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教材分析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必修一教材分析(共8篇)

高中必修一教材分析 篇1

一.本教材总体要求及基本内容

根据课程总体目标及总体要求,全册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面

对教材容量大、课时有限的现实,教师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另一方面要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力争杜绝低效的教学活动。我上阅读课的步骤通常是skimming→ scanning→ Practicing → discussing。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tasks,当然这些tasks要从简单到难,要求学生由对文章的粗浅了解到对文章的深度理解。题型可以多种多样。如判断正误;分类对比;回答问题;排序;找段落大意;找中心思想等等。

二.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的,重新整合教材 1,理念新定位:课堂主体地位变化

主体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这一理念的承载方式是学生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体参与者。新教材讲这一理念科学的渗透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之中。例如,unit 1 Friendship中的warming up 谈论友谊以调查的形式出现,通过选择,打分,来测验学生对友谊的了解和看法,使学生熟悉的话题又能引起学生广泛参与,也激发学生去表达的欲望。Reading 部分是在warming up 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升话题的质量,体现思维价值,从现实中的朋友上升为与物体做朋友。unit 3 Travel journalz 中的 warming up 采用填表格的的形式,让学生对比各个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学生能广泛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文中语法知识,听力部分以及写作部分,都紧紧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大部分都能参与进去,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全面提升。

2,技能新定位:侧重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分为pre-reading 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分层设计为提高学生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平台。pre-reading reading主要从reading中提取经典的问题和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问题,以便让学生在阅读前对材料有个大致的了解。阅读材料都是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题材和话题。Comprehending部分主要让学生反馈阅读的结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哪些技巧和知识。3,知识新定位:语法以归纳法的形式出现

以discovering useful stuctures的形式出现,新课改后语法知识部分的讲解从原来的演绎法变成归纳法。演绎法和归纳法各有利弊,但我认为,归纳法优先于演绎法。而新课改的语法专家们认为,合理的方法应该是演绎法和归纳法的有机结合,要求我们取其两种方法之长,把语法知识教活、教好,这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4,教学模式新定位:任务型语言教学

课堂效果评价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能有效完成一项任务。所以设计合适合学生的的问题,对于一节课的成败影响很大。

针对新教材“有单元无课时”的特点,教师可以围绕单元话题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整体巩固和整体运用。备课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划分课时,粗线条把握进度,自主确定教学进程,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新教材结构不再采取原有的一个单元分几个课时的做法,而是各单元含有若干个板块,如Warming Up, Pre-reading等。这样的编排给教师从实际出发灵活地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教师可以整合教材,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例如,第四单元Earthquakes 时,设计了关于地震的问题。把教科书中的材料和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材料相结合,甚至是关于地震电影的那个场面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话,不仅仅能够降低学生对于这个话题的陌生,增加他们的参与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计目的。尤其是文章中出现的有关地震的一些细节描述,可以通过一个视频短片的介绍,直观简单清楚明白的了解文章的细节,重要词汇和语法都隐含在课文里。新课标教材以话题为主线,知识与技能交叉组合,以板块形式来设计活动。新教材把每个单元的重点语言项目渗透到各个教学部分中,以保证学生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分析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高中必修一教材分析 篇2

一、全局性教学地位的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内容, 位于教材中的第一章节“行星地球”的四节中的第二节, 属于一个衔接环节。主要的教学目标为: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 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等。本节教学重要教学难点为太阳活动 (黑子和耀斑) 对地球的影响。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容易理解, 学生可以自主的通过预习、查阅资料、寻求教师的帮助等形式进行深入的学习行为。此节教学内容作为高中生进入到高中学习生活后的第二课时, 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进而树立自我的地理思维。而在此节学习活动前, 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宇宙中的地球”的相关内容, 对于地理教材中的太阳和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 为地理教师的新知识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并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为此, 此内容不仅是地理教材中“行星地球”这一章节中的基础内容, 同时也是起到衔接新旧知识的作用。

二、具体教学内容的结构框架分析

(一) 内容组织结构分析

(1) 地理知识内在隐含的知识结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节内容, 主要是以“为地球供应能量”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为主要知识框架。在教材引言中就运用图片来进行描述, 从生活、具体生产活动中的具体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太阳辐射为地球为其供应出的相关能量。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进行扩展其实际案例, 来进一步论述其他地理知识。通过学生的讨论学习, 进而全面掌握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差异的相关学习内容。于此同时, 地理教材中还涉及到了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周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 以此作为实际学习材料让班级中学生观察分析太阳黑子数变化的活动, 进而充分的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内相关知识。

(2) 地理学习能力框架

当前阶段,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两种。地理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将其进行有效的融合, 并结合教材中的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一学习知识, 进行深化学生的学习印象, 进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的查阅学习资料,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其的认知, 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思维能力。人教版教材中运用两种实际案例进行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合作学习意识以及知识转换能力, 学生同时也在实际学习活动中, 通过有效的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 全面的掌握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相关知识, 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二) 内容表述结构分析

(1) 叙述性质的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叙述性课文, 作为构建地理教材整体脉络的基础内容, 不仅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中的教学依据, 同时也是对地理相关专业理论、地理知识潜在规律以及地理原理等知识的具体文字表述, 具体表现为教学课文及图表型教学资料等。在进行教学“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课时, 教材正文中描述了当前阶段中太阳的主要成分、温度以及太阳辐射的地理界定等, 其叙述语言十分简洁易懂, 并通过配合相关的图片教学资源, 充分的进行阐述了其内容。教师在进行讲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主要影响这一内容时, 需要进行合理的运用叙述性课文的教学内容, 进行梳理其中潜在的学习规律, 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学生在此种教学环境中学习, 不仅不会产生学习厌倦情绪, 同时极大的树立了自我的学习信心, 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 实践性质的教学内容

实践性质的教学内容作为当前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思维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新课改实施下的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此节课程中主要是通过合理的设置相关实践活动来进行全方位的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通过教师合理的应用此内容, 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进而高效的达成课堂学习任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材的简单分析, 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此教材内容的编制是严格遵循新课改教学要求, 并充分结合了当前高中地理教师与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实际需求。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材, 不仅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更加凸显出教学的重点侧重点, 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摘要:文中主要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作为实际案例, 进行深入的解析此节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教学地位、具体教学内容的结构框架。此举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的掌握其教学内容, 同时进一步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分析

参考文献

[1]白雪, 宋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材分析[J].学周刊, 2014.16:80-81

高中必修一教材分析 篇3

仔细研究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练习系统,发现教材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一、练习类型分析

苏教版教材在课后习题安排了三种形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

文本研习主要是提供典范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

问题探讨主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侧重于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意识。

活动体验旨在引导学生围绕人文内涵专题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可以看出,文本研习指向的是文本,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问题探讨指向的是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理性思维,活动体验则指向的是活动,希望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

必修三53页文本研习:

1.在《品质》中,作者写格斯拉:“…………”作品中还有类似的描写,请找出来,并分析这些描写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关系。

2.格斯拉是鞋匠,老王是人力车夫,按世俗的观念,都属于“底层”人物,结合作品,说说两篇作品是把人物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描写的,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必修三69页问题探讨:

文章为什么要用较大的篇幅阐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作者是怎样清晰地表述这两个概念的?阅读文章,作简要的概括。

必修一29页活动体验:

这是一次虚拟的选择,实际上是作者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的追寻。结合你对文本的理解,简要概括作者决定取舍的理由。作者采用叙述心理测验过程的方式表达人生观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种类型都有对文本内容、写作手法的探讨。必修三53页文本研习要求探讨老王和格斯拉的“幸”与“不幸”,分析描写与感情传达的关系;必修三69页问题探讨,要求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了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修一29 页活动体验要求概括作者取舍的理由——文本研习,分析心理测试过程的叙述方式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写作手法。可见,这些练习并没有体现三种练习类型的侧重点。可见,苏教版只是冠以“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不同的名称而已,有名无实。教材编写者应进一步厘清类型、完善其功能。

从内容上来讲,文本研习、问题探讨都是借助一定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或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或者文章的表现手法,只不过问题指向的角度、开放的空间程度不同而已。而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在文本研习过程中,有鉴赏能力,但也有探究意识的激发;而问题的探讨,固然有探究的意味,也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提升了鉴赏品位、水准。从其功能的角度来分析,三者名称虽然不一,但是最终都培养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他们掺杂在一起,难以厘清各自的具体职责。反而不如人教版必修教材的“探究·思考”来得直接明了。

二、“活动体验”分析

如前文所述,“活动体验”的最初目的是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苏教版教材编写的意图在于变革过去的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接受式学习,此种学习方式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给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泼了冷水。活动体验试图改变这一情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大语文”的学习环境。如果说原来的语文学习仅限于教材研读、训练,新教材则要求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全程、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新教材观认为,教材不应只是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进行建构和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尊重师生对教材的能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是构建开放的、科学的和人性化的教材体系的基本准则。无疑,活动体验开拓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参与热情。

但统合分析五册教材的活动体验,除必修五没有安排外,苏教版从必修一至必修四大概16处,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①研读课文,并能以批注等形式写出感悟、想法;②朗诵课内或课外的现代诗、现代经典散文及唐宋古典诗词等;③听录音,根据录音记录要点,并能讲出自己的想法;④组织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活动,并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访谈、辩驳。

可以看出,苏教版“活动体验”这一选文研习方式的出发点是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呈现出两方面的目的:一是加深对教材选文的感悟;二是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技巧。应该说这一形式,既体现了对旧教材的革新,又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不仅在于传统的对课文的研习,而且注重与时代需求的结合——强化“听、说”能力的要求。

但就活动形式这一层面而言,苏教版选用的形式仍然是传统的“听、说、读、写”活动,尤其是“听”、“说”这两个方面。因此,苏教版教材的习题系统“活动体验”形式并没有做到所谓的“丰富多样”,也没有真正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或者说只是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或者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运用了“听、说、读、写”的各种形式。

王荣生教授将“语文实践”归为三类:①带有自然学习性质的、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活动;②对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潜藏着特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③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实践。因此,苏教版的“活动体验”习题主要内容就是王荣生教授所说的“语文实践”活动。希望借助这类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但是,如果拿苏教版的活动体验与高中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比较,我们会发现综合性语文活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无论是从活动的开展、实施,还是评价,都有学生全程参与,在过程中既有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又有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塑造等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对来说,无论从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内容,还是活动的目标,苏教版习题的活动体验类型,则相对单一。

综上所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练习系统设计虽然努力创新,力图改变过去的练习模式,但是并未能达到这一目标,还有需要完善改进之处。语文教师在处理这些练习时应该有所取舍,有所增减,有所创造。

高中必修一教材分析 篇4

刘芳芳2010111519

42在现代教育中,教材在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中,为了能够更好,更有效果的使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和良好的教育,我们必须很好地应用教材,很好地分析教材,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在对教材进行分析前,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为什么要进行教材分析,进行教材分析前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在进一步分析教材时确定核心思路和方法,并且事先确定分析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在确定后再开始分析教材,仔细研究教材。在教材中,一般会有四种栏目分类,分别为活动性栏目,资料性栏目,拓展性栏目和方法性栏目。这篇文章中我将从这四个方面就鲁科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进行分析。

在原子结构这一节中,有“联想·质疑”、“交流·研讨”、“迁移·应用”、“观察·思考”几个版块。在教材的开头部分,有“联想·质疑”部分,我认为这个部分属于上述四个栏目中的方法性栏目,这个栏目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思路指引或方法指导,我认为这个版块主要起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只承接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让大家回顾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在以前已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起同学们的思考,让同学们提出质疑并且引导同学们思考解决这种质疑的方法,从而使同学们自己参与到引进新知识的过程中来,提起同学们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这一版块可以作为引起学生学习探究新内容的基石。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

射实验证明,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集中在一起,而且在整个原子中原子核只是原子的很小一部分。通过带领学生回顾卢瑟福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通过,绝大多数带正电的α粒子通过,说明在原子内绝大部分的地方是没有电荷的,是空的。少数α粒子转向,说明有少数α粒子会在运动到比较接近带电荷的原子核附近时,会受到原子核的作用而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个别α粒子反弹,这一现象则证明了只有极少数α粒子会从正面撞击到原子核上,又由于会反弹回来,所以说明原子核所带电荷与粒子相同,为正电荷。这个实验带领同学们回忆了原子核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且在整个原子中所占有的比例是非常小的,通过回忆这些知识,来引导同学们做更深一步的学习,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探究在原子核内部的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在原子核内部的这些量子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些微观的量子数与原子的宏观物理量又会有什么样的联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自己所提出的质疑,从自己所想到的角度去解决、学习新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二板块“交流·研讨”,实际上可以看做属于资料性栏目,此栏目虽然不作为基本要求,可以建议学生阅读,还可以用于创设情景和评价素材,其主要作用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课后阅读提供资源。在这个版块中,是通过列举出一定的数据,来让同学们自己分析出和本节内容的相关知识,同时在这一块内容中,给了学生们足够大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来交流从资料中得到的信息。这个版块给了学生一个交流讨论,发表自己意见的平台,让大家互相交流,谈论自己的观点和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方法让同学们自己总结出来要学习的东西,给同学们留下的印象远远深刻于老师单方面教授。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来看,这一个部分不只让学生们获得了相关知识,自主挖掘隐藏信息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的思考能力,同时培养了同学们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本节中,通过分析原子内部的电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对质量、电荷和电量等相关数据来总结出在原子内各个量子数的关系。

组织小组讨论,可让同学们进行讨论,由讨论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在原子核内部的几个量子数和原子质量数之间的关系,同学在经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分析之后,不难得出结论,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同时由资料中所给出的各个量的数据可以总结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同样从表中数据不难得出一个原子的质量数主要决定于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电子质量对原子质量的付出是非常微小的,也可以得出原子质量数大致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这样不单单是让同学们了解了需要掌握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点和规律完全

是由学生经过自己的推导而得出的结果,会让同学们在一种很轻松的环境下接受知识,同时也带给他们自己一种成就感。

“迁移·应用”属于拓展性栏目,这个栏目主要是为了深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视野,不作为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学习相关内容,但是这个版块的内容,不单单只是该章节的学习内容,更多的则是在所学习到的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涉及到了很多化学前沿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对学生掌握现代化学进展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为学生们在化学方面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认为在这个版块中,更多的需要老师在前两个版块的基础上将新学的知识讲解的更加清楚,实现知识的质的飞跃,让学生从本质上了解知识原理,从而将书本上的新东西延伸到更深的层次,在掌握这些的基础上,将这些应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达到学以致用、学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本节中由原子结构和原子内部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迁移到核素,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称为核素,在这个部分,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新的概念,在不同情况下,分析不同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情况,将学到的有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和在“交流·研讨”中由同学们讨论得出的结果实际运用到相关知识中,更加深入的了解新学的知识,将同学们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引向另一个高度,引向更深层次的学习,使大家更早的接触到前沿知识。从刚刚学到的有关于质子、中子的数目的角度出发,分析在不同情况下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同学们没有接触到的化学概念。并且也将这些知

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例如在考古学中,利用C14是在生命过程中保留的一种碳原子,但会在生物体死亡后衰变这一特性,通过测量在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生物体里C14的数量来推断生物的存在年代等,这样就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了这一个基础知识后,将基础性的概念原理由老师的引导迁移到前沿性的化学现代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在“观察·思考”中,在这个部分,主要通过从已经学习到了的知识中观察在身边涉及到或与所学相关的东西,再利用新的知识从已有的结论中让同学们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做一个解释,以此来发现新的知识点,来总结出新的规律,对新掌握新接受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吸收,也可以自己提出一些问题思考,开放自己的思维,发现更多的有用的知识,也将更多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本节中,这一版块主要介绍了核素的相关知识,在这个部分,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新的概念,通过观察具有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结构的异同点进行思考,来对不同的核素的作用作一个归纳总结,例如由氕、氘、氚引出同位素的概念: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为同位素。同位素又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也通过对比同位素的不同结构来总结同位素的不同性质,从而确定同位素的不同作用,例如追踪植物中放射性磷32发出的射线来确定磷在植物中的作用部位,进行金属制品探伤、食物保鲜和肿瘤治疗等。

总之在新的教材中,不同版块体现出了不同的作用,整体上是将老师为主导转化为学生为主导,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先让同学自己回想以前的知识,提出质疑,先提起同学的积极性,再让学生自

高中必修一教材分析 篇5

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以往的高中地理教材要么先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状况,再分述各种自然资源的情况;要么把各自然资源的知识穿插到某些章节,再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知识.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几个问题.教材对水资源的概念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作了解释.水资源分布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教材从各大洲到中国,按多年平均径流量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并指出,造成这种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与人类社会”主要解释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地区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生产力水平对这种作用的影响;为此部分内容穿插实例和插图,帮助理解.教材最后强调,世界和我国都有供水情况日益紧张的趋势,要注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人们采取多种措施,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教材安排活动题让学生讨论.2.教材内容处理

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就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能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往的教学,教师以教材为本,只有教材设计好的唯一的获知过程,它限制了教师的创造积极性和学生大胆探知的欲望,而这次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大大满足了教师的创作欲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想办法认识新事物,共同去探索新问题的解决,共同去讨论新知识的产生.本节课主题是水资源,教学的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所以我重组课本相关地理知识,寻找与学生自身联系更紧密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发现,有效地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探究的可行性.本课采用的是以“广东缺水!”作为探究的主题进行发挥.从“水资源的分布——广东缺水吗 ”到“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广东为什么缺水 ”一直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怎样解决广东的缺水 ”的各个环节,学生都是合作开放的进行探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深化,例如网络,报纸,杂志等的阅读和查找,并且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采访专家学者进行解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思维的闸门被彻底打开.他们一个个急不可耐地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主意和办法,创新欲望一次次被满足,创新的能力得到一次次地提高.(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与水资源的关系;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并能运用基本的材料加以说明.②从时,空两个角度,理解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③了解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在数量,质量方面产生的影响,理解人类采取种种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2.过程与方法

①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水资源及其利用等相关知识为中心,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资料交流和分组讨论方式及其探究的成果演示)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②案例探究:重组课本相关地理知识,寻找与学生自身联系更紧密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发现,有效地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探究的可行性.本课采用的是以“广东缺水!”作为探究的主题进行发挥.③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④注重本课各种学习资源利用,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地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能更深刻理解地理学的本质.②通过对相关网络报章资料的阅读,结合野外实地观察思考探究,协作交流讨论,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各项学习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四)教学对象分析

①知识基础:学生对水资源接触不少,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也不难理解.但水资源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了解不多,必须重点讲解;另外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综合利用的思想.②能力基础:经过差不多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如果引导得当,这些隐性的地理能力将会得到最大的发挥;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了相当的资料收集能力,能熟练的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途径获得各种知识且能把之加工为自己所用.(五)教学过程设计 分三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2天)2.探究阶段:(2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各小组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分组合作探究.研究途径: ①通过网络搜索,阅读报纸.②通过野外的调查实践:如对仲元中学附近河流进行水质情况的调查.③对身边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④采访相关专家等.探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①形成一个讲解演示用幻灯片.②照片,相关录像等各种其他形式.完成各小组的探究任务.通过组内的讨论,推举一位代表出来讲解,演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讲解演示规则: ①教师主持计时员:林映茹时间为10分钟以内.②各小组可以通过各种展示:如讲课的形式,引导同学讨论探究,得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灵活运用其他的方式.③各小组依照自己的实际,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进行学习的深化.④演示讲解的目的:让其他同学理解接受你们组研究得出的观点.3.演示讲解阶段(45分钟)(六)学生发展性评价设计(1)测试形式与工具

①学生自评:表1.②学生互评:表2,表3.③合作完成作品(课件的制作,资料的收集)在准备时段收集的课件资料等.(2)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表

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表学生姓名:学号:表1学生自我评价表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达成度掌握基本掌握继续努力水资源及

其分布运用图表,说明全球,各大洲或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续上表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达成度掌握基本掌握继续努力水资源与 人类社会通过阅读图片,了解人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利用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情况.合理利用

水资源通过阅读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分析常见的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情况,理解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反思(成功感受与努力方向)表2组内互评(组长填写)组员姓名:等级: 互助性参与积 极性意见科 学性纪律贡献

大小好一般有待改进

表3组间互评(组内讨论填写)被评价组主题:等级: 参与积极性演示效果解答科学性组内的团结纪律好一般有待改进(七)探讨与反思

①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新课标教材中如何更好的实施和开展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选择不同的探究方法

②评价方面,在探究式教学中,如何更有效的评价学生 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中有什么更好的方法.③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各项基本能力.(广东仲元中学胡稳辉)专家点评

高中必修一教材分析 篇6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正常情况下,河流一般会在河口地区形成三角洲地貌,长江三角洲就是典型,但距长三角不远的钱塘江入海处却没有形成典型三角洲地貌,原因可能是()A.流域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极低 B.地形崎岖起伏大,江水流速快 C.海区轮廓呈喇叭形,海水侵蚀强 D.人类活动强度大,挖沙现象普遍

解析:选C 钱塘江入海口属于典型的喇叭形海区,越接近河口,海区越狭窄,海浪侵蚀冲击力越强,造成河口始终无法沉积稳定的泥沙;该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但亦有足够泥沙量;河口地区属于平原地形,流速变缓。故选C。

2.跑步已成为当下人们强身健体的时尚选择,冬季,浙江丽水市的小明同学利用学校所学知识劝爷爷不要出去晨跑,下列支持小明观点的是()

解析:选B 冬季早晨近地面大气极易形成逆温现象,造成冷空气在地面堆积,空气对流弱,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质量较差。A并没有逆温现象,C冬季早晨气温没有那么高,D逆温现象出现在高空,故选B。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题。

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解析:选C 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

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D、E合为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5.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向

C.汛期

B.含沙量

D.流量

解析:4.B 5.A

C.①侧,蒸发较弱

D.②侧,降水较多

解析:6.B 7.C

10.从①地至④地的航行过程中()A.一直顺水 C.先顺水后逆水

11.图2代表的地点是()A.①地 C.③地

B.②地

D.④地

B.一直逆水

D.先逆水后顺水

解析:10.C

11.B

年降水量最少,其太阳能最丰富。

A.气压低,暖湿气流强烈上升 B.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 C.气压高,干冷气流强烈下沉 D.暖空气强烈抬升干冷空气

17.该地24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C.雪过天晴,天气转好

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D.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

解析:16.B 17.D

21.有关升温3 ℃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粮食产量变化小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自然环境趋于稳定 B.南北半球的相同纬度降水增加幅度呈正相关 C.北半球中高纬度的降水增加使大部分地区粮食增产 D.北半球沿海国家粮食产量皆有不同幅度的增产

22.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能带来一些好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纬度地区会变得适宜于温带作物分布 B.全球变暖,能源消耗总量减少 C.全球变暖更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D.冰川大量融化,淡水资源增多

解析:21.C 22.A

A.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24.9月24日巴基斯坦西部发生的地震震源位于()A.古登堡面以下 C.岩石圈

B.外核

D.软流层

解析:23.C 24.C

岩,已生成的B处岩石受岩浆活动影响,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有可能形成变质岩。

答案:(1)背斜 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2)C C处为岩浆岩,岩浆活动过程中有用的矿物质富集起来从而形成有色金属矿(3)B C

C为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已生成的B处岩石受岩浆活动影响,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有可能形成变质岩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市11月8日~15日的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曲线图,在此期间,该地明显出现了一次降水过程。

(1)请画出该地11月8日~15日期间经历的天气系统的示意图。(4分)

(2)在下图中画出11月8日~15日期间该市的气压变化曲线。(4分)

(3)试分析为什么在11月11日到15日期间,日温差明显减小。(6分)解析:由题目所给材料可知,该市经历的是冷锋天气过程,其气压变化应是由低到高。冷锋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降温,出现降水天气。出现阴雨时,大量云层反射了太阳辐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不会降得太低,故温差小。

答案:(1)画图如下:

(2)画图如下:

(3)由图示气温变化看,11月11日到15日期间是冷锋过境时,出现阴天、降雨天气,因此白天云层阻挡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气温不会太高;夜晚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气温不会降得太低,故日温差减小。

28.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10分)材料 下图中M半岛分布大量的石灰岩溶蚀湖,其中含有多种海洋生物化石。该半岛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超过35 m。

(1)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M半岛平原形成过程。(6分)(2)与沙特首都利雅得相比,分析迈阿密冬季气温高的原因。(4分)解析:

造成的。乙图反映了地理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________位置的差异造成的。(6分)(3)甲图中的E地最有可能是下列地区中的()(1分)A.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4)乙图中的②地其自然景观是_________。(1分)解析:图甲表示的是不同地区年积温分布状况,反映出来的是热量条件的差异,因此y轴自下而上体现的是自南至北方向。图乙表示的是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反映出来的是水分条件的差异,而且从年降水量数值上看,应是我国北方东西方向的差异。E地积温仅2 500左右,判断地处较高纬度。②地年降水量仅50 mm左右,应为荒漠。

答案:(1)由南至北 自下而上,从A地到F地年积温值逐渐减小 由西向东 由左到右从①地到⑥地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高中必修一教材分析 篇7

教材内容整合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两条,一是联系性原则,二是统筹性原则.下面简单谈谈这两条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一、联系性原则

从知识逻辑联系的角度看教材内容整合的必要性.两部分内容的联系点就是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互逆关系.从直观性看,直接通过指数与对数各组成部分的对比,给出对数定义,指数中底数、指数、幂与对数中底数、真数、对数的概念一目了然.教材在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中就使用了这种设计.从细节性看,从指数与对数的相互关系出发,利用指数与指数运算的相关性质,可以逐一推导出对数和对数运算的相关性质以及对数的换底公式.对数的难度在于学生对其概念的陌生,捅破入门这层窗户纸的关键就在于,充分利用指数与对数的关系,运用指数的相关知识,得出对数的相关知识.只要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把每一种证明推导方法练熟,把细节的功夫做足做透,就不难收到由渐悟到顿悟的效果.

从新、旧知识教学衔接的角度看教材内容整合的必要性.

从初、高中衔接的角度看,指数与指数幂运算的相关知识,是切入“对数与对数运算”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对数是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知识点,这个“新”应该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超出了学生原有基础的范围,对数运算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超越运算,其运算性质不同于以往学生掌握的以四则运算为主体的初等代数运算,从对数的定义、性质到对数运算的基本性质,对于学生都是全新的概念.二是与学生原有知识的衔接相对不足.与对数相关的基础知识,在初中阶段,仅仅接触过简单的指数性质与指数运算,且仅涉及整数指数幂的情况.在完成了“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一节的学习后学生才将整数指数幂的性质与指数运算,扩大到了整个实数域,构建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为对数与对数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从认知角度看,“先夯实常量基础、后进行变量迁移”,是初等数学学习的最优路径.在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正是从实数、代数式、方程等相关基础知识的不断完善开始,逐步过渡到了函数的学习.高中的函数学习,仍然坚持这一认知路径.指数与对数作为一对互逆的运算,性质相互贯通,运算相辅相成,在函数性质上又互为反函数,因此指数和对数中任何一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仅影响到彼此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而且影响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学习.从整体上抓好指数与对数运算的学习,就是拿到了指、对函数学习的一把钥匙.

二、统筹性原则

教材内容整合,前提是不能违背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根本思想.这就要求教师统筹兼顾,既要处理好待整合内容之间的关系,也要妥善处理好剩余内容与之间的关系,使其既要追求局部效果,也要服从于教材的整体设计.这就对教材内容整合提出了两个层次的要求,最高要求是要把剩余内容,根据联系性原则,有机地整合到其他内容中;最低要求是,整合不能背离教材对原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即内容不脱节、时间不超时、难度不超纲.下面以上两节课剩余内容的处理为例,阐释这一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前面分别整合了两节课程的前半部分内容,其中2.1节剩余的内容是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2节剩余的内容是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这两节课程内容之间存在整合的可能性,而联系两部分内容的桥梁就是反函数.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进行两种设计:

一是通过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关系,完成由指数函数向对数函数的过渡.在教学设计中,在完成“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教学后,可以充分利用教材73页的“探究”(探究内容是“在指数函数y=2x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如把y当成自变量,x当成因变量,那么x是y的函数吗?如果是,对应关系是什么,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引导学生,依据分类讨论思想对相应的对数函数的图像进行描点作图,进而给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并探讨其相关性质与图像特点,最后给出两者互为反函数的关系.

执行这种教学设计的前提,是在前期的教学中,学生对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互逆关系掌握比较充分,运用得心应手.如果没有前一部分的整合,学生对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关系理解尚不清晰,使用尚不成熟,这种教学设计就很难付诸实践.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新课改以后的新要求精确掌控,比如,在反函数的教学中,“教科书只要求学生知道同底的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不要求学生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也不要求学生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在教学实践中,就不应把反函数作“定义化”处理,而徒增教学难度.

二是按照教材顺序,依次完成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与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的教学,并在最后指出两者具有互为反函数的关系.这是一种稳妥的教学设计,虽然由于前部分的内容整合,而使后面指、对函数的内容略显孤立,但是最后互为反函数的结论,依然突出了两节课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也较适宜普通班学生基础一般,或者年轻教师驾驭经验不足的情况,对于普通学生夯实基础、巩固提升,年轻教师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浅析 篇8

一、应用与审美功能兼备的人文话题

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本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每册书都包括四个专题,涉及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2]学生通过每一个专题的学习,能够对自我、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有更加深入的领会和思考。同时,这些专题名称本身也富有人文意蕴,能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必修一的四个专题分别为:“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和“像山那样思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最大特色在于富含人文意蕴,课本所创设的这种丰富的人文环境能够吸引学生徜徉于语文学习的天地,让他们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让他们感受思想的魅力。

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双重任务。[3]在安排专题时,教科书编者也很好地兼顾了应用与审美的功能。其中既有像“直面人生”、“心连广宇”这样具备思想性和人文性的专题,也有如“科学之光”、“走进语言现场”、“语言,存在的家园”这样注重说明性和应用性的专题,体现出语文课程在内容选择方面注重人文性和注重实践性两种不同的倾向。

二、专题构建的多元对话平台

课本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构建多重对话平台。[4]与一般的文选型教材的呈现方式不同,如有的文选型教材是以单元来组织内容,像洪宗礼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是“一本书,一串珠,一条线”的编排体系,注重的是“单元合成,整体训练”。[5]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则以专题为导引,专题之下,又分为导语、学习板块和写作三个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写作”这一板块,又分成了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并且每一册都有一种写作观的指导。确立正确的写作观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每册的写作观分别如下:“你的生活很重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写作,也是对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这些宝贵的写作经验为学生的写作指明了方向,并向他们提出了“辞意并重”的写作要求。

对话,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理念,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课堂上,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阅读课文,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也是与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如有些课文为小说、戏剧的文学样式)。必修教材以专题来组织学习资源,专题下面又分为2至3个板块,板块之间打通了时空的阻碍,形成了古今中外畅通无阻的对话。如《必修五》中的第二个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讨论的话题是人类的美好情感,下面列了2个板块,分别是“如泣如诉”和“执子之手”。其中,《陈情表》、《项脊轩志》和《长亭送别》属于我国古代文学领域不同时期的作品,而《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则是英国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这四篇选文,都表达了歌颂人类亲情、爱情的主题。编写者希望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完善自身的人格塑造。在此专题中,写作指导部分是“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与前面选文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正好相同,即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读写结合的结构安排,既培养了“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又训练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三维教学目标,即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均有所收获。

同时,学生与教科书编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这主要体现在每一专题前有编者精心设计的导语,每一册课本之前还有一段“致同学”的话,每一专题和板块的名称,也闪烁着编写者的智慧,如“送怀千载”、“登高能赋”,充满着人文气韵,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话的一种形式。更明显地,在有些专题中,编者特意设置了“对话栏”,并在“对话栏”中对作品作了评点,如在《想北平》这篇课文中,编者在一开始时写到:“北京是老舍的故乡,是他文学创作中主要的描写对象。对于故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老舍曾说过一段话:‘许多好小说是由这种追忆而写成的。我们所熟悉的社会与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所以能产生好的作品。”上文引用的编者的评点是一种写作观的引领,这段话提出了“故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这样一个可供学生思考的命题。再如在这篇课文的后半部分,编者做了这样的点评:“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特点,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与记忆也常常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只是当写作者要把印象与记忆化为准确的文字时,往往存在选择与概括的难度。比较则是一种凸现特色的常用方法。《想北平》给我们提供了范例。”这里则是一种写作方法的引导,这段话告诉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可以凸显某一事物的特色。“对话栏”中不仅有编者的点评,同时学生也能在“对话栏”中随时写下自己的心得,包括对编者评点的不同见解,从而与作品和编者展开对话,这样的对话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成。

三、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在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时,着重考虑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重要影响,这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内容安排上,教科书编写者设计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体现出新的学习和教学理念,这与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教师主导作用是有区别的。这三种学习方式都以“探究”为核心,“文本研习”重在“研”字上,“研”是“钻研”、“研究”的意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和研究文本,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同时,教科书中也设计了一些相关的问题,供师生共同探讨,这些问题能够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角度,使他们从不同的侧面逐步深入文本,更好地培养他们“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如有的问题要求学生品味句子的丰富内涵;有的问题则着眼于文章的布局,要求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线索来安排材料的等等。“活动体验”强调了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情境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体验”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深远的影响,体验性的感受、触动心灵的场景能够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对于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所强调的活动的重要意义。一般说来,每个专题侧重一种学习方式的引导,有的专题则兼具两种学习方式,如《必修二》中的“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就兼具了“文本研习”与“活动体验”两种学习方式。这三种学习方式的设置,意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在无疑处有疑”的精神。

四、具备开放性和弹性的教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有的课文或板块名称之前有“*”号,表示该课文或板块为选教或自读内容。对于那些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样地,对于那些有着更高理想追求的教师,也可以在选教或自读内容之外,选用其它文本进行教学,区分精讲与略讲,他主学习与自主学习。[6]这样的内容安排,可以因教师的知识面和对学生要求的不同,为我所用,显示出教科书具有开放的弹性机制,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部分师生的负担。当然,对于教材的使用,具体到日常的教学,每个老师可能会有所不同。近年来,新课标强调“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这给教科书的编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五、丰富充实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资源,具有重要的地位。[7]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首先,作为一套综合性很强的合编型语文教材,教材选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并且按照“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原则来编写。编者在选文的安排上也进行了探索,突破了传统的单元组编方式,以专题安排学习内容,进行专题和板块式的学习,这种创新方式本身就生成了一种新的课程资源。其次,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都囊括其内,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有机地渗透于文章和专题的学习之中。第三,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积累与运用”这些部分中,编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提供了许多引发学生比较思维的材料,这些问题与材料,能够指引学生在思考中寻找更加丰富的语文资源,如上网检索资源等。最后,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插图,特别是一些说明文,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中,共有四幅插图,像“荔枝果实各部分名称”这幅图,非常清晰地呈现出了荔枝的各部分结构,包括果梗、果蒂、果皮、种子等等,如果单从这些包含着专业术语的文字来理解荔枝各部分的结构,显然很难,而插图则为学生理解文字提供了便利。同时,每册课本之前都有相应的彩色插图,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方便和趣味。

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这套实验教材确实有不少创新之处,编写者希望通过创新教学内容的呈方式,加强整合,立体构建,给学生提供一个包含着“灵魂”、“情境”和“生长”的生态系统、生命系统,以此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样一个核心的课程目标。[8]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言文字的学习有它自身的规律性,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语言文字的学习注重积累,这套必修课本在编写中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要符合母语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学完某些专题之后,课本中安排了“积累与应用”的环节。如《必修二》,学生在学完“历史的回声”这一专题之后,“积累与运用”环节就要求学生背诵这一专题中的选文《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语言的积累,而应用则是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告诉学生要学以致用。

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在扫除学生疑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一些陌生词语的注释,还是插图、图表的呈现,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构了一道桥梁,消除了因时空差异而产生的理解上的困难,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014年实验版教科书在已有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修订,每个专题变得更加严谨,新修订的课本也更加便于教学,这减轻了师生负担,是一种进步。当然,每一套教科书都有它有待改进的方面,关于教科书编制与使用的工作还值得更多的人去辛勤探索,不断使教材的编写更加合乎科学的规律。

注释: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2][4][8]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1-267.

[5][6]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78-364.

[7]张志公.张志公文集·第五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49.

上一篇:高危险作业管理下一篇:制度年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