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单位证明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异地就医单位证明(精选4篇)

异地就医问答 篇1

答:异地就医是指参保人员经同意到统筹地区外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的行为。

问:什么情况下可申请办理异地就医?

答:以下情况可申请办理异地就医:

(一)退休后回原籍或随子女长期在异地居住的参保人员。

(二)参保单位驻外办事处的参保人员。

(三)因公出差、学习、探亲、休假,在外时间超过3个月的参保人员。

问:如何申请办理异地就医手续?

答:可由参保个人申请或参保单位集中申请。

(一)个人申请程序(可委托他人代办)

1、参保人员到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申请,按要求填写完善相关表格,由本人所在单位(或居委会)出具证明和意见。

2、在居住地选择医院作为定点医疗机构,当地未开展基本医疗保险的须选择公立医院。

3、由所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和当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县级以上)确认盖章。

4、送回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批备案。从审批备案确认即日起,参保人员在外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可按有关规定申请报销。

(二)单位申报程序

参保单位驻外办事处工作人员较多的,由参保单位集中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1、按个人申报程序填写完善相关表格。

2、参保单位汇总表格并加盖有效公章后,以书面材料到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集中办理。

问:异地就医医疗费用如何报销?

答:经审批同意后,参保人员在所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持必备的材料到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报销(可委托他人代办)。

异地就医单位证明 篇2

异地就医借力而行

文 / 本刊记者 胡杨

异地就医省内先行

医疗费用垫付难、报销难、控制难,异地就医结算难,医疗机构监管难,是全国各地异地就医工作中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与这些问题相对应的则是参保人员对异地就医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强。

在全国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经验交流会上,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32个省市中已有14个省市启动了异地就医工作,占43%,另有13个省市也已对异地就医工作进行了相应的安排。可以说,在全社会对实现异地就医的渴望,对各级经办机构而言,不仅是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

“参保人员着急,我们的经办机构跟他们一样急。所以在江西省内,异地就医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金炎对记者说道。

据刘金炎介绍,2010年,江西省在提出首先重点解决参保人员,尤其是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在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医疗费用的主要目标后,结合该省实际,进一步制定了“321”异地就医工作实施方案:“不改变目前医疗保险政策、不改变目前医疗保险待遇和不改变现行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借助‘金保工程’政务网,借助各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之间已建立的城域网”“在省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搭建一个中间平台”。在异地就医的过程中,就医地定点医疗机构将参保人就诊信息上传至省级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管理平台,参保人除了个人自付费用外所发生的异地就医费用,由省社保中心通知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支付给定点医疗机构。

随后,江西省选择条件较好的南昌市和抚州市作为试点,并于2010年6月实现了两市医保信息系统、省级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管理平台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联网。2010年7月25日,抚州市参保人员李正红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7天的住院治疗后,仅刷卡支付自付费用4164元,短短几分钟便完成了住院费用结算手续。李正红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的实现,证明了江西省异地就医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与便捷性。

在全国异地就医工作全面开展之时,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纷纷进行有益地探索和尝试。云南省政府、人社厅和经办机构分别发文,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云南、山西、江苏等省专门成立异地就医结算中心或科室,负责全省异地就医结算业务的协调和服务管理工作;江苏省借异地就医数据的传输,由点到面,在全省范围内统一信息系统;沈阳市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药品、诊疗材料库;湖南、云南、山西等省建立省级调剂进货周转金垫付制度。

综观目前全国各省市在异地就医工作中所做出的工作,不难看出,异地就医工作的推进发挥了省级管理协调的职能,推进了经办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这些措施直接促进了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和统筹层次的提高。

跨省“漫游” 协作是关键

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工作的重点是解决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和长期异地工作人员的就医问题,而其中的最终目标则是跨省异地就医工作的开展。但由于受困于我国医保统筹层次低、医保信息不联网、医保机构协作度低、地区发展不平衡、医保目录不统一等一系列的现实状况,跨省异地就医的难度艰巨而又不可回避。

近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直致力于研究解决跨省异地就医问题,组织推动有条件的省市之间先行探索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服务。

通过对目前全国跨省之间异地就医工作的梳理,可以发现上海、海南、广州、天津目前已成为跨省异地就医工作的主要发起点,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例如上海与6省15地区所签订的异地就医委托报销服务协议,广州与湖南、云南、海南以及福州、南昌、长沙、南宁、成都等3省5市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以此为代表的跨省“点对点”协商联网或委托结算模式;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西藏为代表的由参保地在异地就医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办事机构的模式。这些模式都为跨省异地就医工作应当如何开展、各地经办机构应当如何协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整个经验交流过程中,各省市都表达了经办机构相互协作在跨省异地就医工作中所应起到的重要作用。而天津市在跨省异地就医工作中所做出的探索,更是受到了参会人员的普遍关注。

据了解,2010年11月10日,天津市与海南、河北、山西、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7省市的医保经办机构签订了《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经办合作协议》。7省与天津市集中启动异地就医结算模式,确定异地经办机构间联网结算的技术方案,依照协议实现就医地经办机构代管报销,实现参保人员就近就医、持卡结算。而上述7省市的统筹地区合计则有450余个之多,参与省市的医保经办机构在跨省异地就医过程中的工作量之大,协作所需之密切,可想而之。

“异地经办机构间的联网在天津市与7省市之间的异地就医工作中功不可没。”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邱晓禹对记者说道,“基于信息系统的联网,我们实现了就医地医保经办机构对异地就医人员在参保地医保机构相关信息的实时获取,让患者省了时间少‘跑腿儿’。同时也优化了经办程序,7个协议省市450余个统筹地区一个结算平台,统一接口标准,全部实现异地就医结算,当有新的统筹地区加入时,新加入地区只需按照要求对系统进行升级即可连接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开展异地就医结算业务。另外,我们还解决和改善了异地就医基金统一清算,软件升级应对统筹地区医保政策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

“天津在省级经办机构协作确定异地就医结算模式方面进行了先行探索,它所呈现的模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点对点’,而是对省级平台之间的互通的有益尝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吴光对异地就医“天津模式”如是点评。

省内建立统一的联网结算平台是各省之间跨省异地就医的基础,而跨省异地就医工作也应当以各省之间“平台对平台”协作为主要发展方向。那么对于省级平台难以建立的地区,能否考虑依靠省会城市建立平台,则是当地医保经办机构应当考虑的主要问题,其中更是需要省级和省会城市经办机构在推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工作中更多的沟通和协作。

借力而行 乘势而动

社会大众对于异地就医的需求显而易见。近年来,两会代表反映“异地就医结算难”问题的建议提案不断,诉求相对集中。在近年部社保中心承办的42件建议提案答复中,涉及异地就医及“一卡通”的提案有10件,与前两年相比总体未见减少,但针对这些问题的社会期望值更高。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2011年对异地就医工作的发展可谓绝佳机遇。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社会保险法》明确要建立异地就医结算制度;正在征求意见的“十二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中所提出的“加快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2015年基本实现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等等,都为异地就医工作的开展给予了强力地支持。

“异地就医难有政策原因,也有技术原因,但参保人员只知道是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服务水平有限才不能即时结算,作为经办机构对这项工作没有理由不主动、不积极、不勇敢地负起责任。”吴光指出,“各级经办机构应当抓住现在的有利契机,积极推进异地就医工作的开展。”

在与参会代表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各地在异地就医工作方面的困难主要集中于信息系统建设和目录编码不统一两个问题。山西省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副调研员毕向东告诉记者:“信息系统的建设对资金的依赖性很大,缺少资金支持的经办机构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山西省之所以能把全省的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系统搭建起来,就是借助了‘金保工程’之力。由‘金保工程’出资搭建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系统无异于给我们这个‘冷灶’加了一把旺火。现在对我们来说虽然对‘三个目录’的编码进行了统一,但是相对于日后的跨省异地就医工作的部署来说,确实还存在与其他省市的衔接问题。”

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流程 篇3

报销比例门槛费以上至3000元报88%,3000-5000元报90%,5000-10000元报92%,100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内的报95%,其中乙类药品按80%,贵重药品按70%,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的按70%报销。

异地医保报销所需手续:

异地就医需要到就医的门诊、医院开具相关费用的收据、清单、处方底方、明细、医保手册、病例诊断证明,同时还要开具一份你所就医的医院的登记证明,以便于用人单位、社保所、区县医保中心进行统计汇总和审核结算工作。

异地就医单位证明 篇4

根据介绍,所谓三步走,第一步是实行市级统筹,目前,市级统筹已经基本实现;第二部是解决省内异地就医问题,现在,已有27个省市能够实现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第三步,就是要解决跨省异地就医的问题,按照目前的安排,今年要实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到2017年能够基本实现符合转诊条件的参保人员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

人社部表示,下一步将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快国家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建设。以金保工程业务专网为依托,以社保卡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在国家层面搭建好异地就医结算的平台。

二是指导各地做好异地就医结算的相关工作,特别是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省内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做好与部级系统的对接。

三是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进一步完善周转金、分级诊疗制度,包括加强医疗服务监管等政策。

从方便患者和改善民生的角度来讲,异地医疗直接结算是必然的趋势。然而经过较长时间的呼吁和探索,虽然目前异地医疗直接结算有一定进展,但要做到全面覆盖似乎还有相当难度,需要付出一定成本和代价。从成本的角度来讲,异地医疗的结算背后有哪些成本?

这个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硬件成本,就是为了实施这个好事情,可能要搭建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一些系统,做数据库的建设,这都属于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网络的建设问题。第二方面是软件建设,主要是过去的一些文件和规定需要重新审核或者废除,跟国家统一的标准对接起来。因为过去我们的医疗结算都是“划地为牢”的,有市的、有省的,还有合同医院的、非合同医院的等等这些规定都需要在这个制度下面进行统一清理,废止一些过时的、不合时宜的,把全国统一起来。这项工作做起来也是一个很大的成本,包括时间和人力的成本。

人社部表示,为了完善异地结算,人社部将会出台三方面的措施。包括体系和标准建设,医疗系统的对接,完善周转金、分级诊疗制度等方面的内容,真正实现异地医疗的直接结算,关键在哪儿?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

关键还是标准的问题,因为目前我们是分地区、分层级来进行结算的,所以各地出台的标准是杂七杂八的。如果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这个问题就能获得突破。第二个关键问题就是这个经费的支付,因为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医保资金等方面存在差别,所以在资金支付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这需要全国统一筹划和安排。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医保都只能在本地的医院看病,这种情况产生,有自身的必然原因,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这种僵化的管理方式也反映出条块分割管理的弊端。从目前来看,以往的管理方式和现在大家的需求之间有哪些矛盾?这些矛盾是否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等方式进行解决?

这项政策主要是想把技术发展所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因为我们的技术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此提供了可能性。但是,我们真正要建成一个全国或者异地共享的大数据网络,还是需要迈过很多的沟沟坎坎。比如这里就存在一个标准是不是需要统一、怎么来统一的问题。还有就是我们现在的医疗管理信息沟通的问题,比如各地方的医疗信息,是不是能够统一接口,统一操作的流程。还有涉及到医疗信息的数据标准和信息传输的规则,以及社会保险的药品分类、代码等等,这些是不是都需要统一。我们现在说到的大数据也好,互联网+也好,它不是一个万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们现在推出来这个政策是非常好的,但是在推出这项政策的同时还应该有其他制度进行配套。因为医疗的需求不是基于现实资源的供给,而是基于购买力和支付水平,比如说我没有钱,可能就在县级的医院解决就医需求,如果有了钱可能就会到市级医院,然后到省级医院,如果条件更好一点,我愿意去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大城市去解决。如果是这样子的话,以前因为不能异地结算,所以很多医疗的需求被迫或者说强制性的在当地来解决,现在建立一个异地就医结算,是不是以后大家就会更多地去一线城市更好的医疗机构来解决。那么我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要建立一些比如分级的诊疗制度,对这种医疗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引导。

上一篇: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规范下一篇:小学生作文和修改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