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府采购
北京市政府采购办公室吴路岩
重庆市政府采购处杜香序
天津市政府采购办公室栗庆林
上海市财政局国库处王冶军(副处长)
河北省政府采购办公室邢永春
山西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琚良太 辽宁省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孙中才
吉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办李铮
黑龙江省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赵谦
江苏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吴小明
浙江省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俞建玉
福建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办公室王仁渠 江西省政府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曹银发 山东省财政厅国库处副处长鞠少波
河南省政府采购管理处沧保全
安徽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孙学鹏
湖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湖北省政府采购办公室)宜昌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鲁作全
湖南省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黄卫
长沙市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办公室孙主任
广东省公安厅机关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肖红梅 深圳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公室孟晓
海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符礼伟
三亚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余纪良
四川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徐晖
陕西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李宇
贵州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刘家强
云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刘鸿芳
昆明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处杨玉玲
甘肃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办公室李有定
青海省财政厅国库处(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张小新 宁夏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崔亚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包振洋自治区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黄明锦 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王扎拉
西藏自治区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周登慧
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许大卫
天津市政府采购中心陈燕平
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孙昭伦
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处级)甘永祥
河北省省直政府采购服务中心侯俊山
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
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李健成 魏承玉
山西省省级政府采购中心赵建新
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段君明
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王琦
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陈佩钢
哈尔滨市政府采购中心何梅
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顾岳良
江苏省省级行政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尹存月 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毛激翔
杭州市政府采购中心毛慧敏
宁波市政府采购中心盛友铭
温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郑滨
福建省政府采购中心薛寿唐
福州市政府采购中心陈春
江西省政府采购中心刘志国
南昌市政府采购中心徐继明
省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主任王沛
没有省级采购中心
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姜毅
湖北省政府采购中心饶建国
湖南省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邓东亮
海南政府采购中心席传亮
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副处向东
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宋晓梦
省级没有采购中心
云南省政府采购中心陈钢
甘肃省政府采购中心张健
陕西省省级单位政府采购中心李健
青海省政府采购采购服务中心史生德
宁夏政府采购中心张俊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伊芳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刘恒斌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粱戈敏
南宁市政府采购中心陆勤
西藏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达瓦桑珠
中直机关采购中心杨芳珍主任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马继红党委书记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陈建明主任 国家税务总局集中采购中心王舒美主任 全国人大机关采购中心许建生主任 中国人民银行采购中心乔必扬主任 水利部预算执行中心牛志奇主任
开幕式上, 张家口市副市长侯桂兰代表张家口市政府对本次参会代表表示欢迎。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勇、张家口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殿忠和宣化区区长岑万俊分别介绍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宣化区贯彻落实“国十条”精神, 坚持“三为主” (即以政府和集体办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以政府和集体投入为主) 发展模式, 加大政府投入,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经验。
开幕式后,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的孟宁处长作了题为《贫困及弱势儿童的早期教育——特点及质量:全球范例及最佳实践》的报告。她指出, 通过研究证明, 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弱势儿童来说, 早期教育对他们的人生发展尤为重要。良好的早期教育项目对弱势儿童的帮助更大。在介绍了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对弱势儿童的定义之后, 她指出政府在保障弱势儿童学前教育时候要采取以下措施:要主动寻找儿童, 利用多种措施和多部门合作保证早期教育覆盖所有儿童, 并特别将资源倾向弱势儿童;采取经济措施, 增加政府投入, 采取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为弱势儿童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带条件的现金转移, 如有的国家根据儿童幼儿园出勤率提供带条件的现金转移。随后, 孟宁处长从入学年龄、学习时间、班级规模、活动类型、对教师的要求、家长教育角度陈述了对弱势儿童最有效的早期教育。孟宁处长的报告理论结合世界各地区的实践经验, 给与会代表以很大的启示。
本次大会选取了10余名分别来自东部、中部、西部省 (市、自治区) 的代表作了大会发言, 汇报他们在贯彻“国十条”的精神, 制定和落实《三年行动计划》, 促进本地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为了促进各地代表更充分地交流经验, 大会还组织了小组讨论会, 代表们就当前农村幼儿园建设、如何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幼儿教师编制、幼儿教师专业化建设以及内涵与事业发展如何同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幼教处姜瑾处长在听取各地经验汇报后, 作了总结发言。她指出: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如政府重视学前教育, 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要抓住这一可贵的时机,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发展要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基层特别是县 (区) 政府的努力, 希望大家能够吸取此次会议上交流的宝贵经验, 结合各自的实际, 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此外, 为了更好展示河北省特别是张家口市政府在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成果, 大会组织会议代表分两路观摩了张家口市宣化区和万全县8所幼儿园。
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践出台了地区性的政府采购电子化相关法规和政策。根据出台法规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电子政府采购暂行办法,对电子政府采购进行了全面规范,如《广东省省级电子政府采购暂行办法》;第二类,仅就网上询价采购、竞价采购某种方式或办公用品某种品目网上采购进行了规范,如《云南省省级政府采购网上投标管理办法》、《长春市政府采购网上询价采购管理试行办法》等。第三类,以文件形式对其政府采购网站的使用进行了规范。由于立法层次较低,地方立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因此,要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的法规体系,推动我国电子政府采购的发展,在中央层面尽快出台政府采购电子化法规就迫在眉睫。同时,各地方近几年来推动政府采购电子化的探索与立法实践也为制定全国的政府采购电子化法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可以说,尽快制定全国政府采购电子化法规正当其时。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
典型经验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
编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前 言
政府网站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发布政府信息、提供在线服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推进政府网站健康发展,是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的内在要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举措,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网站大力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依托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加大,网上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政民互动成效不断显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中,也涌现出不少创新举措。政府网站在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一些地方特别是政府网站存在不少问题,致使政府网站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与社会公众的期望和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加强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政府网站综合服务能力,成为摆在政府网站主管部门和相关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
为了全面掌握地方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情况,总结和推广经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组织各地推荐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目录
北京市
首都之窗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1 北京市大兴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5 北京市东城区数字东城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8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12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建设和管理...................................16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努力开创网站建设的新局面...................................19 北京市统计局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24 天津市
天津市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30 天津武清区加强网站集约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34 天津市河西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37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40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政府网站建设及应用...................................44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政府网站建设情经验...................................50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54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政府网站建设和应用.........................................58 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政府网站畅通信息服务渠道................................61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160 黑龙江省审计厅网站建设经验.......................................................16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网站建设经验..............................................16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网站建设经验....................................17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1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政府网站建设经验....................................180 上海市
上海市政府网站十年发展历程.......................................................185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195 上海市公安局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198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202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207 上海市徐汇区网站做好政府网站基础建设工作.................................211 上海市卢湾区网站网上办事实实在在..............................................216 江苏省
江苏南京地税构建网上税务局 开辟服务新渠道................................223 江苏南京市公安局全面提升政府网站管理工作水平...........................22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229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门户网站群建设历程.......................................232 江苏省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断提高网站建设和管理水平.....243 江苏省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努力打造网上智慧工商........................248 江苏省南京市卫生局网站建设经验.................................................252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福建省厦门市地税局网站建设经验.................................................352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政府网站建设经验..........................................358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政府网站建设经验..........................................363 江西省
江西省南昌市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政府网站公共服务水平........369 江西省上饶市努力提高政府网站服务水平.......................................374 江西省抚州市加强政府网站建设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379 江西省宜春市政府网站推进网络问政
拓展民声通道........................384 江西省修水县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工作经验....................................389 江西省司法厅积极推进政府网站建设..............................................394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深入加强政府网站建设.................................398 江西省国家税务局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403 山东省
山东济南市打造敬民、爱民、亲民、便民的政府网站........................408 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网站架起警民和谐“连心线”...........................412 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局精心打造政府网站..........................................417 山东省济南市交通局打造高效的政府网站.......................................422 山东省济南市规划局争创一流政府网站..........................................427 山东省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431 山东省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建设经验..............................436 山东省济南市农业局政府网站建设经验..........................................441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445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政府网站建设经验.......................................538 湖北省武汉市工商局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543 湖北武汉青山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网站的经验和体会...........................55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建设经验..............................554 湖北省襄阳市政府网站构筑信息公开大平台....................................557 湖北省荆门市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561 湖北省宜昌市网站建设经验..........................................................565 湖北财政厅网站深入推进政务公开.................................................571 湖北省工商局加强政府网站建设 提升便民服务能力.........................576 湖北省教育厅网站着力提高便民服务质量.......................................581 湖北省统计局促进统计业务和信息服务迈上新台阶...........................587 广东省
广东省地税局打造纳税人满意的政府网站.......................................592 广东省水利厅努力提升政府网站建设管理水平.................................597 广东省广州市政府网站建设经验及成效..........................................601 广东省深圳市政府网站建设经验....................................................607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政府网站建设经验..........................................614 广东省佛山市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619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政府网站建设经验..........................................624 广西省
广西南宁市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628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633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云南省审计厅网站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打造阳光审计.........................710 云南曲靖市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715 陕西省
陕西省西安市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720 陕西省西安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建设和发展经验.................................723 陕西省西安市工商局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729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734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政府网站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738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不断提升为公众服务的水平.................................743 陕西省咸阳市政府网站建设经验....................................................747 陕西省渭南市政府网站建设管理经验..............................................753 陕西省凤县政府网站建设经验.......................................................759 陕西省合阳县努力创办让群众满意的政府网站.................................762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网站建设经验.................................................768 宁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771 宁夏水利厅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776 宁夏银川市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780 宁夏中卫市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785 宁夏平罗县政府信息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789 宁夏青铜峡市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79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首都之窗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
首都之窗是北京市国家机关在互联网上统一建立的网站群,自1998年7月1日正式开通以来,网站群已包含首都之窗门户网站和89家分站。经过13年的建设和发展,北京市政府各部门累计通过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主动公开信息48万余条。2010年,首都之窗网站群年有效页面浏览量已达到20.5亿次,公众通过网上办理的年业务总量近900万件,其中网上办税、工商登记年检等服务的网上办理量超过百万件,每年有超过900万人次的社会公众通过政务网站与各部门进行互动交流。
首都之窗网站群的健康有序发展,得益于良好的运营模式以及健全的标准和制度。同时,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手段对完善网站管理机制、调动网站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以门户网站为中心,统领网站群建设
(一)共享平台,统筹建设
从建设之初,首都之窗网站群就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依托首都公用信息平台的网络、服务器、应用系统等共享资源,率先建立起首都之窗网站群。在公用信息平台上,根据各分站的实际情况,提供了三种建设模式,一是对技术实力、运维能力较为薄弱的单位,由平台统一提供服务器、系统、网络资源,以虚拟主机的方式建设网站;二是对技术实力较强、运维队伍较雄厚的单位,由平台统一提供网络资源,采取托管主机的方式进行建设;三是对远郊区县以及个别有纵向业务应用的单位,以自管主机的方式,在平台提出的统一技术和安全框架下,开展网站的建设。目前,首都公共信息平台上已有183台政府部门的自管主机、51个虚拟主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机在线站点、122台托管主机,同时还包括15,000多个政务网邮箱、220个域名、64个主要应用系统。
‚共享平台,统筹建设‛的模式,规范了网站群的建设,实现了统一服务运维管理、统一设备运维规划、统一安全监控备份,有效地利用了政府资源,使各分站更加专注于网站内容本身的建设和开发,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
(二)整体规划,分工协作
首都之窗网站群经过13年的建设,从信息发布、单向互动、双向互动发展到今天网站群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并且大力开展了‚政务公开‛、‚网上服务‛、‚政民互动‛三项专栏,‚整体规划、分工协作‛的思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公开上,为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北京市以首都之窗门户网站为核心,深入推进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标准化、体系化建设,主导建成了全市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发布平台。由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制度,确保网站群统一通过内容发布平台发布政府信息。
在网上服务方面,首都之窗网站群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门户网站‚一站式服务‛为目标,积极推进各分站的网上办事服务建设,加大网上服务资源的整合。自2007年起北京市就整合50余家政府部门办事服务资源,统一建立了†政府网站行政办事服务目录‡,推动了各政府部门网上办事服务的建设。2008年至今,我市还不断推进区县网上办事服务工作的开展,发布了†北京市区(县)政府网站基本行政办事事项参考目录‡,统一指导各区县建设网上办事服务。各分站也积极结合公众需求,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推出了工商注册登记、车务网上预约、房地产交易、结婚登记预约、人事考试、统计直报、网上报税、公共卫生状况查询、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村土地流转、公众出行、导吃导购、奥运旅游等一系列的精品服务。
在政民互动方面,首都之窗以‚为公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在门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户网站上率先开通了全市统一咨询投诉窗口——‚政风行风热线‛,建立了纵向、遍及全市74个单位的日常咨询投诉渠道,各分站与门户网站实现业务系统对接,在同一个工作平台上受理和答复网民的投诉和咨询。网站群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明确各环节负责人的分工和职责,同时建立科学严密的管理体系和全程监控的办理机制,确保公众来信得到及时答复,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
(三)综合监管,规范运维
经过多年建设,我们认识到‚综合监管、规范运营‛是保障网站群整体服务质量、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网站群管理已由原来简单的手工检查发展到今天的系统、规范化的科学监管,通过日常监管、群众监管、专家监管三条渠道综合开展对网站群的管理。
在日常监管方面,通过搭建统一的网站群错误监控平台实时检查网站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将以短信告警、任务工单形式及时反馈给各分站;在群众监管方面,通过聘用群众监管员对网站内容进行检查,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提出网站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在专家监管方面,专门聘请政协委员、市政府监察员、信息化领域等各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小组,从专业的角度,发现网站易用性、规范性等方面的问题。
二、以制度、标准为依托,规范网站群建设
2006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首都之窗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意见‡(京办字“2006”10号),确定了网站群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从推进网上政务公开、加强公共服务与信息资源整合以及增强公众参与三方面提出了建设任务,并制定了网站群建设的保障措施以及门户网站内容保障方案,为首都之窗网站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7年,为规范网站群的建设与管理,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修订了†首都之窗管理办法‡,明确了首都之窗的定义及范围,理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顺了网站建设的组织机构,强化了网站功能定位,提出了日常管理工作要求,确定了网站考核机制,为网站群的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
2008年,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了新修订的†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规范‡。新版规范是在2004年†规范‡的基础上,针对政府网站网上政府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公众参与、网站设计、网站技术、网站安全和网站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全面修订,为政府网站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了建设标准。
此外,为规范和指导政府网站群建设,我市还先后发布了†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规范(试行)‡、†北京市政府网站网上办事服务建设与管理规范(试行)‡、†首都之窗网站群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文件,从政务公开、在线办事、网站安全等方面对政府网站提出更为具体的规范性要求。
三、以绩效考核为手段,推动网站群建设
(一)健全考评机制,多种考评方式相结合
从2000年开始,我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网站为目标,不断完善、改进我市政务网站的考核工作,探索政务网站考核工作新思路,以考核促进政务网站的整体发展。在考核工作中,我市通过日常考核、专家考核、网站自评、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用户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全面、科学地考核我市政务网站的建设情况,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评促建、评管结合‛的网站群建设与管理思路,切实推进网站群建设和运维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日常考核,切实提高网站运维水平
政府网站被称为‚不下班的政府‛,网站提供的服务应保证全天候正常、稳定运行。因此,网站日常运维工作至关重要。在日常考核内容上,我们重点关注网上内容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规范性、易用性等网站的日常运维质量情况;在日常考核方式上,我们一方面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以人工方式对网站的内容维护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另一方面采用健康诊断、更新量统计、流量分析等技术手段,7*24小时监控各网站的运行情况。对于日常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以†问题处理工作单‡的形式下发各网站,要求限时解决、按时反馈。同时,我们按月发布†首都之窗网站群月度管理报告‡,向各参评网站及时通报日常考核情况。
(三)广纳用户意见,提升网站服务能力
网站建设好坏的评价权最终在于用户。为了在考评中广泛听取用户意见,我们组织开展了用户测评工作中,主要采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用户对政务网站的建设情况进行评议。其中,网上评议主要以神秘顾客测评的方式进行,以‚测‛为主,关注网站服务细节,突出服务的完备性、规范性和相对性。网下评议主要以定点拦截访问的方式开展,以‚评‛为主,通过问卷引导用户对服务经历、服务感受提出意见建议,重点考核网站服务的便捷性、公正性、可靠性、效率和效果等主观感受性指标。两者结合,力争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测评结果。
北京市大兴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
大兴区政府网站群以网站安全保障为工作主线,以完善网上办事服务为工作目标,突出政务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公众参与三大功能,通过集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保障,努力提高我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实施社会监督、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集约化建设网站群平台,保障网站安全,实现信息共享 为加强大兴区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从2007年开始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逐步规范了大兴信息网和区内国家机关网站的数据库结构标准,建设了标准统一的网站群平台。已将区内105家国家机关网站中的95家纳入到网站群管理(其余网站为垂直管理部门的网站,由其所在市局进行管理)。网站群的建设在提高子网站安全性能的同时,实现了网站群之间信息的共享。各子网站在更新本单位网站信息的同时,会将信息自动转发到大兴信息网相应的栏目,经过审核后,在大兴信息网上及时发布。
统一管理的网站群平台采取了严格的技术防范措施,保证了网站群的安全运行:一是将网站管理系统和数据库部署在政务外网,静态页面与动态程序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分离管理;二是加强网站群用户账户口令的管理;三是增加了网页防篡改系统;四是严格划分安全域,服务器设臵安全访问策略,增加备份服务器和数据备份设备。
大兴区政府网站群年发布各类信息25000条,月平均页面浏览量达到800万余次。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网站管理机制
大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网站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委宣传部及各委办局、乡镇、街道主管信息化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网站建设的各项工作。各单位也明确了网站主管领导和网站信息员,有变动时要求及时在区信息中心备案,并作为网站评比的一项考核内容。
大兴信息网的信息来源于各子网站、大兴报及大兴广播电视中心三大渠道,其中各子网站的信息是大兴信息网信息的主要来源。为促进各子网站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设定专人对子网站的更新情况和信息规范进行日常检查,凡一周以上不更新或信息更新不符合规范的及时纠正,屡次不改的予以通报批评。我区制定了†大兴区国家机关网站评比办法‡,明确考核指标,每月公布子网站更新情况和留言回复情况,每年开展网站建设评比工作,依据日常检查、年终检查、网上公众投票和社会监督员检查的结果,对优秀网站和优秀信息员进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行表彰。
大兴信息网的信息更新遵照†北京市大兴区国家机关网站信息宣传发布管理办法‡的规定,所有政务信息的发布均通过政府部门的审核,所有新闻类信息均由大兴区委宣传部统一审核后发布,保障了发布信息的及时有效,确保了信息质量。
三、实行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网站服务水平
政府网站建设需要全区所有单位和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大兴区制订了†大兴信息网栏目信息类别和发布时限规定‡、†大兴信息网信息内容维护规范‡等文件,明确各单位和部门职责,保持良好沟通,规范信息报送标准,保证了信息的及时、准确和规范。
与区属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完成了网上办事事项的梳理、整合工作,共涉及62家有关单位的服务资源,办事事项1381项,提供表格下载的事项311项(458个表格),实现了服务前台与业务后台的互动联系和信息资源共享。为方便公众在线办理各类事项、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大兴信息网对在线服务的各类事项进行了重新梳理、分类建立了办事服务栏目,根据办事对象分为个人办事(24项)、企业办事(27项)及绿色通道三大类,根据承办主体分为委办局办事、乡镇街道两大类,开设了6个场景式服务。所有事项都提供了完善的办事指南,除建委、公安局、规划局等垂直管理部门外,其余所有事项都纳入到大兴区行政服务管理系统统一管理,1025个事项可实现在线申报、查询。为保证事项办理的质量,由区监察局对申报事项的处理情况进行监督,促进了事项办理质量、效率的提高。各单位服务事项发生变更时,要求及时报送变更信息进行备案,备案情况纳入年底的网站考评。
与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乡镇合作,便民信息栏目发布了学校、医院、商场、宾馆、饭店、公交线路、养老机构、驾校、汽修厂、加油加气站以及供水、供电、燃气、供暖、通讯、邮政等公用事业信息,与大兴影剧院和供电公司合作及时发布节目预告和停电通知等信息,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与区气象局合作发布气象信息。要求每半年对学校、医院、商场、宾馆、饭店等信息的电话地址逐一进行核实,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
网上领导信箱采用了同一平台汇总、分单位处理的模式,各单位要同时处理本单位网站和区政府网站分发的群众来信,回复质量作为国家机关网站评比项目,受理时限参照‚北京市政风行风热线‛的办理时限执行,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解决或说明,群众较为满意。
大兴区政府网站群的建设工作还任重而道远,只有坚持集约化建设,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网站在政府和群众沟通中的桥梁作用,更好地为大兴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企业和公众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北京市东城区数字东城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
‚数字东城‛网站坚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实效为目标”的建设理念,重点做好公众关注事项的主动网上公开及办事服务规范化工作,不断提升对外服务效能,积极开展政府与公众沟通互动活动。同时抓住区域调整的有利契机,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数字东城网站逐步成为服务公众、与民沟通的重要渠道,成为新东城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
一、推行“五个统一”建设模式,圆满完成网站整合工作 数字东城网站紧紧抓住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契机,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政务网站对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1+1‟2‛的效果。根据新东城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功能定位,按照“发布权威政务信息、拓展网上办事、提供便民服务和搭建政民互动渠道”的四大核心任务,在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步调、统一管理和统一宣传五统一建设模式下,充分挖掘南、北片政务网站的特色资源。整合后的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网站共分魅力东城、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公共服务和政民互动五大频道,集中体现了新东城新形象,也为公众提供便捷优质的网上在线办事服务。
二、实行部门信息联动机制,拓展网站政务公开的深度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明确内容和公开形式,建立数字东城网站栏目信息与部门网站栏目联动机制,确定信息来源和责任单位,将信息更新工作落实到人。同时建立信息更新全流程监督机制,联合区监察局、区保密局共同对上网信息进行监督。形成了公开有规范、信息有源头、更新有保障、责任到个人的良好发展态势。具体做法包括:一是按月编制†数字东城网站月度分析报告‡印发全区,将部门信息更新情况排名,提高部门工作积极性;二是进一步强化信息审计制度,对于上传信息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校对,确保每条信息的准确无误;三是建立了全区网站管理人员备案表,方便第一时间将信息通知到工作人员,加强了与办事人员的沟通力度。四是提高信息采集频率,通过每天多次采集信息,最大程度的保证当天收到的信息全部审核上线。五是继续开展‚数字东城‛网站与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对接工作,已经完成接口开发工作;六是开展网站内容与区网上监察系统对接工作,积极推进全区网上政务公开。今年前五个月的网站各类信息更新量达9653条,图片新闻栏目发布信息1129条,制作发布视频新闻173条、报送首都之窗 ‚区县热点‛栏目信息3223条。
三、打造一站式政民互动平台,拉近政府与百姓的关系 数字东城网站充分发挥了网站宣传和交流载体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依托大信访的建设理念,以‚察民情、听民意、聚民心‛为建设宗旨,利用‚数字东城‛网站平台,收集舆情动态,在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在线咨询、政府在线访谈、民意征集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政民互动工作。具体做法:一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是先后开设了集区长信箱、政风行风、行政投诉及民意征为一体的咨询渠道,凸显了统一入口、统一平台、分级管理的组织架构模式;二是整合委办局部门互动栏目,将互动功能扩展到网站群,实现主站与子站多个入口,统一平台的流程化监控办理,办理结果灵活的分级选登。三是加强网上信访的监督检查机制,开发网上信访全流程监管系统,对信件办理进行全流程跟踪督办,实时显示信件的办理状态和办理部门,确保信件答复率100%;四是为了更好方便网民参政议政,区信息办与东城区市民中心联手打造的‚数字东城‛在线访谈、意见征集、图文直播、社会组织动态等互动栏目,可以实现嘉宾、主持人、网民多角色的在线互动,为网民搭建了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网上交流平台,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四、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创新在线服务模式
“数字东城”网站在线办事服务,始终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建设目标,通过对网上办事资源的归纳整合,在网上办事服务建设方面上取得一定成效。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区政府门户网站实现了与区级办事业务系统的对接,实现了网上办事结果的多维度查询以及办理状态实时公示,为进一步开展网上办事服务统一入口、统一办理、统一反馈、统一管理和统一监督的五统一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按照†北京市区(县)政府网站基本行政办事事项参考目录‡的要求,建立检查监督机制,进一步梳理网上办事服务事项;三是充分整合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资源,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做好准备;四是做好在线服务系统的内容维护工作,针对办事指南、表格下载、样表下载等进行细致排查和补充,确保内容与实际办事大厅一致;五是加强在线服务的制度建设。与行政服务中心、政府办联系,建立我区的在线服务大厅内容维护制度、在线申报的流程的监控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提升我们办事大厅的服务质量。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五、以面向对象为依托,推进网站国际化水平
按照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的总体定位,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的战略目标和“两新四化”发展战略,网站的国际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数字东城网站为了切实发挥网站的窗口作用,营造面向国际的网上服务环境,具体做法包括:一是把握政府网站国际化发展趋势与要点,梳理、整合两区原有英文门户网站的信息和服务;二是分析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以在东城居住、求学、工作、旅游、商务投资等的外国人士以及关心北京和东城发展的境外人士为主要受众,建设完成了以文化展现、旅游、投资、发展交流为重点的网上服务;三是针对区域调整后的数据资源,设计新版外文网站。主要包括区政府的涉外工作,构建动态外事新闻栏目、明确服务对象,集中面向外国友人设立了互动版块、针对外籍友人的实际需求,提供吃住行游娱购等公共服务资源。截止到目前外文网站累计发布服务类信息776项。
六、推行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网站管理水平
‚数字东城‛网站群采用统一平台的模式构建,依据国家及北京政府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和优化网群运行、管理的环境,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手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加强对政府网站建设的组织与管理,重新修订†‚数字东城‛网站管理办法‡及其它相关管理办法,强化网站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工作;二是建立完备的安全责任体系,包括预警、应急方案,防范页面篡改、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系统故障等情况,确保双休日、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安全;三是强化对全区各单位政务网站群日常运维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印发了†关于做好网站日常运维管理工作的通知‡(东信息办通“2010”3号)文件和†数字东城网站运维规范‡,主动与区内各分站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并确定了各单位网站建设责任人,对部门网站建设起到了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四是为确保政务信息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准确、及时地公开,区信息办建立了上网信息的交换、审核机制,并印发了†关于做好部门网站政务信息更新工作的紧急通知‡保证了政府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五是加强各分站人员培训与经验交流,推动政府网站健康、持续发展。依据北京市网站考评工作要求以及北京市网站考核指标,借助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了网站群数字监测考核指导平台,促进委办局及下属单位的子站及时更新;六是将网站群的管理与运维纳入年终行政执行考核,联合区监察局将委办局及下属各单位的子站建设与信息化绩效考评相结合,建立管理监督机制和加减分考核细则。在‚以评促建、以评促用‛的网站考评机制推动下,使全区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水平有较大提升。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建设始终以‚宣传城市规划、服务社会公众和建设单位、突出城乡规划特色‛为目标,并以‚信息公开、公共服务、公众参与‛为重点,进行网站内容和栏目建设,目前已成为我委全面宣传城市规划、服务社会公众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和窗口。
随着近年来网站技术蓬勃发展,尤其是政府网站发展的趋势来看,其在政务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深刻的体会到:网站建设和日常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不只是信息化一个部门的、单一的技术工作,而是涉及政府管理领域、规划管理领域和信息化领域的、统筹规划各个业务部门日常业务的、蕴涵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规划监督所有核心工作的综合平台,需要以信息化部门为技术支撑核心、规划业务各部门为信息提供载体合力推进具有城乡一体化规划特色的网站建设和管理。
一、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网站安全高效运行 我委高度重视网站建设,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主管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委领导为组长、机关各处室和区县各分局为成员的网站信息工作组,定期利用委主任办公会部署、推进网站建设各项工作进程。同时,按照‛技术先进、制度先行‚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各项网站制度和规范,从组织保障、安全保密、应急处理、岗位责任、人员分工、业务协同等诸多方面保证网站7*24*365小时的安全稳定运行。我委先后撰写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管理办法‡、†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系统管理员岗位职责‡、†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安全运行管理应急预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栏目分解方案‡等制度,制定政务信息发布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分工,确定信息发布、更新时限。
二、从信息公开角度出发,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着重核心业务成果公开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物权法‡的实施,公众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府信息的知情意识进一步提高,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深化信息公开内容,推进‚阳光规划‚进程。在网站的显著位臵设臵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规划成果专栏、热点工作专栏和许可结果查询等主要专栏。至今,我委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共发布规划信息7000余条,规划成果公开专栏包括四大栏目即†总体规划‡、†十一个新城规划‡、†特定地区规划‡、†轨道交通亦庄线规划方案‡、†轨道交通大兴线规划方案‡等十余条轨道交通项目方案图和文本信息;热点工作专栏中开设了‚低碳城市、低碳生活‛栏目,从空间布局角度宣传低碳城市、普及低碳知识;许可结果查询包括规划意见书、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竣工验收项目及建筑名称核准查询,共计发布近9万余条信息。
三、从公共服务角度出发,开辟规划管理特色服务窗口 我委网站从服务社会公众和建设单位两个不同层面的目标出发,开设不同角度的特色服务栏目,最大限度的方便社会各界更全面、更直观地了解规划动态和最新政府信息,搭建政民互动的交流平台。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针对社会公众希望借助政府渠道核实规划及建设信息的合法性,我委网站实现了‚一站式‛规划建设信息综合查询:依托我委公众版规划电子地图作为信息公开平台,整合政府不同部门的资源,将我委‚一书两证‛信息与市住建委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房屋预售许可证等相关信息进行共享,实现跨部门规划建设行政许可结果信息的网上一站式查询,即保护了购房者的利益,也是对违法建设的监督,成为我委网站的一项亮点。
针对社会公众希望了解勘察测绘设计单位和执业注册人员基本信息的需求,开辟了†勘察测绘设计单位资质‡、†勘察测绘设计执业人员‡查询窗口。通过查询就可以了解设计单位资质情况和设计人员的基本信息,有利于规范和监督勘察测绘设计市场,加强社会对设计单位和执业注册人员的监督。
针对建设单位希望了解其申报的行政许可项目进展情况,开设‚网上服务‛大厅专栏,向建设单位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功能:一是网上咨询服务。建设单位只要登录我委‚网上服务‛大厅,选择相应要办理的业务事项,即可浏览查询相关的政策法规、申办条件、办事指南、办事流程以及所需提交的材料清单和示范模板;二是办事场景导航服务。建设单位可根据所办事项,选择相应导航模块,导航逐步引导用户找到办理事项的详细告知单;三是信息服务更加‚以人为本‛。开通了‚项目办理查询‛栏目,建设单位可利用项目的立案号、发文号,及时查询了解申报进度和审批结果等内容;四是网上申报服务。建设单位可以在网上填写、提交有关申报表格,还可在网上查询相关审批事项的反馈信息和审批意见。
四、从公众参与角度出发,紧密结合规划业务,加强公众参与力度
我委不断创新公众参与新机制,紧密结合规划业务,加大公众参与力度,网站新增‚规划类公示/公告‛及‚地名命名方案公示/地名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公告‛专栏,坚持所有调整控规项目网上公示,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今年公示项目方案200余个,地名90余条,共征集意见5000余条,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另外,我委创新了公开方式,将需进行规划公开、公示或意见征集的地块直观地标绘在地图上,以GIS电子规划地图为背景进行展示,社会公众可方便、直观参与规划方案的公开、公示与意见征集。
为真正实现‚阳光规划‛,避免暗箱操作,加强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我委对网上公示项目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并对重点项目及意见或建议集中的项目进行采信通告,将我委对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在网站公告栏目中进行公开,告知公众我委是如何采纳意见、如何利用公众意见进行政府决策,是否批准该项目等信息都在采信通告中告知公众,如进行了†关于朝阳区广渠路15号地项目公众参与结果的通告‡、†望京新城A2区1号地商业金融项目公众参与意见采信通告‡等社会媒体及公众关注的建设规划项目。我委作为北京市第一家利用采信通告形式与社会公众进行互动的政府部门,得到了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
建立与公众沟通的‚互动平台‛,包括‚领导信箱‛、‚咨询信箱‛、‚投诉信箱‛,确保信箱回复质量,做到信件回复准确、客观、及时;明确信件回复流程和回复时限,一般咨询信件五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对于投诉信件涉及到现场核查及需与相关政府部门协调解决的,须主管领导同意后延长回复时间。
随着政府网站建设工作的全面深入,服务对象对政府网站所提供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以及政府网站考核评价体系的日臻完善,我委还需要向兄弟省市相关部门及我市各部门政府网站学习,积极适应政府网站发展的新趋势,充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真正做到政府网站建设为民、便民、利民。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建设和管理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政务门户网站是我委向公众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综合平台,于2001年1月正式开通。网站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委信息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及日常运维工作。
近年来,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公众权益意识的增强,公众对政府网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委门户网站日均浏览近百万次。为满足公众需求、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2005年,我委门户网站逐步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实效为目标‛的建设理念,紧扣‚政务公开、办事服务、政民互动‛三大主题,通过深度整合信息资源,统筹规划网站栏目设臵,全面规范网站政务信息和服务,不断优化调整用户使用体验。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委门户网站已从信息发布型政府网站逐步转向集在线服务、政务公开、公众参与于一体的功能服务型政府网站。
在北京市纠风办与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历年组织的政务网站考核评价中,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以下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网站已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市优秀政务网站,其中有四年的考核成绩排名市属委办局第一。
总结网站建设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持续推进网站建设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领导班子在抓好房屋管理和工程建设监管的同时,将信息化工作作为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基础工程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充分保障,就门户网站建设事项曾多次召开行政办公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讨论,2010年第25次行政办公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门户网站信息发布有关工作的通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知‡,统一了门户网站栏目建设标准和维护流程,并成立门户网站建设监管领导小组,委信息中心牵头,委办公室、监察处、新闻宣传中心共同参与,监督、考核各业务部门提供网上信息公开、在线服务、政民互动等服务的质量,带动了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协会共同关注门户网站建设工作,形成了全委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统筹规划,突出服务,创建“一站式”办理模式
近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坚持以业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导,构建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信息公开体系、资源交换和共享数据库体系,统筹政务信息资源,对分散的业务信息资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加强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将相关的业务按照公众需求融合在一起,不断提升网上服务水平。
2006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便开展调研,全面统筹规划全市建设房管领域的信息资源,搭建了集行政许可、管理事项和服务事项于一体的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外网申报、内网受理、外网反馈‛的‚一站式‛公共服务。逐步推进网站办事服务有序、有效、合理运行。截至2010年底,我委网站受理并公开行政许可、管理事项62项,已实现全过程网上办理的事项43项,实现了100%的行政许可事项在线申报、实时在线帮助提醒和状态查询功能,网上受理的业务数量达到核心业务的96%。同时,网上办事大厅针对以往独立业务应用系统存在的不足,开发定制了统一身份认证和个性化帐户分级使用两大特色功能,增设‚网上预约‛功能,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并从企业与公众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出发,在网站显著位臵对全部事项提供了‚办事指南‛、‚在线办理‛、‚状态查询‛、‚表格下载‛、‚办理机构‛、‚相关政策‛、‚结果公示‛等一体化的服务。
三、整合资源,优化系统,不断规范行政审批流程
几年来,我委坚持把落实行政事项网上办理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环节,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以方便群众、服务企业为原则,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不断优化服务与管理部门工作流程,配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网上服务,全面提升行政服务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得到了市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
2009年,我委制定†北京市建设房管系统关于加强作风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深化全程办事代理制,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公众和企业办事。一是大幅压缩办理时限:将26项审批事项(18项许可和8项管理事项)的办理时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平均压缩时限40%左右,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即时受理全部事项,取消了以往5个工作日的受理期限,并结合工作实际,增加即办事项,包括1项许可事项在内的16项审批事项做到了当场办结、立等可取;二是加强内部审批联动,减少互为前臵的审批事项:将分别在4个处室办理的质量监督注册、施工安全监督备案、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工程施工许可对外整合为1项审批事项,建设单位只需到施工许可窗口提交1套申请材料,即可同时办理上述4个事项,原先提交的9份表格简化为3份,原先需要建设、监理、施工、设计单位及规划、路政等部门盖的48个章减少为9个,有力地推动了投资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对全面落实保增长任务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简化受理材料: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中,取消了营业执照正本、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企业负责人职称证书等材料的提交,工程施工许可审批中,将原要求建设单位提交的施工合同、中标通知书等材料简化为施工合同备案表,安全监督备案中,提交材料由意外伤害保险等7项减少为地下管线资料移交证明等3项;四是下放部分审批事项:将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变更改为原资质证书颁发机关审批,其他事项变更的下放区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审批,不再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审批,将商品房预售许可的受理和初审下放区县办理,将原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承担的四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核定、暂定资质延续工作交由区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办理;五是简化办理环节:‚不使用政府投资的城建类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内)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会审‛事项,经与市发改委协商,取消了企业向我委重复申请环节,改为企业向发改委申报后,我委接收发改委转交的申请材料,审查后将会审意见反馈给发改委。
四、与时俱进,配合改革,协调推进网上办事审批
2009年、2011年我委先后成立综合服务中心和综合审批服务处,统一负责全市建设房管系统行政审批事项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和服务,制定并实施了†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度‡、†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首问责任制度‡等9项管理制度,定期举办全市建设房管系统窗口工作人员培训,提高窗口人员素质,推动我委审批服务面貌焕然一新,并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在综合服务大厅设立综合咨询服务台,引进短信告知、邮政快递等服务,大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结合行政审批改革措施,我委门户网站不断优化升级各相关业务系统,进一步整合审批材料,再造审批业务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加强数据共享,不断提升网上服务水平。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努力开创网站建设的新局面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网站(简称‚北京地税网站‛)于2002年5月23日正式开通以来,首页年均访问量在1000万以上,至2010年8月,累计访问量突破一亿大关。目前,全市近70万纳税人实现网上申报,近6万人网上缴税,85%以上的纳税人从网站获取涉税资料,每个月都有纳税人在线实时咨询税收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北京地税网站已是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纳税人对北京地税网站在公开、互动、办税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10年是我局全面建设服务型机关的起步之年,也是北京地税网站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按照李克强副总理关于‚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的要求,我局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以北京地税网站作为纳税服务的平台,通过凝聚共识、统一领导、创新模式、健全制度、夯实基础、促进转变,全面推动网上服务型税务机关建设,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纳税人足不出户办理绝大部分涉税事宜‛的目标奠定基础。
一、凝聚共识,明确网站建设的指导思想
为了开创网站建设的新局面,首先需要将网站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这一时代背景紧密结合,明确新时期网站建设的目标、内容、途径、重点。
2010年我局提出了新时期网站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以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以北京地税网站为依托,以方便纳税人履行义务和保障其合法权益为主要内容,通过创新服务手段,整合服务资源,完善制度机制,全面提升办税、公开、互动、监督、维权的水平,构建‚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网上服务型税务机关,逐步实现‚纳税人足不出户办理绝大部分涉税事宜‛的目标。
上述指导思想有助于统一系统上下对新时期网站建设的认识:首先,明确了网站建设必须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扭转了过去税务机关闭门造车、纳税人被动接受的局面;其次,将纳税人10项法定义务和14项合法权利与网站载体相结合,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拓宽了网站发展的空间;再次,按照温总理提出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要求,把办税、公开、互动、监督和维权作为网站建设的重点,创造条件让群众监督政府机关;此外,把计划与十二五规划进行衔接,逐步实现网上办理绝大部分涉税事宜的目标。
二、统一领导,加强网站建设的组织保障
在明确网站建设的指导思想后,需要统一相关部门的步调,确保网站建设各方面工作的有序和高效。
从2010年起,市局和分局相继建立了两级纳税服务领导小组,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在政府部门转型的大背景下,推动包括网站在内的纳税服务平台建设;新设了纳税服务处,专门负责网站等平台的发展规划和行政管理,纳税服务中心负责网站的运行维护;各处室均设网站管理员,各分局有主管科室,通过纳税服务处接受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根据网站建设项目成立跨部门小组,开展前期调查、提出业务需求、组织后续工作;由纳服处和纳服中心形成联合检查机制,对网站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细化网站管理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列为对分局班子评价和行政经费划拨的因素之一。
上述措施使横向协调和纵向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初步成型,提高了全系统在网站建设方面的执行力,使我们得以统筹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相继开展网站改版、修订管理制度、扩大办税公开、落实安全检查、加强网上辅导、探索服务重点企业快捷渠道等项工作。
三、创新模式,确保网站建设的正确方向
做正确的事,更要正确地做事。一个好的工作模式可以确保网站建设坚持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可以使我们的决策符合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广大税务工作者的希望。
长期以来,我国的征纳关系主要是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反映在政府网站上,就是忽略纳税人的需求和感受。在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新时期,这种局面必须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2010年我局围绕‚抓源头、抓根本、抓基础‛这一主线,按照‚让纳税人满意、让上级部门满意、让税务工作者满意‛的目标,在网站建设中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探索‚对外、对上、对下全面开放‛的新模式。
一是抓住纳税人需求这个源头。我局在网站上开展了持续一个月的网站改版调查和纳税人权益保护调查,有16000名纳税人提出了建议。在方案研究、开发测试、修改完善等各个阶段全程网上‚直播‛,邀请纳税人参与意见,共有4000多纳税人对备选方案进行了网上投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票。
二是依靠群策群力这个基础。我们及时向首都之窗管理中心、总局办公厅、纠风办专家组汇报,并广泛听取税务机关内部的意见。根据各方面汇总上来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方案的细节。
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结合各方面的意见反馈,科学决策,统筹安排,修改页面结构、整合栏目内容,调整功能分区,建立办税通道,使网站改版方案满足了各方面的期待和需求。7月份改版上线一次成功。尽管旧版页面仍可过渡使用一段时间,但99%的纳税人在当月选择使用新版页面,首页月访问量达121万人次,平均每日3.9万人次,最高日访问量12.05万人次。
此后,我局在制度修订、网上辅导、公开流程、探索服务重点企业快捷渠道等工作中,不断复制上述模式,通过‚三抓‛、‚三个公开‛,实现‚三个满意‛。
四、健全制度,促进网站建设的持续发展
新时期的网站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的调整,需要用制度和机制形成的合力确保网站持续、健康地发展。
2010年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北京市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规范‡、†国家税务总局互联网站管理办法‡,对我局现有的8个相关制度进行了梳理,重新修订了†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网站更新维护管理办法‡。新办法由原来的十六条扩充为九章三十八条,包括总则、职责分工、栏目设臵与调整、政务信息发布、网上办税、互动交流与公众参与、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日常检查与通报考评、附则等内容。
我们根据‚三定方案‛,对各单位更新维护的工作职责做了相应调整,明确了分工和责任;我们对栏目设臵、信息发布、征纳互动、安全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我们围绕网上办税、操作规范、日常检查、通报考评等方面增加了规范要求;我们统一了各部门更新维护的工作时限,有的规定比上级的要求还严格,比如把主动公开的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时限从20个工作日改为10个工作日;我们还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增加了日常巡检、应急值守、实时监控、日常通报、督促整改、责任追究等内容。
有好的制度还要抓落实。在更新维护制度修订下发后,我们通过联合检查小组及时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并根据发现的薄弱环节修改了网站考核指标,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使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同步配套。
五、夯实基础,提升公共服务和经济服务能力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北京地税建成以核心征管系统、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和税控发票系统支撑,涵盖征、管、评、查全方位的税收业务系统,以网站为门户的面向纳税人和公众的全方位的网上纳税服务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为广大纳税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整体提升了北京地税精细化管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北京地税对北京经济服务的能力,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中核心征管系统为全市88万正常纳税户(其中58万网上用户,17万证书用户)提供服务,网上申报占80%以上;通过与市人行实行财税库行横向联网,与二十三家商业银行实现实时申报缴税入库业务,财税库行横向联网业务的交易金额占各项收入的86.4%。
个人所得税业务已经全面依托信息系统支撑,为约2000万纳税人,60万户代扣代缴单位,47万年所得12万元自行申报纳税人服务,大幅提高纳税人办税效率,提升了个人所得税管理水平。
推广运行国标税控机174372台,实现了对纳税人使用税控装臵,购领开具发票以及报送开具数据等业务的电子化管理和监控,为申报纳税和稽查检查工作储存了可靠详实的数据信息;同时,做到了税务机关日常发票的计划、防伪、印制、布奖、库存、销售、税控管理、数据报送、真伪查询、兑奖等业务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系统数据的综合分析与利用,也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数字支持。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六、促进转变,拓展网站建设的发展空间
过去,北京地税网站一直是按照办税平台定位的。在强调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平等的新时期,网站作为纳税服务的平台之一,必须在便利纳税人履行义务的同时,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在办税公开方面,2010年我们举全局之力,发动各处室、各分局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对185个涉税事项的流程、手续、时限、渠道逐一规范。在此基础上,对纳税服务承诺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与流程梳理结果在网站上同步公开。
在程序公开的同时,我们还大力推动政策公开。去年年底,我们启动了纳税辅导网页的设计工作,分不同专题列示全市统一的政策辅导教材,并开辟了纳税人提出辅导需求的通道。
在保障权益方面,为方便纳税人行使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救济权等其他合法权利,我们结合网站改版,开辟‚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网上举报‛、‚留言板‛、‚局长信箱‛、‚网上调查‛等窗口。2010年我们共回复纳税人咨询问题11028件,受理举报和投诉508件,处理网上留言1189件,局长信箱来信132件,在线答疑11129人次,在线调查参与人数为8947。至此,北京地税网站在作为纳税人办税平台的同时,开始以纳税人权益保护平台出现在纳税人面前。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北京市地税局在市纠风办、市经信委的直接领导下,在‚首都之窗‛管理中心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在广大纳税人的帮助支持下,我们按照‚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理念和‚纳税人所需即所急‛的要求,以建设服务型地税机关为主线,开创了网站建设的新局面。
北京市统计局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
†北京统计信息网‡是北京市统计局、(以下简称北京局队)面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向政府、社会、企业提供统计服务的门户网站。自2006年全面改版上线以来,始终遵循‚真实可信为生命,服务公众是宗旨‛的目标,坚持‚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手段、整合资源,在数据发布、数据解读等方面作了大量基础工作,信息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网站的公众影响力和数据认知度逐年增高,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北京统计信息网‡已初步实现了由信息发布型政府网站转向综合服务型。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发展,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日益关注,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日益增长的统计信息需求,为统计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出于自身的感受,以及对统计工作的不了解,社会对统计数据特别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统计数据仍然有所质疑。†北京统计信息网‡作为北京局队对外发布统计信息,服务公众的重要窗口,如何在统计数据服务的方式、内容和手段上有所创新,如何做好统计数据的解疑释惑工作,如何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需要我们在网站原有内容和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细节入手,勇于实践。几年来,围绕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着重提高服务能力,取得了较显著的社会效果。
一、健全制度,统计数据(信息)发布迈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建章立制,统一规划,规范管理,是网站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关键。为此北京局队及时制定了†北京统计信息网上网信息管理办法‡,规范信息上网发布流程;明确信息上网发布职责和权限,出台†关于规范外网数据及分析信息发布工作要求‡。为了打造透明统计、阳光统计,更好地发挥统计产品服务于民的功能,自2007年起北京局队在全国统计系统率先制定‚统计数据发布计划‛和‚统计信息发布计划‛,规定发布内容、发布时间和发布频率,并制定配套的相关制度,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发布工作,既保证了发布工作的规范性,更提高了数据发布的透明度和时效性,增强了统计的服务性。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在†北京统计信息网‡连续五年向社会公布统计数据的同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DDS(数据公布通用系统)要求,†北京统计信息网‡还主动向社会公开了统计调查方法和制度,明确统计范围、统计原则、统计对象,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的检验,促进社会公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了解,进而使用好统计数据。目前,主动公开统计制度已成为†北京统计信息网‡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的使用也更加主动。
北京局队同时加强网站群的建设和管理。为提高政府统计系统公信力,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和水平,北京市局、总队将数据(信息)发布工作延伸到区县统计一级,加大对全市16区县统计局队网站数据和信息发布工作规范化管理,统一数据发布的口径,制定区县统计局队门户网站统计数据(信息)发布工作规范,包括统计数据网上发布的内容、发布频率、发布时间及网上发布相关工作,要求各区县制定或完善统计数据(信息)发布计划并在网站上对外公布;将统计数据(信息)网上发布工作纳入网站考核,通过考评和监督,促进各区县加大统计数据(信息)发布计划的执行力度,形成有效的发布机制,提高统计数据(信息)网上发布质量。
二、诚信发布,按时、高质量发布信息,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 网站数据发布工作和信息服务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工作,需要各部门的联动,需要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做好这项工作是统计系统努力践行‚三个提高‛的重要体现。为了保证‚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发布计划‛内容能够准确、及时反应北京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公布统计新产品,满足社会公众的更多需求,为首都科学发展提供更好服务,北京局队每年年底都要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统计数据和信息发布专题会,各分管局队长参加,针对新,认真梳理发布事项,逐项核定下一发布计划内容,并结合国家统计局对发布内容、发布时间以及发布后社会上可能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等进行认真评估,同时确定发布计划的第一上网时间为发布时间。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在发布计划执行过程中要求各部门,发布计划一旦确定,必须按计划执行,若因特殊原因发布内容或时间不能按计划执行,需至少提前1天在统计门户网站上发布相关公告。几年来,在积极落实统计工作公开透明、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同时,北京局队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三、以用户为中心,从细节入手,做好统计数据发布工作 根据统计数据发布计划,每年北京市统计部门要为社会各界用户提供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旅游、社会商品零售、各类价格指数、人民生活等十九大类数据大约几百张统计报表,为了方便用户查询,在统计数据发布系统建设之初,根据发布统计报表的特点,北京局队将每年按计划发布的所有统计报表并按时间和种类设计成二维表目录,同时要求各部门将统计报表规范格式后按发布计划时间提前报送网站管理部门,通过统计数据发布平台,将EXCEL格式的报表自动生成静态页面后发布到†北京统计信息网‡上,用户使用该系统方便快捷、查询一目了然,避免了通常查询报表需调用EXCEL控件的麻烦,提高了效率。几年来,†北京统计信息网‡从细节入手,不断改进统计数据发布方式,统计数据自2005年开始向社会公布以来,受到公众的欢迎和好评,该栏目点击率逐年增较高,是†北京统计信息网‡栏目中点击率最高的栏目。
2010年,根据用户的建议和意见,我们调整了部分统计数据的发布时间和发布频度,加大了解读类信息的发布量,2010年,根据发布计划,†北京统计信息网‡全年为用户提供统计报表629张,比2009扩大发布30张,比2008年扩大发布134张,同时,2010年按年发布统计年鉴487张表,按信息发布计划发布统计信息176条。
四、创新思路,加大数据解读力度,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使用统计数据
努力‚提高政务公开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北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京统计信息网‡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近几年,†北京统计信息网‡创新思路和手段,不断加大数据解读力度。一方面,在完善统计数据发布公告制度的基础上,及时公布统计资料,认真开展统计数据诠释和解疑释惑工作,2010,发布分析解读文章1007篇,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和使用统计数据。另一方面,围绕公众关心的统计指标(如人口统计)和统计数据(如CPI、平均工资等),积极策划,制作专题片上网发布。用通俗易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统计数据进行全面、深刻、客观的诠释。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制作室内情景剧‚数说北京‛专题节目(每周一期),对统计数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同时将该节目加载在门户网站视频栏目上扩展统计产品的服务力和影响力。2010年,†北京统计信息网‡在‚视频点播‛栏目中播放解读统计数据、反映统计工作的纪实专题片22个,播放时间长达1200分钟;在‚嘉宾访谈‛栏目中播放大型访谈节目†走进数据,对话统计‡和†CPI是如何产生的‡。北京局队领导、专家学者、统计人员和普通市民一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生活实例,就统计走向公开透明,统计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对话,就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借用首都之窗平台,进行‚大样本调查‛直播访谈,介绍大样本调查对于公众的作用,使公众进一步走近统计。
五、整合资源,多种方式打造数据解读立体化平台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关注度逐年增高,尤其对关注民生的统计数据更为关心。北京局队也不断强化网站的数据解读功能,坚持‚用数据说话、用诚信发布、用多种方式解读‛的理念,打造数据解读立体化平台,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具体做法是:
(一)贴近百姓,解读热点指标
†北京统计信息网‡将发布计划对社会公众的服务范围延伸,将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等当前社会公众关心的8个热点指标按月在栏目中集中发布,同时提供相关指标解释和数据解读,既消除了公众对统计数据的误解,也使公众更加了解统计、理解统计。该栏目08年建立以来,点击率逐年增高,深受公众喜爱。
(二)建立统计咨询平台,提供实时咨询服务
为了及时有效解答公众提问、收集舆情民意,提高社会公众对统计的认知度、参与度和配合度,减少以致消除公众对统计的误解和质疑,扩大统计工作社会影响力,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2007年10月†北京统计信息网‡建立‚统计咨询‛互动平台,该平台具有咨询问题提交、系统分发、部门回复、回复内容发布、常见问题发布、咨询回复查询功能,处理采用用户咨询外网提交、OA系统实时办理、网站WCM发布的全自动化处理流程。该平台开通三年多来,局队各相关部门认真对待公众咨询问题,及时进行答复办理,为公众答疑解惑,有效地提升了服务型政府统计部门的形象和公众满意度。截至2010年底,‚统计咨询‛互动平台收到并办理有效咨询问题360条,比2009年同期增加了15.8%。从内容上来看,社会公众咨询的问题主要涉及数据查询,统计专业,统计教育、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认定,统计登记(单位)等方面,其中,数据查询类咨询问题148条,占咨询问题总数的41.2%;统计专业类问题98条,占总数的27.2%;统计教育、统计从业资格类问题76条,占总数的21.1%;统计登记(单位)类问题26条,占总数的7.2%。
另外,为了使统计数据更加直观,方便用户使用,†北京统计信息网‡还在首页显著位臵设有‚统计图表‛栏目,简洁、美观的数据图表直接表现了数据的走势,文字与图表相结合使网站数据的可读性、实效性及直观性有了大幅提高。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天津市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
天津政务网是天津市的门户网站,是服务公众、联系公众的桥梁和纽带。网上办公大厅是天津政务网在线办事的综合栏目,是天津政府网上办事服务的顶层电子平台。其建设历程贯穿了“十五”、‚十一五‛,期间经历了从链接导航到内容整合的模式转变,在国家测评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认可。在访问量上,与公众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目前访问量已有863万人次,日访问量超过1万人次,网上调查的公众满意度达到77.23%,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充分发挥了综合服务能力,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特性。
一、领导重视,加大保障力度
网上办公大厅的建设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2008年市政府办公厅专门召集全市88家政府部门和下属的公共事业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清理政府办事业务工作的部署。过程中,多次委派专业人员赴各委办局进行技术指导,并在完成清理后,再次召开总结会议,表彰先进单位。2009年为了进一步发挥优势,全面展现天津特色,为市民查询、办事提供方便,我市进一步加大对†天津政务网‡‚网上办公大厅‛的内容建设力度,将‚扩大公共服务信息范围‛纳入了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同时召开了全市范围的信息梳理推动会,全面启动网上办公大厅建设和内容保障工作。市领导多次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并给出指导意见和工作指示;分管领导根据网上办公大厅建设和管理情况,提出明确的发展思路和具体的工作安排,并积极协调网站管理有关事宜,要求每季度上报运行情况。在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我们克服了投入低、人员少等困难,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政府网站建设规律和特点,不断提高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二、提升理念,体现以人为本
我们顺应政府网站发展新形势,适应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努力提升发展理念,在网站设计、栏目设臵、功能定位等方面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并在内容和模式上有所突破。
(一)提供3000项政府办事事项信息
2008年,我们开始着力于提升在线办事能力,我市将“办事服务、查询服务、咨询服务”三大服务作为主线,重新调整网上办公大厅的服务框架。具体工作上从内容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及如何更好的为广大公众开展服务等方面下工夫,开展了政府业务梳理,完成了“由外而内”向“外内结合”内容保障方式的转变,调整后网上办公大厅办事服务由原来的1914项服务增加至2500余项,并提供了122项查询服务。2009年我们进一步扩大了参与单位范围。由08年参加梳理的59家单位,增加至78家市级单位参与梳理。同时我们重新调整了网上办公大厅的服务框架,丰富了原有指标项信息。从用户需求、业务流程等多方面进行了的重新分析定位并加以改善。进一步挖掘政府办事指南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对全市各委办局的各类信息进行重新梳理。截止目前,办事服务事项已有3100余项,公共查询服务信息近9000余条。主要做法是:
1、建立保障机制,设立专门工作组。
为了保证网上办公大厅长期的活力,在内容梳理工作的基础上,我市也逐步丰富有关的管理机制。在2006、2007年相继制定的†天津市政府“网上办公大厅”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网上办公大厅运维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由市政府办公厅发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天津政务网>网上办公大厅内容保障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委办局切实做好网上办公大厅业务事项的信息更新和提供工作,各部门内容保障情况将实施考核。2009年为确保内容梳理工作的稳步推进,我们组织了专题培训会,编写了†天津市政府业务梳理工作指导手册‡并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发给与会同志。此外,我们成立了内容梳理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每周与各单位沟通梳理工作进展情况,提供在线填报支持服务、电话支持服务和现场服务,以便得到第一手工作进展情况,出现问题第一时间予以解决。据统计,我们提供在线填报支持服务和电话支持服务达千余次,现场支持服务十余次,确保了工程的进度。
2、规范指标,优化信息内容质量。
2006年我们提供了1242项办事服务信息,2007年增加1914项办事服务和57项公共信息查询服务,2008年增加至2000项办事服务和122项公共信息查询服务。2009年在此基础上,我们从如何更好的为广大公众开展服务方面着手,以传统的事项名称、办理部门、办理指南、办理依据、收费标准、反馈时限、表格下载等14项指标为基础,结合公众日常使用需求,增加了例如责任处室、受理起止时间、各区县受理地点等公众实际办理事项过程中确实需要的信息。通过制定统一的梳理规范,按照不同业务特性,制定标准,整合零散的服务事项,推动‚一口受理‛和跨部门业务协同工作,加大办理深度,提高网上办理的时效性和透明度。调整后的办事服务信息梳理指标项增至20项(包括业务名称、部门信息、责任处室、办理依据、受理期限、承诺期限、申请条件、所需要件和表格、收费标准、办理指南、服务地址、业务成果、咨询电话和邮件地址、受理级别和地点、办理级别以及服务能力和原因等),查询服务信息梳理指标项由原来的0指标项增至最多21项。在质量上也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如教委提供的有关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信息的查询服务事项,涵盖了18个区县所有教育场所,较2008年范围扩大了。而且内容也丰富了。如查询事项中小学信息指标表的填写。09年新增了校园图片、简介、学校网址、咨询电话和邮箱、学校特色、负责人、师资情况和教学环境等指标项。更加完整清晰地向公众展示了学校的相关信息。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二)搭建电子咨询服务平台
我们在以往公众单向查询的基础上实现了多源化的服务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借助成熟的电子咨询服务平台软件,定制电子咨询服务系统,引入了客服机器人的服务模式。它是以自然语言处理和人机交互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站内容相结合,为网站访客提供7×24小时在线客户服务。针对常见的、简单的客户问题,智能客服机器人可以直接回复用户或者将用户引导至相关的网站页面。针对复杂的、个性化的客户问题,客服机器人可以即时记录,并友好地回复用户,同时将每天的个性化问题汇总、提交给后台维护人员。通过不断健全完善知识库,提高客服机器人的服务质量和能力,也为公众快速获取政府信息,完成网上业务办理提供快捷便利的渠道。主要做法是:
1、建立运维保障机制。
为了缩短客服机器人的成长过程,使公众可以优质高效的获取信息,我们与技术支持公司制订了详细的维护机制,每周对公众对话量做统计分析,导出需要人工判别的对话类别并进行加工匹配知识点再进行入库储备处理。每月对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公众关注问题,以便进一步提取相关知识点。以每半年为期限对知识库内所有知识点有效期进行核查,对部分失效知识点做下线处理。
2、有针对性处理解决问题。
2009年8月底,我们将整理出来的1100个个人和企业使用频率高的事项标准化,形成11000条标准问题。经过推敲,对部分知识点进行了扩充,10月底,形成了33000条标准问法。12月25日正式开通了‚永不下班的机器人(smart)‛服务,为公众提供一种互动的模式。自smart‚上班‛之日,在对话统计中,公众对话有15%是聊天性质的,营造了一种轻松在线问答的氛围。但也由于Smart处于成长阶段,知识范围有限,公众提及相关天津政务及人民生活的问题有41%无法识别,需要借助人工方式做匹配处理。同时我们也对公众关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注问题进行了统计分类。户口(户口、蓝印户口、户口迁移等)问题的比率为29.17%、四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公积金)问题的比率为17.78%、证件(身份证、驾照、暂住证、准生证、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证、残疾证、出生证、单身证等)问题的比率为15.94%、婚姻登记相关问题的比率为13.74%、护照签证(护照、签证、通行证、护照延期)比率为5.46%。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做了大量的辅助工作:一方面对公众关注的问题加强采集、梳理和细化的力度;另一方面扩大了知识库范围,丰富知识点关联项,进一步完善电子咨询服务系统,提升系统的使用满意度。截止目前,知识库已储存了64000余条标准问法,已有41000余人与他对话,对话量达到33500,正确率达到72%,公众满意度达到76%。其中包括聊天性质的对话,占到对话总量的15.4%;相关天津政务及人民生活的问题,占到对话总量的84.6%。
天津武清区加强网站集约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武清信息网网站群‛自2008年8月建成以来,历经两次改版,目前设臵了‚政务公开‛、‚公共服务‛、‚走进武清‛、‚公众参与‛四大板块,下设33个子栏目,设臵了‚政民零距离‛、‚民意征集‛、‚法制互动‛等5个交流互动类栏目,通过与行政审批系统资源共享建立了网上服务大厅。同时,网站群还整合建立了包括政府部门、乡镇街道、党群机关、特色园区等85个部门的子网站,形成了资源共享的集约化网站建设模式。自网站建成以来,网站群累计发布信息12万余条,访问量229万次,在推进政务公开、对外宣传推介、提供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窗口和平台作用。2010年12月,武清信息网荣获2010‚中国政府网站优秀奖‛。
从网站的建设经历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网站信息和服务的解决方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案由于规范上缺乏统一、服务目的性不明确,造成大多部门网站都是独立建设、单独运行的现状,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增加了维护成本,增大了公众的使用难度,也影响了政府网站的形象。因此,为进一步促进资源集约与节约利用,提高网站服务质量和水平,我们坚持进行网站整合,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主要措施:
一、加强管理,统一规划
网站的集约化建设需要统一的谋划,也需要各部门的全力协助和配合。首先建立完善的组织推动体系。由区领导牵头网站建设工作,区政府办负责抓网站建设,宣传部负责宣传等具体工作,各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区财政在资金方面给予保障。其次是制定符合集约化发展要求的规划。包括网站的命名规范、共享和交换规则、资源与服务的对应关系、网站页面的设计等等,既要保证网站栏目和内容的设计上体现集约化的组织结构,也要使用户使用起来简单、便捷。
二、整合资源,强调应用
网站集约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资源的整合。为了整合各部门的资源,我们首先打破部门的局限性,将其所有的信息和服务按照应用服务类别进行系统分类。在梳理资源的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其次建立协调机制。在主站与子站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网站与维护人员之间建立起完善的协调机制,保证信息的及时性与一致性、资源整合的持续性与有效性。三是资源分级管理。针对不同部门,按照其承担对网站资源提供的责任分工,有计划地进行资源管理。
三、统一平台,集中管理
一是建立统一的武清信息网平台,实现了各政府部门在统一的政务外网网络平台中进行网站群的协同管理,从网络层开始为网站群的整合打好基础。二是集约化后的网站群在硬件上,使用统一的服务器,统一的域名,统一管理。从互联网出口链路到硬件防火墙、入侵检测、35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核心交换机全部采用了双机热备。三是集中的网站群应用软件资源整合,统一的后台管理平台也使其对门户主站及其子站的管理形成了高度的统一,充分发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作用,让各单位对自己的网站做到‚维护安心、制作省心、发布放心‛。
四、贴近用户,提升服务
我们坚持把武清信息网网站群打造成为公众服务的新平台,全面提升网站服务水平。一是推进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将许可中心外网网站、网上办理系统和内网行政审批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构建网上服务大厅,实现了行政许可服务事项一站式受理、一体化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二是搭建网络民意诉求渠道。开辟了‚政民零距离‛、‚民意征集‛两个栏目,广泛征集公众的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群众的咨询、投诉和举报,并由区政府督查室牵头负责做好答复工作,确保给群众满意的答复。目前,累计接受群众咨询、投诉和举报1325件,答复1261件,64件正在办理过程中。三是打造网上免费法律咨询平台。通过法治互动栏目,接受群众关于征地拆迁、就学就业等法律咨询百余件,在帮助群众维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加强网站的集约化建设,目前‚武清信息网网站群‛基本实现了页面风格统一化、隶属关系明确化、栏目设臵规范化、用户体验人性化,进一步突出了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在线办事的三大服务职能,全面提升了网民的用户体验。特别是整合后的网站群,使全区的政府部门契合成一台高效运作的机器,无论是开发还是维护,都有效地避免了工作中的重复劳动。正是这种规范化、体系化、结构化的组织形式,才能给民众以方便、快捷、高效、值得信服的形象。
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材料汇编
天津市河西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
近年来,河西区信息化建设在市经信委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关心和河西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在网络建设方面,自1998年建成河西区政务网并利用‚天津热线‛信息平台进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市内六区中首家进入国际互联网的政府网站后,河西区按照‚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先后进行了六次改版。
2011年,河西区政务网采用微软的Sharepoint技术,改版完成了全新的河西政务网站,同时搭建了河西区公务员门户网站,实现了政务一体化。全新改版的河西政务网于2011年2月28日发布,其突破了以往‚以政府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树立‚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意识,以‚想‛字为主线,贴近百姓生活,从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办事服务、政府与公众交流沟通等方面设计网站,从服务对象需求出发组织网站内容。网站设臵了市民、企业、投资者、旅行者四个快速通道以及魅力河西、政务公开、政民互动、新闻中心、政府服务、便民服务、投资河西、影像河西八个栏目。河西区政府在网站建设和管理方面,重点突出政府信息公开、政民互动、网站集约化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一、积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
在市政府办公厅、市经信委(原市信息化办)、市电子政务中心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河西区政府信息公开从功能、内容和质量上得到了明显提升。
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发展老龄事业,立足中国国情,推动和普及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是顺应民意、惠及亿万老年人的伟大创举。居家养老服务,是指由社区和社会帮助家庭成员为在家里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其定义包含几层意思:就其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看,既有家庭成员的照顾,也有社会的帮助,尤其强调社区照顾在居家养老中的重要作用。就其享受服务的客体看,主要是在家里居住的众多老年人,而这部分老年人目前几乎囊括了老年群体的全部(确切地说是99%左右)。就其提供的服务内容看,门类众多、丰富多彩,既有养和医等物质生活方面的服务,也有文化娱乐、情感慰藉、心理疏导等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服务。就其提供的服务形式看,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既有请老人走出家门到社区为老服务机构中享受自己所需要的多种服务,也有派专业为老服务人员走进家庭为行动不便和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提供的多种包护服务。因此,可以说居家养老服务实际上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它具有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等特点。“居家养老”服务相对过去传统的“家庭养老”而言,虽一字之差,但却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和解释,它把社会化的为老服务引入家庭,是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创新。我国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正是这一体系的基础工程。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是我国目前破解巨大养老服务难题的根本出路;也是依据中国国情,尊重民族传统,更新养老服务理念、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发展社区服务的重要途径。它对于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2000年开始,各地陆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探索。2008年上半年十部委《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颁布和年初杭州居家养老现场经验交流会议后,各地的居家养老服务更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杭州、宁波、南京、上海、北京、天津、青岛、大连、广州、哈尔滨等地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宝贵经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各地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还创造和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多种多样的服务模式。我这里结合调研掌握的材料,对几种最主要的基本模式做一个简要地归纳、比较和分析,以便使各地在今后深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时能够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吸收和借鉴,学其所长,避其所短。政府主办,层级联动模式。
这种模式在我国中、西部许多城市开展得居家养老服务中被较为普遍地采用。它主要是采取各级政府和街居社区运用行政强制力进行推动的办法,运用各级财政资金扶持和各级行政组织的自筹资金,相应在城区、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几个不同层面分级建立起规模有别、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有别、服务对象有别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站点,并建立区、街、居三级管理机构,为本辖区内的
居家老年人提供多种养老服务。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主管,政府承办,行政推动,行政运作。一般说来,从区到街道、再到社区居委会,每一级都有专门人员主管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服务人员大多采取在区、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事业编制的干部和工作人员,街居站点基本上是街道、居委会干部和少量聘用人员及辖区志愿者来担负。即使行政工作人员不进行直接服务,也是由行政机构直接聘用人员、直接管理来实施居家养老服务的,并且服务基本上是无偿和低偿为主。比如在我们调查了解的成都、哈尔滨、银川、武汉等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情况看,许多区、街道和居委会就是采取的这种模式。如成都市金牛区政府划拨56亩土地,吸纳民间资金200多万元建立了金牛区敬老服务中心,积极推动各街道、社区居委会建立为老服务设施和场所,建起了街居老年活动中心(站)138处,计19680平方米,并以区敬老服务中心为平台,在区、街、居三级建立起了居家养老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和运营、监督和考评。再比如银川市的金凤区在社区居委会试点建立了3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基本上也是采取政府和社区出资,民政部门主管,社区承办运作的方式提供服务的。
这种模式有其优点:一是这种模式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基本上相适应,那里民间力量的经济实力不足,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目前要推开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基本上是要靠行政推动的;二是基于传统作法,由各级行政推动和主办主管,可以从上到下一贯到底,畅通无阻,目前这种行政命令式的强制推动力在中西部大多数地区还是非常巨大的、快捷的、卓有成效的;三是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能够从上到下得到各级党政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四是容易最快地得到广大居民的理解和信任,从而较多地获得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但是这种模式也有其致命的弊端和缺欠:一是从办到管全是政府包揽和运作,这种上的弊端产生的高耗低效、高投入低产出、等级森严、人浮于事的弊病必然是根深蒂固的;二是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以政代事代企,不符合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要求;三是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合拍,不利于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民间力量来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同时单纯依靠政府有限的资源做主体投入,也会极大地限制和阻滞居家养老服务更快的普及与发展;四是服务项目单调、内容欠缺,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且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很难体现社区特点和多样化的要求,因此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求也会大打折扣。政府主导,中介组织运作模式。
这种模式在我国的东部发达地区和沿海的一些大中城市多有运用。它主要是采取两种方式运作:一是采取公办(建)民营的方式,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成后交给民间组织使用和管理,用来实施居家养老服务;二是政府加大资助力度,资助民间组织建设并管理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这两种方式政府都不直接承担服务功能,而是承担规划、投资、制定项目建设和服务运营的法规标准、检查监督和绩效评估等职责。我们调查了解的南京、杭州、宁波、青岛等地的一些区、街,基本上就是采用这种模式运作的。如南京鼓楼区培育发展的“心贴心”居家养老服务公司、宣武区培育发展的“万家帮”服务公司,就采取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方式接受政府的资助和委托,承担起了区内大多数街居的居家养老服务职能,政府则超脱于事物之外,在制定规划和政策、标准,财政资助,检查监督和评估等方面行使宏观管理职能。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现在在中西部的一些城市社区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
了这种方式,比如成都市培育的“晚霞”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成华区培育发展的“彩霞”助老服务社,哈尔滨市培育的“顶顶家政”、邦尼公司为老服务中心等,都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模式的优点很多,一是符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改变和克服了以往以政代事、代企的现象与弊端,切实做到了政事、政企分离,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职能能够更好地发挥和体现;二是降低了行政运作成本,节约了财政资源,使政府有限的资源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三是培育和发展了非营利性的民间服务组织和服务机构,让它们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充分发挥作用,有利于提升服务的专业化品质和加强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四是引入市场机制,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统一物流配送,可以大大降低服务的管理运营成本,提高效益。五是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社区老年人各种需求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并提供适合对路的服务产品,做到供求的最紧密衔接。当然,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目前在很多地方,民间组织发展的较差,难以担当其政府委托的居家养老服务职能;二是中介组织开始运作时,不容易取得社区居民的信任,不像群众对政府开始就有信任感。这些中介组织要靠自己的努力、甚至是艰苦努力去打开局面,往往有些时候有些地方中介组织的运作还没有上路就夭折了;三是政府职责要明确,行政管理和监督要跟上、要适度。否则容易使政府或是撒手不管,推脱责任,放任自流,使中介组织在没有资源支持的情况下产生追逐利润的倾向,或是政府行政干预太多,指手划脚,扼杀了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府资助,机构主办,连锁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在一些养老机构发展的比较好、专业化服务水平比较高的地方已有运用。它主要是一些地方根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有很多相通、相似的特点,采用政府出资和社区筹资,委托或资助专业养老机构在社区承办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并在建成后管理和运作,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一种专业化连锁运营的模式。比如前些年在牡丹江市,就借助民政部实施“星光计划”的资助资金,加上地方政府配套和社区自筹资金,委托牡丹江市社会福利院在西安区的海浪小区、东安区的林机小区、阳明区的鸿峰小区和东大小区建立了四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不仅设置了60张短期或临时性的住养床位,而且开设了老年人活动中心和上门包护等多项服务内容,借助院舍服务长期训练养成的规范化管理、程序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一套做法,使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很快得到了提升。天津市有些社区和北京市西城区的月坛街道,依托天津鹤童养老院这所专业化的养老机构设立了连锁经营管理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站点,把专业为老服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广大老年人的普遍欢迎。
分析这种模式的长处:一是政府从具体的服务事物中解脱出来,委托专业养老机构承办和运作,符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二是专业养老机构连锁管理和运营,不仅能够迅速提高社区为老服务的专业水平,使居家老年人得到满意周到的服务,而且为机构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三是节约管理、运营成本,特别是节约人力成本,有利于为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四是为其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站点树立了示范和样板,带动整个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
这种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些是和委托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相类似,比如政府委托后容易推托责任,撒手不管,专业机构处于缺少政府资助难以支撑、难以为继的状态;有些是单独出现的问题,比如专业化服务要求的设备设施不足、机构派出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站点工作的人员面对工作环境、待遇的改变容易产生思想波动,机构与社区的管理者之间也容易出现一些摩擦或矛盾。政府购买服务,公司承办,市场运营模式。
这种模式在那些市场经济比较发达、人们的市场观念比较成熟的地方有较多地采用。它主要是政府不再去办或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而是采取一般性的市场运作、购买服务的办法,由政府全部出资或部分资助,为那些三无对象、五保老人、军烈属老人、特困老人和支付能力不足的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到市场上去购买他们所必须的基本服务,而一些从事服务业的企业或公司则根据市场需求去出资举办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雇用和培训为老服务人员,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服务。比如在浙江温州、杭州等地的一些社区,就生长出了许多专门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公司。北京西城区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也生长出了一个“红黄蓝”家政服务公司,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多种服务。还有哈尔滨市的普瑞家庭服务公司、康乐老年养老公司,南岗区的金桥劳务、社康服务公司等,都在政府购买服务的推动下成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的生力军。
这种模式的优点很明显:一是政府不再操心和出资建设施,而是由企业自发地按照市场法则去决定和建立。这对政府来说是个解脱;二是改变了政府的投入和资助方式,政府只针对服务对象的实际,区分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服务补贴就可以了。由此可加快催生老年服务市场的发育和成熟;三是市场调节内在追逐利润的动因和外在竞争的压力使居家养老服务的效率大为提高,诚信和品牌成为服务企业的立身之本,由此能够使居家老年人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这种模式的缺欠也是明显的,一是由于服务设施的基本建设没有政府的任何投入和资助,完全靠企业自己的资源进行建设,所以相对而言,政府对服务企业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就要差一些;二是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对服务对象的资助并不充足,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和养老需求之间的矛盾就比较突出,像其他方式那样依靠政策优惠和行政干预来弥补很难行得通;三是企业行为就是要追逐利润,因此有些低偿服务、不赚钱的服务往往被舍弃或忽视,而那些有偿的和高收费的服务又往往不被中低收入的老年人所接受,这样就与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初衷有些背离。
当然在很多地方,上述几种服务模式有时是并存的,有时是交互的,有时又是融合渗透的。很难说哪里就是单一类型的服务模式。此外,也还有其他一些服务模式,象股份制的服务运作模式、老年人互助合作的服务模式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上述分析可见,居家养老的几种主要服务模式是各有利弊、也各自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服务内容的。各地在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还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吸收借鉴和组织实施才好。
在我国广大城乡社区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研究新的思路,创新发展模式。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方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五)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
(八)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总的来说,政府工作报告客观如实地总结了过去一年所做的工作,而对2012年部署的任务全面而具体,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一篇继往开来、鼓舞人心、凝聚民心、催人奋进的纲领性文献。
一、《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有继承、深化,更有创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重点部署的八方面任务中,有七个方面是对《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七项任务的继承和深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许多创新之处。在内容创新方面,其中第四项任务提到“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第六项任务“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第三小段提到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没有提及“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升级到今年的重大任务之一,而且升级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由此表明党和政府相当明智地认识到全球的竞争、国际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及其产业的主导权,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掌握了新世纪经济发展和国力较量的主动权。因此,第四项任务的第一句话这样说道:“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在观点创新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不少观点是首次提出的。该报告首次提出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新观点。
二、《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和“民生问题”
如上所述,该报告首次提出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同时在报告中提出通过三项措施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即“一要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二要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三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的基尼系数(收入分配差异指标)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0激增至现在的0.48,大大超出0.4的国际警戒线。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从而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政府作为社会公器,作为社会公权力的执行者必须奉行“天道”所赋予的“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需要从制度层面保证分配的公平与机会的均等,让来自不同阶层的人都有机会走向富裕阶层,才能民富而国强。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所以,该报告代表了人民的心声,也必将引领全国各族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走和谐发展之路。
此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就业”、“社会保障体系”、“房地产市场”、“医药卫生事业”、“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等“民生”问题都有诸多精辟论述。表明我国政府更加重视“民生”问题。
三、《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加重视“均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可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多,收入差距大;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建设、饮水工程、垃圾污水的处理、环境建设等与城镇相比,落后许多。许多地方饮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医疗设施落后、医疗水平低,学校破旧、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得不到好的教育。“城里乡下境况殊”,为改变这种状况,让广大的农村也能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之下,让广大的农民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继续实施各项补贴”、“加强对产粮大县、养猪大县、养牛大县的财政扶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地方各级财政也要增加投入”、“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乡建设都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加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投入”等九个方面着手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逐渐消弥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让农民与城镇居民一样拥有温馨、整洁、亮丽的美好家园,让农民与城里居民活得一样幸福、一样有尊严。四、《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推进政府自身建设这样的任务,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了新发展,明确提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如前所述,政府是国家的公器,是国家公权力的执行者;所谓“公器”就是说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所谓“公权力”就是说人民赋予的权力。因此,政府应当公平、公正地行使人民所赋予的权利为人民谋福祉,换言之,就是要“权为民所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严重脱离群众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为革除此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由此表明,政府在不断完善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努力构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这个理念里,人民满意是最重要的,由此反映出她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政府,她是依靠群众的政府,她是一切为了人民的政府,这样的政府是始终能够得到人民拥护的,是不会从这个地球上消亡的。
马建堂在讲话中强调,统计科学和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统计手段是推动政府统计进步的重要力量,政府统计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创新,都是以先进成熟的现代统计科学和技术手段为基础实现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统计任务异常繁重,统计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迫切需要统计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强大的支撑。统计科学发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日益成为解决当前和未来统计发展改革重大问题的重要手段。
马建堂指出,统计科研长盛不衰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统计科研坚定地根植于统计实际,紧紧地面向统计发展改革实践。国家统计局提出“十二五”时期将紧紧围绕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积极打造规范统一、改革创新、公开透明的现代统计,这为统计科研明确了新的努力方向。统计部门正着力改革统计调查体系,积极创新统计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单位)一套表制度、业务应用统一软件系统和联网直报系统等四大工程,努力实现统计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变革,这为统计科研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希望广大统计科研工作者,紧扣统计改革与建设中的难点问题,积极吸收先进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坚持统计应用研究与统计基础研究并重,深入统计一线,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用来自于实践的科学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为统计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撑,为统计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马建堂说,统计科研成果只有广泛应用于统计实践和统计活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统计部门只有充分利用统计科研的成果,才能不断推动统计工作科学发展。国家统计局一直十分重视优秀统计科研成果的发现与推介。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评选和颁发,旨在表彰统计科研工作者,宣传、推介、鼓励对统计科研成果的应用。各级统计机构要加大对统计科研成果的应用力度。
马建堂表示,要大力推动统计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结合。国家统计局高度重视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与有关高校共同努力,统计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已经从单纯的项目合作方式,发展到进行战略合作,共建高校、共建高校统计研究机构等模式。国家统计局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政府统计研究院,开创了统计部门与高校进行合作的新模式,对于实现优势互补,加强统计科研、教育与政府统计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合政府统计工作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将会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今后,国家统计局将进一步加大与高校的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对现有合作基地的支持力度,推动统计科学研究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据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统计研究院是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大学为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促进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有机融合而共同组建的实体型研究机构。研究院实行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大学双重领导的体制。马建堂、纪宝成担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袁卫和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鲜祖德任院长,副院长分别由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李纲和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赵彦云担任。研究院师资力量强大,双方各派出10名左右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及相应教学能力的专家、教授共同担任研究生导师。双方通过定期召开院长办公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有关事项。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分别挂牌设立政府统计研究院办公室,分工负责日常工作。双方共建领域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训、知识普及等。双方希望通过这一机构的建立,做到优势互补,研究与政府统计工作相关的重大课题,培养适合政府统计工作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不断提高政府统计工作水平提供理论支撑与人才保障。
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颁奖会上,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鲜祖德宣读了第十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获奖通报。本届成果奖共评选出课题论文奖成果95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54项;评出专著奖成果6部,其中一等奖2部、二等奖4部;评出信息技术应用奖成果14项,其中,软件类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评出专著类成果1项,其中一、二等奖空缺,三等奖1项;评出统计教学奖成果16项,其中,教材类成果一等奖1部、二等奖3部、三等奖6部;评出课件类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评出博士论文奖成果12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10篇。
计划目标主要是大幅增加能流利说亚洲语言、了解亚洲邻国文化的澳大利亚学生人数;增加符合资格的亚洲语言教师人数;为进阶语言学习学生发展专家课程。因此3年的计划经费将用在:在中等学校开设额外的亚洲语言课程;师资训练与支持;为程度较高的学生开设亚洲语言及文化特殊教学进阶课程等。
计划主要分4个部分:(1)补助各州/领地的公立及非公立学校;(2)战略合作与伙伴基金;(3)提高学校亚洲素养计划;(4)政府领导的全国性项目。计划的主要相关者除了各州/领地政府及教育机构外,还包括大学及高等教育提供者,各类教育组织(如亚洲教育基金会),澳大利亚课程、评价与报告机构(the Australian Curriculum,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ies),澳大利亚课程、评价与认证机构(the Australian Curriculum,Assessment and Certification Authorities),语言教育专业协会,企业及亚洲社团等。
这项计划预计在2008-2009年投入1 000万澳元,2009-2010年投入2 120万澳元,2010-2011年投入3 120万澳元。?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