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纠纷论文(精选8篇)
医疗纠纷案件律师实务
这里重点介绍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律师在为患方进行代理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一)诉前准备
1、咨询接待:由于医疗纠纷案件与其他案件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比如专业性比较强,风险比较高,这些问题要在咨询接待时充分的与当事人沟通。在对医学问题无法把握时,建议聘请专家辅助人。
所谓专家辅助人,是指在科学、技术以及其他专业知识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门知识或经验的人员,根据当事人的聘请并经法院准许,出庭辅助当事人对诉争的案件事实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或发表专业意见和评论的人。在医疗案件中,专家辅助人则是具备相应医学知识的人员,根据当事人的聘请并经法院允许,出席医疗鉴定会及法庭审理,分析具体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患者出现的损害后果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对专业医学术语、诊疗规范和常规进行说明。
2、保全证据:包括复印封存病历以及保全实物证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患者有权复印、封存病历资料。需要提醒的是,封存病历时注意封存袋一头一尾都要贴上封条,并要求医疗机构出具封存证明;另外,对于疑似输液、输血或药物等实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应及时封存。
3、尸检:尸体解剖的目的主要是查明死因,尸检过程可以申请法医参加;死者家属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
4、分析案情:主要从医院及医务人员资质、病历的真实性、患者损害后果产生原因、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诊疗规范、药品及医疗器械的合法性问题等方面着手,专家辅助人对于分析案情有很大的帮助。
(二)医疗案件的诉讼过程
1、证据交换
在证据交换阶段,代理律师应当注意查明医师资质,病历的完整、真实及合法性问题。
2、医疗案件可能遇到的鉴定
(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设立的鉴定,根据最新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法院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委托鉴定机构进行的鉴定都属于司法鉴定,所以,以前将医疗过错及因果关系鉴定称为司法鉴定,而将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称为司法鉴定,现在看来,这个认识和称呼应该改一改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托医学会进行,目前很多地区,如上海江苏开始实行异地医学会鉴定,目的是为了鉴定更加客观公正,排除熟人相互鉴定的弊端。
(2)医疗过错及因果关系鉴定(以下简称医疗过错鉴定):医疗过错鉴定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得到很多赞誉,理由是:该鉴定机构不属于卫生行政系统主管,而是属于司法行政系统;医疗过错鉴定只鉴定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而不鉴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医疗过错鉴定文书分析意见比较详细,说理比较充分。
(3)伤残鉴定:这个鉴定一般是患方提出,鉴定机构仅对患者的损害后果进行鉴定,而不去分析因果关系,鉴定的范围值得重视(与医疗争议有关)。
(4)“三期”鉴定:即营养、护理、休息期限的鉴定。
(5)文书鉴定:一般是针对医疗文书是否存在被篡改情况而进行的鉴定,这个鉴定需要提出鉴定的一方有比较多的鉴定知识,鉴定种类有文字形成时间、打印形成时间、笔迹鉴定等等。
(6)拆封鉴定:这个鉴定的目的是判断病历资料被封存以后是否被拆封过。
(7)药物质量检测:这主要是针对疑为假药、劣药导致损害后果的鉴定。
(8)医疗器械质量检测:这针对的是医疗器械的品质进行检测。
(9)尸检:对死者进行尸体解剖,主要目的是鉴定死亡原因。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用的很少的鉴定。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鉴定,其实本质上都是一种专家证言,如何申请鉴定?选择谁来鉴定?如何鉴定?鉴定以后如何质证?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注意问题
(1)书写陈述书、争议要点
根据目前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设计,医学会接到鉴定委托以后,会要求医患双方提供案件的争议要点和陈述书,在开鉴定会之前发给鉴定专家。所以,具体明确的争议要点是帮助当事人获得满意鉴定结论的第一步。
(2)抽签
很多人都不重视这个程序,或者只在乎有没有法医参加。实际上,抽签是鉴定中很重要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鉴定的结论。
抽签首先要注意的是,抽什么学科的专家来进行鉴定?一般情况下,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医学会给予一个建议,比如一个阑尾炎的手术做坏了,医学会就安排普外科的医生进行鉴定,但是,很多案件事实上涉及多个学科,比如,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的患者,进行了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发现声音嘶哑,病理报告为甲状腺肿大伴结节形成。这个案件如果进行鉴定,医学会可能会安排普外科医生进行鉴定。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声音嘶哑是损伤了喉返神经,普外科医生进行鉴定没有问题,可是,甲状腺肿大是否首选手术治疗?就最好有内分泌科医生参与鉴定。
还有,即使普外科医生进行阑尾炎这样的常见手术,也要考虑是否应当有其他学科参加,比如一个阑尾炎术后肾衰竭的患者,这个案例抽签就不仅有普外科专家,还要有肾内科。
由于专科不一样,鉴定专家的视角、认识水平会不一样,如果没有选到合适的专家,鉴定结论可能会有很
大不同。
上述这个问题,医学会也会注意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如果在抽签时,当事人对专家类别提出异议,医学会则会中止抽签,对当事人的意见提交医学会工作例会讨论后再行安排。
在选取了专科之后,接下来就是定什么学科为主要学科,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争议焦点所涉及的专科鉴定人员越多,对问题的讨论也会越彻底,还可以防止“一言堂”。
(3)医疗鉴定会应注意的问题
在目前的医疗案件中,存在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患方认为先鉴定再说,鉴定构成医疗事故(或有过错)再起诉;第二个误区认为鉴定是专家的事,只要自己到场说明一下情况就可以了。实际上,医疗案件的核心就在鉴定,决定着诉讼是否成功;如果胜诉,决定着胜诉是否彻底。所以,不重视鉴定,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在鉴定会上,要注意鉴定专家不是法律专业人士,所以,鉴定会的发言与法庭辩论有很大区别,如果将参加鉴定会形象的比喻为一场战争,则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策:下策为陈述事实经过,让专家判定有无医疗过错;中策为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请鉴定专家回答;上策则为分析问题,说服鉴定专家接受并形成鉴定文书;需要提醒的是,鉴定专家是中立的,中立包含被动的意思,正因为这个原因,就不要奢望鉴定专家变成你的代理人,厚厚的病历资料,在一两个小时内完整的看完是不现实的,当事人要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鉴定。
(4)鉴定费的承担
请注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收取鉴定费用。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
4、开庭审理的重点
(1)案由的选择
前面我们讲到,今天主要讲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也就是说,除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还有其他的案由,根据2008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事案由规定》,涉及医疗纠纷案件的案由还有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产品质量损害赔偿纠纷、放射性污染侵权纠纷等。
(2)证据规则的运用
大家都知道,医疗侵权案件适用“举证倒置”,我建议律师朋友能够对“举证倒置”做更多的了解,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举证责任都是由医院承担,患方有初步举证的义务,另外,在证据规则的运用上,举证责任也是可以转移的。
(3)证据的提交和质证
医疗纠纷案件中,对鉴定结论的质证应当作为重点,主要针对鉴定书涉及的责任程度、伤残等级以及医疗依赖等问题。
讲到专家辅助人,在对鉴定结论进行质证时,专家辅助人可以对医疗鉴定进行更为专业的质证,这将为提高庭审质量提供专业帮助。法官之所以过分依赖鉴定结论的重要原因是如果自行否认鉴定结论,将承担巨大的专业风险,很容易被指责为“外行审判内行”、滥用权力、不尊重科学。在没有专家辅助人的情况下,即使鉴定专家出庭,鉴定结论也得不到有效的质证,很难达到理想的庭审效果。如果引入专家辅助人制度,作为具备医学专业知识的专家辅助人,可以认真研究鉴定过程及鉴定结论,在法官的主持下,可以通过向鉴定专家提问的方式,还原鉴定形成的过程以及得出鉴定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和材料,以增强鉴定的透明度,使法官及双方当事人对送鉴材料是否适当、鉴定程序是否合法、鉴定所依据的事实及理论是否可靠等一目了然。
还有一些特殊类型证据,如证人、录音录像资料,在很多案件中也有很大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 宁波顺势而为, 于2008年3月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宁波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并于2012年3月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实施《宁波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 成为国内首个医疗纠纷处置地方性法规②。
一、“宁波解法”的实践情况
(一) “宁波解法”的主要做法
“宁波解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 就大体流程而言是:医疗纠纷发生后, 医患双方可自行协商解决, 对于患方索赔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 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的医院无权自行协商, 而应当委托医疗纠纷保险理赔中心 (以下简称理赔中心) 代为协商或参与人民调解、司法诉讼, 索赔10万元以上的须进行鉴定;同时, 医患双方也可直接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以下简称医调委) 申请调解, 或提起诉讼。其精髓就是对医疗纠纷非诉讼途径的拓展与创新, 即:在非诉讼途径中率先引入了人民调解机制, 同时在原有协商途径中, 对于患方索赔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 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的医院应当委托理赔中心参与。
(二) “宁波解法”的成效
“宁波解法”的大力开展, 有效解决了医患矛盾, 切实促进了医患和谐, 是一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探索创新, 成效显著。
1. 医疗秩序得到较好维护
由于理赔中心、医调委、公安机关等的及时介入, 医疗纠纷及时医院内向医院外转移, 并得到妥善处置, 维护了医疗场所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就医环境, 基本做到三个转变: (1) 双方协商人员的转变, 赔偿金额超过1万元的, 与患方协商的人员由医院代表转变为理赔中心工作人员, 实现从“自行协商”到“代理协商”的转变; (2) 纠纷处置地点的转变, 由医疗机构内处置转移至院外处置, 即由理赔中心或医调委专用接待场所处置; (3) 接待方式的转变, 由单次、长时间、不平等的协商转变为多次、便捷、平等、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三个转变有效改善了原来医疗纠纷处置过程中医患双方“针尖对麦芒”的对立状态, 避免了正常医疗工作秩序的破坏, 提高了沟通的有效性和协商的成功率。
2. 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2008年至2015年通过院外调处终结的共4796起医疗纠纷中, 共有656起院方起初报告无责任的医疗纠纷, 经过反复调查论证, 指出了院方存在的过错, 并及时给予了患方相应的赔偿。同时, 有598起患方提出不合理高额索赔要求的, 在调解员的耐心协商和调解下, 患方最后认同了医调委评估意见;有167起患者提出索赔几十万元的纠纷, 最后按照医院应当承担的责任大小, 以几千元调解结案, 扭转了原来发生医疗纠纷后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不良现象。
3. 医疗纠纷相关处理部门工作压力得到了减轻
“宁波解法”实施以来, 因医疗纠纷而向政府部门投诉的案件实现了零发生, 医疗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也大幅度减少。2008年至2015年, 需要公安机关介入的医疗纠纷案件分别为205、168、77、72、74、64、40、31件, 因“医闹”而被拘留的分别为41、38、26、17、34、28、21、18人次。同时, 法院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也明显减少, 分别为287、95、99、128、96、127、113、120件, 并且法院受理的部分案件也委托医调委调解, 节约了司法资源。
4. 医疗机构管理措施更加有力
一是理赔中心、医调委在调解后及时向医疗机构反馈发现的问题, 有针对地提出防范措施和工作意见, 提高医疗机构防止医疗纠纷发生的意识和能力。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医疗机构预防责任加强, 卫生行政部门责任追究力度也加大。
5. 依法解决医疗纠纷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经过6年多实践, 医患双方对“宁波解法”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明显提升, 医疗纠纷处置逐步走上了良性运行的轨道, 规范依法处置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2008年至2015年, 全市通过医疗技术鉴定解决医患纠纷的案例分别为104、122、150、151、171、218、270、215件, 由2008年的104起, 增加至2015年的215起, 增加了107%。
(三) “宁波解法”的核心经验
综上, “宁波解法”的核心经验有两条:一是有效将医患纠纷从医院内引转至医院外, 为实现医疗纠纷在医院外处理奠定基础;二是保险机构作为受托代理人理赔代为协商和解、医调委作为中立第三方主持社会调解, 并行不悖, 并且实现公正高效地处置, 实现热处理、和稀泥式的处置转向冷处理、依法客观处置。
二、“宁波解法”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从上面数据运行分析中可以看出, “宁波解法”在一路领跑的同时也存在不足。
(一) 关于保险理赔协商和解制度的缺陷
1. 理赔中心的定位存在问题
根据《条例》规定, 理赔中心是受托代理人, “受托代理理赔协商和解”是其功能定位。理赔中心是承保医疗责任险的保险公司的下设机构, 其既提供医疗责任保险, 又向医院提供法律服务, 与医院存在利害关系, 显然并非中立第三方。然而, 在实践中, 包括媒体宣传资料中, 均把理赔中心作为医调委一样的“中立第三方”予以看待, 并不妥当。
2. 保险理赔责任评估机制的科学性、合法性存在质疑
理赔中心建立的专家库形成了基本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化队伍。不过, 在实际进行医疗责任评估时, 却未能有效运行。这一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由于理赔中心的纠纷处置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二是在组成医疗纠纷鉴定专家组, 对医疗纠纷案件进行医学评定时, 基本的做法是避开医患双方, 自行选取个别专家咨询定性。三是即便是现有的责任评估机制的运行及医学评定, 也鲜有请法学、医学与保险专家组成合议委员会进行合议, 进而形成依据专家的合议评定结论来定责、定损、定赔的法律文书的。
3. 医院在理赔协商中的地位与作用尴尬
理赔处理中, 理赔中心过于强势使得医院处理医疗纠纷的主体地位受到削弱, 变得被动消极。由于理赔中心的参与贯穿医疗纠纷处理始终, 在医院责任有无、轻重程度等关键性问题上几乎取代了医院的意见, 医院也往往以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由理赔中心代为协商和解为由, 一推了之, 不积极参与医疗纠纷的处理, 并不合适。
(二) 关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的不足
1. 人力资源配备存有不足
目前, 全市9个医调委共有人民调解员32名 (专职29名、兼职2名) , 其中医学专业人员21名, 法律专业人员11名。尽管专业配置比较合理, 但年龄结构过于老龄化, 主要以退休人员为主, 在拥有较好工作实践经验的同时, 也暴露出工作活力上的欠缺。
2. 经费保障存有不足
从根本上而言, 人力资源配备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经费保障问题。《条例》要求医调委的经费由财政保障, 但存在保障不充分的问题, 尤其是与理赔中心相比, 经费保障明显不充分。
3. 医调委调解功能不能充分适应现阶段的要求
从案件受理、调处不够规范, 缺少案件评估环节, 导致对医疗责任认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 定性可能较为随意。因此, 在医疗纠纷定责、定损、定赔合法性上也会遭到医患双方的质疑。
(三) 关于理赔中心与医调委的关系定位问题
1. 保险理赔变成了人民调解实质上的前置程序, 显属不当
当前, 卫生主管部门执行《条例》过程中, 在对医院的综合目标管理中明确将医院“医疗纠纷处置未进理赔中心账务”视为违规处置, 这在实质上将患方与理赔中心的协商程序变成了人民调解的前置程序, 从根本上削弱了医调委的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的地位与作用, 侵犯了患方的人民调解选择权, 显然违反了《人民调解法》之精神, 使得《条例》相关规定变样走调③。
2. 理赔中心、医调委的功能发挥不尽一致、配合性不强
在医疗纠纷从医院内向外转移出去这一关键点上, 理赔中心占据主导地位, 医调委着力点不够强, 不尽如人意, 以至于给人一种感觉, 似乎医疗纠纷外移主要是理赔中心在起重要, 医调委没有发挥多少作用。但事实本不应如此, 只要医调委配备足够的力量, 并确保其有到达医院现场介入的机会, 同样能够发挥医疗纠纷外移的作用。
3. 对于“宁波解法”的成绩存在“一个解法、两种读法”的不当倾向
“宁波解法”取得显著成绩, 是各方通力协作之结果, 也关涉各方利益与荣誉, 以至于在成绩认定中, 各方倾向于从自身角度出发来解读。不容否认, 以理赔中心及其牵头部门———五大保险公司组建的“共保体”的视角看, 更多关注保险理赔的突出作用, 甚至在实际理赔中心有意无意之间模糊自己的身份, 以第三方的身份自居主导医疗纠纷的处置, 保险理赔员发挥调解员的作用;相反, 从医调委的立场看, 则更多强调医疗纠纷“宁波解法”的最大特色就是引入人民调解组织这一完全中立的组织来处理医患双方矛盾。
三、医疗纠纷“宁波解法”完善对策
(一) 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上, 理顺理赔中心、医调委关系
明确理赔中心的正确定位是前提, 我们认为理赔中心处于受托代理人的地位, 协商和解、参与人民调解以及诉讼, 而绝非公正、中立的第三方。依《人民调解法》规定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权威性, 两者之间的定位应当是人民调解主导下的保险理赔, 或者说保险理赔为基础、人民调解为主导。由人民调解主导, 能够有效避免、杜绝理赔中心的公正性、客观性总是受到质疑, 因为有了人民调解的外部监督, 并且提高了患方的博弈能力, 更能公正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 继续推进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体制的规范化建设
1. 设置具有弹性的鉴定标准
对于医疗纠纷的协调和解、人民调解处置纠纷, 不宜根据患者索赔金额设置强制鉴定标准, 应当根据案情重大程度, 及双方意愿、争议大小确立弹性的鉴定标准④, 所以建议宁波调高鉴定的金额标准的同时, 赋予一定原则性的选择, 可以允许启动专家咨询程序, 而不是必须强制性将医疗鉴定作为必须程序, 在纠纷情况合理的情况下赋予当事人以意思自治的选择权。
2. 建立专业的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
可以考虑吸纳《国务院草案》第42-45条的规定, 建立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专家库推选程序、鉴定专家条件、医疗损害鉴定的启动等程序。国家建立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制度。中华医学会负责指导各省建立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 组织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培训和考核, 维护和管理全国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各省级、地市级医学会负责辖区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的管理、维护和更新等工作。建议在草案的基础上, 建立全国的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 可以由医患双方协商, 在专家库随机抽取或者在某一地区随机抽取专家, 在网上传真、或者开电话、视频会议, 鉴定中针对医患双方的名称、名字应当进行隐藏, 保证鉴定专家的中立性、客观性。
(三) 强化医调委人财物配置保障, 切实实现“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财政部门应进一步保障医调委日常经费和运作, 从人员配置和财务配置上为医调委提供保障, 切实实现让其有所作为。医调委应进一步健全日常工作制度, 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积极吸收有想法、勇于奉献的新鲜血液, 增强部门活力, 完善人员配置。在条件成熟时考虑设立医学、法律专家库, 以提供专业性的专家咨询评估意见, 提升其工作处理的专业性和可信性。
(四) 进一步完善保险理赔机制
1. 明确医院与理赔中心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保险机制在医疗纠纷处理工作中的第三方赔付和风险社会化分担的作用, 遵循保本微利的原则, 站在较高的平台上去看责任的承担,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部门利益的获取上, 同时鼓励医疗责任保险承保机构开发多样化的医疗责任保险产品, 多险种综合经营, 平衡风险。医疗责任保险的承保机构应当进一步遵循保本微利原则, 依据精算规则, 科学确定保险费率, 并根据医疗机构规模、不同临床专业的风险大小、以往年度医疗纠纷赔付情况, 与医疗机构共同协商浮动费率⑤。
2. 完善保险理赔中的责任评估机制
(1) 医调委要配备或聘请相应的临床医学、药学、卫生法学和保险的专业人员、资深退休法官参与日常调解工作, 并与理赔中心共享医学专家库和法学专家库, 形成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化的评估队伍。案件评估小组必须以医患双方采取随机抽签方式, 组成医疗纠纷鉴定专家组, 对医疗纠纷案件进行医学评定, 以保证案件评估意见的客观性、公正性。 (2)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理赔工作要实现无缝对接, 改变以前仅由理赔中心独立支撑的局面。医调委应与医疗纠纷解决密切相关的司法、卫生等多部门组成了一个整体, 部门联动, 分类处置, 以达到处置更为有力、有效。
参考文献
[2]叶海艳.关于医疗纠纷处置的调查与思考[J].法制与经济, 2009.
[3]黎志敏, 徐翻翻, 章拌, 肖则兰, 王萍.解决医疗纠纷第三方处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以国内外医疗纠纷解决的不同模式为视角[J].医学与哲学, 2013.10.
[4]李华, 王振维.医疗纠纷处理中第三方调解机构的探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1, 2, 27 (2) .
[5]章成斌, 陆赋生.医疗纠纷宁波解法的利弊浅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1 (4) .
***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 ***
目前,各家医院接到的投诉主要有服务态度、医疗过失、护理投诉3大类。其中,服务态度由医院行风党办受理,医疗过失则由医务科受理,护理投诉则由护理部受理。当今,出现的“医闹”行为,主要争议集中在对于院方是否存在医疗过失。
医院在受理医疗过失的投诉后,经过医院自身调查,向患者及家属做解释。如果对方不满意,则由卫生管理部门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走司法程序,最终由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之后由法院判决。伴随医疗纠纷的增多,很多医院都增强了处理投诉的力量。比如在服务前台设置投诉接待处,通过更多的渠道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有的医院还聘有律师顾问,接待受理病人的投诉。随着警务室在大型医院普遍设立,一些过激、变味的维权行为,有望得到更有效的制止。
*** 七成纠纷缘于“态度差”***
目前,一个中等城市每年的医患纠纷不下200起,其中有七成通过司法程序处理。值得一提的是,此类官司中,有七成以上是因医务人员态度不当引起。一名退休老人在某医院住院治疗,大约一个月后,突然死亡。当老人的家属在医院流着泪清理死者的遗物时,一名护士则在一旁不以为然地说:“死了就死了,还有什么值得哭的,活了这大把年纪了,知足了。”该言语激怒了死者家属,认为医务人员能说出如此的话,很可能之前在治疗老人的过程中就很粗鲁、不负责。后经司法鉴定,发现医院在护理病人时存在一定瑕疵,与老人的死亡虽无直接联系,但存在间接联系。此后双方对簿公堂,法院判决医院存在过失,对死者家属进行适当补偿。
*** 医护人员的职业病 ***
在一些人眼中,医护人员的岗位和收入比较稳定,工作环境也不错,算是一种理想职业。实际上,医护工作的艰难、压力和超负荷,常人很难体会到。平时工作繁忙,长期站立、奔跑,甚至无暇喝水、上厕所,在医护工作中是普遍现象,不少人因此患有职业病。经常是病房已经住满,仍然有一个又一个的患者住进来,不少患者只有暂时睡在过道的病床上。医护人员少,病人多,做事就必须像打仗一样,要快、准、细。
一次,一个颅脑重伤的患者入院,需要注射一种特殊药,护士只有跑去药房取。由于药房人多,路程也较远。几分钟后患者家属没见护士来打针,就在旁边大骂:“有没有医德,人都要死了还不来打针!”这种情况下,护士虽然受了“冤枉气”,但是必须马上调整好心态继续投入工作。他们必须学会瞬间抛弃杂念,立即集中精力工作。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地接病人,一次又一次地给病人拿药、打针、量血压……医护人员经常在站立、奔跑中度过每天数小时的上班时间,日积月累,不少医护人员患上了静脉曲张、尿道感染和肾脏方面的职业病。
*** 医患都要换位思考 ***
一些市民与医护人员都认为,大家应该试着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谅对方的一些难处和局限性。
病人去医院看病时心情都很急,看到医护人员很忙时,基本都能体谅。但有时看到医护人员在闲聊却不工作,这让一些患者心里很不舒服。在患者和家属眼中,自己的病情就是最紧急的事情。但是,医生面对的是多个患者,对病例的轻重缓急,他们都要做全盘考虑和安排,一般会先处理最危急的病例。每个患者的权益都是平等的,对此,患者及家属要学会理解。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医院乱收费,由此产生很多的纠纷。患者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小病要做那么多检查,甚至一些无关紧要的检查”。其实,在确定一种病情的情况下,需要排除其他病情,同时还要看患者是否能使用某些藥物,不致于产生负面效果。一些患者看来不必要的检查,实际上是为了杜绝医疗事故隐患而规定的必要检查。
医生护士应该多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给他们说清楚病情、各种治疗和药物的作用。多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他们需要了解什么,并细心解释,这样就会减少很多矛盾和纠纷。而作为病人,也应该对医护人员多一些理解。医患双方都换位思考,矛盾就会减少很多。 (编辑 林 妙)
摘要:近年来,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呈现上升趋势,与此相反,广大医护人员在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方面的知识却显得比较欠缺。为有效减少和防范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在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方面的能力,现将我院制定的《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提供给广大医院管理同行,以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处理
一、目的1、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产生的分歧或争议;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2、为了正确、及时、有效地处理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规范医疗行为,切实保护患者、医院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提高医疗质量,并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成员及职责
1、医疗事故处理小组统一领导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处理工作。
组长:由医院医务科长担任
成员:由分管医疗及护理的副院长、办公室主任、护理部主任、各科主任、保卫科主任以及发生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科室负责人组成。
2、医院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为医疗质量监控及管理部门,具体按照有关规定负责定期检查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改进措施。
3、处理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主要职能部门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责为:
(1)制定有关医疗争议防范和处理的基本原则;
(2)受理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投诉和申请;
(3)向有关科室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相关资料;
(4)组织有关专家调查相关事项;
(5)认定当事人应承但责任的大小,主要责任人及次要责任人;
(6)提出处置方案;
(7)反馈处理意见;
(8)按规定上报事故调查情况及处理结果。
三、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防范预案
1、总则
(1)医院及各科室应组织医务人员加强对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学习,并具体落实到医疗执业活动中。
(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抵制商业贿赂,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医疗服务。
(3)科主任、护士长作为科室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敢于负责任,敢于批评,严格管理,不断完善科内管理制度。
(4)科室内部加强“三基”训练,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日常检查及考核,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并定期进行分析整改。对出现的明显差错及事故隐患,对职工反映的医疗事故苗头要认真
处理,不得拖延、阻挠、包庇、弄虚作假。
(5)加强医务人员素质教育,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构筑和谐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应主动加强医患沟通,随时将病人的病情及诊疗情况告知病人或家属;各种医疗护理记录和有关资料要及时、完整、准确;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行手术治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患者,应填写知情同意书。
(6)全体医务人员要有大局意识,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
(7)严禁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谈论同行之间对诊疗的不同意见,严禁诽谤他人,抬高自己的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8)各种抢救器械设备要处于备用状态,可随时投人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科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9)禁止在诊疗过程中、手术中谈论无关或不利于医疗过程的话题。
(10)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
(11)任何情况下,未经批准的进修医师不得独自参加各种会诊。
2、加强对下列重点病人的关注与沟通:
(1)酒后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和睦者;
(3)自费、经济困难无亲人照看的患者;
(4)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5)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或预后难以预料者;
(6)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7)知情谈话交代病情过程中表示难以理解者,情绪偏激者;
(8)发生院内感染者;
(9)病情复杂,患有多种疾病,与多科室有关患者;
(10)有违法犯罪或打架斗殴前科的患者;
(11)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2)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3)由于交通事故或打架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4)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
(15)患者或家属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者;
(16)艾滋病、有吸毒行为的患者;
(17)本院职工的熟人、关系复杂的患者。
3、常规要求
(1)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参与决定下一步的诊治措施。科主任本人或安排专人接待病人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2)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明预计医疗费用,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并且要履行知情同意,由患者签字;意识障碍或病情危重者由家属签字认可。
(3)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包括阳性结果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结果,应认真分析,所有资料需妥善保管。
(4)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和毒副作用。严禁滥用抗生素,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不得预防性使用,禁止将喹诺酮类药物用于18 岁以下人群。
(5)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各科院内感染监控小组的作用,对于已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报卡,不得隐瞒,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6)输血时必须进行HIV、HCV、乙肝系列、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
(7)各医技科室在接到急诊检查申请后必须尽快安排。急诊化验必须在接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结果(生化检查项目2小时内)。
(8)药剂科保证药品的正常进货渠道及质量,保证抢救药品及时到位。
4、特殊要求
(1)各手术科室必须严格按照诊疗常规,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向患者(家属)尽充分告知义务。
(2)凡我院新开展的手术和项目,必须书面向医务科申报,批准后用于病人。
(3)本院职工的熟人,严禁擅自简化诊疗程序或常规。
5、病历书写
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病历书写规范》、《凯里市人民医院病历书写要求》以及《凯里市人民医院病历管理办法及奖惩措施(修正)》的规定进行书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和销毁病历。
A、住院病历
(1)病历首页的填写必须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及我院的实施细则进行填写。病历质控医师以及病历质控护士必须及时检查病历质量。
(2)科主任对病历终末质量负责,病房主治医师对在架病历质量负责。
(3)住院病历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首次病程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
(4)主治医师必须在48小时内对新入院病人进行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查房意见。
(5)急诊病人入院3天之内、门诊入院病人7天之内必须有科主任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
(6)住院病历的其他内容参照我院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7)主治医师对终末病历的签字必须在病人出院的同时完成。
(8)科主任的终末病历签字必须在病历归档前完成。
(19)死亡病历讨论必须在一周之内完成。
(10)手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必须在手术后即时完成,手术记录在术后24小时由术者亲自书写,特殊情况由第一助手书写,术者应审阅记录并签字。
(11)抢救记录如未能及时书写,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2)各种检验报告、图像资料必须妥善保存,不得遗失。借阅时必须登记备案,及时返还。
(13)避免患者及亲属接触、翻阅病历,以免造成丢失和涂改以致责任不清。
B、门诊病历
包含主诉、病史、体检、诊断、处理等内容。
(1)保证“三次确诊率”,对于两次就诊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必须请门诊部主任协调会诊工作。
(2)处方书写必须符合规定。
(3)门诊病历及检查、图像资料由病人保管。
(4)节假日(周末)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就诊及收治病人入院治疗。
6、收治病人
(1)病人实行急诊优先、专病专治的原则。禁止科室之间盲目抢收病人造成延误诊断治疗和医疗纠纷。
(2)对于慢性病和危重病人,各科必须以病情和病人利益为出发点,不得以各自借口拒收病人。
(3)凡具备空床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受他科借床病人。
7、三级查房及会诊
(1)查房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的重要措施,各级医生必须严格执行三级查
房制度。
(2)对于普通病人,住院医师每日查房两次,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一次。
(3)对于重点(危重)病人,必须及时查房和巡视。
(4)杜绝重术前、术中,轻术后的现象,对于术后病人,主刀医生应及时查房巡视。
(5)对于危重病人和病情复杂的病例,以及具有潜在医疗纠纷的患者,必须及时报告医务科,组织全院会诊。
(6)各科必须保证对急诊科医师的技术支持。
(7)急会诊必须在10分钟内到位。
(8)涉及多科室的急诊抢救病人,在局部情况与全身情况治疗产生矛盾时,及时报告并积极抢救生命,服从医务科或院总值班的协调。
8、术前讨论
(1)中等以上住院择期手术必须经过术前讨论,病历中要有详细记录,术者必须参加。
(2)禁止以术前讨论代替三级查房。
(3)同一次住院、同一疾病的二次手术或两科以上同时上台的术前讨论必要时要通知医务科参加。
9、病人的知情同意内容如下
(l)目前的诊断、拟实施的检查、治疗措施、预后、并发症、难以避免的治疗矛盾、出血及麻醉意外等。门诊治疗中药物的毒副作用等。
(2)检查治疗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以及为矫正不良后果可能采取的进一步措施,住院治疗中必用药物的毒副作用。
(3)手术中需留置体内材料。
(4)医疗费用的情况。
(5)手术、麻醉及其他有创性操作的实施。
(6)手术过程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一致的病灶。
(7)术中需切除术前未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的器官组织时。
(8)分娩方式的选择。
(9)对于女性患者需切除乳房、子宫及其附件、男性患者因接受治疗对生殖功能影响者。
(10)危重病人因特殊检查需进行搬动有可能造成危险时。
(11)输血、造影、介人、气管切开、化疗等。
(12)新生儿颅内出血、早产儿今后生存质量。
(13)其它需患者或家属了解的内容均应有文字记录以及患者或受权人签字。
10、护理记录
(1)要体现相应专科疾病的护理特点。
(2)应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的患者,不再使用一般患者记录单,但两种记录单应紧密衔接,避免遗漏和脱节。
(3)根据患者情况决定记录频次。一级护理(指一级护理病情稳定的患者)每班至少记录一次,二级、三级护理病员每周至少记录1--2次;术后前三天每天至少记录一次。以上记录频次要求如遇有病情变化则需随时记录。
(4)护士记录后及时签全名。
(5)护理记录内容原则上不应与医师记录的过程有大的差别如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病情描述处理过程等。
(6)要据客观实际记录,记录内容要真实,符合实际,严禁不巡视病房,未查看病人,不了解情况想当然做记录。
四、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处理预案
(一)程序
1、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启动本预案。
2、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争议,需立即通知上级医生和科室主任,同时报告主管部门医务科,夜间为总值班,不得隐瞒,否则将承担可能引起的一切后果。由护理因素导致的医疗事故争议,除按上述程序上报外,同时按照护理体系逐级上报。
3、由医疗问题所致的纠纷,科室应先调查,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止矛盾激化,并接待纠纷患者及家属,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针对患者的意见解释有关问题,如果患者能够接受,投诉处理到此终止。
4、主管部门接到科室报告或家属投诉后,应立即向当事科室了解情况,与科主任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当事科室必须在24小时内就事实经过写出书面报告上报医务科,并根据要求拿出初步处理意见),共同指定接待病人家属的人员,由专人解释病情。如果患者能够接受,投诉处理到此终止。如果患者不能接受,请患者就问题的认识和要求提供书面的材料;然后,找有关责任人调查了解问题的详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向分管副院长汇报,与患者协商处理意见,如患者接受,处理到此终止。
5、对主管部门已接待,但仍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由院医疗事故处理小组办理。医疗事故处理小组对发生的医疗纠纷或事故要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事件发生的经过、原因、性质、后果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报告院长。
6、患方同意医院医疗事故处理小组对医疗事件产生的原因、经过、性质等的调查分析意见,并愿意协商解决的,可协商解决,解决结果需报告院长。重大事件应与患方签署终结协议书。协议书应载明双方的基本情况、医疗事件产生的原因、事件的性质或共同认定的事故等级和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
7、患方不同意医院医疗事故处理小组对医疗事件产生的原因、经过、性质等的调查分析意见,并不愿意协商解决的,为避免矛盾激化可报请院长批准后,报请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途径加以解决。
8、由医务科根据患者或家属的要求决定封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规定的病历内容。
9、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引起的不良后果,医务科以及患者或家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立即对实物进行封存,实物由医院指定相关部门保管。
10、如患者死亡,必须要求作尸解以明确死因,病历上应有记录。如拒绝作尸解,应要求家属签字。
11、如患者需转科、转院治疗,各科室必须竭力协作。
12、遇家属或病人情绪激动,不听劝阻或聚众闹事影响正常秩序者,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派出所人员到场,按治安管理条例办理。
【处理流程】当事人→上级医生和科室主任或门诊部主任→向主管部门(医务科、护理部)报告→向分管副院长汇报→院医疗事故处理小组→院务会决定。
(二)处罚
1、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处理终结后,医院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进行认真分析,总结事件性质、产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等,并对医疗事件中的相关责任人作相应处理,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016〕号
关于印发《医院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与
处理预案》的通知
各部门、科室:
为减少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保证医疗秩序,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规定,特制定本防范及处理预案,请遵照执行。
医院
2016年8月27日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院所有部门、科室。
二、定义
(一)医疗纠纷:是指医务人员在医院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发生的争执。
(二)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三)医疗隐患: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行为。
(四)医疗意外:是指由于患者病情或特殊体质不可抗力而发生难以预料和无法防范的后果。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
医院成立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部,科室成立医患关系协调小组。
(一)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职 责:
1、对全院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防范工作统一决策和部署;
2、审核通过医患沟通办公室制定的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制度、规定和处罚措施;
3、指导检查医患沟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二)医患沟通办公室(设在医务部)主 任: 成 员: 职 责:
1、接待患者及家属的投诉,协调处理医疗纠纷;
2、指导科室对医疗文书的完善、整理收集、保管工作,避免在医疗事故争议鉴定或法院应诉时举证不能的情况发生;
3、负责医疗纠纷发生后对医疗文书的封存工作;
4、协助科室和相关部门做好与医疗纠纷相关的药液、血液、注射器、药物等现场实物封存的工作;
5、负责对死因不明确患者的家属动员尸检工作;
6、负责医疗医疗事故、医疗损害鉴定资料的提交、人员组织、结果处理等工作;
7、协助法律顾问就医疗纠纷在法院的应诉工作。
(三)科室医患关系协调小组 组 长:科主任 副组长:护士长 组 员:科主任指定
职 责:
1、组织本科室的员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规范,依法执业,学习情况做记录;
2、督促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3、负责科室的医疗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及时报告。
4、接待科室内部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工作的投诉,协调医患关系。
5、重大医疗纠纷及时上报,配合医务部妥善解决;
6、配合医务部做好科内纠纷在医学会的鉴定和在法院的应诉工作。
四、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一)加强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学习和落实
医务部每年组织2次全员性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的培训与考核;
科教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院性的三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
科室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三基知识、专业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二)实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科室医疗与安全质控小组定期自查医疗安全隐患,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2、科室发生医疗不良事件要及时向相应职能部门报告,同时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3、相关职能部门接到不良事件要及时作出反应,协调相关部门,指导临床科室积极处臵,将损害降到最低;
4、医务部每月将典型的不良事件在科主任会议上进行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其他科室不发生类似事件;
(三)多渠道通报点评医疗安全信息
通过院周会、科主任例会、护士长例会、医疗质量报告等途径,公布医疗投诉与纠纷处理结果、存在的医疗缺陷、医疗赔偿责任人处罚有关信息等,让全院医务人员认识到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危害性及防范的重要性。
(四)加强行风建设
行风办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医风的培训与监督,对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违规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切实做好行风建设。
(五)加强医患沟通
1、各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医患沟通制度。住院患者至少三次正式的医患沟通,即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时。对病情发生变化的危重症患者、家属不配合治疗、有纠纷倾向的 患者,要进行重点沟通。
2、医务部每年组织一次全院性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科室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在日常查房中,上级医师要将沟通的技巧作为查房内容,对下级医师进行培训。
(六)加强重点病人关注
1、医务部对重点患者(包括疑难危重患者、四级及特殊手术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住院超30天患者、纠纷倾向患者等)实行日常巡查管理制度,对重点患者的治疗情况、病历书写情况等实施日常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要求整改。
2、四级及特殊手术实施审批管理及高危手术医务部参与谈话制度。所有四级及特殊手术均需携带病历至医务部进行审批,对风险较高的手术,医务部参与科室的术前谈话。
3、疑难危重患者全院讨论制度。对疑难危重患者,根据诊疗科室的需求,可以申请医务部组织全院会诊,制定科学诊疗方案,提高疑难危重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七)严格落实考核制度
对违规违纪、缺乏责任心等行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考核。
五、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处理预案
(一)医疗纠纷的应急处理 1.医疗纠纷的风险分级
根据发生医疗纠纷当时患方的情绪、态度、行为等的激烈程度,将医疗纠纷事件进行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级风险:
(1)患方质疑医护人员诊疗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患者在病房发生非医疗意外事件,如摔伤、烫伤等,家属不满,讨要说法;
(3)患者及家属要求复印病历,当事医务人员判定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
二级风险:
(1)患方聚众5人以下在医院内吵闹,干扰医疗秩序,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2)患者非正常死亡,家属对医疗过程质疑,经解释无效,停尸在病房,影响其他患者诊疗。
一级风险:
(1)患方聚众5人以上在医院吵闹,干扰医疗秩序,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2)患方在医院内实施打、砸、抢等行为,造成物品损坏,医务人员人身受到伤害;
(3)新闻媒体介入(记者采访、录音录像),可能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2.应急处理(1)立即报告
发生医疗纠纷,不管属于几级风险,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科室应立即报告主管职能部门。非正常工作时间报告总值班。
(2)与患方沟通协调
三级风险的纠纷,原则上以科主任和护士长为首的科室小组成员在科室内部协调沟通。
二级、一级风险的纠纷,以相关职能部门/总值班为主,科室配合,与患方沟通协调。
沟通的原则:不激化矛盾,不答应无理要求,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按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问题。(3)现场采取的紧急措施
保护医务人员及病区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对一、二级风险的医疗纠纷,当事科室立即拨打保安电话(65805),并根据情况拨打110报警。医院保安人员对吵闹、漫骂、殴打医务人员的患者和家属实施必要的制止措施,对持械行凶者坚决制服,同时报案,交由公安机关处理;纠纷中患方的过激行为可能导致病区其他患者的人身损害时,保安人员应采取保护措施,如疏散、守住病房入口等,不让闹事方接近病区的其他患者。
封存病历或疑有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输液、血液制品,送相关部门进行检验。
对死因不明确的、家属对死亡原因有异议,动员患者家属做尸检。
告知医患双方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程序,为进一步解决纠纷做准备。
(二)医疗纠纷的常规处理 1.解释说服工作
①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没有过错,家属不懂医学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期望值过高,医务部处理医疗纠纷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充分的解释和说明,让患方理解;
②患方对于医院的解释不能理解,坚持向医院讨说法,医务部工作人员要向患者说明国家解决医疗纠纷的几种方式,即双方南通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调解,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民事诉讼等。
2.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①发生医疗纠纷后,经院内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研究,认为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存在过失或医院管理不到位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由医务部代表院方与患者或家属协商,协商一致后至南通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签署签协议,履行赔偿责任。
②医患双方就赔偿不能达成一致时,建议患方走医疗事故鉴定确定责任程度后再行解决或直接法院诉讼解决。
3.医疗事故或医疗损害鉴定及处理 ①医务部负责组织当事科室和当事医务人员准备鉴定所须提交的病历资料和答辩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医学会。
②鉴定结论构成医疗事故或医疗损害的,按等级和损害程度与患方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一致后至南通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签署签协议,履行赔偿责任;协商不一致时,建议患方进行司法诉讼。
③如果当事科室和当事人不服鉴定结论,医务部代表院方向上一级医学会申请重新鉴定。
4.法院诉讼
①医务部组织当事科室与当事人准备应诉材料,配合律师出庭。
②法院审判结论或调解书中表述医疗行为与患者损害结果构成因果关系,判定赔偿的,按额度予以赔偿;当事科室或当事人不服,在规定时间内申请上诉。
六、附则:
(一)对医疗纠纷当事人的处罚按照《南通瑞慈医院涉及经济损失医患纠纷处罚办法》执行。
病员男,63岁,患高血压病脑血栓已十二年,曾入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后一直口服中药维持病情的稳定,入院前半年自觉时有头晕、全身乏力等症状,但未介意。病员1995年5月14日,因呕吐,伴有黑便,往某市职工医院治疗。经诊断为脑血栓后遗症,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收入院治疗。入院后化验血常规RBC:1.0*10/L,Hb20g/L。先后两次输血700ml病情好转。化验血常规RBC:2.5*10/L,Hb60g/L。便躯干及双下肢皮肤出现大小不等散状白花斑。在输血中病员家属无意发现血袋上供血者的姓名和病室一脑血栓患者姓名相同,引起病员家属怀疑,遂发生争议。
[处理]
该院神经内科采用血液稀释疗法治疗脑血要全,即将病人的血液抽了离心后血浆回输,有形成份废弃不要。当病员需要输血治疗时,本应到院内血库取经过检验的合格血,而当班医生却擅自将本科脑血栓病人的废血两次输给病员。病员输入废血后,躯干及双下肢出现白花斑。经查验供血者确有白花斑,白花斑是可以通过输血传染的,病员的白花斑就是由输血造成的。
经该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该事故定为三级甲等医疗责任事故。
[评析]
这起事故发生是由于医务人员违反输血的有关规定而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输血治疗是正确的。但输血应根据卫生部1993年2月17日关于《发布血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卫医发(1993)第2号文件明确规定:血液是直接进行人体的特殊物质,其质量标准必须统一,保证血液质量。对供血者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总则指出:为确保医疗和应急用血质量,保证供血者的身体健康和受血者的安全,供血者每次采血前须进行体格检查,有下列情况及病史才不能供应:①有心血管病患者及其病史,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心肌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等。②有慢性皮肤病的患才,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的全身皮肤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牛皮癣。根据上述规定,某市医院在给病人输血时,应严格按照医疗常规和有关规定,取合格血输给病员。而该院医生在治疗时擅自使用其他心血管病患者的废血,致使病人造成伤害,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这起事件是完全能够避免的,但该纠纷中的主要责任者,在明知是废血的情况下,还给他人输血,其行为已经超出医疗纠纷中界定的过失。已属故意行为,对于这种行为应根据给病员造成的伤害程度追究责任人的伤害责任,后果严重的可按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情]
病人女,25岁,因支气管扩张咳血住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住院的三个多月,在治疗咳血的过程中发生重症脑梗塞,并在住院期间感染重病丙肝,使多种脏器受损,造成呼吸与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经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医疗技术事故。
[处理]
病人家属起诉至区人民法院,要求赔偿14项费用,共328771.97元。法院审理后认为:第一项要求赔偿医疗事故补偿费6000.00元,符合该省实施《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细则的规定,应予支持。第二项,要求赔偿住院费87683.97元,应扣除病因支气管扩张咳血而发生的费用3672.57元,实际应赔偿住院费84011.40元。第三项,要求赔偿按医嘱外购药费126000.00元,经查在发生事故至死亡期间,按医嘱在病历中记需外21068.00元,在病历中亦有记载,应予支持。第五项,护理费用20168.00元。经查,原告是以每天3班,每班4人,每班每10元护理费,4元误餐费计算出来的,但无法律证据。鉴于原告提供护理人员的证据,有农村的,有城市的,但均无固定工作,参照有关规定可选择农村1人,城市1
人,以每天2人为护理人员,从事故发生日起至病人死亡止计123天,城市1人按1660元。13元÷365天×123天计559.44元,农村1人按751.39元÷365天×123天计253.20元,2人护理费计812.64元。第六项,要求赔偿营养费15000.00元,考虑病人在住院的数月间。时有病情加剧,身体极度虚弱,原告及其家属给病人服用大量补品,且在病例中亦记载需吸少量三株口服液等情况,参照有关规定,可适当给营养费2000.00元。第七项,要求赔偿因减少收入1500.00元,依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十项八条的规定,应由病人的所在单位解决,本院不予支持。第八项,要求赔偿请外地专家会诊费5000.00元,病人病情加重后,原告及亲属邀请外地专家,被告亦接受会诊,应予支持,但只能依据原告提供的票据为准计1060.00元。第九项,要求赔偿丧葬费9000.00元,没有法律依据,参照有关规定,应赔偿500.00元。第十项要求赔偿医疗鉴定费400.00元,应予支持。第十一项,要求赔偿去省会参加医疗鉴定交通食宿费600.00元,原告提供二张票据207.00元,应予支持。第十二项,要求赔偿精神补偿费50000.00元,无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依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18条,×××省实施《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细则第17条,《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医学院附属医院赔偿原告×××(病人家属)医疗事故补偿费6000.00元、住院费85011.40元、按医嘱外购药费126568.32元,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付清。诉讼费5881.00元,由被告×××医学院附属医院负担。
[评析]
本例的赔偿部分计算精细,各具体项目的计算比较合理合法。但是,在赔偿项目的适用法律方面,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这一规定在普遍意义上划定了侵害生命健康权所应承担民事责任范围,亦即一般伤害案件应赔偿的项目。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18条规定:“病员由于医疗事故所增加的医疗费用,由医疗单位支付。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根据事故等级、情节和病员的情况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这一规定定明确指出,对于医疗事故事故应赔偿的项止是医疗费用和一次性经济补偿两项,由于医疗工作是在人体上进行,工作对象又不是健康的个体,因而,医疗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有其特列性,不应等同于打架斗殴等一般伤害案件。《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是针对医疗事故这一特殊伤害案件的特别法,该法所列的两项赔偿项目是与《民法通则》119条并例的,而不应相加,事实上,医疗费一项已清楚地表明了重叠性。
关于一次性经济补偿所包含的内容,各地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均有所表现,以《广东省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为例,本法第23条第一款规定:“一级医疗事故:死者生前系主要劳动力、家庭负担三人以上(含三人)的,最高不超过三千元;死者生前系主要劳动力,家庭负担二人以下(含二人)的,最高不超过二千五百元;未工作的青少年、儿童有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最高不超过一千五百元;死者为未满三周岁婴幼儿,最高不超过八百元。”从这一规定中不难看出,一级事故的一次性经济补偿,不正是相当于《民法通则》119条所规定的:“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的生活费等费用”吗?
1 医疗纠纷相关过失行为分析
1.1 管理缺陷 (1) 备用急救器械、设备未及时检查, 是否
随时处于待用状态, 造成抢救过程中操作性能失灵, 延误危重患者抢救; (2) 未实行“一日清单制”; (3) 重复收费、分解收费或私自抬高价格收费; (4) 冰箱内存放非药品类物品; (5) 抽屉内“高危药品”存放时, 未标明“高危药品”的安全警示标识, 造成使用时误拿, 导致患者误服、错误注射、错误输入药物, 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6) 走廊加床, 床位排号无序、混乱; (7) 病室窗台高度不达标, 住院患者因床位紧张而安排在走廊靠窗台下, 造成患者坠楼事件发生; (8) 床头卡上未“挂防压疮”、“防管路滑脱”、“防坠床”、“防烫伤”等安全警示标识; (9) 地面湿滑, 无警示标识, 未加设斜坡道, 致患者摔倒或给患者带来不便; (10) 注射、采血时秩序混乱, 未嘱患者各自拿好病历、诊疗卡、电脑处方、药品、采血条码 (试管) , 排队等候叫号注射、采血, 造成患者围观, 擅自将药品、采血条码 (试管) 放置于桌面, 造成护士误拿药品注射, 导致错误注射, 误拿采血条码 (试管) , 采错血标本。
1.2 服务理念陈旧、态度不佳、技术水平限制造成过失
(1) 对患者主诉和家属反映的问题不重视、不理不睬, 不及时为患者解决; (2) 观察患者病情不认真, 未能发现患者病情的动态改变, 而延误患者抢救; (3) 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执行医嘱时粗心大意, 导致发错药、打错针、输错血、错采集血标本; (4) 护理技术受限, 静脉穿刺反复多次不成功, 影响患者的治疗; (5) 未按护理级别规定程序进行护理; (6) 未按规定进行交接班, 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发生; (7) 不重视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 不注重手的卫生消毒及消毒隔离措施, 造成患者之间交叉感染; (8) 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 工作态度不严谨; (9) 治疗操作、抢救及手术过程中接电话、打电话 (煲电话粥) 或谈论与治疗、手术无关的话题; (10) 照顾熟人优先, 解释工作不到位、不细心, 造成患者反感与不信任。
1.3 护理记录缺陷 (1) 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相符合;
(2) 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不相符合; (3) 缺乏专科护理特点, 不能真实反映病情变化; (4) 记录不及时、不规范, 无动态性体现, 无法真实反映病情; (5) 抢救后未按规定在6 h内补记抢救过程; (6) 页面随意刮、涂, 字迹潦草、不整洁。
2 防范措施
2.1 健全规章制度, 定时督查, 避免“管理漏洞”;
加强责任心, 核心制度落实到位, 避免“护理质量缺陷”;加强个人修养, 增进医患沟通, 避免“矛盾激化”;严把语言关, 避免“祸从口出”, 自找麻烦。
2.2 重视病历记载, 避免“证据死结”;
妥善保存证据, 避免“良心贬值”, 有证可查;加强岗位协作, 避免“错上加错”, 慎重对待熟人, 避免“破例惹祸”, 引起患者不满。
3 讨论
医疗纠纷可以由于医疗活动中存在或不存在违反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引起, 也可由于其他情况引起。例如:言语不当、医德医风问题、患者或家属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或其他事件转嫁为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1) 社会原因:群众对医务人员有偏见; (2) 患者家属原因: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性质不理解甚至误解;对患者治疗效果要求太高; (3) 医院原因: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未实现医疗护理质量“零缺陷”管理, 对医务人员诊疗、病情转归期望值太高。某些部门工作效率低下, 后勤保障未及时服务于临床, 严重影响临床工作开展; (4) 服务理念陈旧:服务态度不佳, 生、冷、硬、推; (5) 设备陈旧、老化:出报告时间过长, 让患者长时间等待; (6) 医务人员个人原因:临床工作中, 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 责任心不强,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缺乏耐心, 知识水平、技术水平限制, 医院整体水平不高。
我碰上一起医疗美容纠纷,有一些法律问题不清楚,想向专业的医疗律师请教一下。这起美容纠纷的大致情况如下:2012年6月6日,我因重睑术后10余年至上海某医疗美容医院门诊。同年6月28日医院对我行二次重睑术。术后20天,我主诉眼部不适,查眼部形态尚可,仍有肿胀、疤痕稍红。医嘱定期随访。现在我一直觉得眼部不适,二次手术也没有整好。
2013年5月,我起诉到法院。2013年9月24日,上海市某区医学会受法院委托作出鉴定,认为:1.患者二次重睑术后(修复术)外形较术前(照片)有所改善,形态基本正常;2.术后局部瘢痕在正常范围,双眼重睑宽度在6mm~7mm;3.目前双眼睑运动正常,闭合无明显障碍;4.目前双眼结膜无发红及溢泪等异常。院方诊疗过程符合医疗常规。结论为不构成医疗损害。我不服该鉴定意见要求再次鉴定。2013年12月14日,市医学会进行了再次鉴定,认为:1.患者因重睑术后10年效果不满意至美容医院就诊,要求再次施行重睑术,根据送检材料分析有手术指征;2.目前检查患者的双眼重睑线对称、宽度适中,眼球各方向活动无障碍,能睁闭上、下眼睑,医方的整个医疗过程符合整形外科诊疗常规;3.患者目前的主诉症状与医方的医疗行为无因果关系。结论为不构成医疗损害。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患者因对重睑术后效果不满意,要求再次施行重睑术。医院对患者进行检查有手术指征。术后双眼重睑线对称、宽度适中,眼球各方向活动无障碍。两次医学会的鉴定均认为医院的整个医疗过程符合诊疗常规,患者目前的主诉症状与医院的医疗行为无因果关系。据此判决对我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判决后,我不服上诉,要求撤销原判。理由是,区、市两级医疗鉴定机构出具的两份鉴定书仅反映了重睑术是否存在过错,但却未对医院为患者进行了内眼眦角开术作出认定。我在一审中提供了相关证据的情况下,重新申请医院是否对我进行了内眼眦角开术进行鉴定,但一审法院未准许我对此进行鉴定的申请,该处理方式不当。
二审审理期间,法院就我对相关医疗鉴定提出的质疑,发函至市医学会要求其答复。市医学会于2014年2月24日回函:1.患者10年前曾做过重睑术,重睑弧度不对称,皮下留有手术瘢痕。应用切开法进行重睑手术,按术前内眦到外眦设计线,全层切开皮肤,逐层解剖到肌层、眶隔及脂肪层直到睑板。予以睑缘和上睑提肌腱膜缝合固定,手术符合整形外科常规操作方法。依据送鉴术前照片,患者无内眦睑裂角缩窄征象,无须矫正该角,病史内无此记录。2.鉴定会医学专家检查未发现医院医疗行为与患者当时症状有明确的相关性。
我有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在这起医疗美容纠纷中,该美容医院有责任吗?二审会改判吗?
问题2:患者是否可以要求查看医院或者医生的资质?以后美容要注意哪些问题?
求助人:李女士
A:李女士,你好!
关于第一个问题。本律师认为,本案属医疗纠纷,依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本案的举证责任适用原告进行举证。依据本案所查明的事实,原审法院分别委托了区医学会、市医学会进行了鉴定,二审期间法院又就你对相关医疗鉴定提出的质疑,发函至市医学会,市医学会就相关问题做出了回函。相关鉴定结论及回函并未能支持你诉讼主张的事实。你说的内眼眦角开术的问题市医学会也做出了无责的认定。
你虽于原审审理期间对相关鉴定意见持有异议,但未能就其反驳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也未能对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如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等情节,故依据证据规则的相关规定,你应承担举证不能的诉讼后果,因此二审不会改判。
关于第二个问题,医疗美容是一种医疗行为,从事此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循有关法规,在经过有关部门执业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而医疗美容执业医生应具备三证,即《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职业资格证》。你可以要求查看医院或者医生的资质证书,如有问题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以后在医疗美容纠纷的处理中还应当考虑到以下问题:1)美容广告、宣传是否真实;2)美容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资格是否合格;3)使用的美容药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4)卫生状况特别是消毒设施是否良好;5)美容手术和用药是否合适;6)医疗美容机构使用的医用材料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等。
Q2:沈律师,您好!
我在一家医疗美容诊所就医,发现诊所违法执业,导致就医者人身损害,要求行政机关调查处理。大致情况如下:2011年10月25日,我向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举报诊所违法执业,导致就医者人身损害。接到举报后,上海市卫生监督所对该诊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发现:该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的诊疗科目中有妇科,但无医疗美容科。现场却在手术登记本上查见2011年9月13日~10月22日期间,周某等六人在该院接受“阴道松弛缩紧术”的手术登记及手术用药处方,手术医师王某《医师执业证书》的执业范围为妇产科专业,王某未取得《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查明该院开展“阴道松弛缩紧术”收入共计人民币4000元。在案件调查过程中,该诊所称:为就医者行“阴道紧缩术”不属于医疗美容而是治疗疾病。
我有一个疑问,该诊所为就医者行“阴道紧缩术”到底是医疗美容还是治疗疾病?是否违反了相关规定?
求助人:周女士
A:周女士,你好!
本律师认为,该诊所超出了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根据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发布的《医疗美容项目》规定,阴道松弛缩紧术属于会阴部美容外科技术,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31条又规定:外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中医科等相关临床学科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医疗美容活动不受本办法调整。那么本案的关键在于该院为周某等六人施行的“阴道松弛缩紧术”究竟是否属于院方所说的疾病治疗?如果属于疾病治疗,则不受《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调整,而属于妇科诊疗范畴。如果不属于疾病治疗,则受《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调整,属于超诊疗范围从事医疗美容,而手术医师王某未取得《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81条第2款之规定: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按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理。故该行为违反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19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27条、28条之规定,属于超出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及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怎么认定该院施行的“阴道松弛缩紧术”是否属于医疗美容诊疗活动?关键要看记载病人情况的门诊病历和手术记录,调查病人的相关病历资料,该院接受“阴道松弛缩紧术”的就医者如果没有病理情况,不属于疾病治疗,就证明该院施行的“阴道松弛缩紧术”属于医疗美容诊疗范畴。那该院开展“阴道松弛缩紧术”属于超范围开展医疗美容诊疗活动。
该院如超出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不孕症诊疗活动,该行为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27条之规定,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47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80条第1款第(1)项可给予警告、责令改正、罚款行政处罚。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法律小常识:
1.所谓医疗美容纠纷,是指就医者到医疗美容机构进行美容时,由于医疗美容机构不适当履行相关约定或其他原因而造成就医者的财产或人身受到损害所产生的纠纷。
2.《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2条:本办法所称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医疗事故纠纷论文】推荐阅读:
医疗纠纷诉讼状07-23
医疗纠纷处置预案10-27
机动车事故责任纠纷10-02
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度06-03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10-02
医疗纠纷调解申请书07-17
医疗纠纷培训班通知10-15
医院的医疗纠纷的总结10-25
医疗纠纷调解协议书模版10-21
重大医疗安全事故预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