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保业务档案

2024-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层社保业务档案(精选10篇)

基层社保业务档案 篇1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社保所业务档案管理,维护民生档案真实、完整和安全,发挥档案服务民生作用,推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使档案管理工作与社保所业务工作同步发展,根据《北京市实施〈档案法〉办法》及市、区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社保所形成的业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社保所业务档案(以下简称业务档案),是指社保所在办理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四条 区人力社保局和区民政局共同负责全区社保所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档案局负责全区社保所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协调、监督和指导;区人力社保局、区民政局和区档案局应加强相关工作的沟通与配合。

各镇(街道)应承担并履行对社保所档案工作的主体责任,具体负责对社保所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切实保障社保所开展档案工作所需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

各社保所负责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统计、利用、移交等工作。

第五条 社保所须设置档案室,配备专或兼职档案管理员和必要的设施,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与统一。根据需要配备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技术设备,保证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社保所应按60平方米/万卷配置业务档案库房,有条件的社保所,档案库房、阅览室、办公室应按要求分设。档案库房应满足防盗、防火、防潮、防光、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等档案安全保管要求。

按照保存档案的载体类型,应配备存放纸质档案的活动密集架、档案柜,以及存放磁性载体档案的防磁柜。

配备档案室专用的计算机、激光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复印机、空调、防盗门窗、加湿机、吸尘器、空气清新器等必要设备。

第六条 社保所在本镇(街道)主管领导的指导下开展档案工作,接受本镇(街道)档案员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各业务窗口应明确一名兼职档案员,负责本窗口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

社保所专(兼)职档案员应参加区档案局举办的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档案员调动或调整工作岗位时,需做好档案交接手续,确保档案的安全与完整。

第七条 社保所应认真落实档案保管、保密、利用、移交、鉴定、销毁等管理规定,制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保证业务档案及时收集、妥善保管、有序存放,严防损毁、遗失和泄密。

第八条 社保所应对照《昌平区社保所业务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将办理业务过程中形成的记录、证据、依据等文件材料,及时归档,并在规定时间内,移交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

档案收集。各业务窗口档案员按照“办结完毕业务”的时间顺序收集业务文件材料。社保所档案员定期将办结完毕的业务文件材料进行收集汇总。业务档案收集须做到应收尽收,应管尽管,确保归档材料齐全、完整、手续完备。

档案整理。业务档案一般按年或月整理组卷,不同保管期限、不同的业务档案应单独组卷,不得混合整理组卷。每日工作结束前,业务经办人员按当日业务办理时间顺序对各类业务档案进行分类和初步整理。每月底前,由业务窗口档案员按业务办理时间顺序对当月业务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业务档案附有金属物的应予剔除,破损的材料予以修复,易褪变的材料(如复写纸、传真热敏纸等)予以复制,复制件与原件一同归档,纸型规格一致,档案折叠整齐美观。归档材料页码应按顺序在有信息内容的文件正面右上角和反面左上角用2B铅笔标注,不得出现重号、空号、错号。

档案装订。每月5日前,各业务窗口档案员应将上月业务档案及时装订。装订业务档案应严格按照档案装订的有关规定操作,每本档案厚度在80页左右。装订内容应包括档案封皮、卷内目录、归档文件、备考表、封底等,并按此顺序排列,采取左侧三孔一线方式装订。档案封皮填写内容应包括镇(街道)名称、社保所名称、案卷题名、文件起止时间、保管期限、案卷号等。备考表填写内容应包括本卷情况说明、立卷时间、立卷人、检查人等。

档案移交。各业务窗口档案整理完成后,须经社保所档案员审核,符合归档要求的,由社保所档案员和窗口档案员双方签字确认后,移交档案室管理。不符合要求的,退回经办人员限期整改,合格后方可移交。

第九条 业务档案分类应根据社保所业务经办的规律和特点,以方便归档整理和检索利用为原则,采用“--业务类别”或“业务类别--”的方法对经办业务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及时编制卷内目录、案卷目录等。负责档案管理的人员应当对接收的档案及时进行分类、整理、编号、入库保管,并及时编制索引目录。业务档案目录每年6月底前移交镇(街道)档案室集中保存。业务档案包括以下十四类:

(一)失业管理类

(二)就业管理类

(三)无档人员管理类

(四)农村劳动力灵活就业管理类

(五)外埠人员社保管理类

(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管理类

(七)社会化退休管理类

(八)社会保障卡管理类

(九)医药费报销管理类

(十)征地转非管理类

(十一)劳动监察管理类

(十二)公益性就业组织管理类

(十三)死亡丧葬管理类

(十四)低收入和低保管理类

第十条 业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0年、10年。具体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各社保所可结合《昌平区社保所业务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和实际业务范围进行划定。保管期限的起始时间,为形成之日的次年1月1日。

第十一条 社保所须认真开展室藏档案数字化工作,积极推行档案存储数字化和利用网络化,各镇(街道)应将社保所档案信息化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同步实施,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统筹安排。

第十二条 社保所档案员每年应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包括大事记、组织沿革、基础数字汇编等。

第十三条 社保所应严格落实《档案借阅制度》。内部工作人员需查阅业务档案时,应严格履行档案借阅手续。外部人员需查阅档案时,应向形成档案的社保所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由业务窗口工作人员按照《档案借阅制度》有关要求办理借阅手续。业务档案一般不外借。因特殊情况需要将档案借出时,须经镇(街道)主管领导批准,借出时间一般不超过十天。

第十四条 对已到期的业务档案应定期进行鉴定。镇(街道)档案员应组织成立由社保所相关负责人、业务人员和档案员组成的业务档案鉴定小组,负责鉴定已到期档案并提出意见、建议。对确无保存价值的业务档案逐一进行造册登记后,履行相关程序,予以清理销毁;对尚有保存价值的业务档案,经审查后重新立卷,并确定保管期限。

第十五条 对经过鉴定可以销毁的业务档案,社保所应编制销毁清册,经社保所负责人批准后分别报镇(街道)和区人力社保局、区民政局备案,方可销毁。未经鉴定和批准的业务档案,不得销毁。社保所应指派两名以上人员监督业务档案销毁工作。监督人员须在销毁清册上签名,并注明销毁方式和时间。销毁清册永久保存。

第十六条 社保所档案员应做好业务档案统计工作。永久保存的业务档案,按照有关规定,须随同镇(街道)档案一并向区档案馆移交。

第十七条 社保所档案员应充分发挥业务档案事后监督、内部控制的作用,发现业务差错或违规问题应填写《档案监督业务限期整改通知书》,通知相关窗口限期整改。

第十八条 社保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区档案局、区人力社保局、区民政局和各镇(街道)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直接负责人、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理;给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不按规定归档或者不按规定移交档案的;

(二)伪造、篡改、隐匿或者擅自销毁档案的;

(三)玩忽职守,造成档案遗失、损毁的;

(四)违规提供、抄录档案,泄露用人单位或者个人信息的;

(五)违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和国家档案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十九条 业务档案中涉及会计、电子文档等档案材料,国家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 对于本办法实施前形成的业务档案,社保所应按照本办法相关规定,保质保量地完成整理、归档工作。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基层社保业务档案 篇2

一、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一个参保人从办理参保手续到离退休以及中间失业等享受社会保险的各项待遇, 要经过诸多环节。在办理参保手续时, 首先要填写登记表及个人详细情况表等, 作为最原始的资料存入个人档案, 其后要不断缴纳社会保险费、划拨个人帐户、计算利息, 有时还要对缴费比例、缴费基数及养老金发放标准进行调整。伴随人才的合理流动, 还要办理保险关系转移和基金的转入转出手续等, 这些详细的个人档案记载, 就成了今后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好坏, 将直接关系到参保人的切身利益。

另外, 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实际上是对社保业务工作进行有序的梳理和有效的归纳。对已完成的业务工作进行回顾整理、总结, 从中找出经验教训, 将对正在进行或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推动。可以在以后的社保业务工作中提供准确的各项统计数据, 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提高办事效率。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与利用是我们做好社会保险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社保档案的特点

社保档案在整个社保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的管理归档过程也是一项严谨的较为繁琐的工作, 它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随着我国社保制度的改革, 参与社保的人口已从城市覆盖到农村, 最终实现全民参保, 这就说明社保档案基础数量的庞大。

基于2010印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三号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 (试行) 》, 社保档案分为:社会保险管理类、社会保险费征缴类、养老保险待遇类、工伤保险待遇类、生育保险待遇类、社会保险业务统计报表类、社会保险稽核监管类。

个人的社保档案会随着个人工作单位的变化, 而发生关系转移, 各项社保缴费情况也会依据个人工资的增减发生变化, 这就决定了社保档案的动态变化。

社保档案以人为基本对象来办理的, 个人是社会保险档案的最基础的形成单位。社保档案是个人参与社保的原始凭证, 也是维护个人利益的重要凭证。就如人事档案一样, 随着个人变化, 产生相应变化。个人档案的完整直接体现体现出了个人的社保情况。

是指社保档案是按国家的有关规范来办理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办理活动的规范, 即各类社会保险都有统一的参保缴费程序、缴付费标准;二是形成材料的规范, 即各类社会保险都有规范登记表、缴费记录表及其他报表, 不论是哪个单位的职工, 其形成的相关材料具有一致性。

三、做好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1.要严格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三号令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 (试行) 》 的标准进行分类、立卷。

2.要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纳入经办能力建设重点工作, 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考核。

3.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不断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加大档案基础建设投入, 重新改造建设标准档案库房, 配备档案装具、用具。

基层社保业务档案 篇3

一、社保业务纸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点

(一)标准统一,要求规范

将社会保险业务纸质档案的范围、分类、收集、立卷、归档、使用等要求以软件的形式编制在社会保险档案电子管理系统中,不按规定流程整理便无法归档,从而使社会保险业务纸质档案化管理标准统一,要求规范。解决了目前纸质档案管理中的标准不统一、内容不齐全,整理的规格不统一、质量不高等问题。

(二)即时采集,随时归档

实行电子档案管理可以在参保对象业务办结后立即将纸质资料扫描录入微机,不仅避免了手工录入造成的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解决了有些单位平时不注意纸质资料的收集整理,造成资料散失遗漏的问题。同时,电子档案不需要装订,因此可随时编号归档,解决了纸质资料平时无法归档,必须等到年底才能整理归档的问题,保证了纸质资料的归档率和完整率。

(三)易于管理,查阅方便

电子档案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纸质档案资料,几百甚至几千本纸质资料用一张光盘便可轻而易举地容纳下,而无需固定的库房、档案架、防霉防虫等设施,节约了人力和财力,管理起来十分方便。联机后凡是在经过授权的微机上,都可以方便、快捷地查阅自己想要的各类社会保险档案资料,提升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基础管理水平,解决了多年来传统档案管理一直处于封闭式的局面,提高了资料档案利用价值。

(四)监控前移,方便考核

由于采用高清晰度扫描,参保人的签名、章印、审核人意见、文书中的法律条款等,每一个细节你都看得清清楚楚,在微机中审核社会保险业务资料,可以方便地找出哪些申报表未审核签字,哪些报表审核不认真,哪些登记表填写或资料不全等,将监控工作前移到受理录入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各项基础工作的质量。同时为内部考评提供了新的途径和依据,想查书面资料情况直接在计算机上就可实现,无需再到业务员或档案室调取资料检查。

二、实现社保业务纸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可行性

(一)取材容易,采集便捷

对于社会保险业务纸质档案数字化管理来说,需要的是将纸质资料转换成电子数据。纸质资料可通过扫描仪扫描进入微机,只需要设计出实用的社会保险业务资料档案管理软件将它们组合、分类、存储起来,再配以适当的查询应用系统便可顺利运行。

(二)投资不大,技术不难

社会保险业务纸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难点是软件的编写,虽然一般单位缺乏熟练的程序员,但通过“借脑”的办法,结合本身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工作的要求,借助外部技术人员的力量,可以成功地解决这一难题。同时,高速扫描仪的价格不高。

(三)容易普及,实用性强

软件的前台应用十分简洁,通俗易懂,先用扫描仪将纸质档案扫描进计算机保存,再用档案管理软件将已保存的电子资料进行整理归档,然后便可按使用者的需求检索资料,使用方法十分简单。同时,网络版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软件,通过授权可以实现系统内网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方便地检索和查阅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资料,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根本不需要再到指定的档案室去,十分实用而又容易普及。其中工作量最大的是初期资料的扫描录入,但使用高速扫描仪可解决这一问题。

三、实行社保业务纸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纸质资料审核

资料整理是档案数字化工作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准备不充分会造成数据录入内容与名称不对应或资料残缺不全等现象。这要求在档案扫描前,必须加强审核,对装订物影响扫描工作进行的档案,应拆除装订物,拆除装订物时应注意保护档案不受损害,不允许裁切档案纸张。破损严重无法直接进行扫描的档案,应先进行技术修复;折皱不平影响扫描质量的原件应先进行处理(压平或熨平)后再进行扫描。

(二)加强数据质量控制与管理

对于扫描好的数据信息,由质量检查人员把关,检查扫描数据质量是否符合最终存储归档标准。对在高速扫描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数据,做人工处理。如果发现漏页、重张等问题,要求及时补扫或在系统中删除重张那页。对于扫描数据不清晰的,在数据信息问题记录单上记录并重新扫描。当发现不符合规则的数据,利用系统提供的功能,对扫描好的数据进行修改或更正。

数据档案信息虽然不怕虫蛀、霉烂,但也有其缺点,一旦发生中毒、计算机硬盘损坏等情况,将会造成数据的丢失。因此要加强对已录入的数据的保存,在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同时,可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不丢失;还要加强数据的保密处理,防止人为破坏。

(三)加大相关人员的培训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档案管理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以现代化办公设备为依托的知识密集型的工作模式,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与新知识、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密不可分,所以,人才队伍是关系到档案数字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加大有关人员的岗位培训力度,重点学习与信息化相关的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化加工与管理、数据库运行管理等,以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数字化档案的产生,结束了上千年来纸张记录信息等人类发展进程的历史。数字化档案凭借其记录存储信息巨大、查询检索高效准确、保管节省空间等许多优于传统纸质档案的特点,很快成为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美国是信息化和法律化高度发达的国家,其社会保险档案已实现了数字信息化管理。因此,从我国社会保险业务纸质档案的特点来看,数字化档案逐步取代纸质档案将成为历史的必然,从而极大提升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

社保业务材料报送规范要求 篇4

一、单位办理职工参保增员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厦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增加情况申报表》(一式三份,加盖公章)2.其他情况还应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 个体工商户无公章的还应提供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行政事业单位属市财政统发人员还应提供:市编办(组织部)、市人事局审核后的《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减少审核表》;

◆ 用人单位为超过劳动年龄的职工办理首次投保的,需提供经劳动部门审核后的《参保个人继续缴费申请审批表》原件及复印件;

◆ 为二等乙级革命伤残军人及因工伤残人员(1-4)级办理参保手续,需提供工伤认定原件及复印件;

◆ 为港澳台人员参保,需提供返乡证复印件、就业证原件及复印件; ◆ 矿山企业为农民工参保,需提供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 为老红军、5.12干部、离休人员、军队退休人员,无军籍退休人员、二等乙级伤残军人等特殊人群参保,需提供审核部门批复的原件及复印件;

◆ 劳动合同签订3个月后延期办理参保的,还需提供劳动合同原件。

二、单位办理职工停保减员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厦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减少情况申报表》(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2.其他材料:

◆ 个体工商户无公章的应提供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行政事业单位属市财政统发人员还应提供:市编办(组织部)、市人事局审核后的《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减少审核表》;

◆ 非正常户企业下的员工,个人办理停保的,需提供职工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并在身份证复印件上说明单位情况及个人自行停保意愿,并签章确认;

◆ 办理死亡减退的,还需提供死亡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三、办理参保人员信息变更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厦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员信息变更申报表》(一式三份);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单位确实无法收取所有员工身份证原件,可提供复印件一份,但复印件上需加盖企业公章); 3.其他情况还应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 医疗IC卡 ◆ 养老手册 ◆ 户籍证明 ◆ 单位证明等

四、单位办理参保职工缴费信息变更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厦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员缴费信息变更申报表》(一式三份); 2.其他情况还应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 外来员工取得我市城镇户口或蓝印户口还应提供:户口簿复印件;

◆ 变更缴费基数:参保单位应在申报表填写变更情况说明(加盖单位公章),税务管理员应对变更基数进行审核,申报基数无误的,由管理员签署审核意见方予办理变更。

五、办理政策性补缴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厦门市社会保险费政策性缴费个人核定通知单》(一式二份,补缴单位非核定单上的缴费单位的,还需在政策性补缴核定单上加盖实际补缴企业的公章)。

六、办理社保账目纠错调整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社会保险费征收账目出错处理申请表》(一式二份)(适用于个别参保人员信息错误);

2.《社会保险费征收批量账目调整申请表》(一式二份)(适用于单位工伤比率或社保行政区域错误导致的单位所有账目错误); 3.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 办理补缴费款涉及3个月之前的,还需提供劳动合同原件;

◆ 非正常户下的职工个人办理欠费清缴的,还应还需提供职工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并在身份证复印件上说明单位情况及个人意愿,签章确认;

◆ 办理单位员工冲账业务还需提供:单位情况说明书(加盖公章),合同原件、退工手续原件及复印件。

七、办理公务员医疗补助认定申报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一)办理公务员医疗补助网上审批的用人单位

市属机关事业单位(含部分省属、部属单位)通过财政局网站或金宏网向厦门市财政局办理公务员医疗补助网上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地税局接收市财政局审核数据,并统一处理,用人单位无需再向地税部门办理公务员医疗补助认定申报。

备注:该程序接口正开发中,程序未上线前(11月)规费处将按周以电子表格形式将财政公务员医疗补助审核数据发送各区局,各区局据此办理公务员医疗补助认定,无需此类单位再提供审批材料。

(二)其他未办理公务员医疗补助网上审批的用人单位

其他未通过财政局网站办理公务员医疗补助审批的机关事单位,为新录用人员办理公务员医疗补助认定申报,需携带经各区人劳局和区财政局审批的《厦门市公务员医疗补助对象花名册》。

八、单位办理社保申报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参保单位在职人员社会保险费申报表》(一式二份,适用申报在职参保人员)2.《参保单位退休人员社会保险费申报表》(一式二份,适用申报退休参保人员)

九、独立个人办理参保登记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独立个人参保申请表》(一式二份); 2.本市户口簿或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代办还需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其他情况还应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 经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审批的《厦门市灵活就业人员认定申请表》原件及复印件(“4050”补贴对象应提供);

◆ 渔民、农场流出人员以最低工资参保,还应提供养老保险手册(手册中应有原在渔民、农场单位参保记录)。

十、独立个人办理停保登记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独立个人停保申请表》(一式二份); 2.户口簿(或个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代办,还需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或代办村居委会公章(指村居委会批量代办个人参停保);

4.4050补贴对象如停缴失业保险,需提供经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审批同意的《厦门市灵活就业人员停止灵活就业确认表》。

十一、独立个人办理社保申报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独立个人申报表》(一式二份); 2.本人身份证原件;

3.代办,还需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十二、异地就业人员办理参保登记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独立个人参保申请表》(一式二份); 2.本市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3.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十三、单位办理建筑项目工伤保险费款申报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建筑企业工伤保险团体参保登记表》(一式四份); 2.投标中标标书或工程施工合同(协议书)原件及复印件。

十四、单位办理建筑项目员工参保登记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新增员工报备:

《建筑企业工伤保险参保职工花名册》(一式三份)2.工伤员工信息录入

(1)《工伤鉴定书》复印件或《参保工程项目未及时申报名册职工工伤按参保职工处理申请确认表》

(2)《厦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增加情况申报表》(一式三份)(3)原员工新增时报送的 《建筑企业工伤保险参保职工花名册》

十五、办理社会保险费退费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退费申请

(1)《社会保险费退费申请表》或《社会保险费特殊退费申请表》(单位加盖公章)(2)独立个人退费还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直系亲属代办的还应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社保退费执行(规费处统一办理)

(1)单位应提供《资金往来统一收据》(加盖发票专用章);(2)个人退费的,退费个人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直系亲属代办个人退费的,还应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及直系亲属 证明材料(户口簿等)原件、复印件;

(4)个体工商户退费无法提供《资金往来统一收据》的,应携带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并由法人代表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5)个体工商户法人代表无法自行办理的,授权办理的,应填写授权书(附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被授权人还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十六、办理社保费费款申报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社会保险费缴费申报表》(一式三份);

2.每月20日以后延期申报的,还需提供《社保费延期申报申明》(一式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十七、办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厦门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表》(一式三份,加盖公章)2.预缴申报的,申报表上需由管理员签署意见并加盖分局公章。

社保档案户口转移手续 篇5

大体的流程如下:

1、在原参保地社保中心办理你的社保缴费证明。

2、在新的参保所在地正常缴纳,有了单独的个人账户后,到社保中心提交你的转移申请。

3、通过后,就可以办理社保转移,后续的流程社保中心之间就给你办理了。

4、现在可以转移养老和医疗保险,失业只能往原籍转移或者在参保地领取待遇。工伤和生育不能转移。

我就是从宁波转到杭州的,让人事去转就可以了。

自己去转的话需要带上现在新公司的合同还有原公司的证明去杭州人才市场办一个同意接收的函,把这个函给宁波人才市场,他们会转过来的,不经个人手。跟他们咨询下转档需要的时间,然后到时候查询下确认转好了就行。

你的情况应该属于人才引进人员落户。

(九)人才引进人员落户

申请条件:

1、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

2、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中级职称45周岁以下,副高职称50周岁以下,正高职称55周岁以下)

3、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紧缺专业大专学历(35周岁以下)

4、拥有发明专利(45周岁以下)

上述人员在杭州市区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办理本人户口进杭,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可享受先落户后就业的政策。

办理程序:

异地社保、档案的转移流程 篇6

异地社保、档案转移流程

今天写这篇文章主要想把异地转保转档相关的办理流程和注意点列示出来与大家共享,以便后来者少走冤枉路,少费冤枉的时间和金钱。

一、人事档案转移

1、到接收地人才服务中心开具《人事关系及档案接受函》,并加盖公章;

2、到调出地人才服务中心综合事务办公室,凭《接受函》填写一式两份《商调人员情况登记表》;

3、到调出地人才服务中心人事档案办公室,凭《接受函》查阅人事关系计算机资料,确认在案后缴纳所欠的人事代理费用,以20元/月累计;交清后在两份《登记表》主管部门意见栏加盖公章;

4、人事档案办公室随即将你的档案袋调送到综合事务办公室;

5、到原就职单位,在两份《登记表》调出单位意见栏加盖公章;(该步可能可以免除)

6、凭《接受函》和两份《登记表》到综合事务办公室开具介绍信;此时工作人员会问你自带还是邮寄,如果自带,则会将档案袋连同介绍信用封条封好,并在封条处加盖十几个公章,办公室同时保留一份《登记表》,另一份由你带走;

7、到现就职单位在《登记表》上加盖调入部门意见栏公章;(该步可能可以免除)

8、将密封好的档案袋妥善地移送到接受地人才服务中心,并在《登记表》上加盖调入地主管部门意见栏公章;

9、完成。

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转移

1、到接收地社保局,养老保险窗口开具《企业职工异地转入联系函》(含开户银行和帐号),医疗保险窗口开具《职工跨地区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情况表》,一式两份;

2、原就职单位填写社保增减表,中止原单位对你的社保金缴纳义务;

3、到调出地社保局综合服务窗口,凭《联系函》、《转移情况表》、《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手册》、《职工医疗保险手册》、医疗保险卡办理,办理结果为取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转移情况》一式三联、《XX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异地转移表》一份,分别要仔细核对开户银行和帐号;之后将第一联《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转移情况》交给财务窗口,其余两联带回接受地,同时医保卡收回作废;

4、半个月后由个人或接受地工作单位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转移情况》两联、《XX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异地转移表》一份到接受地社保局办理具体转移手续;

5、完成。

三、注意事项

1、社保、医保月结时间为每月20日,每临近20日窗口办理非常繁忙,通常排队要1小时左右,建议尽量错开高峰日提前办理;

2、是否可以补交上月保险费视接受地政策而异;

3、政府部门办公时间一般为:上午:8:30~12:00 下午:13:00~17:00

社保中心文书档案管理办法 篇7

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档案法》,加强我中心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结合我中心实际和文书档案形成的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二、文书档案是我中心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中心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应把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列入本中心的经常性工作,同其它工作同考核。

三、文书档案的立卷归档。凡是反映我中心管理等各项工作活动,具有考察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凡是归档的文书档案材料,有关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将其收集齐全,遵循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进行整理、立卷、编目、装订后按规定时限入室归档。

(一)质量要求:

1、归档文件材料的种类、份数以及每份文件的页数均应齐全完整,严禁使用铅笔、圆珠笔、纯蓝墨水笔复写、书写、签发、修改文件。

2、归档的文件正本、附件、印件、底稿和请示、批复、转发文件与被转发文、多种文字形成的同一文件作一件订在一起,不得分开。

3、不同的文件不得一起立卷。跨的请示批复放在批复年立卷,没有复文的就在请示年立卷,跨的规划放在针对的第一年立卷,跨的总结放在总结针对的最后一立卷,跨的会议文件放在会议开幕年立卷。

4、卷内文件排列秩序,对密不可分的材料依顺序排列,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正本在前,定稿在后;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历次排列在定稿之后,其他材料按形成的规律特点排列。

5、卷内文件材料要用铅笔依次编写页号,应统一在有文字的每页材料正面右上角,背面左上角填写页号,页号不得重编或漏编。

6、对永久、长期和短期案卷,按规定的格式逐件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对文件材料的题名,不得随意更改和简化,没有题名的应拟写清楚,填入有关项内。

7、对与文书档案有关的照片要有文字说明。

8、有关卷内文件材料的说明,应逐项填写在备考表内,并将立卷人姓名、立卷时间填上,以示负责。

9、案卷封皮逐项按要求填写,案卷标题简要、准确地反映卷内文件内容,基本结构是:责任者—问题—文种三部分,要求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字迹工整清晰。

10、案卷装订前要取掉金属物,对破损的文件材料要裱糊,字迹不清的要复制,并与原件一并立卷。

11、文书档案的封皮、卷内文件目录、备考表、装订方法及案卷目录,编制要符合《文书档案案卷格式》的要求。

(二)归档时限:文书档案的整理归档时间一年一次,各科室必须在每年三月底前交清上年文件材料,由档案科集中组卷、编目、装订、编号,于每年六月底前排列上架完备。

四、文书档案的保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分柜存放、排列要科学,便于查找。

五、文书档案的利用。在档案整理的同时,编制案卷目录、全引目录、著录卡片等检索工具,凡我中心领导和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利用文书档案,经档案科同意并办理查阅手续后均可利用,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我中心文书档案,须持单位介绍信和本人身份证,经主管领导或档案科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档案人员应熟悉档案情况,积极主动提供档案服务,同时做好借阅登记,及时收集利用效果反馈意见。

六、文书档案的保密。档案库房是保管文书档案及其它各类档案的重要基地,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出入。对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文书档案材料谢绝查阅。档案工作人员要严格保守机密,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

七、文书档案的鉴定、销毁。根据国家有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制定我中心文书档案期限表,定期对文书档案进行鉴定,准确判定档案的存毁。文书档案的鉴定工作由档案鉴定小组进行,对于超过期限的文书档案登记造册,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两人在指定地点监销,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基层社保业务档案 篇8

按照市局的通知要求,现将市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体情况

多年来,我市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促进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延伸,通过政策扶持,资金保障,全力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能力提升建设,使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真正成为保

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全市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更好地适应了我市城乡统筹就业的要求。

(一)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市现设12个镇、10处街道办事处(崖头镇6月撤镇,成立了崖头、崂山、寻山、城西四个街道办事处,但未获上级部门认定,统计部门仍按崖头镇统计数据),辖属826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未列入统计部门范围,自然村即村管村)、125个社区,总人口67万。

镇、街机构、人员及经费情况。各镇、街道办事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人员现有编制一般为5-7人,全市共125人,经费来源全部为财政全额拨款。

社区(行政村)人员情况。全市各社区(行政村)都聘用了1名劳动保障协理员,总人数987人,主要由村委会会计兼任,熟悉村里情况,便于开展各项工作。根据我市规定,劳动保障协理员每人每年由市财政补助500元岗位补贴。崖头、石岛27处城区非农社区,其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

(二)办公场地和服务设施

1、下半年,部分镇、街道按实施意见,进一步对办公场所进行扩建改造,并设立了服务大厅及专用的档案室,每个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办公场所面积大约在120—350平方米,全市总计3571平方米。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全部配备了微机(7-9台)、复印打印一体机(2-3台)、传真机(1-2台)、电子显示屏、社保卡读卡器等办公设备,并制定了工作人员守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主要职责、服务项目等规章制度,规范化地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同时,按照省、市通知要求,统一更新制作了新的各项规章制度刊板,并挂牌上墙。

2、崖头、石岛27处非农社区设立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条件相对较好,设施设备也比较齐全。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理员一般在村委会办公,办公场所平均面积约50平方米。在人口比较集中的中心社区(行政村),优先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方便基层群众办理相关业务。

二、开展基层平台建设的经验做法

1、政策上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对基层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始终高度重视,明确制定了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和开展劳动就业工作的目标要求,并纳入了对各镇(街道)的目标考核。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正式聘用并有效开展工作的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由市财政按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给予岗位补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订印发了《镇(街道)劳动保障专项工作考核办法》,对正式聘用并有效开展工作的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根据考核情况落实岗位补贴,全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省、市通知要求,市人社局、发改局、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荣人社发[]64号)、《关于成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荣人社发[]68号),进一步对全市基层平台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经过各级督导建设,目前市各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已基本达到省级考核标准的要求。市财政将镇、街道基层平台建设“以奖代补”资金纳入了财政预算,共安排专项资金260万元(按辖区内人口数,一类补助30万元,二类补助20万元,三类补助10万元)。全市共为986名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落实岗位补贴49.3万元。同时,落实农保奖励政策,按不低于当年收缴额1%的标准提取财政奖励资金,用于弥补基层工作人员的交通、通讯等费用,这些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2、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一是加强岗位培训。为切实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促进基层平台规范运作,更好地发挥基层工作职能,近年来,市财政拨付专项经费5万元,组织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参加了省、市各类专业化职业资格培训。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考试,取得了国家级协理员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社区(行政村)劳动保障协理员经培训考核合格,颁发《市劳动保障协理员资格证书》。目前全市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持证率达到100%。二是优化人员结构。为进一步加强基层队伍建设,近年来,全市公开招聘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工作人员队伍中。目前镇(街道)的工作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到人员总数的90%以上。

基层社保业务档案 篇9

2013年金融社保卡业务营销实施意见

为强化金融社保卡业务营销工作,进一步推动社保业务发展,依据《中国农业银行吉林市分行2013年金融社保卡业务营销指导意见》的具体要求,东升支行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加大营销力度,全面提升我行金融社保卡市场占有率。

一、主要目标

大力发展社保业务,与人社部门建立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完善我行金融社保卡业务管理,建立长效营销机制,使我行在全市农行范围内成为金融社保卡主要发卡银行,市场份额取得领先地位。

到2013年末实现金融社保卡(包括全市“城居保”参保人员和省、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卡4800张,计划分解见《金融社保卡业务营销计划分解表》(附表1)。

二、领导小组和职责分工

为进一步提高项目运行效率,确保金融社保卡业务稳妥有序开展,支行决定成立以尹保成行长为组长,刘海峰副行长、任春红副行长、邢志亮副行长为副组长,客户部、会计运营部部、综合管理部及各网点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客户部一部为金融社保卡营销活动的牵头部门,负责与人社局的沟通协调、营销宣传工作和营销工作督办;负责组织开展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集团)的

1营销工作;负责对各网点进行督导、检查、统计台账等。

客户部二部负责组织各网点对城区非单位客户金融社保卡业务的营销;负责发卡后激活督导、业务指导等服务工作,及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及宣传工作;负责以金融社保卡为平台,大力营销零售业务产品。

三、主要工作措施

金融社保卡业务营销是全行的“一号工程”,是贯彻落实“四高”营销战略的重要手段,为此全行上下必须要统一思想、全局动员、迅速行动,将金融社保卡业务营销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安排,全面做好辖内营销工作。

(一)提高思想重视,落实组织领导。

各网点务必要高度重视,将此项业务作为当前和今后长期的重点工作来抓。要比照支行成立营销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网点周边金融社保卡发行和社保账户营销。支行将在在人员配备、物力、财力、技术资源等方面予以倾斜,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二)明确目标,重点突破。

各机关部室及网点在营销金融社保卡过程中,要以系统性、集团性大客户为重点,全方位展开对辖内企事业单位、城镇居民的营销,努力拓展城区市场。

对金融社保卡业务实施重点客户名单制管理,各网点必须落实营销责任人,对与我行达成意向的客户要以书面确认函等形式确认营销成果。一是确保现有在我行开户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客户100%不流失,明确选择我行为金融社保

卡业务合作银行。二是重点营销在七家金融社保卡合作银行(工、农、中、建、交、邮储、吉林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开户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客户,选择我行为金融社保卡业务合作银行。三是积极拼抢工、中、建、交、邮储、吉林银行客户的金融社保卡业务。

(三)做好业务宣传,提高服务质量。

各支行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广大参保单位及个人对我行金融社保卡及银行产品的认知度。近期,市分行将统一下发金融社保卡宣传折页,要求各支行在网点指定位置摆放,并做好宣传讲解和服务工作。

(四)建立及时的信息反馈制度。

各网点负责人主要负责金融社保卡业务,确保营销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支行将对各网点金融社保卡营销进展情况每日监测,各网点务必于每周三下班前向支行客户部上报《东升支行金融社保卡业务营销周报》(详见附表2),以便支行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金融社保卡营销进度。

四、奖惩机制

为提高全行对金融社保卡营销的积极性,支行对金融社保卡营销工作实施奖惩机制。

(一)营销奖励。

1.新增发卡奖励。对2013年成功营销的金融社保卡业务,支行按照6元/张的标准对营销人员奖励绩效工资。

2.重点客户奖励。对人数较多的集团性、系统性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客户整体办理我行金融社保卡的实行阶梯

性奖励(绩效工资和营销费用),具体标准如下:

(1)营销单个客户发卡量在500张(含)以上、1000张以下的,奖励绩效工资7元/张,奖励营销费用3万元/户;

(2)营销单个客户发卡量在1000张(含)以上、3000张以下的,奖励绩效工资8元/张,奖励营销费用5万元/户;

(3)营销单个客户发卡量在3000张(含)以上的,奖励绩效工资9元/张,奖励营销费用8万元/户。

4.营销账户奖励。新增开立社保财政专户账户,并稳定运行半年以上,市级一次性奖励绩效工资8万元,县级一次性奖励绩效工资6万元。

(二)考核兑现。

1.支行对新增发卡、重点客户奖励采取按月考核、按季兑现(新增发卡与重点客户奖励不兼得);对存量转换、营销账户奖励将于2013年末进行考核兑现。支行客户部负责奖励的核准和确认。

2.对支行和网点联合营销的,支行将根据贡献度兑现到营销团队。

3.各机关及网点要严格依据相关奖励及财务政策、制度要求,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分配,将奖励工资切实兑现到有贡献的员工手中,不准以任何方式截留或挪作他用。

基层团委工作业务知识 篇10

企业团委基本工作规范……………………………………………………………………2 机关事业单位团委基本工作规范…………………………………………………………3 农村团委基本工作规范……………………………………………………………………4 高校团委基本工作规范……………………………………………………………………5 中等学校团委基本工作规范………………………………………………………………6 团的基层组织设置…………………………………………………………………………7 团员教育与管理……………………………………………………………………………8 团的组织生活 ……………………………………………………………………………12 团干部管理与培训 ………………………………………………………………………13 团内民主选举 ……………………………………………………………………………15 加强城乡青年中心建设 …………………………………………………………………16 五四红旗团委的标准 ……………………………………………………………………18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组织选举规则(暂行)………………………21

企业团委基本工作规范

(试行)

一、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学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团章》和团的基本知识。

二、引导团员青年创新创效,立足本职岗位开展技术革新等创新实践活动。定期开展业务学习、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不断提高团员青年职工的业务素质。教育引导团员青年安全生产。

三、弘扬职业道德和诚信准则,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职业文明建设,不断强化团员青年的爱岗敬业观念和岗位奉献意识。

四、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团员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团的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

五、密切联系团员青年,了解、掌握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六、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争取把企业团建纳入企业党建的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同级党委和上级团委的工作部署,定期汇报工作。

七、加强团组织制度建设,健全团的组织生活、团务公开、团员管理、团干部教育管理等制度体系。推动团的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八、做好团员发展、团籍管理、团费收缴管理、团的组织统计、组织关系转接等基础团务工作。评选表彰优秀团员、团干部和团支部(总支)。培养和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培养和推荐青年中的优秀人才进入更重要的生产和工作岗位。对违反团纪的团员、团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

九、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按期换届,民主选举。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团内民主实践。

十、加强所属团支部(总支)建设,指导和考核其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向同级党组织通报。

机关事业单位团委基本工作规范

(试行)

一、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学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团章》和团的基本知识。

二、教育引导机关团员青年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奋敬业、开拓创新,依法行政、廉洁从政。

三、切合事业单位业务工作发展需要,积极参与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团员青年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四、围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组织,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团员青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团的各项活动。积极为团员青年的学习创造条件,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加强团的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

五、密切联系团员青年,了解、掌握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六、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争取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同级党委和上级团委的工作部署,定期汇报工作。

七、加强团组织制度建设,健全团的组织生活、团务公开、团员管理、团干部教育管理等制度体系。推动团的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八、做好团员发展、团籍管理、团费收缴管理、团的组织统计、组织关系转接等基础团务工作。评选表彰优秀团员、团干部和团支部(总支)。培养和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培养和推荐青年中的优秀人才进入更重要的工作岗位。对违反团纪的团员、团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

九、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按期换届,民主选举。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团内民主实践。

十、加强所属团支部(总支)建设,指导和考核其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向同级党组织通报。

农村团委基本工作规范

(试行)

一、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团员青年带头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学习《团章》和团的基本知识。

二、开发农村青年人才资源,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三、深入开展乡村青年文化活动,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农村生态文明。引导团员青年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头移风易俗、革除陋习、保护生态环境。

四、加强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发挥各类青年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农村团的活动阵地建设。

五、加强和改进流动团员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与流出地、流入地团组织的工作衔接。

六、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争取把农村基层团建纳入农村基层党建的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同级党委和上级团委的工作部署,定期汇报工作。

七、加强团组织制度建设,健全团的组织生活、团务公开、团员管理、团干部教育管理等制度体系。积极推动团的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八、做好团员发展、团籍管理、团费收缴管理、团的组织统计、组织关系转接等基础团务工作。评选表彰优秀团员、团干部和团支部(总支)。培养和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培养和推荐青年中的优秀人才进入更重要的生产和工作岗位。对违反团纪的团员、团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

九、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按期换届,民主选举。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团内民主实践。

十、加强所属团支部(总支)建设,指导和考核其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向同级党组织通报。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团的基层组织,做好新经济组织和青年经纪人协会、青年产业协会等新社会组织的团建工作。整顿松散瘫痪的农村团支部。发展团内民主,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基层团组织的直选试点工作。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并积极推动他们进入村“两委”班子。

高校团委基本工作规范

(试行)

一、组织大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学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团章》和团的基本知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围绕大学生素质拓展,组织开展学生科技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三、主动了解、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积极参与有关学生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指导。加强或配合做好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积极引导各类新型学生组织规范发展。加强团的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

五、通过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

六、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争取把高校团建纳入高校党建的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同级党委和上级团委的工作部署,定期汇报工作。

七、加强团组织制度建设,健全团的组织生活、团务公开、团员管理、团干部教育管理、团学工作目标管理等制度体系。推动团的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八、做好团员发展、团籍管理、团费收缴管理、团的组织统计、组织关系转接等基础团务工作。评选表彰优秀团员、团干部和团支部(总支)。培养和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培养和推荐青年中的优秀人才进入更重要的工作岗位。对违反团纪的团员、团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

九、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按期换届,民主选举。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团内民主实践。

十、加强所属团委、团支部(总支)建设,指导和考核其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向同级党组织通报。结合实际合理设置团组织,创新设置方式,扩大团组织对大学生的有效覆盖。

中等学校团委基本工作规范

(试行)

一、组织中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学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团章》团的基本知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科技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提高团员青年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加强法制教育。

三、加强团的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深化和创新中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和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教育功能。加强中学生校外工作者队伍建设。

四、加强中学生团校建设,加强对学生会的指导和对少先队的领导,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积极引导各类新型学生组织规范发展。

五、密切联系团员青年。了解、掌握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团员青年身心健康成长。

六、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同级党委和上级团委的工作部署,定期汇报工作。

七、加强团组织制度建设,健全团的组织生活、团务公开、团员管理、团干部教育管理、团学工作目标管理等制度体系。推动团的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八、做好团员发展、团籍管理、团费收缴管理、团的组织统计、组织关系转接等基础团务工作。评选表彰优秀团员、团干部和团支部。培养和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对违反团纪的团员、团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

九、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按期换届,民主选举。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团内民主实践。

十、加强所属团支部(总支)建设,指导和考核其工作。

街道团(工)委基本工作规范

(试行)

一、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学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团章》和团的基本知识。

二、积极承担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职能,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扶持青年就业创业,帮扶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推动青年文明社区建设。

三、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扩大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扎实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改进工作方式,推动实现社会化运作、项目化管理。加强和改进流动团员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流出地、流入地团组织的工作衔接,以人为本,强化服务。

四、加强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加强基层团的外围组织建设。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社区团的活动阵地建设。

五、密切联系团员青年,了解、掌握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六、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同级党委和上级团委的工作部署,定期汇报工作。

七、加强团组织制度建设,健全团的组织生活、团务公开、团员管理、团干部教育管理等制度体系。推动团的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八、做好团员发展、团籍管理、团费收缴管理、团的组织统计、组织关系转接等基础团务工作。评选表彰优秀团员、团干部和团支部(总支)。培养和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培养和推荐青年中的优秀人才进入更重要的工作岗位。对违反团纪的团员、团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

九、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团内民主实践。

十、加强所属团支部(总支)建设,指导和考核其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向同级党组织通报。发展团内民主,积极稳妥地开展街道团组织的直选工作试点。配齐配强社区团支部书记,探索建立青少年事务专职社会工作者队伍。

团的基层组织设置

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团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建立团的基层组织。团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团员人数,经上级团的委员会批准,分别设立团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团的基层组织设置应从实际出发,可以不完全与党组织的设置和行政建制对应。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年群体分布的变化,以扩大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为目标,落实《团章》的规定,凡是具备建团条件的地方,都应建立团的基层组织,力求有团员的地方就有团的组织覆盖,就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团的活动,就有规范运行的团的组织体系。

巩固农村、国有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团的基层组织。在农村,重点加强乡镇团委和小城镇团的建设,依托产业、专业协会、科技示范园(区)等建立团组织。切实抓好松散瘫痪团支部的整顿工作,大力推行“校村联建”、“企村联建”等做法,着力选配好团支部书记,并积极推荐他们进入村“两委”班子。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团员数量较多的行政村中可以建立基层团委。在国有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设置和改建企业团的组织,并配备团的干部。不断创新和发展大中学校团的组织。针对高校实行弹性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的情况,进一步巩固班级团组织,结合实际探索在社团和学生公寓建立团组织。配齐配强中等学校团委书记,充分发挥中等学校团组织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适应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变化,及时调整和建设好团的基层组织。

大力发展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团的基层组织。适应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按照“区域覆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努力形成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辖区内有关单位团组织广泛参与,具有开放性、协作性、充满活力的街道社区团组织网络。着力配齐配强街道专职团干部,条件暂不具备的,要先配备兼职团干部并逐步向专职过渡。努力在居委会建立团支部(总支),大力在居民区、工业区、商业街、集贸市场等功能社区中建立团组织。切实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力度,进一步完善联合建团、依托建团、社区建团等多种建团方式。具备建团条件的,都应建立团的组织。已经建立团组织的,要努力找准与企业发展、青年需求之间的结合点,使团组织不仅能建起来,而且能积极发挥作用。尚未建立团组织的,要通过派驻团建指导员和团建联络员、建立青年社团、联合开展活动等方式,使这些企业的团员青年参加到团的工作和活动中来,为建团创造条件。要依托商会、行业协会、职业中介机构等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切实抓好新型社会组织的团建工作。高度重视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团建工作,根据各自特点建立健全团的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的团建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一般以街道、乡镇团组织负责,规模较大的可由地(市)、县(市)团委负责。

团员教育与管理

一、团员证制度

团员证是团员政治身份公开的、法定的证明,也是团员区别于一般青年的荣誉标志。

(一)团员证的功能

1、证明团员政治身份。

2、转接团员组织关系。

3、方便团员参加团内活动。

4、记载团员获得的团内奖励。

5、进行团员团籍注册。

6、作为团员参加团内民主选举和表决的资格证明。

7、作为团员超龄离团后的永久纪念。

(二)团员证的管理职责

基层团委在团员证管理中,既担负着团员证管理的经常性工作,又起者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主要职责是:

1、建立团员登记册,准确掌握团员队伍数、分布及流向情况;

2、做好团员证颁发、补发、收回、注销等工作,严格团员证的日常管理;

3、凭团员证转接团员组织关系;

4、以团员证为媒介,严格对流动团员的管理;

5、进行团员奖励工作,发挥团员证正面激励作用;

6、广泛开展持证活动,努力为团员证的正常使用创造条件;

7、指导和督促团支部做好团员证管理工作。

(三)团员证的颁发

团员被批准入团后,团的组织应通过郑重方式向其颁发团员证。团的县级委员会为团员证颁发单位。团的县级和县级以上委员会,可以授权下属团的基层委员会和独立团总支办理颁发团员证的具体事宜。

团员证编号由团的县级委员会统一编排。由8位阿位伯数字组成,前3位数表示基层团委或独立团总支,后5位数是该基层团委或独立团总支所属团员的团员证序号。团员证编号一经确定,在转移组织关系时不再变动。新发展的团员,其团员证编号按已编到的序号递增。

二、团员组织关系及档案转接

在全国范围内,各机关、企事业、乡镇、学校等基层团委及地方各级团委,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均可通过团员证相互转接团员组织关系。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基层独立团支部、团总支可通过团员证相互转接组织关系。

转出和接收团员组织关系,应在团员证“组织关系转接”栏内填写转出、转入组织关系时间,注明团费收缴情况,并加盖公章(在已建立团员卡片的地区,应连同团员卡片一起移交)。

团员转接组织关系时,凡在建有人事档案的企事业单位、学校、机关、部队入团的团员,因变动工作、毕业、复员转业需转移组织关系时,其团员档案(入团志愿书)应与人事档案一并转移。凡在未建有人事档案的农村(包括农村中学、乡镇企业等)入团的团员,其入团志愿书一般存所在基层团委,保存期限为15年。这类团员因升学、参军、招工需转移组织关系时,入团志愿书应随之转移。

三、团费收缴和管理

基层团委应按时收缴团费并将团费按比例上缴上级团委。团的县级以下基层组织留用团费总数的50%,其余上缴。

团费应由各级团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要建立和健全团费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单独立户存入银行,不得同团的其他经费混在一起。各级团委在收到下级团组织上缴的团费时,应出具团费收据,并加盖公章。

团费是团的经费来源之一,主要用于团的活动,团员和团干部教育培训、奖励,订阅《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的机关报刊等方面的必要开支。不能把团费用于团员、团干部的生活福利,严禁用团费请客送礼。要严格团费使用的审批手续。

四、团的组织统计

团的组织统计工作是共青团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团的组织统计工作,可以及时掌握团组织和团员队伍、团干部队伍的总体状况,为团的领导机关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团的组织统计工作采用统计报表的形式进行,以基层的原始记录为依据,按一定的表式和程序,自下而上地提供基本统计数据。基层团委每半年对各团支部团员青年登记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对团员和团的组织变化情况作一次统计。

五、团员的奖励与处分

对团员的奖励可以分为两类:通报表扬和由团的中央、省、地(市)级、县级委员会和基层团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团员的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团内职务、留团察看、开除团籍五种形式。给团员以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团内职务、留团察看处分,必须经团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团的基层委员会批准。给予团员开除团籍的处分,由团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团的县级或相当于县级的委员会批准。

六、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

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党的新生力量的需要;也是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热情,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需要。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发展团员入党,一般应经过团组织推荐。要使“推优”工作逐步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使共青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

对于要求入党的团员,团组织应按照党员标准培养、教育他们。要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引导他们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还要对他们进行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教育,帮助他们增强党的观念,端正入党动机。

“推荐”工作以团支部为单位,在党支部和上级团委的领导下进行。其具体程序是:

(一)召开团员大会,介绍申请入党的团员情况,提出推荐标准。

(二)团员酝酿推荐对象,团支部委员会在推荐对象进行全面考查并征求党支部意见的基础上,讨论确定推荐人选,填写推荐表报上级团委。

(三)上级团委团支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由团支部向党支部正式推荐。团支部书记由上级团委直接向有关党组织推荐。

七、加强和改进流动团员管理与服务工作

流动团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团组织活动的团员。

(一)加强和改进流动团员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工作原则:

1、坚持以流入地团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团组织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团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团员管理与服务机制。

2、坚持证档分离、交叉覆盖。允许流动团员的组织隶属关系与参加团的活动适当分离,可以同时编入多个基层团组织,实现团组织对流动团员的交叉覆盖。

3、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团员的分布状况、职业性质和居住特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团员流动到哪里,团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4、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以服务促管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维权、学习、就业创业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为流动团员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二)完善流动团员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方法和内容

1、加强团员组织关系的管理。

毕业学生或退伍军人团员原所在团组织应将团员的组织关系及时转接到其就业单位或居住地街道、乡镇团组织。街道社区(乡镇、村)团组织应及时接收下岗(失业)职工、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和大、中专(中学)毕业生、退伍军人中的团员,并将其编入相应的支部。基层团组织每半年要对在册登记的团员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发现流失现象应及时查明团员去向并报上级团组织备案。

流入地团支部要及时验证并报上级团组织备案。流动团员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长期不与流入地和流出地团组织联系的,团组织要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团组织要按《团章》及团内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2、及时将流动团员编入到流入地基层团组织。流动团员就业单位有团组织的,应当编入其就业单位团组织。就业单位未建立团组织或无就业单位的流动团员,可以就近就便编入所在社区(村)、商会、行业协会或其他单位团组织。在流动团员较为集中的社区(村)、居民区、工业区、项目工地、商务楼宇和集贸市场等地,可专门建立流动团员团组织。流出地团组织可在外出流动团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临时团组织,条件成熟后移交流入地团组织进行管理。

3、健全流动团员联系制度。流出地团组织要通过定期联系、跟踪考评等方式,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团员联络、管理办法。流入地团组织要拓展和规范联系渠道,通过设立流动团员联系站(点)、实行流动团员社区报到制等形式,主动与流动团员建立联系,掌握流动团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及时向流出地团组织和有关单位反馈团员的表现情况,作为对团员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的依据。

4、构建流动团员服务体系。针对流动团员在权益维护、学习成才、就业创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在流动团员中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和自护知识,增强流动团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协助其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劳动安全、人身伤害、工资拖欠等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流动团员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生理、文明行为等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加强与有关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在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为流动团员提供帮助,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组织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流动团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5、探索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流动团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结合实际,通过建立流动团员电子信息库等方式,及时掌握本地区流动团员的基本情况,方便团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开设电子信箱、开展网上组织生活等形式,加强团组织与流动团员的联系。有条件的地方可试行电子团员证。

流动团员相对集中地区的团组织,每年底要向上级团组织报告流动团员管理与服务工作情况。

团的组织生活

团的组织生活是团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团组织对团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团员自我教育的具体形式,是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组织团员过好团的组织生活,可以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团员的组织纪律观念、监督团员履行义务、保证团员行使权利,是共青团组织先进性和严密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团内生活与青年活动有所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团的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对团员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团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团员民主决定团内重要事务。

选择团的组织生活形式应讲求多样性,根据组织生活的内容和青年的特点,使之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各地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行之有效的团的组织生活形式。要在继续坚持并不断改进“三会两制一课”制度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团日活动制度,规范团的活动仪式,实施团员重温入团誓词制度。

一、团日活动制度

团日活动由基层团委或团支部(总支)组织开展,参加人员为全体在册团员,也可以吸收入团积极分子参加。街道、社区团组织开展团日活动,应考虑吸收辖区内居住和就业的流动团员参加。每年的“五四”、“七一”、元旦、春节等节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纪念日等,可作为固定的团日活动时间。团日活动原则上每年开展3-4次。

每次团日活动要确定一个主题,如组织团员过团的组织生活,组织团员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团员面向社会开展各种服务性、公益性活动等。团日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二、重温入团誓词制度

团员重温入团誓词,由基层团委或团支部(总支)组织开展,参加人员为全体在册团员,也可以吸收入团积极分子参加。农村、城市社区基层团组织开展的活动,还可以吸收辖区内的学生团员和流动团员参加。中学生重温入团誓词仪式要在学生大会上举行。

团员重温入团誓词的内容及程序:

(一)全体人员列队(团员佩戴团徽)唱国歌。

(二)党员代表提希望。

(三)团员代表表决心。

(四)全体团员在团旗下重温入团誓词。

(五)全体团员列队唱团歌。

在每年的建团纪念日或“五四”前后,应组织团员重温入团誓词。有条件的团组织可选择在有教育意义的地点举行宣誓仪式。团员重温入团誓词仪式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团干部管理与培训

一、基层团干部的管理

团的干部管理以同级党组织管理为主,上级团组织协助管理。

团的基层组织的正、副书记一般按同级党委(行政)职能部门或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干部的条件配备,并享受相应的待遇。团的县级和县级以下各级委员会书记,企业事业单位的团委书记是党员的,可以列席同级党的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的会议。各级党委在任免、调动同级团委书记、副书记时,应事先征求上一级团委意见,然后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手续。

二、基层团委干部岗位培训

基层团委干部的培训工作要按照团干部一级岗位培训的要求由县级团委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不少于二十天。在培训内容上要按照《团干部一级岗位培训业务教学大纲》要求,做到与理论学习、与党的中心工作、与团的具体工作三结合。

基层团委干部在受训的同时,要切实承担起团支部干部的培训工作。团支部干部的培训工作要根据《团干部基础级岗位规范(试行)》,按照《团干部基础级岗位培训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以分散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年集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三天,团中央组织部编写的《共青团支部工作手册》可作为培训的通用读本。

基层团委干部培训工作要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并及时向上级团委汇报培训情况。

三、团委书记岗位职责

团委书记在同级党组织、上级团委和团委会集体领导下,负责主持团委的日常工作。其基本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党组织和团委的决议、决定,完成上级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代表团委列席有关会议。

(二)主持召开团的委员会和下属团组织负责人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要问题作出决议、决定,组织、贯彻、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三)负责组织制定、实施和检查团委的年、月工作计划,指导各团总支、团支部的工作,做好团委年、月工作总结和表彰奖励等工作。

(四)正确表达和维护青年的利益,了解青年的需求,掌握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青年的学习、就业、工作和生活,及时反映并协同有关部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了解所属团总支、支部建设情况,及时做好下属组织的改造、调整和充实;抓好团委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团委会集体领导的作用。

(六)制定发展团员规划,并做好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

(七)抓好团干部培训,努力提高团干部的政治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八)负责接待和受理团员、青年的来信来访和被处分的团员的申诉。

(九)协调好党、政、团之间的关系。

(十)积极履行“全团带队”的光荣职责,做好对少先队组织的领导工作。副书记协助书记做好上述工作,书记不在时,代行书记职责。

团内民主选举

共青团组织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团内民主选举是团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团的生活中的集中体现。

团的基层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团的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级团员大会选举产生。基层团委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确因特殊需要提出或延期改选、应事先向上级组织报告情况,取得批准;基层团委负责人不得由任何一级组织或个人指定,确因工作需要,在两届团员大会或团代会之间增补负责人时,增补人选已是委员的,应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补选,增补人选不是委员的,只能授予代理职务,代理期不能超过半年,到时即应召开下一届代表大会进行改选。

团代表大会的选举由大会主席团主持,团员大会的选举由上一届团的委员会主持,团的委员会的第一次选举,由团代表大会主席团指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召集人主持。团内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包括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两种方式。

团内选举的基本程序是:(1)核对并报告参加选举人数。实到人数超过应到人数半数方可进行选举。(2)通过选举办法。(3)通过该次选举候选人名单。(4)通过监票人名单并检验票箱。(5)按实到人数发选票。(6)选举人写票。写票前进一步说明写票注意事项。(7)选举人投票。先由监票人投票,然后引导选举人按顺序投票。(8)开箱验票并报告验票结果。(9)计票。(10)宣布计票结果和选举结果。

人数较少的团员大会,选举程序可适当从简。

各级团委选举之前,须将代表大会的时间、议程、代表及委员会的组成方案、选举办法报告上级团委;选举以后,须将委员会组织名单和分工报上级团委审批。须附有委员的基本情况和书记、副书记的任职呈报表;基层团委选举以后,由上级团委审批并发文公布,其书记、副书记应按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组织部门办理任职手续。

加强城乡青年中心建设

街道团(工)委、乡镇团委是城乡青年中心的业务主管单位。要围绕建设、运转、管理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组织建设、队伍培养、项目开发、资源整合等长效工作机制,坚持项目化运作、品牌化经营和社会化推进,在青年中心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

(一)推进组织建设。有效发挥会员的主体作用,保障会员在青年中心中切实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定期召开理事会,充分发挥理事的骨干作用,加强理事之间的联系。建设高效稳定的以秘书处为主要形式的办事机构,健全、规范日常工作制度。培育和发展青年社团,加强对青年社团的引导和管理,使社团成为青年中心会员活动的重要支撑。

(二)构建服务体系。围绕青年的多方面需求,为青年提供菜单式服务。按照“政府委托、中心承办”的方式,积极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在青年中心实施青年发展项目。加强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项目合作,实行订单购买、合同管理。依托青年中心开展共青团的工作项目和活动,使团的工作在基层得到更好的落实。注重对弱势青年群体的服务。建立和完善项目论证、规划、实施、监督、考核、评估等制度,加强项目管理。采取社会化方式,发展加盟单位,使区域内工作资源得到扩大和共享。与高校、企业、机关对口联系,广泛获取资源。强化青年卡的联系服务功能,发挥规模效应,使青年享受到更多优惠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实现青年中心工作和项目联网。运用中介方式,为青年与市场、技术、资金的对接牵线搭桥,成就青年事业发展。开展团内联合,用好现有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图书站等团属阵地。依托社会资源,积极协调使用社区服务机构、文化体育场所、教学培训单位等场地。做好市场开发,以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与企业或个人联合建设阵地。争取党政有关部门支持,自主开辟和新建阵地。建设青年中心网站或网页,依托网络平台建立虚拟阵地。

(三)建设高素质的工作队伍。以专职工作者和志愿者为主体,培养青年中心负责人、青年社团负责人和工作骨干,建设一支具备一定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热爱青年事业的青年中心工作者队伍。通过政府和有关单位购买服务等方式,招聘有专业知识、工作能力较强的社会工作者到青年中心开展工作。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见习实习等方式,组织相关人员在一段时间内专门从事青年中心工作,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结合大中专院校与青年中心结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社区援助等工作,通过定向招募和派遣,形成接力机制,组织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参与青年中心的管理和服务。动员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以及与青年发展相关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鼓励更多热心青年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为青年中心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五四红旗团委的标准

总标准

1、班子建设好。按期换届,民主选举,整体素质高,制度健全有效,思想作用过硬。

2、主题活动好。围绕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主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团的活动,建有服 务组织和服务性实体,在所在单位党的中心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围绕青年成 长、成才,办实事,办好事,青年受益面广,效果好。

3、支部建设好。履行团委职责,加强支部建设,指导支部工作,带动支部工作全面活 跃。所属团支部按期换届,民主选举,团员队伍不断壮大。所属团(总)支部中获省、市、县级“五四红旗团(总)支部”比例较大。

4、活动阵地建设好。活动有阵地,工作有依托,经费有保障。

一、企事业五四红旗团委标准

(一)班子建设好。班子健全,按期换届,民主选举领导班子;班子成员政治素质好,主要负责人能力强,业务精,懂经营,会管理;贯彻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做到决策民主,管理科学;班子团结进取,作风扎实,富有开拓精神,在团员青年中具有较高的威信。

(二)主题活动好。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青工建功成才,创造性地贯彻上级团委的精神,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团的工作生动活泼且富有成效,工作实绩党政认可,青年好评。适应深化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引导广大青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成为推动改革的有生力量;着眼企业发展和青工成才,广泛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和青年科技创新行动,企业效益明显增加,青工技能明显提高;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深化青年文明号等活动,青年职业道德和职业文明建设明显得到加强;充分发挥青年的突击作用,在急、难、险、重的生产、工作任务中体现新一代青年的风采;代表青工通过职代会等渠道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青工合法权益,关心青工切身利益,反映青工的意愿和呼声;积极为下岗青工等青年群体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三)支部建设好。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青年分布特点,合理调整组织设置,理顺工作运行机制;所属支部班子健全,积极工作,富有朝气;各项制度完善,活动开展正常,工作充满活力;支部在青年中影响好,凝聚力强,有一支素质较高的团员队伍。

(四)活动阵地好。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团的活动阵地和青工培训场所;有能够满足青工基本文化生活需求的文体娱乐设施;团的工作经费有稳定的来源渠道;善于发掘和运用社会资源,团的工作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农村“五四红旗团委”标准

(一)班子建设好。班子健全,按期换届,民主选举领导班子,书记是专职团干部;班子成员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较高,具备带领团员青年致富成才的能力;班子的民主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健全有效,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团结协作,作风扎实,能够密切联系团员青年,全心全意为团员青年服务。

(二)主题活动好。围绕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农村青年致富成才,开展团的工作和活动,收到显著成效。积极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实施1个以上项目,带动面大,实际效果好;大力开展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抓好返乡高、初中学生的技能培训;动员组织农村青少年植绿护绿、改善环境,在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中成绩突出,建有1处以上青少年绿色文明园;积极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等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农村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新风尚;维护农村青年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支部建设好。所属团支部健全,按期换届,民主选举,普遍实行了从党团员青年星火带头人中选拔村团支部书记并经法定程序进入村党支部或村委会班子的做法;支部工作和组织生活制度健全有效,工作运行正常;根据农村青年分布合理调整支部设置,无团员流失现象;团支部能够积极发展团员,认真做好“推优”和团费收缴工作,按时保质完成上级团委交办的任务。

(四)活动阵地好。建立了青年培训基地、科技推广示范基地、青年科技图书站等阵地,并发挥良好作用;有能够满足青年需求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设施;团组织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团的经费和阵地使用管理制度健全。

三、学校五四红旗团委标准

(一)班子建设好。班子健全,按期换届,民主选举领导班子;班子的民主生活和工作制度健全有效,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班子成员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扎实,文化程度高,懂教学,会管理,密切联系学生和青年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和青年教师服务,对青年学生有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主题活动好。围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建设,突出学生“素质拓展”开展团的工作和活动;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学理论、重实践、明责任、树理想,在学生中形成正确导向;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课外知识学习、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创造条件;多方帮助学生勤工助学和济困助学,为学生完成正常学业提供服务和支持;积极开展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落实学校党委的指示精神和具体任务,同时注意反映学生的意愿和要求,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支部建设好。所属支部班子健全,按期换届,民主选举,积极引导和服务学生;适应学生学习、生活特点,团支部设置合理;支部制度健全、落实,正常地开展工作和活动;能够认真做好团员教育和管理工作,“推优”工作成效显著,按时完成上级团委交办的任务。

(四)活动阵地好。建立团校,并能正常开展培训;有能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设施;建有学生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基地和有关指导服务机构;有稳定的工作经费来源。

四、社区五四红旗团委标准

(一)班子建设好。班子健全,按期换届,民主选举,配有专职团干部;主要负责人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有把握全局,协调社区内各单位团组织共同开展工作的能力;贯彻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决策民主,管理科学;团结进取,爱岗敬业,作风扎实,富有开拓创新精神。

(二)主题活动好。围绕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社区服务建设和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以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统揽社区团的工作全局,带领青年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动员、组织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美化社区环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安全、整洁、优美的社区生活空间;广泛开展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和互助活动,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形成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关心社区青少年特别是下岗待业青年、外来务工青年、特殊困境中未成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支部建设好。支部组织设置合理,按照团章的要求,在居委会和社区内外来务工青年、下岗待业青年的集中地建立团支部;支部班子配齐;工作制度健全,团内管理严明,工作运转有序,能有效地加强社区内团员青年的组织、教育、管理和服务;加强团的外围组织如青联、学联、青年社团的横向联谊与协作,建立起以团组织为核心的覆盖全社区的青年组织网络,社区团的工作覆盖面大。

(四)活动阵地建设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好、管好社区青少年阵地,力求做到有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有社区职业技能培训或职业介绍所,有社区青少年科技、文化、法制教育活动阵地,初步建立起青少年社会服务体系。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组织选举规则(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团内民主选举制度,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制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组织选举规则。

第二条 团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辖市、自治州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团的县(市、旗)、自治县、市辖区代表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团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由各该级团的委员会召集。

第三条 团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辖市、自治州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团的代表大会或团的代表会议选举产生。

团的县(市、旗)、自治县、市辖区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团代表大会或团员大会选举产生。

第四条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由团的各该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由团的各该级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第五条 下列人员在团内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受留团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团员权利的除外);(二)在团内担任领导职务或直接从事团的业务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的除外)。

第六条 党团组织提名为团的委员会候选人或团的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团内有被选举权。

第七条 团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委员会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需提前或延期换届选举,应报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一级团的委员会批准。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八条 团内选举应尊重和保障团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扬民主,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第二章 代表的构成与产生 第九条 团代表大会的代表应能反映本选举单位的意见,代表团员意志,具有一定的议事能力。

第十条 团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一般为四百至六百人,最多不超过八百人。

团的省辖市、自治州和直辖市的市辖区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一般为二百至三百人,最多不超过四百人。

团的县(市、旗)、自治县、市辖区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一般为一百至二百人,最多不超过三百人。

代表具体名额由召集代表大会的团的委员会根据所辖团员人数和有关规定,按照有利于组织和召开会议,有利于讨论和决定问题的原则确定,报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一级团的委员会批准。

第十一条 代表名额的分配由召集代表大会的团的委员会根据各地区、各单位团员人数和代表具有广泛性的原则确定。代表应由各条战线的团员代表和团的专、兼职工作者代表构成。可以在总体上对代表的构成提出指导性意见,由选举单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

团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代表人选构成中,团的专职工作者一般占百分之六十左右,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七十;党员一般不超过百分之七十。

团的省辖市、自治州和直辖市的市辖区代表大会代表人选构成中,团的专职工作者一般占百分之四十左右,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五十;党员一般不超过百分之六十。

团的县(市、旗)、自治县、市辖区代表大会代表人选构成中,团的专职工作者一般占百分之二十左右,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三十;党员一般不超过百分之五十。

女代表一般不少于代表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

第十二条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团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应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代表。

第十三条 台湾籍团员较多地区的团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应有适当数量的台湾籍代表。

第十四条 归侨团员较多地区的团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应有适当数量的归侨代表。

第十五条 代表候选人数应多于应选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第十六条 代表的产生程序是:各选举单位按分配名额及构成要求与有关地区和单位党团组织协商,并征求有关单位团员意见,提出候选人初步名单,报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一级团的委员会同意后,提交团代表大会或团代表会议酝酿讨论,由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召集代表会议的团的常务委员会根据酝酿讨论情况确定候选人名单,交团代表大会或团代表会议选举。

第十七条 团代表大会或团代表会议选举出席上一级团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不限于各该级团代表大会或团代表会议的代表。

第十八条 上一届团的委员会成立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负责对代表的产生程序和资格进行审查。

代表的产生不符合规定程序的,应责成原选举单位重新进行选举;代表不具备资格的,应责成原选举单位撤换。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应向团代表大会报告代表资格审查情况。经审查通过后的代表,获得正式资格。

第三章 委员会的组成与产生

第十九条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由委员和候补委员组成。

第二十条 团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一般为五十至七十人,最多不超过九十人。

团的省辖市、自治州和直辖市的市辖区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一般为四十至五十人,最多不超过六十人。

团的县(市、旗)、自治县、市辖区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一般为三十至四十人,最多不超过五十人。

第二十一条 候补委员一般应占委员、候补委员总数的百分之三十至四十。候补委员人选应考虑到委员会成员卸职递补的因素。

第二十二条 委员会由各方面、各层次团的专、兼职工作者组成。团的专职工作者一般占百分之七十左右,团的兼职工作者一般占百分之三十左右。

第二十三条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书记、副书记。

团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常务委员会委员一般为九至十三人,最多不超过十五人。书记、副书记四至六人,直辖市和特大省可配备七人。

团的省辖市、自治州、直辖市的市辖区常务委员会委员一般为七至九人,最多不超过十一人。书记、副书记三至四人。

团的县(市、旗)、自治县、市辖区的常务委员会委员一般为五至七人。书记、副书记二至三人。

第二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委员一般应由团的专职工作者担任。

第二十五条 委员会组成方案由各该级团的上一届委员会提出,报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一级团的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六条 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按照德才兼备和班子结构合理的原则提名。第二十七条 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名额的百分之十。常务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名额一至二人。

第二十八条 委员会产生程序是:由上一届团的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与有关地区和单位党团组织协商,并征求有关单位团员意见,提出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报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一级团的委员会同意后,提交团代表大会主席团,经大会主席团初步确认,提交各代表团酝酿讨论。大会主席团根据酝酿讨论情况确定候选人名单,提交团代表大会选举。

第二十九条 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不限于各该级团代表大会的代表。第三十条 书记、副书记、常务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由上一届团的常务委员会提出建议名单,报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一级团的委员会同意后,提交委员会全体会议酝酿讨论,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确定。

书记、副书记候选人提交选举时,如遇特殊情况,由同级党的委员会与上一级团的委员会协商决定。

第三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必须是团的本届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必须是团的本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第三十二条 党的委员会可以向团代表大会推荐适合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党员作为团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常务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由党的委员会听取同级团的委员会意见,并与上一级团的委员会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提出推荐名单,交选举人酝酿讨论,列入候选人名单。

第四章 选举的组织领导

第三十三条 团代表大会的选举,由团代表大会主席团主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选举,由选举该委员会的团代表大会主席团指定一名新选出的委员主持。

第三十四条 团代表大会正式举行前,由上一届团的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主持召开大会预备会议。预备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一)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报告;(二)通过大会主席团名单;

(三)通过大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四)通过代表大会议程;(五)通过有关确认事项。

第三十五条 团代表大会的领导机构是团代表大会主席团。主席团成员由上一届团的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与下一级团的委员会协商提名,经各代表团酝酿讨论后,提交代表大会预备会议表决产生。主席团一般由各代表团负责人、团代表大会筹备机构负责人及各方面的代表组成。主席团成员必须是团代表大会代表。主席团设常务主席若干人,由上一届团的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提名,在大会秘书长主持的主席团第一次会议上表决产生。

第三十六条 团代表大会主席团的任务是:(一)按照大会的议程主持大会;(二)组织大会的报告和讨论;(三)组织代表酝酿讨论并确定出席上一级团代表大会代表和本届团的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名单,主持大会的选举;

(四)组织代表审议大会的决议;(五)决定其他人事和有关重要事宜。

第三十七条 团代表大会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负责处理团代表大会召开期间的日常事务。

秘书长、副秘书长由上一届团的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提名,交团代表大会预备会议表决产生。

第五章 选举办法

第三十八条 团代表大会和委员会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方可进行选举。

第三十九条 团代表大会的代表、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实行差额选举。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选举;也可以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等额正式选举。

书记、副书记可以实行差额选举,也可以实行等额选举,由同级党的委员会与上一级团的委员会协商确定。

第四十条 选举设监票人,负责对选举全过程进行监督。

团代表大会选举的监票人由各代表团从不是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代表中推选,经大会主席团审议后提交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委员会选举的监票人从不是书记、副书记、常务委员候选人的委员中推选,经全体委员表决通过。

第四十一条 选举设计票人。计票人的工作接受监票人监督。

第四十二条 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票上的候选人名单以姓名笔划为序排列。

因故未出席会议者,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第四十三条 选举人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或不赞成票,也可以弃权。投不赞成票时,可以另选他人。

第四十四条 每次选举收回的选票,等于或少于投票人数,选举有效;多于投票人数,选举无效,应重新选举。

每一选票所选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的为有效票,多于应选人数的为无效票。第四十五条 实行差额预选时,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半数,方可列为候选人。

进行正式选举时,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半数为当选。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者当选。如遇被选举人得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以得票多者当选。

第四十六条 当选人少于应选名额时,应对不足名额再进行选举,仍少于应选名额时,可相应减少应选名额,不再进行选举。

当选人接近应选名额时,也可以直接减少应选名额,不再进行选举。

第四十七条 团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选举同级委员会时,先选出委员,末当选的委员候选人,列为候补委员候选人,参加选举。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同级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时,先选出常务委员会委员,然后从常务委员中选举书记、副书记。

第四十八条 选举结束,报告被选举人所得赞成票数。当选的委员,按姓名笔划为序排列,当选的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排列。

第六章 报批手续

第四十九条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召集各该级团代表大会,须提前向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一级团的委员会呈报书面请示,经批准同意后,方可筹备召开代表大会。

请示报告的内容包括:(一)召开团代表大会的时间、地点;(二)会议的主要任务及议程;

(三)代表的名额、构成意向及产生办法;

(四)下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及产生办法,书记、副书记职数及产生办法;

(五)筹备召开会议的其他重要事项。

第五十条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常务委员、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及时报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一级团的委员会批准,俟上一级团的委员会批复后,由同级党的委员会发文公布。上一级团的委员会接到下一级团的委员会的选举结果报告后,应及时研究批复,并将批件抄送下一级党的委员会。

第七章 委员、候补委员的卸职和递补

第五十一条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中团的专职工作者如出现下述情况,其委员、候补委员职务自行卸免。

(一)因工作调动,离开团的工作岗位的;

(二)离职学习、研修并明确不再回团的岗位工作的;(三)已调离其组织所辖区域的。

第五十二条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的职务卸免,由各该级团的常务委员会提出名单,交委员会全体会议确认。

第五十三条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因自行卸职、受处分撤职、自然减员等情况出现空缺时,由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依次递补。递补名单由各该级团的常务委员会提出,交委员会全体会议确认。递补的委员按姓名笔划为序列原委员名单之后。

第五十四条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确认的同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的卸职、递补名单,须及时报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一级团的委员会备案。

第五十五条 委员会履行委员、候补委员卸职递补手续后,履行表决、选举事项时以超过实有委员半数即为通过或当选。

第五十六条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可以召集代表会议,增选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增选的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该级代表大会选出的委员和候补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五十七条 团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委员会闭会期间,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一级团的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时,经过共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可以调动或指派各该级团的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书记、副书记。

第八章 监督与处理

第五十八条 本规则由上级团的委员会负责监督实施。

第五十九条 对于违反团章和本规则的行为,必须认真查处,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情节轻重,对责任者进行批评教育直至给予组织处理。

对于严重违反本规则的选举,上级团组织可以作出选举无效的决定。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条 团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委员会进行选举,要按本规则制定相应的选举细则(办法),经团代表大会或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后执行。

第六十一条 本规则的解释权属共青团中央组织部。

上一篇:经济应用文写作总结下一篇:预备党员转正的党支部大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