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生活问卷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园文化生活问卷(精选10篇)

校园文化生活问卷 篇1

你所在的学校是:所处年级:

1.关于校园文化建设,贵校的研究情况?

A.、有研究,不专业B、很有研究C、一般D、无研究过

2.贵校对校园文化探究重视程度如何?

A、很重视B、重视C、一般D、没兴趣

3.你觉得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如何体现的?

A、学术氛围B、学校管理制度C、教师的教风D人文气息

4.你经常参加校园文化生活吗?

A、经常参加各类活动B、只参加对自己有帮助的活动

C、偶然参加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D、从不参加

5.你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A、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能力B、丰富课余生活

C、追求知识D、以活动契机,认识更多的人

6.你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着重于以下哪些内容? [多选题]

A、绿化建设B、校风建设C、班风建设

D、宣传工作E、名声效益F、道德教育

7、你对我校的文化建设有什么建议?(多选题)

A、建设校园的鲜明特色B、互联网延伸建设文化特色

C、尊重学生愿意开展活动D、转变校园理念重新定义校园文化

8、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A、活动平台不多B、积极性不高C、缺少文化资源D、活动不多

9、你觉得我校学术氛围如何?

A.、非常浓厚B、比较浓厚C、还可以D、不浓厚

10、您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应该是?

A.、学生B、教师C、教育职员D、其他工作人员

校园文化生活问卷 篇2

1 一般资料

46例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稳定期COPD患者,其中男37例,女9例。年龄(66±9)岁,病程(8±6)年,所有患者经临床及肺功能检查均符合COPD的标准[1]为稳定期患者,并排除COPD以外影响肺功能的其它系统疾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原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增加吸入糖皮质激素(必可酮1000μg/日,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治疗一个月,一个月后对完成随访的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20例患者再作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检查。

2 问卷调查分析方法

SGRQ共分三大部分,症状(呼吸道不适感),活动(呼吸困难对日常活动的干扰)及社会心理影响(疾病的社会心理学影响),在肺功能检查前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向患者解释检查的意义及答题的注意事项,由患者独立完成问卷。

评分方法:每部分的分值等于该部分阳性选项的得分之和,与该部分总预计分比值,总分分值等于所有阳性选项的得分之和与全部问题预计分比值的100倍,分值范围为0~100,分值越低代表COPD的健康状况越好。将SGRQ三个部分分值与总分值、肺功能进行多元相关性分析,得出pearson’s相关系数,两组进行配对t检验。

注:*p<0.05**P<0.01

注:*P<0.05,△P<0.01,▲P≤0.001。

统计学处理:数据录入采用visual Foxpro6.0,分析采用SPSS 8.0分析软件进行。

3 分析结果

3.1 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将SGRQ得分与部分调查因素进行相关分析计量资料采用Pearson方法,等级资料采用Spearman方法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患者生活质量与疾病发作程度、喘息程度、锻炼、感冒、营养等因素密切相关。

3.2 46例患者治疗前SGRQ评分与肺功能相关分析

46例患者治疗前SGRQ各部分分值,总分分值,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所得出的Pearson’s相关系数见表2。

从表2可看出,呼吸问卷三个部分分值与总分值相关性均较好,与FEV1占预计值%比FEV1/FVC的相关性好。

3.3 20例治疗组与18例对照组SGRQ评分和肺功能

结果对比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SGRQ各部分分值总分值均有明显下降,肺功能有明显改善,见表3。

3.4 COPD经治疗后两组各部分评分对比

经一个月吸入激素治疗后,两组对比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SGRQ评分有下降,见表4。

4 讨论

顺应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一社会模式的转变,医学的研究已超越单纯生物学范围,仅仅用疾病的治愈率、有效率等生物学指标来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或康复效果是不够敏感和可靠的。

COPD患者由于肺功能减退和咳嗽、咳痰、气急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进而出现心理障碍,并影响社会活动,导致生活质量降低。临床常用指标如肺功能测定很难对患者的躯体、情感、社会活动有一个全面的评价,而生活质量是反映患者疾病以及治疗对其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综合评定指标,更能灵敏反映COPD真实的健康状况及卫生需求。国外研究结果表明,该呼吸问卷不仅与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相关性很好[2,3,4],而且优于其它COPD生活质量呼吸问卷[4,5,6],因此本研究采用SGRQ来评价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发现,COPD患者生活质量受疾病严重程度影响外,还与是否参与体育锻炼、对疾病的态度、营养状态、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否经常参与社会活动等有密切关系,这也提示,针对COPD患者宣传疾病保健知识,宣传有效戒烟,加强体育锻炼,增加社会交往,合理膳食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COPD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本研究显示,COPD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部分与总体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最好。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推荐以FEV1占预计值%作为评价COPD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1],但肺功能检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显示,20例经一个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FEV1占预计值%和FEV1/FVC的平均值均有升高,SGRQ各部分分值和总分分值的平均值均有明显降低。上述指标对它们进行配对μ检验,结果显示治疗组SGRQ分值明显改善(P<0.001),肺功能亦有改善,但改善程度

COPD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是渐进性的,并且伴有肺部对有毒颗粒气体的异常的炎症反应。吸入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减轻气道炎症。通过研究,两组SGRQ中各部分分值,总分值,FEV1占预计值%,FEV1/FVC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所得的Pearson’s相关系数,COPD患者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一个月后SGRQ总分下降,肺功能有所改善,治疗有一定效果,值得远期观察和在更多的COPD患者中试用。

对于大部分慢性疾病而言,根治疾病常是很难达到的治疗目标。而生活质量评估可以量化干预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疾病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研究我们体会到SGRQ评价COPD患者生活质量是行之有效的,对病情变化是敏感的。

摘要:目的:应用呼吸问卷(SGRQ)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对46例COPD患者进行SGRQ评分及肺功能测定,并对其结果作相关性分析,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一月后,将对照组及治疗组再进行SGRQ评分和肺功能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SGRQ对COPD病情变化的敏感性。结果:两组SGRQ总体分与肺功能相关性较好,表明吸入激素后SGRQ比较评分有明显改善(P<0.001)较肺功能改善更敏感。结论:SGRQ是评价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敏感、可行的方法,吸入激素治疗改善了COPD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53~460

[2] EngstrOm CP,persson LO,larsson S,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Swedish versinon of the St George's Respirato- ry Questionnaire[J].Eur Respir J,1998;11:61~66

[3] Güell R,Casan P,Sangenis M,et al.Quality of life in pa- tients winth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the Spanish versi- non of the Chronic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J].Eur Re- spir J,1998;11:55~60

[4] EngstrOm CP,Persson LO,Larsson S,et al.Health-relatec quality of life in COPD:why both disease-specific and generic measures should be used[J].Eur Respir J,2001;18:69~76

[5] Fernanda MV,Boueri ND,Becki L,et al.Quality of life measured with a generic instrument(short Form-36)im- proves following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PD[J].Chest,2001;119:77~84

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的编制 篇3

关键词: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编制

一、引言

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1]第八条提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经济学和社会学往往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作为生活质量的全部衡量标准来研究如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2]。伊斯特林提出的“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 Paradox)所揭示的财富(收入)对于幸福、满意、快乐的边际递减效应更是使人们认识到想要更加快乐、幸福、满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单纯用客观标准作为评价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是不全面和不适当的。只有注重人们的主观评价,把客观指标与主观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合理地评价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生活满意度是个体根据自身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主观评价,是评价生活质量的心理学指标。主要是反映社会成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观感受,有助于个体更加客观、全面和理性地评价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而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探索提高生活质量的对策。因此,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生活生活满意度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客观、准确地测量生活满意度。国外对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编制了多种生活满意度问卷或量表[5-7]。国内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借用国外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生活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在生活满意度测量工具开发的原创性的研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8-10]。开发的一些生活满意度测量工具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却鲜有其他年龄段以及不同职业群体生活满意度的原创测量工具的开发。城市居民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一个具有良好信效度的生活满意度测量工具。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理论维度并编制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为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研究提供工具。

二、研究方法

(一)测验项目的编制

通过个别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以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工具等方法来搜集问卷的初始项目。

个别访谈及开放式问卷调查:以网络、面对面等个别访谈方式对北京市、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安庆市以及安徽省芜湖市18名企业职工、公务员、教师、医生、心理学专家以及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开放式问卷,问卷在安徽省芜湖市、安庆市发放了100份。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工具:(1)Neugarten和Havighurst等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5];(2)Diener 编制的一个包含 5 个项目的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7];(3)林南从社会学角度对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11][12];(4)陈世平和乐国安对城市居民生活生活满度的研究[13];(5)中国百县市国情调查问卷[14]。

依照上述方法,研究者从家庭生活、职业状况、休闲娱乐、人际关系、社会环境以及自我和谐六个维度编制了初步的问卷,共61个题项。然后请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所形成的问卷进行审定,找出表达不清、难以理解以及有疑问的题项进行修改或删除,最后形成了包括6个维度49道题项的预测问卷。其中一道为测谎题,5题为总体评价,同时也作为评价者对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价时横向(与他人)和纵向(与自己)比较的参照点。问卷采用Likert5点量表记分法,1代表非常同意,5代表非常不同意。

(二)被试和问卷施测

根据研究目的,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城市居民进行调查。预测问卷在安徽芜湖、安庆两市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30份,后通过经验与技术筛选剔除13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21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8%;再在安徽省芜湖市、江苏省徐州市两地进行初测,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1份问卷。后经经验与技术筛选、剔除8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183份,有效回收率为91.5%。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 和LISREL8.70两个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题项筛选

在对初测问卷进行因素分析之前,首先运用项目分析对问卷的题项进行了初步筛选,本问卷项目分析的结果表明,问卷参与分析的43个题项的CR值均达到显著性水平(α<0.05),有着良好的鉴别力,均应保留。

在对问卷结构进行探索性分析的过程中,也会依据相关标准对问卷题项进行剔除。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为了检验问卷数据能否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分别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检验,两个检验的结果表明所获问卷数据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factor analysis)提取公因子,采用方差极大旋转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经过多次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得到6个一阶因素。相关数据见图1、表2-3。

图1.陡阶检验碎石图

如表2、表3所示,对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提取了6个公因子,24个题项,共解释了项目总方差的57.992%。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来看,实际探索的结果与原来构想的理论维度有所不同,“人际关系”维度中除了C4、C7两个题项进入“自我和谐”维度以外,其余6个题项由于因素负荷值过低而被剔除;“社会环境”分解为两个公因子;其他公因子均能在原来理念构想中找到原型。按照因子对项目总体方差的解释率的大小不同,依次进行命名:自我和谐、 社会安全、 职业状况、休闲娱乐、 家庭生活、 基本保障。

nlc202309032044

(三)信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内部一致性信度)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从表4可以看出,表明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

由于该问卷各分维度的题项均为奇数,而且SPSS统计软件对24题项总问卷的分半信度检验的题项分半结果很不理想,因而分半信度检验的结果无实际意义,不予报告。

另取安徽省芜湖市180名居民检验重测信度,相隔四周

r值最低0.658,最高0.762,总量表0.864。

2.效度检验

本研究效度检验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以及内部一致性效度等三个指标:

内容效度:对问卷内容效度验证主要运用逻辑分析法。本问卷编制的理论基础是研究者在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心理学专家评定结果两者之间综合、权衡之后确定的;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操作性定义,结合国内外成熟的相关量表、个别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编制、筛选初测问卷的题项,并多次送请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问卷题项的代表性、合理性等进行审定;基本保证了该问卷能够真实地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状况。因此,本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结构效度:对该问卷结构效度的检验运用以下两种方法:

(1)验证性因素分析:本研究采用χ2 (Minimum Fit Function Chi-Square)/df、RMSEA、 NNFI以及CFI等四个最有代表性的拟合性指标来考察构想模型与实际模型的拟合程度,各拟合指标的具体数据见表5、图2、图3。从研究结果来看,一阶因子模型拟合效果很好,且6个因子之间有中等程度以上的相关,因此有可能存在一个普遍满意度(二阶)因子去影响各一阶满意度因子的表现;但从拟合数据来看,一阶因子模型相对于二阶因子模型效果更好,二阶因子模型并不能在保证拟合效果的前提下起到简化结构的作用,故选择一阶因子模型。

(2)相关程度分析:在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的同时,运用相关分析来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的问卷各维度以之间及各维度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具体见表6。

表6.问卷各维度之间及其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

内部一致性效度: Cronbach’s α系数等内在一致性系数可以判断问卷测的是单一特质还是多种特质[16]。本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2,同样说明该问卷有很好的效度。

上述检验结论表明,所编制的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对问卷的标准要求,可以施测。

四、讨论

(一)问卷项目的表达

在参考Diener(1985)与Neugarten、Havighurst所编制的生活满意度测量工具的基础上,对问卷项目的表达相比于国内同类问卷作了一些调整。首先,国内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是在国外的影响与国内社会学、经济学的影响下开展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持拿来主义的态度。而这种拿来主义的态度包括对评价项目表达方式的“拿来”。举例来说,对于“生活条件”满意程度的评价,社会学、经济学所采取的评价方式一般是这样的:您(你)对当前的生活条件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而国内心理界在所编制的生活满意度评价问卷,从研究者文献检索的情况来看,也大都是采用这种表达方式。与此不同,Diener的表述是:我的生活条件很好。与前者相比,第一人称的运用以及语言的表达更能切合评价者的心理,更人性化,也就更能激发评价者的评价动机,提高生活满意度评价的准确性、有效性。这种特点在Neugarten、Havighurst[5]所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中表现得就更为透彻了。其次,在对生活满意度评价的主体词的选择上,社会学、经济学的选择主要是“满意”;而如Diener等国外学者采用更多的是“同意(反对)、赞成(反对)。从心理学角度,采用后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出评价者的主体作用以及减轻其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也就使得生活满意度评价的准确性、有效性得到一定提升。本研究对以上两点都做了充分考虑。当然,效果还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另外,问卷中5个生活满意度总体评价题项作为个体生活满意度评价时横向(与他人)与纵向(与自己)比较时的参照点,能否起到提高生活满意度评价准确性的作用还有待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有两点需加以说明。

其一,“人际关系”维度本身被删除了。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理论构想中的“人际关系”维度只剩下C4“家人会尊重我的决定”、C7“在工作、生活上,我和同事之间能够相互帮助”两个题项,且归入到“自我和谐”维度中去了。表面看来,似乎探索性因素分析或取样的代表性方面存在问题,因为已有研究表明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中,人际关系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对生活满意度有着重要的预测力[18];在中国百县市国情调查问卷[14]以及陈世平、乐国安[16]所编制的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中也都把人际关系作为一个单独的维度。不过,研究者在对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与理论构建时的设想进行认真比对以后,认为“人际关系”维度的被删除并无不妥,因为: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研究者在理论构建时没有考虑到“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两维度的的项目存在重叠以及错误估计了各项目对生活满意度评价的代表性。而“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两个维度的合并可以在Triandis[19]的研究中找到理论依据:该研究认为,在集体主义文化里,个人的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界线被弄得模糊不清,个人要做符合规范的事情主要是为了保持和他人之间的协调;且人在其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总是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所以“自我和谐”维度可以把“人际关系”维度中的题项包括进来。另一方面时,个体自身要想获得发展以及有高的生活满意度必须建立在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基础上,而 C4、C7两题项有关个体自身与家人以及同事之间这两个重要的人际关系,非常符合城市居民生活实际。

nlc202309032044

其二,理论构建中的“社会环境”维度被分解为“社会安全”、“基本保障”两个维度。这有可能是因为“社会环境”可以涵盖的内容很多,城市居民在实际生活中对社会环境中的诸多生活条件给他们生活造成的影响是从多个角度来加以看待的。而探索性因素分析就把社会环境所隐含的这种结构给揭示出来了,结果显示研究者理论构建时的“社会环境”维度实际上包括两个分维度。对照命名规则:“社会环境”中的F1、F2、F3、F6等4个题项再加上“家庭生活”中的A1,主要与人们对秩序、稳定、生活保障的需要满足有关,因此将其命名为“社会安全”;而剩下的 F4、F5、F7等3个题项,主要与生活满意度评价主体对就业机会、日常生活用品价格以及房地产价格的认识评价有关,这三者是满足生活满意度评价主体基本保障需求最根本的客观条件,根据上述维度命名规则,故将其命名为“基本保障”。

后来的问卷信效度检验表明这种居民生活满意度结构是稳定、可信、有效的;心理学专家审定也基本认为这种结构符合城市居民生活实际。

(三)信效度检验

1.关于信度

(1)注意被试在年龄、性别、居住地等8个不同背景变量上分布的合理性。因为分数分布范围影响信度,也就是讲被试的个体差异越大,被试团体的异质性越高,测验分数分布范围就会越宽,从而可以提高信度;(2)合理设定问卷的长度。根据心理测量理论,问卷题目过少,特别是分问卷题目少于3题时,将无法保证问卷的信度;而题项过多也会影响信度特别是再测信度。吴明隆[19]认为最后定稿的正式量表题数,如果是测量一种“普遍”或多重向度的变量,其题数在20-25题,即已足够,而分量表(因素层面)所包括的题项以3~7题较为适宜。本研究编制的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除5题作为参照点的总体生活满意度题项,剩下的24题分布在6个维度中,测验长度较为合理,为问卷有较高的信度打下了坚实基础。最终的信度检验结果显示,问卷各维度的内在一致系数在0.637与0.785之间均在大于0.60的可接受范围,表明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而总问卷的信度系数Cronbach’s α系数高达0.922,大于0.90,显示可用于团体以及个体施测,当然这仍需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2.关于效度

(1)内容效度。如前所述,本研究在问卷编制之初理论构建、个别访谈以及心理学专家的反复审定已经很好保证了问卷的效度特别是内容效度。最终在效度验证过程,也充分的证明了这点。(2)结构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问卷各维度之间以及各维度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符合心理测量理论相关要求,表明问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3)内部一致效度。本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2,表明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效度很好。可见,本问卷有较好的效度。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编制的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有着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调查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具体状况。

五、结论

(一)自编的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由30个题目(其中1题为测谎题,5题为总体评价,同时也作为评价者对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价时的参照点)组成,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通过因素分析得到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六个因素结构,分别是自我和谐、 社会安全、 职业状况、休闲娱乐、 家庭生活和基本保障。该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调查或评估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工具。

注:本文系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年度重点项目(课题编号:2010jxtd08)研究成果。

[1]梁日杰, 陈凤英. 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J]. 国际资料信息, 1995( 5):7~8.

[2]范柏乃. 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际测度[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4):122~131.

[3]Easterlin R A, 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lo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J]. Nations and Households in Economic Growth, 1974, 89: 89-125

[4]Shin D C, Johnson D M. 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78, 5: 475~492.

[5]Neugarten B L, Havighurst R J, Tobin S. The measurement of life 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Gerontology, 1961(16): 134~143.

[6]Gilman R. Review of life satisfaction measures for adolescents[J]. Haviour Change,2000, 17 (3): 178~183.

[7]Pavot W, Diener E D. Review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993,5(2): 164~172.

[8]王宇中, 时松和.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CSLSS)”的编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2):199~201.

[9]张兴贵, 何立国等.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 心理科学, 2004,27(5):1257~1260.

[10]石升起, 姚本先等.出租车司机生活满意度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54(8):555~568.

[11]林 南. 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J]. 社会学研究, 1987(6):73~89.

[12]林 南, 卢汉龙. 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构模型探讨[J]. 中国社会科学, 1989(4): 45~51.

[13]陈世平, 乐国安. 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心理科学, 2001,24(6):664~666.

[14]沈崇麟. 中国百县市国情调查第四批调查点问卷调查:调查报告和资料汇编[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15]金 瑜. 心理测量[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76~178.

[16]汪向东, 王希林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第二版) [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75~79.

[17]Kitayama S. Markus H. Emotion and culture: Empirical studies of mutual influence(Eds.), W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1994:234.

[18]郑 雪, 严标宾等. 幸福心理[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 148.

[19]吴明隆. 统计应用实务[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8~9.

栏目编辑 / 王抒文.终校 / 丁 尧

大学生寝室文化生活问卷表 篇4

1.对熄灯和晨点制度是否支持

A、应该实施,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会滋长惰性

B、应该实施,能让我们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C、应该实施,能让我们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D、应该取消,大学生的作息时间应由自己掌握

E、应该取消,这种制度起不到应有效果

F、无所谓

2.大学生对内务检查制度是否配合A、时刻保持宿舍干净整洁,随时欢迎检查

B、在他们到来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打扫整理内务,然后接受检查

C、无所谓,从不整理

D、关门不理睬

3.宿舍是否存在使用高功率电器的现象

A、经常B、偶尔C、很少D、没有

4.学生有没有具有节约意识

A、没有B、一般没有C、有,但不是故意浪费D、有,反正耗水电量不会很多

5.宿舍卫生值日如何安排

A、轮流值日B、按区域分配任务、C看到脏才动手处理D、置之不理,看到别人

6.一个舍长所要具有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A、责任感B、威信C、亲和力D、模范作用

7.参加集体活动是否投票

A、投票决定B、由舍长决定C、没意思,不参加D、不管什么情况都参加

8.舍友之间的矛盾主要通过怎么解决

A、请辅导员调解B、由班干部调解C、由舍友调解D、自己解决

9.宿舍卧谈会上最多的话题是什么

A、理想志向B、学习问题C、情感生活D、时事政治

10.大学生如何解决因与舍友生活习惯冲突产生的矛盾

A、明确指出,希望他能有所改变B、用委婉的方式指出C、改变自己适应他人

11.大学生上网时更关注何类信息

A、时事新闻类B、学术科研类C、体育娱乐类D、博客空间类

12.大学生在宿舍休闲放松的主要方式

A、玩电脑游戏B听歌C下象棋、打牌D聊天

13.安全意识现状

A、用电隐患B、门窗不牢固C、宿舍周围环境复杂D、安全意识薄弱

14.学风文化现状

A、有,并且能够坚持B、有,但不能坚持C、没有

15.装饰文化现状

A、是,并且乐在其中

B、是,但没有刻意装饰

C、否,不拘生活小节

D、否,从没有这种意识

16.辅导员对宿舍文化生活建设有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A、经常B、有时C、很少D、没有

17.宿舍文化的好坏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

A、赞同,身有同感B、不赞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C、不清楚

18.我校“迎评创优”工作的开展有没有对宿舍文化生活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A、增强了集体意识

B、增强了卫生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C、增强了文明意识,更注重言行举止的文明

校园文化生活问卷 篇5

您好,我是洛阳师范学院的学生,我们现在正在进行一个关于农村,社区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了解现阶段社区文化发展的问题、特点,以供学习研究之用。我们保证本次调查仅供学术研究,对于您的个人信息会保密。

为此,我们特地展开了此次调查活动。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宝贵的时间,协助我们完成以下这份调查问卷,您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A、男

B、女

2、你的年龄()

A、16岁以下

B、17—30岁

C、31—50岁 D、50岁以上

3、您目前从事的职业:()

A、学生

B、退休人员

C、个体经营

D、专业人士(如会计师、律师、医护人员等)E、党政机关F、其他

4、您的文化程度()

A、初中及以下

B、高中及以下

C、专科

D、本科 E、本科以下

5、您目前的月收入状况:()

A、1500元以下

B、1500—3000元C、3000—5000元

D、5000元以上

6、您曾经或现在参加的社区文化组织多为什么类型的?()A、文艺类 B、体育类

C、文娱类

D、知识类、E、其他类

7、对于“社区文化”这个概念的基本含义,您是否了解?()A、了解

B、听说过,但不了解

C、不清楚

8、您平时的主要的文化娱乐?()

A、唱歌跳舞 B、上网冲浪 C、看电视或电影 D、参加社区活动

E、进行艺术创作

F、看报纸杂志 G、其他

9、您平时每天花在文化娱乐上的时间?()

A、1小时 B、2—4小时

C、5—6 小时 D、6小时以上

10、您认为那些文化消费场所是您所在社区或村镇应当加强建设的?()A、书店、图书馆、社区讲座所

B、剧院、音乐厅、演艺场所 C、博物馆、文化公园、艺术园区

D、旧货市场

E、网吧、电子娱乐场所

F、其他

11、以下选项中,哪个(或哪些)是阻碍您进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A、生活压力大,文化消费过于昂贵

B、工作或学习任务比较重,没有时间 C、周边缺乏合适的文化设施或场所

D、确实没什么兴趣 E、其他

12、以下有关文化生活的选项中,哪些是您最为期待的?()A、电影票、演出票、书价等再低一些 B、周边能找到更多合适的文化设施或场所

C、影视剧、文艺演出、书包杂志的内容能更丰富多彩、更有看头 D、上网速度能更快一些,内容服务更个性化 E、其他

13:、您所在的社区是否进行一些社区文化活动?()A、偶尔会有

B、从来没有 C、较多

14、您是否愿意参加社区文化活动?()A、是

B、否C、无所谓D、看情况而定

15、您为什么乐意参加社区文化活动?()

A、可以拿小礼品

B、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C、为社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D、迫于外部的一些压力

16、您对自己的社区文化生活现状如何看待,是否满意?()A、丰富多彩,非常满意

B、较丰富,满意

C、一般D、单调,不满意

17、您进行文化消费的目的有哪些?()A、娱乐消遣,打发时间

B、提高文化知识,促进自身能力提高 C、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

D、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扩大人际交往 E、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

F、其他

18、您认为,您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与文化生活水平是否有关系?()A、无关

B、有一点

C、很重要,离不开

19、您希望社区组织的集体文化活动是()A、体育活动 B、参观旅游 C、文艺演出 D、民俗趣味比赛 E、劳动技能比赛书画比赛

G、其他

20、您认为当前您所在社区文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建议?

校园文化生活问卷 篇6

受访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卷编号:

□□□□□□□□

受访者姓名:_____________户籍地: ___________省户口性质(农业、非农、其他):____________居住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区(县)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本特征

二、居住及出行情况

三、就业状况

总体而言,您感到生活幸福吗?如果0分表示一点也不幸福,10分表示非常幸福,您会给自己的生活打

几分?___________

您对自己在上海的精神文化生活感到满意吗?如果0分表示一点也不满意,10分表示非常满意,您会给

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打几分?___________

您认为如果要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需要政府出台什么政策或举措?您有什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园文化生活问卷 篇7

校园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态度。2009年7月至9月份,唐科院校园经过百天综合治理,10月份以崭新面貌出现在全院师生面前。已在学校就读一年的08级学生,暑假后开学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亲眼见证了校园发生巨大的变化;而09级学生一入学就踏进我们整理一新的校园。校园环境经过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的同时带给全院师生几多惬意。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维持清爽整洁的校园环境,营造舒适的高职院大学生学习生活氛围?

1 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对校园物质环境的态度和寻求解决措施,2010年4月院心理咨询室课题组随机抽出08级和09级两个年级的部分学生,开展了关于校园物质环境的小型问卷调查活动,问卷分08级和09级的两种,只有部分问题不同。共有430人接受了调查,其中有效问卷430份,回复率100%。

在“对学校的物质环境满意程度”调查中,60%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34%的同学表示一般、基本满意。可见,大多数同学对自己将生活三年的“家园”是持肯定态度的。在调查中还发现,大二和大一的学生对校园物质环境表示满意的比例相差无几。

08级:调查271人,如图1。09级:调查159人,如图2。

在问09级同学“当你第一次走进校园大门,看到图书馆楼墙面上彩色的‘校园分布地图’,它对你有什么帮助?”时,54%表示能尽快寻路或很快熟悉校园。

在“你能指出校园内与一般大学不同,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地方在哪里吗?”只有4%的同学没能指出来。在“空间设置上,校园能满足你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的需要吗?”有96%的同学答能满足课余散步休闲,有交往、聚会、健身等活动的公共场所,有不受外人干扰的安静角落。

在“你认为校园环境的优劣会影响您的心情和学习效果吗?”约93%同学认为会受影响或有时会影响。说明作为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整洁的校园物质环境对有效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当问及“如果你第一次扔垃圾没扔进垃圾箱,你还会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吗?”55%的同学表示会主动再次把垃圾扔进垃圾箱,32%的同学表示有时会有时不会。在“你认为维护校园良好环境是谁的责任”这个问题上,90%的同学认为是学校所有人的责任。

在“你认为校园内哪些因素会给予您的安全感?”时,有96%同学认为路灯的数量和亮度、场地开放型程度、交通秩序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在“如果校园内多张贴一些有关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标志,您认为会帮助改善环境吗?”的问题上,有73%的同学认为肯定会的或可能会有影响。同学们对于校园环境普遍表示满意,但揪其细节,也能轻易列举出不足之出,可见同学们平时对于校园环境的关注度很高,但破坏环境的行为,又大多出自学生之手;说明学校对于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校园的意识的培养还不够;包括我们的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忽视这种教育意识。

2 对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建议

2.1 增加一些斜向的捷径

“校园草地、场地、树林中都有不少斜穿步行轨迹,这是为了缩短路程、节约时间而形成的功能性结果——“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国外校园设计中常因势利导保留这类捷径,甚至采用三角形划分正交街区,以便尊重“抄近路”的行为习性。我院建设中没有尊重这种行为习性,故在草地中有几条人踩出来的小路存在。

2.2 加强校园绿化环境

调查中“你认为学校的绿化环境好吗?”,有63%的学生认为一般,说明在学生心目中,校园内的绿化还有很大提高的余地。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建议,将校园绿化建设地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期望。

2.3 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

合理利用校园物质环境为我们的需求和目标服务。院科技报告厅的使用中出现地面、椅面被随意弄脏、椅子被损坏情况,这就要求每一个会议或讲座的组织使用者,在使用同时对学生进行提醒和教育,每次都要不厌其烦进行提醒和教育,长期以往学生一进入会议室就会自觉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破坏公物和乱扔废弃物的行为,相信科技报告厅就能发挥其良好的使用功能。

2.4 增强师生环保意识

我们建议各系领导、辅导员适时组织学生观看环保影片,组织召开师生座谈会,交流思想,使环境保护意识在师生心里生根发芽。

3 小结

生活用水质量调查问卷 篇8

1.您了解目前军民生活用水水质标准码?

2.您对现在的饮用水水质问题是否有过尝试了解?

3.您是否满意目前的生活用水的水质?

4.您认为生活饮用水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关系式?A.密切;B.有关系;

C.没关系

5.您是否愿意使用简单的检测方式来对家庭用水进行实时监测?

6.对于水质污染物监测的方法您更趋向于选择?A.物理化学法;B.生物学方法(清洁,可反映毒理学标准)

7.关于改善目前的居民生活用水的水质问题,您是有什么具体建议?(多选题)A.增强自来水厂进出水质监测环节;B.使用家庭净水设备;C.购买桶装水;D.其他————

8.如果有条件实施生活用水的水质监测,你愿意参与吗?

9.您觉得您现在所用水的水质应该多久监测一次?

10.您认为政府应该加大水质监测的投入和关注吗?

11.您的性别?

12.您的年龄?

13.你目前从事的职业?

14.填写日期:

要买生活用水处理设备吗?长春市畅泉科技有限公司专门卖生活用水处理设备!他家挺好的。品质是关键!我现在教你几招:

首先要了解以下几点:

团生活问卷调查总结 篇9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院同学对团组织生活开展的相关意见和看法,以便更好地丰富我院同学对大学生活,同时又能使团委的相关政策的拟定与同学们实践活动的需求更加吻合。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团组织生活意见的调查问卷,分发给了我院大一年级的学生,试图通过问卷得到数据支持,以此提高科学性,严谨性。在11月7日,我系实践部就大一新生团生活进行了全院的问卷调查活动。通过这次团生活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同学对团生活态度积极,但从调查中也反映出许多问题,现将详细情况罗列若下:

一. 我部共在院内大一群体间发放调查单200份,实收回194,能够代表此项工作的可行性及真实性。

二. 数据表明大多数同学态度积极,团生活能增进同学间友谊、提

供在同学间个人展示的平台,使得自己性格开朗,也让自己的课余生活得以丰富。

三. 有58%的同学认为团生活很有意义,不会浪费自己的课余时间并且认真对待。

四. 有94%的同学从未缺席过团生活,但积极参与节目的同学仅有52%,且部分同学只愿作为观众观看,五. 许多同学提议,系团总支要增强所开展活动的趣味性,像座谈会等,虽然不可或缺,但形式较为守旧,可以考虑更改座谈会场所,例如在踏青活动中进行一些形式生动活泼,但主题鲜明、内容深刻的交谈讨论会,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同时,还有一些同学希望团总支的活动能够更有创新性,例如开展一些志愿者活动,与活动中得到别样的收获。

六.需要加强团生活宣传,组织力度,使同学们了解到系团总支近期的一些情况,对团生活这项活动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带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踊跃参加到其中,才可能使团总支的活动越办越好。

经过此次调查,我们从中获取了不少信息,对于工作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有了一系列改进的措施与方案,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能够很快将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联系团总支各部给大家带来根为精彩的组织生活。

计算机科学系团总支实践部

校园文化生活问卷 篇10

关键词:PISA2012,问卷技术,跨文化视角

PISA是当今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型国际化学生测试项目,2012年度测试共有来自65个国家与地区的51万学生参加。问卷是PISA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被测者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研究表明,如果使用标准的里克特量表,因“大鱼小池效应”(Big Fish Little Pond Effect)和“社会期望”(Social Desirability)等的存在,跨文化因素将成为问卷反应偏差的一个重要来源,这也对PISA的问卷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PISA2012技术报告正式版(PISA 2012 Technical Report Final)的公开,可以看到,PISA引入了多种技术,包括基于过分宣称的信号检测消除技术、虚拟情境锚定、迫选量表、情境判断测验等,[1]以降低问卷反应偏差。

一、基于过分宣称的信号检测消除技术

问卷第45题:

想想这些数学概念:你对下列术语有多熟悉?

a)指数函数b)除数c)二次函数d)真实数e)线性方程f)向量g)复数h)有理数i)根j)虚拟量化k)多边形l)说明分数m)全等图形n)余弦o)算术平均数p)概率

注:(其中真实数、虚拟量化、说明分数等3个概念是虚构的)

PISA2012测试以数学学科为主,学生问卷第45题列举一些数学概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这些概念的熟悉程度评分。基于默许心向反应(Acquiescence Response),部分学生不是根据自身情况客观评分,而是倾向于将不熟悉的概念标注为熟悉,某些文化背景下的学生这种倾向更大。基于过分宣称的信号检测消除技术(Signal Detection Debiasing Based on the Over-claiming Technique)可以用来修正相关答卷数据。

1. 处理步骤

过分宣称技术提供一个知识项目列表,在列表中大约有20%的项目是虚构的,要求被测者根据自己对各个项目的熟悉程度进行评分,并由此将被测者的评分结果分成4种:[2]

(1)命中(hits):将实际存在的项目标注为熟悉;

(2)错报(false alarms)将不存在的项目标注为熟悉;

(3)漏报(misses)将存在的项目标注为不熟悉;

(4)正确拒绝(correct rejections)将不存在的项目标注为不熟悉。

最准确的评分结果,不是最多次的“命中”,而是在尽可能多“命中”的同时,有尽可能少的“错报”。

如图1,根据信号检测理论,通过对参数的控制,可以将随机噪音函数表示为标准正态分布;在此情况下,信号函数图像的形状与随机噪音函数相同,只是位置右移,两者之间的距离定义为信号函数的平均值d′;B为观测门槛值,对于理想观测者,观测门槛值应为信号和噪音的平均值,即。定义观测者策略C,C为实际门槛值B和理想门槛值之差;如果C大于0,则说明观测者倾向于积极回答;否则说明观测者倾向于保守回答。[3]

由相关理论推导可知,观测者分数β可以表示为exp{d′*C}。对于某个具体的观测项目,d′和C值未知,但可以根据观测者的表现来反推这两个值。

以表1为例,可知观测者的命中概率(H)为0.9,错报概率(FR)为0.2。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可知ZH=1.28,ZFA=-0.84。

由以下公式可以计算出d′和C值,d′=ZH-ZFA=2.12,C==-0.22。由β=exp{d′*C}计算出观测者分数β为0.63。

假设命中概率(H)仍为0.9,错报概率(FR)为0.1,则ZH=1.28,ZFA=-1.28,计算出d′=ZH-ZFA=2.56,C==0,观测者分数β=exp{d‘*C}=1。

这两个例子中,命中概率相同,后者的错报概率小于前者,由此算出观测者分数大于前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观测者分数不仅取决于命中概率,也与错报概率有关。

2. 讨论分析

基于过分宣称的信号检测消除能够把人的感受性与他的判断标准区分开来,并以独立的数据来分别表达,提升问卷测量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被测者如果在某个项目上过度宣称,那么他也倾向于在所有项目上过度宣称;因此该技术的测量结果也被PISA用于衡量被测者的一般答题模式(General Response Styles)[4]。过分宣称技术的缺点在于如果被测者事先知道虚构项目的存在,区分效果会有所降低[2]。

二、虚拟情境锚定法

问卷第34题:

以下是关于三位数学老师的描述。请逐一阅读,请告诉我们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每段描述末尾的说法?(在“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等4个选项中4选1)。a)王芳老师的课经常被班上的学生打断。她总是提前五分钟到教室。王芳老师对课堂有较好的掌控力。

b)宋慧研老师班上的学生上课安静有序。她总是准时到教室。宋慧研老师对课堂有较好的掌控力。

c)马斌老师的课经常被班上的学生打断。因此,他常常迟五分钟到教室。马斌老师对课堂有较好的掌控力。

问卷第35题:

想想最近刚教过你的数学老师: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以下说法(在“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等4个选项中4选1)?

a)老师能吸引学生听讲。

b)老师能让课堂秩序井然。

c)老师准时开始上课。

d)老师要等很长时间才能让学生安静下来。

由于人们评价事物时参照的标尺不同,他们对问题的回答就会有差异,由这种差异造成的测量误差就称为评价尺度偏差,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被测者会导致该偏差增大。虚拟情境锚定法(Anchoring Vignettes)的核心思路是通过设置虚拟情境为受访者提供统一的评价参照系,从而降低评价尺度不一致带来的测量误差[5]。

1. 处理步骤

(1)在问卷第34题中提供了低(Low)、中(Medium)、高(High)3个虚拟情境,学生评分后分别得到L、M、H等3个分数。

(2)学生接着对自身项目(问卷第35题)进行评分,得到结果R(Response)。

(3)使用下面的规则,参照虚拟情境得分对自身项目评分结果R进行修正,得到修正结果AR(Anchored Response):

如果R<L,AR=1;如果R=L,AR=2;如果L<R<M,AR=3;如果R=M,AR=4;如果M<R<H,AR=5;如果R=H,AR=6;如果R>H,AR=7;由此最终结果AR为7点评分。

例如:如图2所示,A、B2名学生都对项目1回答“同意”,原始得分都为3分。但学生A虚拟情境得分L=2、M=3、H=4,学生B虚拟情境评分L=1、M=2、H=4,结果修正以后A的最终得分为4分,B的最终得分为5分。

(4)在学生对虚拟情境评分时,有可能出现两种特殊情况:

a)对相邻的虚拟情境打分相同(Tied Anchor),基于最大化个体区分的考虑,采取就低不就高的方法处理。例如:某位学生虚拟情境评分L=2、M=2、H=4,对自身项目评分为2,则修正结果为AR=2。

b)对不同虚拟情境打分错位(Order Violations),有“取较低值”“取中间值”“取较高值”“重新排序”4种处理方法可以选择,基于相关性统计,PISA选择了“取较高值”处理方法。例如:某位学生虚拟情境评分L=4、M=2、H=1,则取L=M=H=4。

2. 讨论

容易看出,对于不同学生而言,虚拟情境是稳定不变的,通过设置以每个学生对虚拟情境的反应为“锚”(评价参照系),对评测结果进行修正,可以降低个体之间评价尺度不一致带来的测量误差。

虚拟情境锚定法的前提假设有两个,一个是假定受访人自身在回答自评问题和评价虚拟情境问题的时候,其回答逻辑和方式都是一样;另一个假定是人们对虚拟情境的评价是一致的。[5]实际上以上两个假设都不能完全满足,这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方法的效果。

理想情况下,学生对虚拟情况评分应当L<M<H,实际上出现了对不同虚拟情境打分相同或者错位的情况,PISA选择对评分结果基于相关性统计等方法进行折中修正处理。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学生评分过程到底是怎样的?仍有待理论界的进一步研究来揭示。

三、迫选量表

问卷第48题:

从下列每对陈述中,选出更符合你情况的一项。

a1)我想课后再上额外的数学课

a2)我想课后再上额外的语文课。

......

e1)我计划从事一份与数学密切相关的职业。

e2)我计划从事一份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职业。

PISA2012学生问卷中需要了解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倾向,如果使用标准的里克特量表,容易因如默许心向反应等产生反应偏差,由此引入了迫选量表(Forced Choice Items)。

1. 理论基础

迫选量表的理论基础来自瑟斯顿于1927年提出的瑟斯顿比较判断法则,该法则用于描述被测者依据心理量的相对大小进行迫选时的反应过程。法则认为对于与题目l配对的两个陈述i和k,被测者独立反应各产生一个心理量效应值和,用表示2个陈述的效应值的差异,则比较结果输出为yi,

即,如果被测者倾向于选择陈述i,否则倾向于选择陈述k。

然后可以利用多维项目反应理论中的未加权最小二乘法(Unweighted Least Squares,ULS)估计题目参数,极大后验估计法(Maximum a Posteriori,MAP)估计被测者的潜在特质。

2. 分析

从问卷第48题中可以看出,学生不能直接选择数学的学习倾向性,而是从成对的陈述“数学—语文”、“数学—科学”中选择一项,这样有效减少了默许心向效应等的影响,减少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个体之间的答卷偏差。

研究表明,采用瑟斯顿IRT模型计分优于传统计分。[6]对被测者发生迫选行为反应过程的解释模型主要有瑟斯顿IRT模型和多重单维配对偏好模型(Multi-Unidimensional Pairwise-Preference Model,MUPP模型,下同)等2种。瑟斯顿IRT模型是一种优势模型,适合于测量潜在特质;相对而言,MUPP模型属于展开模型,一般认为更适合于编制抗作假的测验,[6]但MUPP模型复杂,参数估计困难;这也是PISA最终选择使用瑟斯顿IRT模型的原因。由此可见,更精确的分析迫选量表的结果,仍有待相关技术的进步。

四、情境判断测验

问卷第52题:

假设你已经用手机发了几星期的短信,但是今天你的短信发不了了。你想解决这个问题。

你会怎么做?请就以下每条建议,勾选出最符合你情况的一项(每条建议包括“我肯定会这么做”“我可能会这么做”“我可能不会这么做”“我肯定不会这么做”等4个选项)。

a)我会尝试所有可能的按键,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b)我会考虑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问题,我怎么做可以解决问题。

c)我会看使用说明。

d)我会请朋友帮忙。

在PISA2012中有对学生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能力的测试,由于问题解决能力难以脱离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孤立的测量,因此引入情境判断测验(Situational Judgment Tests,简称SJTs,下同)技术。

1. 理论基础

SJTs为被测者提供一些典型问题情境,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与被测项目相关的知识、能力、技能以及其它特质;同时SJTs提供一些该可能的行为反应,要求被测者根据反应指导语提示进行选择或评价。SJTs的反应指导语主要包括基于知识的(Knowledge-based Instructions)和行为倾向的(Behavioral Tendency Instructions)两类,前者又称“should-do”模式,测试被测者的最佳表现(Maximal Performance),主要用于指示能力;后者又称“woulddo”模式,测试被测者的典型行为,主要用于指示个性、态度等非认知特性。[7]SJTs的评分方式包括基于专家的(expert-based)、基于经验的(empiricalbased)、基于理论的(theory-based)等3种。研究表明,与一般认知能力测试比较,SJTs技术能够减少因种族文化原因造成的结果差异。[8]

2. 技术应用和分析

在PISA2012中,共提供了3个问题情境用于测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包括“短信问题”(见问卷第52题)“路径问题”“购票机问题”,使用行为倾向反应指导语测试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将结果归为“系统性策略”(Systematic Strategies)“非系统性策略”(Unsystematic Strategies)“寻求帮助”(Seeking Help)等3类,[1]并使用基于专家的方式评分。

研究表明,SJTs中如果能使用录像代替纸笔模拟问题情境,将进一步降低测试的种族文化误差。[9]随着PISA逐渐转向使用电脑测试,相信有关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进。

如上所述,PISA2012中使用行为倾向反应指导语指导学生作答,有研究表明,与基于知识的反应指导语比较,前者较易作伪;通过作伪,被测者的整体平均得分可以提高0.15至0.34个标准差。[10]在随后的PISA测试中,是否应当在这方面做出改进呢?

五、总结

作为一个跨文化背景的大型国际化学生测试项目,PISA问卷调查难免受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个体差异影响产生反应偏差,从OECD发布的历次PISA测试的技术报告来看,通过采用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问卷设计、评测组织、评测结果分析等环节的持续改进,PISA在不断完善,这也是它成为当今国际上最具影响力测试项目的原因之一。从本文分析可以看出,PISA问卷技术仍有一些值得改进和深入探索的地方。

参考文献

[1]PISA 2012 Technical Report Final[EB/OL].http://www.oecd.org/pisa/pisaproducts/PISA-2012-technical-report-final.pdf,2015-12-15.

[2]Delroy L.Paulhus,P.D.Harms.Measuring cognitive ability with the overclaiming technique[J].Intelligence,2004 Volume 32:297~314.

[3]David Heeger.Signal Detection Theory[EB/OL].https://cw.fel.cvut.cz/wiki/_media/courses/a6m33ksy/cv1_signal_detection_theory.pdf,2015-12-15.

[4]Kyllonen,P.,J.Bertling and R.Roberts.Overclaiming:A new technique for correcting for response tendencies in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s[A].the 15th Biennial Conference EARLI 2013,Munich,Germany.

[5]刘小青.虚拟情境锚定法,降低评价尺度偏差:一项政治效能感测量的实验[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3):47~49.

[6]王珊,骆方,刘红云.迫选式人格测验的传统计分与IRT计分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549~557.

[7]Janneke K.Oostrom Situational Judgment Testing:A Review and Some New Developments[EB/OL].http://users.ugent.be/~flievens/Oostrom.pdf,2015-12~15.

[8]Whetzel D.L.,Mc Daniel M.A.,Nguyen N.T..Subgroup differences in situational judgment test performance:A meta-analysis[J].Human Performance,2008,21,291~309.

[9]Lievens,F.,&Sackett,P.R..Video-based versus written situational judgment tests:A comparison in terms of predictive validit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6,91,1181~1188.

上一篇:学习事故通报的总结下一篇: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