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阅读登记卡(通用10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诸种能力的培养, 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 正处于学龄的开始阶段。这个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十分迅速, 知觉已经逐步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让学生在起跑线上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去阅读和理解数学, 进而形成较强的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此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引导学生在预习情境图中阅读
打开一年级数学课本,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图画, 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一个个憨态可鞠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 注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也把抽象、乏味的数学学习转化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 同时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因此, 我们一定要理解教材中情境图的含意, 使情境图在课堂中发挥作用, 要把这一场景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 充分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并能积极提出课堂中所需要的数学问题, 为后面的探究、解决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为一年级的学生, 孩子们还不能独立地完成预习, 他们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老师带领学生预习, 让学生熟悉预习的内容, 预习的方法。同时, 在课堂中进行预习检查, 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教师经常在课前要求小朋友去预习情境图, 使其初步感知图中的含义, 感受生动的情境图的乐趣, 提出问题, 逐步自觉形成阅读的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二、引导学生在观察中阅读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阅读课本应要求学生读懂、理解、记忆, 防止流于形式。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 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地读课文。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 缺乏阅读能力, 可以先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 培养其观察能力, 再逐步阅读算式及叙述的文字;有些内容教师可以先教学再指导学生看书上相应的内容, 以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 适当增加看书的成分。
三、引导学生在探究计算方法中阅读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数学书需要重读、精读、巧读, 计算过程重点读。计算教学中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 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阅读中间过程。
重视对计算方法的阅读, 能让学生经历计算的过程, 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很有帮助。
四、引导学生在练习中阅读
习题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学生常依赖教师读题和提示, 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低年级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读懂题意。
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有责任让小朋友每做一题都要认真阅读, 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提高读懂题目要求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阅读
教师除要指导学生读课本外, 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 在阅读课外书的同时, 发现课外书中以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课外阅读让我们的孩子充分感受到数学阅读的乐趣。在阅读有关数学故事中, 学生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在阅读数学小知识的过程中, 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趣味性;在阅读数学的习题、游戏中, 学生更喜欢数学了。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处处皆生活, 他们愿意与数学交朋友了……
例如:结合学生自己订的《小学生数学学习报》, 教师进行指导, 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阅读, 做一做报上的习题, 请小朋友把弄懂的一道题说给全班同学听, 讲一讲报上的故事, 玩一玩报上的数学游戏。这样既增长了知识, 又提高了兴趣。
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去质疑、发现、思考、分析、创新, 最终必然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境界。
一、仔细观察是培养阅读图形能力的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所以培养学生在有序、有效的阅读图形过程中,搜寻有关的数学信息,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运算过程,锻炼数学语言的组织和表述能力,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线段信息和文字信息打下良好的基础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读图能力呢?
1.注意观察的有序性
一年级学生在观察图形时,往往只注意图中较明显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随意而无目的。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有顺序、有目的地观察情境图的能力。如在一年级准备课“生活中的数——可爱的校园”的教学中,教师可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画面,再按从上到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有序、完整地说出整个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如图中有哪些物体等。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有序地数出各种物体的数量,并根据画面上的物体有序地提问,引导学生看一看、数一数、想一想,做到有顺序、有目的地观察画面,感知画面信息中事物的数量特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观察事物的能力。
2.注意观察的指向性
例如,一青年教师在教研活动的磨课过程中,第一次试上“动物乐园——比较多少”一课时,出示情境图后问学生:“小朋友们,这幅图美吗?图上画了些什么?”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地,小猴在树上爬,小动物们玩得很开心……学生的回答都不着边际。五分钟过去了,教师满脸着急……这种现象在一年级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如情境图中可爱的动物、鲜艳的色彩等。因此,在学生读图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避免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与所学内容无关的信息上。在第二次教学时,教师可换个问题导入:“小朋友们,这里是动物乐园,小动物们玩得很开心,有哪些小动物呢?各有多少只?”这就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所需要的数学信息上,为进一步观察发现数量间的特点和关系打好基础。在培养学生观察读图能力时,观察要求指向要清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探寻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中去,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以提高读图的有效性。
3.注意观察的生活性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对自身生活经验激活、利用、调整和提升的过程。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基础,数学中的许多数量关系都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以图文结合形式呈现的问题时,在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以后,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经验理解图意。比如,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位置与顺序”这一单元里,有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实物图或情景图来呈现信息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甚至是把书中的场景搬到现实中来,在课堂上加以展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判断确定前后、上下、左右。有些文字叙述更加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观察体验,以准确理解图意和题意,达到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目的。
培养学生数学读图的能力,是提高一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基础。直观地识图会对以后分析抽象的文字起到铺垫的作用。识图、读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时刻注意,并持之以恒地加以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细细品读是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关键
培养读图能力是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起步。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学生都学会了拼音,识字量也增加了,重点就要转移到培养文字阅读能力上。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较慢,理解能力较差,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1.解决字音、字义问题,读通题目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这就阻碍了学生顺利地进行数学阅读活动,进而导致不理解题意。如一道习题,要求是“厚的打√,薄的打○”。其实,这一题很容易解答,可一年级学生根本不认识“厚”“薄”两个字,如果教师不先帮着解决字音、字义问题,学生怎能理解题意?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目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文字类型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对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进行解释。通过学生跟着教师读、学生自己读等形式,让学生做到读通题目,进而理解题意。
2.养成认真仔细的读题习惯,读准题目
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答题目时经常会只用眼睛扫一遍,从中提取几个数字,就开始动笔解题了。如一道应用题:“停车场一共停了37辆车,开走6辆,还有几辆?”学生看到“一共”两字,就断定这道题用加法,不再认真往下读题目。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读题习惯,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用手指着读、轻声地读,做到不漏字、不添字,读懂题意,从而逐步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3.咬文嚼字,读懂题目
咬文嚼字就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有时也可以用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帮助阅读。如在教学“小兔子有8只,比小熊多2只,小熊有几只”这道题时,我在一位学生读题后提问:“这道题中哪句话、哪个字最重要?”然后请学生们有意地将重点句、重点词读得响亮一些,并画一画或圈一圈,读完后再问“到底哪种小动物多,哪种小动物少”。学生只有在数学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细细推敲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
三、形式多样是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动力
学生有了一定的练习经验之后,便会产生凭经验做题的懒惰思想,而忽视阅读。这时,我们不妨采用多种阅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让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读给大家听,或采用分组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这种摒弃单一、形式多样、富有趣味和竞争意识的读题方式,自然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教会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把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培养学生具有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都共同合作,从课堂练习抓起,从习惯抓起,对学生进行坚持不懈的训练,就一定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我们的教学也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杜 华)
我叫@@@,今年6岁,是一年级(4)班的一个小不点儿。我喜欢上学,也喜欢读书,我喜欢跟妈妈逛书店,那里有好多好多的书。在学会拼音之前,妈妈给我讲过许多故事和古诗:《格林童话》、《睡前故事》、《唐诗三百首》等等,现在我学会拼音了,常常自已看书,如:《美人鱼公主》、《成语故事》、《益智动物故事》、《学写一段话》、《说话写话》。根据老师的推荐还喜欢背诵《汉丰五校经典诵读读本》之《三字经》、《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妈妈说,那是圣人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要永远牢牢记住。我好想多认识些字,好多读些书,学多些知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要把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坚持下去,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了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此要求:
1.毕不对亩粒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毖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苯岷仙舷挛暮蜕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痹亩燎辰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彼卸炼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比鲜犊挝闹谐鱿值某S帽甑惴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被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因此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应该注意到: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这里,我就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几种方法谈谈自己的薄见,给同仁们以抛砖引玉之用吧!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作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脚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会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2、留疑激趣--调动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可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3、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格林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猫和老鼠》时,学生演三次猫偷吃猪油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最后连好朋友老鼠也没逃脱它的嘴,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的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三、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随着孩子对阅读的深入,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语文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平台,进一步培养他们去阅读,并且学会有选择的读书,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的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不仅仅会读书,还懂得把读的书为我所用,这一期开始我在二年级就让孩子们专门制定了一个“精彩句段”本,在每一页上我设计了几项有:“我的收获--总结一周来你的学习、生活或者观察到的一切”“好词佳句--20个”“格言警句--摘抄三、五句”“我背诵的课文”“老师的话--老师评价”背面就是孩子们通过一单元的学习写下的周记,还可以是孩子们喜欢画的画配上一段话,形式多样,学生很有兴趣,这样改变了一往学生不喜欢写日记或小短文的毛病,孩子们积极参加,例如我叫关于名人的一组课文时,我就布置学生回去查找你了解的名人的故事,摘抄其中好的语句,第二步,叫学生读一本关于写名人的书,第三步,谈谈你喜欢的名人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这样层层深入,学生不但要找书,还要读、抄、同时还要思考,这样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阅读,而是无形中把阅读渗透到活动中,也增强了孩子们协作交流、绘画等各种能力。如果长此以往的训练,我想学生一定会收获很多,他们的实践能力,阅读能力会明显提高。
总之,在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里,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积累和摸索,让我们把人类精神上的食粮带给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都能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更找到课外阅读的钥匙,那就从低年级孩子训练开始吧,有了好的开端,一定会带来喜人果实的。
我的书柜里有许多书,有《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名人故事》《红楼梦》《西游记》等等。我喜欢在书海中遨游,因为从书里我了解了大自然的奥秘;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我明白什么是真善美;学会宽容是对自己的慈爱,尊老爱幼是人生的美德……当主人公高兴时,我会和他一起分享快乐;当主人公孝敬父母时,使我懂得了感恩;当海伦、霍金被病痛折磨,而又勇敢面对时,让我懂得了坚强和乐观……
每当读一本好书时,我总爱独自躲到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手不释卷,如痴如醉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用心享受读书带给我的满足……我最爱读的一本书———《鲁滨逊漂流记》,它让我明白了:无论做人做事都必须敢于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奋勇前进,永不放弃!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和勇敢战胜困难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跟鲁滨逊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因此,我们更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崇尚我们的生活。正如巴金爷爷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寄语孩子:“你们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我会记住巴金爷爷的话,好好读书。因为读书将会一直伴我成长,使我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
我爱书,我读书,我快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 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随着新课程的改革, 语文教学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而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在“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 孩子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 学生才会乐于阅读, 从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但是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 在识字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这就给课外阅读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一年级刚入学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 我要“读”
故事人人都爱听, 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 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 个个精神抖擞, 双耳竖立,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上周的语文课上教学《一去二三里》时, 生字组词中出现“八仙过海”这个词语, 我相机讲了关于这个词语的故事, 发现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放学时有家长告诉我, 孩子在家闹着要听《八仙过海》的故事, 说是老师课上讲过的, 他想再听一次。这就促使孩子有了迫切地想找到那个故事读一读的欲望。
低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常常会觉得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 老师做的一定是好的, 所以他们对老师上课讲的故事就特别有兴趣。我基本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 讲述一个孩子感兴趣的小故事, 至今已读了《一年级的美羊羊》《中国神话故事》《格林童话》中的部分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这么有趣, 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 也想去书中看看,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以身作则, 以读促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语文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宣传读书的好处, 更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做出榜样。在课堂上, 我们能旁征博引各类经典名著, 好词佳句能随口娓娓道来, 如数家珍, 让学生从我们老师身上真切地感受到读书的价值。“亲其师, 信其道”, 学生才会因此而爱上读书。每天的午读课, 我必到教室, 与学生共读中外经典故事, 在这样的氛围中, 在爱读书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下, 学生爱上读书是理所当然的。当然, 我也没忘记从学生身边的伙伴中挑选榜样, 那些阅读起步早, 阅读水平高的学生, 在我的辅导下, 能胜任“小老师”, 让他们代替老师朗读美文, 讲故事。这“小老师”的榜样力量不可小估, 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 个个争当“小老师”。
三、与家长沟通, 帮助“读”
从家长入手, 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等方式沟通, 让家长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建议家长给孩子买些适合孩子读的书。“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 一年级学生要进行课外阅读, 无论是选择课外读物, 还是进行阅读, 都存在很大的障碍, 需要老师、家长的指导, 我通过多种形式密切联系家长, 与家长共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家长的配合, 才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办法, 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意志。
四、注重赏识, 促进“读”
语文课上有一次提到“九州”这个词, 居然有位男生脱口而出: “九州就是中国, 我在书上看到的!”我当即大力表扬了他, 后来发现午读课上很多孩子看书看得更认真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努力加以赏识。”这样的评价方式, 让学生觉得自己比得了满分还光荣, 可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同时激励其他的孩子多多阅读。
五、因人选书, 我会“读”
有家长反映, 孩子就喜欢看动画故事、听爸妈讲故事, 不喜欢自己看故事。虽然都是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 但每个学生原有的识字功底大不相同, 我发现我班有的孩子学校里要求掌握的字词还不够熟练, 而在和家长的谈话中, 我发现个别孩子却已经开始不靠拼音阅读了, 这就需要因材施教来实施教学。我请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对识字比较薄弱的孩子, 建议买带拼音的简短的儿歌, 朗朗上口的儿歌, 孩子更容易感兴趣。对识字成绩不错的孩子, 建议买带拼音的简单的童话故事书, 家长在挑选时, 注意故事要通俗易懂, 类似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可能较难理解, 孩子会因为看不懂而对阅读失去兴趣。对于本身就具备一定识字量的孩子, 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阅读一些成语故事、古诗、寓言等。在孩子阅读有困难时, 家长可适当做些辅导。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一年级;阅读能力;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能够使小学生对字面意思进行理解,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从而使其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加强,能够使其自身对于相关语言信息进行获取的能力增强,从而提高其语文综合能力。一年级为小学教学的开始时期,而初始阶段教学教育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一年级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就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小学一年级学生均是刚开始与文字、文章进行接触的,在这个阶段对其阅读习惯进行培养,能够指导其作出正确的读书选择,从而对小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形成进行促进。书籍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因素,而若想将书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的指导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中,教师不能够过度对学生的阅读量进行关注,而是需要对学生在阅读后的收获及感想等进行关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图书馆或书店等,让学生选取自己喜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从而对学生的阅读面进行扩展。但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要求不能够过高,主要是指导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坚持将书籍阅读完,并且阅读后将自己的感想进行分享,教师在对学生的感想进行分析,将其中的优缺点告知学生,使学生能够逐渐对书籍的好坏进行区分。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特点,向其推荐一些基本科普书籍或童话故事类书籍等,使学生对于阅读书籍的兴趣逐渐提高,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从而使其阅读能力逐步提高。
二、阅读中结合思维训练
在文章的阅读中,其目的不是简单把文中的文字内容看完就行了的,而是要跟文章中文字互动,并思考其中的内容。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之间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进行相应的思维思考,能够使其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更加丰富,慢慢找到符合自身的阅读方法。而教师在教学中,可依据本堂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设计一些与之对应的思维训练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结合思维运动,从而将其阅读能力逐步提高。在教师进行故事文章的讲解时,可将阅读的主动权交出来,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在学生的阅读中对文章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没有讲解前的阅读中能够主动去进行思考,将其思维启发,从而将教学的流畅度与灵活性明显提高。如在《小松鼠找花生》的讲解中,教师可在课堂开始后让学生自己先对这篇课文进行朗读,而没有讲解在阅读中更易主动去思考,如花生在什么地方、松鼠有没有找到花生等,在朗读完成后,先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讨论,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能将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能力更好的结合,不仅能够将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提高,还能够将提高教学质量。
三、阅读中结合看图训练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通常图片对其的吸引力远大于文字,并且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明显高于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图片,将其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出来,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提高。且在阅读中结合看图训练,能够使阅读教学更加形象,将学生的学习及阅读的兴趣提高,而在阅读前,将图片放出,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图片内容,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阅读的积极性。如在《夏夜多美》的讲解课程中,在阅读前教师可让学生看课文的相关插图,并让其描述看到些什么,促进学生的想象力,然后教师让学生对该课文进行阅读,能够让学生将阅读内容与图片相结合,使其理解能力增强,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阅读中结合说话训练
通常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不能仅仅对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后对阅读感想进行更加形象生动的表达。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因此,在教学阅读中可以结合语言训练,其在对阅读能力训练的同时能够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阅读过后,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再用自己语言对文章具体内容进行描述。其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在无形间也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五、总结
在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中,需依据学生的性格、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推荐相应的书籍,使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兴趣提高,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丽云.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对策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5,22(8):435-436.
[2]林燕娜.探寻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6):184-185.
[3]李文碧.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4,31(12):105-106.
教案
训练科目:夸一夸爸爸或妈妈
【训练要点】
你们的爸爸、妈妈为了你们的健康成长,一定很辛苦。写一篇记叙文,夸一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和爱护自己、让你深受感动的事来写。也可以写其他亲人。列出作文提纲,再作文。题目自拟。写完以后要认真修改。
【写作提示】 1。确定写作对象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为了我们的成长,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关心照顾我们,日夜操劳,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本文的训练要求是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同时规定了范围,“夸一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也可以写其他的亲人”。应该说,我们周围的所有亲人,都在无时无刻地关注着我们,从思想、学习、生活、身体等各方面,全面地关心着我们。这里面饱含着亲人的爱心,寄托着亲人的希望。那么在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中应该写谁呢?我们选择的写作对象应该一方面自己对这个人的外貌特征很了解,对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内在品质也非常熟悉;另一方面,这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品质、意志、情感、习惯、能力等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关心,对自己教育最大,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选择这样的写作对象,你才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文章也才有说服力。
2。写出人物特点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学会通过综合运用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风采。世界上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各人有自己的长相,有其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例文《我的妈妈》,小作者紧扣中心,选择了“我”患急性肾炎住院,妈妈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我这一典型事例。通过对妈妈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表现了妈妈对“我”的无私的爱,也让读者在读了这篇文章后从心里感到母爱的伟大。
3.精心选择材料
从小到大,父母关爱自己的事情真是太多太多了,而题目要求我们只选择一两件事。因此从众多材料中选择一两个好材料作为写作题材,应该好好地动一番脑筋。
(1)要选典型的材料。
我们所选的写作材料,不仅仅能反映这个人如何关心爱护你,他做的事让你深受感动,更重要的是所选材料能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反映出文章的中心。因此,对我们搜集到的符合题意的材料,要进行比较、分析,把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中心思想并能准确反映人物特征的材料选出来。选择典型的写作素材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所起到的作用就如同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一样。
(2)要选真实的材料。
文章是通过具体内容表达出来的,现实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你才会有体会;只有让事实说话,才能令人信服。平时,我们要以爱心和孝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的辛劳,选择使人感动的事情作为写作素材。还要注意的是让人感动的事不一定是大事,以小见大,从小事中照样可以见真情。
(3)要选新颖的材料。
父母给予我们优越条件和舒适的环境,生活上关心我们的冷暖、起居、病痛,学习上耐心启发、给予辅导等,这些材料可以写;然而父母在教育、引导我们健康成长方面,如对我们的挫折教育、不护短、不溺爱等材料更可以写。选择自己独有的、新颖的材料来表现爸爸、妈妈对你的关心和爱护,不仅是自己读了感动,就是别人读了也会十分动心。
(4)要围绕中心选材。
作文时要根据中心思想决定材料的取舍。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要重点写、写详细,而不密切或无关的材料应简略写或舍弃不写。如果采用“一人一事”的写法,那么这一件事必须写完整、写
具体。如果选择两件事写一个人,这两件事必须有内在联系,写时还要围绕中心分清主次,有详有略地写。
4。列提纲改文章
围绕中心选好材料后,就要编写作文提纲,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思路提纲要领地写下来,为成文时有条理地表情达意搭好框架。作文草稿完成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最后经过语言文字的润色,就可形成一篇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流畅,能表达真情实感的记叙文了。
习作例文
爸爸真辛苦
我的爸爸是个好爸爸。每当我与同学谈起他时,使会情不自禁地夸耀他一番。
我爸爸是一位承包驾驶员,整天忙里忙外的,工作十分辛苦。有时候要到晚上11点才能到家。那时妈妈有病,爸爸劳累一天到家,还要为妈妈分担些家务。
记得去年冬天,爸爸的汽车在行驶途中突然发生故障,车上的乘客无不怨声载道。爸爸百般无奈,一边安慰乘客,一边拿起工具修车,那时天气非常冷,地上覆盖着冰雪。爸躺在冰凉的马路上,认真地修车。他的手冻得像胡萝卜似的,身子在瑟瑟发抖,但是爸爸不畏寒冷,仍是一丝不苟地修。坚持不住了,就哈一口气,继续修下去。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爸爸总算把车修好了,爸爸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是爸爸只顾修车,把自己都忘记了。他的衣服和裤子都湿了,为此爸爸付出了发高烧的代价。
是的,为了让我们的生活过得充裕一些,他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动。
爸爸不仅在公司里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在社会上也是个活雷锋。有一次,爸爸正在关河东路的一家饭店里吃饭,突然他的报话机里传出“嘟、嘟、嘟”的响声,队长来电话说:“有两个歹徒闯进站长的办公室,向站长勒索,准备持刀杀人,你们快来救援。”爸爸和几个同志义不容辞飞身上了摩托车,向火车站奔驰而去。一转眼,爸爸他们来到办公室,只见两个歹徒,杀气腾腾地望着站长凶狠无理地说:“你到底肯不肯把钱拿出来,不答应小心你的小命。站长坚决地说:“这些钱是公家的,怎么能给你们呢?”歹徒发怒了,正欲行凶。爸爸和几位同志勇敢地上前与歹徒搏斗起来,歹徒疯狂地拿刀乱刺,突然几名公安战士从天而降,两个歹徒束手就擒了,爸爸也负了伤,住进了医院。事后爸爸得到了领导的表彰。
爸爸平时要求我好好学习,长大做个有用的人。他虽然是个极平凡的人,但他像一颗小草深深地扎根在泥土里,扎根在我的心里。
妈妈的手
我见过各种各样的手,蒲扇似的大手,白胖胖的小手,勤劳的手,灵巧的手„„然而我最爱妈妈那充满爱的手。
记得那是个冬天,天正下着大雨,我打着雨伞回家,一不小心,伞掉进污泥,弄得很脏。回家后,我怕妈妈骂,于是,我趁妈妈不注意时,悄俏地把雨伞放在角落里。夜晚,我正在写作业,忽然听到一阵“喇喇”的声音。只见妈妈站在水龙头旁,吃力地刷着搓着那把沾满了污泥的伞。我急忙走过去,拉住了妈妈的手。啊,妈妈的手背又红又肿,手指也肿大了,整个手湿漉漉的,冷冰冰的。我说:“妈妈,您放下吧,我自己刷就行。”可妈妈却说:“莹莹,你去读书吧,这儿我来做,以后小心点。”我使劲点点头。
不知什么时候,她已经来到我身边,说:“看看你的作业。”看着看着,她忽然用手抚摸着我的脸,高兴地说:“好孩子,有进步了。”我觉得妈妈的手不再那样冷冰冰了,而是热乎乎的,充满无限的慈爱,我沉浸在幸福之中„„
做完作业,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无数双妈妈的手在我眼前晃动:早晨,拎着菜篮买菜的手;洗衣时,用力搓洗衣物的手;晚上,缝补衣服的手„„
我的妈妈
“妈妈,你的眼里躲着一个小人儿,我看见了。”小时候的我常常偎依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仰着头望着妈妈那明亮的大眼睛,天真地说。“真的吗?”妈妈轻轻地亲亲我的脸蛋儿,眼睛变成了两个月牙。
“真的,我要看看那是谁。”我玩皮地爬上妈妈的膝盖,要翻妈妈的眼皮。妈妈笑着把我的手拨开了。于是我凑近妈妈的脸,感觉我终于知道了,妈妈眼里藏的是我呀。“妈妈喜欢谁,谁就藏在妈妈眼里。”妈妈说,声音是那样柔和,像涓涓的流水。我便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我体弱多病,妈妈把我拉扯大,不知花了多少心血。
记得我患急性肾炎住院期间,妈妈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我,还鼓励我战胜疾病,恢复健康。在一次输液时,由于我浮肿得厉害,护士找不到血管,针总是扎不准,我疼得哇哇大哭。妈妈紧紧地搂着我,说:“好孩子,坚强些、坚强些。你不是说过要做个坚强的孩子吗?”妈妈的话仿佛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我终于忍住了,护士也终于给我扎上了针。当瓶子里的药水缓缓地流入我体内的时候,我忽然感到妈妈的手凉凉的,抬头一看,妈妈的头发全湿了,脸上说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一滴一滴地滚落下来。我深情地喊了一声:“妈妈!”为了护理我,那一阵子,妈妈常常整天整夜不合眼。当我病好出院时,我发现妈妈瘦了许多,美丽的大眼睛旁也不知什么时候爬上了几道鱼尾纹。
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我永远忘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妈妈,我爱你心地善良,爱你和蔼可亲,爱你勤劳,爱你慈祥,更爱你在困难时给我的勇气„„我要向全世界大喊一声:我爱我的妈妈。
爸爸读大学
“OK”,我两手高高举着成绩报告单,嘴里喊着,直向妈妈房间跑去。
妈妈接过报告单,仔细地看了起来,她笑眯眯的,那种高兴劲儿,真像孙悟空吃人参果一样开心。你一定会想,这是我的成绩报告单吧!错了,错了,那是我爸爸的大学成绩报告单!你看,成绩栏里排列的12门功课,尽是90多分,最高的甚至达到了97分。真不简单,这可是大学生的成绩啊,不像我们小学生那样容易得高分。
望着这张成绩报告单,我不禁想起了爸爸考试前刻苦学习的情景。
爸爸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先前他是在部队工作,转业到中学后,仍念念不忘读书学习。因为,爸爸心中有这么一个信念:为了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中,能够更好地为祖国培育一代新人,一定要继续学文化,不断充实自己。于是,爸爸报名参加了“北京人文函授大学”的学习。
那是一个夏日的夜晚,我和妈妈、哥哥一起坐在刚买来的彩电旁观看精彩的节目,而爸爸却在另一个房间里伏案读书。房里又闷又热,蚊子不停地来干扰,可爸爸全然不顾。一会儿,电视中开始播放足球赛了。这是爸爸最喜爱看的节目。我看着电视中运动员的精湛球艺,忍不住往爸爸的房间跑:“爸爸,快来看啦!”可我一跨进门槛,只见爸爸正全神贯注地在学习。他两眼盯着课本,一会儿在重要处沙沙沙地划线,一会儿侧着头默默地思考,而对我的喊叫,却像没有听见似的„„
爸爸不但平时学习抓得紧,而且在身患重病的时候,也毫不松劲。
记得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我冒着严寒去医院给因胃出血而住院的爸爸送牛奶。在路上,我天真地想着:这么冷的天,爸爸一定还睡在被窝里呢!可当我走进爸爸住的病房时,不禁呆住了,只见他坐在床上,—只手正在挂瓶,另一只手还拿着书本在不停地吟咏着。
我连喊了几声,他都没有听见,待我加大嗓音喊时,他才转过头来,慈祥地望着我笑了。原来,他正在熟记一大段文字,还要我当他的检查“老师”呢!我们竟把喝牛奶的事忘了。
想想爸爸如饥似渴地学习的情景,再看看眼前爸爸优秀的成绩单,我的心中涌起了无限敬意。这时,我猛然间想到什么,一把抓过妈妈手中的成绩报告单,一蹦三跳跑出家门,我要把这好消息告诉外婆、阿姨„„
到特别自豪。第二,过年过节妈妈从不放假,她总要去值勤。而同学的妈妈呢?逢年过节就可以带自己的孩子去游玩。对这一点,我可羡慕那些同学呢!
妈妈每天起早摸黑。特别是到了过年过节,工作更忙了。我长那么大了,妈妈从来没有在节日里带我出去玩过。一次,国庆节,我缠着妈妈要她带我去玩。可妈妈却说:“波波,妈妈今天要去上班,阅读练习
《爸爸真辛苦》重点写了哪两件事?谈谈写人的方法?
《妈妈的手》描写了“洗伞”的手和“抚摸”的手,写出了妈妈哪两方面的特点? 《我的妈妈》最后一段总括全文,你能把每一条总结的具体内容指示出来吗? 《爸爸上大学》是通过哪两个场面突出爸爸刻苦学习的?
思考练习
1。根据《疼爱我的爷爷》这篇作文题目,仔细阅读下列提供的作文材料,按照习作要求,先考虑这篇文章的中心,然后根据中心选择材料。在你所选择的围绕中心的材料后面打上“v”,对你准备删除的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后打上“×”。
①爷爷每天一早就起身,坚持锻炼身体。()
我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十分茂密。
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蓝蓝的天空,天空中有朵朵洁白的云。我又在森林中画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小嘴,很有趣。最后,我给图画写上小标题:《小鸟的家》。
1、短文有()自然段。
2、填一填。
“我”在纸上画了、、和。
3、请在文中用“ ”画出写颜色的词。秋天到,秋天到,地里蔬菜长得好,冬瓜披白纱,茄子穿紫袍,白菜一片绿油油,又红又绿是辣椒。
1.选一选。(填序号)
①冬瓜
②茄子
③白菜
④辣椒
_______绿油油。_______披白纱。_______穿紫袍。_______又红又绿。
2.我喜欢吃的蔬(shū)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自然的邮票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嫩的芽瓣。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秋天的树上,树叶涂满鲜红和金黄。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你知道大自然的邮票了吗?
1.这一段共有()句话。
2,一年有()、()、()、()四个季节。3,大自然的邮票指()。
A.落 叶 B.芽 瓣 C.土壤
学生的问题
我想知道,风儿长得什么样。为什么它轻轻掀(xiān)动我的衣角,我却找不到它?我想知道,鱼儿也睡觉(shuì jiào)吗。为什么不管(guǎn)白天还是黑夜,我从没有见过它的眼睛眨(zhǎ)一眨?(1)这段话有_______句话。
(2)学生的问题是什么?用“──”划(huà)出来(4)你觉得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什么样的孩(hái)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ábànrányóupiàobǎjì
zhīdào
yóupiàotúmǎnjīnhuáng
luòdìhuàchãngtǔrǎng
zìnânnân
yábàn
guàmǎnfãifãi
zìrán
yóupiào
人有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做不好。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一)这是一首儿歌,一共有()句话。
(二)填空:
(1)人有两件宝是指()和()。做工靠(),思考靠()。
(2)做事情要用()又用()。这样才能()。
(三)词语搭配,连线:
(1)认真地
劳动
(2)一双
手指
辛勤地
双手
一根
手表
勤劳的头脑
一只
小手
聪明的思考
一块
手套
花朵的妈妈是大地,星星的妈妈是天空,浪(1àng)花的妈妈是大海(hǎi),我们的妈妈是祖(zǔ)国(guó)。我们爱妈妈,我们更爱祖国。
1.这一段共有()句话。(4分)
2、读儿歌,连一连。(16分)
花朵的妈妈是
天空 星星的妈妈是
大地 浪花的妈妈是
祖国 我们的妈妈是
大海
我的家,并不大,家里只有你我他——爸爸是工人,妈妈是教师。爸妈疼我,我爱爸妈,在这个温暖的家里,我渐渐地长大。
1.“我”的家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我”。爸爸是_________,妈妈是__________,“我”是小学生。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关键词:阅读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悦读”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51-1
一、积极提升硬件环境,开始“阅读生活”第一步
1.打造读书角。我交流所在的这个镇中心小学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教育上并不过多关注,阅读就更别提了。怎么办?我便利用家长会的时间,跟家长们介绍阅读的重要性,并汇报我的阅读设想,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后,孩子们的一批书上了柜子。阅读的起始目标达成。这学期不用多说,孩子们的一些比较有质量的书很快就到位了。
2.争取读书时间。我们学校每天中午有20分钟的阅读时间,这个非常好。但是,我也发现,如果老师不重视这段时间,浪费了,或者挪作他用就可惜了。所以,我跟配班的数学老师商量好,这段时间得保证用来阅读,不做其他事情。有了一段独立的时间,阅读就可以进行了。
3.上好绿色阅读课。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都是绿色阅读时间,孩子们可以在这节课感受到课本之外的神奇与美妙。有这么宽松的时间专门用来阅读,一学期下来,学生得获得多少阅读的快乐呀。因此,上好这节课是我的第三个目标。
这三步基础工程其实只是为营造“书香班级”开了个简单的头而已,最重要的还在后面。
二、努力打造软件条件,走好“阅读生活”第二步
1.为学生读书。
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还不认字,书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大,课间和中午,他们更热衷于在教室外玩耍打闹。于是,我每天中午先挑选他们可能感兴趣的简单点的书给他们读。短小、有趣的故事情节很能吸引他们,几天下来,他们就会主动地提前问:“老师,今天读什么书啊?”每次读完书,我都会对那本书进行一个评价,如:“这是×××的书,这本书选得好,里面的故事真有趣!”这个学生就会特别自豪,下了课就立即从柜子上取下来翻看;另外的小朋友也会涌过去看,有时还会借着看。这样,学生玩耍的劲头就渐渐向读书转移了。
绿色阅读课上,我就带着学生读经典的绘本。这些书有的是我从家里带的,小时候儿子读的;有的是网上下载的电子版本。每当这个时候,学生的兴趣都特别浓,教室里安静得可以听见针掉的声音。在文本空白处,我随时提问,孩子们的答案千奇百怪,但生动有趣,想象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言语的表达在这里展开翅膀。每个周三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课。
2.给学生做榜样。
每天中午的时间,我就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学生们有的指着书上的字认真地读着,有的念着拼音仔细地看着。这个时候,我也会拿一本书坐在前面认真阅读,并告诉他们:“老师读书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你们也要学习哦!”他们会发现,老师坐得很端正,读书的时候很专心,有时还用笔在本子上记一记。不管现在学生能学到多少,但他们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一定会慢慢进入阅读的状态,慢慢爱上读书。
3.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一年级的学生读书是要一步一步指导的。比如刚开始,要指导指着每个字看,不认识的字要迅速看拼音;有图有文字时,可以先看图猜猜故事情节再读字;故事读完了要想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有意思的地方还可以再去看一遍。慢慢的,孩子们能自主阅读了,则重点指导孩子读一段文字,教他们简单的圈画好词好句,学会欣赏和积累。再来则可以让孩子简单写一句话读后感,记录在文章课题旁或一本书的扉页上。先从简单的方法教起,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读书。
三、创意打造“悦读”环境,走好“阅读生活”后续之路
1.用图片渲染。在读书角后面的墙壁上张贴了一些小朋友阅读、卡通人物读书的图片,他们或专心、或可爱的形象让人走近那片区域就自然而然想到要阅读。
2.设“明星专座”。在教室后面排列了五张凳子,那是“阅读小明星”的“专座”。“阅读小明星”是从每天中午专心阅读的学生中选出来的,他们要么是读书状态投入,要么是聆听认真、互动积极,要么是认真阅读保持的时间较长,要么是读书有进步的……被评选上的孩子特别自豪,因为第二天的每个下课他们就可以坐上那张充满“荣耀”的椅子读书了。而没有评选上的孩子也知道往哪方面努力,只要有了进步都有可能坐上那张神奇的椅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大家认真阅读,创造读的氛围,孩子们在这样的形式下有了动力,渐渐的就形成了阅读的常规状态,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3.选漂流书籍。孩子们带来的书不能够全部在读书柜上陈列出来,有的必须先放进柜子里,过一周再与外面摆放的书交换。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不太好,有的孩子想看的书被放进柜子里后他找不到了。于是,我就把孩子们特别喜欢的10几本选出来作为漂流书,按学号顺序放在孩子那里,他下课可以看,还可以带回家去看两天,两天后转给另一个学生。学生对这样的做法也很喜欢,回家没事了就会自己阅读或者和家人共同阅读。
4.借老师书看。对于阅读习惯好,读书速度较快的孩子,我还制定了一个特别的奖励规则:每读完3本书可以向老师借1本书看。我在阅读课上带学生看的绘本吸引了不少孩子艳羡的目光,能够亲手去翻一翻、看一看成了他们的心愿。看出了这一点,我便宣布了这项规定。他们只要到我这里报出3本书名,简单接受我的“考核”,就可以借到1本自己想看的绘本了。这也促使部分学生阅读的热情高涨起来。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我还采用了更多的方法来创设“悦读环境”,比如:1.让学生在自己读过的书的扉页简单记一记自己的收获,以此来吸引其他孩子阅读这本书。2.将自己的读书体会做成小卡片张贴在阅读区,既让学生之间进行了阅读交流,又记录了自己阅读的成长,更增强了学生的阅读成就感和班级的阅读氛围。3.每个月评选一次“阅读美少年”:结合我校“美少年”评选活动,我班也根据学生读书的数量和反馈情况开展长期的评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读书习惯,从而将“悦读”进行到底。
【一年级学生阅读登记卡】推荐阅读: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10-21
一年级学生读物09-23
一年级家长学生评语07-05
一年级期末学生感悟07-18
一年级学生学习评语10-07
浅谈农村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06-16
小学一年级学生测试评语05-31
一年级学期末学生评语06-05
一年级学生问卷调查06-05
一年级学生评语怎么写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