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语言能力

2024-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英语语言能力(精选8篇)

小学英语语言能力 篇1

一级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二级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小学英语课程与语言技能一级目标

听做

1、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2、能听懂课堂简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3、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

4、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反应。

说唱

1、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英语;

2、能相互致以简单的问候;

3、能相互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4、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

5、能够根据表演猜测意思、说词语;

6、能唱英语儿童歌曲15一20首,说歌谣15一20首;

7、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玩演

1、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

2、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

3、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如(小红帽)等。

读写

1、能看图识字;

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4、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视听

1、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教学节目;

2、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一25分钟)。

小学英语课程目标与语言技能二级目标 小学英语课程目标: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语言技能二级目标 听:

1、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说: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读:

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写:

1、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3、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4、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玩演视听:

1、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3、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

4、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含一级要求):

5、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

二、语言知识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语言知识二级目标 语音

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4、了解单词有重音;

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词汇

1、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2、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语法

1、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

2、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

3、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

4、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

5、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功能 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话题 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三、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

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通过英语课程,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情感态度二级目标

1、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

2、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四、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习策略二级目标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

4、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

5、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6、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7、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8、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9、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

10、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4

五、文化意识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申,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意识二级目标

1、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2、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

3、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4、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

5、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6、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英国的大本钟等;

7、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说明 第一节 关于“语言技能”的说明

根据小学生的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有以下特点。(1)侧重把听、说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英语理解与表达的形式。

(2)采用听、说、读、写、玩、演、做、唱、视听等形式,表现语言习得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效果。(3)遵循综合语言能力形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如采用做动作等体态语言和唱、玩、做手工、演等多种外显形式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

(4)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的因素。在训练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等智力因素、通过唱、演、玩、画画涂色、做手工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5)科学描述各项语言技能的目标。如用“做动作、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手工”等,反映学生听的技能目标;用“模仿说、认读、朗读、看懂(阅读)、书写、模仿范例写”和“玩、演、视听”等,准确描述综合语言能

力的目标。

二节 关于“语言知识”的说明

英语是一种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三种特性:

(1)共有性。一种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共有物,语言的发音或符号与其意义之间的联结是人为的,是约定俗成的。一经约定俗成就成为公认的语言形式,大家都必须遵从的语言规则。如果稍有变动就会造成交际障碍,就不能有效地实现交际。例如,英语中用a house来表示一栋房子,拼法或发音若稍有变化,如写成或念成a horse,就会产生误解。

(2)稳定性。语言总体上是不断发展的,但又是相对稳定的一个体系,正是这种稳定性使语言体系能够发挥其表意功能和交际功能。

(3)符号性。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由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复杂的子系统构成的。该系统有其鲜明的特点,不同的语言体系,通常采用不同的符号体系。不管是哪种符号体系,都能确切地描述千差万别的事物形状,性质,功能及其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传达人的各种思想和情感。

基础英语语言知识是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中那些约定俗成的,稳定的符号运作体系,如语音规则,拼写规则,语义规则,语用规则等基础语言知识,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促进他们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这五个方面是紧密相联,缺一不可的。

特别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重要基础,但语言知识本身也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之一。过去我们经常说,学习语言知识不是目的,培养语言技能才是真正目的。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侧重于听、说、读、写等技能,而在教学内容中则列出各种语言知识。其实,这是人为地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割裂开来。我们认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而教学内容也包括掌握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当然,语言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要把语言知识落实于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又不能忽视知识的学习。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储备知识,其最终目的是将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运用于语言实践之中去。语言交际有口头和书面两种交流形式。人们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必须通过有声的语言(听和说)或者文字记录的语言(读和写)进行。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作为基础,就不可能实现这两种形式的交流。基础教育阶段,语言基

础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得以进行和巩固。同时听、说、读、写、是提高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四)教学模式与方法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不讲解语法概念。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

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五)教材与资源

小学英语教材应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语感;要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培养他们对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教材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做事情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应尽量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录音机,VCD机、广播,电视,网络等设备和技术,创设良好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六)教学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

三、四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评价基本不采用书面测试方式,应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与学生交流等方式评价学生。

五、六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考试可采用口笔结合的方式。口试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考查要贴近学生生活。笔试主要考查听和读的技能。终结性评价可采用等级制或达标的方法记成绩,不用百分制,不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并以此作为各种评比或选择的依据。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小学英语语言能力 篇2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测试,评估

1 语言能力的定义

对于什么是语言能力, 不同时期人们的观点和看法也不同。语言教学兴起之初, 尚未形成指导语言教学的系统理论, 外语教学基本上是一种凭经验或遵循传统的教学。教师把语言当作一门知识在教, 包括教授语音知识、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等, 对语言能力的定义就是指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20世纪40年代, 受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心理测量学理论对语言测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心理测量学主张语言能力可以分解为语言技能和语言成分, 人们运用这些语言技能和语言成分的能力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这时对语言能力的测试注重听说技能, 尤其是听的技能。这种测试在50—60年代占统治地位, 到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仍是主流。60年代中期, Chomsky (1965) [1]提出了抽象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概念。但不少语言学家指出, 人们进行交往, 光有抽象的语言能力是不够的, 还会涉及到许多超出语言能力的能力。如语言的运用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因素。另外, 一些语言学家也提出了语言的功能作用。至此, 人们对语言能力的认识扩大了, 不仅认识到使用语言时考虑语境的重要性, 同时还认识到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 由此便产生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 (韩宝成:2000) [2]。Canale和Swain[3] (1980最先提出了“交际语言能力的理论模式”。此模式对80年代的外语教学界和测试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anale和Swain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由四个部分组成:1) 语法能力;2) 社会语言能力;3) 语篇能力;4) 交际策略能力。20世纪90年代, 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Bachman[4]发展了Canale和Swain的交际能力模式, 提出了新的交际能力理论模式, 被称为“语言测试史上的里程碑”。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的意义在于把语言的使用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 重视语言在具体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使用, 突出语言能力不仅指语言知识的掌握, 更重要的是运用。Bachman还指出, 交际测试法必须具有鼓动性、真实性、综合性和交互性。

从对语言能力的定义发展轨迹来看, 人们对语言能力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多元化, 从而也导致了语言能力测试手段和方式的多元化。为了让我们的测试与评估更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和操作性, 我们把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定义为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学习能力包括对语音知识、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语言应用能力指的是对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对这两方面都进行教师测评与学生自评, 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语言学习能力与其语言应用能力之间的关联性与关联度有客观的认识, 从而给教师的教学提供方向和目标, 也让教师的教学反思更有针对性。

2 对语言能力的测试实践

对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测试与评估, 我校的实践情况是, 入学之初, 对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进行分级考试, 试题题型包括听力测试, 英语知识运用 (四选一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 , 阅读理解和汉译英四大部分。根据学生考分, 70分以上学生参加A班, 70分以下参加B班。A班B班学生教学内容和进度要求有所不同。学生都参加四级考试, 过四级的学生参加六级考试。学生大一大二四个学期每个学期期末参加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试题题型与大学英语四级接近, 内容从课本和课外节选, 还有一项是口语考试。第三学期开始开设选修课, 科目包括中级视听说, 美国文化, 英国文化, 英语应用文写作, 科技论文翻译, 中级英语口语等, 期末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从我校的语言能力测试实践来看, 考试的形式主要有分级考试, 期末考试, 口语考试和四六级考试, 分级考试以及期末考试题型与四六级相差无几, 可视为小四六级考试。对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存在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5]。我们认为2006年改革后的新四六级测试还是有积极作用的。改革后的四六级突出加强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测试, 促使教师更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对四级过级率的追求也让学校对大学外语的教学硬件进行了很大的改善:如我校上课都在多媒体教室或语音教室, 学校每周举办一次英语角, 有外教和英语老师参加。而且目前四六级成绩也得到社会承认, 逐渐成为用人单位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但四六级测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四六级是总结性测试, 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估, 因而无法让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估, 对其因材施教, 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有限。因此, 我们提出了语言测试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观点, 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语言能力测试

3.1 教师测试与评估1) 对语音的测试

比如在词汇学习过程中, 让学生看单词发音, 看单词音标发音, 根据读音把单词拼写出来。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打分评估, 并在学生名条下进行记录。

2) 对词汇能力的测试

在词汇学习过程中, 运用词汇联想来对学生的音、形、意之间的关联能力进行评估。

所谓词汇联想测试, 是指受试在听到或看到所给刺激词时立即给出大脑里所出现的反应 (张萍, 2010) [6]。这些反应可以写成单个词, 也可以写出词串。可以是多个单词, 也可以只写一个反应。我们根据学习者水平的高低采用听-说、听-写、写-说、写-写等实验方法。测试形式和内容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模板, 比如可以用词汇联想任务考察受学生的积极消极词汇量。

3) 对语言应用能力的测试

一是在听说课上, 设计一些语言交际任务让学生完成, 教师通过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表现对其语言运用能力进行评估。这些任务可包括: (1) 回答问题:教师设计并录制一系列问题, 问题可涉及日常生活各个方面, 这些问题之间有相互关联性或相互关联性不大, 但提问顺序由易到难, 让学生听问题并作出回答。 (2) 看图说话:给考生一幅或多幅图片, 让学生描述图画或就图发表看法。 (3) 复述故事:给测试者听一段短文或看一段视频, 然后要求被测试者用自己的话复述所听到或所看到的内容。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特定环境中的特定角色, 要求他们谈话的内容、方式, 必须与角色的身份相吻合。选择的场景也必须尽量符合生活的实际情境。 (5) 口头报告:要求被测试者就所给话题做一个3-5分钟的口头表述, 阐述并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从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对其语音 (句子读法) , 语言表达 (词汇丰富性, 句型准确性和恰当性) , 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语言交际策略等能力进行评估。

二是在综合英语课上, 让学生翻译某些句子, 把译文写下来并交给老师, 教师根据译文对学生词汇能力, 语言理解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估。还可以让学生写课堂作文并交给老师, 老师对学生的词汇能力, 造句能力, 语篇能力进行评估。这些测试都可以结合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因学生是在自然而非考试的状态下完成测试, 因此测试结果可信度较高。

3.2 学生自测自评

教师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卷, 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能力进行评估。比如对学生的词汇能力进行测试和评估时我们设计了问卷,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比如, 你认为自己有多少词汇量, 你有扩大词汇量的方法吗?你如何扩大词汇量?你喜欢做词汇联想吗?你知道语块吗?你听到一个词即使你从未见过或学习过, 能根据发音把它拼写出来吗?你知道单词连读的规则吗?一个未认识的词, 你能根据你的词汇知识 (如前缀后缀词根) 和句法知识, 猜测它的大概意思吗?你学习一个单词时是否总是试图了解它的词性, 从而了解它的用法等等。通过学生的自测,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语言学习能力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从而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4 结束语

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应包括其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我们应采取综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测试与评估, 应加强学生对其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自测自评意识和能力, 促进其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也应重视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测试与评估的重要性, 特别是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以期更好的因材施教, 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Chomsky 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M].Mass:MIT Press, 1965.

[2]韩宝成.语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1) .

[3]Canale M M.Swain.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1) :1-47.

[4]Bachman LF, Palmer A 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韦保丞.语言测试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S1) .

小学英语语言能力 篇3

【关键词】英语语言 文学培养 语言能力

说到语言文学,我们知道语言文学作品是多重内容和多重价值的结合体,语言文学作品当中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学生所要学习的有价值的知识结构以及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语言类的文学作品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得到提高,能够在学生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一、英语语言文学以及语言能力的概念简述

1.英语语言文学是一种专门为培养学生能够辨识正确的思想方向、优秀的品格素养以及健全的心理素质的能力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内容丰富多变,包括英语语言、文学以及英语国家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丰富语言知识,同时也包含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和相对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英语语言文学是英国人民所创造的特有的民族文化,是英国文化最有特色的代表,加之英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之一,因此英语在世界的文化宝库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也可称之为语言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语言素质,表现在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或是所理解的一种符合语法的语句,并且能够了解和明白对方所说所表达的形式或是实际的语句意义,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能力。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但是不同的生活环境或是从小的教育方式不同会导致每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高低之分。

二、如何通过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

1.大量阅读,提高语感。作者在以前学习英语和语文的过程中,就记得老师一直在强调语感的重要性。很多学生有着非常好的语感,其中一方面的好处就是在做一部分题的过程中,即使不会,也能够凭借语感得到正確的答案,这就是语感神奇的方面。那么语感从何而来?是天生就有的?答案是否定的,语感不是说有就有,而是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背诵,在长年累月的积累中得到的。语感能够帮助学生在做题时得到正确答案,更有用的则是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的交流中拥有更强的与人交流能力。因此,让学生大量的阅读和背诵英语语言文学作品,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方法之一。在我国古代就始终流行一句诗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就表明,量变促成质变,大量的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2.明确学生学习英语文学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有重点。当前教师在进行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失误,就是使学生越学越不知道要学什么。有的学生在进行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时,仅仅是学到了一些英语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并没有真正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反其道而行,达不成最初学习英语语言文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授课时,应当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语言文学的目的,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语言表述能力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给学生题目,让他们自己思考讨论,然后通过学生自身学到的表达方式在课堂上表述出来,一个学生说不完由另一位同学进行补充,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也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也许会有人说这与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关系,但是作者认为这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间接关系,由于独生子女更受惯爱,日常生活中大多有求必应,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某些方面来说着实是稍微欠缺,当他们步入社会,与人交往时,就会出现心中所想不能如愿表达,也就是俗话说的“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让人扼腕。由此也就表明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将心中所想直白的表达出来,能够在充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更加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以及与人的交往交流能力。

总而言之,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必备的一项基础素质之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都是通过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从某些方面来说也就是为学生在社会上能够更加优秀,在人才的竞争过程中能够优人一等。尽管当期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找到一种合适并且高效的方法还是比较困难的。通过英语语言文学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语言能力提高方式,而且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有关文学以及语言方面的知识,开拓视野,丰富见识,是一种一举两得的语言能力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正伟,郑园园,龚晓丹,庄慧琳.美国中小学英语国家课程标准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5,03:121-127.

[2]蔡静媚.浅析英语语言文学对高校学生英语习得能力的影响[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103-106.

[3]李守超,胡鑫,孙兆翠.基于社会需求的课程设置及能力培养方式——江南大学英语专业学习、语言实践、人才需求的报告分析总结[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02:61-66+87.

小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调查问卷 篇4

第1题: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积极与他人交流?

()

A 是

B 否

第2题:

你与父母的沟通方式是什么?

A对话

B眼神

C手势

D其他

第3题:

在家时,你把学校发生的事说给父母听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第4题:

在学校,你与同学经常一起聊天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第5题:

如果班里发生了一件事,你愿意第一个把它告诉老师吗?

A愿意

B不愿意

第6题:

上课时,你是否经常发言?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第7题:

同学们在一起讨论问题时,你能不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述清楚?

A能

B不能))))))

((((((第8题:

你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遭到过别人的取笑吗?

()

A是

B否

第9题:

你与老师认真、大胆的交流过吗?

()

A 是

B 否

第10题:

你能否在作文及周记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A 是

B 否

第11题:

你认为获得语言的最佳途径是

A书籍

B老师

C同学

D父母

第12题:

你认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是

A很大

B一般

C很小

D没有

第13题:

你认为最佳的交流对象是

A老师

B 同学

C父母

D陌生人

第14题:

你经常与他人谈心吗?

A是

B否

第15题:)))()()(((你觉得是哪些因素阻碍了你的语言表达?[多选题]

()

A自己储备不足

B没有锻炼机会

C没有合适情境

D胆子太小

E其他

第16题:

你觉得父母的知识水平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影响吗?

()

A是

B否

第17题:

你觉得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影响吗?

A是

B否

第18题:

你愿意通过哪种形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多选题]

A课上回答问题

B学校或班级的比赛

C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

D与老师对话

E与父母对话

F其他

第19题:

你认为哪些科目的教师可以最能够帮助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____

____

____

____

问卷到此结束,谢谢合作!祝学习进步!)))(((口语表达能力调查问卷表

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而现代社会对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它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你觉得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怎么样呢?请实事求是地填写下表。

1.你平常经常阅读经典著作或是报刊杂志吗?()

A 基本不看

B偶尔会看

C经常看

2.你是否喜欢讲故事?()

A 喜欢

B 一般

C 不喜欢

D 不会讲

3.当同学上课时在一起激励地讨论问题时,你的态度是()

A 积极参与

B 有见解不敢说

C只是倾听

D没有兴趣

4.你上课发言情况怎样()

A 经常发言

B 偶尔发言

C 从不发言

5.回想一下,为什么不举手发言()

A 不会回答

B 举手发言是幼稚的行为

C 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

D 怕答错被师生笑话

7.你上课回答问题的表现是怎样的()

A 常常一言不发

B 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

C 用精简到不能精简的话来表达

D 思维敏捷、表述流畅

9.你愿意主动表达自己见解的原因是()

选D的请在横线上填上相关内容

A 对讨论的话题感兴趣

B 课堂上举手的人多,我也不想落后

C 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有利于自己的学习进步 D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平时和同学在一起交流,表现如何?()

A 喜欢倾听

B平等交流

C 口若悬河,能主导整个场面

11.你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或发表见解有何表现?()

A 脸红心跳加速,声音小 B 表情还算自然,但常常说了上句没下句

C 眼睛不看对方的时候才能表达自如

D落落大方,表述流畅

12.你和他人交流时()

A 事先想好谈话内容

B 随意聊,想到什么说什么

C 听他人说,自己随声附和

13.你是否主动和父母、老师、朋友、客人交流()

A 经常、主动

B 偶尔

C 被动

D 没有

14.你认为自己的口语表达存在的主要问题()

A 说话没有主题性和针对性

B 说话没有条理性

C 句子不连贯

D 用词不恰当

15.如果每天抽出3—5分钟,让全班每个同学轮流当播报员,培养口语表达能力,你对此的态度是()

A 非常喜欢,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B 非常期待,希望能锻炼自我

C 比较喜欢,但担心自己不能胜任

小学英语语言能力 篇5

商丘市虞城第一实验小学

杨淑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很容易被忽视。殊不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说得好,自然愿听、肯想、会做。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学生会做不会说,爱说说不出的现象,尤其低部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更经常出现课堂中老师提出问题以后的冷场现象。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从一年级开始,根据教材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多形式地对数学语言进行训练。

一、要给学生创造发言的平台,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从学生进入小学课堂的第一节数学课开始,就可以通过师生互相介绍自己让每个孩子发言了。每次接手一年级新生的第一节课,我都要每个孩子大声地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我叫***,今年几岁,是**小学一年几班的学生。”个别较活跃的学生还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学习理想、学习目标以及对集体的寄言等话题。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孩子们第一次体验到在集体中发言的乐趣,感受到在课堂上发言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是在班级同学和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好机会。

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论是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还是概念教学,都要鼓励学生动口说,大胆说,大声说。一开始,部分孩子可能说得不太好,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较长较难的问题可带着说,同一个问题让多个学生重复说,优秀生带着说,后进生跟着说,慢慢地,鼓动全班学生都有说的欲望,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举手,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一定要做到及时点评,给孩子们多一些表扬鼓励性的赞扬,少一些消极打击性的批评。开学几个星期后,我基本掌握了班里哪些学生的表达能力稍差,课堂上,总刻意让这几位学生回答一些比较简单地问题,只要他们大声地回答问题,我都给予表扬,如班里一位男生,开学初几个星期几乎不主动举手发言,在学习《

6、7的加减法》一课时,我让他说说怎样计算“5+1”,一开始,他站着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于是,我鼓励他:“没关系,大声地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说错了不要紧,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帮助你。”终于,他大声地说出“5和1组成6,5加1等于6。”我即刻夸奖他说得好,而且声音响亮,告诉全班同学要向他学习。当时,我可以看到小男孩脸上露出的灿烂的笑容。从那节课以后,数学课上当我提出问题,这名男生经常主动举手发言。平时,我明确地告诉学生,当老师提出问题时,都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半个学期过去,班里的学生已经渐渐形成爱发言、想发言、抢发言的意识。

二、要训练学生用规范、简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

数学语言具有严密、简练、科学等特性,学生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才能构建准确、清晰的数学概念。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发现许多学生会做但不会说,有的学生明明意会得很好,但说出来却词不达意,没法子把意思表达清楚。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一年级的教学中,特别应注重培养学生说规范话的习惯,使他们能用语准确、表达完整、条理清楚。

1、训练学生使用规范的单位名称。

数学课上,经常出现学生用错单位名称,尤其是应用题学习时,还有学生不懂怎样正确使用单位名称。所以,我们要从学生一开始学习小学数学就教他们准确使用单位名称。如在一年级上册第一节课《数一数》看图叙述时,让学生结合数数正确使用单位名称。如9个女孩、10个男孩、6朵花、8棵树等。平时,看图说图意时,也应强调学生准确使用单位名称。

2、训练学生把问题表述完整。

对事物完整的表述过程是对事物进一步的理解过程。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没有说完整话的意识,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几乎都习惯简单地说出答案。因此,无论在教学的哪一个阶段都要对学生进行说完整话的训练。如,从最简单的1加1等于几开始到比多比少的问题,再到图画应用题,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等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叙述的问题,都要突出训练表达的完整性。如在下册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提出问题“54比72怎样?”几乎所有学生都只简单地答“少”或“多”,这时就应及时让学生完整地说出“54比72少”、“72比54多”。培养学生完整地叙述问题,需要从学生的最基层学习开始,否则,等学生习惯了用简单的字、词回答问题,再纠正就比较困难了。

3、训练学生把事件说得有条理。

数学学习中,学生对事情的条理化叙述,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学中培养学生叙述的条理性尤为重要。如教学《美丽的田园》一课时,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叙述 “树上有5只小鸟,空中又飞来11只,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有条理地叙述图意,列式自然不成困难。

4、训练学生准确地说数学名词术语。

学生在接受新概念时往往认识比较模糊,又由于一些方言习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出现表错语法,用错数学用语等。如在《小小养殖场》这一课中,“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差不多,我让学生反复对这些词语进行比较,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更正。所以,教学中应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和不易理解的名词术语反复进行比较,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三、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

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不但要注意引导,还要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以使人人都有说的机会,日常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让学生锻炼。

1、老师示范,学生跟着说。

这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个年龄的学生还不懂怎样准确使用数学语言,但儿童的模仿能力都很强,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然后让学生跟着说,随后也可适当指名让个后进生说,这样,让全班学生得到了锻炼,稍差的学生也能树立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同桌互说。

说给同桌听,这一形式最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开口说。如学习加法后,完成教科书中“做一做”的题目时,我让学生先把每幅图的意思说给同桌听,再独立填写算式。巡视时,我发现平常不敢举手发言的孩子也说得兴致勃勃,他们会说了,写起算式来也得心应手。

3、分组讨论。

课堂中,可适当地把学生安排成几人一个小组,指导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见解。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接触正规的小学课堂,对于讨论这样的形式也还不熟练,老师可在他们讨论时给予帮助,告诉他们怎样展开讨论。分组讨论不仅能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4、接力的形式说。

在课堂中,我们经常把这样的形式叫做“开火车”,即让一个学生说第一句,往后的学生接着说下面的。在口算题目、数数等教学中,这种形式最为适用。如学习数的顺序,我让学生“开火车”数数,每个学生数一个数,从0数到100的时候,往下的学生就要接着倒数,在这样的锻炼中,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了,同时也培养他们认真倾听的行为习惯。

小学英语语言能力 篇6

1.转变思维方式 让学生多了解西方文化习俗,避免按汉语习惯生搬硬套,变委婉含蓄为直接表达。写作时用汉语构思不可避免,但要引导学生用一个与习惯来表达。

2.注意积累 扩大词汇量学生在写作中不会写或写不好的原因,很多方面是由于词汇量小,阅读量小,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多读、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这些都是英语写作必须具备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每周规定让学生背诵二篇精彩段落,中培养语感。

3.勤练笔 很多学生由于基础不好,导致写作时怕出错而不敢下笔,因此我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从基础开始,每天坚持写英语日记,读后感,并及时批阅修改,这样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学生写作水平就逐渐提高了。

小学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篇7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学生数学语言能力不强的确是主要因素。Omen提出,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单边活动,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动。小学是学生培养逻辑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形成的阶段。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正确运用,数学技能的形成乃至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数学思想的培养,以逻辑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掌握和应用都与数学语言有关。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忽视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和逻辑思维的媒介,具有抽象性、严密性、简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它既包含了抽象精炼的数学概念、定理,又包含了直观易懂的符号、图形等。数学语言的这种特性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采用单一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而应“多管齐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有话可说

首先,重视教材中的数学语言积累。可以让学生朗读例题、定律、概念等,使学生眼耳手脑并用,使思维和语言综合起来活动。其次,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练习等。因为同样的题型,或许换一种表述,学生便会因不解题意而无法作答。

二、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有样可学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比较强,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很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解释问题时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力求做到用词准确、简明扼要、逻辑性强。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的特性,采取让学生跟读、复述等方法,通过模仿提高表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鼓励学生表达,通过某种赞美或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性,让他们勇于回答,渴望回答。对于学生表述中不正确的地方,我们应在肯定他们积极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委婉地加以补充和完善。这样既不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又有利于学生今后更积极地回答问题。

三、创造课堂表达机会,发展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每种能力的形成都是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巩固强化的,尤其是各种能力正在形成的小学阶段。因此,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表达环境,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语言锻炼机会。可能有些老师会觉得,让学生在宝贵的课堂时间内练习,不仅会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而且学生支支吾吾、词不达意的表达可能会对其他同学产生不良的影响。至于是否会影响其他同学的理解,我想只要老师及时地补充和完善学生的解答,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四、进行多项训练,注重数学语言的转换翻译

数学语言可大致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这三类。这三类语言都有各自的特点:符号语言书写方便,指向鲜明图形语言形象生动,便于记忆;文字语言内容精练,严谨规范。因此,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对这三种语言的转换翻译,将这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这三者的优点。令学生能够善于发现和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及相互转化,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另外,我们还应把数学语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环境中提高数学语言能力。

五、组织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的学习不一定只能局限在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时间内,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圆柱体、圆锥体、球等立体几何的内容时,我们可以通过易拉罐、乒乓球、积木等物体使学生更深刻形象地了解它们所具有的性质。另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有关数学的课外活动和实践课,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加深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加强应用。此外,课堂教学也可以丰富多彩,例如,通过小组讨论、前后左右的互相表述、个人总结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反复应用数学语言。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数学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经历敢想敢说、肯想愿说、能说会说、善想善说的过程,用准确、精练、清晰、连贯的数学语言表述操作过程、计算算理、解题思路和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既会想又会说,提高了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培养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得课堂教学扎实有效,进而有计划地锻炼和提高了数学语言能力。

摘要:语言是思维和逻辑的外壳, 思维过程需要靠语言来表达和呈现。然而在现实的小学教学中, 低年级的小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低年级同学在学习数学时, 不能够理解数学语言的意义, 不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文章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顾燕.用数学语言黏住你[J].中小学数学, 2007, 9.

如何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篇8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和深入,中学英语的学习已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识记单词和语法、在考试时得高分这个层面上了,而是逐渐地向运用语言这一方面过渡,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许多中学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的关系

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知识性系统,那么掌握语言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则成了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交际系统,那么在教学中则会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前一种知识性系统语言观左右了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许多年,它的影响渗透到了语言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影响是深远的。“聋哑脖和”“高分低能”症均是这种语言教学观的产物。尽管一些学校经过努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毕竟是曲高和寡,影响不大。语言知识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之上的。然而知识不等于能力。那种认为掌握了语言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语言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关键因素——教师

强调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不与当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相悖。“以学生为中心”论其实质就是要教师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学识水平、动机、兴趣,以便能因材施教。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外语教师尤甚。这主要体现在:1.职业道德不够高;2.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够熟练;3.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

因教师素质较低的原因,导致了许多教学科研成果无法加以利用,造成严重浪费。如英语教学原则是许多教学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的升华。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些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

英语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那么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亦将不是什么难事了。教师一口流利得体的英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听到的都是英语,按克拉申的观点,只有大量可理解输入才能导致大量的输出。学生只有英语听多了,他才能开口说。

教师通过运用“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原则(由章兼中教授提出),能极大程度地加快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传统的教学存在几个主要弊端,一个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语言信息量少。要克服这一点,教师就应增大信息量,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外语材料。一年级的学生可多听一些生动有趣的小短文,二年级学生可多读一些简易有趣的初级读物,并逐步提高听读外语材料的质量。

第二个弊端是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少和面窄。如果能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中各项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种消极被动的局面,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操练的机会。

第三个弊端是学习和操作的节奏缓慢。快节奏要求教师的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频率要高,速度要快。教师的提问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的回答节奏加快。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富有紧凑感,从而克服从前那种上课懒懒散散,智力活动松弛的现象。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高低,是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能否有效促成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老教材如果说一支粉笔一本书还能勉强对付过去的话,那么新教材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语言基本功过关,还要具备听说读写演画多种技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对那些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教师,可以采取进修或自学或在职提高的方式进行。通过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写出全英文教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还能提高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

三、如何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

听说读写几种技能本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由于相互之间的脱节,从而导致了作用于彼此之间的能量浪费。那种以整体结构发生作用的能量往往大于个体相加的和的能量。要想使学生的四种技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使学生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做到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有机统一。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既是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是教学的手段。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必须通过四种技能得以实现。

2.深刻理解和领会外语教学原则。这些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管小道理的大道理。只有明悟这些大道理,才有可能使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高屋建瓴,站在宏观的角度来俯视教学中的问题。

上一篇:创卫目标责任书下一篇:经验总结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