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艺术“2+1”活动总结

2024-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育艺术“2+1”活动总结(共10篇)

体育艺术“2+1”活动总结 篇1

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是国家体育部及省市教委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依据我们《“让体艺之花开遍校园”——“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制定了相关措施,开展了系列活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本学期的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认真组织实施,强化活动管理。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作为一项体育、艺术教育的重大改革,涉及内容广泛,人员参与众多,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前通知,作好准备。由于“2+1”活动不是天天都开展,每周只安排一两次,易使人忘记;而有些项目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准备好一定的工具、器材,否则活动的实效性很难得到保证。介于这两种情况下,每次活动前的周工作安排上,学校给予及时的提醒,让师生们作好活动准备。如遇雨天等不利天气,学校也会及时通知大活动暂停,由班主任老师安排其它的室内学习。

2.规范时间,认真实施。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为全校性的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各组负责教师按时到位,不迟到,不缺席,认真组织活动,并将此项活动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评优先进的必备条件。3.加强检查,保证效果。学校成立了由王校长和校级领导组成的检查督导小组。每次活动,坚持巡视检查,从操场到艺术类专用教室,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使活动开展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有效的促进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诊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

“2+1”活动的主要实施都是音体美教师,如何在学科课堂内渗透“2+1项目”内容,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学校要求体育、艺术教研组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以此为切入点,结合课程教学常规,有机渗透。经常性地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诊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项目教学。

三、丰富活动内容,促进身心发展。

学校秉承原有的优良传统,扎实有效地开展一些群体性文体活动,如卫生节、体育节、艺术节,庆“六一”文艺汇演等,每次活动,分管部门和少先队、专任老师、班主任精心策划组织。为了提高各项活动的参与率,掀起了群众体艺活动的高潮,校领导带头参加,教师积极参加,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师生身心得到了愉悦,教师之间、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创设和营造了一个和谐校园。

四,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我校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对每个班级实行特色教育活动,制定了每个班级的特色,班级主题和教师寄语。在学期期中,还主办了班级特色活动展示,并据此评出了一二等奖。使得全校都形成了浓郁的艺术特色。“2+1项目”的实施与开展,也促使了我校体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本学期中,我校在多项的区级学生书画比赛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人次在比赛中获奖。

体育艺术“2+1”活动总结 篇2

一、“软”“硬”兼施, 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

从2001年起,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组织实施了“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 并命名了一批“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2004年8月, 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率先进行“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 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为了更好地在义务教育中小学校阶段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 2010年至2011年, 辽宁省先后在营口市和铁岭市召开现场推进会议, 大力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在校园的开展。把提升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质量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把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把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为重要抓手, 促进学校体育内涵发展, 科学规划、认真组织、全面推进、初显成效。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民主小学的王逸冰同学至今还记得2010年全国的专家学者们来到学校的情景:那天, 同伴们纵情地唱啊、跳啊、玩啊、乐啊, 用自己的体育技能和艺术特长感染了专家学者以及其他来宾, 不少嘉宾也一起参与到活动中。“这会让我们一辈子难忘!”民主小学的孩子们说。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辽宁省认识到,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资源是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经费投入是持续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的根本保证。为此, 辽宁省举全省之力加大对学校体育艺术“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投入。

为缓解体育、艺术学科师资结构性短缺现状, 沈阳市从实际出发采取全市统一招聘、区县 (市) 自主招聘、学校自行聘用外请兼职教师和招聘政府雇员四个层面引进和优化教师资源。2008年以来共聘用体音美教师500余人, 其中2011年全市统招体音美教师就达136人 (体育46人、音乐52人、美术38人) , 占全市所有学科教师统招总数 (310人) 的44%。二是开展了“以沈阳体育学院和沈阳大学教育学院为依托, 利用两年时间, 分批分期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进行全市体育、艺术教师全员培训”和“由沈阳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为期一周的新录用体音美教师全员岗前业务培训班”。2008年以来, 沈阳市共新建体育场馆177个, 改扩建体育场馆981个, 改造和新建音乐、美术教室700余间, 购置体育、艺术器材10万余件 (套) , 累计投入2.3亿元。并且计划到2013年年底中小学校全部实现塑胶体育场。

大连市将中小学体育工作纳入到市区两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教育发展规划, 一是在资金投入、场馆建设、器材配备等方面进一步明确标准, 落实责任, 不断强化政府职能;二是建立教育、财政、人力资源、体育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责任主体和任务分工, 统筹协调解决学校体育工作中遇到的诸如资金、教师配备等各种问题;三是将体育工作作为市政府考核区市县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 由市区两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牵头, 教育行政部门配合, 每年进行一次专项督导, 及时发现整改问题, 不断推进工作。大连市在加强教师队伍的同时, 不断加大培训力度, 开展了一系列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指导水平的教师培训活动。一是通过基层调研, 对全市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分专题进行全员通识培训, 1000余名体育教师接受了培训;二是采取“走出去”等方式, 分专题开展体育教师高端业务培训, 并有效组织实施二级区本培训;三是结合教育对口帮扶活动, 选派一定比例的优秀体育教师到农村工作, 开展“点对点”、“点对面”帮扶活动。

几年来, 铁岭市建立并完善了以政府投资为主体, 多渠道筹措体育、艺术教育经费的体制。一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校都纳入预算, 用于实施“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所需器材购置、场地建设和组织活动的开支;二是利用“教育年”活动中“捐资助教和扶困保学工程”为载体, 动员社会捐助;三是鼓励自制器材,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因陋就简, 解决器材不足问题。几年来, 全市共投入资金超过3.2亿元用于学校硬覆盖、塑胶场地、体育馆等体育和艺术教育的硬件建设以及器材的添置。市教育局每年还安排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组织全市中小学校集中开展体育、艺术活动。

在教育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过程中, 铁岭市将体育、艺术教育团队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 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倾斜政策, 在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和教师工作调动中, 优先考虑体育、艺术教师;坚持“眼睛向内, 自我培养”原则, 以专职体育、艺术教师为核心, 辅导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 动员有一定特长基础的、教育管理水平高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辅导工作;三是聘请体育、艺术方面的专业人才, 为教师、学生进行项目短期培训, 并有计划地派出体育艺术教师和学校领导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 学习先进地区经验。

丹东市各级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硬件建设, 各地结合农村九年一贯制 (寄宿制) 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双高”普九, 改造修建学校操场, 配备更新体育器材, 使学校体育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 仅市财政就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本市各级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 又先后投入80多万元, 建立了丹东市中小学体质健康监测站, 购置了监测器材, 并每年按实际发生费用解决监测经费。

过去几年, 营口市大多数学校是土场地, 下雨操场就积水, 轻则三五天, 重则一个多月学生不能到操场活动, 教学计划得不到落实;即使不下雨, 学生在操场上活动就会尘土飞扬, 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2009年, 营口市投资1.2亿元, 解决全市中小学体育卫生器材陈旧问题;2010年投资2.5亿元, 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 建设塑胶场地100多块, 农村学校硬覆盖40多块, 购置体育卫生器材, 建设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室, 购置《标准》测试器材400多套。

二、丰富体艺活动内容, 吸引学生参与活动

在开展阳光体育中, 影响学生参与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生动力不足, 为此, 辽宁省各地在丰富内容、提高学生兴趣上狠下工夫。

鞍山市在开展活动中坚持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季节相结合。随着季节的变化, 全市各中小学校分别设计了适合于不同季节开展的大课间和体育活动。如, 冬季开展滑冰、跑步、跳绳和踢毽等活动项目, 春秋两季的放风筝、自编操、武术和球类项目, 夏季开展的趣味游戏、棋类、游泳等活动竞赛项目。通过反复论证和实践, 季节性体育活动推动了鞍山市中小学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和竞赛的开展, 大大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实效性, 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得到了增强。鞍山市还坚持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坚韧、刻苦、协作、勇敢的品质, 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对于体育活动, 体育教师针对性别、年龄、兴趣的差异因材施教, 以体育作业的形式, 在班主任和家长的积极配合下, 安排每天、每周的体育活动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拓展活动课、体育社团、体育活动小组, 以便参与针对性较强的体育活动, 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 学生的体育技能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本溪市为全面落实国家和辽宁省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规定, 规范办学行为, 实施了“一校一试点、一校一特色”的试点工作,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创建了一批具有教育理念先进、管理模式科学、师生素质优良、学生个性健康、办学特色鲜明的特色学校。通过“一校一试点、一校一特色”工作的实施, 基本解决了学校不开设单双杠、平衡木等危险系数较高的体育课程问题, 同时也积极支持基层学校大力开展符合自身特点的传统体育项目, 鼓励学校推广学生喜爱的跆拳道、轮滑、自卫防身、素质拓展等新兴体育运动和武术、抖空竹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大力推广创编校操、跳绳、踢毽子项目, 形成全体学生参与校园体育健身文化氛围, 从根本上真正解决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辽阳市各级各类学校在继承与发扬传统体育、艺术项目的同时, 积极探索, 创新思路, 充分发挥人力和物力资源优势, 创新体艺特色。如, 白塔区文圣路小学的“体育、艺术2+1项目”与该校的传统特色教育——“诵读经典, 传承蒙学”有机结合, 确立了弟子规操和蒙学操等体艺特色项目;白塔区中华大街小学选择了废弃的易拉罐作为道具, 编排了一套活泼欢快的韵律操, 既达到了废物利用的目的, 又达到了娱乐健体的初衷, 可谓一举两得;全市体艺特色项目的确立, 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更彰显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康理念,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一校一品牌, 促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几年的实践, 让辽宁省上上下下认识到, 只有将体育和艺术的2+1真正落实到位, 学生才会从中受益, 学校才能形成特色, 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学校品牌。

近年来, 大连市提出了以“三个结合” (即与学校课堂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相结合、与学校的特色发展相结合) 为主要工作抓手, 以“四项原则” (即整体规划原则, 分步实施原则, 示范引领原则、全面启动原则) 为基本工作依据, 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为主要工作思路, 以“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为主要推动形式的“2+1项目”的整体工作推进策略, 并把“2+1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融入到大连市“十二五”教育发展和改革“十大行动计划”之中。截至目前, 全市中小学已经开发了20多个特色项目的校本课程, 涵盖篮球、足球、空竹、健美操等多个项目, 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各类体育社团1050个, 这些特色项目社团的有效组织和训练, 切实保证和提高了“2+1项目”的实施质量。2011年下半年, 大连市开展以区域为单位的“2+1项目”技能展演活动, 以“亮、展、奖、评、推”为牵动, 积极有效推动了“2+1项目”的普及推广, 保证了“2+1项目”的实施质量。

营口市教育局认为, 不论一个班级, 一所学校、一个地区都应有自己的品牌团队, 用品牌团队带动“2+1项目”的开展。营口市教育局印发了《营口市开展创建少年儿童体育艺术品牌团队的通知》, 要求各中小学要努力创建自己的品牌团队, 目前全市已有了首批少年儿童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乓乒球、合唱团、民乐团、交响乐团8个项目的13个品牌团队。

辽宁省各中小学校都把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作为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发展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进入2012年, 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先进学校创建活动, 全省共推出了102所先进学校。这一活动以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先进学校和体育艺术示范县 (区) 创建活动为抓手, 大力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推广和普及工作。省教育厅每年评估表彰100所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先进学校, 这项活动让各类中小学在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的同时, 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关专家指出:“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和‘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 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的兴趣, 培养了大批体育、艺术特长生, 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艺术素质和运动技能、艺术表现水平,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专家认为, 该项目的开展对推动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建立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内容体系, 推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体育艺术“2+1”活动总结 篇3

关键词:体育;艺术;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体育、艺术2+l项目”是教育部为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而逐步推進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是为了全面加速特色教育的进程,引导和鼓励广大小学生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现状

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目前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很多地方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特色教师匮乏,很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应试教育的影响深刻,一些学校仍旧重视“文化课程”,学校开展体育、艺术教育的经费不到位,文体设施缺乏,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影响了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的开展。

二、实施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的价值

(一)基础价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立足于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侧重小学生当前健康体质的需求和现实生活对未来发展的需要,倡导人文精神的回归,加强体育课程中的技能的实用性,注重对小学生个性培养的同时,增强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同感,极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乐趣,给予小学生自我实现、完善人性的空间。

(二)从属价值: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是遏制体育教学中淡化运动技能本末倒置倾向的一剂强心针,是唤回体育教师赖以看家的“真本领”的一剂良方,使小学生能够真正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安全防范能力、提高生活欣赏能力,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

(三)附加价值:利益诉求,辐射效应

首先,学校体育资源、资金、体育信息等利用愈来愈集中,提高教学效益,深化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其次,提高了运动技能项目的社会化程度,加强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纪律性与协作精神,同时,扩大了体育的消费群体和体育产业的发展;第三,加强对周边社区的吸引力,对居民锻炼习惯的辐射作用显著提升,成熟的社团运作经验可以引入社区,促进体育商业化的进程等。

三、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策略

(一)课堂是开展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的主阵地

提高课堂上“体育、艺术2+1项目”的效率,相关专业教师要把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融入新课改之中,以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有效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促使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提高。

(二)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的重要载体

必须重视环境建设对小学生的熏陶感染。抓住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工作的契机,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芬芳四溢的花卉园廊,错落有致的楼厅画框,五彩的书吧,精致高雅的美术作品展厅等等衬托出校园浓郁的艺术氛围,折射出环境陶冶的功效。

(三)体育艺术“活动节”是实施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的重要手段

体育方面,学校可以举办各类体育比赛。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排球、象棋、围棋、健美操、跳绳、武术、田径、技巧、单双杠、踢毽子以及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等各种适合小学生发展的体育项目。

艺术方面,可以举办包括音乐表演类如器乐、声乐、舞蹈等,美术类如儿童画、素描、漫画、国画、线描、泥塑、剪纸、书法、摄影等比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

四、实施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的注意事项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学校应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导处等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体育、艺术2+1项目”评价体系。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性,有计划、有备课,将该项常规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体系,从制度上保障该项工程的积极稳步推进。

(二)注重发展学生特长,实现学生主体能动性

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小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小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开展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注重以小学生为本,引导小学生,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艺术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积累和磨炼,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

(三)学生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在组织小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四)多渠道评定原则

达标评定工作可以通过统一测试进行,也可以结合学科教学、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测试、学校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代表队训练、兴趣小组集体活动等多种渠道进行。评定结果可多方面使用,减少对小学生的重复测试。因病残长期免修体育课的小学生不参加体育项目的评定,只要艺术项目合格,即可评定为“体育、艺术2+1项目”合格,但要在备注栏中注明。

总之,实施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通过体育、艺术教育,增强小小学生的体质,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小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小学生对艺术的向往之情。通过体育、艺术教育,塑造小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小学生体验运动与艺术学习的快乐,从而丰富小学生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让每个小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艺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沈朝明.影响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的主要因素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

[2]马桂霞,张志斌,魏玮毛.“体育?艺术2+1体育技能类项目”学习领域目标对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研究[J].外文期刊,2008(07).

体育艺术“2+1”活动总结 篇4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一、活动背景:

“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推进的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本项活动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全民健身和“生动、活泼、自主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素质教育和配合“减负”工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使广大中小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为工作目标,从而达到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学校体艺工作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体现在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与大众参与相结合,与校际交流、竞赛活动相结合,真正体现校内外结合、普及与提高接轨。

二、活动主题与目标: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原则:

1、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原则:“2+1项目”实施,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艺教育功能。

2、激发主体发展积极性原则:推进“2+1项目”,学生是主体。按新课改的要求,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体、艺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积累和磨炼,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3、发展特长,建设特色教育的原则:推行“2+1项目”,就是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就是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以目标构建内容,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4、师生同步发展原则:推进“2+1项目”,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先导,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广大学生完善人格、学有专长、技能发展的要求,并满足个体选择发展和心智水平提高需求,开展师生互动,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5、创设条件,保障安全原则:推进“2+1项目”,要克服困难,创设条件,从而有效实施。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整合各种资源,把体艺育人与校园文化建设(包括设施装备、环境布置)结合起来,让每一项经费投入,每一项工作活动安排,都能体现对学生周到的关怀。

(二)项目实施的基本目标

1、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人生艺术素养修炼,促进人格完善,增强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促使知识、情感、行为和谐发展。

2、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为学生构筑一个资源共享、平等、愉快的活动空间,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富有挑战性的人文环境。

3、涌现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有一定科研能力,掌握活动设计、组织和指导方法、一专多能,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领导和教师。

4、探索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在文体活动中的可利用资源,以及课内外、校内外互动关系。

5、探索活动项目实施标准评价体系。

三、活动内容设计:

本项目实施由校长为总负责人,各部门主管领导分项目参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

1、成立“2+1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总务主任、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等组成。定期组织学习研究,协调校内外、课内外关系,保证方案正常实施。

2、落实各管理层人员及工作任务。

3、建立相关的考核和奖惩制度。

(二)管理制度

1、会议制度。

2、活动制度。

3、考核制度。

4、计划、总结制度。

5、资料收集、整理制度。

6、学习、培训制度。

(三)活动设施

1、设备:项目实施必须具备的体育器材、艺术装备和电教设施。

2、环境:集知识、趣味、娱乐、特色为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布置(室内、室外)。

3、师资:音乐、体育、美术教师。

(四)实施内容

1、类型:

(1)运动类:乒乓球、体操、跳绳、篮球等任选两种。

(2)艺术类:书法、素描,手抄报,手工制作工艺、水彩等任选一种。

2、内容:

(1)、开设特色班级。做到班班有特色。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开发和编制《特色班级》教材。每周两节特色课,每周两节课外体育特色课。(2)整合学科教学

“2+1项目”的实施,不仅是强化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获得全面发展,更是艺体类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建立在个别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科,渗透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整合学科内容,调整课程框架,努力挖掘教育因素,为德育教育增添新的内容,为学科教学改革寻求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如:艺体教学与个人素养的培养,艺体教学与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等。(3)、开展主题活动。

每学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艺体活动。运动类:球类、棋类、跳绳、踢毽、田径、趣味运动会、广播操;艺术类:“五四”文娱演出、合唱节、艺术节、联欢会、书法绘画作品展、板报墙报展、手工制作大赛。综合以上内容开展过关、达标测试。参加班队活动展示、征文活动等,确立主体和目标,造成声势,扩大影响,形成氛围,增强效益,营造校园体艺文化,提高学生参加体艺活动的积极性。

四、实施步骤与操作要点:

(一)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酝酿筹划

1、学习省、市关于实施“2+1项目”的文件和要求。

2、调查、了解本校学生艺术、体育的实际水平。

3、思考本校实施该项目的师资水平和场地、实施条件。第二阶段:构建框架。

1、确定项目实施的操作方案。

2、建立评议委员会,设计评议内容,健全项目运作制度。第三阶段:具体实施

1、确定实施的项目。

2、调配师资及调整场地、开辟活动室。

3、整合课时、制定单元实施方案。

4、利用课内外、校内外的时间进行实施。

5、对运行实施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估。

(二)操作要点:

1、明确目标: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加强整合:新课程要求下的艺、体教学目标的实施与学生专项技能(“2+1项目”)的整合。

3、主题推进:开发校本课程,开展课余训练,强化各种活动,完善表现形式,细化效果评价。

4、成效形式:

(1)“2+1项目”实施材料。

(2)学生各年段应具备的艺体知识和所掌握技能的测试情况。(3)各类活动、竞赛、展示的图片、音响资料。(4)校本教材和学生成长记录袋。(5)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电子档案。

五、负责人: 组

长:叶宏庆

副组长:李忠诚、庞喜明

组员:姜洪鹏、王秀静

六、效果与评估:

(一)评估方法:

依据每个项目的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活动态度、技能进步、出勤等活动情况,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指导老师测评三方面进行评价。

(二)效果预设:

体育、艺术2+1活动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落实教育部以及市教育局《河间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和阳光体育活动的要求为重点,以开展小学生社团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进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

二、实施目标

1、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为宗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加强学生艺术素养的锻炼,完善人格,提高能力。

2、尊重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的差异,设立相应的练习项目;尊重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设立多种项目让他们选择,力争每位学生学有所长,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人才。

3、通过体育艺术课、课间活动等课程开展体育、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业余生活,保障身心健康成长。

4、实施过程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建立公正、有效的评价体系,保证方案顺利实施,促进学生发展。

5、探究并构建具有学校特色、运行方便、具有实效性、有推广价值的项目操作模式,提高项目实施的内涵与外延。

三、实施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教育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艺教育功能。

2、激发主体原则。学生是主体,按新课改的要求,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体、艺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积累和磨炼,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3、特长发展原则。张扬个性,发展特长;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以目标构建内容,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4、同步发展原则。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先导,开展师生互动,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5、必选与自选结合原则。根据教师的特长情况和我校学生的实际,除了学校规定的必选项目,另外学校将提供“体育、艺术2+1项目”的“菜单”共十多项,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自主选择。

6、课堂内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教育、课堂训练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

四、项目设置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我校学生数多、场地小的实际,我们提出以下体艺2+1实施项目。

1、体育类 A、必修项目:跳绳

B、自选项目:篮球 乒乓球 围棋

C、项目指导老师:吴越 王苑沁 季辉 陆俊

2、艺术类 A、必修项目:书法

B、自选项目:儿童画、声乐、舞蹈、素描、电脑、科技制作、鼓号队等

C、项目指导老师:徐翔 王宽容

五、组织领导

为全面指导我校体艺2+1项目的实施,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加强管理,合理协调,特成立体艺“2+1”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 韦澄

副 组 长: 顾希军 杨宽华

成 员: 宗俊秀 吴越 王苑沁 朱春梅

六、基本要求

1、开齐并上好体艺类课,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把实施“2+1项目”融入新课改之中,要以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有效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禁止挤占音体美劳、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的时间给学生补习文化课。

2、实施对象和时间要求

(1)根据我校实际,本学期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对象为全体学生。

(2)体育艺术2+1项目的时间为每天大课间活动、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大兴趣活动时间。其他课外时间由班主任或学生自由安排。

(3)教师全员参与

根据实施“2+1项目”要求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的原则。坚持“自我培养”的原则,以体育、艺术教师为核心,辅导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学校要求全体教师人人至少学习并初步掌握一项体育或艺术技能,每位教师至少能辅导一个课外文体兴趣小组活动,以满足学生开展“2+1项目”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较高要求。

(4)指导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组织、管理与指导,活动过程做到规范有序。

3、实施步骤

(1)准备发动阶段(2017年3月——4月)

着手制定各项实施计划,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成立领导小组。(2)制定实施规划阶段(2017年4月——5月)

根据体艺活动的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原则,结合本校特色,按要求制定出不同水平的“体育、艺术2+1项目”,为下阶段实施操作作具体、明确的部署。

(3)实施操作实践阶段(2017年5月——7月)通过实践对方案进行修改、落实、评价、推广。(4)总结推广阶段(2017年12月——)

对一年以来实施的“体育、艺术2+1项目”落实情况作阶段性的总结,提优补缺,形成文字,促使“体育、艺术2+1项目”运行进入良性循环。

4、技能认定

(1)学生自由提出申请。

(2)任课教师在“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过程中进行考核、由学校统一的期末评价等方式进行。

七、活动安全预案

1、活动前学校安全工作小组定期查看体育运动场地及器材设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不合格器材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地及设施,在第一时间上报校长请求解决,并通知有关教师注意活动安全。

2、活动中,组织教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教育,向学生说明注意事项及安全防护要求,时刻关注学生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偶发事件,重大事件及时汇报。

体育艺术2+1工作总结 篇6

一、认真组织实施,强化活动管理。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作为一项体育、艺术教育的重大改革,涉及内容广泛,人员参与众多,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前通知,作好准备。由于“2+1”活动不是天天都开展,每周只安排一次,不易使人忘记;而有些项目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准备好一定的工具、器材,否则活动的实效性很难得到保证。介于这两种情况下,每次活动前学校给予及时的提醒,让师生们作好活动准备。如遇雨天等不利天气,学校也会及时通知大活动暂停,由班主任老师安排其它的`室内学习。

2.课任教师,做到“四有”。要求负责培训的课任教师开展活动,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活动内容,有活动记录,有成绩考核。

3.规范时间,认真实施。每周一、三、五下午的第四节课为全校性的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各组负责教师按时到位,不迟到,不缺席,认真组织活动。

4.加强检查,保证效果。学校成立了由卢英杰校长和二各校级领导组成的检查督导小组。每次活动,坚持巡视检查,从操场到艺术类专用教室,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使活动开展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有效的促进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诊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

“2+1”活动的主要实施都是体育和美术教师,如何在学科课堂内渗透“2+1项目”内容,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学校要求体育、艺术教研组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以此为切入点,结合课程教学常规,有机渗透。经常性地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诊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项目教学。

三、丰富活动内容,促进身心发展。

学校秉承原有的优良传统,扎实有效地开展一些群体性文体活动,如庆“六一”文艺汇演,每次活动,分管部门和少先队、专任老师、班主任精心策划组织。为了提高各项活动的参与率,掀起了群众体艺活动的高潮,校领导带头参加,教师积极参加,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师生身心得到了愉悦,教师之间、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创设和营造了一个和谐校园。

体育艺术“2+1”活动总结 篇7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某校初中宏志班初一年级学生115名, 初二年级学生173名, 初三年级学生152名, 共440名学生。

2.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填写。共发放问卷440份, 回收436份, 其中:初一年级113份;初二年级173份;初三年级150份, 回收率99.09%, 有效问卷436份, 有效率100%

(2) 数理统计法。

问卷采集结束后, 对问卷的信息以百分比进行统计。

(3) 逻辑分析法。

对统计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提出对策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1. 学生对“2+1”的认可情况。

笔者就学生对开展“2+1”的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如表1所示, 学生对“2+1”实施是非常支持的, 表示“支持” (88.3%) 和“比较支持” (5.96%) 的占94.26%, 只有4.82%对“2+1”实施持一般的态度, 也有个别学生不太支持, 说明只有极少数学生对“2+1”实施心存疑虑。这就表明“2+1”的实施, 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自身健康和艺术素质的要求, 符合学生的根本利益, 真是一项能够给学生带来希望和光明的工程。由此笔者有理由相信, 我国“2+1”的实施, 必将对整个学校的体艺工作和学生体艺素质带来良好的发展。

2. 学生对“2+1”了解的情况。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对“2+1”的知晓情况, 得出表2的结果, 74.31%的学生知道并了解内容, 知道不太了解的有19.27%, 其中19.27%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5.96%的学生表示“不了解”, 笔者反思, 我们已经在初中体育理论考试时考了“2+1”项目的内容, 对“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理解为学生对此事不关心、不关注而已, 一般而言, 对一件事情如果不关心, 也就不会在意, 更不会用心去理解, 去实践, 而对于该活动本身缺乏应有的认知, 就必然导致行为的盲目性, 思想上的不自觉必然会导致行为上的不自觉。这种情况可从一个侧面说明, “2+1”实施还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没有成为学生真正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体艺技能, 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 仍然游移在“2+1”之外, 在学校、家长、学生眼里, 应试、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其他都无关紧要。这说明“2+1”实施目前宣传的不到位, 真正落实还有问题, 还没有得到全社会多方面的支持。

3. 学生参与“2+1”对身心健康影响的认识。

当调查到初中宏志班学生是否认同参与“2+1”对身心健康有影响时, 结果如表3所示。70.18%的学生选择了参与“2+1”对身心健康有影响, 21.7%的学生选择了参与“2+1”对身心健康没有影响, 8.03%的学生选择了参与“2+1”对身心健康是否有影响, 回答是不知道, 这说明近30%的学生对“2+1”开展的目的性不明确, 或者说在参与“2+1”时只是应付, 没有真正感悟、体会。但当问到参与“2+1”对身心健康是起到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时, 96.79%的学生选择参与“2+1”对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 3.21%的学生选择参与“2+1”对身心健康有消极影响。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认可参与“2+1”对身心健康是有影响的, 且几乎都认可有积极的影响, 也就是说很认可参与体艺活动与身心健康有因果关系, 对实施“2+1”是认可的。只有少数学生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参与其中, 采取合理多样化的体艺教学手段和途径, 并给与活动空间和时间保证, 让他们去体验、感受, 相信他们一定会选择“积极影响”。

当问及学生在参与“2+1”对身心有哪些影响时, 学生的回答见表4, 学生选序号2的有86.93%, 居所有选项之首, 其次选序号1的有77.52%, 之所以这两项居前, 是因为它们是体艺教育教学最本质的功能, 是众所周知的, 而其他选项都是体艺教育教学的潜在功能, 是学生看不到的, 是需要长时期积淀的, 学生将受益终身。

从表4看出, 其他选项也都占有较大的比重, 这说明积极参与“2+1”, 不仅能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还能增强学生体质、陶冶艺术情操、培养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 形成健全人格, 让每一颗心灵都快乐幸福, 最终,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

4. 学生参与“2+1”的情况。

笔者对学生参与“2+1”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首先问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其中, 接着问学生是怎样参与的, 得出如表5的结果, 82.11%的学生真正参与到了“2+1”中去了, 17.89%没有参与, 而当学生参与时, 有68.81%的学生是经常参与的, 21.1%的学生是偶尔参与的, 有10.09%的学生没有参与, 为什么呢?笔者思考, 可能是因为前面问到学生对“2+1”知晓情况, 其中有19.27%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5.96%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这就可能有学生回答没有真正参与, 因为他们思想上不关注, 行为上就更不清楚了, 自己参与了也说没参与是有可能的, 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 真正让“2+1”实施到位。

学校实施方案提供了必选和自选个性项目 (仅指体育项目) , 组织学生在网上选项, 笔者对学生参与“2+1”的选项态度问卷结果如表6所示。33.94%的学生对必选项目感兴趣, 66.06%的学生对必选项目不感兴趣, 笔者认为必选项目跳绳是一项简便易行且不受场地限制的项目, 之所以学生不感兴趣占多数, 是因为教师在组织学生学练时形式单一, 没有充分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花样跳绳。而对自选项目有54.36%是感兴趣的, 45.64%不感兴趣, 说明学校条件有限, 所给学生的自选项目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 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开发学生感兴趣的项目, 另一方面, 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让学生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笔者对学生参与“2+1”的态度进行了调查, 表7显示, 59.63%的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参与其中, 29.13%的学生对其感兴趣, 8.72%的学生是老师要求才参与的, 2.52%的学生从不主动参与, 也就是说有11.24%学生参与是被动的态度。笔者认为学生参与的态度是不太乐观的, 那么, 影响学生参与此活动的原因是那些呢?笔者对此也进行了调查, 结果见表8。

从表8看出, 在制约学生参与“2+1”的因素中, “没有活动时间”占到了第一位 (49.54%) , 可以看出, 有近乎过半的学生认为“没有活动时间”, 说明学校虽然安排了每天一小时, 但没有真正利用, 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参与, 或者是有被文化课教师占用其时间的可能, 需要学校精致管理, 保证学生的参与时间和让学生自己自主参与。接下来递减的顺序是可以从表8中看到。排第二的是“升学压力”制约着学生不去参与其中, 因为在学校、家长、学生眼里, 应试、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其它都无关紧要。第三则是“自身惰性”, 这是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 怕苦、怕累、怕难, 意志薄弱, 学校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和养成教育。

三、结论

1. 在“2+1”实施中, 绝大部分学生对其非常了解并非常支持, 但学生的参与总体情况还不容乐观。

2. 学生虽然支持“2+1”实施, 但学生对体艺的教育教学功能没有全面的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参与“2+1”的主动性、积极性。

3. 没有活动时间、升学压力、活动场地不足、活动内容枯燥等因素制约着学生参与“2+1”。

4. 结合“2+1”的开展, 教学应当做相应的改革, 不仅能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还能增强学生体质、陶冶艺术情操、培养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 形成健全人格, 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对策研究

1.“2+1”领导小组实行精致管理, 完善“2+1”实施方案, 加强宣传力度和教育力度, 以人为本, 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将“2+1”真正落实到位, 让学生清楚地了解“2+1”, 提高学生自觉参与, 终身体育的观念和陶冶艺术情操的素养, 培养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 形成健全人格, 让每一颗心灵都快乐幸福地成长,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 创宏志教育品牌, 让宏志学生终身受益。

2. 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 添置体艺器材, 扩大体艺活动场地, 为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2+1”创造应有的条件, 尽可能的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器材, 使之能参与“2+1”。

3. 学校要深化体艺教育教学改革, 注重提高体艺教师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 为学生参与“2+1”提供人力资源, 充分发挥体艺教师的智慧, 开拓创新的开展特色项目, 将“2+1”整合到课堂教学中, 以课堂为核心,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策略、教学多元化评价等, 利用大课间和活动课进行“2+1”辅导, 激发学生参与“2+1”的积极性和兴趣, 形成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有助于学生特色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办学。

4. 形成促进学生主动参与“2+1”的合力氛围。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和展示活动, 甚至可以把“2+1”放在校运会中, 让家长参与其中, 看学生的比赛和展示, 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让家长也来关心和支持, 推动家长及社会的重视, 为学校“2+1”的开展赢得更多的支持, 真正让学生感受每天1小时的运动快乐, 从而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2+1”, 让“2+1”的实施真正实现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长志.区域性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学校体育, 2008, (8) .

体育艺术“2+1”活动总结 篇8

关键词:体育、艺术2+1 解读 标准 要求 对策

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预示着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开始。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标志着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加强。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重申了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同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要求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这一通知的颁布,说明了国家在教育中长期的发展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作为一项基本政策来实施。纵观这些年,下发的政策与文件年年有,在解读这些政策与文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各个政策与文件都存在一些漏洞与缺陷,结合笔者学校的基本实际情况,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实施的有效性及延续性,所做出的改革和改革前差别不大。只有切实认清了这些漏洞与缺陷,才能更好地促进改革与政策的实行。

一、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提出的基本背景

进入21世纪,我们的学生体质没有因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反而出现了体质逐年下降的态势。2010年11月30日《南方周末》报道:《中国国民体质连降10年青少年运动能力输日本》,中国虽然在亚运会199金遥遥领先,但我国国民体质10年来却不断下降,有1.6亿人患高血压,有1.6亿人患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75%的国民处在亚健康状态。国民肥胖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国民亚健康比率在世界上均高居前列。全民体质一直在下跌,青少年运动严重匮乏。从1990以来,我国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我们的国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的国民体质10年间不断下降。在2000年完成的一次监测中,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均全面下降。其中,反映耐力素质的长跑下降更为明显。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近50%,城市男学生1/4为胖墩儿;青少年近视率从20%增长到31%。可以看出,如果任其发展,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年代,青少年的体质将越来越差,难以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某些要求。在国民体质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国家教育部在2007年下发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11年又下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同年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

二、“体育、艺术2+1项目”政策提出的重要作用

“体育、艺术2+1项目”政策的提出,在国民体质下降及传统应试教育的现实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体育、艺术2+1项目”的提出更注重各个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式阶段教育的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普遍采用应试策略,这样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造成人的其他素质低下,不利于人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其次,“体育、艺术2+1项目”的提出有助于改善各个阶段学生的体质状况,提高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连续的国民体质下降、亚健康威胁着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能力、交际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下降,寿命减短,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面对这样的情况,“体育、艺术2+1项目”的提出,目的在于培养各个阶段学生对于体育与艺术项目的兴趣,奠定终身体育的目标,提高体育与艺术的能力,改善体质和文化素质。再次,“体育、艺术2+1项目”的提出,体现了体育与艺术项目在各个阶段的开展得到了重视。在国外,体育与艺术项目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的项目,这几个项目也成为了国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大部分,从而使这些国家国民的素质一直保持高水平,体育及艺术相关的学科发展也极其迅速,不断实现创新,创造了各种不同的效益。所以,“体育、艺术2+1项目”的提出,对于素质水平及生产力的提升有重大的作用。

三、影响“体育、艺术2+1项目”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体育与艺术教育状况并不乐观的大背景下,“体育、艺术2+1”的提出必然面对很多困境,需要解决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如果这些影响项目开展的因素得不到有效的改善,那么这个项目就没有往下实施的延续性了。首先,根深蒂固的传统应试教育,片面追求高升学率的社会共性现象,严重阻碍“体育、艺术2+1项目”的开展。家长和学校在学生受教育阶段,追求的都是升学率,对体育与艺术并不重视,以致于学生对于体育艺术项目的作用得不到深刻的认识,从而忽视体育与艺术的发展。第二,各级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得体育与艺术项目得不到深入开展。纵观中国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场地设备、师资情况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缺乏的状况,难以支持体育艺术项目的深入开展,成为阻碍项目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第三,教师对于体育艺术教育理念的传播不太正确。由于体育与艺术项目的教师本来在工作岗位上就得不到重视,加之其文化素养水平的限制,造成了这两类老师在教育理念方面传播不够正确,主要体现在放羊式教学和应付式教学两方面。第四,学生兴趣的培养模式存在歪曲的情况。在阶段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过于强调学习、考试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学习的负担,使得各方面兴趣的培养不到位,影响了学生的心智的发展。

四、“体育、艺术2+1项目”政策现行的缺陷与漏洞

在下发的“体育、艺术2+1项目”通知和政策中,笔者认为,存在着一些缺陷与漏洞,需要建立体系和完善内容。第一,监督机制不完善。要求中没有明确指明如何建立监督体系,谁来监督,怎么监督的问题。第二,目标设置不明显。在实行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没有提及具体的时间目标,在时间目标的基础上没有设立基本的身体素质指标和艺术能力指标。第三,内容要求不细化。在内容方面,缺少细节项目的选择性以及各个阶段学生达到何种要求的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第四,评价体系不强调。在这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如何评价学生的体质以及技术技能、文化修养等方面是否得到提高。第五,兴趣培养模式不突出。通知要求中,没有在兴趣培养模式方面提出任何的要求,即如何使用教授、宣传、培养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多体育与艺术方面的兴趣。第六,有效延续性缺乏。在项目实行的过程中,有效延续性尤其重要,在下发通知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修改和完善项目要求,使其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的模式,不断向下延续,而不是今天发一个通知,明天发一个通知,到头来难以实行。

五、促进“体育、艺术2+1项目”实行的对策分析

第一,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各级教育局加强对各类学校项目开展的监督,实行常年不定期检查的监督机制,重点检查项目开展情况,学生体质变化情况等。各类学校则加大对于体育与艺术项目科组的管理力度,建立监督、检查和工作评比制度,教师嘉奖制度等,以提高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

第二,有效设立各个阶段的目標,包括体质目标和技能目标。如在小学教育的阶段中,设置用多少年达到什么样的体质,掌握各个项目中什么技能等。

第三,细化项目内容的教学设置。即细化在各个阶段中的要求,如学生在2+1项目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拓展性的内容。例如武术项目中,学生应掌握长拳的何种套路,何种基本难度等。

第四, 建立有效的兴趣培养模式。在学生对体育锻炼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合理强化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正确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还应通过各种教授、宣传、培养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多体育与艺术方面的兴趣。

第五, 政策与各个阶段教育之间应设立有效延续性模式。主要体现在政策的阶段性深化改革,各个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教学之间保持教学的延续性。

第六, 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场地设备的缺乏现状,提高相关科目教师的待遇水平,重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国民体质连降10年,青少年运动能力输日本.南方周末,2010-11-30.

[2] 赵松.论“体育、艺术2+1项目”之我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8):154.

[3]陈丽娟.中学体育艺术2+1项目的具体化措施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3):160.

[4]王晓倩.体育与艺术“2+1”项目开展的瓶颈及推进策略[J].体育科技, 2011, 32(2):128-131.

[5]段启勇.“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技能认定标准的定位[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06,6(3):81-82.

体育艺术“2+1”活动总结 篇9

一、目的意义

根据《区教体局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要求,结合区组织的观摩实际情况,特制定“体育、艺术2+1项目”整改实施方案。

“体育、艺术2+1项目”是教育部为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改革与发展而逐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其含义是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和提升审美素质,陶冶情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原则、共同提高的原则:课堂是开展“ 2+1 项目”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上切实提高“ 2+1 项目”工程的效率,艺体教师要把实施“ 2 + 1 项目”融入新课改之中,要以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有效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实施“ 2+1 项目”的过程也是促使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提高的过程。2、全面育人的原则:体育、艺术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内容。推进“ 2+ 1 ” 实施,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育、艺术教育功能。、主体能动性原则:开展“ 2+1 项目”,学生是主体,按新课改的要求,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艺术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积累和磨炼,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4、发展特长的原则:开展“ 2+1项目”,就是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就是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自己参加喜爱的项目,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主任、全体艺体教师、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项目措施:

<一>美术类

美术教学实施建议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全课程,开足课时,通过规范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我校成为区内具有美术教育特色的学校。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现有美术专兼职教师8人,全校共有教学班48个。我校一向十分重视美术学科的教学,并多次在市区级举行的各项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三、任务目标:

1、通过听、评课活动,促使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2、通过组织美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使全校美术教师互相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3、通过各种美术竞赛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4、通过课内教学活动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一批美术苗子,以带动其他学生学好美术,从而提高全校美术教学质量。

四、方法和措施:

1、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安排并组织教研活动。

2、通过听评课和研讨会,促进全体美术教师的经验和信息交流。

3、举办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激发全体师生的艺术创作兴趣。

4、定期组织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

五、具体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

1、要求每位美术老师深入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及及教学策略,明确分年级要求,努力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2、组织教师学习美术相关的理论、技法,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技术水平,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鼓励教师认真参加市区各级组织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在技能、业务等方面的素养,并力求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二)抓好课堂教学:

1、本学期的重点是“小学美术高效课堂”,通过组织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以及市小学美术“设计.运用”、“造型.表现”、“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的四种教学策略的运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以新美术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并要求教师写出体会,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通过传、帮、带等方法,帮助青年教师迅速适应现阶段教学的新思路,帮助他们提高专业基本功与教学基本功。

3、定期进行美术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要及时总结、整理,做好反思。对于较为成功的课堂,及时的记录、整理,互相观摩学习。

(三)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选拔美术特长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对其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积极参加各项比赛,为学生提供成长与施展才华的平台。

(四)培养美术骨干教师,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1、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在教研活动中,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基本功的学习、培训,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

2、收集及展评美术教师优秀的论文、案例、优质课例等,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

<二>音乐类

音乐“2+1项目”落实方案

根据区教体局关于开展“体艺2+1项目”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音乐表演类”的活动计划

一、操作流程

1、宣传发动

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实施方案》。利用教师会、班会课等形式向教师、学生进行宣传发动,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了解“体艺2+l项目”的内涵、实施方法、实施要求和学校拟开设的项目

2、学生选项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意向在学校提供的拟开设项目中选定意向项目

3、编制计划

学校依据“统一选项,分期实施”的原则,适时开展各项活动,所有活动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定项目、定辅导老师,制定辅导计划,每项每周辅导一次

4、过程检查

各辅导教师应有意识做好活动过程管理,并留有资料备查

5、才艺展示

主要是与学校主题活动结合,每年十月份的艺术节集中展示

二、活动目标

1、声乐 学会歌唱的发音、气息的运用,通过富有激情的演唱和示范,使学生通过表现力达到解决声音技术的目的,能够初步掌握表演技巧,并能够学会调整声音;要求:声音饱满、气息充沛,有表情的演唱并基本能表现作品风格特点。

2、器乐 使学生逐步学会认识音乐,掌握器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能。

3、舞蹈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以提高灵活性、增强可塑性为目的,通过形体素质的基本训练和技巧训练,改善和矫正身体的不良姿势,提高对正确姿态的控制能力,塑造健康、健美的体形。通过对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性的反复感受,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初步培养动作表现力,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提高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能力,使其终生受益。

4、钢琴 能够较正确的掌握钢琴弹奏的一般要求和方法,如:手型、放松、下键等;要求:演奏完整、读谱及速度与节奏准确、有表情的演奏并基本能表现作品特点。

三、活动项目与辅导教师

大合唱:

<三>体育类

体育“2+1项目”落实方案

1、体育:实施“体艺2+1项目”与我校的特色体育项目——乒乓球结合起来。体育项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项“乒乓球”项目,另外一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选择。总技术指导: 王启鹏

项目负责:

乒乓球: 坐位体前

仰卧起坐

立定跳远

踢毽子、实心球:

篮球:王 羽毛球:

2、时间安排

3.体育课

安排一定数量的课时进行学习。尤其是特色项目“乒乓球”每周均安排一节课时进行集中学习。

4.课外活动

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每周五次。

5.课余时间

体育艺术“2+1”活动总结 篇10

群丰中学“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实施方案

2011年下期

一、指导思想

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活动,以“载德、促智、健身、立美”为活动宗旨,让学生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锻炼学生运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和全面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艺术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形成健全人格。

二、实施目标

1、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人生艺术素养修炼,促进人格完善,增强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促使知识、情感、行为和谐发展。

2、通过学校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其中武术健身操为必修项目),培养1项艺术特长。

3、在校内培养一批具有有一定科研能力,掌握活动设计、组织和指导方法,一专多能,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领导和教师。

4、探索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在文体活动中的可利用资源,以及课内外、校内外互动关系。

三、实施原则

1、全面发展的原则。将学生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寓教于乐的原则。科学设立体育、艺术选修项目,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运动和艺术水平。

3、课程特色发展的原则。以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为基础,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体育、艺术活动内容体系,形成学校的体育、艺术特色项目。

4、师生共同成长原则。根据“体艺2+1”项目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通过培训、学习等有效途径,切实提高体育、艺术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群丰中学“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实施方案

5、后勤保障与“体育、艺术2+1项目”同步发展的原则。大力改善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环境与设施。学校要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合理地配置体育、艺术教育资源,以满足“体育、艺术2+1项目”对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的要求。

四、组织机构

组 长:徐 东 副组长:王友连

成 员:唐 辉、刘光辉、郭虎、胡伟健、赵利香

五、实施条件

1、场地:操场、篮球场、乒乓室、美术室、音乐室、书法室。

2、设备:项目实施必须具备的体育器材、艺术装备和电教设施。

3、环境:集知识、趣味、娱乐、特色为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布置(室内、室外)。

4、师资:音乐、体育、美术、书法辅导员。

六、实施内容

1、活动类型:

(1)运动类:武术健身操(必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棋类、攀岩等任选一种。

(2)艺术类:书法、竖笛、声乐、素描、工笔画、手工制作等任选一种。

2、活动形式:(1)组建学生社团

为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长,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学生课外社团活动。利用课后、双休日、节假日时间组建各种社团,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2)整合学科教学。

“2+1项目”的实施,是艺体类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根据不同学科,渗透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整合学科内容,调整课程框架,努力挖掘教育因素,为德育教育增添新的内容,为学科教学改革寻求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群丰中学“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实施方案

(3)开展主题活动。

每学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艺体活动。如:

运动类:球类、棋类、跳绳、田径运动、趣味运动会、广播操比赛。

艺术类:“元旦”文艺演出及艺术节、合唱节、书法绘画作品展、板报墙报展、手工制作大赛。

(4)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冬季开展长跑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七、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酝酿筹划

1、学习关于实施“2+1项目”的文件和要求。

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体育、艺术2+1”项目有关文件及实施方案,确保其观念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心中。

2、调查、了解本校学生艺术、体育的实际水平。

3、思考本校实施该项目的师资水平和场地、实施条件。

(二)第二阶段:构建框架。

1、确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

2、建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设计评议内容,健全项目运作制度。

(三)第三阶段:具体实施

1、确定实施的项目。要排好“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表”,活动表上要做到五定:定时间、定项目、定内容、定地点、定辅导教师;成立各类兴趣活动小组,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项目,广泛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课余文体比赛活动和各类实践活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2、调配师资及调整场地、开辟活动室。

3、整合课时、制定实施方案。

4、利用课内外、校内外的时间进行实施。

5、对运行实施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估。

由体育、艺术、美术、各兴趣小组负责教师、班主任联合组成认定小组,认定时间 3

群丰中学“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实施方案

为每期末,认定结果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和学生成长记录袋。认定方案要事先制定并公示。

6、小结推广:撰写“体艺2+1”项目总结,通过学生的现场表演、创作、测评、展览和教师的教学观摩、论文、论著、特色训练方案等展示成果,推广成熟经验,使体艺2+1工作常态化。

八、实施要点

1、成立学校“2+1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校长亲自抓,保证有专人负责。

2、学校在方案实施后,将及时对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展开调研,灵活增减活动项目,对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强引导和加大投入,从而逐步形成学校活动特色。

3、保证开足、开齐体育、艺术课程。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排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并尽可能安排专职教师,严禁挤占音体美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给学生补习文化课。由主管校长和教务处负责检查落实。

4、保证学生每天要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一是每天上午要保证学生25分钟以上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二是每天下午必须保证40分钟的“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时间。班级的活动情况由班主任具体掌握,学校安排专职教师进行巡视登记。

5、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体育节)和一次全校性文化艺术节,开展全校性的学生才艺大展示活动。

6、要组织对全体学生进行原有艺体水平的调查及学生体质健康检查,作好记录并进行统计。

7、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切实做好“体育、艺术2+1”必修项目之一的武术健身操的全员培训,以体育教师辅导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艺术师资培训也可采取以专业教师带动全体的办法进行。保证100%的教师、学生参与。用三年时间,让每位中青年教师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或艺术技能,至少能辅导一项课外文体(心理)兴趣小组活动,以满足对“体育、艺术2+1项目”组织、辅导、测评等工作。

8、由体育、艺术、美术、各兴趣小组负责教师、班主任联合组成认定小组,认定时间为每期末,认定结果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和学生成长记录袋。认定方案要事先制定并公示。

9、成效形式为:

群丰中学“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实施方案

(1)“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材料。

(2)学生各年段应具备的艺体知识和所掌握技能的测试情况。(3)各类活动、竞赛、展示的图片、音响资料。(4)校本教材和学生成长记录袋。(5)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电子档案。

10、学校的教师要全员参与,认真组织,有记录,有过程资料,有成效,在项目活动中的表现将计入年度考核及学校奖惩机制。

群丰中学“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领导小组

上一篇:我的书生病了作文400字下一篇:工商局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工作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