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建议(精选8篇)
2012年05月22日
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弥补现代社会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空巢和独居老人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以解决子女对老年人生活照顾的困难。同时社区养老既能使老年人享受社会服务, 又不脱离温馨的家庭环境、熟悉的社区环境,是一种人性化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还可以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政府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对下岗职工进行一定的培训,同时达到再就业与社区养老双重目标。因此,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得到重点发展。
现就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营造市场运作机制,开拓资金保障渠道。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积极培育民间组织,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走向社会化、产业化之路,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在税收、资金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引导、培育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文体设施健康发展,鼓励社会捐赠资助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超市、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为养老市场的发展搭建社会平台。第二,严格规范健全体制,构建服务评估体系。在社区内建立专门机构进行社区养老服务管理,综合协调社区与各部门的关系,明确责任,让信誉好、能力强的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和管理,努力形成社区养老服务的强大合力。政府部门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在设施管理、服务资金、从业队伍等诸方面,逐步形成多方参与兴办,运作机制完善,政策扶持到位,管理规范有序的专业化程度高的社区养老服务评估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评估与反馈机制。确保社区养老服务机制健康运行,并在社区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
第三,建立专业服务队伍,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专业服务人员培养,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进行老年人生理学、心理学和护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取得上岗服务资格。可以结合“4050”人员开辟就业渠道,并进行专业培训,逐步提高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推进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专业社工人才的培训、评估及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社工队伍,为持续、稳步、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提供高素质人才。
第四,积极鼓励志愿服务,提高社会参与程度。鼓励和支持社区单位、居民、大专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老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加强舆论宣传,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为老年人提供义工服务,鼓励社区居民和中老年人参与自愿助老服务,增强老年人自助能力和代际间的互助意识。推动社会多种力量以志愿者的形式发挥合力,加入到社会养老服务工作中来。根据实际,逐步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社会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
第五,着力建设养老服务项目,惠及特困老人群体。对社区老年人特困群体进行疏理,配置一对一服务,体现人道关怀。在社区服务中探索与实施三个服务项目。即:
(1)助餐点:鼓励餐饮业关注养老服务市场,积极发挥品牌餐饮企业的行业优势,选择可行的集中就餐点,提供配送服务;充分发挥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选择社区附近信誉良好的餐饮企业,由政府购买服务,为社区特困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做好助餐点后勤保障服务。
(2)助医点:为特困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为特困老人提供体检、医疗就诊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诊疗服务。
(3)紧急救助点:为特困老人提供绿色生命通道,建立社区特困老人紧急救助电话热线,配置值班人员,畅通紧急救助的信息渠道,消除特困老人的后顾之忧。彰显服务政府与责任政府的宗旨。政府部门在服务项目建设中,要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及时巩固成果,根据区级财力,逐步增加对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投入,逐步扩大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惠及面。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除了各项制度建设外,我们应推进社区养
“医联体”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 宁波市医疗资源总量逐步增加, 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有多重,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不强, 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从而导致广大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不信任, 无论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就诊, 造成市区各大医院严重超负荷运行。另外,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由于基药目录自身的缺陷, 导致了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药品在基础医疗机构无法配备, 大量慢性病患者为了单纯配药不得不去大医院再次经历挂号、候诊、开药、付费等一系列环节, 既浪费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又加重患者就医负担。因此, 建立“医联体”, 让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 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是逐步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有效途径。而建立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引导群众合理有序就医, 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医联体”是指以行政区划为基础, 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牵头单位, 联合区域内的二级及以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以诊疗服务、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转诊流程、健康信息等医疗业务的整合管理为纽带而共同组成的医疗机构联合体。构建“医联体”的目的主要有3个, 即较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建立分级医疗和控制费用的服务链, 以及政府加强对医疗机构间合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2008年以来, 全国各地都开始探索建设“医联体”, 目前各地涌现出来的“医联体”主要模式有:医疗集团模式、医院托管模式、资产重组模式、医疗协作模式及院办院管、民营等其他模式。2014年, 宁波市被列入第2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 由市卫生局牵头负责推进包括“医联体”试点工作在内的6项重点改革任务。经过市卫生局广泛调研, 2014年11月市政府正式下发实施意见, 在全市推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牵头医院负责制的“医联体”模式, 即由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各成员单位共同协商组成理事会, 理事会下设办公室, 挂靠在牵头医院, 负责理事会的日常工作。这一建设模式, 旨在通过探索区域医疗协同、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医保政策调整等工作, 强化医疗服务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使居民能就近享受到便捷、优质、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宁波市及一院海曙“医联体”建设推进情况及初步成效
根据市政府实施意见精神, 宁波市“医联体”建设模式为医疗联合模式, 在“5个不变” (即产权归属不变、单位法人不变、职工身份不变、行政隶属不变、投入监管不变) 的原则下, 以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鄞州区、国家高新区等中心城区为试点区域, 以市李惠利医院、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宁波大学附属医院、鄞州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 共组建5个“医联体”。重点围绕区域资源整合共享、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合理双向转诊等方面的六大工作任务, 进一步完善药品、医保、财政等相关保障政策, 力争到2016年, 实现辖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率达到70%以上, 三级医院普通门诊人次下降10%以上, 平均住院日控制在10 d以内, 区域外转诊率明显下降, 初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
根据市政府实施意见部署, 2014年12月22日, 宁波市第一医院与海曙区卫生局正式合作成立宁波市第一医院海曙医疗联合体 (以下简称一院海曙“医联体”) , 启动试点工作。一院海曙“医联体”由宁波市第一医院牵头, 联合海曙区域内的白云、段塘、月湖、江厦4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 按照市第一医院为理事单位, 成员单位自主经营、单独核算的方式运行, 通过探索区域医疗协同、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医保政策调整等改革模式, 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的协调性和连贯性。按照规划, 一院海曙“医联体”建设将分3个阶段实施。初级阶段, 以业务合作为主, “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人事、财务等管理权限不变。高级阶段, 将整合为集人、事、财权为一体的相对独立的法人“医联体”。推广阶段, 将高效整合区域卫生资源, 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医联体”运行机制, 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团队负责“医联体”日常运行,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日常监督, 理事会负责重大事项决策。通过3个阶段的建设, 计划到2017年底, 建成满足社区医疗需求的专家库, 实现医疗资源和共享平台的统筹管理, 完成对社区医生的系统化培养, 建立并落实科学、合理的双向转诊制度等。
实际上, 从2014年4月起, 一院海曙“医联体”建设已经进入前期准备阶段。经过8个月的努力, 目前, 一院海曙“医联体”已建成联合体管理架构, 稳步推进结构布局调整, 加强联合体中医疗机构间上下协作, 推进居民签约和双向转诊工作, 第一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层级就诊模式初步形成。初步成效如下: (1) 医疗资源得到了优化:依托“医联体”协议, 一方面推动了市第一医院向4个成员单位的技术输出和人才流动, 进一步延伸了市第一医院的服务半径, 扩大了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市第一医院专家门诊带教、教学查房、业务讲座等, 推动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 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 (2)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问题:通过专家社区门诊、远程心电、社区自助挂号等多措并举, 一方面逐步引导患者就医流向,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第一医院看病难现象。另一方面使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就能享受上级医院专家的服务, 医保报销比例又不降低,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3) 为基层人才培养、科研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方面通过开展社区全科医生慢性病诊疗规范化培训班、建立国家级全科医师实训基地 (设在白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等, 推动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和对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力度。另一方面依托良好的社区科研条件, 着手探索“医联体”成员单位间的科研合作, 为推动基层医疗科研能力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当前“医联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推进建议
“医联体”建设实施以来, 尽管各成员单位不断推进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政府职能部门也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但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不信任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任重道远。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推进建议如下。
规范、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 弥补基层药品配备不足问题:基层药品配备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医改的一大难题,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已经看到并着手解决。2015年, 第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在我省正式实施, 省卫计委也出台了《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目录外常用药品清单》。宁波市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正在联合制定宁波市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用药管理的相关规定, 将进一步放宽13种常见慢性病治疗用药的种类和药量限制。其中, 133种药物的配药量将放宽到1个月, 68种药物的配药量将放宽到2个月, 届时将会缓解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配药难”的问题, 分流一部分单纯去市第一医院“买药”的患者。但药品品种的增多和配药量的放宽对于社区群众的实际需求而言, 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认为, 在当前国家对基层药品的配备使用从严管理的形势之下, 适当增加“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一定资质的医生开具外配处方的权限、合理规范利用社会药店资源是解决基层药品配备不足的有效途径。当然, 外配处方做法在近些年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障碍大、违规多、监管难的问题, 管理难度相当大, 单凭基层医疗机构自身力量将无法解决。同时, 群众对此项举措的认可度不高, 缺乏权威、有效的宣传。我们建议, 以“医联体”为载体, 探索建立既适应基层医疗机构实际, 又能全程置于“医联体”质控体系监控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监督之下的外配处方体系。在严格审核、严格监督、严格管理的基础上, 积极有效地利用定点正规社会药店资源, 进一步弥补社区药品配备无法满足群众需求的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基层医疗机构在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建立外配电子信息系统, 畅通外配渠道, 提高外配处方的合格率、成功率, 避免患者因处方质量问题在社区和药店之间奔波。 (2) 强化对外配处方合理性的监督管理, 严格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外配权限“准入制”, 严控不合理用药行为的产生, 避免药店和医生之间不当利益的滋生;医保、药监等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定点药店的监管, 确保其药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经营行为的真实合法, 避免药店之间的无序竞争损害群众利益。 (3) 完善对社区医生的补偿机制:虽然患者没有在基层医疗机构药房配药, 但是社区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也付出了劳动, 这部分价值应当不单单只体现在低廉的社区挂号费上。
提升“内部驱动力”, 推动双向转诊制度的良性运转:双向转诊的不通畅是全国各地分级诊疗推进中的普遍性问题, 突出表现在“转上容易转下难”,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不少地区医改推进的“瓶颈”问题。宁波市实施意见对“医联体”内上下级医院之间双向转诊有明确具体要求, 尤其对上级医院下转患者的, 要求上级医院安排相应专家定期查房, 指导治疗方案, 保障治疗效果。但实际效果不明显。除了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不信任, 担心转诊会影响治疗的连贯性这一原因, 更重要的是当前体制下的利益分配原因导致下级医院上转动力不足、上级医院下转意识不强。目前, “医联体”建设中涉及的管理投入、专家下派、培训开展等各项工作的财政补助机制及渠道已经明确。同时, 卫生、医保等部门也相互协调, 制定、完善了相关医保政策, 包括调整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医保住院起付线、对部分人员去社区住院给予支付比例的优惠等, 这些政策的制定更倾向于引导群众向基层医疗机构“转移”, 却很难调动起医务人员参与该项制度推动的积极性。当前, 公立医院依然处于市场运作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医院离不开市场法则的约束。而“双向转诊”真正触动的是“医联体”成员单位及医务人员之间的因业务量变化而产生的现实利益问题。如何使双向转诊进入良性运转, 使其真正发挥缓解群众就医问题的作用。我们建议, 以政策和考核机制的完善来确保“内部驱动力”的提升: (1) 建立双向转诊质量控制机制, 制定双向转诊技术标准以规范转诊行为, 形成推动该项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 (2)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 将双向转诊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对医院、部门及个人的绩效考核范畴, 真正调动起“医联体”成员单位及医务人员推动双向转诊制度运行的积极性。 (3) 实行“错位发展”, 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基础上, 要厘清“医联体”基层成员之间的优劣势, 理顺“医联体”内部格局, 建立牵头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定位清晰、分类有别、功能互补的医疗格局, 避免重复建设, 避免“医联体”内成员单位之间在较小行政区域内同质化发展而相互受制, 以及资源重复投入的浪费, 更好地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及基层医务人员的自我发展信心和动力。
摘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巨大冲击。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的大趋势。由于家庭照料功能渐渐弱化,养老机构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成为养老模式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养老保障
1.社区居家养老概念及相关理论
1.1概念界定。首先,从养老地点看,老年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居住在家中进行养老。其次,从提供主体看,将家庭成员照顾与社区照料合二为一。最后,从服务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提供日常的生活照料,开展一定数量的文体活动,如组织老年人文娱比赛,建立并组织适合老年人的兴趣俱乐部等。
1.2福利多元化理论。福利多元理论是完善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前提,它提出了由多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共同承担社会责任,而非单方面的依赖政府。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提供对老年人更好的社会保障,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方面,居家养老服务可以通过服务主体的多元化达到服务多样化和品质高效化的双赢;另一方面,随着多种主体的共同参与,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各种各样的养老需求。
1.3马斯洛需求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求,其中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要,而安全需求又是在生理需求基础之上所产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医疗护理保障系统,从而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2.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2.1服务单一,服务设施缺乏。从整体而言,我国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扮演生产者的角色,而非组织承担者、管理者和购买者的角色。导致政府干预过多所形成垄断的不利局面。同时,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起步较晚,其服务内容和项目涵盖面较小,对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只是日常的生活照料和医疗照顾,而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的层面涉及较少。
2.2服务机制不健全,部门间缺乏统筹。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并未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及规范的运行办法,暂时由民政部统一对其进行管理。而单纯依靠某一个部门来完成这些工作在执行方面会有很大难度,成为一大阻碍。
2.3服务所需资金来源不足,资金使用缺乏针对性。政府的财政支出是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我国已经进入了“未富先老”的阶段,并且其资金来源只是单一的从地方财政支出获取,造成政府财政紧缩。在资金使用方面,由于需要多方面筹集资金,社区捐助必然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由于有些支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人不放心把钱直接捐赠给社区,所以筹集资金也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困难。
2.4服务队伍规模小、素质低。由于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入户服务,对服务人员来说,工作量大,支付待遇较低,发展空间较小等方面限制了其从事此岗位的意愿。我国居家养老发展较晚,推广较慢,相应的培训也不标准、不系统,;必然成为我国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阻碍。
3.国外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经验借鉴
3.1英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英国目前实行的居家养老模式是“社区照顾”模式,此模式主要由经营人员、主要工作人员、照顾人员组成,政府对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管理范围和任职资格都有明确的要求,保证各类人员各行其职,防止出现职权滥用的行为,使老年人更好的安享晚年。
3.2美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美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主要由家庭、社区、社会三个层次共同组成。从家庭层面来看,通过设立家庭保健中心可以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简单的日常生活照料。从社区层面来讲,设立老人活动中心,调动老人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从社会层次来看,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保证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正常发展。
3.3日本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日本重视家庭的福利保障功能,提倡“家中养老”。其工作体系为“管理员—专业工作人员—照顾员”,志愿者在充当工作人员与照顾员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3.4国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经验借鉴
(1)重视和加强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制化建设。要以法律为准绳,有选择性地吸收和采纳各国政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促进我国老年人服务事业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2)实现老年服务的多元化。我国社区老年服务的运营资金大多数是由财政承担,所以政府财政支出较大,不利于我国其他事业的发展,应该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实现老年服务的社会化和多元化。(3)加强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发达国家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模式的可取性和优越性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专门的社会团体和相应的服务机构;第二,有针对于各类社区老年服务人员的培训课程;第三,是有相对严格的执行标准和要求。
4.开展和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4.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保障功能。大多数的先进国家比较重视与老年人相配套的各种福利设施的建设,例如福利中心、康复中心等。在我国来看,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不尽完善,要求我们在发展社区老年人服务工作的同时,要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不断地改进设施。除此之外,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所以医疗服务设施也要相应完善;也可以在社区开展心理咨询中心,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4.2完善组织机构体系,加强评估机制。政府各部门要充分重视我国出现的老龄化问题,必须明确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由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紧密配合才能充分的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使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此外,还需要上门服务人员定时对服务对象进行咨询,以便服务对象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提出缺点以及改进意见。同时,各相关部门还应全程监控设施投入是否落实到位,服务水平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等方面。
4.3开拓资金来源,加强监督机制。在财政方面,建立居家养老的财政预算制度和养老服务的专项资金,对于为社区服务的人员酬劳、支撑社区服务项目正常运转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的项目经费应落实到位,并要根据经济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增加逐年提高标准。除了多渠道筹集资金来源,还应加强对其的监督机制。
4.4扩大服务队伍规模,提高服务人员素质。首先,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其次,加强社区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最后,不断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
5.结论
通过对比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采取的养老方式,结合我国当前时期的基本国情得出,居家养老是一种可行性的养老方式。在全球大力推行福利和公用管理改革的大环境下,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国应进一步改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顺应时代的潮流,大力推行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普惠性社会养老体系,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道路,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能真正意义的享受到以家庭资源、社会资源、政府资源有机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竹琳.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主体的角色和功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2]李玉玲.社区居家养老:文献综述[J].江海纵横,2008,1:27-29.
[3]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移[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40-48.
[4]王宏娟.城市居家養老的可行性分析[J].消费导刊,2008,02:1-19.
[5]张辛梓.构建我国城市社区化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D].山东经济学院,2011.
[6]张建国,张莉华.上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创新研究——以徐汇区天平街道养老服务实践为例[J].求实,2012,S2:235-237.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王中林等16名人表联名提出“关于加快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议案,经大会审议确定为重要建议交市政府办理。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7月份,我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对该建议办理情况及我市养老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听取了市政府民政部门和部分镇建议办理情况介绍,召开了相关部门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幸福之家、敬老院,并征求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要建议办理的基本情况
市政府高度重视该建议的办理工作,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明确市民政局为建议主办单位,并提出办理工作要求。市民政局成立建议办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指定局老龄办专人负责办理,局办公室负责协调和落实,确保建议办理质量。对建议涉及的相关事项进行研究分析,认真落实和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对所涉及其他单位职能范围内的事项,及时加强沟通联系,共同研究分析,提出可行性的办理途径和方法。主动上门与代表沟通,介绍办理动态,进一步征求意见,并书面答复至每一位代表,代表们表示满意。
二、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工作成效
截至目前,我市户籍人口27.58万人,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5.2万人,占总人口的19%,远超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预计到2015年,全市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养老压力将不断加大,我市养老服务事业面临新的挑战。近几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为原则,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初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示范、民办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2010年,我市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
1、领导高度重视,养老服务政策不断完善
市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把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扬中的重要举措,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2007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优待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扬中市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暂行办法》等文件。2010年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为十大民生工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开始启动。为促进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市政府不仅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同时在镇江地区还率先实施运营补贴,目前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已见势头。此外我市还建立健全老年居民养老补贴、尊老金、老年人医疗保障救助、老年人优待、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等制度,使老年居民享受多项养老实惠,人民群众较为满意。
2、强化示范引导,机构养老建设力度逐步加大
机构养老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中起着基础性和示范性作用,发挥着政府的兜底保障功能。目前我市共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7家,包括1所老年公寓(市福利院)和6个镇区敬老院,床位总数1074张,占老年人总数的2.07%。近年来,部分镇区加大财力投入对敬老院进行改扩建,三茅镇投资近300万元扩建四期工程、建设特护中心,开发区投入400余万元在原址改建敬老院,改善了入住老人的生活条件。2010年三茅镇敬老院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市福利院被评为省级养老示范单位,新坝镇敬老院、八桥镇敬老院被省民政厅评为省级文明敬老院。
3、突出发展重心,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初见成效
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各类社会化、专业化养老服务,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主要方式。从2010年开始,我市以社区(村)为单位,按照省评估指标体系“AA”以上标准,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市政府对达到省评估指标体系“AA”标准以上的一次性补贴2万元。至2010年底,全市已建成达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8家,其中新坝镇立新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到“4A”标准,获省级示范单位荣誉;城区以英雄社区为服务平台建立“虚拟(智能)养老服务中心”,覆盖12个社区(村);全市共有207户特殊老年人家庭享受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资金50万元。
4、探索多种途径,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开始启动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养老服务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吸引社会资本的关注。为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市政府积极引导,研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给予床位建设补贴、运营补贴,以及在税收和规费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三茅镇由个人兴办的兴阳村老年幸福之家投资160余万元,环境优美,设施配套齐全,具有一定的规模,已于今年5月份投入使用;八桥镇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300余万元正在建设的天舜养老服务中心,将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一些农村家庭也在尝试利用闲置住房进行养老服务,多元化的养老投入机制正逐步形成。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人口老龄化的服务需求相比还有不足之处,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相匹配。具体表现在:
1、少数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滞后
一方面,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社会老龄化带来的种种挑战认识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要性,对这项工作重视程度、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不够;部分村和社区干部片面认为建敬老院、服务好五保老人就是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对发展多模式的养老服务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认识存在误区。另一方面,受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子女担心受到不尽孝道的非议,相当多的老人即便无法居家养老,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不愿进老年公寓或敬老院养老,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
2、机构养老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
一是市福利院改扩建工程尚未落实。目前我市福利院(老年公寓)仅有96张床位(国家、省要求150张床位),配套设施、服务功能与上级要求都存在差距,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急需选址重建。2007年市人大常委会曾将“关于市福利院改扩建”议案列为当年重要建议交市政府办理,但因选址和用地指标未落实到位,致使该工程被搁置。二是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在城乡建设规划中体现不够,目前城区和各镇区一些养老设施布局不够均衡,服务半径不够合理,新的小区建设中缺乏居家养老设施和功能。三是各镇敬老院发展不平衡,部分镇敬老院建设和运行资金投入不够,设施落后;有的镇敬老院居住环境较差,没有独门独院,与其他单位混用,不利于安全和管理。
3、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宣传推进力度不够
由于缺乏深入的宣传引导,居家养老这一好的模式还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政府的投入机制、现有的服务能力、硬件设施等尚不完善。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主要是优抚、低保、五保等重点困难老人,更多的高龄及空巢老人还不能享受该项服务。部分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因为资金和设施、人员问题,还不能提供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4、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缺乏,养老服务管理、职业培训不够
由于目前养老服务收益低,其服务人员薪酬待遇水平也相应较低,有的镇敬老院的服务人员工资每月仅600元,加之工作辛苦,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目前我市的养老护理(服务)员主要为40-50年龄段的临时工和大龄农民工,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除市福利院在编人员普遍接受专业培训外,镇区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只有1-2人参加初级知识培训,缺乏专业的护理员。现有部分护理(服务)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质量较低。此外,一些农村家庭式养老场所由于缺乏准入和审批机制,属无证运营,消防、饮食卫生、专业服务水平达不到要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三、关于完善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1、提高认识,不断集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合力
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发展养老服务的事业心、责任感,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民生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健全和优化尊老爱老政策。广泛开展敬老爱老的道德教育,增强全社会和家庭敬老爱老意识,营造社会关心支持、个人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事业的良好氛围。深入做好居家养老的宣传推广,争取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逐步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鼓励更多的家庭和老年人主动接受各项养老服务。
2、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机构养老服务的示范作用
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在养老服务上的公共职能,切实发挥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在社会养老服务方面的示范作用。不断完善与社会老龄化趋势相适应的养老财政投入机制,逐步增加对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财政投入,改善硬件设施条件。在医疗体制、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科学安排,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城镇“三无”老人、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加强管理,强化考核,提高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社会效益。要加快市社会福利院建设,列出时间表,尽快完成选址工作,科学确定建设方案,尽早开工建设。通过改扩建等措施,不断提升镇区敬老院“硬件”水平和服务功能,实现向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
3、积极作为,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一要制定规划、合理布局。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结合新市镇、新社区建设,合理布局市、镇、村(社区)三级服务网络,科学配置各类养老设施。新建住宅小区要统筹考虑社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二要逐步建立完善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库,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运用信息网络手段,将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力量、社会各类中介服务优化组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养老服务设施使用率。三要研究制定我市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操作规程、收费标准等管理细则,保障居家养老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4、多元参与,鼓励扶持社会资金兴办养老机构
建立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标准和行业准入机制,强化监督管理。除按现有规定享受一次性建设补贴、床位补贴、营运补贴外,应进一步落实社会养老机构在用地、用电、税收、电视收视费等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和措施,吸纳民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现有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和场所的检查,完善设施,规范管理,杜绝隐患。要加强对各级社会养老服务优惠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的检验考核,出台并落实长效监督管理机制,促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5、加强培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某某社区: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某某社区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力量,依托社区,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逐步为老人构筑颐养天年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建立了针对老年人生活需求和帮助的各类志愿者队伍,目前有医务志愿队、党员志愿队、青少年志愿队、巾帼志愿队、银发志愿队、科普志愿队、文体志愿队等10多支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银发志愿者服务中,鼓励一些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与邻里所需老人结对子帮扶,帮着做家务、寻医问药、陪同聊天谈心、陪同外出散步或娱乐等。在青少年志愿者服务中,成立了社区青少年助老志愿队,并开展分组结对子服务活动,湖滨中学、滨东小学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湖滨中学与社区的孤寡和空巢困难老人结对子,帮助打扫卫生、陪聊天、散步、打牌下棋、过生日、表演节目等,并形成了后继有接班人的长效志愿服务机制。
民政部 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等
民政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民发〔2014〕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国土资源厅(局)、财政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国土资源局、财务局、住房城乡建设局:
城镇养老服务设施是在城镇范围内建设的,专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体娱乐、精神慰藉、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紧急救援等服务的设施,包括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各类养老机构。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老年人口的增长,我国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紧张、总量不足、设施落后等问题不断突出,日益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镇养老服务设施是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是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基础,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强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全城镇养老服务网络,有利于提高城镇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利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各地要充分认识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二、加强规划,分类实施,统筹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一)完善养老服务和设施规划。
要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将养老服务、相关设施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城乡规划。要科学分析本地区老龄化趋势,按照城乡老年人口发展态势、所占比例和分布情况以及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完善和优化城镇养老、医疗卫生、文化等各类公共服务体系,并将相关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严格实施,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
(二)强化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保障。
要落实国务院《意见》的规定,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口较为集中或者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方,要适当加大养老设施建设规模。要结合国务院《意见》提出的2020年养老服务业发展目标,合理确定本地区养老服务设施特别是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各类养老机构建设具体目标,测算出建设规模、用地需求,按规划分解确定年度用地计划,逐年抓好落实。
(三)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新建居住(小)区要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大型住宅开发项目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可以适当分散布局,小型住宅开发项目可在相邻附近适当集中配置。各地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强对项目规划、用地、建设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已建成居住(小)区要通过资源整合、购置、租赁、腾退、置换等方式,配置相应面积并符合建设使用标准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
本《通知》下发以前居住(小)区配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情况,由各地民政部门牵头,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财政等部门积极配合,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检查。各地要在2014年12月20日前完成清理检查工作,并将清理检查情况以省为单位上报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对未按规定配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1年内完成整改方案制定并启动整改工作,限期落实。
(四)推进各类养老机构建设与发展
要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出发,结合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合理安排公办养老机构建设项目,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功能多样的养老机构网络。各地公办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作用,重点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同时,进一步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门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
三、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保障措施
各级民政、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密切沟通合作,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加快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一)明确责任,分工负责。要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流程,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合作的良性工作机制。编制新建居住(小)区规划时,住房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要依据当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建设年度计划等,按相关用地标准、设计规范提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对规划可以分宗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应按相关政策单独办理供地手续,对需要在其他建筑物内部配建或确实不具备单宗划宗条件的养老服务设施,国土资源部门可将规划确定的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指标纳入所在宗地的土地供应条件,并在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中明确约定土地使用权人需要承担配建任务的具体内容。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建成后,土地使用权人应按相关约定、规定交付相关单位或按国家相关规定严格使用管理。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养老服务设施使用方向的管理,严禁改变用途。
(二)加强协调,提高效率。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发挥部门联动效应,共同做好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对于条件成熟的养老服务设施项目,要及时跟进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对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要及时沟通协调解决;要建立联合督查制度,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部门在工作推进中的责任分工。
(三)整合资源,发挥效益。要加强城镇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做到资源整合,提高使用率,发挥综合效益。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城镇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养老服务。城镇各类具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的设施都要向老年人开放。要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加快推进坡道、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
(四)落实政策,强化扶持。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其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规费按有关政策给予减免。城镇养老服务设施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
(五)依法履职,加强监管。明确用于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用地、用房,不得挪作他用。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养老服务设施的用途。严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用房改变用途、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搞房地产开发。各地民政、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规划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管理。
各地如在贯彻执行本《通知》过程中遇到重大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
民政部 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4年5月28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总体上看,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就业,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国情出发,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努力使养老服务业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二)基本原则。
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坚持保障基本。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和服务机构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家庭、个人承担应尽责任。
注重统筹发展。统筹发展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养老,实行普遍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的互动发展。
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全国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40张,服务能力大幅增强。
——产业规模显著扩大。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全国机构养老、居家社区生活照料和护理等服务提供100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涌现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养老服务业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行业标准科学规范,监管机制更加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意识显著增强,支持和参与养老服务的氛围更加浓厚,养老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得到进一步弘扬。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
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各地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凡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要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不得挪作他用。
综合发挥多种设施作用。各地要发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养老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提高使用率,发挥综合效益。要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养老服务。各类具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的设施都要向老年人开放。
实施社区无障碍环境改造。各地区要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加快推进坡道、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
(二)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发展居家养老便捷服务。地方政府要支持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要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规范化、个性化服务。要支持社区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兴办或运营老年供餐、社区日间照料、老年活动中心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
发展老年人文体娱乐服务。地方政府要支持社区利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场所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并发挥群众组织和个人积极性。鼓励专业养老机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培训和指导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人员。
发展居家网络信息服务。地方政府要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老年电子商务,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
(三)大力加强养老机构建设。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各地要根据城乡规划布局要求,统筹考虑建设各类养老机构。在资本金、场地、人员等方面,进一步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公开信息,行政许可和登记机关要核定其经营和活动范围,为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鼓励境外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机构,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对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用于养老服务。
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各地公办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作用,重点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要实用适用,避免铺张豪华。
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制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积极稳妥地把专门面向社会提供经营性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为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床位应逐步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管理运营,积极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公有产权的养老服务设施。要开展服务项目和设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四)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
健全服务网络。要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将所有农村“三无”老人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适时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健全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功能,使农村五保老人老有所养。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支持乡镇五保供养机构改善设施条件并向社会开放,提高运营效益,增强护理功能,使之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充分利用农家大院等,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动站等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农村党建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学校等要支持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组织与老年人相关的活动。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功能和老年协会作用,督促家庭成员承担赡养责任,组织开展邻里互助、志愿服务,解决周围老年人实际生活困难。
拓宽资金渠道。各地要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关农村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的要求。鼓励城市资金、资产和资源投向农村养老服务。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应重点向农村倾斜。
建立协作机制。城市公办养老机构要与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机制,采取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其提高服务能力。建立跨地区养老服务协作机制,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五)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
拓展养老服务内容。各地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引导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优先满足老年人基本服务需求,鼓励和引导相关行业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等服务,加强残障老年人专业化服务。
开发老年产品用品。相关部门要围绕适合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等需要,支持企业积极开发安全有效的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引导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开发老年住宅、老年公寓等老年生活设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信贷、保险等产品。
培育养老产业集群。各地和相关行业部门要加强规划引导,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中,要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中小企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创新能力,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健全市场规范和行业标准,确保养老服务和产品质量,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消费环境。
(六)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各地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卫生管理部门要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医疗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健全医疗保险机制。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完善医保报销制度,切实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结算问题。鼓励老年人投保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业务。
三、政策措施
(一)完善投融资政策。要通过完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培育和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安排财政性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金融机构要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业的信贷需求。积极利用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有效信贷投入。加强养老服务机构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对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的吸引力。逐步放宽限制,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鼓励养老机构投保责任保险,保险公司承保责任保险。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应统筹考虑养老服务需求,积极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无障碍改造。
(二)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各地要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可将闲置的公益性用地调整为养老服务用地。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按照国家对经营性用地依法办理有偿用地手续的规定,优先保障供应,并制定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土地政策。严禁养老设施建设用地改变用途、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搞房地产开发。
(三)完善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好国家现行支持养老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捐赠,符合相关规定的,准予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比例扣除。各地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要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要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也要适当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境内外资本举办养老机构享有同等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制定和完善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完善补贴支持政策。各地要加快建立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可根据养老服务的实际需要,推进民办公助,选择通过补助投资、贷款贴息、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民政部本级彩票公益金和地方各级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要将5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并随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情况,进一步完善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适时提高养老保障水平。要制定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的政策措施。
(五)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部门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开放大学作用,开展继续教育和远程学历教育。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老年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关补贴,在养老机构和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从事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应当积极改善养老护理员工作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防护,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提高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养老机构应当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重点培养和引进医生、护士、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具有执业或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在养老机构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福利机构相同的执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
(六)鼓励公益慈善组织支持养老服务。引导公益慈善组织重点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养老产品开发、养老服务提供,使公益慈善组织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力量。积极培育发展为老服务公益慈善组织。积极扶持发展各类为老服务志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倡导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大中小学学生参加养老服务志愿活动。支持老年群众组织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服务社会活动。探索建立健康老人参与志愿互助服务的工作机制,建立为老志愿服务登记制度。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优良传统,支持社会服务窗口行业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
四、组织领导
(一)健全工作机制。各地要将发展养老服务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强化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分析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推进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任务要求。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行业规范、业务指导职责,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发展。发展改革部门要将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财政部门要在现有资金渠道内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给予财力保障。老龄工作机构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督促指导工作。教育、公安消防、卫生计生、国土、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税务、金融、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国家选择有特点和代表性的区域进行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在财政、金融、用地、税费、人才、技术及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为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经验。
(三)强化行业监管。民政部门要健全养老服务的准入、退出、监管制度,指导养老机构完善管理规范、改善服务质量,及时查处侵害老年人人身财产权益的违法行为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价格主管部门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定价机制,依法确定适用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范围。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业统计制度。其他各有关部门要依照职责分工对养老服务业实施监督管理。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四)加强督促检查。各地要加强工作绩效考核,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实施意见。国务院相关部门要根据本部门职责,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要抓紧研究提出促进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具体措施和意见。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和老龄工作机构要加强对本意见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国务院将适时组织专项督查。
国务院
广东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养老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 广东认真部署和实施老龄化社会应对战略,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以满足民众养老需求为导向, 不断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具有广东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一) 政策支持日趋完善
为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 广东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广东省2011-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规划, 明确广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和发展布局;落实养老服务事业扶持政策, 重点解决建设财政投入、用地指标、补贴政策、重点项目和工作机制等问题, 疏通设施建设瓶颈, 优先保障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供应;规范机构认定标准、流程及服务规范;明确民营养老机构税费优惠政策, 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为推动广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全省各地立足当地实际, 制定出台具体化、可操作的地方性政策、实施办法和操作标准, 使广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走向有章可循的道路。
(二) 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养老服务投入逐年加大。2011年至今, 全省各地养老服务投入各类资金共约194亿元。初步形成财政、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从2011年起, 每年从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安排3000万元, 资助各地市设立多功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2012年以来, 省级福彩公益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农村养老服务“幸福计划”项目建设。加大公办养老机构的投入力度。2011年以来, 省财政及省级福彩公益金每年安排共5000万元用于养老机构建设;2013年至今, 省级福彩公益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临终关怀机构建设。为吸引社会资金加大投入, 各市出台了扶持民办养老机构政策, 对民办养老机构新增床位建设每张给予3000-15000元补贴, 床位运营补贴每人每月达到100-300元标准。
(三) 基础设施逐步夯实
“十二五”期间, 广东城乡养老服务基础设建设快速推进。一是全面实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示范活动、农村养老服务“幸福计划”和农村幸福院项目, 着力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截止2015年10月, 全省共有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5万多个, 城乡社区养老覆盖率分别达到87.05%和73.7%。相比“十一五”期末, 服务实施总数约增2万个。二是实施广东省创建示范性养老机构活动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资助养老机构建设项目, 大力发展机构养老服务。截止2015年10月, 全省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966个, 养老床位32.8万张, 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7.5万张。比“十一五”期末, 床位增加21.7万张、增长196%;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增加11.8张、增长133%。三是着力打造养老服务机构示范项目,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如投入1.2亿元兴建广东省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重点养老服务建设项目, 设置养老康复床位600张, 打造现代社会福利服务综合平台, 对全省养老服务行业起到了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
(四) 工作模式勇于创新
广东省积极深化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养老服务工作模式不断创新。一是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创新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以及公办养老机构轮候制度等工作模式, 通过改革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 将部分公办养老机构的经营管理权以承包等方式转交给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负责, 建立起政府监督、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或采取政府委托或资助专业服务机构的方式, 为政府保障的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如广州市老年人服务中心设置养老床位300张, 成立广州南国颐景老年公寓, 交由专业服务机构管理运营;中山市新建社会福利院, 设置床位1190张, 交由广泓投资有限公司承接管理运营。目前, 全省“公建民营”模式养老机构共46个, 养老床位共8431张。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对经济困难、高龄、重点优抚对象等老年人发放“综合养老服务券”, 老年人可凭券享受等值养老服务。二是创新养老服务标准化管理模式。出台地方标准以及一系列标准规范化管理指引, 实施标准评估认定, 鼓励养老机构引进国际先进服务质量认证体系, 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三是创新养老服务信息化便捷模式。采取便民信息网、电信服务、电话专线、爱心门铃等多种形式, 为居家养老提供便捷服务。如广州免费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安装紧急呼援服务系统“平安通”;惠州社会福利院和企业合作建设开发养老智能化系统集成软件, 提供床位供需分析决策, 为院内老年人实现无线定位求救、智能手环、夜间监测、远程医疗等多功能信息服务。四是创新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采取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院举办养老机构、养老机构与周边医院合作等方式, 为收住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支撑服务。如佛山南海区福利中心内设康复医院,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内设养老区, 惠州在全市10家公立医院设置养老床位等。2015年10月, 全省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构共247个, 床位5.96万张。设有养老、护理一体化的护理院8家, 康复医院35家, 设有临终关怀床位的医疗机构共161家。
(五) 队伍建设不断强化
加强人员专业化建设, 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机制, 鼓励在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内开设社会工作、心理、老年医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养老服务等相关专业或培训项目, 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采取社会化用工方式, 把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与“4050”、下岗失业、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和再就业相结合, 壮大养老服务队伍。建立职业化制度, 推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 定期开展专业教育、在职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全省各地普遍开展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及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 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鉴定工作。2011年至2015年10月, 全省经过培训的养老护理员共有19620名。引入社会工作机制, 在养老机构中设置社工岗位, 在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建立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机制。积极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 探索建立“义工银行”自助互助服务和义工服务时间储备制度。
(六) 粤港澳养老服务合作不断深化
为推动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 广东省积极落实CEPA协议, 大力推进粤港澳养老服务界合作与交流。鼓励港澳服务提供者到广东兴办养老机构, 加强人员交流, 组织人员赴港学习借鉴香港养老服务先进经验和做法, 引进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养老服务标准、专业养老服务评估监测体系等服务模式, 推动广东省养老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有三家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广州、深圳和肇庆独资兴办了3所养老机构, 共投资2亿多元, 设置床位共860张。另有2家香港专业服务机构各承包运营佛山三水区、清远英德市2个养老机构床位共500张。
当前广东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东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长足进展, 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
(一) 养老服务资源整体缺口较大, 供需存在矛盾
近年来,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养老服务需求大、增长快, 社会养老服务设施、水平和质量均未能适应养老服务需求。至2015年10月广东省养老床位总数仅为27.73万张, 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3.22张, 与国际社会通行的5-7%的比率差距巨大。养老服务资源存在结构性矛盾, 区域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珠三角地区和湛江市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 部分欠发达地区养老机构床位则出现高空置率, 农村敬老院设施设备条件简陋, 服务水平低下, 空置率较高。
(二) 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滞后,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当前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仍处在碎片化发展阶段, 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市场化养老服务产业体系尚未建立。一方面, 传统养老服务专业性和系统性不够强, 功能定位多集中在组织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 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上门服务等, 经营能力不足。行业发展整体缺乏市场调研、对老年人实际需求认知不足, 市场开发意识不足, 产业结构主要集中在护理、保健、餐饮等基础养老服务, 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很多养老机构面临盈利困境, 产业化水平不高, 导致养老服务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实现。另一方面, 从需求角度看, 老年人整体收入水平不高, 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有限, 制约了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成型。
(三) 社会参与程度不够高, 民营养老机构发展扶持力度不足
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仍不够大, 特别是资金扶持、土地供应、人才培训等方面与公办养老机构有较大差距。国家和省已经颁布实施的对民营养老机构优惠政策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基层未能实施到位。养老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大, 银行提供贷款意愿不强, 导致民营养老机构前期投入融资困难, 筹资成本高。民办养老机构运营收入来源主要是收取入住老人费用和政府补贴, 这两项收入不足以支持民办养老机构正常运营, 导致众多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期间入不敷出, 影响社会投资意愿。社会资金投资新型、特色养老机构由于主管部门多, 审批程序繁琐, 有些创新性项目更是由于缺乏现有政策界定, 操作实施难度大。
(四) 专业人才短缺, 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养老服务缺乏成熟的人才培育体系。开展养老服务教育的职业院校少, 人才培养规模较小, 专业设置与现代养老服务发展不相适应, 相当部分毕业生选择其他行业就业, 人才流失严重。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匮乏。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薪酬待遇较低, 工作强度大, 难以吸引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传统就业理念和社会偏见导致年轻人从事养老服务意愿不强。很多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学历水平较低, 没有经过严格职业培训, 老年护理知识、经验和技能不足, 难以满足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要求, 制约着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进一步加快广东省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矛盾和问题, 广东进一步强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一) 统筹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 形成与需求相匹配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供给体系
开展深入细致的规划前期调研工作, 科学分析评判广东老龄化社会进程, 按照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原则, 合理确定全省及各地的养老服务设施需求。在此基础上, 明确全省和各市养老设施的总体目标、规划总量和空间布局, 着力于供给侧结构改革, 创新机制, 增加数量, 提高质量, 加大有效供给力度。各地严格按照规划要求保障用地, 推进项目落地, 在满足民众养老基本设施需求的前提下, 逐步克服供需结构性失衡现象。构建全省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完善养老服务数据库及其分析决策功能。对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养老机构实行能力提升计划, 加快改造未达标养老机构。鼓励床位供给充裕的养老机构提供老年人短期入住床位, 稳步推进老年人集聚的居住区开展适老性环境改造。适当发展异地居家养老、异地机构养老等新型养老服务设施。允许社会力量和个人兴办家庭化、小型化、特色化养老机构, 满足民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二) 逐步形成完善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不断丰富和提升服务内容和质量
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养老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 统筹各类与养老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 稳步提升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强化医保支付导向, 扩大养老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范围, 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覆盖城乡全体老年居民的老年护理保障制度。大力促进医养结合。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发展, 统筹设置医疗设施和养老设施, 推动老年人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的有机衔接。鼓励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老年护理院, 二级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护理床位。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务水平。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所在地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激励机制, 鼓励支持社区医疗护理和养老服务机构整合资源, 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社区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的一站式专业服务。
(三) 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
继续完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 各地要把国家和省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健全政府向养老服务机构购买基本养老服务的机制。加快制定实施社会资本运营公有产权养老服务设施的管理办法, 大力推广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市场化运营模式, 通过委托管理、合作经营等方式, 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养老服务项目交给具备条件, 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承担。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推动养老金融服务创新, 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在养老服务领域开展业务, 通过创新信贷品种、增加信贷投入、放宽贷款条件、扩大抵押担保范围等方式, 加大对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探索上市融资、公益创投和PPP建设等方式, 吸引国内外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鼓励港澳台资本更多在我省设立养老机构, 开展养老服务。鼓励各地市结合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 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 进行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实践。
(四) 打造完备的养老服务产业链, 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加快发展
正确认识养老服务产业低碳化、规模化绿色经济的属性, 把养老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 制定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养老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泛、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 重点打造若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鼓励发展一批养老服务中小企业, 促进养老服务相关信息咨询、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上下游产业集聚配套发展。建设一批特色养老基地。推动养老产业服务理念、方式和技术创新, 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研发各类适用于养老机构和老年家庭的信息平台和产品。大力发展老年人日用消费品、家政服务、卫生保健、老年文化教育、老年特色旅游和文化娱乐、养老地产等相关行业。促进养老与医疗、保险、教育、健康、旅游等相关产业互动发展。
(五)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构建科学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育体系
关键词:社区教育;项目实验;思考建议
社区教育项目实验的兴起与进展
随着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深入开展,以“项目实验”为形式和载体,全面深化社区教育实验,成为许多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战略选择。2006年初,上海市率先倡导“以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为抓手,将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实验项目”;不久,浙江、江苏、福建、北京等省市也相继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申报评审及研究推进工作,纵观整个社区教育项目实验的历程,大体经历了二个阶段:
1.自发实验阶段
本阶段主要为“九五”末——“十五”期间。本阶段的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1999年1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试验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二是2000年4月,教育部职成司下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计划”和“通知”的颁布实施,使社区教育实验正式纳入教育工作整体规划,是社区教育从点走向面、从局部试点走向全国实验的标志。从“项目实验”的角度考察,本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1)项目实验目标与主题的不确定性。
由于处在实验初始阶段,对于“什么是社区教育实验”,“社区教育实验的目标、内容、重点在哪里”等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总结,所以,这一时期的实验基本上是以各种各样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其项目实验主题的集中性、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适切性不够强。
(2)项目管理的非计划性。 此时的社区教育实验仍然是以粗放型为基本特征,所有实验活动并非以“项目管理”的形成展开,所以,实验工作在目标、任务、步骤、过程、方法、效果评估等方面计划性不强。
2.有组织推进阶段
随着社区教育的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提上重要位置。进入“十一五”,社区教育项目实验进入有组织的推进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1)项目实验主题的明确性。为了提高社区教育实验的针对性、实用性,许多地区在深入调查、广泛征集、专家会商的基础上,通过发布“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研究指南(参考目录)”来引领实验的方向与重点。
(2)项目实验过程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明确了从选题申报、专家评审、过程推进、效果评估到经验总结推广的完整的实验过程;二是形成了条分缕析、格式相对固定的申报文本规范;三是逐步形成项目实验管理的制度雏形。
(3)项目实验管理的计划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项目实验制度化。如浦东新区实行的“实验项目签约制”,以契约和合同的形式明确签约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二是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化。许多地区均把项目实验当作一项实事来抓,确立工作目标,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来组织实施;三是项目实验队伍的专业化,表现在专家学者、科研专家加入实验队伍,同时,各地开展多样化的实验指导和专题培训活动,使项目实验的专业化水准不断提高。
纵观“十一五”以来社区教育项目实验的发展实践,可以看出,以“项目”形式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已成为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方式和管理手段,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建设,培育社区教育特色品牌,提升社区教育品质的主要载体。
社区教育项目实验的内涵、
特征及作用
(一)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基本界定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定义与内涵是与社区教育的定义紧密相关的。目前对社区教育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社区教育是—种有效整合利用地域教育资源,以开放式、社会化、多层次的教育活动为主要方式,以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为宗旨的、社会协调性的终身教育模式”。
依據上述定义,笔者将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定义为:“以提升社区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充分整合利用区域教育资源,在预定的时间内开展的有主题、有计划、有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性工作或活动”。具体来讲,一个理想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应该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1.目标的明确性。“项目实验”的着力点就在于将复杂多样的社区教育工作任务化、具体化。因此,实验项目只有具有鲜明的主题、明确的目标才能使实验工作聚焦重点,扎实有效。
2.过程的可操作性。“项目实验”不同于日常工作,它必须具有具体可测的实验步骤、阶段、过程、环节、方法、手段,只有如此,实验工作才有科学性。
3.项目的理实一体性。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既不是纯理论的基础科研项目,也不是简简单单的经验总结,它是一定的理论引领下的社区教育实践探索活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变革性的教育实验活动。
4.实验方法的科学性。“项目实验”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申报、评审、鉴定、总结、推广的严密程序,使用教育学、社会学的研究方式方法来探索规律,从而提高社区教育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二)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实验的主要作用
社区教育经过10多年的推进和发展,社区教育的制度架构、组织网络、载体建设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是,社区教育在内涵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实验最突出的作用就是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和品质的提升,具体来讲,包括如下几方面作用:
1.提升教育实效。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教育活动千变万化,已经成为社区居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类型,但是,无庸讳言,不少社区教育活动仍然是一种粗放、随意、低效的活动,其教育的明确性、有效性不高,影响了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通过项目实验的形式,以类似科学实验的方式,来规范和管理社区教育实验活动,使每项活动主题更为集中,目标更为明确,过程更加有序,方法更为恰当,必将大大提高社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构建长效机制。从实际看,社区教育发展还很不均衡,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地方社区教育“漉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尚未确立,因此,通过自上而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项目实验,可以逐步建立社区教育实验制度化、经常化的推进机制,促进社区教育科学发展。
3.强化队伍建设。目前,社区教育的专职管理和工作队伍主要来自于中小学校,从整体上看,队伍的总体数量、理论素养、结构布局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社区教育工作者对社区教育的意义、作用、管理策略、教育方式了解不深,因此,通过开展项目实验,可以提高社区教育
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实验管理能力,从而逐步提高社区教育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4.培育实验品牌。目前不少地方的社区教育活动大同小异,社区教育实验存在着同质化的现象,因此,大力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实验,鼓励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和独特资源,选择个性化的项目开展实验,既能有效避免教育同质化的现象,又能有效地打造社区教育品牌和特色,从而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品质的提升。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实验的基本策略
社区教育项目实验是一种理论和实验有机结合,课题研究与教育活动紧密相连的科学实验,因此,开展此类实验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实验带动社区教育发展”的宗旨,以全面提升社区教育内涵品质为核心,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一体化的基本策略,努力做到开展一项实验,培育一个品牌,发展一支队伍,促进一个区域的社区教育。
1.选准实验主题
社区教育项目实验的成效首先取决实验项目选题的针对性和适切性,选择实验项目应该注意四个结合:一是结合本区域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体现社区教育的服务性;二是结合本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体现科学实验的需要性和适切性;三是结合本单位社区教育实际工作存在的瓶颈,体现项目实验以实际问题解决为主的价值导向;四是结合原有的社区教育活动及自身的社区教育资源,从而体现社区教育发展的传承性。
2.强化过程管理
作为一项实验活动,其过程和方法的科学性、计划性、严密性往往决定着整个项目实验的成果高低和作用的发挥,因此,开展项目实验,其过程管理至关重要,抓实过程管理关键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制定具体详实的项目实验计划,对整个项目的价值意义、目标定位、实验内容、过程安排、方法选择及成果形成作周密的安排;二要科学组建课题实验小组,从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二个角度选配研究力量,并作具体分工;三要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中期诊断工作,通过中期检查、诊断,对项目实验的方向、主题、目标、内容再次审视,及时调整实验的过程、手段和方法,确保实验工作取得实效;四要注重对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归档。以往的一些实验活动之所以给人粗放、随意的印象,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系统的实证资料及对资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因此,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实验,必须加强对过程资料、数据、图片的收集、统计、管理,从而为后续的成果总结奠定基础。
3.加强对项目实验的指导
项目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象课题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在开展项目实验的过程中,须加强对项目实验人员的培训和过程指导,重点是指导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项目选择环节的指导,提高项目本身的内在价值;二是方法指导,主要是对项目主持人和参与者普及实验方法使用、实验资料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等方面的知识;三是管理工作指导,其重点是向项目承担者系统介绍实验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方法;四是经费和信息的支持,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项目承担方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時给予最新的社区教育理论成果、实践成果、重要文献等方面的信息支持。
4.注重实验成果的总结与推广
【关于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建议】推荐阅读:
镇关于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11-13
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09-19
集美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07-07
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推进社区文化建设06-17
关于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思考10-16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的意见06-12
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07-01
关于乌海市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思考09-06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调研报告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