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申请总结(共7篇)
zju ME 小本:GPA: 84.5(在系里排名10/55, 挫吧,连个排名都开不了,连个二等奖学金都没得过),本来只能直博,后来阴差阳错保硕了。zju ME 小硕:GPA: 87.5(排名2/60)。Paper:6 篇,3篇国际会议的,一篇中文EI,一篇英文EI,一篇浙大学报英文版(导师一作,有时候导师就要强做一作。)。ps:文章多是因为以前本科在实验室时,都以为我肯定直博,所以给我写paper创造了条件。T:110(speaking 24)
直到硕士一年读完,还没拿定主意是转博还是不转。所以考T的时候也就是想把英语练练,考完T,09年4月。当时还天真的以为除了美国以外还有很多好学校,就没考G。
申请情况:
U of T: interview(offer)
UBC: interview(not know yet)
waterloo: deny
Alberta : withdraw application
Mcmaster:(not know yet)
Dal: offer
UWO: offer
Victoria: interview, withdraw application
Cambridge: Interview from language center(AD, scholarship not know)EPFL: offer
NUS: offer
很多学校大家不知道吧,没办法加拿大就这几所,除了法语为主的我几乎都申了,这就是不考G的坏处!U of t的offer给的早所以有些就withdraw了。
申请一点心得:
1.ss 申请match 非常重要,谁都愿意找个来了就能干活的2.PS,CV,等不要太纠结于细节(字体、格式之类),写清楚就行了。
3.中国老师的推荐信,除非认识,不然根本没用,自己写写行了。
4.陶瓷很重要,反正套不到又不少啥,要耐心
申请中一些经验:
Canada:
1.看得过去的学校不超过10所
2.很多学校工科phd不发ad,给就是offer
3.offer的钱比较少,14000+ tw,算多了,但是好多学校offer里不包括TA,TA到了再申请。如果你是超级牛人,Canada 政府给极少名额的奖学金(比如50000/year)。
4.ss申请phd,全4年
5.过了minimum requirements,就是导师说了算,钱也是导师出
6.UBC 浙大的人超多,给我面试的老师对这点也挺纳闷的。
7.不知道怎么挑老师,就找research chair,这是政府给的头衔。
8.要不要G,要看系里的要求,strongly recommended的话,个人经验可以无视,导师会在interview 里看你的口语。
9.读博其间可以申请枫叶卡,现在鼓励高学历留学生移民。
10.现在有奖的student visa 最快只要10个工作日到手。
Cambridge:
1.英国的学校普遍 名气>实力。
2.几乎没有oversea 的奖学金,超级牛人除外。张口就是CSC
3.phd 3.5年
4.Cambridge 英语要求(如果是T,全要高过25),但是差点的话language center会给你几道题和一个interview,决定你需要重考,或上个英语课。
5.导师说了算。
6.建议英国除了top 5,别的不用考虑了,个别情况除外。英国靠学生赚钱,教育水准越来越不行
新加坡:
1.NTU 和 NUS, 如果本科是浙大的,有T有G,几乎稳了
2.无G,T 学校自己组织考试,不难的3.读phd,我不太看好。地方小,发展空间小。NTU和NUS不可能要新加坡的phd当老师,回国认可度也不太高。(ps: 我们课题组的老师都说“出国我不反对,新加坡还是算了吧”)
4.钱比较多的2000-2500/ month
欧洲(除英国,以瑞士的洛桑理工和苏黎世理工为例):
1.很多学校的实力很强,但是排名有的较低。
2.phd待遇很高,和工作差不多,例如洛桑理工40000/y+tw.3.地区基本不说英语,感觉比较难融入。
4.phd毕业以后去向并不像美国一样都去做faculty,好像多数去industry
5. visa 没问题,移民比较难
总之一个人发展的好,不一定要读研或博,甚至不一定要读书。但是如果想读的话,个人建议,还是出去读,开开眼界,长点见识。最好提早准备,本科就申请。
申请美国杰出院校需要哪些要素
美国大学需要申请者提供的信息包括:
学校成绩单。成绩单是学生在高中阶段 (西方为九至十二年级) 的成绩记录, 上面记录着学生每年各学科的成绩。学生申请大学阶段, 其所在学校会把成绩单直接发给其申请的每一所大学。成绩单能反映课程的难度以及在校期间学生的成绩波动。
考试成绩。在中国, 高考是唯一一项大型考试。而在西方国家, 各大院校会考量每个学生各方面的成绩。托福和雅思成绩能衡量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学术能力评估测试Ⅰ (SATⅠ) 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部分名校还会要求申请者提供学术能力评估测试Ⅱ (SATⅡ) 成绩, 即一系列学科的相应考试成绩。有条件的话, 学生还可以参加大学预修课程考试 (AP) 或国际课程考试 (IB) 。
个人陈述。在十二年级开学初, 申请美国院校的学生就要花大量时间撰写个人陈述。个人陈述除了能体现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外, 还能展现其思想、兴趣、活动、观点的情况。美国大学希望从中了解每名学生将为学校作出怎样的贡献。个人陈述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和招生委员会对话的机会, 一篇有趣的个人陈述可增加学生的录取几率。
推荐信。在西方高中, 作为申请流程中的一部分, 教师和升学指导老师需要评估学生。美国大学通常会要求一份或两份教师给出的评价和一份学校管理者提供的评价。大多数学校都会帮助学生取得录取资格, 但他们也明白, 真实的评价会更具可信度, 并可维护其声誉。
面试。招生专员或在招生办工作的毕业生会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面试。面试让学生有机会和学院代表进行单独对话。在中国, 面试有助于招生专员进一步了解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以及他们为学校作出贡献的潜力。
课外活动及工作经验如何填写
美国有多于400所大学参与通用申请 (Common Application) , 通用申请允许学生用一个表格申请多所院校。下列从通用申请表格中节选的信息阐述了学生在申请优秀西方院校时会被要求回答的问题。
通用申请要求学生列出除课上学习以外最重要的活动。相关信息翻译如下:
课外活动及工作经验。课外活动:请将你参与过的课外活动、志愿者经历、工作活动按照其对你的重要程度列出。可根据个人喜好将课外活动和有收入的工作经历分组列出。在下方可填写的空白处写出具体的活动和成就 (具体的事件、乐器、雇主等) 。为方便我们有侧重地了解你参与的重要活动, 请填写以下信息……
什么样的个人陈述最吸引人
通常来说, 所有西方大学申请均要求申请者写个人陈述。个人陈述对于美国大学尤为重要。通用申请中个人陈述部分第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谈论一项他们参与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包括他们在学生组织的经历、志愿者经历、体育项目、乐器及其他。第二组6个问题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 写一篇更长的文章 (没有正确或错误的选择, 学生可以对任何问题做出非常好的回应) 。相关信息翻译如下:
个人陈述。
请在下方空白处简要阐述一项课外活动或工作经历。
请自选主题或以下列主题之一写一篇250字至500字的个人陈述, 并将其与申请表格一同提交。请在下方勾选你选择的主题。此篇个人陈述帮助我们除了通过课程、成绩、考试分数和其他的客观数据来了解你以外, 对你作为独立个人和学生有更好的了解。此外, 此篇文章也能够体现你的思想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注:你在通用申请部分的文章要应用于所有的大学申请, 不能够对任何学校以任何方式做文章上的调整。如有大学需要专门为其而写的文章, 该大学会在补充表格中说明。
1.评估一次重要的经历、成就、承担的风险或面对的道德困惑及其对你的影响。
2.讨论某个个人、当地、国家或国际关注的问题及其对你的重要性。
3.提出一个对你有重大影响的人, 并描述此影响。
4.描述对你有影响的某个小说中的人物、历史人物或某个有创造性的作品 (艺术、音乐、科学等) , 并描述此影响。
5.一系列的学术兴趣、个人观点及生活经历对教育的多元化起到很大作用。鉴于你的个人背景, 描述一次能够说明你将为大学集体的多元化起到何种作用或能够表明多元化对你的重要性的经历。
6.自选主题。
以下内容由一位往年的毕业生所写。
我知道这可能听起来很奇怪, 但是当我拿到我的成绩单报告的那天, 我真的很激动。我能感觉到当我打开信封小心翼翼地从里面取出成绩单时加速的心跳。对于其他人来说, 成绩单可能只是一张没有什么意义的白纸。而对我来说, 那却是我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和文化的成功标志。
当我十年级刚从中国的一所当地学校转入国际学校的时候, 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适应这里以讨论为核心的授课方式时所遭遇的挫折让我十分沮丧, 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怎么会这么快从一个好学生变成了一个无法适应学习的学生。我听取了当时年级升学指导老师的意见, 参加了加州伯克利大学分校的夏令营, 以此来帮助我适应新的环境。
我是在一天下午到达那里的, 那无疑是我一生当中最紧张、最充满焦虑、最了不起的一天下午。我静静地走在校园里, 就像是人群里的一个哑巴, 周围充满了新的面孔,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
就在我以为这种感觉可能持续一整个月的时候, 有些事发生了变化。当天晚上, 我们组织了一场名叫“快速交友”的活动:我们沿两个同心的半圆就坐, 根据发给我们的纸上的问题问坐在我们对面的人。因为背景放着声音很大的重金属音乐, 大家都需要吼着说话。平常我很讨厌这种音乐, 所以我特别惊讶, 至少在那天, 我真的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玩儿得特别开心。我当时马上就意识到, 我必须放开我那些虚弱的自我意识。对我来说, 要在伯克利找到快乐, 我必须“把自己放在一边”, 享受这种不熟悉。我让自己更多地参与到社交活动中, 享受坐在一屋子陌生人中间, 无话不聊的简单乐趣。
这些新的发现这两年一直指引着我。它激励我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鼓励我参与班级的公开讨论, 帮助我适应国际部新的学习模式。像现在这样, 在几百人面前演讲, 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上游说大家, 都是我之前从来没有遇见过的, 而我也确实乐在其中。
那个夏天, 我克服了许多困难 (我学会了相信自己) 。最疯狂的事情是, 我现在非常享受在学校的时光, 我乐于和朋友辩论, 参与到各种问题的激烈讨论中。就像我打开成绩单时的感觉一样, 是一种终于适应了新环境的满足感。
中学如何评价学生
作为申请的一部分, 学校教师和领导要以多种方式评估学生。这部分内容需要由一名非常了解学生的教师或升学指导教师填写。此外, 学校相关人员要书写学生评价。此学生评价也在其中列出。相关信息翻译如下:
您认识这名学生多久了?在何种环境下?
在描述这名学生时, 您脑海中第一个词语是什么?
评估:与其他同班学生相比, 您怎样在如下范畴内评估这名学生?
范畴:学术成就、课外活动成就、个人品质和性格、整体情况。
评估结果:没有根据、平均以下、平均、良好 (高于平均) 、非常好 (高于平均很多) 、优秀 (前10%) 、突出 (前5%) 、我所遇到的少数最好的学生之一 (前1%)
评估:请提供帮助我们区分此同学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请随意附上您为此学生准备的附加表格或其他参考。或者, 您也可以附上由另一位了解此同学的学校领导所写的评价参考。我们尤其欢迎多面的评估并鼓励您考虑如下方面:
1.申请者的学术、课外活动和个人性格特点。
2.申请者平时表现的相关背景, 例如特殊的家庭情况和责任, 学校以外的工作职责或其他情况 (正面或负面的) 。
3.招生办需要后期深入了解的, 您所观察到的区分于学术表现的问题行为。
此评估是中学情况报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意识到有些学校升学指导教师面临着一些极大的挑战。如果您的专业环境使得您无法为此名学生提供大量的评价, 如果您的评价不能以其他学校领导的评价来代替, 请通过选择下方陈述来帮助我们的大学成员更好地了解情况。
以下是一份学生的中学情况报告, 由升学指导主任填写。
凯尔·王是班里38个孩子中最有艺术天分的学生。他也是其中极少数英语为第三门外语的孩子。在他一如既往的努力下, 在十一年级春季学期, 他的课业表现平均都已经到达优秀了。他积极的态度、幽默感和大胆发言的表现使得他一直都是老师们最喜欢的学生。最近, 他在英文写作方面表现也非常突出。
凯尔在十一年级第二学期获得的评语中最典型的是下面这条来自他的英文老师的评语:“凯尔这学期做了很多来提高他的成绩, 他的作业质量和考试成绩也都进步很多。虽然他能做的和他努力做出的成绩之间还是有一些不衔接, 不过他一直在进步。”
十二年级的秋季学期, 凯尔持续着他不断上升的轨迹。“凯尔的学习态度今年有着巨大的进步, ”他的英文老师在评语中这样写道, “他的文章内容丰富, 思想深入, 语句运用娴熟。”就像他的大学先修课程经济学任课教师最近给他的评语所说的那样:“凯尔表现出在经济学上的强大天赋、批评性的思考能力和复杂的分析水平。虽然一些社交活动偶尔会阻碍他专心准备演讲和考试, 不过总体来说, 有他在班级里是一件很让人欣慰的事。”
拥有一个日本父亲和中国母亲, 凯尔的生命中在两个国家待的时间几乎差不多。他的童年在日本度过, 一年级至三年级在中国, 四年级至六年级在日本, 之后一直到现在都在中国。作为一个处于这两种独特文化之间的孩子, 尤其是受二战影响, 两种文化仍然有矛盾存在, 凯尔不得不一直努力, 小心驾驭两者之间的误解。他从经历中所获得的敏感和同情远比局外人要多得多。
凯尔积极参与到各种课外活动中, 他参与过很多乐队的演奏, 其中还包含一些专业的演奏会。他能演奏6种乐器:钢琴 (11年) 、萨克斯风 (8年) 、长笛 (4年) 、鼓 (4年) 、吉他 (3年) 和贝斯 (1年) 。他的音乐兴趣涉及爵士乐、蓝调、重金属音乐等。他还是这个区域少有的冰球爱好者之一, 他在二年级学习滑冰时对这种运动产生了兴趣并持续至今。他同时还热衷于其他运动, 例如棒球、篮球、足球、网球和游泳。
误区一:对考试时间的误解
申请者常常对最后一次能用于申请的TOEFL和SAT考试时间存在误解。美国学校申请的截止日期并不是最后的TOEFL和SAT考试时间。举例来说,申请2009年9月入学的正常录取(Regular Decision)的申请截止日期大部分学校是2009年1月1日,最后一次参加TOEFL考试的时间是2009年1月。很多人认为考2009年1月的TOEFL会赶不上申请,原因是考试成绩一般要在3周以后出来,也就是2月初出来,早就超过了申请的截止日期。其实,申请人要做的是在学校申请的截止日期前把除TOEFL成绩之外的其他材料全部寄出;TOEFL分数可以稍后寄到学校,但必须在学校评审申请人的申请材料之前寄到。我们知道,正常发录取通知的时间通常是4月初,所以1月的TOEFL成绩在2月出来是可以赶上申请的。
至于SAT,由于它一般只需要2周就能出成绩,所以最后的考试时间也可以晚一点。2009年1月参加考试是可以的;虽然2月初参加SAT考试也勉强可以,但2月一般没有SAT考试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建议申请人尽可能早点完成TOEFL和SAT考试,不要等到最后一刻。
误区二:对考试分数的误解
申请者容易对GPA(在校平均分数)、TOEFL和SAT考试分数产生误解。第一类误解是受国内教育体制的误导,认为如果要上美国名校,自己的学习成绩一定要是最好的。事实上,美国大学的录取,尤其是本科生的录取,是一个综合实力的竞争。即使在高中排名100多名或中等的学生也可以被顶尖名校录取。
第二类误解是对TOEFL分数的误解。一些申请者认为TOEFL必须达620分以上才可能被名校录取,而拿奖学金必须达到640分以上。这其实并不准确。哈佛、麻省理工、耶鲁录取的中国学生中有些TOEFL分数刚刚过了600分,甚至还有低于600分的。的确有些学校对申请者的TOFEL分数有要求,但这些美国顶尖名校的录取政策其实非常灵活,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不受某些录取要求的限制,甚至在没有TOEFL分数的情况下也可以录取。
第三类是对SAT的误解,很多人把它等同于国内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如有一位女孩SAT得了2 090分,她仍然想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重考SAT,争取达到2 100分以上。这就是一个非常没有必要的行为,10分的差距不会对她的申请有任何负面影响,倒不如把精力和时间花费在对Essay的斟酌上。
误区三:申请定位不合理
有一类申请者对排名有一种盲目依赖和崇拜,非要申请前10或者前30~50的学校,而完全不顾自己综合实力的强弱。美国的大学本科教育是一种通识性的素质教育,因此不同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不存在像排名显示的那种差距。在美国3 000多所大学中,我认为前100都是非常好的学校,前500的学校都是不错的学校,不同申请者要根据自己的综合实力合理选校,争取能够到自己能去的最好学校。
还有一类申请者,一开始就钻进了牛角尖,有严重的名校情节,比如“哈佛情节”或“常青藤情节”,非哈佛不去、非常青藤学校不去,否则就留在国内读大学。申请成功了固然值得祝贺,但万一去不成常春藤学校就留在国内读大学恐怕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我鼓励大家去美国读本科,是因为我认为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相对于国内目前的本科教育而言,更能开发一个人的才华和潜能,对学生本人的人生有着更积极的影响。
误区四:对University和College的误解
除了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之外,美国还有大量的文理学院(College)。一些申请者认为学院肯定不如大学好,对这些文理学院看不上眼。殊不知,文理学院的教育并不逊色于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往往以小班特色教学为主,平均一个班的人数在10人左右,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远胜于综合性大学。一些好的文理学院,如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和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的本科教育在很多美国人的心目中比哈佛、耶鲁还要好。
误区五:对选择推荐人的误解
很多申请者花费大量精力去找名人来给自己写推荐信,但对申请者不了解的名人是不适合作为推荐人的。通常学校要求一份学校成绩报告单(School Report),这相当于校方给你的一个评价,可以找校长、升学顾问(国内中学一般没有这个职位)、年级组长甚至是班主任来担任;此外还要求两份教师评价表(Teacher Evaluation),通常是两位任课老师对你的评价。很多成功的申请者并没有名人的推荐。名人的推荐可以作为补充,但决不是必
需的。
误区六:错误地选择参照对象
这类申请者通常了解到一些成功获得美国名校录取的学生的各种分数,然后基于此得出一个片面的乐观或悲观的理解。比如,申请者知道某个被哈佛录取的学生的排名是2%,TOEFL是630分,就认为自己排名1%且TOEFL为640分一定也可以被哈佛录取。还有的人听说某个去了耶鲁的学生TOEFL成绩有650分而自己只有630分就不敢申请了。单纯对比两个学生的分数是片面的,必须比较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才可以。可遗憾的是,这种录取委员会用来作为录取标准的综合能力很难被精确量化,你在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申请者的全套申请材料(尤其是Essay)之前,是不能轻易断定你比这位申请者强或弱的。
误区七:Essay撰写的误区
对于Essay的写作,平庸自然不行,因而很多申请者会引用精彩的中国典故或传奇人物故事。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会导致他人理解的困难,因此表述能力不强的申请者此时需要慎重对待。比如,曾经有一位申请者想用陶渊明的诗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介绍中国的龙,而英文的龙(Dragon)在西方神话中是一种邪恶并令人畏惧的动物。因此,他必须克服极大的文化差异,向录取委员们介绍中国龙。这是有较大风险的。此外,还有一些申请者有非常奇妙的想法,可是如果奇妙到一般人难以明白就不妙了。
误区八:家长过度参与
家长们对孩子的关爱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认为有些家长的参与超出了应有的度,剥夺了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比如留学咨询环节,通常会有家长全程代问,而孩子从不出场的情形。在留学咨询过程中,我们通常要了解申请者经历的很多事情的具体细节,包括申请者的感想、心得体会、遇到何种挑战以及最后如何成功、如何筹办一个活动,然后给出我们的建议和指导,这些东西家长是说不出来的,即使能说出来,也不是一个高中生那个年龄的人所拥有的想法。因此,家长们要借此机会锻炼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学生是否具有独立精神、能否适应学校紧张而有压力的一年级生活,也是各校在录取学生时考虑的因素。
误区九:放弃高考
美国的大学不要求高考成绩,如果出国成行,放弃高考也没有关系。但加拿大部分大学要求学生的高考成绩,所以,如果你申请此类加拿大大学,就不能放弃高考。由于美国本科阶段提供给国际学生的奖学金很少,所以对于那些依赖于奖学金的申请者而言,出国的计划有可能实现不了,因此不要轻易放弃高考。即使对于能够自费的申请者而言,在申请成功之后还需要获得签证才能实现留学梦想,而签证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可预期性。因此,无论是否放弃高考,都必须拥有坚强的心理素质,以承受不可知因素导致签证失败带来的冲击。
误区十:对自费签证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拿不到奖学金的话,签证就拿不到。这是不正确的。如果家庭资金充足,那么你只需要说服签证官你的这笔教育投资是合理并有高回报的,然后你的签证难度就与获得全额奖学金的签证申请人一样——说服签证官你没有移民倾向,你此行的目的仅仅是学习并且会在学习结束后回到中国来。
误区十一:走速成路径
申请者常常想走速成路径——不考托福直接去美国读语言。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留学的捷径,可以免除准备托福的时间而直接去留学了。殊不知,这只是把学习英语的任务推迟到出国以后。没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是不可能完成美国的大学学习的,因此肯定要先进行语言的学习,在国外往往要学习半年甚至一两年英语,因此等到出国后学英语并不一定“节省”时间。此举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在英语环境下学习英语。但是却有一个隐患和三个缺点。隐患就是在英语能力低下的前提下,学生如何学习和独立生活可能是个问题,如果不能适应的话可能会造成很大不便甚至发生悲剧。缺点一,在美国学习语言的费用相对于国内来说是相当昂贵的。缺点二,签证通过率降低。尽管《赖斯法》提及签证官在审查学生签证时不应歧视去读语言的学生、去读排名靠后的学校的学生,但可以肯定地讲,去读语言的签证通过率一定是小于去读正式大学课程的签证通过率。缺点三,由于此类学生常常是读完语言之后就读一所不太知名的美国大学,因此学生本人失去了登上更高人生起点的机会。美国的用人单位是非常势利的,他们聘请人员的时候要看学生的毕业院校的好坏,给予的起薪也会根据专业和学校来确定高低,因此一个名校出身的学生在职业道路上一开始就领先于非名校出身的学生。虽然我不推崇甚至有时候反对极端的名校情节,但是如果自己有能力上名校而不去努力甚至直接放弃,就是对自己前途的极端不负责。
误区十二:对面试机会的误解
有学生及其家长曾欣喜若狂地告诉我,他受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的额外青睐,因为他获得了这两所学校的面试机会。其实,有些学校在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会有自己的校友,他们就会安排校友来面试申请人,只要有可能,这些学校就会争取面试每一个申请者,因此收到他们的面试通知决不表示该学校对你青睐有加。即便是该学校有面试而你不能参加、或者你所在地没有该校校友提供面试机会,那么也不会对你的申请有影响。(学校以及校友都会这么说,但是真实情形应该是这样的:面试表现好的同学参加面试会得到一份较好的面试报告,面试表现差的同学会得到一份较差的面试报告。面试好的同学不一定有机会被录取。我们曾有数位学生在普林斯顿校友面试后认为自己会被普林斯顿录取,因为面试人说如果她是录取委员就会马上录取该学生,但最后还是没有被普林斯顿录取。面试差的学生大部分情形下就会失去录取机会,原因是好的申请人太多,实力太接近而无法取舍,那面试结果差的就容易被淘汰掉。)目前,美国的大部分大学在中国并不能提供面试机会,往往不需要面试就直接录取学生。
误区十三:
考试准备时间过多、课外活动准备不足
申请者往往会花很多时间准备TOEFL和SAT考试,但是几乎不准备课外活动。有一部分学生有一种叛逆心态,认为做这个活动就是作秀,不屑于去做。我要说的是,美国大学申请其实就是一个作秀,你把实力秀出来,美国大学认可了才能录取你。时间方面,很多学生宁可准备一年半年去考TOEFL、SAT,可是对活动连一星期都不愿意抽出来。但事实上,在考英语和活动准备方面,投入的时间精力严重不对称这就是误区。如果你把180天的英语学习时间缩短到170天,TOEFL成绩几乎不会下降,但如果你用节省出的这10天去做一个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在这方面实力就会增加很多,想一想看怎样做更值得呢?
误区十四:
等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才开始准备申请
有些孩子认为要等TOEFL、SAT成绩出来以后再着手准备留学申请。这其实是很严重的误区,因为这样会耽误很多时间,耽误留学规划。留学规划应安排在暑假,如果10月份学生才找到我,说想做留学规划,那你这时候其实是没有时间去准备活动的。TOEFL、SAT考试和申请准备,不是一前一后的关系,而是并行的。有的时候甚至出现学生申请交上去了,TOEFL还在考,成绩还没出来,这种情况就比较好,因为你申请交上去,学校就认为你按时交了,考试分数可以由考试机构稍晚一点直接交到学校,这样就不会耽误时间。
近几年来,理工科申请的门槛可谓越来越高,不难发现一些硬性条件比较好的申请者到最后也只是拿到零星的几个AD。而EE电气工程在08年秋季的申请当中,竞争还比较激烈,被录取的人明显比上年有所减少。以下我将会通过对08年EE录取结果进行解读,从而分析EE申请难点。
1、EE热门方向有所改变
往年EE比较热门的申请方向是通讯与网络、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还有信号处理等等,但近几年开始比较热的方向是IC Design集成电路设计,RF Circuit射频电路、VLSI超大规模电子电路等一些电子学与集成电路相关的方向。其实这些也很容易理解,IC Design,RF Circuit做出来的东西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肯定要比那些纯做理论,天天研究算法的通信,信号处理更容易受到大公司的青睐,这点和中国的市场很不一样,在中国,做通信要比做微电的人更容易找到工作,通信和信号方向很热,但是美国在通信上的知识已经很丰富了,很多通信技术已经超前中国半个世纪,在美国做通信和信号的人基本上就和数学打交道。据说美国的高通公司已经拥有了未来30-40年的通信技术。而之前在中国比较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美国其实不是很好找工作,因为做的东西比较理论,很难用到实际中,很多学生读这个方向的研一前半年的工作就是看论文,提算法,然后做网络仿真,做得好的最多能发表在IEEE几个不错的会议上,其实这些算法最终能否应用到实际中,其实谁也不清楚,像之前兴起的Wimax,现在UWB,Cognitive Radio Networks一直都没有在工业界大规模应用,因为实际上通信里面提出的好多假设根本没有考虑到实际背景,仅仅是从纯EE的角度出发,当然很难应用到实际中。
其实选专业细分方向和选专业一样重要,不同细分方向的竞争激烈程度是不一样的。在网申的时候有些学校会问你感兴趣的细分方向是什么,然后根据你的选择将你的档案forward到合适的教授手上,每年每个细分方向招生都是既定的,对于一些热门的细分方向肯定是一些牛人申请的目标,极有可能条件平平的你就会被别人挤下来。今年有位学生GRE〉1300,T:97,GPA:3.6,申请的是UCI的EE专业的微电子和纳米技术方向的,但后来有小秘告诉他说这个方向已经招满人了,问他对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有没有兴趣,有兴趣的话可以将他的档案发给相关的教授,虽然学生也表示对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方向感兴趣,但是后来也是被拒了。这里就好像我们高考选专业一样,虽然你的条件已经达到了学校的录取要求,但是由于你所填报的第一专业竞争太激烈了,然后学校会考虑你的第二填报专业,虽然你服从分配,但是名校终归是名校,每个方向都比较多人申报,当你把人家列为是第二选择的时候,人家可能早已录满第一志愿的学生了。所以如果你对于细分方向不是特别在意的话,不妨尝试一下一些次热门的细分方向。但当然前提也是你过去有比较相关的研究背景。
2、部分学校录取情况
EE的录取情况总体而言要比CS好,背景中上的,例如G〉1300,T>100, gpa>3.0, 211或985学校毕业的,申请硕士的一般都有4-5个学校的ad在手,而且学校还算比较可以,例如UC系列的学校、BU、OSU、TAMU、USC等。另外,今年涌现了不少AD大户院校,其中包括IIT、Auburn University、Drexel University、NJIT、Polytechnic University、SUNY Buffalo等,这些学校可以说来者不拒,只要是GRE在1100左右,托福80分左右,gpa3.0左右的,学校都发ad。尤其突出的莫过于Polytechnic University了,Polytechnic University纽约科技大学今年的1月份刚被纽约大学兼并了,现在整个Poly就成为了纽约大学里面的一个学员,称为poly institute of NYU。而今年Poly EE program招生颇为恐怖,来者不拒,而且都给予3500-9000不等的奖学金,一般来说录取要求为gre1100以上,TOEFL80以上,GPA3.0以上,本科毕业院校为211或985之类的学生,而奖学金的发放则视学生的硬性条件而定,一般GRE1100-1200,toefl80-90的一般都是3500-5000,而GRE1200-1300,TOEFL90-100的一般都给8000,而有些比较突出的,例如本科毕业院校为北大\清华\浙大等牛校的,GRE1300以上,toefl100以上的就有9000。
而发放AD比较多而档次属中上的学校有以下这些:Columbia, USC, BU, OSU, TAMU等。Columbia是有名的AD大户了,EE的MS学生一年也招将近100人。很多学生都会担心学校招生多是否代表这个课程的含金量不高,但我认为这没有必然的联系,而相反我还是比较喜欢这样的牛校,不会拒别人于千里之外同时也给了一些条件不是非常优秀但有潜力的学生一个读名校的机会。USC一直以来都是海招政策,一年的EE自费硕士海招500人左右。如果GPA>3.0,GRE>1250,国内top30的院校毕业,基本就能拿到AD。IBT成绩不作为USC的录取标准,不过没有达到100分的必需在USC上英语课程。BU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申请,申请硕士的一般GRE〉1300以上,T〉100,有相关研究背景都可以了,另外BU在录取信里明确说明了不给硕士申请者奖学金的,所以以奖学金为目的的学生要注意了。TAMU比较看重申情人的学校背景和专业的匹配度的,曾经有人(EE专业)是国内TOP10学校的,但除了学校出身比另外一个中等211院校的申请人好之外,其它均不如人的都拿到了TAMUEE的AD。不仅是EE专业如此,TAMU的其它专业的录取也是一样,例如它的商学院,08年秋季的MIS专业,录的绝大多数是国内知名的大学,并且都是工科出身偏多。一个学生GMAT710,T:98,法语本科,总共申请了7所学校,最后5所录取了他,包括Georgetown, UFL, Bentley等,最后被TAMU和IUB拒了,专业背景不够啊。OSU传说是被无数大牛保底的学校,所以申请难度也很大。尽管研院对IBT的要求是80,但ECE的要求是92,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另外,OSU号称Only Score University,换言之,这个学校还是比较注重你的成绩的。没有高的GT成绩你就别妄想OSU了。
3、部分牛校真的可遇而不可求 牛校例如Princeton, Duke , Harvard, Cornell等学校ECE系对于国际学生的录取机制比较奇特的,他们这些学校每年并没有招生的指标,也不缺申请的学生,而是将所有申请者的材料都放在档案室,哪天教授高兴了或者缺壮丁了才会去档案室查看学生的资料,这也就意味着收到这些牛校offer/ad的时间分布是很广的。所以,申请这些牛校的同学要注意了,拿不到录取的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你条件很差,可能只是当时学院根本不需要人。以前就出现过一个案例,学生已经被IUB的EE专业录取了,在IUB读研一的时候就忽然收到duke的录取信,所以说牛校对于人才也还是比较重视的。
4、录取另辟新路
近几年临近招生时节,许多老板会让手下的RA代为发布招人信息。现在许多老板不再是被动地招生,不再只是从录取委员会pass过来的候选人名单中选取那些并不是那么满意的助手,而现在的老板更偏向于主动出击,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和利用一切途径来招收满意的徒生。而近几年许多老板都会交待一些RA们,吩咐他们到一些高校的BBS或者一些学术的论坛上发布招生的信息。往往这些招生信息比我们平时在学校网站上面看到的一些录取信息(例如GT要多少分以上)更有针对性。一般这些招生信息都会提供招生学校名称、学校介绍、项目组(老板)名称、研究方向、所需背景技能、联系方式及提供的资助条件。这样申请人对于自己是否适合申请以及这些助理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也就一目了然了。例如西北大学的professor Robert Dick就在中国科技大学上发布了招收“多处理器系统芯片合成”、“传感器网络合成”、“基于客户满意优化服务器系统”等项目的RA职位的招生信息了。大家不妨在招生时节多留意一下水木清华、北大未名BBS、飘渺水云间、瀚海星云、日月光华、饮水思源、逸仙时空等著名高校BBS。
5、针对过往录取情况可做战略调整
众所周知,工程学院下面的EECS专业历年都是竞争的热门,所以很有可能出现一些学生拿不到学校录取的情况,当然我指的是缺乏一定研究背景,GT偏低,GPA也偏低的一些申请人,如果你对自己期望也比较高,非名校不去的,其实这样子的一个申请难度是比较高的,虽然你们所制作的文书还可以适当帮他们加分,但毕竟文书的力量还是有限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如何是好呢?不妨考虑一下商学院的MIS专业。商学院下面的MIS管理信息系统专业都是学习一些系统的开发、网络的设计等内容,可能更偏向于软件方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有一定编程、数据库知识的申请这个专业可以说是over qualified了,但总的而言还是要看回自己的学习兴趣。上年就有这么一个学生,同时申请了商学院的MIS专业和CS的软件工程方向,G1310, T95, GPA3.4,211工程院校,结果申请MIS专业的几乎都是比较正面的信息,例如bentley18000的奖,UFL的AD,IUB面试,Rochester的waiting list,而CS那边比较惨烈,申请了接近10所的学校,之后拿到的是JHU和OSU的AD。所以对专业不是很看重的理工科的学生不妨多去了解一下商学院下的MIS专业,但这些学校中大概只有10所左右的学校接受GRE考试。
作者:冯常军
相对于其他国家,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申请竞争特别激烈,奖学金、助学金的申请则更为激烈,其中变数也很多。在前面的几期文章中,我已经详细论述了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和应对策略,这里我作一下总结,并再次重申一下美国研究生院申请的关键所在。要想从成百上千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拿到录取和奖助学金,关键在于要对自己、对申请学校和专业有一个比较深刻认识,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兴趣和学校的要求,据此制定一个合理的、扬长避短的申请策略,并在选校、选专业,简历、自述信的写作,和学校教授的联系(即”套词”),以及面试等各个环节做到极致。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仅仅依靠自己的高分(TG,GPA)就能轻松拿到录取和奖学金的时代已经过去。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从申请到拿到录取和奖助学金,很少人能够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应该始终保持积极,自信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申请工作,才能最终成功拿到录取和奖助学金。认识自我,一个痛苦和觉醒的过程。认识自己,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分析自己在申请中的优势和劣势,也就是读过管理课程的人都喜欢用一个专业术语:SWOT分析,即你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风险(Threats)。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大学成绩,TG成绩,科研经验,工作经验,社会活动以及自己的经济实力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申请时的材料制作策略和学校选择。如果自己的大学成绩一般,而科研经验又没有,那么你只能在社会活动和学习动机上来展现自己的优势了;如果科研经验很强,而其他成绩不好,那么你就要考虑那些很重视科研的学校,这包括申请专业前10的学校,或积极和你要申请的领域内研究比较有名的教授”套词”;如果成绩单不到要求的3.0或B怎么办?那要从成绩的趋势看一看有没有补救措施,就是常说的成绩从大一到大四呈上升趋势,表明自己逐渐成熟;或者看一下要申请的专业要求的重要课程的成绩是不是还不错等;或者干脆不提,只是在自己其他方面强调自己的优势。整套申请材料的制作,包括成绩单,TG成绩,简历和自述信,推荐信,作品集等,本身就是一个包装,展现自我的过程,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才能充分发挥材料中各部分的功能,展现一个积极向上,有血有肉的个体。
2、专业兴趣和爱好,也就是你要申请的专业,是你要在未来的2-8年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的课程或科研。如果说,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比较好评估的话,专业选择就不那么容易了。首先,中国的本科教育分科是很细的,细的很不合理。而美国的本科教育,科系之间并没有那么详细区分,而且每个学生可以拿到2-3个学位,如果他愿意的话。本来本科教育就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然而中国的分科如此之细,以至许多学生更本不知道自己应该申请什么专业。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到学校网站查询,你感兴趣的专业有什么基础要求,也就是说,该研究生课程主要招收什么背景的学生,要求那些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授研究的项目主要用到什么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对照自己的课程和科研经历,就可以判断出自己是否适合或申请成功率如何。其次,很多中国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甚至很讨厌,但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即使知道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很模糊,没有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我碰到无数的咨询客户回答我这个问题这样回答,”我喜欢偏文的专业”或”我喜欢篇理学科”等。这种情况就十分棘手,专业兴趣不清楚,根本无法申请。不清楚自己的专业方向,你无法展示自己的优势,也无法说服教授你的动机单纯。我的建议就是,要么参加工作,要么广泛阅读一下自己可能感兴趣的领域的出版物,或和内行人谈一谈,确定一下自己的专业方向,然后在考虑申请。
3、职业理想,也就是自己毕业之后想做什么样的工作,是想在大学作老师,作研究,还是到一个公司做技术或管理工作。这牵涉到你是申请PHD还是Master,是申请Professional课程,还是Research课程的关键。如果你认为自己不适合做科研或大学教学工作,显然你没有必要申请一个长达5年的PHD。如果你的专业是教育或语言方面的,你希望毕业后在美国当教师,那么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要么申请一个M.Ed 或Doctor of Education(一般自费),毕业后可以拿到教师执照;或申请一个教育或语言学的MS或PHD,毕业后再考执照。
研究学校,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工作。了解自我,并充分展示自我,这只是申请中的一半。留学申请还有另一半同样重要的事情,就是对于学校,系,专业和教授研究项目的了解。无论是自述信的写作,面试和套词,都不能没有关于学校和专业的信息,都不能没有你为什么选择该学校该专业的思考。一个完美的自述信应该是有一条无形的线把你的过去和你申请的学校和专业紧紧的连在一起,就像我在”上海姑娘的罗宾汉情结”中所论述的那篇自述信一样。美国和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大学,为什么你单单申请这些学校,为什么单单对这个专业感兴趣?这是一个教授和签证官同样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你在申请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部分。正因为,这么些学校,整个学校调查的过程就显得特别繁琐和沉重。所以我的建议是尽早开始学校调查工作,最好从大二或大三的上学期开始。具体查什么,怎么查才能尽快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关键信息,怎样避免走弯路?这我已经在前面的选校部分做了详细说明,这里就不多说了。
摘自北京金东方美国留学部网站
1、背景: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04级本科生,绩点3.31,年级排名55/171人,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内排名17/71人。我对于自己能在复旦数学系这样高手云集的环境下拿到如此成绩比较满意,但是在班上申请美国的朋友中,我的成绩是属于最低的那个层次。我属于骨子里比较自负的那种人,而外在环境一直唱着反调。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成绩不高,我的整个申请过程中一直被梦想和现实的矛盾所充斥。除了成绩在出国申请的同学中比较差以外,我还有着大家所谓的硬伤,那就是GRE的成绩。Verbal部分370分,Quantitative部分800分,作文也只有可怜的3.5分。这个成绩足以让99%的人放弃出国申请,我的有些朋友考完GRE之后都取消了他们的考试成绩,在他们眼中Verbal部分不考到500分就没任何希望出国。我知道自己的GRE分数之后,曾经决定放弃出国申请的,但是后来看到BBS上一位学长写给后来人的经验之谈后,才给了我一丝申请的勇气,当然这篇文章观点有点过于偏激,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救命稻草。文章如下:
GRE这个东西说起来,还真是中国人自己搬起来砸自己脚的一块大石头。下面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大家自己好好想想。我今年拿了Upenn的offer。本届一共12个国际学生,6个大陆的,两个台湾的。我GRE是360/800/4.0。我词汇贫乏,又背不进宝书,考这个分数也没啥好说的。连考三次,第一次没要分,后两次分数一模一样。我之所以斗胆用这个分数去申请,是因为去年我实验室的好友的也比这个高不了几十分,去了很好很好的学校。再来看我同学的GRE,目前我问了五个人的,三个是3字头的。另外我知道一个韩国人的也只有400出头。我有个同学超刻苦,无时不刻不在学习。人家GRE verbal部分600多分,但说实话,我觉得我们没太大差距,我不认识的词十有八九他也不认识,大家实际英语水平差不多,反而他大概还不如另一个Verbal 300多分的女生。我从这里总结出来的就是G完全没必要过分浪费时间,G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作用基本上是零。我们系主任和我谈话时说道,你们中国人的GRE成绩真是玩笑, 你们居然能比美国本土人考得还高,但实际上呢?一幅极其鄙夷的神色。总而言之,中国人自己哄抬了GRE的分数。现在再回过来看看那些经常在BBS上发贴说:“我才500多分,怎么办呢?我才六百你说要不要重考阿?”要我说,要是到时候没offer就是活该!当然GRE高了不是坏事,但完全没必要过分变态的去对待它。理科生(至少我敢保证化学的)500就是高分了,300多就敢拿来用了。不过太低也还真的不行,我知道几个不到300的被以GRE为由拒了。另外数学最好要800,差一二十分也就算了,差的多了重考还有点意义。
我TOEFL成绩603分,作文5.5分。这个成绩也非常一般。在我们数学系所有申请出国的同学中这个分数应该是最低的了,不过好在几乎所有学校的要求都是600分,我也就没有过度在意TOEFL成绩。
通过以上的条件,我想所有人都明白了,我在所有申请美国的中国学生中,是处于最底层的位置。可是这并没有剥夺我追求梦想的权利与自由。在人的身体和心灵里面,有一种永
不坠落,永不腐败,永不消失的东西,那就是潜伏着的巨大力量和潜力。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激发了我心中这种力量,我决定奋力一搏。
2、选校与定位
定位是出国申请最困难的一个环节。它贯穿于你的整个申请过程,也是一个促使你自己重新认识你的优点缺点,反思自己内心的机会。我的第一次选校名单全部挑的美国30名以后的学校,这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最佳选择。整个申请过程中,对我影响很大的是一本很有名的书《十日谈》。我在其中得到了一种出国信念与独立思考出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能力。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全集》也在我自卑之时给了我莫大鼓励。林肯曾经说过:“要实时记住,你相信必定成功的决心,比任何别的事情都重要。”老约翰洛克菲勒曾说:“成功的第一要诀是耐心与坚信收获终必来到。”我还把威廉詹姆斯教授的一段话打印出来放在书桌前鼓励我,这段话是这样的:愿年轻人不要为自我奋斗的结果担心,不论它的终点多远,只要你在日常工作时间里,每一个时都忠实地忙碌着,就大可把最终结果留待它自己去处理。你可以信心十足地期待着某一个美好的早晨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是当代佼佼者,不论你追求的是什么。
在选校期间,我遇到了两次比较大的机遇,给我的申请补充了信心。一是我找到了友邦复旦精算中心的尚教授为我写推荐信,而尚教授和加拿大Waterloo大学有着非常好的友谊,去年尚教授推荐过去的03数学学长汤圣哲在Waterloo的精算系表现非常出色,得到了那边教授的认同,今天他们学校希望尚教授再推荐一个学生过去。第二件事情就是我和Texas A&M University的田国强教授取得了联系,我连续发了多封邮件,才得到田教授的回音,他答应在我申请Texas A&M University经济系的时候帮一些忙。这两件事情让我恢复了自信,让我重新看到了自己优势所在。然后我重新调整了选校,几经修改后,我最后申请的学校名单和
方向如下:
UMN统计博士,Cornell University统计博士,Purdue统计博士,Texas A&M University经济博士,USC统计硕士,Columbia精算硕士,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金融工程硕士,U of waterloo精算硕士与金融硕士。
可以看出,我的整个申请学校名单的排名相对于我的成绩是偏高的,但我相信,我已经根据自己的全面情况为自己量身定做了最佳的选择。
3、申请方向
我一共挑选了4个申请方向:精算,统计,金融工程和经济。
统计:这个是本科学数学并且不想走纯数学研究的同学的第一选择,也是我们班除了纯数学和应用数学以外申请的最多的方向。统计是博士学位,有奖学金。我申请统计的理由就是以上这些。但是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就知道,相对于其他申请统计的同学,我没有任何优势。相反,劣势是非常明显:成绩不高,没有考GRE的数学专项SUB考试。而且我申统计这个方向也是人云亦云的申的,我本身对这个方向没有任何热情,爱默生如是说道:“无热诚即无伟大。”我估计这个方向我基本没有拿到Offer的可能性。经济:我仅仅申请了Texas A&M University的这个方向,是完全针对田国强教授申请的。TAMU的经济系在文科院系下面,但是我了解田教授做的很多方向都是和数学模型分不开的,我的数学建模方面的能力以及专业的数学基础知识,将是我申请的绝对优势。加上有田教授的帮忙,我觉得这个学校是我录取把握比较大的一所。我申请这个方向的劣势也较多,首先就是国外申请这个方向的竞争已
经很激烈,并且奖学金也很难拿,其次是我没有收到过专门系统的经济学本科教育。
金融工程:我申请了Georgia Institute Technology和Waterloo的金融工程项目。我在这个项目上的优势有:相对扎实的数学背景和数学建模竞赛奖项,大学期间修习了大量金融类的课程,有ACCA金融案例分析大赛,中财杯股指期货模拟大赛等参赛经历,友邦精算中心的背景也对我申请这个方向有一些帮助。在GIT的02数学的学姐邵颖在我申请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还特地把我的简历给了她现在的导师过目,给我提了一些很中肯的意见。我申请这个方向的劣势也比较明显,没有大的投资银行的实习经历和工作经历,而且要和我竞争的都是一些博士生甚至是已经在金融领域工作了几年的管理人员。
精算:这个是我最对口的方向,也是我把握最大的一个方向。从高中以来对精算的热情,大学三年来参加的北美精算师的各项考试,在学校修习的各种精算课程,扎实的数学专业课和建模能力,都是我申请这个方向的资本。友邦精算中心尚教授的推荐更是给我带来了更深的保证。当然成绩不高始终是我的劣势,可是相对来说,精算的确是最适合我的选择。我申请了Waterloo和Columbia的精算项目。申请Columbia纯粹是为了申请一所美国综合排名前10的学校,完整人生。
4、个人陈述写作
2007年9月,我正式决定踏上去美国高中留学这条路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我首先参加了英语留学类考试。由于我的英语水平不是特别好,所以我放弃了托福考试,专攻SSAT考试。我的SSAT考试成绩只有2061分,并不算特别高。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灰心,而是继续朝着我的下一个目标迈进:申请学校。考虑再三,我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就是DIY (Do It Yourself) ,因为我觉得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情况。然后,我就开始了捧着一大摞留学申请指南苦苦钻研的日子。
经济资助申请
这是我DIY申请道路上最大也最难跨越的“绊脚石”。我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在美国各所私立中学中,本国学生拿到资助的比例为40%,国际学生仅为5%。更何况我的SSAT考试成绩并不够理想,所以这对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难上加难。那一刻,我心底闪过一丝灰心的念头,但转念又想,如果这时候放弃的话,之前的一切努力就都白费了。所以我只有在心底告诉自己继续向前,持续努力,不到最后决不放弃。
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我发现,其实有一小部分的美国高中会向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数额一般从几千美金至全额不等。例如印第安纳州的Culver High School,每年提供给国际学生6个全额奖学金的名额(要求申请者另外填写奖学金申请表)。而Emma Willard女校则设置有大大小小几十项奖学金,其中就有许多是国际生可以申请的。
于是,我进一步查阅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各所学校对国际学生的经济资助政策,发现一般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一视同仁型。也就是说,学校里的国际学生与本国学生享受同等的待遇。这类学校大多是顶尖学校,例如位于马萨诸塞州的Deerfield High School。但这类学校几乎是凤毛麟角。
第二种类型是有固定名额型。这类学校大多为中等偏上的学校,每年对国际学生的经济资助有固定的数额及名额限制,例如位于纽约州的Emma Willard女校。
第三种类型是视情况而定型。也就是说,学校是否给国际学生提供经济资助要看学校当年的资金情况以及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比如说加利福尼亚州的Thacher High School。而在去年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这类学校目前大多取消了对国际学生的经济资助。
经济资助的申请方式一般分为书面申请和网上申请两种。网上申请是首选,因为其更为便捷。大部分学校都采用SSS (School and Student Service)机构的评估报告,申请者需要填写该机构的Parents' Financial Statement的表格。填写步骤大致如下:
1. 在SSS官网(http://sss.ets.org)上注册,注册后会得到一个SSS Pin码,然后可自行设置密码。
2. 填写表格。这是最复杂的一项,因为表格的问题非常详细。而且因为这个表格是针对美国学生设计的,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有些空格可能并不是很确定该如何填写,所以谨慎起见,最好发Email咨询SSS中心后再填写。
填写表格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SSS表格会让你填写你认为家庭每年能够支付多少费用,而SSS机构的评估表格中这一栏的数字是该机构计算得出的,与你的估计可能会有较大差距。这是由于物价水平等因素造成的,所以需要你发Email向所申请的学校说明这一情况。
3. 完成表格后,可以请SSS中心向申请的学校寄送评估报告。但是这项服务是需要付费的,每寄送一个学校13美元。如果家庭情况比较困难,可以向所报考的学校索要Fee Waiver,有些学校可以帮你免去这笔费用。
如果选择书面申请,则可以向所报考的任意一所学校索要SSS表格。
完成SSS表格后,就根据你所报考的学校的要求,寄送Supporting Documents(辅助材料)。辅助材料越多越详细越好,因为这样就能更好地让学校了解你的经济状况,也会让学校觉得你考虑问题全面周到。大部分学校所需要的材料一般都十分相似,如父母的工资证明、父母去年的纳税申报表、资产证明、存款证明、股票市值证明等等。
文书申请
经济资助申请完成之后,对我而言,便是完成了我留学申请DIY的重要一环,接下来就剩下准备申请文书方面的工作了。
美国私立高中的入学程序还是比较繁琐和复杂的,一般需要学生提交下面的材料:
1. 基本申请表格(一般包括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以及父母的工作信息);
2. 问卷(一般要求申请人回答几个小问题和写一篇小作文。小问题用三四句话作答即可,小作文比较正式和规范,需认真对待);
3. 家长问卷(由申请人的监护人填写,一般需要阐述对申请人的期望以及对申请人各方面的了解);
4. 推荐信(一般要求申请人提供3~4封,其中两封分别由申请人的指导老师、数学或英语老师填写,另一封可自选,我是让物理老师写的)。
这些申请文书是学校了解申请人的重要材料,所以一定要认真填写,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针对性,让学校对你留下好印象,为成功申请增加有力的筹码。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回想起来,如果说我的成功真有所谓的“秘诀”的话,那其中之一就是与自己所报考学校招生办公室(下文简称招生办)的老师们保持密切联系。我采取了如下步骤:
1. 先去学校网站看清入学要求,然后根据我的自身情况,挑选出那些在招生要求中没有提到托福考试成绩的学校。
2. 去Boarding School Review上找到学校招生办的Email邮箱或某位招生办老师个人的Email邮箱,然后发Email询问关于托福考试成绩和经济资助的相关事项,如学校是否要求学生提供托福考试成绩,是否为国际学生提供经济资助等。多数邮件还是有回音的。
3. 如果少数邮件真的石沉大海,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直接打电话去招生办进行咨询。在招生办对你的这些问题都进行了答复之后,再衡量自身情况,确定符合该学校申请条件的,就经常打电话给学校招生办去咨询;或仅仅和招生办老师聊天,东拉西扯的都可以,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对你留下印象。可以咨询的问题有很多方面,如关于ESL课程、学校的气候、学校的华人学生人数比例等等。一开始他们很客套,但是后来经过我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地与很多老师拉近了距离。
需要强调的是,与招生办老师联系的过程其实和人际交往是类似的道理,只要你做到真诚和友善,你得到的回应就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成功的关键——面试
前面说了那么多,我觉得这次一锤定音的,还是11月6日在希尔顿酒店的面试。面试官是Verde Valley School的Mr. Don Smith。Mr. Smith十分和蔼可亲,见到我后微笑着与我握手,然后说“Nice to meet you”,我也有礼貌地回答他。非常轻松的开场,让我的紧张感顿时减少了一半。
接下来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连珠炮式地问一堆问题,而是打开笔记本电脑和我一起分享他做的PPT,全是他们学校日常学生上课和活动的图片。他一直滔滔不绝地介绍那些图片,并没有停下让我有发言的机会。我心想,这样不行,我一定要开口说,不然他会以为我没有自信说或是不敢说。但是又不能打断他,因为那样会显得没有礼貌,真是令我两难的境地。我一边认真听着,一边寻找着合适的时机,开口向他展示自己。
然后,趁他在点击鼠标翻图片的空档,我就抓住机会,发表一些自己对于这些图片的感受和看法。整个说话过程中,我都始终看着他,希望他可以感受到我的真诚。最后,我们越谈越开心,越谈越轻松,就像是两个好朋友闲话家常,他还给我看了他儿子的照片呢!
至于衣着服饰方面,因为那天是工作日,所以我穿了校服。其实穿着只需大方简洁即可,但切记不要穿牛仔裤,会显得不正式。
面试完之后,我给Smith老师发了一封“Thank You Letter”邮件,大致内容是对面试的感谢之类的话。他回信说他觉得我对于他们学校来说是一个好的选择。通过这次经历,我建议申请者每次面试过后,都给面试官发一封邮件表示感谢,同时还可以对面试中你们谈论过的某个话题进行补充和说明,加深面试官对你的印象。这也是决定你能否成功拿到录取通知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简介:
【美国留学申请总结】推荐阅读:
启德留学 美国高中留学申请技巧指导06-29
美国高中留学申请要求07-05
美国留学博士申请条件11-25
美国留学申请个人陈述优秀05-29
美国留学申请书范文07-08
美国高中留学陪读签证如何申请?09-07
美国高中留学申请各方面的条件09-28
美国留学转学签证申请条件06-14
美国加州大学留学申请书10-07
美国留学奖学金申请名称介绍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