中村组干部党员218人,普通党员255人,流动党员190人,年老体弱党员139人,原则,将贡献加分、违规扣分事项进一步细化,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实施性。四是强化督导指导。在工作中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以办展为单位听取党员积分管理工作汇报,研究下步推进措施,把该项工作纳入各村、各部门责任目标考核,一月一督导,一季度一考评,表先督后。

三、存在问题

由于本季度是积分管理工作的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汇报 篇6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镇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特别是九月份以来,全镇上下全力以赴,精密组织,全面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目前全镇原址重建开工845户,开工量65.3%;发放灾后重建政府补贴资金253户、230万元;办理受灾农户贷款7户,发放贷款29万元。

一、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

通过会议、宣传车、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灾后恢复重建的相关政策。8月7日,专门召开有村四职干部、各村村民代表近300人参加的全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暨灾后重建动员大会,发放各项重建政策2000余份。9月5日,举办××镇灾后重建政策咨询会,咨询会分别设了村镇规划、国土、民政、劳动。

落实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二是每个村安排1-2名机关干部作为群众工作组,作为镇村两级的联络员和村组工作的监督员;三是实行镇领导班子和镇级相关部门对口帮扶联系制度,每位领导和每个科室分别对口联系2户重建农户,共落实联系户49户,切实解决重建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在9月20日前开工,并由政府统一制作联系户公示牌予以公示,接收群众监督,推动全镇整个重建工作进程。四是要求各村组干部首先带头开展重建,必须在九月底前动工,并分别联系1—2户困难户的重建。

2、以点代面,狠抓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的推进工作。

市上确定的三个统规统建点位顺利推进,其中,羊叉统规统建点涉及农户894户,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安置点已拆迁26户。高桥统规统建点已完成选址定点,确定用地红线,并已完成548户农户户型意愿调查,现正由成都市人防建筑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金胜统建点涉及灾毁户798户,已完成农户拆迁45户、112亩土地平整和规划设计,市政府与成都市小城镇投资公司已签订协议,定于10月中旬动工。

实新村7、9组统规自建安置点,涉及农户35户,已于9月26日动工。龙马、南店、圣寿等村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确定了点位的统规自建点已进行地形测量,并着手进行规划设计。

3、积极筹措,确保特供政策落实到位。

一是政府与镇域内两家砖厂接洽协商,保证每天为重建农户提供4万匹砖,对较偏远地区准备开工的重建困难户适当补贴建材运输费用。二是各村确定1-2名特供员,专人负责该村建材特供初审,以村为单位细化到各组将重建户所需建筑材料上报到镇村镇办,并统一上报到市特供办,保证重建户以特供价购入所需建筑材料。目前,镇特供办为群众报送特供建材水泥300吨、钢筋30吨、砖370万匹。

4、协调信用联社,灾后农房重建贷款全面启动。

通过与成都市、都江堰市信用联社的积极协商,从着力简化程序、降低门槛入手,让有贷款意愿的受灾农户能够快速高效的拿到贷款。一是由信用联社直接与农户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政府积极畅通联系渠道。二是把贷款农户所需材料精简到3项,极大的方便了群众。三是设法缓解部分受灾农户的小额资金缺口,发放小额贷款66户。四是针对产权证办理,灵活安排测绘队伍,并发动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积极参与。现全镇已备齐受灾农户贷款资料225户,办理贷款7户。

水库建设推进情况工作汇报 篇7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项目推进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系国家“十三五”规划全国172个重大水利项目之一,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的大Ⅱ型水利工程,设计总库容☆亿m3,坝高☆m,装机容量☆兆瓦,估算总投资☆亿元。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我们坚持把☆项目作为“决胜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建设全省丘陵地区经济强县”的重要支撑,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事,积极抢抓机遇,务实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加快推进。

一是立足统筹统揽,聚集优势资源专班攻坚推进。我们坚持将☆建设作为防洪减灾的安全工程、生态保护的绿色工程、电力供给的能源工程、脱贫奔康的民生工程,纳入县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精心谋划、强力推进。成立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双组长,常务副县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在全县范围内抽调了☆余名业务骨干组建团队专班攻坚,注册成立了☆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水库建设各项事务。将项目前期推进情况列为全县重点工作强力跟踪督查督办,定期考核通报,严肃问责追究,刚性确保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是立足联动联手,聚合多方力量协作高效推进。我们坚持将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关怀作为工作推进的不竭动力,将两市两地的携手合作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支撑。成立了☆☆两市、☆☆两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工作对接协调会☆余次,在水库建设的议事机构、水库淹没区界定、两地移民安置规划、征地实物调查等相关方面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合力,加快了步伐。同时,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先后多次到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对接水库建设相关事宜,有力推进了项目用地、移民安置、征地实物调查、回顾性环评等工作。

三是立足提速提质,聚焦关键环节精准靶向推进。我们坚持将做实做细项目前期、突破突围瓶颈制约作为工程建设的先决条件,紧紧盯住专题报告、可研批复、环境评价等关键环节,精准对接精确汇报确保项目有序建设。截至目前,在专题报告方面:《封库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报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流域回顾性评价报告》等☆个专题报告已通过审查,《移民安置规划报告》《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个专题报告完成编制待审查;在可研申报方面:上报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可研报告》的☆个必备前置要件,已取得《水资源论证报告》《规划选址意见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定本)等☆个要件的批复。余下《用地预审意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节能减排报告》等☆个要件正在同步编制报审中。

尊敬的☆市长,各位领导,虽然我们在☆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在手续办理、资金筹措等方面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一是资金筹措问题,项目总投资约☆亿元,根据国家发改委项目审批的要求,资金筹措比例为中央☆%、省级☆%、市县☆%,市县自筹资金达☆亿元,要求市县资本金筹措方案务必做到不新增地方负债,恳请市委市政府给予支持协调。二是节点推进问题,水利部要求同步报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移民安置规划报告需省政府、水利部联合审批,分移民、水利两条线进行上报。目前,省水利厅已将移民安置规划报告报送至水利部。移民安置规划报告涉及☆☆两市,恳请市委、市政府协调尽快转报移民安置规划报告。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市长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加力加速推进各项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坚持目标导向,抓实项目前期力争尽快开工。对前期工作目标再研判、再细化、再跟进、再落实,明确到时间节点和具体进度,力争

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汇报 篇8

近年来,我省各级行政机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省,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措施及成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2011年3月,省政府召开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时任省长赵克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多次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对政府立法、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化解矛盾纠纷、依法行政考核等工作作出一系列指示,并反复强调要加强领导、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问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一)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组织领导。2014年初,省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法治政府建设专题组,陈鸣明副省长任专题组组长。各地区各部门也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机构,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务院的意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见》、《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统筹规划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每年组织对省政府各部门、市(州)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国务院和省委、省人大常委会报告。2014年4月,赵克志书记、陈敏尔省长等多位省领导在《2013依法行政工作考核情况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对依法行政考核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了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省直机关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已经由2011年的1296项减少到338项,2014年公布了权力清单,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2014年8月11日,《人民日报》以《贵州,为市场松绑给区县加油》为题,对我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多次报道。二是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提高行政效能的若干规定》、《关于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组建省级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省级和9个市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程项目建设、土地使用权和矿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实行阳光交易。同时清理、规范了行政事业性收费。三是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管。对省政府部门“三定规定”中252项职能进行合法性审核。组织编制省直机关行政职权目录,绘制公布权力运行流程图。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构建以政府公报、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发布会、省长信箱、政务服务大厅为主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政务公开体系,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与运用加速推进。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一是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制定印发了《省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明确省政府重大决策事项范围、重大决策程序,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策。以省政府令发布了《贵州省行政听证规定》,对行政听证范围、实施主体与程序作出全面规范。组织修订了《省政府工作规则》,强化依法行政和科学民主决策内容。二是深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2004年我省率先在省政府法制办加挂省政府法律顾问室牌子,聘请15名法律专家咨询委员参与政府决策。2013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设立法律顾问室,与法制机构合署办公。目前,9个市(州)、88个县(市、区、特区)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直41个厅局已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室。三是实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建立重大决策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和《贵州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XX市率先全面建立和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

(四)加强政府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监管。一是提高政府立法工作质量。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开门立法。2010年至2014年,省政府共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议案43件,制定省政府规章38件。XX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议案18件,制定市政府规章75件。二是严格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管理。“四级政府、三级监督”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基本形成。2010年至2014年省政府法制办共受理市(州)政府、省直部门备案规范性文件1147件,受理人民群众规范性文件审查建议36件,纠错规范性文件102件。组织对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293件规范性文件草案合法性审查,提出建议1039条。2014年1月,以省政府令发布《贵州省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监督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文件制定程序和监督管理。三是坚持废、改、立并重,开展规章文件清理。2011年,组织全省各级政府对1979年至2010年发布的各类文件进行清理,全省共清理文件34.8万件。2014年再次组织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全省清理规范性文件6455件,宣布失效1039件,废止1389件,修改561件。并先后就征地拆迁、招投标、限制非公经济、注册资本登记等事项进行专项清理。(五)大力推进执法体制改革。一是改进行政执法。各级行政执法机关依法严厉查处各种行政违法案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省直机关向社会公告行政处罚裁量权标准。贵阳、遵义、凯里、都匀、铜仁碧江区等市、区先后经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监督。二是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省政府分别在贵阳和兴义召开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现场会,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长效机制,逐步扩大评查范围,完善评查标准,规范评查程序,强化评查结果运用。三是严格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省政府制定出台《贵州省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对10万余名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行政执法资格网络查询系统,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申领执法资格培训考试机制,加强对持证上岗和亮证执法的监督检查。四是实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制定印发了《贵州省行政执法责任制与评议考核规定》,公告45个省直部门、60个行政执法主体2109项行政执法权力清单。省政府颁布实施《贵州省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规定》等政府规章。(六)探索建立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机制。一是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012年至2014年11月,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6713件,超过同期法院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受理数,行政复议已经成为依法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省政府法制办经审理报请省政府依法撤销、确认违法、责令履行行政行为44件,占受理总数22.8%。二是积极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改革。2009年我省正式启动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统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统一审理行政复议案件、统一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工作机制,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充分肯定。三是开展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活动。省政府法制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推动建立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审理、结果“三公开”,完善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四是积极探索行政调解工作机制。推动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科学界定调解范围,规范调解程序。目前,88个县(市、区、特区)都建立了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所有乡镇建立了综治工作站,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解组织网络基本形成。(七)强化行政监督问责。一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和提案,积极吸纳合理化意见、建议。2014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题询问省政府及省政府法制办、省工商局、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对省政府及其部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自觉接受人民法院的监督。积极出庭应诉、答辩行政诉讼案件,2011年至2013年,全省各级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6142件,结案5901件。其中,维持1436件,占案件总数的24.33%;纠正1077件,占案件总数的18.25%。2010年至2014年省政府法制办代省政府出庭应诉53件行政诉讼。三是强化行政监察与审计监督。省监察厅出台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问责办法。2012年至2014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件13247件,纪律处分14336人。各级审计机关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2012年至2014年,各级审计机关查处违规资金306亿元,向司法、纪检监察和相关部门移送案件、事项445件、353人。四是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主动听取人民群众、企业、投资者对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对人民群众、企业举报投诉、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依法调查处理。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距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依法行政认识不高、重视不够,认为依法行政是“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在政府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制定中掺杂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内容。三是一些地方和部门违反法律法规作出决策的现象仍然存在,决策前不经过征求意见、科学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等必要程序,通过“打擦边球”甚至违法手段取得所谓超常效果。四是仍然存在“选择性执法”、“钓鱼执法”和“运动式执法”,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法律法规执行上“搞变通”、“打折扣”、“作加减”。五是依法化解行政争议能力不足,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习惯没有形成。六是依法行政外部监督失之于软,内部监督失之于松,依法行政的监督与激励机制没有有效形成,各级法制机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近年来,我省各级行政机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省,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措施及成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2011年3月,省政府召开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时任省长赵克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多次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对政府立法、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化解矛盾纠纷、依法行政考核等工作作出一系列指示,并反复强调要加强领导、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问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一)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组织领导。2014年初,省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法治政府建设专题组,陈鸣明副省长任专题组组长。各地区各部门也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机构,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务院的意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见》、《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统筹规划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每年组织对省政府各部门、市(州)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国务院和省委、省人大常委会报告。2014年4月,赵克志书记、陈敏尔省长等多位省领导在《2013依法行政工作考核情况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对依法行政考核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了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省直机关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已经由2011年的1296项减少到338项,2014年公布了权力清单,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2014年8月11日,《人民日报》以《贵州,为市场松绑给区县加油》为题,对我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多次报道。二是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提高行政效能的若干规定》、《关于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组建省级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省级和9个市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程项目建设、土地使用权和矿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实行阳光交易。同时清理、规范了行政事业性收费。三是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管。对省政府部门“三定规定”中252项职能进行合法性审核。组织编制省直机关行政职权目录,绘制公布权力运行流程图。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构建以政府公报、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发布会、省长信箱、政务服务大厅为主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政务公开体系,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与运用加速推进。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一是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制定印发了《省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明确省政府重大决策事项范围、重大决策程序,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策。以省政府令发布了《贵州省行政听证规定》,对行政听证范围、实施主体与程序作出全面规范。组织修订了《省政府工作规则》,强化依法行政和科学民主决策内容。二是深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2004年我省率先在省政府法制办加挂省政府法律顾问室牌子,聘请15名法律专家咨询委员参与政府决策。2013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设立法律顾问室,与法制机构合署办公。目前,9个市(州)、88个县(市、区、特区)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直41个厅局已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室。三是实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建立重大决策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和《贵州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XX市率先全面建立和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

(四)加强政府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监管。一是提高政府立法工作质量。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开门立法。2010年至2014年,省政府共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议案43件,制定省政府规章38件。XX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议案18件,制定市政府规章75件。二是严格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管理。“四级政府、三级监督”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基本形成。2010年至2014年省政府法制办共受理市(州)政府、省直部门备案规范性文件1147件,受理人民群众规范性文件审查建议36件,纠错规范性文件102件。组织对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293件规范性文件草案合法性审查,提出建议1039条。2014年1月,以省政府令发布《贵州省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监督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文件制定程序和监督管理。三是坚持废、改、立并重,开展规章文件清理。2011年,组织全省各级政府对1979年至2010年发布的各类文件进行清理,全省共清理文件34.8万件。2014年再次组织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全省清理规范性文件6455件,宣布失效1039件,废止1389件,修改561件。并先后就征地拆迁、招投标、限制非公经济、注册资本登记等事项进行专项清理。(五)大力推进执法体制改革。一是改进行政执法。各级行政执法机关依法严厉查处各种行政违法案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省直机关向社会公告行政处罚裁量权标准。贵阳、遵义、凯里、都匀、铜仁碧江区等市、区先后经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监督。二是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省政府分别在贵阳和兴义召开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现场会,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长效机制,逐步扩大评查范围,完善评查标准,规范评查程序,强化评查结果运用。三是严格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省政府制定出台《贵州省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对10万余名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行政执法资格网络查询系统,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申领执法资格培训考试机制,加强对持证上岗和亮证执法的监督检查。四是实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制定印发了《贵州省行政执法责任制与评议考核规定》,公告45个省直部门、60个行政执法主体2109项行政执法权力清单。省政府颁布实施《贵州省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规定》等政府规章。(六)探索建立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机制。一是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012年至2014年11月,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6713件,超过同期法院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受理数,行政复议已经成为依法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省政府法制办经审理报请省政府依法撤销、确认违法、责令履行行政行为44件,占受理总数22.8%。二是积极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改革。2009年我省正式启动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统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统一审理行政复议案件、统一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工作机制,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充分肯定。三是开展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活动。省政府法制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推动建立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审理、结果“三公开”,完善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四是积极探索行政调解工作机制。推动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科学界定调解范围,规范调解程序。目前,88个县(市、区、特区)都建立了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所有乡镇建立了综治工作站,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解组织网络基本形成。

(七)强化行政监督问责。一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和提案,积极吸纳合理化意见、建议。2014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题询问省政府及省政府法制办、省工商局、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对省政府及其部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自觉接受人民法院的监督。积极出庭应诉、答辩行政诉讼案件,2011年至2013年,全省各级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6142件,结案5901件。其中,维持1436件,占案件总数的24.33%;纠正1077件,占案件总数的18.25%。2010年至2014年省政府法制办代省政府出庭应诉53件行政诉讼。三是强化行政监察与审计监督。省监察厅出台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问责办法。2012年至2014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件13247件,纪律处分14336人。各级审计机关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2012年至2014年,各级审计机关查处违规资金306亿元,向司法、纪检监察和相关部门移送案件、事项445件、353人。四是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主动听取人民群众、企业、投资者对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对人民群众、企业举报投诉、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依法调查处理。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距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依法行政认识不高、重视不够,认为依法行政是“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在政府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制定中掺杂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内容。三是一些地方和部门违反法律法规作出决策的现象仍然存在,决策前不经过征求意见、科学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等必要程序,通过“打擦边球”甚至违法手段取得所谓超常效果。四是仍然存在“选择性执法”、“钓鱼执法”和“运动式执法”,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法律法规执行上“搞变通”、“打折扣”、“作加减”。五是依法化解行政争议能力不足,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习惯没有形成。六是依法行政外部监督失之于软,内部监督失之于松,依法行政的监督与激励机制没有有效形成,各级法制机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的意见》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治省作出战略部署,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围绕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实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推进。

(一)牢固树立行政管理法治思维。一是加强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抓住依法行政行政机关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大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为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规范化、制度化建设,2015年3月底前印发《贵州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规定》,重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宪法、依法行政以及与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知识。县级以上政府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每年至少组织2次法制讲座。通过各级行政学院实现县级以上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全面接受依法行政专题轮训。拟任政府及其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任职前要考察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情况。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班要把依法行政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通用法律知识培训、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并把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二是坚持把法治思维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建立科学的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推动各级行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正确处理全面依法行政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深入持久教育、监督领导干部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考虑是否合法,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严禁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据了解,国务院法制办拟报请国务院出台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建议待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出台后,结合我省实际,组织起草贵州省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工作规划和计划,将中央《决定》、省委《意见》和国务院要求具体化为工作安排和具体工作要求,落实到行动中。三是加强和改进依法行政监督考核。按照中央《决定》“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抓紧对领导干部推进法治建设实绩的考核制度进行设计,对考核结果运用作出规定。9个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和省政府各部门每年都必须向省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从2015年起,省政府分期分批选择部分市(州)政府、省政府部门听取其主要负责人依法行政述职报告。加强和改进依法行政考核,进一步科学设置指标,2015年3月底前制定出台《贵州省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工作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目前,由于依法行政考核结果在省直机关目标绩效考核中折算分值较少(2013年占2分,2014年占1分),建议参照天津、四川等地做法,将依法行政考核在目标绩效考核中折算分值提高至10分。同时,加强依法行政考核结果在市(州)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的运用。重视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识强,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严格抓好国家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和对接工作,国务院决定取消的,坚决执行到位;国务院下放省级部门实施的,明确承接机构,纳入省级部门行政权力清单统一管理;国务院下放市(州)、县级政府及其部门实施的,省级部门不能截留或擅自改变实施主体,同时加强督促指导。对我省自行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及时修订涉及的省政府规章,并按法定程序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及时修订涉及的地方性法规。对省级部门实施的行政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取消强制服务、变相审批性质的行政服务事项,严禁以备案、登记、年检、监制、认定、认证、鉴证、审定等形式变相实施行政审批。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对确需保留的依照法定程序纳入行政许可进行管理。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求,全面梳理并向社会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以“权力清单”管控行政权力乱作为,以“责任清单”约束行政权力不作为,以“负面清单”促进市场主体大作为。依照《行政许可法》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积极争取国务院批准贵安新区设立行政审批局试点。调研制定《贵州省行政审批条例》,从制度上规范行政审批设定、实施和监督管理。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财权、责任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组织清理违法违规或影响公平竞争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强省政府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就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资金统筹能力和水平。科学合理规定市(州)、县级政府权力、利益与责任,着力依法保障和改善民生,依法解决治安、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三是加强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制度建设。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发挥好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作用。认真组织实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依法依规实施地方各级政府行政机构设立、撤销、合并工作,落实好政府部门“三定方案”。调研制定《贵州省行政程序条例》,强化行政程序的合法性、公开性、科学性。

(三)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一是注重发挥政府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自觉接受省委对省政府立法工作的领导,政府立法项目事先征求省委常委意见,建立完善政府立法中重大问题报请省委决策程序。组织制定“十三五”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做到立、改、废、释相协调,实现政府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和主基调、主战略,重点加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增强政府立法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二是完善政府立法体制机制。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于政府立法全过程,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防范部门利益法制化。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立法法》,组织修订《贵州省人民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省政府规章程序规定》,加强对有立法权的设区市政府立法工作指导。建立健全政府与人大常委会立法沟通协调机制,制定涉及政府事权的地方性法规,各相关部门都应当向省政府提出立法建议,经省政府组织统筹安排、调研论证后,由省政府统一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立法项目安排建议和立法议案。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的立法事项,省政府部门不得再提出不同的意见。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政府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完善政府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建立健全重要行政管理法规规章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的体制,探索政府法制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与专家学者、行政管理相对人多方参与的联合立法起草方式。三是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基层政府部门、人大代表、企业、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科研院校等立法联系点,完善由立法专家、有关学者、管理人员参加的立法专家库,健全立法咨询论证机制。对专业性强的立法项目探索开展委托第三方起草立法草案,积极引入政府立法第三方评估制度。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等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加强立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立法听证工作,建立立法草案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拓展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四是严格依法制发规范性文件。继续实施好《贵州省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监督管理规定》,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强化文件起草部门对文件拟规定制度和采取措施的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对行政管理相对人产生直接影响的规范性文件,要组织听证或者公开征求意见。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发布前合法性审查和发布后备案审查规定,采取定期清理检查、不定期抽查、受理管理相对人举报、错情通报等多种方式强化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重点加强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规范性文件的监管力度,强化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及其法制机构责任意识,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严把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关,防止因质量不高引发行政争议。对违法起草、审核、签发规范性文件,造成恶劣影响的,严格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四)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一是加强行政决策制度建设。按照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要求,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建设,调研制定《贵州省行政机关重大决策规定》,依法向社会公开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重大决策事项,健全决策咨询和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及时更新决策咨询专家库。未经风险评估的或者经评估存在较大风险的,不得作出决策,重大决策事项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会议讨论。二是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落实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强化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政府及其部门法律顾问制度覆盖率,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政府重大决策事项调研、讨论、发表法律意见工作机制,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经费保障。三是建立健全违法决策责任倒查制度。完善行政决策监督管理制度,加强重大决策提请审议、会议讨论、决定签发、档案管理等相关配套制度建设。调研制定《贵州省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办法》,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违法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纪律、法律责任。(五)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一是大力推进执法力量纵向下移、横向集中。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由省级行政机关为执法主体的行政行为外,省级行政机关原则上不再实施具体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行为。市(州)、县两级政府加强对行政执法统一领导和协调,大幅减少市(州)、县执法队伍种类。2015年选择在部分领域探索开展综合执法,逐步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全面推行综合执法。依照《行政处罚法》在城市管理领域深入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逐步在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推开。按照《行政强制法》规定,不具备行政强制执行权力的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程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二是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改革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持证上岗体制制度,加强对持证上岗监督检查。未经执法资格培训考试合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三是强化公正执法制度保障。严格执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罚没财物处置、监督管理制度,禁止行政执法创收。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实现行政执法部门监管信息归集应用。建立执法部门联动执法、协调合作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大力推进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网络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案情通报、移送制度,杜绝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

(六)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强省级政府部门对行业执法活动的指导、监督,强化市(州)、县级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危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安、违章建设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违法案件,保持重点领域执法高压态势。二是加强行政执法日常监管。及时出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意见,对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裁量权基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作出明确规定,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行为进行规范。具有行政执法裁量权的部门,要细化量化行政执法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并向社会公布。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对重大执法决定全面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市(州)、县所有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上网公布。三是严格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调研制定《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法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对因不执法、乱执法、暴力执法、执法不当等导致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群体性事件或者严重违法案件的,坚决依纪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纪律、法律责任。

(七)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一是自觉接受党委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从思想上适应权力行使常态化监督,从行动上主动接受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鼓励人民群众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奖励制度。二是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监督。组织开展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项目进行监督检查,权力集中的部门要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制度,强化内部流程管控,防止权力滥用,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等平台运行管理,防止以合法形式掩盖消极腐败行为发生。三是完善政府内部监督。进一步完善行政监察、财政监督、法制监督等专门监督工作,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建立健全督促审计整改和审计事项移送反馈机制,完善审计成果公告制度,强化审计成果运用,推进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八)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一是深化政务公开领域和范围。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重点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加强政务公开的民主监督,规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网站建设。二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从2015年起,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以及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上网公布。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法定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推动县级以上政府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和政府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健全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开展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建设。扎实抓好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政务、信用信息四个平台建设,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云上贵州”等平台,建设完善电子政务云等“云工程”,努力做到全省行政事务“一网办理”、行政权力“一览无余”。建立完善省、市(州)、县三级政府网上办事大厅,充分依托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实时发布各类重要政务信息,畅通政府和群众互动渠道,提高政务公开社会效果。

(九)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一是依法受理、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加强对行政复议依法受理、公正办理、自觉履行行政复议决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做到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受尽受。依法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二是改革行政复议体制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行政复议委员会改革试点,为《行政复议法》的修订提供“贵州经验”。强化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健全行政复议机构,完善行政复议专业队伍,加强行政复议人员资格管理,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改进案件审理方式,适时启动修订《贵州省行政复议条例》。三是积极发挥行政调解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发挥社会组织的调解作用,出台有关指导意见,完善行政裁决和申请行政赔偿案件办理程序和制度。

(十)加强各级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一是对各级法制机构建设情况组织专项督查。《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省委《意见》均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要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目前,我省基层政府及其部门法制机构人员力量普遍薄弱,还有30多个县区政府法制机构只有1至2人,大多挂靠在政府办公室内部,有的还被抽调从事领导秘书等其他工作,出现无人干事情况,严重不适应依法行政工作任务要求。建议省政府督查室、省编委办、省政府法制办等部门组织开展对《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采取措施充实各级法制机构力量,解决有人办事、人能办事问题。二是适时组建省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对依法行政指导、行政执法及其监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省近10万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审查、行政执法监督、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行政执法程序建设、全省依法行政指导和考核、行政审批的规范与改革工作由我办行政执法监督处(依法行政指导处)负责,该处仅有5人,其机构和人员配置与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符。为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等工作,建议由我办会同省编委办开展调研,适时向省政府提出成立省行政执法监督局,统筹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三是加强行政应诉机构建设。鉴于我办作为代省政府出庭应诉的机构之一,目前行政应诉工作由行政复议应诉处承担,随着新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实施,行政应诉任务越来越重,人员严重不足,建议专门设立行政应诉指导处。

三、需要提请会议研究的问题

一是建立健全推进依法行政领导机构。根据中央《决定》“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门都要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依法行政领导协调机制,统一领导本地区、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建议省政府成立由敏尔省长任组长的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机构,及时研究部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工作。

上一篇:少先队中队会下一篇:电商园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