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讲话稿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院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讲话稿(精选11篇)

学院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讲话稿 篇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飞火的六月,沸腾的校园。在这充满激情的季节里,我们师生聚集一堂,隆重举行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共同庆祝XX届全体毕业生顺利毕业。在这依依惜别的时刻,我首先代表学院党政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向XX届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顺利完成学业!祝贺你们走过人生又一段关键的路程!同时通过你们向含辛茹苦培育你们的家长、向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中付出辛劳和汗水的全体教职工致以衷心的感谢!

三年前,你们走进XX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又迎来新一批莘莘学子。三年中,意气风发的你们与蓬勃发展的学院同成长、共进步、齐发展。你们用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青春时光,在学院里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做事,学会了做人。你们为学院的进步和发展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热情,学院真诚地感谢你们!大学毕业标志着成熟,标志着自立,所以,今天也理应成为你们人生历程里最值得纪念的一天!

短短的三年时间,学院就有了长足的发展。你们见证了XX师范大学XX学院挂牌成立并把第一届本科生迎进校门;你们看到了又一栋新公寓楼的建设使用;标准化运动场留下了你们矫健的身姿,图书馆已批准立项。今年为鼓励在校专科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本科招生实行专升本,我院在校部分专业专科学生有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学院已经与XX大学、XX大学、XX师范大学、XX农业大学、XX医学院等学校达成了成人专接本协议,我院相关专业学生在专科毕业的同时,也能拿到本科文凭。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将升格为本科院校,你的母校前景将更加美好!无论你们毕业后走上什么岗位,母校将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希望你们多宣传学院的光荣历史和未来的美好前景。在此,我先代表全院师生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即将离开母校,目前,有的同学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部分同学正在选择。希望你们把自己的理想根植于现实之中,实事求是,认真择业,祝愿并希望你们都有美好的前程。作为院领导和老师,不会忘记你们为学院的发展和建设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你们在校生活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深信你们将来会更出色、更优秀,相信你们踏入社会后定会为社会、为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天你们顺利毕业,证明你们是一个好学生;明天走上工作岗位,只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把工作做好,就是一个好员工;只要遵纪守法,凭个人的辛勤和技能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就是一个好公民。希望同学们能有一技之长,以奉献社会;希望同学们能有感恩之心,对父母、老师和社会心存感激;希望同学们能有健康的身心,让生命更有质量;希望同学们能有良好的性格,学会宽容忍让,与别人合作共事。走上社会以后,同学们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坎坷,但是不管怎样,希望你们任何时候都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任何时候都要管住自己,任何时候不要被困难吓倒。

同学们,大学的生活是烂漫的,纯洁的,但即将成为美好的回忆。今后到工作岗位你们将要面临激烈的、甚至是残酷的竞争。在你们即将离开母校之际,作为你们的师长,向同学们提出四点希望。

一、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要好高骛远

目前,毕业生就业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一些工作岗位、急需人才的地区无人就业。另一方面,大批高校毕业生没有岗位就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一些毕业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工作态度差,实践能力低是一个重要原因。你们一定要正视当前的就业环境,从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出发,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立身之处,先不要计较工资多少,待遇高低,一定要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干一行爱一行,先立业后择业,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身创业。

二、要终生学习,永远进取,不要停滞不前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学习、考试将伴随我们一生。学习是大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三、要通过勤劳致富,更要学会理财和生财

通过辛勤劳动,你们会过上和平常人一样的生活,这毋庸置疑。但老师更希望你们生活的富裕一些。这就要学会理财,学会生财。“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抓住机遇,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合理合法的开辟生财之道,不断增加自己的财富,这样你的财富就会不断增加,会有更多的机会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四、要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不要冷眼看世界

你们是独生的一代,但不要孤独,更不能冷漠。互联网可以让你们有更多的朋友,但希望你们能够与现实生活中你周围的人有更多更好的交流。学着去关心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爸爸妈妈希望能听到你一个电话、看到你一条报平安的短信;试着去关爱同事和朋友,和他们很好地沟通交流,你会有不小的收获;对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尽自己所能去伸出援助之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青年人的责任。

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学院,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老师有更多的不舍,但雏鹰总是要放飞的,相信你们能够适应社会,适应时代,期望你们无愧于母校,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时代。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以后,母校希望在茫茫人海中能将你们辨认出来,那是由于你们对社会的杰出贡献!母校热切地期待你们的佳音!

学院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讲话稿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攀枝花学院2011届1 50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892名,女生608名。

1.2 营养状况评价标准

按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测量技术要求测定身高、体重[1]。按照体重指数(BMI)营养状况评价标准:BMI<18.5为营养不良;BMI18.5~23.9为正常,BMI≥24~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2]。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营养状况

1 500名毕业生中,检出营养不良学生368名,检出率为24.5%;营养正常976名,检出率为65.1%;超重84名,检出率为5.6%%;肥胖72名,检出率为4.8%.

2.2 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检出营养不良男生161名(18%),女生207名(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正常男生623名(70%),女生353名(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男生54名(6%),女生30名(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男生54名(6%),女生18名(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我院毕业生的营养问题主要是营养不良,兼有营养过剩。女生的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肥胖率低于男生,与国内相关调查一致。男生追求身体强壮有力,进食量较大;女生受瘦身、苗条议论影响较大,部分女生挑食、偏食,盲目减肥节食,导致膳食结构不合理,同时也与女生月经造成生理性失血,对营养素需求量加大有关。

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与学生营养知识缺乏,不懂饮食调配、合理膳食,饮食行为、习惯不良有关。学校应发挥其教育方面的优势,建议学校将校级选修课“营养卫生学”列为学生必选课程,学时安排30学时左右,针对大学生的求知特点和对健康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的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及饮食营养行为的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营养饮食习惯,提高学生的营养和健康意识,纠正学生不吃早餐、早餐质量差、挑食、偏食、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全面摄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本课题为攀枝花学院2010年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11届医学院毕业生万河汛、李莉萍、王秀玲、蒋薇参与本调查分析,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7-40.

2005届毕业典礼致辞精选 篇3

Brian Williams, NBC News Anchor,Bates College, Lewiston, Maine

The world has changed so much since you arrived within these walls. As much as we would like to hold you all and cradle1 you in our collective arms and guarantee your safe passage into that American ideal of job and family and prosperity and happiness, that no longer, sadly, comes with the diploma you will receive today. But I’m not altogether sure it ever did.

The Class of 1938 saw their world transformed in a way they could not have known, and many of them strapped2 on rifles and headed to Europe and the Pacific. Your equipment will be your minds, your smarts, your talents, your love of country. You are the products of greatness. Things will be asked of3 you, and lives may depend on you. And you are ready. We are ready to watch you lead.

In our society, which is now so full of noise, listen only to the voices you’re come to trust. In our world, which is so full of uncertainty, remember who you are and what you stand for and keep steering4 straight. In our nation, founded on the ideals of freedom and liberty, step up and say so if and when we go astray5.

Anna Quindlen,Social critic and writer Barnard College, New York

There are no fragile flowers seated before me today. We are smart and sure and strong enough to overcome the condescending notion that opposing viewpoints are too much for us to bear — in politics, in journalism, in business, in the academy.

Open your mouths. Speak your piece. Fear not.

You understood this message in your marrow6 even four years ago. You had to have some essential bravery to even choose Barnard. It is not the easy choice; many of you have had to explain yourselves—the university, the city, the single-sex institution. At its core it must have spoken to something within you that was daring, that was confident, that knew that you knew best what was best for you.

And it was not an easy time, when most of you began here. Two weeks in and the golden city was bombed and bereaved7 and burst into flames and then smoked for weeks after8. Dean [Dorothy] Denburg remembers being downtown less than a week afterwards, on Fifth Avenue, and coming upon a group of students wearing Barnard T-shirts, passing out leaflets calling for tolerance for people of all backgrounds and all religions at a time when tolerance was the last thing on most Americans?minds.

What a brave thing to do. What a Barnard thing to do.

I have a Barnard T-shirt, too. Many of them actually, but the one I like best says, “ Barnard: you got a problem with that?”

There is a wealth of subtext behind the slogan, but the most elemental is this: Don’t mess with9 me. I am a woman who was educated at the epicenter10 of education for women, a woman who grew to adulthood in a place that told her, every day, that her opinion was not only important, that it was absolutely required.

Alan Greenspan,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I presume that I could offer all kinds of advice to today’s graduates from my nearly six decades in private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I could urge you all to work hard, save, and prosper. And I do. But transcending11 all else is being principled in how you go about doing those things. It is decidedly not true that nice guys finish last.

I do not deny that many appear to have succeeded in a material way by cutting corners12 and manipulating associates, both in their professional and in their personal lives.

But material success is possible in this world, and far more satisfying, when it comes without exploiting others.

The true measure of a career is to be able to be content, even proud, that you succeeded through your own endeavors without leaving a trail of casualties in your wake13.

Our system works fundamentally on trust and individual fair dealing. We need only look around today’s world to realize how valuable these traits are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absence. While we have achieved much as a nation in this regard, more remains to be done.

Prejudice of whatever stripe is unworthy of a society built on individual merit. A free-market capitalist system cannot operate fully effectively unless all participants in the economy are given opportunities to achieve their best. If we succeed in opening up opportunities to everyone, our national affluence will almost surely become more widespread. Of even greater import is that all Americans recognize that they are part of a system that is fair and worthy of support.

Marian Wright Edelman,Founder, Children’s Defense Fund Colgate University, Hamilton, N.Y.

Never give up. I don’t care how hard it gets— and it’s going to get very hard sometimes.

An old proverb says that when you get to your wits?end, that is where God lives.

So many people keep talking about what can’t be done.

But Shel Silverstein14 said: “Listen to the mustn’ts, child. Listen to the don’ts. Listen to the shouldn’ts, the impossibles, the won’ts. Listen to the never-haves. Then, listen close to me. Anything can happen, child. Anything can be.”

If we believe in it, if we have faith in it, if we dream it, if we struggle for it, and if we refuse to give up, we can make America a place where truly no child is left behind.

布赖恩·威廉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主播

缅因州路易斯顿,贝兹学院

你们走进这些围墙后,世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尽管我们很想拥抱你们,呵护你们,向你们保证工作、家庭、成功和幸福这一理想中的美国生活是触手可及的,但这些却再也不能伴随你们今天将获得的文凭而来。而且,我也不确信以前文凭能带来这一切。

1938年那一届的学生见证了世界以一种他们无法预知的方式发展,他们中的很多人背起步枪开赴欧洲和太平洋地区。你们的装备将是你们的头脑、你们的智慧、你们的才能以及你们的爱国心。你们是伟大的作品。人们对你们寄于厚望,你们可能将决定别人的生命。你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将注视着你们引领风云。

在我们这个现在充满杂音的社会,只倾听那些你们相信的声音。在我们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记住你是谁,你支持什么,然后奋勇向前。在我们这个建立在自由和自主理想之上的国度里,如果有人误入歧途时,你们要勇敢地站出来,为自由和自主大声疾呼。

安娜·昆德伦,社会批评家和作家

纽约,巴纳德大学

今天坐在我面前的没有娇弱的花朵。政界、新闻业、商界和学术界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无法忍受与我们相左的观点,可是我们足够聪明、自信、坚强,我们推翻了这种说法。

张开嘴巴。说出你的观点。无所畏惧。

甚至在4年以前,这种思想就已经深入你们的骨髓。你们选择巴纳德大学就需要很大的勇气。这不是容易的选择;你们中的很多人都需要为自己解释——这所大学,这座城市,这所只接受女性的学院。在最核心处,它肯定触动了你内心中大胆、自信、清楚什么最适合自己的那一部分。

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刚开始这里的生活时,事情并不容易。刚过了两个星期,这座辉煌的城市就遭遇袭击,死伤惨重,火焰冲天,在随后的几周里都浓烟滚滚。多萝西·登伯格主任记得,不到一周后她在市中心的第五大街邂逅一群穿着巴纳德T恤衫的学生,正在分发呼吁对各种背景和宗教的人们保持宽容的传单,而当时大部分美国人都把宽容抛到了脑后。

这是一件多么勇敢的事,多么具有巴纳德风格。

我也有一件巴纳德T恤衫。其实我有很多件,但我最喜欢的一件上面写着:“巴纳德:你有问题么?”

这句话后面的潜台词很丰富,但最基本的意思是:别找我的麻烦。我是一名在女性教育的最中心接受教育的女子,在这里,在女性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每天都有人告诉她,她的意见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绝对必要的。

艾伦·格林斯潘,美联储主席

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我认为,根据我在私营和政府部门近60载的工作经验,我能给今天的毕业生各种各样的建议。我可以鼓励你们都努力工作、攒钱,然后成功。我也这样建议。但是,比这些都重要的是,你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要遵守原则。“好人吃亏”的说法绝对是不正确的。

我不否认,很多人在职业和个人生活中通过投机取巧和利用同伴,似乎在物质上收获颇多。

但是,不剥削他人而在这个世界上取得物质成功是可能的,而且更令人满足。

衡量职业的真正标准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而不是在自己的身后留下一堆遭受伤害的人,这才是值得满足和骄傲的。

我们的体制从根本上而言建立在信任和个人公平交易之上。我们只需看看今天的世界就知道这些品质的可贵,以及它们缺失后的后果。在这方面,我们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需要做的还有更多。

建立在个人美德基础上的社会不应该存在任何形式的歧视。在一个经济体中,只有所有的参与者都能获得取得最大成就的机会,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体制才能完全有效地运转。如果我们成功地使每一个人都获得充足的机会,我们的国家几乎肯定会变得更加富裕。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美国人都将认识到,他们所处的体制是公平的、值得拥护的。

玛丽安·赖特·埃德尔曼,儿童保护基金会创始人

纽约,汉密尔顿,科尔盖特大学

永不放弃。我不管那有多艰辛——有时候事情会变得非常艰难。

有句古老的谚语是这样说的:当你智穷计尽的时候,上帝就会出现。

很多人不停地说什么是不能做到的。

但是谢尔·希尔弗斯坦说:“听听那些禁止做的事,孩子。听听那些不应该做的事、不可能做到的事、不会发生的事。听听那些永远都没有做过的事。然后,仔细地听我说。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孩子。一切皆有可能。”

学院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讲话稿 篇4

永远

老师们、同学们:

美好时光,总是走得匆忙。高中三年,是青春的短歌,是人生的断章。此时此刻,会标、彩旗,以及我们的内心都凸显着离别的氛围。毕业,就像一味调味品:调剂着我们心情的和音和私人订制。毕业就像一座桥梁,桥的那头,拴系着回忆和留恋,桥的这头,连接着憧憬与期待。

说实话,我这个当了你们两年校长的校长羡慕你们:你们毕业了,我却还没有毕业。作为校长,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与自豪:三年来我们共同走过了1095个日日夜夜;三年来我们共同享受了8640节生动的课堂;三年来我们全部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国家课程,研修了富有xx二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三年来你们占有了八个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席位;20人空飞复检合格,15名省三好省优干;一人荣获省级优秀学生称号。感谢你们,青春的活力,汇就了xx二中不竭的动力;感谢你们,青春的朝气,承继了xx二中磅礴的大气。你们的努力、给力让xx二中一日千里,你们的发光、发热令xx二中披荆斩棘。你们就是xx二中全部精彩、全部辉煌的十万分之一。XX届2373名同学,感谢你们!XX届132名老师,感谢你们!

“弘歌奏大雅,桃李仰高山”,毕业就是时光谱就的大雅,毕业就是青春迈过的高山。高中时光像一条长河,有激荡回旋,有飞流直下,也有静静流淌,处处都勾画出青春的记忆。曾经喜欢说:“终于下课了”、“终于考完了”、“终于放假了”。今天终于毕业了,回头才发现,那些自以为是的如释重负,幼稚得让人无比怀念。

就让毕业这首生动而优雅的离歌,唱响我们留恋与回味的抒情曲:二中,曾经来过,就是拥有;二中,曾经来过,就是永远!

是否记得,第一次踏入二中的校门,那张兴奋好奇懵懂的脸;是否记得,第一次参加军训的汗水和双脚起泡的拉练;是否记得第一次参加社团时的胆怯与新鲜;是否记得第一次参加“五节”的智慧和欢颜;是否记得网络热传的首届通宵文艺晚会以及那将骑马舞跳得不怎样的宣传片。

记忆之外,青春拔节生长。二中生活一点一点变成了习惯:习惯了六艺楼的六艺;习惯了群英楼的群英;习惯了静远湖的静远;习惯了比天还高比海还宽的考试重点;习惯了老师欢笑的“教鞭”;习惯了外表严厉、内心柔软;习惯了寝室的偷偷卧谈、上铺室友的鼾声一长一短;习惯了六条线、九不准、八无里的举步维艰和逐步完善;当然也习惯了思泽园回味悠长的饭菜和表情丰富的脸。

太多的第一次和太多的习惯,早已将你们和二中紧紧相连。那些曾经在二中的日子,不单是修辞格上的几组排比,还是一种物理反应、化学反应、生物反应,更是情感世界的阵阵涟漪,更是生命现象的页页风景!

有幸和同学们共同度过人生中这段难忘的时光,见证了你们从青涩走向逐步成熟。三年前,你们在忐忑期待中迎来开始,三年后,又在感怀珍重中走近毕业。我舍不得让习惯了宁静与雅致的你们去接受外部世界的吵闹与喧嚣;我舍不得让习惯了被学校宠爱呵护的你们去直面生活的现实与命运的挑战。纵有千万个不舍,但你们还是要去经风沐雨。高中就是部好书,风和日丽,但人生更需要风雨磨砺的天空。

今天我们挥手告别匆匆的高中时代,明天冉冉升起的是璀璨的前程朝霞。关于未来,你们一定有属于自我的完美想象。临别之际,作为你们的校长,与大家分享三句话:

第一:做二中精神鲜亮的一分子

三年二中生活,你就是二中文化的元素,你就是二中精神的细胞。“三成两创,三立两尚”的二中思想就是我们健全人格、成功人生的丰沃土壤和坚实基础。你应当是二中精神的践行者、传播者、弘扬者。请永远记住,你是二中人。

第二:生命,一定要且行且珍惜

萨特说:“人是自我选择的”。人生多歧路,这是生命的精彩。选择正确的一生,选择错误的一生,选择,构成了你的一生。选择属于自己,选择就是拷问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比xx二中更为广阔的天地正在等待一个独一无二的你,你应该拥有一个更加成熟的自己,更加精彩的自己。

第三:要有一颗充满正能量的心

感恩与友善,让你充满人性的光芒;激情与进取,让你生命之气浩荡;自由与诗意,让你散发气质的芬芳;责任与热爱,让你放歌于时代与社会的洪波之巅。

同学们:还有三天,就是高考。高考不仅有硝烟,还有白云朵朵。我、我们深情期望完成三年学业的你们,一是会在英雄的天幕下,酣畅淋漓地拥有:挑战高考、决胜高考、享受高考的勇敢与幸福!

谢谢!

学院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讲话稿 篇5

话稿

入学时的踌躇和磕绊尚浮现在眼前,转眼你们已在遵义师范学院度过了四年。四年里,你们或选择了忙忙碌碌,或选择了浑浑噩噩。不管是哪一种选择,也不管这四年给了你们什么样的记忆,今天,都迎来了人生轨迹上的又一个节点——毕业。

今天的校园,飘荡着毕业季的淡淡忧伤。离别的祝福、离校的忙碌,都在不断提醒我们,再多的依依不舍,都不能改变你们将要离开的现实。伴随着这种忧伤的祝福和离校的忙碌,美丽的汇川园也在悄然变化,曾经我们熟悉的场景正在不断远离我们的视野,篮球场边的樱花不见了,图书馆旁的香樟树移走了,教学楼前高高的雪松也搬走了……面对这些,我跟你们一样,有一些无奈和吝惜。

我知道,这所学校,有很多地方不能令你们满意。图书馆没有空调,实验室缺少设备,食堂就餐环境差,筷子更新也不积极……面对这些你们临别时的意见,我代表学校说一声对不起!但我们会改变,你们的意见和建议,将惠及你们的师妹师弟。

在这所学校,你们反复经历着“星期一的崩溃,星期五的宝贵”。或许你们并没有尽力:上课经常玩手机,有过翘课,还有补考,甚至挂科。但今天,这些都已清零。在这个场合,我想告诉你们,你,还可以!在场的所有同学,无论是心存侥幸还是暗自窃喜,都配得上这个典礼承载的鼓励!

今天的毕业典礼,象征着你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途,意味着世界的担负将轮到了你们。世界怎样,世界是否公平从来都取决于你自己,公平的界限很多时候是模糊的,如果不能改变世界的公平,那就改变自己。我很执着的是,你们比我们这代人要聪明。如果今后你们一帆风顺,凯歌高奏,母校为你高兴。要是你们今后没有达到今天设定的理想,不要太多的愤世嫉俗,也不要抱怨怀才不遇。调整姿态,尽力做好自己,母校一样会为你们感到骄傲。此刻,我要把“是狼就练好牙,是羊就练好腿”的鼓励送给你们!

亲爱的同学们:樱花、香樟、雪松还在,带着你们的记忆,它们已经伫立在新校区,那是同学们以后回来的家。二十年、三十年后,请回家告诉母校,你们的精彩人生是如何演绎的,你们是怎样拥抱这个世界的。而我,我们的老师,将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让你们今后说起母校越来越有底气!

学院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讲话稿 篇6

在学院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2022届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春暮春去新夏时,正是稼穑又一季。在新冠疫情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时刻,我们共同迎来了这场属于大家的毕业典礼。今天,欣喜的是,在河东大讲堂现场,同学们身着学士服骄傲地为学校上分,我是运城的,运城学院的!今天,遗憾的是,由于疫情的变化,有些同学已经先期离校,有些同学没有如期归来。此时此刻,无论你们身在何方,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无论你们去往何处,这场毕业典礼注定会被我们铭记一生。

在这里,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同学们圆满完成学业,致以衷心的祝贺!向一直以来潜心培育你们的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向自始至终给予你们无限温暖和力量的家长朋友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从2018到2022,青春的你们亲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等重大历史时刻,见证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参与了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也以实际行动推动了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取得新进展。

从2018到2022,当每个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了子夏的书简,勤奋的你们用朗朗的书声充盈了王通的墨香,勇敢的你们用奔跑的汗水浸润了健吾的赛场,坚定的你们用扎实的数据拓展了知识的界疆。你们,在校园独特的时间节奏中,习得知识,迎风成长;你们,在校园恒常的空间序列里,求真至善,执着远望。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与时代紧密相连。我们都处在一个快速迭变的世界之中。新冠疫情让我们多了一份回归常态的盼望。我们习惯了人与病例数字的互换,习惯了生活在红绿黄码之间流变。2022年以来,疫情几度逼近身边。校园内外,守望相助,所有运城学院人共同参与了防疫校园保卫战,成就了学院抗疫的主题叙事,守护了属于学院人的“人间四月天”。

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有为”的校训,证明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大家克服了校内封闭、双线上课、居家学习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顺利完成了学业,收获了新的成长。在封校期间,中文系同学带领大家吟诵经典,行走春天,在每一个学习日常凝心炼性,从容安然;音乐系同学带领他们的乐队敲响了《生活因你而火热》的鼓点;体育系健美操专修的同学将《本草纲目》跳到了美丽的校园;更多的同学走进线上讲座论坛,领受学界大咖智慧的风采;分散在各地的同学,以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成为很温暖可信赖的“大白”。像这样的温暖和感动还有很多,它们共同构成了校园别样的春天。在这个春天,你们给予学校的理解与信任,你们表白师生的爱意与友善,你们回馈时代的叩问与挑战,都彰显了青春明亮而坚定的力量。

疫情加速了大学的变革进程,战争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云端”正在深刻重塑社会文化及教育形态。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大学将肩负起更大的责任。中国古人说:“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大学人才培养的使命没有变,人类对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崇尚没有变,青年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担当没有变。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主角,每个人的青春都应该是与时代的双向奔赴。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无数的人们、无尽的远方,都和我有关”。然而,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必定要成长。因此,在离别之际,我想为你们送上几句嘱咐,盼望着大家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

首先,青春是行动力,做用脚步去丈量大地的实干青年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应对世界动荡的方法就是,用具体的方式,爱具体的人和事。同学们,愿你们充满笃定和认真的激情,对自己的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很多时候,这也许比理性、冷静的分析,更加弥足珍贵。

作为校长,我也经常问自己:“给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什么建议?”《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样告诉大家,“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最初的几年,大多数同学为了谋生,不得不暂时做一些枯燥、乏味、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这也可能会陷入情绪负面循环的怪圈。这时候,请大家鼓足勇气,用行动打破它!那么,什么是“行动力”?

行动力是沉浸。希望大家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忠实地观察和记录内心的情绪、感受和反馈,在尝试的过程中,记住去感受、体验和热爱,找到属于自己的“甜蜜点”。这会是你“重生”的开始。

行动力是延展。希望大家调动自己的眼睛、手臂和大脑,去接触更多的可能性,打开更广阔的世界。从“日常生活的陌生化”开始,真正地去感受生活本身,像囤点鸡蛋、牛奶和蔬菜一样,去囤积能为自己提供精力和乐趣的“生活储备”,永远为自己保留15%可能性的拓展清单。

行动力还是融入。希望大家主动跟更多更好的人建立良好的社会联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彼此间碰撞出火花。你会发现,你的行动力将不仅仅来自于自己,而是来自于这个更庞大、更广阔的世界。真正能够让我们坚持不懈去行动的,一定是比我们本身更加崇高的事业。

青年者,常为新。“笃前行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请大家从生活的教科书中,不断汲取成长的力量,于高山之巅,见大河奔腾;于群峰之上,觉长风浩荡。碰到困难,不要偃旗息鼓。从挫折中不断奋起,让高耸的山峰,证明攀登的意义,让遥远的路途,展现坚持的力量。同学们,只有走完必须走的路,才能过想过的生活;只有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能拥抱属于你的诗和远方。

其次,青春是奋斗力,做用眼睛去发现真理的阳光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讲话中指出,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永远向上是奋斗者的姿态,是执着追求的境界与持续努力的方向,更是一种价值观。

对于大家来说,奋斗也许是每一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而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初出校门,躺平不可行,躺赢不可能。没有人可以和生活讨价还价,只要活着,就一定要努力奋斗!在这里,我还想说,奋斗可能不仅仅是高歌猛进,更需要的是在时间的河床上,凝聚沉潜的力量。那么,沉潜的奋斗是什么呢?

沉潜的奋斗是咬牙坚持。希望大家不要轻易怠慢自己的美好想法,以坚守回应理想,以热爱回应磨难,坚信总有云开雾散,看见远方一望无际的绿色大地和美丽日出的时候。一个人在自己生命有限的时间里,应该努力去做几件你日后会记得、会觉得骄傲的事情。美好的事情很少会立即发生,注定要经历跌宕反复和长时间的等待。

沉潜的奋斗是蓄能而生。希望大家都做到瞬间的积淀不要流淌,岁月的馈赠不被消磨,等待一次更强大的力量聚集,从而有机会完成最后一击。有时候,短暂的驻足,不是放弃,而是一种选择,选择以一种更为耐心的方式,等待春天的第一阵风发出信号,蓬勃生长。

沉潜的奋斗还是向阳而行。希望大家都崇尚道德和良知,调动常识和勇气,遵循那些穿越旧时烟雨和岁月山河的规律。同学们,当有一天你面临不可抗拒的巨大诱惑时,记得一定提醒自己,坚守底线,调低你的风险偏好,等待实践检验。

奋斗者,正青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水,但可以拥有自己的沸腾,每一个沸腾的我,将汇聚成奔涌的时代。请大家从传承中积蓄力量,在前行中明确方向,在不断吸收和碰撞中成长,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把握时代脉搏,挖掘精神富矿,不论在迷茫、看不见未来的时候,还是遇到挫折想要放弃、退缩的时候,用个人的奋斗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力量。

第三,青春是思考力,做用思想去回应时代的有为青年

2022年,许多事情,刷新了我们已往的认识。俄乌冲突;互联网大厂光环不再;清北硕博生扎堆挤进街道办;网课成为家常便饭,毕业的时候跟1000多万人同时竞争,同比增加了167万;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57万。每一次超乎以往日常的现象,都以为会是最后的变化,但没想到只是一个开端。面对时代的剧变,我们都应该提升自己的思考力,从而安顿自己,获得心灵的最高主动性。那么,如何获得思考力呢?

思考力的获得是以经典之光启迪自己。希望大家通过读书理解世界,能够拥有进入世界的力量和勇气;希望大家通过读书叩问内心,可以对抗庸碌和琐碎,实现超越。

思考力的获得是用他山之玉赋能自己。“圈子定律”,说的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财富等,是他最常接触的5个朋友的平均值。充实的思想交流不只是个体的完成,更是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从彼此身上获得正能量,从而更好地发挥才智和潜能。

思考力的获得需要定力而不只是聪明。定力是一种意志力、一种明辨力、一种免疫力。而获得定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那些永远无法速成的事,对它负责。它们很慢,让你扎根,让你春种秋收、夏耘冬藏,从容坚定,不惧远方。

思考力的获得还需要用“终点思维”看问题。今天,同学们走出校门,可能有一些人会很快陷入到虚无的困境之中,进而怀疑人生的意义。这时候,希望大家将眼光放长远,主动回应时代之问,不断赋予自己的人生以意义,主动体悟时代和世界所赋予我们的人生意义。

——同学们!100多年前,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中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细胞之在人身。”在此毕业之际,我想将此送给大家,作为学校对同学们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你们,将青春融入祖国山河,与新时代同向同行!青春不只是一段时间,而是一种状态。愿你们年龄增长,却不囿于成见;愿你们穿透迷雾,始终坚定向前!

——同学们!复旦西街1155号,这里有你们的青春,温柔了岁月,浪漫了芳华。外面的世界演绎着大家的向往,每一次出发都是跋涉筑梦的现场。相信你会如常越过山丘,归来仍是少年!愿你身披光阴的色彩,充满成长的力量;愿你热爱这个世界,永远不负时光!

最后,再一次祝贺大家2022年毕业快乐!散场的不是我们,只是这场盛夏,希望下一次相逢,学校和你都更加鲜活、明亮!

学院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讲话稿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习,就业,调研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实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抓手, 高职学生通过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践, 可以在真实的岗位中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 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 并积累社会经验, 从而实现实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部分专业采用“2.25+0.75”模式, 学生在完成前两年零两个半月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及技能实训课程的基础上, 第三年的7.5个月在校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部分专业采取的“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形式的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的时间有所不同。为真实了解顶岗实习与就业的衔接状况, 开展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是我院就业工作的常规工作, 由招生就业处带领各院系专职就业联系人组织实施。通过调查, 精准了解学生实习与就业的衔接状况、就业去向、择业标准、对母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建议等,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从而得出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同时为就业与招生、专业调整等联动机制的实施提供依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具体时间为2016年5月至6月, 使用学院就业信息管理平台采用无记名方式在线填写问卷, 由招生就业处组织各院系就业联系人实施, 以班级为单位集中上机填写, 个人自主独立完成, 覆盖到2016届全体毕业生3108人。共回收有效问卷2587份, 有效答题率为83%。问卷共设置问题24个, 其中单选题20个, 多选题4个, 问题范围覆盖毕业生求职历程、毕业生就业岗位状况以及毕业生对学院综合评价等方面。

综合参与率、答题方式及问卷涵盖内容等方面考虑, 我们认为调查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我院2016届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的真实状况。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 毕业生求职历程

被调查的2016届毕业生中从开始求职到接受第一份工作, 收到1份录用通知的为30.17%;收到2份录用通知的为28.85%;收到3份及以上录用通知的为41.48%, 可以看出毕业生都有相应岗位参与实习, 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没有选择的空间。

有44.23%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来自学校推荐 (包括学校双选会、学校就业信息网、教师推荐等渠道) ;通过人才市场的占8.52%;媒体网络占15.26%;亲朋好友占22.00%;校友占3.18%;其他情况的占7.32%。由此说明学校组织的双选活动是毕业生就业信息的主渠道。但同时应该指出的是, 虽然学校提供的岗位数是毕业生数几倍, 但双选成功的比例却不高。

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 主要考虑的因素依次是事业发展 (50.43%) 、经济收入 (21.22%) 、升职机会 (9.85%) 、工作地区 (9.85%) 、用人单位的名气 (1.59%) , 总体上来说, 毕业生看重的是发展方向, 能够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较好地结合, 从这一点上看, 毕业生就业观念趋于成熟。

(二) 毕业生就业岗位状况

2016届毕业生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与生源地出现了较大变化 (见表1) , 接近70%的毕业生选择在南京及苏南等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这一数字与前两届毕业生相比基本持平且略有增长, 说明经济发达地区蕴含着丰富的就业机会, 毕业生更加看重就业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往往不会考虑苏北地区、西部落后地区。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访谈结果看, 由于发达的大城市在住房、交通、吃饭等基本生活保障方面成本较高, 几年之后, 相当比例的毕业生选择回中小城市发展。

注:苏南地区含苏州、无锡、常州, 苏中地区含镇江、泰州、扬州、南通, 苏北地区含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 省外含上海、杭州等地。

毕业生就业单位以民营企业为主, 其所占比例为61.34%;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为10.54%。在1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的就业比例为53.48%, 91.41%的毕业生能够完全或基本胜任目前的岗位。这与往年的比例差别不大, 也符合职业院校培养生产、建设一线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截止到毕业生实习返校期间, 已与工作单位签约的毕业生占34.17%;有工作单位尚未签约的占33.78%;与实习单位解约正在找工作的占13.04%;一直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占2.13%;自主创业的占1.86%;准备升学的占12.23%;其他情况占3.21%。加上参加“专接本”学习的同学, 升学比例超过20%, 说明部分同学认为专科层次在人才市场没有竞争优势。对于一直未落实单位及有其他特殊情况的毕业生, 学校还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实施一系列措施, 开展精准就业指导服务。另外, 参与创业的学生比例在逐年缓慢上升, 说明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学生的创业、竞争意识逐步增强。最终选择在实习单位正式就业的61.09%, 说明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一定的空间, 但同时也反映出“先就业再择业”的情况还是存在的。

毕业生实习期间从事专业岗位的占44.66%;专业辅助岗位的占28.47%;非专业岗位的占27.65%, 所在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的为86.17%, 同时毕业生对目前的岗位满意度达到71.09%, 这与学校近几年来注重提升就业质量, 严把进校招聘单位审核关有着直接关系。58.27%的毕业生认为目前的工作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 不符合的原因依次为: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愿景 (20.65%) ;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11.79%) ;不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6.92%) ;不符合自己的性格 (3.27%) 。专业对口度高, 但职业期待吻合度却偏低, 说明学生的职业生涯定位还有所偏差, 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还有待加强。

(三) 毕业生对母校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总体满意度达到90.98%, 认为仍需要加强的方面包括提供更多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25.05%) ;广泛地向社会宣传学校、扩大知名度 (19.49%) ;开好就业指导课、进行职业生涯辅导 (19.22%) ;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个体指导 (18.93%) ;宣传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 (16.00%) , 由此可见, 毕业生对就业指导寄予较高期望, 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具体的调整。

毕业生认为母校对自己影响较大的方面依次为实训实习 (22.28%) 、专业技能 (21.11%) 、课外科技活动及社会实践 (17.06%) 、基础理论 (16.02%) 、毕业设计或论文 (10.94%) 、学生干部工作经历 (8.79%) 。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对自己影响较大的品质依次为自信 (13.27%) 、责任心 (12.56%) 、勤奋 (12.52%) ;善于合作 (11.26%) 、坚韧 (10.54%) 、尊重他人 (10.38%) ;执行力 (10.30%) 、勇敢 (9.80%) 、宽容 (8.40%) 。毕业生认为学校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专业技能训练 (14.96%) 、就业观念和就业知识 (13.88%) 、沟通协调技巧 (13.69%) 、团队合作精神 (13.43%) 、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12.79%) 、专业学习能力 (11.40%) 、基础理论学习 (10.11%) 、执行力 (9.41%) 。在同等分数同类型学校条件下, 愿意推荐母校给亲戚朋友就读的比例为84.90%, 余下的为不确定或不愿意。可见, 突出专业技能的训练, 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是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 帮助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是社会和学生所共同期待的。

三、对策与建议

(一) 提升就业信息服务水平

一方面, 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数量、质量有更高的需求, 应动员一切积极要素开拓就业市场, 在突出行业特色的同时, 广泛宣传、展示学院的办学成果, 进一步挖掘一批质量高、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进校招聘。另一方面, 推进就业信息网就业管理平台建设, 实时推送就业信息, 实现个性化服务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推送的精准性, 打造集学习、管理、服务、交流、监控、反馈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管理全程信息化平台。

(二) 树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观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就业率上, 更重要的是通过薪酬水平、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职业吻合度等关键指标来衡量就业质量。细化到各个专业的调查报告内容, 客观反映专业办学状况, 人才培养质量, 可以作为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提高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 进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三) 加强毕业生职业前瞻教育

加强职业前瞻教育体系建设, 让学生从入校第一天起就得到全面系统的有计划的职业指导, 使就业成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必然结果[1]。重点做好学生入学初期的专业认知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中设计职业指导模块。组织优秀校友来校开展讲座、沙龙、论坛等主题活动, 为在校生找到标杆和动力。推进企业文化进校园,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强化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指导教师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及时修正学生的不合理职业期待, 引导毕业生在学、做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择业观, 鼓励学生到基层去锻炼成长, 将自己的职业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机结合起来。

(四) 完善就业指导教学体系

就业创业指导应该从学生进校开始, 一直延伸到学生毕业后的某个时段[2]。学校应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 精心设计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 分阶段实施不同的课程类型, 提高实效性。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的, 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安排教育活动, 使就业教育全程化。同时, 有效整合各种资源, 拓展第二课堂渠道, 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扩大活动的参与面, 让更多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得到锻炼和成长。社团活动是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 学校应加大引导扶持力度, 使其健康发展。

(五) 建立精干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基础, 要建立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一体化队伍, 一是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 专兼职结合的指导队伍, 形成从学校到院系和教研室, 从年级到专业及班级的全方位、相互配合、跟踪反馈的工作体系, 使就业指导与专业教学及日常教育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3]。要明确就业指导不仅仅是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 也是全体专业教师的分内事, 邀请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加入到指导队伍里面来。二是要加强就业服务的力量, 用制度来确保二级院系专职辅导员专做就业的事, 让他们在就业信息传递、个别指导、调查研究方面获得精力保障。三是有计划、按步骤组织安排专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定期开展专项培训。

参考文献

[1]罗三桂.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就业状况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 :98-101.

[2]王世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调查与分析[J].青年探索, 2008 (1) :65-68.

学院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讲话稿 篇8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

河池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2009年有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198人。其中,本科物理学专业90人,包括05物本班55人、07物专升本班35人;本科2005级电子信息工程(以下简称电信)专业85人;专科2006级应用电子技术(以下简称应电)专业23人。物理学专业为师范类专业,其他为非师范类专业。2009年2月,我们对该系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从以下六个方面做了一次问卷调查,100%回收问卷。下面根据问卷统计,我们对该系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作出分析。

一、你希望就业的地区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边远地区无人问津。边远地区可能条件相对艰苦些,待遇相对差些,但那里缺乏人才,也需要人才。因此在鼓励、动员毕业生去边远地区就业这方面,我们的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亟需加强。

2.全系去中西部地区意向的百分比偏低。其实中西部地区就业市场很大,有的地区因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凸现人力荒;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人才,是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所以,在就业去向的选择上,毕业生应摒弃对中西部地区的偏见。

3.物理学专业的就业地区意向,除“无特别要求”占32.2%外,主要是生源地和中小型城市,分别占23.3%和20.0%。但同专业的05物本班与07物专升本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也存在细微差别。05物本班选择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占16.3%,是后者的5倍多;而后者选择中西部地区的占20.0%,是前者的11倍多。这说明,四年制本科毕业生较之专升本的在就业上更有闯劲。

4.应电专业愿意去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型城市的占半数多,而物理学专业选择“无特别要求”、生源地及中小型城市的百分比较大。这初步反映出该系毕业生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在就业去向上的差别和特点。师范类的就业市场相对固定、均衡;非师范类的就业市场往往不在生源地,而根据生产力布局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定。

5.电信专业选择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占半数强,而选择其他地区的都较少。因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相对较多。这明显反映出该系毕业生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因专业不同而就业去向选择的不同。不过,这也与同属非师范类的应电专业选择去中西部地区的百分比最高形成鲜明对比;究其因,除专业不同外,另一个恐怕是学历层次不同。

二、你是否愿意到企业就业及意向企业的类型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绝大多数毕业生愿意到企业就业,尤其非师范专业100%愿意。这个大前提是好的。

2.但在意向企业的类型中,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选择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均为十几个百分点;选择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均不到十个百分点;选择最少的是私营企业,只有3.6%,且07物专升本班和应电专业选择私营企业的百分比均为零。可见,在具体企业类型的选择上,毕业生的观念还存在企业经济成分的偏见。在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民营和私营企业的生产规模占当地GDP的比重过半。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及国家社会劳动保障体系的完善,不论何种类型企业,只要有人力需求,只要有待遇,只要有发展前景,毕业生都可以选择就业。

3.不同专业对企业类型选择的百分比是不同的,显著的不同是电信专业最不看重国有企业,这一选择的百分比只有31.3%,与选择合资企业的百分比持平,不及另两个专业选择国有企业的百分比的一半;而应电专业最看重国有企业,这一选择的百分比高达73.9%。

三、你希望就业的工资待遇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毕业生76.5%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在1200以上,其中1500-2000档次的百分比最高,为30.6%。

2.不同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相差较大;大体上是,电信专业﹥应电专业﹥物理学专业。电信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最高,近一半选择在1500-2000档,其次37.4%选择在2000以上档,而没人问津1200以下档。应电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集中在1500-2000档次,其他档次选择的百分比不高,但500-800档次无人过问。物理学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各档次均有;相对来说,选择1200-1500档的百分比最高,达38.9%;其次是1000-1200档,达28.9%。

3.不仅电信专业的工资期望值远高于物理学专业的,而且应电专业(专科)的工资待遇期望值也高于物理学专业(本科)的。这充分说明专业的不同是毕业生就业(期望)工资待遇的差别的主要原因;非师范专业的高于师范专业的,或者说,应用专业的高于理论专业的。

4.电信专业的工资期望值也明显高于应电专业的,这除了表现在1200以下档电信专业无人选择外,还表现在2000以上档电信专业选择的百分比是应电专业该档选择百分比的四倍多。究其因,尽管两者专业不同不好直接比较,毕竟都属于非师范类应用专业,因此,恐怕学历层次不同是主要原因。

5.可见,决定毕业生工资待遇期望值高低的因素,首先是专业,其次是学历。

四、你就业时是否考虑专业对口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毕业生选择“必须专业对口”和“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百分比都较小,60.2%的毕业生对就业时是否考虑专业对口采取柔性态度,还有31.1%的毕业生明确表示“可以不考虑专业”。这表明绝大多数毕业生不愿因专业而限制自己的就业。

2.其中电信专业各选项的百分比有点突出:要求“必须专业对口”的百分比与选择“可以不考虑专业”的百分比同为各项最高,而“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百分比为该项最低。这说明该专业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的认同感更强,但又不囿于专业而影响就业。

五、你希望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就业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学校联系与自己家庭联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就业,也有21.4%毕业生选择“自己灵活就业”的方式实现就业,而选择单纯靠“学校联系”或“自己或家庭联系”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很少。

2.全系“学校联系”项比“自己或家庭联系”项高出两个百分点。这能说明,总体而言,在联系就业上学校比自己或家庭更重要。

3.“自己灵活就业”项的百分比,非师范专业要高于师范专业;而非师范专业中,应电专业要高于电信专业;师范专业中,07物专升本班高于05物本班。

六、毕业时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打算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毕业生大部分选择“降低期望值”或“等以后视情况而定”或“自己创业”再或“自己家里联系工作”,而选择“不就业”的很少,尤其是物理学专业毕业生该项选择为零。这说明毕业生还是很期待就业的。

2.“自己创业”项的分析,与上文五大点三小点对应一致。这也说明我们问卷调查的真实可靠性。

3.对“降低期望值”项与“等以后视情况而定”项这两大块,不同群体选择的百分比有较大差距。在“降低期望值”项,05物本班选择的百分比达58.2%,其次为应电专业的43.5%,最低是电信专业的27.7%;在“等以后视情况而定”项,电信专业选择的百分比达43.4%,其次为07物专升本班的42.9%,最低是05物本班的18.2%。这是否说明05物本班和应电专业的更迫于就业,而电信专业和07物专升本班的更有条件等待就业。

综上所述:1.相对该系的办学层次和水平及专业结构和特点来说,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不愿去边远地区、不愿到私营企业工作、有的工资待遇要求偏高、有的不愿意就业等。2.在就业意向的具体选项上,不同专业、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不同学历、不同学制的群体选择的百分比存在差异,有的甚至差异明显。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大学生就业指导[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学院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讲话稿 篇9

折柳相赠聚杏林,五年寒窗塑辉煌。6月22日下午护理学院2011届毕业典礼在我校老区世纪礼堂隆重举行。我校党委副书记兼院长康健、党院办主任胡春梅、教务处副处长谢建平、学生处处长马静、护理学院院长王崇树、护理学院副院长陈玉琴、护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中俐等领导莅临此次毕业典礼,毕业典礼由护理学院副院长龙霖副教授主持。

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毕业典礼拉开帷幕。护理学院院长王崇树教授亲切致辞,他总结了五年以来护理学院2006级学生在学习、工作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这样的成绩是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接下来他宣布护理学院2006级学子顺利毕业。王崇树院长对2011届毕业学生寄予厚望,课有终结、学无止境,希望奔赴各个工作岗位的他们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接下来,学生处处长马静老师为2011届毕业生考研录取学生颁奖,随后主持人宣读表彰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和川北医学院优秀毕业生的决定。教务处副处长谢建平、党院办主任胡春梅分别为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颁奖以资鼓励。在接下来的学位授予仪式中,学生代表们怀着激动与不舍的心情上台接受学位,预示大学五年大学生涯圆满结束。教师代表雷蓉老师、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中相继发言,师生共叙五年深厚的师生情谊。2011届毕业生还向学院领导赠送纪念品,对学校的栽培表示感激之情。

最后,我校院长康健教授讲话,向顺利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在此届毕业的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他们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生气勃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本届毕业生增添了光彩,为母校留下许多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印记。在毕业生们即将走向社会之际,康院长殷切希望他们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弘扬传统,铭记医学生誓言;学以致用,不断创新;坚守医德,成就理想;开阔视野,热爱生活。他谆谆嘱咐即将离开母校的医学生,常怀感恩之心,真诚对待事业,真情对待生活为医疗事业奉献光和热。

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平生。当那熟悉的校歌旋律再次回响耳畔,护理学院学院2011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圆满结束。他们将以健全高尚的人格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未来的人生中开启崭新的征程,续写生命精彩的篇章!

学院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讲话稿 篇10

尊敬的校长,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家长,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的参加同学们的毕业典礼,和大家共同回顾和总结三年美好时光,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家长,对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同学们的成长倾注热情、汗水和智慧的老师和校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能在如此重要的时刻与你们在一起,我百感交集,仿佛又回了几十年前。坐在你们中间,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我能够感知到你们对同学、师长和校园生活的留恋,也能理解你们对即将展开的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除了荣幸之外,我还有一点紧张。因为在座的不仅有我十分尊敬的老师和校领导,还有更多的祖国的未来,假以时日,你们当中一定会走出未来的精英。如果今天的发言能够给同学们留下稍许印象的话,我也会深感荣幸。

同学们,三年前,怀着美好的憧憬,你们成为一名xx中的学生。三年后,你们不仅成长为一个挺拔健硕的青年,更见证了一座崭新校园的崛起。作为从新校园走出的第一届毕业生,你们无疑是幸福的。曾几何时,教室里的伏案身影,操场上的矫健身姿,甬道间的嬉闹神情和灿烂微笑,这一切都是你们留给母校,也是留给自己的珍贵回忆。看到学校环境的改善,看到你们在老师辛勤培养教育下茁壮成长,我感到无比欣慰,借此我代表所有家长,再次对老师和校领导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几十年前我的高中毕业,是使我性格快速成熟、视野豁然开朗的一步。今天,无论同学们即将走入大学还是走入社会,你们一定会感受到当今的社会充满了活力和机遇,你们面对的是更高层次的竞争和更广阔的空间,你们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

同学们,在即将分别、回首过去的时候,要常怀感恩之心。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她)给予你生命,抚育你成长,对你牵挂、叮嘱和问候,不让你失落、孤独与惆怅;对老师心存感恩,因为他(她)给予你教诲,让你懂得道理,学会思考;对同学心存感恩,因为他(她)给予你关心和支持,在旅途上心手相连;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她)给予你友情与关爱,让你无助时可以倾诉、依赖。

同学们,在即将面对未来的时候,要进行慎重的选择。虽然由于受经验和知识的限制,你的选择会有一个渐变和明晰的过程,但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原则。你需要从心里面去作选择,并不是社会期望你做什么,父母期望你做什么,朋友期望你做什么。只有这样,你才会越做越开心,在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不会被沮丧击败,全身心的去享受整个过程。

同学们,将来你们面临多重选择与诱惑时,要更加的专注和坚守。一定坚信你一生可以完成的事情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足够优秀,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回首过去会发现,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是我自己难以想象的。很多当时觉得非常大的困难和困扰,现在看不过是小事一桩;很多当时感觉束手无策的事,现在也只是嬉笑之间的谈资罢了。希望你们利用好资源,学会沟通、交流和共享。你的视野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

再过几天,你们即将迎来高考。高考与其说是考能力,不如说是考心态。希望同学们以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迎接挑战。祝愿同学们取得满意的成绩!

记得中学时曾经传抄过一首诗,名叫《相信未来》。同学们,即便是现在,即便我们很快会两鬓斑白,只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未来。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一切的年轻。我们期待你们的未来。

最后,衷心祝贺你们顺利完成在xx中的学业,祝愿你们未来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世界在你们手中。也让我们一起祝福xx第xx中学传承历史、继往开来、再造辉煌。

谢谢大家!

学院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讲话稿 篇1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商学院的毕业生王曼莉,今天能在这里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我感到非常的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感谢母校的培养,感谢辛勤教导我们的各位老师,感谢给过我们无私关心和爱护的素质导师们!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美好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马上就要离开母校,离开钟灵毓秀的校园了。苍翠梅南山,浩淼汤逊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留恋和不舍。

遥想07年,我们怀揣着同一个大学梦,从五湖四海汇聚到没南山下,从青涩到练达,从陌生到熟悉,我们互帮互助,风雨携手,一起奋斗,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一起收获累累硕果。回想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思绪万千,感慨万千,昨天是那么的清晰难忘,是那么的耐人寻味。在回首的时候,总让人感叹时光的短暂;在离别的时候,更深知有缘相聚的珍贵„„

回眸四年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幅幅难忘的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一个个生动的形象铭刻在我的心里:教室里专注忘我的背影,辩论会上闪烁着睿智光芒的词锋,运动会上风一样的飒爽英姿,课堂上咬文嚼字的学术探讨,党旗下庄严的宣誓,在我脑海里一次次立体呈现。我们在这里拼搏过,欢唱过,努力过,奋斗过。忘不了,图书馆自习室的灯光依然璀璨,运动场上放佛还可见我们昨日挥洒汗水的身影;汤逊湖畔,还回荡着我们铿锵的青春宣言。忘不了素质拓展中同学们互相搀扶和鼓励的温馨,忘不了成功素质教育展示节上同学们创新的激情与风采,忘不了素质导师们为我们职业生涯设计的良苦用心,现在我们就要离开这曾经留下无数汗水与喜悦的母校,离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们,我们的心中充满了不舍,也充满了感激!

“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造性,使人们变得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四年来,我们伴随母校共同成长进步。母校赋予了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在这里,我们不仅夯实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实践能力,也深刻地受到了成功素质教育的熏陶,这将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大学课堂上,当德高望重的教授给我们悉心地讲授深奥的学术时,我们领悟到了一种睿智,当和蔼可亲的素导和我们促膝谈心时,我们体验到了春风化雨的温暖,在母校,每一次的教导,都是一次境界的提高,每一次的体验,都是心灵上的一次宝贵的升华。母校的老师们,是你们渊博的学识,带领我们走进神圣的知识殿堂;你们博大的胸怀,给予了我们最无私的关怀和奉献,我们将永远感谢你们!

今天,我们的肩膀变得沉重了,不只是因为它载着我们四年的青春岁月,载着离别的伤感,更是因为它载着母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寄予的厚望,载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可以翘动整个地球!而成功素质教育就是我们最有利的支点!请母校放心,我们不论走到哪里,都会谨记母校的教诲,努力成功,为社会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我们会谨记着“笃志、博学、崇实、拓新”的校训,去实现更加远大的人生目标!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11届全体毕业生祝赵校长、祝全体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我们深爱的母校再创辉煌!

上一篇:描写国庆节的作文600字下一篇:班团委岗位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