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教学(共8篇)
思维导图:本由金浪、夏孟挑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的《初中英语话题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它是一种高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一种可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它的使用要求先写下基本概念,然后再从中辐射出与其相关的想法和思维动向。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他通过让使用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关注中心,然后再慢慢地找出并画出与其相关的分支。思维导图实际上是用分割知识框架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并且记住信息的一种方式。非常符合人脑思维特点,对英语学习有显著作用。它还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像思考和笔记工具,用“画”的方法来记录思考和创作的过程,是一种组织结构性思维工具。
《Go For It》教材的每个单元是以话题来编排的。这种以话题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以主题为单位构建思维导图,整体把握英语课的教学内容。在各个教学板块中,思维导图的即时制作与临时生成,都能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初中英语话题思维导图》的每一个单元里,思维导图共有三张,基础导图、拓展导图、作文框架。对应的中文是放在后面的,学生可以用来预习和复习。
本课题旨在活用《初中英语话题思维导图》,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课前、课中、课后对思维导图进行充分地利用,培养他们积极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
借助思维导图,以课前、课中、课后为时间单位,指导学生活用思维导图,对英语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将思维导图用作预习的工具,布置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要求学生熟读英语版的思维导图并说出中文,对不认识的用红笔做好星级标记,检测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
(2)要求学生借助中文版的思维导图说英语并翻译成英文,然后根据英语 版的思维导图自批自改来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
(3)要求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对话指示图,自问、自答,练习英语口语。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将思维导图用作课堂笔记本,课内合作编对话的学习工具。
(1)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与同桌练习对话、与小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2)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搭建英语写作的框架,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词汇。
(3)要求学生将老师课堂内所说的重难点直接补充在思维导图的相关词汇或句型旁。
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将思维导图用作复习的工具,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扩展所学知识。
(1)要求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再创造,用彩笔画出个性化的、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手抄报。
(2)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循环英语听写、扩展英语写作等。或者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在图上添加新的词汇和句型,优美的句子和谚语。
(3)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画出自己认为最难掌握的词汇和句型,并整理成一本错题集。
为了确保本课题的有效实施,我们针对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理论依据有:思维导图理论、脑科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思维导图的有关研究:
(1)思维导图(Mind Map)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Tony Bozan)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造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国内外专家皆认为: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了有效思维的图形工具,能够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2)思维导图的特点:
①形象性、直观性。思维导图的形式是形象、直观的,它的表达不仅可以是文字,还可以是图画或符号。②层次性。思维导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层次性,围绕一个中心概念或任务,可以生发与其相关的多个概念,概念间的隶属关系、大小范畴等,都可利用图的层次结构表现出来。思维导图的层次性是学习者对知识理解的一个重要体现。
③关系性。思维导图除了表明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之外,概念间互相连接的指向与其连接词语,更能表明概念间的因果、递进、转折、假设或者是并列,条件、选择、是非等等关系。
④可扩展性。思维导图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的特点,一幅思维导图可大可小,外观的设计也不固定,全凭绘制者的才智和灵感。
⑤广泛性。思维导图可以做报告讲演、流程设计、知识管理,还可以用于各类业务测试和评价等等,目前在教育领域已有面向师生的专门的思维导图软件。
2、脑神经科学
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里有大约14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形成功能网络。大脑神经是一个由中央向外部发散的网状神经元,大脑的思维也呈现出一种发散性的网状图像。
思维导图是一种和大脑思维在表现形式、语言逻辑高度一致的思维方式,它还原了大脑思维的本来面目,从根本上带来了一场思维的革命。它结合了大脑思维方式,采取和大脑思维方式对应的独特的画图方式,在图中清晰地呈现出思维重点、思维过程和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表达和思考,很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思维导图是把思维在纸上用图片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的呈现。这种方式在处理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一方面能够显示出思维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很容易理清层次,让你很容易掌握重点,产生一目了然的感觉。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进入90年代以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始成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学习理论基础,它是在继承和批判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流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积极的交流合作,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先前知识、情景和学习共同体是影响主动建构的重要因素。科学探究性学习和思维导图都吸取了建构主义的理论精华,体现为以“问题”或“核心主题”为线索,让学习者个体或者小组围绕真实性的问题或主题,主动获取各种有助于解释和评价问题的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并在同伴之间交流和论证他们提出的解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的过程。学习应从做中来,最有效促进学习的方式是让学生接触实际问题,包括个人问题、社会问题及自然科学问题和哲学、伦理问题等等。
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主要内容:(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主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内在动机与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合作者。
(2)强调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教学。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同时要看到学生是会思考、有感情、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因此,教师应当公开、坦诚、充满信任地接触每一个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体验学生情感的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愉快的、有效的。
(3)强调学生个性化的评价。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学生的发展、成长应与他自己相比较,看他是否比以前有进步。家长和教师在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应依据一定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个性化评价,使学生审视有没有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反思今后应怎样努力,并掌握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4)强调情感化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随着自我的形成,产生了希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要,每一个个体都渴望从周围人那里感受到温暖、关爱、同情、尊敬、认可等。人性化的教育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教师需要有真诚的感情,表现出对学生信任、理解、关心和无私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情感、欣赏赞扬学生的优点等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满足学生渴望关爱的心理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自发、愉快、积极地学习,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而要提高学习的绩效, 最需要关注的是知识的表征。知识的表征是指人在自己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对信息的表式方式。对此, Paivio提出了“双编码理论”。 双编码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以有语义编码, 又可以用形象编码, 并且凡是能进行双编码的信息则容易保持, 因为在提取时, 该信息比仅用一种形编码的信息多一层提取线索。因此, 双编码是有效和高效思维的重要方面。思维导图采用文字结合图形的方式, 通过联想和连接去帮助组织知识并使之结构化, 符合双编码理论的要求, 使知识的获取、存储和提取更加便捷高效。它是人脑表达自己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 有利于直观地表达思维和提高归纳、总体整理知识体系的能力。
因此, 为了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让学生学会梳理和归纳所学知识, 提高记忆效果, 培养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我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 我发现巧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所任教的班级英语各项成绩均在校内名列第一, 其中及格率为95.8%, 优秀率高达78.9%。下面具体介绍我是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的。
一、思维导图在新授课中的妙用
(一) 课前预习中的思维导图———让预习效果达到极致
俗语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课前预习是学生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环节。以往学生平时的预习往往流于形式, 效果差, 因为他们的预习常常“无迹可寻”, 几分钟时间粗略看过, 大多浏览一下学习内容, 在书上简简单单地画几个短语或者句子, 但缺乏对内容的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整体的把握, 因此这样的预习对于新课的学习作用不大。如何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能够认真思考和理解课文内容呢?我尝试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把预习内容画出来”。起初我要先示范, 把核心词 (新课的主题) 给学生, 并给出思维导图中第二或以上层级的部分关键词, 但空留部分关联分支及关键词, 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完善思维导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逐渐熟悉了如何画思维导图, 这时我连核心词也不给学生了, 只需布置诸如“预习……, 并画出你的思维导图”的预习作业。类似这样的预习作业, 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遇到新知识会自觉地去查阅, 并加以思考, 否则完成的效果就会很差, 所以它不但能检查到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无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内容, 而且能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思维导图把相互关联的事物按逻辑的层级关系呈现出来, 从而慢慢学会归纳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即使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在知识上可能有不正确的地方, 但是学生却经历了有效的自学过程, 这样长期有效地进行预习, 学生的思维能力肯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 课堂导学中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兴趣盎然
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大胆地说英语、用英语。因此在课堂上如何导学、如何引导学生“说”, 显得尤为重要。而思维导图中大量的可视化元素有利于情境创设, 可有效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因此, 教师在新课导入时, 使用直观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思维导图方式, 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知识趣味化, 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产生疑问, 发现问题, 引发认知冲突。使用图形和简要的关键词绘制出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 提供问题式的情境, 能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
我就通常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 除了创设合理的语言情境之外, 还一边设问, 一边引导学生回答。而在此同时, 我还一步一步地把设问的过程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了出来。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Module 5 Unit 1 What can I do for you?的对话时, 师生的对话过程是这样的:
T:Suppose I am in the shop and you are the shop seller.When you meet me, what do you say?
S:What can I do for you?
T: Yes. Good! Now I want to buy a T-shirt, so I answer, “I’d like a T-shirt.”And then what questions do you want to ask me?
S: What colour would you like?
S:Who do you buy it for?
T: Yes, great! And I want to try it on! Can I try it on?
……
这时, 我的思维导图板书如下:
当学生不懂再问其他问题的时候, 我就一边说, 一边板书补充我的思维导图中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既能把对话中的重点句型通过听、说、看的形式输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又能在思维导图完成后让学生非常直观地领会到该对话的主要框架, 有利于学生掌握文本的大意, 因而学起来就显得特别轻松, 学习兴趣自然浓厚。在接下来口语训练中, 我还可以继续结合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课堂小结中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轻松构建知识树
在新授课教学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该节课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回顾, 小结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是采用师生口头问答和以往“普通的”板书记录形式来进行小结, 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印象比不上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结要深刻。因为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 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 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 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而作为学习者, 用思维导图来记忆和整理课堂笔记, 对梳理知识结构、回忆巩固知识起到很好的作用, 能让学生轻松构建知识树。
我通常在课堂小结的环节中, 一边让学生口头小结, 自己一边在黑板上根据小结的进程来画思维导图。我以该课的知识点为核心词, 采用边问边画的形式, 引导学生把围绕核心词而产生的相关知识逐层发散地往外思考、回答, 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而当思维导图形成的时候, 该节课所学的知识框架已经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过程中, 不但让学生懂得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作用, 而且能非常直观地回顾知识架构和其中内容相互之间的联系, 这无疑提高了小结环节的有效性。
二、思维导图在作业中的妙用
思维导图是人脑表达自己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在表达思维时理清思路, 把握全局, 使讲解和学习流畅自然、重点突出, 并且更具有组织性和易于记忆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作为自己的思维表达工具, 使自己的思路清晰可视。因此, 给学生布置画英语思维导图的作业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做法。同时, 给学生布置画思维导图的作业, 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小到一个话题或语法点, 大到一个甚至几个专题语法的探索, 或者一节课、一个章节、一个阶段, 甚至是一本书、初中三年的教材的知识, 都可以画成思维导图。在画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思考所要涉及哪些知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从而使学生自觉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进行发散性思维, 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 强化知识树的构建, 避免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和“断裂”式的复习方式, 逐渐形成有效的复习方法。而且,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潜能, 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 把思维导图画得美轮美奂, 使自己知识和能力同步得到发展。
(一) 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法, 使学生有效巩固语法
在实践中, 我根据教学的进程和教学的需要, 给学生布置适当的画思维导图的作业, 方法都是给学生核心词, 明确总体要求, 其他随学生自由发挥。比如学习了一般过去时, 我的周末作业就布置学生以“一般过去时”为核心词画思维导图。当学习了多种时态之后, 我就布置学生以“时态”为核心词画思维导图。如图6 和图7。
从上面两幅图我们可以看到, 学生对时态的概念、结构以及所涉及的词形变化的知识都梳理得有条有理, 虽然归纳得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和正确, 但是足以证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更重要的是, 通过此类作业, 学生对该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能有效巩固语法知识。而且, 学生能在完成这类作业的过程中, 学会分析、总结、梳理和归纳, 从而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 用思维导图归纳学习内容, 使学生减少遗忘、找准复习重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 有的学生学了新的模块就忘了旧的模块学了什么, 然后整册书学完了但却数不出学过了哪些主要的知识, 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因此, 在新授课后, 我通常布置学生用思维导图把该课的主要内容“画”出来的作业, 以便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教材, 熟悉教材所涉及的话题、该课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句型和语法, 同时引导学生懂得该课的复习重点是什么, 做到复习时有的放矢。
从上图可见, 以图的形式呈现一课书的重点, 既直观、扼要, 又充满趣味性, 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完成此类作业的过程中, 必定要阅读教材, 并学会判断内容的主次, 这就促使学生认真地阅读、思考、分析。当作业完成的时候, 学生已经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该课的学习内容, 对防止遗忘、把握复习重点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 在思维过程中能够促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科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一) 要重知识框架的逻辑合理性, 轻美化功能
我们都知道,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课堂容量的大小密切相关, 合理的课堂节奏和合理的课堂容量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 课堂上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时, 不应花太多时间在“画”图上面, 只要知识框架的逻辑合理、层级关系合理就可以了, 以便争取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活动, 以保证学生有较大的语言训练量。同样, 布置学生画思维导图的作业, 应以知识框架的逻辑合理性为首要的评价标准, 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树, 更好地梳理和归纳所学知识。
(二) 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宜逐步呈现
思维导图是很好的梳理和归纳知识的一个有效方式, 所以可以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小结环节中。如果教师把小结环节的思维导图在备课的时候制作成PPT课件,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的时候宜逐步呈现思维导图, 因为如果一次性完整地呈现整个思维导图, 学生就没了思考、总结的机会。如果逐步呈现, 学生既可以边思考边总结, 又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整个知识的脉络是如何“延伸”和“发展”的。长久以往,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会得到很大发展。
摘要:在常规教学中, 很多学生缺乏学习方法, 缺乏主动对新旧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学习、梳理和归纳, 导致对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的理解, 因而容易混淆和遗忘, 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的提高。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 可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妙用,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2]安牧冰.思维导图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东尼·巴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4]英语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夏恩伟.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东尼·巴赞, 巴利·巴赞.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一、运用思维导图开展词汇教学
词汇是建起英语学习大厦的砖瓦。小学阶段,学生要接触并记忆一定量的词汇,教师这时就可以尝试一下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新单词、新词组的教学。在五年级《英语》(凤凰传媒新译林出版社)Unit4 Hobbies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这样呈现draw, read stories, dance, play the piano, watch films(如图所示)
■
教学形式的变化让学生耳目一新,让好奇好动的学生兴奋不已,瞬间提起学习兴趣。图画迎合了小学生的思维特征,让处于形象记忆的他们能在最短时间内记住所学单词,教学效果明显。进行单词初步记忆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单词隐去,只留下图片让学生猜测单词,对学生的记忆效果进行检验。图画色彩的冲击让学生摆脱了机械记忆的束缚,能有效进行联想提取,快速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也是一种激发后进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二、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口语教学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交际,但现在中国式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存在。在新课标的推动下,英语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对学生说:“Open your mouth,dont be shy! ”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先理出表达大纲,然后在纸上画出想表达的脉络即思维导图。比如教小学《英语》(译林出版社)Unit 5 What do they do,教师设置了一个free talk环节,画出思维导图(如图所示),让学生围绕“What do your family do”讲述,并以My family为题进行口语表达。
■
有了family tree 这个思维导图,学生不仅了解了家庭人员的辈分关系,还从思维导图上看出每一个环节的推进,口语表达变得畅通无阻。
三、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其英语能力的提升,但阅读理解一直是英语学习者的难点。这当中尤其是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本就懒于思考,理解能力也比较差,做起阅读题来阻碍不少,因此一碰到阅读内容便故意躲避。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降低阅读难度。先通读全文,找出全文中心点并置于思维导图中间;然后泛读全文,寻找分支置于中心点周围;最后精读材料,提取细节,并在适当位置进行彩色勾画填写,可以用上各样的图形符号。这样一来,阅读起来自然思路明晰,理解透彻。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对一篇阅读材料彻底透彻理解。
四、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写作教学
英语写作是提升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语言综合运用的关键环节。许多学生提笔艰难,脑中空白,写的东西不知所云。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逻辑思维不清晰、语言组织能力差,教师此时要做的是点拨学生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方向,指导学生明白应从哪方面、到哪里去收集素材,这样再提起笔写时就有把握多了。例如学习六年级《英语》上册(凤凰传媒新译林出版社)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由于学生对童话故事一直热爱有加,教师便可设置一篇这样的作文,让学生随意发挥想象,编写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尽量使用学过的词汇。教师先利用Little Red Riding Hood来进行示范,然后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写作前首先绘制思维导图,教师的思维导图是这样的:
■
学生看到思维导图后顿时兴趣高涨,下课后就到教室的图书角寻找灵感,放学后兴致勃勃地讨论故事情节,等回到家就开始动笔了。这次作文学生完成得都很好,有的思维导图虽然没有达到准确精练的标准,但对于六年级孩子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这种点拨式的思维导图,需要循序渐进地渗入英语教学,切记不可急功近利。对于后进生的努力,教师更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汪群小学)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阅读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来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将思维导图引入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起到改善现状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应用
一、前言
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奠定基础,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要竭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从目前来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思路。
2.思维导图概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思维导图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3.思维导图概述。思维导图又称概念地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TonV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创造性地用文字将人脑的想法展现出来,并把一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片。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正视思维导图的作用,合理利用这种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理解力。
4.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思维导图建立在扎实的理论之上,体现在以下几点:
(1)建构主义理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取决于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即个体已有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知框架。换言之,人们的认识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人们还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推动认知结构的不断解构、重构与发展。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最近发展区理论。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每个人都有“最近发展区”,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之间的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要想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支持,而思维导图就是这种有力的教学支持。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制作思维导图。在课前,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概括教学内容涉及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在学生阅读英语材料之前将其呈现在大家眼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语言材料有一个整体性感知。比如针?Α?Visit my school》,教师可以制作以下思维导图:
2.课中应用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通过教师的思维导图对文章有一个整体认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材料,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我在教学完《Food》这一篇课文后,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将本节课中学到的新食物单词,和以前学过的表示事物的单词,一起综合起来制作一张表示“food”的思维导图。学生通过互相讨论,集思广益,制作出了以下思维导图:
3.课后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可以引申至课外,一是学生要通过思维导图再次复习课文,针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二是学生要借助思维导图自行阅读一些课外辅导材料,以此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比如在课外作业中,我为学生布置了一篇《Singapore》的英语阅读文章,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初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我的鼓励下,学生针对这篇阅读材料制作出了以下思维导图:
通过以上思维导图,学生很快对新加坡国家形成整体认识,学习效果大幅度提升。
三、结束语
目前,初中生对阅读教学存在畏难情绪,教师要合理使用思维导图这个教学工具,体现教学和学法的统一性,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教学方法、手段及策略变得越来越重视。在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已经应用到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中,思维导图是直观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它可以更好得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本文主要阐述了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英语教学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98-02
思维导图,就是运用集中与发散的思维,对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集中归纳与应用的工具。如果学生可以有效的使用思维导图来学习英语,对于英语的记忆会有很大的提高。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是通过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这些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表达知识的结构和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和思考技能以及独立搭建知识结构的能力。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把它应用到英语知识学习的预习、整理、记忆、复习、写作等过程中,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学者Tony Buzan在70年代初期所创建的一种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它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以直观形象的方法让各种观点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使思维可视化,是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有效的工具。因此,如果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思维导图的特性:(1)创造性,发挥人右脑的创造力,扩展思路。(2)梳理性,我们常常有很多想法需要整理,理清脉络关系。平时我们看的文章都是线性的,段落之间的联系是断裂的,通过思维导图第一眼就可以看清彼此的关系。(3)记忆性,应用颜色、关键字、夸张、符号、顺序、图形等技术来提高对记忆力。
二、思维导图的运用
思维导图是一个不断在发展和完善的工具,同时它也是一门在不断精练和提高的技术。它的应用如下:1.笔记:用思维导图作记录,可以帮助迅速了解并抓住信息重点。将要点以词语记下,把相关的意念用线连上,加以组织,方便记忆。2.温习:令记忆直观。将已知的资料或信息以思维导图画出来,只要温习以往画的思维导图,就能方便加深记忆,条理更清楚。3.小组学习:小组共同创作思维导图。首先由各人自己画出自己已知的资料或想法,然后将各人的思维导图合并及讨论,并决定那些较为重要,再加入新想法,最后重组成为一个共同的思维导图。4.展示:用思维导图在演说时可令听众容易明白,不用阅读长篇大论的文字。演说者也不用将预备好的句字读出来,令演说能更配合听众的需要,增加双方的交流。5.计划:设计思维导图时,是环绕主题思考,不会迷失方向。完成设计后很容易组织及书写出报告,别人阅读计划时很容易了解计划脉络,容易跟进。
三、思维导图与英语学习
本人主要阐述了思维导图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利用思维导图做笔记
平时我们读一本书,是要做笔记的,习惯用简短的一段话来描述一本书的主题或者主要内容。慢慢的我们会发现这种笔记会变得越来越多,然而能够记在脑子的东西反而越来越少。过一段时间再次翻开这些笔记,往往会感到一头雾水。这类笔记看起来全面,实际缺乏重点,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内容比较单一。相反,如果我们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做笔记,就能抓住重点,分清知识的重点与非重点,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极大地提高。
2.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是英语试题的重要部分,因此老师应该在课上向学生传授用思维导读的方式来进行英语阅读训练,从而提高阅读效率。首先,从挖掘教材内涵入手,每位学生对将要设计的主题,绘制一幅思维导图;其次,各讨论小组内交流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同时约定在交流过程中,不允许批评别人的想法,所有的意见记录下来,任何人不下判断性的结论,集中注意力,不允许私下交流,尽可能地发散、联想;再次,英语教师对交流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并要求学生完成根据思维导图设计而成的任务型阅读。
3.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写作中,可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认真阅读作文要求之后,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画出思维导图的三种要素:中心语、分支、线条。根据作文内容要求提取关键词,分支从粗到细,形成结构分明的层次图,然后根据内在的关系链接,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造。写作有方向性,写作过程更加顺畅。
综上所述,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提高词汇的记忆能力;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学习是非常有趣的,但是随着学习的难度不断加大,孩子们的热情会逐渐降低,久而久之,学好英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如何解决小学教师和学生遇到的困难呢?方法之一就是借助于思维导图,因为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教学中,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思维导图与英语教学间的联系 1.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Mind Manager)是英国学者Tony Buzan 在1970年代初期创作的。它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也就是说,思维导图是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它和以往记笔记的方法不同,是用图形和文字的方式记录的,并且思维导图是一种头脑风暴式的、创新性的记录方式,将以前以线性的纯文字的记录方式改为一种非线性的图形加文字的记录方式,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增强记忆的效率,还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2.思维导图与英语教学间的联系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一般会采用发挥集体智慧的办法进行教学。而思维导图,恰好能帮助教师实现这个愿望。因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的策略,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这样,思维导图和英语教学间就建立了联系,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是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利用思维导图,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的思想在整个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者、管理者。同样,小学英语也是进行传统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怎么能使他们对英语感兴趣呢?如何将学生的英语水平提上去呢?对于英语这门课来说,学习英语就是为了与人交流。难道英语教师依然按照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讲课,能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吗?能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吗?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图文并茂的软件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教师教学设计的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这样既能够抓住重点,又能够梳理教学的思路,还能节省备课的时间。教师的这种教学设计不仅不会随着年岁增加而变得相对僵硬,反而会更有弹性,更容易更改。因为思维导图用作了讲课的框架,它就使教师一方面能够在一个即兴讲演与自由谈话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另一方面又可以进行结构相当严谨的讲话。
2.利用思维导图导入英语课文中的不同主题 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每个英语教师都希望从一开始进行课堂教学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都事与愿违。导入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如,在英语课上讲关于日常生活话题的时候,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工具
思维导图之所以在教学中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因为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中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在认知理论方面,如结构性知识是知道“是什么”,但是在学习中还要知道“为什么”。结构性知识为知道“为什么”提供了概念基础,就知识的表现而言,思维导图非常直观形象地表现了由事实、概念、命题以及原理构成的知识。
4.增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且,还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加以说明,包括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在这里,笔者着重从学习策略方面来说。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担任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形成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策略,然后再逐渐地培养他们具有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能力。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的,不是教他们单纯的学习知识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这一提法是根据现代社会面对的矛盾和未来教育面临的挑战而提出来的。在文件中指出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所以,笔者认为,思维导图是体现该策略的很好的例子。思维导图从一个中心出发,以一种分支链的形式向四周放射,或者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例如:教师用演示文稿给学生呈现了一幅春天(spring)的画面,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画出以春天为主题的相关事物。学生可能由春天想到树木发芽、去春游、春雨等。这是利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不断地思考、联想,从而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和习得意义的保持。
三、结束语
一、在词汇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中最基础的元素, 对学生开展英语学习, 进行知识拓展尤为重要。然而, 初中生尚处于人生中的发展阶段, 由于他们所受教育不同, 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教师在开展词汇教学会忽视个体差异, 陷入“一把抓”的教学误区。此外,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 教师把词汇教育独立于课文内容之外教学设计中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需求, 生硬的把英语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向学生输入, 由此造成英语课程出现教师进行“满堂灌”知识传授, 造成许多学生因循守旧, 对词汇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无法激发他们的词汇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思维导图以“中心发散”和“元素连接”的思维方式将英语词汇互相串连, 使独立的单词个体不再孤立, 而是形成一个整体。如教师将“claim”中的“claim”发散为“proclaim”“acclaim”“reclaim”等单词。该方法不仅可以使独立的单词个体与其他单词串连, 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拓展出更多含有某一共同元素的单词。此外, 将不同单词汇编成顺口溜或短故事等形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单词记忆效果。
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过分注重对文章词汇、句子、段落大意的讲解, 忽视了对文章的整体学习和分析是传统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弊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教师花大量时间对文章逐字逐句进行翻译, 使学生形成错误意识, 每当进行阅读就查字典, 对材料通篇进行翻译。这种刻板的模式虽然使学生掌握了文章的表层含义, 对积累词汇起到一定作用, 但机械的翻译和笼统的了解不仅会降低学生的阅读质量, 更不利于学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的培养。
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拓展词汇、进行思维训练的学习过程。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形象思维理清文章脉络, 他提供的有效图表工具能帮助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理解思路, 以图表的方式概括出文章中心思想和作者写作顺序, 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的观点进行清洗梳理, 帮助阅读者把文字信息转化为图表信息, 强化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 比较和判断,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文章内化为自己的印象, 变被动为主动。
三、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现阶段, 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主要以背诵典型佳句、片段和文章, 训练学生对以往熟记的文章的改动复制为主。许多学生为应付考试, 平时缺少写作锻炼, 由此造成对词汇、词组句子的运用能力减弱, 导致在写作过程中困难重重。
针对以上情况,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审题, 设计写作思维导图即写作大纲, 罗列出合乎逻辑和思维习惯写作要点, 以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出现遗漏的问题。如写一篇关于“How to protect environment”的文章, 教师先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构建写作思路, 在此基础上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通过长期训练, 学生的写作能力定有所提高。除此之外, 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掌握的英语知识和生活实际, 把写作的过程当成创作的过程, 引导学生发扬个性, 走出传统写作方式的框架, 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思维导图在我国教学中无疑还属于新生事物, 英语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 不只局限于上述内容。所以, 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 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勇于探索出适合英语教学而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 并将之实践到英语教学的开展之中, 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跟上时代步伐, 进一步构建更加高效并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 2005.
[2]雷慧婷.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 2015.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生;词汇教学
一、引言
英语词汇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倍感吃力的事情,但词汇教学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词汇量的多寡、对其掌握的准确度,对培养与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都会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词汇的数量多,意义广,词汇教学总是一个相对不尽人意的环节,而且人们已知且已被应用出效果的词汇记忆方法较少,在此状况下,思维导图的作用逐渐显现。
二、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大脑学家、记忆术专家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他首先将其应用于训练一群被称为“学习障碍者”、“阅读能力丧失”的族群,这些被称为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很快地变成好学生,其中更有一部分成为同年级中的佼佼者。1971年Tony Buzan开始将他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慢慢形成了放射性思考和思维导图的概念。它是一种放射性思考的具体化方法,一种可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号、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 ,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每一个分支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 ,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 , 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齐伟,2005)它通过让使用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关注中心的办法,然后再慢慢地找出并画出与其相关的分支。思维导图实际上是用分割知识框架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并且记住信息的一种方式。
三、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
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水平的一个分水岭。在小学期间,英语课堂上教师多运用互动活动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教授英语,教学素材和工具多样化,而且教学内容较为简单,词汇量相对较少,难度相对较低,学生们学起来轻松、有趣,小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差异不大。然而,进入初中阶段后,随着学习内容量的增多和知识难度的增加,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许多学生感到不适应,英语学习变得非常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困难就是体现在英语单词的学习上。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在初中阶段应掌握 1500-1600个单词以及 2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根据对初中英语常态课的课堂观察,如今许多初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不积极,兴趣地下,学习被动,并且普遍出现拼写错误和遗忘现象,部分学生甚至因为词汇记忆困难而对英语学习变得消极,甚至厌学,导致恶性循环。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运用不当,他们主要靠死记硬背来记单词,费时长却效率低,记忆率低;另一方面,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枯燥、单一;此外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目前我们的英语教材中的词汇表基本都是按字母顺序或者单元教学顺序排列的,单词与单词之间彼此孤立,没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这样的词汇排版容易固化学生的思维,不仅不利于词汇的教学,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有人指出,目前学生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有效地理解、记忆、和使用英语词汇(谭记翠,2011)。而教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有效词汇的教学。教师们不仅要教授词汇本身,还应该教给学生恰当的词汇学习方法和策略。
四、思维导图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启发
1.利用思维导图学习新词,扩展已知词汇的信息量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如果思维导图使用得当,它的效果通常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其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新词汇的学习就非常见成效。在英语学习中,虽然很多以往没有出现过的词汇被称之为新词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词汇是学生完全陌生的。其实在英语词汇中,很多的新词汇都是随着词性的变化而产生的,又或者同样的词汇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下出现就代表着不同的意思而已。因此,对于蕴含丰富信息量的单词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明白新旧词汇其中的联系,使它们充分的融会贯通,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2.利用思维导图熟悉英语词缀和词根
词根词缀是英语词汇的构成基础,而思维导图能很好的利用词根词缀让词汇学习的难度大大降低。例如,im-是一个常见的英语否定前缀,它的使用方法是放在单词之前即代表该单词的反义。利用思维导图,首先让学生掌握im-的意思,然后,给出例词,之后让学生仔细回忆自己知道的有im-开头的各种词汇,并将这些词汇进行分组后分别绘制在思维导图相应的位置上。这时,各个原本看上去没有关系的词汇一下子变得具有联系性,这就是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学习的好处之一。因此要扩大英语的词汇量,则需要掌握英语常用词缀及词根的使用,并结合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开展英语词缀和词根的学习。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我们还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根据字母表的顺序,对由所学词缀的单词进行更加有序地词汇整合和梳理。最后,我们要认真地指导学生对各自所画的脑图进行检查和完善。
3.利用思维导图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
初中英语的词汇已经特别丰富,同义词、近义词数量较多,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区分它们,从而正确地选词、用词是初中生英语学习中面对的一大难题。我们知道,传统的方法就是把所有近义词的意义查出来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加以区分。但是由于近义词在意义、用法等方面差异的细微性,仅仅通过字面意义的比较仍会导致误用、滥用。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词汇与词汇之间在意义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角度出发,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同义词、近义词放入词汇系统中进行区分,引导学生画出这些单词的思维导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对其组织能力及创造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五、结语
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是学生打下英语基础的关键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所以一线教师要不断提高词汇教学的方法,进行积极的词汇教学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从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引导学生对英语词汇之间的规律和联系的探索,有效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的效率,使学生能使用词汇表达思想,运用语言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 [M] .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 齐伟.系列 1:概念图/思维导图导论 [J] .教育技术 导刊,2005, (5)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 .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2.
【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教学】推荐阅读: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06-05
初中英语教学思维导图07-02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10-23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05-29
英语写作思维过程模式与写作教学10-20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1-08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论文07-24
小学数学教学中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09-21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1-1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