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政府网(推荐6篇)
新野县人民政府驻东莞联络处
新野县驻东莞创业人员党总支
◇新野县人民政府驻东莞联络处简介
新野县人民政府驻东莞联络处成立于2005年10月,现有编制三名。联络处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确立的“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规模经济外向化”的总体思路,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目的,以宣传推介、信息收集、招商引资,协调服务为重点,通过东莞联络处的工作,搭建我县与东莞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横向经济联系的桥梁。并以联络处为基地,幅射周边地区,全面开展招商活动,加快我县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
一、工作任务
做好东莞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动态的信息收集
搞好与驻地政界、商界及新野籍人仕的联络任务
承办项目推介、招商谊会等会议的筹备及会务安排工作
承担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赴东莞等地考察接待服务和通联任务
完成县委、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完成县委、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工作职能
1、宣传推介,信息收集?? 切实发挥窗口作用,大力宣传我县的整体优势,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利用联络处的地域优势,及时、准确、收集,整理东莞及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动态和先进经验。
2、招商引资,扩大开放?? 选准载体,适时组织不同类别的各种活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项目推介工作,同时用活县委、政府的优惠政策,通过各种形式,灵活招商,以情招商,扩大开放。
3、加强沟通,促进协作?? 充分发挥自身组织、协调能力,运用各种沟通手段,广联乡情、友情、亲情,促进县内企业与东莞企业间的合作,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县领办实业,积极引导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到新野投资建厂。
4、创新机制,搞好服务?? 充分履行职责,利用各种形式凝聚人心,吸引人才,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在维护权益,劳务纠纷,办理证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联系人:田建军(新野县人民政府驻东莞联络处主任)
传真电话:0769-22312265
手机:***新野? ***东莞? ***东莞
E-mail:tianjianjun0000@163.com
驻东莞地址:东莞市莞太路时代广场天雅阁601
新野县招商引资办公室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对外(境内、境外)招商引资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结合新野县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全县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的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对全县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宏观指导,负责编制全县招商引资的总体规划,计划和外来投资导向目录。
三、负责协调全县在境内外各类招商活动,指导全县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开展经常性的对外招商引资活动,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和项目洽谈活动,协调各部门抓好重大对外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
四、负责全县招商网络建设,建立全县招商项目库和客商名录库,编制招商项目册和新野县情等宣传资料,汇总全县招商引资情况,定期发布全县招商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反馈有关招商引资信息。
五、负责为来新野县投资者提供环境考察、信息咨询、政策解答等全过程服务。协调、参与外来投资项目的洽谈,签约和项目的实施。负责为投资者协调办理立项、审核、批复、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方面的服务。
六、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新野县招商引资办公室班子成员及分工
主 任:栾志强 主持全面工作 办公电话 66212988 ***
副主任:邹 彬 分管项目股及工作督查 办公电话 66269927 ***
副主任:田建军 负责驻东莞联络处工作 办公电话*** ***
新野县招商引资办公室服务承诺
1、认真做好政策研究工作。把政策研究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工作来做,认真研究国家政策法规,研究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我县县情,对我县招商引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做好招商引资信息的收集发布。组织招商办、驻东莞联络处全体人员走出去考察、深入基层调查;利用互联网查询及来访、来信、来电咨询等方式广泛收集项目信息,并及时整理、分析,以简报或对口电话联络、上门通报等方式,做好信息收集和发布工作。
3、做好项目库建设,打造好招商引资工作平台。①积极主动收集、包装、整理项目信息,充实、完善项目库,使项目库信息经常保持在100个以上,并把项目库管理纳入动态管理,及时充实更新。②把项目库信息通过互联网、印制《投资指南》等方式对外宣传发布,给投资者提供一个广阔的投资平台。
4、以热情的服务、高效率的工作来做好招商引资的咨询、接待工作。及时、认真接待各方面的招商引资咨询、洽谈,对每位来访者都做到笑脸相迎、热茶一杯、耐心解答、细心沟通,实现来信、来电必复,认真解答、解决来访者的各类问题,宣传好、推介好新野,让每一位来访者都感受到开放新野的热情诚意,达到在沟通联络中收集信息、在信息收集中宣传新野、在宣传中吸引客商。
5、当好全县招商单位及客商的参谋和助手。积极主动帮助单位或业主论证、包装项目,必要时参与项目的洽谈并协调提供法律服务、承办项目手续等工作。
6、做好招商引资的宣传工作。把新野的县情、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产业、资源、人文、地理等优势,通过“新野县招商引资网”等互联网网站及宣传画册等形式宣传出去,积极引导由政府招商到人人参与招商,逐步实现全员招商。
7、强化在外工作人员联络,服务返乡创业。继续深入做好在外工作人员的联络工作,宣传家乡的优越投资环境、优惠投资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有为人员返乡创业。
8、以优质服务做好安商、富商、招商工作。积极帮助已落户企业、客商解决建设、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协调职能部门为企业创建轻松的经营环境,在安商、富商的基础上,开展以商招商活动。
9、做好招商引资的督导检查工作。定期对全县招商引资工作进行检查评比、统计。督导各单位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在年终提出奖惩初步意见。
10、努力完成县委、政府安排的招商引资及支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新野县招商引资办公室服务
一、业务咨询:
新野县招商引资办公室
电话:66269927
二、投诉举报方式:
新野县招商引资办公室
电话:66269927
http://
新野县纺织工业区办公室
联系地址:新野县上港乡·县纺织工业区
联系单位:新野县工业区管理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7-66389655
联系人? :县工业区管理办公室主任马禄永***
新野县人民政府驻东莞联络处简介
联系人:田建军(新野县人民政府驻东莞联络处主任)
传真电话:0769-22312265
手机:***新野? ***东莞? ***东莞
E-mail:tianjianjun0000@163.com
驻东莞地址:东莞市莞太路时代广场天雅阁601
新野县驻郑办事处
1、根据县委、政府的要求和县直部门、各乡镇及企业的委托,同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加强联系,承办我县在郑办理的事项;
2、加强与省发改委、商务、财政、金融等经济综合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配合有关部门为我县引进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做好服务;
3、为县委、政府领导决策和县直及各乡镇提供信息服务;
4、为我县来郑公务人员提供联络服务,对我县来郑务工党员进行有效管理,并提供创业服务;
5、承办县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单位名称:
新野县驻郑办事处 地址:郑州市农业路关虎屯城市:郑州市 省份:河南 邮政编码:450008国家:中国 联系人:乔 宇 彭振伟 何明鑫
郑州电话:*********
南阳电话:*********
办公电话:0371—65710846
传真:0371--65710846
E-mail:zhzqyu@126.com
新野县招商局是新野县为了适应当前招商引资工作的形势而成立的专门负责对境内外招商的职能部门。招商局的主要职责有:研究县情、政策,研究各类产业发展及市场运行走势,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广泛收集县内外信息并及时做好整理分析、分类发布工作;帮助单位或业主论证项目、包装项目,必要时参予项目洽谈并提供法律服务,承办项目手续等工作;对全县招商引资工作适时进行检查评比、统计,提出奖惩初步意见;负责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联系方法
电话:0377-66269927
传真:0377-66269927
局长:栾志强0377-66212988***
副局长:田建军***新野***东莞
邹斌0377-66269927***
邮编:473500
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美女在诸多经济活动中已经成为空前活跃的因素, 从香车美女、房展美女、商场美女、会展美女、城市形象代言人、旅游形象大使到环球小姐大赛、中华小姐大赛等, 都在用美女做着经济的文章。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 美女已经成为引导消费的重磅炸弹。海南三亚, 一年一次的中华小姐大赛, 无形中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旅游区的品位, 蓝天、白云、沙滩的优美自然环境与美女的结合, 使其成为人们更加向往的地方。2003年, 杭州“新丝路”世界模特大赛期间, 给杭州的旅游经济创下了美丽的奇迹。成都举行的国际车展, 20万人追捧, 3000辆车被抢购, 美女功不可没。五彩斑斓的美女活动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美女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笔者所谈的美女经济, 不同于经济学和哲学范畴的经济, 也不是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具体的产品与商品经济, 它是与各种经济活动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 不作为独立的经济存在;其价值不在流通与交换中产生, 而是使与其结合的经济活动影响最大化, 进而实现产品与商品效益的最大化, 其价值只能在观赏中产生。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这种新的经济现象, 尚未找到准确的定义, 我们姑且称之为美女经济。
美女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美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而美丽的内涵很丰富, 美女则是美丽内涵中活化了的人物要素, 而且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关键要素。古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 现有阅尽天下美女欲望的众多男士, 可见, 美女是挡不住的诱惑, 美女具有无与伦比的引力。然而, 在封建社会里, 美女只能成为大家闺秀, 成为家庭独享的资源。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 虽然妇女已经从家庭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走向社会, 美女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得十分活跃, 人们也有爱美之心, 秀色之欲, 但受体制和观念的约束, 美女与经济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 当然, 美女也就体现不出应有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衡量物质的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 价值在需求中产生。商家利用人们爱美、追求美的天性, 请美女出台以寻求轰动效应, 实现其经济效益, 美女则在走台中赚取可观的收入, 体现出美丽的价值。美女与经济在这种供求关系和各得其所中得到结合, 形成美女经济。美女经济在市场最活跃、经济最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率先兴起, 也充分说明, 美女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忻州自古出美女
不知是我们脚下这方水土养育了美女, 还是人种的缘故, 忻州自古就是出美女的地方。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貂蝉就出生在忻州市木芝村。据传说, 貂蝉从娘胎落地就使忻州桃杏花3年没开, 其貌美达到闭月羞花之程度。每当谈及貂蝉, 足以让每一个忻州人自豪, 而且都能津津乐道地讲一段貂蝉的故事和传说。忻州能够出现这样一位跨越时代、影响千古的绝色美女, 说明忻州具有盛产美女的土壤。据网络媒体最新公布:经过100多位资深专家的调查评比, 全国选出了20个出美女最多的城市, 忻州名列第七, 其中长相指数位居第四。也许是身在美女王国的缘故, 忻州人对忻州的美女并不在意;或者是因为贪心不足, 认为忻州的美女太少了。如果出去转一圈, 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到:忻州出美女绝非徒有虚名, 而是名副其实。笔者因外出考察, 足迹遍布珠、海、深、广和华东五市, 印象最深的是美丽的海岛和城市, 最少见的是美女, 特别是珠、海、深、广, 可以说千里之行无靓女, 偶而相遇, 也是游客。我们随团的一位导游小姐, 在忻州来说并不十分出众, 但在我们所走过的地方却引人注目。位居海南海边一个具有吉尼斯纪录的沙滩上, 几十名摄影者咔嚓咔嚓地抢拍我们导游小姐的镜头。由此可以说明, 忻州美女确实多。不妨留意一下, 忻州城市街头, 美女随处可见, 大多数农村都能找出几个如花似玉、顶级漂亮的美女。历史走过了几千年, 人类不断的繁衍生息, 忻州依然美女如云, 无愧于貂蝉故里, 无愧于美女的故乡, 美女的摇篮!
开发美女资源宝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美女也是资源, 而且是稀缺和珍贵的资源。既然是资源, 就有价值, 就是财富。遗憾的是, 在全国美女经济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的年代, 我们丰富的美女资源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尚未开发, 更没有与经济结缘。最多, 我们的美女只能在求生中奔向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当个宾馆服务员, 资源浪费严重, 实现不了应有的价值。美女大市与美女经济落后的反差, 要求我们的企业、社会和所有的忻州人以全新的目光认识美女资源、开发美女资源、发展美女经济, 做活美女经济这篇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优势的文章。
开发美女资源, 发展美女经济, 首先需要打开尘封的观念。忻州地处内陆地区, 比经济、社会发展更落后的是人们的观念。观念的陈旧, 必然对新生事物产生抵触, 尤其是美女经济这个敏感的话题, 必然引发新旧观念的碰撞与挑战, 更不容易接受。所以, 我们必须摒弃传统、世俗的陈腐观念, 用现代思维的理念去看待美女经济、接纳美女经济、发展美女经济。既然美女经济是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的产物, 就必然有其合理性;既然爱美是人的天性, 就无需隐讳;既然美女具有不菲的价值, 而且能够创造使用价值, 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 我们就不应该排斥它。面对全国美女经济的热浪, 如果我们依然无动于衷, 不仅是忻州美女资源大市的浪费, 而且也有愧于养育美女的这片土地, 更是观念落后的具体表现。因此, 在创新思维中做好、做活美女经济这篇文章, 做强、做大美女经济产业, 对于忻州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而且也只有观念的创新, 才能打开美女资源的宝库。
开发美女资源, 发展美女经济, 需要搭建一个平台。美女混于人海中, 她仅仅是一种资源, 体现不出自身的价值。要让美女实现其价值, 创造价值, 就要为美女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发展美女经济, 就要让美女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经济活动中来。选美大赛就是目前能够让美女之花绽放、走向市场的一种最流行、最有效的方法。环球小姐大赛、中华小姐大赛以及各种形式的模特大赛、选美大赛, 都创造了成功的经验。我们缺乏创造, 但可以模仿。在忻州这样一个美女资源大市举行选美大赛, 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必将一石激起千层浪。
开发美女资源, 发展美女经济, 要主打貂蝉品牌。貂蝉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最美的美女, 影响千古, 其知名度远非历代皇帝所比, 是一张无形的品牌。然而, 忻州并没有叫响这张品牌, 这笔巨大的财富只能在忻州大地沉睡。珠海, 一位历史上在当地有影响的烈女, 海上一尊塑像, 一段传说故事, 就可让游客驻脚, 打开游客的腰包。由此可见, 有名气的死人也能站起来赚钱, 就看你怎么做, 怎么包装, 怎么开发。在美女经济兴起的时代, 千古美人——貂蝉更具有开发价值。
在貂蝉身上不仅体现的是一种形象美, 而且是一种文化。与貂蝉有关的历史记载很多, 传说很多, 所以既要打貂蝉的美女品牌, 更要打貂蝉的文化品牌。首先要大量搜集整理貂蝉的历史资料, 深刻研究以貂蝉为代表的美女文化。在美女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中, 再塑貂蝉形象。二是要重建貂蝉陵园, 档次、品位要高, 用碑林、展厅的文字记载和现代美女的舞蹈表演、貂蝉戏吕布片断、导游小姐讲解传说故事等艺术形式再现貂蝉。三是在忻州城区广场、高速路出口竖起貂蝉的巨幅塑像, 使貂蝉成为忻州的重要标志。四是在选美赛中以貂蝉式现代美女为主题, 同时可以与浙江、湖北、山西永济联合, 在历史上“四大美女”出生地选拔四大现代美女, 使美女选拔赛更具特色, 更具吸引力。
打造魅力忻州
在山西以至国人的眼里, 忻州是贫穷的代名词。忻州似乎只有穷山恶水。即使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享有很高的名望, 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不知道是忻州的。貂蝉作为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 可以说妇孺皆知,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出生在忻州呢?忻州作为盛产美女的地方, 更没有多少人知晓。在开放的今天, 各地都在精心打造各自优势, 扩大其影响和知名度。海南靠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 内蒙依托草原、骏马和牛羊, 云南凭借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 上海、成都、河南等地用巨资打造人造美女, 可以说各具特色, 各有奇招。忻州作为“四大美人”貂蝉的故里, 美女的王国, 却不懂得用美女来宣传忻州、推销忻州。在市场经济的年代, 在人性回归的当今, 历史文化、现代都市、自然风光固然令人向往, 但美女更具吸引力和诱惑力。一个美女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群美女就是满园春色、百花争艳, 美女的故乡就更加迷人, 就会令更多的人心驰神往。
用丰富的美女资源打造魅力忻州, 这无疑是影响全局、搅活忻州的一子棋。要走好、走活这步棋:
一是要举貂蝉旗、打貂蝉牌, 突出选貂蝉式现代美女。这样, 就会使我们的选美大赛既不落俗套, 又具影响力, 再通过媒体的炒作, 足以影响全国以至世界。起码可以告诉世人, 貂蝉就出生在忻州, 忻州就是貂蝉的故里, 进而让忻州与貂蝉齐名, 让杨澜不识忻成为过去。同时, 通过选美大赛的竞争, 让忻州人追求美、崇尚美, 让忻州的美女更爱美、更争美, 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美女。美女辈出, 争奇斗艳, 就是最大的影响力, 就是忻州最具竞争力的品牌。
二是找准美女与经济结合的切入点。通过选美选出忻州城市的形象代言人、企业和产品的形象代言人、旅游形象大使, 让美女扮靓我们的城市, 装点我们的企业和产品。尤其是美女与旅游的结合, 更具有价值。忻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美女资源全国少有, 两种优势资源的组合, 必将使忻州的山更奇、水更美、人更靓。我们不妨用“奇山、秀水、雄关、美女”作为旅游促销的口号, 忻州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这块具有山、水、泉、林、洞和佛教文化、古战文化的旅游资源宝地, 一定会富于更加神秘的色彩, 吸引更多的目光关注忻州, 更多的游客挺进忻州。
美女是挡不住的诱惑, 美女的魅力无穷, 美女的故乡一定会在打造与开发中更加光彩夺目。
忻州美女全国排行第七, 其中长相指数名列第四, 这是忻州在全国能够排上队、挂上号的不多的优势。市场经济为发挥这一优势, 开发美女资源宝藏提供了机遇与可能。只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认真研究, 悉心打造, 精心开发, 丰富的美女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美女财富是可能与现实的, 美女经济成为忻州最有影响力、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也是大有希望的。笔者相信:忻州丰富的美女之花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中一定会开得更加绚丽, 也必将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
薛双平孙崇文
赞成者希望要宽容
美女经济也是卓越的创意经济
现在社会已不是古板社会, 而是丰富多彩、五颜六色的个性和开放世界。举个例子, 过去我们谈论某个女性的回头率可能会被认为是流氓。现代女性特别是年轻时尚女性则将回头率当做魅力象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理解政府推出的“美女经济”, 自然别有一番味道。
现代政府是服务政府、责任政府, 这种服务和责任不一定非得不苟言笑、古板生硬, 只要政府作为奠定在公民需要和社会真善美基础上, 就是钟情时尚事物和精神新潮, 甚至成为流行色的导演和代言人, 也不为过错。毕竟, 政府不能一味扮演面孔威严、缺乏时代性的“迂腐套中人”, 而应走近群众, 接纳时尚信息, 成为“吸纳时代空气的发展者”。所以, 政府研究、发布“美女经济”行情, 也是对民意的顺应, 是对时尚潮流的积极倡导, 和政府本身的行政定位、服务形象以及现代法治精神, 没有构成任何不敬。
如果非要为“美女经济”寻找合适理由的话, 这是一种卓越的“创意经济”。“美女经济”好处多多:美国得州大学的丹尼尔·S·哈默梅什教授与密歇根州大学的比德尔从1994年开始对美国、加拿大的几千个家庭进行调查和分析,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被访者中, 自认为属于“丑陋”之列的工作男人占9%, 他们赚取的薪水比长得英俊的男人低9%, 被划分在“长相在平均水平以上”或“英俊”的工作男人为32%, 薪水也多5%。同样的方法分析职业女性, 丑的职业女性薪水少5%, 美女则多赚4%。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博士陈焕然也承认, “在同等条件下, 美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个人的机会成本。短短的几年内, 整容美容一跃成为继买房买车、旅游之后的第三消费热潮, 仅美容消费近年年均就已突破200亿元”。不少大学生到整形医院一本正经地订购起“金喜善的鼻子”“赵薇的眼睛”“舒淇的嘴唇”“林青霞的下巴”, 让人叹为观止。我的70多岁的老岳父, 看到“经常欣赏美女图片能长寿”的报道, 特意搜集了很多美女图片, 自我欣赏。美女经济已成为了无法阻挡的经济大趋势, 山西忻州当地官员称要利用美女发展经济, 希望将美女效应当做旅游品牌, 进行大张旗鼓的开发和挖掘, 不失为一种智慧做法。
雷振岳
别对“美女经济”过度敏感
美女可以“养眼”, “美女经济”更是前途无量, “美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 其本身当然没有原罪, 关键是人们能够端正心态, 改变观念, 并能在政府的引导下健康发展, 而如果带着有色眼镜或者歧视的心态来看待“美女经济”, 那“美女经济”恐怕就失去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 其发展前景也就无法乐观。
李先梓
反对者批评政府不务正业
政府情有独钟美女折射了什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女人爱美, 男人爱美女, 这本是十分正常之事。对公民来说, 法无禁止即自由, 无论是女人爱美, 还是男人爱美女, 都是私人的事情, 无所谓对与错。但是, 对于有用公权力的政府来说, 则应该是法无授权不得为之, 政府仅仅情有独钟美女, 那就有点问题了。在山西忻州的政府网站首页上, 一个叫“美女论坛”的栏目赫然在列, 里面内容丰富, 而其他一些栏目却乏善可陈, 有的甚至空空如也。
美女具有吸引力, 在如今这个“眼球经济时代”, “美女搭台, 经济唱戏”, 一举双赢, 也算得上一件好事。但问题是, 美女能搭多大的台, 经济能唱出什么戏, 现在还没有有价值的实证资料。因此, 政府网站把宝仅押在美女身上, 不仅美女难以承受, 估计政府也难以承受其重。其实, “美女搭台”如果没有“领导简介”“走进忻州”“自然资源”“名优特产”“旅游概况”这些基础的内容, 无论如何是搭不起台的。在美女经济大戏唱好之前, “劳动关系”“特殊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等, 也是老百姓更加关注的。
政府网站就是政府的窗口, 透过这个窗口, 我们可以窥见政府思想的一斑。政府网站对美女情有独钟, 而其它栏目基本上全面处于荒芜状态, 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 也让“美女经济”的借口经不起推敲。即使“美女经济”属实, 其它内容的荒芜, 也只能说明政府的短见与浮躁, 看不见政府的务实与亲民。
古有训诫:“红颜祸水”。实际上, “红颜”乃父母所赠, 本身并无原罪;相反, 正是政府和官员过分爱美女, 才造成了“红颜薄命”的悲剧, 造成了自己的悲剧。因此, 为了自己, 为了百姓, 也为了“红颜”, 我建议政府还是莫情有独钟美女, 对广大百姓, 不分美丑, 不分贫富, 不分贵贱, 应同一视之。
郭文婧
政府网站何以沦为“美女论坛”
政府网站沦为“美女论坛”, 看起来比较荒谬, 其实“命苦不能怪政府”, 也是出于无奈啊。
山西出煤炭, 天下皆知, 忻州作为“黑金”闪烁之地, 大款云集为必然, 政府用钱也方便。早在2007年, 央视《焦点访谈》就曝光过忻州市煤监局向煤矿要钱盖大楼的丑事。可如今煤炭行业正处在整顿阶段, 资金流锐减, 当地政府“无可奈何花落去”, 只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既然当地文人考证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基本可以确定是忻州人”, 何不“利用美女发展经济”呢?再看近几年, 来势凶猛的煤炭经济着实冲昏了山西各地政府的头脑, 想忻州也不例外, 一切工作向着这个“黑家伙”献媚自不必说, 而且某些官员还有干股在里面, 如今大大小小的煤矿被国家收回, 断了财路, 这些人哪有心思再搞其他事情?当地政府网站“政务信息栏目”不交白卷才怪!还有, 忻州政府网站连“领导简介”这样重要的信息都没有也能理解:一是怕群众投诉烦人;二是领导因煤炭“绊倒”换来换去, 也就懒得更新了。
但依我看, 忻州政府网“空虚”得光明磊落, 与其弄成全国一个模板, “八股文”没人看, 还不如弄个“美女论坛”吸引眼球呢。
查俊
政府网站怎对“美女”偏爱有加
政府网站突出“美女”, 这也许与当地的历史有一定的联系, 但主要是“美女”两字比较亮堂, 冠上这两字可以吸引众多的眼球, 大量地提高点击率, 说话的人也多, 人气也旺。据说“美女论坛”的内容主要是由忻州市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管理, 可见该地方对美女的重视程度。
官方网站成为美女网站, 也许是以美招商, 以美引人, 用美来打造当地的形象, 可是美女并非一地拥有, 美女处处是, 打开网站、打开视频各种美女应有尽有, 如今的选美、选超、选模特的比赛比比皆是, 有多少人会专程为着美女而舍近求远到此地一览风彩?要说讲究美, 展现美,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观, 又有谁会用千年前的审美标准来衡量当今?把过时的美, 把以往的美人当作一种骄傲, 不是超前, 而是落伍。
政府网站成了美女网站, 写文章的人是美女写手, 看论坛的人是美女爱好者, 上网津津有味谈的是美女, 美女高于一切。而老百姓想说话, 想办事, 想提建议却找不着门, 美女就像一道隔离墙, 把公众与政府相隔离, 此种美女网站显示不出美, 却增添了几分庸俗。
当地政府网站以美女代替, 其实是不务正业, 一心想着美, 双眼盯着美, 希望通过美女获得意外的收获, 而把如何利用网站与老百姓互相沟通的职能忘了, 把了解民意、为民办事的主事忽视了, 追求美, 反而忘了美。
潘有刚
政府网站设美女论坛暴露了什么?
利用美女能否发展经济暂且不论, 政府网站设“美女论坛”却暴露了很多问题。
首先, 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网站形同虚设。本来, 政府网站是用来发布一些政策信息、介绍地方特色、方便群众办事的一个平台。然而, 现在很多政府网站却是一个空架子——网站建好后, 新闻长时间不更新、邮箱退信、电话无人接听, 有的甚至是空号, 还不如忻州干脆直接办个“美女论坛”呢!
其次, 暴露了一些政府机关人浮于事、不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在忻州政府网站上“百件实事网上办”的栏目中, 虽然有“劳动关系”“特殊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等栏目, 却没有提供任何信息。不知是公务员们忙于为民服务而无暇上网填充信息, 还是压根就没有为民办事, 没有内容往网站上填?我想, 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因为, 公务员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打牌、“偷菜”等新闻早已屡见不鲜。
此外, 政府网站设美女论坛更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低下的执政能力、低俗的思想。发展地方经济靠什么?靠的是地方自然环境、优良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而不是利用美女。网站文章认为, 应该开展各种内容和形式的选秀活动, 如选美大赛、模特大赛以及广告明星、导游天使、礼仪小姐、形象大使等的选拔大赛等, 把忻州的“美女资源”充分地挖掘出来, 有效地利用起来;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团体和社会的积极参与, 借助“美女效应”, 提升企业形象, 开拓潜在市场, 以“美丽经济”的魅力, 推动旅游业的崛起。笔者认为, 这种“美女效应”思想是很短见的。如果企业的产品质量不好、旅游环境没有什么特色, 再美的美女也拉动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政府网站设“美女论坛”所暴露的问题, 希望能引起地方政府官员的深思。张成浩
政府网站设“美女论坛”干什么?
笔者注意到, 在原来的忻州政府网站首页上, “信息动态”的下方确有一个“美女论坛”, 现在登录发现, “信息动态”的下方已经换成了“名人轶事”, 而“美女论坛”却无影无踪了。看来, 众议之下, “美女论坛”这个“丑媳妇”, 还是羞于“见婆婆”的。
真不知道, 当初政府网站设个“美女论坛”干什么用?据说, 是为了开发“魅力资源”, 发展“美女经济”。一些人为何动了这个念想?一是专家考证,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基本可以确定是忻州人;二是专家评比, 忻州美女数量名列第七, 其中长相指数位居第四;三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选秀活动挖掘忻州“美女资源”, 借助“美女效应”, 发展经济。
看来, 在一些为政者的眼里, “美女论坛”的吸引力远比民生问题大得多。
由此, 我们可以联想到, 近年来, 一些政府网站在政务信息公开方面总是遮遮掩掩, 在回应民意诉求方面总是漫不经心, 有的用“已阅”搪塞, 有的根本不作回复。而对一个“美女论坛”反倒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政府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没错, 但应该多在发展实体经济上下功夫。靠施“美人计”, 靠低俗的选美, 就算能够获得一些经济效益, 也一定不是长久之事。李学人
“美女论坛”是“美女经济”走火入魔
“美女论坛”的背后是忻州市挥之不去的发展焦虑。发展是个硬道理,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地方官员谁不希望当地经济在自己的任上能有较大发展?但是, 由于各地的经济基础、发展条件千差万别, 决定了各地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又相对恶劣的忻州市为例, 尽管近年该市为发展经济想了很多办法, 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据2009年12月30日召开的忻州市经济工作会议透露:2009年, 忻州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山西省最少, 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绝对额也仅仅是“摆脱了在全省垫底的位次”。在此背景下, 忻州市对“美女经济”寄予厚望, 不过是在发展经济上黔驴技穷之后自己为自己吹了一个梦想的肥皂泡而已。
忻州市政府网站的“美女论坛”, 实际上是在炒别人早已吃过的“美女经济”的“剩饭”。然而, 其他一些地方“美女经济”的实践已经证明, 寄望于“美女经济”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完全是痴人说梦, “只见美女、不见经济”就是各地“美女经济”共同的最终结局。明知无效却依然执著于此, 可惜中国之大, 忻州市政府网站开设“美女论坛”、推动“美女经济”的苦衷却无人能懂!
正因为如此, 对于有的网友指责忻州市在政府网站上开设“美女论坛”是不务正业的说法, 我实在难以苟同。因为在忻州市, 至少在忻州市某些政府工作人员的眼中, “美女经济”绝对是事关忻州发展的重要工作, 甚至是“中心工作”。只是, 忻州市对“美女论坛”“美女经济”的执著, 实际上已经走火入魔, 而这比不务正业的危害更甚!
选秀活动刺激经济发展, 显然是个歪主意。真搞不懂, 开设“美女论坛”究竟是为了发展经济, 还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猎奇需求?或许, 那些热衷于“美女经济”的人, 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经济”上, 而是放在了“美女”上。如果真是那样的话, 我看仅仅把“美女论坛”从政府网站上撤下来, 还远远不够。瞿玉杰
根据中央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精神,针对我县实际情况,为寻求我县公共文化体系完善与发展的捷径,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同时为上级领导研究事业单位改革问题提供第一手资料,县文广新局对我县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情况做了深入的调查,了解了发展现状,发现了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县制定了县级有文化活动中心、乡镇有文化服务中心、村有文化大院的建设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逐步形成了遍布城乡的较为完善的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文、图、博三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了带头作用。县政府投资2200万元,2010年建成了集文化馆、图书馆、汉画砖博物馆和电影院、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自2010年6月以来,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已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中央每年补助文化馆、图书馆各10万元,保证了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保障。新野汉画像砖博物馆是以汉画像砖为主的县级专题馆,在全省首屈一指。中央每年拨付50万元资金保证了博物馆的正常开放,-1- 拓展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的知识面,服务了县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
文化馆位于文化中心三楼,建筑面积近1600平方米,内设多功能排练厅、群众文化活动室、音乐舞蹈创作室、美术书法摄影室、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及培训中心,负责策划、组织、辅导大型文艺活动、节庆文化活动,培训文艺骨干,挖掘和搜集整理民间文化遗产等工作。文化部配备的流动舞台车为全县的文化演出活动提供极大的便利。
图书馆位于文化中心二楼,建筑面积1600余平方米,藏书近五万册,内设图书超市、读者俱乐部、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报刊阅览室、书库和外借处。图书馆是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是我县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提供阅读知识的重要阵地。其中,作为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县级支中心,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配备了40台电脑可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查阅服务。
博物馆位于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700余平方米,共分《历代珍品》、《汉砖春秋》、《名人天地》三个展厅。博物馆收藏文物5200余件,其中汉画像砖500余件。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使用的石器,下至1911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充分展示了我县社会历史发展的全貌。目前,博物馆已经成为全县人民及外来人士了
-2- 解我县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2、乡镇(街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力军。2011年以来每个乡镇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免费开放(县级应配套1.5万元没有到位)。2008年开始,文化站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每个乡镇中央补助资金为24万元,截止2012年,全县15个乡镇(办事处)已基本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改建新建工程。2012年乡镇电子阅览室项目共涉及我县6个乡镇,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2012年文化站设备购臵项目涉及我县5各乡镇,2014年6月15日设备已由省里发到各乡镇,后续工作正在进行中。
3、广大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大的受益者。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2008年开始实施,截止2010年全县共建成信息资源基层服务点257个,2008年至2012年全县共建成农家书屋250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2008年以来“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已累计达到200余场、“送电影下乡”也已累计达到10000余场,为广大农民朋友送去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和宝贵的精神食粮。
二、存在的问题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央惠民工程的重要措施。广大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业余生活,提升了文化素质,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文化惠民工程得到了广大人民群
-3- 众的热烈欢迎,但是,在基层特别是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一是设施不够健全。自从老戏院荒废以后,我县至今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演出场地,使文艺演出只能在广场上进行,一遇上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演出只能停止。乡镇文化站办公条件普遍较差,大部分行政村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室,更别提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所配备了各种设备,多数村由于没有专门的场地,只能放在村支书或文书家中。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国家、省、市专项建设资金下拨的同时,都要求县级有一定数额的配套资金,但这些配套资金都没有按时足额落实到位。乡镇文化建设项目每个乡镇中央补助24万元,要求县级配套24万元,县里又不能及时足额配套到位。造成每个乡镇都有24万专项资金,可按照目前的物价各方面成本,即便县级资金配套到位,也建不成一个合格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乡镇文化站没有专门的独立账户,每次下拨的各项资金都只能汇到乡镇财政所,分管文化的乡镇领导往往不主抓财务,造成专项资金不能有效利用。
三是省级设备集中采购滞后。
2012年4月签订的乡镇公共文化设施中的设备购臵,2014年6月才到,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中的设施至今未到,2013年农家书屋建设中的图书采购项目至今未签合同。2013
-4- 年的乡镇(街道)、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中的设备购臵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设备购臵项目合同,今年5月份刚刚签订,省里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进行采购,设备到基层可能在明年下半年,滞后的工作进度影响了公共文化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
四是专业人才短缺。1.县级文化专业队伍人才奇缺,业务骨干年龄偏大,业务培训力度不够,存在严重的文化骨干后继乏人现象。2.15个乡(镇)文化站目前还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由于缺乏管理,所配备的设备得不到有效利用,加之人员流动频繁,致使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及时排除。3.农家书屋及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缺乏管理人员,导致各种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对策及建议
按照中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精神和省、市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新野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下面,针对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野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如下:
1、制定发展规划。县政府应制定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文化要发展,规划必先行。建议县政府要在县“十二五”规划中,结合新野实际,组织文化电、旅游等相关部门制订出台《新野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提
-5- 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发展战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文化发展格局、管理体制及运作体制。
2、确保资金配套到位、集中使用。积极配合上级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使各项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为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建议县政府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各种惠民工程实施的时候,多实地考察、调研,加强资金的管理和审计。建议是否可以使各项资金能集中使用,以免出现“撒胡椒面”的情况,造成专项资金的浪费。
3、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各乡镇(街道)文化站编制基本为3-5人,而实际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基本上就文化站长1人,个别乡镇还没有配文化站长,而且文化站长多为兼职,建议乡镇加强文化干部的管理,使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有专人专干,村里有专人管理农家书屋和信息资源共享点,确保各项惠民设施发挥作用。再者要狠抓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县级要建立一支专业的编导演队伍,加强基层业务的指导和文艺骨干培训,建议出台一套激励奖惩机制,为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新野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4年6月20日
哈呼政发〔2014〕1号
一、2013年工作简要回顾过去一年,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一城一谷一集一纽”①战略布局,积极应对挑战,合力攻坚克难,区域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结构调整持续优化,经济运行又有新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巩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18.8:43:38.2调整为18.4:43.1:38.5,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5亿元,增长8.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亿元,增长30.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15.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亿元,增长14.1%;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2.1亿元,增长22%;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万元,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万元,增长12%。园区建设持续提速,品牌形象又有新提升。开发区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65亿元,增长17.7%;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3.03亿元,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增长38.3%。“药谷”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新引进德顺长、成程集团等医药项目27个,天宏药业等30个项目开复工,园区新增建设面积2平方公里,集聚医药企业63家,形成了以科技研发、生产加工、贸易物流为主导的全产业链体系,被工信部批准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食品企业增至48家,在省市产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东北市场、杉杉商业综合体等大项目开工建设,大商贸格局初步形成,城市载体功能逐步完善。招商引资持续升温,项目建设又有新突破。构建了以区级四大班子领导挂帅,5个招商分局、63个招商工作组齐上阵的引资工作新格局。全年新引进杉杉商业综合体、武汉柏霖生物、台湾大成长城集团等大项目77个,签约总额325.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7.6亿元,分别完成全市产业大招商任务指标的112%、156%、184%。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8个,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全年实际使用内外资分别达107亿元和1.49亿美元,完成任务指标的114%和129%。在全市率先打响春季集中开工战役,全年共有哈药新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东北市场等103个大项目实现开复工,完成投资136.2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54个。1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7亿元,完成计划的101%;1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7亿元,完成计划的387%。利民开发区被评为全市产业项目大招商先进单位。转型发展持续深化,都市农业又有新跨越。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4亿元,增长7.5%。大灾、大汛之年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增幅列全市第三,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坚持农业向特色、规模、深度开发调整,新增棚室蔬菜7000亩;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16家,新建千头猪场4个,建成规模生猪养殖场62个,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生猪养殖调出大区;新发展杨林湿地水上乐园等旅游农业项目20余个。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节水灌溉工程58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实施田间工程,新打机电井87眼,打造高产稳产田4万亩。积极争取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新增各类大型农机设备163台(套)。植树造林7500亩,更新农防林352条。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00余家,流转集聚土地66万亩。宜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又有新变化。新城区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编制完成36平方公里控详规划、哈铁北站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以提升城市承载功能为重点,投资2.86亿元完善基础设施,新建长青大街、福州路等“5路1桥”②;对四平路扩建维修,对呼兰河二道河桥进行加固;扩建利民二水厂,新增日供水能力3万吨。老城区立足打通断头路、疏解拥堵节点,加快路网升级改造步伐。总投资6443万元,新建东北环路、文明东路等7条道路3.96公里。维修巷路38条9.2万平方米;完成建设路东段沥青罩面2万平方米。改造建设路东段、北大街路段排水管线1587米,老城区积水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呼兰河大桥改造工程如期竣工投入使用,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道靓丽景观。呼兰河客运码头建成投入使用,开通萧红故居至湿地公园旅游公交专线。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580户。完成90套廉租住房配建、分配任务,新增廉租补贴140户。老城区三水厂实现并网供水,居民用水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城市管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拆除违建房屋43万平方米,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15公顷,购置各类环卫绿化机械设备44台(套)。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全区争创四星级村3个、五星级村1个。全年改造桥梁23座、泥草房6878户。利民街道城中村改造搬迁安置4个村屯525户,腰堡街道大堡村1.4万平方米灾民回迁楼投入使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事业又有新进步。科教文卫协调发展。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86家,高新技术产值同比增长10%。哈师大附中利民校区招生工作顺利启动,降低30分招收呼兰学生80名,占招生总额的28.6%;顺迈中小学校教学楼和体育馆主体封顶;实施校安工程6所,创建标准化学校7所,新建、改建幼儿园7所。推进顺迈集团、国药集团、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顺迈医院开诊进程加快;村级医改工作全面启动,大用镇卫生院医疗楼和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农村居民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萧红多媒体数字展馆正式启用;成功举办第三届湿地旅游文化节,对外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建立市级体育示范社区 2个。深入开展“惠家工程”,为2244对育龄夫妇实施了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城乡低保分别新增1280人和3670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9700万元,发放救灾救济资金1008万元。新农合参合34.8万人,参合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21.7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6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9万人,社会保障达标率100%。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66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225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下。基层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区敬老服务中心和4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3家,增加床位746张;新建千米社区服务中心2个。全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暨城市社区建设现场会在我区成功召开,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文明创城持续推进,社会管理又有新探索。围绕“干净起来、秩序起来、文明起来”,扎实推进“三公九重工程”③,城市交通秩序、卫生环境、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清冰雪工作得到市里肯定。科学进行区划调整,新增社区9个,完成新设利业镇和沈家、长岭撤镇设街申报工作。深化“平安呼兰”建设,大用镇“多村一社区”以及大学城“三联一创”等综治经验在省市会议上交流,群众安全感综合指数排名列全市第二位。进一步理顺安监工作机制,我区率先建立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做法在全市进行推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渐进稳妥推进。全面开展信访积案攻坚战,福临家园等一批回迁安置老大难信访案件得到成功化解。机关作风持续转变,自身建设又有新加强。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下联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加大精文简会力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审批服务,为70个项目办理审批要件302件,现场办公11次,无偿代办12项,政府效能进一步提升。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意见32件,政协委员提案97件。深入开展“政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对全区29个行政执法部门进行现场评议,公务人员不作为、慢作为等“四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保持行政问责的高压态势,先后查处作风建设案件12起,问责公职人员23人,并将违规发放购物卡等4起典型案件向全区通报,机关纪律、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审计、统计、法制、档案、残联、老龄、气象、物价、人防、区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也都取得较大成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鼎力支持和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开拓创新、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深刻体会到:成功应对复杂形势的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抓招商、上项目、聚产业作为既管当前又利长远的根本举措,统筹规划,综合施策,强力推进,成为引领发展的核心支撑。特别是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药集团和国内500强企业杉杉集团、永达集团,对提升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加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牢固树立“筑好巢才能引来凤”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引导全区上下强化“做主人、靠自己”的责任意识,倡导“难为别人就是难为自己,方便别人就是发展自己”的服务理念,通过完善配套、提升效能、规范执法、强化问责等一系列强有力举措,全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吸引了投资,争取了主动。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赢得了百姓的理解支持、信任和拥护。特别是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总投资11.6亿元,启动实施了新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工程以及困扰老城区多年的供热、供水、地下管网改造等15件民生实事,共计136个项目,除个别项目如农村公路因上级计划调整没有实施、150万平方米集中棚改因慎重考察合作企业、论证具体合作方案,计划明年正式启动外,其余近百个项目全部得到有效落实。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打造过硬队伍作为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锻炼干部、在为民服务的最前沿磨砺干部、在急难险重的第一线检验干部。特别是面对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各级干部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以“保家护民”的果敢和担当,连续奋战堤防一线,成为我们迎战松花江、呼兰河双洪峰的中流砥柱,使我区在大灾之年没伤一人一畜,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呼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底子薄、基础弱、总量小仍是我区当前的主要矛盾;优势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短、配套产业不完善,投资大、牵动力强的立区大项目还不多;城镇化进程缓慢,新城区载体功能不完备,老城区基础设施欠账多,中心村镇建设迟缓;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刚性支出多、新兴财源少、增收渠道窄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善;体制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部分部门职责交叉、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个别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缺乏攻坚破难的勇气和创新突破的方法。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主要工作任务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根据中共呼兰区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的部署,确定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跨河北扩、沿江东拓”全面城市化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一城一谷一集一纽”建设目标任务,抓改革、促发展,聚产业、上项目,转作风、惠民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开创呼兰改革发展新局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增长1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2%;万元GDP④综合能耗降低4%。同时,区政府还要竭力办好以下12件民生实事:1.维修农村公路67公里,改造平交道口30个,安装警示标志225个,改造危桥14座。2.新城区建设阳明滩联络线、昆明大街、规划一路、北站广场等“11路1泵站2桥1广场”⑤。3.启动老城区内、外环路⑥建设;完成萧红大街景观大道建设,维修扩建3条城区道路;启动建设呼口大桥至哈肇路连接线。4.改造老城区2.8万户旧楼供水计量设施,更换20栋旧楼地下供水管线,清洗30公里供水主管线;改造排水管线2条,重新铺设排水管线3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解决9个村屯1.2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5.启动老城区集中棚改一期91.6万平方米项目;完成电机厂二期等4个棚户区改造任务;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200户15万平方米。6.实施一排干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干渠整治、道路修建和绿化美化项目;完成人工造林5000亩;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7.加快呼兰河公园配套建设;改造步行街广场和历史文化公园。8.加快交通、城管等公共设施建设,新建停车场20处,完成40个公交站亭建设;增建垃圾中转站2个、水冲式公厕6个、环卫工人休息房8个。9.启动水毁工程修复和呼兰河治理工程,修复加固呼兰河堤防麻家围子等险工弱段,加高培厚呼兰河左岸孟家堤防段。10.启动附属实验小学和顺迈小学扩建项目,续建幼儿园1所,维修改造学校2所,创建标准化学校8所。11.启动区第一人民医院综合医疗楼建设项目;争取顺迈医院尽快开诊、嘉润医院新综合楼投入使用。12.新建200张床位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维修改造第二殡仪馆。为实现上述目标,着力做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把改革作为最大“红利”,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致力以改革促进转型发展,靠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精简机构、优化职能的总体要求,全面清理内设机构,推进食品药品、卫生和计生、文化等部门的机构及职责整合,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做好补充和完善政府职能部门“三定”⑦工作,切实解决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脱节等问题。继续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非行政审批事项,做好省市行政审批权限下放的承接工作,建立行政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力度,推进“两集中,两到位”⑧,启用新的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坚持精干主体、理顺关系、企业运营、高效管理,继续深化开发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加快开发区体制由政区合一向区企一体转型。以“三个公司”⑨为平台,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吸引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融资参股,做实土地收储、基本建设和投融资等各类运营平台,提高资产运营、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效益,增强开发区服务效能和自身造血功能。建立新型的用人管理制度,面向社会公开引进专业人才,逐步实行人员聘任制和试用期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落实“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先行先试,获得先发优势和改革红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推进农村产权要素市场化、资本化进程。全面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农田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区乡村三级服务机构及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落实机构编制、规格经费等事项。建立与哈尔滨银行、浦发村镇银行、信用联社对接平台,拓展合作社融资渠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新型主体发育。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指导意见,促进合作社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推进财税工作创新。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开源节流两手抓。积极争取省、市财源建设专项资金,巩固壮大主体财源。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推进公共信贷平台建设,努力破解项目建设融资瓶颈。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编制,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加大对商业、粮食、供销、工业等重点领域国有资产监管力度,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完善偿债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加大对乡镇街道转移支付力度,专项化解乡镇债务。推进社会体制及其他领域改革。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落实、稳步推进涉及民生等领域的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一体化管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引导非公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最大限度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园区转型,进一步提升药谷品牌影响力。围绕打造“药谷”品牌,进一步加快生物医药园区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确立在省、市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投资2.5亿元,建设昆明大街、哈药总厂环路等“4路1桥”⑩基础设施,提升园区载体功能。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新拓展3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吸纳更多医药企业入驻。加速医药产业集聚。抢抓生物医药产业整合、并购和大企业扩张的难得机遇,加速引进研发型、生产型、配套型项目,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重点推进投资5亿元的国药物流、投资2.76亿元的农业部疾控中心动物疫苗产业化等项目,年内力争引进医药产业大项目18个。完善公共平台建设。依托哈医大研发中心和哈药集团药物研究院,建立集生产力促进中心、新药研发、成果孵化和检验检测于一体的公共平台,打造研发高地、孵化洼地和检测基地。确保生命医药创业大厦、院士工作站、实验动物中心上半年正式运行,药物中试基地争取年底通过认证并具备生产能力,GLP实验大楼年内完成设计并争取开工建设,药物研究院力争年底投入使用。强化配套服务支撑。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支持科技要素和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围绕“药谷”建设,强力推进雷帕霉素等10余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借鉴上海张江、江苏泰州等地“筑巢引凤”的成功经验,在园区内规划建设标准化工业厂房1万平方米。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继续把抓产业、上项目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始终保持“举全区之力抓大项目”的推进态势,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着力提升产业项目投资规模。全年计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00个,投资总额570亿元,计划投资1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1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按产业类别划分,生物医药项目30个,绿色食品项目12个,商贸物流项目6个。着力提升产业项目谋划水平。谋划产业大项目30个,年内达到商业计划书深度项目10个以上,力争生成和落地一批千万、亿元级大项目。围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以上海复兴集团、康夷宝保健品、鼎泰丰、秋林食品为重点,加紧谋划一批园区项目;以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检测平台、义乌小商品工业园区为重点,尽快生成一批配套项目;强化与上海张江、江苏泰州等医药园区联系,及时引进一批转移项目;加大对沿江旅游产业带等项目包装力度,策划运作一批储备项目;把握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积极对接,向上争取一批规划项目。着力提升产业项目集聚能力。在深入推进药谷和食品产业园建设的同时,围绕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杉杉商业综合体项目,打造一站式品牌购物中心。推进投资22亿元的永达名车广场项目,打造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端汽车销售有形市场。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国药物流项目,打造全省最大、最先进的物流配送中心。实施北斗综合示范应用工程,打造北斗产业基地。着力提升产业项目推进质量。坚持谋划项目抓洽谈,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推进,竣工项目抓达产。重点对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实施领导包保、监控服务和要素保障,确保齐云医药、开润包装、大成农牧等签约项目按期开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东北市场、杉杉商业综合体、天宏药业等在建项目如期复工,誉衡药业、威凯洱药业等竣工项目全部投产。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招商引资,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继续保持“大招商、招大商”的推进态势,加速由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定向招商转变,着力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注重招商质量。严格执行入区项目评审制度,科学评价论证,严格准入标准,重点面向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着力引进投资强度大、产业支撑强、财税贡献突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力争新引进项目55个,签约总额270亿元,到位资金41亿元。创新招商方式。继续推行部门招商、乡情招商和代理招商,实现招商方式、招商主体多元化。以区级领导为主体,发挥7个招商工作组作用,围绕重大产业项目跟进洽谈,带队开展定向招商;以招商局为主体,5个招商分局根据产业和地域,开展专业招商;以开发区领导为主体,针对所主抓的产业,开展产业招商;以国药集团、杉杉集团、台湾大成长城集团等企业老总为主体,发挥其人脉资源优势,实行以商招商。提高招商成效。强化同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的联系,对国内外500强以及行业龙头企业,以聘请招商顾问、设置区域代理等形式,全面掌握重点企业的发展布局和业务拓展方向,主动推介,强化对接,提升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对国药物流、上东医药等已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主动靠前对接,尽快签约落地;对北京亿阳、四川沱牌等意向性项目,加快跟进步伐,达成投资意向,努力形成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格局。坚持域内外企业同等待遇,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新上项目。
(五)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进一步加快都市农业发展步伐。抢抓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历史机遇,全力推动农业转型、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加快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优质稻米产业园区、高效蔬菜产业园区、畜牧规模养殖园区、龙头企业产业园区。扩增种植业示范园区5个、面积10万亩,实施“旱改水”2万亩,沿江扩稻8000亩。推进滨兰公司、双达集团大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辐射带动“粮改菜”5000亩以上。扩大与麦肯集团合作,依托文俊、金山合作社发展专用马铃薯3000亩。推进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新改扩建标准化畜牧示范场20个,发展网箱养鱼3处。强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认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以上。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为重点,推进呼兰韭菜和大葱等地理标识品牌开发。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和节水增粮行动,新建各类水源井233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5万亩。实施水毁工程修复和呼兰河治理工程,对呼兰河堤防麻家围子等险工弱段进行修复加固,对呼兰河左岸总长14.4公里孟家堤防加高培厚,达到20年一遇标准。更新大型农机具200台(套),新建水稻育秧小区7个,打造高产稳产田3万亩。实施孟家乡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84公顷。启动沈家周边7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综合整理土地4万公顷。着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走“内涵挖潜、合作发展”的路子,以现有村级资产资源参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入股农业企业,以存量换增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逐步解决村集体“空壳”和债务积重难返问题。选择一批基础好、潜力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涉农企业,启动村社、村企合作发展试点,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扶持农村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增加生产性收入。扶持农民自主创业,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增加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加大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增加工资性收入。全年开展“阳光工程”技能培训4000人,新增农民转移就业6000人。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以规划为引领,强化政策扶持,配套推进中心村镇建设。加快大用田园新城、沈家大罗小镇建设,带动周边3个村屯撤并,打造新型村镇建设样板。加快腰堡街道永丰村搬迁进程,年内实现应迁尽迁。推进许堡蒲井、方台小方、莲花老哈3个村整村扶贫开发,力争两年内整体脱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完成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建设,维修农村公路67公里,改造平交道口30个,安装警示标志225个,改造危桥14座。
(六)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建设,进一步彰显现代都市城区新形象。坚持用经营城市理念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城市,扎实开展以“八大环境,一项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按照“一城一谷一集一纽”的城市空间布局,围绕“完善功能、彰显特色”的规划主题,重点推进老城区道路交通、给排水、一排干及周边环境整治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滨水岸线及重点区域的控详规划,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控详规划覆盖率。继续完善新城区总体规划,完成东区产业规划、北斗规划和重点园区概念规划,编制利业镇规划、6平方公里控详规划和阳明滩联络线等重点管网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乡村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发展。完善城区载体功能。坚持“配套围绕项目建”,进一步提升新城区服务“北方药谷”的保障能力。全年计划投资3.08亿元,建设阳明滩联络线、北站广场等“11路1泵站2桥1广场”,重点为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园区和哈铁北站配套。完成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做好接纳哈药总厂污水处理的前期准备。加大与电力规划、热力燃气等部门的协调力度,推进药园和已建项目的相关配套建设,确保园区发展和项目投产运行。围绕改善群众宜居环境,进一步加大老城区改造建设力度。启动老城区集中棚改一期91.6万平方米项目。投资1.8亿元启动内、外环路建设,逐步形成“两环四射”的路网格局。完成萧红大街景观大道建设,维修扩建老城区3条道路。启动建设呼口大桥至哈肇路连接线。对20栋旧楼地下供水管线进行更换,对30公里供水主管线进行杂质冲洗,迁移配置户外水表2.85万户,对小十字街至食品公司、新胜路西段2条排水管线进行改造,对东府路加油站东侧等易涝地段3条排水管线重新铺设。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200户15万平方米,新增廉租补贴135户,完成电机厂二期等4个棚户区改造任务。推进呼兰河公园建设,对步行街广场和历史文化公园进行改造升级。建设停车场20处,完成40个公交站亭建设。增建垃圾中转站2个,建设水冲式公厕6个,环卫工人休息房8个。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城市景观建设,对呼兰河桥及南大街、萧红大道实施亮化、美化。深入开展交通秩序、小区环境、市容市貌、公共卫生、建筑垃圾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净化市容环境。加强市场摊区管理,规划设立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购置专用车辆设备,提升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推进“五定”制度,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配合城市改造和道路建设,有序推进街路命名及街路牌设置工作。加大违建治理力度,坚决杜绝新的违建发生。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各5000亩,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投资7.5亿元启动一排干综合整治项目,加快推进干渠整治、道路修建和两侧绿化工程,打造城市景观绿带。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推进呼兰河综合整治,改善水环境质量。推进华电哈三电厂一期脱硫、脱硝改造项目建设。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推进哈尔滨义利农牧科技大型沼气、富强益民养殖合作社沼气工程2个农业源减排项目建设。推进村屯和道路绿化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七)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改善,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坚持民生优先,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好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附属实验小学和顺迈小学扩建项目,推动哈师大附中利民校区9月正式开学;续建幼儿园1所、维修改造学校2所、创建标准化学校8所。加强卫生事业建设,启动区第一人民医院综合医疗楼建设工程,推进农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达标率50%以上;争取顺迈医院尽快开诊、嘉润医院新综合楼投入使用。继续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化“惠家工程”和“黑土甘霖”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进一步打造“萧乡文化”品牌,完成文庙布展开园,启动龙王庙修复工程;举办第四届全民运动会,创建市级体育示范社区2个;推进河口湿地公园三期建设,组织好第四届湿地旅游文化节。加强广播电视工作,提高节目播出质量和覆盖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求,继续推动各项保障提标扩面。推行城乡低保区乡两级审核审批体制,强化动态管理,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00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800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分别扩面2万人、1100人、550人、500人,社会保障达标率100%。进一步巩固新农合成果,参合率、覆盖率均为100%。促进就业再就业,免费实施再就业培训30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80个,新增城镇就业4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下。加强社区建设,推进滨才社区争创国家级和谐示范社区,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积极推进社区配建和达标社区创建工作。做好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进程,新建200张床位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1所。维修改造第二殡仪馆。做好残疾人扶贫、就业、康复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完善综治责任体系,强化日常巡防,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提升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管控能力,打造最具安全感的平安呼兰。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法制化水平。继续开展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9个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基本信息档案库和隐患排查治理平台,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和“大调解”工作机制,及时解决群众来信来访问题。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政府。强化责任意识,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继续强化“做主人、靠自己”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自我革新,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斗志。敢于担当、敢于承重、敢于碰硬,积极开拓尚未涉足的“盲区”,勇于探索令人望而却步的“难区”,奋力突破阻碍发展的“禁区”,努力在学习中开阔眼界,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在探索中有所突破。强化宗旨意识,大兴勤政为民的务实作风。扎实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征求意见、问题整改、整章建制等各个环节工作,着力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把人“沉下去”,把心“带下去”,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增强施政为民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大兴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务实之风,进一步精文简会,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加大工作推进落实力度,努力以作风的大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强化规范意识,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强化法治观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处理问题,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监督检查,确保“项目优质、干部安全”。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把软环境当成硬任务,用硬措施治理软环境,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执法行为,保持行政问责的高压态势,努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强化自律意识,塑造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引导广大公务员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政底线,划清公私界限,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推进政务公开,切实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晒在阳光下。坚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廉政建设的扎实成果树立形象、赢得支持。实现发展新跨越、开创工作新局面、追求幸福新生活,是时代的召唤,是人民的期待,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纵然一路险阻,我们也要砥砺奋进、勇往直前!让我们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凝神聚力,创新进取,为加速“一城一谷一集一纽”建设进程,共创全区人民幸福美好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简称术语解释 ① 一城一谷一集一纽:就是建设呼兰健康产业城,打造中国北方药谷,形成大江北商贸物流仓储集散中心,构建省城北部中转枢纽。②5路1桥:规划一路、哈药总厂环路、长青大街、福州路、雪花路、雪花路哈伊下穿桥。
③三公九重工程:“三公”即重点部位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关系。“九重”就是突出“九项重点工作”,即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教育治理、道德模范学习评选表彰、“道德讲堂”建设、文明餐桌、“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网络文明传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④GDP: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⑤11路1泵站2桥1广场:11路即:阳明滩联络线、哈药总厂环路、昆明大街、规划一路、济南路、北京东路环路、北站一路、北站东路、金马路、四环辅路、沈阳大街维修;1泵站即:昆明大街给排水泵站;2桥即:规划一路下穿桥、北站北侧下穿桥;1广场即:北站广场。⑥内外环路:内环路即打通西环路,新建谷丰路、向阳路;外环路即西环路向北延伸600米,新建北环路、滨河北路和东环路南段。⑦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⑧两集中,两到位:即推进部门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项目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到位,授权窗口权限到位。⑨三个公司: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利民投资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哈大齐核心示范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⑩4路1桥:即昆明大街、哈药总厂环路、沈阳大街、规划一路及下穿桥。GLP:是英文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直译为优良实验室规范。八大环境,一项活动:“八大环境”即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一项活动”即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两环四射:两环即内外环路,四射即东府路、南北大街、萧红大街及计划新建的滨河北路四条出城道路。五定:定时、定员、定岗、定职责、定奖惩。
当前,我县工业园区正在全力做好“省纺织产业集聚区”的评审工作。这是全县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政协关心关注的大事。为了进一步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县政协结合工作安排,适时对园区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组成专题调研组,到外县市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县工业园区是2002年底县委、县政府在上港乡岗北、岗南两村规划占地8平方公里的新兴工业区。2005年7月,组建了县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其主要职能是:贯彻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协调各种关系,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县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自组建以来,积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履行了抓建设、搞服务、重协调、严管理等工作职责,促进了县工业园区服务水平、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200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特色工业示范园区”,2006年、2007年,县工业园区连续两年被市政府评为“县级示范工业园区”。
止目前,县工业园区共入驻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43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的项目2个,超1000万元项目10个,涉棉项目32个,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9.6亿元,入库税金2900万元。2008年元至7月底县工业园区投产企业完成工业产值8.21亿元,入库税金1299万元。县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已达1700余亩,共安排5480余人就业。
二、工业园区建设主要成绩 自筹建以为,县工业园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目前已经在优化资源配置、聚集生产要素、形成集群效应、促进城镇化水平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严格入驻标准,纺织特色不断突出,集聚效应有了明显增强。通过严把项目入驻关,对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建设标准等作了严格规定。坚持做到高门槛入驻、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服务。目前,园区涉棉项目已占全部项目的70%,纺织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企业的87%以上,入库税金占85%以上。工业园区的纺织产业已由过去单一的纱线生产发展到棉花加工、仓储、交易、纺纱、整浆、织布、纺机配件等环节比较齐全的产业化生产格局,产品档次不断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纺织特色不断增强,实现了由企业集中到产业集群的新跨越。二是突出项目建设,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有了新的提升。2005年7月以来,入驻县工业园区的项目由24个发展到43个,固定资产投资净增近4亿元,建成区面积净增900余亩;纱锭由4.2万枚增加到20万枚,织机由20台增加到1044台,整经浆纱生产线和棉花加工储备项目从无到有,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同时,在培育壮大纺织产业的同时,化工、铸造、食品加工、制药等企业效益已经显现,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三是加强硬件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完成了园区道路二期、三期工程建设任务,新增道路2400多米,完善配套了排水管涵,安装了路灯和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对道路和绿化带强化日常监管,实施全天保洁,建立了环境卫生秩序管理的长效机制。园区实现了美化、绿化、亮化,整体品位得到提升,成为展示新野工业发展新形象的靓丽窗口。 四是坚持服务至上,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园区办服务协调职能得到一定发挥。园区办克服人员少、任务重、工作条件不便等问题,努力发挥参谋、服务、协调作用。利用简报及时介绍相关产业园际、国内市场走势,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工作建议和参考信息,努力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加强横向联合;建立了企业法人代表例会和走访座谈制度,及时通报政务、市场等有关信息,拓宽企业的决策思路;积极向上争取专项扶持资金,2006年为园区争取了500万元的标准化厂房建设资金和100万元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资金。
三、当前工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工业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问题是:
(一)硬件设施投入不到位,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存在项目入驻在先,规划、科研、环评都没跟上的现象。二是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园区内公共设施还没有配套,产品研发、质量监测、信息平台等公共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离“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三是社会化服务还是空白。园区作为众多人员的集聚区,治安、学校、医院、商场、娱乐化设施等还欠缺。
(二)大个企业不多,企业内部管理粗放。已入驻县工业园区的40个项目中,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万元的仅有新纺公司投建的4个项目和丰浩、诚德、新航等8个项目,有群体无特色、有规模无大个的问题比较突出。多数企业采取家庭式管理模式,普遍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优秀的管理人才,品牌意识不强,而且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特别是在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各自为战,在购销、用工等问题上存在互挖墙角、无序竞争的现象,缺乏必要的团队精神和联合作战意识,增加了经营成本,丧失了价格优势。
(三)支持服务手段乏力,发展环境不够宽松。园区办虽然名义上是县政府派出机构,但实际上既“管”不了地又“管”不了人,既“管”不了职能部门又“管”不了企业,由于责、权、事不统一,作用发挥受到一定局限。县工业园区还没有治安管理机构,在维护园区秩序、解决矛盾纠纷、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个别部门无视县里的规定,对工业园区企业随意收费、罚款的现象时有发生。周边群众强卖强运、骚扰企业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对县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建议
针对园区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一)坚持高标准统筹规划,规范建设行为,提高园区整体水平。一是以此次“省纺织产业聚集区”审批为契机,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全力做好园区的科研、环评、规划工作,全面提升园区的规格和水平。二是大力推行标准厂房建设。标准厂房建设是实现园区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通过政府投资,或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标准厂房建设,能够解决企业融资难及固定资产投入大的问题,方便新企业入驻和老企业技改。三是规范建设行为,凸显园区整体形象。建议对S103线以西、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间杂在企业中间的民房建筑和小企业,可以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新农村建设,在适当时机全部予以拆迁,充分展示园区风采。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各项功能,提升园区品位。可借鉴外地经验,依据总体规划和行业布局相对集中原则,路网建设在先,企业入驻在后,增强对项目的吸引力。电网、管网等建设规划以及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也要随着道路建设同步配套。尽快投建县工业园区的生活服务、物流配送以及综合办公楼等配套设施,健全信息中心、质监中心、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投资兴建医疗、教育、配件供应、交易市场等社会化服务项目,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完善、集聚效应强劲的城市新区。
(三)强化项目建设的监管审批程序,创新工业园区运作机制,实现集约高效发展。要以此次“省纺织产业聚集区”的审批为契机,结合园区整体规划、环评和科研要求,进一步完善县工业园区管理办法,严格项目入驻和建设标准。对投资大、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项目,采取县四家领导分包项目责任制和一事一议的办法,帮助企业早建设,早投产。要充分发挥园区企业空间上联系紧密、产业上相互关联的优势,鼓励和引导入驻企业以改造、提升、调整为基本手段的自我发展、自我膨胀和裂变。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横向联合,组建松散型企业集团,形成分工明细、互为依托、专业化生产的产业链,构筑管理、信息、采购、营销等资源共享的企业联合体。同时通过组建行业协会以及园区企业联系会,完善自我服务功能,强化行业自律,解决产品销售和用工上的无序竞争。引导和支持企业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展示企业形象,提升企业软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建议园区办尽快建立园区网页,把政策、资源、环境、交通等优势及招商项目信息在互联网上发布,加大对园区的宣传和提高对项目的吸引力。
(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优化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适宜空间。一是尽快完善健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机制,使项目审批真正实现“一站式”办理和限时办结。二是加强对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核、监督。对收费项目要按国家政策予以核实,杜绝乱收费。收费标准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以下限收取。对不按照相关规定,乱收费和随意加大收费标准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部门一把手责任。三是严格落实两个“零接触”措施,即工业区企业与执收执罚部门零接触与当地村民零接触,由园区办“一个窗口对外”,实现园区的封闭式管理。四是组建园区治安队伍,对干扰企业生产经营、强卖强运、破坏公共秩序、侵犯职工人身财产安全等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优化园区治安环境。
(五)加强对园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一是成立高规格的园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可借鉴外县经验,由县有关领导任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乡镇主要领导任管委会成员。管委会下设园区办,园区办主任同时兼任政府办或县委办副主任,以便工作中的协调和联系。同时,建议在园区入口位置建设园区办公区,在解决目前园区无办公地点的同时,也方便企业及外地客商的咨询联系。二是加强园区办的人员配备。目前园区办人员较少,许多工作不能开展。随着园区被批准为“省纺织产业聚集区”后,服务和协调的任务更重。因此,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园区办的人员配备,并抽调建设、国土、环保、物价等部门工作人员,协助做好有关工作。三是尽快理顺工作体制。进一步理顺园区办与园区所在地政府的关系,明确其园区所在政府如下工作职责:同园区办一道共同做好项目用地协调、企业与当地村组及群众的矛盾纠纷化解、园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相关工作,避免出现管事和管地“两张皮”现象。要赋予园区办企业考核权等一般权力,切实做到责、权、事相统一,使园区办真正能够有责有威,发挥好园区招商的黄金平台作用。
为推动武术全民健身月活动,5月11日,新野县武术协会举办了由联泰公司冠名的“联泰围栏杯”新野县首届太极拳比赛。
新野县气功站、新野县功夫馆和问鼎武道馆等代表队,在开幕式上分别表演了八段锦、少林拳、刀术、双节棍、跆拳道击破和太极拳剑等精彩节目。
经过一天激烈紧张的角逐,孙浩东、鲁保成、史秀英、李新运、刘富荣、方玉穗、袁心焕等人,分别获得24式拳、42式拳、陈式拳、太极剑等项目的第一名。党校站和文化广场二队荣获集体太极拳一等奖;文化广场一队和二队,分获太极器械集体一等奖。
【新野县政府网】推荐阅读:
诸葛亮火烧新野的故事11-17
敖汉旗政府网07-04
怀化市政府网09-10
海林市政府网09-17
慈溪市政府网10-10
罗定市人民政府网07-16
纳雍县人民政府网招聘07-01
益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12-28
“县政府促进发展计划”政府工作计划01-07
“镇政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