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共8篇)

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1

1我国草本花种子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城市绿化美化工作日益重视,美化环境已被提到城建工作很重要的位置,花卉已悄然走进千家万户.而一、二年生草花种子以其在绿化过程中生长周期短、见效快、色彩丰富、繁殖系数大、易于传播且绿化美化成本较低等特点广泛被人们所接受,草花种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作 者:智卯生 黄毓明 张军 作者单位:智卯生(晋中市榆次区园林处,山西,晋中,030600)

黄毓明,张军(山西省种子总公司,太原,030006)

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2

1 小麦良种的作用

良种是农业生产中活的生产资料, 推广良种, 不仅能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综合效益, 还可以通过其抗性, 减轻病虫害的危害,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对于生产无公害粮食和减少环境污染,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调查, 1977年我省小麦播种面积比结构调整初期的1999年减少了60万亩, 但总产仍稳定在40亿千克以上。在诸多增产因素中, 良种的贡献率占30%以上。特别是自2004年实行小麦良种统繁统供以来, 基本实现了品种区域化布局, 全省主栽品种突出, 搭配品种合理, 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小麦生产发展的品种多杂乱问题, 小麦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单产明显提高。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子企业整体水平不能适应现代种业发展要求

小麦良种统繁统供起步头三年, 统供种子企业以各县国有种子公司为主体。2007年以后, 国有种子企业实行改制, 以民营为主体的多形式种子企业应运而生。为找出路, 求生计, 绝大部分原有种子企业进入统供, 有些新成立的也想方设法挤进来, 进入统供的种子企业逐年增加。这些企业在规模、技术力量、基础设施、经济实力和诚信度等方面相差悬殊。按省上要求, 进入统供的种子企业必须建立“三田”, 繁种自成体系。但实际上, 有些统供种子企业从不自建种子基地, 所用种子基本靠外购, 质量难以保证, 问题较多。

2.2 种子生产基础差

全省种子生产基地一般都属于企业自建, 所用原种来源不一, 质量差别很大, 加之基地稳定性差, 配套设施不齐全, 产种量和种子质量难以保证。

2.3 种子加工质量标准化低

我省种子加工设备单机较多, 成套设备少, 很多企业只有风选和筛选, 没有重力选, 精选质量不高, 加工效果差。

此外, 重销售轻售后服务, 良种良法不配套, 也影响了良种的增产效果。

3 对策

3.1 扶持培养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种子企业

推进种子产业化经营是种子市场化的主体, 要按照扶大扶强、抓大放小原则, 对进入统繁统供的种子企业按其自身条件和业绩严格筛选, 培养扶持一批技术力量强、设备先进、有经济实力、诚信度高的种子企业, 使参与小麦良种统繁统供的主体企业逐步向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3.2 抓好源头, 建立原种繁育基地

种子是决定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根本性因素。由于小麦种子具有连续使用且能自留自用、相互串换的特点, 大多育种单位和种子管理部门重视新品种推广而忽视防杂保纯, 致使许多优良品种生产使用寿命短, 增产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优质小麦品种选育难度大, 品种资源宝贵, 要延长品种种植年限, 就要连续进行优选保纯工作, 通过建立穗行圃繁育原原种, 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要选择生产条件优越、设施齐全、技术力量强的单位, 建立稳定的原原种繁育基地。所繁原种直供统供种子企业建立种子田, 繁殖良种进行统供。

3.3 严格落实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加强种子质量检验和管理工作, 确保种子质量。对各种子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 把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到各个环节中。要严格按照“三圃制”良种繁育体系和“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技术要求进行种子生产, 以确保产种质量。种子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实行种子企业全面自检、县级种子管理机构监督普检、市级种子管理机构监督抽检的小麦种子全程质量监控制度, 杜绝达不到质量标准的种子收购入库、上市供应

3.4 树立服务营销理念

种子是有生命力的特殊商品, 具有技术密集性、使用时效性和生态区域性等自然属性, 是作物再生产的起点和作物遗传性状的携带者和传递者, 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 但种子价值的最终实现必须与相适应的自然条件、栽培条件、管理技术等相匹配。种子的最终使用者是最广泛又弱势的农民, 他们受传统观念影响较重, 对新品种及新技术接受较慢。因此, 要使种子发挥最大的增产作用, 种子经营者必须树立服务营销理念, 重视良种良法配套,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向农民传授与良种相配套的知识和栽培技术。

3.5 加速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加工业的兴起, 市场对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而我省这项生产发展滞后, 全省所需优质小麦主要靠从外省购进和进口。我省关中地区是农业部确定的优质小麦适生区, 应加强领导, 科学规划, 以小麦良种统繁统供为杠杆, 采取有力措施, 尽快把关中地区建成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提高综合生产效益, 提高贡献率。同时, 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对农产品进行一系列深加工和精加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技术含量高、规模大的面粉和食品加工企业, 创陕西名牌和拳头产品, 最大限度地扩大小麦转化利用, 实现多层次转化增值, 逐步做到原料基地化、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资源利用综合化和产加销一体化, 大幅度提高小麦加工转化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以稳定本地市场, 扩展国内市场,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靠名牌和精深加工产品开拓市场, 靠市场拉动加工企业发展, 靠加工带动优质小麦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促进我省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6 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种子;种业;流通;农业科技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40-2

0 前言

建国以来,我国种子流通体制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当时农村社会结构的原因,那时的种子流通主要是村村留种,集中供种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是一种产业化的方式,当时也没有种子产业化的理念,但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中,这种方式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特别是在1956-1976年,“一大二公”的体制要求生产资料的全部公有化和集体化,种子的集体配给也是必然的选择,这段时期也称为“四自一辅”时期,种子工作主要依靠农业合作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第二个时期,是改革开放后开始至20世纪末,国家出台了“四化一供”方针,种子工作逐步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和种子质量标准化,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这标志着种子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但也为县级种子公司奠定了垄断经营的基础。在这段时期中,杂交水稻的重大突破,使我国开始接触到了种子的商业化运作,但是种子的经营仍有大量计划经济色彩,种子产业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成立的地区种子公司,政企不分、地方保护以及国家对种子产业的有关保护政策使得种子产业在这个历史阶段也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营。第三个时期是2000年《种子法》颁布实施至今,我国种子产业全面进入市场化阶段。在国家相关农业政策的大环境的影响下,各地种子产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领域中最值得关注的行业之一,良好的发展前景、巨大的市场潜力、高额的利润回报使得私有资本和基金资本纷纷介入种业。各类种子企业纷纷自主研发或从科研部门购得品种开发经营权,形成品种研发渠道的多元化,种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但是,我国现阶段种业发展还面临一些难题,特别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计划经济残余体制和在种业管理和流通机制上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我国种子产业发展历史进程,主要阐明我国种业发展现状,集中聚焦透视其中的重点问题。

1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

以国外种业发展经验来看,“育、繁、销”一体化是种子企业发展的成功模式,跨国建立繁育基地、以一种或几种作物种子为主、兼营其他多种作物种子的经营模式也已经成为种业发展的成功范式。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既可确保种子公司的主導商品种子或业务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又可确保其在一般商品种子或业务中的市场份额,还可以保持其必要的相关技术开发能力和新的目标市场开拓能力。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也急需引进外来经验,建设现代种业产业体系,加快种业发展。随着市场秩序逐步建立,种子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加快,种子经营出现多元化的新格局。据2005年初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持证种子经营企业8000家,其中有效区域为全国、育繁销一体化的企业80多家,具有种子进出口权的企业75家,经营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的3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70家。此外还有不需领取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种子的代销点和门市部近10万家。50强企业中产权多元化,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等。同时经营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而我们的培育和管理机制也有所创新,特别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科研教学单位新品种的有偿转让、种子企业自主开发新品种格局的形成,有效地保护了育种家的知识产权,科研教学单位从品种权的转让中得到了经济补偿,转过来用于科研育种工作,增强了科研育种的后劲。申请进行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材料明显增多,每年通过审定的新品种数量也随之增多,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周期明显缩短。

但是,我国种业发展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从最根本来说,我国种子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种子公司,长期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基本上都是封闭式经营,普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观念落后,机制僵化,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政企不分、站司合一、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容易导致管理改革的不彻底,管理工作陷入困难,不能运用市场手段来调节生产和流通等情况。而在生产加工领域,种子生产加工的滞后也造成了竞争力的下降,,阻碍了种子市场化、产业化的形成。另外,种子企业的竞争力不足,力量分散,开发能力弱,育繁销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也是制约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当前种业发展重点问题聚焦与透视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我国种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重点问题。从根本上说,最需要解决的是市场化问题。突破以往那种僵化的管理机制。现在大多数国有种子公司名义上虽然都是独立法人企业,但由于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仍然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国家是其投资、经营和利益主体,存在着国有企业常见的弊病。具体表现为:人员冗重、产权不明晰、职责不明确、奖惩激励机制不健全、权责不明,在经营上缺乏长期规划。而国家在这一方面也没有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对于行业的支持和保护不明确,宏观管理不能奏效,造成了市场混乱等现象。

而与此相应产生的是,企业之间同样存在着机制僵化的问题,同时集中度低,经营分散,加剧了市场混乱现象。种业在新世纪更加市场化后,小企业如雨后春笋成长起来,但是这些公司底子薄,发展不充分,经营领域专而窄,盈利能力低,缺乏抗风险的能力。一些小种子公司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进行区域垄断经营,致使我国种子市场处于条块分割、行政垄断状态,既影响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又削弱了这些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另外,技术的低下也使许多种业企业的生产要素配置极不合理。因而也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在种子生产过程方面,我国种子产业长期处于“一流的种子、二流的加工、三流的包装、四流的价格”的状态,制约了种子产后附加值的提高,多数国有种子公司及多数个体和私营种子公司经销的种子大都只经过低水平的粗加工,通过精选、分级、包衣、包装的种子占的比重很低;零售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上上市的没有商标、没有包装、没有标注质量状况的标签、没有使用说明的种子相当普遍。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提高种子质量和净化种子市场,又不利于农户合理地选择购买和使用种子。

在流通领域,正如其他商品在流通领域出现的问题一样,市场化发展还极其落后和不均衡,尤其是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领域,更是保留了很多计划经济的因素。政府的监管作用也存在缺失,多头共管或者“三不管”现象大量存在。这与我们的经济刺激政策是背道而驰的。

而在育繁销环节产生脱节,则主要是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尽管政府着力培养产学研结合、育繁销一体化的企业,但是由于技术的低下,品种选育还是以常规的品种间杂交为主,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相比于国外一些大企业,已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大大提高育种效率,缩短周期,我们在新品种选育和现有品种产业化方面都显得滞后,缺乏市场竞争力。

因此,在当前一个时期,我们着力要解决的是两方面问题,第一是制度上的问题,特别是为种业市场化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而第二则是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培育良种,使得科技能够较快应用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佟屏亚.简述1949年以来中国种子产业发展历程[J].古今农业,2009,(1):56.

[2] 李小梅,霍学喜.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J].中国种业,2008,(2):7-9.

[3] 张小惠,等.新时期我国种业市场现状及发展思考[J].中国稻米,2008,(6):20-23.

[4] 朱永青.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J].农村经管, 2010,(2):65-67.

保险行业就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4

摘自:互联网发布时间:2010-08-23 15:35:28

一、就业现状:

“外资保险(包括合资)公司将在2007年急速扩张其网络。”--这一动态从2007年初铺天盖地的保险公司招聘广告中便可见一斑。根据无忧指数3月统计数据显示,保险业的人才需求数量达到12999个,位居本月行业需求第14位。欧美独资与欧美合资/合作大肆招聘,在各大类保险公司的招聘需求中名列前茅。据业内专家分析,随着人口红利期到来、公共养老制度改革孕育着商业寿险发展的黄金期、股票市场走牛预期、投资渠道日渐放行,这些利好消息将为中国保险资产扩容带来重大发展机遇。而对于中资保险公司来说,2007年又是他们不得不艰苦应战的关键一年,因为外资保险公司纷纷在经验、管理、服务上亮出招牌。中资保险公司不仅要与他们争夺国内市场份额,更要面对外资公司雄厚经验和技术的挑战,新一轮的“战役”一触即发。

保险业内的剑拔弩张也表现在专业人才的匮乏上。在2007年3月中旬召开的“银行保险”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说,“行业发展与保险业人才总量不足,已经成为目前中国保险业发展存在的三大矛盾之一。”有关数据表明,目前保险行业人才总量不足,供需只有1:4的水平。尤其是保险高级管理人员的紧缺,更是成为制约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而外资保险企业抢滩中国,最需要的几大类职位分别是高级客户服务人员、营销业务主管、营销培训师、财务管理师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这也导致了保险企业之间互挖墙角,人才流动频繁。目前,很多城市的保险行业协会都发起了“保险业人才流动自律公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行业稳定和客户权益。但从根本上来说,国内仍需加强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真正解决保险业“缺血”的症状。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近日于长沙举行的保险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保险业要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必须建设好以监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保险营销人才为主体的四支人才队伍。

吴定富提出,保险业要抓住战略机遇,又快又好地做大做强,关键在人才;保险业要解决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关键在人才;保险业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服务经济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在人才。

吴定富还强调,必须把保险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抓紧抓好。保险业要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必须建设好以监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保险营销人才为主体的四支人才队伍。

二、就业发展趋势:

保险专家对未来3~5年的寿险市场进行前瞻性预测时乐观地表示,未来5年内,中国保险业每年的增长速度可以达到20%~30%,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15~20年。业内将保险中介喻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行业。加入WTO后,这一朝阳行业正被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笼罩着。

1.从业务代理到技术精英

虽然中国保险业拥有庞大的从业人员,但高级保险管理以及新产品开发人才仍然相当短缺,而这些关键性的人才却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据了解,在去年投资连结型产品大受欢迎的时候,一些国内保险公司之所以迟迟没有动作,就是因为有人才短缺的苦衷,因为投资型产品对于精算、投资风险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外资保险的进入引起的竞争加剧,高级人才短缺所形成的瓶颈效应将越来越明显地浮出海面。

目前,从各保险公司见诸报端和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来看,与以往主要招聘业务人员不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

目标锁定在管理、策划、组织培训等管理和技术人才身上。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也颇受青睐。那些具有团险销售经验、有良好业务关系网的销售精英也同样大受欢迎。外资保险则对那些既有保险业背景,又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情有独钟。

2.从新增机构到外资保险

据业内人士介绍,按照国际惯例,开设一个保险总公司,内勤管理人员起码要有80人,分公司要有60人左右,支公司大约在30~40人左右。前不久,保监会批准几家保险公司成立300家分支机构,预计需要新增上万名员工,而目前国内保险业的从业人员总数不过15万左右,因此抢先争夺有限的人才成为各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

同时,那些尚未开立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也感到了压力,加紧人才储备也提前排上了他们的日程。此外,获得牌照的外资保险公司陆续进入国内市场,除了直接从国外带来极少数骨干力量以外,这些外资保险公司对人才的需求,绝大部分要靠吸取本土人才来满足。何况他们要想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首先面临的也是用人的本土化问题。因此,外资保险对人才的胃口也很大。

3.从“挖角”到“定制”

几家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为长远计,自我造血将是公司人才战略的方向,同见效益快的“挖角”相比,自我造血更能决定公司的生死成败。挖角只是短期内赶超对手的最佳途径。一位保险资深人士称,有些公司虽以国际价码成功地挖取了国际高层人才,但仍将以自我培养人才为主。

一位业内高层人士感言,由于高素质保险人才供需严重脱节,中国保险业正历经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挖角行动。更有专家预言,保险人才争夺战才刚刚开始,明年将更加惨烈,在未来的5年内,保险人才供需脱节矛盾不可能缓解。于是,在挖角行动愈演愈烈的同时,以“人才定制”为特征的人才储备竞争也开始激烈起来。

他说,保险公司在初创期,肯定希望多多利用同行的“成品”人才,以期短期内打开市场并站稳脚跟。一旦进入成长期,保险公司将会注重自我造血,从学校吸引人才,并予以选择性地重点培养。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纷纷与高校联手或自创学校培养人才已是证明。

4.从本土到国外

一些专家指出,中资保险公司也应该把招贤纳士之手伸向海外,以人才引进的国际化来应对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这样不仅能弥补国内保险高级人才的相对不足,更可以引进国际金融保险业先进的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和技术。

不少保险公司都已经在这个方面走出了第一步。如今,在一些国内保险公司担任中高层管理者的外籍员工已经达到了20多人。而在一线的管理层中,这个数目达到了100多位。

中国电力发展现状与趋势 篇5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部门,工业化进程中的先行产业,与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的改善和体制变迁紧密相关。据考证,1882年7月26日正式发电的上海电光公司的乍浦路火电厂是中国第一座火力发电厂,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的起步。当时发电机组为16马力,可供19盏弧光灯的照明用电。而由16马力到1949年的185万千瓦,中国的电力工业的发展花了67年时间,发电量为43亿千瓦时,人均用电仅9千瓦时,装机容量占世界第21位,用电量为第25位。建国后的60年,中国电力工业以年均10%以上的增长率使得装机容量到2008年达到79253万千瓦,居世界第二位。

重工业为主发展战略推动下的中国电力工业发展阶段(1949~1978)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为保证这一战略的实施,电力工业必须先行。

从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增机组容量为205万千瓦,实际完成246.19万千瓦,超额完成20.14%;计划年发电量指标1957年为159亿千瓦,实际1956年完成165.93亿千瓦,1957年完成193.135亿千瓦。

1958~1962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高指标,电力工业作为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随之进入“大跃进”发展阶段。1963~1965年,完成了215万千瓦发电设备的填平补齐,使已有的1300万千瓦发电设备达到基本安全满发。1966~1970年5年间发电量平均年增长率11.14%。从1970年到1975年电力工业虽然没有完成“四五”计划的指标,至1975年底,全国年发电量为1958.4亿千瓦时,比计划指标要求的低限还少41.6亿千瓦时,但年平均增长率也达到了11.11%。1975~1978年间我国发电量平均年增长率为9.14%。

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30年中,在重工业为主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国有办电体制使得中国电力工业的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在所有阶段都高于当期的经济增长率。改革开放20年的中国电力发展(1979~1999)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增加电源,解决电力短缺问题,电力工业发展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电源建设、解决发电装机容量不足方面。

1978年,全国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仅为23.05万km,变电设备容量为1.26亿kVA。经过20年的发展到1999年全国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为68.6万km,变电设备容量为9.18亿kVA。1979年全社会用电量2762亿千瓦时;1999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2092亿千瓦时。1999年全社会用电量是1979年的4.38倍,年均增长率达7.82%。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力发展(2000-今)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电力工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08年底发电量达34334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达到2580千瓦时。装机容量从2000年的3.19亿千瓦增加到2008年的7.93亿万瓦,平均每年新增5258万千瓦,年均增长率高达11.55%。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三、发展中的工程公司管理模式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采用招标投标的办法,通过竞争择优选定有实力、有信誉的国际工程公司,实行项目建设总承包或项目管理总承包,是国际上公认的、普遍采用的模式。

(一)国际工程公司项目管理模式主要特征 据介绍,当今国际工程公司的主要特征是:

其一,拥有人力、物力资源和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服务,能够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满足业主的需求;其二,具有咨询、设计、设备材料采购、项目管理、开车指导、售后服务等综合功能和建设项目总承包能力;其三,组织管理机构科学、精干、高效;以六大控制为主要内容;其四,采用国际先进模式对项目实行科学管理;其五,有较强的融资能力,或以金融机构为后盾;拥有专利技术,或与专利商有密切的合作关系,能反映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其六,采用通行的经营模式拓展业务;其七,以系统工程学、控制论、信息论为理论基础,采用赢得值原理、信息技术和矩阵式项目管理结构;其八,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动态、量化和进度、费用综合管理和控制。

(二)EPC全过程的管理,是当前最有效的管理模式

项目是一系列的临时性的活动,目的是创造一个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所谓项目管理是有关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的应用,用以管理以项目为导向的活动,来满足和超过顾客的期望要求。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6

摘要: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商品经济的主导因素已从商品的制造转移到商品的流通,所以物流过程是否通畅、高效,物流功能是否完备,将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要发展我国的物流业,有必要分析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关键词:物流;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产业 引言: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商品经济的主导因素已从商品的制造转移到商品的流通,所以物流过程是否通畅、高效,物流功能是否完备,将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要发展我国的物流业,有必要分析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一、中国物流业现状透视

建国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在不同程度上也得到提高和发展。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国民经济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促进了物流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囿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思想的影响,人们只重视生产过程,而忽视由于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所引起的物流过程,致使物流状况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突出的薄弱环节。目前,物流业发展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物流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落后。(1)运输业

中国现有铁路6万公里,线路长度仅是美国的1/6,印度的4/5,按国土面积拥有量排居70位之后,按人均铁路拥有量排居世界第100位之后。不仅铁路数量少,而且装备陈旧,技术落后,能力低。近年,铁路运输密度高达2500万吨/公里,居前苏联之后第二位。但是我国铁路的装备水平,包括复线率(占32%)、电气化率(占20.4%)、机车功率和通讯信号设施也都远远落后于这些国家。据铁路部门统计,全路有1/3的路段和2/3的主要编组站目前已处于超负荷运行;1.3万公里路轨和占半数的机车及客车超期服役。因此,铁路已出现高负荷、高磨损、大密度、大运量的状态,设备使用周期缩短而养护时间越来越少,事故隐患增加。

公路运输问题也很严重。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中国,公路长度只有111.5万公里,每平方公里只有116米公路,其中一、二级公路只占2%。在60多万公里县乡公路中,90%以上是雨天无法行车的土路,绝大多数柏油路面超期服役,好路率不足60%。同时,全国尚有20%的乡村未通公路。另外,在用货车大多数技术落后,效率低、能耗高。更由于公路上自行车、拖拉机、人力车、畜力车与汽车混合行驶,使汽车的平均时速只有20)30公里,不及经济时速的一半,繁忙路段发生长时间堵塞已司空见惯。低速、堵塞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在10亿元以上。

水运突出表现在港口吞吐能力严重不足,沿海15个主要港口完成的吞吐量已超过设计能力的16%,压船、压港、压货的现象十分严重,高峰时每天压船500多艘,一些船只在港滞留长达两个月之久,年滞港损失赔偿金多达2亿美元。船舶老旧、能耗高、技术性能较差,船龄在10年以下的只占32%,20年以上者占26%,个别船龄已高达50)60年。此外,内河航道大多处于自然状态,缺乏应有的整治。

(2)仓储业

我国现有储运设施老化,仓库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到九十年代已有20%属于危房。仓库内的装卸搬运设施自动化程度低,很多作业还是靠人搬肩扛去完成。仓储能力分布不尽合理,仓储功能单一,技术装备落后。

(3)包装业

由于忽视商品包装和为了单纯降低包装费用而忽视商品安全,从而造成物流费用上升的问题是比较普遍的。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包装技术和包装管理差造成的商品损失每年已超过了140亿元。近几年来,全国水泥由于散装率低(13.9%),仍以袋装为主,在物流过程中的破包率平均在18%左右,损失量相当于产量的5%,直接损失4.5亿元;平板玻璃由于常年采取木制包装,破损率达8)10%,每年破损玻璃100多万箱,相当于大型玻璃厂一年的产量;化肥的破袋率达8%左右,直接损失达4.2亿元。2.物流业管理分散化、行政化。

我国生产社会化、专业化有很大发展,但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还不高。其主要症结在于物流业管理上的分散化、行政化。

目前,我国有许多部门涉及生产资料的物流管理。如铁道部门的货运管理系统,内贸部、供销总社的储运管理系统,对外贸易部的外运管理系统。此外,机械、冶金、化工、轻工、石油、煤炭、城乡环保、军队后勤系统,也都有自己庞大的储运机构。人们尽可以举出种种理由来证明这些各自独立的物流系统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无可否认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片面强调局部的合理性造成了宏观上的管理混乱和极大浪费。主要表现是,自我封闭,多头领导,政出多门;内部一应俱全,仓库林立,车队繁多、运力分散;外部互不衔接、互相封锁、各行其是、很少协调。这割断了宏观物流系统的内在联系,许多需要整体协调配套才能解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因而出现了在物流能力极度紧张、严重短缺的同时,却又普遍存在大量的浪费,物流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综合效益低,物流成本高。同时,大家各搞一套,物流能力分散化也限制了物流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

与分散化并存的是物流管理行政化。如果说我国经济运行普遍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的话,那么生产资料物流领域则是突出的典型之一。物流管理行政化的主要特征是各自为政的领导部门采用行政手段和行政方式直接干预、调节物流活动。在行政化运行格局中,政企不分非常严重,物流企业缺少经济利益上的内在动力机制,也缺少自我发展能力,物流行业普遍处于低效率状态。

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际上先进物流业发展的轨迹和经验,结合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未来中国物流业将呈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发展趋势一:相关新体制及新政策的不断创新

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物流产业的市场化和适应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政策、制度环境的创建与创新。国外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认识到物流产业的重要性,并加大国家宏观的调控能力,在政策、税收等各方面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如日本早在60年代就已着手对全国范围的物流体系、物流产业进行规划研究,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当调整政策。而我国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致使目前物流业划分不明确,物流行业管理职责不清晰,严重影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形成所谓的“体制障碍”。不过,中国政府及物流界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瓶颈”效应并积极应对。早在1999年n月国家经贸委同世界银行召开的现代物流国际研讨会上,吴邦国副总理就曾指出:“现代物流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系统工程,国家经贸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此项工作”。.2001年3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政策性指导文件,主要内容包括了:1.中国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2.提出要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物流服务市场;3政府部门要营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4.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5.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6.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一划》中也明确提出,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销售等体制形式、服务方式。中国政府还在继续研究制订有利于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2002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物流高层论坛上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陈文玲女士也提出:“建议国务院成立协调全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领导小组和组织,指导协调全国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2.发展趋势二:中国物流业渐趋市场化、标准化和体系化 物流的市场化是其形成体系化的基础。如果缺乏足够的专业化外包业务的物流市场需求,或者市场需求的方向与供给的方向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物流的市场就很难成熟发展。在中国迈向物流体系化的进程中,物流的标准化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虽然目前在中国物流的标准化工作还没有很好地得以实施,严重阻碍了中国物流的现代化进程,但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物流标准化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成果之一便是一部新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于2001年8月1日付诸实施这意味着中国物流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并告别无序。

可以预测,物流统计标准、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物流工具标准等其它标准也将于不远的将来面世。中国物流业的体系化发展是目标,更是趋势。物流专家王之泰先生认为:“目前,由五大行业组成的物流产业基本构架已经形成”。在这个框架下,通过物流市场的市场化、标准化等,我国的物流产业最终将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与商品流的统一。

3.发展趋势三: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物流产业飞速发展

加快发展物流配送已被列人了国家的“十五”计划之中。“十五”期间重点鼓励和扶持发展三种类型的采购、配送中心。一是以工业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为主的配送中心;二是以产品贸易批发为主的配送中心;三是以运输、仓储、货代等专业服务为主的配送中心。各地也积极投身进来,上海市出台的<“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着重发展三类物流,适应商业批发零售行业的配送物流即为其中之一,并计划在“十五”期间建成市内配送中心20个,市外配送中心3一5个。

根据王之泰先生的观点,第三方物流业现在的方向是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一路是我国自己瞄准高起点建立起的全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大多是对新政策最敏感的民营企业,其代表是宝供物流企业集团;一路是国际物流企业以不同方式进人到中国市场之后产生的不同形态的第三方物流。特别是我国加人WTO之后,随着物流市场进人壁垒的逐步消除,国际物流企业势必大规模进人我国,带来大量的资本和先进的经营方式;第三路是由中国传统的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业务基础和在客户、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中外运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等,这一领域企业规模大,资本、资产实力雄厚,如果能够突破体制障碍,会很快成为中国物流领域的“航空母舰”。

4.发展趋势四:现代物流信息化水平将极大提高

我国物流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水平严重滞后,物流信息网络尚未建立。特别是在一些由传统流通企业转变过来的物流企业,这种现象尤其严重。而这种低下的信息应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间的差距会随着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如毛用S、马士基等的进入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可喜的是,中国物流企业的一些先行者,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宝供物流早在1997年就在国内率先建成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全国联网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并在近几年进一步大力提升了物流信息服务水平。这表明,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物流企业正在开始全面实施信息化,从而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7

1 我国国内农作物种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育种创新能力较低, 品种多乱杂问题突出

我国商业化的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产学研分割、育繁推脱节, 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 品种选育集成度低, 成果评价及转化机制不完善, 品种选育目标不适应生产需要。选育的品种多, 但突破性的品种少, 相当部分品种是低水平重复;通过审定的品种多, 但较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少, 且品种名称混乱、一品多名和多品一名问题突出;高产品种多, 但综合性状好、品质高、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的品种少, 不适应我国病虫多发、异常天气频发的趋势;适合人工劳动的品种多, 但适合机械收割的品种少, 不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形势。同时, 受生产方式、加工工艺设备和检测技术等因素影响, 我国种子质量水平不高, 种子活力差、发芽势弱、健康度低, 导致出苗率低、携带病菌等问题。

1.2 种业集中度较低, 企业多小散问题突出

我国种子市场准入门槛较低, 现有持证种子经营企业达8 700多家, 69%是小企业, 99%的企业没有研发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前10家企业种子市场份额仅占13%。而美国1 100多家种子企业, 90%以上的新品种来自企业, 2010年, 美国仅孟山都一家公司的种业收入就达到76亿美元, 超过我国所有种子企业的总和, 并且还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同时, 孟山都和杜邦先锋两家企业就占据美国玉米种子市场60%以上的份额。另外, 我国种子企业多是单纯销售良种, 营销网络不健全, 技术服务不完善。

1.3 市场监管能力较低, 种子假冒伪劣问题突出

自2000年全面放开种子市场以来, 由于种子经营主体数量多, 而种子行政执法力量薄弱, 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 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违法生产经营及不公平竞争现象较为普遍, 假冒伪劣种子禁而不止, 撬抢基地、抢购套购、套牌侵权问题突出, 严重侵害了农民和合法经营企业的权益。

2 国外种业资本对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威胁

2.1 国外品种在我国占领的市场份额高

目前国外种子占领了我国9%的玉米、65%的向日葵、95%的甜菜和大部分高端蔬菜、花卉种子市场份额。并由园艺作物向大宗粮食作物拓展, 有的品种已处于垄断地位。

2.2 国外种子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先进

国外种子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创新能力、灵活的营销模式, 形成了对国内种子企业的明显竞争优势, 我国种子企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种业整合和升级受到抑制。一些外资种子企业通过与国内科研、教学单位合作和并购骨干种子企业, 获取我国优势种质资源, 并利用其先进的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技术, 大力发展新品种研发, 以谋求长期保持在育种方面的领先地位。

2.3 国外种业资本对我国种业冲击大

在国外种业资本的冲击下, 国内育种单位已经被迫退出了国外种子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品种 (如甜菜、设施蔬菜等) 的选育, 即使是国内种子仍占主导的粮食作物也存在着种质资源流失、人才流失问题, 品种选育和创新受到严重影响。对这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资本的本质是要追求超额利润、谋取垄断地位。一旦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种子市场、品种选育和种业体系被外资掌控, 我们不仅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而且农业生产发展的主导权就会丧失, 国家粮食安全就难以保障, 后果不堪设想。

3 推进我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途径

3.1 稳步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农作物种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应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推进种业科技体制创新, 使科研教学单位的科研成果、育种资源、研发人才尽量向种子企业流动。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 推进种业科研方式创新。

3.2 全面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应科学规划种子生产布局, 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 保证良种供应数量充足、质量安全、价格合理。种子企业与制种合作社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推广使用安全高效制种技术和先进适用制种机械。引导金融机构对种子售出的信贷支持。同时加强种子储备调控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国家和省两级种子储备体系。

3.3 持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企业是种业发展的主体, 企业强则种业兴。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 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集团势在必行。国家应该引导和鼓励种子企业间兼并重组, 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并购优势科研单位和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种子企业, 促进种业资源整合, 优化种子企业布局, 提高种子市场集中度。同时, 应该加强种子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改进企业产权和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树立品牌意识, 培育企业文化, 增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3.4 加快提升市场监管能力

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要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环境。对种业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应严格治理, 建立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现代种子管理体系。加强种子市场准入管理, 在企业注册资金、固定资产、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大幅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 规范品种试验、测试和跨区引种行为。加强种子市场监督检查, 全面推进县级农业综合执法, 加大种子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和日常执法力度, 扩大企业监督抽查市场检查范围, 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 强化各级农业部门种子管理职能, 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和队伍, 保障工作经费, 特别是要加强基层种子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强种子行业管理, 充分发挥种子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 规范企业行为, 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 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加强种子法制建设, 按照有利于品种规范管理和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要求, 抓紧修订完善种子法律法规和规章, 健全并改进品种测试、审定、保护和退出制度, 完善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审批和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强化进出境种子检验检疫。认真做好外资并购境内种子企业安全审查工作。

4 结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依靠自主创新, 坚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把发展现代种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 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 把提高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做大做强种业的关键支撑, 把建立产学研联盟、促进“育繁推一体化”作为整合种业资源的重要切入点, 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法律法规, 强化政策扶持, 凝聚各方力量, 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道路。

摘要:本文对我国农作物种业的现状进行初步调查, 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国内农作物种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国外种业资本对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威胁, 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总结出推进我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农作物种业,突出问题,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桂文.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安全[J].经济学动态, 2011 (6) :50-53.

中国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8

关键词:世界;中国;水稻;生产;粮食

中图分类号: S511.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105-03

水稻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人民最为喜爱的主食之一。中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和消费大国,了解世界及中国的粮食和水稻生产概况,明确水稻生产发展趋势,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便于比较和数据收集,笔者所有基础数据均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STAT),时间范围涵盖了FAOSTAT的全部时间周期,从1961—2013年。

1 世界粮食生产概况

1.1 种植面积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有统计数据的1961年以来,世界粮食(谷物)种植面积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1961年世界粮食种植面积6.48亿hm2,至2013年生产面积为7.20亿hm2,增加了11.1%,年均增长0.2%[1]。其中,1981年世界粮食生产面积最大,达到7.27亿hm2。亚洲是世界粮食生产面积最大的区域,自1961年以来,粮食生产面积也是基本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1961—2013年平均生产面积3.09亿hm2。其中,1961—1970年增长速度最快,为0.75%,1971—1980年增长速度降至0.44%,1981—1990年年均增长0.05%,1991—2000年年均增长0.33%,2001—2013年年均增长0.64%。粮食生产面积第二大洲是欧洲,1961—2013年平均生产面积达到1.61亿hm2。欧洲的粮食生产面积变化趋势则和亚洲不同,从1961年起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平均年降幅为0.79%。其中,1961—1970年下降速度为0.31%,1971—1980年下降速度为0.22%,1981—1990年年均下降1.11%,1991—2000年年均下降最快,为2.68%,2001—2013年年均下降0.21%。

1.2 单产水平

从谷物产量变化趋势看,50多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谷物单产水平明显提高。从1961年的 1 353.2 kg/hm2 增加到2013年的3 860.7 kg/hm2,平均年增长47.3 kg/hm2,增长了1.85倍,年均增长2.1%。其中,1961—1970年增长速度最快,为3.4%,1971—1980年增长速度降至1.8%,1981—1990年年均增长1.9%,1991—2000年年均增长1.6%,2001—2013年年均增长1.8%。

分种类来看,不同粮食作物单产增长存在一定差异。1961—2013年间,玉米和小麦单产年均增长都达到2.28%。玉米从1 942.3 kg/hm2增加到5 520.0 kg/hm2,增长1.84倍;小麦单产从1 088.9 kg/hm2增加到3 264.6 kg/hm2,增长了20倍。水稻单产从1 869.3 kg/hm2增加到4 527.1 kg/hm2,单产增长1.42倍,年均增长1.74%。

1.3 总产水平

随着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一直呈增加的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61—2013年世界谷物总产量从877亿t增加到27.81亿t,增长了2.17倍,年均增长2.3%。其中,2013年度世界粮食总产量再次创新纪录,比2000年20.61亿t增长34.93%,比1990年19.52亿t增长42.47%(图1)。

全球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在谷物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2]。2013年世界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为7.5亿、7.1亿、10.2亿t,分别比1961年增长2.47倍、2.2倍、3.98倍。由于不同作物产量增长速度的差异,谷物生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水稻和小麦相对份额有所下降,玉米则明显上升。1961—2013年,水稻总产在三大作物中所占比重由3359%下降至30.02%,玉米总产所占的比重由31.88%上升至41.07%。

2 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2.1 种植面积

水稻是世界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世界水稻生产面积从1961年以来一直呈缓慢增加趋势。1961—2013年,水稻收获面积由1.15亿hm2增加至1.65亿hm2,增长了4348%,平均年增长速率为0.7%。亚洲的水稻生产面积一直稳居世界各大洲首位,从1961年的1.07亿hm2上升至2013年的1.47亿hm2,面积增长比较平稳,平均年增长速率为0.6%,平均生产面积1.3亿hm2,其中2013年的种植面積达到历史最高。第二大水稻生产洲是非洲,水稻收获面积从1961年的278万hm2上升至2013年的1090万hm2,平均年生产面积600万hm2,平均年增长速率为2.8%,面积增长速度高于亚洲。北美洲水稻生产面积仅次于非洲,1961—2013年的水稻平均生产面积580万hm2。北美洲水稻收获面积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1961年生产面积390万hm2,1976年达到最大生产面积的780万hm2后开始下降,2013年生产面积为484万hm2。

2.2 单产水平

随着科技发展和进步,世界水稻单产水平不断提升。1961年世界平均水稻单产1 869.3 kg/hm2,2013年平均单产达到了4 527.1 kg/hm2,增长1.42倍,年均增长1.74%。其中,2012年世界水稻平均单产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纪录,为4 547.8 kg/hm2。同期玉米和小麦的平均单产分别为 5 519.98、3 264.6 kg/hm2(图2)。

nlc202309011023

2.3 总产水平

由于世界水稻生产面积稳步扩大和单产显著提升,世界水稻总产水平逐年提高。1961年世界水稻总产2.16亿t,此

后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有史以来最高总产,为746亿t,年平均增长速率2.5%。其中, 1961—1970年平均增长速率4.0%,1971—1980年平均增长2.7%,1981—1990年平均增长2.4%,1991—2000年平均增长1.5%,2001—2013年平均增长1.9%。亚洲一直是世界水稻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地区。2013年亚洲水稻总产量为6.75亿t,占世界水稻总产的90%。其次分别是非洲0.29亿t,南美洲0.25亿t。

3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3.1 种植面积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总产位居世界第一,生产面积位于印度之后,位居世界第二位。1961—2013年间中国水稻年平均种植面积3 185.7万hm2,占我国粮食作物年平均种植面积的34.97%,占世界水稻生产面积的22.12%。自1961年以来,我国水稻生产面积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態势。1976年种植面积达到3 696.9万hm2,其后开始下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水稻生产面积稳定在3 000万hm2左右。随着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种植面积的比例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近年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种植面积在18%~19%左右。

在我国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61—2013年期间,中国水稻平均种植面积为3 185.7万hm2,占粮食作物平均播种面积的34.97%,小麦、玉米平均种植面积分别占粮食作物平均播种面积的29.36%、23.90%。虽然水稻的种植面积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总体趋势,但我国粮食种植总面积的变化趋势和水稻种植面积基本一致,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例整体处于上升趋势。1961年,水稻种植面积占当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29.87%,1976年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比例,为37.48%,之后逐步回落,2013年占32.49%。玉米播种面积则上升非常迅速,1961年种植面积为1 521.5万hm2,仅占当年粮食种植面积的16.8%,2013年的种植面积已经上升至3 633.9万hm2,占当年粮食种植面积的38.6%。3.2 总产水平

水稻位于我国三大主粮之首,在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主导地位,是我国65% 以上人口的主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3]。1961—2013年我国水稻平均总产1.56亿t,占世界水稻总产的33.7%,占我国粮食总产的48.39%,21世纪以来总产占世界总产的27%~28%。建国以来,我国水稻总产整体呈增加的趋势,1961年我国水稻总产为0.56亿t,1970年首次突破1.0亿t。1997年首次突破2.0亿t后,2001—2003年期间总产下降到1.6亿t,原因是由于这期间水稻种植面积的缩小。2003年之后我国水稻总产呈现恢复性增长,至2013年我国稻谷总产达到2.05亿t。但是水稻总产占粮食总产的比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缓慢下滑,2013年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值,为37.00%(图3)。虽然我国的水稻生产面积自1976年后有所萎缩,但是单产水平的提升对保证稻米总产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保障了我国水稻主产国地位。从20世纪下半叶起我国水稻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我国水稻的稳定增长对保障国家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3.3 单产水平

我国还是世界水稻科技强国,不仅仅世界水稻矮秆育种的绿色革命起源于中国,举世闻名的水稻杂交优势利用也在中国首先应用于生产,为推动世界水稻单产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4]。我国水稻的单产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1961年,我国水稻单产2 078.7 kg/hm2,比世界水稻单产高112%,其后单产水平快速提高。1961—1970年平均比世界水稻单产高36.7%,1971—1980年平均比世界水稻单产高44.9%,1981—1990年平均比世界水稻单产高61.7%,1991—2000年平均比世界水稻单产高62.5%,2001—2013年平均比世界水稻单产高52.4%。2013年我国水稻单产水平以 67 256.7 kg/hm2 居世界第13位,澳大利亚以单产 102 177 kg/hm2 居世界首位。虽然我国水稻的单产水平快速提升,但世界主要产稻国的单产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水稻也是我国3种主要粮食作物中平均单产最高的作物。1961—2013年期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的平均单产分别为 4 937.5、2 807.0、3 711.6 kg/hm2。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小麦和玉米单产提高也非常迅速。玉米和小麦单产分别在1980年、1989年首次突破3 000 kg/hm2,2013年小麦单产已经首次突破5 000 kg/hm2,玉米单产首次突破了6 000 kg/hm2。

4 我国水稻生产发展趋势

我国稻米主要以食用消费为主,占国内总消费量的80%以上,近年来,国内年消费量1.2亿~1.3亿t,国内稻米产需仅仅实现了平衡略有余[5]。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不仅基数大,预测未来20年将保持持续增长,2030年,人口有可能突破14.5亿[6],口粮消费需求的刚性增长将持续存在。从供给来看,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成就,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农业仍然面临着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受耕地、水等资源供给硬性约束、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与结构性紧缺、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等四大矛盾[7]。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我国粮食和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人口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将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保障粮食安全仍然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的首要基本任务。只有确保水稻单产持续提升和种植面积稳定,才能保障我国水稻总产持续增长,维护国家稳定、保证经济增长。

nlc202309011023

未来粮食生产面临更大压力,持续增产的困难越来越大[8]。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13—2022年农业展望》报告预测:2013—2022年世界水稻单产将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低于过去10年平均2.4%的增长率,小麦的产量增长同样受到单产增长放缓的影响,这一影响并不能被种植面积扩大所弥补。10年内中国水稻收获面积年均下降0.5%,单产年均增长0.3%,稻米总产量年均下降0.2%,与过去10年2.3%的年均增长率形成鲜明对比[9]。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应确立系统的粮食安全应对策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内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尤其是对于水稻而言,作为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和消费国家,保证稻米的自给自足尤为重要[10]。在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对田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与推广抗灾、抗病、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全面提高水稻产量。高产稳产仍然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水稻品种遗传改良的首要目标。

参考文献:

[1]Faostat-Agriculture[EB/OL]. [2015-03-27]. http://faostat3.fao.org/download/Q/QC/E.

[2]韩一军,刘 岩.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J]. 农业展望,2012(1):39-42.

[3]虞国平. 水稻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分析[J]. 新西部:下半月,2009,22(11):31-33.

[4]岳玉峰. 我国水稻常规育种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形成与展望[J]. 北方水稻,2014,44(1):1-4.

[5]杨万江. 粮食安全形势与思考[J]. 广东农业科学,2013(23):1-11.

[6]联合国经济及社会事务部人口司. 2030年全球人口预测[R].2003.

[7]钟永玲,张 欢. 近年中国口粮进口对口粮安全的影响分析与建议[J]. 农业展望,2014(4):59-65.

[8]张小瑜. 从世界粮食市场变化趋势看中国粮食安全[J]. 农业展望,2014(2):46-51.

[9]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13—2022年农业展望[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82-83.

[10]黄季焜,杨 军,仇焕广. 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12(3):4-8.丁从慧,申双和,陶苏林,等. 玉米根-冠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對土壤水分的响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0):108-111.

上一篇:怎样提高销售语言技巧下一篇:美国留学生物专业申请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